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山与中国诗学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山意象是中国古典诗歌中重要的意象之一,不仅数量多,且意味丰富,其丰富性首先体现在山意象所对应的物理原型众多: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和丘陵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百分七十,古人常常登高而赋,留下大量山岳诗歌,我国古典诗歌涌现众多的山意象,是有地理渊源的。这些诗歌中的“山”各有特点,而且其意象组合方式丰富多样,不同组合体现不同的情感和意味。
     山与诗人、诗歌创作具有内在联系,学界关于山与诗歌的相关研究止于山水诗,往往山水并提而忽略山、水意象各自的特性。且从意象诗学专门研究山的,学界迄今未有,为了能从理论上深入研究古典诗歌山意象,对意象作理论梳理是必须的,其次,对学界仍然时不时混用的“意象”、“符号”和“image”等近似术语进行辨析,同时介绍国内学术界意象研究现状,指出术语模糊和滥用这一现象的存在。通过溯源和辨析,从理论上肯定意象诗学赖以生长、发育的土壤是中国古典诗歌,而非西方意象派或其他。意象与中国古典诗歌有着血浓于水的关系,所以意象诗学的研究应该回归到中国古典诗歌的大背景中。
     为了深入理解山意象的生发过程,首先须对六朝诗歌中的“山”进行历史性的梳理,在以时间为序进行梳理的同时,抓住并突出各阶段代表作品中“山”的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如《诗经》中的“山”表现出明显的母体文化意味,从古人婚礼、葬礼及祭祀山神的仪式可以看出,而《诗经》中的“南山”分别和爱情、长寿祝福联系起来;楚辞中的“山”则带着女性的柔美色彩,透出浓郁的神话气息;庾阐诗中的“山”是审美的先声;阮籍的“山”仿佛忧郁的固体,带着浓重的悲痛抑郁的个人情感,等等。其间有继承,也有新变与发展。为了更好地说明六朝山意象的生发,特以附录一《山物象、意象诗歌年谱》佐证正文论述,更好地展示山意象的历史性、文化性和文学性。
     此外,从理论角度来探讨山意象生发过程中的显著特性,结合大量的山岳诗歌进行研究,探讨山意象与传统文化,如道教神仙信仰、古代生死观念和禅宗思想的密切关系。其中,尤以泰山诗歌中的“泰山”意象为主展开论述,泰山诗歌的创作深受神仙信仰和生死观念的影响。
     山意象本身也具有显著的特性,如情感性、多样性和传承性,以及山意象组合的丰富性,这类特性可以通过众多诗例的分析得到体现,它们的产生与诗人、诗歌创作、时代文化背景都有非常紧密的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影响深远的山神多为女性神,女性与大自然自古关系亲密,山意象的生成与女性山神的关系不可忽略,从“昆仑”意象和西王母、“巫山”意象和巫山神女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这一点。
     山意象的影响不仅止于古代诗歌,它对现当代新诗也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兴起的朦胧诗等新诗创作中,可以发现古典诗歌意象的影子。古诗与新诗本质上是相通的。另外,山与诗学的相关研究还可以向文学地理学、生态文艺学等方向开拓,并可以在旅游文化的领域中进行新的拓展,山与诗学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论题。
Imagery①of mountain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imageries in Chinese classicalpoetry, there re a lot of mountain imageries in history of poetry, which are profoundin meaning.China is a mountainous country, there re about70%of entire country landis mountain, this physical environment determines China has large quantities ofprototype of imagery of mountain. China also has many long-history famousmountains, poets like to climb up mountains to catch inspiration, they left numerouspoems about mountain, which has different meaning in different works, and thecompound modes of imagery are variety, sometimes, mountain and clound, rain,or bird etc. combine together and different combination has different meaning.
     There s anybook to study imagery of mountain from the imagery poetics, andthere re many different opinionts about imagery in academic circles today, so,first ofall, it s very nessecerry to analysis imagery theory profoundly and systematically, andtell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related terms of sign and imagery and image etc., andgeneralize the statu quo of study of imagery in current academic realm, then find outand make sure the source of poetic imagery is Chinese ancient poems, not any otherelse, we have to come back to Chinese ancient poetry to talk about and study imagery,or we can t understand imagery deeply. That s the first step we have to do, then wecan use the proper imagery theory to study Chinese poem and the imagery ofmountain, during this course, we can find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et andnature and writing, we also find that mountain has its own characters, but currentacademic circles always ignore its traits by saying poems about mountain and water,in fact, water has water s own meaning in poem, the same as mountain, they re notthe one, but two.
     As we know, different times and different poets can crate different imageries ofmountain in poetry, that s why we have to make a list of mountain about every stgeand every reprecentative poet in Six Dynasty, and point out their estheticcharacteristics, from The Book of Songs and The odes of Chu to The North Dynasty.For example, the imagery of mountain in The Book of Songs has maternal culturemeaning obviously, which can find through the poems about wedding, loving andancestor worship or mourning etc., but in The odes of Chu, mountain is romantic andhas a little feminity, because mountain in The odes of Chu always relates to mythsand the gods of mountain are tender-hearted female. In later stage, mountain showsmuch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of poets, for instance, Yu Chan s mountain is anesthetic object, and Ruan Ji s imagery of mountain is like an grievous solid object,and so on. There re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in this period. The Annals ofObject-image and Imagery of ‘mountain’ in Six Dynasty in the end of this dissertation can help us to understand the historic traits and 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imagery ofmountain more clearly.
     In addition, studying in imagery of mountain, we can t skip its own characteristics,such as its feeling, variety and succession, which can be seen easily throughanalysising of numerous works. The production of imagery of mountain and itscharacteristics has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ancient culture, such as immortals worship,imagination about life and dead and religion faith, people believe that immortals livein the top of mountain, countless people want to climb up the top to find fairy, andthey believe they can enter fairy world from the top of mountain, ancient climberwrote a lot of poems to describe beautiful scene on mountain, and expressed theirfeeling, they were also believe there s a Hades world below mountain, people had tocome back home in mountain once die. Mount.taishan has ages-long and profoundculture, and ancient people worshipped Mount.taishan by heart and soul, they left a lotof poems about it, we can see how deeply ancient culture influenced imagery ofmountain in these poems.
     In ancient Chinese people s opinions, the gods who govern mountains are almostfemale, mountain s culture has more closer relationship with female than male, thosefamous mountain gods, such as The god of Mount.wushan and Mount.kunlun andMount.taishan are all female, they are all noble and have superpower, these mountaingods influence the creation of imagery of mountain in poems.
     Imagery of mountain can influence poetic writing from ancient poetry to modernfree verse deeply, as a matter of fact, classical poetry and modern poetry are the samein nature, they conneted in some ways, imagery of mountain is one of them.
     Moreover, there re many rooms we still can exploit in the world of mountain andpoetry study, such as, form the viewpoint of ecological literature and esthetic study, orfrom literary geographical theory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nmen beingsand writing and mountain, and in other ways.
引文
①吴承学著《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傅璇琮序,P6
    ①《文学评论》2002年第3期P69、73
    ②韩经太、陶文鹏《也论中国诗学的‘意象’与‘意境’说——兼与蒋寅商榷》,《文学评论》2003年第2期,P101
    ③李幼蒸著《历史符号学》,桂林:广西师大出版社,2003年5月,P79、81、82、267
    ①赵毅衡著《文学符号学》,第一章P4。另,笔者在撰写论文过程中曾得到赵老师的热情指点,在此致谢!
    ②同上,P8
    ③关于中国古典诗歌“自我呈现”的艺术特点,可参考叶维廉《中国诗学》,其中有详细论述。
    ④赵毅衡著《文学符号学》,P23、24
    ⑤同上,P24
    ①张伯伟著《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第三章“意象批评论”可参考。引文出自P197
    ②下文将以褚朔维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翻译的萨特的《想象心理学》为例,详细论述。
    ①具体的相关释义请参考各种英文字典,为免繁琐,本文不列举字典中的具体释义。
    ②见《想象心理学》P22,第二节标题
    ③同上,P90第七节
    ④同上,如P226所论
    ⑤同上,P245第四节
    ⑥同上,见P251
    ⑦同上
    ⑧同上,P284
    ①同上,P288
    ②吴晟《中国意象诗探索》第三章对中、西意象诗的异质文化作了论述,他从社会角色、思维方式和创作方法的不同来论证中、西意象的差异,与本文辨析的角度不同。可以参考。
    ③叶朗著《美在意象》,P65
    ④敏泽《中国古典意象论》一文,见《形象意象情感》一书,P54
    ⑤同上,P54、55
    ①吴晟《中国意象诗探索》绪论P3
    ②诸如此类的例子不胜枚举,就著作方面来说,譬如叶朗主编的《意象》(第一期和第二期),初看书名,让人误以为是谈论“意象”理论的著作,但却是辑录各方面文艺理论论文而成的书,包括少量外国学者的论文,书中辑录的论文分为几方面,如自然美学等,却没有谈论“意象”诗学的。
    ③韩经太、陶文鹏《也论中国诗学的‘意象’与‘意境’说——兼与蒋寅商榷》,《文学评论》2003年第2期,P102
    ①见书中第二大部分“意象作为符号”。
    ②见书中第一部分“导论”。
    ③见书中第二部分所论,P23。
    ④见书中第二部分具体所论,P25.
    ⑤关于中国古典诗歌“呈现”和表象性的特点,叶维廉《中国诗学》和陈植锷《诗歌意象论》都做过详细论述,读者可以参考,兹不一一摘录。
    ①关于这一点,叶维廉的《中国诗学》和陈植锷的《诗歌意象论》也有较为系统的论述、说明。
    ②如书中第二部分中的P23-25引用了卡西尔等西方学者的理论,而在第一部分谈到“意象运动的最终目的是创造诗的‘情景’”时,将“情境”与“意境”等同,并引相传为王昌龄所作的《诗格》中的话语。不仅在理论观点上,在诗例的引用上也如此,时而引西方诗歌,时而引中国古诗,如P36引王维的《鹿寨》,P45引艾青的《解冻》,P52又摘引斯温伯恩的诗句为例。好像古今中外的诗歌、理论都没有了差别一样,作者在此忽略了它们各自的特性。
    ③见书中P21.
