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媒介趣味论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当今时代的媒介传播活动,正在发生从信息传播到趣味传播的转型。这是一个信息传播与趣味传播共生、并存和交织的时代。在媒介传播中,信息传播是直接性、确定性、目的性与功能性的方面,趣味传播是其中间接性、隐含性、过程性与非现实功利性的方面。媒介趣味是趣味传播时代的产物与表征。
     媒介趣味是以媒介为载体呈现出来的传播内容所蕴涵的具有集体性、普遍性或类型化的精神意趣。它是传者驱动、受者反馈和媒介形式制约三方面综合互动的产物,其动力结构应是一种具有交互联系性、独立平等性、可沟通理解性的间性主体。共感化、符号化、感官化有系统地构成了媒介趣味的内在生成机制,分别主要联系着媒介趣味的生产、显现与接受。
     载体形式的嬗变,特定时间与空间结构,以及社会分层状态,都与媒介趣味的存在构成复杂的联系。从集中到分散,再到感官偏倚与多元互动,媒介形式变革带来了媒介趣味状态的流动变化。媒介化时间的涌现与时间化媒介的膨胀,体现了现代社会媒介与时间的复杂关系结构,也构成了媒介趣味在时间结构上的生成。在整合与分层的媒介地理空间中,媒介趣味以想象和虚拟的状态存在。媒介趣味是社会分层的反映及结果,具有社会身份的区隔作用。
     媒介趣味蕴涵着特殊的经济价值、文化价值与社会价值,对当代媒介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媒介趣味是当代媒介经营战略的核心竞争力与资源之一,是检验媒介定位的重要标尺,也是创造、扩散与延伸媒介品牌的要素。在体验经济的新经济形态背景下,媒介趣味的体验性、共同体效应以及与受众的互动生成机制,构成了媒介思维创新的动力资源。
     动态平衡是媒介趣味生态和谐的根本原则。现代社会的媒介趣味异化现象引人注目。媒介趣味间性主体结构中的构成要素发生主体性偏倚,是媒介趣味异化的根本原因。媒介奇观、媒介麦当劳化、病态时尚、网络哄客等以不同的趣味主体偏倚呈现了媒介趣味异化的病象。
     媒介责任意识与导向意识的强调,有利于实现媒介趣味的提升。大众媒介作为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传播组织,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同时也集中、广泛地反映、制造和表达着媒介趣味。大众媒介应成为趣味信息的把关人、趣味议程的设定者与趣味环境的构建者。
Nowadays media communication is transforming from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o taste communication. It is time for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and taste communication to accrete, coexist and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In media communication,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refers to its directness, determinacy, purposiveness and functionality, while taste transmission refers to indirectness, implicity, procedural and non-utilitarian. Media taste is the product and token of the taste communication.
     Media taste, defined in this paper, is a spiritual interest with three features: collectivity, universality and stylization, which is generated by the communicators, appreciated by the audience and affected by the media form. Media taste is the product of interactions among the information senders, media and the audience, hence the dynamic construction of media taste is inter-subjectivity, which is involved in the perspectives of alternative affiliation, independency equality and communicable comprehension. Empathy, signalization and sensitization constitute inner creative mechanism which mainly relates with the process of producing, displaying and accepting of media taste.
     There are complex relations between media taste and those, changes of media vehicles, special structures of time and space and status of social stratification. Transformations of media forms bring media taste some flowing changes, from concentration to separation, then to sense bias and multi-interaction. The presentation of mediated-time and expansion of timed-media not only show complex relationships between media and time in the modern society, but also constitute the generation of the media taste based on time structure. The media taste is imaginative and fictitious in the space of media geography,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integration and stratification. As the reflection and result of social stratification, media taste has the function of segment in social status.
     The media taste, which has significant meaning to the innovation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media, contains special economic, cultural and social value. Media taste, as one of the core resources and competitiveness of media management strategy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of the position of media, and a vital element to create, spread and extend the media brand.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xperience economy, the experience of the media taste, community effect and generative mechanism of audience interaction, constitute the dynamic resources of media thinking innovation.
     Homeostasis is the radical principle for the harmony of the ecology in media taste. The communication of media taste in modern society is very remarkable, because the elements of media taste inter-subjectivity have their subjective bias. Media spectacles, the Mcdonaldization of the media, morbid fashion, and the netizens' noise are showing the unhealthy phenomena of media taste dissimilation in different form of taste subjective bias.
     Reinforcing the conscious of media responsibility and orientation will do benefit to improve the media taste. The mass media, as specialized communication organization for information production and communication, not only substantially manufacture, copy and communicate information, but also intensively reflect, produce and express media taste. Mass media should be the gatekeeper of the taste information, the designer of the taste agenda, and the constructor of taste environment.
