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继承五四和扬弃五四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新启蒙运动是五四启蒙运动的继续和发展,又称“新五四运动”或“第二次新文化运动”。1936年陈伯达发表了《哲学的国防动员》、《论新启蒙运动》两文,提出继承五四,唤起民族觉醒,发起启蒙运动的号召。此呼声得到艾思奇、张申府、何干之、柳湜、陈唯实、胡绳、夏征农等大批文化界人士的响应,新启蒙运动由此在上海、北平等地发起,到纪念五四18周年时形成了高潮。因抗战的紧迫时局,加之倡导者纷纷直接投入了民族战争的洪流,新启蒙运动不仅形势局促,而且只是提出了问题,未能发展为中国社会普遍的思想革命,也未能发生如五四那样深远的历史影响,但就其对五四的继承和超越来看,仍可谓与五四一脉相承的现代中国启蒙思潮的又一波澜。本论文设想在目前多数基于对新启蒙运动历史梳理的研究基础上,重点从思想史的角度着墨,分析新启蒙运动在继承和扬弃五四方面的贡献。
     论文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章介绍新启蒙运动的大致过程、以往对该运动的评价、研究的角度及意义。关于新启蒙运动的提出,论文认为:邓演达首先提出了“新启蒙运动”的概念,但在当时仅仅是零星呼喊,且并未引起相续的有声势的运动,而1936年陈伯达发表了《哲学的国防动员》、《论新启蒙运动》两文,因得到文化界响应,而开展为一场具有一定影响的思想文化运动,因此而成为运动正式开展的标志;关于新启蒙运动的分期,论文基本根据倡导者对该运动的认识程度,将新启蒙运动从1936年9月发端到1940年1月沉寂的三年多时间划分为倡导、发展、高潮、低落四个阶段。并对各个时期对新启蒙研究的不同态度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
     第二章主要分析新启蒙运动对五四反思的历史情境。新启蒙运动的初衷就在于重提和反思五四,一方面肯定五四启蒙价值,另一方面认为五四启蒙不够广泛、不够深入、缺乏批判,提出了将五四的民主主义与爱国主义直接联系、反对复古和尊孔与反侵略和反卖国斗争结合的思想,号召发扬理性,并实现大众化启蒙的思想。新启蒙运动的提出与长期以来一直持续的古今中西文化论争相联系。关于如何看待中西文化的错误认识对抗战时期的中国产生了干扰:五四本身对民主科学的理解存在偏差,影响了抗战;看待西方近代文化问题上既有全盘西化论,也有破产论等思想;在看待中国传统文化方面既存在虚无主义、奴化思想,也存在本位文化的思想,国民党还发起了尊孔复礼的新生活运动。新启蒙者居于激进主义和保守主义围绕究竟是西学还是儒学可以成为当时社会核心价值的争议之上,提出了建设辩证综合新文化的主张,力求避免非中即西的价值选择,体现了文化建设的理性精神和大众情怀。
     第三章主要分析新启蒙运动对科学民主的新阐发。与五四“车之两轮”之说不同,新启蒙者认为民主较科学更为根本,强调以理性联结科学民主;在民族战争的形势下,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个性解放、民主自由在新启蒙运动中发展为谋求群体解放、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的一场谋求民族解放和社会解放的运动。
     第四章主要分析新启蒙对西欧启蒙的超越。新启蒙运动自觉接受西欧启蒙的洗礼,揭露帝国主义和旧礼教对中国人民的奴役,并用中国化的语言对启蒙进行了概括;新启蒙者同时强调中国启蒙不应完全沿革西方启蒙的老路,在面临的形势、指导思想、领导阶级、个体群体关系等问题上,中国启蒙具有自身的特点,新启蒙运动倡导推进“学术中国化”,在五四“输入文明”的基础上,试图构建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与现实社会实际需要的中国思想体系。
     第五章主要分析新启蒙关于“打倒孔家店,救出孔夫子”的思想。新启蒙者认为打倒孔家店尽管符合时代需要,但这种批判只是停留在浅层的社会批判,未能把传统文化创造性地转化为实现中国文化价值体系现代化转换的内在动力。新启蒙运动以理性为指导,号召打倒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意识、打倒阻碍个性自由的封建纲常礼教,强调在抗日的形势下的对孔家店更多的是打而非打倒,打孔应集中于反对复古和奴化的观点。提出了建立文化救亡统一战线,对中国传统思想进行具体分析的主张。论文还对陈伯达、张申府关于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两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了分析,认为陈伯达侧重于强调用辩证唯物主义彻底改造孔子的思想,而张申府则侧重于用他独特的“解析唯物论”思想建构一个合“孔子、罗素和列宁而一”的文化综合思想。
     第六章主要分析新启蒙倡导者对运动的总结。认为何干之、张申府、陈唯实三人对新启蒙运动的总结分别从历史定位、文化重建、新人生观的角度,对新启蒙运动进行了系统概括,也是对近代以来启蒙运动的深刻总结。
The New Enlightenment Movement was the continu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It was also named as " the New May Fourth Movement" or "the Second New Culture Movement". In1936, Chen Boda published The Philosophy of the National Defense Mobilization and On the New Enlightenment Movement, in which he called out to inherit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and arouse the national awakening, and made a call for a enlightenment movement which was echoed by Ai Siqi, Zhang Shenfu, He Ganzhi.Liu Shi, Chen Weishi, Hu sheng, Xia Zhengnong and others from the Cultural circles. The New Enlightenment Movement thus started in Shanghai, Beiping and other places and climaxed on commemoration of the18th anniversary of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Under the urgent situation of the War of Resistance and with the advocates'direct participation in the war, the New Enlightenment Movement only raised the issue but failed to develop into a broad social Ideological revolution in China and did not exert a profound historical influence like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did. But in inheriting and transcending on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the New Enlightenment Movement was a component of modern China's enlightenment thoughts which derived from the same origin as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had. This thesis analyses the New Enlightenment Movement's contributions in inheriting and transcending on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history of thoughts, based on the many studies combing the history of the movement.
     The text of the thesis has six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evolutionary course of the New Enlightenment Movement.and the assessment given by studies and the perspectives and meanings of the studies.The thesis holds that Deng Yanda put forward the concept of "the New Enlightenment Movement" first, but that was just a kind of sporadic shouting and did not cause a movement of momentum. In1936, Chen Boda published The Philosophy of the National Defense Mobilization and On the New Enligh tenment Movement, and his call was echoed by the cultural circles and grew into an ideological and cultural movement of influence.Thus the publishing of Chen Boda's two articles signaled the formal beginning of the movement. As for the partition of periods.the chapter divides the course from Sep.1936to Jan,1940into4periods as proposition, development, peak and declining. This chapter also analyzes the reasons on the different attitudes held by studies at different times.
     The second chapt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historical context of the New Enlightenment Movement's introspection on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The original intention of the New Enlightenment Movement lied in re-raising and introspecting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On one hand, it recongnized its enlightenment value; on the other hand it held that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had not been broad enough, profound enough and had been lack of criticism and it put forward the idea of combining democracy advocated by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with patriotism, of combining opposing restoring ancient ways and respecting Confucianism with anti-invasion and anti-quisling. The New Enlightenment Movement called for reason and acturaling mass enlightenment. The proposition of the New Enlightenment Movement was related to the arguments about ancient and moder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Wrong notions o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upset China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War of Resistance:there was a deviation on the understanding of democracy and science which effected the war of the resistance; there was ideas of wholesale westernization and ruin theory with regards to western modern culture; there was ideas of nihilism, slave ideology as well as standard culture ideology and the KMT initiated the New Life Movement around the idea of respecting Confucianism and returning to rituals. The New Enlightenment Movement went beyond the arguments between radicalism and conservatism about ancient and moder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being advocated as the core social values and put up the slogans of constructing dialectic and integrated new culture, trying to avoid value choices of either Chinese or western, and embodying the spirit of reason and public sentiment in culture construction.
