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江西宋墓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根据1949年以后公布的江西宋墓考古材料,依照考古类型学的方法,对其墓葬形制、随葬器物组合及纪年墓出土的青白瓷做了分析,力图廓清江西宋墓的葬风葬俗特点,梳理发展脉络,并对形成的基本原因进行初步探讨。
     本文首先通过对1949年以后,江西宋墓发掘及研究简史的回顾,将其分为4个发展阶段,总结目前学界的研究重点及薄弱环节,指明相关研究的可行性,指出本文研究的目的为增进南方宋墓区域性之研究,创新点是对两宋时期江西地区墓葬特点的系统总结。
     第一章主要对江西宋墓的墓葬类型做考古学分析,在总结各类型墓葬的流行区域、时间特点的基础上,观察到江西宋墓墓葬类型未有分期特点,不同类型墓葬与使用者的社会身份、家庭财富多寡之间,存在着较为密切的关系。此外,通过对墓葬类型分布的观察,目前在赣南地区未有宋墓报告,这种现象的原因值得进一步探讨。
     第二章对江西宋墓的出土器物进行分析,指出随葬器物的分期特点主要体现在出土青白瓷的器物组合变化。此外,随葬器物的种类变化,与墓主的社会经济地位关系较为密切。
     江西宋墓出土的瓷器种类丰富,包含当时南北方不同窑口的产品。第三章对墓葬中出土的瓷器按釉色分类排比,认为来自不同窑口的产品的使用,并未局限于某一特定地区或某一时期,而是发现于两宋时期江西各地墓葬。此外,同一墓葬中经常有不同窑口瓷器并出的现象,体现出两宋时期南北瓷器手工业交流及商品流通发展的盛况。
     第四章对江西宋墓中出土数量最为丰富的十二类青白瓷器做类型学分析,总结各类器物演变特点,通过对江西宋墓出土的两宋青白瓷的分期研究,将江西宋墓分为五期六段。各期青白瓷发展特点明显,演变脉络清晰。
     结论部分根据前文对墓葬类型、随葬器物等分析,系统总结了江西宋墓的基本特点,以及体现的葬俗特征,并从社会政治经济、民众信仰以及南北方文化交流等几方面,对江西宋墓的葬俗特点成因进行了探讨。
Based on the study of archaeological materials about Song tombs in Jiangxi province which published after 1949, I make an archaeological analysis of tomb structures and relics, then conclude local funerary culture and developing way of Jiangxi. What is more, make relative research about reasons which contribute to the local ritual culture.
     First, I provide a researching history of archaeological excavations and study of Jiangxi Song tombs. I divide it into four periods and show the important point of common academic research. At the same time, I also indicate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contribute to the Song tombs study of southern of China.
     The first chapter is the structural study of tombs in Jiangxi, Song dynasties. In general, the occupants of stone tombs have higher social statues than earth-pit tombs and brick tombs. The users include of social officials and their families, the local elites. Hence, compared of spatial and time reasons, the different social statues and family economy lead to the dissimilar types of tombs in Jiangxi.
     Chapter II concentrates on the study of articles combination which unearthed from Jiangxi Song tombs. I make a summary of the plot and combination of different period features. In this part, I indicate the socio-economic statuses of tomb occupants are closely related with articles combination and types of tombs.
     Jiangxi Song tombs have influential porcelain variety which produces from different ceramic kilns spread from south and north of China. Chapter III makes a discussion of glaze classification, carried out in parallel, and reveal the use of products which from different kilns is not restricted to a particular region or a certain time period, the products were discovered all over the graves around the Song Dynasty in Jiangxi. In addition, dissimilar ceramics from north or south of China often found in a tomb. What is more, the phenomenon shows that handicrafts of north and south in Song Dynasties have a closer communication and exchanging than before.
     Chapter IV makes archaeological typology for shadowy blue wares which excavated from Song tombs of Jiangxi abundantly, summarized the evolution of characteristics of various types, thereby make a basic research stage study for shadowy blue wares in Song tombs. It can be divides into five periods. In addition to the first phase, characteristics of other developing phases of shadowy blue wares have a clear evolution.
     In Conclusion, the thesis concludes the characters of Song tombs in Jiangxi, and the funerary customs of this region. Furthermore, based on the social policy and economy, folk belief and cultural communication of south and north China, this paper also try to find the reasons for the special burial customs in Jiangxi Song tombs.
