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协同发展观念下的广东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校园规划设计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近二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建成了许多富有特色的大学校园并产生了一大批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中针对占据50%高等教育容量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校园的较少,高职院规划设计基本套用本科研究型大学的设计模式,不完全符合高职院的特点,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职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造成空间资源配置的不合理,深入研究高职院这一细分的大学类型是我国大学规划研究的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选取广东高职院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江浙高职院作为参考对比,用案例分析、理论推演、访谈调查等方法进行研究。首先是结合职业教育学回顾了当前高职教途径总结高职院不同的发展特点,引入协同发展观念探寻高职院协同发展理论框架,分析了高职院功能经济、校园形态、人文地域三个层面的协同内容,论述了高职院在规划设计、单体设计与建设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设、设计与管理方面的策略:
     高职教育与普通高教不同,前者是培养高技能操作性人才的教育培训机构,后者是培养研究型人才。高职院校发展趋势是学校与企业、社区的一体化。校园规划建设应围绕实训进行。高职院校园应拓展到外置实训基地、社区培训中心。规划设计应重视高职教育的内涵实质,符合高职院协同发展要求。
     职教园区应以共享实训为中心,以产业链中端的制造生产为依托,教育与产业并行,不能简单套用研发型高科技产业园区模式或者快速发展的大学城模式来建设职教园区,否则无法形成相互依托聚集发展的优势。
     高职院单体建设应以实训中心为重点。应根据高职教学特点、学生特点、产业特点进行针对性的单体建筑设计。本文研究了高职院发展中出现的新类型校舍。提出高职院的部分指标和评估依据应根据各地的特点加以修正,不应一刀切。
     广东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应紧密结合高职教育的实质、区域产业经济特点和地域文化特点,吸收合理的规划建设模式,建设协同发展和兼收并蓄的校园。
The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has accessed great development in the past two decades. Many characterized campuses have been built and a lot of research on university campus has been produced. . However, little researches about higher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campus(In China,they are called Polytechnic Schools), which occupies more than 50% of total higher education capacity in China, are taken into account. The campus planning and design of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is still using the same method as the university applications. Due to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s, it postponed thei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s and caused irrational distributions of resources. It has been necessary to detailed research on the planning of vocational colleges.
     This thesis utilized various methods to research the design manners in vocational colleges, including case study, theoretical deduction, and site survey etc. The Guangdong Vocational College was set as the main research object, and Jiangzhe Vocational College was referred as a comparison. Firstly, development history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was reviewed,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various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ampuses was summarized. Through the view of synergetic development,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higher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campus was developed.Three levels of synergetic development were analyzed,including function-economic morphology, and humanity and district. The problems of planning design,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ampuses were discussed. the potential strategies to improve construction, design and management were concluded..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differs from the ordinary high education in their training targets.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focuses on training professions with specific skills, and the high education concentrates on research scholar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vocational colleges is to integrate their campuses with community and enterprises.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campus should assist to their training targets, a potentially extend to outward training bases and community training centers.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method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ir contents and fulfill the requirements of synergetic developments.
     Vocational education zones should set training and collaboration as their center, rely on the manufacturing side in the industrial chain, and develop education and industry in parallel. It is inaccurate to apply the design mode of R&D hi-tech industrial park or the mode of rapidly constructed University City to vocational education zone. Otherwise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zones can not achieve the advantage of relying on assembling development of each other.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campus should emphasize on the vocational skill training center. The campus planning design should be based on the teaching modes, students’characteristics of higher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and industry features. This dissertation has studied the new type of campus building i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s, put forward part of the evaluation indicators, and suggested that the evaluation should be subject to different situations in different places. It is not wise to use the same rules and regulations in all campus building.
     Guangdo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should closely combine the essence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gional industry and district cultures, tries to absorb reasonable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modes to build a campus of synergetic development and incorporating things of diverse nature.
引文
[1]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6.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491
    [2]大学校园建筑面积为普通高校中教学用房、行政办公用房、生活用房、教工住宅合计,见中国教育统计年鉴,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63
    [3]潘懋元.新时期中国高等教育的质量战略.中国大学教学,2004(1)
    [1]邓利方.国际产业转移与广东承接对策[J].南方经济,2003(12):62-64
    [2]彭龙.金融危机对教育发展的影响[N].中国教育报,2008年11月24日第2版
    [1]马树超.范唯.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再认识[J].中国高等教育,2008(Z2)
    [2]周玉翠.陆玉麒.长三角与珠三角产业结构效益分析[J].,现代经济探讨,2005(11)
    [3]产业集聚是企业集群,指同一产业及相关活动在地理空间的集中现象,而专业镇是一个产业与城乡综合协调发展的镇级行政区域,多以民营经济为主,更多的是一个区域经济地理、人文地理方面的概念,参见余国扬.专业镇发展导论[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45
    [4]同上,第236页
    [1]参见毛均,产业集聚与人力资本积累[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
    [2]珠三角的产业集群最主要的特点是以非公有制为主,产业集中度高,形成产业链,具备区域集中度高、以出口为导向、形成大型核心竞争力企业、产学研框架初步建立、缺乏创新技术等特点,参见熊晓云.珠江三角洲产业集群分类研究[J].管理评论,2003(8)
    [3]据2000年第5次全国人口统计普查,珠三角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仅308万人,远低于长三角,与珠三角的经济规模不相称,这也是兴建广东几个大学城的原因之一
    [4]何镜堂.当前高校规划建设的几个发展趋向[J].新建筑,2002(5).
    [1]广东省一共有70所高职院,其中广州就有42所,教育部示范高职院除1所在深圳外其他全部在广州,粤东、粤西、粤北的高职院力薄弱,其差距有逐年扩大的趋势。
    [2]温家宝.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 .职业技术教育,2005(33)
    [1]参见任聪敏.近二十年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综述.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8)
    [1]见文后的附录三.访谈录相关人士谈话
    [2]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的过程中企业没有得到太多的利益,反而要投入更多的财力,政府政策并无补贴,因此很多情况下所谓“校企共建”都是建立在人际关系的基础上,缺乏长期互补共发展的机制引导。
    [3]见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王乐夫访谈:企业与职校急需“拉郎配”,南方都市报,2008年11月18日,C版第19页
    [1]参见张奕.刍议中国当代大学建筑理论研究[J].建筑学报,2005(3).