     The third chapter focuses on the New Enlightenment Movement's new interpretation of science and democracy. Being different from the " two wheels of vehicles" interpretation of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the New Enlightenment Movement held that democracy was more fundamental than science and emphasized to link science and democracy with reason; Under the situation of national war of resistance, the ideas of the liberation of personality and democracy in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developed into a movement aiming at the pursuit of group liberation, national liberation and social liberation with the guideline of materialist dialectics.
     The fourth chapter explores the New Enlightenment Movement's transcending on western European enlightenment. the New Enlightenment Movement accepted the baptism of western European enlightenment, exposed the enslavement of imperialism and the old system on Chinese people and generalized enlightenment movement with Chinese way of interpretation; the New Enlightenment Movement emphasized that enlightenment in China should not follow the old western road and should have its own haracteristics in terms of its circumstances, guidelines, leading class and relationships between individual and groups. the New Enlightenment Movement promoted the " academic sinofication" and tried to build up an ideology system, based on" Input civilization" of the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with a blending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e practical need of the actural society.
     The fifth chapter analyzes the New Enlightenment Movement's ideas about the notion of "Beat down Confucianism and Save out Confucius". The movement held that the attacks on Confucianism, though they met the need of the times, were just shallow criticisms and did not transform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into engines to modernize Chinese culture value systems. The New Enlightenment Movement called to beat down notions in defence of the feudal autocracy and beat down the feudal ethical codes which impeded liberty of personality; the movement emphasized that, under the circumstances of the war of resistance, Confucianism should be beat but not beat down. To beat confucianism meant focus on opposing the ideas of restoring ancient ways and slave ideology. The New Enlightenment Movement put forward the idea of building up a united front of cultural salvation and specifically analyzing Chinese traditional ideology. This chapter also analyzes the two typical views on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represented by Chen Boda and Zhang Shenfu.It holds that Chen Boda tended to reform Confusianism completely with dialectic materialism and Zhang Shenfu tended to construct a cultural integrated ideology by his unique "analytic materialism"
     The sixth chapter introduces the advocates' summary of the New Enlightenment Movement. This chapter illustrates that He Ganzhi, Zhang Shenfu, and Chen Weishi summarized the move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ical positioning, cultural reconstruction and new life value, generalized the historic positon of the movement and the summary was also a deep round-up on all the enlightenment movements in China since modern times.
引文
①陈伯达:《真理的追求》,新知书店1937年版,第13页。
    ②愚公:《中国的启蒙运动》,《文化建设》1935年第5期。
    ①冯祟义:《论三十年代夭折的新启蒙运动》,《开放时代》1999年第3期。
    ②张光芒:《新启蒙运动与五四启蒙运动比较论》,《江西社会科学》2001年第9期。
    ③李旭:《启蒙的流变与转向——新启蒙运动述评(1936-1940)》,上海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第25页。
    ④姚宏志:《“新启蒙运动”概念的首倡者是邓演达》,《中共党史研究》2011年第6期。
    ①《邓演达文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40—-241页。
    ②愚公:《中国的启蒙运动》,《文化建设》1935年第5期。
    ①陈伯达:《真理的追求》,新知书店1937年版,第3页。
    ①陈伯达:《真理的追求》,新知书店1937年版,第13页。
    ②《何干之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402页。
    ③《何干之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402页。。
    ④艾思奇:《论文化和艺术》,宁夏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1页。
    ①炯之(沈从文):《作家间需要一种新运动》,《大公报》,1936年10月25日。
    ②蒋弗华:《青年思想独立宣言》,《书人月刊》创刊号,1937年1月。
    ③《柳湜文集》,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716页。
    ④《柳湜文集》,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685页。
    ⑤朱光潜:《中国思想的危机》,《大公报》,1937年4月4日。
    ①狄超白:《如何消泯思想上的对峙》,《新学识》(上海)第1卷第6期,1937年4月20日。
    ②《胡绳全书》第1卷(上),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8页。
    ①陶希圣:《残余的西班牙主义者》,《大公报》,1937年5月8日。
    ②江陵:《开展中国新文化运动》,《国际知识》第1卷第1期。
    ③杨秀峰:《致陶希圣的公开信》,《晨报》,1937年5月16日。
    ①《吴承仕文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53页。
    ②自非:《新启蒙运动在北平》《读书月报》第2号,1937年6月。
    ①李新、彭明、孙思白、蔡尚思、陈旭麓主编:《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通史》,人民出版社1981年6月北京第2次印刷之“第二卷重印说明”。
    ②《胡绳全书》第3卷(下),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669页。
    ③李慎之:《不能忘记的新启蒙》,《炎黄春秋》2003年第3期。
    ④陈晓农:《陈伯达:最后口述回忆》,阳光环球出版香港有限公司2005年版,第44页。
    ⑤艾思奇:《论文化和艺术》,宁夏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3页。
    ①《吴承仕文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53页。
    ②金良守:《论“民族形式”论争的发端问题》,《南京大学学报》1996年第2期。
    ③钟慎:《把批判唯心论的斗争进行到底——驳斥刘少奇、陆定一保护和鼓吹唯心论的反动谬论》,《人民日报》1971年10月15日。
    ④王若水:《“国防哲学”就是投降哲学——评陈伯达的“新启蒙运动”》,《社会科学战线》1978年第1期。
    ⑤王元化:《传统与反传统》,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第8页。
    ①《六大以来》上,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022页。
    ②《六大以来》上,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022页。
    ③宋一秀等:《毛泽东哲学思想资料选辑》下册,北京大学哲学系1982年编印,第93页。
    ④宋一秀等:《毛泽东哲学思想资料选辑》下册,北京大学哲学系1982年编印,第99页。
    ①王元化主编:《新启蒙》第4期,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8-9页。
    ①张申府:《什么是新启蒙运动》,生活书店1939年版,第5页。
    ②张申府:《什么是新启蒙运动》,生活书店1939年版,第17页。
    ③艾思奇:《论文化和艺术》,宁夏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1页。
    ④齐伯岩:《五四运动与新启蒙运动》,《读书月报》第2号,1937年6月。
    ⑤《胡绳全书》第1卷(上),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1页。
    ⑥《胡绳全书》第1卷(上),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2页。
    ⑦《何干之文集》,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71页。
    ⑧张申府:《什么是新启蒙运动》,生活书店1939年版,第7页。
    ①《胡绳全书》第1卷(上),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2页。
    ②艾思奇:《论文化和艺术》,宁夏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1页。
    ③《何干之文集》,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71页。
    ④艾思奇:《论文化和艺术》,宁夏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3页
    ⑤陈伯达:《真理的追求》,新知书店1937年版,第9页。
    ⑥胡绳:《启蒙运动》,《自修大学》第1卷第2期第11号。
    ①张申府:《什么是新启蒙运动》,生活书店1939年版,第7页。
    ②张申府:《什么是新启蒙运动》,生活书店1939年版,第19-20页
    ③《何干之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70页。
    ④《柳湜文集》,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708-714页。
    ⑤《胡绳全书》第1卷(上),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2页。
    ⑥《何干之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70页。
    ⑦《何干之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70页。
    ⑧陈伯达: 《在文化阵线上》,生活书店1939年版,第10页。
    ①艾思奇:《论文化和艺术》,宁夏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3页。
    ②陈伯达:《真理的追求》,新知书店1937年版,第2页。
    ③陈伯达:《在文化阵线上》,生活书店1939年版,第123页。