    ④更多划分定义请看书中第三部分“意象的生成与划分”。
    ①同上P11
    ②详见书中第六章之“四”
    ③第六章,P233。另外,吴晟在他的《中国意象诗探索》第一章P15中也认为意象不是意与象的简单相加。
    ④同上,P235
    ⑤这里指的是他的《意象探源》一书,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⑥同上,P29、30、34
    ⑦同上P37。另外,读者可参考本文附录二,附录二是笔者为更详细地阐述这个问题而撰写的学术随笔。
    ①见夏之放著《文学意象论》序
    ②同上
    ③夏之放著《文学意象论》第六章P161
    ④同上P171、172
    ⑤夏之放著《文学意象论》第七章P211
    ⑥叶朗,北京大学资深教授,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主任,出版了许多关于美学方面的著作,如《中国美学史大纲》、《中国小说美学》等,他对“意象”美学的观点见《美在意象》一书。
    ⑦《美在意象》P57
    ①参考丹纳著、傅雷译《艺术哲学》。
    ②傅雷译,丹纳著《艺术哲学》,见《傅雷译文集》第十五册,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5年
    ①见王明业、朱国金等著《中国的山地》第七章,P73
    ②何平立著《崇山理念与中国文化》后记,P608
    ③更多相关资料可参考徐华龙等著《山与山神》第一章所论,并见本文上编第一章。
    ①钟嵘著,曹旭笺注《诗品笺注》之《诗品序》。
    ②中西进、王晓平著《智水仁山》中西进序,P1
    ③《古今图书集成·山川典》卷七·五岳总部,总第十八册。
    ①杨桂华等著《生态旅游》第二章,P26
    ②见叶朗著《美在意象》,P202
    ③《天下名山记钞十六卷》,张大受序。
    ④《潮州府志》卷八《韩山小记》。
    ①《广东通志》卷一百六。
    ②同上。
    ③《天下名山记钞十六卷》尤侗序。
    ④《山岳与象征》中刘锡诚所作之序言。
    ⑤中西进、王晓平著《智水仁山》中西进序,P2
    ⑥见罗兰·巴尔特《作者之死》。
    ①赵红菊著《南朝咏物诗研究》,第二章,P106
    ②同上,第二章,P106、107
    ①同上,曹旭序,P3.
    ②(清)俞琰《咏物诗选》,钱銮序。成都古籍书店,1984年。
    ③同上,俞琰自序。
    ④书中,山、水分开为两部,也可以证明本文的观点:今人“山水诗”的统称其实并不符合古人的诗学观念,他们是将山与水分开而论的,山有山的特性,水也有水的特点,若将二者笼统等同,便模糊了二者的界限,抹杀了二者的个性。将二者之同扩大化,掩盖了二者之异。这就是为什么本文要强调山与诗学的关系,而不是山水与诗学,“山”并不等于“山水”。
    ①笔者在本文设“山岳诗歌”这一概念,旨在与传统的山水诗研究区别开来。本文主要研究古典诗歌“山”意象与诗学的关系。为了行文的方便,笔者特设“山岳诗歌”这一名称,本文所谓的“山岳诗歌”是从广义的角度来说的,包括描写山岳、表现山岳、以山岳寄情抒怀等等诗歌作品,其中有关于诸山之诗,这些诗歌不仅表现山岳自然风景和人文风景,还表现山岳神话传说、文化和历史。
    ②标点本《恒山志》,太原: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
    ③(明)汪子卿撰,周郢校证《泰山志校证》,黄山书社,2006年5月
    ①实地调研的具体情况,可见本文附录三。
    ①详见【德】恩斯特·卡西尔著,甘阳译《人论》,P6。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6月。书中论述了人类自我认识之种种。
    ①《山海经》中讲述了很多关于先民对山的信仰,山中的奇珍异兽、奇花异草,吃了对人有各种奇特功效,如《东山经》卷四曰:“又南三百里,曰栒状之山,其中多箴鱼,其状如囗,其喙如箴,食之无疫疾。”这些珍稀而神奇的东西还可以决定人间社会的和平、兵火;兴与衰。如《南山经》卷一曰:“又东五百里,曰丹穴之山,其上多金玉。丹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渤海。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凰,首文曰德,翼文曰义,背文曰礼,膺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鸟也,饮食自然,自歌自舞,见则天下安宁。”等等。
    ②见(汉)许慎著,汤可敬注释的《说文解字今释》P1254,岳麓书社,2001年。
    ①见闻一多《伏羲考》中的论证。
    ②见程俊元、蒋见英注《诗经注析》,上册P328
    ③可以参考程俊英、蒋见元注《诗经注析》中的解释。
    ①曹元宇辑注《本草经》,见“木部上品”P226。
    ②笔者此处的田野调查,由于资金和时间的关系,行文时还未亲到山西调研,而是通过走访身边的山西籍同学得知酸枣树的生长情况,走访的同学包括陈家红(古典文献2010级博士生)、刘静(文字学2008级硕士生)等。陈家红于2010年寒假回校时带了许多酸枣给同学分享,他说临汾一带酸枣树多得不得了,所以他自小就对酸枣树很了解。刘静同学说酸枣树都长在野山坡上,比较荒芜的山坡丘陵地带,而非水边,它们生长所需水分较少。对这些同学提供的信息,笔者在此特致感谢!
    ③(清)汪志伊删定《地学简明》卷一,清嘉庆七年(1802)桐城汪氏手稿本,收入《清代稿本百种彚刻·子部》
    ④相关礼俗可参考《汉代丧葬礼俗》,李如森著,沈阳出版社,2003年6月。
    ①见《黄节注汉魏六朝诗六种》P19,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3月。此外,诸如此类的诗例还有许多,可参考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2年12月。另外,关于蒿里与古人的生死观念,请见本论文下编“泰山”一章,其中有详细论述。
    ②福田アジオ、新谷尚紀など編『精選日本民俗辞典』,東京:吉川弘文館,平18年,P337-338.
    ③(明)汪子卿《泰山志》卷一。
    ①见Sir James George Frazer, The Golden Bough: AStudy in Magic and Religion, Third Edition, London: TheMacmillan Press LTD,1980。文中所引出自第一册第一章P4注释1,笔者根据原文意译,原文如下:The orientalmind is free from the trammels of logic. It is a literal fact that the Oriental mind can accept and believe twoopposite things at the same time.
    ①韩高年《<诗经>与先秦崇玉习俗》,刊于《西北民族研究》,2010年第3期。
    ②何立平著《崇山理念与中国文化》P3,P4,济南:齐鲁书社,2001年1月。
    ③同上。
    ①具体请看徐华龙、王有钧著《山与山神》第一章P6、7、9、11,北京:学苑出版社,1994年10月。
    ②详细记载请看The Holy Bible, Shanghai: National TSPM&CCC,2006. P111,112;原文为英文:P111:they cameto the desert of Sinai, there they set up camp at the foot of Mount Siani, and Moses went up the mountain to meetwith God. P112: The Lord came down to the top of Mount Sinai and called Moses to the top of the mountain.
    ③详见李立著《神话视阀下的文学解读——以汉唐文学类型化的演变为中心》中的第三章,北京:中国社科出版社,2008年7月。书中第三章具体论述了汉唐诗歌中的泰山情结,作者认为魏晋时期的诗作中,“泰山”是“生命死亡的代名词”,是世俗生命结束之后的归宿地。笔者并不完全认同这一观点,因为魏晋诗歌中的泰山就已经既有神仙世界也有鬼魂地府了,泰山诗歌中,神仙和鬼魂的出现并没有先后之分,更没有主次之别,二者是并行的,是古人对生命思考的两个不可或缺的方面。
    ④请见黄石著《神话研究》首页序言,民国丛书第四编,据开明书店1927年版影印,上海:世界书局,民国十八年(1929)六月初版。原序为英文,后有译文,但文中所引为笔者根据原文摘录自译,现将所引原文附于下:Myths are the world s earliest literature. They originated in every country long before the invention ofwriting they were the work of many minds. They are thus a social product reflect the lifeand thought of the times, they arose from a like passion to know and understand all things.
    ①见赵琳、杨熙楠主编《人神之际》,桂林:广西师大出版社,2008年4月。书中收录了许多篇谈论神学、宗教、哲学等相关文章,本文所引出自其中的图宾根大学荣休教授莫尔特曼(Jurgen Moltmann)的《人子之国度》一文,由林鸿信译。
    ①吴晓峰著《“二南”礼俗研究》,P50
    ②同上,P56、57
    ③清人马瑞辰在其《毛诗传笺通释》第七百四十页有相关论述,(陈金生点校,中华书局,1989年3月)
    ④同上, P741-742
    ⑤见清人魏源《诗古微》,魏源全集编辑委员会编,1989年12月。
    ①(台湾)李湘著《诗经名物意象探析》 P88。
    ②详见《古今图书集成·礼仪典》礼仪部第二十卷·婚礼部。
    ①见《滇略》卷四,《四库全书》有收录。
    ②详细论证可见梁永佳《大理白族火把节的生育象征》,刊于《民族文学研究》[J],2006.2
    ③详见金开诚《诗经》第二章第三节P13,中华书局,1980年8月。
    ④其他原因请参考上引梁永佳《大理白族火把节的生育象征》一文。
    ①见《云南通志》卷八。
    ②见《滇略》卷四。
    ③同上所引。
    ④王娜、李军《农村婚俗对古代“六礼”的沿袭与变革——以承安镇为个案》,《文化学刊》2010年第2期。
    ⑤《中国西南文献丛书》总第三十二册,P206
    ①据吴晓峰《“二南”礼俗研究》研究指出古人婚礼不用乐是因为周人把婚礼提到礼之本的地位,是繁衍后代的大事,所以十分严肃郑重,所以周人婚礼有不奏乐、不贺的习俗。可参考书中P67.由此可见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婚礼遵循古制之严谨。
    ②《中国西南文献丛书》总一百一十九第册,P305、306、307
    ③李湘著《诗经名物意象探析》 P88也谈到这一点,她说:“习俗与观念都有时代性,有一些习俗观念,似乎消失了,其实却又以改变了的形态再现于生活中。”并举《乐府》中的“樵”为例。可参考。
    ④同上P87、88、89
    ⑤见《云南通志》卷八。
    ⑥详见田合禄、田峰著《中国古代历法解谜:周易真源》序。对于中国古代历法,很多学者著作,如张培瑜等著《中国古代历法》曾尝试还原,他们的努力对我们了解古人的生产、生活,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古代诗歌都有很大帮助。
    ⑦张培瑜等著《中国古代历法》前言。
    ①详见庞朴《火历初探》、《火历续探》、《火历再探》。另,田合禄、田峰著《中国古代历法解谜:周易真源》P14、15对火历也做了较为通俗易懂的阐释,可以参考。
    ②田合禄、田峰著《中国古代历法解谜:周易真源》上编P4、5。另:刘尧汉《文明中国的彝族十月历》。
    ③(清)汪中《述学·释晨、参二文》(内篇一),清道光三年(1823)刻本。
    ④关于这三种传说,上引谢肇淛所言已经包含了其中两种,还有一种说法与阿南赴火殉夫的情节大致相同,是说邓赕诏之妻慈善在其夫被南诏叛兵焚化后,拒绝南诏求婚,并围城自固,三月,食尽饿死,南诏后悔,为表征其德,名其城为“德源城”。可参考清人师范曾《滇系·杂载》。
    ⑤我们可以从闻一多对《诗经·芣苡》一诗的论述找到相关证明。见闻一多《诗经研究》。
    ①详见金开诚《诗经》第二章第三节P13,中华书局,1980年8月
    ①陈植锷在《诗歌意象论》第十一章也提到了类似的观点,他指出,诗歌中大量存在的地名作为空间意象,与诗人的情感表达紧密相关,它们并不实指某个具体的地方,如唐诗中的“玉门关”并不指旧址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的玉门关。详见P254、255所论。
    ②可参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毛诗传笺通释》引《传》曰:“南山,齐南山也。崔崔,高大貌。国君尊严,如南山崔崔然。”古今同一意也。
    ③见(清)阎若璩著,樊廷枚校补《四书释地》(三续补),清刻本。
    ①见让-保罗·萨特《想象心理学》P46.
