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建安散文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建安文学是我国古代文学史的一大重镇,关于此时的诗歌、辞赋,学界创获颇多,对建安散文致力相对较少,无论从题材内容,还是文学风格和表现形式,建安散文皆呈现出了新的风貌。本文以严可均所辑《全后汉文》、《全三国文》中的建安单篇文章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文本出发,结合当时的时代文化背景,细致、深入地梳理和探讨建安时期各体文章的创作状况,探究其中的文学思想和时代风尚,力求对其文学史地位作出客观、准确的评价。本文由绪论部分和七个章节组成。
     绪论部分主要论述了三个问题:一是本文选题的意义及研究范围,确定了建安散文的起止年代和本文研究的文本内容。二是以时间为序,将建安散文的研究状况作了回顾和反思,分为三个阶段,着力论述第三阶段,即50年代初至今,认为建安散文在文本整理及校注、作家生平、思想及创作等方面的资料已经相当丰富,但是,对建安散文的研究,或局限在三曹、七子等代表作家作品,较少关注其他二三流的作家作品;或从内容角度,专论某家散文抑或综论建安散文;或从文体角度,单论某种或某类文体,研究视角和方法还需进一步拓展和开掘。三是确定本文研究的内容与方法,以及在考察建安散文的发展及特点的时候,努力遵循的几条原则。
     第一章介绍了建安散文的创作背景,主要分三个方面论述:一是社会政治背景,建安时期以建安十三年(208)赤壁之战为界,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世积乱离,风衰俗怨”,政局动荡不安,后期“区宇方辑”,三国分立基本形成,社会秩序较为安定。二是思想文化背景,与政治形势的多变相适应,此时的思想文化也相当活跃。三是建安士风与士人心态,在建安士人身上,既有汉末名士的风流,亦有建安时代造就的通脱。
     第二、三、四章从文体角度对建安散文进行了分类论述。第二章论及两种目的性、实用性和功利性较强的文体,即下行公文诏令和上行公文奏议。建安时期的诏令风貌多样,曹操的教令清峻通脱,曹丕的诏令典雅清丽,曹叡、孔融、曹植之作也各有特色。章表奏议等文章陈言务实,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或陈政言事,或荐才论人,或劝进辞让谢恩请功,或谈论军事外交,或品文论学,是建安士人积极参政议政的重要体现。此外,建安奏议个性鲜明,理、情并胜,行文严谨,结构严密,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
     第三章论述了书牍、论说文和序体文。建安书牍情文并胜,既有很强的公文实用性的军政书牍,也有日渐兴盛的披心露性的私人书牍。从题材内容上,军政书牍可分为公务政事类、劝仕荐贤类、劝谏陈请类、外交辞令类、军事檄移类等,私人书牍可分为抒怀写志类、叙事类、品评论议类、状物描景类、戒书类、临终书信等。本文所论建安论说文有以“论”名篇的论文,有以“说”冠名的“说”文,还有以“难”、“答”、“对”名篇的对问体和以“释”、“辩”、“应”为题的设论体等问难类的文章,几乎涵盖了后世文章选集或文体学中罗列的各种论说文体。建安论说文承继两汉,在文学性和论辩技巧上都有了新的发展和变化,它的前后相继促进了正始时期和晋代论说文的繁盛。建安序体文创作大盛,有典籍序、诗序、赋序、碑序、颂序、铭序、哀辞序、诔序、赞序、七序、俳谐文序、关于人物品评的序等十余种。建安时期序体文的大量涌现,既是文章辨体的产物,又是文学自觉意识增强的体现。
     第四章主要论述了碑诔哀吊、颂赞铭箴等一般以四言韵语为规范体式的文体、杂文以及其他文体。碑文在经历了桓灵之际的兴盛之后渐衰,在内容和功用上,可分为墓葬之碑和纪事铭功之碑,不管是哪一类碑文,作为一种以褒扬功能为主的饰终礼文,在文辞、句式等方面皆呈现出一定程度的文学化色彩。东汉以来,私谥的盛行和个体生命意识的觉醒,使建安士人们开始重视诔文中个体哀情的抒发,曹植的诔文堪称其中的代表,他的创作体现出鲜明的私人化和抒情化的特征,亲友的密切关系和叙咏中的骋才抒情使曹植诔文成为寄托个人情感的文人之文。伤悼弱子的哀辞、品今吊古的吊文以及哀策、祭文等伤悼文体,在庄重的述德以外,也开始注重自我哀情的抒发。
     建安颂文在颂美传统的影响下,虽然仍是“廊庙文学”中政治话语的一部分,但也出现了一些美细物和托物言志的平民化、日常化的作品。作为一种四言为主的韵文形式,建安颂文仍有较强的拟古、崇古风尚,但其语言上的骈俪化和颂序的大量出现,体现了颂文文体的发展变化和各种文体之间的互相渗透和影响。汉末至建安时期,文体的繁富和辨体意识的薄弱造成了一些文体,如赞颂二体的混用。赞美或颂美是赞的后起之意,赞颂二体在形式和功用上的相近造成了它们的混同使用,但二体在文章篇幅、语言风格、内容和文体功能、作者的情感态度等方面仍有不同之处。曹植的《画赞》是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可见的最早的画赞作品。建安赞文在语言形式上皆为四言韵文,且一韵到底,两句为一节奏和停顿,篇幅一般较短,大多为八句,也有六句或十二句者。建安铭文沿承两汉,内容上仍以祝颂和警戒为主,既有诫谏之辞,亦有自警之言。但这一时期的铭文也发生了新变,出现了咏物铭、颂铭、碑铭等一些新的铭文形式,有的具有较高的文学性和审美价值,有的与其他文体混合使用,不少铭文呈现出了明显的赋化特征。沿袭两汉,根据箴诫对象的不同,建安时期的箴文仍分为官箴和私箴,此外张紘作有一篇纯粹的咏物箴《瑰材枕箴》,已经完全偏离了箴体劝诫的功用。在杂文及其他文体这部分内容中,论及七体、连珠、俳谐文与“势”文等。
     第五章论述了建安散文的整体风貌。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一是文体发展与各体皆工,单篇文章创作日繁,无论从作者人数还是单篇作品的总数,建安文章都较两汉有了很大发展,在出现的40余种文体中,几乎每种文体都出现了较为纯熟的作者和较有代表性的作品。二是建安散文所体现的时代风尚,包括悲美意识、通过山水之乐传达的自然观与俳谐风尚等。三是人的觉醒下的文的自觉。在动荡的社会现实面前,建安文士视野更加开阔,生活内容更加丰富,情感体验更加细腻,文章创作追求实用与审美的统一,艺术技巧讲求多样化,个体抒情性逐渐增强。
     第六章主要论述了建安散文中的文学思想。建安时期论文的文章已经较为繁富,虽还未出现系统性的文学评论,但以曹丕《典论·论文》为代表,同两汉相比,建安士人的品藻、评赏已是主动的互相交流、沟通,他们畅谈各体文章,在单篇文章文体大备及各体发展非常成熟的情况下,辨体意识进一步增强。他们或评论文章的功用、价值,或提出一些文学批评的原则,或品评古代及当时的某些文学作品。他们将文学批评当作文学创作的一部分,也是个体生命观、价值观的重要体现。
     第七章基于前文论述,确定了建安散文的文学史地位。建安散文相对先秦两汉散文,既有承续,又有新变和发展,既“收束汉音”、“兼笼前美”,又“振发魏响”、“作范后来”,开启了魏晋六朝散文新的审美风尚。建安堪称改造文章的时代。
Jian’an literatur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lassical literature. On the poetry and CiFu of this time, the academia has achieved a lot. However, the study on the Jian’an prose is relatively few. In terms of subject matter or literary style and expression, Jian’an prose reveals a new look. This article takes all the prose of Latter Han and all the prose of Three Kingdoms that edited by Yan Kejun as the main object to study. From the text and the cultural background, it deeply explores the creative situation, literary ideas and fashion of the time. It seeks to make objective and accurate evaluation on the status of Jian’an prose of literary history. The thesis is constituted by an introduction and seven chapters.
     The beginning is an introduction which discusses the three questions. The first is the significance of this topic and the research scope. It determines the starting and the ending time of Jian’an prose and the text of this issue. The second is the retrospective of the study status which is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focusing on the third stage, far from the early fifties. It is already quite rich in the sorting text, the writers' life, thought and creativity and other aspects. But the research of Jian’an prose is limited to a few representative writers such as the three-Cao and the Seven Scholars of Jian’an and less concerned about the other writers and works. Sometimes the research is from content or a stylistic point of view, the research perspectives and methods need to further expand and dig. The third is to determine the contents and the methods of this issue, as well as the principles in the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Jian’an prose.
     The first chapter introduces the creative background of Jian’an prose, which is divided into three aspects. The first is the social and political background. The Jian’an period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periods bounding by the Battle of Red Cliff in Jian’an thirteen years (208). The political situation of the early years is turbulent. In the last years, the Three Kingdoms set up a more stable social order. The second is the ideologic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Adapting to the multivariate political situation, the thought and the culture at this time is also very active. The third is the psychology of the scholars in Jian'an. There are both the romance of Han celebrities and open-mind created by the times in the scholars of Jian'an.
     The second,the third and the fourth chapter discuss the Jian’an prose in several categories from the stylistic point of view. The second chapter discusses two styles, the rescripts and the memorials, which have strong purpose, practicality and utilitarian. The rescripts of Jian’an are diversity. Cao Cao, Cao Pi, Cao Rui, Kong Rong and Cao Zhi creat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 rescripts. The memorial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social life. Some state their political views, some recommend candidates, some persuade or refuse to show their attitude, some talk about military and diplomatic, and some study the literary and culture. These rescripts are important manifestation of Jian’an scholars who participate actively in politics. In addition, Jian’an memorials which have precise wording and reasonable content show a distinctive character.
     The third chapter discusses epistolary writing, argumentative essays and preface prose. Jian’an epistolary writing has strong feelings. There are both strong military and political documents and the increasingly prosperous expressing private feelings articles. From the subject and the content, the military and political epistolary writing can be divided into public affairs, recommending elite, persuading or refusing to express political attitude, the foreign and military affairs and so on. The private epistolary writing can be divided into expressing personal feelings, narrating things, expressing their own opinions, describing the scenery, the Jie essays, the deathbed letters and so on. Jian’an argumentative essays almost cover all the argumentative essays listed in the feature articles and discourse styles lately. These articles inherit Han Dynasty and have new development and changes in the literary and polemical skills. They promote the prosperous of argumentative essays during Zhengshi period and the Jin Dynasty. There are more than ten kinds of Jian’an preface prose. They are classical book’s preface, poetry’s preface, Fu’s preface, tablet inscription’s preface, inscription’s preface, Song’s preface, elegy’s preface, the mourning writings’preface, Zan’s preface, Qi’s preface, humoristic literature’s preface, the preface on commenting characters and so on. The creation is so prosperous. That is because the literature body has to be identified and self-consciousness is enhanced in the creative activities during Jian’an period.
     The fourth chapter discusses the four words rhyme styles such as the tablet inscription, the elegy, the mourning writings, the Song, the Zan, the Zhen and so on. It also discusses the essays and other genres. The tablet inscription began to decline after the prosperous during Huan and Ling Dynasty. Jian’an tablet inscription can be divided into tomb tablet inscription and the tablet inscription which records meritorious. They both show a degree of literary color in diction, syntax and so on. Since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the popularity of private posthumous title and the consciousness of individual life make Jian’an scholars begin to attach importance to express individual grief in the mourning writings. Cao Zhi’s mourning writings are representatives of them. His works reflect the distinctive features of privatization and lyricism. Cao Zhi’s mourning writings have become the literary works expressing his personal emotional because the close relations with his relatives and friends and the lyricism in the narrative. The mourning writings such as elegy which mourns for the infant, condolence writings which pay tribute to the present and the past also began to express personal grief beyond the solemn moral narrativ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tradition praise, the Song prose in Jian’an, which was although still as part of the political discourse in the "Gallery Temple literature", also had praised everyday things and expressed aspirations. As a four-character-based verse form, the Song prose in Jian’an still had a strong fashion of the ancient worship. Its linguistic parallelism and the preface of the Song prose reflect the development and changes of the prose style along with the infiltration and the influence between all kinds of styles. During late Han to the Jian'an period, the stylistic diversity and the weak awareness of identifying stylistic created some styles confusion, such as the Zan and the Song Prose. Praise is the newcomer meaning of the Zan prose. The similar in the form and the function of the two styles caused the confused use, but there are stil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styles in the article length, language style, content and stylistic features, the author's emotional attitude, etc. Cao Zhi’s "Painting Zan" is the earliest visible works of Painting Zan in "all the prose from ancient times, three generations, the Qin and Han Dynasty Three Kingdoms to Six Dynasties" which edited by Yan Kejun. The Jian’an Zan works are all verse in four words in the language form. There is only one rhyme from the beginning to the end, two sentences for a rhythm and pause. These works are generally short in length, mostly eight sentences, there are also six or twelve ones. The content of Jian’an inscription writings which undertake the Han Dynasty is still toast and alert primarily. There are both admonitory speech and self-alert words. However, the new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the inscriptions of this period. There are some new kinds of inscriptions, such as describing things and the tablet inscriptions. Some of them have strong literary and high aesthetic value, and some mix with other genres, and some show obvious features of Ci Fu. Followed the Han Dynasty, according to the admonish objects, the Jian’an Zhen articles are still divided into official Zhen and private Zhen. In addition, Zhang Hong creates a pure chanting article "Gui Cai Pillow Zhen" which has completely deviated from the function of admonishment. In the section of the essays and other genres, the paper deals with the Qi style, the chain style, humoristic literature, the Shi style and so on.
     The fifth chapter discusses the total look of Jian’an prose from three aspects. First, both the stylistic development and literary creation is mature. In terms of the number of single works, or the total number of articles, the Jian’an prose has developed significantly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Han Dynasty. In the more than 40 literary styles, there are more skillful authors and more representative articles in almost every style. Second, the Jian’an prose reflects the fashion of the time, including the sense of taking the sadness as the beauty, through the landscape to convey the joy of nature and humorous atmosphere and so on. The third is the awakening of human consciousness under the text. In the face of turbulence, Jian’an scholars’vision is more open, their life is richer, and their emotional experience is more delicate. Their articles are in pursuit of the unity of practical and aesthetic. The artistic skills are diversity and the individual lyricism is gradually enhanced.
     The sixth chapter mainly discusses the literary thought in the Jian'an prose. The articles discussing the literary thought have been prosperity in Jian’an period, though we can’t yet found 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 Represented by Cao Pi’s Dianlun·Lunwen, compared with the scholars in Han Dynasty, Jian’an scholars’appreciation is active in exchangement and communication. Unde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iterary styles, they talk about all kinds of articles and their awareness of distinguishing the literary styles has further enhanced. They can comment on the usefulness and the value of the article, and put forward some principles of literary criticism, and also comment on some literature works of the ancient and the current. They take the literary criticism as a part of literature and an important manifestation of the value of individual life.