    [1]俞仲文.刘守义.朱方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实践教学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42.
    [2]董黎.中国教会大学建筑研究——中西建筑文化的交汇与建筑形态的构成[M].珠海出版社,1998
    [1]《职业教育法》:“职业学校教育分为初等、中等、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教育”,《高等教育法》68条:“高等学校是指大学、独立设置的学院与高等专科学校,其中包括高等职业学校与成人高等学校”正式确认了高职教育的法律地位。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7年修订.国际教育标准分类.
    [3]有学者认为MBA的本质就是硕士研究生层次的职业教育,见章达友.MBA教育质量控制系统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90.
    [4]周光勇.高等职业教育导论[M] .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第3页,第148页.
    [1]来源:中国江苏网http://edu.jschina.com.cn/
    [2] 1996年职业教育法颁布和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高等职业学校的兴办主要通过现有职业大学、专科学校和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的改革、改组及改制,还可以选择少量的重点中专学校通过改制作为补充”转引自王毅.卢崇高.季跃东.高等职业教育理论探索与实践[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39.
    [1]数据来源:广东省教育厅发展规划处高职2008基础报表.
    [1]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2004-2020.广东省人民政府文件粤府[2005]76号文件之附件,2005.
    [1]托马斯·胡森(Torsten Husen).国际教育百科全书第1卷.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第13页,转引自蓝劲松.略论大学的起源[J].科学文化评论,2005(6)
    [1] [美]博顿·克拉克.王承绪译.高等教育新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8:37
    [2]潘懋元.新编高等教育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38
    [3] [美]S·E·佛罗斯特著.吴元训等译.西方教育的历史和哲学基础[M].华夏出版社,1987:158-159
    [4]林赛·沃特斯.中西方人文主义的历史进程[J].跨文化对话,1998(1):138
    [5]西周时代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奴隶制官学教育体系,形成文武兼备的“六艺”教育,一直延续到鸦片战争后西方教育形态才逐渐影响我国。
    [1] [美]博顿·克拉克著.王承绪译.高等教育新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1988:37
    [2]参见闻友信.职业教育史[M].海南出版社,2000:3.
    [1]参见匡瑛.比较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变革[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28-33.
    [2]我国1983年曾经建立南京建筑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效仿德国“双元”制,有的地方还效仿过美国社区学院。但没有获得预期成效。参见匡瑛.比较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变革[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162.
    [1]参见匡瑛.比较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变革[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165-170.
    [2]张家勇.美国社区学院的产生及主要任务[J].职教论坛,2002(1).
    [1]匡瑛.比较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变革[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167
    [2] Nayang Polytechnic2001-2004 Prospectus[Z].http://www.findarticls.com,2005-6-18(10)
    [1]吴玉琦.中国职业教育史[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5-15.
    [2]在中国,书院与官学是并行发展的。官学为政府教育和选拔制度的中心,书院则是交流传播学识之地,多为选择山林胜地、中轴对称的四合院的组合,也有结合地形轴线变化的群体组合,参见杨慎初.中国书院文化与建筑[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58-100.
    [3]周谈辉.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史[M].台北:三民书局:45.
    [4]吴玉琦.中国职业教育史[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28-33.
    [5]吴玉琦.中国职业教育史[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38-47.
    [1]闻友信.杨金梅.职业教育史[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14.
    [2]闻友信杨金梅.职业教育史[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93.
    [3]我国早期高职教育的学生来源质量对后来高职院定位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影响了办学理念、评估体系、财政拨款的方方面面,一直难以摆脱“二流高教”的角色。
    [4]闻友信杨金梅.职业教育史[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111.
    [1]闻友信杨金梅.职业教育史[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173
    [2]“若50%的高职院都升本,发展方向都是本科教育的话,那还如不直接去读本科,国家也没必要举办高职教育”,参见:周济.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银领”.职业教育研究,2004(5)
    
    [1]熊健民.高等职业教育经济功能与规模效益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04
    [2]周广勇宋政全.高等职业教育导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31.
    [3]熊健民.高等职业教育经济功能与规模效益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04
    [1]王伯伟.大学城——城市范围的资源重组和开发[J].建筑学报,2001(09)
    [1]匡瑛.比较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变革[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184
    [1]程晋宽.20世纪中国文化变迁和教育变革的历史分析.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1)
    [1]苏政办发(2000)156号文,江苏省教育厅网站http://www.ec.js.edu.cn/newsfiles/22/2004-04/3277.shtml
    [2] 2008.6.23笔者与深圳职院万金宝副院长、08.6.30与番禺职院王晓敏副院长访谈所得。
    [3]参见,中共广东省委文件.粤发[2004]13号.广东省教育现代化建设纲要2004-20020:第4-16条
    [4]官远发.美国大学与社区合作伙伴关系研究及启示.同济大学博士论文,2007
    [1] [比]伊里亚·普里戈金.曾庆宏译.从混沌到有序[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10
    [2]城市有如一个个城市区域非线性相互作用引起的….尽管城市每个人都有计划性,但整个城市全局的发展确是非线性相互作用的结果,参见[德]克劳斯·迈因策尔.复杂性中的思维——物质、精神和人类的复杂动力学[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3]约翰·霍兰.隐秩序——适应性造就复杂性[M].周晓牧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
    [1]魏宏森.曾国屏.系统论——系统科学哲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4.
    [2]唐恢一.陆明.城市学[M].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7.
    [3]贝塔朗菲提出,加和性整体指整体是各孤立元素之和;而组合性整体具有的特征在孤立元素总并不能反应,即系统整体涌现性特征,形象表示为1+1>2。参见苗东升.系统科学大学讲稿[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21
    [4]现代汉语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880
    [1]劳伦斯·亨德森.环境的适应.纽约麦克米伦公司,1913,前言.