引文
1 余斯勇:《用信息定义新闻质疑》,《新闻大学》,1999年第2期。
    2 Rogers,Everett M.,Communication Technology:The New Media in Society,The Free Press,New York and London,1986,p85
    3 Campbell,Jeremy,Grammatical Man:Information,Entropy,language,and Life,Simmon and Schuster,New York,1982,p16
    1[芬]尤卡·格罗瑙:《趣味社会学》,向建华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09页。
    1[芬]尤卡·格罗瑙:《趣味社会学》,向建华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14页。
    2[芬]尤卡·格罗瑙:《趣味社会学》,向建华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94页。
    3[芬]尤卡·格罗瑙:《趣味社会学》,向建华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22页。
    4[芬]尤卡·格罗瑙:《趣味社会学》,向建华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22-123页。
    5[德]西美尔:《时尚的哲学》,费勇等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72页。
    1[德]西美尔:《时尚的哲学》,费勇等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73页。
    2[德]西美尔:《时尚的哲学》,费勇等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73页。
    3[德]西美尔:《时尚的哲学》,费勇等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92页。
    4[德]西美尔:《时尚的哲学》,费勇等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93,第74页,第92页。
    5[德]西美尔:《时尚的哲学》,费勇等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93页。
    1[德]西美尔:《时尚的哲学》,费勇等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74页。
    2[芬]尤卡·格罗瑙:《趣味社会学》,向建华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5页。
    3 Pierre Bourdieu,Distinction: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mera of taste,.translated by Richar,d Nice,Great Britain,1984,p.446-467
    1 Pierre Bourdieu,Distinction: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ment of taste translated by Richar,d Nice,,Great Britain,1984,p.446-467.
    2[美]大卫·理斯曼等:《孤独的人群》,王岜、朱虹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版,第4页。
    3[美]大卫·理斯曼等:《孤独的人群》,王岜、朱虹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版,第12页。
    4[美]大卫·理斯曼等:《孤独的人群》,王岜、朱虹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版,第14页。
    1[美]大卫·理斯曼等:《孤独的人群》,王岜、朱虹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版,第20页。
    2[美]大卫·理斯曼等:《孤独的人群》,王岜、朱虹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版,第19页。
    3[美]大卫·理斯曼等:《孤独的人群》,王岜、朱虹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版,第49页。
    4[法]加不理埃尔·塔尔德:《传播与社会影响》,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版,第142页。
    5[法]加不理埃尔·塔尔德:《传播与社会影响》,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版,第149页。
    1[法]加不理埃尔·塔尔德:《传播与社会影响》,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版,第153页。
    2[法]加不理埃尔·塔尔德:《传播与社会影响》,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版,第150页。
    3[法]加不理埃尔·塔尔德:《传播与社会影响》,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版,第149页。
    4[法]加不理埃尔·塔尔德:《传播与社会影响》,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版,第150页。
    5[美]凡勃伦:《有闲阶级论》,钱厚默译,南海出版公司2007年10月版,第16页。
    1[美]凡勃伦:《有闲阶级论》,钱厚默译,南海出版公司2007年10月版,第56页。
    2[美]凡勃伦:《有闲阶级论》,钱厚默译,南海出版公司2007年10月版,第49页。
    3[美]凡勃伦:《有闲阶级论》,钱厚默译,南海出版公司2007年10月版,第80页。
    4[美]凡勃伦:《有闲阶级论》,钱厚默译,南海出版公司2007年10月版,第95页。
    1邵培仁:《论中国古代受众的信息接受特色》,《杭州大学学报》,1998年第3期。
    2[德]康德:《实用人类学》,邓晓芒译,重庆出版社1987年版,第137页。
    1[德]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80-81页。
    2[德]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80-81页。
    1 参见《牛津现代英汉双解词典》(增补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版。
    2[美]约翰·费斯克:《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李彬译注,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161页。
    3[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34页。
    4 邵培仁:《传播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48页。
    5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7页。
    1 邵培仁:《媒介生态学》,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43页。
    1 邵培仁:《媒介生态学》,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38页。
    2[法]贝尔纳·斯蒂格勒:《技术与时间:爱比米修斯的过失》,裴程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101页。
    1 高鑫、贾秀清:《经济全球化·文化本土化与发展中国家的媒介意识》,《现代传播》2003年第2期,第4-6页。
    2 http://academic,mediachina,net/article,php?id=5387
    1 詹成大:《媒介形象的塑造与经营》,《当代传播》2005年第3期。
    2 栾轶玫:《媒介形象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0页。
    3 这方面的论文有:《新闻报道中的大学生媒介形象》(李薇《视听界》2008年第3期),《传媒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的塑造》(姜晨《传媒观察》2008年第3期)《塑造健康的农民工形象》(董宽《新闻三昧》2006年3月)
    4 宣宝剑:《媒介形象内涵分析》,《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8年第3期。
    1 詹成大:《媒介形象的塑造与经营》,《当代传播》2005年第3期。
    2 贾国飚:《媒介营销--整合传播的观点》,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86页。
    3 温汉华:《媒介风格定位刍议》,《今传媒》2003年第3期。
    1[美]萨梅尔·约翰逊、帕特里夏·普里杰特尔:《杂志产业》,王海主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86页。
    1[美]大卫·理斯曼:《孤独的人群》,王岜、朱虹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51-152页。
    2[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96页。
    3[美]保罗·莱文森:《手机》,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0页。
    1[俄]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巴赫金著作系列”之《诗学与访谈》,白春仁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87页。
    2[俄]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巴赫金著作系列”之《诗学与访谈》,白春仁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40页。
    1 参见网址:http://dailynews.sina.com.cn/nutan/index.shtml
    1[德]西美尔:《时尚的哲学》,费勇等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81页。