     Based on the foregoing discussion, the seventh chapter determines the status of the Jian’an prose in the literary history. Relative to the prose of the Qin and Han Dynasty, there are both inheritance and new changes and development in the Jian’an prose. It opens a new aesthetic style for the prose of the Wei-Jin of Six Dynasties Period. Jian’an can be called the time for transforming the articles.
引文
[1]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
    [2]范晔撰,李贤等注.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
    [3]陈寿撰,裴松之注.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59.
    [4]荀悦,袁宏撰,张烈点校.两汉纪[M].北京:中华书局,2002.
    [5]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62.
    [6]二十五史刊行委员会编.二十五史补编[M].北京:中华书局,1958.
    [7]赵翼著,王树民校证.廿二史札记校证[M].北京:中华书局,1984.
    [8]刘知几撰,蒲起龙释.史通通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9]陈国庆.汉书·艺文志注释汇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0]顾实.汉书艺文志讲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11]张舜徽.汉书艺文志通释[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
    [12]章宗源.隋书经籍志考证[M].《二十五史补编》本.北京:中华书局,1955.
    [13]姚振宗.隋书·经籍志考证[M].《二十五史补编》本.北京:中华书局,1955.
    [14]蔡邕.独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影印本.
    [15]刘劭撰,伏俊琏译注.人物志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16]王先谦.释名疏证补[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17]王先谦.后汉书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4.
    [18]卢弼.三国志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2.
    [19]张溥撰,殷孟伦注.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7.
    [20]虞世南.北堂书钞[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
    [21]欧阳询撰,汪绍楹校.艺文类聚[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22]徐坚等.初学记[M].北京:中华书局,1962.
    [23]李昉等.太平御览[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24]萧统编,李善,吕延济,刘良,张铣,吕向,李周翰注.六臣注文选[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
    [25]于光华编.评注昭明文选[M].上海:扫叶山房,1923.
    [26]许敬宗编,罗国威整理.文馆词林校证[M].北京:中华书局,2001.
    [27]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Z].北京:中华书局,1958.
    [28]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Z].北京:中华书局,1983.
    [29]李兆洛编.骈体文钞[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
    [30]章樵注.古文苑[M].《四库丛刊》本.上海:上海书店,1989.
    [31]黄节笺释,陈伯君校订.汉魏乐府风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32]陈元龙等编.历代赋汇[Z].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
    [33]余诚编.重订古文释义新编[M].武汉:武汉古籍书店,1986.
    [34]高步瀛选注,陈新点校.魏晋文举要[M].北京:中华书局,1989.
    [35]许梿评选,黎经诰笺注.六朝文絜笺注[M].北京:中华书局,1962.
    [36]安徽亳县《曹操集》译注小组译注.曹操集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79.
    [37]曹操撰,夏传才注.曹操集注[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6.
    [38]曹操.曹操集[M].北京:中华书局,1959.
    [39]曹操论集[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0.
    [40]曹丕撰,夏传才,唐绍忠校注.曹丕集校注[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
    [41]曹丕撰,魏宏灿校注.曹丕集校注[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9.
    [42]章新建.曹丕[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2.
    [43]曹操,曹丕撰,黄节注.魏武帝魏文帝诗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44]洪为法.曹子建及其诗[M].上海:大光书局,1936.
    [45]曹植撰,俞绍初,王晓东选注.曹植选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
    [46]曹植撰,丁晏编.曹集诠评[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
    [47]曹植撰,黄节注.曹子建诗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
    [48]曹植撰,赵幼文校注.曹植集校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49]张可礼,宿美丽编选.曹操曹丕曹植集[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9.
    [50]余冠英选注.三曹诗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51]张可礼编著.三曹年谱[M].济南:齐鲁书社,1983.
    [52]河北师范学院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组编.三曹资料汇编[G].北京:中华书局,1980.
    [53]傅亚庶注译.三曹诗文全集译注[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7.
    [54]余冠英选注.汉魏六朝诗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55]王粲撰,俞绍初校点.王粲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0.
    [56]王粲撰,吴云,唐绍忠注.王粲集注[M].郑州:中州书画社,1984.
    [57]孔至诚评注.孔北海集评注[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
    [58]郁贤皓,张采民笺注.建安七子诗笺注[M].成都:巴蜀书社,1990.
    [59]俞绍初辑校.建安七子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9.
    [60]吴云主编.建安七子集校注[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
    [61]韩格平.建安七子诗文集校注译析[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
    [62]徐幼良,归青等整理.建安七子集[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
    [63]王巍.建安七子论稿[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64]王巍,李文禄主编.建安诗文鉴赏辞典[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65]李景华.建安诗传[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
    [66]郑文.建安诗论[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94.
    [67]张作耀.曹操评传附曹丕曹植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68]张作耀.曹操传[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69]冯国超主编.曹操传[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
    [70]上海人民出版社编辑.曹操传注[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
    [71]王巍.三曹评传[M].沈阳:辽宁古籍出版社,1995.
    [72]王巍.曹操·曹丕·曹植[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
    [73]陈一百.曹子建诗研究[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
    [74]钟优民.曹植新探[M].合肥:黄山书社,1984.
    [75]张可礼,刘加夫.建安文坛上的齐鲁文人[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
    [76]李文禄.建安七子评传[M].沈阳:沈阳出版社,2001.
    [77]刘文英.王符评传附崔寔、仲长统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
    [78]韩格平.建安七子综论[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79]王鹏廷.建安七子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80]郑孟彤.建安风流人物[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
    [81]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所主编.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3.
    [82]《艺谭》编辑部编.建安文学研究文集[C].合肥:黄山书社,1984.
    [83]李宝均.曹氏父子和建安文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84]王巍.曹氏父子与建安文学[M].沈阳:辽海出版社,2002.
    [85]李宗为.建安风骨[M].北京:中华书局,2004.
    [86]张可礼.建安文学论稿[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6.
    [87]王巍.建安文学研究史论[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4.
    [88]王玫.建安文学接受史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89]李景华.建安文学述评[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90]沈达材.建安文学概论[M].北京:北京书局,1932.
    [91]王巍.建安文学概论[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
    [92]全国第三次建安文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选编,胡世厚等主编.建安文学新论[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
    [93]石云涛.建安唐宋文学考论[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
    [94]孙明君.三曹与中国诗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95]应劭撰,王利器校注.风俗通义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1.
    [96]鲁迅校录,鲁迅先生纪念委员会编.古小说钩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1.
    [97]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98]钟嵘撰,陈延杰注.诗品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99]许文雨.钟嵘诗品讲疏[M].成都:成都古籍书店,1983.
    [100]陆机撰,张少康集释.文赋集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101]吴兆宜注,程琰增补,穆克宏点校.玉台新咏笺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5.
    [102]郦道元撰,陈桥驿校证.水经注校证[M].北京:中华书局,2007.
    [103]张彦远.历代名画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5.
    [104]沈子丞.历代论画名著汇编[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
    [105]潘运告编著.汉魏六朝书画论[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7.
    [106]李扶九选编,黄仁甫纂定.古文笔法百篇[M].长沙:岳麓书社,1984.
    [107]刘熙载.艺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108]林纾撰,舒芜校点.春觉斋论文[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109]何焯著,崔高维点校.义门读书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7.
    [110]钱锺书.管锥编[M].北京:中华书局,1979.
    [111]章太炎.国故论衡[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112]章学诚著,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4.
    [113]王水照主编.历代文话[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114]程千帆.文论十笺[C].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115]姜书阁.骈文史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116]瞿兑之.中国骈文概论[M].上海:世界书局,1934.
    [117]方孝岳.中国散文概论[M].上海:世界书局,1935.
    [118]禇斌杰.中国古代文体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119]李士彪.魏晋南北朝文体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120]吴承学.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
    [121]陶东风.文体演变及其文化意味[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
    [122]童庆炳.文体与文体的创造[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
    [123]徐师曾著,罗根泽校点.文体明辨序说[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124]吴讷著,于北山校点.文章辨体序说[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125]任昉撰,陈懋仁注.文章缘起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5.
    [126]姚鼐纂集,胡士明,李祚唐标校.古文辞类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127]刘师培著,罗常培整理.汉魏六朝专家文研究[M].南京:独立出版社,1945.
    [128]吴云.汉魏六朝散文精华[M].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1995.
    [129]陈鹏.六朝骈文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2009.
    [130]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
    [131]刘师培著,舒芜校点.中国中古文学史论文杂记[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132]刘师培著,陈引驰编校.刘师培中古文学论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133]刘汝霖.汉晋学术编年[M].北京:中华书局,1987.
    [134]曹道衡,沈玉成.中古文学史料丛考[M].北京:中华书局,2003.
    [135]曹道衡,刘跃进.先秦两汉文学史料学[M].北京:中华书局,2005.
    [136]刘跃进.秦汉文学编年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137]张采民.心远集:中古文学考论[M].北京:中华书局,2007.
    [138]逯钦立著,吴云整理.汉魏六朝文学论集[C].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
    [139]清水凯夫著,韩基国译.六朝文学论文集[C].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
    [140]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
    [141]曹道衡,沈玉成编撰,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先秦汉魏晋南北朝卷)[M].北京:中华书局,1996.
    [142]郭预衡.中国散文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143]陈柱.中国散文史[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
    [144]谢楚发.散文[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
    [145]谭家健.中国古代散文史稿[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
    [146]韩兆琦,吕伯涛.汉代散文史稿[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
    [147]谭家健.六朝文章新论[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2.
    [148]葛晓音.八代诗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7.
    [149]傅德岷.散文艺术论[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
    [150]章沧授.先秦诸子散文艺术论[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1996.
    [151]谭家健.先秦散文艺术新探[M].济南:齐鲁书社,2007.
    [152]钱志熙.魏晋诗歌艺术原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53]王钟陵.中国中古诗歌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
    [154]王运熙.六朝乐府与民歌[M].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
    [155]罗根泽.乐府文学史[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
    [156]萧涤非.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157]程章灿.魏晋南北朝赋史[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
    [158]王琳.六朝辞赋史[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
    [159]马积高.赋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160]曹道衡.汉魏六朝辞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161]傅刚.《昭明文选》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162]黄侃著,黄延祖重辑.文选平点(重辑本)[M].北京:中华书局,2006.
    [163]王琳.齐鲁文人与六朝文风[M].济南:齐鲁书社,2008.
    [164]顾农.建安文学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
    [165]吴云主编.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
    [166]卞孝萱,王琳.两汉文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
    [167]刘知渐.建安文学编年史[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5.
    [168]陈文新主编,石观海卷主编.中国文学编年史·汉魏卷[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
    [169]徐公持编著.魏晋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170]陆侃如.中古文学系年[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171]赵树功.中国尺牍文学史[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9.
    [172]王瑶.中古文学史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173]胡大雷.中古文学集团[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174]王瑶.中古文学史论集[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175]胡大雷.中古诗人抒情方式的演进[M].北京:中华书局,2003.
    [176]孙康宜著,钟振振译.抒情与描写:六朝诗歌概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
    [177]高友工.美典:中国文学研究论集[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178]周明.中国古代散文艺术[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
    [179]熊礼汇.中国古代散文艺术史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
    [180]傅璇琮,蒋寅主编,刘跃进卷主编.中国古代文学通论(魏晋南北朝卷)[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5.
    [181]孙明君.汉魏文学与政治[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182]杨鸿年.汉魏制度丛考[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5.
    [183]潘啸龙.诗骚与汉魏文学研究[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
    [184]胡旭.汉魏文学嬗变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
    [185]胡国瑞.魏晋南北朝文学史[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
    [186]徐嘉瑞.中古文学概论[M].上海:上海亚东图书馆,1925.
    [187]郭麟阁.魏晋风流及其文潮[M].北平:重庆红蓝出版社北平分社,1946.
    [188]穆克宏.魏晋南北朝文学史料述略(增订本)[M].北京:中华书局,2007.
    [189]刘跃进.中古文学文献学[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
    [190]葛晓音.汉唐文学的嬗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191]王运熙.汉魏六朝唐代文学论丛[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192]李健中.魏晋文学与魏晋人格[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
    [193]施惟达.中古风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194]傅刚.魏晋风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195]罗根泽编著.魏晋六朝文学批评史[M].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
    [196]王运熙,杨明.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197]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198]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
    [199]穆克宏,郭丹编著.魏晋南北朝文论全编[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200]郁沅,张明高编选.魏晋南北朝文论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
    [201]冈村繁著,陆晓光译.汉魏六朝的思想和文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202]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203]辛刚国.六朝文采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204]袁济喜.六朝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05]宗白华.艺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206]宗白华.美学与意境[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207]梁启超.中国之美文及其历史[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
    [208]何善蒙.魏晋情论[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7.
    [209]李泽厚.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210]蒙培元.情感与理性[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211]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212]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发展史(魏晋南北朝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213]许抗生.三国两晋玄佛道简论[M].济南:齐鲁书社,1991.
    [214]尚学锋.道家思想与汉魏文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15]罗宗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6.
    [216]罗宗强.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
    [217]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218]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七世纪前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
    [219]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
    [220]赵超.中国古代石刻概论[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
    [221]黄金明.汉魏晋南北朝诔碑文研究[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222]金其桢.中国碑文化[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2.
    [223]陈开梅.先唐颂体研究[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
    [224]王启才.汉代奏议的文学意蕴与文化精神[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25]钱志熙.唐前生命观和文学生命主题[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
    [226]徐国荣.中古伤感文学原论:汉魏六朝文士生命观及其文学表述[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227]李祥年.汉魏六朝传记文学史稿[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
    [228]谢巍编著.中国画学著作考录[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8.
    [229]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
    [230]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
    [231]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札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5.
    [232]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论集[M].北京:中华书局,1963.
    [233]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论集续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234]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外一种)[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235]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5.
    [236]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9.
    [237]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38]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
    [239]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40]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241]张朝富.汉末魏晋文人群落与文学变迁——关于中国古代“文学自觉”的历史阐释[M].成都:巴蜀书社,2008.
    [242]范子烨.中古文人生活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
    [243]阮忠.先唐文化与散文风格的嬗变[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
    [244]刘大杰.魏晋思想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245]于迎春.汉代文人与文学观念的演进[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
    [1]徐可超.汉魏六朝诙谐文学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
    [2]张振龙.建安文人的文学活动与文学观念[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
    [3]施建军.建安文学专题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4]徐俊祥.建安学术史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5]汪军.魏晋南北朝的艺术批评[D].南京: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6]渠晓云.魏晋散文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7]王玥琳.序文研究[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8]柏秀叶.汉魏六朝书信体散文论[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
    [9]李新霞.汉末碑文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10]陈廷玉.建安尺牍文学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11]陈笑.先唐箴文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12]孔德明.中古笺文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13]李成荣.先唐赞体文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14]刘玉珺.先唐铭文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
    [15]钟嘉芳.汉魏赞文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16]宋姗姗.建安与正始文人不同仕宦心态及其诗文[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17]王海兴.汉末散文创作及士人心态研究[D].北京:北京语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18]史遵衡.浅论建安散文的艺术特点[J].东岳论丛,1989(4).