    [2]参见约翰·霍兰.隐秩序——适应性造就复杂性[M].周晓牧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11-40页
    [3]傅广宛.高校合并后的非线性效益分析[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
    [1]参见吴彤.自组织方法论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10
    [2]张勇强.城市空间发展自组织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25
    [1]赫尔曼·哈肯.协同学——大自然构成的奥秘[M].凌复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8
    [2]赫尔曼·哈肯.协同学——大自然构成的奥秘[M].凌复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9
    [3]唐恢一,陆明.城市学——城市研究的系统科学化[M].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16
    [1]左玉辉.环境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0
    [2]赫尔曼·哈肯.协同学——大自然构成的奥秘[M].凌复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16-18
    [1]肖显静.简单性原则批判[A].科学技术的哲学反思[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363
    [1]吴良镛.建筑·城市·人居环境[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546
    [2]王扬.叶伟华.整体优化动态适应——建筑适应性设计意义解析[J].世界建筑,2002(11):71
    [1]段进.城市空间发展论[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28.
    [2]弗兰斯·F·范富格特.国际高等教育政策化比较研究[M].王承绪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4-8.
    [1]李建奇.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与实践[M].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2006:114
    [1]邓耀彩.论高职院的文化定位[J].高教探索,2005(4):7-9
    [1]王建国.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1:28
    [2]刘捷.城市形态的整合[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79
    [3]王世福.面向实施的城市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43
    [4]三大运动是指发生在19世纪英国与法国的公共卫生运动、环境保护运动与城市美化运动。
    [1]许臻.城市社区环境下的大学结构演变与规划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博士论文,2006:74
    [2] R. P. Dober. Campus Planning[M].Reinhold Publishing Corporation,1963:209
    [1]参见.陈晓恬.中国大学校园形态演变[D].同济大学博士论文,2008
    [2]参见刘亚敏.大学精神探论[D].华中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04:第四章
    [1]许臻.城市社区环境下的大学结构演变与规划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博士论文
    [2]张建新.走向多元--英国高校分类与定位的发展历程[J].比较教育研究,2005(03)
    [3]刘亚敏.大学精神探论[D].华中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04
    [4]“独立知识分子大学”是意指对上条注释的培养知识分子公共性的大学。事实上,知识分子的公共责任与独立性很重要,但并非一定需要大学来培养,上升到一刀切的大学精神层面则无疑矫枉过正。
    [1]高德鸿.亚洲四小龙调整高等教育结构适应经济发展.暨南学报(哲学社科版),1998(2).
    [1]段进.城市空间发展论[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93
    [2]郭化林.高等院校规模经济的形成机理与实现[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4(3):73-77
    
    [1]参见陈向荣.大学校园主要规划指标初步研究.华南理工大学[D],2003:40-42
    [2]外语、体育院校规模500-2000人,其他(含综合大学)2000-5000人,见92指标13条
    [1]参见.曲冰.梅洪元.对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的几点思考.城市建筑,2006(1)
    [1]熊健民.高等职业教育经济功能与规模效益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04:96
    [2]卢波.当代大学城规划建设问题及其战略调整研究[D].东南大学博士论文,2005
    [1]陈秉钊.杨帆.范军勇.知识创新区——科教兴国与大学城后的思考.城市规划学刊,2005(2)
    [2]向科.基于有机更新的当代大学校园和谐发展模式及设计策略研究.华南理工大学博士后研究工作报告,2008:85
    [3]专业镇是指有主导产业群体系体现的产业专门化的,产业、地域与和谐社会协调发展的镇级行政区域。
    [4]余国扬.专业镇发展导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211
    [5]高职院的共享是另外一种模式,就是共享实训工业区,并非高职院之间的共享,而是从城市规划战略高度上出发的共享。如常州科教城东区的规划调整。
    [6]知识效应的成功需要有原创能力的研究型大学和地方吸纳能力,参见官远发.美国大学与社区合作伙伴关系研究及启示[D].同济大学博士论文,2007:第一章1.1.2节
    [1]余国扬.专业镇发展导论[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255
    [1]张庭伟.1990年代中国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及其动力机制[J].城市规划,2001(7):7-14
    
    [1]袁牧张晓光杨明.SWOT分析在城市战略规划中的应用与创新[J].城市规划,2007(4)
    [2]参见赵宏宇.SWOT分析法及其在城市设计实践中的作用[J].城市规划,2004(12)
    [1]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8.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491
    [2]张庭伟.1990年代中国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及其动力机制[J].城市规划,2001(7):7-14
    [3] 1925年芝加哥大学社会学家伯吉斯(Burgess)1928年提出了同心圆城市模型,是基于政治、经济尤其是社会学的角度对城市空间蔓延做了预测,人口迁移造成的城市空间分异更多的是社会的原因(如职业、族裔、宗教),见Burgess , E. 1928. ResidentialSegregation in American Cities.A NNAL S , Vol. CXXXX , Nov :105~115
    [2]陈晓恬,王伯伟.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对大学校园规划的影响[J].华中建筑,2006(7):101-103
    [1]参见韩惠琴吴昊郑荣佩.浙江高职高专图书馆现状调查报告[J].浙江高校图书情报工作,2007(1):1-12
    [1]卢波.当代大学城规划建设问题及其战略调整研究[D].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141
    [1] [英]阿伦·布洛克著.董乐山译.西方人文主义传统[M].北京:三联书店,1997:12
    [2]涂慧君.人文主义新形态与大学校园的当代转向[J].新建筑,2002(4)
    [1]燕果.珠江三角洲建筑二十年[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195
    [1]引自当代中国建筑师——何镜堂[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18
    [1] Paul Venable Turner,< Campus: An American Planning Tradition>,MIT Press, CaMbridge, Mass. 1984
    [2] Richard P.Dober , , Copyright by John Wiley&Sons ,Inc.U.S.A.1992
    [3] Richard. P. Dober, , John Wiley & Sons Inc. Hoboken,New Jersey, 1991.
    [4] Richard. P. Dober, ,Building in the Groves of AcadeMe, Mcgraw-Hill (Tx), New York, 1996.
    [5] Richard. P. Dober , , Copyright by John Wiley&Sons ,Inc.U.S.A.2000
    [6] Strange, Charles Carney and JaMes, H. Banning, ,Wiley,San Francisco, 2001.
    [7] Gaines, , Praeger Publishers,New York,1991.
    [8] Mildred. F. SchMerty. A.I.A, , Mcgraw-Hill Book CoMpany, 1972.
    [9] Charles W?Moore,.by Oscar Riera Ojeda,JaMes Mary O’Connor,Werdy Kohn,Rockport Publishers,1997.
    [10] Frederick Rudolph,,the University of Georgia Press,1990.