    ④《何干之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60页。
    ⑤《何干之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71页。
    ⑥艾思奇:《论文化和艺术》,宁夏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3页。
    ⑦艾思奇:《论思想文化问题》,《认识月刊》创刊号,1937年1月。
    ⑧《何干之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400页。
    ⑨陈伯达:《真理的追求》,新知书店1937年版,第13页。
    ①《张申府文集》第1卷,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73页。
    ②陈伯达:《在文化阵线上》,生活书店1939年版,第9页。
    ③陈伯达:《在文化阵线上》,生活书店1939年版,第45页。
    ④《艾思奇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82页。
    ⑤陈伯达:《真理的追求》,新知书店1937年版,第11-12页。
    ⑥陈伯达:《真理的追求》,新知书店1937年版,第12页。
    ①齐伯岩:《五四运动与新启蒙运动》,《读书月报》1937年第2号。
    ②《何干之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87页。
    ③《何干之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424-425页。
    ④《柳湜文集》,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672页。
    ⑤陈伯达:《在文化阵线上》,生活书店1939年版,第13页。
    ⑥秀云:《新启蒙运动与民主精神》, 《北京民声报》1937年5月28日。
    ①《何干之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423页。
    ②《何干之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75页。
    ③《何干之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414页。
    ④陈伯达:《在文化阵线上》,生活书店1939年版,第21、19页。
    ⑤齐伯岩:《五四运动与新启蒙运动》,《读书月报》1937年第2号。
    ⑥艾思奇:《论文化和艺术》,宁夏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3页。
    ①《张申府文集》第1卷,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73页。
    ②《张申府文集》第1卷,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91页。
    ③《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册,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07页。
    ①《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册,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268-270页。
    ②《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册,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48页。
    ③《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册,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206页。
    ④《何干之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59页。
    ⑤《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册,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73-78页。
    ⑥《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册,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98页。
    ⑦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第2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81页。
    ①《何干之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61页。
    ②《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册,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59页。
    ③《何干之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42-343页。
    ④《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册,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55页。
    ⑤《李大钊文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79页。
    ①《何干之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54-360页。
    ②《何干之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52-353页。
    ③《何干之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65页。
    ④《胡绳全书》第1卷(上),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7页。
    ⑤《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册,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77页。
    ⑥《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册,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78页。
    ⑦杨国荣:《科学的泛化及其历史意蕴》,《哲学研究》1989年第5期。
    ①《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册,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86页。
    ②《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册,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264页。
    ③《何干之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46-347页。
    ④《何干之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47页。
    ⑤《何干之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50页。
    ⑥《何干之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51页。
    ⑦《何干之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51-353页。
    ①《何干之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46页。
    ②《何干之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47-349页。
    ③《艾思奇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60页。
    ④《何干之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431页。
    ⑤《张申府文集》第1卷,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15页。
    ①张申府:《什么是新启蒙运动》,生活书店1939年版,第6-7页。
    ②《张申府文集》第1卷,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92页。
    ③《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册,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98页。
    ④《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册,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86页。
    ⑤《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册,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48页。
    ⑥《李大钊文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560-562页。
    ①《李大钊文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560-562页。
    ②《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册,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318页。
    ③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第3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96页。
    ④《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册,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270页。
    ⑤伧父:《静的文明与动的文明》,《东方杂志》13卷10号,1916年10月10日。
    ①梁启超:《饮冰室合集·饮冰室文集之七》,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4页。
    ②罗荣渠主编:《从“西化”到现代化——五四以来有关中国的文化趋向和发展道路论争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3页。
    ③罗荣渠主编:《从“西化”到现代化——五四以来有关中国的文化趋向和发展道路论争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31页。
    ①罗荣渠主编:《从“西化”到现代化——五四以来有关中国的文化趋向和发展道路论争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16页。
    ②罗荣渠主编:《从“西化”到现代化——五四以来有关中国的文化趋向和发展道路论争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91、393页。
    ③罗荣渠主编:《从“西化”到现代化——五四以来有关中国的文化趋向和发展道路论争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94页。
    ④罗荣渠主编:《从“西化”到现代化——五四以来有关中国的文化趋向和发展道路论争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94页。
    ④罗荣渠主编:《从“西化”到现代化——五四以来有关中国的文化趋向和发展道路论争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69页。
    ⑤马芳若编:《中国文化建设讨论集》中编,上海龙文书店1935年版,第43页。
    ⑦马芳若编:《中国文化建设讨论集》中编,上海龙文书店1935年版,第42页。
    ⑧程天放:《对于建设中国本位的文化之意见》,《晨报》1935年2月14日。
    ①程天放:《对于建设中国本位的文化之意见》,《晨报》1935年2月14日。
    ②张申府:《什么是新启蒙运动》,生活书店1939年版,第19页。
    ③《张申府文集》第1卷,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88页。
    ④《张申府文集》第1卷,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01页。
    ⑤《张申府文集》第1卷,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59-260页。
    ①《张申府文集》第1卷,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59页。
    ②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第5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19页。
    ①黄楠森等:《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第6卷,北京出版社1989年版,第278-285页。
    ②《何干之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400页。
    ③陈伯达:《在文化阵线上》,生活书店1939年版,第13页。
    ④《柳湜文集》,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673页。
    ⑤《何干之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425、416页。