    [19]宋景昌.论孔融[J].阜阳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4).
    [20]李宁.论王粲风骨[J].艺谭,1987(6).
    [21]顾农.建安中小作家论[J].许昌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1).
    [22]杨鉴生,黄珅.建安文学系年订补[J].中华文史论丛,2009(2).
    [23]徐公持.建安七子论[J].文学评论,1981(4).
    [24]张振龙.汉末儒学及建安七子的儒家思想[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
    [25]侯迎华.试论两汉公文文风的演变及其原因[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
    [26]王启才.汉代奏议研究引论[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
    [27]董家平.曹植章表“独冠群才”的精彩与悲哀[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
    [28]曹丽芳.论建安诗人个体人格之重建——建安时期诗歌创作的时代风格之形成研究之一[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5).
    [29]曹丽芳.论建安士人心灵重负的类型特征及其超脱方式——建安时期诗歌创作时代风格形成研究之二[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
    [30]吴承学,刘湘兰.书牍类文体[J].古典文学知识,2008(5).
    [31]尚学锋.经学辩论与东汉论说文的变化[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32]顾农.建安时代的文人辩论[J].书城,1994(7).
    [33]寇矛.邺下文人集团文学创作特色研究[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34]王琳.魏晋“赋序”简论[J].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
    [35]李新霞,袁庚申.清议转向清谈与汉碑文的衰落[J].时代文学,2009(5).
    [36]后藤秋正著,郭俊海译.哀辞考[J].佳木斯师专学报,1990(3).
    [37]虞绍初.建安七子诗文钩沉[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2).
    [38]程章灿.论《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之阙误[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1995(1).
    [39]熊礼汇.孔融文风论——兼论孔融能领建安文风之先的原因[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
    [40]冈村繁著,王琳,牛月明译.从蔡邕看东汉末期的文学趋势[J].阴山学刊(社会科学版),1994(3).
    [41]熊礼汇.两汉散文艺术嬗变论[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5).
    [42]黄觉弘.《春秋学》与建安文士群[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
    [43]刘晓莉.论“建安体”[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2).
    1谭家健:《中国古代散文史稿》,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年版,第591页。
    1袁行霈,罗宗强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二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47页。
    2徐公持编著:《魏晋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56页。
    1刘师培著,舒芜校点:《中国中古文学史论文杂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22页。
    2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时序》,《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673-674页。
    3 (梁)沈约:《宋书》卷六十七《谢灵运传论》,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
    1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二三八,卢藏用《右拾遗陈子昂文集序》,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402页。
    2 (北宋)苏轼撰,(南宋)郎晔选注,庞石帚校订:《潮州韩文公庙碑》,《经进东坡文集事略》卷五十五,北京:文学古籍刊行社,1957年版,第878页。
    3 (清)何文焕辑:《历代诗话》,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770页。
    4 (明)张溥撰,殷孟伦注:《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第84页。
    1刘师培著,舒芜校点:《中国中古文学史论文杂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11页。
    2刘师培著,舒芜校点:《中国中古文学史论文杂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34页。
    3刘师培:《汉魏六朝专家文研究》,南京:独立出版社,1945年版,第42页。
    4刘师培:《汉魏六朝专家文研究》,南京:独立出版社,1945年版,第48页。
    5见《鲁迅全集》(第三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501-517页。
    6吴云主编:《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年版,第47页。
    1钱基博:《中国文学史》(上),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其中汉魏六朝文学史写于1939年至1942年,第101页。
    2钱基博:《中国文学史》(上),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113-114页。
    3钱基博:《中国文学史》(上),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111页。
    1《艺文志》编委会编:《艺文志》第三辑,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53页。
    2穆克宏:《魏晋南北朝文学史料述略》(增订本),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35页。
    3《中华文史论丛》,2009年第2期,第27-36页。
    4章新建:《曹丕》,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98页。
    1章新建:《曹丕》,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99页。
    2罗宗强、陈洪主编,张峰屹、赵季撰:《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上册),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92页。
    1漆绪邦主编:《中国古代散文通史》(上册),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495页。魏晋南北朝部分由李景华撰写。
    1见黄金明:《汉魏晋南北朝诔碑文研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81页。
    2《建安文学研究文集》,《艺谭》编辑部编,合肥:黄山书社,1984年版,第128页。
    3见《汉魏六朝唐代文学论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8-36页。
    4史遵衡:《浅论建安散文的艺术特点》,《东岳论丛》,1989年第4期,第109-112页。
    1见徐公持:《建安七子论》,《文学评论》,1981年第4期,第143-144页。
    2顾农:《建安中小作家论》,《许昌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1期,第63页。
    3顾农:《孔融论》,《齐鲁学刊》,1990年第5期,第58-63页。
    1见《艺谭》,1983年第3期,第139-144页。
    1见吴云主编《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第一章绪论部分由徐公持撰写,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年版,第34页。
    2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二十一《王粲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3熊礼汇:《先唐散文艺术论》,北京:学苑出版社,1999年版,第109页。
    1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鲁迅全集》(第六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30页。
    1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77页。
    2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时序》,《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674页。
    1 (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卷五十三《申屠蟠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
    2陈启云:《关于东汉史的几个问题——清议、党锢、黄巾》,《燕园论学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31页。
    3 (清)刘熙载:《艺概》卷一《文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17页。
    4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章表》,《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407页。
    5罗根泽:《乐府文学史》,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72页。
    1契诃夫著,汝龙译:《契诃夫论文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36页。
    2 (明)张溥撰,殷孟伦注:《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第206页。
    3罗宗强:《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5页。
    4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一《武帝纪》裴注引孙盛《异同杂语》,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5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一《贾逵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6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四十七《孙权传》裴注引《吴录》,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1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时序》,《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673页。
    1详见于迎春:《试论汉代文人的政治退守与文学和人性》,《文学评论》,2003年第1期,第89-93页。
    2 (法)狄德罗著,徐继曾、陆达成译:《论戏剧诗》,《狄德罗美学论文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07页。
    3刘康德:《魏晋风度与东方人格》,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25页。
    1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十三《王肃传》裴注引《魏略》,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2参见张振龙:《汉末儒学及建安七子的儒家思想》,《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3期,第80-83页。
    3尤西林:《人文学科及其现代意义》,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200页。
    1钱穆:《国史大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214-216页。
    2汉平帝时,王莽摄政,封孔子后孔均为褒成侯,追谥孔子为褒成宣尼,光武建武十三年,复封均子志为褒成侯。世世相传,至献帝初始绝。见《后汉书》卷七十九《孔僖传》:“初,平帝时王莽秉政,乃封孔子后孔均为褒成侯,追谥孔子为褒成宣尼。及莽败,失国。建武十三年,世祖复封均子志为褒成侯。志卒,子损嗣。永元四年,徙封褒亭侯。损卒,子曜嗣。曜卒,子完嗣。世世相传,至献帝初,国绝。”
    3系年按张可礼《三曹年谱》,济南:齐鲁书社,1983年版,第185页。
    4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二《文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1见《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一文,《鲁迅全集·而已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513页。
    2于迎春:《汉代文人与文学观念的演进》,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年版,第251页。
    3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十七《于禁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4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一《武帝纪》裴注引张华《博物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1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二《文帝纪》裴注引《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2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三《明帝纪》裴注引《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3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三《明帝纪》裴注引孙盛评语,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1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一《武帝纪》裴注引《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2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论说》,《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327页。
    3详见跃进:《纸张的广泛应用与汉魏经学的兴衰》,《学术论坛》,2008年第9期,第152-154页。
    4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十九《陈思王植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5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神思》,《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494页。
    6查屏球:《纸简替代与汉魏晋初文学新变》,《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第159页。
    7查屏球:《纸简替代与汉魏晋初文学新变》,《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第158页。
    1 (清)顾炎武著,(清)黄汝成集释,栾保群,吕宗力校点:《日知录集释·两汉风俗》卷十三,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第588页。
    2刘大杰:《魏晋思想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4页。
    3于迎春:《汉代文人与文学观念的演进》,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年版,第228页。
    4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时序》,《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673-674页。
    1 (清)顾炎武著,(清)黄汝成集释,栾保群,吕宗力校点:《日知录集释·两汉风俗》卷十三,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第587页。
    2 (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卷八十下《祢衡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
    3 (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卷六十八《许劭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
    4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十一《管宁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5 (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卷五十四《杨彪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
    6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二十一《王粲传》裴注引《先贤行状》,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1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十四《郭嘉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2于迎春:《汉代文人与文学观念的演进》,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年版,第185页。
    3徐公持编著:《魏晋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2页。
    1 (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卷八十下《祢衡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
    2 (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卷六十七《李膺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
    3 (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卷六十七《何颙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
    4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一《武帝纪》裴注引《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1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一《武帝纪》裴注引孙盛《异同杂语》,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2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二十五《杨阜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3见(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十《荀彧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4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十二《崔琰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5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十一《袁涣传》裴注引袁弘《汉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6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十二《崔琰传》裴注引张璠《汉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7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十一《田畴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1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十一《邴原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2孙明君:《汉魏文学与政治》,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4-15页。
    3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92页。
    4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十九《陈思王植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5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十九《陈思王植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1见黄金明:《汉魏晋南北朝诔碑文研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4页。
    2林杉:《文心雕龙文体论今疏》,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2页。
    1 (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卷九《献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
    2 (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卷九《献帝纪》注引刘艾《献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
    3 (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卷九《献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
    1刘师培著,舒芜校点:《中国中古文学史论文杂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11页。
    2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一《武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3 (汉)韩婴撰,周廷宷校注:《韩诗外传附补逸校注拾遗》,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04页。
    1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才略》,《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699页。
    2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诏策》,《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359页。
    3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风骨》,《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513页。
    4 (清)李兆洛选辑:《骈体文钞》,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124页。
    5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七“九锡文”条,北京:中国书店,1987年影印本,第91页。
    6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诏策》,《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368页。
    1 (清)李兆洛选辑:《骈体文钞》,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124页。
    2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二《文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3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诏策》,《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359页。
    1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一《武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2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一《武帝纪》裴注引孙盛《异同杂语》,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3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一《武帝纪》陈寿评,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4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一《武帝纪》裴注引《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5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十九《任城威王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6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十一《邢颙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7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十一《邴原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1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三《明帝纪》裴注引《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2 (明)张溥撰,殷孟伦注:《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第67页。
    3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二《文帝纪》裴注引胡冲《吴历》,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4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二《文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5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三《明帝纪》裴注引《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6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三《明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7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三《明帝纪》裴注引《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8刘师培著,舒芜校点:《中国中古文学史·论文杂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22页。
    1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十七《张辽传》裴注引孙盛评,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1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一《武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2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九,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90页。
    1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十二《崔琰传》裴注引《魏略》,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2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十二《崔琰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1 (明)张溥撰,殷孟伦注:《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第67页。
    2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章表》,《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407页。
    1 (梁)沈约:《宋书》卷十九《乐志》,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
    2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一《武帝纪》陈寿评,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3刘师培著,舒芜校点:《中国中古文学史论文杂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11页。
    4徐公持编著:《魏晋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7页。
    5徐公持编著:《魏晋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6页。
    6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二《文帝纪》裴注引《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1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十三《王肃传》裴注引《魏略》,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2魏明安,赵以武:《傅玄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14页。
    3 (西汉)司马迁:《史记》卷一二一《儒林列传序》,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4 (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卷四十五《周荣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
    1吴讷著,于北山校点:《文章辨体序说·制诰》引,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36页。
    2徐公持编著:《魏晋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1页。
    3见《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一文,《鲁迅全集·而已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503页。
    4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诏策》,《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360页。
    5傅刚:《〈昭明文选〉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95页。
    6 (明)张溥撰,殷孟伦注:《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第64页。
    7见明丽:《曹操公文中“令”的研究》,长春理工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第7-9页。
    1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一《武帝纪》裴注引《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1 (南宋)真德秀:《文章正宗》辞命三之一〇一,明正德十五年马卿刻本。
    2见侯迎华:《试论两汉公文文风的演变及其原因》,《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第166页。
    3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事类》,《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614页。
    4许敬宗等撰:《文馆词林》卷六百六十二,北京:中华书局,丛书集成初编本,1985年版,第98-99页,原题为“论伐吴诏”。
    1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诏策》,《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359页。
    2 (梁)沈约:《宋书》卷六十七《谢灵运传论》,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
    3 (梁)沈约:《宋书》卷十九《乐志》,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
    1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诏策》,《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360页。