    ②见(清)阎若璩著,樊廷枚校补《四书释地》,清刻本。
    ③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三乙编“祝寿”。
    ④赵毅衡著《文学符号学》P183.
    ①见饶宗颐著《楚辞地理考》,商务印书馆,民国35年(1946)十二月,自序P2。
    ②下文还会有详细介绍、论述昆仑山的章节。详见下编。
    ①参考张春生著《山海经研究》,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8月;P70《<山海经>昆仑校释》。
    ②见饶宗颐著《楚辞地理考》。
    ③见饶宗颐著《楚辞地理考》,P47。
    ④朱光潜著《文艺心理学》之《美感的经验分析(二):心理的距离》一文。
    ①庄子著,曹础基注译《庄子浅注》,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10月,参考P95、96中的注释:堪坏,坏读作pei第二声,指昆仑山山神。
    ②张伯伟著《禅与诗学》。见“山水诗与佛教”一章,P156-165.
    ③同上,P160.
    ①见饶宗颐《山水文学之起源与谢灵运研究》一文中的第二页,文章见于《中国山水的艺术精神》臧维熙主编;上海:学林出版社,1994年6月版
    ①参考叶嘉莹著《叶嘉莹说汉魏六朝诗》中的相关论述,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3月。
    ②见(南朝梁)钟嵘著,曹旭笺注《诗品笺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12月,P145
    ③具体可参考《晋书》所引,此处不列。
    ①见《郭弘农集二卷》书首张溥题辞,善化章经济堂,清光绪18年(1892),重刻本。
    ①“六龙”与“逸翮”两首诗歌引自《郭弘农集二卷》之卷二。
    ①袁行霈《陶渊明集笺注》中华书局,2003年4月。
    ②程千帆著《古诗考索》(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P243
    ①如本传说:“及文帝辅政,籍尝从容言于帝曰:籍平生曾游东平,乐其风土。帝大悦,即拜东平相。籍乘驴到郡,坏府舍屏鄣,使内外相望,法令清简,旬日而还。”等等
    ①沈祖棻《阮嗣宗<咏怀>诗初论》,见程千帆著《古诗考索》(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P252
    ②林文月《阮籍的酒量与酒品》,载《中古文学论丛》,P68
    ①该文刊于《古典文学知识》2011年第5期,P71
    ②曹旭、丁功谊编著《竹林七贤》前言,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2月
    ③林文月《阮籍的酒量与酒品》,载《中古文学论丛》,P68
    ①林文月《阮籍的酒量与酒品》,载《中古文学论丛》,P63
    ①范文澜《文心雕龙·明诗》,见其注释。
    ③本章所引朱光潜的话,皆出自其著作《文艺心理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
    ④叶朗《美在意象》P182
    ①见谢凝高《中国的名山》P59
    ②更多关于“崇高”美学的论述请参考“走进崇高”研究院编《中外崇高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4月。上引蒋孔阳《论崇高》一文中的话见于该书P82、P86
    ③(宋)韩拙《山水纯全集》,见《说郛》第四十二卷。
    ④同上。
    ①见谢凝高《中国的名山》P211
    ②郭茂来著《视觉艺术概论》P7,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7月
    ③孙冬虎、李汝雯著《中国山名论稿》P46
    ①见吴翠芬《谢灵运山水诗的美学追求》一文,文章见于《中国山水的艺术精神》臧维熙主编;上海:学林出版社,1994年6月版,第五页。除此之外,其它类似提法在很多相关著作中都能看到。
    ①见(南朝梁)钟嵘著,曹旭笺注《诗品笺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12月,P91
    ①文中所引谢灵运传记出自《宋书》列传第二十七。
    ②见朱易安《谢灵运的隐逸心态和山水审美意识》一文,文章见于中国山水的艺术精神》臧维熙主编;上海:
    学林出版社,1994年6月版,第四十二、四十三页。
    ①文中所引谢脁传记出自《南齐书》卷四十七,列传第二十八。
    ②除《南齐书》本传外,还可参考曹道衡、刘跃进著《南北朝文学编年史》,P334.
    ①参考曹旭《论宫体诗(代序)》一文,见归青著《南朝宫体诗研究》一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6月,第十三页
    ②参考曹旭《论宫体诗(代序)》一文,见归青著《南朝宫体诗研究》一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6月,第十三页
    ①见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七章“庾信与南朝文风的北渐”。
    ②关于庾信入北为官及其作品创作的其他方面的论述,可以参考《庾信入北仕历及其主要作品的写作年代》,见《文史》第十九辑。
    ③《周书》四十一卷。
    ④牛贵琥《庾信入北的实际情况及与作品的关系》,见《文学遗产》,2000年第5期。
    ⑤详见牛贵琥《庾信入北的实际情况及与作品的关系》,《文学遗产》2000年第5期,P34、35所论。
    ⑥同上,P35、36
    ①(日)中西进,(中)黄晓平《智水仁山:中日诗歌自然意象对谈录》,引论P8
    ②顾颉刚编著《妙峰山》P13、14
    ①刘锡诚主编《妙峰山:世纪之交的中国民俗流变》,P9
    ②陈耀华、孙琳琳《中华五岳的世界遗产价值研究》,《北大学报》(2011/3),P109
    ①李澄、孙秀清/文《首博馆藏<妙峰山进香图>所反映的妙峰山香会习俗》,见刘锡诚主编《妙峰山:世纪之交的中国民俗流变》P49、50.
    ②陶阳、徐纪民、吴绵编《泰山民间故事》P15.
    ①资料源于庐山风景名胜旅游管理局内部申报世界遗产时的材料集,由管理局遗产办黄韬先生和文化处文博科李科长提供,在此致谢!
    ②行文时《历代庐山诗词全集》还未面世,相关数据来源于上海古籍出版社黄亚卓副编审,在此致谢!
    ①慧远:(梁)释慧皎所撰的《高僧传》卷六有详细传记。吴宗慈《庐山志·庐山古今游记丛钞》附录中记载:“释慧远,晋高僧,楼烦贾氏子,幼好学,博综六经,尤善庄老,受业于道安,太元中,立精舍于庐山,与慧永、宗炳等结白莲社,念佛,有十八贤之目,而慧远为之冠。卜居三十余年,足不出山,送客以虎溪为界。义熙中卒,年八十三,有《匡山集》。”慧远的《匡山集》今已失传。
    ②张伯伟著《禅与诗学》P166、167.
    ①憨山德清禅师:生活于明代,具体生卒年不详,号憨山族蔡氏全椒人,七岁叔父死,尸于床,问母从何处去,即抱死生来去之疑。九岁能诵《普门品》,十二岁辞亲入报恩寺。曾于庐山五乳峰下结蓭而居。具体事迹可参考钱谦益《憨山塔铭》。
    ①释若虚:《唐诗纪事》中有相关记载,具体生卒年不详,生活于唐代,隐于庐山数年,有写庐山诗作流传于世。五代亦有禅僧若虚,《高僧传》有其传记,隐于庐山,持经不出石室,江南国主饮尚其人,屡次征召,不应,后避入深山。文中所引诗出自唐代释若虚之手,见吴宗慈《庐山志》卷九。
    ②石鑑今覞:俗姓杨氏,新会人,为诸生有声,忽有省,弃俗遍参济洞诸老,至雷峰得显印证授记开法,长庆后迁棲贤,恶诸方驰逐声利,与众衲子栽天博饭,有古德风。吴宗慈《庐山志》卷九有载。
    ①杜贵晨《试说泰山别称“太行山”——兼及若干小说戏曲之读误》一文,见《文学遗产》2010年第6期P37。
    ②清人金棨《泰山志》二十卷之天章纪·《泰山龙脉论》。
    ③见饭田辰彦著《泰山·曲阜和山东内陆部》P10.此为笔者据原文翻译而来,原文为:“中国の人々が、一生涯に一度は訪れたい場所に、泰山がある。そうした思いは中国の歴代皇帝にも共通していた。古代中国の春秋戦国時代から泰山は、時の為政者が天を祭る『封』の儀を執り行う聖山の役割を担っていた。”
    ①见刘凌著《反思传统重识泰山》P235,北京:线装书局,2010年1月。另,黄炎培在《泰山》序言中也持同样的观点,持此说者甚多。
    ②见黄炎培、庄俞著《泰山》序言,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四年(1915)十一月出版
    ③据周郢先生在电话里的介绍。
    ④在此感谢泰山学院周郢老师接受本文作者的电话访谈,并耐心地介绍泰山诗歌搜集、整理的情况。特此致谢!
