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宋前咏侠诗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侠是中国古代社会的特有产物,人们对侠的评价历来褒贬不一。自春秋战国时期侠产生后,历朝历代都不曾缺少他们的身影。侠的精神气质和人格理想对社会各个阶层的人都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对我们民族性格的塑造也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侠毕竟有着以武犯禁的负面影响,是稳定的社会秩序的破坏者,因此《史记》、《汉书》以后,正史不再为其立传,侠从史家立传对象转为文人吟咏对象。文人借游侠以寄托情感的现象,当始于司马迁,他在《史记·游侠列传》和《刺客列传》中以含有诗意的笔法记录了先秦和西汉的游侠,热情地颂扬了他们的侠义品质,并借以宣泄自身的情感。汉末建安时期,曹植开始了文人咏侠诗的创作,对传统的侠义伦理、侠的人生价值取向进行改造和规范,树立起经典化的侠意象,为封建社会中的不遇文人找到了一种新的情感宣泄的模式。从此,咏侠诗作为新的一种抒情言志题材,很快就融入到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进程中,咏侠诗的创作日渐兴盛,到唐代达到顶峰。宋元明清咏侠诗相对处于低潮期,思想上艺术上都不及唐代。这是因为宋元明清时期武侠文学的主要领域转入叙事文学,转为小说戏曲。
     中国古代咏侠诗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先秦两汉为萌芽期,魏晋南北朝为初创与发展期,隋唐为高潮期,宋元明清为衰落期。中国古代咏侠诗不仅数量众多,而且思想内容极为丰富。在体式上乐府咏侠诗几乎占据了乐府诗主导地位,形成了以《白马篇》、《结客少年场》、《游侠篇》、《少年行》、《长安少年行》、《邯郸少年行》、《侠客篇》、《侠客行》等等乐府形式为主,兼以各种新题的创作模式。在思想内容的表现上则以三种最常见的模式为主:或是都市任侠,斗鸡走马,结客纵酒,借躯复仇,尽情张扬狂放任率之意气;或是侠行边塞,沙场报国,马上取封侯,抒发建功立业之理想;或是追慕古游侠,咏史伤怀,表现对知遇之情的渴望与怀才不遇的愤懑。从本质上来说,文人咏侠诗继承的是风雅传统,主要表现的是文人士大夫的理想抱负与济世情怀,呈现出鲜明的文人士大夫的人生理想与审美标准。这是现实中的游侠人格、侠义伦理与文人士大夫的人生理想相融合的结果。
     本文主要以宋前咏侠诗为研究对象,文章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正文共五章内容。
     引言部分主要是对侠文化的研究现状与本文的研究目的、古代侠文学发展概况、咏侠诗概念的界定作一简单介绍。
     第一章主要探究侠的兴起与游侠歌谣的萌芽问题。首先从社会历史文化背景来看,最初的侠起源于士阶层。春秋战国之际侠诞生以来,不断有各阶层的人加入其中,侠的人格模式和侠义品性已经初步确立。伴随着侠的活跃,先秦时期一些反映游侠事迹的歌谣也开始萌芽,掀开了中国侠文学的帷幕,启发了咏侠诗的创作。先秦游侠歌谣的生存与传播状态是与史相依,关联着某些重要的历史人物而被收入史书或野史小说当中。
     第二章主要阐述两汉咏侠歌谣俗谚产生与咏侠诗的萌芽问题。早期咏侠歌谣俗谚曾经以其丰富的思想内容和真朴自然的艺术风格广泛地传播于都市与乡曲。不仅真实地反映了当时游侠发展的真实状况及其社会评价,而且成为中国古代咏侠诗的源头,后代文人咏侠诗即由此孕育和发展。汉代除了游侠歌谣与民谚外,在乐府民歌中还有《东门行》、《雁门太守行》、《平陵东》等作品可以看作早期咏侠诗,也可称为咏侠诗的萌芽。
     第三章主要探究魏晋南北朝咏侠诗的发展状况。作为游侠从史传记载进入到文学创作的最初阶段,建安咏侠诗既保留着先秦两汉游侠歌谣那种质朴的写实作风,又开始了理想化的加工改造。曹植塑造了经典的游侠形象,立体化地展现出了侠者的人格魅力,并借侠意象达到抒情言志的目的。曹植规范并改造了侠义伦理中的某些品性,开创了侠行边塞的模式,将侠客的人生价值引导到“效功当世”,“捐躯赴国难”的一面,大大提升了侠的人格理想的境界,而使游离于主流社会之外的游侠逐渐被正统文化所接受。
     两晋时期,主要是继续沿着曹植所开辟的抒情传统向前发展。虽然作品留存数量仍然不多,但傅玄、张华、左思和陶渊明等人的咏侠诗在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方面更加丰富和成熟起来。南北朝咏侠诗数量大增,而且表现的内容更加丰富。南朝诗人崇尚声色、追求艺术形式的完善与华美的作风在咏侠诗中也得到了充分地展示,浮华之风渐起。北朝咏侠诗作者和作品数量虽远不及南朝,但总体风格比南朝要刚健粗犷得多。
     第四章主要论述隋及初盛唐咏侠诗。隋代的咏侠诗呈现出南北合流的趋势,卢思道、柳庄、辛德源、何妥、隋炀帝杨广、王胄、弘执恭等人的作品成功地将慷慨悲凉与缠绵婉约、华辞浪漫与质朴实际融为一炉,体现了对南北诗风的巧妙融合,也有一些作品则继续沿着南朝的浮华柔靡风气继续发展。
     初唐是对传统咏侠诗继承与改造的关键时期,咏侠诗作品在承袭前代的基础上开始向自具面目的唐人咏侠诗过渡。初唐咏侠诗的主体是把任侠与从戎边塞、卫国建功主题结合起来,使咏侠诗与边塞诗水乳交融;同时咏侠也逐渐渗透到咏史、咏怀、赠别、咏物、闺怨等诸多领域,而呈现出多元化的面貌。作品中诗人的自我形象越来越突出。
     盛唐是咏侠诗创作的黄金时代、繁荣鼎盛时期。咏侠诗的创作方面,不仅群星璀璨、大家辈出,而且形成了一种作为大唐盛世精神及其文化体现的独特风貌。盛唐咏侠诗最突出的表现是将游侠的活动场所置于生活的两个极端:繁华的都市与荒远的边关,一处弥漫着声色犬马的喧嚣,一处充满了生死厮杀的呐喊。盛唐诗人创造性地将这两个对立的生活场景统一在自己的咏侠诗中,借以表现内心对功业理想的渴求和对世俗享乐的需要,这是唐人要求充分展现自身生命价值和享受生活乐趣的愿望的体现。李白是盛唐咏侠诗人的最杰出代表,其作品可归结为侠与儒的碰撞与统一。儒重秩序、强调整体利益;侠重个性张扬、强调个体自由;儒的行事是温和的,侠的行事是激烈的,李白把这两种差别较大的人格思想融合起来使之在功业理想的追求上得到了统一,形成一种新的完美人格,既可以实现建功立业的理想,又可以保持人格的独立自由,最终的目标就是功成身退。李白咏侠诗的艺术风貌代表了唐人共同的审美追求,其艺术个性又超越时代之上,而成为唐人审美理想的最高典范。
     第五章主要论述中晚唐时期咏侠诗。随着盛世光环的渐渐消隐,中晚唐咏侠诗虽然有些诗篇还延续着盛唐的袅袅余音,但毕竟已成绝响。盛唐诗人灌注在咏侠诗中的生命激情渐渐冷却,诗人们开始冷静地审视侠这一特殊的人群,在自己的咏侠诗中开始以批判的态度描述侠之堕落,即使颂扬也与之保持一定的距离。实际上这也反映出中晚唐诗人正以一种与以往不同的视角表现自己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The knight-errant is a unique product of ancient Chinese society, and the evaluations of the knight-errant by people are always quite different from each other. The knight-errant emerged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and existed in nearly every dynasty. Knight-errant 's temperament and personality has a great attraction on all levels of society. It can not be ignored that the knight-erran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shaping our national characters. But the knight-errant, after all, has a negative impact on military taboo, and is taken as the destroyer of social order and stability. Therefore, since the "Historical Records"and "Han", the historian is no longer his biography, knight-errant has stepped down from the history books and appeared in literary creations. Making use of chivalrous people to express the emotion and aspiration started with Sima Qian. In his "Historical Records ? Ranger Tales" and "assassins", he recorded the chivalrous persons of the Qin and Han by usig lyric strokes. He enthusiastically praised the qualities of their chivalry, and unbosomed his own feelings. During Jian’an Period of the Han Dynasty, Cao zhi, as one of the scholars, began to write knight-errant poetry. He has revolutionized and standardized the traditional chivalric ethics, as well as the knight-errant’s value of life,set up a classic image of the knight-errant, which formed a new model of emotional catharsis for the unsatisfied scholars in the Feudal society. Since then, knight-errant poems, as a a new way of expressing the emotion and aspiration, quickly melted into the process development of ancient Chinese poetry. Knight-errant poetry grew prosperous, and in the Tang dynasty reached its peak. Although the Ming and Qing experienced a downturn, showing a declining trend. Many famous poets have participated in knight-errant poetry cre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Knight-errant Poetry of Ancient China has gone through four stages: Qin and Han is the initial stage, Wei-Jin and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is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period, Sui and Tang dynasties is the climax stage, Song-Yuan- Ming-Qing Period is on the decline. Knight-errant Poetry is not only very large in the number of poems, but also quite rich in its thoughts. Chivalry in style on the verse poems to dominate almost, formed the "White Horse Posts" and other verse forms based. And to create models of new themes. In the ideological content of the performance to recruit members are mainly of three of the most common mode: Or injustice, in the city,cockfighting cursory, drinking friends, murder revenge,enjoying the performance of wild laissez-faire rate of emotional or went to the border to defend the country,express the ideal of making contributions;missed the ancient knight-errant,want to be appreciated,express depressed mood. Knight-errant Poetry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revival, or even become inspired passionate people save the horn. In essence, Knight-errant Poetry inherited the traditional elegance. Knight-errant Poetry is mainly the ideal of literati and Aspirations feelings. Poetry performance shows the main distinctive literati ideal of life and standards of beauty. This is the knight-errant Poetry's life personality and literary ideal fusion of the results.
     In this paper, we take knight-errant Poetry before the Tang and Tang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is article includes three parts of introduction, body and conclusion. The contents of the main body has five chapters.