    2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十二《崔琰传》裴注引,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3孙至诚评注:《孔北海集评注》,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13页。
    4孙至诚评注:《孔北海集评注》,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85页。
    5孙至诚评注:《孔北海集评注》,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82页。
    6孙至诚评注:《孔北海集评注》,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83页。
    7孙至诚评注:《孔北海集评注》,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86页。
    8孙至诚评注:《孔北海集评注》,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87页。
    9孙至诚评注:《孔北海集评注》,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90页。
    1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十一《袁涣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1曹操《遗令》原文散见于《三国志》卷一《武帝纪》、《宋书·礼志二》、《世说·言语篇》注、《文选·陆机〈吊魏武文〉序》、《通典》八十、《北堂书钞》一百三十二、《太平御览》五百、五百六十、六百八十七、六百九十七、六百九十九、八百二十、八百五十九等篇章。
    2熊礼汇:《先唐散文艺术论》,北京:学苑出版社,1999年版,第391页。
    3 (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卷六十四《赵岐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
    4 (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卷六十四《赵岐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
    5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六《刘表传》裴注引《傅子》,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6 (美)约瑟夫·坎贝尔著,张承谟译:《千面英雄》,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362页。
    1丹麦哲学家克尔恺郭尔语,转引自(美)厄内斯特·贝克尔著,林和生译,徐志跃校:《拒斥死亡》,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98页。
    1王启才:《汉代奏议研究引论》,《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第27页。
    2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章表》,《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412页。
    3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章表》,《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407页。
    4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章表》,《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407页。
    5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十三《王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6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二十一《王粲传》裴注引《典略》,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1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议对》,《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439页。
    2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奏启》,《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423-424页。
    3高步瀛选注,陈新点校:《魏晋文举要》,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8页。
    4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章表》,《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408页。
    1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十二《何夔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2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二十一《卫觊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1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二十五《杨阜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2《三国志》卷六《袁绍传》说“说绍迎天子都邺”乃郭图之计,裴注引《献帝传》则说是沮授之计,并引《说袁绍迎天子都邺》,袁绍将从之,却因郭图、淳于琼的反对而作罢,此二说未知孰是,本文估从《献帝传》说。
    3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十二《毛玠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4据《后汉书》卷四十八《应劭传》,应劭还著有《汉官礼仪故事》,“凡朝廷制度,百官典式,多劭所立”。
    1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五《武宣卞皇后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2 (梁)沈约:《宋书》卷十九《乐志》,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
    3李曰刚:《文心雕龙斠诠》,台北:国立编译馆中华丛书编审委员会,1982年版,第1009页。
    4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十三《钟繇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5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十三《钟繇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6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十三《钟繇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1王琳师:《齐鲁文人与六朝文风》,济南:齐鲁书社,2008年版,第242页。
    2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议对》,《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438页。
    3 (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卷四十八《应劭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
    4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议对》,《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438页。
    1 (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卷七十《孔融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
    2《全后汉文》卷九十二《鹦鹉赋》后有案语曰:“张溥本有《为袁绍上汉帝书》、《与公孙瓒书》、《拜乌丸三王为单于版文》,此三篇出(陈)琳手,容或有之,但无实证,今编入袁绍文。”本文仍将此三篇归入袁绍作。
    1 (清)刘熙载:《艺概》卷三《赋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96页。
    2 (汉)司马迁:《史记》卷八十三《邹阳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3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正纬》,《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31页。
    4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一《武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1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二《文帝纪》裴注引《魏氏春秋》,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1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书记》,《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457页。
    2关于《入觐谢表》的写作时间,严可均定为太和六年,赵幼文《曹植集校注》定为太和五年冬。
    1史遵衡:《浅论建安散文的艺术特点》,《东岳论丛》,1989年第4期,第112页。
    2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六《袁绍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3 (宋)司马光撰,(元)胡三省音注,标点资治通鉴小组校点:《资治通鉴》卷六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2140页。
    1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四十七《孙权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2 (清)李兆洛选辑:《骈体文钞》,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55页。
    1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章表》,《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407页。
    2陈振鹏、章培恒主编:《古文鉴赏辞典·序》(上册),序言由章培恒执笔,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年版,第6页。
    3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章表》,《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408页。
    4董家平:《曹植章表“独冠群才”的精彩与悲哀》,《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第58页。
    1转引自高步瀛选注,陈新点校:《魏晋文举要》,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29页。
    2转引自高步瀛选注,陈新点校:《魏晋文举要》,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29页。
    3转引自高步瀛选注,陈新点校:《魏晋文举要》,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29页。
    4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十九《陈思王植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1傅刚:《〈昭明文选〉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97页。
    2转引自金坛,于光华编:《评注昭明文选》卷九,扫叶山房石印本,第5页。
    3郭绍虞编选,富寿荪校点:潘德舆《养一斋诗话》卷二,《清诗话续编》(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2026页。
    4 (清)丁晏编:《曹集诠评》(二),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第18页。
    5 (清)丁晏编:《曹集诠评》(二),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第24页。
    6 (清)李兆洛选辑:《骈体文钞》,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261页。
    7 (清)李兆洛选辑:《骈体文钞》,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258页。
    8 (清)李兆洛选辑:《骈体文钞》,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261-262页。
    1转引自高步瀛选注,陈新点校:《魏晋文举要》,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7页。
    2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章表》,《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407页。
    3 (明)张溥撰,殷孟伦注:《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第57-58页。
    4 (清)李兆洛选辑:《骈体文钞》,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249页。
    5 (清)李兆洛选辑:《骈体文钞》,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250页。
    6钱基博:《中国文学史》(上),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111页。
    1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十三《王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2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二十五《杨阜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3熊礼汇:《先唐散文艺术论》,北京:学苑出版社,1999年版,第182页。
    1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奏启》,《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422页。
    2曹丽芳:《论建安士人心灵重负的类型特征及其超脱方式——建安时期诗歌创作时代风格形成研究之二》,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第111页。
    1钱锺书:《管锥编》(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065页。
    2见《建安文学研究文集》,《艺谭》编辑部编,合肥:黄山书社,1984年版,第251-263页。
    3 (明)张溥撰,殷孟伦注:《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第71页。
    1 (明)张溥撰,殷孟伦注:《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第71页。
    1吴承学、刘湘兰:《书牍类文体》,《古典文学知识》,2008年第5期,第103页。
    2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书记》,《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455-456页。
    3 (明)王思任撰,李鸣选注:《王季重小品》,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年版,第143页。
    4赵树功:《中国尺牍文学史》,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99-107页。
    5许结等编著:《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导引》,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29页。
    1转引自张溥撰,殷孟伦注:《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第78页。
    2卞孝萱、王琳师著:《两汉文学》,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60页。
    3于迎春:《汉代文人与文学观念的演进》,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年版,第226页。
    4许结:《汉代文学思想史》,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53页。
    1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二十一《卫觊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2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十五《刘馥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3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二十三《赵俨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4参见王俊良:《中国历代国家管理辞典》,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779页。
    1 (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览》卷六百〇八,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736页。
    2 (清)袁枚:《续子不语》(上)卷五,进步书局校印本。
    3钱锺书:《管锥编》(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025页。
    4钱锺书:《管锥编》(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025页。
    1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六《袁术传》裴注引《吴书》,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2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六《袁术传》裴注引《吴书》,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3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六《袁术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4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六《袁术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5《后汉书》卷七十五《袁术传》曰:“(孙)策闻术将欲僭号,与书谏曰”,袁弘《后汉纪》卷二十九曰:“闻袁术僭号,昭为策书谏术曰”,《三国志》卷四十六《孙破虏讨逆传》裴注曰:“《典略》云张昭之辞。臣松之以为,张昭虽名重,然不如紘之文也。此书必紘所作。”本文从裴说。
    1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六《袁术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2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一《武帝纪》裴注引《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3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书记》,《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456-457页。
    4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书记》,《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481页。
    5详见孙明君《荀彧之死》一文,《汉魏文学与政治》,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19-126页。
    1 (梁)萧统编,(唐)李善、吕延济、刘良、张铣、吕向、李周翰注:《六臣注文选》卷四十一李善注引虞预《会稽典录》,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774页。
    2孙至诚评注:《孔北海集评注》,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93页。
    3 (宋)苏轼撰,孔凡礼点校:《乐全先生文集叙》,《苏轼文集》卷十,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14页。
    4钱基博:《中国文学史》(上),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111页。
    5 (明)张溥撰,殷孟伦注:《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第58页。
    1 (清)刘熙载:《艺概》卷一《文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16页。
    1孙至诚评注:《孔北海集评注》,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98页。
    2钱锺书:《管锥编》(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026页。
    3谭家健:《中国古代散文史稿》,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年版,220。
    4 (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卷七十《孔融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
    1钱锺书:《管锥编》(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026页。
    2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十一《王修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1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六《袁绍传》裴注引《典略》,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2 (清)李兆洛选辑:《骈体文钞》,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321页所引谭献评。
    3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六《袁绍传》裴注引《典略》,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4 (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卷七十四下《袁谭刘表传论》,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
    5 (明)张溥撰,殷孟伦注:《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第78页。
    6钱基博:《中国文学史》(上),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115页。
    1 (明)张溥撰,殷孟伦注:《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第78页。
    2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十二《崔琰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3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修订本(第二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153-154页。
    4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四十七《孙权传》裴注引《江表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1《三国志》卷二《文帝纪》裴注引《魏书》定为黄初三年正月癸亥,《资治通鉴》卷六十九定为黄初三年二月。本文从《三国志》。
    2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二《文帝纪》裴注引《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3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四十七《孙权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4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四十七《孙权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5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四十七《孙权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6严可均《全三国文》卷六十三孙权《卑辞上魏文帝书》中有“求自改厉”语,实为《三国志》卷四十七《孙权传》中语,非《卑辞上魏文帝书》中语,严氏误入。
    7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四十七《孙权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1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四十七《孙权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2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五十八《陆逊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3钱基博:《中国文学史》(上),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116页。
    1明人孙月峰评语,转引自金坛,于光华编:《评注昭明文选》卷十一,扫叶山房石印本,第8页。
    2明人孙月峰评语,转引自金坛,于光华编:《评注昭明文选》卷十一,扫叶山房石印本,第5页。
    3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檄移》,《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378页。
    4 (明)张溥撰,殷孟伦注:《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第75页。
    5罗宗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246页。
    6赵铭《琴鹤山房遗稿》卷五《书〈文选〉后》曰:“《文选》有赝作三;李陵《答苏武书》、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阮瑀《为曹公作书与孙权》;按之于史并不合。此《檄》年月地理皆多讹谬。以荀彧之名,‘告江东诸将部曲’,彧死于建安十七年,而《檄》举群氐率服、张鲁还降、夏侯渊拜征西将军等,皆二十年、二十一年事??钱锺书同意赵说,曹道衡、沈玉成作《陈琳〈为袁绍檄豫州〉》一文(见《中古文学史料丛考》)亦有所考辨,可以参阅。关于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的写作时间,可参阅田余庆《孙吴建国的道路》,《历史研究》1992年第1期,第75-76页,建安十七年(212)是其创作上限,二十二年(217)是其下限。
    7 (清)李兆洛选辑:《骈体文钞》,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288页所引谭献评。
    1 (清)李兆洛选辑:《骈体文钞》,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288页所引谭献评。
    2章太炎:《国故论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86页。
    3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檄移》,《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378页。
    4 (清)李兆洛选辑:《骈体文钞》,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285页所引谭献评。
    5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檄移》,《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378页。
    6 (明)张溥撰,殷孟伦注:《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第75页。
    1 (晋)葛洪:《抱朴子外篇》卷三十,上海:上海书店,1986年版,第155页。
    2田余庆:《秦汉魏晋史探微》,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253页。
    3关于孙氏与江东诸大族之间的关系,参见田余庆《孙吴建国的道路》,《历史研究》1992年第1期,第70-89页。
    4 (清)李兆洛选辑:《骈体文钞》,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291页所引谭献评。
    5 (清)李兆洛选辑:《骈体文钞》,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292页。
    6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檄移》,《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379页。
    7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檄移》,《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378页。
    8 (明)张溥撰,殷孟伦注:《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第75页。
    9谭家健:《中国古代散文史稿》,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年版,第236页。
    1 (梁)萧统编,(唐)李善、吕延济、刘良、张铣、吕向、李周翰注:《六臣注文选》卷四十四,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821页。
    2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十四《董昭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3陆侃如认为“史为文之误”,见《中古文学系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332页。
    4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十四《刘放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1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檄移》,《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379页。
    2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檄移》,《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379页。
    3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四十七《孙权传》裴注引《江表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4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一《武帝纪》裴注引《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5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檄移》,《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379页。
    6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檄移》,《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377-379页。
    7《全后汉文》卷九十二有严可均案语:“张溥本有《为袁绍上汉帝书》、《与公孙瓒书》、《拜乌丸三王为单于版文》。此三篇出琳手,容或有之,但无实证,今编入袁绍文。”本文从严说。
    8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十二《崔琰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1 (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卷五十七《李云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
    2 (清)李兆洛选辑:《骈体文钞》,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124页。
    3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十三《王肃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4 (清)赵翼:《陔馀丛考》卷二十一“露布”条,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412页。
    5 (宋)司马光撰,(元)胡三省音注,标点资治通鉴小组校点:《资治通鉴》卷七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2241页。
    6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檄移》,《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378页。
    1参见张银:《〈左传〉盟辞的文学性及时代性》,《社科纵横》,2008年第3期,第100-101页。
    2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祝盟》,《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178页。
    3吴承学:《先秦盟誓及其文化意蕴》,《文学评论》,2001年第1期,第108页。
    4吴承学:《先秦盟誓及其文化意蕴》,《文学评论》,2001年第1期,第108页。
    5《三国志》卷七《臧洪传》引裴松之案语:“于时此盟止有刘岱等五人而已。《魏氏春秋》横内刘表等数人,皆非事实。表保据江、汉,身未尝出境,何由得与洪同坛而盟乎?”
