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临汾乔李方言语音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以笔者的母语—临汾乔李方言为研究对象,在方言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本方言的声、韵、调系统做了全面的描写,并在此基础上对本方言语音内部文白异读及历史层次进行分析。除此之外,还对乔李话和中古音做了历时比较,总结出中古音系与乔李话的语音对应规律,力求对乔李话的发展有更深入的了解。
     文章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临汾的历史沿革和乔李镇的相关信息。除此之外还对临汾方言的研究概况和调查的方法以及内容做了简单描述。
     第二部分介绍乔李方言的声韵调系统,包括二十七个声母(包括零声母),42个韵母和5个单字调。并在此基础上做了乔李话的单字音表,描写了非叠字组和叠字组的连读变调,总结归纳其变调类型和规律。
     第三部分,乔李话同音字汇,以《方言调查字表》为准,适当补充少量本地常用字。
     第四部分,乔李话与《广韵》音系进行声韵调各方面比较,力图寻找历史渊源。
     第五部分,讨论了乔李方言的文白异读及历史层次进行分析。
The thesis gives a full research on author's mother tongue, the Qiaoli dialect of Linfen. A general description of the dialect's phonetic system about the initials, finals and tones have been gotten from my fieldwork. The dialect's interal difference between literal and colloquial reading and also the historical of layers have been analysed. In addition, the corresponding law of the Qiaoli dialect and mediaeval dialect have been concluded from the diachronic comparison about Qiaoli and mediaeval dialect so as to give a further understanding to the Qiaoli dialects development.
     In the part one, the situ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about Linfen city, the related information of Qiaoli have been introduced. In addition, the research situation of Linfen and the survery of method and content, have been descripted by simple way.
     In the part two, the phonological system of Qiaoli dialect have been introduced, including 27 initials(include zero initial),42 finals,5 tones. A syllabary have been built from this system, continous reading sandhi of fold the word group and not fold the word group have been described, the sandhi type and law have been concluded.
     In the part three, the Homonyms accroding to Syllabary on a survery of the dialect have been made, and also some local words in the common use have been renewn.
     In the part four,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Qiaoli dialect and guangyun system have been given, in order to find out the historical source.
     In the part fiv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literal and colloquial reading and the historical of layers have been analysed.
引文
①《临汾方言志》[M]潘家懿 语文出版社1990年第一版p1-2
    ①《汉语言方言比较研究》[M]李如龙商务印书馆出版2001.6月第一版p59
    ②《山西方言的文白异读》[J]侯精一杨平中国语文1983年第一期
    ①《文白异读和层次区分》[J]王福堂语言研究2009年第一期p2
    ①《历史语言学》[M]徐通锵商务印书馆1999年6月第一版p383
    ①《历史语言学》[M]徐通锵商务印书馆1999年6月第一版p385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辑.《方言调查字表》[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1981
    [2].潘家懿.《临汾方言志》[M].北京:语文出版社,1988年
    [3].侯精一、温端政主编.《山西方言调查研究报告》[M].山西: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3年7月
    [4].王福堂.《汉语方言语音的演变和层次》[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9
    [5].杨子仪沈祥源.《实用汉语音韵学》[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
    [6].侯精一.《现代晋语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7].徐通锵.《历史语言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8].乔全生.《洪洞方言研究》[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
    [9].张振兴.《著名中年语言学家自选集》[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10].侯精一.《现代汉语方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11].唐作藩.《音韵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2].李如龙.《汉语方言比较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13].王林惠.《汾河流域方言的语音特点及其流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14].游汝杰.《汉语方言学教程》[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社,2004
    [15].陈宇中.《临汾方言》[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6
    [16].乔全生.《晋方言语音史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8
    [17].陈海鹏.《临汾方言词汇考释》[M].临汾:临汾市尧都区三晋文化研究会,2008
    [1].侯精一、温端政、田希城.《山西方言的分区稿》[J].方言,1986年第2期
    [2].侯精一、杨平.《山西方言的文白异读》[J].中国语文,1993年第1期
    [3].李如龙.《晋语读书札记》[J].语文研究,2004年第1期
    [4].李荣.《官话方言的分区》[J].方言,1985年第1期
    [5].温端政.《试论晋语的入声》[J].中国语文,1986年
    [6].温端政.《晋语“分立”与汉语方言分区问题》[J].语文研究,2000年
    [7].陈忠敏.《重论文白异读与语音层次》[J].语言研究,2003年9月第3期
    [8].刘勋宁.《文白异读与语音层次》[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4期
    [9].王福堂.《文白异读和层次区分》[J].语言研究,2009年1月第1期
    [10].卫岩.《永济方言的文白异读》[J].西安社会科学,2009年3月第1期
    [11].陆元兵.《中古全浊声母送气说》[J].语言文字,2005年第12期
    [12].王林惠.《试论晋南方言中的几种文白异读现象》[J].语文研究,1999年第2期
    [13].刘津.《乡宁方言的文白异读》[J].语文研究,2001年第1期
    [14].王林惠.《论山西临猗方言曾开一入声字韵母的文白异读》[J].语文研究,2006年第3期
    [15].李如龙.《论汉语方言异读》[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9年第1期
    [16].沈明.《山西方言宕江两摄的白读》[J].语文研究,2006年第4期
    [17].陈庆延.《古全浊声母今读送气清音的研究》[J].语文研究,1989年第4期
    [18].王林惠.《临猗方言的文白异读》[J].山西师大学报,1997年1月第4期
    [19].赵峰.《试论汉语方言的文白异读》[J].宁德师专,1995年第4期
    [20].崔淑慧.《从山西方言研究到晋语研究》[J].山西师大学报,2004年4月第1期
    [21].罗杰瑞原著、梅祖麟译.《关于官话方言早期发展的一些想法》[J].方言,2004年第4期
    [22].李荣.《官话方言的区》[J].方言,1985年第一期
    [23].乔全生.《晋方言鼻音声母的演变》[J].山西大学学报,2003年8月第4
    [24].乔全生.《晋方言古全浊声母的演变》[J].山西大学学报,2005年3月第2期
    [25].乔全生.《晋方言轻唇声母的演变》[J].语文研究,2005年第1期
    [26].乔全生.《晋方言研究综述》[J].山西大学学报,2005年1月第1期
    [27].吉高峰.《晋南方言“异读”现象初探》[J].运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2月第1期
    [28].王林惠.《晋南方言知庄章组声母研究》[J].语文研究,2001年第1期
    [29].田希城.《临猗方言的文白异读》[J].中国语文,1983年第4期
    [30].陈庆延.《山西西部方言白读的元音高化》[J].中国语文,1991年第6期
    [31].刘勋宁.《再论汉语北方话的分区》[J].中国语文,1995年第6期
    [32].王林惠、张维佳.《论中原官话汾河片的归属》[J].方言,2005年第4期
    [33].潘家懿.《山西闻喜方言古帮组声母字的读音》[J].方言,1985年第4期
    [34].田希城、吕枕甲.《临猗方言的文白异读》[J].中国语文,1983年第5期
    [35].语言研究所方言组.《方言调查词汇表》[J].方言,1981年第3期
    [36].乔全生.《晋语与官话非同步发展一》[J].方言,2003年第2期
    [37].乔全生.《晋语与官话非同步发展二》[J].方言,2003年第3期
    [38].王洪君.《山西闻喜方言的白读层与宋西北方音》[J].中国语文,1987年第1期
    [39].王林惠.《山西方言声调类型稿》[J].语文研究,2003年第2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