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五十至七十年代文学中的知识者叙事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论文拟以知识者叙事为经,以共和国前三十年历史为纬,展现20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中国小说中所折射的知识者的心路历程与言说形式的变迁。
     “知识者叙事”一词,大致涵括了知识者题材、知识者形塑、知识者叙述等三层内涵。
     1949年共和国建立,毛泽东思想遂成君临天下的纲领,自此迎来了一个工农兵时代。与此相应,工农兵叙事亦理所当然的衍为文学创作的主旋律;而知识分子不仅从社会政治舞台上黯然谢幕,甚至在文学领域亦日趋边缘化。失去政治话语权后,知识者便唯有藉文学、艺术小道文类,曲折表达自己的心声。较之知识者所从事的职业与生活,彼时其精神层面、情感层面的内容似更值得关注。而知识者叙事恰可成为窥探其依然丰饶复杂的精神世界与情感世界的窗扉。透过窗扉,不仅可揭示知识者别有幽怀的审美趣味,也依稀能见出隐匿其下的政治潜意识。
     依循既定“知识者叙事”定义,笔者从一度被工农兵文学边缘化、或已收编入革命叙事的作品中,悉心辨析、梳理出一条隐而不彰的知识者叙事流脉:包括建国伊始因应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运动而萌生的“思想改造”主题小说;“双百”时期感染“知识分子的早春天气”破土而生的干预生活作品;阶级斗争己然为纲年代以反映无产阶级如何占领资产阶级最顽固的精神堡垒为名展开的大学叙事;“文革”时期“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知青文学;以及其时自外于革命风暴的诸种思想沙龙、文学群落的潜在写作。藉数章专论——主题衍变、文本裂隙、形象谱系、形式意味,揭示彼一特定时期文学中知识者主体精神、文类风格的存亡续绝及其表现形式上的变通创新形态。
     方法论上,叙事学对小说的形式与功能的研究方式对本文多有启示。有鉴于既往研究每每习于对共和国前三十年知识者叙事的内容(题材、事件、情节等)及其所表征的意识形态作价值评判的倾向,论文更侧重于对知识者叙事的形式即叙述行为与方法的审美观照。如从彼时的知识者叙事文本中抽取三种其习用的结构模式——嵌套式结构、情绪流结构、碎片化结构——予以探析。自然,如是侧重并不妨碍笔者对彼一文学与意识形态关系分外纠结的时代的折射、还原,在专注于形式的同时,犹着力透视政治的审美化过程与形式的意识形态意味。论文认为,叙述与结构无疑有助于知识者藉文学叙事寄托现世生活中未能了却的理想与抱负时,犹保持“文本的隐蔽性”。其不仅关乎着角色变易了的知识者如何超越现实,营构审美世界的技巧方法问题;亦兼有究竟以何种形式兼容、协调革命大叙事与知识者个体叙事间势所难免的抵牾的功能。
     在具体文本的批评中,“再解读”努力“呈现文本的修辞策略、叙事结构、内在的文化逻辑、差异性的冲突内容或特定的意识形态内涵在文本中的实践方式”之思路,亦有助于笔者揭示文本中潜在的裂隙与矛盾。
     五十至七十年代的知识者叙事,勉力保存了主流叙事在倡导民族化、大众化风格、“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审美趣味、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等名义下,对思想型、抒情型、干预型文类风格特征备加警戒、百般阉割的一脉精血。当我们藉着后知之明回望历史,求全责备地针砭彼一时代知识者勇于思想、却怯于行动的弊端,批评其饥不择食地汲收域外思想文化的暖味与风险;揭示抒情型未必尽然摆脱了“共和国情感模式”的框限;发见了干预背后的傲慢与偏见……毋忘正是赖有五十至七十年代知识者叙事存亡续绝之薪火,方能引燃新时期文坛百花(诸如反思小说、启蒙小说、朦胧诗、报告文学)春风吹又生之势。
     综上所述,以1949年为时间节点,前后三十年文学中的知识者主体精神及其叙事确曾发生了某种裂变;然而其浴火重生,自强自虐(或受虐),终究精魂不散、隐忍待发,直至以七十年代的“地下写作”,奋起揭开新时期人的觉醒与文学的觉醒的序幕,迎来八十年代——继五四时期后中国历史上的又一个知识分子时代。
The thesis focuses on the intelligentsia narrative during the first three decade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iming to reveal the psychological journey and narrative change of the intelligentsia in the novels of1950s to1970s.
     "Intelligentsia narrative" covers the subject, image-building and narration of the intelligentsia.
     Since the establishment of RPC in1949, Mao Zedong Thought became the maximum ideology and China entered the era of workers, peasants and soldiers. When narrative of workers, peasants and soldiers became dominant in literature, intellectuals, already quit the historical stage, were even marginalized in literature. Having lost the discourse power in politics, the intelligentsia turned to literature and art to express their views. Therefore, their spiritual and emotional world deserves more attention. The intelligentsia narrative provides texts revealing their aesthetic taste and political subconsciousness.
     Following the defined "intelligentsia narrative" the thesis traces its hidden development through analyzing the literary works marginalized by literature of workers, peasants and soldiers or defined as revolutionary narrative. It starts from "ideological remolding" novels born in the intelligentsia deologial remolding movement right after the establishment of New China. The early spring of intellectuals in the Hundred Flowers period witnessed the appearance of "intervening life" novels. When the class struggle dominated the period, university narrative reflecting how the proletariat defeated the bourgeoisie in the spiritual world came into being. During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period, it took the form of "Zhi Qing" literature concerned with educated young people reeducated by the poor and lower-middle peasants. It also included various thought salons and potential writings of literary communities. The thesis discusses theme development, text crack, image genealogy and form and meaning. It reveals intelligentsia spirit, change of genre and style, and variation of forms in the literature of1950s to1970s.
     Methodologically, the thesis is inspired by the form and function analysis in narratology. While previous studies often focus on contents and ideological criticism of intelligentsia narrative in the first three decades, the present thesis is concerned with the aesthetic interpretation of the narrative form. For example, it analyzes three narrative modes often used in intelligentsia narrative text, namely nesting mode, stream of feeling mode, and fragment mode. At the same time, the author examines the aesthetic process of politics and ideological meaning of forms. The thesis concludes that narrative and form help the intelligentsia to express their ambitions in a secluded manner in the text. It is not only about the techniques that the intelligentsia employs to build the aesthetic world beyond the reality, but also the form that can negotiate between revolutionary grand narrative and personal narrative of the intelligentsia.
     In the textual criticism, the author "reinterprets" the rhetoric strategy, narrative structure, inner cultural logic, otherness and specific ideological practice in the text, thus revealing the potential division and contradiction.
     The intelligentsia narrative during1950s to1970s manages to keep the essence of the dominant narrative at that time. Under the name of realistic principle and aesthetic taste for nationalization, popularization and "love by Chinese folks", the intelligentsia narrative keeps alert to style features of such genres as thought-provoking, lyrical and intervening works. When we reflect on this period of history, we criticize the intelligentsia for their timidity on action and the risk of their taking in foreign thoughts and culture indiscriminately; we reveal that lyrical works are not necessarily free from the restraint of "republic-love mode"; we find the pride and prejudice behind the intervention. But it is the intelligentsia narrative during1950s to1970s that foretells literary bloom in the new time, such as reflection novel, enlightment novel, misty poetry and reportage.
     In summary, subject spirit and narrative of the intelligentsia in literature undergo dramatic changes during the first three decades after1949. But the intelligentsia narrative survives the torture and never stops developing itself to the "underground writing" in the1970s which announces the awakening of man and literature in the1980s which was another intellectual age in the history of China since May4th Movement.
