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医疗事故罪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医疗行业是一个与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和健康都息息相关的行业,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和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提高,人们在解决了温饱之后,更加关注自己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维护自身权利的意识也越来越强,同时由于医疗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许多新的医疗技术和疗法不断被应用于临床,使医疗风险不断加大,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明显增多。为了强化医务人员的责任心,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权利,维护国家正常的医疗秩序,在众多学者的呼吁和推动下,我国1997年《刑法》第335条首次明确规定了医疗事故罪:“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但由于该条规定的立法语言比较模糊,在理论界和实务界都存有很多争议,而由于对医疗事故罪理解的不一致,也影响了实务中对该罪的认定。为此,笔者试图在已有的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医疗事故罪的四大构成要件以及犯罪阻却事由进行分析论证,进而提出自己的见解。在犯罪客体方面,通过比较研究和分析研究,认为医疗事故罪的客体应为复杂客体,并且应当把就诊人的生命、健康权利作为主要客体,把国家正常的医疗秩序作为次要客体。在犯罪的客观方面,依次对医疗行为、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过失行为与损害后果的因果关系进行了分析讨论,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在犯罪主体部分,对医务人员的范围进行了界定,并对学界争议较大的党政、后勤人员能否成为医疗事故罪的主体进行了分析讨论,认为党政、后勤人员不能成为医疗事故罪的主体。在犯罪主观方面部分,对注意义务、注意能力及正当业务行为、患者的承诺和紧急状态进行了讨论。最后对完善医疗事故的立法体例和刑罚配置提出了建议。
引文
①参见王镭:《中国卫生法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4页。转引自卢有学编著:《医疗事故罪专题整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页。
    ②参见卢有学编著:《医疗事故罪专题整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页。
    ③参见臧冬斌著:《医疗犯罪比较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页。
    ④参见《唐律疏议·职制》,刘俊文点校,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207页。转引自卢有学编著:《医疗事故罪专题整理》,中国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页。
    ⑤参见《唐律疏议·杂律》,刘俊文点校,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520-521页。转引自卢有学编著:《医疗事故罪专题整理》,中国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页。
    ①参见臧冬斌著:《医疗犯罪比较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页。
    ②参见怀效锋点校:《大明律》,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90页。转引自臧冬斌著:《医疗犯罪比较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13页。
    ③参见沈家本撰:《历代刑法考》,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846页。转引自转引自臧冬斌著:《医疗犯罪比较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页。
    ④参见怀效锋点校:《大明律》,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156页。转引自转引自臧冬斌著:《医疗犯罪比较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页。
    
    ①参见高铭暄著:《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孕育和诞生》,法律出版社1981年版,第202页。
    ②参见卢有学编著:《医疗事故罪专题整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页。
    ③参见高铭暄著:《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孕育和诞生》,法律出版社1981年版,第202页。
    ①已被2002年9月1日国务院颁布的《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废止。
    ②参见张传友、孟竞玲:《浅析医疗责任事故的犯罪罪名》,载《青海学院学报》1999年第20卷第4期。
    ③参见李永升、杨杰:《医疗事故罪研究》,载《云南法学》2000年第1期。
    ④参见张传友、孟竞玲:《浅析医疗责任事故的犯罪罪名》,载《青海学院学报》1999年第20卷第4期。转引自卢有学编著:《医疗事故罪专题整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07年版,第15页。
    ①参见侯国云著:《过失犯罪论》,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485-486页。转引自卢有学编著:《医疗事故罪专题整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07年版,第16页。
    ②参见卢有学编著:《医疗事故罪专题整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7-20页。
    ③参见卢建平、田兴洪:《论医疗事故罪的几个问题》,载《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④参见董健:《医疗事故罪罪名质疑及其他》,载《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2年3月第24卷第1期。
    ①参见高铭暄、马克昌主编:《刑法学》(下编),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版,第1025页。
    ②参见叶高峰:《略论医疗事故罪》,载《郑州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年第2期。
    ③参见曹子丹、侯国云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精解》,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05页。
