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校训:大学个性化之彰显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大学校训,不仅是大学精神的集中体现、大学声誉的招牌和大学师生的座右铭,而且是大学发展的指针、大学传统的表露和校园文化的灵魂。大学校训,是由学校制定的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言简意赅的形式,强调审美价值追求,对全校师生具有指导意义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其作用在于展示大学精神,明确办学目标,规约师生行为,指导大学发展,体现大学传统,塑造大学形象。研究民国时期知名大学校训,对研究与制定当今大学校训具有借鉴与启发价值。
     导论部分,探讨了选题缘由,具体包括校训热兴起的原因、目前校训研究的代表性观点以及校训研究的目的与价值。重点论述了校训的内涵、显性校训与隐性校训的区别,勾画了研究现状与学术动态,阐明了研究方法与基本框架,力争对全文的构思与写作做一个总体概述。
     第一章“知名大学校训形成的生态环境”,从政治生态环境、文化生态环境、教育制度环境三方面进行了分析与探究。具体分为共和肇造、军阀割据、南北一统、抗战前后等几个时期,来考察政治生态环境对民国时期知名大学校训的影响。从复古与反复古的文化冲突、“全盘西化”论渐居潮头、“本位文化”论渐占上风、民族文化精神的重新凝聚四个阶段,分析了文化生态环境对民国时期知名大学校训的影响。还从教育宗旨流变的影响、教育制度变迁的规约、大学制度的牵引三方面,探讨了教育制度环境对大学校训的规约作用。
     第二章“知名公立大学校训的确立及影响”,从校训的渊源及沿革、校训的确立、校训制定者的教育理念以及校训确立后发挥的作用等方面,对北洋大学、中山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民国时期知名公立大学校训作了具体研究。重点研究北洋大学校长赵天麟、广东大学(中山大学前身)创办者孙中山、清华大学校长周诒春与梅贻琦、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等人的办学理念,对这些大学校训形成的深刻影响与巨大贡献。同时,还着重探究了这几所知名公立大学校训确定后,对学校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社会综合进步所产生的积极作用和深远影响,从而为当今大学制定校训和充分发挥校训的作用具有借鉴与启示价值。
     第三章“北京大学隐性校训的提出及影响”,首先就显性校训与隐性校训作了分类与分析,将清华大学、北洋大学的校训归入“显性校训”之行列,而将北京大学校训纳入“隐性校训”之范畴。分三个阶段简要回溯了北京大学的发展渊源与历史沿革,解读了北京大学的隐性校训——“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内涵、措施与北大精神的延续与传承。还对北京大学校史上三位著名校长、教育家蔡元培、蒋梦麟和胡适的办学理念进行了研究与探讨,特别是就蔡元培的大学教育理念对北京大学校训的形成所做出的贡献与产生的影响作了重点探究。最后,对北京大学的隐性校训确立后所发挥的作用作了归纳与总结,正是因为有这一校训的导引,才使北京大学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摇篮、陶养学术精英的园地、凝聚民族精神的堡垒、参与民主运动的主力。
     第四章“知名私立大学校训的确立及影响”,从校训的渊源及沿革、校训的确立、校训制定者的教育理念以及校训确立后发挥的作用等方面,对复旦大学、厦门大学、南开大学等民国时期知名私立大学校训作了专门研究。重点研究复旦大学校长马相伯和李登辉、厦门大学创办者陈嘉庚、南开大学创办者与校长张伯苓等人的办学理念对这三所大学校训形成的重要影响与巨大贡献。着重探究了这几所知名私立大学校训确定后,对本校发展、中国近现代文教事业发展以及科技与社会进步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和推动作用,从而为当今民办大学校训的制定与办学方向的确定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第五章“知名教会大学校训的确立及影响”,从校训的渊源及沿革、校训的确立、校训制定者的教育理念以及校训确立后发挥的作用等方面,对圣约翰大学、燕京大学、金陵大学等民国时期知名教会大学校训作了具体研究。重点研究圣约翰大学校长卜舫济、燕京大学校长司徒雷登、金陵大学校长包文和陈裕光等人的办学理念对这三所大学校训形成的影响。还着重探究了这几所知名教会大学校训确定后,在对培育人才、改革教育和服务社会等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第六章“知名大学校训特点的综合分析”,从确立方式、文本来源、价值取向、遣词造句等方面,总结了民国时期知名大学校训的特点,从确立方式来看,可分为依据名家题词、校主意向、校长决断和民主集议;从文本来源而言,可概括为出自中国典籍、西方《圣经》、中西合璧、自主独创;就价值取向来讲,有进德立善类、启智求真类、自强不息类、求是求实类;就遣词造句来看,表现出的特点是选字遣词力辟雷同,句式建构不拘一格,文本语法千差万别。
     第七章“知名大学校训的评价”,着重就专制政体下的校训、共和政体下的校训以及校训与政治口号的殊异等方面,论及了校训与政治气候的关系;从教育宗旨与校训的关系、大学制度与校训的关系、校内规箴与校训的关系等方面,探讨了校训与教育规制的关联;从百家争鸣与文化繁盛、文化传承中的积淀和创新、大学校训作为文化符号的价值等角度,审视了校训与文化氛围的关系。此外,还专门从求同性与求异性、历史性与现实性、现实性与未来性、在政治与文化夹缝中抉择等视角,探究了大学校训同中求异的基本取向。
University mottoes embody the spirit,culture,tradition and prestige of universities, they also provide guidance for the actions of faculties and students as well a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universities.Brief in form and rich in aesthetic value as they are,they regulate the morality and daily behaviors of both faculties and students and display the spirit,tradition,goal and image of the universities.A study on the mottoes of prestigious universities in Min Republic period would throw light on current university mottoes.
     An overall introduction of the dissertation is given in the beginning part.At first,the reason for choosing university motto for an issue of study is given including the cause of popularity of university mottoes,the representative viewpoints,the value and the objective of the study.Focus is put on the connotation and difference between the explicit motto and implicit one,the current study and its trend,the methodology and the frame.