     In summary, due to the archaeological materials which published after 1949, this paper makes a study of Song tombs of Jiangxi region, the deeper studies of Jiangxi Song tombs also need more and more archaeological work in the future.
引文
1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宋辽金时期》,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年。
    2张伟然:《湖北历史文化地理研究序》,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1江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江西永新北宋刘沆墓发掘报告》,《考古》1964年第11期,第561-563页,图版五。
    2彭适凡:《景德镇市郊出土宋瓷俑》,《考古》1977年第2期,第143-144页,图版拾壹、拾贰。
    3彭适凡、唐昌朴:《江西发现几座北宋纪年墓》,《文物》1980年第5期,第28-33页。
    4余家栋:《江西波阳宋墓》,《考古》1977年第4期,第286页,图版玖。
    5江西省文物工作队等:《江西铅山县莲花山宋墓》,《考古》1984年第11期,第986-989页,转985页。
    6江西省文物工作队、南丰县博物馆:《南丰县桑田宋墓》,《南方文物》1986年第1期,第28-43页;另载江西省文物工作队、南丰县博物馆:《江西南丰县桑田宋墓》,《考古》1988年第4期,第318-328页。
    7陈定荣、徐建昌:《江西临川县宋墓》,《考古》1988年第4期,第329-334页,图版式、肆。
    8孙以刚:《江西德兴流口北宋墓》,《南方文物》1994年第3期,第34-36页。
    9滕引忠:《江西横峰县大山坳宋墓》,《南方文物》1992年第1期,第85-86页。
    10王吉允:《吉安发现一座北宋纪年墓》,《考古》1989年第10期,第920-923页,图版捌。
    11陈定荣:《江西金溪宋孙大郎墓》,《文物》1990年第9期,第14-18页,转21页。
    12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乐平县文物列室《江西乐平宋代壁画墓》,《文物》1990年第3期,第14-18页。
    13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铅山县博物馆:《江西铅山宋淑国夫人墓》,《南方文物》1989年第2期,第33-37页,转32页。
    14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德安县博物馆:《江西德安南宋周氏墓清理简报》,《文物》1990 年第9期,第1-13页。
    1德兴县博物馆:《江西德兴县香屯宋墓》,《考古》1990年第8期,第737-740页,图版伍、陆。
    2陈行一:《江西高安南宋墓出土一批道教文物》,《东南文化》1989年第2期,第64-68页;另载陈行一、肖锦秀:《江西高安县发现南宋淳熙六年墓》,《考古》1994年2期,第185-187页。
    3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樟树市博物馆:《江西樟树北宋道教画像石墓》,《南方文物》1991年第3期,第94-99页。
    4南城县博物馆:《南城宋陈肃墓清理记》,《南方文物》1989年第2期,第25-26页,图版贰。
    5期刊包括a.陈柏泉:《江西出土<地券>综述》,《南方文物》1981年第3期,第24-29页;b.陈柏泉:《江西出土宋代碑志综考》,《南方文物》1982年第1期,第61-72页;c.陈柏泉:《江西出土宋元墓志选录》,《南方文物》1982年第4期,第65-70页;d.陈柏泉:《江西出土墓志集释》,《南方文物》1985年第1期,第89-92页,转98页。此外,论著主要有陈柏泉:《江西出土墓志选编》,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年。
    6 a.陈定荣:《堆塑瓶论》,《南方文物》1986年第2期,第91-101页;b.杨后礼:《江西宋元纪年墓出土堆塑长颈瓶研究》,《南方文物》1992年第1期,第87-95页,图版肆、伍、陆。
    7 a.范凤妹:《江西出土的宋代瓷盒》,《南方文物》1986年第1期,第98-103页,转85页;b.陈定荣:《论江西宋墓出土的陶瓷俑》,《南方文物》1986年第1期,第89-94页,转88页。
    8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西省广昌县博物馆:《昌夏公路广昌甘竹段墓葬发掘简报》,《南方文物》1999年第4期,第1-15页。
    9张文江:《江西吉水西园北宋墓的埋葬习俗》,《南方文物》2002年第1期,第25-27页。
    10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西省新余市博物馆:《江西新余市钱家山西周遗址及竹山村三国墓与宋墓考古发掘简报》,《南方文物》2006年第2期,第31-36页。
    11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樟树市博物馆:《江西樟树市太平街何家村宋墓发掘简报》,《南方文物》2008年第2期,第54-57页。
    12彭适凡主编:《宋元纪年青白瓷》,庄万里基金会,1998年。
    13刘涛:《宋辽金瓷器》,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
    14裴雅静:《景德镇青白瓷分期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北京:北京大学,1996年。后收入《陈昌蔚纪念论文集》,财团法人陈昌蔚文教基金会,2001年。
    15陈馨:《江西地区宋墓出土陶瓷器的初步分析》,[学士学位论文],北京:北京大学,1998年。
    1费和平:《江西宋墓若干问题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南京:南京大学,2008年。
    2吴敬:《南方地区宋代墓葬的区域性及相关问题研究》,[博士学位论文],长春:吉林大学,2008年。
    3吴敬:《江西地区宋代墓葬的分期研究》,《南方文物》2009年第4期,第124-131页。
    1刘礼纯:《江西瑞昌县发现七座宋代纪年墓》,《考古》1992年第4期,第331-334页,转330页。
    2如瑞昌齐氏,为官员家属,有“儒人”封号。参见刘礼纯:《江西瑞昌县发现七座宋代纪年墓》,《考古》1992年第4期,第331-334,转330页。
    1刘礼纯、周春香:《瑞昌发现两座南宋纪年墓》,《南方文物》1989年第2期,第38-39页;另载刘礼纯、周春香:《江西瑞昌发现南宋纪年墓》,《考古》1991年第1期,第92-94页。
    2杨后礼:《新建县樵舍南宋墓》,《南方文物》1983年2期,第20-21页;另载陈定荣:《文物考古杂记》,《南方文物》1983年第1期,第62-76页。
    3瑞昌李洋湖吴氏卒于景定二年(1261年),同年埋葬;新建樵舍胡六郎卒于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绍兴三十年(1160年)埋葬。
    4根据出土的买地券记载,吴氏为礼部侍郎、进士杨梦斗的生母。