    ①张其昀主编:《先总统蒋公全集》第1册,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出版部、中华学术院1984年版,第4页。
    ②张其昀主编:《先总统蒋公全集》第1册,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出版部、中华学术院1984年版,第588页。
    ③高军等编:《中国现代政治思想史资料选辑》上册,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572页。
    ①罗敦伟:《新启蒙运动总批判》,《文化建设》3卷10期,1937年7月10日。
    ②《张申府文集》第1卷,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90页。
    ③陈伯达:《在文化阵线上》,生活书店1939年版,第45页。
    ④《何干之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418页。
    ⑤陈唯实:《抗战与新启蒙运动》,扬子江出版社1938年版,第11页。
    ⑥夏征农:《现阶段的中国思想运动》,一般书店1937年版,第209页。
    ⑦陈唯实:《抗战与新启蒙运动》,扬子江出版社1938年版,第35页。
    ⑧陈唯实:《抗战与新启蒙运动》,扬子江出版社1938年版,第12-13页。
    ①《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册,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68页。
    ②《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册,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230-233页。
    ③《李大钊文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58-259页。
    ④《李大钊文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64页。
    ①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第5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89-390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31-832页。
    ③《周恩来文化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167页。
    ④《周恩来文化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49页。
    ①罗荣渠主编:《从“西化”到现代化——五四以来有关中国的文化趋向和发展道路论争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92页。
    ②罗荣渠主编:《从“西化”到现代化——五四以来有关中国的文化趋向和发展道路论争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93页。
    ③罗荣渠主编:《从“西化”到现代化——五四以来有关中国的文化趋向和发展道路论争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94页。
    ④罗荣渠主编:《从“西化”到现代化——五四以来有关中国的文化趋向和发展道路论争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21页。
    ⑤罗荣渠主编:《从“西化”到现代化——五四以来有关中国的文化趋向和发展道路论争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18、420页。
    ⑥何炳松:《论中国本位文化建设答胡适先生》,《文化建设》第1卷第8期。
    ①李理人:《论中国本位文化建设答胡适先生》,《文化建设》第1卷第8期。
    ②罗荣渠主编:《从“西化”到现代化——五四以来有关中国的文化趋向和发展道路论争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70页。
    ③罗荣渠主编:《从“西化”到现代化——五四以来有关中国的文化趋向和发展道路论争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50-451页。
    ①《孙中山全集》第9卷,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43页。
    ②蔡尚思主编:《中国现代思想史资料简编》第2卷,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602-609页。
    ③高军等编:《中国现代政治思想史资料选辑》上册,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423-424页。
    ④高军等编:《中国现代政治思想史资料选辑》上册,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593-594页。
    ⑤高军等编:《中国现代政治思想史资料选辑》上册,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592页。
    ①陈伯达:《真理的追求》,新知书店1937年版,第11页。
    ②陈伯达:《在文化阵线上》,生活书店1939年版,第24页。
    ③《何干之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65页。
    ①陈唯实:《抗战与新启蒙运动》,扬子江出版社1938年版,第12页。
    ②李侃:《郑孝胥与伪满洲国初期傀儡政权》,《抗日战争研究》1995年第4期。
    ③李侃:《郑孝胥与伪满洲国初期傀儡政权》,《抗日战争研究》1995年第4期。
    ④陈伯达:《真理的追求》,新知书店1937年版,第11页。
    ⑤《何干之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424-425页。
    ①《何干之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425页。
    ②《何干之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425页。
    ③艾思奇:《论文化和艺术》,宁夏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2页。
    ④《吴承仕文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49页。
    ①张申府:《所思》,三联书店1986年版,第67页。
    ②《张申府文集》第1卷,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92页。
    ③《何干之文集》,中国人民大学1989年版,第429页。
    ④艾思奇:《论文化和艺术》,宁夏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4页。
    ⑤《张申府文集》第1卷,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92页。
    ⑥艾思奇,吴清友等:《“新启蒙运动”座谈》,《读书月报》创刊号,1937年5月。
    ⑦《何干之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73页。
    ①《柳湜文集》,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852页。
    ②艾思奇:《论文化和艺术》,宁夏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3页。
    ③陈伯达:《在文化阵线上》,生活书店1939年版,第68-69页。
    ④陈伯达:《在文化阵线上》,生活书店1939年版,第13页。
    ⑤陈伯达:《真理的追求》,新知书店1937年版,第21-22页。
    ⑥《张申府文集》第1卷,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92页。
    ⑦《何干之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87页。
    ①方克立:《现代新儒学与中国现代化》,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489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19页。
    ②高力克:《五四的思想世界》,学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1页。
    ③《胡绳全书》第1卷(上),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0-31页。
    ④《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册,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82页。
    ①陈伯达:《真理的追求》,新知书店1937年版,第10页。
    ②陈伯达:《真理的追求》,新知书店1937年版,第13页。
    ③《张申府文集》第1卷,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73页。
    ④《张申府文集》第1卷,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73-174页。
    ①艾思奇:《论文化和艺术》,宁夏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46-49页。
    ②《何干之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425页。
    ③《张申府文集》第1卷,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48-249页。
    ④《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册,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78页。
    ⑤陈伯达:《真理的追求》,新知书店1937年版,第6页。
    ⑥张申府:《什么是新启蒙运动),生活书店1939年版,第5-6页。
    ⑦张申府:《什么是新启蒙运动》,生活书店1939年版,第86页。
    ⑧张申府:《什么是新启蒙运动),生活书店1939年版,第18页。
    ①张申府:《什么是新启蒙运动),生活书店1939年版,第18页。
    ②《何干之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412页。
    ③《何干之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430-431页。
    ④《张申府文集》第1卷,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92页。
    ⑤《张申府文集》第1卷,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96页。
    ⑥《张申府文集》第1卷,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92页。
    ①《张申府文集》第1卷,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91-192页。
    ②《张申府文集》第1卷,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17页。
    ③《张申府文集》第1卷,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95页。
    ④《张申府文集》第1卷,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90页。
    ⑤《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册,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03页。
    ⑥陈伯达:《真理的迫求》,新知书店1937年版,第19页。
    ①陈伯达:《真理的追求》,新知书店1937年版,第16-19页。
    ②《何干之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74-175页。
    ③《张申府文集》第1卷,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89页。
    ④《何干之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400页。
    ①陈伯达:《在文化阵线上》,生活书店1939年版,第21页。
    ②陈伯达:《在文化阵线上》,生活书店1939年版,第5页。
    ③陈伯达:《在文化阵线上》,生活书店1939年版,第5-6页。
    ④艾思奇、吴清友等:《“新启蒙运动”座谈》,《读书月报》创刊号,1937年5月15日。
    ⑤《张申府文集》第1卷,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90页。
    ⑥《张申府文集》第1卷,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87页。
    ⑦陈伯达:《在文化阵线上》,生活书店1939年版,第6-7页。
    ①《张申府文集》第1卷,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73页。
    ②张申府《什么是新启蒙运动》,生活书店1939年版,第35页。
    ③《张申府文集》第1卷,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15页。
    ④陈唯实:《抗战与新启蒙运动》,扬子江出版社1938年版,第21页。
    ①《张申府文集》第1卷,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96页。
    ②《张申府文集》第1卷,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88页。
    ③《张申府文集》第1卷,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81页。