    ①《古今图书集成·山川典》卷八十三茅山部,另:参考《茅山志》相关记载。
    ②该文见《死后的世界》一书P228,论文题目为《泰山府君和“冥道十二神”的形成》
    ③对于泰山的生死文化,日本学者关注得似乎较多,除了增尾伸一郎的论文外,菊地章太翻译的《泰山:中国人的信仰》第一章第二节也详细探讨了这个问题。
    ④宋人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二十七相和歌辞二。
    ①据笔者考察,这种习俗今天仍然在许多地方存在着。另见本文上编第一章《诗经》所论。
    ②顾祖禹辑著《读史方舆纪要》,上海:中华书局,1955年7月,卷二十,P1348
    ③(明)汪子卿撰,周郢校证《泰山志校证》九十四页的注释(17)
    ④(明)汪子卿撰,周郢校证《泰山志校证》卷一P11
    ⑤《泰山志校证》,卷一P111
    ⑥顾迁译注《淮南子》,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3月,卷四P64
    ①朱光潜著《文艺心理学》第十三章,P178、179
    ②周郢校证《泰山志校证》卷一P6
    ③《读史方舆纪要》卷一,P39
    ①《读史方舆纪要》卷三十,P1350
    ②尹世积著《禹贡集解》,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三十五年(1946)十月,P67、68
    ③(北魏)郦道元撰,陈桥驿校证《水经注校证》,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卷七P187
    ①《泰山志校证》卷一P9、10;注释P107
    ①同上卷一P10,注释P108
    ②参考周晓琳、刘玉平著《空间与审美——文化地理视域中的中国古代文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9月,P26
    ①见《诗歌意象论》第十二章,P264
    ②同上,第四章,P65
    ③《中国意象诗探索》第三章P56
    ①除了洛夫的诗中有许多花草树木意象之外,在《海子诗集》,在顾城、江河,还有余光中等著名诗人的诗集里,都可以找到丰富的草木意象。
    ①见(清)徐鼎著《毛诗名物图说》发凡,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刻本。
    ①(宋)吴仁杰撰《离骚草木疏》跋,鲍氏知不足斋,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刻本。
    ②详见(明)屠本畯撰《离骚草木疏补》之目录,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一册,齐鲁书社,1997年。
    ①见(清)徐鼎著、王承略点校《毛诗名物图说》P222,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版。
    ②见(明)屠本畯撰《离骚草木疏补》卷二“薇”,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一册,齐鲁书社,1997年。
    ③本编所引先秦和六朝诗例,若无特别说明,均出自逯钦立所编著的《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①引全诗太长,今仅摘几句为例。
    ①见(清)徐鼎著、王承略点校《毛诗名物图说》卷五“草上”P236,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版。
    ②见(清)徐鼎著、王承略点校《毛诗名物图说》卷六“草中”P275,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版。
    ③见(清)徐鼎著、王承略点校《毛诗名物图说》卷七“草下”P336,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版。
    ④(宋)吴仁杰撰《离骚草木疏》卷二“荼”,鲍氏知不足斋,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刻本。
    ①见(清)徐鼎著、王承略点校《毛诗名物图说》卷八“木上”P362
    ②见(清)徐鼎著、王承略点校《毛诗名物图说》卷九“木下”P425
    ①见(明)屠本畯撰《离骚草木疏补》,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一册P1-367。
    ②参考华夫主编《中国古代名物大典》下册“木果类·材木部·乔木”中对桐的介绍。
    ③华山:庐江郡境内一座小山,在今安徽潜山一带,非今所谓五岳中之华山。
    ①见(清)徐鼎著、王承略点校《毛诗名物图说》卷八“木上”P369。
    ②(宋)吴仁杰撰《离骚草木疏》卷三。
    ③见(明)屠本畯撰《离骚草木疏补》卷三,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一册P1-365。
    ②原文为英文,笔者自译,出自M.M.Mahood, The Poet as Botanist,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2008,原文见于第一章P20,为:Readers expected poets to be informative
    ③原文为英文,笔者自译,出自M.M.Mahood, The Poet as Botanist,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2008,原文见于第一章P14,为: poets gave them a wide range of symbolic meanings
    ①黎志敏《诗学构建:形式与意象》,第二章,P15
    ②同上,P25
    ③同上,P26
    ④吴晟《中国意象诗探索》第三章P60
    ①本章所引诗例若无特别标注,皆出自《文苑英华》和《古今图书集成·山川典》。
    ②释洪偃:俗姓“谢”,会稽山阴人,梁武帝优礼,梁乱,避地缙云,陈武受禅,乃复出都。天嘉五年卒。其他诗作可见逯钦立辑《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陈诗卷十。
    ②《古今图书集成·山川典》卷一百一十。
    ①陈植锷《诗歌意象论》,见P102相关论述
    ①有学者根据意象指向的泛指和特指性而将意象类型分为泛指意象和特指意象,见陈植锷《诗歌意象论》“意象的分类”及第十章。该书第十章对杜甫诗歌中“山”的泛指意象和特指意象列表作了分析,这对我们的“山”意象研究颇有启发性,值得参考。
    ②叶朗《美在意象》P150
    ①瞿蜕园、朱金城《李白集校注》册二P888题为《游敬亭寄崔侍御》,上海古籍,1980。
    ①此诗存在异文,瞿蜕园、朱金城《李白集校注》册二P888作“时来一顾我,笑饭葵与藿”,又:“壮士不可轻,相期在云阁。”
    ②见《全唐诗》卷一百七十一、李白十一,P1764,中华书局,1960;又:瞿蜕园、朱金城《李白集校注》册二,P809.
    ③《全唐诗》卷一百八十,李白二十,P1840,又见:瞿蜕园、朱金城《李白集校注》册三,P1257
    ①鲁枢元《生态文艺学》第三章,P89
    ②同上,书中有相关论述,兹不复引。
    ③(日)中西进、(中)王晓平著《智水仁山》王晓平所作“引论”,P5
    ①罗香林《碧霞元君》,载《民俗》(国立中山大学,1929年)第六十九、七十期合刊
    ②这些日文书籍的具体出版信息可以参考“主要参考文献”中的“日本学者论文论著类”。
    ③见李诚《万山纲目》自序
    ④同上,卷一
    ①杨希枚《古饕餮民族考》,《先秦文化史论集》,第951-953引述,见《山岳与象征》一书。
    ②王晖(陕西师大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商周文化比较研究》,人民出版社,2000年。③《山岳与象征》一书归纳昆仑地理的争论,主要有如下几种看法:西北说:“海内昆仑之墟,在西北,帝之下都。”(《山海经·海内西经》)东南说:“昆仑虚在其东,虚四方。一曰在反舌东,为虚四方。”(《海内南经》)毕沅注云:“此东海方丈山也。”(袁柯校译《山海经校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85页。)海外说:“禹杀柳相,其血腥,不可以种五谷种,乃以为众帝之台,在昆仑之北。”郭璞注云:“此昆仑山在海外者。”(《海外北经》)
    ①可参考赵宗福(青海社会科学院教授,民俗学博士)所作的《论昆仑神话与昆仑文化》,载于《青海社会科学》(J),2010年第四期,第九页说:“西王母在神话中以‘虎齿’、‘虎颜’的形象出现,其实这是古羌人虎图腾崇拜的反映。”另外可参考李晓伟著《昆仑山:探寻西王母古国》,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4月版。
    ①日本学者新谷尚纪『死後の環境』一书的第九章也谈到了昆仑山升仙思想、西王母和汉朝时就表现得很明显的长生不死的追求,P231-234。.
    ①具体可见《艺文类聚》卷十一·帝王部和《路史》卷二。另,可参考闻一多《神话与诗·伏羲考》中所论述的,书中列出了《山海经》中人面蛇身或龙身的所有的神,指出山神人面蛇身/龙身是始祖伏羲的形象,也是古代图腾崇拜的表现。龙是古人根据蛇等动物形象虚构的图腾,已得学界公认,《伏羲考》详细论述了龙/蛇与人类始祖神话/传说/文化有着密切关系,其观点可为本文佐证蛇在原始人类中的特殊地位。
    ②参考《艺文类聚》卷九十六·鳞介部上·蛇。
    ①参考杜而未著《昆仑文化与不死观念》第六编第一章,台湾:学生书局;民国六十六年(1977)五月
    ①该书的详细信息见附录参考文献中的日文原著。
    ②见日本学者志村有弘、奥山芳广所编的《社寺源起传说辞典》,P96。
    ③同上,序言
    ①《读史方舆纪要》,上海:中华书局,1955年7月。P1381。另外,清人吴省钦的《巫山解》也提到了山东和四川的巫山,见光绪十九年刻本《巫山县志》卷三十二。
    ②同上,P2835
    ③关于巫山神女故事产生的地理环境方面的原因,可参考林涓、张伟然的《巫山神女:一种文学意象的地理渊源》,《文学遗产》2004年第2期。本文导论部分曾提及。
    ④但是学术界仍有人对这个观点表示怀疑和否定。
    ①关于宋玉赋的真伪问题,学界至今未有定论。朱恒夫编著的《中国文学史疑案录》(修订版)(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8年11月)P209概括了当代学术界对宋玉赋真伪的争论,游国恩《中国文学史》认为《文选》、《古文苑》所收宋玉赋(《高唐赋》、《神女赋》在内)为后人伪托。而胡念贻和曹明纲撰文论证赋确系宋玉真作。本文仍将《高唐赋》、《神女赋》归于宋玉名下。
    ②出自(明)范守道《神女考》,见光绪十九年刻本《巫山县志》卷三十二“艺文志”。
    ③见(清)徐士俊撰《妇德四箴》,《丛书集成续编》第六十二册·社会科学类·妇女教育。
    ①(清)杨学启《神女辨》,见光绪十九年刻本《巫山县志》卷三十二“艺文志”。
    ②故宫珍本《(康熙)巫山县志》
    ③据笔者管见,今国内学术界仅有两部乐府专史,除了正文中提及的萧著之外(萧著只是提到“巫山高”曲名的变化:书中P163:汉鼓吹曲旧曲名:巫山高——魏谬袭改名:屠柳城——吴韦昭改名:关背德。),在他之前,罗根泽先生曾于民国二十年作《乐府文学史》,书中也没有论及《巫山高》。
    ①中国山地地形的划分,不仅国内地理学普遍持此观点,就连日人亦同此说,可参考《世界の空間認識》之《中国の自然地域と人文地域》,白石太良/文,晃洋书房,1982年4月20日版。
    ②请参考萧涤非著《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书中第197、198页有相关论述。
    ③见光绪十九年刻本《巫山县志》卷六“山川志”
    ④(宋)陆游《入蜀记》卷六,知不足斋从书本影印,宋史资料萃编第四辑,王民信主编,文海出版社印行,
    19-?