引文
①又写作“智识者”,五四以来新文化先驱对现代知识分子习用的称谓。如鲁迅《<艺术论>译本序》:“撰者们中,虽然颇有不纯的分子,但在当时,却尽了重大的职务,使劳动者和革命者的或一层因此而奋起,使民众主义派智识者发生了动摇。”《鲁迅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56页;《<总退却>序》:“‘五四’以后的短篇里却大抵是新的智知者登了场,”《鲁迅全集》第4卷,第621页;《<浮士德与城>后记》:"Lunacharski族本是半贵族的大地主系统,曾经出过很多的智识者。”《鲁迅全集》第7卷,第351页。
    ②赵园的《艰难的选择》目录中大抵命名为“知识分子”,正文则习用“知识者”一词。《艰难的选择》,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9月第1版。
    ③参见朱学勤《思想史上的失踪者》。作者还认为:“他们不是知识分子,却又比知识分子更像知识分子。”《读书》1995年第10期。
    ①研究者称:“由于中国知识分子在民族觉醒中所据的特殊地位,以及农民的觉醒的特殊重要性与艰巨性,因此,作家对知识分子与农民的命运,以及他们的相互关系,给予了特殊的关注,农村题材与知识分子题材就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两大基本题材。”钱理群等著《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8月第1版,第8页。
    ②鲁迅《<总退却>序》,《鲁迅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621页。
    ③李洁非杨劫《解读延安——文学、知识分子和文化》,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10年8月第1版,第292页。
    ④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关键词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第4页,第5页。
    ①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关键词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第11页。
    ②李洁非杨劫《解读延安——文学、知识分子和文化》,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10年8月第1版,第300,301,300页。
    ③转引自朱学勤《书斋里的革命》,长春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第62页。
    ①李洁非杨劫《解读延安——文学、知识分子和文化》,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10年8月第1版,第287页。
    ②鲁迅《关于知识阶级》(1927),《鲁迅全集》第8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89页。
    ③毛泽东《接见阿尔及利亚代表团的谈话》(1964年4月15日),龚固忠唐振南夏远生主编《毛泽东回湖南纪实1953—1975》》,湖南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第143页。
    ①祝东力《精神之旅——新时期以来的美学与知识分子》,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年9月第1版,第36页。
    ②王尧指出:“‘文革’时期的知识分子话语在主流意识形态与民间大众话语的合流中遭到重创,‘非知识分子写作’成为一种潮流与倾向;主流文学中‘知识分子’的写作在本质上是非知识分子的。”参阅王尧《“非知识分子写作”:“文革文学”的一种潮流与倾向》,《苏州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
    ①程光炜《关于五十至七十年代文学中的知识分子形象》,《文学评论》2001年第6期,第69页。
    ②识者称:“就革命历史题材类型的长篇小说而言,不少知识分子是作为革命者出现在作品中的,而不是我们所说的‘知识分子形象’,如《红岩》中的江姐等;只有如《小城春秋》(高云览)、《青春之歌》(杨沫),才可被认为是以知识分子为主角(或中心人物)的小说。”杨匡汉、孟繁华主编《共和国文学50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8月第1版,第170页。
    ①查建英《八十年代访谈录》之阿城篇,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5月第1版,第24页。
    ①[英]马克·柯里《后现代叙事理论》,宁一中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第21页。
    ②毛泽东所谓“小资产阶级出身的人们总是经过种种方法,也经过文学艺术的方法,顽强地表现他们自己,宣传他们自己的主张,要求人们按照小资产阶级的面貌来改造党,改造世界。”这一略显夸张的警语或可援为反证。参见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收入《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第875页。
    ①参阅张扬《第二次握手》,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79年7月第1版,第11页,第20页。
    ②毕汝协《九级浪》,1970年冬开始以手抄本形式流传于世,原稿已散佚,现据作者及杨健《中国知青文学史》等著述的回忆。《中国知青文学史》,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第147至149页。
    ①鉴于“十七年文学”与“文革文学”定义时限更其准确,更为学界习用,故此后论文一般沿用这两个概念。
    ②陈思和王晓明《关于“重写文学史”专栏的对话》,《上海文论》1989年第6期。
    ③唐小兵主编《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④黄子平《革命·历史·小说》,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页。
    ①李杨《50-70年代中国文学经典再解读》,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11月第1版:余岱宗《被规训的激情——论1950、1960年代的红色小说》,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9月第1版;郑坚《吊诡的新人——新文学中的小资产阶级形象研究》,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5年7月第1版。
    ②董之林《追忆燃情岁月——五十年代小说艺术类型论》,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10月第1版,《旧梦新知:“十七年”小说论稿》,《热风时节——当代中国“十七年”小说史·自序》,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12月第1版。
    ③蔡翔《革命/叙述——中国社会主义文学—文化想象》,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8月第1版,第394页,第3页。
    ④杨健《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地下文学》,北京:朝华出版社1993年1月第1版。
    ①王尧《迟到的批判》,郑州:大象出版社2000年4月第1版。
    ②张闳《乌托邦文学狂欢1966-1976》,广东教育出版社2009年12月第1版。
    ③金春明《“文化大革命”论析》,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11月第1版。
    ④高皋严家其《“文化大革命”十年史》,天津人民出版社1986年9月第1版。
    ⑤王年一《大动乱的年代》,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12月第1版。
    ⑥宋永毅主编《文化大革命:历史其相和集体记忆》,香港田园书屋2010年7月第1版。
    ⑦印红标《失踪者的足迹——文化大革命期间的青年思潮》,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①洪子诚《当代文学史研究中的史料问题》,收入《文学与历史叙述》,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96、199页。
    ②洪子诚《文学的焦虑症》,《文学报》2010年1月21日。
    ③陈思和《当代文学100篇》编选说明,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8月第1版,第2页。
    ④陈思和《海藻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第1版,第143页。
    ⑤刘志荣《潜在写作:1949—1976》,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第1版。
    ①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第2版,第3页。
    ②祝东力《精神之旅——新时期以来的美学与知识分子》,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年9月第1版,第8页。
    ①黄子平《艰难的选择·小引》,收入赵园《艰难的选择》,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9月第1版,第5页。
    ②[美]拉塞尔·雅各比《最后的知识分子》,洪洁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3月第1版,第6页。
    ③蔡翔《革命/叙述——中国社会主义文学—文化想象》,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8月第1版,第290页,第323页,第273页。
    ④南帆《后革命的转移·导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第15页。
    ①程光炜《关于五十至七十年代文学中的知识分子形象》,《文学评论》2001年第6期,第65页,第72页。
    ②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在《政治无意识》一书中曾采用了一个术语:“形式的意识形态”,指出可在三个同心框架中逐渐拓展文本的阐释,在狭隘的政治历史观、社会观之后,宽泛意义上的人类历史视域尤为引人瞩目。“当一种特定社会构成的激情和价值不知不觉地由于整个人类历史的终极视域、以及它们各自在整个生产方式的复杂序列中的位置而被置于新的看上去相对化了的视角之中时,个别文本与其意识形态素都将经历最后一次改造,必须根据我将称为形式的意识形态的东西来解读,即是由不同符号系统的共存而传达给我们的象征性信息”。[美]詹姆逊《政治无意识——作为社会象征行为的叙事》,王逢振陈永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8月第1版,第65页。此处系从其广义上援用。