     ChapterⅠis an introduction of the background concerning the political,cultural and institutional climate.The periods of republic unrest and upheaval,separatist warlord regimes,the union of the south and the north,the prewar and postwar period are explored respectively to illustrate the impact of political impact on the university mottoes of prestigious universities in Min republic period.The periods of cultural conflict between restoration of ancient ways and counter of ancient ways,the trend of westernization,the dominance of group egoism,and the re-solidification of the national spirit are explored to illustrate the cultural impact.The change of the education goal,the regulation of the education system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university system are explored to illustrate the institutional impact.
     ChapterⅡis a detailed study of the creation and influence of the mottoes of the state- owned universities from the point of their origin,the creation and and their function as well as the educational ideas of the creators and so on concerning Beijing University,Zhongshan University,Qinghua University and Zhejiang University.Focus is put on the fundamental influence and the enormous contribution of the University mottoes as well as the educational ideas of the creator including Zhao Tianlin,the chancellor from Beiyang University,Sun Zhongshan,the chancellor from Guangdong University(the former Zhongshan University),Zhou Yichun and Mei Yiqi,chancellors from Qinghua University,Zhu Kezhen,the chancellor from Zhejiang University. Meanwhile,Focus is also put on the positive and far-reaching influence of the motto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universities,the cultural and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and the progress of the whole society.Therefore,the study on the university mottoes of prestigious universities in Min Republic period would throw light on current university mottoes.
     ChapterⅢdiscusses the influence of the motto created by Beijing University.At first,explicit motto,and implicit motto is introduced,mottoes of Qinghua University and Beiyang University are classified as explicit ones while mottoes of Beijing University is classified as implicit one.The origi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Beijing University is illustrated according to different period.The spirit,tradition and connotation of the motto of Beijing University "ideological freedom and all-inclusiveness" is interpreted.The educational ideas of three famous chancellors and three important educators(Cai Yuanpei, Jiang Menglin and Hu Shi) are studied and interpreted,especially the influence and contribution of Cai Yuanpei's educational ideas to the motto of Beiing University.It can boil down to the point that the mott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making Beijing University a cradle of "May forth Movement",a place with democratic thought,brilliant talents and national spirit.
     ChapterⅣis a study of the creation and influence of the mottoes of the privateowned universities from the point of their origin,the creation and their function as well as the educational ideas of the creators and so on concerning Fudan University,Xiamen University and Nankai University.Focus is put on the fundamental influence and the enormous contribution of the educational ideas of the creators including Zhao Ma Xiangbo and Li Denghui,the chancellor(principal) from Fudan University,Chen Jiagen,the creator of Xiamen University and Zhang Bolin,the creator and chancellor from Nankai University.The positive influence of the mottoes can be felt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universities,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e,education,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the whole society.Therefore,the study on the private- owned universities of prestige in Min Republic period would throw light on current university mottoes and objectives.
     ChapterⅤis a study of the creation and influence of religious universities of prestige from the point of their origin,the creation and their function as well as the educational ideas of the creators concerning Saint John University,Yanjin University and Jinglin University.Focus is put on the influence of the educational ideas of the creators including Pu Fangji,the chancellor(principal) from Saint John University,Stuleden,the chancellor from Yanjin University,Bao Wen and Chen Yuguang,the chancellor from Jinglin University.The positive influence of the mottoes can be felt on talents cultivation,education reform,social benefit and so on.
     ChapterⅥdiscuss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ottoes of prestigious universities from the point of its creation,value,language and context source.Some mottoes were created according to famous inscription,the master's intention,the chancellor's ideas and group discussion.Some are inspired by Chinese allusion,the Bible,others are created originally or a combination of eastern and western ideas.The mottoes can be classified into moral teaching,wisdom inspiring,improvement urging or truth seeking.They differ in form and language pattern so as to avoid sameness.
     ChapterⅦgives comment on mottoes of prestigious universities concerning their differences between a dictatorial political system and republic political system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mottoes and slogans,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ttoes and regulations in terms of educational goal,educational system and university regulation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ttoes and campus culture from the point of thought contending,culture flourishing,culture inheritance and culture innovation.There is a tendency to seek diversity in light of history,reality and future.The motto creation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political,cultural and institutional climate of the time.
引文
[1][英]阿什比著,滕大春等译:《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第7页。
    [2]顾嘉祖、陆升:《语言与文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45页.
    [1]储朝晖:《中国大学精神的历史与省思》,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68-69页。
    [2]张伯苓:《四十年南开学校之回顾》,《张伯苓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310页。
    [3]参见钟晓雪:《从校训看大学教育的理念与精神追求》,《江苏高教》2003年第6期。
    [4]谢美航:《大学校训功能及其构建研究》,《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5]彭方第:《浅谈校训》,《理论导刊》2003年第11期。
    [1]高天明:《校训与近代中国大学精神》,《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年第7期。
    [2]参见谢美航:《大学校训功能及其构建研究》,《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3]杨科正:《论大学校训的功能及其构建》,《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5期.