    1[法]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2页。
    2 李蓉、张晓玥:《农民工形象在电视媒体中新的建构与诠释》,《电视研究》2008年第9期。
    3 Pierre Bourdieu,Distinction: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ment of Taste,.Translated by Richard Nice,Great Britain,1984.p.56
    1[加]哈罗德·伊尼斯:《传播的偏向》,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7页。
    2[美]路易斯·梅尔兹:《时间的检验》,张穗华主编《媒介的变迁》,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年版,第77页。
    3[美]路易斯·梅尔兹:《时间的检验》,张穗华主编《媒介的变迁》,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年版,第77页。
    1[法]亨利一让·马丁:《笔杆子的力量》,张穗华主编《媒介的变迁》,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年版,第82页。
    2[法]亨利一让·马丁:《笔杆子的力量》,张穗华主编《媒介的变迁》,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年版,第78页。
    1[美]J·赫伯特·阿特休尔:《权力的媒介:新闻媒介在人类事务中的作用》,黄煜裘志康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7页。
    2[美]J·赫伯特·阿特休尔:《权力的媒介:新闻媒介在人类事务中的作用》,黄煜裘志康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7页。
    3诸葛蔚东:《媒介与社会变迁:战后日本出版物中变化着的价值观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1页。
    4[法]亨利-让·马丁:《笔杆子的力量》,张穗华主编《媒介的变迁》,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年版,第84页。
    5[法]亨利-让·马丁:《笔杆子的力量》,张穗华主编《媒介的变迁》,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年版,第83页。
    6[法]亨利-让·马丁:《笔杆子的力量》,张穗华主编《媒介的变迁》,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年版,第85页。
    1 Roger Chattier,The Order of Books,Polity Press,1994,p.11
    1[美]约瑟夫·R·多米尼克:《大众传播动力学:数字时代的媒介》(第7版),蔡骐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12-113页。
    2[美]约瑟夫·R·多米尼克:《大众传播动力学:数字时代的媒介》(第7版),蔡骐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0页。
    3[美]约瑟夫·R·多米尼克:《大众传播动力学:数字时代的媒介》(第7版),蔡骐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82页。
    1[加]马歇尔·麦克卢汉著,《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78页。
    2[加]德里克·德·凯克霍弗:《从全球村到全球思想》,张穗华主编《媒介的变迁》,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年版,第52页。
    3[美]约瑟夫·R·多米尼克:《大众传播动力学:数字时代的媒介》(第7版),蔡骐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4页。
    1[加]德里克·德·凯克霍弗:《从全球村到全球思想》,张穗华主编《媒介的变迁》,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年版,第53页。
    2[加]德里克·德·凯克霍弗:《从全球村到全球思想》,张穗华主编《媒介的变迁》,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年版,第54页。
    1[美]约瑟夫·R·多米尼克:《大众传播动力学:数字时代的媒介》(第7版),蔡骐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7-28页。
    2[法]让纳内:《西方媒介史》段慧敏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27页。
    1[加]马歇尔·麦克卢汉:《作为转换器的媒介》,载《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97页。
    2[美]尼古拉·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胡泳 范海燕译,海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62-65页。
    1[美]尼古拉·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胡泳 范海燕译,海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93页。
    1[加]哈罗德·伊尼斯:《传播的偏向》,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4页。
    1 黄裕生:《时间与永恒--论海德格尔哲学中的时间问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版,第25页。
    2[德]伽达默尔:《伽达默尔集》,严平编选,邓安庆等译,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年版,第108页。
    3[美]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脸孔》,顾爱彬、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69页。
    1 媒介时间概念,由卞冬磊、张稀颖在《媒介时间的来临--对传播媒介塑造的时间观念之起源、形成与特征的研究》一文中提出,该文刊载于《新闻与传播研究》2006年第1期。
    2[德]伽达默尔:《伽达默尔集》,严平编选,邓安庆等译,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年版,第108页。
    1 秦池酒业分别在1996以6666万元和1997年32000万元两度成为央视标王,爱多VCD以21000万元成为1998年央视标王。资料来源:http://www.southcn.com/finance/xincjzt/yangshibw/200411171023.htm
    1 参见[美]斯坦利·J·巴伦:《大众传播概论--媒介认知与文化第三版》,刘鸿英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47页。
    1 马惠娣 张景安:《中国公众休闲状况调查》,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第1页。
    2 陈鲁直:《民闲论》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第189页。
    3 陈鲁直:《民闲论》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第209页。
    4[英]克里斯·布尔[英]杰恩·胡思[英]迈克·韦德:《休闲研究引论》,田里 董建新等译,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2页,第263页。
    1 马惠娣 张景安:《中国公众休闲状况调查》,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第151页。
    1[英]凯丽·巴查尔格特《媒介素养与媒介》,张开译,《现代传播》2005年第2期。
    1[英]迈克·克朗:《文化地理学》,杨淑华、宋慧敏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5页。
    1[英]迈克·克朗:《文化地理学》,杨淑华、宋慧敏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6页。
    1[英]迈克·克朗:《文化地理学》杨淑华、宋慧敏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6页。
    2[英]迈克·克朗:《文化地理学》杨淑华、宋慧敏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7页。
    3 参见王治河主编:《后现代主义词典》,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681页。
    4[英]迈克·克朗:《文化地理学》,杨淑华、宋慧敏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7页。
    1[美]福柯语,转引自[美]爱德华·W·苏贾《后现代地理学》,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王文斌译,第10页。
    2[美]路易斯·梅尔兹《时间的检验》,张穗华主编《媒介的变迁》,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年8月版,第80页。
    3[美]R·哈特向:《地理学性质的透视》,黎樵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83页。
    4[美]尼古拉·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胡泳 范海燕译,海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08页。
    5[英]迈克·克朗:《文化地理学》杨淑华、宋慧敏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4页。
    1[英]迈克·克朗:《文化地理学》杨淑华、宋慧敏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6页。