    [11] Geore keller(Editer),,the Society for College and University Planning,Michigan,1997.
    [12] Breheny M. , Cities for the New MillenniuM.SponPress ,2001.
    [13]吴良镛.义建筑学[M].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8.
    [14]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
    [15]刘先觉.现代建筑理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9.
    [16]齐康主编.大学校园群体[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6.
    [17]董黎.中国教会大学建筑研究[M].珠海出版社,1998.
    [18]杨慎初.中国书院文化与建筑[M].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2.
    [19] [美]戴维?纽曼,薛力,孙世界译.学院与大学建筑[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
    [20]何宝玮等.广东省高等学校建筑图集[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1.
    [21]国内大学城园区建设调研报告,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2003.
    [22]何镜堂,郭卫宏编.海峡两岸大学校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23]周逸湖,宋泽方.大学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24]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M].宋俊龄,倪文彦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25] (美)克莱尔?库拍?马库斯,卡罗琳?弗朗西斯编著.人性空间: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俞孔坚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
    [26]查而斯?詹克斯,卡尔?克罗普夫.当代建筑理论和宣言[M].周玉鹏,雄一,张鹏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27]克林?罗,弗瑞德?科特.拼贴城市[M].童明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
    [28]查而斯.詹克斯,卡尔.克罗普夫.当代建筑理论和宣言[M].周玉鹏,雄一,张鹏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29]齐康主编.城市建筑[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1.
    [30] C?亚历山大,俄勒冈试验[M].赵冰,刘小虎译.北京:知识出版社,2002.
    [31]诺伯格?舒尔兹场所精神.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
    [32] [日]芦原义信著,伊培桐译.外部空间设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33]王建国.城市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34]卢济威,王海松著,山地建筑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35] (丹]扬?盖尔著,何人可译,交往与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6] [美]凯文?林奇著,方益萍,何晓军译,城市的意象[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37]詹克斯?迈克等.紧缩城市——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形态[M] .周玉鹏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38]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城市地理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39]杨贵庆编,城市社会心理学[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0.
    [40]徐磊青,杨公侠著,环境心理学[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
    [41] [美]R?E?帕克,E?N?伯吉斯,R?D?麦肯齐著,宋俊岭、吴建华、王登斌译.城市社会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42]李大夏.路易斯?康[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43]季铁南.建筑现象学导论.台湾:台湾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出版,1992
    [44]诺伯格?舒尔茨.存在?空间?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45] C?亚历山大.建筑的永恒之道[M].赵冰译.北京:知识出版社,2002
    [46]曲格平.中国环境问题及对策[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9
    [47]钱易,唐孝炎.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8] [美]C?亚历山大.建筑模式语言[M].王听度,周席鸿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49]凯文?林奇,加里?海克著.总体设计[M].黄富厢,朱琪,吴小亚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50]戴志中,褚冬竹,肖晓丽.高校校前空间[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51]建筑设计资料集编委会.建筑设计资料集(3) [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52]齐康主编.城市环境规划设计与方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53]国家教委.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1992.
    [54]教育部,高等学校办学指标2004.
    [55]教育部.高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暂行),2000.
    [56]相马一朗,佐占顺彦.环境心理学(第一版) [M].周畅,李曼曼译.北京:中国建筑上业出版社,1986.
    [57] [美]布伦特?C?布罗林著,建筑与文脉—新老建筑的配合[M].林著,翁至祥,叶伟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0.
    [58] C?亚历山大,城市设计新理论[M].陈治业.童丽萍译,知识产权出版社2002.
    [1]吴大进,曹力,陈立华.协同学原理和应用[M].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0.
    [2]约翰?H?霍兰.周晓牧译.隐秩序——适应性造就复杂性[M].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
    [3] [德]赫尔曼?哈肯,凌复华译.协同学:大自然构成的奥秘[M].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
    [4] [比]伊?普里戈金,[法]伊?斯唐热.曾庆宏译.从混沌到有序人与自然的对话[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5]吴彤.科学技术的哲学反思[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6]孙东川,林福永.系统工程引论[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7] [德]歌德?吉戈伦尔,刘永芳译.适应性思维现实世界中的理性[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8] [英]阿伦?布洛克,董乐山译.西方人文主义传统[M].三联书店,1997.
    [9]贺国庆,王宝星,朱文富等著.外国高等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10]匡瑛.比较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变革[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11]肖化移.审视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与标准[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12]钱理群,高远东.中国大学的问题与改革[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13]万新恒.信息化校园:大学的革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14]杨国祥,丁钢.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与实践[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15]杜吉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教育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16]叶春生.二十年的实践与探索——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论文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7]余国扬.专业镇发展导论[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18]王毅,卢崇高,季跃东.高等职业教育理论探索与实践[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19]杨念.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特色论[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0]郑国强.珠江三角洲制造业与中职制造业专业发展研究[M].经济日报出版社,2006.
    [21]陈家颐.社会转型视角下的高等职业教育[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2]近代中国的高等教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3]吴玉琦.中国职业教育史[M].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
    [24]蔡克勇编.高等教育简史[M],武昌: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2.
    [25]贺国庆著.德国和美国大学发展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26] [美]克拉克?科尔著.陈学飞,陈恢钦,周京,刘新芝译.大学的功用[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
    [27]闻友信,杨金梅.职业教育史[M].海南出版社,2000.
    [28]周谈辉.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史[M].台湾:三民书局:1985.
    [29]石伟平.时代特征与职业教育创新[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30]李建奇.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与实践[M].科学出版社,2006.
    [31]李玲.珠江三角洲人口迁移与劳动市场[M].科学出版社,2005.