    ④《张申府文集》第1卷,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17页。
    ⑤张申府:《五四的当年与今日》,《中苏文化》第6卷第3期,1940年5月5日。
    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4页。
    ①卢云昆编:《社会剧变与规范重建——严复文选》,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第442页。
    ②《梁启超文集》,线装书局2009年版,第67页。
    ③《梁启超文集》,线装书局2009年版,第85页。
    ④《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册,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02页。
    ⑤《李大钊文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562页。
    ⑥《李大钊文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75页。
    ①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第2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64-565页。
    ②高力克:《五四的思想世界》,学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9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4—275页。
    ①陈卫平,晋荣东:《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新社会的本质要求》,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82-83页。
    ②《何干之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61页。
    ③《何干之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65页。
    ④《胡绳全书》第1卷(上),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7页。
    ⑤《张申府文集》第1卷,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92页。
    ⑥《柳湜文集》,三联书店出版社1987年版,第722页。
    ⑦《何干之文集》,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65页。
    ⑧《何干之文集》,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62-364页。
    ①《张申府文集》第1卷,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62页。
    ②《张申府文集》第1卷,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63页。
    ③《张申府文集》第1卷,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64页。
    ④《张申府文集》第1卷,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65页。
    ①陈唯实:《抗战与新启蒙运动》,扬子江出版社1938年版,第11页。
    ②夏征农:《现阶段的中国思想运动》,一般书店1937年版,第150页。
    ③《胡绳全书》第1卷(上),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8页。
    ④《张申府文集》第1卷,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50页。
    ⑤《胡绳全书》第1卷(上),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7页。
    ⑥《艾思奇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75页。
    ①《柳湜文集》,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719、722页。
    ②《何干之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418-422页。
    ①陈唯实:《新人生观与新启蒙运动》,民族革命出版社1939年版,第93页。
    ②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1卷上册,三联书店1960年版,第437页。
    ③《章太炎全集》第4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96-398页。
    ①张君劢、丁文江:《科学与人生观》,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0页。
    ②《蔡元培文选》,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年版,第37页。
    ③何干之:《新启蒙运动与哲学家》,《国民周刊》第1卷第13期。
    ④《何干之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70-373页。
    ①张申府:《什么是新启蒙运动》,生活书店1939年版,第19-20页。
    ②《何干之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46页。
    ③陈伯达:《真理的追求》,新知书店1937年版,第14页。
    ④《胡绳全书》第1卷(上),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41页。
    ①艾思奇:《论文化和艺术》,宁夏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0页。
    ②胡绳:《思想方法和行动方法》,《新学识》第1卷第10期,1937年6月。
    ③《艾思奇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84-388页。
    ④冯契:《逻辑思维的辩证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35、251-252页。
    ①胡绳:《启蒙运动》,《自修大学》第1卷第2期第11号(1937年)。
    ②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22页。
    ①《张申府文集》第1卷,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89页。
    ②张申府:《什么是新启蒙运动》,生活书店1939年版,第5-6页。
    ③《列宁全集》第37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09页。
    ④《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册,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81页。
    ⑤胡绳:《启蒙运动》,《自修大学》第1卷第2期第11号(1937年)。
    ①《何干之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81-282页。
    ②胡建:《启蒙的价值目标与人类解放》,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59页。
    ③张申府:《什么是新启蒙运动》,生活书店1939年版,第5页。
    ④陈伯达:《在文化阵线上》,生活书店1939年版,第5-6页。
    ⑤《何干之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81页。
    ⑥《张申府文集》第1卷,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89页。
    ⑦艾思奇:《论文化和艺术》,宁夏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3页。
    ①《何干之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71页。
    ②齐伯岩:《五四运动与新启蒙运动》,《读书月报》1937年第2号。
    ③艾思奇:《论文化和艺术》,宁夏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1-22页。
    ①陈伯达:《在文化战线上》,生活书店1939年版,第11页。
    ②《何干之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400页。
    ③《何干之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414页。
    ④《何干之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99-400页。
    ⑤陈伯达:《真理的追求》,新知书店1937年版,第3页。
    ①陈伯达:《真理的追求》,新知书店1937年版,第13页。
    ②艾思奇:《论文化和艺术》,宁夏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42页。
    ③艾思奇:《论文化和艺术》,宁夏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42页。
    ④艾思奇:《论文化和艺术》,宁夏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4页。
    ⑤艾思奇:《论文化和艺术》,宁夏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4页。
    ⑥《何干之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82页。
    ①《何干之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431页。
    ②《胡绳全书》第1卷(上),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61-62页。
    ③艾思奇,吴清友等:《“新启蒙运动”座谈》,《读书月报》创刊号,1937年5月15日。
    ④夏征农编:《现阶段的中国思想运动》,一般书店1937年版,第23-24页。
    ①《何干之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86-288页。
    ②陈伯达:《在文化阵线上》,生活书店1939年版,第45页。
    ③艾思奇:《论文化和艺术》,宁夏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1页。
    ④陈伯达:《在文化阵线上》,生活书店1939年版,第11页。
    ①陈唯实:《抗战与新启蒙运动》,扬子江出版社1938年版,第5页。
    ②夏征农编:《现阶段的中国思想运动》,一般书店1937年版,第133页。
    ③齐伯岩:《五四运动与新启蒙运动》,《读书月报》1937年第2号。
    ④陈唯实:《抗战与新启蒙运动》,扬子江出版社1938年版,第12-13页。
    ⑤陈唯实:《抗战与新启蒙运动》,扬子江出版社1938年版,第33-35页。
    ⑥《何干之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8页。
    ①《何干之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87页。
    ②1936年1月出版单行本,同年6月出第4版时改名为《大众哲学》。
    ③吕希晨、王育民:《中国现代哲学史(1919-1949)》,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04页。
    ④《艾思奇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84页。
    ①陈伯达:《在文化阵线上》,生活书店1939年版,第8页。
    ②《何干之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431-432页。
    ①《何干之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435-436页。
    ①《艾思奇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420页。
    ②《胡绳全书》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62页。
    ③《何干之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429页。
    ④李方祥:《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学术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潮互动》,《中共党史研究》2008年第2期。
    ①《何干之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423-424页。
    ②张申府:《什么是新启蒙运动》,生活书店1939年版,第7页。
    ③陈伯达:《真理的追求》,新知书店1937年版,第13页。
    ④张申府:《什么是新启蒙运动》,生活书店1939年版,第7页。
    ①《何干之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59页。
    ②陈伯达:《真理的追求》,新知书店1937年版,第12页。
    ③《艾思奇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82页。
    ④《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册,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03页。
    ①《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册,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444-445页。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五四运动文选》,三联书店1959年版,第133-134页。