    [4]参见李承先、徐辉在《大学校训与大学理念——兼论道德论大学理念》,《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第6期。
    [5]沈国助:《校训:高校校园文化的灵魂》,《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4年第11期。
    [1]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下册,华东师范大学1986年版,第513页。
    [1]《辞海》,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1493页。
    [1]苏步青:《中学百科全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48页。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1389页。
    [3]李翼:《教育管理词典》,三环出版社1989年版,第183页。
    [4]《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四版),商务印书馆、牛津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961页。
    [5]《英汉双解剑桥国际英语词典》,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242页。
    [6]参见《牛津简明英语词典》,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和牛津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88页。
    [7]蒋树声:《诚朴雄伟 励学敦行》,《江苏高教》2002年第4期。
    [1]顾明远:《校训关键在实践》,《光明日报》2005年7月3日。
    [2]庹红平、杜学元、李化树:《论大学校训》,《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第6期。
    [3]陈桂生:《校训研究》,《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年第1期。
    [4]转引自刘发生、谢小刚:《论高校校训对大学精神形成的影响》,《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1期。
    [5]韩延明:《大学理念论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535页。
    [6]参见李济才:《校训扳谈》,《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
    [7]参见杨春茂:《校训与师德》,《中国高等教育》2001年第6期。
    [8]参见林为连、张国昌、许为民、郁怡汉:《国内外知名高校校训评析》,《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2期。
    [9]参见周谷平、陶炳增:《近代中国大学校训——大学理念的追求》,《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年第2期。
    [1]蒋树声:《诚朴雄伟 励学敦行》,《江苏高教》2002年第4期。
    [2]陈桂生:《校训研究》,《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年第1期。
    [3]参见侯怀银、周涛:《谈大学校训的特征和功能》,《中国高等教育》2007年第13期。
    [1]参见杨春茂:《校训与师德》,《中国高等教育》2001年第6期。
    [1]参见杨元业:《论大学校训的审美》《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年第7期。
    [1]参见王彩霞:《二十世纪中国校训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博士论文。
    [2]韩流主编:《我心中的北大精神》,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7页。
    [1]扈中平:《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主体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33页。
    [2]参见黄济、王策三主编:《现代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页。
    [1]《中国近代史纲要》,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58页。
    [2]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第223页。
    [3]列宁:《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47页。
    [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28页。
    [1]参见郑登云:《中国近代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52页。
    [1][美]费正清主编,章建刚等译:《剑桥中华民国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30页。
    [2]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上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27页。
    [3]民国教育部编:《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甲编,开明书店1934年版,第8页。
    [4]民国教育部编:《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开明书店1934年版,第19页。
    [5]民国教育部编:《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第六编,商务印书馆1948年版,第55页。
    [1][美]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616页。
    [2]参见黄济、王策三主编:《现代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34页。
    [1]陈独秀:《一九一六年》,《新青年》第1卷第5号,1916年1月。
    [2]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新青年》第1卷第6号,1916年2月15日。
    [1]陈独秀:《法兰西人与近世文明》,《新青年》第1卷第1号,1915年9月。
    [2]汪叔潜:《新旧问题》,《青年杂志》第1卷第1期,1915年。
    [1]转引自曾乐山:《中西文化与哲学争论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29页。
    [2]龚书铎著:《中国近代文化探索》(增订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8页。
    [3]参见陈序经:《中国文化的出路》,转引自《中西文化与哲学争论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34-135页。
    [1]龚书铎著:《中国近代文化探索》(增订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8页。
    [2]张惠芬、金忠明:《中国教育简史》,华东师范在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60页。
    [3]吴景超:《建设问题与东西文化》,转引自《中西文化和哲学争论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47页。
    [1]陈立夫:《文化建设之前夜》,《华侨半月刊》第46期,1934年5月1日。
    [2]陈立夫:《中国文化建设论》,《文化建设》第1卷第1号,1934年10月。
    [3]陶希圣等:《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文化建设》第1卷第4期,1935年1月。
    [4]陶希圣等:《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文化建设》第1卷第4期,1935年1月。
    [5]转引自房列曙、木华主编:《中国文化史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09页。
    [6]胡适:《试评所谓“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独立评论》1935年3月号。
    [1]《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发起旨趣》,《文艺月刊·战时特刊》1938年第9期。
    [2]郭沫若:《中国战时的文学与艺术》,《新华日报》1942年5月28日。
    [3]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一卷本),人民出版社1969年版,第624-625页。
    [1]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一卷本),人民出版社1969年版,第667-669页。
    [2]参见但昭彬著:《话语与权力——中国近现代教育宗旨的话语分析》,山东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345页。
    [1]我一:《临时教育会议日记》,《教育杂志》第4卷第6号,1912年。
    [2]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中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178页。
    [3]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中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235页。
    [4]参见李国钧、王炳照主编:《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7卷,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32页。
    [1]舒新城编:《近代中国教育史料·补编》,中华书局1929年版,第5-11页。
    [2]《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开明书店1934年版,第8页。
    [3]《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商务印书馆1948年版,第2-3页。
    [4]参见《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商务印书馆1948年版,第8-9页。
    [1]参见郑登云编著:《中国近代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38页。
    [1]毛礼锐、沈灌群:《中国教育通史》第4卷,山东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353页。
    [2]李国钧、王炳照主编:《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7卷,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3页。
    [3]朱有璩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三辑上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07页。
    [4]李国钧、王炳照主编:《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7卷,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53页。
    [1][加]许美德、法巴斯蒂等著:《中外比较教育史》,上海人民出版杜1990年版,第17页。
    [2]李国钧、王炳照主编:《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7卷,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3页。
    [3]竺可桢:《求是精神与牺牲精神》,浙江大学档案馆史料。
    [1]璩鑫圭:《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289页。
    [2]高叔平:《蔡元培全集》第3卷,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49页。