    [32]俞仲文,刘守义,朱方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实践教学研究[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33]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技术学范式[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34]刘精明.转型时期中国社会教育[M].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
    [35]杭永宝.职业教育的经济发展贡献与成本效益问题研究[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36]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37]刘兰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办学特色研究[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
    [38]谢安帮等.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新进展2005[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9]教育部高教司.必由之路——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操作指南[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0]周光勇,宋全政.高等职业教育导论[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
    [41]教育部高教司.必由之路——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操作指南[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何镜堂.建筑创作要体现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J].建筑学报,1996(3):10
    [2]何镜堂,涂慧君,邓剑虹,共享交融有机生长──浅谈浙江大学新校园(基础部)概念性规划中标方案的创作思想[J].建筑学报,2001,(5):10-12+65-66
    [3]吴正旺,王伯伟.大学校园规划100年[J],建筑学报,2005(3):6-8
    [4]何镜堂.建筑创作与建筑师素养[J].建筑学报,2002(9):16-18
    [5]何镜堂蒋邢辉.和谐社会下建筑与城市设计的几点探讨[J].,建筑学报,2006(2)
    [6]王建国.从城市设计角度看大学校园规划[J].城市规划2002,(5):15-20
    [7]何镜堂.王扬.窦建奇.大学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8)
    [8]何镜堂,窦建奇,王扬,向科.大学聚落研究[J].,建筑学报,2007(2):84-87
    [9]何镜堂.当代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的理念与实践[J].城市建筑,2005(9)
    [10]覃力.整体化大学校园空间环境的探索[J].建筑学报,2002(4):12-14
    [11]何镜堂,王扬.当代岭南建筑创作探索[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7)
    [12]庄逸苏,潘云鹤.论大学园林[J],建筑学报,2003(6):8-10
    [13]何镜堂.当前高校规划建设的几个发展趋向[J].新建筑,2002(5)
    [14]吴良镛,栗德祥,朱文一,庄惟敏.中央美术学院迁建工程[J],建筑学报,2004(2):35-40
    [15]何镜堂.高校集群化实验楼设计初探[J].
    [16]何镜堂.共享交融有机生长_浅谈浙江大学新校园_基础部_概念性规划中标方案的创作思想[J].
    [17]张奕.刍议中国当前大学建筑理论研究[J],建筑学报,2005(3):9-11
    [18]何镜堂,邓剑虹,涂慧君.弘扬地域文化创造生态校园[J].城市规划汇刊,2002(5):42-45
    [19]倪阳,何镜堂,环境_文脉_时代特色_华南理工大学逸夫科学馆作随笔[J].建筑学报,2004(5):46-51
    [20]何镜堂,郑少鹏,郭卫宏.建筑空间场所华南理工大学新校区院系楼群解读[J].新建筑,2007(1):37-40
    [21]梁海岫,林登.浅谈教育建筑综合体,华中建筑,2008(9)
    [22]何镜堂,汤朝晖.现代教育理念的探索与实践——浙江大学新校区东教学楼群设计[J],建筑学报,2004,(1):37-42
    [23]梁海岫,向科.当代大学校园建筑的传播学机制探析[J].华中建筑,2009(2)
    [24]陈晓恬,王伯伟.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对大学校园规划的影响[J].华中建筑,2006(7)
    [25]梁海岫,广州外语外贸大学图书馆设计实践感谈[J],建筑知识,2001(2)
    [26]何镜堂,新时期大学校园规划设计回顾与展望[J].建筑与文化,2007(5)
    [27]高冀生.当代高校校园规划要点提示[J].新建筑,2002,(4)
    [28]何镜堂,郭卫宏,吴中平.浪漫与理性交融的岭南书院_ [J].建筑学报,2002(4):4-8
    [29]高冀生.高校校园建设跨世纪的思考[J],建筑学报,2000,(6):14-16
    [30]吴正旺,王伯伟.大学校园城市化的生态思考.建筑学报[J],2004,(2):43-45
    [31]梅季魁,罗鹏.高校体育馆设计思辨——大连理工大学体育馆设计[J],建筑学报,2004,(2):49-52
    [32]严建伟,王笑寒.生长中的大学校园规划[J],建筑学报,2005(3):12-14
    [33]马烨.校园形态评析[J],建筑学报,2005(3):15-18
    [34]朱宇恒,金晓莹,吴伟丰.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西区概念性规划设计方案评述[J],建筑学报,2005(3):27-31
    [35]沈杰.论校园规划之景观生态观[J],建筑学报,2005(3):19-22
    [36]何人可.高等学校校园规划设计[J]建筑师.1985,24(11):94-122
    [37]梁作范,刘明德.陈政对我国高等院校总平面规划的探讨[J].建筑师,1984,20(10):24-36
    [38]王胜平.高等学校专业教学楼设计[J].建筑师,1986,25(12):94-129
    [39]蔡永洁、赵志伟等.“城”式的大学[J].建筑师,2004,107(2)
    [40]李多,伍江.“大学城”——一种人本主义的校园设计思想[J].时代建筑,1999,(1):P45-47
    [41]吕斌.大学校园空间持续成长的原理及规划方法[J].城市规划2002,(5) :24-28
    [42]王昊.弹性与共享:大学城规划[J].城市规划2001,(9) :76-80
    [43]张翰卿.高校社会化的空间策略[J].城市规划2001,(7) :31-34
    [44]任国岩.厦门大学社会化学生公寓区详细规划[J].城市规划2000,,(9) :61-64
    [45]谢照唐.烟台大学校园规划[J].城市规划1988,(2)
    [46]亢亮.黄河大学校园规划——群体空间的再创造[J].城市规划1988,(2
    [47]曹亮功.燕山大学校园规划[J].城市规划,1988,(2)
    [48]王桂芬.山魂海韵天人合一——山东大学威海分校规划设计[J].城市规划2006,(6) :93-96
    [49]潘海啸.卢源大学周边产业形成动因及结构的实证研究——以同济大学周边产业群落为例[J].城市规划学刊,2005,(5) :44-50
    [50]熊晓冬,罗广寨,张润朋.基于绿色交通理念下的广州大学城交通规划[J].城市规划学刊,2005,(4):88-92