    6 (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卷七十四上《袁绍传》注引《献帝春秋》,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
    7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七《臧洪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1刘熙载《艺概》卷一《文概》曰:“遒文壮节,于汉季得两人焉:孔文举、臧子源是也。”见刘熙载:《艺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16页。
    2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祝盟》,《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178页。
    3 (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卷七十四上《袁绍传》注引《献帝春秋》,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
    4见《三国志》卷七《臧洪传》,而《后汉书》卷五十八《臧洪传》载曰:“洪乃摄衣升坛,操血而盟。”
    1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祝盟》,《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178页。关于此论,前有刘勰“臧洪歃辞,气截云蜺;刘琨铁誓,精贯霏霜;而无补于晋汉,反为仇仇”诸语,范文澜注曰此论“乃指当时与盟之人而言,于臧刘二子,固已推崇无所不至矣”,并引黄叔琳亦曰“二盟义炳千古,不宜以成败论之”。
    2 (清)李兆洛选辑:《骈体文钞》,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324页所引谭献评。
    3《文选》卷四十二李善注引《吴书》曰:“孙策初与魏武俱事汉,薨。周瑜、鲁肃谏权曰:将军承父兄余资,兼六郡之众,兵精粮多,何区区而受制于人也!权遂据江东,西连蜀汉,与刘备和亲。故作书与权,望得来同事汉也。”
    4钱基博:《中国文学史》(上),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120页。
    5刘师培著,舒芜校点:《中国中古文学史论文杂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42页。
    1 (明)张溥撰,殷孟伦注:《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第81页。
    2 (清)李兆洛选辑:《骈体文钞》,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322页所引谭献评。
    3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七《臧洪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4 (清)李兆洛选辑:《骈体文钞》,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319-321页所引谭献评。
    5 (梁)萧统编,(唐)李善、吕延济、刘良、张铣、吕向、李周翰注:《六臣注文选》卷四十三李善注引袁宏《汉献帝春秋》,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812页。
    6《后汉书》卷五十八《臧洪传》有范晔论曰“忿悁之师”,既然是“忿悁之师”,必有忿悁之情。
    7熊礼汇:《先唐散文艺术论》,北京:学苑出版社,1999年版,第378-379页。
    2 (梁)萧统编,(唐)李善、吕延济、刘良、张铣、吕向、李周翰注:《六臣注文选》卷四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778页。
    3钱锺书:《管锥编》(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040页。
    4 (清)李兆洛选辑:《骈体文钞》,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668页所引谭献评。
    1钱基博:《中国文学史》(上),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117页。
    1 (清)李兆洛选辑:《骈体文钞》,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19页。
    2鲁迅:《鲁迅全集》(第六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15页。
    3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三),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5年版,第107页。
    4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书记》,《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456页。
    1 (清)孔尚任撰,汪蔚林编:《孔尚任诗文集》卷七,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503页。原文为:“盖尺牍一体,即古之辞命。所云使四方能专对者,实亦原本风、雅。人但知词为诗之余,而不知尺牍亦诗之余也。”
    2 (英)乔治·戈登·拜伦著,王昕若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7页。
    3门岿主编:《二十六史精要辞典》,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3年版,第591页。
    4罗宗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8页。
    5罗宗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36页。
    1 (清)李兆洛选辑:《骈体文钞》,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659页所引谭献评。
    2转引自金坛,于光华编:《评注昭明文选》卷十,扫叶山房石印本,第22页。
    3赵树功:《中国尺牍文学史》,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85页。
    4高步瀛选注,陈新点校:《魏晋文举要》,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6页。
    5 (清)李兆洛选辑:《骈体文钞》,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661页所引谭献评。
    6高步瀛选注,陈新点校:《魏晋文举要》,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2页。
    7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二十一《王粲传》裴注引《魏略》,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1《文选》卷四十二李善注引《魏略》曰:“魏郡大疫,故太子与质书,质报之。”
    2高步瀛选注,陈新点校:《魏晋文举要》,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48页。
    1 (清)黎庶昌:《续古文辞类纂》卷十六书说类,光绪乙未金陵状元阁本。
    1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三十八《许靖传》裴注引《魏略》,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2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三十八《许靖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1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三十八《许靖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1林纾著,舒芜校点:《春觉斋论文·流别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68页。
    2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二《文帝纪》裴注引胡冲《吴历》,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3陈际斌:《黄初文学研究》,湘潭大学2004年硕士论文,第26页。
    2 (唐)欧阳询撰,汪绍楹校:《艺文类聚》卷二十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396页。严可均《全后汉文》卷四十二误为“《艺文类聚》卷二十二”。
    3 (清)李兆洛选辑:《骈体文钞》,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670页所引谭献评。
    1 (清)李兆洛选辑:《骈体文钞》,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671页所引谭献评。
    2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十一《邴原传》裴注引《原别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3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十一《邴原传》裴注引《原别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4孙至诚评注:《孔北海集评注》,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109页。
    5孙至诚评注:《孔北海集评注》,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112页。
    1谭家健:《六朝文章新论》,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2年版,第60页。
    1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六《袁绍传》裴注引谢承《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1《淳化阁帖释文》卷二,丛书集成初编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19页。
    2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三十八《秦宓传》陈寿评,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1高步瀛选注,陈新点校:《魏晋文举要》,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43页。
    2 (梁)萧统编,(唐)李善、吕延济、刘良、张铣、吕向、李周翰注:《六臣注文选》卷四十,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749页。
    1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二十一《王粲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2 (清)李兆洛选辑:《骈体文钞》,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669页。
    3谭家健:《六朝文章新论》,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2年版,第56页
    1 (梁)萧统编,(唐)李善、吕延济、刘良、张铣、吕向、李周翰注:《六臣注文选》卷四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788页。
    2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三十八《秦宓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1转引自金坛,于光华编:《评注昭明文选》卷十,扫叶山房石印本,第4页。
    2 (清)李兆洛选辑:《骈体文钞》,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667页。
    3钱锺书:《管锥编》(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074页。
    4钱锺书:《管锥编》(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906页。
    5熊礼汇:《先唐散文艺术论》,北京:学苑出版社,1999年版,第386页。
    1郭预衡:《中国散文史》(上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360页。
    2 (清)刘熙载:《艺概》卷一《文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17页。
    3谭家健:《中国古代散文史稿》,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年版,第217页。
    4 (清)刘熙载:《艺概》卷一《文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47页。
    1 (清)李兆洛选辑:《骈体文钞》,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141页。
    1关于《过秦论》的题名,班固《汉书》为“过秦”,这当是此文最初的定名,《文选》首次定其为“过秦论”,并作为“论”的首篇,自此,确定了其在论说文中的地位。
    2 (清)皮锡瑞著,周予同注释:《经学历史》,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03页。
    3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时序》,《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673页。
    4刘师培著,舒芜校点:《中国中古文学史论文杂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29页。
    1 (清)皮锡瑞著,周予同注释:《经学历史》,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27页。
    2详见尚学锋:《经学辩论与东汉论说文的变化》,《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第34-39页。
    3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十九《陈思王植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1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才略》,《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700页。
    2本文所定曹丕的单篇论文有《论郤俭等事》、《论文》、《论太宗》、《论孝武》、《论周成汉昭》、《交友论》6篇,均出自《典论》。
    3刘永济:《文心雕龙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65页。
    4 (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卷四十九《王充传》注引袁山松《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
    5钱锺书:《管锥编》(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026页。
    6参见钱穆:《国学概论》第五章《晚汉之新思潮》,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35-136页。
    7钱穆:《国学概论》第五章《晚汉之新思潮》,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32页。
    8参见顾农:《建安时代的文人辩论》,《书城》,1994年第7期,第12-14页。
    1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时序》,《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673页。
    2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二十三《裴潜传》裴注引《魏略》,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3参见(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十二《崔琰传》裴注引《续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4林纾著,舒芜校点:《春觉斋论文·流别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60页。
    5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论说》,《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326页。
    6参见曹植著,赵幼文校注:《曹植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12页。
    1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三《明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据此,赵幼文《曹植集校注》认为《辅臣论》第三篇《北堂书钞》卷五十一原注“曹仁”应为曹休,赵幼文是。
    1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十三《华歆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2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十三《华歆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3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十三《王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4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十三《王朗传》裴注引《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5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十《荀彧传》裴注引《荀氏家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6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十二《崔琰传》裴注引《魏略》,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2张作耀:《曹操评传附曹丕曹植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01页。
    3参见吴云主编:《建安七子集校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472页。
    1 (明)张溥撰,殷孟伦注:《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第81页。
    2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一《武帝纪》裴注引张华《博物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1 (明)张溥撰,殷孟伦注:《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第89页。
    2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论说》,《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328页。
    3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论说》,《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347页。
    4 (清)丁晏编:《曹集诠评》(二),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第53页。
    5曹植著,赵幼文校注:《曹植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96页。
    6章太炎:《国故论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82页。
    1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封禅》,《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394页。
    2 (清)丁晏编:《曹集诠评》(二),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第58页。
    3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影印版,1963年版,第53页。
    4 (宋)陈彭年等编:《宋本广韵·祭韵》,北京:中国书店,1982年版,第356页。
    5 (晋)陆机撰,张少康集释:《文赋集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99页。
    6 (晋)陆机撰,张少康集释:《文赋集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99页。
    1 (晋)陆机撰,张少康集释:《文赋集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99页。
    2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论说》,《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328页。
    3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论说》,《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329页。
    4 (清)姚鼐:《古文辞类纂》,北京:中国书店,1986年版,第8页。
    1刘师培著,舒芜校点:《中国中古文学史论文杂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11页。
    2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五十六《朱治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3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十一《袁涣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4 (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卷七十四上《袁绍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
    1刘永济:《文心雕龙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64页。
    2关于设论,《文选》卷四十五“设论”录有《答客难》、《解嘲》、《答宾戏》三篇文章,皆是假设主客问答之文,刘勰《文心雕龙》将其归入《杂文》篇,吴讷《文章辨体》认为设论乃“设客难以著其意者”,也有学者将其定为“设论”体赋(如霍松林《辞赋大辞典》),本文将其归入论说文。另:本文将问难体分为对问体和设论体两种,即源自吴讷“问对体者,载昔人一时问答之辞,或设客难以著其意者也”的观点。
    3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十三《王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1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十三《钟繇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2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十二《毛玠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3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十二《毛玠传》裴注引孙盛评,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4见顾农:《建安诗文系年新考二题》,《许昌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第46页。
    5见罗宗强:《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2页。
    6见韩格平:《建安七子诗文集校注译析》,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129页。
    7见吴云主编:《建安七子集校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226页。
    1见谭家健:《中国古代散文史稿》,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年版,第219页。
    2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论说》,《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328页。
    3瞿兑之:《中国骈文概论》,上海:世界书局,1934年版,第29页。
    4方孝岳:《中国散文概论》,上海:世界书局,1935年版,第60-61页。
    5 (清)刘熙载:《艺概》卷一《文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43页。
    1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论说》,《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327页。
    2章太炎:《国故论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84页。
    3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二十一《王粲传》裴注引鱼豢语,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1刘师培著,舒芜校点:《中国中古文学史论文杂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29页。
    2见杨鸿烈:《中国法律发达史》,上海:上海书店,1990年版,第208页。
    1刘师培:《汉魏六朝专家文研究》,南京:独立出版社,1945年版,第40-41页。
    2刘师培著,舒芜校点:《中国中古文学史论文杂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37-38页。
    3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论说》,《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327页。
    4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二十一《王粲传》裴注引《典略》,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5刘师培著,舒芜校点:《中国中古文学史论文杂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35页。
    1《全后汉文》卷六十七本篇题后有按语曰:“此《汉纪》正文,范史称之为序。今从之。”故本文亦将其定为典籍序。
    2《全后汉文》卷八十七本篇后有按语曰:“统卒于献帝逊位之岁,而此序,言黄初末始到京师,当是后人妄改,或此序非统作也。疑莫能明。”陆侃如《中古文学系年》也据此认为“此序多半是伪作”。因无更多证据,估认为是建安时作品。
    3《全三国文》卷五十五本篇后有按语曰:“此《序》徐干同时人作,旧无名氏。《意林》:《中论》六卷,任氏注,任嘏与干同时,多著述。疑此《序》及《注》皆任嘏作,不敢定之。”作者仍阙名,列为建安时作品。
    4刘师培著,校点:《中国中古文学史论文杂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23页。
    5《隋书·经籍志》集部别集著录曹植《画赞》五卷,《画赞》应为曹植的独立著作,故本文将其序定为典籍序。
    1 (周)尹文撰,钱熙祚校:《尹文子》,仲长统《〈尹文子〉原序》,诸子集成本,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2页。
    1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二《文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2见王国维《玉溪生年谱会笺序》,张采田:《玉溪生年谱会笺》(外一种),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3页。
    1 (唐)欧阳询撰,汪绍楹校:《艺文类聚》卷五十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996页,原题为“文章序”。
    2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颂赞》,《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158页。
    3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铭箴》,《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195页。
    1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魏晋南北朝编),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428-429页。
    2 (唐)魏征等撰:《群书治要》卷四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838页。
    1逯钦力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53页。
    1熊礼汇:《先唐散文艺术论》,北京:学苑出版社,1999年版,第403页。
    2详见寇矛:《邺下文人集团文学创作特色研究》,《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第26-29页。
    3程章灿:《魏晋南北朝赋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29页。
    1 (唐)欧阳询撰,汪绍楹校:《艺文类聚》卷八,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160页。亦见于《北堂书钞》卷一百三十七,《初学记》卷六,《太平御览》卷七百七十,严可均合而为一篇。
    2此序见陈元龙辑《历代赋汇》卷二十六,未见《全后汉文》。
    3详见程章灿:《魏晋南北朝赋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46页注释①。
    4程章灿:《魏晋南北朝赋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46页。
    1罗宗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9页。
    2见程章灿:《魏晋南北朝赋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58页。
    3 (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著,滕守尧、朱疆源译:《艺术与视知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624页。
    1瞿蜕园选注:《汉魏六朝赋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52页。
    2王琳师:《魏晋“赋序”简论》,《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3期,第16页。
    3王琳师:《魏晋“赋序”简论》,《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3期,第17页。
    1 (唐)欧阳询撰,汪绍楹校:《艺文类聚》卷八十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1441页。亦见于《北堂书钞》卷一百二十六,《太平御览》卷三百五十八、卷八百八,严可均合而为一篇。
    2 (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览》卷七百五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影印版,第3344页下。
    3 (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览》卷七百五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影印版,第3343页上。
    4 (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览》卷七百五十四,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影印版,第3346页下。
    1见《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一文,《鲁迅全集·而已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504页。
    1统计数字据李新霞:《汉末碑文研究》,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第16页,该文以桓帝即位(公元147年)至建安十年曹操碑禁(公元205年)期间的碑文为研究对象。
    2见李新霞、袁庚申:《清议转向清谈与汉碑文的衰落》,《时代文学》,2009年第5期,第120页。
    3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诔碑》,《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214页
    1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十《荀彧传》裴松之注引《三辅决录》,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2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诔碑》,《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214页
    3 (宋)欧阳修撰,洪本健校笺:《论尹师鲁墓志》,《欧阳修诗文集校笺》(《外集》卷二十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第1917页。
    1 (唐)欧阳询撰,汪绍楹校:《艺文类聚》卷四十八,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852页。