    ①详见(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第一册P238,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11月。
    ①见光绪十九年刻本《巫山县志》卷三十二“艺文志”序言
    ①见彭运生所著《文学与人性》一书P3、4。书中提出了人性与文学的理论批评概念,但并未深入探讨,也未作系统的梳理。
    ②请参考游琪、刘锡诚主编《山岳与象征》,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2月。文中所引详见书末编者游琪所作之跋。
    ③这与弗洛伊德《梦的解析》中的观点有暗合之处,他认为文学与人的力比多有关系。而心理学家荣格则认为文学是集体无意识的表现。朱光潜《文艺心理学》一书中亦有相关论述,可参考。
    ①见《山岳与象征》第25和27页乌丙安所作《中国山岳的文化版模》一文
    ②详见《替代与类推——‘感知模式’与上古文学传统》郑毓瑜(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文,见于台湾《汉学研究》,第二十八卷第一期,2010.3
    ①沈祖棻《阮嗣宗<咏怀>诗初论》,见程千帆著《古诗考索》(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P252
    ②这一段论述已发表于《写作》(武汉大学主办),见论文后所附的硕博期间所发表的作品的目录。
    ③江河,1949年出生于北京,祖籍河北涿州,原名于友泽,上世纪八十年代朦胧诗派代表诗人之一,著名诗篇有《追日》、《纪念碑》和《没有写完的诗》等,出版有诗集《从这里开始》、《太阳和他的反光》等等。现侨居美国。
    ①《文学遗产》2004年第2期,P27
    ②关于巫山神女在古代诗、文中的形象差异以及其背后隐藏的问题,本论文下编第四章会详细论述。
    ③笔者就参加了此次论坛,并提交了论文《山岳命名中的文化动因:以广东笔架山为例》,还做了几分钟的口头介绍(兼PPT演示文稿),得到了中国人民大学李炳海教授的点评和鼓励,特此致谢!
    ①鲁枢元《生态文艺学》,内容提要部分。
    ②同上,第一章,P33.
    ③此段为笔者据原文自译,见Lawrence Buell, The Environmental Imagination, Landon,1995, P83: I think oftwo landscapes—one outside the self, the other within, The external landscape is the one we see—not only the lineand color of the landscape The second landscape I think of is an internal one, the shape of the individualis affected by land as it is by genes.
    ①由于这篇论文所用的绝大部分材料都是正文中用到的,限于篇幅,笔者不打算将其列出,笔者在文中提到这篇论文,也是为了说明:山岳与诗歌的研究开拓很大程度上就是用新观点、新理论、新方法去观照旧材料,从而发现旧材料中的新亮点。
    ①笔者也参加了此次研究会,聆听各为学者的研究观点,受益匪浅。
    ②谢凝高/文《北京大学学报世界遗产研究·主持人语》,《北大学报》(2011/3),P104
    ③谢凝高/文《风景遗产科学的核心论题》,《北大学报》(2011/3),P104
    ④陈耀华、孙琳琳/文《中华五岳的世界遗产价值研究》,《北大学报》(2011/3),P110
    宋诗中的“山”:审美欣赏山水意象组合王叔之:《游罗浮山诗》宗炳:《登半石山诗》;《登白鸟山诗》谢灵运:《日出东南隅行》;《豫章行》;《泰山吟》;《缓歌行》;《顺东西门行》;
    《答中书诗》;《述祖德诗》;《从游京口北固应诏诗》;《过始宁墅诗》;《富春渚
    诗》;《七里濑诗》;《晚出西谢堂诗》;《游南亭诗》;《登江中孤屿诗》;《登永嘉
    ①汪裕雄著《意象探源》引论P3
    ②同上,P29、34、37。作者在文中引述了一些考古和甲骨文资料,观点令人信服,且所见颇具启发性,然其所论较为简略,且只言及大象崇拜,对古人的大象认知观念尚缺乏全面的探讨。
    ①此处引文所据之电子文本是魏现军同学在尹小林1997.09.17整理的电子稿基础上,依据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尔雅译注》(胡奇光、方环海著)修改而成,订正了不少分条和断句错误,特此感谢!
    ①此段引文参考《古今图书集成》,并校之以《丛书集成初编》之《尔雅翼》第三册P202,(宋)罗愿撰,洪焱祖释,商务印书馆,1939年12月。
    (1)(宋)郭熙著,杨伯编注《林泉高致》,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
    (2)逯钦立编《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12月
    (3)黄节注《汉魏六朝诗六种》,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3月
    (4)程俊英、蒋见元注《诗经注析》,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10月
    (5)《山海经》,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3月
    (6)(清)阎若璩著,樊廷枚校补《四书释地》(三续补),清刻本,线装
    (7)(唐)欧阳询等撰《艺文类聚》,上海: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5年11月
    (8)(唐)徐坚等撰《初学记》,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1月
    (9)(宋)罗大经著《鹤林玉露》,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10)黄焯撰《毛诗郑笺平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5月
    (11)(清)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3月
    (12)黄节注《汉魏六朝诗六种》,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3月
    (13)普陀山佛教文化研究所编《普陀山诗词全集》,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年12月
    (14)(唐)张彦远著《历代名画记》十卷,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5月
    (15)俞剑华标点校注《宣和画谱》,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64年
    (16)庄子著,曹础基注译《庄子浅注》,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10月
    (17)(清)徐鼎著《毛诗名物图说》,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刻本
    (18)(宋)吴仁杰撰《离骚草木疏》,鲍氏知不足斋,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刻本
    (19)饶宗颐著《楚辞地理考》,商务印书馆,民国35年(1946)十二月
    (20)(宋)王应麟著《诗地理考》,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21)(清)尹继美著《诗地理考略》,清同治三年(1864)刻本,鼎吉堂
    (22)(宋)王应麟著,张保见校注《诗地理考校注》,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年7月
    (23)(明)屠本畯撰《离骚草木疏补》,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一册“楚辞类”,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
    (24)张春生著《山海经研究》,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8月
    (25)(南朝梁)钟嵘著,曹旭笺注《诗品笺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12月
    (26)王弼注《周易》九卷,附《略例》一卷,影印本,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十八年(1930)
    (27)(清)徐文靖撰《天下山河两戒考》十四卷五册,清光绪刻
    (28)(北魏)郦道元撰,陈桥驿校证《水经注校证》,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29)(宋)王应麟撰《玉海》,江苏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7年12月
    (30)李兆洛著《历代地理志韵编今释》,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8月
    (31)(汉)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
    (32)(明)顾祖禹辑著《读史方舆纪要》,上海:中华书局,1955年7月
    (33)(明)汪子卿撰,周郢校证《泰山志校证》,黄山书社,2006年5月
    (34)(西汉)刘安等撰,顾迁译注《淮南子》,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3月
    (35)(清)张英、王士祯等编撰《渊鉴类函》石印本,同文分局,清光绪十三年(1887)
    (36)尹世积著《禹贡集解》,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三十五年(1946)十月
    (37)严北溟、严捷译注《列子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9月
    (38)叶农注译《左传注译》,广州:花城出版社,2007年7月
    (39)陈戍国撰《春秋左传校注》(上册),长沙:岳麓书社,2006年5月
    (40)(清)王士濂撰《左传通释》,四卷刻本
    (41)《华阳国志校勘记》,民国八年(1919)四川成都存古书局刊,刻本
    (42)(明)曹学佺撰,《蜀中名胜记》三十卷,成都茹古书局,清宣统二年(1910)刻本
    (43)(明)曹学佺撰《蜀中广记》,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三四九·地理类,台湾商务印书馆,民国七十五年(1986),影印
    (44)(明)曹学佺撰,《蜀中名胜记》,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六年(1937)三月
    (45)(东汉)王充著《论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9月版
    (46)(唐)李吉甫撰《元和郡县志》,金陵书局,清光绪6年(1880),刻本
    (47)(清)万斯同撰《崑仑河源考》,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三三七·地理类,台湾商务印书馆,民国七十五年(1986),影印
    (48)(宋)陆游《入蜀记》,知不足斋从书本影印,宋史资料萃编第四辑,王民信主编,文海出版社印行,19-?
    (49)(清)李诚撰《万山纲目》剩稿二十一卷,清光绪26年(1900)刻本
    (50)(清)连山等撰《巫山县志》,清光绪19年(1893)刻本,又见《中国地方志集成》之《四川府州县志辑》第五十二册,巴蜀书社·江苏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92年8月
    (51)(晋)郭璞著《郭弘农集》,善化章经济堂,清光绪18年(1892),重刻本
    (52)(晋)习凿齿著《襄阳耆旧记》,湖北:荆楚书社,1986年12月
    (53)(清)仁宗等撰《嘉庆重修一统志》,上海涵芬楼影印本,四库丛刊续编·史部,上海:上海书店,1984年
    (54)(清)傅恒等撰《钦定西域同文志》,(内府)清乾隆(1736-1795)刻本又:文渊阁四库全书经部二二九·小学类
    (55)(唐)李吉甫撰《元和郡县志》,金陵书局,清光绪6年(1880)刻本
    (56)(唐)李吉甫撰,贺次君点校《元和郡县图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6月
    (57)(清)万斯同撰《昆仑河源考》,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台湾商务印书馆,
    (58)(清)吴秋士辑《天下名山记钞十六卷》,中国科学院图书馆藏清康熙三十四年汪立名刻本影印,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二五四册,济南:齐鲁书社,1996年8月
    (59)(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11月
    (60)(清)吴秋士辑《天下名山记钞》,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第254册,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
    (70)(明)宋彦撰《山行杂记》一卷,据明万历绣水沈氏刻宝颜堂秘笈本影印,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251册
    (71)故宫博物院编《(康熙)巫山县志》,《四川府洲县志》第十五册,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年6月
    (72)《丛书集成丛编》第六十二册,(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
    (73)(明)陶宗仪等编《说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10月
    (74)罗根泽撰《乐府文学史》,北平:文化学社,民国二十一年(1931)一月
    (75)(宋)张敦颐撰《六朝事迹编类》,宝章阁,清,复宋刻本
    (76)(清)金棨辑《泰山志》二十卷,清嘉庆三年(1798)刻本
    (77)(清)岳濬等撰《山东通志》,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39册-541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75年(1986)
    (78)(清)程志隆修《泰安县志》,清乾隆25年(1760)刻本
    (79)袁行霈撰《陶渊明集笺注》,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4月
    (80)(清)徐宗干修《泰安县志》,清道光八年(1828)刻本
    (81)(清)顾炎武《山东考古录》,光绪八年(1882)七月,山东书局重刊
    (82)(晋)崔豹《古今注》、(后唐)马缟《中华古今注》、(唐)苏鹗《苏氏演义》,上海:商务印书馆;1956年4月
    (83)(晋)王嘉撰,(梁)萧绮录,齐治平校注《拾遗记》,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6月
    (84)汪大经、张鸣岐撰《新疆舆图风土考》,点石斋代印,清光绪八年(1882)石印本
    (85)祁韵士(鹤皋)辑《西域释地》,清道光十六年(1836)刻本
    (86)(清)汪志伊删定《地学简明》,清嘉庆七年(1802)桐城汪氏手稿本,收入《清代稿本百种彚刻·子部》
    (87)(清)松筠纂修《新疆识略》,《续修四库全书》史部·地理类,第732册。据清道光元年武英殿刻本影印本
    (88)(清)林杭学撰《泰山辑瑞集》,来思楼,清康熙八年(1669)刻本
    (89)(清)袁大化修《新疆图志》一百十六卷,东方学会重校增补,民国12年(1923)铅印本
    (90)(清)张穆著《昆仑异同考》,收入(清)王锡祺辑《小方壶斋與地丛钞》,上海著易堂,清光绪十七年(1891)铅印本
    (91)(清)康敷镕纂修《青海志》,见上海古籍出版社《续修四库全书》第649册,据湖北省图书馆藏抄本影印。
    (92)(民国)宋伯鲁撰《新疆建置志》四卷,民国二年(1913)海棠仙馆铅印本
    (93)(清)萧雄撰《西疆杂述诗》四卷,清光绪十八年(1892)自序铅印本
    (94)(民国)王晋卿撰《新疆访古录》二卷,又《新疆礼俗志》一卷,《新疆小正》一卷,民国七年(1918)铅印本
    (95)(民国)王晋卿撰《新疆山脉志》六卷,见《陶庐丛刻》第二集,民国八年(1919)刻本
    (96)故宫博物院编《刻名山诸胜一览记》影印本,故宫珍本丛刊第241册,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年6月