    [51]虞大鹏,陈秉钊,知识型产业集聚中的社会资本作用研究——以同济大学周边地区为例[J].城市规划学刊,2005,(3) :64-70
    [52]陈秉钊杨帆范军勇知识创新区:科教兴国与“大学城”后的思考[J].城市规划学刊,2005,(2) :50-55
    [53]包小枫,张轶群,荣耀.生态的校园,诗意的空间——四川大学双流新校区与厦门大学漳州新校区规划设计[J].城市规划汇刊,2002,(2)
    [54]陈秉钊,杨帆,范军勇.知识创新区科教兴国与大学城后的思考[J].城市规划学刊2005,(2)
    [55]王颖,王新哲,张震宇.两种秩序的交融——河北大学新校区规划设计[J].规划师2005,(5)
    [56]查君.以景观生态学为导向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J].规划师,2005,(2)
    [57]朱东风,郑瑞山,大学校园非正式场所精神探究[J].规划师,2005,(1)
    [58]杨怡,陆伟.大学校园规划布局形态的探析——以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学院校园规划设计为例[J].规划师,2004,(10)
    [59]沈守云,汤辉.校在“林”中“林”在校中——中南林学院长沙校区景观环境规划设计探讨[J].规划师,2004,(3)
    [60]杜立柱.三境一体——阜阳师范学院新校区规划设计[J].规划师,2004,(2)
    [61]张小松,周安伟.“生长型”大学校园规划探讨[J].规划师,2004,(2)
    [62]戴德胜.寻求自然的回归——金陵科技学院和南京晓庄师范学院校园规划设计[J].规划师2004,(2)
    [63]杜立柱.论北方城市校园规划设计——以哈尔滨师范大学新校区为例[J].规划师2004,(2
    [64]张娟,吕富珣.浅谈大学校园外部空间规划设计[J].规划师,2003,(10)
    [65]黄德明.武汉大学早期建筑群造园艺术特色[J].规划师,2003,(9)
    [66]欧诗.陈建高校校园公共空间探析[J].规划师, 2003,(9)
    [67]周均清.王乘高校城市规划专业网站状况分析[J].规划师, 2003,(5)
    [68]赵万民,李和平,李泽新.城市规划专业教育改革与实践的探索[J].规划师,2003,(5)
    [69]袁松亭.为科学家创造宁静、优美的工作环境——析中国科学院科学岛建设规划规划师,2003,(4)
    [70]林廷钧.从“概念”到“设计”──温州高教园区概念性规划设计[J].新建筑,2001,(4)
    [71]王文友.对“可持续发展”校园的认识[J].新建筑,2002,(4)
    [72]沈济黄,叶长青.“信息园林”——构建新世纪信息化、人文化的景观大学城新建筑[J].2002,(4)
    [73]沈国尧.高校分部新校区规划[J].新建筑,2002,(4)
    [74]姜耀明,王晓丹,石红梅.大学校园规划结构的研究——兼谈甘肃工业大学西校区总体规划设计[J].新建筑2002,(4)
    [75]涂慧君.人文主义新形态与大学校园的当代转向[J].新建筑,2002,(4)
    [76]杨舢,董春方.校园建筑形态的逻辑生成[J].新建筑2002,(4)
    [77]陶郅,陈子坚.人文素质的回归——南京河海大学江宁校区建筑与环境设计随笔[J].新建筑2002,(4)
    [78]桂学文保持合理的校园规模——华中师范大学教学区改扩建规划与单体方案[J].设计新建筑2002,(4
    [79]郭晓,周学清高校校园规划模式再探——谈湖北经济学院新校区规划设计方案[J].新建筑2003,(1)
    [80]何炳泉大学校园规划中的道路交通组织[J].新建筑2003,(1)
    [81]王亚莎,张海兰江南水乡生态校园规划初探——以南通大学中心校区总体规划为例[J].新建筑2003,(1)
    [82]俞涛,李玉堂园林化校园规划与人性化的环境设计——以南通大学中心校区规划方案为例[J].新建筑2003(1)
    [83]曹志.大学校园——城市中渐渐凸现的社区[J].新建筑2003,(11)
    [84]段进.卢波大学城规划的回顾与思考——无锡大学城规划案例[J].新建筑2003,(3)
    [85]朱小雷.大学校园环境的质化评价研究[J].新建筑2003,(6)
    [86]吴正旺,王伯伟.大学校园规划的生态化趋势——华中农业大学校园规划[J].新建筑2003,(6)
    [87]沈济黄,陆激.大学校园的城市设计策略[J].新建筑,2004,(2)
    [88]高崧,沈国尧.人、建筑、自然共生——现代大学校园的表述[J].新建筑,2004,(2)
    [89]陶郅,龚岳.大学校园的步行模式研究[J].城市规划,2002(10) :55-56
    [90]广州大学城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组.对广州大学城发展规划的思考[J].城市规划,2002,(5) :94-96
    [91]黄世孟.台湾大学校园规划之经验与策略[J].城市规划,2002,(5 ):46-49
    [92]夏铸九.校园重访:反省台湾大学1980年代的校园规划[J].城市规划,2002,(5 :38-45
    [93]费曦强,高冀生.中国高校校园规划新特征[J].城市规划,2002,(5) :33-37
    [94]华林Zwischen界面——浙大科技园老和山科技大楼设计[J].建筑学报,2005(11) :61-63
    [95]付毅刚,常健.从建筑策划的角度谈武汉市大学科技园的建设与发展[J].华中建筑,2005(6):58-60
    [96]李仁伟大学科技园功能布局和空间模式探讨——以清华大学科技园为例[J].规划师,2005(2): 51-54
    [97]张定青,陈洋.大学科技园区创新环境的建构——《西安交通大学科技园总体规划》方案[J].工业建筑,2003(3):26-28
    [98]袁朝晖.大学科技园外部空间设计[J].新建筑,2003(3):P61-63
    [99]丘建发.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区位与选址研究[J].新建筑,2004(10):47-49
    [100]何镜堂,丘建发,刘宇波.科技园林,生态网络——东南大学江宁校区国家大学科技园概念规划设计[J].城市规划,2002,(10):53-P54
    [101]杨小鹏.现阶段我国大学科技园规划选址分析[J].南方建筑,2001(1):P77-79
    [102]郝丹,张海兰,映趣自然,诗化空间——武汉华工大学科技园与长城创新科技园规划设计[J].华中建筑,2004(1):17-19
    [103]冯浩,肖伟,自然、人文、现代科技的融合——武汉大学科技园总体规划设计[J].华中建筑,2002(5):80-83
    [104]李国庆,靳路明,赵雷,郝永刚.超市化管理下的高校图书馆设计——以河北农业大学图书馆设计为例[J].建筑学报,2005(12):83-84
    [1]杨金土.对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几个重要问题的基本认识[J].教育研究,1995(6)
    [2]任聪敏.近二十年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综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8)
    [3]杨金土.论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J].教育研究,1999(10)
    [4]吴新武.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研究综述[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2)
    [5]杨金土.对技术、技术型人才和技术教育的再认识[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2(22)
    [6]俞克新.推进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认识与实践[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2).