    5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西省新余市博物馆:《江西新余市钱家庄西周遗址及竹山村三国墓与宋墓考古发掘简报》,《南方文物》2006年第2期,第31-36页。
    6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西省新余市博物馆:《江西新余市钱家庄西周遗址及竹山村三国墓与宋墓考古发掘简报》,《南方文物》2006年第2期,第31-36页。
    7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西省新余市博物馆:《江西新余市钱家庄西周遗址及竹山村三国墓与宋墓考古发掘简报》,《南方文物》2006年第2期,第31-36页。
    8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西省婺源县博物馆:《江西婺源县茅坦庄遗址汉、唐、宋、清墓清理简报》,《南方文物》2007年第1期,第23-27页。
    9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西省新余市博物馆:《江西新余市钱家庄西周遗址及竹山村三国墓与宋墓考古发掘简报》,《南方文物》2006年第2期,第31-36页。参见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西省婺源县博物馆:《江西婺源县茅坦庄遗址汉、唐、宋、清墓清理简报》,《南方文物》2007年第1期,第23-27页。
    1目前发现的有明确纪年的三座土坑墓,有两座可以根据随葬墓志,确定为官员家属墓,即清江熊氏墓和江市绿豆山北宋陶仁悊墓。a.黄颐寿:《江西清江出土的南宋青白瓷器》,《考古》1989年第7期,第669-672页。b.梅绍裘、李科友:《九江市、安乐县的两座宋代纪年墓》,《南方文物》1983年第2期,第17-19页,转21页;另载江西省文物工作队、安乐县博物馆:《江西九江市、乐安县发现宋墓》,《考古》1984年第8期,第733-736页。
    2滕引忠:《江西横峰县大山坳宋墓》,《南方文物》1992年第1期,第85-86页。
    3滕引忠:《江西横峰县大山坳宋墓》,《南方文物》1992年第1期,第85-86页。
    4如清江南宋墓中,东西两壁壁龛内各放置青瓷罐1件,后壁中间壁龛放置冲耳鬲壶1件,两侧壁龛内分别放置双鱼形耳瓷壶1件。余家栋:《清江清理南宋墓一座》,《南方文物》1965 年第3期,第4页。
    1张文江:《江西吉水西园北宋墓的埋葬习俗》,《南方文物》2002年第1期,第25-27页。
    2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西省樟树市博物馆:《江西樟树乔麦山、彭家山古墓清理简报》,《南方文物》2001年第1期,第11-15页。
    3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西新建王谷山宋元墓葬》,《南方文物》2008年第4期,第59-62页。
    1如赣县梅林唐代砖室墓,长方形,长3米。谢根华、韩飞:《赣县梅林发现唐墓》,《南方文物》1994年第2期,第51页,转第34页。参见权奎山:《中国南方隋唐墓分区与分期》,《考古学报》1992年第2期,第147-184页。
    2如南城县李营嘉祐二年陈六娘墓,薛尧:《江西南城、清江和永修的宋墓》,《考古》1965年第11期,第571-576页,图版柒、捌、玖、拾;另载范凤妹、吴志红:《江西宋代纪年墓出土的青白瓷器》,《南方文物》1983年第1期,第78页。
    3陈行一:《江西高安南宋墓出土一批道教文物》,《东南文化》1989年第2期,第64-68页。
    4薛尧:《江西南城、清江和永修的宋墓》,《考古》1965年第11期,第571-576页,图版柒、捌、玖、拾。
    5孙愿夫妻合葬墓为一座夫妻合葬三室墓,但由于三座墓室并列排列,每一墓室分别葬墓主孙愿及两位夫人,因此仍归于并列双室墓中。参见陈柏泉、刘玲:《高安、清江发现两座宋墓》,《文物》1959年第10期,第85-86页。
    1陈定荣:《江西金溪宋孙大郎墓》,《文物》1990年第9期,第14-18页,转第21页。
    2如清江薛溪公社南宋王宣义夫妻合葬墓,进贤池溪公社北宋吴愿夫妻合葬墓。薛尧:《江西南城、清江和永修的宋墓》,《考古》1965年第11期,第571-576页,图版柒、捌、玖、拾;另载黄冬梅:《江西樟树宋元纪年墓出土的青白瓷》,《景德镇陶瓷》1994年第四卷第二期(总第64期),第51-54页;彭适凡、唐昌朴:《江西发现几座宋代纪年墓》,《文物》1980年第5期,第28-33页。
    3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德安县博物馆:《江西德安南宋周氏墓清理简报》,《文物》1990年第9期,第1-13页。
    1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德安县博物馆:《江西德安南宋周氏墓清理简报》,《文物》1990年第9期,第1-13页。
    2江西省文物工作队、瑞昌县博物馆:《江西瑞昌县大路口宋明墓葬发掘》,《东南文化》1994年第5期,第104页。
    3即德安县城南门畈北宋墓,墓主卒于景祐四年(1037年),于景祐五年(1038年)埋葬。德安县文艺站:《德安县北宋墓又发现精瓷》,《南方文物》1979年第1期,第27页。
    4如朱济南、杜师伋、蓝文蔚、徐衍、赵时洀、舒氏、刘宗等,他们或具有中等以下的官品,或为地方上的中上阶层。
    5即彭泽危家村石室墓,出土年代最晚的铜钱为“景德通宝”,因此推测该墓为景德年间墓葬。郭华:《江西彭泽湖西宋代砖石墓》,《南方文物》1992年第1期,第83-84,转24页。
    6参见黄义军:《湖北宋墓分布的地域差异及其产生原因》,《江汉考古》2008年第3期,第96-103页。
    1即乐平南宋壁画墓和樟树北宋道教壁画墓。
    2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乐平县文物陈列室:《江西乐平宋代壁画墓》,《文物》1990年第3期,第14-18页。
    1江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江西永新北宋刘沆墓发掘报告》,《考古》1964年第11期,第561-563页,图版五。
    2一座墓为乐平壁画墓,推测埋葬年代在南宋时期,另一座樟树壁画墓,墓主于北宋绍圣元年(1094年)下葬。
    1江西省文物工作队、铅山县文化馆:《江西铅山县莲花山宋墓》,《考古》1984年第11期,第986-989页,转985页。
    1江西省文物工作队、南丰县博物馆:《南丰县桑田宋墓》,《南方文物》1986年第1期,第28-43页;另载江西省文物工作队、南丰县博物馆:《江西南丰县桑田宋墓》,《考古》1988年第4期,第318-328页。
    2如金溪孙大郎墓,三墓室之间有拱门相连。陈定荣:《江西金溪宋孙大郎墓》,《文物》1990年第9期,第14-18页,转21页。
    3目前见于报道的仅有三例,一例为砖室壁画墓,另两例为石室壁画墓。a.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乐平县文物陈列室:《江西乐平宋代壁画墓》,《文物》1990年第3期,第14-18页。b.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樟树市博物馆:《江西樟树北宋道教画像石墓》,《南方文物》1991年第3期,第94-99页。c.《2006年度南方地区考古新发现》,《南方文物》2007年第4期,第58页。
    4宋“中书门下平章事”官品为正一品,参考龚延明编著《宋代官制辞典》,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
    5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铅山县博物馆:《江西铅山宋淑国夫人墓》,《南方文物》1989年第2期,第33-37页,转32页。