    2 (清)李兆洛选辑:《骈体文钞》,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124页。
    1 (北魏)郦道元原注,陈桥驿注释:《水经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462页。
    2 (北魏)郦道元原注,陈桥驿注释:《水经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462-463页。
    3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二十一《王粲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1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22页。
    1见王先谦编:《骈文类纂》卷三十一,碑志类二,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602页。
    2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诔碑》,《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214页
    3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诔碑》,《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213页
    1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二十一《王粲传》裴注引《魏略》,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2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五十五《凌统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3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诔碑》,《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213页。
    4黄金明:《汉魏晋南北朝诔碑文研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73页。
    1严可均《全三国文》卷十九录有曹植《曹仲雍诔》,且有案语:诔(《曹仲雍诔》)与哀辞(《曹仲雍哀辞》),疑止一篇,本文从严说。
    2严可均《全三国文》卷三十六有《阮元瑜诔》:“既登宰朝,充我秘府。允司文章,爰及军旅。庶绩惟殷,简书如雨。强力敏成,事至则举。”严可均认为是王杰作,《北堂书钞》卷一〇三“王杰集《阮瑜诔》云:‘既登宰朝,充我秘府。允司文章,爰及军旅。庶绩维殷,简书如雨。强力成敏,事至则举。”并有案语:“陈俞本‘成敏’作‘敏成’,俞本司误可余同,又本钞‘王杰’疑当作‘王粲’。”程章灿据此认为作者为王粲(参考程章灿:《论〈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之阙误》,《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1期,第66页),此外,俞绍初校点《王粲集》补遗亦有《阮元瑜诔》(中华书局1980年版),本文从程、虞说。
    3 (美)罗洛·梅著,冯川译:《爱与意志》,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7年版,第104页。
    1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诔碑》,《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213页
    2 (清)李兆洛选辑:《骈体文钞》,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90页。
    3 (清)李兆洛选辑:《骈体文钞》,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90页。
    4万陆:《中国散文美学》,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403页。
    1陈恩维:《先唐诔文的文学化进程》,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硕士论文,第11页。
    2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诔碑》,《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213-214页。
    3 (唐)欧阳询撰,汪绍楹校:《艺文类聚》卷十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241-242页。
    1吴讷著,于北山校点:《文章辨体序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53页。
    2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二十一《王粲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1万陆:《中国散文美学》,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404页。
    2 (清)李兆洛选辑:《骈体文钞》,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576页。
    3曹植著,赵幼文校注:《曹植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71页。
    1 (清)李兆洛选辑:《骈体文钞》,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90页。
    2 (清)李兆洛选辑:《骈体文钞》,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90页。
    1 (清)丁晏编:《曹集诠评》(二),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第67页。
    2转引自(日)后藤秋正著,郭俊海译:《哀辞考》,《佳木斯师专学报》,1990年第3期,第42页,此论出自福井佳夫《关于六朝文体论——诔》,《中国中世文学研究》十四,1979年版。
    3见黄金明:《汉魏晋南北朝诔碑文研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81页。
    4 (日)后藤秋正著,郭俊海译:《哀辞考》,《佳木斯师专学报》,1990年第3期,第33-42页。
    1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哀吊》,《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239页。
    2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二十二《陈群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3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二十五《杨阜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4 (梁)萧统编,(唐)李善、吕延济、刘良、张铣、吕向、李周翰注:《六臣注文选》卷三十,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579页。
    5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一《武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1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哀吊》,《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240页。
    2 (清)李兆洛选辑:《骈体文钞》,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578页。
    3 (宋)刘克庄撰,王秀梅点校:《后村诗话》,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02页。
    1见刘知渐:《建安文学编年史》,重庆:重庆出版社,1985年版,第39-41页。
    2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哀吊》,《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241页。
    1转引自李兆洛选辑:《骈体文钞》,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719页。
    2据(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二十一《王粲传》裴注引《典略》、《文章志》、《文士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3见吴云、唐绍忠:《王粲集注》附录二《王粲年谱》,郑州:中州书画社,1984年版,第158页。
    4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哀吊》,《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240-241页。
    5刘师培:《汉魏六朝专家文研究》,南京:独立出版社,1945年版,第44页。
    1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哀吊》,《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241页。
    2 (北魏)郦道元原注,陈桥驿注释:《水经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541页。
    3见《汉书》卷五《景帝纪》:“(中元)二年春二月,令诸侯王薨、列侯初封及之国,大鸿胪奏谥、诔、策。列侯薨及诸侯太傅初除之官,大行奏谥、诔、策。”
    4刘师培:《汉魏六朝专家文研究》,南京:独立出版社,1945年版,第73页。
    1吴讷著,于北山校点:《文章辨体序说·祭文》,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54页。
    2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一《武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3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祝盟》,《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177页。
    4刘师培:《汉魏六朝专家文研究》,南京:独立出版社,1945年版,第53页。
    5 (宋)苏轼撰,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卷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66页。
    6张长明:《一掬成才者的泪——谈曹操〈祀故太尉桥玄文〉》,《艺谭》,1982年第2期,第138页。
    7 (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卷五十一《桥玄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
    1见姜志燕、张蔚:《论建安悼亡题材的缺失性》,《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1期,第79-81页。
    2 (清)何焯撰,崔高维点校:《义门读书记》(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974页。
    3鲁迅编:《会稽郡故书杂集》,上海:鲁迅全集出版社,1941年版,第39页。
    1万光治:《汉赋通论》,成都:巴蜀书社,1989年版,第79页。
    2陈开梅在其著作《先唐颂体研究》中,共列举了十三种说法,详见《先唐颂体研究》,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12页。
    3章培衡、骆玉明主编:《中国文学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78页。
    1程千帆:《闲堂文薮》,济南:齐鲁书社,1984年版,第249-250页
    2刘永济:《十四朝文学要略》,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31页。
    3程章灿:《魏晋南北朝赋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6页。
    4刘永济:《文心雕龙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0页。
    5刘永济:《十四朝文学要略》,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31页。
    6 (汉)王符撰,(清)汪继培笺:《潜夫论》卷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19页。
    1朱东润:《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35页。
    2刘师培著,陈辞编录:《文心雕龙讲录》,《中古文学论著三种》,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46页。
    1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颂赞》,《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156-157页。
    3《孔子庙颂》,丁晏《曹集诠评》题作“制命宗圣侯孔羡奉家祀碑”,碑现存今曲阜市。《隶释》卷十九载此碑曹植词,梁鹄书,碑本后有“陈思王曹植正书”七字,而丁晏认为此碑洪氏题,梁鹄书。应为曹植之作无疑,从其内容及被同时人题写于碑上可见当是主动进献之作。
    4 (清)李兆洛选辑:《骈体文钞》,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9页。
    1参见郭宝军:《中古颂文研究》,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硕士论文,第47-48页。
    2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颂赞》,《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157页。
    3郭杰、李炳海、张庆利:《先秦诗歌史论》,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288页
    4刘师培著,陈引驰编校:《刘师培中古文学论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50-151页。
    5关于宜男花,《艺文类聚》卷八十一引《风土记》云:“宜男,草也。高六七尺,花如莲,宜怀妊妇人,佩之必生男。”又嵇含《宜男花序》曰:“宜男花者,世有之久矣……世人多女,欲求男者,取此草服之,尤良也。”
    6关于灵寿杖,《汉书·孔光传》:“赐太师灵寿杖。”颜师古注:“木似竹,有枝节,长不过八九尺,围三四寸,自然有合杖制,不须削治也。”宋周密《癸辛杂识续集上·灵寿杖》:“灵寿杖出西域,自黄河随流而出,不知为何木?其轻如竹,而性极坚韧。”王粲《灵寿杖颂》以颂杖为题,意在“兹仗灵木,以介眉寿”。
    1晋代苏彦《女贞颂》云:“昔东阿王作《杨柳颂》,辞意慷慨,旨在其中。”考文中意,曹植《杨柳颂》与《柳颂》当为一文。从苏彦语亦可看出颂文是以慷慨的辞意传达主旨。
    2郭宝军:《中古颂文研究》,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硕士论文,第58页。
    3据赵幼文《曹植集校注》,“十载”疑当作七载,曹植自黄初二年封鄄城侯至太和三年转封东阿王共七年。汉代七与十字多形近致误,说详《陶斋藏石记跋》。
    4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三《明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5因曹叡屡失皇子事,曹植作有《宜男花颂》,王朗有《屡失皇子疏》,高柔有《谏大兴殿舍广采众女疏》,文中多借用《诗经·螽斯篇》希望曹叡多子多孙。
    6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颂赞》,《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158页。
    1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颂赞》,《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158页。
    2《全晋文》卷五十九成公绥亦有《贤明颂》,注引《艺文类聚》卷十五,所异之处“晏起失朝”句为“晏起早朝”。参上下文意,“失”字为当。疑二文实一。按“贤明”本《列女传》旧题,《隋书?经籍志》史部杂传著录曹植《列女传颂》一卷,故《贤明颂》为曹植之作可能性较大。本文定为曹植之作。
    3许辉、邱敏、胡阿祥主编:《六朝文化》,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71页。
    4 (梁)沈约:《宋书》卷十四《礼志一》,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
    5关于“浮轻”一词,刘勰《文心雕龙·指瑕篇》言:“陈思之文,群才之俊也;而……《明帝颂》云,圣体浮轻。浮轻有似于胡蝶,……施之尊极,岂其当乎?”赵幼文认为“浮轻”象征仙人,刘氏指摘,或失原旨,说详见曹植著,赵幼文校注:《曹植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490页。
    6《全晋文》卷一百三陆云《登遐颂》篇,为秦汉以来二十一位仙圣作颂,中有玄洛。内容与曹植《玄俗颂》大致相同,陆云《与兄平原书》十六云:“省《登遐传》因作《登遐颂》,须臾便成……”是以士龙确有《登遐颂》。《玄洛颂》疑误收入曹植集中,但无确证,俟考。玄俗,河间人,河间故赵国,是曹操封魏公的十郡之一,曹植或在曹操封魏公之后作此颂也未可知,也可能因内容误入《登遐颂》,本文仍定为曹植之作。
    1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颂赞》,《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157页。
    1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颂赞》,《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157页。
    2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颂赞》,《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161页。
    3 (唐)徐坚等著:《初学记》卷二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519页。
    1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颂赞》,《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157页。
    2刘师培著,陈引驰编校:《刘师培中古文学论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52页。
    1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颂赞》,《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158页。
    2刘师培:《文心雕龙讲录》,《中古文学论著三种》,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49页。
    3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颂赞》,《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158页。
    4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颂赞》,《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158页。
    5 (明)徐师曾著,罗根泽校点:《文体明辨序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143页。
    6刘勰称司马相如作《荆轲赞》,《汉书·艺文志》杂家著录《荆轲论》五篇,班固自注曰:“轲为燕刺秦王,不成而死,司马相如等论之。”故刘勰所说《荆轲赞》或为“论”之误,今仍从众说。
    7参见郗文倩:《汉代图画人物风尚与赞体的生成流变》,《文史哲》,2007年第3期,第86-93页。
    8《全后汉文》卷八十《蔡君书像颂》严可均引。
    1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颂赞》,《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158页。
    2刘师培:《文心雕龙讲录》,《中古文学论著三种》,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49页。
    3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颂赞》,《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158页。
    4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颂赞》,《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158页。
    5 (明)徐师曾著,罗根泽校点:《文体明辨序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143页。
    6刘勰称司马相如作《荆轲赞》,《汉书·艺文志》杂家著录《荆轲论》五篇,班固自注曰:“轲为燕刺秦王,不成而死,司马相如等论之。”故刘勰所说《荆轲赞》或为“论”之误,今仍从众说。
    7参见郗文倩:《汉代图画人物风尚与赞体的生成流变》,《文史哲》,2007年第3期,第86-93页。
    8《全后汉文》卷八十《蔡君书像颂》严可均引。
    1林纾著,舒芜校点:《春觉斋论文》,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52页。
    2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颂赞》,《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159页。
    3刘勰撰,詹锳义证:《文心雕龙义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338页。
    4 (唐)徐坚等著:《初学记》卷二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519页。
    1 (唐)欧阳询撰,汪绍楹校:《艺文类聚》卷十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219页。
    2刘师培:《文心雕龙讲录》,《中古文学论著三种》,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50页。
    3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颂赞》,《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157-158页。
    1《后汉书》卷四十八《应劭传》:“初,(应劭)父奉为司隶时,并下诸官府郡国,各上前人像赞,劭乃连缀其名,录为《状人纪》。”
    2具体考证见谢巍:《中国画学著作考录》,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8年版,第4-6页。
    1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50-151页。
    2 (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卷一百〇九《郡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
    3 (五代)刘昫等修:《旧唐书经籍志》,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41页。
    4 (唐)长孙无忌等撰:《隋书经籍志》,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23页。
    5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50页。
    6详见谢巍:《中国画学著作考录》,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8年版,第7页。
    1曹植著,赵幼文校注:《曹植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69页。
    2见谢巍:《中国画学著作考录》,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8年版,第7页。
    1 (宋)王应麟撰,(清)翁元圻注:《困学纪闻》(下),北京: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1053页。
    2杜祐《通典》卷五十八王彪之上书引为“郑氏婚物赞”,曰“羊者,祥也”,“其礼物凡三十种,各内有谒文,外有赞文。”故本文将郑众《婚礼》定为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收录的最早的赞文。
    1 (日)青木正儿著,魏仲佑译:《题画文学及其发展》,台湾东海大学主编《中国文化月刊》,1980年7月,第9期,第81-82页。
    2 (清)陈士珂撰辑:《孔子家语疏证》卷三,北京: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72页。
    1 (日)弘法大师原撰,王利器校注:《文镜秘府论校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333页。
    2林纾著,舒芜校点:《春觉斋论文》,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51页。
    3参见郗文倩:《汉代图画人物风尚与赞体的生成流变》,《文史哲》,2007年第3期,第92页。
    4 (明)徐师曾著,罗根泽校点:《文体明辨序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142页。
    1陈直校证:《三辅黄图校证》,西安:山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6页。
    2参见曹植著,赵幼文校注:《曹植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479页。
    3 (梁)萧统编,(唐)李善、吕延济、刘良、张铣、吕向、李周翰注:《六臣注文选》卷六,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24页。
    1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一《武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2 (宋)章樵注:《古文苑》卷十三,北京:中华书局,丛书集初编成本,1985年版,第318页。
    3 (唐)徐坚等著:《初学记》卷十六,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97页。原题为“蕤宾钟铭”,今依铭文改。
    1 (宋)王应麟:《玉海》(第七册),中文出版社中日合璧本,1986年版,第3835页。
    2万光洁:《汉代颂赞铭箴与赋同体异用》,《社会科学研究》,1986年第4期,102页
    1戴德撰,卢辩注:《大戴礼记》卷六,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00页。
    2戴德撰,卢辩注:《大戴礼记》卷六,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00页。
    3戴德撰,卢辩注:《大戴礼记》卷六,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02页。
    4 (宋)章樵注:《古文苑》卷十三,北京:中华书局,丛书集初编成本,1985年版,第320-321页。
    5 (唐)徐坚等著:《初学记》卷二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530页。亦见于《艺文类聚》卷六十,《太平御览》卷三百四十六,严可均合而为一篇。
    1杜豫:《古代散文内部构成因素演变史概说》,《齐鲁学刊》,1999年第5期,第70页。
    2章太炎:《国学讲演录》,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56页。
    3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颂赞》,《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157页。
    4 (清)李兆洛选辑:《骈体文钞》,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10页。
    1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诔碑》,《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214-215页。
    3刘玉珺:《先唐铭文研究》,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硕士论文,第18页。
    4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诔碑》,《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194页。
    5 (清)李兆洛选辑:《骈体文钞》,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497页。
    1 (宋)王应麟:《玉海》(第七册),中文出版社中日合璧本,1986年版,第3833页。
    1《初学记》卷十一以为《尚书箴》繁钦作,《古文苑》以为崔骃作,本文暂定繁钦作,存疑。
    2《艺文类聚》卷四十八以为《尚书箴》扬雄作,《古文苑》以为崔瑗作,从众说,定为扬雄作,存疑。
    3 (清)刘熙载:《艺概》卷一《文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40页。
    4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事类》,《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614页。
    5 (清)刘熙载:《艺概》卷三《赋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103页。
    1刘勰撰,詹锳义证:《文心雕龙义证》卷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421页。
    2 (元)潘昂宵:《金石例》卷九,转引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482册,第360页。
    1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铭箴》,《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195页。
    2参见叶长青《文心雕龙杂记》:“此谓巾履应施于铭,施于箴为失也。”
    3转引自刘勰撰,詹锳义证:《文心雕龙义证》卷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421页。
    4刘熙:《释名》卷五,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90页。
    5 (晋)葛洪:《抱朴子内篇》卷六,上海:上海书店,1986年版,第27页。
    6 (唐)欧阳询撰,汪绍楹校:《艺文类聚》卷七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1218页。又略见《北堂书钞》卷一百三十四,题作“铭”。
    1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杂文》,《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256页。
    2参见邵传烈:《中国杂文史》,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2页。
    2据《古文苑》卷十郦炎《遗令书》言:“我十七而作《郦篇》,二十四而州书矣,二十七而作《七平》矣”,知郦炎有《七平》,文已佚。
    3《三国志》卷六《刘表传》裴注引《傅子》曰:“(傅)巽字公悌,瑰伟博达,有知人鉴。辟公府,拜尚书郎,后客荆州,以说刘琮之功,赐爵关内侯。文帝时为侍中,太和中卒。”故本文定其为建安时人。
    4 (唐)许敬宗编,罗国威整理:《日藏弘仁本文馆词林校证》第四一四卷,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39-141页。
    1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杂文》,《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255-256页。
    2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十一《田畴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1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十一《田畴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2 (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卷八十上《傅毅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
    3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十一《田畴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4 (梁)萧统编,(唐)李善、吕延济、刘良、张铣、吕向、李周翰注:《六臣注文选》卷三十四,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649页。
    5参见曹植著,赵幼文校注:《曹植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8-29页。
    6 (清)丁晏编:《曹集诠评》(二),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第41页。
    1明王志坚编《四六法海》卷十二《七启》注,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394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据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第776页上。
    2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杂文》,《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255页。
    1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杂文》,《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255页。
    2参见宋志民:《论七体的形成和演进》,《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第85-87页。