    (97)(明)王圻辑《三才图会》一百零六卷,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明万历三十七年刻本影印,见《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190册,济南:齐鲁书社,1997
    (98)(晋)郭氏撰《元中记》,载(清)茆泮林辑录《古逸书十种》三十八卷,梅瑞轩,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刻本
    (99)许公武编著《青海志略》,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
    (100)李寰选辑《新疆诗文集粹》,民国三十六年(1947)铅印本
    (101)(宋)罗泌撰《路史》,见《四库全书·史部》第三八三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02)(宋)《太平广记》(全五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7月
    (103)(清)陈梦雷等撰《古今图书集成》,北京:中华书局;成都:巴蜀书社,1985年
    (104)陈昌齐等撰《广东通志》(清同治三年重刊本),华文书局股份有限公司,民国五十七年(1968)
    (105)(明)陈大科、戴耀修《广东通志》,中国科学院图书馆选编《稀见中国地方志汇刊》第四十二、四十三册,北京:中国书店,1992年12月
    (106)(清)梁善长编《广东诗粹》,刻本,梁氏达朝堂,乾隆十二年(1747)
    (107)(明)邹应龙修《云南通志》,昭通龙氏灵源别墅,明隆庆六年(1572)
    (108)(清)王驹修,(清)邝奕俊等纂《河源县志》,清康熙(1662-1722)刻本
    (109)(清)吴颖纂修《潮州府志》十二卷,清顺治十八年(1661)刻本
    (110)曹旭、丁功谊编著《竹林七贤》,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2月
    (111)黄侃撰《文心雕龙札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112)杨明著《文心雕龙精读》,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
    (113)(明)吴雨辑《毛诗鸟兽草木考二十卷》,北大图书馆藏明万历磊老山房刻本,见四库存目丛书经部诗类第六十七册
    (114)(宋)张虑撰《月令解十二卷》影印本,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四年(1935)
    (115)(明)冯应京撰《月令通考》十六卷,(明)李泰《四时气候四卷》等,见四库存目丛书史部第一百六十四册,时令类
    (116)(清)黄登编《岭南五朝诗选》三十七卷,清康熙三十九年自刻本
    (117)(明)杨瞿峡辑《岭南文献轨迹范补遗》六卷,山西大学图书馆藏明刻本,见四库存目丛书集部第三三五册,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7月
    (118)《全唐诗》,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4月
    (119)曹元宇辑注《本草经》,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年11月
    (120)(明)李时珍著《本草纲目》,西安:三秦出版社,2008年1月
    (121)高国祥主编《中国西南文献丛书》,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2月
    (122)(宋)王应麟《诗地理考》,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123)金开诚著《诗经》,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2月
    (124)(清)姚东升辑《释神》(北京图书馆藏清代手稿本影印)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5年2月
    (125)瞿蜕园、朱金城校注《李白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7。
    (1)李文初著《中国山水诗文化》,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9月
    (2)葛晓音著《山水田园诗派研究》,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5年5月
    (3)谢凝高著《山水审美——人与自然的交响曲》,北京:北大出版社,1996年6月
    (4)陈水云著《中国山水文化》,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10月
    (5)章尚正著《中国山水文学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年9月
    (6)丁成泉辑注《中国山水田园诗集成》,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10月
    (7)向翔著《中国山水审美》,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7年7月
    (8)张互助著《中国古代山水绿色文化》,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6月
    (9)王明煊、胡定鹏主编《中国旅游文化》,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年3月
    (10)章必功著《中国旅游史》,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9月
    (11)王淑良著《中国旅游史——古代部分》,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8年12月
    (12)邵骥顺著《中国旅游历史文化概论》,上海:读书·生活·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9月
    (13)商友敬著《中国游览文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6月
    (14)李时人编《中华山水名胜旅游文学大观——诗词卷》,西安:三秦出版社,1998年8月
    (15)霍国庆著《佛教旅游文化》,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年1月
    (16)沈祖祥著《旅游宗教文化》,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
    (17)何平立著《崇山理论与中国文化》,济南:齐鲁书社,2001年1月
    (18)胡晓明著《万川之月——中国山水诗的心灵境界》,北京:读书·生活·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3月
    (19)陶文鹏、韦凤娟主编《灵境诗心——中国古代山水诗史》,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年4月
    (20)李善奎著《中国诗歌文化》,济南:齐鲁书社,1999年11月
    (21)王立著《心灵的图景——文学意象的主题史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2月
    (22)陶阳等编《泰山民间故事大观》,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4年5月
    (23)胡阿祥著《魏晋本土文学地理研究》,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5月
    (24)蒙培元著《人与自然——中国哲学生态观》,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8月
    (25)李泽厚著《山水花鸟的美——关于自然美问题的商讨》,收入其《美学论集》,1980年
    (26)赵毅衡著《文学符号学》,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0年9月
    (27)杨之水著《诗经名物新证》,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7年7月
    (28)陆林、章锦河著《旅游形象设计》,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10月
    (29)胡雪冈著《意象范畴的流变》,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9年
    (30)叶朗主编《意象》(第一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11月
    (31)叶朗主编《意象》(第二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32)臧策著《隐喻理论与话语流变》,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12月
    (33)王铭玉、宋尧编《符号语言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年6月
    (34)谭宏姣著《古汉语植物命名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10月
    (35)朱光潜著《诗论》,上海:上海世纪集团、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4月
    (36)钱钟书著《七缀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6月
    (37)朱玲著《文学符号的审美文化阐释》,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年2月
    (38)郑国铨著《中国山水文化系列·山文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
    (39)朱光潜著《文艺心理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
    (40)叶嘉莹著《叶嘉莹说汉魏六朝诗》,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3月
    (41)归青著《南朝宫体诗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6月
    (42)严平主编《雅俗文化书系·山文化》,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年
    (43)任继愈主编《中国的名山大川》,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
    (44)乔修业主编《旅游美学》,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0年
    (45)双阳、林青著《中华名山游览》,广州:广东省地图出版社,1999年
    (46)何裕德编著《中华佛教名山》,广州:广东省地图出版社,1999年
    (47)李国强、王自立编著《历代名人与庐山》,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
    (48)周銮书著《庐山史话》,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
    (49)徐华龙、王有钧著《山与山神》,北京:学苑出版社,1994年10月
    (50)周晓琳、刘玉平著《空间与审美——文化地理视域中的中国古代文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9月
    (51)孙冬虎、李汝雯著《中国山名论稿》,北京:地质出版社,1999年8月
    (52)谢凝高编著《中国的名山》,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7年9月
    (53)周维权著《中国名山风景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年12月
    (54)谢凝高编著《中国的名山大川》,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9月
    (55)宋本蓉编著《名山之谜:探秘中国十八座名山》,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9年1月
    (56)谢凝高编著《中国的名山》,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7年9月
    (57)阳青著《先唐文学“人神遇合”主题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12月
    (58)萧涤非著《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
    (59)游琪、刘锡诚主编《山岳与象征》,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2月
    (60)朱恒夫编著《中国文学史疑案录》(修订版),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8年11月
    (61)闻一多著《神话与诗》,武昌: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7月
    (62)彭运生著《文学与人性》,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6月
    (63)刘凌著《反思传统重识泰山》,北京:线装书局,2010年1月
    (64)墨铸、肖秋编撰,山东友谊书社编《历代诗人咏泰山》,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5年5月
    (65)马铭初选注,山东省出版总社泰安办事处编《泰山历代诗选》,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5年4月
    (66)周寅宾选注《南岳诗选》,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5月
    (67)曾宪成、范会俊编注《五指山古今诗抄》,广州:花城出版社,1982年9月
    (68)郭茂来著《视觉艺术概论》,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7月
    (69)王明业、朱国金等著《中国的山地》,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7月
    (70)连镇标著《郭璞研究》,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7月
    (71)丘幼宣、林仲铉等选注《武夷诗词选》,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年12月
    (72)王毅编《岳麓山诗词选》,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9月
    (73)袁行霈编选,张相儒注释《中国山水诗选》,河南:中州书画社出版,1983年9月
    (74)山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山东省志·泰山志》,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7月
    (75)黄炎培、庄俞著《泰山》,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四年(1915)十一月出版
    (76)黄石著《神话研究》,民国丛书第四编,据开明书店1927年版影印,上海:世界书局,民国十八年(1929)六月初版
    (77)玄珠著《中国神话研究ABC》,民国丛书第四编,据开明书店1927年版影印,上海:世界书局,民国十八年(1929)六月初版
    (78)陈述舟选注《峨眉山诗选注》,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7月
    (79)桂林市文管会选编,刘寿保注释《桂林山水诗选》,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79年11月
    (80)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历代四川山水诗选注》,重庆:重庆出版社,1985年9月