     Introduction briefly introduces the current status of knight-errant culture, and discusses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the psychological differences of appreciating knight-errant,the rheological refined literature, and the definitions of the concepts of Chivalry Poetry.
     The first chapter is the rise of exploration Lantern problem with the Ranger Songs of the bud. First, from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from the initial scholar -class. knight-errant occasion of the birth of Spring and Autumn since there have been people from all strata to join, Chivalry and chivalrous character personality model has been initially established.With the active knight-errant, Qin Dynasty some of the songs reflect the Paladin began to sprout deeds, opened the curtain on China's knight-errant literature, inspired knight-errant poetry.Pre Ranger Songs of the survival and dissemination of the history of the state is dependent, associated with some important historical figures have been among the earnings histories or unofficial fiction.
     The second chapter is the Han Dynasty knight-errant songs proverbs and poetry produced budding problem. knight-errant early songs proverbs have their rich natural ideological content and artistic style of Park real wide spread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It is not only a true reflection of the true state of development at Knight and social assessment, and knight-errant Poetry of Ancient China source.In the folk songs in there, "Pinglingdong" and "Yanmentaishouxing" and "Dongmenxing" and other works can be seen as early knight-errant poetry
     The third chapter is to study poetry Wei knight-errant development. Jian period of knight-errant poetry retains the realistic style of simple, idealized process began a transformation. Cao zhi shape the image of warriors in the classic, comprehensive show of knight's personal charm, and by the lyric and chivalrous image to the purpose.Cao zhi specific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the chivalrous ethics of some of the character, to create a line of frontier model of knight, the knight's values lead to the "efficiency function when the World", "died to go to national calamity" side, greatly enhance the personality ideal knight realm, Er Shi drifted away from mainstream society outside of the Ranger gradually accepted by orthodox culture.
     Jin period, mainly to open up the lyric tradition of Cao Zhi forward. Although the number of entries retained is still small, but Zhang Hua, Zuo si and Tao yuanming’s knight-errant poem and others in the ideological content and artistic expression has become more rich and mature.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knight-errant Poetry increase in number, but also enriched the performance Southern poet advocate and sensual, the pursuit of perfection and gorgeous art form style of poetry in Chivalry has also been fully demonstrated, the wind gradually from Vanity Fair. Chivalry Poetry of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number of works, though far less, but the overall style is much more rugged than the Southern to vigorous.
     Fourth chapter discusses the Sui and Tang knight-errant poetry .The Early Poems. Sui Chivalry poem shows the trend of convergence north and south, Lueth Road, Liu Zhuang, Xin de-Yuan, Ho properly, Emperor Yang Guang, Joe Wang, Hong-executive Christine, who works successfully generous sadness and lingering graceful, China resignation Romantic and rustic for the actual melting furnace, embodies the clever poetry of the North-South integration, there are some works will continue along Southern's flashy soft extravagant atmosphere continue to develop.
     Knight-errant Early poems of traditional inheritance and transformation of the critical period, Chivalry inherited poetic works based on the previous generation, began to face the Chinese from a poem Chivalry transition. The main body of the early Tang knight-errant poetry is to injustice, and enlist the border, the Great Patriotic theme meritorious deeds together, to make poetry and Chivalry Frontier harmony; while Chivalry is gradually infiltrated into the history of chant, Chanting, Farewell, Sing woe, and many area, while showing a diversity of appearance. Works of the poet's self-image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Tang Dynasty is the golden age of knight-errant poetry. Knight-errant poetry, not only the stars shining, everyone giving birth, and the formation of The Tang Dynasty, a spirit and culture, as embodied in a unique style. Sheng Tang knight-errant poetry is the most prominent performance venues ranger put the two extremes of life: the bustling border city and the shortage far, one filled with sensual pleasures of the noise, a cry full of life and death fight against the enemies. Poets creative life of these two opposing scenarios Chivalry unified in their poems to his inner vision of the exploits the desire and the need for secular pleasures, which is required to fully demonstrate their Chinese values and the enjoyment of life the embodiment of desire. Sheng-Tang knight-errant poet Li Bai is the most outstanding representative of his works can be attributed to knight-errant and Confucianism, and unification of the collision. Re-order, Confucianism, emphasizing whole; Knight-errant re-individuation, emphasizing individual freedom; Confucianism acting is moderate, knight-errant 's acting is intense, Li Bai, a large difference between these two personality of the integration up to the ideal in the exploits pursuit has been unified to form a new perfect personality, not only make contributions to the ideal can be achieved, but also maintain the character of independence and freedom, the ultimate goal is to withdraw from the scene.
     The fifth chapter discusses the period of Knight-errant Poetry in the Middle and Late Period in the Tang Dynasty. As the Golden Age aura gradually vanished, the knight-errant poetry in the late Tang has become a lost art, though some poetry still sticked to the styles beforeward. With the passion in Knight-errant Poetry gradually cooled, the poets began to look calmly into this special chivalry population. They began to critically describe the depravity of knight-errant in their poems, or praised them with a certain distance. In fact, this also reflects that in the late Tang poets were putting their eyes on the social reality in a quite different perspective .
引文
①刘若愚《中国之侠》中译本由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出版。
    ②田毓英《西班牙骑士与中国侠》由台北商务印书馆1984年出版。
    ③崔奉源《中国古典短篇侠义小说研究》由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6年出版。
    ④龚鹏程《大侠》由台北锦冠出版社1987年出版。
    