    2 邵培仁、潘祥辉:《论媒介地理学的发展历程与学科建构》,《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1 范玉吉:《审美趣味的变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64页。
    1[美]大卫·理斯曼等:《孤独的人群》,王岜 朱虹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84-85页
    1 Jankowski,Gene F,and Fuchs,Davis C.Television Today and Tomorrow.Oxford,1995,p.25
    1[法]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纲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9页。
    2[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第4版),赵旭东、齐心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87页。
    3[德]西美尔:《时尚的哲学》,费勇等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81页。
    1[美]雪莉·贝尔吉:《媒介与冲击:大众媒介概论》,赵劲松主译,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0页。
    2 蔡骐:《时尚杂志的文化研究》,载《文化·社会·传播》,湖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81页。
    3[美]大卫·理斯曼等:《孤独的人群》,王崑、朱虹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51页。
    1[英]麦奎尔:《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第四版),崔保国、李琨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44页。
    2[美]大卫·理斯曼等:《孤独的人群》,王崑、朱虹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83-84页。
    1[法]布尔迪厄:《布尔迪厄访谈录--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包亚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1月版,第192页
    1 宋建武:《媒介经济学--原理及其在中国的实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8页。
    2 贾国飚:《媒介营销--整合传播的观点》,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24页。
    3 李蓉:《后工业时代中的媒介与时间》,《西南交通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第6期。
    4[美]加里·贝克尔:《口味的经济学分析》,李杰 王晓刚译,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1页。
    5[美]加里·贝克尔:《口味的经济学分析》,李杰 王晓刚译,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2页。
    1[美]加里·贝克尔:《口味的经济学分析》,李杰 王晓刚译,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2页。
    2[英]尼克·史蒂文森:《认识媒介文化》,王文斌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2页。
    3[美]加里·贝克尔:《口味的经济学分析》,李杰 王晓刚译,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1页。
    1 蒋原伦:《媒体文化与消费时代》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38页。
    2 Pierre Bourdieu:out of a theory of pratice,New York,1986,p.183
    3[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第4版)。赵旭东 齐心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39页。
    4[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第4版),赵旭东 齐心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39页。
    1[美]理查德·谢弗:《社会学与生活》,刘鹤群、房智慧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6年版,第180页。
    2 Pierre Bourdieu,Distinction: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ment of taste,translated by Richar,d Nice,Great Britain,1984,p.56.
    3[英国]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66页
    4 于德山:《当代媒介文化》,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第61页。
    1 喻国明:《媒介的市场定位:一个传插学者的实证研究》,北京广播电影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290页。
    2[美]科特勒,[美]阿姆斯特朗:《科特勒市场营销教程》(第四版),俞利军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191页。
    3[美]科特勒,[美]阿姆斯特朗:《科特勒市场营销教程》(第四版),俞利军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193页。
    4 罗霆:《媒介管理:理论框架与案例分析》,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8年版,第122页。
    1 喻国明:《媒介的市场定位:一个传播学者的实证研究》,北京广播电影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59页。
    1[美]伊斯特曼、弗格森:《电子媒介节目设计与运营:战略与实践》(第六版),谢新洲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84页。
    1 材料来源:马国亮《良友忆旧:一家画报与一个时代》,生活·读者·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
    2[日]中野晴行:《动漫创意产业论》甄西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社,2007年版,第77页。
    3[美]艾伦·B.阿尔巴朗,[美]格雷戈里·G彼茨:《无线电广播产业》,詹正茂、张莹、张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80页。
    1[加]柯林·霍斯金斯斯图亚特·麦克法蒂耶 亚当·费恩著《媒介经济学:经济学在媒新媒介与传统媒介中的应用》支庭荣、吴非译,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6页。
    2 邵培仁、陈兵:《媒介战略管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58页。
    1 吴健安:《市场营销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90页。
    1[美]科特勒、阿姆斯特朗:《科特勒市场营销教程》(第四版),俞利军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209-210页。
    2[美]科特勒、阿姆斯特朗:《科特勒市场营销教程》(第四版),俞利军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210页。
    3 邵培仁:《媒介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239页
    1[美]艾伦·B.阿尔巴朗,[美]格雷戈里·G.彼茨:《无线电广播产业》,詹正茂、张莹、张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80页。
    1[美]埃弗雷特·M.罗杰斯:《创新的扩散》,辛欣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5页。
    2[美]埃弗雷特·M.罗杰斯:《创新的扩散》,辛欣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10页。
    3[美]埃弗雷特·M.罗杰斯:《创新的扩散》,辛欣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11页。
    1 《打造营销传播的无敌利器》http://www.bodool.net/article/200810318970.html
    2 《打造营销传播的无敌利器》http://www.bodool.net/article/200810318970.html
    3[美]利昂·纳尔逊·弗林特:《报纸的良知:新闻事业的原则和问题案例讲义》,萧严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64页。
    1 材料来源:马国亮:《良友忆旧:一家画报与一个时代》,生活·读者·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1月版。
    2 李德刚:《Discovery席卷全球 的背后》,http://www.tsinghua.edu.cn
    3[美]阿尔巴朗[美]彼茨著《无线电广播产业》,詹正茂、张莹、张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80页。
    4 马国亮:《良友忆旧:一家画报与一个时代》,生活·读者·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66页。
    1 邵培仁、陈兵:《媒介战略管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74页。