    [1]参见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上),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第289-291页。
    [2]参见董宝良等著:《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史》,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版,第59-60页。
    [3]参见金玫:《不可不知的30所中国名校》,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0年版,第140-144页。
    [1]参见王杰:《关于北洋大学的几点考证》,《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7期。
    [2]金玫:《不可不知的30所中国名校》,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0年版,第144页。
    [3]参见金玫:《不可不知的30所中国名校》,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0年版,第140-144页。
    [1]转引自张晓唯:《北洋大学110年祭》,《读书》2005年第6期。
    [2]《北洋大学事略》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944页。
    [3]《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759页。
    [1]参见张晓唯:《北洋大学110年祭》,《读书》2005年第6期。
    [2]魏寿昆:《严格——北洋的学风》,《过去的学校》,湖南教育出版社1982年版,第186页。
    [3]参见张晓唯:《北洋大学110年祭》,《读书》2006年第6期。
    [1]摘自《北洋大学—天津大学校史资料选编(一)》,天津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81页。
    [1]北洋大学校史编写组:《天津大学的前身——北洋大学》,《过去的学校》,湖南教育出版社1982年版,第203页。
    [1]参见李雪、张刚:《北洋大学—中国第一所大学》,《科学中国人》2007年第7期。
    [2]参见邹鲁:《回顾集》,岳麓书社2000年版,第118页。
    [3]《孙中山全集》第9卷,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52页。
    [4]参见吴定宇:《中山大学校史》(1924—2004),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0页。
    [1]中山大学档案馆编:《孙中山与广东大学》,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参见易汉文:《国民政府是何时下令改国立广东大学改名为国立中山大学的》,《广东史志》1999年第2期。
    [3]《四书五经》(上),岳麓书社1991年版,第11页。
    [1]吴定宇:《中山大学校史》(1924—2004),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2]李延保:《珍视传统,凝聚精神》,李尚德编:《凝聚中大精神——中大精神与校园文化建设大讨论文集》,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页。
    [3]秦孝仪:《国父思想学说精义录》第二编,台北中正书局1976年版,第429页。
    [4]孙中山:《上李鸿章书》,《孙中山选集》(上),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6页。
    [5]孙中山:《学生要立大志、做大事,不可做大官——对岭南学生欢迎演说词》,《孙中山演说集》(三编),上海民智书局1925年版,第281-282页。
    [1]中山大学档案馆编:《孙中山与中山大学》,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6-47页。
    [2]《孙中山全集》第8卷,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534页。
    [3]孙中山:《学生要立大志、做大事,不可做大官——对岭南学生欢迎演说词》,《孙中山演说集》(三编),上海民智书局1925年版,第269-270页。
    [4]孙中山:《上李鸿章书》,《孙中山选集》(上),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9页。
    [5]孙中山:《在北京湖广会馆欢迎会的演说》,《孙中山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422-423页。
    [6]中山大学档案馆编:《孙中山与中山大学》,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3页。
    [1]孙中山:《学生要立大志、做大事,不可做大官——对岭南学生欢迎演说词》,《孙中山演说集》(三编),上海民智书局1925年版,第272~273页。
    [2]《孙中山全集》第8卷,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16页。
    [3]《孙中山全集》第6卷,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6-17页。
    [4]《孙中山全集》第11卷,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77页。
    [5]《孙中山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23页。
    [1]《孙中山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53页。
    [2]《中山大学之校歌由郭沫若订定》,《广州国民日报》1926年4月27日。
    [1]周鼎培:《中山大学工作三十九年见闻》,《过去的学校》,湖南教育出版社1982年版,第323页。
    [2]参见吴定宇主编:《中山大学校史》,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80页。
    [1]参见金玫:《不可不知的30所中国名校》,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2]《清华学堂章程》,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三辑上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552页。
    [3]《清华学制及教学方针》,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568-569页。
    [1]梁启超:《君子》,《清华周刊》第20期,1914年11月10日。
    [2]向祚铁等:《清华大学演义》(1911—1998),黄山书社1998年版,第25-26页。
    [1]陈鹤琴:《我的半生》,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578-579页。
    [2]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4页。
    [3]《从清华学校到清华大学》,《过去的学校》,湖南教育出版社1982年版,第157页。
    [1]黄炎培:《黄炎培考察教育日记》,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三辑上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574页。
    [2]陈鹤琴:《我的半生》,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三辑上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581页。
    [1]《清华学校当局拒绝调停》,《晨报》1921年7月8日。
    [2]罗隆基主编:《彻底翻腾的清华革命》,《清华周刊》社1921年自刊,第8页。
    [3]《清华的历史》,《清华生活》(清华十二周年纪念号),《清华周刊》1924年4月28日,第7页。
    [4]梅贻琦:《就职演说》,刘述礼等编:《梅贻琦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10页。
    [1]梅贻琦:《教授的责任——在廿一年度开学典礼上的讲话》,刘述礼等编:《梅贻琦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24页。
    [2]《从清华学校到清华大学》,《过去的学校》,湖南教育出版社1982年版,第168页。
    [1]《请专设书院兼课中西实学折》,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下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250-251页。
    [1]参见《竺可桢文录》,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111页。
    [2]转引自余翔林:《求真、治学、育人——竺可桢先生的德育观》,《光明日报》2002年12月5日。
    [1]转引自高伟强等:《民国著名大学校长1912-1949》,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21页。
    [2]转引自智效民:《八位大学校长》,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120页。
    [3]转引自智效民:《八位大学校长》,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121页。
    [4]转引自智效民:《八位大学校长》,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121页。
    [1]张彬:《倡言求是、培育英才—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47页。
    [2]转引自高伟强等:《民国著名大学校长1912-1949》,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92页。
    [1]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下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485页。
    [1]顾撷刚:《蔡元培先生与五四运动》,政协北京市委员会《文史资料选辑》1979年第9期。
    [2]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民国著名大学校长》,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0-31页。
    [3]陈平原著:《中国大学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1页。
    [4]参见萧超然、沙健孙等:《北京大学校史》,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第163页。
    [1]转引自萧超然等编:《北京大学校史》(1898—1949,增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406页。
    [1]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第3卷,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11页。
    [2]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第3卷,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71页。
    [3]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第3卷,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11页。
    [4]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第3卷,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47页。
    [1]转引自金林祥:《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74页。
    [2]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第3卷,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98页。
    [3]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第3卷,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11页。