    ①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鲁迅学术论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98页。
    ②刘若愚《中国之侠》,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8页。
    ③曹正文《中国侠文化史》,云龙出版社(台北),1997年,第4页。
    
    ①李景星著,陆永品点校整理《史记评议》,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32页。
    ②司马迁《史记》卷一二四《游侠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182页。
    
    ①王立《武侠文化通论·前言》,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6页。
    ②章炳麟《訄书·儒侠》(重订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44页。
    ①骆玉明《中国游侠史序》,载汪涌豪《中国游侠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页。
    ②吴从先撰,李安纲、赵晓鹏述论《小窗自纪》,中国社会出版社,1997年版,第144页。
    ③陈继儒撰,王恺注评《小窗幽记》,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384页。
    ④梁启超《〈意大利兴国侠士传〉序》,载于夏晓虹辑《〈饮冰室合集〉集外文》(上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页。
    
    ①阿忠荣《中国古代文学侠特征的异变及启示》,《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3期,第69页。
    ②曹正文《中国侠文化史》,云龙出版社(台北),1997年版,第41页。
    
    ①陈双阳《中国侠文化流变试探》,《中山大学学报》,1996年第4期,第82页。
    ②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鲁迅学术论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98页。
    ③韩云波《中国侠文化:积淀与承传》,重庆出版社,2005年版,第145页。
    
    ①张志和、郑春元《中国文史中的侠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10页。
    ②汪聚应《唐人咏侠诗刍论》,《文学遗产》,2001年第6期。
    
    ①郑春元《侠客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2页。
    ②刘若愚《中国之侠》,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3页。
    ③刘若愚《中国之侠》,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4页。
    ④崔奉源《中国古典短篇侠义小说研究》,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6年版,第38页。
    ①徐斯年《侠的踪迹——中国武侠小说史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4页。
    ②章炳麟《訄书·儒侠第六》,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27页。
    ③梁启超《饮冰室合集》卷四《中国之武士道》,中华书局,1932年版。
    ④王学泰《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同心出版社,2007年版,第96页。
    ⑤谭嗣同《仁学·自叙》,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1页。
    ⑥鲁迅《鲁迅全集》卷四《流氓的变迁》,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55页。
    ⑦闻一多《闻一多全集》卷三《关于儒、道、土匪》,三联书店,1982年版,第44页。
    ⑧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97页。
    ⑨劳干《论汉代游侠》,《文史哲学报》1950年第1期,第241页。
    ⑩熊宪光《纵横流为侠士说》,《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第50页。
    11郭沫若《青铜时代·墨子的思想》,群益出版社,1946年版,第159页。
    12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卷二,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20页。
    
    ①陶希圣《辩士与游侠》,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第3页。
    ②陶希圣《辩士与游侠》,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73-74页
    ③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二卷)《原儒墨》,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408页。
    ④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卷二,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20页。
    ⑤顾颉刚《史林杂识初编》,中华书局,1963版,第88页。
    ⑥吕思勉《秦汉史》(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517页。
    ⑦陈山《中国武侠史》,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13页。
    
    ①顾颉刚《史林杂识初编》,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88页。
    ②吕思勉《秦汉史》(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517页。
    ③顾颉刚《史林杂识初编》,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85页。
    ④孙希旦《礼记集解》卷一二《王制第五之一》,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09页。
    ⑤孙希旦《礼记集解》卷一二《王制第五之一》,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14页。
    ⑥孙希旦《礼记集解》卷一二《王制第五之二》,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43页。
    
    ①章培恒《从游侠到武侠:中国侠文化的历史考察》,《复旦学报》1994年第3期,第76页。
    ②吕思勉《中国社会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266-267页。
    ③转引自王学泰《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同心出版社,2007年版,第93页。
    ④班固《汉书》卷九二《游侠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697页。
    ⑤吕思勉《秦汉史》(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517页。
    
    ①郑春元《侠客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90页。
    ②刘宝楠《论语正义》卷一七《宪问第十四》,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568页。
    ③焦循《孟子正义》卷二三《告子章句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349页。
    ④刘宝楠《论语正义》卷一六《子路第十三》,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538页。
    
    ①司马迁《史记》卷八六《刺客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515-2516页。
    ②司马迁《史记》卷八三《鲁仲连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464页。
    
    ①司马迁《史记》卷七六《平原君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367页。
    ②司马迁《史记》卷八一《蔺相如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442页。
    ③刘向《战国策》卷二五《魏策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923页。
    
    ①司马迁《史记》卷八六《刺客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516-2518页。
    ②司马迁《史记》卷八六《刺客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519-2521页。
    ③司马迁《史记》卷八六《刺客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523页。
    
    ①司马迁《史记》卷八六《刺客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531页。
    ②司马迁《史记》卷八六《刺客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533页。
    ③司马迁《史记》卷一二四《游侠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183页。
    ④司马迁《史记》卷三一《吴太伯世家》,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459页。
    
    ①班固《汉书》卷九二《游侠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697页。
    ②事见司马迁《史记》卷七七《魏公子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377-2385页。
    ③司马迁《史记》卷七五《孟尝君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363页。
    ④司马迁《史记》卷一二四《游侠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183页。
    
    ①事见司马迁《史记》卷七七《魏公子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378-2383页。
    ②班固《汉书》卷九二《游侠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699页。
    ③司马迁《史记》卷八三《鲁仲连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465页。
    ①司马迁《史记》卷一二四《游侠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181页。
    ②孟胜事见《吕氏春秋·上德》。
    ③司马迁《史记》卷六六《伍子胥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173页。
    ④司马迁《史记》卷七七《魏公子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378页。
    ①事见司马迁《史记》卷四三《赵世家》,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783-1785页。
    ②王先慎《韩非子集解》,《诸子集成》第五册,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50页。
    ③司马迁《史记》卷一二四《游侠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183页。
    
    ①司马迁《史记》卷八六《刺客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530页。
    ②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3-24页。
    ③司马迁《史记》卷三一《吴太伯世家》,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459页。
    
    ①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7-28页。
    ②司马迁《史记》卷六六《伍子胥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173页。
    ①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4-25页。
    ②司马迁《史记》卷八六《刺客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534页。
    ③司马迁《史记》卷八六《刺客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528页。
    ④司马迁《史记》卷八六《刺客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527页。
    ⑤司马迁《史记》卷八六《刺客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528页。
    ⑥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3页。
    ①司马迁《史记》卷八六《刺客列传》正义引《燕丹子》,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535页。
    ①班固《汉书》卷九二《游侠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698,3699页。
    
    ①班固《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136页。
    ②司马迁《史记》卷一二四《游侠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188页。
    ③班固《汉书》卷九二《游侠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699页。
    ④司马迁《史记》卷八六《刺客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536页。
    ⑤司马迁《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39页。
    ①司马迁《史记》卷五五《留侯世家》,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033页。
    ②司马迁《史记》卷五五《留侯世家》,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036页。
    ③司马迁《史记》卷八九《张耳陈余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571页。
    ④司马迁《史记》卷八九《张耳陈余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586页。
    ⑤司马迁《史记》卷一〇〇《季布栾布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729页。
    ⑥司马迁《史记》卷一〇〇《季布栾布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732页。
    ⑦司马迁《史记》卷一〇〇《季布栾布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732页。
    ⑧李景星《史记评议》,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89页。
    ⑨司马迁《史记》卷一〇〇《季布栾布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733-2734页。
    ⑩司马迁《史记》卷九一《黥布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597页。
    