    2 唐榕、邵培仁:《电影经营管理》,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90页。
    1 邵培仁:《媒介地理学:行走和耕耘在媒介与地理之间》,《中国传媒报告》2005年第3期。
    2 王姝、张艳梅:《文化转型期下的越剧生长道路》,《艺术百家》2007年第6期。
    3 高义龙:《谈越剧的文化品格--让历史告诉现在和未来》,《中国戏剧》2006年第5期。
    1[法]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页。
    2[法]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页。
    3[美]B·约瑟夫·派恩二世 詹姆斯·H·吉尔摩:《体验经济》夏业良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版,第251页。
    1[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51-52页。
    1[芬]尤卡·格罗瑙:《趣味社会学》,向建华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03页。
    2[美]塞伦·麦克莱:《传媒社会学》,曾静平译,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4页。
    3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一个家庭即使拥有两台或更多电视机,但每个家庭成员看电视的行为仍然不可能是绝对个人化的。
    1[法]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9页。
    2 娄婷珏、陆兰迪:《近九成被访者称选秀节目已让人产生审美疲劳》,《劳动日报》2007年08月22日。
    1 《浙江广播电视报》2006年12月27日。
    1 邵培仁:《媒介生态学:媒介作为绿色生态的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页。
    1[美]沃尔特·克郎凯特:《记者生涯--目击世界60年》,胡凝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05页。
    2[美]斯坦利·巴兰,丹尼斯·戴维斯:《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曹书乐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69页。
    1[法]居伊·德波:《景观社会》,王昭风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2[法]居伊·德波:《景观社会》,王昭风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页。
    3[法]居伊·德波:《景观社会》,王昭风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页。
    1[美]道格拉斯·凯尔纳著,《媒介奇观》,史安斌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页。
    2[美]道格拉斯·凯尔纳著,《媒介奇观》,史安斌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页。
    3[美]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介奇观》,史安斌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9页。
    4[美]道格拉斯·凯尔纳著:《媒介奇观》,史安斌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3页。
    1[美]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介奇观》,史安斌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5页。
    2[法]居伊·德波:《景观社会》,王昭风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2页。
    3[美]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介奇观》,史安斌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5页。
    1[美]乔治·里茨尔:《社会的麦当劳化:对变化中的当代社会生活特征的研究》,顾建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23页。
    1[美]乔治·里茨尔:《社会的麦当劳化:对变化中的当代社会生活特征的研究》,顾建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116页。
    1[美]乔治·里茨尔:《社会的麦当劳化:对变化中的当代社会生活特征的研究》,顾建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117页。
    1[德]西美尔:《时尚的哲学》费勇等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77页。
    1[德]西美尔:《时尚的哲学》,费勇等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73页。
    1[法]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纲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1页。
    1[英]麦奎尔:《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崔保国、李琨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90页。
    1[英]麦奎尔:《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崔保国、李琨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24页。
    1[美]甘布尔等:《有效传播》,熊婷婷译,清华大学出版2005年版,第291页。
    1 邵培仁:《大众传播中的信息污染及其治理》,《新闻与写作》2007年第3期。
    2 欧阳友权:《网络传播与社会文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09页。
    1[美]休梅克:《大众传媒把关》(中文注释版),张咏华注释,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80页。
    1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14页
    1 《士兵突击》一反此前电视娱乐节目的轻软之风,以励志进取为主题,大受欢迎。该剧的影响远远超越了电视娱乐,甚至有不少企业以之作为企业文化建设与员工培训的教材。“《士兵突击》:团队培训的好教材”、“从《士兵突击》看企业管理”等材料在互联网的人力资源网站相当热门,这两则材料在百度搜索中结果分别为561条、300条。据有关材料,甚至《士兵突击》的小说也成了单位团购的书目。
    2 Walter Lippmann,Public Opinion.Harcourt,Brace and Company.Copyright1922.,P4
    3 Walter Lippmann,Public Opinion.Harcourt,Brace and Company.Copyright1922.,P15
    1 朱力:《突发事件的概念、要素与类型》,《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3期。
    1 濮端华:《论战时舆论动员》,《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6第2期。
    2 马艺 刘阳:《危机事件情境下政府形象传播的二维矩阵模型》,《新闻与传播研究》,2006年第1期。
    1 浙江大学三农协会:《城市居民眼中的农民工调查---基于杭州市的调查研究》,http://www.card.zju.edu.cn /p raa/,2004年11月20日
    2[美]甘布尔等:《有效传播》,熊婷婷译,清华大学出版2005年版,第74页。
    1[美]约瑟夫·R·多米尼克:《大众传播动力学:数字时代的媒介》,蔡骐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03页。
    2[美]约瑟夫·R·多米尼克:《大众传播动力学:数字时代的媒介》,蔡骐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25页。
    1 《女性农民工六大心愿》,《西安晚报》2007年3月4日。
    2 邵培仁:《媒介地理学:正当性、科学性和学术坚守》,《新闻记者》2006年第10期。
    1、邵培仁:《传播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邵培仁:《媒介生态学》,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栾轶玫:《媒介形象学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贾国飚:《媒介营销一一整合传播的观点》,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6、诸葛蔚东:《媒介与社会变迁:战后日本出版物中变化着的价值观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7、黄裕生:《时间与永恒--论海德格尔哲学中的时间问题》,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版。
    8、陈鲁直:《民闲论》,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
    9、于光远:《论普遍有闲的社会》,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
    10、马惠娣 张景安:《中国公众休闲状况调查》,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