    ③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五四运动文选》,三联书店1959年版,第86页。
    ④《李大钊文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64页。
    ⑤《何干之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59页。
    ⑥陈伯达:《在文化阵线上》,生活书店1939年版,第23-24页。
    ①陈伯达:《真理的追求》,新知书店1937年版,第2页。
    ②陈伯达:《真理的追求》,新知书店1937年版,第9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31-832页。
    ④《周恩来文化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167页。
    ⑤《周恩来文化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49页。
    ①《何干之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59页。
    ②《何干之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71页。
    ③《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册,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48页。
    ④艾思奇:《新启蒙运动和中国的自觉运动》,《文化食粮》创刊号,1937年3月。
    ⑤艾思奇:《论文化和艺术》,宁夏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2页。
    ①兆鸥:《五四与新启蒙运动》,《北平晨报》1937年5月4日。
    ②张申府:《什么是新启蒙运动》,生活书店1939年版,第24页。
    ③陈伯达:《在文化阵线上》,生活书店1939年版,第23-24页。
    ④张申府:《所思》,三联书店1986年版,第193页。
    ①《张申府文集》第1卷,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04页。
    ②陈伯达:《真理的追求》,新知书店1937年版,第12-13页。
    ①《艾思奇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403-404页。
    ②《张申府学术论文集》,齐鲁书社1985年版,第66-69页。
    ③张申府:《所思》,三联书店1986年版,第192页。
    ④张申府:《思与文》,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73页。
    ⑤张申府:《思与文》,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28页。
    ①《张岱年全集》第1卷,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33页。
    ②《张岱年文集》第1卷,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56页。
    ③《张岱年全集》第1卷,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233-237页。
    ④《张岱年全集》第1卷,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29页。
    ⑤《张岱年全集》第1卷,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230页。
    ⑥《张岱年全集》第1卷,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252页。
    ⑦《张岱年文集》第1卷,清华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56、258页。
    ①《何干之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417页。
    ②陈伯达:《在文化阵线上》,生活书店1939年版,第56-57页。
    ①《何干之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418页。
    ②艾思奇:《论文化和艺术》,宁夏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3页。
    ③艾思奇:《论文化和艺术》,宁夏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3-24页。
    ④艾思奇:《新启蒙运动和中国的自觉运动》《文化食粮》创刊号,1937年3月。
    ⑤艾思奇:《新启蒙运动和中国的自觉运动》,《文化食粮》创刊号,1937年3月。
    ⑥俞红:《论新启蒙运动》,《浙江社会科学》2000年第6期。
    ①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939-1940)第12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54页。
    ①《何干之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95页。
    ②《何干之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95-396页。
    ①《何干之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400页。
    ②《何干之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97页。
    ③《何干之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410页。
    ④《何干之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400页。
    ⑤《何干之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32页。
    ①《何干之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95页。
    ②《何干之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01页。
    ①《何干之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77页。
    ②《何干之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77-378页。
    ①《何干之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429页。
    ②《何干之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89页。
    ①王学典:《20世纪中国史学评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62页。
    ②刘宪苏:《何干之同志关于中国革命问题的理论研究和贡献》,中国人民大学1989年硕士学位论文,第27页。
    ①《张申府文集》第1卷,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52页。
    ②张申府:《什么是新启蒙运动》,生活书店1939年版,第81页。
    ③张申府:《什么是新启蒙运动》,生活书店1939年版,第94页。
    ④张申府:《什么是新启蒙运动》,生活书店1939年版,第94页。
    ⑤张申府:《什么是新启蒙运动》,生活书店1939年版,第107页。
    ⑥张申府:《什么是新启蒙运动》,生活书店1939年版,第199页。
    ①张申府:《什么是新启蒙运动》,生活书店1939年版,第73页。
    ②张申府:《什么是新启蒙运动》,生活书店1939年版,第78页。
    ③张申府:《什么是新启蒙运动》,生活书店1939年版,第198页。
    ④吕振羽: 《中国社会史诸问题》,三联书店1961年版,第124页。
    ①张申府:《什么是新启蒙运动》,生活书店1939年版,第97页。
    ②张申府:《什么是新启蒙运动》,生活书店1939年版,第81页。
    ③张申府:《什么是新启蒙运动》,生活书店1939年版,第113页。
    ④张申府:《什么是新启蒙运动》,生活书店1939年版,第124页。
    ⑤张申府:《什么是新启蒙运动》,生活书店1939年版,第112-113页。
    ⑥张申府:《什么是新启蒙运动》,生活书店1939年版,第40、49页。
    ⑦张申府:《什么是新启蒙运动》,生活书店1939年版,第49-50页。
    ①《张申府文集》第1卷,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85页。
    ②[美]布赖思克罗泽:《蒋介石传》,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62页。
    ③陈唯实:《新人生观与新启蒙运动》,民族革命出版社1939年版,第73页。
    ④高瑞泉:《马克思主义者对“科玄论战”的二度超越》,《江苏社会科学》1991年第2期。
    ①陈唯实:《新人生观与新启蒙运动》,民族革命出版社1939年版,第93页。
    ②陈唯实:《新人生观与新启蒙运动》,民族革命出版社1939年版,第14-19页。
    ①陈唯实:《新人生观与新启蒙运动》,民族革命出版社1939年版,第12页。
    ②陈唯实:《新人生观与新启蒙运动》,民族革命出版社1939年版,第73页。
    ③陈唯实:《新人生观与新启蒙运动》,民族革命出版社1939年版,第73页。
    ①钱善刚:《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新启蒙运动论析》,《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①马千里:《关于新启蒙运动的再认识》,《苏州丝绸工学院学报》2001年第6期。
    ②冯崇义:《论30年代夭折的“新启蒙运动”》,《开放时代》1999年第3期。
    ③卫金桂:《论抗战爆发前后的新启蒙运动》,《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④俞红:《论新启蒙运动》,《浙江社会科学》2000年第6期。
    ⑤姜文荣:《浅析新启蒙运动》,《学海》1994年第4期。
    ⑥张艳:《新启蒙运动对“五四”的反思与超越》,《学术论坛》1997年第4期。
    ①方敏:《论新启蒙运动》,《中州学刊》1997年第2期。
    ②黄一兵:《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新启蒙”思潮研究》,《中共党史研究》2002年第2期。
    ③冯崇义:《国魂,在国难中挣扎——抗战时期的中国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56页。
    ④愚公:《中国的启蒙运动》,《文化建设》1935年第5期。
    ⑤冯崇义:《论三十年代天折的“新启蒙运动”》,《开放时代》1999年第3期。
    ⑥张光芒:《新启蒙运动与五四启蒙运动比较论》,《江西社会科学》2001年第9期。
    ①李旭:《启蒙的流变与转向——新启蒙运动述评(1936-1940)》,上海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第25页。
    ②姚宏志:《“新启蒙运动”概念的首倡者是邓演达》,《中共党史研究》2011年第6期。
    ①《何干之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412-429页。
    ②陈伯达:《真理的追求》,新知书店1937年版,第3页。
    ③艾思奇:《论文化和艺术》,宁夏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1页。
    ④张申府:《文化·教育·哲学》,生活书店1939年版,第1页。
    ⑤胡绳:《启蒙运动》,《自修大学》1937年第2期。
    ⑥《柳湜文集》,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723页。
    ⑦陈伯达:《在文化战线上》,生活书店1939年版,第26页。
    ⑧方敏:《新启蒙运动关于新文化建设的思想》,《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6期。
    ⑨程美东:《中国现代化思想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53-55页。
    ①陈旭麓:《五四以来政派及其思潮》,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547-555页。
    ②吴雁南:《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第3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472-488页;庞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新启蒙运动探析》,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硕士学位论文,第11-14页。
    ③焦海艳:《试析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新启蒙运动》,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第15-19页。
    ④冯崇义:《论30年代天折的“新启蒙运动”》,《开放时代》1999年第3期。
    ⑤俞红:《论新启蒙运动》,《浙江社会科学》2000年第6期。
    ⑥马千里:《关于新启蒙运动的再认识》,《苏州丝绸工学院学报》2001年第6期。
    ⑦[美]微拉·施瓦支:《中国的启蒙运动》,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97-198页。
    ①谭群玉:《新启蒙运动性质新探》,《学术研究》2011年第2期。
    ②李慎之:《不能忘记的新启蒙》,《炎黄春秋》2003年第3期。
    ③黄岭峻:《新启蒙运动述评》,《近代史研究)1991年第5期。
    ④黄一兵:《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新启蒙”思潮研究》,《中共党史研究》2002年第2期。