    ①范晔《后汉书》卷六七《党锢列传》,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2184页。
    ②司马迁《史记》卷八《高祖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42-343页。
    ③司马迁《史记》卷一二一《儒林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117页。
    ④司马迁《史记》卷一〇〇《季布栾布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729页。
    ⑤司马迁《史记》卷九四《田儋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643页。
    ⑥司马迁《史记》卷九四《田儋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647页。
    ⑦司马迁《史记》卷九四《田儋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648页。
    ⑧司马迁《史记》卷九四《田儋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648-2649页。
    
    ①司马迁《史记》卷八九《张耳陈余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583页。
    ②司马迁《史记》卷八九《张耳陈余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583页。
    ③司马迁《史记》卷八九《张耳陈余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585页。
    ④司马迁《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999页。
    ⑤班固《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841页。
    
    ①司马迁《史记》卷一〇六《吴王濞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822,2823页。
    ②司马迁《史记》卷一一八《刘长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076页。
    ③司马迁《史记》卷一一八《刘长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079页。
    ④司马迁《史记》卷一一八《刘安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082页。
    ⑤司马迁《史记》卷一一八《刘赐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095页。
    ⑥司马迁《史记》卷五八《梁孝王世家》,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083页。
    ⑦司马迁《史记》卷九三《陈豨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642页。
    ⑧司马迁《史记》卷九三《陈豨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640页。
    
    
    ①司马迁《史记》卷一〇七《魏其武安侯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840页。
    ②司马迁《史记》卷一〇七《魏其武安侯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842页。
    ③班固《汉书》卷九二《游侠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698页。
    ④司马迁《史记》卷一〇七《魏其武安侯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847页。
    ⑤班固《汉书》卷九二《游侠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699页。
    ⑥司马迁《史记》卷一二四《游侠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181-3183页。
    ①司马迁《史记》卷一二四《游侠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183页。
    ①司马迁《史记》卷一二四《游侠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184页。
    ②司马迁《史记》卷一二四《游侠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185页。
    ③班固《汉书》卷九二《游侠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718页。
    ④班固《汉书》卷九二《游侠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707-3708页。
    
    ①班固《汉书》卷九二《游侠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708页。
    ②司马迁《史记》卷一二四《游侠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189页。
    ③司马迁《史记》卷一二四《游侠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187页。
    ④班固《汉书》卷九二《游侠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715页。
    ⑤班固《汉书》卷九二《游侠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718页。
    ⑥司马迁《史记》卷一〇七《灌夫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847页。
    
    ①班固《汉书》卷七六《赵广汉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200页。
    ②司马迁《史记》卷一二四《游侠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189页。
    ③班固《汉书》卷九二《游侠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705页。
    ④司马迁《史记》卷一二四《游侠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187页。
    ①查屏球《从游士到儒士——汉唐士风与文风论稿》,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6页。
    ②司马迁《史记》卷一二四《游侠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184页。
    ③司马迁《史记》卷一二四《游侠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188-3189页。
    ④班固《汉书》卷六七《朱云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912页。
    ⑤班固《汉书》卷九二《游侠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710页。
    ⑥范晔《后汉书》卷七六《王涣传》,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2468页。
    
    ①司马迁《史记》卷一二四《游侠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184页。
    ②司马迁《史记》卷一〇一《袁盎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744页。
    ③班固《汉书》卷九二《游侠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705页。
    ④班固《汉书》卷九二《游侠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710页。
    
    ①司马迁《史记》卷一二四《游侠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188页。
    ②班固《汉书》卷九二《游侠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717页。
    ③司马迁《史记》卷一二二《酷吏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133页。
    ④班固《汉书》卷七六《赵广汉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200页。
    ⑤司马迁《史记》卷一二二《酷吏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151页。
    ⑥班固《汉书》卷九〇《酷吏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673页。
    
    ①司马迁《史记》卷一二四《游侠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184页。
    ②司马迁《史记》卷一二二《酷吏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133页。
    ③司马迁《史记》卷一一二《主父偃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961页。
    ④班固《汉书》卷六《武帝纪》,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79页。
    ⑤司马迁《史记》卷一二四《游侠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188页。
    
    ①班固《汉书》卷九二《游侠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699页。
    ②司马迁《史记》卷一一一《卫青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946页。
    
    ①班固《汉书》卷九二《游侠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698页。
    ②孙希旦《礼记集解》卷一二《王制第五之一》,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28页。
    ③班固《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123页。
    ④班固《汉书》卷二二《礼乐志》,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045页。
    
    ①转引自范晔《后汉书》卷六七《范滂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204页。
    ②司马迁《史记》卷一〇七《魏其武安侯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847页。
    ③司马迁《史记》卷一〇七《魏其武安侯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847页。
    
    ①顾颉刚《论〈诗经〉所录全为乐歌》,《古史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639页。
    ②司马迁《史记》卷一二四《游侠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182页。
    ③司马迁《史记》卷一〇〇《季布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731页。
    ④司马迁《史记》卷一〇〇《季布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729页。
    ①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24页。
    ②陈寿《三国志》卷一八《魏书·阎温传》引《魏略·勇侠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551页。
    ③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上)汉诗卷八为“宋晖”。据范晔《后汉书·朱乐何列传》当为“朱晖”。
    ④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07-208页。
    ⑤范晔《后汉书》卷四三《朱晖传》,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1458-1459页。
    ⑥范晔《后汉书》卷四三《朱晖传》,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1459页。
    
    ①班固《汉书》卷九二《游侠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707页。
    ②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24页。
    ③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39页。
    ④班固《汉书》卷九二《游侠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708页。
    
    ①班固《汉书》卷九〇《酷吏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668页。
    ②班固《汉书》卷九〇《酷吏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668页。
    ③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42页。
    ④范晔《后汉书》卷八三《戴良传》,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2773页。
    ⑤班固《汉书》卷九二《游侠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699页。
    ⑥司马迁《史记》卷一二二《酷吏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133页。
    ⑦司马迁《史记》卷一二二《酷吏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135页。
    ⑧班固《汉书》卷九〇《酷吏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668页。
    
    ①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36页。
    ②司马迁《史记》卷一二二《酷吏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650页。
    ③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23页。
    ④班固《汉书》卷九〇《酷吏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673-3674页。
    ①萧涤非《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1984年版,第98页。
    
    ①郭茂倩《乐府诗集》卷六六《杂曲歌辞六》,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948页。
    ②郭茂倩《乐府诗集》卷六七《杂曲歌辞七》,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966页。
    
    ①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69-270页。
    ②吕思勉《秦汉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518页。
    ③汪涌豪《中国游侠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7页。
    
    ①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71-272页。
    ②范晔《后汉书》卷七六《王涣传》,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2469页。
    ③范晔《后汉书》卷七六《王涣传》,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2470页。
    
    ①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59页。
    ②司马迁《史记》卷一二四《游侠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183页。
    ③司马迁《史记》卷一二四《游侠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189页。
    ④萧涤非《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98页。
    
    ①参见葛剑雄《中国人口发展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7-138页。
    ②汪涌豪《中国游侠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4页。
    
    ①陈寿《三国志》卷一《魏书·武帝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2页。
    ②陈寿《三国志》卷一《魏书·武帝纪》引《魏书》,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49-50页。
    ③刘大杰《魏晋思想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4-5页。
    ①陈寿《三国志》卷一《魏书·武帝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页。
    ②范晔《后汉书》卷七四《袁绍传》,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2373页。
    ③范晔《后汉书》卷七四《袁绍传》,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2374页。
    ④范晔《后汉书》卷七五《袁术传》,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2438页。
    ⑤范晔《后汉书》卷七五《张邈传》,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2446页。
    ⑥陈寿《三国志》卷一《魏书·武帝纪》引《英雄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6页。
    
    ①陈寿《三国志》卷四六《吴书·孙破虏讨逆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092页。
    ②陈寿《三国志》卷五五《吴书·甘宁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292页。
    ③姚思廉《梁书》卷二八《裴之横传》,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417页。
    ④姚思廉《梁书》卷一〇《邓元起传》,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197页。
    