    ③唐小兵编《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第1版,第271页。
    ①陈学昭《工作着是美丽的》(上卷),大连新中国书局1949年3月第1版。文中引文除特别注明之外,均出自北京:作家出版社1954年7月第1版,不一一注出。
    ②钱松樵《喜迎春风绽新蕾——访老作家陈学昭》,《南苑》1981年3月号;另,陈学昭在《我是怎样写<工作着是美丽的>》一文中称,周恩来曾鼓励她:“写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和经历也好么!”,《收获》1980年第1期。
    ③毛泽东《三大运动的伟大胜利》,《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二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年11月第1版,第482、483页。
    ①周恩来《关于知识分子的改造问题》,《周恩来选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11月第1版,第60页。
    ②陈学昭《两年的编辑生活》,收入丁茂远编《陈学昭研究专集》,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3年12月第1版,第87页。
    ①郑玲《怎样才是美丽的人生——读<工作着是美丽的>》,收入丁茂远编《陈学昭研究专集》,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3年12月第1版,第340页。
    ①[美]华莱士·马丁《当代叙事学》,伍晓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第2版,第131页。
    ①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白春仁、顾亚铃译,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7月第1版,第29、28页。
    ①萧也牧《我们夫妇之间》,《人民文学》1950年第3期。文中引文除特别注明之外,均出自此刊,不一一注出。
    ②萧也牧《我一定要切实地改正错误》,收入洪子诚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五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2月第1版,第67页。
    ③《我一定要切实地改正错误》,《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五卷,第68页。
    ④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第851页。
    ⑤原题为《整顿学风党风文风》,系1942年2月1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党校开学典礼上的演说,曾载于1942年4月27日延安《解放日报》。后易名为《整顿党的作风》,收入《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第815页。
    ⑥萧也牧《我与老何》,收入《萧也牧作品选》,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79年11月第1版,第60页。文中引文均出自此书,不一一注出。
    ①李向东王增如《丁陈反党集团冤案始末》,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第119页。
    ②萧也牧《我一定切实地改正错误》,收入洪子诚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五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2月第1版,第73页。
    ③萧也牧《爱情》,收入《萧也牧作品选》,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79年11月第1版,第184页。文中引文均出自此书,不一一注出。
    ①杨沫《青春之歌》,北京:作家出版社1958年7月第1版。文中引文除特别注明之外,均出自此版,不一一注出。
    ②戴锦华《<青春之歌>——历史视域中的重读》,收入唐小兵编《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第1版,第195、196页。尽管此文的研究对象主要是电影《青春之歌》,但大抵仍适用于文学文本。
    ③夏济安Heroes and Hero-worship in Chinese Communist Fiction,the China Quarterly, No.3, p123转引自孙先科《说话人及其话语》,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年8月第1版,第69页。
    ①杨沫《青春之歌·再版后记》,北京:作家出版社1961年版,第629页。
    ②艾明之《浮沉》,原载《收获》1957年第2期。文中引文均出自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2月新1版,不一一注出。
    ①刘再复《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历史角色的变迁》,收入刘再复《放逐诸神——文论提纲和文学史重评》,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1994年版。
    ②参阅[美]王斑《历史的崇高形象——二十世纪中国的美学与政治》,孟祥春译,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3月第1版,第183至191页。
    ①程光炜《关于五十至七十年代文学中的知识分子形象》,《文学评论》2001年第6期,第68页。
    ②白刃《战斗到明天》,中南军区政治部1951年1月印行。
    ③《解放军文艺》1952年2月号。
    ①茅盾《关于为<战斗到明天>一书作序的检讨》,《人民日报》1952年3月13日第2版。
    ②茅盾《怎样评价<青春之歌>》,《中国青年》1959年4期。
    ③扎拉嘎胡《红路》,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第1版。文中引文均引自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3月新1版,不一一注出。
    ①转引自逢先知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1949—1976)》,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490至491页。
    ②《毛泽东传(1949—1976)》,第491页。
    ①《勇敢地揭露生活中的矛盾和冲突——作家协会创作委员会小说组对三个作品的讨论》(包括四位作家的发言:马烽《不能绕开矛盾走小路》,康濯《不要粉饰生活,迥避斗争》,郭小川《通过人的性格来揭示冲突》,刘白羽《在斗争中表现英雄性格》),《文艺报》1956年第3期。
    ②参阅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卷,革命的中国的兴起:1949-1965》,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8月第1版,第442-445页。
    ③唐挚《必须干预生活》,《人民文学》1956年2月号,第8页。
    ④如洛人的《重要的是必须干预生活》、李扬《要探索和思考》等评论文章。《文艺报》1956年5月15日。
    ⑤程光炜《关于五十至七十年代文学中的知识分子形象》,《文学评论》2001年第6期,第66页。
    ①唐挚《必须干预生活》,《人民文学》1956年2月号,第8页。
    ②秋耘《不要在人民的疾苦面前闭上眼睛》,《人民文学》1956年9月号,第58页、59页。
    ③参阅海帆《沧海横流方显志士本色——黄秋耘先生奇崛生平事略及简评》(上),《新文学史料》2005年第1期,第189页。
    ①李遇春《五十至七十年代文学中启蒙话语的心理透视》,《文学评论》2007年第4期。
    ②刘宾雁《关于“写阴暗面”和“干预生活”》,《上海文学》1979年第3期。
    ③李希凡《所谓“干预生活”、“写真实”的实质是什么?》,《人民文学》1957年11月号。
    ④姚文元《文学上的修正主义思潮和创作倾向》,《人民文学》1957年11月号。
    ⑤刘宾雁《在桥梁工地上》,《人民文学》1956年4月号。文中引文均出自此刊,不一一注出。
    ①姚文元《文学上的修正主义思潮和创作倾向》,《人民文学》1957年11月号。
    ②刘绍棠《田野落霞》,《新港》1957年3月号。文中引文均出自此刊,不一一注出。
    ①何又化《沉默》,收入《重放的鲜花》,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年5月第1版。文中引文均出自此书,不一一注出。
    ②阿章《寒夜的别离》,收入《重放的鲜花》,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年5月第1版,第269页。
    ①刘宾雁《本报内部消息》,《人民文学》1956年第4期。文中引文均出自此刊,不一注出。
    ②马烽《不要绕开矛盾走小路》,载《文艺报》1956年第3期。
    ①白危《被围困的农庄主席》,原载《人民文学》1957年4月号。收入《重放的鲜花》,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年5月第1版,第305页。
    ②王蒙《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原载《人民文学》1956年9月号。收入《重放的鲜花》,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年5月第1版,第166页。文中引文均出自此书,不一一注出。
    ③王蒙《关于“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人民日报》1957年5月8日,第7版。
    ①魏巍《散文特写选·序言》,收入中国作家协会编《散文特写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2月第1版,第5页。
    ②洪子诚 李平编著《<中国文学>四》(当代部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11月第1版,第74、75页。
    ③奥维奇金在《谈特写》一文中称:所谓“深思的特写,同时也叫作研究性的特写”,“它允许作家有更多的可能去想象、虚构”;至于“深思的特写”与小说文体的区别,则认为前者“不必像小说一样有完整的情节,有开端、高潮和结尾。”《谈特写》,收入张德明编《中外作家论报告文学》,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5月第1版,第329页,第332页。
    ①奥维奇金《区里的日常生活》,收入《奥维奇金特写集》,君强、冰夷译,北京:作家出版社1955年9月第1版。
    ②奥维奇金《谈特写》,收入张德明编《中外作家论报告文学》,第332页,第329页。