    11、王治河:《后现代主义词典》,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12、蔡骐:《时尚杂志的文化研究》,载《文化·社会·传播》,湖南:湖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3、宋建武:《媒介经济学--原理及其在中国的实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4、蒋原伦:《媒体文化与消费时代》,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15、于德山:《当代媒介文化》,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
    16、喻国明:《媒介的市场定位:一个传播学者的实证研究》,北京:北京广播电影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
    17、罗霆:《媒介管理:理论框架与案例分析》,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8年版。
    18、马国亮《良友忆旧:一家画报与一个时代》,北京:生活·读者·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
    19、邵培仁、陈兵:《媒介战略管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0、吴健安:《市场营销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1、邵培仁:《媒介管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2、唐榕、邵培仁:《电影经营管理》,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3、欧阳友权:《网络传播与社会文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24、魏小安:《中国休闲经济》,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25、段若鹏 钟声 王心富 李拓:《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阶层结构变动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6、关晓丽 关大伟:《中国社会阶层结构演变新视点》,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7、李强:《社会分层十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28、林少雄:《视像与人--视象人类学论纲》,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年版。
    29、林少雄:《视像与人:视像人类学论纲》,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年版。
    30、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31、王建平:《中国城市中间阶层消费行为》,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7年版。
    32、李思屈:《数字娱乐产业》,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3、张京成:《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07)》,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年版。
    34、张京成:《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08)》,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年版。
    35、孙福良 张道英:《中国创意经济比较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年版。
    36、厉无畏:《创意产业导论》,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年版。
    37、邵培仁:《艺术传播学》,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38、邵培仁 陈建洲:《传播社会学》,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39、蔡尚伟 温洪泉等:《文化产业导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0、何修猛:《现代广告学》(第五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1、胡正荣:《媒介管理研究:广播电视管理创新体系》,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2、支庭荣:《大众传播生态学》,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3、吴飞:《新闻编辑学教程》,北京:高教出版社2005年版。
    44、胡惠林:《文化产业学》,北京:高教出版社2006年版。
    45、蔡骐 蔡雯:《媒介竞争与媒介文化》,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6、汪民安:《文化研究关键词》,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47、徐纯等:《收视率分析与电视台运营决策》,广州:羊城晚报出版社2006年版。
    48、鲁曙明等:《传播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芬]尤卡·格罗瑙:《趣味社会学》,向建华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德]西美尔:《时尚的哲学》,费勇等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
    3、[美]大卫·理斯曼等:《孤独的人群》,王岜、朱虹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法]加不理埃尔·塔尔德:《传播与社会影响》,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美]凡勃伦:《有闲阶级论》,钱厚默译,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7年10月版。
    6、[德]康德:《实用人类学》,邓晓芒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7年版。
    7、[德]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8、[美]约翰·费斯克:《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李彬译注,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9、[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10、[美]萨梅尔·约翰逊、帕特里夏·普里杰特尔:《杂志产业》,王海主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1、[美]丹尼尔·戴扬 伊莱休·卡茨:《媒介事件:历史的现场直播》,麻争旗译,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
    12、[英]尼古拉斯·阿伯克龙比:《电视与社会》,张水喜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3、[法]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4、[加]哈罗德·伊尼斯:《传播的偏向》,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年版。
    15、张穗华:《媒介的变迁》,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年版。
    16、[美]J·赫伯特·阿特休尔:《权力的媒介:新闻媒介在人类事务中的作用》,黄煜 裘志康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17、[美]约瑟夫·R·多米尼克:《大众传播动力学:数字时代的媒介》(第7版),蔡骐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8、[美]尼古拉·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胡泳 范海燕译,海南:海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9、[法]让纳内:《西方媒介史》段慧敏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0、[德]《伽达默尔集》严平编选,邓安庆等译,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年版。
    21、[美]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脸孔》,顾爱彬、李瑞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22、[美]斯坦利·J·巴伦:《大众传播概论--媒介认知与文化》(第三版),刘鸿英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3、[英]克里斯·布尔[英]杰恩·胡思[英]迈克·韦德:《休闲研究引论》,田里 董建新等译,云南: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4、[英]迈克·克朗:《文化地理学》,杨淑华、宋慧敏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5、[美]爱德华·W·苏贾《后现代地理学》,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26、[美]R·哈特向:《地理学性质的透视》,黎樵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27、范玉吉:《审美趣味的变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8、[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第4版),赵旭东、齐心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9、[美]雪莉·贝尔吉:《媒介与冲击:大众媒介概论》,赵劲松主译,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0、[英]麦奎尔:《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第四版),崔保国、李琨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1、[法]布尔迪厄:《布尔迪厄访谈录--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包亚明译,上 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32、[美]加里·贝克尔:《口味的经济学分析》,李杰 王晓刚译,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3、[英]尼克·史蒂文森:《认识媒介文化》,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34、[美]理查德·谢弗:《社会学与生活》,刘鹤群、房智慧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6年版。