    (81)曹明纲撰《百地一吟——与山水名胜互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8月
    (82)田澍、陈尚敏主编《西北史籍要目提要》,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0年3月
    (83)金启华、臧维熙编《古代山水诗一百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8月
    (84)刘夜烽、徐传礼选注《黄山诗选》,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3年11月
    (85)赵林恩编注《五台山诗歌总集》(共二册),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年
    (86)梁漱溟著《人心与人生》,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
    (87)李晓伟著《昆仑山:探寻西王母古国》,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4月
    (88)袁行霈著《中国诗歌艺术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89)山东省文登市政协编《中国道教名山昆嵛山》,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5年2月
    (90)鲁枢元著《生态文艺学》,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
    (91)杨桂华等著《生态旅游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1月
    (92)庞朴《当代学者自选文库·庞朴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
    (93)“走进崇高”研究院编《中外崇高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4月
    (94)张德建著《明代山人文学研究》,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
    (95)汪裕雄著《审美意象学》,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3年2月
    (96)夏之放著《文学意象论》,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1993年12月
    (97)黎志敏著《诗学构建:形式与意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5月
    (98)叶朗著《美在意象》,北京:大惊大学出版社,2010年2月
    (99)汪耀进编《意象批评》,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9年5月
    (100)汪裕雄著《意象探源》,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4月
    (101)敏泽著《形象意象情感》,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87年4月
    (102)曹旭撰《古诗十九首与乐府诗选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103)曹旭、丁功谊编著《竹林七贤》,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
    (104)曹旭、叶当前编著《建安七子》,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
    (105)曹旭整理集评《诗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106)曹旭选评《中日韩<诗品>论文选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107)曹旭编《中国诗学史:魏晋南北朝卷》,厦门:鹭江出版社,2002年
    (108)吴晟著《中国意象诗探索》,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年4月
    (109)(日)中西进;(中)王晓平著《智水仁山:中日诗歌自然意象对谈录》,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11月
    (110)洛夫著《雨想说的:洛夫自选集》,广州:花城出版社,2006年
    (111)伊沙编《被遗忘地诗歌经典》,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2005年
    (112)张伯伟著《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5月
    (113)洪湛侯、王从仁、冯海荣、曹旭编撰《楚辞要籍解题》,咸宁: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11月
    (114)胡厚宣等著《甲骨探史录》,北京:三联书店,1982年9月
    (115)丁山著《甲骨文所见氏族及其制度》,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4月
    (116)赵毅衡著《新批评——一种独特的形式主义文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8月
    (117)徐兆奎、韩光辉著《中国地名史话》,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6月
    (118)华林甫著《中国地名学源流》,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五月
    (119)段石羽、曲文勇、朱庚志著《汉字与植物命名》,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9年11月
    (120)高明乾、佟玉华、刘坤著《诗经动物释诂》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9月
    (121)于兴著《<诗经>研究概论》,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年1月
    (122)殷光熹著《诗经论丛》,北京:线装书局,2008年7月
    (123)吴晓峰著《“二南”礼俗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
    (124)李衡眉著《先秦史论集》,济南:齐鲁书社,1999年10月
    (125)孙作云著《诗经与周代社会研究》,北京:中华书局,1966年4月
    (12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中国考古学·两周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12月
    (127)张培瑜、陈美东、薄树人、胡铁珠著《中国古代历法》,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年3月
    (128)陈美东著《古历新探》,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
    (129)田合禄、田峰著《中国古代历法解谜:周易真原》,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4月
    (130)刘尧汉、卢夹著《文明中国的彝族十月历》,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
    (131)胡淼著《诗经的科学解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8月
    (132)竺可桢著《竺可桢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年3月
    (133)《民俗》(国立中山大学语言历史研究所,周刊)合订本,上海:上海书店影印,1983年12月
    (134)吴承学著《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
    (135)赵红菊著《南朝咏物诗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5月
    (136)程千帆著《古诗考索》,武昌: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12月
    (137)吴彤编《自然与文化——中国的诗、画与炼丹》,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4月
    (138)刘锡诚主编《妙峰山:世纪之交的中国民俗流变》,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6年2月
    (139)顾颉刚编著《妙峰山》(影印本),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6月
    (140)吴效群著《妙峰山:北京民间社会的历史变迁》,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5月
    (150)陶阳、徐纪民、吴绵编《泰山民间故事》,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4年5月
    (151)《民俗》(国立中山大学语言历史研究所,周刊)合订本(第四册),上海:上海书店影印,1983年12月
    (152)张伯伟著《禅与诗学》,杭州:浙江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9月
    (1)蒋述卓著《山水美与宗教》,台北:稻禾出版社,民国81年2月
    (2)伍蠡甫编《山水与美学》,台北,丹青图书公司
    (3)丁成泉著《中国山水诗史》,台北:文津出版社,民国84年8月
    (4)余冠英主编《中国古代山水诗鉴赏辞典》,台北:新地文学出版社,1991年9月
    (5)王子今著《中国古代行旅生活》,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98年11月
    (6)商友敬著《中国旅情》,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民国81年7月
    (7)许东海著《另一种乡愁:山水田园诗赋与士人心灵图景》,台北:新文丰出版社,2004年1月
    (8)东海大学中文系编《旅游文学论文集》,台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1月
    (9)刘天华著《旅游美学》,台北:地景企业公司,民国82年9月
    (10)王柯平著《旅游审美活动论》,台北:地景企业公司,民国82年3月
    (11)任仲倫著《游山玩水——中国山水审美文化》,台北:地景企业公司,民国82年6月
    (12)固鸿、刘韵涵著《环境美学》,台北:地景企业公司,民国82年9月
    (13)王力坚著《魏晋诗歌的审美观照》,台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1月
    (14)孙康宜著《抒情与描写——六朝诗歌概论》,台北:允晨文化公司,民国90年9月
    (15)洪顺隆著《六朝诗论》,台北:文津出版社,民国74年3月
    (16)颜进雄著《六朝服食风气与诗歌》,台北:文津出版社,民国82年8月
    (17)李森南著《山水诗人谢灵运》,台北:文史哲出版社,民国78年7月
    (18)叶维廉著《比较诗学》,台北:东大图书公司,民国72年2月
    (19)萧驰著《中国抒情传统》,台北:允晨文化公司,民国88年1月
    (20)陈正祥著《中国历史文化地理》上册,台北:南天书局,民国84年10月
    (21)赵辉著《六朝社会文化心态》,台北:文津出版社,民国85年元月
    (22)景蜀慧著《魏晋诗人与政治》,台北:文津出版社,2001年4月
    (23)蒋星煜著《中国隐士与中国文化》,台北:龙田出版社,民国71年5月
    (24)王文进著《仕隐与中国文学》,台北:台湾书店,民国88年2月
    (25)李玲珠著《魏晋新文化运动——自然思潮》,台北:文津出版社,2004年4月
    (26)韦凤娟著《悠然见南山——陶渊明与中国闲情》,台北:台湾中华书局,民国78年12月
    (27)葛兆光著《禅宗与中国文化》,台北:东华书局,民国78年12月
    (28)叶维廉著《中国古典和英美诗中山水美感经验的演变》、《中国古典诗与英美现代诗——语言、美学的汇通》,收入《饮之太和》
    (29)张秉权著《论谢灵运》,收入《大陆杂志语文丛刊》第一辑第四册(文学)下,台北:大陆杂志社,1963年
    (30)林文月著《中国山水诗的特质》、《鲍照和谢灵运的山水诗》和《从游仙诗到山水诗》,见其《山水与古典》一书,台北:纯文学出版社,1976年
    (31)洪顺隆著《山水诗起源与发展新论》,见《六朝诗论》,台北:文津出版社,1978年
    (32)徐复观著《中国艺术精神》,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3年
    (33)廖蔚卿《晋末宋初的山水诗与山水画》,见《大陆杂志》第四卷第四期
    (34)邓衍林编《中国边疆图籍录》,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民国七十三年(1984)九月
    (35)杜而未著《昆仑文化与不死观念》,台湾:学生书局;民国六十六年(1977)五月
    (36)吴晓著《诗歌与人生:意象符号与情感空间》,台北:书林出版公司,民国八十四年(1995)
    (37)蔡英俊编《意象的流变》,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民国七十一年(1982)十月
    (38)林文月著《中古文学论丛》,台北:大安出版社,民国七十八年六月
    (39)李湘著《诗经名物意象探析》,台北:万卷楼图书有限公司,民国八八(1999)年7月
    (40)邱静子著《<诗经>虫鱼意象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民国九六年(2007)二月
    (1)张满足《晋宋山水诗研究》,高雄师大国研所博士论文,民国67年6月
    (2)韩太经、陶文鹏《也论中国诗学的“意象”与“意境”说》,《文学评论》2003年第2期
    (3)黄霖《意象系统论》,《学术月刊》1995年第7期
    (4)孙春旻《表象·语象·意象》,《郑州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5)赵毅衡《意象派与中国古典诗歌》,《外国文学研究》1979年第4期
    (6)赵山林《古典诗歌的意象结构》,《古籍研究》1998年第1期
    (7)吴承学《江山之助——中国古代文学地域风格论初探》,《文学评论》2009年第2期
    (8)吴承学《汉魏六朝挽歌考论》,《文学评论》2002年第3期
    (9)蒋寅《语象·物象·意象·意境》,《文学评论》2002年第3期
    (10)吴承学《生命之喻——论中国古代关于文学艺术人化的批评》,《文学评论》1994年第1期
    (11)吴承学《人品与文品》,《文学遗产》1992年第1期
    (12)曹旭《宫体诗与萧纲的“文学放荡论”》,《上海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年第4期
    (13)曹旭《<诗品>东渐及对日本和歌的影响》,《文学评论》1991年第6期
    (14)林涓、张伟然《巫山神女:一种文学意象的地理渊源》,《文学遗产》2004年第2期
    (15)周发祥《意象统计》,《文学遗产》1982年第2期
    (16)吴廷玉《易象与意象——超象表达形式及审美意义》,《学术月刊》1992年第10期
    (17)朱丰顺《也谈意象问题》,《文艺理论与批评》1995年第1期
    (18)周寅宾《论唐诗意象的心理特征》,《中国韵文学刊》1995年第1期
    (19)殷宪《唐别离诗主题赖以生发的意象》,《山西大学学报》1995年第4期
    (20)梁林德《古代诗歌中的“风”意象》,《社会科学辑刊》1996年第2期
    (21)韩高年《<诗经>与先秦崇玉习俗》,刊于《西北民族研究》,2010年第3期
    (22)敏泽《中国古典意象论》,《文艺研究》1983年第3期
    (23)张弘《意象的构成及本质》,《学术月刊》1992年第5期
    (24)晏小平《浅析诗歌意象的运用手法》,《文艺理论与批评》1995年第3期
    (25)李蹊《<诗经>中的行旅活动与山水审美》,《社会科学辑刊》1996年第3期
    (26)赵沛霖/文《两种不同人生价值取向的抉择——郭璞<游仙诗·京华游侠窟>试解》,《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11年第3期