    ⑤阎润鱼:《比较视野下的新启蒙运动》,《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
    ⑥陈亚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源语境——20世纪30-40年代中国新启蒙运动研究》,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25页。
    ①陈亚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源语境——20世纪30-40年代中国新启蒙运动研究》,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42页。
    ②雷蒙德·怀利:《毛泽东、陈伯达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936-1938),林育川译:《现代哲学》2006年第6期。
    ③郭晓琳:《新启蒙运动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④庞虎:《救亡语境下启蒙思潮的中国化话语论析——以抗战前夕新启蒙运动为中心》,《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
    ⑤王先俊:《“新启蒙运动”期间艾思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阐释》,《党史研究与教学》2010年第3期。
    ⑥李建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抗日战争历史背景下党的政治和文化策略民族化转向的象征》,《现代哲 学》2010年第2期。
    ①王莉:《新启蒙运动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视野》2012年第2期。
    ②张光芒:《新启蒙运动与五四启蒙运动比较论》,《江西社会科学》2001年第9期。
    ③张艳:《新启蒙运动对“五四”的反思和超越》,《学术论坛》1997年第4期。
    ④俞红:《论新启蒙运动》,《浙江社会科学》2000年第6期。
    ⑤王锟、周爱祖:《新启蒙运动——第二次新文化运动》,《甘肃理论学刊》2004年第3期。
    ①黄一兵:《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新启蒙”思潮研究》,《中共党史研究》2002年第2期。
    ②陈晓农:《陈伯达遗稿:狱中自述及其他》,天地图书有限公司1998年版,第54页。
    ③冯崇义:《论三十年代夭折的“新启蒙运动”》,《开放时代》1999年第3期;冯崇义:《国魂,在国难中挣扎——抗战时期的中国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63页。
    ④陈亚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源语境——20世纪30-40年代中国新启蒙运动研究》,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第57页。
    ⑤黄岭峻:《新启蒙运动述评》,《近代史研究》1991年第5期。
    ⑥庞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新启蒙运动探析》,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硕士学位论文,第11页。
    ⑦李旭:《启蒙的流变与转向——新启蒙运动述评》(1936-1940),上海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第99页。
    ①李慎之:《不能忘记的新启蒙》,《炎黄春秋》2003年第3期。
    ②欧阳军喜:《论新启蒙运动》,《安徽史学》2007年第3期。
    [1]王造时:《荒谬集》,自由言论社1935年版。
    [2]陈伯达:《真理的追求》,上海新知书店1937年版。
    [3]夏征农:《中国现阶段的思想运动》,上海一般书店1937年版。
    [4]陈唯实:《抗战与新启蒙运动》,扬子江出版社1938年版。
    [5]陈伯达:《在文化阵线上》,生活书店1939年版。
    [6]张申府:《什么是新启蒙运动》,重庆生活书店1939年。
    [7]张申府:《文化·教育·哲学》,上海生活书店1939年。
    [8]陈唯实:《新人生观与新启蒙运动》,民族革命出版社1939年版。
    [9]延安时事问题研究会编:《抗战中的中国文化教育》,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
    [10]《艾思奇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11][英]汉普生:《启蒙运动》,李丰斌译,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81年版。
    [12]李新等:《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通史》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13]蔡尚思主编:《中国现代思想史资料简编》第3册,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14]吴承仕诞生百周年纪念筹委会编:《吴承仕诞生百周年纪念文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15]《周扬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16]《吴承仕文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17]《张申府学术论文集》,齐鲁书社1985年版。
    [18]《中共中央文件选辑》(1936—1938),中央党校出版社1985年版。
    [19]冯契主编:《哲学大词典》中国哲学史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年版。
    [20]张申府:《所思》,三联书店1986年版。
    [21]杨述:《一二·九漫语》,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6年版。
    [22]中共中央党校党史研究班:《一二九运动史要》,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6年版。
    [23]《柳湜文集》,三联书店1987年版。
    [24]陈旭麓:《五四以来政派及其思潮》,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25]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东方出版社1987年版。
    [26]戴知贤:《十年内战时期的革命文化运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27]贺麟:《文化与人生》,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28][德]卡西勒:《启蒙哲学》,顾伟铭等译,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29][日]近藤邦康:《救亡与传统——五四思想形成之内在逻辑》,山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30]萧延中:《启蒙的价值与局限》,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31][美]微拉·施瓦支:《中国的启蒙运动——知识分子与五四遗产》,李国英等译,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32]吴剑杰:《中国近代思潮及其演进》,武汉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33]纪文勋:《现代中国的思想冲突》,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34]王跃:《五四:文化的阐释与局限》,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35][美]张灏:《危机中的知识分子》,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36]《何干之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37]张岱年等:《中国文化与文化论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38]庄华峰:《吴承仕研究资料》,黄山书店1990年版。
    [39]罗荣渠:《从“西化”到现代化——五四以来有关中国的文化趋向和发展道路论争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40][德]霍克海默、阿多尔诺:《启蒙的辩证法》,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
    [41]《胡绳文集》(1935-1948),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
    [42]王金铭,李子文:《中国现代政治思想史》,吉林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43]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下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44]张静如:《中国共产党思想史》,青岛出版社1992年版。
    [45][美]张灏:《中国启蒙的历史图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46]侯外庐:《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史》,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47]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48]夏征农:《我说了些什么》(1928-1992),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49]叶永烈:《陈伯达传》,作家出版社1993年版。
    [50]李云峰主编:《二十世纪中国史》上册,西北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51]汪晖:《无地仿徨》,浙江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52]许纪霖:《中国现代化史》第1卷,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
    [53]戴知贤,李良志:《抗战时期的文化教育》,北京出版社1995年版。
    [54]冯崇义:《国魂,在国难中挣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55]冯崇义:《抗日战争时期的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56]张申府:《思与文》,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57]汪晖:《死火重温》,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58]郭绪印主编:《新编中国现代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59]罗梅君:《政治与科学之间:三十和四十年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形成》,孙立新译,朱茂铎校,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60]唐宝林:《马克思主义在中国100年》,安徽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61]高瑞泉:《中国近代社会思潮》,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62]《汪晖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63]郭湛波:《近五十年中国思想史》,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64][德]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65]沙健孙,龚书铎:《走什么路——关于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若干重大是非问题》,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66][美]柯文:《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雷颐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67]李强:《自由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68]高力克:《求索的现代性》,浙江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69]《胡绳全书》第1卷,上册,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70]冯林:《重新认识百年中国》,改革出版社1998年版。
    [71]吴雁南,冯祖贻主编:《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第3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72]汪晖:《文化与公共性》,三联书店1998年版。
    [73]陈晓农编著:《陈伯达遗稿:狱中回忆及其他》,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1998年版。
    [74]高瑞泉:《中国现代精神传统》,东方出版社1999年版。
    [75]许纪霖:《另一种启蒙》,花城出版社1999年版。