    ④参见张艳荣:《析重大医疗责任事故罪的若干问题》,载《新疆社会经济》1999年第4期。
    ⑤参见孙锦富:《建议增设重大医疗责任事故罪》,载《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4年第2期。
    
    ①参见叶高峰:《略论医疗事故罪》,载《郑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3月第2期。
    ②参见单长宗主编:《新刑法研究与适用》,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670页。
    ③参见赵秉志、曾朝晖:《论医疗事故罪的构成特征》,载《法学家》1998年第5期。
    ④参见单长宗主编:《新刑法研究与适用》,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670页、第656-657页。
    ①参见梁华仁:《论医疗事故罪》,载《法学前沿》(第1辑),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曾朝晖主编:《危害公共卫生犯罪疑难问题司法对策》,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88—199页。
    ①参见张明楷著:《刑法学》(第三版),2007年8月版,第231页。
    ②参见陈兴良、周光权著:《刑法学的现代展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40页。
    ①参见[英]安迪·卡恩著,莱夫译:《英国法院审理医疗过失案件的某些新近的趋向》,载《法学译丛》1987 年第2期,第35页。转引自臧冬斌《医疗事故罪研究》,武汉大学2002年博士论文。
    ②参见陈兴良、周光权著:《刑法学的现代展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45页。
    ①参见曹坚:《重大医疗责任事故罪若干问题研讨》,载《新疆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12月第4期。
    ②参见陈兴良、周光权著:《刑法学的现代展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50-251页。
    ③参见卢有学编著:《医疗事故罪专题整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5-46页。
    ④参见曹坚:《重大医疗责任事故罪的若干问题研讨》,载《新疆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12月第4期。
    ⑤参见张爱艳:《论医疗事故罪的主观方面》,载《法律与医学杂志》2003年第10卷第4期。
    ⑥参见张爱艳:《论医疗事故罪的主观方面》,载《法律与医学杂志》2003年第10卷第4期。
    ⑦参见冯卫国著:《医疗事故罪的认定与处理》,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95-96页。
    ⑧参见曹坚:《重大医疗责任事故罪的若干问题研讨》,载《新疆公安情况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12月第4期。
    ⑨参见王东阳:《论医疗事故罪》,郑州大学2000年硕士论文。
    ①参见黎宏著:《刑法总论问题思考》,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75页。
    ①参见蔡墩铭著:《中国刑法精义》,台湾汉林出版社1997年版,第177页。
    ②参见刘志伟、聂立泽主编:《业务过失犯罪比较研究》,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210页。
    ③参见张爱艳《医疗过失犯的限缩—以注意义务阻却事由为视角》,载《中国刑事法杂志》, 2008年第6期。
    ④参见臧冬斌:《试析以允许的危险理论解读医疗刑事过失》,载《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第67-68页。
    ①参见曾淑瑜著:《医疗过失与因果关系》(下册),台湾翰芦图书出版有限公司1998年版,第540页。
    ②参见臧冬斌:《试析以允许的危险理论解读医疗刑事过失》,载《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①参见侯国云著:《过失犯罪论》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493页;魏克家主编:《刑法教程》,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511页。
    ②参见高铭暄主编:《新编中国刑法学》(下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891页。
    ③参见周振想著:《刑法学教程》,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631页。
    ④参见赵秉志、曾朝晖:《论医疗事故罪的构成特征》,载《法学家》1998年第5期。
    ⑤参见冯卫国著:《医疗事故罪的认定与处理》,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137页。
    ⑥参见高铭暄主编《刑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48页。
    ①参见卢建平、田兴洪:《论医疗事故罪的几个问题》,载《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②参见何秉松《刑法教科书》,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第1038页。
    ③参见王燕飞、胡启明:《论医疗事故罪的客体》,载《衡阳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
    ④参见高铭暄、马克昌主编:《刑法学》(下编),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版,第1026页;王作富主编:《刑法分则实务研究》(下)(第二版),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年版,第1672页。
    ⑤参见刘远主编:《危害公共卫生罪》,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87页。
    ①参见曾淑瑜:《医疗过失与因果关系》(上册)【M】,翰芦图书出版有限公司1998年版,第10页。转引自刘志伟、聂立泽主编:《业务过失犯罪研究》,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204页。
    ②参见曾淑瑜:《医疗过失与因果关系》(上册)【M】,翰芦图书出版有限公司1998年版,第10页。转引自刘志伟、聂立泽主编:《业务过失犯罪研究》,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204页。
    ③参见[日]大塜仁著:《犯罪论的基本问题》,冯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62页。
    ④参见陈德民译:《业务上正当行为合法性剖析》,载《外国法译刊》1983年第3期。
    ⑤参见[日]野村稔著:《刑法总论》,全理其等译,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261页。
    ①参见蔡墩铭著:《医事刑法要论》,台湾景泰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5年版,第144页。