    35、[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36、[美]科特勒,[美]阿姆斯特朗:《科特勒市场营销教程》(第四版),俞利军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37、[美]伊斯特曼、弗格森:《电子媒介节目设计与运营:战略与实践》(第六版),谢新洲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8、[日]中野晴行:《动漫创意产业论》,甄西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社2007年版。
    39、[美]阿尔巴朗,[美]彼茨:《无线电广播产业》,詹正茂、张莹、张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0、[加]柯林·霍斯金斯 斯图亚特·麦克法蒂耶 亚当·费恩著《媒介经济学:经济学在媒新媒介与传统媒介中的应用》,支庭荣、吴非译,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1、[美]埃弗雷特·M.罗杰斯:《创新的扩散》,辛欣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42、[美]利昂·纳尔逊·弗林特:《报纸的良知:新闻事业的原则和问题案例讲义》,萧严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3、[美]B·约瑟夫·派恩二世詹姆斯·H·吉尔摩:《体验经济》,夏业良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版。
    44、[美]塞伦·麦克莱:《传媒社会学》,曾静平译,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5、[美]沃尔特·克郎凯特:《记者生涯--目击世界60年》,胡凝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46、[美]斯坦利·巴兰,丹尼斯·戴维斯:《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曹书乐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7、[法]居伊·德波:《景观社会》,王昭风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8、[美]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介奇观》,史安斌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9、[美]乔治·里茨尔:《社会的麦当劳化:对变化中的当代社会生活特征的研究》,顾建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
    50、[美]甘布尔等:《有效传播》,熊婷婷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2005年版。
    51、[美]休梅克:《大众传媒把关》(中文注释版),张咏华注释,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2、[法]贝尔纳·斯蒂格勒:《技术与时间:爱比米修斯的过失》,裴程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53、[德]瓦尔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李伟,郭东编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年版。
    54、[澳]约翰·哈特利:《创意产业读本》,曹书乐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5、[加]马歇尔·麦克卢汉:《机器新娘》,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6、[加]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秦格龙:《麦克卢汉精粹》,何道宽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57、[美]罗杰·D维曼约瑟夫·R·多米尼克:《大众媒介研究导论》(第七版),金兼斌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8、[美]保罗·莱文森:《思想无羁》,何道宽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9、[美]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郭镇之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
    60、[美]拉里·A·萨默瓦:《跨文化传播》,闵惠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61、[英]西莉亚·卢瑞:《消费文化》,张萍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62、[加]哈罗德·伊尼斯:《帝国与传播》,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63、[德]埃德蒙特·胡塞尔:《内在时间意识现象学》,杨富斌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
    64、[美]哈里斯:《媒介心理学》,相德宝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年版。
    65、[美]阿瑟·阿萨·伯格著《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叙事》,姚媛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6、[德]乌尔理希·贝克:《风险社会》,何博闻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
    67、[德]乌尔理希·贝克:《世界风险社会》,吴英姿孙淑敏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8、[美]罗伯特·福特纳:《国际传播:地球都市的历史、冲突及控制》,刘利群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69、[德]哈贝马斯:《哈贝马斯精粹》,曹卫东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0、[美]斯蒂芬·李特约翰:《人类传播理论》,史安斌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1、[英]特瑞·伊格尔顿:《文化的观念》,方杰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72、[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王晓钰 宋伟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73、[美]保罗·莱文森:《莱文森精粹》,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74、[美]林文刚:《媒介环境学》,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75、[英]戴维·莫利凯文·罗宾斯:《认同的空间:全球媒介、电子世界景观与文化边界》,司艳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76、[美]贝斯特科尔纳:《后现代转向》,陈刚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77、[美]J·托马斯·拉塞尔W·罗纳德·莱恩:《克莱普纳广告教程》(第十五版),王宇田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78、[法]皮埃尔·布迪厄:《实践感》,蒋梓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
    79、[德]彼得·毕尔格:《主体的退隐》,陈良梅 夏清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80、[美]托马斯·贝特曼 斯考特·斯奈尔:《管理学:构建新时代的竞争优势》(第五版),王雪莉译,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
    81、[美]斯科特·卡特里普等:《公共关系教程》,明安香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82、[美]约瑟夫·斯特劳巴哈 罗伯特·拉罗斯:《今日媒介:信息时代的传播媒介》,熊澄宇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83、[美]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范静哗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余斯勇:《用信息定义新闻质疑》,《新闻大学》,1999年第2期。
    2、任友红:《浅谈电视服务节目的趣味化传播》,《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年第11期。
    3、邵培仁:《论中国古代受众的信息接受特色》,《杭州大学学报》,1998第3期。
    4、高鑫、贾秀清:《经济全球化·文化本土化与发展中国家的媒介意识》,《现代传播》2003年第2期,第4-6页.