    ①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66页。
    ②司马迁《史记》卷八六《刺客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534页。
    
    ①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79页。
    ②司马迁《史记》卷八六《刺客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533页。
    
    ①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10页。
    ②萧涤非《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59页。
    ③孙希旦《礼记集解》卷《曲礼上第一之四》,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87页。
    ④陈寿《三国志》卷二四《魏书·韩暨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677页。
    ⑤范晔《后汉书》卷六七《何顒传》,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2217页。
    ⑥陈寿《三国志》卷二《魏书·文帝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82页。
    
    ①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24页。
    ②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29-430页。
    ③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40页。
    
    ①班固《汉书》卷九二《游侠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697页。
    ②班固《汉书》卷九二《游侠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700页。
    
    ①陈寿《三国志》卷一《魏书·武帝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页。
    ②范晔《后汉书》卷六八《许劭传》,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2234页。
    ③王先慎《韩非子集解》,《诸子集成》第五册,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50页。
    ④司马迁《史记》卷一二四《游侠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181页。
    ⑤班固《汉书》卷九二《游侠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699页。
    ⑥班固《汉书》卷六二《司马迁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737-2738页。
    ⑦班固《汉书》卷六二《司马迁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738页。
    
    ①陈寿《三国志》卷二一《魏书?王粲传》注引《魏略》,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598页。
    ②曹植著,赵幼文校注《曹植集校注?七启》,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8-11页。
    
    ①陈寿《三国志》卷一九《魏书?陈思王植传》注引《文士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562页。
    ②司马迁《史记》卷一二四《游侠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183页。
    ③曹植著,赵幼文校注《曹植集校注?与杨德祖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54页。
    ④陈寿《三国志》卷一九《魏书?陈思王植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557页。
    
    ①司马迁《史记》卷一二四《游侠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182页。
    ②司马迁《史记》卷一三〇《太史公自序》,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318页。
    ③曹植著,赵幼文校注《曹植集校注?求自试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370页。
    ④萧涤非《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40页。
    ①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31页。
    ②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32页。
    ③班固《汉书》卷九二《游侠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699页。
    
    ①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29页。
    ②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40页。
    ③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51页。
    ④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25页。
    
    ①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50页。
    ②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31页。
    ③曹植著,赵幼文校注《曹植集校注?陈审举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445页。
    ④曹植著,赵幼文校注《曹植集校注?求自试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369页。
    
    ①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32-433页。
    ②司马迁《史记》卷一二四《游侠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181页。
    ③刘大杰《魏晋思想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页。
    
    ①曹植著,赵幼文校注《曹植集校注?与杨德祖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54页。
    ②曹植著,赵幼文校注《曹植集校注?求自试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368页。
    
    ①东方朔《答客难》,萧统《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2002页。
    ②陈寿《三国志》卷一九《魏书?陈思王植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565页。
    ③曹植著,赵幼文校注《曹植集校注?求自试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370页。
    
    ①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63页。
    ②郭茂倩《乐府诗集》卷六一《杂曲歌辞一》,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886页。
    ①陈寿《三国志》卷一八《魏书·庞淯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548-549页。
    ①萧涤非《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76页。
    ②萧涤非《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77页。
    ③陈延杰《诗品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第33页。
    ④余冠英《汉魏六朝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144页。
    ⑤林庚等《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39页。
    ⑥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13页。
    ⑦郭茂倩《乐府诗集》卷六七《杂曲歌辞七》,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973页。
    
    ①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12页。
    ②房玄龄《晋书》卷三六《张华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068页。
    ①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10页。
    ①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12页。
    ②萧涤非《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92页。
    ③司马迁《史记》卷一二九《货殖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271页。
    ④司马迁《史记》卷一二四《游侠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183页。
    ⑤房玄龄《晋书》卷三〇《刑法志》,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931-932页。
    
    ①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11页。
    ②参见《晋书》卷三六《张华传》,第1068页。
    ①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733页。
    ②司马迁《史记》卷八三《鲁仲连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464页。
    ③司马迁《史记》卷八三《鲁仲连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465页。
    
    ①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732页。
    ②范晔《后汉书》卷四七《班超传》,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1571页。
    ③范晔《后汉书》卷四七《班超传》,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1575页。
    ④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733页。
    
    ①司马迁《史记》卷八六《刺客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528页。
    ②房玄龄《晋书》卷九二《文苑列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375页。
    ③房玄龄《晋书》卷九二《文苑列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377页。
    
    ①《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22页。
    ②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984页。
    ③刘逸生注《龚自珍己亥杂诗注》第一二九首,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83页。
    ①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005页。
    
    ①见《陶渊明研究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69页。
    ②徐公持《魏晋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67页。
    
    ①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222页。
    ②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466页。
    
    ①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558页。
    ②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561页。
    ③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720页。
    ④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722页。
    ⑤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745页。
    
    ①姚思廉《梁书》卷四九《吴均传》,中华书局,1973年版,698页。
    ②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211页。
    
    ①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408页。
    ②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263页。
    
    ①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295-1296页。
    ②吴淇著《六朝选诗定论》,广陵书社,2009年版,第338页。
    ③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760页。
    ④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770页
    
    ①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619页。
    ②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319页。
    100
    
    ①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267页。
    ②李延寿《南史》卷一三《鲍照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60页。
    ③姚思廉《梁书》卷一四《江淹传》,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247页。
    ④李延寿《南史》卷五九《江淹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447页。
    
    ①姚思廉《梁书》卷一四《江淹传》,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247-248页。
    ②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571页。
    ③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575页。
    ④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582页。
    
    ①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761页。
    ②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098页。
    ③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443页。
    
    ①房玄龄《晋书》卷七五《范宁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987页。
    ②沈约《宋书》卷七四《臧质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910页。
    ③姚思廉《陈书》卷一二《徐度传》,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188-189页。
    ④王夫之《读通鉴论》,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26页。
    
    ①曹植著,赵幼文校注《曹植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25页。
    ②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268页。
    ③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911页。
    ④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949页。
    
    ①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511页。
    ②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507页。
    ③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679页。
    ④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349页。
    
    ①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395页。
    ②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819页。
    ③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468页。
    ④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481页。
    
    ①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二四,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359页。
    ②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二四,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311页。
    ③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034页。
    ④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480页。
    ⑤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508页。
    
    ①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527页。
    ②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570页。
    ③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605页。
    ④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二四,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360页。
    
    ①班固《汉书》卷八四《翟义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426-3427页。
    ②李延寿《北史》卷八三《文苑列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781-2782页。
    ③刘师培《刘申叔遗书》(上),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561页。
    ④班固《汉书》卷二八《地理志》,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655页。
    ①班固《汉书》卷二八《地理志》,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657页。
    ②班固《汉书》卷二八《地理志》,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642页。
    ③魏收《魏书》卷五三《李安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176页。
    ④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152页。
    ⑤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158页。
    ⑥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153页。
    ⑦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212页。
    ⑧汪涌豪《中国游侠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5页。
    
    ①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220页。
    ②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283页。
    ③李延寿《北史》卷八三《颜之推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794页。
    ④李延寿《北史》卷八三《颜之推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795页。
    
    ①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330页。
    ②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329页。
    ③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333页。
    
    ①李延寿《北史》卷八三《庾信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794
    ②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368页。
    ③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368页。
    ①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370页。
    
    ①刘昫等《旧唐书》卷三《太宗纪下》,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9-40页。
    ②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一九八“太宗贞观二十一年”,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247页。
    
    ①刘昫等《旧唐书》卷六一《温大雅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361页。
    ②陈伯海《唐诗学引论》,东方出版中心,1988年版,第59页。
    ③刘昫等《旧唐书》卷三八《地理志一》,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394页。
    ④刘昫等《旧唐书》卷八八《苏环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678页。
    ⑤刘昫等《旧唐书》卷三七《五行志》,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358页。
    