    [7]俞克新.高等职业教育学制改革对策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5 (9).
    [8]杨金土.我国高职教育形势刍议[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26).
    [9]十年的高度与视野——记“上海职教论坛”十周年纪念活动暨学术报告会[J].职业技术教育,2004(36)
    [10]石伟平,徐国庆.试论当前中国发展技术本科的意义与策略[J].教育发展研究,2003(12)
    [11]石伟平,徐国庆.世界职业教育体系比较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4(1)
    [12]王明贤.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与区域发展的互动效应[J].职业技术教育,2003(7)
    [13]余建形.微笑曲线_和高技术产业发展[J].经济问题研究,2005(9)
    [14]徐冬节.职业技术高校图书馆的特征及办馆探索[J].图书馆,2003(3)
    [15]顾金亮.香港理工大学的工业训练模式及启示[J].中国大学教学,2001(3)
    [16]王新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互动发展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2(6)
    [17]姜惠.珠江三角洲经济结构调整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J].教育研究,2001(8)
    [18]叶子飘.高职教育的区域性与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2(2)
    [19]叶子飘,丁孝智.珠三角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与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3(1)
    [20]罗海丰.高职教育区域化——区域经济、高职教育非均衡发展背景下的战略选择[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4(13)
    [21]王明伦.高等职业教育结构及其优化[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1(34)
    [22]刘启东.从新加坡“教学工厂”看我国高职教学模式的调整[J].教育与职业,2007(12)
    [23]黄鸿鸿.英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特点[J].教育评论,2004(3)
    [24]赵文学.英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与发展趋势[J].现代教育科学,2005(5)
    [25]邓利方.国际产业转移与广东承接对策[J].南方经济,2003(12)
    [26]严雪怡.台湾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J].机械职业教育,1994 (5)
    [27]张建成.中国制造业的发展与职业教育体系的改革[J].教育研究,2004(12)
    [28]余凯.大众高等教育时代大学的理想[J].高等教育研究,2002(5)
    [29]赵婷婷.大学市场化趋势与大学精神的传承[J].高等教育研究,2001(9)
    [30]颜兴中.高等教育理念在大学校园建筑规划中的应用[J].现代大学教育,2006(1)
    [31]蒋忠樟.高职院校建设后勤实训基地的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3)
    [32]罗罕淑.广东高职教育发展与广东人才需求的关系研究[J].高教探索,2003(1)
    [33]张晓春.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07(1)
    [34]余金通.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职业教育研究,2007(1)
    [35]胡央志.台湾技职教育发展因应人口与产业结构的战略转变[J],职业技术教育,2005(36)
    [36]楼世洲.我国近代工业化进程和职业教育制度嬗变的历史考察[J],教育学报,2007(1)
    [37]谭绍华.城校互动:基于共享城市公共资源的职教发展新模式[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17)
    [38]俞仲文.迈向“世界工厂”过程中的中国职业技术教育[J].职业技术教育,2004(1).
    [39]沈洪昌.产业集群化背景下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策略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7(8).
    [40]丁妙珍.寻求广东高职教育资源合理配置的新路径[J].高教探索,2007(3)
    [41]蔡泽寰.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的形势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6(1)
    [42]张振刚.广东高等教育竞争优势的系统研究[J].学术研究,2003(5)
    [1]姜连馥.基于现代工业工程理论的校园设施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博士论文,2004
    [2]赵宇.城市景观的视觉评价[D],东南大学博士论文,2004
    [3]张勇强.城市空间发展自组织研究:深圳为例[D].东南大学博士论文,2003
    [4]陈晓扬.基于地方建筑的适用技术观研究[D].东南大学博士论文,2004
    [5]向科.基于有机更新的当代大学校园和谐发展模式及设计策略研究.华南理工大学博士后研究报告,2008
    [6]刘洋.论中国高校生态可持续校园模式[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04
    [7]冯伟.大学科技园适应性规划设计模式的探索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07
    [8]陈桂尧.中国大学参与国家创新系统的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04
    [9]涂慧君.大学校园整体设计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博士论文,2004
    [10]蒋邢辉.大学校园与周边环境整体营造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博士论文,2005
    [11]陈文东.新建大学校园整体优化对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博士论文,2009
    [12]卢波.当代大学城市规划建设问题及其战略调整研究[D].同济大学博士论文,2004
    [13]陈桂尧.中国大学参与国家创新系统的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04
    [14]苏勇.当代中国大学城规划设计与建设研究[D].同济大学博士论文,2005
    [15]李峻峰.大学校园规划设计中的景观导向[D].同济大学博士论文,2004
    [16]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大学校园规划理论与方法[D].同济大学博士论文,2005
    [17]王保森.社会空间视角下的广州大学城和谐发展研究[D].同济大学博士论文,2007
    [18]官远发.美国大学与社区合作伙伴关系研究及启示[D].同济大学博士论文,2007
    [19]张国祯.建构生态校园评估体系及指标权重[D].同济大学博士论文,2006
    [20]郭书胜.当代台湾中小学校园建筑及21世纪转型的新趋势[D].同济大学博士论文,2008
    [21]綦伟琦.城市设计与自组织的契合[D].同济大学博士论文,2006
    [22]许臻.城市社区环境下的大学结构演变与规划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博士论文,2006
    [23]陈晓恬.中国大学校园形态演变[D].同济大学博士论文,2008
    [24]官远发.美国大学与社区合作伙伴关系研究及启示[D].同济大学博士论文,2007
    [25]汤朔宁.大学校园生活支撑体系规划设计研究[D].同济大学博士论文,2008
    [26]解鸿年.科技园区与区域发展——以台湾新竹为例[D].同济大学博士论文,2008
    [27]蒋涛.我国当前大学校园场所营造[D].华南理工大学博士论文,2009
    [28]马廷奇.大学组织的变革与制度创新[D].华中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04
    [29]刘卫东.大学与地区经济协同发展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03.
    [30]郑明仁.整合式大学校园规划之研究[D].同济大学博士论文,1998
    [31]虞大鹏.社会空间与社会网络——上海高校周边知识型产业集聚中的社会资本作用研究[D].同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32]窦建奇.大学校园聚落模式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博士论文,2007
    [33]刘卫东.大学与地区经济协同发展机制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03.