    ③刘宾雁《不应锈蚀的武器》,收入张德明编《中外作家论报告文学》,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5月第1版,第230页。
    ①《不应锈蚀的武器》,收入张德明编《中外作家论报告文学》,第234页。
    ②两部作品最初在《人民文学》上发表时,都被置于特写一栏。
    ③关于这一命名,史家仅在注释中寥寥涉及几句:“刘宾雁的两篇作品,历来称为‘报告文学’。但1980年代后有人提出质疑,因为这两篇作品都有明显的虚构,因此可称之为‘报告体小说’。这里暂从此说。”黄修己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下卷),广东: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第1版,第27页。
    ①秦兆阳“编者的话”,《人民文学》1956年4月号,第126页。
    ②程光炜《从<文艺报>一个栏目看五十年代文学的问题》,收入《文学史的兴起——程光炜自选集》,河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4月第1版,第173页、174页。
    ③何直《从特写的真实性谈起》,《人民文学》1956年6月号,第60页。
    ①鉴余《日常谈话录》,《人民文学》1956年11月号,第43页。
    ②参见鲁迅《病后杂谈》:“这真是‘曲终奏雅’,令人如释重负,觉得天皇毕竟圣明,好人也终于得救。”《鲁迅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71页。
    ①王蒙《关于“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人民日报》1957年5月8日,第7版。
    ①费孝通《知识分子的早春天气》,《人民日报》1957年3月24日,第7版。
    ②陶大镛《早春寒意消,园丁快育苗》,《人民日报》1957年4月27日,第7版。
    ①方纪《来访者》,刊于《收获》1958年第3期。文中引文均出自此刊,不一一注出。如果说,英国情报部门所编刊物《苦果》收入社会主义中国两篇半作品,其中一篇便是《来访者》,尚可视为出于不无偏至的西方政治动机,那么,此小说为观点相对平正的《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瞩目,则足以印证其引人思辨的文学史意义。
    ①张恨水《啼笑因缘》,上海三友书社1930年版。
    ①米歇尔·福科《什么是启蒙?》,收入汪晖、陈燕谷编《文化与公共性》,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3月第2版,第427页。
    ②参阅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刘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4月版,第11至12页。
    ①转引自王德威《想象中国的方法》,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9月第1版,第367页。
    ②罗荪《“来访者”是一篇对新社会的“控诉书”》,《收获》1958年第4期,第314页。
    ①陈平原《文学史视野中的大学叙事》,收入《大学何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3页。
    ②许以道怡《在大学里》,《人民文学》1959年5月号。
    ①汉水《勇往直前》,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61年11月第1版。文中引文均出自此刊,不一一注出。
    ②康式昭令曾《大学春秋》(一至十五章),发表于《收获》1965年第6期,原拟下期刊完,因‘文革”山雨欲来遂遭腰斩。文中引文除特别注明的之外,均出自此刊,不-注出。
    ③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89页。
    ④礼平《晚霞消失的时候》后记,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版。
    ①何言宏王家新《回忆和话语之乡》,《当代作家评论》2010年第1期。
    ①论及如何重新确定或赋予史料信史的价值之位置,顾颉刚称:“许多伪材料,置之于所伪的时代固不合,但置之于伪作的时代则仍是绝好的史料。我们得了这些史料,便可了解那个时代的思想和学术”,而所谓破坏伪史,亦“只是把它的时代移后,使它脱离了所托的时代而与出现的时代相应而已。”顾颉刚编著《古史辨》第3册“自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8月第1版,第8页。
    ①张维耿《<勇往直前>的错误思想倾向》,《中山大学学报》1964年第4期。刘明川毕殿岭《<勇往直前>歪曲了大学生的生活》,郑州大学学报1964年第4期。地理系六一年级学生学术讨论小组《<勇往直前>一书宣扬了什么》,河南大学学报1964年第2期。林淑莹《把青年引向哪里去?——评小说<勇往直前>的资产阶级思想倾向》,新港1964年第10期。华岱《<勇往直前>是怎样歪曲党的领导的?》,河北文学1964年第11期。王昌定《灵魂深处——评<勇往直前>》,新港1964年第12期。
    ②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8月第1版,第426页、429页。
    ①洪子诚等《<新诗发展概况>写作前后》,《文艺争鸣》2007年6期。
    ②孙玉石《旧事记忆钩沉》,收入《孙王石教授学术叙录》,北京大学二十世纪中国文化研究中心2006年3月编印,第33页。
    ①洪子诚等《<新诗发展概况>写作前后》,《文艺争鸣》2007年6期。
    ①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8月第1版,第168页,第184页、185页。
    ②卓得,蒙古语中也可变音为“做梦”,其因此被激进学生奚落为生不逢时的“梦博士”。参阅扎拉嘎胡《红路》,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3月新1版,第23页。
    ①扎拉嘎胡《红路》,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3月新1版,第23页,第25页。
    ①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8月第1版,第196页。
    ②汉水《勇往直前》,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61年11月第1版,第45页。
    ③康式昭奎曾《大学春秋》,《收获》1965年第6期,第232页。
    ①康式昭令曾《大学春秋》,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11月第1版。
    ①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7月第1版,第470页。
    ①参阅杨健《中国知青文学史》,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第106页。
    ②[苏]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三卷,白春仁晓河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9年9月版,第507页,第512页。
    ①如刘辉宣(笔名礼平)“文革”初期谱写的《红卫兵战歌》:“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要是革命你就站过来,要是不革命你就滚他妈的蛋!”即是典型范例。参阅刘辉宣《昨夜星辰昨夜风——北京四中的红卫兵往事》、赵振开《走进暴风雨》,收入北岛曹一凡 维一编《暴风雨的记忆——1965—1970年的北京四中》,北京:三联书店2012年3月第1版,第53页,第241页。
    ②臧平分《献给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勇士》(又名《献给第三次世界大战的英雄》),1969年秋自北京流传全国各地,后收入郝海彦主编《中国知青诗抄》,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1998年2月第1版,第290页;吴克强《放开我,妈妈!》,首都大专院校红代会《红卫兵文艺》编辑部编《写在火红的战旗上》,1968年12月第1次印刷,第96页。
    ①《工农兵要坚决支持革命学生》,《人民日报》1966年8月23日,第1版。
    ②李亮《血之歌——致全市革命群众》,重庆红卫兵革命造反司令部编《山城红卫兵》第7期,1966年12月23日。转引自王家平《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第27页。
    ③姚文元《工人阶级必须领导一切》,《人民日报》1968年8月26日,第1版。毛泽东在送审稿上多次作了批语与改写,参阅《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十二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第526页。
    ①郭路生《写作点滴》,廖亦武主编《沉沦的圣殿》,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99年4月第1版,第59、60页;另见林莽《食指论》,收入林莽、刘福春编《食指卷》,所引文字与上述引文中的时间有异:“那是1967年末至1968年初的冰封雪冻之际”,原文为“那是1967年初的冰封雪冻之际”。对此,刘双《是圣殿,还是废墟?》一文作如是诠解:“1967年初的政治气候的确很不同于1968年的红八月了。《人民日报》和《红旗》杂志联合发表《元旦社论》,以陈伯达《文化大革命的两个月总结》为基调,批判‘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的极端方式的血统论。并宣布联动等组织是反动组织。”以此指证郭路生本意乃因1967年初“联动”受挫抒怀,而非后来欲加掩饰地修改的为1967年末至1968年初广义的红卫兵运动低潮感伤。
    ①林彪在接见中央文革小组成员时的讲话(1966年8月8日),转引自高皋、严家其《“文化大革命”十年史》,天津人民出版社1986年9月第1版,第51页。
    ②宋永毅主编《文化大革命:历史真相和集体记忆》上册,香港:田园书屋2010年7月第1版,第20页。
    ①祝东力《“红卫兵—知青一代”的前世今生》,《文化纵横》2011年第l期;文中北岛语参见北岛《断章》,北岛李陀主编《七十年代》,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7月版,第35页。
    ②忆及1970年一个充满诗意的春日,在昆明湖泛舟时初识郭路生诗,北岛称:“郭路生的诗别开生面,为我的生活打开一扇意外的窗户。”参见《断章》,北岛李陀主编《七十年代》,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7月版,第32页。
    ①姚真《红卫兵战旗》,《朝霞》月刊1974年第1期。
    ②陈翼德《生逢其时——“文革”第一文艺刊物<朝霞>主编回忆录》,香港:时代国际有限公司2008年7月第1版。
    ③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下卷1966-1982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8月第1版,第606页。
    ④参阅萧木《忆老友徐景贤》,《记忆》2009年第2期。萧木不仅是《朝霞》杂志的创始人之一,亦是编辑部的灵魂人物。后奉调北京任王洪文秘书。