    ①刘昫等《旧唐书》卷一《高祖本纪》,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页。
    ②刘昫等《旧唐书》卷一《高祖本纪》,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页。
    ③温大雅《大唐创业起居注》卷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33页。
    ④温大雅《大唐创业起居注》卷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22页。
    ⑤刘昫等《旧唐书》卷二《太宗本纪上》,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2页。
    ⑥欧阳修等《新唐书》卷二《太宗本纪》,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4页。
    
    ①刘昫等《旧唐书》卷二《太宗本纪上》,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3页。
    ②刘昫等《旧唐书》卷一九〇《陈子昂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024页。
    ①陈伯海《唐诗学引论》,东方出版中心,1988年版,第58页。
    ②刘昫等《旧唐书》卷五七《公孙武达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300页。
    ③刘昫等《旧唐书》卷五八《柴绍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314页。
    ④欧阳修等《新唐书》卷八九《唐俭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760页。
    ⑤欧阳修等《新唐书》卷九四《卢祖尚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834页。
    ⑥欧阳修等《新唐书》卷九五《丘和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324页。
    ⑦刘昫等《旧唐书》卷九四《崔融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997-2998页。
    ①傅璇琮等《唐才子传校笺》第一册,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05页。
    ②傅璇琮等《唐才子传校笺》第一册,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446页。
    ③傅璇琮等《唐才子传校笺》第二册,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278页。
    ④罗宗强《李杜论略》,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69页。
    
    ①王步高《斫雕为朴及隋代南北诗风的融合》,《江海学刊》,1994年第1期。
    ②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663页。
    ③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631页。
    
    ①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634页。
    ②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635页。
    
    ①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662页。
    ②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649页。
    
    ①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697页。
    ②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700页。
    ③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727页。
    ④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657页。
    ①彭定求等《全唐诗》卷三九,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497页。
    
    ①彭定求等《全唐诗》卷四三,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533页。
    ②彭定求等《全唐诗》卷八〇,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869页。
    ③彭定求等《全唐诗》卷八〇,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868页。
    ①徐明霞点校《卢照邻集杨炯集》,中华书局,1950年版,第23页。
    ①董诰《全唐文》卷二一一,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136页。
    ②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〇五,“万岁通天元年九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507页。
    ③王溥《唐会要·京城诸军》,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1294页。
    ④彭定求等《全唐诗》卷二四,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22页。
    
    ①彭定求等《全唐诗》卷一九,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26页。
    ②彭定求等《全唐诗》卷二四,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22页。
    ③彭定求等《全唐诗》卷四一,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513页。
    
    ①彭定求等《全唐诗》卷一九,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26页。
    ②彭定求等《全唐诗》卷一八,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99页。
    ③彭定求等《全唐诗》卷五〇,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612页。
    
    ①《闻一多全集》第三册《唐诗杂论·宫体诗的自赎》,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6年版,第14页。
    ②彭定求等《全唐诗》卷四一,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513页。
    
    ①彭定求等《全唐诗》卷八三,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897页。
    ②彭定求等《全唐诗》卷八三,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897页。
    
    ①彭定求等《全唐诗》卷七八,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843页。
    ②《闻一多全集》第三册《唐诗杂论·宫体诗的自赎》,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6年版,第16-17页。
    ③《闻一多全集》第三册《唐诗杂论·宫体诗的自赎》,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6年版,第17页。
    
    ①吕效祖《新编魏征集》,三秦出版社,1994年版,第138-139页。
    ②彭定求等《全唐诗》卷八二,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894页。
    
    ①胡适《白话文学史》,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189页。
    ②胡适《白话文学史》,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191页。
    
    ①汪聚应《唐代侠风与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69页。
    ②苏雪林《唐诗概论》,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30页。
    ③丁如明辑校《开元天宝遗事十种》,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77页。
    ④丁如明辑校《开元天宝遗事十种》,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79页。
    ⑤丁如明辑校《开元天宝遗事十种》,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90页。
    ①彭定求等《全唐诗》卷一六〇,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668页。
    
    
    ①彭定求等《全唐诗》卷二四,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29页。
    ②彭定求等《全唐诗》卷一三〇,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29页。
    ①林庚《唐诗综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36页。
    ②欧阳修等《新唐书》卷九三《李靖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811页。
    ③刘昫等《旧唐书》卷一三四《马燧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689页。
    ④王琦注《李太白全集》,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225页。
    ⑤杨伦笺注《杜诗镜诠》,上海古籍出版社,1962年版,第108页。
    ⑥杨伦笺注《杜诗镜诠》,上海古籍出版社,1962年版,第25页。
    ⑦罗宗强《李杜论略》,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72页。
    
    ①彭定求等《全唐诗》卷二〇,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41页。
    ②彭定求等《全唐诗》卷一四〇,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24页。
    ③彭定求等《全唐诗》卷二五,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32页。
    ④林庚《唐诗综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35页。
    ①彭定求等《全唐诗》卷一三四,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359页。
    ②彭定求等《全唐诗》卷一四四,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461页。
    ③彭定求等《全唐诗》卷一四〇,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420页。
    ④彭定求等《全唐诗》卷一三三,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355页。
    ⑤李泽厚《美的历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59页。
    
    ①曹中孚标点《王维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29页。
    ②曹中孚标点《王维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79页。
    ③曹中孚标点《王维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79页。
    
    ①曹中孚标点《王维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15页。
    ②曹中孚标点《王维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79页。
    ③曹中孚标点《王维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28页。
    ①韩云波《中国侠文化:积淀与承传》,重庆出版社,2004年版,第24页。
    ①韩云波《中国侠文化:积淀与承传》,重庆出版社,2004年版,第21页。
    ①陈伯海《唐诗学引论》,东方出版中心,1988年版,第74页。
    ①欧阳修等《新唐书》卷二〇二《文艺列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762页。
    ②董浩等《全唐文》卷三四八,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532页。
    ③董浩等《全唐文》卷三四八,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532-3533页。
    
    ①彭定求等《全唐诗》卷一六九,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744页。
    ②曾毅《中国文学史》,上海泰东图书局,1922年版,第152页。
    ③彭定求等《全唐诗》卷二五,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32页。
    
    ①彭定求等《全唐诗》卷二五,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33页。
    ②彭定求等《全唐诗》卷二六,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63页。
    
    ①彭定求等《全唐诗》卷一七六,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798页。
    ②彭定求等《全唐诗》卷一八,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00页。
    
    ①彭定求等《全唐诗》卷二四,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23-324页。
    ②彭定求等《全唐诗》卷一六八,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731页。
    
    ①彭定求等《全唐诗》卷二四,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17页。
    ②汪聚应《唐代侠风与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88页。
    ①李炳海《原始野性的展示、弱化和重现——先秦文学马意象的演变》,《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第6期。
    ①罗宗强《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91页。
    
    ①欧阳修等《新唐书》卷六四《方镇表一》,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759页。
    ②欧阳修等《新唐书》卷一三一《李石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515页。
    ③刘昫等《旧唐书》卷一六九《王璠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407页。
    ①司马迁《史记》卷八六《刺客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538页。
    ②张亮采《中国风俗史》,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40页。
    ③邵志国《唐代刺客文化考》,《唐都学刊》2004年第4期。
    ④刘昫等《旧唐书》卷一七〇《裴度列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414-4415页。
    ⑤刘昫等《旧唐书》卷一七〇《裴度列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414页。
    
    ①司马迁《史记》卷一二四《游侠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182-3183页。
    ②董浩等《全唐文》卷七〇九,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7277页。
    ③汪聚应《唐代侠风与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81页。
    
    ①彭定求等《全唐诗》卷三九五,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4448页。
    ②彭定求等《全唐诗》卷四七三,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5369页。
    ③彭定求等《全唐诗》卷五七七,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6711页。
    