    ①参见龚赛红著:《医疗损害赔偿立法研究》,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1页。
    ②参见王政勋著:《正当行为论》,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346页。
    ③参见曾朝晖主编《危害公共卫生犯罪疑难司法问题与司法对策》,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20页
    ②参见储槐植、汪永乐:《刑法因果关系研究》,载《中国法学》2001年第2期。
    
    ①参见储槐植、汪永乐:《刑法因果关系研究》,载《中国法学》2001年第2期。
    ②参见张明楷著:《刑法学》(第三版),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182页。
    ①参见陈兴良:《从归因到归责:客观归责理论研究》,载《法学研究》2006年第2期。
    ②参见陈兴良:《刑法因果关系研究》,载《现代法学》1998年第5期。
    
    ①参见周光权:《刑法中的因果关系和客观归责理论》,载《江海学刊》2005年第3期。
    ②参见张明楷著:《刑法学》(第三版),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199页。
    ③参见刘志伟、聂立泽主编:《业务过失犯罪比较研究》,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210页。
    ①参见蔡墩铭著:《医事刑法要论》(二版),翰芦图书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版,第51页。
    ②参见黎宏著:《刑法总论问题思考》,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82页。
    ③参见[日]大塜仁著:《犯罪论的基本问题》,冯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92页。
    ①参见黎宏著:《刑法总论问题思考》,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10页。
    ②参见刘志伟、聂立泽主编:《业务过失犯罪比较研究》,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212页。
    ③参见李坤桦:《医事机构及医事人员对于危急伤病患之急救义务及常见之过失》,载《医事法学杂志》2007年5月第14卷第3、4期合订本。
    ①引自http://news.sina.com.cn/c/2007-12-01/005514424995.shtml
    ②引自http://sd.bbs.house.sina.com.cn/treeview-3256967-14873182-0.html
    ③引自http://news.sina.com.cn/c/2007-12-01/005514424995.shtml
    
    ①参见高铭暄主编:《新编刑法学(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891页。
    ②参见吴大华等著:《新刑法罪名通论》,中国方正出版社1997年版,第357页。
    ③参见杨春洗、杨敦先主编:《中国刑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46页。
    ④高铭暄、马克昌主编:《刑法学(上编)》,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版,第1026页。
    ①犯罪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个人的犯罪行为是在社会生活中通过观察或者实施犯罪行为中学会的。参见吴宗宪著:《西方犯罪学》(第二版),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314页。
    ①参见《日本刑法典》,《德国刑法典》。
    1.高铭暄主编:《刑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高铭暄著:《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孕育和诞生》,法律出版社1981年版。
    3.高铭暄、马克昌主编:《刑法学》,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版。
    4.马克昌主编:《犯罪通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5.马克昌主编:《西方刑法学说史》,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6.陈兴良著:《刑法哲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7.陈兴良著:《刑法的价值构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8.陈兴良著:《刑法的人性基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9.陈兴良著:《规范刑法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0.陈兴良著:《刑法知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1.陈兴良著:《刑法的启蒙》,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12.陈兴良著:《本体刑法学》,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13.张明楷著:《刑法学》(第三版),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14.张明楷著:《刑法的基本立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
    15.张明楷著:《外国刑法纲要》,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6.张明楷著:《法益初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7.张明楷著:《刑法分则的解释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8.黎宏著:《刑法总论问题思考》,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9.黎宏著:《日本刑法精义》,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20.周光权著:《刑法学的向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1.周光权著:《法治视野中的刑法客观主义》,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2.曲新久著:《刑事政策的权利分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3.肖中华著:《犯罪构成及其关系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4.许玉秀著:《当代刑法思潮》,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
    25.林钰雄著:《新刑法总则》,台湾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版。