    [4]北京大学校史研究室:《北京大学校史资料》第1卷(1898-1911),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81页。
    [1]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第3卷,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51页。
    [2]萧超然等:《北京大学校史(1898-1949,增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89-90页。
    [3]刘克选、方明东:《北大与清华》上册,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998年版,第116-117页。
    [4]王昆仑:《蔡元培先生二三事》,《光明日报》1980年3月4日。
    [1]《蔡孑民先生言行录》下册,新潮社1920年印行,第349页。
    [2]参见霍益萍著:《近代中国的高等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3页。
    [1]参见金林祥著:《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321-328页。
    [1]蒋梦麟:《北大之精神》,曲士培编:《蒋梦麟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259页。
    [2]蒋梦麟:《北大之精神》,曲士培编:《蒋梦麟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260页。
    [1]胡适:《北大开学典礼胡校长致词》,《胡适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362页。
    [2]周汝昌:《北大之大象大器》,《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年第2期。
    [3]李宪瑜:《北大缤纷一百年》,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50页。
    [4]陈平原:《北大精神及其他》,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201页。
    [5]张中行《红楼点滴》,陈平原、夏晓红主编:《北大旧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428页。
    [6]谭济:《北大精神,历史传承》,韩流主编:《我心中的北大精神》,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9页。
    [7]《家国天下:北大精神的理性解读》,韩流主编:《我心中的北大精神》,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页。
    [1]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蔡元培全集》第3卷,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1页。
    [2]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第4卷,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94页。
    [3]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3卷,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700页。
    [4]参见金林祥著:《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30页。
    [1]高平叔编:《蔡元培教育论集》,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213页。
    [2]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第3卷,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10页。
    [3]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第3卷,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10页。
    [4]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第6卷,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475-477页。
    [1]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第4卷,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42页。
    [1]高平叔编:《蔡元培教育论集》,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212-213页。
    [2]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第3卷,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395页。
    [3]参见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71页。
    [4]蔡元培:《新教育与旧教育之歧点》,载《蔡元培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48-49页。
    [1]曲士培编:《蒋梦麟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231页。
    [2]曲士培编:《蒋梦麟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396页。
    [3]蒋梦麟:《建设新国家之教育观念》,《教育与职业》1918年第5期。
    [4]蒋梦麟:《杭州大学意旨书》,《北京大学月刊》,1923年第18期。
    [1]曲士培编:《蒋梦麟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357页。
    [2]蒋梦麟:《过渡时代之思想与教育》,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第446页。
    [3]蒋梦麟:《过渡时代之思想与教育》,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第121页。
    [4]蒋梦麟:《过渡时代之思想与教育》,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第422页。
    [5]转引自孙善根:《走出象牙塔——蒋梦麟传》,杭州出版社2004年版,第153页。
    [6]曲士培:《蒋梦麟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203页。
    [1]曲士培:《蒋梦麟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41页。
    [2]曲士培:《蒋梦麟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42页。
    [1]曲士培:《蒋梦麟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203页。
    [2]胡适:《争取学术独立的十年计划》,载刘琅、桂苓主编:《大学的精神》,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4年版,第29页。
    [3]《胡适全集》第20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34页。
    [4]《胡适全集》第20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35页。
    [5]《胡适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216-217页。
    [1]曹伯言、季维龙:《胡适年谱》,安徽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2]刘东力、蒋惠惠、姜振家:《论胡适对我国现代教育发展的贡献》,《教育探索》2003年第6期。
    [1]桑逢康著:《胡适在北大》,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年版,第47页。
    [2]钱玄同:《中国今后之文字问题》,《新青年》1918年第4号。
    [1]李大钊:《新旧思想之激战》,《李大钊选集》,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156页。
    [1]参见金玫:《不可不知的中国名校》,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年版,第18页。
    [2]参见林理玲:《民族文化精神与民族凝聚力》,《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3]参见陈平原著:《中国大学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7页。
    [1]蔡元培:《我在北京大学的经历》,《蔡元培选集》,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92页。
    [1]刘立凯:《五四—六三爱国运动大事日录》,《五四爱国运动》(下),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88页。
    [1]参见霍益萍:《近代中国的高等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95-297页。
    [1]转引自罗敏发:《马相伯:浇铸复旦精神第一人》,《财经日报》2005年9月23日。
    [1]转引自钱益民:《李登辉传》,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1页。
    [2]徐百柯:《民国那些人》,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第128页。
    [3]转引自徐百柯:《民国那些人》,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第125页。
    [4]高伟强等:《民国著名大学校长(1912-1949)》,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83-284页。
    [1]高伟强等:《民国著名大学校长(1912-1949)》,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80页。
    [2]徐百柯:《民国那些人》,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第126页。
    [3]金攻:《不可不知的30所中国名校》,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年版,第28页。
    [4]参见潘懋元,刘海峰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高等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442-444页
    [1]参见高伟强等:《民国著名大学校长(1912-1949)》,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93-294页。
    [1]李登辉:《扩充高等教育请愿书》,上海市档案馆,卷宗号:Y8-1-644。
    [2]《复旦五日刊》,1930年6月10日。
    [3]钱益民:《李登辉传》,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84页。
    [4]钱益民:《李登辉传》,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23页。
    [1]何德鹤:《一代师表李登辉》,《现实新闻周报》第12期,1947年11月28日,第16页。
    [2]参见许有成:《斯人已逝半纪英名长留复旦——纪念李登辉校长逝世50周年》,《复旦校刊》1997年11月11日。
    [3]参见高伟强等编著:《民国著名大学校长(1912-1949)》,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75-279页
    [4]转引自高伟强等编:《民国著名大学校长(1912-1949)》,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85页。
    [1]钱益民:《李登辉传》,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0页。