    ①彭定求等《全唐诗》卷二六二,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911页。
    ②彭定求等《全唐诗》卷二四,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11页。
    ③彭定求等《全唐诗》卷二七〇,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016页。
    
    ①彭定求等《全唐诗》卷二四,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25页。
    ②彭定求等《全唐诗》卷三一〇,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503页。
    
    ①彭定求等《全唐诗》卷二四,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17页。
    ②欧阳修等《新唐书》卷一九七《薛元赏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633页。
    ③彭定求等《全唐诗》卷八二六,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9305页。
    ④彭定求等《全唐诗》卷三九五,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4448页。
    ①彭定求等《全唐诗》卷二五,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32页。
    ②彭定求等《全唐诗》卷二五,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35页。
    ③彭定求等《全唐诗》卷五七一,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6618页。
    ④彭定求等《全唐诗》卷七四三,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8458页。
    阮元:《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
    刘宝楠:《论语正义》,中华书局1990年版
    陈奂:《诗毛氏传疏》,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
    高亨:《诗经新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孙希旦:《礼记集解》,中华书局1989年版
    王聘珍:《大戴礼记解诂》,中华书局1983年版
    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0年版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81年版
    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
    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
    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版
    荀悦:《汉纪》,中华书局2002年版
    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73年版,
    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
    李延寿:《北史》,中华书局1974年版
    李延寿:《南史》,中华书局1975年版
    沈约:《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
    姚思廉:《梁书》,中华书局1973年版
    姚思廉:《陈书》,中华书局1972年版
    魏收:《魏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
    魏征等:《隋书》,中华书局1973年版
    刘昫等:《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
    欧阳修等:《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
    吴兢:《贞观政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十种》,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范祖禹:《唐鉴》,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杜佑:《通典》,中华书局1984年版
    王钦若等:《册府元龟》,中华书局1960年版
    王溥:《唐会要》,中华书局1955年版
    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年版
    《诸子集成》,中华书局1954年版
    刘向:《战国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赵晔:《吴越春秋》,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马叙伦:《老子校话》,中华书局1974年版
    王肃注:《孔子家语》,山东友谊书社1989年版
    王先谦:《庄子集解》,中华书局1987年版
    孙诒让:《墨子閒诂》,中华书局1954年版
    谭戒甫:《墨经分类译注》,中华书局1981年版
    王先慎:《韩非子集解》,中华书局1986年版
    梁启雄:《韩子浅解》,中华书局1960年版
    许维遹:《吕氏春秋集释》,中国书店1985年版
    何宁:《淮南子集释》,中华书局1998年版
    刘歆:《西京杂记》,四库全书本
    萧统:《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阎振益,钟夏校注:《新书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
    向宗鲁校正:《说苑校正》,中华书局1987年版
    陆贾:《新语》,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月版
    马非百:《盐铁论简注》,中华书局1984年版
    曹操:《曹操集》,中华书局1974年版
    虞绍初校点:《王粲集》,中华书局1980年版
    赵幼文:《曹植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逯钦立校注:《陶渊明集》,中华书局1979年版
    倪璠注,许逸民校点:《庾子山集注》,中华书局
    钱仲联:《鲍参军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许慎撰,段玉裁注:《说文解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郭茂倩:《乐府诗集》,中华书局1979年版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
    吴淇:《六朝选诗定论》,广陵书社2009年版
    钟嵘著,陈延杰注:《诗品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
    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58年版
    刘餗撰,程毅中点校:《隋唐嘉话》,中华书局1979年版
    段成式撰,方南生点校:《酉阳杂俎》,中华书局1981年版
    康骈:《剧谈录》,四库全书本
    冯翊子:《桂苑丛谈》,四库全书本
    董浩等:《全唐文》中华书局1983年版
    彭定求等:《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版
    吴云冀宇,编辑校注:《唐太宗集》,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
    吕效祖:《新编魏征集》,三秦出版社1994年版
    徐明霞点校:《卢照邻集杨炯集》,中华书局1950年版
    李长路、赵威点校:《沈佺期宋之问集蠾ⅰ罚谢榫?1984年版
    徐鹏校:《陈子昂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
    佟培基笺注:《孟浩然诗集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曹中孚标点:《王维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陈铁民校注:《王维集校注》,中华书局1997年版
    万竞君注:《崔颢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胡问涛罗琴校注:《王昌龄编年校注》,巴蜀书社2000年版
    王琦注:《李太白全集》,中华书局1977年版
    杨伦笺注:《杜诗镜诠》,上海古籍出版社1962年版
    刘开扬笺注:《高适诗集编年笺注》,中华书局1981年版
    刘开扬笺注:《岑参诗集编年笺注》,巴蜀书社1990年版
    王启兴张虹注:《顾况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范之麟注:《李益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钱仲联集释:《韩愈诗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马其昶校注,马茂元整理:《韩昌黎文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柳宗元集》,中华书局1979年版
    郝世峰笺注:《孟郊诗集笺注》,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齐文榜:《贾岛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
    《张籍诗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
    《王建诗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
    顾学颉校点:《白居易集》,中华书局1979年版
    冀勤点校:《元稹集》,中华书局1982年版
    邓学楷,余恕诚:《李商隐诗歌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版
    王谠著,周勋初校正:《唐语林校注》,中华书局1987年版
    计有功:《唐诗纪事》,中华书局1965年版
    严羽:《沧浪诗话校释》,郭绍虞校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
    严可均:《全宋文》,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傅璇琮等:《全宋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顾嗣立:《元诗选》,中华书局1987年版
    马端临:《文献通考》,中华书局1986年版
    陶宗仪:《说郛》,四库全书本
    陈田:《明诗纪事》,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李贽:《焚书续焚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
    陈继儒撰,王恺注评:《小窗幽记》,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吴从先撰,李安纲、赵晓鹏述论:《小窗自纪》,中国社会出版社1997年版
    涨潮著,李安纲、赵晓鹏述论:《幽梦影》,中国社会出版社1997年版
    沈德潜:《明诗别裁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沈德潜:《清诗别裁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
    邓之诚:《清诗纪事初编》,中华书局1965年版
    杜文澜:《古谣谚》,中华书局1985年版
    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梁启超:《中国之武士道》,广智书局1904年版
    夏晓虹辑:《〈饮冰室合集〉集外文》,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谭嗣同《仁学》,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章炳麟:《訄书》(重订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刘师培:《刘申叔遗书》,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姜泣群:《重定虞初广志》,上海书店1986年版
    王夫之:《读通鉴论》,中华书局1975年版
    王先谦:《汉书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
    章太炎:《章太炎全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曾国藩:《曾国藩全集》辽宁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
    袁坷:《山海经校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李景星著,陆永品点校整理:《史记评议》,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陶希圣:《辩士与游侠》,商务印书馆1930年版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版
    顾颉刚:《史林杂识初编》,中华书局1963版
    顾颉刚:《古史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顾颉刚:《秦汉的方士与儒生》,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张荫麟:《中国史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瞿兑之:《汉代风俗制度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据广业书社1928年版影印
    陶希圣:《辩士与游侠》,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
    卫聚贤:《中国帮会》,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据重庆说文社1947年新4版影印
    刘联珂:《中国帮会史》,团结出版社2004年版
    张亮采:《中国风俗史》,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版
    鲁迅:《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鲁迅:《三闲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郭沫若:《青铜时代》,群益出版社1946年版
    胡适:《白话文学史》,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闻一多:《闻一多全集》北京三联书店1982年版
    侯外庐等:《中国思想通史》,人民出版社版1957年版
    吕思勉:《秦汉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吕思勉:《隋唐五代史》,中华书局1982年版