    5、http://academic,mediachina,net/article,php?id=5387
    6、詹成大:《媒介形象的塑造与经营》,《当代传播》2005年第3期。
    7、宣宝剑:《媒介形象内涵分析》,《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8年第3期。
    8、温汉华:《媒介风格定位刍议》,《今传媒》2003年第3期。
    9、http://dailynews.sina.com.cn/nutan/index.shtml
    10、赛迪网:http://www.ccidnet.com/
    11、卞冬磊、张稀颖:《媒介时间的来临--对传播媒介塑造的时间观念之起源、形 成与特征的研究》,《新闻与传播研究》2006年第1期。
    12、http://www.southcn.com/finance/xincjzt/yangshibw/200411171023.htm
    13、[英]凯丽·巴查尔格特《媒介素养与媒介》,张开译,《现代传播》2005年第2期。
    14、邵培仁、潘祥辉:《论媒介地理学的发展历程与学科建构》,《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15、李蓉:《后工业时代中的媒介与时间》,《西南交通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第6期。期。
    16、李德刚:《Discovery席卷全球的背后》,http://www.tsinghua.edu.cn
    17、http://www.cctv.com/performance/20060906/102367.shtml
    18、邵培仁:《媒介地理学:行走和耕耘在媒介与地理之间》,《中国传媒报告》2005年第3期。
    19、王姝、张艳梅:《文化转型期下的越剧生长道路》,《艺术百家》2007年第6期。
    20、高义龙:《谈越剧的文化品格--让历史告诉现在和未来》,《中国戏剧》2006年第5期。
    21、张宇丹、陈帆《体验收视--从体验营销传播的角度看体验类电视节目》,《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22、刘丹锋《互动参与:电视贴近观众的新方式》,《新闻实践》2007年第9期
    23、范建国《互动式电视节目与观众参与意识》,《电视研究》2004年第8期
    24、赵宇《简论电视体验类节目》,《新闻爱好者》2007年第3期
    25、朱向迅《让观众“心随我动”--浅论互动节目与体验经济》,《市场周刊.商务》,2004第8期
    26、张志君《体验电视--电视创新的一个新增长点》,《当代电视》2002年第5期27、万洁《体验经济时代“真实电视”的解读》,《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28、向志强、刘国珍《体验经济时代下的大众媒介消费需求》,《消费经济》2007年第2期
    29、张炎《体验经济与品牌塑造对新经济时代下电视频道整体包装策略的思考》,《现代电视技术》2004年第6期
    30、娄婷珏、陆兰迪:《近九成被访者称选秀节目已让人产生审美疲劳》,《劳动日报》2007年08月22日。
    31、视觉中国网:http://www.chinavisual.com/
    32、邵培仁:《大众传播中的信息污染及其治理》,《新闻与写作》2007年第3期。
    33、朱力:《突发事件的概念、要素与类型》,《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11期。
    34、濮端华:《论战时舆论动员》,《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35、马艺 刘阳:《危机事件情境下政府形象传播的二维矩阵模型》,《新闻与传播研究》,2006第1期
    36、浙江大学三农协会:《城市居民眼中的农民工调查---基于杭州市的调查研究》,http://www.card.zju.edu.cn/praa /,2004年11月20日
    37、《女性农民工六大心愿》,《西安晚报》2007年3月4日。
    38、邵培仁:《媒介地理学:正当性、科学性和学术坚守》,《新闻记者》2006年第10期。
    39、《打造营销传播的无敌利器》http://www.bodool.net/article/200810318970.html
    1、Roger D.Wimmer,Joseph R.Dominick:Mass Media Research:An Introduction(7e):Thomson Learning,2003
    2、Campbell,Jeremy,Grammatical Man:Information,Entropy,language,and Life,Simmon and Schuster,New York,1982
    3、Pierre Bourdieu,Distinction: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ment of taste,Great Britain,1984
    4、Roger Chartier,The Order of Books,Polity Press,1994
    5、Jankowski,Gene F,and Fuchs,Davis C.Television Today and Tomorrow.Oxford,New York,1995
    6、Pierre Bourdieu:out of a theory of pratice,New York,1986
    7、Walter Lippmann,Public Opinion.Harcourt,Brace and Company.Copyright,1922
    8、Haywood,L.,Kew,F.,Bramham,P.,Spink,J.,Capernerhurst,J.and Henry,I. Understanding Leisure,Cheltenham,Stanley Thornes,(1995)
    9、Marshall Mcluhan,Understanding Media:The Extensions of Man,the MIT Press,1995
    10、Nick Stevenson,Understanding Media Cultures:Social Theory and Mass Communication,Sage Publications,1995
    11、George Ritzer,The McDonaldization of Society: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Changing Character of Contemporary Social Life,Pine Forge Press,1996
    12、Chris bull,Jayne Hoose,Mike Weed:An Introduction to leisure studies,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2003
    13、J·Herbert·Altschull,Agents of power:the role of the news media in human affairs,Longman inc,new york,1984
    14、Nicholas Negroponte,Being Digital,Alfred A.Knof,Inc.1995
    15、McQuail,D.McQuail's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4e):sage publication,Loden,2002
    16、Teri Kwal Gamble&Michael Gamble,Communication works(Te):McGraw-Hill Companies,2002
    17、Stephen W.Littlejohn,Theories of human communication(Te):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2002
    18、Stanley J.Baran&Dennis K.Davis,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Foundations,Ferment,and Future(3e),Thomson Learning,2000
    19、John Hartley:Creactive Industries.Blackwell publishing 1td,2005
    20、Joseph R.Dominick.The Dynamics of mass communication:Media in the Digital Age(Te):McGraw-Hill Companies,2002
    21、Douglas Kellner,Media Spectacle:Rout ledge,2002
    22、Larry A.Samovar,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4e),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2001
    23、Stanley J.Baran,Introduction to mass communication:media literacy and culture(3e):McGraw-Hill Companies,200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