    3吴讷著,于北山校点:《文章辨体序说·七体》,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48页。
    1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杂文》,《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256页。
    2(宋)洪迈:《容斋随笔》卷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88页。
    3参见孙津华:《“七体”题材的突破与创新——唐后“七体”创作管窥》,《中国韵文学刊》,2008年第4期,第47-51页。
    1详见孙波:《连珠范式的演变及其逻辑解析》,《甘肃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第46页;陈启智:《连珠溯源》,《渤海学刊》,1985年第4期,第50-53页;孙津华:《连珠体的起源、命名及著录探析》,《中州学刊》,2009年第5期,第226-227页等文章。
    2钱锺书:《管锥编》(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136页。
    3刘勰撰,周振甫注:《文心雕龙注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56页。
    4程章灿:《魏晋南北朝赋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3页。
    5程章灿:《魏晋南北朝赋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272页。
    6程千帆:《程千帆全集》第七卷《闲堂文薮》,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24页。
    1王瑶:《中古文学史论集》,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第165页。
    2莫道才:《骈文通论》,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页。
    3 (元)郝经:《续后汉书》卷六十六上上,北京: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758页。
    4曹道衡:《中古文学史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57页。
    5详见《古典文学知识》,2007年第4期,第75-79页。
    6钱锺书:《管锥编》(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135页。
    1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杂文》,《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256页。
    2详见孙波:《论“连珠体”的逻辑性质》,《社会科学战线》,1993年第5期,第94页。
    3参见沈剑英《论连珠体》,载《中国逻辑史研究》(中国逻辑史第一次学术讨论会文集),《中国逻辑史研究》编辑小组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255页。
    1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谐隐》,《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270页。
    2 (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卷五十四《杨赐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
    3 (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卷六十下《蔡邕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
    4章培恒:《关于魏晋南北朝文学的评价》,《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1期,第85页。
    5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谐隐》,《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271-272页。
    1魏宏灿:《远实用而近娱乐——建安谐隐文论》,《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第92页。
    2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谐隐》,《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270页。
    3严可均《全三国文》卷十九作“诰咎文”,赵幼文据《文选·洛神赋》李善注引虞喜《志林》作“诘洛文”,“洛”为“咎”之误,胡克家《文选考异》曰:“王伯厚尝言曹子建《诘咎文》,假天帝之命,以诘风伯、雨师。名篇之意显然矣”,认为“诰实为诘字之形误”,本文从赵说。
    4钱锺书:《管锥编》(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963页。
    5钱锺书:《管锥编》(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963页。
    6(明)张溥撰,殷孟伦注:《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第23页。
    1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谐隐》,《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270页。
    2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谐隐》,《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272页。
    3魏宏灿:《远实用而近娱乐——建安谐隐文论》,《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第90页。
    4塞是古代的一种赌博游戏,通“簺”,《管子·四称第三十三》:“流于博塞。”
    5严可均《全后汉文》卷八十录有《隶势》,严氏有案语曰:“此篇当是卫恒作。本集有之,姑不删”,考卫恒《四体书势》,《隶势》乃钟繇作,严氏误。《全三国文》卷二十四录有钟繇《隶书势》三条,据《初学记》卷二十一引钟氏《隶书势》。本文据卫恒《四体书势》,钟繇《隶书势》(即《隶势》)为完篇。
    6 (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卷五十二《崔瑗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
    7 (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卷六十下《蔡邕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
    8 (南朝梁)任昉撰,陈懋仁注:《文章缘起注》,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8页。
    9吴云主编,曹立波、戚津虹校注的《应瑒集校注》亦指出“势”“是一种文体名”,韩格平《建安七子诗文集校注译析》亦认为“势”是“文体名,主要用于描述某一事物的态势与特性”。
    1 (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卷八《灵帝纪》注,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
    2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一《武帝纪》裴注引张华《博物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3潘运告编注:《中国历代书论选》(上),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7年版,第192页。
    4 (宋)佚名著,顾逸点校:《宣和书谱》,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84年版,第102页。
    5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二《文帝纪》裴注引胡冲《吴历》,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1卫恒生于书法世家,祖卫觊、父卫瓘、从妹卫铄都是著名书法家,《四体书势》论述了篆、草、隶等书体。
    2参见潘运告编著:《汉魏六朝书画论》,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7年版,第2页。
    3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一《武帝纪》裴注引张华《博物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1徐公持编著:《魏晋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9页。
    1 (唐)刘知几:《史通通释·叙事》,上海:中华书局,据蒲氏重校本校刊,1947年版。
    2宋代文学家汪藻语,转引自王应麟撰,翁元圻注:《翁注困学纪闻》卷十七,上海:世界书局,1937年版,第857页。
    1 (汉)王充:《论衡》卷二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04页。
    2 (清)章学诚:《文史通义》卷一,上海:上海书店,1988年版,第12页。
    3 (清)章学诚:《文史通义》卷三,上海:上海书店,1988年版,第85页。
    4 (清)章学诚:《文史通义》卷三,上海:上海书店,1988年版,第85页。
    5 (清)章学诚:《章氏遗书外编》卷3《丙辰札记》,《章学诚遗书》,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第394-395页。
    6刘师培著,陈引驰编校:《刘师培中古文学论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9页。
    1 (清)章学诚:《文史通义》卷三,上海:上海书店,1988年版,第85页。
    2于迎春:《汉代文人与文学观念的演进》,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年版,第274页。
    3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二《文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4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二《文帝纪》裴注引《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5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二《文帝纪》裴注引胡冲《吴历》,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1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25页。
    2于迎春:《汉代文人与文学观念的演进》,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年版,第170页。
    1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二十一《卫觊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2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十四《刘放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1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章表》,《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408页。
    2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章表》,《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407页。
    3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章表》,《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407页。
    4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章表》,《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407页。
    5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十三《王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1 (明)徐师曾著,罗根泽校点:《文体明辨序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78页。
    2详见熊红梅:《魏晋六朝文体视域下的文学本质观研究》,《中国文学研究》,2010年第1期,第25-28页。
    1 (法)丹纳著,傅雷译:《艺术哲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7-8页。
    2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77页。
    3 (梁)沈约:《宋书》卷十九《乐志》,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
    4参见(梁)沈约:《宋书》卷十九《乐志》,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
    1于迎春:《汉代文人与文学观念的演进》,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年版,第104页。
    2参见钱锺书:《管锥编》(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949页。
    1 (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卷六十一《周举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
    2 (汉)应劭撰,王利器校注:《风俗通义校注·佚文》,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568-569页。
    1 (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卷六十一《周举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
    2 (汉)应劭撰,王利器校注:《风俗通义校注·佚文》,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569页。
    3罗宗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87页。
    4罗宗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25页。
    5 (联邦德国)W·顾彬著,马树德译:《中国文人的自然观》,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63页。
    1参见钱锺书:《管锥编》(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036页。
    2 (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卷四十九《仲长统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
    3 (清)尤侗撰,李肇翔整理:《艮斋杂说》卷三,《艮斋杂说续说》,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49页。
    4钱锺书:《管锥编》(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036页。
    5钱锺书:《管锥编》(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036页。
    6钱锺书:《管锥编》(第五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增订本,第82页。
    1于迎春:《汉代文人与文学观念的演进》,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年版,第250页。
    2于迎春:《汉代文人与文学观念的演进》,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年版,第225页。
    1刘成国:《宋代俳谐文研究》,《文学遗产》,2009年第5期,第34页。
    2朱光潜:《诗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4页。
    3转引自郎擎霄:《庄子学案》,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第338页。
    4秦伏男:《论汉魏六朝俳谐杂文》,《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1期,第78页。
    5 (汉)司马迁:《史记》卷一二六《滑稽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6 (汉)班固:《汉书》卷五十一《枚皋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
    7 (汉)班固:《汉书》卷六十四上《严助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
    8 (汉)班固:《汉书》卷六十五《东方朔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
    9 (汉)班固:《汉书》卷五十一《枚皋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
    10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谐隐》,《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270页。关于刘勰认为东方朔、枚皋“无所匡正,而诋嫚媟弄”,詹锳《文心雕龙义证》认为按东方朔与枚皋的情况,并不一样,大致是枚皋“颇诙笑”,“尤嫚戏不可读”之赋,达数十篇之多,而东方朔在政治上颇有抱负,其谐辞还是有所“匡正”的。
    1 (汉)班固:《汉书》卷六十五《东方朔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
    2 (汉)班固:《汉书》卷六十四下《王褒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
    3(晋)葛洪:《抱朴子外篇》卷二十七,《抱朴子》,上海:上海书店,1986年版,第153页。
    4 (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四十七《傅玄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
    1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一《武帝纪》裴注引《曹瞒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2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谐隐》,《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271页。
    3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一《武帝纪》裴注引《魏略》,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4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二十一《王粲传》裴注引《魏略》,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5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十《荀彧传》裴注引《平原祢衡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6吴云主编:《建安七子集校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90页。
    7徐公持编著:《魏晋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32页。
    1 (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卷七十《孔融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
    2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论说》,《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327页。
    3钱锺书:《管锥编》(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026页。
    4钱锺书:《管锥编》(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026页。
    5钱锺书:《管锥编》(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026页。
    6徐公持编著:《魏晋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32页。
    7熊伟业:《汉代俳谐文述论》,《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第30页。
    1高步瀛选注,陈新点校:《魏晋文举要》,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61页。
    2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二十一《王粲传》裴注引《魏略》,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3高步瀛选注,陈新点校:《魏晋文举要》,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48页。
    4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十九《陈思王植传》裴注引《典略》,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5“梿”当为“琏”之误,德琏为应瑒之字。
    6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谐隐》,《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271页。
    7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谐隐》,《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270页。
    8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十《荀彧传》裴注引《平原祢衡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9钱锺书:《管锥编》(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059页。
    1钱锺书:《管锥编》(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040页。
    2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四十七《孙权传》裴注引《吴书》,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3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四十七《孙权传》裴注引《吴书》,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4曹丕著《笑书》,始见于刘勰《文心雕龙》,《三国志》及裴注未言此事,《隋书·经籍志》亦未著录,亦不见其他典籍文章有称述或征引,故姚振宗《隋书经籍志考证》疑魏文《笑书》即邯郸淳《笑林》,王利器《文心雕龙校正》认为“魏文”乃“魏人”之误,即魏人邯郸淳的《笑林》。学界虽多怀疑,却并无确切证据推翻此事,本文仍从成说。
    5 (晋)常璩撰,任乃强校注:《华阳国志校补图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727页。
    1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4页。
    2丁福保辑:《溪诗话》卷十,《历代诗话续编》(上),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95页。
    1陈柱:《中国散文史》,上海:上海书店,1984年版,第6页。
    2陈振鹏、章培恒主编:《古文鉴赏辞典·序》(上册),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年版,第3页。
    3 (汉)王充:《论衡》卷二十,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18页。
    4 (汉)王充:《论衡》卷二十,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18页。
    1参见刘晓莉:《论“建安体”》,《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2期,第67页。
    2万陆:《中国散文美学》,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384页。
    3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二十一《王粲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4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二十一《王粲传》裴注引《典略》,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5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二十一《王粲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1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七《臧洪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2 (唐)刘知几撰,(清)浦起龙释:《史通通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525页。
    3 (清)翁方纲撰,沈津辑:翁方纲题跋手札集录,桂林市: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5页。
    4 (清)何焯撰:《义门读书记》第四十九卷,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955页。
    5黄侃平点,黄焯编次:《文选平点》卷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229页。
    6详见王琳师:《李陵〈答苏武书〉的真伪》,《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第9-13页。
    7 (明)胡应麟:《四部正伪》,《少室山房笔丛》,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423页。
    1 (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卷八十下《祢衡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
    2钱穆:《读文选》,《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卷三),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93页。
    3于迎春:《汉代文人与文学观念的演进》,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年版,第169页。
    1熊礼汇:《先唐散文艺术论》,北京:学苑出版社,1999年版,第38页。
    2 (宋)陈骙:《文则》卷下,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3页。
    3刘季高:《东汉三国时期的谈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56页。
    1王琳师:《齐鲁文人与六朝文风》,济南:齐鲁书社,2008年版,第171页。
    2见杨荫深:《中国文学史大纲》,北京:商务印书馆,1947年版,第122-123页。
    3宋云彬编著:《中国文学史简编》,重庆:文化供应社,1945年版,第27页。
    4刘师培著,舒芜校点:《中国中古文学史论文杂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117页。
    5刘师培著,舒芜校点:《中国中古文学史论文杂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26页。
    6徐公持:《建安七子论》,《文学评论》,1981年第4期,第143页。
    1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章表》,《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407页。
    2饶宗颐:《文辙——文学史论集》(上),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91年版,第324页。
    3 (汉)刘安等编著,高诱注:《淮南子·修务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215页。
    4黄侃:《文心雕龙札记·事类》,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88页。
    5 (明)许学夷撰,杜维沫校点:《诗源辩体》卷七,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14页。
    6 (清)皮锡瑞著,周予同注释:《经学历史》,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03页。
    1详见黄觉弘:《〈春秋学〉与建安文士群》,《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第68-72页。
    2钱锺书:《管锥编》(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023页。
    3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二十一《王粲传》裴注引鱼豢语,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1钱穆:《中国散文》,《中国文学讲演集》,成都:巴蜀书社,1987年版,第41页。
    2罗宗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33页。
    3罗宗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33页。
    1 (美)苏珊·朗格著,滕守尧、朱疆源译:《艺术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43页。
    2 (明)张溥撰,殷孟伦注:《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第64页。
    1韩兆琦、吕伯涛:《汉代散文史稿》,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79页。
    2罗宗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87页。
    1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六《刘表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2见吕慧娟、刘波、卢达编:《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第一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第250页。
    1宣奉华:《读曹丕的〈典论·论文〉》,《艺谭》,1982年第2期,第36-38页。
    1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二十一《王粲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2关于《荆州文学记官志》的写作时间,吴云、唐绍忠的《王粲集校注》认为是建安五年,韩格平《建安七子诗文集校注译析》认为是建安八年左右,本文从吴云、唐绍忠说。
    3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一《武帝纪》裴注引《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4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二《文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5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十九《陈思王植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1张萧绎:《论建安时期“立言”地位的变化及原因》,《安阳工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第88页。
    2张可礼:《建安文学论稿》,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第155页。
    3李泽厚,刘刚纪:《中国美学史》(第二卷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55页。
    1 (法)埃莱娜·西苏:《从潜意识场景到历史场景》,转引自张京媛主编:《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19页。
    2 (法)埃莱娜·西苏:《从潜意识场景到历史场景》,转引自张京媛主编:《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23页。
    1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十二《崔琰传》裴注引司马彪《九州春秋》,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2 (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卷七十《孔融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