    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吕思勉:《中国社会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吕思勉:《先秦学术概论》,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年版
    冯友兰:《三松堂学术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岑仲勉:《隋唐史》,中华书局1982年版
    苏雪林:《唐诗概论》,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余冠英:《汉魏六朝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萧涤非:《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傅璇琮主编:《唐才子传校笺》,中华书局1987年版
    葛晓音:《八代诗史》,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林庚等:《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中华书局1962年版
    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中华书局1983年版
    许总:《唐诗史》,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曾毅:《中国文学史》,上海泰东图书局1922年版
    徐公持:《魏晋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葛剑雄:《中国人口发展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周祖撰编选:《隋唐五代文论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
    陆侃如、牟世金:《文心雕龙译注》,齐鲁书社1982年版
    余嘉锡撰,周祖谟整理:《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1983年版
    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刘大杰:《魏晋思想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及其现代变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刘跃进:《门阀士族与永明文学》,北京三联书店1996年版
    吴先宁:《北朝文化特质与文学进程》,东方出版社1997年版
    曹道衡:《南朝文学与北朝文学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罗宗强:《李杜论略》,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林庚:《唐诗综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陈伯海:《唐诗学引论》,东方出版中心1988年版
    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李泽厚:《美的历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葛兆光:《道教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王学泰:《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同心出版社2007年版
    刘若愚:《中国之侠》,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版,
    陈铭:《唐诗美学论稿》,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陈山:《中国武侠史》,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版
    陈宝良:《中国流氓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刘志伟:《“英雄”文化与魏晋文学》,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汪涌豪:《中国游侠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郑春元:《侠客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曹正文:《中国侠文化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贾磊磊:《中国武侠电影史》,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
    查屏球:《从游士到儒生——汉唐士风与文风论稿》,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李孝悌编:《中国的城市生活》,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崔奉源:《中国古典短篇侠义小说研究》,台北联经出版社事业公司1986年版
    龚鹏程:《大侠》,(台北)锦冠出版社1987年版
    王海林:《中国武侠小说史略》,北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罗立群:《中国武侠小说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王立:《中国文学主题学—江湖侠踪与侠文学》,中州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陈平原:《千古文人侠客梦——武侠小说类型研究》,新世界出版社2002年版
    张志和、郑春元:《中国文史中的侠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徐斯年:《侠的踪迹——中国武侠小说史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
    汪涌豪陈广宏:《游侠人格》,长江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魏崇新:《狂狷人格》,长江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叶洪生:《论剑:武侠小说谈艺录》,学林出版社1997年版
    曹亦冰:《侠义公案小说史》,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王立:《伟大的同情——侠文学的主题史研究》,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龚鹏程:《侠的精神文化史论》,(台北)风云时代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版
    韩云波:《中国侠文化:积淀与承传》,重庆出版社2004年版
    王立:《武侠文化通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汪聚应《唐代侠风与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文精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美)爱德华·W·萨义德:《知识分子论》,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版
    (英)托马斯·卡莱尔:《论英雄、英雄崇拜和历史上的英雄业绩》,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劳干:《论汉代游侠》,《文史哲学报》1950年第1期
    周振甫:《唐代乐府诗的继承与发展》,《文学评论》1982年第6期
    钟元凯:《唐诗的任侠精神》,《北京大学学报》1983年第5期
    王子今:《说秦汉“少年”与“恶少年”》,《中国史研究》1991年第4期
    孟修祥:《论李白诗中的游侠崇拜》,《九江师专学报》1992年2、3期合刊
    韩云波:《陈子昂的侠气与初唐文学革命》,《重庆师院学报》1993年第1期
    韩云波:《论侠与侠文学的雄豪特征》,《天府新论》1993年第1期
    韩云波:《论中国侠文化的基本特征》,《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3年第1期
    王步高:《斫雕为朴及隋代南北诗风的融合》,《江海学刊》1994年第1期
    韩云波:《侠的文化内涵与文化模式》,《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2期
    王立:《魏晋六朝“年少慕侠”与侠义建功主题》,《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2期
    章培恒:《从游侠到武侠:中国侠文化的历史考察》,《复旦学报》1994年第3期
    刘齐兴等:《李白与任侠》,《丽水师专学报》1994年第4期
    章继光:《论李白的咏侠诗》,《求索》1994年第6期
    任珲:《侠与六朝诗歌》,《临沂师专学报》1995年第2期
    顾农:《从游侠到游仙——曹植创作中的两大热点》,《东北师大学报》,1995年第3期
    杨晓霭:《“尚武好侠”与初唐诗之“意气”》,《社科纵横》1996年第3期
    李晓芹:《侠文化与曹植的游侠诗》,《阴山学刊》1996年第4期
    陈双阳:《中国侠文化流变试探》,《中山大学学报》1996年第4期
    王立娜:《中国古代侠与官府关系的文学检视》,《零陵师专学报》1996年第4期
    张业敏:《“侠”议》,《学术论坛》1996年第5期
    汤晨光:《鲁迅与墨侠精神》,《鲁迅研究月刊》1997年第1期
    阿忠荣:《中国古代文学侠特征的异变及启示》,《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3期
    王立:《复仇之心与功业之念》,《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
    熊宪光:《纵横流为侠士说》,《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
    李世萼:《司马迁的侠义精神》,《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第3期。
    康震:《李白仙侠文化人格的美学精神》,《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3期
    纪永贵:《古典文学中的“少年”形象》,《文史杂志》2000年第3期
    周敏:《论唐代京都“禁军侠少”及在唐诗中之表现》,《西北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
    李欧:《论儒侠互补》,《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0年第9期
    王立:《慕侠民俗与侠文化史的精神意义》,《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傅其林:《论儒侠文化精神》,《青海社会科学》2001年第2期
    汪聚应:《唐人咏侠诗刍论》,《文学遗产》2001年第6期
    王继训:《漫谈汉代的侠文化》,《华夏文化》2002年第1期
    夏哲尧:《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的任侠主题》,《宁夏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严萍:《论尚侠思想对李白诗歌的影响》,《中州学刊》2002年第6期
    陈仲庚:《激扬生命:行侠仗义与广场狂欢之真原》,《江汉论坛》2002年第4期
    段双喜:《从剑侠气质看李白诗中的山水》,《合肥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王大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豪族与游侠》,《山东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王大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任侠之风》,《社会科学辑刊》2003年第3期
    刘训华:《李白诗中的侠文化及其溯源浅析》,《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3年第4期
    任文京:《唐代北方尚武风气对诗人从戎及创作的影响》,《内蒙古大学学报》2003年第 4期
    王立郝明:《报恩知遇与唐代侠文化精神》,《重庆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王立郝明:《人际关系与唐代社会的豪侠精神》,《山西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
    王一涵:《侠骨飘香:侠精神流传原因探析》,《社会科学辑刊》2003年第6期
    侯长生:《李白咏侠诗述论》,《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
    邵志国:《唐代刺客文化考》,《唐都学刊》2004年第4期
    康震:《长安侠文化传统与唐诗的任侠主题》,《人文杂志》2004年第5期
    李永贤:《谈谈中国古代文人的侠义情结》,《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白贤申忠玲:《略论唐代游侠与咏侠诗》,《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冯淑然:《唐人的价值取向与咏侠诗创作》,《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李维:《李颀边塞诗的胡乐意象与任侠情结》,《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刘航:《刘生、王昌考》,《北京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黄丽雷会生《魏晋六朝价值观的非道德倾向与侠的功业意识》,《辽宁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胡大雷:《〈白马篇〉:侠文化的转向》,《湖南文理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吕宗力:《略论民间歌谣在汉代的政治作用及相关迷思》,《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9期。
    张英:《论唐诗中的游侠主题》,北京大学硕士论文1998年
    汪聚应:《唐代侠风与文学》,陕西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2年
    杨鼎:《唐代咏侠诗研究》,山西大学硕士论文2003年
    刘飞滨:《汉-唐游侠诗发展史纲》,陕西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
    冯淑然:《论唐代的咏侠诗》,河北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
    朱立:《先唐游侠文学研究》,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葛海鹏:《六朝游侠风貌与游侠诗》,河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