    6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乐平县文物陈列室:《江西乐平宋代壁画墓》,《文物》1990年第3期,第14-18页。
    7江西省文物工作队、南丰县博物馆:《南丰县桑田宋墓》,《南方文物》1986年第1期,第28-43页;另载江西省文物工作队、南丰县博物馆:《江西南丰县桑田宋墓》,《考古》1988年第4期,第318-328页。
    8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樟树市博物馆:《江西樟树北宋道教画像石墓》,《南方文物》1991年第3期,第94-99页。
    9秋收起义纪念馆、王虹光、王观国:《江西铜鼓县发现纪年宋墓》,《南方文物》1989年3 期,第26-28页,图版肆。
    1彭适凡、唐昌朴:《江西发现几座北宋纪年墓》,《文物》1980年第5期,第28-33页。
    2周华:《都昌县发现北宋墓葬》,《南方文物》1980年第2期,第17页;另载陈定荣:《文物考古杂记》,《南方文物》1983年第1期,第62-76页。
    3《宋史》卷一百二十四《礼志》二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二九零八页。
    1此政区以北宋政和元年(1111年)为准,参见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六册《宋辽金时期》,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2年。
    2此区在南宋时归入江南西路。
    3南宋时改为隆兴府。
    1此墓墓壁带有壁画,为江西宋墓中唯一一座带壁画的砖室墓。参见《2006年度南方地区考古新发现》,《南方文物》2007年第4期,第58页。
    1此座墓墓主推测为南宋执宰王刚中,参见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乐平县文物陈列室:《江西乐平宋代壁画墓》,《文物》1990年第3期,第14-18页。
    2根据出土物推测墓主为宋代的一名文职官吏,参见唐山:《波阳南宋墓出土文物介绍》,《南方文物》1976年第3期,第4页。
    1参见陈定荣:《堆塑瓶论》,《南方文物》,1986年第2期,第91-101页。
    2如金溪孙大郎夫妻合葬墓中,在东墓室,即男墓主人墓室中,发现石砚台。此外,彭泽县先锋公社曹家垅北宋刘宗墓、广丰吴村南宋绍熙元年施师点墓、高安县独城南宋宝祐三年孙愿墓等都出土有石砚台。a.陈定荣:《江西金溪宋孙大郎墓》,《文物》1990年第9期,第14-18页,转第21页;b.罗小安:《广丰发现宋施师点墓》,《南方文物》1986年第2期,第42页,转第48页;c.陈柏泉、刘玲:《高安、清江发现两座宋墓》,《文物》1959年第10期,第85-86页。
    3本座墓葬内的尸体、随葬器物均保存完好,未受过盗掘,因此材料展现较为全面。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德安县博物馆:《江西德安南宋周氏墓清理简报》,《文物》1990年第9期,第1-13页。
    4[金]李俊民著:《庄靖集》卷10《抄纸疏》载,“焚纸钱而祭,唐之遗事;用纸衣而葬,周之俭风。习以为常,俗莫能易。然念鬼神之感,岂求享祭之丰!不腆冥财,曷伸衰欸?庶能周恤,须敕劝缘。”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6年,五三四页。
    5《司马氏书仪》卷五“丧仪一”载,当时民间遇到丧礼,亲友们都赠与纸钱,“诸为物焚为灰烬,何益丧家”。收入王云五主编《丛书集成初编》,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焚烧随葬纸明器的葬俗,在考古材料中也有发现,如山西大同十里铺27号墓仅靠墓葬棺床东西两壁,有两堆腐朽的纸灰被发现,参见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山西大同郊区五代辽壁画墓》,《考古》1960年第10期,第37-42页。
    1如江西地区两宋墓葬中常见的堆塑瓶,在北宋中期开始出现,北宋末至南宋流行,并沿用至元。参见陈定荣:《堆塑瓶论》,《南方文物》1996年第2期,第91-101页。
    2如吉安王二娘墓出土有“甲乙地券”,但由于这座墓葬的埋葬时间处于北宋建国初期,墓葬文化因素多继承吉安地区晚唐五代风格影响,不完全代表地域差异性。参见王吉允:《吉安发现一座北宋纪年墓》,《考古》1989年第10期,第920-923页,图版捌。
    3根据目前掌握的江西宋墓考古材料,14座土坑墓出土买地券的墓葬共13座,而出土墓志的墓葬仅有3座。
    4砖室墓中共有17座墓出土地券,20座墓出土墓志,由于有5座墓同时出土买地券和墓志铭。因此,砖室墓的地券与墓志的出土无明显数量差别。
    5如吉安王二娘墓出土石雕俑、南城陈肃墓出土木俑。a.王吉允:《吉安发现一座北宋纪年墓》,《考古》1989年第10期,第920-923页,图版捌;b.南城县博物馆:《南城宋陈肃墓清理记》,《南方文物》1989年第2期,第25-26页,图版贰。
    6如铜鼓荣询墓随葬大量金属及瓷日用器皿。秋收起义纪念馆、王虹光、王观国:《江西铜鼓县发现纪年宋墓》,《南方文物》1989年3期,第26-28页,图版肆。
    1根据出土物推测墓主为宋代的一名文职官吏,参见唐山:《波阳南宋墓出土文物介绍》,《南方文物》1976年第3期,第4页。
    2此墓墓壁带有壁画,参见《2006年度南方地区考古新发现》,《南方文物》2007年第4期,第58页。
    1推测此座墓为南宋执宰王刚中墓,参见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乐平县文物陈列室:《江西乐平宋代壁画墓》,《文物》1990年第3期,第14-18页。
    1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一件黑釉瓷器为永新北宋嘉祐五年(1060年)刘沆墓所出瓷瓶,为吉州窑产品。江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江西永新北宋刘沆墓发掘报告》,《考古》1964年第11期,第561-563页,图版五。
    2如吉水南宋张重四墓出土的白釉印花斗笠盏、刻花萱草纹碗等,均为定窑精品。陈定荣:《江西吉水纪年宋墓出土文物》,《文物》1987年第2期,第66-69页。
    1瑞昌县博物馆:《江西瑞昌发现两座北宋纪年墓》,《文物》1986年第1期,第70-72页。
    2薛尧:《江西南城、清江和永修的宋墓》,《考古》1965年第11期,第571-576页,图版柒、捌、玖、拾;另载薛翘:《永修南宋赵监元曹夫人墓》,《南方文物》1965年第3期,第4页。
    3黄颐寿:《江西清江出土的南宋青白瓷器》,《考古》1989年第7期,第669-672页。
    4曲利平:《鹰潭宋代纪年墓葬》,《南方文物》1996年第4期,第10-11页。
    5薛尧:《江西南城、清江和永修的宋墓》,《考古》1965年第11期,第571-576页,图版柒、捌、玖、拾;另载范凤妹、吴志红:《江西宋代纪年墓出土的清白瓷器》,《南方文物》1983年第1期,第77-79页。
    6黄颐寿:《江西清江出土的南宋青白瓷器》,《考古》1989年第7期,第669-672页;另载黄冬梅:《江西樟树宋元纪年墓出土的青白瓷》,《景德镇陶瓷》1994年第四卷第2期(总第64期),第51-54页。
    7参见中国硅酸盐学会主编《中国陶瓷史》,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第264-273页。
    8目前在江西宋墓中发现的最早的黑釉瓷器,是永新北宋嘉祐五年(1060年)刘沆墓出土 的吉州窑黑釉瓷瓶。但自1060年至1118年,未有其他黑釉瓷在江西宋墓中被发现。
    1如瑞昌北宋宣和六年(1124年)何毅墓,为江西地区目前发现的最早出土黑釉瓷盏的墓葬,后来罐、瓶、炉等黑釉瓷器在这一地区宋墓中开始出现,并以建窑黑釉盏最为常见。