    ①张闳《乌托邦文学狂欢1966-1976》及其他“文革”文学史著述中都将《第一课》误植为萧木的作品,参见《乌托邦文学狂欢1966-1976》,广东教育出版社2009年12月第1版,第131页。据陈翼德《生逢其时——“文革”第一文艺刊物<朝霞>主编回忆录》称:“当长春电影制片厂的同志来找我,说要把我发表在《序曲》上的《第一课》改编成电影,并邀请我一起参加时,我跃跃欲试。很想尝一尝改编电影剧本的滋味。《第一课》写的是工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进驻高等院校宣传毛泽东思想,促使内战不息的红卫兵们联合起来的故事。是根据我一九六八年参加工宣队时的生活体验创作的中篇小说。”香港:时代国际出版有限公司2008年7月第1版。
    ①郭先红《征途》,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6月第1版。
    ②汪雷《剑河浪》,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9月第1版。
    ①周良霄颜菊英编著《十年文革大事记》,香港:新大陆出版社有限公司2008年12月第1版,第563页。
    ②《人民日报》,1968年12月22日,第1版。
    ①《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2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1月第1版,第616页。
    ②卢卡契曾详述过小说中所谓的“人物等级”:“我们只能从形式方面来分析这个问题。这一类的等级,在每一部认真写作的艺术作品中都有的,作者给他的人物以某一种‘地位’,使他们成为主要人物或穿插的人物。由于这种形式的需要是这么迫切,于是读者便本能地在那些结构并不周到的作品中,去寻求这一种等级;而当主要人物的的描画并没有照应着他在作品中所占的相当的‘地位’时,他们就只有失望了。”《卢卡契文学论文集》(一),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7月第1版,第179页。
    ③周嘉俊《山风》,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5月第1版。文中引文除特别注明的之外,均出自此书,不一一注出。
    ①任犊《燃烧着战斗豪情的作品——<农场的春天>代序》,收入《走出“彼得堡”》,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年7月第1版,第152页,
    ②史汉富《朝霞》,《上海短篇小说选》,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10月版,第272页。
    ①“三突出”原则最初由于会泳提出,后姚文元将其修订为:“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
    ②任犊《燃烧着战斗豪情的作品—<农场的春天>代序》,收入《走出“彼得堡”》,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年7月第1版,第154页。
    ①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文艺评论组编《短篇小说创作谈》,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3月第1版,第88页。
    ①姚华《青春颂》,收入《序曲》(朝霞文艺丛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6月第1版。
    ②毛泽东《在莫斯科大学会见中国留学生时的讲话》,收入《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六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1月第1版,第650页。
    ③毛泽东《青年运动的方向》,收入《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第566页。
    ①陈翼德《生逢其时——“文革”第一文艺刊物<朝霞>主编回忆录》,香港:时代国际有限公司2008年7月第1版。
    ②石川《山花烂漫迎风开——长篇小说<山风>漫评》,《朝霞》月刊1975年第8期,第63页,第62页。
    ①靳凡《公开的情书》,北京出版社1981年3月第1版,第4页。
    ②张抗抗《分界线》,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9月第1版,第355页,第237页。
    ③郭先红《征途》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6月第1版,第358页。
    ①浩然自称:在修改《西沙儿女》初稿时,“由于对生活不熟悉,《西沙儿女》采用诗体形式,在形式上变变样,避免把故事写得那么细。”参阅《浩然口述自传》,浩然口述,郑实采写,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4月第1版,第260页。
    ②杨代藩 张成珊《会燃烧的石头》,《朝霞》1974年第6期,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年4月20日版。
    ①孔太和《农场的主人》,收入前进农场业余大学编《前进!》,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9月第1版,第63页。
    ②姚丹《“革命中国”的通俗表征与主体建构——林海雪原及其衍生文本考察》,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5月第1版,第154页。
    ③杨代藩《只要主义真》,《朝霞》月刊1976年第4期,第38页,第28页。
    ①贺敬之的《放歌集》曾于“文革”时期重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2年9月第2版。
    ②《不灭的篝火》,黄山茶林场《不灭的篝火》创作组集体创作,杨代藩执笔,收入《不灭的篝火》(朝霞丛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8月第1版,第2页。
    ③杨健《中国知青文学史》,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第264页。
    ①高红十《成长》,收入《碧绿的秧苗》,该短篇小说集由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专业七二、七三级学生集体创作,署名凌霄。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年2月第1版,第125页。
    ②高红十《<理想之歌>问世前后》,收入《乡情,你是我永远的珍藏》,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10月第1版,第219页。
    ③高红十《回延安》,收入《乡情,你是我永远的珍藏》,第236页。
    ④读毕岩佐昌璋的《文革时期文学的另一面——高红十和她的<理想之歌>》,高红十称:“我很为文章入情入理的分析和独到的见地所感动”。转引自《<理想之歌>问世前后》,收入《乡情,你是我永远的珍藏》,第226页。
    ①X诗社,又称X小组,系1963年北京的几位青年知识者组织的一个社团。“X”表征“未知数、十字架、十字街头”等多重含义。参阅牟敦白《X诗社与郭世英之死》,廖亦武主编《沉沦的圣殿》,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99年4月第1版,第17页。
    ②参阅张郎郎《“太阳纵队”传说及其他》,《沉沦的圣殿》,第30页。
    ③该群体经常采用访师会友、聚餐、逛公园等方式秘密聚会,复旦大学中文系讲师蒋孔阳的家曾被指为“胡守钧等活动的一个重要据点”。参见复旦大学“胡守钧小集团”专案组编《胡守钧小集团的有关材料》,1970年3月印,第26页。
    ④参阅陈村《我们在二十岁左右》,《上海文学》2009年9月号。
    ⑤除赵一凡外,北京地下文学的传播还赖有徐晓、周郿英以及更其无名的一些“志愿者”的参与。
    ①北岛称赵一凡的“大脑袋装满奇思异想”。1974年岁末中篇小说《波动》刚写毕,首先想到的便是呈于一凡。参阅北岛《断章》,收入《七十年代》,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7月版,第38页。此外,一平亦极言赵一凡的“头巨大,我再没见过那么大的头颅。他的记忆惊人,我想这和他的脑容量有关。他的额头很宽、很亮,他生命的光彩都显现于他的额头上。”参阅一平《为了告别的纪念》,收入刘禾编《持灯的使者》,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5月第1版,第218页。
    ②参见朱学勤《思想史上的失踪者》,收入《书斋里的革命》,长春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第65页。
    ③北岛、江河、彭刚、甘铁生等的前往游历、寄居,也可视作或一形式的加盟。
    ④彭刚称:“我和芒克,还有多多更艺术一点,北岛政治成分大一点。他的《太阳城札记》,写的都是政治理想,追求民主,我当时不感兴趣,我感兴趣的是追求自我的感觉,追求先锋派。我们不关心政治。你看芒克的诗,我当时画的画,都是纯艺术。”廖亦武主编《沉沦的圣殿》,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99年4月第1版,第192页。
    ①分别摘引自芒克诗《天空》、《献诗:一九七二年—一九七三》,陈思和主编《潜在写作文丛·被放逐的诗神》,武汉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第172、168页。
    ①朱学勤《“娘希匹”和“省军级”“文革”读书记》,收入《书斋里的革命》,长春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第59页。
    ②宋海泉《白洋淀琐忆》,廖亦武主编《沉沦的圣殿》,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99年4月第l版,第262页。
    ③《彭刚、芒克访淡录》,廖亦武主编《沉沦的圣殿》,第184页。
    ④另有识者指出:在读北岛的《船票》时,我想他自然是读过阿克肖诺夫的小说的,“岁月并没有中断/沉船正生火待发/重新点燃了红珊瑚的火焰”,票的意象总有些相似之处。
    ①《马佳访谈录》,廖亦武主编《沉沦的圣殿》,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99年4月第1版,第219页。
    ②马策《<带星星的火车票>:中国秘密阅读年代的微暗之火》。
    ③1985年,刘索拉的《你别无选择》与徐星的《无主题变奏》发表,被人称之为“现代派小说”。鉴于这些小说主要表现的是现代的生活观念与行为方式,在文学本体上、形式上并无突出的拓进,故笔者将其称之为现代观念小说。
    ④杨健《文化大革命的地下文学》,朝华出版社1993年1月版,第86页。
    ①罗大纲《论罗曼·罗兰》一书对此有所分析:“在反击右派的斗争中,人们发现有一些年轻人,他们的个人主义思想发展到和我们社会主义社会势不两立的严重地步”,“有人在提高认识之后,在检查自己的反动思想的根源时,指出《约翰·克利斯朵夫》这部小说给他们的消极影响”。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年2月版。