    [2]钱益民:《李登辉传》,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9页。
    [3]转引自钱益民:《李登辉传》,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12页。
    [1]参见钱益民:《李登辉传》,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9-142页
    [2]钱益民:《李登辉传》,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83页。
    [1]李登辉:《教育之真谛》,见吴道存主编:《国光英语》第1卷第4期,1946年。
    [2]转引自许有成:《斯人已逝半纪英名常留复旦——纪念李登辉校长逝世50周年》,见《复旦校刊》1997年11月11日。
    [3]转引自薛明扬、杨家润:《复旦杂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57页。
    [1]参见钱益民著:《李登辉传》,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转引自金玫:《不可不知的30所中国名校》,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年版,第197页。
    [1]金玫:《不可不知的30所中国名校》,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年版,第199页。
    [2]黄宗实:《厦门大学歌词含义浅探》,《厦门大学报》2006年3月3日。
    [1]转引自金玫:《不可不知的30所中国名校》,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年版,第198页。
    [2]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中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418页。
    [1]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中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第412页。
    [2]参见潘懋元、刘海峰等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高等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447-455页。
    [1]高伟强等:《民国著名大学校长(1912-1949)》,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65页。
    [2]参见陈武元:《萨本栋博士百年诞生纪念论文集》,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3页。
    [1]高伟强等:《民国著名大学校长(1912-1949)》,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85页。
    [2]陈武元:《萨本栋博士百年诞生纪念论文集》,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3页。
    [1]参见 高伟强等:《民国著名大学校长(1912-1949)》,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72页。
    [2]《萨本栋先生赴美讲学离汀纪盛》,《中央日报》(福州版副刊)1994年5月23日。
    [1]参见厦门大学校史编委会:《厦门大学校史资料》,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转引自高伟强等:《民国著名大学校长(1912-1949)》,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42页。
    [1]徐百柯:《民国那些人》,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第110页。
    [2]参见沈卫星:《重读张伯苓》,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年版,第182页。
    [3]高伟强等:《民国著名大学校长(1912-1949)》,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45页。
    [1]转引自高伟强等:《民国著名大学校长(1912-1949)》,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45-249页。
    [2]转引自沈卫星:《重读张伯苓》,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年版,第183页。
    [1]转引自沈卫星:《重读张伯苓》,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年版,第374页。
    [2]参见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第640页。
    [3]王文俊、梁吉生等:《张伯苓教育言论选集》,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47页。
    [4]梁吉生:《允公允能、日新月异——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37页。
    [5]高伟强等:《民国著名大学校长(1912-1949)》,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58页。
    [1]孙希磊:《张伯苓教育思想初探》,《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3年6月。
    [2]参见沈卫星:《重读张伯苓》,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年版,第184页。
    [1]王文俊、梁吉生等:《张伯苓教育言论选集》,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58页。
    [1]转引自沈卫星:《重读张伯苓》,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年版,第389页
    [2]转引自沈卫星:《重读张伯苓》,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年版,第413页。
    [1]参见徐百柯著:《民国那些人》,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第109-111页
    [1]高伟强等:《民国著名大学校长(1912-1949)》,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64页。
    [1]参见高伟强等:《民国著名大学校长(1912-1949)》,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68页。
    [1]参见曲士培:《中国大学教育发展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34页。
    [2]参见董宝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史》,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79-97页。
    [1]徐以骅:《教育与宗教:作为传教媒介的圣约翰大学》,珠海出版社1999年版,第185页。
    [2]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142页。
    [3]徐以骅:《教育与宗教:作为传教媒介的圣约翰大学》,珠海出版社1999年版,第16页。
    [4]田正平:《中外教育交流史》,广东教育出版杜2004年版,第820页。
    [1]徐以骅:《教育与宗教:作为传教媒介的圣约翰大学》,珠海出版社1999年版,第16-17页。
    [2][美]赉玛丽著,王东波译:《圣约翰大学》,珠海出版社2005年版,笫162页。
    [3]参见[美]芳卫廉著,刘家峰译:《基督教高等教育在变革中的中国(1880-1950)》,珠海出版社2005年版,第130页。
    [1]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163页。
    [1]参见徐以骅:《教育与宗教:作为传媒介的圣约翰大学》,珠海出版社1999年版,第28页。
    [2]参见熊月之、周武:《东方的哈佛》,《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
    [1]徐以骅:《教育与宗教:作为传教媒介的圣约翰大学》,珠海出版社1999年版,第16页。
    [1]参见高伟强等:《民国著名大学校长(1912-1949)》,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65页。
    [1][美]司徒雷登著,程宗骏译:《在华五十年》,北京出版社1982年版,第70页。
    [2]陈时伟:《司徒雷登与燕京大学》,章开沅、林尉:《中西文化与教会文化》,湖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171页。
    [3]徐百柯:《民国那些人》,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第233页。
    [1]高伟强等:《民国著名大学校长(1912-1949)》,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67页。
    [2]高伟强等:《民国著名大学校长(1912-1949)》,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85页。
    [3][美]司徒雷登著,程宗骏译:《在华五十年》,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51页。
    [1]转引自高伟强等:《民国著名大学校长(1912-1949)》,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85页。
    [2][美]艾德敷、刘天路译:《燕京大学》,珠海出版社2005年版,第221页。
    [1][美]艾德敷著,刘天路译:《燕京大学》,珠海出版社2005年版,第107页。
    [1]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199页。
    [1]参见高伟强等:《民国著名大学校长(1912-1949)》,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37页。
    [1]王运来:《诚真勤仁光裕金陵:金陵大学校长陈裕光》,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39-240页。
    [2]王运来:《诚真勤仁光裕金陵:金陵大学校长陈裕光》,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39-240页。
    [1]《私立金陵大学六十周年校庆纪念册之包文先生传》,金陵大学1948年编印。
    [2]参见陈裕光:《回忆金陵大学》(1),同心出版社,第4页。
    [3]高伟强等:《民国著名大学校长(1912-1949)》,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53页。
    [1]高伟强等:《民国著名大学校长(1912-1949)》,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41页。
    [2]张宪文:《金陵大学史》,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46页。
    [3]王运来:《诚真勤仁,光裕金陵——金陵大学校长陈裕光》,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29页。
    [1]南京大学高教研究所:《金陵大学史料集》,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75页。
    [2]王运来:《诚真勤仁、光裕金陵——金陵大学校长陈光裕》,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30页。
    [1]转引自田正平:《中外教育交流史》,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820页。
    [1]参见田正平主编:《中国教育史研究》(近代分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82-183页。
    [2]参见陈景磐著:《中国近代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第230页。
    [1]孟宪承编:《中国古代教育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12页。