    2刘沆墓出土的两件黑釉瓷瓶放置在墓室北部,与另外两件酱褐釉瓷瓶、一件双腹陶罐排列在一起。根据报告者观点,这种器物的摆放,应该代表当地的某种葬俗,因此应将其作为明器对待,而非生活用品。参见江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江西永新北宋刘沆墓发掘报告》,《考古》1964年第11期,第561-563页,图版五。
    3目前发现年代最早随葬建窑黑釉盏的墓葬,是瑞昌北宋宣和六年(1124年)何毅墓。刘礼纯:《江西瑞昌县发现七座宋代纪年墓》,《考古》1992年第4期,第331-334页,转330页。
    4如[宋]蔡襄撰《茶录》载:“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柸微厚,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收入王云五主编:《丛书集成初编》,上海:商务出版社,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
    5如金溪孙大郎夫妻合葬墓、临川朱济南夫妻合葬墓等均有白舍窑产品出土。a.陈定荣、徐建昌:《江西临川县宋墓》,《考古》1988年第4期,第329-334页,图版式、肆:b.陈定荣:《江西金溪宋孙大郎墓》,《文物》1990年第9期,第14-18页,转21页。
    6根据出土墓志载,墓主陶仁悊为“寻阳之盛族”。梅绍裘、李科友:《九江市、安乐县的两座宋代纪年墓》,《南方文物》1983年第2期,第17-19页,转21页;另载江西省文物工作 队、安乐县博物馆:《江西九江市、乐安县发现宋墓》,《考古》1984年第8期,第733-736页。
    1如信丰南宋淳熙十年(1183年)的徐氏墓中还出土有一件绿釉瓷瓶,器表施铅釉,北方文化特征明显,墓中同时还有青白瓷刻花碗、盒、堆塑瓶等出土,应是江西本地窑场所烧造。此外,在瑞昌南宋宝祐五年(1257年)冯士履墓中,还出土了两件缠枝花纹瓶,属磁州窑白底黑花瓷器。
    1九江县文物管理所:《江西九江县发现两座北宋墓》,《考古》1991年第10期,第955-957页,转942页。
    2詹永萱、詹祥生:《婺源两座宋代纪年墓的瓷器》,《中国陶瓷》1982年第7期(增刊),第103-108页。
    3詹永萱、詹祥生:《婺源两座宋代纪年墓的瓷器》,《中国陶瓷》1982年第7期(增刊),第103-108页。
    4詹永萱、詹祥生:《婺源两座宋代纪年墓的瓷器》,《中国陶瓷》1982年第7期(增刊),第103-108页。
    1于少先:《江西德安北宋墓》,《文物》1990年第9期,第95页。
    2陈定荣:《江西金溪宋孙大郎墓》,《文物》1990年第9期,第14-18页,转21页。
    3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铅山县博物馆:《江西铅山宋淑国夫人墓》,《南方文物》1989年第2期,第33-37页,转32页。
    4詹永萱、詹祥生:《婺源两座宋代纪年墓的瓷器》,《中国陶瓷》1982年第7期(增刊),第103-108页。
    5彭适凡主编《宋元纪年青白瓷》,庄万里基金会,1998年,第76页,图80。
    6彭适凡主编《宋元纪年青白瓷》,庄万里基金会,1998年,第78页,图87。
    7瑞昌县博物馆:《江西瑞昌发现两座北宋纪年墓》,《文物》1986年第1期,第70-72页。
    8杨后礼:《新建县樵舍南宋墓》,《南方文物》1983年2期,第20-21页;另载陈定荣:《文物考古杂记》,《南方文物》1983年第1期,第62-76页。
    9李家和:《介绍江西出土的几件宋代瓷器》,《文物》1976年第6期,第91页;另载陈定荣:《文物考古杂记》,《南方文物》1983年第1期,第62-76页。
    1詹永萱、詹祥生:《婺源两座宋代纪年墓的瓷器》,《中国陶瓷》1982年第7期(增刊),第103-108页。
    2詹永萱、詹祥生:《婺源两座宋代纪年墓的瓷器》,《中国陶瓷》1982年第7期(增刊),第103-108页。
    3詹永萱、詹祥生:《婺源两座宋代纪年墓的瓷器》,《中国陶瓷》1982年第7期(增刊),第103-108页。
    4九江县文物保护管理所:《江西九江北宋墓》,《文物》1990年第9期,第19-21页。
    5瑞昌县博物馆:《江西瑞昌发现两座北宋纪年墓》,《文物》1986年第1期,第70-73页。
    6陈定荣:《江西金溪宋孙大郎墓》,《文物》1990年第9期,第14-18页,转21页。
    7秋收起义纪念馆、王虹光、王观国:《江西铜鼓县发现纪年宋墓》,《南方文物》1989年3期,第26-28页,图版肆。
    8詹永萱、詹祥生:《婺源两座宋代纪年墓的瓷器》,《中国陶瓷》1982年第7期(增刊),第103-108页。
    1薛尧:《江西南城、清江和永修的宋墓》,《考古》1965年第11期,第571-576页,图版柒、捌、玖、拾;另载黄冬梅:《江西樟树宋元纪年墓出土的青白瓷》,《景德镇陶瓷》1994年第四卷第二期(总第64期),第51-54页。
    2彭适凡、唐昌朴:《江西发现几座北宋纪年墓》,《文物》1980年第5期,第28-33页;另载范凤妹、吴志红:《江西宋代纪年墓出土的青白瓷器》,《南方文物》1983年第1期,第78页。
    3唐山:《江西南丰宋墓出土瓷器与南丰窑》,收入《中国古代窑址调查发掘报告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第102-105页。
    4詹永萱、詹祥生:《婺源两座宋代纪年墓的瓷器》,《中国陶瓷》1982年第7期(增刊),第103-108页。
    5彭适凡主编《宋元纪年青白瓷》,庄万里基金会,1998年,第39页,图二。
    6彭适凡、唐昌朴:《江西发现几座北宋纪年墓》,《文物》1980年第5期,第28-33页;另载陈定荣:《文物考古杂记》,《南方文物》1983年第1期,第62-76页。
    7于少先:《江西德安北宋墓》,《文物》1990年第9期,第95页。
    8彭适凡、唐昌朴:《江西发现几座北宋纪年墓》,《文物》1980年第5期,第28-33页。
    1彭适凡、唐昌朴:《江西发现几座北宋纪年墓》,《文物》1980年第5期,第28-33页;另载陈定荣:《文物考古杂记》,《南方文物》1983年第1期,第62-76页。
    2周华:《都昌县发现北宋墓葬》,《南方文物》1980年第2期,第17页;另载陈定荣:《文物考古杂记》,《南方文物》1983年第1期,第62-76页。
    3彭适凡、唐昌朴:《江西发现几座北宋纪年墓》,《文物》1980年第5期,第28-33页。
    4彭适凡、唐昌朴:《江西发现几座北宋纪年墓》,《文物》1980年第5期,第28-33页;另载陈定荣:《文物考古杂记》,《南方文物》1983年第1期,第62-76页。
    5瑞昌县博物馆:《瑞昌发现两座南宋纪年墓》,《南方文物》1989年第2期,第38-39页;另载刘礼纯、周春香:《江西瑞昌发现南宋纪年墓》,《考古》1991年第1期,第92-94页。
    6彭适凡主编《宋元纪年青白瓷》,庄万里基金会,1998年,第45页,图14。
    7彭适凡主编《宋元纪年青白瓷》,庄万里基金会,1998年,第65页,图55。
    8彭适凡:《景德镇市郊出土宋瓷俑》,《考古》1977年第2期,第143-144页,图版拾壹、拾贰。
    1彭适凡主编《宋元纪年青白瓷》,庄万里基金会,1998年,第70页,图69。
    2梅绍裘、李科友:《九江市、乐安县的两座宋代纪年墓》,《南方文物》1983年第2期,第17-19页,转21页;另载江西省文物工作队、乐安县博物馆:《江西九江市、乐安县发现宋墓》,《考古》1984年第8期,第733-736页;杨后礼:《江西出土的影青瓷选介》,《南方文物》1989年第3期,第120页。
    3彭适凡主编《宋元纪年青白瓷》,庄万里基金会,1998年,第40页,图4。
    4瑞昌县博物馆:《江西瑞昌发现两座北宋纪年墓》,《文物》1986年第1期,第70-72页。
    5彭适凡、唐昌朴:《江西发现几座北宋纪年墓》,《文物》1980年第5期,第28-33页;另载陈定荣:《文物考古杂记》,《南方文物》1983年第1期,第62-76页。