    ②傅雷《译者献辞》,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傅雷译,上海:骆驼书店1946年1月初版,第1页。
    ③毕汝协当过老红卫兵,后加入北京女12中学生贺利的“地下沙龙”,小说中的某些素材即来自贺利。
    ①此处借用了芒克对赵一凡的概括:“这人根本不睡觉,只有脑子,没有身体”。廖亦武主编《沉沦的圣殿》,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99年4月第1版,第194页。
    ②罗兰·巴特称:“在中国,我绝对没发现任何爱欲的、感官的、色情的旨趣和投资的可能性。”“也可能是结构上的原因,我特指的是那儿的体制道德主义”。《中华读书报》2000年3月29日。
    ③李杨《50-70年代中国文学经典再解读》,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11月版,第95页。
    ④作者勒凡终未听取编辑的修改意见,理由是“为了忠于七十年代时的精神原貌”。刘青峰 黄平《<公开的情书>与70年代》,《上海文化》2009年第3期。
    ①徐晓《无题往事》,收入《沉沦的圣殿》,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99年4月第1版,第165、166页。
    ②杨健《文化大革命的地下文学》,朝华出版社1993年1月版,第77、78页。
    ①刘青峰黄平《<公开的情书>与70年代》,《上海文化》2009年第3期。
    ②徐晓《无题往事》,廖亦武主编《沉沦的圣殿》,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99年4月第1版,第161页。
    ③舒婷《生活、书籍与诗》,廖亦武主编《沉沦的圣殿》,第301页。
    ④参见复旦大学“胡守钧小集团”专案组编《胡守钧小集团的有关材料》,1970年3月印,第25页。
    ①周扬《文学要给人民以力量》,《周扬文集》第5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8月第1版,第366页。在第四次全国文代会上,邓小平的《祝辞》中亦提出:“我们的文艺,应当在描写和培养社会主义新人方面,付出更大的努力,取得更丰硕的成果。要塑造四个现代化建设的创业者,表现他们那种有革命理想和科学态度、有高尚情操和创造能力、有宽阔眼界和求实精神的崭新面貌。要通过这些新人的形象,来激发广大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推动他们从事四个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创造活动。”
    ②杭州师范学院学生刊物《我们》最先油印刊出了《公开的情书》。
    ③刘青峰 黄平《<公开的情书>与70年代》 ,《上海文化》2009年第3期。
    ①刘青峰黄平《<公开的情书>与70年代》,《上海文化》2009年第3期。
    ①蒋路《<怎么办?>前言》,[俄]车尔尼雪夫斯基《怎么办?》,蒋路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11月第3版,第2页。
    ②李陀《<七十年代>序言》,北岛李陀主编《七十年代》,北京:三联书店第10页。
    ①论及建国后一批被政治“规范”重新命名的革命知识分子形象时,程光炜曾列举了:“长篇小说《青春之歌》(1958)中的林道静,《小城春秋》中的四敏、剑平、秀苇,《红岩》中的成岗、刘思扬,《野火春风斗古城》中的杨晓冬,《三家巷》、《苦斗》中的周炳,《红旗谱》中的贾湘农、江涛、张嘉庆”等形象。《关于五十至七十年代文学中的知识分子形象》,《文学评论》2001年第6期,第67页。
    ②张楚琨《小城春秋·再版序》,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12月第1版,2005年7月第3次印刷,第6页。
    ③张福贵《“灰色化”:新文学中知识分子向民众认同的三种过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从刊》1998年第2期。
    ①《<小城春秋>作者高云览自传》,收入民盟天津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小组编《文史参政资料汇编》第5辑,1980年12月发行。
    ①李欧梵《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9月第1版,第282页。
    ②难怪彼时的主流意识形态有言:“在两性关系上的资产阶级思想往往是最根深蒂固的”自然,所谓的“资产阶级思想”应作知识者思想情感模式读。参见姚文元《文艺思想论争集》,作家出版社1965年出版,第13页。
    ①《<小城春秋>作者高云览自传》,《文史参政资料汇编》第5辑,1980年12月发行。
    ①《全国工农速成中学存在不少问题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强领导》,《人民日报》1953年8月29日,第3版。
    ①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收入《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第870页。
    ②周恩来《增强党的团结,反对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1954年2月,《周恩来选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11月第1版,第121-122页。
    ①邓友梅《在悬崖上》,收入《重放的鲜花》,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年5月第1版。文中引文均出自此书,不一一注出。
    ②宗璞《红豆》,收入《重放的鲜花》,文中引文均出自此书,不一一注出。
    ③宗璞《潘彼得的启示》,收入《宗璞文集》第1卷,华艺出版社1996年1月版,第234页。
    ①刘绍棠《西苑草》,收入《重放的鲜花》,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年5月第1版。文中引文均出自此书,不一一注出。
    ②刘绍棠《现实主义在社会主义时代的发展》,《北京文艺》1957年第4期。
    ①赵园《艰难的选择》,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9月第1版,第6页。
    ①黄子平《“灰阑”中的叙述》,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第158页。
    ②《波动》,《长江》1981年第1期。
    ③参阅多多《被埋葬的中国诗人(1972-1978)》,收入廖亦武主编《沉沦的圣殿》,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99年4月第1版,第199页。
    ①《科学的春天——郭沫若在全国科学大会闭幕式上的讲话》,《人民日报》1978年4月1日。
    ①[荷]米克·巴尔《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谭君强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4月第2版,第60页,第61页。
    ①公刘《太阳的故乡》,收入《重放的鲜花》,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年5月第1版,第230页。
    ①转引自邹颉《叙事嵌套结构研究》,收入虞建华主编《英美文学研究论丛》第3辑,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第371至372页。
    ①鲁迅《呐减·自序》,《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版,第419页。
    ②鲁迅《无声的中国》,《鲁迅全集》第4卷,第13、14页。
    ③鲁迅《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鲁迅全集》第2卷,第217页。
    ①方纪《来访者》,刊于《收获》1958年第3期。
    ①[美]艾布拉姆斯《文学术语汇编》,吴松江等编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5月第1版,第273页。
    ①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第2版,第98页。
    ②[法]热拉尔·热奈特《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王文融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11月第1版,第136页、第234页。
    ③《王蒙自述》,《人民日报》1957年5月8日。
    ①徐岱《小说叙事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6月第1版,第223页。
    ①伊恕(刘自立)《圆号》,据作者回忆,这一非主流文本写于七十年代中叶,刊于《今天》1979年第5期。文中引文均出自《今天》(1978-1980)覆刻版,日本中国文艺研究会1997年10月11日发行。
    ②徐晓《<今天>与我》,收入刘禾编《持灯的使者》,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5月第1版,第59页。
    ①转引自杨健《中国知青文学史》,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第292页。
    ②《今天》编辑部《致读者》,刊于《今天》1978年第1期创刊号。
    ③此材料由刘自立提供。转引自杨健《中国知青文学史》,第292页。
    ①转引自赵京封《欧洲印象主义音乐研究》,海口:海南出版社2003年6月第1版,第35页。
    ①据北岛回忆:《波动》初稿完成于1974年11月,二稿完成于1976年6月。最初连载于《今天》1979年第4期、5期、6期,署以笔名“艾珊”。
    ①北岛《回答》,作于1976年4月,首刊于《今天》1978年创刊号,第31页。
    ①[法]罗兰·巴特《一个解构主义的文本》,汪耀进、武佩荣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1月第1版,第4页。
    ①张志忠《有待展开的当代文学可能性——以<波动>、<公开的情书>和<晚霞消失的时候>为例》,《文学评论》2010年第4期。
    ①赵振开《致史保嘉》1976年8月18日,收入徐晓主编《民间书信1966—1977》,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0年4月第1版,第411页
    ①张德明《论近代西方书信体小说与主体性话语的建构》,《浙江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①参阅程光炜:《文学讲稿:“八十年代”作为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30、331页。
    ②当年鲁迅曾有“寄意寒星荃不察”之感慨,况尽“五四”一代知识者与祖国、人民间情感的难以沟通;孰料时至“四五”一代知识者笔下,“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对祖国、对人民)的感情”之隔膜犹在!