    1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二十一《王粲传》裴注引《魏略》,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1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二《文帝纪》裴注引《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2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二《文帝纪》裴注引胡冲《吴历》,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3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二《文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4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二十三《杨俊传》裴注引《魏略》,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5宋人王应麟在所辑《玉海》卷五十四《艺文·承诏撰述篇》中语,见《玉海》(第二册),扬州:广陵书社,2003年版,第1029页。
    6张舜徽:《汉书艺文志通释》,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122-123页。
    7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一《武帝纪》裴注引孙盛《异同杂语》,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8 (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卷七十《孔融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
    1傅刚:《〈昭明文选〉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06页。
    2刘师培著,舒芜校点:《中国中古文学史论文杂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113页。
    3 (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二,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2页。
    1傅亚庶认为“此”指邯郸淳《投壶赋》,见《三曹诗文全集译注》,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368页。本文认为当是《受命述》。
    1 (明)徐师曾著,罗根泽校点:《文体明辨序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77页。
    2转引自陶东风:《文体演变及其文化意味》,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51页。
    1钱锺书:《管锥编》(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889页。
    1见熊礼汇:《中国古代散文艺术史论》,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545页。
    2 (汉)王充:《论衡》卷二,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3页。
    3刘安等编著,高诱注:《淮南子》第三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26页。
    4 (汉)王充:《论衡》卷十,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06页。
    5 (汉)王充:《论衡》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页。
    6 (汉)王充:《论衡》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页。
    1 (汉)王充:《论衡》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5页。
    2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二十一《王粲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3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三十二《刘备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1高步瀛选注,陈新点校:《魏晋文举要》,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7页。
    2吕美生:《论曹丕“文气”说的时代精神》,《艺谭》,1982年第3期,第46页。
    3熊礼汇:《中国古代散文艺术史论》,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556页。
    1 (梁)萧统编,(唐)李善、吕延济、刘良、张铣、吕向、李周翰注:《六臣注文选》卷四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787页。
    2 (梁)萧统编,(唐)李善、吕延济、刘良、张铣、吕向、李周翰注:《六臣注文选》卷五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967页。
    3参见熊礼汇:《中国古代散文艺术史论》,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557页。
    4王运熙、顾易生主编,王运熙、杨明著:《中国文学批评通史》(魏晋南北朝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31页。
    5谢灵运撰,顾绍柏校注:《谢灵运集校注》,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48页。
    6 (南朝梁)钟嵘原著,吕德申校释:《钟嵘<诗品>校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93页。
    7 (明)许学夷著,杜维沫校点:《诗源辩体》,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83页。
    8 (清)刘熙载:《艺概》卷二《诗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53页。
    9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风骨》,《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514页。
    10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66页。
    1参见熊礼汇:《中国古代散文艺术史论》,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545-572页。
    2参见张立文:《朱熹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62页。
    3杨念群:《“文质”之辩与中国历史观之构造》,《史林》,2009年第5期,第89页。
    4参见仁超:《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文”与“质”的论争》,《理论观察》,2009年第2期,第126页。
    1据吴云主编:《建安七子集校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535页。
    2 (明)张溥撰,殷孟伦注:《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第87页。
    1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才略》,《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700页。
    2参见刘天栋:《阮瑀、应瑒的文质论及创作异同》,《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第5-6页。
    3 (明)张溥撰,殷孟伦注:《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第314页。
    1参见吴承学:《释“自然”——兼论文学批评概念的历史性》,《广东社会科学》,1991年第4期,第55页。
    2 (汉)王充:《论衡》卷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15页。
    3 (汉)王充:《论衡》卷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95页。
    1 (梁)萧统编,(唐)李善、吕延济、刘良、张铣、吕向、李周翰注:《六臣注文选》卷四十,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750页。
    1刘大杰:《魏晋思想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21页。
    2钱锺书:《管锥编》(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031页。
    3钱锺书:《管锥编》(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032页。
    1田正铁,范小燕:《艺术“自然说”的哲学渊源与现实批判》,《求索》,2008年第6期,第125页。
    2持此论者,古有纪昀、今有刘永济等人,纪昀说:“齐梁文藻,日竞雕华,标自然以为宗,是彦和吃紧为人处”(见黄叔琳:《文心雕龙辑注》,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版,第24页),刘永济也说:“舍人论文,首重自然”(见刘永济:《文心雕龙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页)。
    3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原道》,《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1页。
    1见彭玉平:《论“文人相轻”》,《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第34页。
    2郭庆藩:《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578页。
    3彭玉平:《论“文人相轻”》,《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第38页。
    4郭庆藩:《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578页。
    5钱锺书:《管锥编》(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051页。
    6钱锺书:《管锥编》(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054页。
    1钱锺书:《管锥编》(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052-1053页。
    2彭玉平:《论“文人相轻”》,《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第40页。
    1钱锺书:《林纾的翻译》,《七缀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87-88页。
    2 (梁)萧统编,(唐)李善、吕延济、刘良、张铣、吕向、李周翰注:《六臣注文选》卷五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967页。
    3 (梁)萧统编,(唐)李善、吕延济、刘良、张铣、吕向、李周翰注:《六臣注文选》卷四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789页。
    1 (梁)萧统编,(唐)李善、吕延济、刘良、张铣、吕向、李周翰注:《六臣注文选》卷五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967页。
    2见王运熙、杨明著:《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2页。
    3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1页。
    1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十九《陈思王植传》裴注引《典略》,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2 (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卷六十八《许劭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
    3顾荩臣:《经史子集概要·集部·诗文评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08页。
    1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二十一《王粲传》裴注引《魏略》,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2程章灿:《世族与六朝文学》,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40页。
    3程章灿:《世族与六朝文学》,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7页。
    4顾荩臣:《经史子集概要·集部·诗文评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08页。
    1 (宋)洪迈:《容斋随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377页。
    2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定势》,《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531页。
    3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知音》,《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714页。
    1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23页。
    1黄侃:《〈诗品〉讲疏》。引自曹旭选评:《中日韩〈诗品〉论文选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95页。
    2 (唐)柳宗元:《柳宗元集》第二十一卷,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576-577页。
    3 (清)刘熙载:《艺概》卷一《文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16页。
    4 (明)王世贞撰,罗仲鼎校注:《艺苑卮言校注》,济南:齐鲁书社,1992年版,第102页。
    1 (明)张溥撰,殷孟伦注:《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第29-30页。
    2刘师培:《汉魏六朝专家文研究》,南京:独立出版社,1945年版,第74页。
    3 (清)刘熙载:《艺概》卷一《文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14页。
    1刘师培著,舒芜校点:《中国中古文学史论文杂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24页。
    2《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鲁迅全集》(第三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506页。
    3钱基博:《中国文学史》(上),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111页。
    4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二十一《王粲传》裴注引《典论》,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5 (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卷七十《孔融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
    6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风骨》,《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514页。
    7 (明)谭元春:《古诗归》卷七,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29页。
    8王夫之评选,张国星校点:《船山古诗评选》卷一,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版,第19页。
    9 (明)王世贞撰,罗仲鼎校注《艺苑卮言》卷八,济南:齐鲁书社,1992年版,第365页。
    10见谭家健:《中国古代散文史稿》,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年版,第234页。
    1熊礼汇:《两汉散文艺术嬗变论》,《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5期,第88-89页。
    2 (唐)杜佑:《通典·职官八》,典一五五,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3温志拔:《论东汉文人群体性特征与东汉文章创作》,《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第18页。
    4 (汉)王充:《论衡》卷二十,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15页。
    1于迎春:《汉代文人与文学观念的演进》,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年版,第184页。
    2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时序》,《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673页。
    1 (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卷五十二《崔骃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
    2许结:《张衡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88页。
    1温志拔:《论东汉文人群体性特征与东汉文章创作》,《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第20页。
    2 (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卷四十三《朱穆传》注引东晋《袁山松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
    3见(日)冈村繁著,王琳师、牛月明译:《从蔡邕看东汉末期的文学趋势》,《阴山学刊》(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3期,第19-20页。
    4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二十一《王粲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5 (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卷七十九下《赵烨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
    6 (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卷八十四《列女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
    7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二十一《王粲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8刘师培著,舒芜校点:《中国中古文学史论文杂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24页。
    9 (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卷七十《孔融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
    1 (清)皮锡瑞著,周予同注释:《经学历史》,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03页。
    2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丽辞》,《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588页。
    3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事类》,《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615页。
    4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诔碑》,《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214页。
    5 (日)冈村繁著,王琳师、牛月明译:《从蔡邕看东汉末期的文学趋势》,《阴山学刊》(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3期,第20页。
    6 (日)冈村繁著,王琳师、牛月明译:《从蔡邕看东汉末期的文学趋势》,《阴山学刊》(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3期,第20页。
    7刘开:《刘孟涂文集》卷四《与阮芸台宫保论文书》,见王文濡等辑:《国朝文汇》乙集卷六十,上海:国学扶轮社,宣统元年(1909)石印本。
    1钱基博:《中国文学史》(上),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111页。
    1 (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卷七十《孔融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
    2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风骨》,《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514页。
    3宋景昌:《孔融论》,《阜阳师范学院学报》,1982年第4期,第55页。
    4熊礼汇:《孔融文风论——兼论孔融能领建安文风之先的原因》,《武汉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第99页。
    5王鹏廷:《建安七子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42-243页。
    6李建中:《魏晋文学与魏晋人格》,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52页。
    7熊礼汇:《孔融文风论——兼论孔融能领建安文风之先的原因》,《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2期,第102页。
    1钱基博:《中国文学史》(上),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121页。
    2钱锺书:《管锥编》(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888页。
    3刘师培著,舒芜校点:《中国中古文学史论文杂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35页。
    1郭沫若:《郭沫若全集·历史编》(4),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29页。
    2谭家健:《六朝文章新论》,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2年版,第522页。
    1参见罗宗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341页。
    1参见傅刚:《〈昭明文选〉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78-291页表格。
    1黄侃:《〈诗品〉讲疏》。引自曹旭选评:《中日韩〈诗品〉论文选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95页。
    2王玫:《建安文学接受史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316页。
    3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论说》,《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327页。
    4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时序》,《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675页。
    5熊礼汇:《略论魏晋文风嬗变的文化动因》,见冯天瑜主编:《人文论丛:1998年卷》,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08页。
    1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九《何晏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2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九《何晏传》裴注引《魏略》,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3详见(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二十八《王弼传》裴注引《博物记》、《魏氏春秋》,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4一说为曹操孙女,沛王曹林之女;一说为曹操曾孙女,曹林之孙女。
    5刘师培著,舒芜校点:《中国中古文学史论文杂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35页。
    6罗宗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338页。
    1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时序》,《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674-675页。
    2 (梁)钟嵘撰,周振甫译注:《诗品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59页。
    3 (梁)钟嵘撰,周振甫译注:《诗品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55页。
    4 (明)张溥撰,殷孟伦注:《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第96页。
    5 (明)张溥撰,殷孟伦注:《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第132页。
    6 (明)张溥撰,殷孟伦注:《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第215页。
    7刘师培著,舒芜校点:《中国中古文学史论文杂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44页。
    1谭家健:《中国古代散文史稿》,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年版,第267页。
    2 (明)张溥撰,殷孟伦注:《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第206页。
    3 (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卷六十八《许劭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
    4汤用彤:《言意之辨》,《魏晋玄学论稿》,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40页。
    5熊礼汇:《略论魏晋文风嬗变的文化动因》,见冯天瑜主编:《人文论丛:1998年卷》,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13页。
    6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54页。
    1详见熊礼汇:《略论魏晋文风嬗变的文化动因》,《人文论丛:1998年卷》,冯天瑜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11页。
    2章太炎:《国故论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84页。
    3刘永济:《十四朝文学要略》,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52页。
    4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杂文》,《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255页。
    5钱锺书:《管锥编》(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036页。
    6钱锺书:《管锥编》(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037页。
    1刘麟生:《中国骈文史》,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5-6页。
    2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丽辞》,《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588页。
    3罗宗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63页。
    4 (明)谢榛:《四溟诗话》,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页。
    5罗宗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47页。
    1钟涛:《六朝骈文形式及其文化底蕴》,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71页。
    2谭家健:《六朝文章新论》,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2年版,第522页。
    3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声律》,《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556页。
    1傅亚庶:《三曹诗文全集译注》,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463页。
    2胡大雷:《中古文学集团》,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8页。
    3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二十九《朱建平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4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二十一《王粲传》裴注引《典略》,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5参见张振龙:《建安“文的自觉”化的“人的觉醒”》,《天中学刊》,2006年第3期,第92页。张振龙从创作主体在创作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主体意识的强弱、创作主体的身份角色、创作活动中作品的内容和创作的灵活度、作品中创作激情和真实体验的多寡、创作的政治目的等五个方面详述了建安“文的自觉”和“人的觉醒”。其实,不只文学创作,建安文士在政治思想方面,也同曹操有过矛盾,甚至激烈的冲突,如孔融、荀彧、杨修、刘桢等,孔融、杨修、荀彧因此还丢了性命。
    1如《太平御览》卷五百九十六:“建安中,文帝与临淄侯各失稚子,命徐干、刘桢等为之哀辞”,另有曹丕《寡妇赋序》等。
    1严可均《全三国文》卷十九录有曹植《曹仲雍诔》,且有案语:诔(《曹仲雍诔》)与哀辞(《曹仲雍哀辞》),疑止一篇,本文从严说。
    2见程章灿《勘误》,俞绍初校点《王粲集》补遗有《阮元瑜诔》(中华书局1980年版),本文从程、虞说。
    1虞绍初:《建安七子诗文钩沉》,《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2期,第52-61页。
    2程章灿:《论〈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之阙误》,《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1期,第64-70页。
    1见(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二《文帝纪》裴注引《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1“代”孙云明抄本《御览》作“伐”。
    2钱锺书:《管锥编》(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069-1070页。
    1据赵厚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所收诔文补遗》,《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5年第4期,第73页。
    2参考程章灿:《论〈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之阙误》,《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1期,第66页。
    3参考程章灿:《论〈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之阙误》,《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1期,第70页。
    1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铭箴》,《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195页。
    1参《建安七子集·王粲集》附《钟簴铭》,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35页。
    2参见景蜀慧:《王粲典定朝仪与其家世学术背景考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96页。
    3 (唐)许敬宗编,罗国威整理:《日藏弘仁本文馆词林校证》第四一四卷,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39-141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