    6彭适凡主编《宋元纪年青白瓷》,庄万里基金会,1998年,第44页,图11。
    7彭适凡主编《宋元纪年青白瓷》,,庄万里基金会,1998年,第44页,图12。
    8余家栋:《江西波阳宋墓》,《考古》1977年第4期,第286页,图版玖;另载范凤妹、吴志红:《江西宋代纪年墓出土的青白瓷器》,《南方文物》1983年第1期,第78页;陈柏泉:《江西出土宋代碑志综考》,《南方文物》1982年第1期,第61-72页。
    9陈定荣:《文物考古杂记》,《南方文物》1983年第1期,第62-76页。
    10彭适凡主编《宋元纪年青白瓷》,庄万里基金会,1998年,第80页,图91。
    1彭适凡主编《宋元纪年青白瓷》,庄万里基金会,1998年,第40页,图3。
    2彭适凡主编《宋元纪年青白瓷》,庄万里基金会,1998年,第42页,图7。
    3黄颐寿:《江西清江出土的南宋青白瓷器》,《考古》1989年第7期,第669-672页;另载黄冬梅:《江西樟树宋元纪年墓出土的青白瓷》,《景德镇陶瓷》1994年第四卷第2期(总第64期),第51-54页;黄冬梅《清江南宋纪年墓出土的瓷器》,《南方文物》1987年第1期,第10-12页。
    4彭适凡主编《宋元纪年青白瓷》,庄万里基金会,1998年,第66页,图58。
    5彭适凡主编《宋元纪年青白瓷》,庄万里基金会,1998年,第76页,图81。
    6詹永萱、詹祥生:《婺源两座宋代纪年墓的瓷器》,《中国陶瓷》1982年第7期(增刊),第103-108页。
    7孙以刚:《江西德兴市宋乾道徐衍墓》,《考古》1995年第2期,第155-159页。
    8彭适凡主编《宋元纪年青白瓷》,庄万里基金会,1998年,图59。
    1詹永萱、詹祥生:《婺源两座宋代纪年墓的瓷器》,《中国陶瓷》1982年第7期(增刊),第103-108页。
    2黄颐寿:《江西清江出土的南宋青白瓷器》,《考古》1989年第7期,第669-672页。
    3彭适凡主编《宋元纪年青白瓷》,庄万里基金会,1998年,图78。
    4刘礼纯:《江西瑞昌县发现七座宋代纪年墓》,《考古》1992年第4期,第331-334页,转330页。
    5黄颐寿:《江西清江出土的南宋青白瓷器》,《考古》1989年第7期,第669-672页;另载黄冬梅:《江西樟树宋元纪年墓出土的青白瓷》,《景德镇陶瓷》1994年第四卷第2期(总第64期),第51-54页;黄冬梅《清江南宋纪年墓出土的瓷器》,《南方文物》1987年第1期。第10-12页。
    6瑞昌县博物馆:《江西瑞昌县李洋湖南宋墓》,《考古》1986年第11期,第1051-1053页。
    7刘品三:《安义县发现一座宋墓》,《南方文物》1977年第6期,第4页。
    8报告中单登记托盏和杯子,但根据其形制分析,应为两套台盏。参见薛尧:《江西南城、清江和永修的宋墓》,《考古》1965年第11期,第571-576页,图版七八九十;另载范凤妹、 吴志红:《江西宋代纪年墓出土的青白瓷器》,《南方文物》1983年第1期,第78页。
    1秋收起义纪念馆、王虹光、王观国:《江西铜鼓县发现纪年宋墓》,《南方文物》1989年3期,第26-28页,图版肆。
    2薛尧:《江西南城、清江和永修的宋墓》,《考古》1965年第11期,第571-576页,图版七八九十;另载范凤妹、吴志红:《江西宋代纪年墓出土的青白瓷器》,《南方文物》1983年第1期,第78页。
    3江西省文物工作队、铅山县文化馆:《江西铅山县莲花山宋墓》,《考古》1984年第11期,第986-989页,转985页。
    4彭适凡主编《宋元纪年青白瓷》,庄万里基金会,1998年,第48页,图19。
    5孙以刚:《江西德兴流口北宋墓》,《南方文物》1994年第3期,第34-36页。
    6黄颐寿:《江西清江出土的南宋青白瓷器》,《考古》1989年第7期,第669-672页。
    1彭适凡主编《宋元纪年青白瓷》,庄万里基金会,1998年,第76页,图82。
    2彭适凡主编《宋元纪年青白瓷》,庄万里基金会,1998年,第80页,图90。
    3周华:《都昌县发现北宋墓葬》,《南方文物》1980年第2期,第17页;另载陈定荣:《文物考古杂记》,《南方文物》1983年第1期,第62-76页。
    4彭适凡主编《宋元纪年青白瓷》,庄万里基金会,1998年,第59页,图43。
    5薛尧:《江西南城、清江和永修的宋墓》,《考古》1965年第11期,第571-576页,图版柒、捌、玖、拾;另载范凤妹、吴志红:《江西宋代纪年墓出土的青白瓷器》,《南方文物》1983年第1期,第78页。
    6瑞昌县博物馆:《瑞昌发现两座南宋纪年墓》,《南方文物》1989年第2期,第38-39页;另载刘礼纯、周春香:《江西瑞昌发现南宋纪年墓》,《考古》1991年第1期,第92-94页。
    7彭适凡主编《宋元纪年青白瓷》,庄万里基金会,1998年,第59页,图44。
    1彭适凡主编《宋元纪年青白瓷》,庄万里基金会,1998年,第77页,图83。
    2彭适凡主编《宋元纪年青白瓷》,庄万里基金会,1998年,第78页,图86。
    3曲利平:《鹰潭宋代纪年墓葬》,《南方文物》1996年第4期,第10-11页。
    4刘涛著《宋辽金纪年瓷器》,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第105页。
    5薛尧:《江西南城、清江和永修的宋墓》,《考古》1965年第11期,第571-576页,图版柒、捌、玖、拾;另载范凤妹、吴志红:《江西宋代纪年墓出土的青白瓷器》,《南方文物》1983年第1期,第78页。
    6陈定荣:《江西金溪宋孙大郎墓》,《文物》1990年第9期,第14-18页,转第21页。
    7唐山:《江西南丰宋墓出土瓷器与南丰窑》,收入《中国古代窑址调查发掘报告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第102-105页。
    1薛尧:《江西南城、清江和永修的宋墓》,《考古》1965年第11期,第571-576页,图版柒、捌、玖、拾;另载黄冬梅:《江西樟树宋元纪年墓出土的青白瓷》,《景德镇陶瓷》1994年第四卷第二期(总第64期),第51-54页。
    2薛尧:《江西南城、清江和永修的宋墓》,《考古》1965年第11期,第571-576页,图版柒、捌、玖、拾;另载黄冬梅:《江西樟树宋元纪年墓出土的青白瓷》,《景德镇陶瓷》1994年第四卷第二期(总第64期),第51-54页。
    3陈定荣:《堆塑瓶论》,《南方文物》,1986年第2期,第97页。
    4如贵溪县元至元三十年(1293年)道教三十六代天师张宗演墓出土有(?)式青白釉堆塑龙虎瓶一对。彭适凡主编《宋元纪年青白瓷》,庄万里基金会,1998年,第81页,图94。
    5彭适凡主编《宋元纪年青白瓷》,庄万里基金会,1998年,第70页,图68。
    1裴雅静:《景德镇青白瓷分期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北京:北京大学,1996年。后收入《陈昌蔚纪念论文集》,财团法人陈昌蔚文教基金会,2001年。
    2如德兴北宋嘉祐八年(1063年)墓出土的青白菊纹碗,足内有明显垫烧痕迹。
    3如德安北宋景祐四年(1037年)墓出土的青白瓷钵,器底有八个支钉痕迹。
    1詹永萱、詹祥生:《婺源两座宋代纪年墓的瓷器》,《中国陶瓷》1982年第7期(增刊),第103-108页。
    2这类瓷碗在婺源南宋嘉定四年(1211年)汪赓妻程宝睦墓中出土。詹永萱、詹祥生:《婺源两座宋代纪年墓的瓷器》,《中国陶瓷》1982年第7期(增刊),第103-108页。
    3即出土于婺源南宋庆元六年(1200年)汪赓墓中。詹永萱、詹祥生:《婺源两座宋代纪年墓的瓷器》,《中国陶瓷》1982年第7期(增刊),第103-108页。
    4刘新园:《景德镇宋、元芒口瓷器与覆烧工艺初步研究》,《考古》1974年第6期,第386-393页,转405页。
    1、[元]脱脱等撰《宋史》,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7年。