    [1]参见陈怡:《解读东南大学的六个校外训》,《中国教育报》2007年8月24日。
    [2]梅贻琦:《大学一解》,《清华学报》第13卷第1期,1941年4月。
    [3]参见徐以骅:《教育与宗教:作为传教媒介的圣约翰大学》,珠海出版社1999年版,第39页。
    [4][美]杰西格·卢茨著,曾矩生译:《中国教会大学史1850-1950》,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28页。
    [1]参见吴梓明:《基督教大学华人校长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02页。
    [2]朱峰:《基督教与近代中国女子高等教育——金陵女大与华南女大比较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69页。
    [3]何晓夏、史静寰:《教会学校与中国教育近代化》,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352页。
    [4]王运来著:《诚真勤仁光裕金陵:金陵大学校长陈裕光》,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98-299页。
    [1]张宪文:《金陵大学校史》,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01页。
    [2]张留芳:《治校·治教·治学——南京师范大学办学理念寻踪》,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6页。
    [3]李翚:《我国大学校训的历史演变与发展走势》,《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第1期。
    [4]朱有瓛:《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下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57页。
    [1]转引自高天明:《校训与近代中国大学精神》,《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年第7期。
    [1]转引自王珏:《现代汉语名词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页。
    [2]王彩霞:《二十世纪中国学校校训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
    [1]班固:《汉书·董仲舒传》卷56,《二十五史》,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6年版,第601页。
    [2]班固:《汉书·董仲舒传》卷56,《二十五史》,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6年版,第601页。
    [1]吴兢:《贞难政要·慎所好》卷6,《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07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本,第479页。
    [2]徐梓、王雪梅编:《蒙学要义》,山西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14页。
    [3]徐梓、王雪梅编:《小学辑说》,山西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26页。
    [4]《明太祖实录》卷63,转引自《中国教育大系·历代教育制度考》(二),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版,第1058页。
    [1]顾明远主编:《中国教育大系·历代教育制度考》(二)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396页。
    [2]《学部奏请宣示教育宗旨折》,朱友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56页。
    [1]《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493页。
    [2]《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497页。
    [3]《总理全集》第2集,上海民智书局版,第502页。
    [4]《中国现代教育大事记》,教育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14页。
    [1]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卷81,《二十五史》,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6年版,第286页。
    [1]《格致书院董事会记录》,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下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67页。
    [1]康本德夫人、蔡路德著,杨天宏译:《金陵女子大学》,珠海出版社1999年版,第122页。
    [1]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7页。
    1.北京大学校史研究室:《北京大学校史资料》第1卷(1898-1911),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2.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1987年版。
    3.陈学恂编:《中国近代教育大事记》,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
    4.高叔平:《蔡元培全集》,中华书局1984年版。
    5.顾撷刚:《蔡元培先生与五四运动》,政协北京市委员会《文史资料选辑》1979年第9期。
    6.顾明远主编:《中国教育大系·历代教育制度考》(二)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7.蒋梦麟:《建设新国家之教育观念》,《教育与职业》1918年第5期。
    8.蒋梦麟:《杭州大学意旨书》,《北京大学月刊》,1923年第18期。
    9.蒋梦麟:《过渡时代之思想与教育》,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
    10.李登辉:《扩充高等教育请愿书》,上海市档案馆,卷宗号:Y8-1-644。
    11.潘懋元,刘海峰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高等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12.梁启超:《君子》,《清华周刊》第20期,1914年11月10日。
    13.刘述礼等编:《梅贻琦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14.列宁:《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15.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16.梅贻琦:《大学一解》,《清华学报》第13卷第1期,1941年4月。
    17.孟宪承编:《中国古代教育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18.民国教育部编:《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开明书店1934年版。
    19.民国教育部编:《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商务印书馆1948年版。
    20.南京大学高教研究所:《金陵大学史料集》,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21.璩鑫圭:《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22.沈翔龙、莫擎天:《中山大学的前身—国立广东大学》,《广东文史资料》第33辑。
    23.舒新城编:《近代中国教育史料·补编》,中华书局1929年版。
    24.孙中山:《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25.王文俊、梁吉生等:《张伯苓教育言论选集》,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26.厦门大学校史编委会:《厦门大学校史资料》,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7.徐梓、王雪梅编:《蒙学要义》,山西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28.燕大文史资料编辑委员会:《燕大文史资料》第10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9.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30.竺可桢:《求是精神与牺牲精神》,浙江大学档案馆史料。
    31.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
    32.朱有璩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华东师范大学1986-1989年版。
    1.曹伯言、季维龙:《胡适年谱》,安徽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2.陈景磐著:《中国近代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
    3.陈平原著:《中国大学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陈平原著:《北大精神及其他》,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5.陈平原、夏晓红主编:《北大旧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6.陈武元:《萨本栋博士百年诞生纪念论文集》,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储朝晖:《中国大学精神的历史与省思》,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8.但昭彬著:《话语与权力——中国近现代教育宗旨的话语分析》,山东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9.董宝良等著:《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史》,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版。
    10.董宝良、周洪宇主编:《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潮与流派》,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1.杜成宪、丁钢主编:《20世纪中国教育的现代化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12.高伟强、余启咏、何卓恩编著:《民国著名大学校长》,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3.房列曙、木华主编:《中国文化史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14.龚书铎著:《中国近代文化探索》(增订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5.顾嘉祖、陆升:《语言与文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6.韩流主编:《我心中的北大精神》,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7.何晓夏、史静寰:《教会学校与中国教育近代化》,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18.扈中平:《人是教育的出发点》,载《主体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9.黄济、王策三主编:《现代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20.黄书光:《国家之光人类之瑞——复旦公学校长马相伯》,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21.霍益萍著:《近代中国的高等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2.金林祥:《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23.金玫:《不可不知的30所中国名校》,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0年版。