    26.李海东著:《刑法原理入门(犯罪论基础)》,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27.张穹主编:《刑罚适用手册》,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8.王作富主编:《中国刑法的修改与补充》,中国检察出版社1997年版。
    29.赵秉志主编:《刑法学通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30.杨书文著:《复合罪过形式论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1.苏力著:《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2.吴宗宪著:《西方犯罪学》(第二版),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33.林亚刚著:《犯罪过失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4.黎宏著:《日本刑法精义》,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35.王镭主编:《中国卫生法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36.冯建妹著:《现代医学与法律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37.刘志伟、聂立泽主编:《业务过失犯罪比较研究》,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38.蔡墩铭著:《医事刑法要论》,景泰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5年版
    39.张明楷译:《日本刑法典》,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40.刘远主编:《危害公共卫生罪》,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1.曾朝晖主编《危害公共卫生犯罪疑难司法问题与司法对策》,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42.冯卫国著:《医疗事故罪的认定与处理》,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年版
    43.龚赛红著:《医疗损害赔偿立法研究》,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44.侯国云著:《过失犯罪论》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45.王政勋著:《正当行为论》,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46.单长宗主编:《新刑法研究与适用》,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年版
    47.曾淑瑜著:《医疗过失与因果关系》(下册),台湾翰芦图书出版有限公司1998年版
    1. [德]李斯特著,徐久生译:《德国刑法教科书》,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2. [德]汉斯·海因里希·耶塞克等著,徐久生译:《德国刑法教科书》,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
    3. [德]克劳斯·罗克辛著,王世洲译:《德国刑法学总论》(第1卷),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4. [德]贝林著,王安异译:《构成要件理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 [德]卡尔·拉伦茨著,陈爱娥译:《法学方法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6. [日]大塚仁著,冯军译:《刑法概说(总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7. [日]大谷实著,黎宏译:《刑法总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社2007年版。
    8. [日]西田典之著,刘明祥、王昭武译:《日本刑法总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9. [日]牧野英一著,陈承泽译:《日本刑法通义》,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0. [日]泷川幸辰著,王泰译:《犯罪论序说》,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11. [日]野村稔著:《刑法总论》,全理其等译,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12. [日]植木哲著,冷罗生、陶靶、江涛等译:《医疗法律学》,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13. [日]木村龟二主编,顾肖荣、郑树周译校:《刑法学词典》,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91年版
    14. [意]杜里奥·帕多瓦尼著,陈忠林译:《意大利刑法学原理》,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15. [苏]特拉伊宁著,薛秉忠等译:《犯罪构成的一般学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58年版。
    16. [法]迪尔凯姆著,狄玉明译:《社会学方法的准则》,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1.陈兴良:《从归因到归责:客观归责理论研究》,载《法学研究》2006年第2期。
    2.陈兴良:《刑法因果关系研究》,载《现代法学》1998年第5期。
    3.储槐植、汪永乐:《刑法因果关系研究》,载《中国法学》2001年第2期。
    4.周光权:《刑法中的因果关系和客观归责理论》,载《江海学刊》2005年第3期。
    5.赵秉志、曾朝晖:《论医疗事故罪的构成特征》,载《法学家》,1998年第5期。
    6.李宝珍:《论医疗事故罪的构成要件》,载《法学论坛》,2000年第3期。
    7.卢建平:《论医疗事故罪的几个问题》,载《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8.张爱艳:《医疗事故罪的量刑研究》,载《法学论坛》,2004年第1期。
    9.李坤桦:《医事机构及医事人员对于危急伤病患之急救义务及常见之过失》,载《医事法学杂志》2007年5月第14卷第3、4期合订本。
    10.曾淑瑜:《医疗水准论之建立》,载《法令月刊》1997年第48卷第9期。
    11.王燕飞、胡启明:《论医疗事故罪的客体》,载《衡阳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
    12.陈德民译:《业务上正当行为合法性剖析》,载《外国法译刊》1983年第3期。
    13.梁华仁:《论医疗事故罪》,载《法学前沿》(第1辑),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1.王皇玉:《医疗行为于刑法上之评价—以患者之自我决定权为中心》,台湾大学法律学研究所1995年硕士论文。
    2.臧冬斌:《医疗事故罪研究》,武汉大学2002年博士学位论文。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