    2、[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北京:中华书局影印,1957年。
    1、[宋]陶榖撰《清异录》,收入王云五主编《丛书集成初编》,上海:商务出版社,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
    2、[宋]蔡襄撰《茶录》,收入王云五主编《丛书集成初编》,上海:商务出版社,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
    3、[宋]司马光著《司马氏书仪》,收入王云五主编《丛书集成初编》,上海:商务出版社,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
    4、[宋]朱熹撰《朱子家礼》,收入《四库全书》第142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527页-590页。
    5、[金]李俊民著《庄靖集》,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6年。
    1、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宋辽金时期》,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年。
    2、朱瑞熙:《宋代社会研究》,郑州:中州书画社,1983年。
    3、漆侠:《宋代经济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
    4、陈柏泉: 《江西出土墓志选编》,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年。
    5、《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年。
    6、荣丽华:《1949-1989四十年出土墓志目录》,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7、龚延明编著《宋代官制辞典》,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
    8、彭适凡主编《宋元纪年青白瓷》,庄万里基金会,1998年。
    9、[美]韩森著,包伟民译《变迁之神:南宋时期的民间信仰》,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
    10、张伟然: 《湖北历史文化地理研究》,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11、秦大树: 《宋元明考古》,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
    12、刘涛:《宋辽金纪年瓷器》,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
    13、中国硅酸盐协会编《中国陶瓷史》,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
    14、包伟民:《宋朝简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
    15、[美]韩森著,鲁西奇译《传统中国日常生活中的协商》,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
    1、陈柏泉、刘玲: 《高安、清江发现两座宋墓》, 《文物》1959年第10期,第85-86页。
    2、江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 《江西彭泽宋墓》, 《考古》1962年第10期,第 539页。
    3、彭适凡、刘玲: 《江西分宜和永丰出土的宋俑》, 《考古》1964年第2期,第72页。
    4、江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 《江西永新北宋刘沆墓发掘报告》, 《考古》1964年第11期,第561-563页。
    5、余家栋:《清江清理南宋墓一座》,《南方文物》1965年第3期,第4页。
    6、薛尧:《江西南城、清江和永修的宋墓》,《考古》1965年第11期,第571-576页。
    7、彭适凡:《景德镇市郊出土宋瓷俑》, 《考古》1977年第2期,第143页。
    8、余家栋:《江西波阳宋墓》, 《考古》1977年第4期,第286页。
    9、德安县文艺站:《德安县北宋墓又发现精瓷》,《南方文物》1979年第1期,第27页。
    10、唐昌朴、梁德光: 《遂川发现北宋郭知章墓》, 《南方文物》1980年第1期,第40页,图第9页。
    11、周华:《都昌县发现北宋墓葬》, 《南方文物》1980年第2期,第17页。
    12、李放:《新建县出土的南宋文物》, 《南方文物》1980年第3期,第24页。
    13、彭适凡、唐昌朴: 《江西发现几座北宋纪年墓》, 《文物》1980年第5期,第28-33页。
    14、李放:《婺源县出土的几件北宋瓷器》,《南方文物》1981年4期,第13-15页。
    15、詹永萱、詹祥生:《婺源两座宋代纪年墓的瓷器》,《中国陶瓷》1982年第7期(增刊),第103-108页。
    16、陈定荣:《文物考古杂记》, 《南方文物》1983年第1期,第62-76页。
    17、范凤妹、吴志红:《江西宋代纪年墓出土的青白瓷器》,《南方文物》1983年第1期,第78页.
    18、杨后礼:《新建县樵舍南宋墓》,《南方文物》1983年第2期,第20-21页。
    19、江省文物工作队、乐安县博物馆:《江西九江、乐安县发现宋墓》,《考古》1984年第8期,第733-736页。
    20、江西省文物工作队、铅山县文化馆:《江西铅山县莲花山宋墓》, 《考古》1984年第11期,第986-989页。
    21、杨后礼:《丰城县南宋墓》,《南方文物》1985年第2期,第56页,转86页。
    22、谢志杰、黄颐寿:《江西宜春市发现宋墓》,《考古》1985年第5期,第480页。
    23、江西省文物工作队、南丰县博物馆:《南丰县桑田宋墓》,《南方文物》1986年第1期,第28-43页。
    24、罗小安:《广丰发现宋施师点墓》, 《南方文物》1986年第2期,第42页,转48页。
    25、瑞昌县博物馆: 《江西瑞昌发现两座北宋纪年墓》, 《文物》1986年第1期,第70-72页。
    26、瑞昌县博物馆:《江西瑞昌县李洋湖湖南宋墓》, 《考古》1986年第11期,第1051-1053页。
    27、陈定荣:《江西吉水纪年宋墓出土文物》,《文物》1987年第2期,第66-69页。
    28、江西省文物工作队、南丰县博物馆:《江西南丰县桑田宋墓》,《考古》1988年第4期,第318-328页。
    29、陈定荣、徐建昌:《江西临川县宋墓》,《考古》1988年第4期,第329-334页。
    30、南城县博物馆:《南城宋陈肃墓清理记》,《南方文物》1989年第2期,第25-26页,图版贰。
    31、陈行一: 《江西高安南宋墓出土一批道教文物》,《东南文化》1989年第2期,第64-68页。
    32、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铅山县博物馆:《江西铅山宋淑国夫人墓》, 《南方文物》1989年第2期,第33-37转32页。
    33、刘礼纯、周春香:《瑞昌发现两座南宋纪年墓》,《南方文物》1989年第2期,第38-39页。
    34、秋收起义纪念馆、王虹光、王观国:《江西铜鼓县发现纪年宋墓》,《南方文物》1989年3期,第26-28页,图版肆。
    35、王吉允:《吉安发现一座北宋纪年墓》,《考古》1989年第10期,第920-923页。
    36、吴军:《江西乐平县发现一方宋代墓志》, 《南方文物》1990年第1期,第118页。