    24.李国钧、王炳照主编:《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7卷,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5.李宪瑜:《北大缤纷一百年》,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6.梁吉生:《允公允能、日新月异——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7.刘琅、桂苓主编:《大学的精神》,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4年版。
    28.毛礼锐、沈灌群:《中国教育通史》第4卷,山东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29.朴雪涛:《知识制度视野中的大学发展》,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30.钱益民:《李登辉传》,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1.清华大学校史编写组:《清华大学校史稿》,中华书局1981年版。
    32.曲士培编:《蒋梦麟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33.桑逢康著:《胡适在北大》,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年版。
    34.沈卫星:《重读张伯苓》,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年版。
    35.商丽浩著:《政府与社会:近代公共教育经费配置研究》,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36.苏云峰著:《从清华学堂到清华大学1911-1929》,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
    37.孙培青:《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8.孙善根:《走出象牙塔——蒋梦麟传》,杭州出版社2004年版。
    39.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
    40.田正平:《中外教育交流史》,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41.田正平主编:《中国教育史研究》(近代分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2.王炳照:《简明中国教育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3.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上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44.王运来:《诚真勤仁光裕金陵:金陵大学校长陈裕光》,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45.吴定宇:《中山大学校史》(1924-2004),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6.吴梓明:《基督教大学华人校长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47.萧超然、沙健孙等:《北京大学校史》,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
    48.向祚铁等:《清华大学演义》(1911-1998),黄山书社1998年版。
    49.薛明扬、杨家润:《复旦杂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50.徐以骅:《教育与宗教:作为传教媒介的圣约翰大学》,珠海出版社1999年版。
    51.喻本伐、熊贤君著:《中国教育发展史》,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52.于述胜、于建福著:《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53.余子侠:《工科先驱国学大师—南洋大学校长唐文治》,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54.曾乐山:《中西文化与哲学争论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55.张惠芬、金忠明:《中国教育简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6.张玮瑛:《燕京大学史稿:1919—1952》,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57.张宪文:《金陵大学史》,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8.章开沅、林尉:《中西文化与教会文化》,湖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59.章开沅、余子侠主编:《中国著名大学校长书系》,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59.浙江大学校史编写组:《浙江大学简史》,浙江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60.浙江大学校史编写组:《求是英才传》,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61.郑登云编著:《中国近代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62.郑世兴主编:《中国现代教育史》,台湾三民书局1981年版。
    63.智效民:《八位大学校长》,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64.中山大学档案馆编:《孙中山与广东大学》,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65.周洪宇主编:《教育史学新视野丛书》(共十册),山东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66.朱峰:《基督教与近代中国女子高等教育——金陵女大与华南女大比较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67.[加]许美德、法巴斯蒂等著:《中外比较教育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68.[美]艾德敷、刘天路译:《燕京大学》,珠海出版社2005年版,第221页。
    69.[美]费正清主编,章建刚等译:《剑桥中华民国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70.[美]芳卫廉著,刘家峰译:《基督教高等教育在变革中的中国(1880-1950)》,珠海出版社2005年版。
    71.[美]杰西格·卢茨著,曾矩生译:《中国教会大学史1850-1950》,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72.[美]赉玛丽著,王东波译:《圣约翰大学》,珠海出版社2005年版。
    73.[美]司徒雷登,程宗骏译:《在华五十年》,北京出版社1982年版。
    74.[英]阿什比著,滕大春等译:《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
    75.[英]约翰·洛克著,杨汉麟:《教育漫话》,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陈桂生:《校训研究》,《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年第1期。
    2.陈怡:《解读东南大学的六个校外训》,《中国教育报》2007年8月24日。
    3.丁艳红、陈怡、郑惠坚:《大学校训的文化蕴涵及其社会功能》,《云南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4.高天明:《校训与近代中国大学精神》,《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年第7期。
    5.顾明远:《校训关键在实践》,《光明日报》2005年7月3日。
    6.韩延明:《大学理念论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535页。
    7.侯怀银、周涛:《谈大学校训的特征和功能》,《中国高等教育》2007年第13期。
    8.纪宝成、李立国:《近代大学校长和教育家对中国教育传统的认识》,《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年第4期。
    9.蒋凤春:《梅贻琦大学理念之探析》,《当代教育论坛》2005年第12期。
    10.蒋树声:《诚朴雄伟励学敦行》,《江苏高教》2002年第4期。
    11.李翚:《我国大学校训的历史演变与发展走势》.《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第1期。
    12.李承先、徐辉在《大学校训与大学理念——兼论道德论大学理念》,《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第6期。
    13.李济才:《校训扳谈》,《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
    14.林为连、张国昌、许为民、郁怡汉:《国内外知名高校校训评析》,《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2期。
    15.刘发生、谢小刚:《论高校校训对大学精神形成的影响》,《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16.刘东力、蒋惠惠、姜振家:《论胡适对我国现代教育发展的贡献》,《教育探索》2003年第6期。
    17.罗隆基主编:《彻底翻腾的清华革命》,《清华周刊》社1921年自刊,第8页。
    18.彭方第:《浅谈校训》,《理论导刊》2003年第11期。
    19.王昆仑:《蔡元培先生二三事》,《光明日报》1980年3月4日。
    20.王杰:《关于北洋大学的几点考证》,《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7期。
    21.王李金:《对中国大学教育近代化的几点思考》,《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第4期。
    22.沈国助:《校训:高校校园文化的灵魂》,《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4年第11期。
    23.庹红平、杜学元、李化树:《论大学校训》,《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第6期。
    24.谢美航:《大学校训功能及其构建研究》,《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25.杨科正:《论大学校训的功能及其构建》,《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5期。
    26.杨春茂:《校训与师德》,《中国高等教育》2001年第6期。
    27.杨元业:《论大学校训的审美》《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年第7期。
    28.易汉文:《国民政府是何时下令改国立广东大学改名为国立中山大学的》,《广东史志》1999年第2期。
    29.周谷平、陶炳增:《近代中国大学校训——大学理念的追求》,《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年第2期。
    30.钟晓雪:《从校训看大学教育的理念与精神追求》,《江苏高教》2003年第6期。
    31.张彬、付东深、林辉:《竺可桢的教育思想与“求是”精神》,《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1期。
    32.张晓唯:《北洋大学110年祭》,《读书》2005年第6期。
    33.周济:《萨本栋的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厦门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34.周汝昌:《北大之大象大器》,《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年第2期。
    1.《新青年》1915年创刊。
    2.《民彝》,1916年创刊。
    3.《文化建设》1934年创刊。
    4.《新华日报》,1938年创刊。
    5.《教育杂志》,1909年创刊。
    6.《教育公报》,1914年创刊。
    7.《中华教育界》,1912年创刊。
    8.《教育与职业》,1917年创刊。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