    ③靳凡《彷徨·思考·创造——致<公开的情书>的读者》,《公开的情书》,北京出版社1981年版。
    ①张德明:《论近代西方书信体小说与主体性话语的建构》,《浙江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①杨鼎川:《1967:狂乱的文学年代》,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5月第1版,第130、131页;另参阅杨健:《文化大革命中的地下文学》,北京:朝华出版社1993年1月版,第79页;杨健:《中国知青文学史》,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2年版,第197页。
    ①孟繁华程光炜《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第二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第1版,第157页。
    ②礼平《晚霞消失的时候》,广州:花城出版社2010年3月第1版,第149页。
    ③北京大学哲学系编《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5月第1版,第210页。
    ①转引自杨健《中国知青文学史》,中国工人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第149页。
    ②赵园《艰难的选择》,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9月第1版,第19页。
    ③王德威《抒情传统与中国现代性:在北大的八堂课》,北京:三联书店2010年9月第1版,第3页。
    ①高友工《文学研究的美学问题(下):经验材料的意义与解释》,收入《中国美典与文学研究》,台北:台湾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转引自王德威《抒情传统与中国现代性:在北大的八堂课》,北京:三联书店2010年9月第1版,第13页。
    ②佛克马称,《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关于春天的丰富描写”,“令人很容易联想到爱伦堡的《解冻》”。参见[荷]佛克马《中国文学与苏联影响(1956—1960)》,季进、聂友军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7月第1版,第96页。《在桥梁工地上》中,贯穿于文本的关于春天的抒情亦然。
    ①孟繁华程光炜《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第1版,第157页。
    ②祝东力《精神之旅——新时期以来的美学与知识分子》,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年9月第1版,第8页。
    ③杨匡汉孟繁华主编《共和国文学50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8月第1版,第167页。
    ④姚文元《论所谓“揭露阴暗面”的理论和创作》,收入姚文元《文艺思想论争集》,作家出版社上海编辑所1964年9月第1版,第129页。
    ⑤鲁迅《文艺与政治的歧途——十二月二十一日在上海暨南大学讲》,收入《鲁迅全集》第7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版,第113页,第118页。
    ①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第2版,第127页。
    ②无独有偶,姚文元援引李国文小说《改选》如下文字——“按照工会法的规定,改选是在超过三分之二的会员中举行的。这次选举是有效的。新的工会委员会就要工作了。”——称“在这样恐惧的死亡的形象之后,是那样一个表面上语气平静而实际上是蕴藏着很大的煽动性的结尾。这好像在告诉人们:你们看,郝魁山就这样死亡了,生活还是老样子,官僚主义的、压制工人的工会不受丝毫影响,照样地工作。……”歪打正着地点破了是类锋芒不露的“干预”的特有手法。参阅姚文元《论所谓“揭露阴暗面”的理论和创作》,收入《文艺思想论争集》,作家出版社上海编辑所,1964年9月第1版,第145页。
    ③刘绍棠《西苑草》,原载《东海》1957年四月号,收入《重放的鲜花》,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年5月第1版,第286页。
    ①谭君强《叙事作品中的叙述者干预与意识形态》,《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第209页。
    ②王蒙《青春万岁·序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5月第1版。
    ③《马佳访谈录》,收入廖亦武主编《沉沦的圣殿》,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99年4月第1版,第222页。
    1.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写组:《十年来的新中国文学》[M],北京:作家出版社,1963年。
    2.姚文元:《文艺思想论争集》[M],作家出版社上海编辑所,1964年。
    3.《文艺评论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4年
    4.任犊编:《走出“彼得堡”》[M],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年
    5.金春明:《“文化大革命”论析》[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
    6.赵园:《艰难的选择》[M],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
    7.高皋严家其:《“文化大革命”十年史》[M],天津人民出版社,1986年。
    8.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M],北京:东方出版社,1987年。
    9.陈思和:《中国新文学整体观》[M],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
    10.《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一册至第十三册(1949.9-1976.7)[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7至1998年。
    11.国防大学党史党建政工教研室:《“文化大革命”研究资料》上、中、下册[M],北京1988年编印。
    12.张寅德编选:《叙述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
    13.王晓明:《潜流与漩涡:论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家的创作心理障碍》[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
    14.李杨:《抗争宿命之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1942-1976)研究》[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
    15.杨健:《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地下文学》[M],北京:朝华出版社,1993年。
    16.张新颖:《栖居与游牧之地》[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4年。
    17.郜元宝:《拯救大地》[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4年。
    18.刘青峰主编:《文化大革命:史实与研究》[M],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6年。
    19.陈平原:《陈平原小说史论集》(上、中、下卷)[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
    20.孙郁:《百年苦梦:20世纪中国文人心态扫描》[M],北京:群言出版社,1997年。
    21.洪子诚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五卷[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22.祝东力:《精神之旅——新时期以来的美学与知识分子》[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年。
    23.朱正:《1957年的夏季:从百家争鸣到两家争鸣》[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
    24.洪子诚:《1956:百花时代》[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
    25.杨鼎川:《1967:狂乱的文学年代》[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
    26.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现代性与现代中国》[M],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
    27.王德威:《想象中国的方法:历史·小说·叙事》[M],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
    28.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
    29.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30.丁帆王世城:《十七年文学:“人”与“自我”的失落》[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
    31.孟繁华:《梦幻与宿命——中国当代文学的精神历程》[M],广州:广东 人民出版社,1999年。
    32.廖亦武主编:《沉沦的圣殿》[M],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99年。
    33.朱学勤:《书斋里的革命》[M],长春出版社,1999年。
    34.《周扬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35.王尧:《迟到的批判:当代作家与“文革文学”》[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0年。
    36.徐晓主编:《民间书信1966—1977》[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0年。
    37.陈徒手:《人有病天知否:一九四九年后中国文坛纪实》[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
    38.黄子平:《“灰阑”中的叙述》[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
    39.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40.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关键词十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
    41.陈晓明:《表意的焦虑——历史祛魅与当代文学变革》[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
    42.杨健:《中国知青文学史》[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2年。
    43.格非:《小说叙事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
    44.黎湘萍:《文学台湾——台湾知识者的文学叙事与理论想象》[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
    45.李杨:《50-70年代中国文学经典再解读》[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
    46.张旭东:《批评的踪迹:文化理论与文化批评》[M],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
    47.余岱宗:《被规训的激情——论1950、1960年代的红色小说》[M],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
    48.朱晓进主编:《非文学的世纪:20世纪中国文学与政治文化关系史论》[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49.王德威:《历史与怪兽:历史·暴力·叙事》[M],台北:麦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
    50.郑坚:《吊诡的新人——新文学中的小资产阶级形象研究》[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5年。
    51.南帆:《后革命的转移》[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52.王年一:《大动乱的年代》[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
    53.洪子诚:《文学与历史叙述》[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
    54.李欧梵:《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
    55.查建英主编:《八十年代访谈录》[M],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
    56.杨匡汉主编:《20世纪中国文学经验》(上、下)[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
    57.刘志荣:《潜在写作:1949—-1976》[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
    58.吴俊郭战涛:《国家文学的想象和实践:以<人民文学>为中心的考察》[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59.唐小兵编:《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60.林贤治:《五四之魂:中国知识分子精神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61.陈翼德:《生逢其时——“文革”第一文艺刊物<朝霞>主编回忆录》[M],香港:时代国际有限公司,2008年。
    62.王斑:《历史的崇高形象——二十世纪中国的美学与政治》[M],孟祥春译,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
    63.沈志华:《思考与选择——从知识分子会议到反右派运动(1956-1957)》[M],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8年。
    64.周良霄顾菊英编著:《十年文革大事记》[M],香港:新大陆出版社有限公司,2008年。
    65.谢泳:《书生的困境:中国现代知识分子问题简论》[M],桂林:广西师 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66.北岛李陀主编:《七十年代》[M],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