    37、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乐平县文物陈列室:《江西乐平宋代壁画墓》, 《文物》1990年第3期,第14-18页。
    38、倪志福、项进良:《余江县锦江纪年宋墓出土文物》, 《南方文物》1990年第3期,第71页。
    39、梁惠民:《乐安县潭港乡石室古墓》, 《南方文物》1990年第3期,第119页。
    40、刘礼纯:《江西瑞昌发现一座北宋墓》,《南方文物》1990年第4期,第115页。
    41、德兴县博物馆:《江西德兴县香屯宋墓》,《考古》1990年第8期,第737-740页。
    42、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德安县博物馆: 《江西德安南宋周氏墓清理简报》,《文物》1990年第9期,第1-13页。
    43、江西九江文物保护管理所: 《江西九江北宋墓》, 《文物》1990年第9期,第19-21页。
    44、于少先: 《江西德安北宋墓》, 《文物》1990年第9期,第95页。
    45、陈定荣: 《江西金溪宋孙大郎墓》, 《文物》1990年第9期,第14-18页。
    46、李昆: 《樟树清理一北宋画像石墓》, 《中国文物报》1990年第11期,第22页。
    47、刘礼纯、周春香:《江西瑞昌发现南宋纪年墓》, 《考古》1991年第1期,第92页。
    48、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樟树市博物馆:《江西樟树北宋道教画像石墓》,《南方文物》1991年第3期,第94-99页。
    49、刘晓祥:《江西九江县发现两座北宋墓》, 《考古》1991年第10期,第955页。
    50、郭华:《江西彭泽湖西宋代砖石墓》,《南方文物》1992年第1期,第83-84 页。
    51、滕引忠:《江西横峰县大山坳宋墓》,《南方文物》1992年第1期,第85-86页。
    52、于少先:《江西德安发现北宋皇祐五年墓》, 《南方文物》1992年第3期,第32-33页。
    53、刘礼纯:《江西瑞昌县发现七座宋代纪年墓》, 《考古》1992年第4期,第331页。
    54、张先龙:《江西奉新县城郊古墓》, 《南方文物》1992年第4期,第15-16页。
    55、章国任:《江西新余市发现南宋墓》, 《南方文物》1992年第4期,第17页。
    56、李小平:《新余市渝水区发现南宋纪年墓》, 《南方文物》1993年第1期,第98页。
    57、周春香、何国良:《江西瑞昌白杨镇宋墓》, 《南方文物》1993年第4期,第17-19页。
    58、黄冬梅:《江西樟树宋元纪年墓出土的青白瓷》,《景德镇陶瓷》1994年第四卷第2期(总第64期),第51-54页。
    59、孙以刚:《江西德兴流口北宋墓》, 《南方文物》1994年第3期,第34-36页。
    60、江西省文物工作队、瑞昌县博物馆: 《江西瑞昌县大路口宋明墓葬发掘》,《东南文化》1994年第5期,第104页。
    61、陈行一、肖锦华: 《江西高安县发现南宋淳熙六年墓》, 《考古》1995年第2期,第185页。
    62、孙以刚:《江西德兴市宋乾道徐衍墓》,《考古》1995年第2期,第155页。
    63、曲利平:《鹰潭宋代纪年墓葬》,《南方文物》1996年第4期,第10-11页。
    64、江西省考古所、江西省博物馆:《昌厦公路广昌甘竹段墓葬发掘简报》,《南方文物》1999年第4期,第1-15页。
    65、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西省樟树市博物馆:《江西樟树乔麦山、彭家山古墓清理简报》,《南方文物》2001年第1期,第12页。
    66、涂师平、苏茂盛:《江西宜春袁州区出土南宋地券》,《南方文物》2004年第4期,第49页。
    67、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西省新余市博物馆:《江西新余市钱家庄西周遗址及竹山村三国墓与宋墓考古发掘简报》,《南方文物》2006年第2期,第31-36页。
    68、《2005年度南方地区考古新发现》,《南方文物》2006年第3期,第20-74页。
    69、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西省婺源县博物馆:《江西婺源县茅坦庄遗址汉、唐、宋、清墓清理简报》,《南方文物》2007年第1期,第23-27页。
    70、《2006年度南方地区考古新发现》,《南方文物》2007年第4期,第58页。
    71、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西樟树市博物馆:《江西樟树市何家村南宋墓发掘简报》,《南方文物》2008年第2期,第54-57页。
    72、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西新建王古山宋元墓葬》,《南方文物》2008年第4期,第59-62页。
    73、唐山:《江西南丰宋墓出土瓷器与南丰窑》,收入《中国古代窑址调查发掘报 告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第102-105页。
    74、周迪人: 《德安南宋周氏墓》,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
    1、徐苹芳:《宋元时期的火葬》,《文物》1956年第9期,第21-26页。
    2、徐苹芳:《唐宋墓葬中的“明器神煞”与“墓仪”制度——读<大汉原陵秘葬经>札记》,《考古》1963年第2期,第87-106页。
    3、权奎山:《中国南方隋唐墓的分区分期》,《考古学报》1992年第2期,第147-184页。
    4、朱瑞熙:《宋代的丧葬习俗》,《学术月刊》1997年第2期,第69-74页。
    5、雷玉华:《唐宋丧气考——兼论风水术对唐宋时期丧葬习俗的影响》,《四川文物》1999年第3期,第82-86页。
    6、彭明翰:《道教对江西唐宋以来葬俗的影响》,《南方文物》1998年第3期,第64-66页。
    7、黄义军:《湖北宋墓分期》,《江汉考古》1999年第2期,第78-85页。
    8、杨泓:《谈中国汉唐之间葬俗的演变》,《文物》1999年第10期,第60-68页。
    9、权奎山:《试析南方发现的唐代壁画墓》,收入陕西历史博物馆编《唐墓壁画研究文集》,西安:三秦出版社,2001年,第100-121页。
    10、张文江:《江西吉水西园北宋墓的埋葬习俗》,《南方文物》2002年第1期,第25-27页。
    11、秦大树:《宋代丧葬习俗的变革及其体现的社会意义》,《唐研究》11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第313-336页。
    12、齐东方:《唐代的丧葬观念习俗与礼仪制度》,《考古学报》2006年第1期,第59-82页。
    13、黄义军:《湖北宋墓分布的地域差异及其产生原因》,《江汉考古》2008年第3期,第96-103页。
    14、吴敬:《江西地区宋代墓葬的分期研究》,《南方文物》2009年第4期,第124-131页。
    1、裴雅静:《景德镇青白瓷分期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北京:北京大学,1996年。后收入《陈昌蔚纪念论文集》,财团法人陈昌蔚文教基金会,2001年。
    2、陈馨:《江西地区宋墓出土陶瓷器的初步分析》,[学士学位论文],北京:北京大学,1998年。
    3、费和平:《江西宋墓若干问题的初步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南京:南京大学,2008年。
    4、吴敬: 《南方地区宋代墓葬的区域性及相关问题研究》,[博士学位论文],长春:吉林大学,2008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