    [34]常艳芳.大学精神的人文视界[D].东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4
    [35]吴晓义.情境_达标_式职业能力开发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4
    [36]姜军.中国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建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后研究报告,2005
    [37]樊秀娣.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3
    [38]杨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专业建设市场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04
    [39]王前新.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发展战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04
    [40]熊健民.高等职业教育经济功能与规模效益的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05
    [41]易元祥.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05
    [42]职业教育的经济发展贡献和成本收益问题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博士论文,2005
    [43]王振如.北京高等职业教育创新与发展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论文,2006
    [44]鲍风雨.高等职业教育理论及辽宁省高职教育需求与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博士论文,2004
    [45]刘亚敏.大学精神探论[D].华中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04
    [46]韩震.基于整体知识能力的中国大学评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博士论文,2004
    [47]郭新立.大学评价和拨款制度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博士论文,2004
    [48]张雪蓉.以美国模式为趋向:中国大学变革研究(1915——1927) [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4.
    [49]赵效为.大学城与城市互动发展的经济学分析[D].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4
    [50]严峰.中国大学文化研究[D].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5
    [51]陈勇.广东高职院校规划设计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8
    [52]周帆.职业技术学院实训中心设计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7
    [53]徐国强.高等师范院校校舍工程规划定位研究[D].浙江大学,2005
    [54]荣耀.追寻具有场所精神的大学校园公共空间[D].同济大学硕士论文,2003
    [55]吴苡婷.身份转变:持续性和变迁——松江大学城征地农民问题研究[D].上海:上海大学社硕士论文.2002.
    [56]张健.欧美大学校园规划历程初探[D].重庆:重庆大学.2004.
    [57]李河.美国大学校园规划演变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4.
    [58]巫萍.1980年代以来中国新建大学校园建筑组群形态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硕士论文.2004.
    [59]张振国.自我定位与调适:30年代前基督教大学的“中国化”[D].济南:山东大学.2002.
    [60]何齐宗.论书院的大学特征与大学精神[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4.
    [61]薛泰琳.上海交通大学校园近代建筑研究(1896-1949) [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硕士论文. 2005.
    [62]戴云倩.中国高校巨构起源及成因分析[D].泉州:华侨大学硕士论文.2003.
    [63]张汀.美国战后大学发展状况分析——兼论对中国当代大学建设的启示[D].天津:天津大学. 2004.
    [64]王翔.校园集群形态阅读[D].上海:同济大学硕士论文2005.
    [65]王海蒙.大学老校区改造规划方法初探[D].南京:东南大学硕士论文.2002.
    [66]胡斌.大学城初探——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学的一种发展形式[D].南京:东南大学硕士论文.2002.
    [67]谢清.大学城规划初步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3.
    [68]周承.基于“城市”的大学校园形态更新[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4.
    [69]高蓓.中国大学城(大学园区)建设模式与城市发展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硕士论文.2002.
    [70]赵健.大学城空间布局模式的思考——以西安为例[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2.
    [71]冯正汉.新城市空间——大学城区位选址布局探讨[D].广州:中山大学硕士论文.2004.
    [72]石少峰.传统高校校园更新发展的对策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硕士论文.2005.
    [73]贾晓元.高校校园合并空间整合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5.
    [74]杨学鲁.我国高校传统校区的建筑及其外环境更新[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1.
    [75]欧雷.我国高校老校区校园空间环境的重塑[D].南京:南京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05.
    [76] ]褚波.中国当代大学校园空间形态的转变[D].北京:北京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02.
    [77]李奇.探索高校校园规划发展趋势——复合型校园规划理论与实践[D].天津:天津大学硕士论文.2004.
    [78]朱育嵩.新世纪校园规划实践与思考[D].北京:清华大学硕士论文.2004.
    [79]王笑寒.生长中的大学校园[D].天津:天津大学硕士论文庆大学硕士论文. 2005.
    [80]宋明星.“群构”:整体化高校校园环境构成方法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硕士论文.2004.
    [81]王歆.大学校园的有机生长[D].杭州:浙江大学硕士论文.2005.
    [82]马烨.大学城流通系统设计研究——从流通系统设计角度谈大学城资源共享的实现问题[D].杭州:浙江大学硕士论文.2002.
    [83]郭嘉.有机发展的大学校园空间架构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2.
    [84]谌珂.集约化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的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4.
    [85]林师弘.大学新建校园的持续生长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3.
    [86]隋郁.从城市设计的角度研究大学校园整体式设计[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3.
    [87]魏琨.大学校园教学区的景观设计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5.
    [88]白菡.大学校园景观探求[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硕士论文.2004.
    [89]徐有钢.基于社区理念的校园空间环境设计探讨[D].南京:南京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05.
    [90]周小青.我国大学校园特色景观营造方法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硕士论文.2005.
    [91]罗华清.校园绿心的空间建构——大学校园核心区设计新思路[D].重庆:重庆大学硕士论文.2005.
    [92]王芳.性别差异与大学校园空间环境的关系[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4.
    [93]郭钦恩.大学集群式公共教学楼的设计模式[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硕士论文. 2004.
    [94]陈识丰.大学教学区空间形态浅析[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3.
    [95]李卫芳.大学校园庭院空间的营造[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硕士论文.2004.
    [96]陈岳堂.生态校园规划设计研究与应用[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03.
    [97]刘燕.现代城市大学校园[D].北京:北京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
    [98]蒋涛.大学校园环境改造的整体观[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硕士论文.1999.
    [99]赵得功.高校校园公共空间的涵意[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2.
    [100]陈清.高校校园环境文化品味的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4.
    [101]宋瑾娜.高校校园人文环境的塑造[D].长沙: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2.
    [1]袁以美.广东省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研究[D].暨南大学硕士论文,2004
    [2]王英.中德高等职业教育发展_比较与借鉴[D].武汉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8
    [3]王佳音.试述新加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特色[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
    [4]王晓娟.江苏省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硕士论文,2008
    [5]张瑞.美国社区学院办学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08
    [6]金卫东.高职院校产学合作教育研究[D].苏州大学硕士论文,2007
    [7]曾江华.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与高等教育结构优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5
    [1]邓国军王树功周永章.科技产业园区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及模式探讨[J].人文地理,2008(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