    [76]丁守和:《中国近代启蒙思潮》下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77]彭明等:《近代中国思想的历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78][美]周策纵:《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79]彭平一:《冲破思想牢笼——中国近代启蒙思潮》,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80]姜义华:《理性缺位的启蒙》,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81]许纪霖:《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论》,东方出版中心2000年版。
    [82]王晴佳:《西方的历史观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83][美]舒衡哲:《张申府访谈录》,[美]李绍明译,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年版。
    [84]王元化:《集外旧文钞》,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85]沙健孙,龚书铎:《五四运动与20世纪中国的历史道路》,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86]寇清杰:《中国新文化的方向——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中西文化观研 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87]郭一曲:《现代中国新文化的探索——张申府思想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88][美]余英时:《重寻胡适历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89]陈哲夫等:《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90]《张灏自选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91]张光芒:《启蒙论》,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
    [92]欧阳哲生:《新文化的传统》,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93]高力克:《五四的思想世界》,学林出版社2003年版。
    [94]宋小英,梁丽萍:《关于中国本位文化的讨论》,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95]杜艳华:《二十世纪中国思想转变的缩影——毛泽东文化思想的演变及其影响》,吉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96]陈晓农编撰:《陈伯达最后口述回忆》,阳光环球出版香港有限公司2005年版。
    [97]《张申府文集》第1卷,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98]程美东主编:《中国现代化思想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99]卢国英:《智慧之路——一代哲人艾思奇》,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00]温波:《重建合法性——南昌市新生活运动研究》(1934-1935),学苑出版社2006年版。
    [101]郑师渠主编:《中国共产党文化思想史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年版。
    [102]陈亚杰:《当代中国意识形态的起源——新启蒙运动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生成语境》,新星出版社2009年版。
    [1]愚公:《中国启蒙运动》,《文化建设》,第1卷第5期,1935年2月。
    [2]艾思奇:《目前中国文化界的动向》,《现世界》,1936年8月。
    [3]胡绳:《思想方法和行动方法》,《新学识》1936年第6期。
    [4]胡绳:《反对迷信和偏见的斗争》,《新学识》1937年第3期。
    [5]艾思奇:《新启蒙运动和中国的自觉运动》,《文化食粮》创刊号,1937年3月。
    [6]艾思奇等:《新启蒙运动座谈》,《读书月报》创刊号,1937年5月。
    [7]艾思奇:《什么是新启蒙运动》,《国民周刊》第8期,1937年6月。
    [8]齐伯岩:《五四运动与新启蒙运动》,《读书月报》第2号,1937年6月。
    [9]胡绳:《启蒙运动》,《自修大学》,1937年2月。
    [10]陈伯达:《论五四新文化运动》,《认识月刊》创刊号,1937年6月。
    [11]《中国本文文化建设宣言》,《文化建设》第1卷第4期。
    [12]炯之:《作家间需要一种新运动》,《大公报》1936年10月25日。
    [13]杨立奎:《斥灭伦丧德的新启蒙运动》,《华北日报》1937年5月24日。
    [14]陈伯达:《思想无罪》,《读书月报》第3号,1937年7月。
    [15]陈伯达:《论新哲学者的自己批判和关于新启蒙运动的建议》,《读书生活》第4卷第9期。
    [16]南冠(彭述之):《新启蒙运动之检讨》,《动向》创刊号,1939年7月25日。
    [17]艾思奇:《中国目前的文化运动》,《生活》星期刊第1卷第19期。
    [18]自非:《新启蒙运动在北平》,《读书月报》第2号,1937年6月。
    [19]张东荪:《重新再来一个文化运动》,《北方青年》第1卷第1期。
    [20]兆鸥:《五四纪念与新启蒙运动》,《北平晨报》,1937年5月4日。
    [21]须旅:《新启蒙运动在北平引起的风波》,《北方青年》第1卷第2期。
    [22]王若水:《“国防哲学”就是投降哲学一评陈伯达的“新启蒙运动”》,《社会科学战线》1978年第1期。
    [23]胡汶本:《论新启蒙运动》,《学习动态》1986年第6期。
    [24]黄岭峻:《新启蒙运动述评》,《近代史研究》1991年第5期
    [25]刘晓辰,曹跃明:《近代中国启蒙运动研究》,《争鸣》1993年第1期。
    [26]俞红:《试析新启蒙运动》,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94年。
    [27]姜文荣:《浅析新启蒙运动》,《学海》1994年第4期。
    [28][韩]金良守:《论“民族形式”论争的发端问题》,《南京大学学报》1996年第2期。
    [29]方敏:《论新启蒙运动》,《中州学刊》1997年第2期。
    [30]张艳:《新启蒙运动对“五四”的反思和超越》,《学术论坛》1997年第4期。
    [31]冯崇义:《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化思潮》,《开放时代》1998年第2期。
    [32]周训芳:《20世纪上半叶大众思想启蒙与社会制度取向》,《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4期。
    [33]汪乾明、邹秀英:《论20至40年代初五四精神的认同与变异》,《史林》1999年第2期。
    [34]王炯华:《二十世纪中国的启蒙运动》,《新东方》1999年第3期。
    [35]冯崇义:《论三十年代夭折的“新启蒙运动”》,《开放时代》1999年第3期。
    [36]陈卫平:《八十年的“五四”观》,《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3期。
    [37]王东:《关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若干问题》,《哲学动态》1999年第4期。
    [38]方敏:《新启蒙运动关于新文化建设的思想》,《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6期。
    [39]俞红:《论新启蒙运动》,《浙江社会科学》2000年第6期。
    [40]马千里:《关于新启蒙运动的再认识》,《苏州丝绸工学院学报》2001年第6期。
    [41]张光芒:《新启蒙运动与五四启蒙运动比较论》,《江西社会科学》2001年第9期。
    [42]黄兴涛,刘辉:《抗战时期中共文化“民族性”意识的觉醒及其理论意义》,《北京档案史料》2002年第1期。
    [43]黄一兵:《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新启蒙”思潮研究》,《中共党史研究》2002年第2期。
    [44]李慎之:《不能忘记的新启蒙》,《炎黄春秋》2003年第3期。
    [45]阎润渔:《比较视野下的新启蒙运动》,《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46]庞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新启蒙运动探析》,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3年。
    [47]宋惠昌:《20世纪30-40年代新启蒙运动》,(上、下),《学习时报》2004年11月22日、2004年12月6日。
    [48]王锟,周爱祖:《新启蒙运动——第二次新文化运动》,《甘肃理论学刊》2004年第3期。
    [49]陈力丹:《新启蒙与陆定一的<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现代传播》2004年第1期。
    [50]钱善刚:《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新启蒙运动论析》,《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51]李维民:《百岁学者谈启蒙——访夏征农同志》,《炎黄春秋》2005年第2期。
    [52]卫金桂:《论抗战爆发前后的新启蒙运动》,《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53]焦海艳:《试析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新启蒙运动》,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54]张艳:《五四运动阐释史研究》(1919-1949),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55]陈亚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源语境——20世纪30-40年代中国新启蒙运动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博士论文,2005年。
    [56]李旭:《启蒙的流变与转向——新启蒙运动述评》(1936-1940),上海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
    [57]欧阳军喜:《论新启蒙运动》,《安徽史学》2007年第3期。
    [58]田玲丽,柏才勇:《张申府与新启蒙运动》,《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59]黄艺羡,黄庆胜:《新启蒙运动:对五四启蒙的承续与超越》,《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年第24期。
    [60]卢毅:《新启蒙运动与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的形成》,《长白学刊》2008年第1期。
    [61]王胜:《新启蒙运动研究综述》,《高校社科动态》2008年第4期。
    [62]杜宏春,钱善刚:《新启蒙运动的现代思考》,《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63]赵阳,焦海艳:《简述20世纪30年代新启蒙运动的发展历程》,《黑龙江史志》2009年第6期。
    [64]丁志强,焦海艳:《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新启蒙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65]王彬彬:《“新启蒙运动”与“左翼”思想在中国的传播》,《河北学刊》2009年第4期。
    [66]张艳:《新启蒙运动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评说》,《史学月刊》2009年第12期。
    [67]毕海:《关于新启蒙运动的历史考察——以“启蒙”为关键词》,《励耘学刊》(文学卷)2009年第2期。
    [68]李金娥:《抗日战争时期新启蒙运动论析》,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69]郭晓琳:《新启蒙运动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70]卢毅:《新启蒙运动与抗日文化统一战线的形成》,《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2期。
    [71]王先俊:《“新启蒙运动”期间艾思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阐释》,《学术界》2010年第5期。
    [72]张育仁,张夷弛:《抗战时期文化普及读物的出版与新启蒙运动的兴起》,《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73]朱理峰:《新启蒙运动中的思想自由、理性和新文化建设》,《经济与社 会发展》2010年第9期。
    [74]姚宏志:《“新启蒙运动”概念的首倡者是邓演达》,《中共党史研究》2011年第6期。
    [75]庞虎:《救亡语境下启蒙思潮的中国化话语论析——以抗战前夕新启蒙运动为中心》,《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
    [76]谭群玉:《新启蒙运动性质新探》,《学术研究》2011年第2期。
    [77]柳玉英:《论新启蒙运动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互动关系》,《福建党史月刊》2011年第4期。
    [78]陈志波,余海岗:《对20世纪30年代新启蒙运动的思考》,《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第2期。
    [79]谭群玉:《新启蒙运动下的“新哲学”与自由主义》,《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
    [80]庞虎:《论20世纪30年代新启蒙运动的历史定位》,《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第7期。
    [81]王莉:《新启蒙运动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视野》2012年第2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