    (27)谢凝高/文《风景遗产科学的核心论题》,《北京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
    (28)陈耀华、孙琳琳/文《中华五岳的世界遗产价值研究》,《北京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
    (29)施爱东/文《“弃冠加胜”西王母——兼论顾颉刚“层累造史说”的加法与减法》,《民俗研究》(季刊)2011年第3期五、日本学者论文论著类
    (1)浜口タカシ著『富士山天地』,東京:株式会社カメラ社,1997年六月
    (2)天野紀代子など編『富士山をめぐる日本人の心性』,法政大学国際日本学研究所,2007年三月
    (3)上垣外憲一著『富士山――聖と美の山』,東京:中央公論新社,2009年一月
    (4)平野栄治著『富士浅間信仰』,東京:雄山閣出版株式会社,昭和62年6月5日,
    (5)大岡信編『日本うた言葉表現辞典』,東京:株式会社遊子館,2000年4月
    (6)大岡信編『日本文学地名大辞典:詩歌編』,東京:株式会社遊子館,1999年8月
    (7)大和謙二編『日本神話事典』,東京:大和書房,1997年6月
    (8)大高利夫編『日本古典文学案内』,東京:日外アソシエーツ株式会社,2009年11月
    (9)川口謙二編著『日本の神様読み解き事典』,東京:柏書房株式会社,1999年10月
    (10)神社新報社編『日本神名辞典』,東京:神社新報社,平7年6月
    (11)鈴木虎雄訳注、小川環樹解題『陶淵明詩解』,東京:株式会社平凡社,1996年5月
    (12)白川静著『詩経国風』,東京:株式会社平凡社,1995年12月
    (13)白川静著『詩経雅頌』,東京:株式会社平凡社,1998年7月
    (14)中西進『詩をよむ歓び』麗澤大学出版会,平成19年2月17日
    (15)興膳宏編『六朝詩人群像』,東京:大修館書店,2001年
    (16)池野茂、白石太良、衫本尚次、中村泰三、宫井隆、和崎春日共著『世界の空間認識』,晃洋书房,1982年4月20日
    (17)吉野裕子『日本の蛇信仰』(物と人間の文化史*32),1979年2月初版
    (18)(日)青山定雄著『中国历代地名要览』,(台北)洪氏出版社,中華民国六十四年二月一日再版
    (19)岡正雄著『月と不死』,東京:株式会社平凡社,1994年11月
    (20)日比野丈夫、小野勝年著『五台山』,東京:株式会社平凡社,1995年9月
    (21)新谷尚紀著『死後の環境』,東京:株式会社昭和堂,1999年1月
    (22)志村有弘、奥山芳広編『社寺縁起伝説辞典』,東京:光祥出版株式会社,平21年12月
    (23)鈴木進など編著『日本の美富士』,東京:株式会社美術年鑑社,2000年12月
    (24)飯田辰彦著『泰山·曲阜と山東省内陸部:中国古代史の世界に浸る』東京:日経BP出版センター,2008年8月
    (25)田中純男著『死後の世界:インド、中国、日本の冥界信仰』,東京:東洋書林,2000年2月
    (26)(フランス)ジャヴァンス著、(日)菊地章太訳『泰山:中国人の信仰』,東京:勉誠出版(株),平十三年五月
    (27)一海知義著『漢詩の世界Ⅱ』(六朝以前~中唐),東京:藤原書店(株),2009年3月
    (28)谷有二著『富士山はなぜフジサンか』,山と渓谷社(株式会社),1983年9月
    (30)青弓社社編部編『富士山と日本人』,東京:青弓社(株式会社),2002年5月
    (31)竹谷靱負著『富士山の祭神論』,東京:岩田書院,2006年(平18年)9月
    (32)竹谷靱負著『富士山と女人制』,東京:岩田書院,2011年(平23年)6月
    (33)遠藤秀男著『富士山:史話と伝説』,東京:名著出版(株式会社),1988年(昭和63年)8月
    (34)福田アジオ、新谷尚紀など編『精選日本民俗辞典』,東京:吉川弘文館,2006年(平十八年)三月二十日
    (1)Barry, Ann Marie Seward: Visual Intelligence: Perception,Image and Manipulation in Visual Communication. New York: State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97
    (2)Lawrence Buell, The Future of Environmental Criticism:Environmental Crisis and Literary Imagination, Australia,Blackwell Publishing,2005
    (3)Bouissac, Paul (ed.): Encyclopedia of Semiotics.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
    (4)Lawren Buell, The Envirnmental Imagination, London,1995
    (5)Diane Kelsey McColley, Poetry and Ecology in theAge of Milton andMarvell, USA,2007
    (6)Cobley, Paul&Litza Jansz: Introducing Semiotics (originallyentitled Semiotics for Beginners). Cambridge: Icon,[1997]1999
    (7)Cook, Guy: The Discourse of Advertising. London: Routledge,1992
    (8)Coward, Rosalind&John Ellis: Language and Materialism:Developments in Semiology and the Theory of the Subject. London:Routledge&Kegan Paul,1977
    (9)Culler, Jonathan: The Pursuit of Signs: Semiotics, Literature,Deconstruction. London: Routledge&Kegan Paul,1981
    (10)Danesi, Marcel: Messages and Meanings: An Introduction toSemiotics. Toronto: Canadian Scholars’ Press,1994
    (11)Danesi, Marcel: Of Cigarettes, High Heels and OtherInteresting Things: An Introduction to Semiotics. London:Macmillan,1999
    (12)Danesi, Marcel: Understanding Media Semiotics London: Arnold,2002
    (13)De Lauretis, Teresa: Alice Doesn’t: Feminism, Semiotics,Cinema. London: Macmillan,1984
    (14)Deely, John: Basics of Semiotics. Bloomington, IN: IndianaUniversity Press,1990
    (15)Eaton, Mick (ed.): Cinema and Semiotics (Screen Reader2).London: Society for Education in Film and Television,1981
    (16)Evans, Jessica, and David Hesmondhalgh: Understanding Media:Inside Celebrity, London: Open University Press,2005
    (17)Horrocks,Christopher, Baudrillard and the Millenium, London:Icon Books,2000
    (18)Hodge, Robert&David Tripp: Children and Television: ASemiotic Approach. Cambridge: Polity Press,1986
    (19)Hodge, Robert&Gunther Kress: Social Semiotics. Cambridge:Polity,1988
    (20)Jensen, Klaus Bruhn: The Social Semiotics of MassCommunication. London: Sage,1995
    (21)Johansen, J rgen Dines&Svend Erik Larsen: Signs in Use.London: Routledge,1988
    (22)Ketner, Kenneth Laine (ed): Peirce and Contemporary Thought,New York:Fordham University Press,1995
    (23)Langholz Leymore, Varda: Hidden Myth: Structure andSymbolism in Advertising. New York: Basic Books,1975
    (24)Lévi-Strauss, Claude: Structural Anthropology.Harmondsworth: Penguin,1972
    (25)Lotman, Yuri: Universe of the Mind: A Semiotic Theory ofCulture, trans. Ann Shukman, Bloomington, IN: Indiana UniversityPress,1990
    (26)Metz, Christian: Film Language: A Semiotics of the Cinema,trans. Michael Taylor.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4
    (27)Miller, John, et al (eds), Peirce, Semiotics, andPsychoanalysis, Baltimore and London: The Johns HopkinsUniversity Press,2000
    (28)N th, Winfried (ed.): Semiotics of the Media: State of theArt, Projects and Perspectives. Berlin: Mouton de Gruyter,1990
    (29)Sless, David: In Search of Semiotics. London: Croom Helm,1986
    (30)Solomon, Jack: The Signs of Our Time: The Secret Meaningsof Everyday Life. New York: Harper&Row,1988
    (31)Stam, Robert, Robert Burgoyne&Sandy Flitterman-Lewis: NewVocabularies in Film Semiotics: Structuralism,Post-Structuralism and Beyond. London: Routledge,1992
    (32)Thwaites, Tony, Lloyd Davies&Warwick Mules: IntroducingCultural and Media Studies: A Semiotic Approach,London: Palgrave,2002
    (33)Umiker-Sebeok, Jean (ed.): Marketing and Semiotics.Amsterdam: Mouton de Gruyter,1987
    (34)Williamson, Judith: Decoding Advertisements. London: Marion,1978
    (35)Wollen, Peter: Signs and Meaning in the Cinema. London:Secker&Warburg,1969
    (36) Sir James George Frazer, The Golden Bough: A Study in Magicand Religion, Third Edition, London: The Macmillan Press LTD,1980
    (1)(法)罗兰·巴尔特著,汪耀进、武佩荣译《恋人絮语——一个解构主义文本》,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6月
    (2)(法)罗兰·巴尔特著,怀宇译《罗兰·巴尔特自述》,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4月
    (3)(法)罗兰·巴尔特著,敖军译《流行体系——符号学与服饰符码》,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7月
    (4)(法)罗兰·巴尔特著,屠友祥译《S/Z》,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10月
    (5)(法)茨维坦·托多罗夫著,王国卿译《象征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4月
    (6)(法)雅克·马利坦著,刘有元、罗选民等译《艺术与诗中的创造性直觉》,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10月
    (7)(意)安伯托·艾柯著,吴燕莛译《误读》,北京:新星出版社,2009年9月
    (8)(意)安伯托·艾柯著,刘儒庭译《开放的作品》,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5月
    (9)(德)恩斯特·卡西尔著,甘阳译《人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6月
    (10)(德)海德格尔著,孙周兴译《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4月
    (11)(德)尼采著,周国平译《悲剧的诞生》,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4年5月
    (12)(美)卡特琳娜·克拉克、迈克尔·霍奎斯特著,语冰译《米哈伊尔·巴赫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2月
    (13)(美)特雷西著,冯川译《诠释学·宗教·希望——多元性与含混性》,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5月
    (14)李寅生编著《日本汉诗精品赏析》,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5月
    (15)(日)兴膳宏著,李寅生译《中国古典文化景致》,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7月
    (16)(俄)巴赫金著,李辉凡、张捷、张杰、华昶等译《周边集》,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6月
    (17)(德)W·顾彬《空山:中国文人的自然观》,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中译本
    (18)(法)丹纳著,傅雷译《艺术哲学》,见《傅雷译文集》第十五册,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5年
    (19)(英国皇家地理学会会员)威廉·埃德加·盖洛著,彭萍、马士奎、沈弘译《中国五岳》,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年7月
    (20)赵琳、杨熙楠主编《人神之际》,桂林:广西师大出版社,2008年4月
    (21)(法)让-保罗·萨特著,褚朔维译《想象心理学》,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5月
    (22)赵毅衡编选《文学符号学论文集》,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5月
    (23)(日)青木正儿著,范建明译《中华名物考》(外一种),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8月
    (24)温迪·J·达比著《风景与认同——英国民族与阶级地理》,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年1月
    (25)(日)家井真著,陆越译《诗经原意研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1月
    (26)(日)渡边欣雄著,周星译《汉族的民俗宗教:社会人类学的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2月
    (27)(日)小川环树著,谭汝谦、陈志诚、梁国豪合译《论中国诗》,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年8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