    67.程光炜:《文学讲稿:“八十年代”作为方法》[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68.印红标:《失踪者的足迹——文化大革命期间的青年思潮》[M],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9年。
    69.刘禾编:《持灯的使者》[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70.张闳:《乌托邦文学狂欢1966-1976》[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9年。
    71.张清华:《存在之镜与智慧之灯——中国当代小说叙事及美学研究》[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年。
    72.贺桂梅:《“新启蒙”知识档案——8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73.蔡翔:《革命/叙述——中国社会主义文学—文化想象》[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74.李洁非杨劫:《解读延安——文学、知识分子和文化》[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10年。
    75.王德威:《抒情传统与中国现代性:在北大的八堂课》[M],北京:三联书店,2010年。
    76.许纪霖:《中国知识分子十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
    77.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60年:1949-2009》一至四卷[M],上海大学出版社,2010年。
    78.宋永毅主编:《文化大革命:历史真相和集体记忆》[M]上、下册,香港:田园书屋,2010年。
    79.许纪霖:《启蒙如何起死回生》[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80.李洁非杨劫:《共和国文学生产方式》[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
    81.张均:《中国当代文学制度研究(1949-1976)》[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1.[匈]卢卡契:《卢卡契文学论文集》(一)[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
    2.[美]W·C·布斯:《小说修辞学》[M],华明、胡晓苏、周宪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3.[苏]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M],白春仁、顾亚铃译,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
    4.[法]热拉尔·热奈特:《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M],王文融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5.[美]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卷[M],谢亮生、杨品泉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6.[美]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下卷[M],俞金尧、孟庆龙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7.[法]米歇·傅柯:《知识的考掘》[M],王德威译,台北:麦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
    8.[法]罗兰·巴特:《一个解构主义的文本》[M],汪耀进、武佩荣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9.[美]詹姆逊:《政治无意识——作为社会象征行为的叙事》[M],王逢振陈永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10.[美]阿里夫·德里克:《后革命氛围》[M],王宁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11.[英]特里·伊格尔顿:《审美意识形态》[M],王杰、傅德根、麦永雄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12.[美]戴卫·赫尔曼:《新叙事学》[M],马海良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13.[美]J.希利斯·米勒:《解读叙事》[M],申丹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14.[美]詹姆斯·费伦:《作为修辞的叙事:技巧、读者、伦理、意识形 态》[M],陈永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15.[日]柄谷行人:《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M],赵京华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
    16.[荷]米克·巴尔:《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M],谭君强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17.[英]马克·柯里:《后现代叙事理论》[M],宁一中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18.[美]詹姆逊:《新马克思主义》[M],王逢振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19.[美]华莱士·马丁:《当代叙事学》[M],伍晓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20.[日]竹内实:《文化大革命观察》[M],程麻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5年。
    21.[美]拉塞尔·雅各比:《最后的知识分子》[M],洪洁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22.[德]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M],张旭东、魏文生译,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
    23.[英]特里·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M],伍晓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24.[美]汉娜·阿伦特:《论革命》[M],陈周旺译,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07年。
    25.[法]费尔南·布罗代尔:《论历史》[M],刘北成、周立红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26.[美]艾布拉姆斯:《文学术语汇编》[M],吴松江等编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27.[捷]亚罗斯拉夫·普实克:《抒情与史诗:现代中国文学论集》[M],郭建玲译,上海:三联书店,2010年
    28.[美]格里德尔:《知识分子与现代中国》[M],单正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29.[法]潘鸣啸:《失落的一代:中国的上山下乡运动(1968-1980)》[M],欧阳因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0年。
    30.[荷]佛克马:《中国文学与苏联影响(1956-1960)》[M],季进、聂友军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1.江曾培主编《中国新文学大系》(1949-1976)[M],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
    2.《人民文学》[J]1949年第1期至1966年第5期,1976年第1期至第9期。
    3.萧也牧:《锻炼》[M],北京:青年出版社,1951年。
    4.白刃:《战斗到明天》[M],中南军区政治部印行,1951年。
    5.陈学昭:《工作着是美丽的》[M],北京:作家出版社,1954年。
    6.高云览:《小城春秋》[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
    7.刘宾雁:《在桥梁工地上》[J],《人民文学》,1956年4月号。
    8.刘绍棠:《田野落霞》[J],《新港》,1957年3月号。
    9.艾明之:《浮沉》[J],《收获》,1957年第2期。
    10.方纪:《来访者》[J],《收获》,1958年第3期。
    11.杨沫:《青春之歌》[M],北京:作家出版社,1958年
    12.扎拉嘎胡:《红路》[M],北京:作家出版社,1959年。
    13.许以道怡《在大学里》,《人民文学》1959年5月号。
    14.汉水:《勇往直前》[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61年。
    15.康式昭令曾:《大学春秋》[J],《收获》,1965年第6期。
    16.黄天明:《边疆晓歌》[M],北京:作家出版社,1965年。
    17.首都大专院校红代会《红卫兵文艺》编辑部编:《写在火红的战旗上》[J],1968年。
    18.《朝霞》(上海文艺丛刊)[M],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
    19.《金钟长鸣》(上海文艺丛刊)[M],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
    20.郭先红:《征途》[M],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
    21.汪雷:《剑河浪》[M],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
    22.《朝晖》[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4年。
    23.《朝霞》月刊[J],1974年第1期(创刊号)至1976年第9期。
    24.《青春颂》(朝霞文艺丛刊)[M],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
    25.《碧空万里》(朝霞文艺丛刊)[M],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
    26.《战地春秋》(朝霞文艺丛刊)[M],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
    27.《序曲》(朝霞文艺丛刊)[M],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
    28.《闪光的工号》(朝霞丛刊)[M],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
    29.《今朝》(文学丛刊)1-3期,天津人民出版社,1975年5月,11月,1976年4月。
    30.周嘉俊:《山风》[M],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
    31.张抗抗:《分界线》[M],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
    32.王士美:《铁旋风》[M],上海文学出版社,1975年。
    33.《晨光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年。
    34.凌霄:《碧绿的秧苗》[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年。
    35.《铁肩谱》(朝霞丛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年。
    36.艾珊:《波动》[J],《今天》,1979年第4至6期。
    37.刘自立:《圆号》[J],《今天》,1979年第5期。
    38.王蒙:《青春万岁》[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
    39.《重放的鲜花》[M],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年。
    40.张扬:《第二次握手》[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79年。
    41.萧也牧:《萧也牧作品选》[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79年。
    42.靳凡:《公开的情书》[M],北京出版社,1981年。
    43.礼平:《晚霞消失的时候》[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1年。
    44.《今天》(1978-1980)覆刻版[J],日本中国文艺研究会1997年10月11日发行。
    45.林莽刘福春选编《食指卷》[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8年。
    46.陈思和主编:《潜在写作文丛》[M],武汉出版社,2006年。
    1.潘凯雄贺绍俊:《“文革”文学:一段值得重新研究的文学史》[J],《钟山》,1989年第2期,164-166。
    2.罗岗:《文化·审美·创新——革命历史题材文学创作的文化背景问题》[J],《文学评论》,1991年第5期,115-127。
    3.宋炳辉:《50—70年代苏联文学在中国的译介》[J],《中国比较文学》,1994年第2期,146-161。
    4.程光炜:《关于五十至七十年代文学中的知识分子形象》[J],《文学评论》,2001年第6期,65-72。
    5.王尧:《“文革”对“五四”及“现代文艺”的叙述与阐释》,[J],《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第1期,61-102。
    6.蔡翔费振钟王尧:《文革与叙事——关于文革研究的对话》[J],《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第4期,56-65。
    7.郜元宝:《关于文革研究的一些话》[J],《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第4期,74-77。
    8.杨乃乔:《图像与叙事——论诸种叙事与知识分子的小叙事者身份》[J],《文艺争鸣》,2005年第1期,29-41。
    9.郜元宝:《当蝴蝶飞舞时——王蒙创作的几个阶段与方面》[J],《当代作家评论》,2007年第2期,29-56。
    10.张新颖:《“明白生命的隔绝,理解之无可望”——沈从文在1950—1951年》[J],《南方文坛》,2008年第2期,67-72。
    11.陈舒劫:《神性与暴虐——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文学中知识份子叙事的“革命”维度》[J],《二十一世纪》网络版,2008年9月号。
    12.何言宏:《“正典结构”的精神质询——重读靳凡<公开的情书>和礼平<晚霞消失的时候>》[J],《上海文化》,2009年第3期,86-95。
    13.姚晓雷:《何处是归程:由<风雅颂>看当下体制知识分子人格之殇》[J],《文学评论》,2009年第1期,110-118。
    14.徐勇:《如何叙述,怎样表达?——论建国初知识分子书写规范的形成及其偏移》[J],《文学评论》,2010年第4期,172-17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