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我国银行分业与混业经营分析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商业银行能否经营证券业务一直是国际金融界争论的焦点,自1933年美国通过《格拉斯.斯蒂格尔法》以后,商业银行的经营体制便出现了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并存的局面。对于这两种体制的孰优孰劣,在理论界一直存在广泛的争议,但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和金融一体化的逐渐深入,分业经营体制下的传统商业银行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这也促使分业经营阵营出现动摇和分化。继英国和日本的金融改革之后,分业经营的创始人和领导者——美国也不得不顺应国际金融发展的潮流,于1999年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重新回到了混业经营的道路上来。
     面对着国际金融界特别是西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发展变化,我们不可能熟视无睹。在混业经营又重新成为主流的情况下,依然实行分业经营的中国何去何从就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因此本文试图通过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商业银行几十年的分分合合总结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来,再结合我国的国情探讨目前国内分业经营制度的合理性,并对我国金融业进入WTO后顺应国际混业经营的潮流而应做出的战略选择进行有益地探索。全文的内容安排如下:
     第一章是全文的背景介绍,为以后的介绍作必要的铺垫。第一节首先简要介绍了银行经营体制、分业经营体制和混业经营体制的基本概念,对两种体制下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做了简单的对比。第二节对于当今最为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美国的从混业到分业再到混业的金融发展历程进行了分析,在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以前,美国的商业银行业务与投资银行业务在法律上并没有严格的分业经营规定,而29—33经济危机的出现使美国加强了对金融业的监管,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1933年银行法》(其中规范银行业和证券业之间关系的四项条款被合称为《格拉斯.斯蒂格尔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逐步形成分业经营的制度框架。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由于经济金融环境出现重大变化,金融机构竞争加剧,僵化的分业模式已经不适应经济的发展,美国参众两院于1999年通
    
    过了《1999年金融服务法案》,废除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彻底结束了银
    行、证券、保险的分业经营的局面,揭开了金融业混业经营的新纪元。第三节对
    其他国家(主要是英国、日本)由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转变的情况进行了简要介
    绍。
     第二章主要通过稳定、高效和公正三个标准对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的利弊进
    行比较分析。稳定性标准主要体现在能否规范经营主体的行为,保持金融市场的
    稳定,提高金融组织体系的健全性和生存能力,维持公众的信心。效率性标准是
    看哪一种经营体制有利于降低交易费用、有利于市场竞争、有助于密切金融机构
    与工商企业的关系。实行混业经营有可能使强大的金融机构在与其他企业的交往
    中处于优势地位,公正标准涉及如何保持交易人之间的平等地位,是各国在选择
    金融体制时应注意的问题。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出,不管是分业体制还是混业体
    制,都有其自身的利弊,具体的银行经营体制的选择应该结合本国的具体国情进
    行。
     第三章首先回顾我国金融经营体制的发展道路,探索分业经营制度形成的历
    史原因,并分析混业经营与1992一93年金融混乱的关系,强调混业经营不是混乱
    的根本原因,澄清认识我国的教训证明了当时分业经营的合理性和必然性。从分
    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尽管我国分业经营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恰好发生在混业经营渐
    成主流的国际金融大背景下,但考虑到我国商业银行的现实状况、我国金融市场
    的发展水平、国家的金融监管力度及混业经营的外部环境,当前实行分业经营体
    制是符合我国国情的。
     第四章主要对我国银行业混业经营的前景进行展望。第一节主要说明了,尽
    管当前我国实行的是严格的分业经营的银行体制,这种体制从目前看是适合我国
    实际情况的,为稳定我国金融体系的安全发挥了较大的作用。但是,从国际和国
    内的实际情况来判断,分业经营的银行体制不能适应中国未来经济金融发展的需
    要,混业经营是中国金融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由于现实条件的制约,我国目前宜
    采取渐进方式,第二节介绍了为了未来实现混业经营,当务之急是加快金融业改
    革步伐,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包括:(一)、努力提高监管水平,加强各监
    管部门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为将来的混业监管积累经验。(二)、完善金融机构的
    产权基础。(三)、加快我国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金融机构的建设步伐,增强我国
    
    金融机构的竞争力,同时应加强金融机构内控制度建设。(四)、加快证券市场的
    规范和发展。(五)、积极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提高金融市场的效率。(六)、充
    分重视对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外部环境的建设。第三节先分析了混业经营的
    三种模式,通过对这三种模式的分析,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建议中国通过金
    融控股公司的模式实现分业经营,并对通过不同的途径将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国有
    独资商业银行转变为金融控股公司,逐步实现我国金融机构的混业经营进行了分
    析。
     全文大约三万七千字。
The commercial banking industry has experienced a long development process from Blended to Fragmented, and back to Blended Banking system. Today, blended banking system has regained its mainstream dominance of commercial banking in the global markets, while fragmented banking is still the norm in China. How to acclimate to the global trend after China's entry into WTO is a critical issue for Chinese commercial banks. The article aimed to analyz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wo systems and to find out what we could learn from the experience of various countries.
    First of all, the author introduced some basic concepts of banking systems, and made a comparison of the business scopes between blended and fragmented banking systems. The author then focused on the evolution of the American commercial banking system as well as the development of other countries' commercial banks like Japanese banks and England banks to give us an overview of the banking industry's development history.
    Secondly, the article analyzed the benefits and drawbacks of the two systems through STABILITY, EFFICIENCY and FAIRNESS standards. From the analysis, we could draw a conclusion that both the blended system and the fragmented system had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the key is to find out which one is more suitable for the particular country.
    Thirdly, the author review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anking system in China, searched for the historical reasons why Chinese commercial banks are still operating in the fragmented system.
    In the end of the study, the author provided an outlook of the Chinese commercial banking system in the future. As far as the article was concerned, fragmented system is no longer in-line with the economic and financial development in China. Meanwhile, blended system becomes the necessity of Chinese financial industry in the future. We should adopt a gradual approach to achieving the results according to actual situation in China. The author hereby introduced three approaches. Through in-depth analysis, the author suggested that the best way is to implement blended system through financial holding corporations. The article also researched the detailed paths to change the mechanism of commercial banks from incorporated banks and state-owned banks to financial holding corporations.
引文
1、黄达,《货币银行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2、周小川,《转轨期间的经济分析与经济政策》,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
    3、白钦先,《比较银行学》,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
    4、马红霞、严红波、陈革,《美国的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
    5、叶辅靖,《全能银行比较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6、《日本银行的货币政策及其调节机能》,中国金融出版社,1986年5月第一版
    7、马君潞,《金融自由化》,中国金融出版社1999年7月北京第一版
    8、刘鸿儒等,《金融市场》,学苑出版社1988年第一版
    9、孙世选,《分离银行体制与全能银行体制比较研究》,人行研究生部论文
    10、赵辰宁,《对我国金融体制选择的思考》,人行研究生部论文
    11、梁小明,《日本金融体制》,中国金融出版社1997
    12、丁洋,《德国银行体制》,中国金融出版社1996
    13、陈元主编,《美国银行监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
    14、黄毅、杜要忠,《美国金融服务现代化法》(译),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
    15、[英]彻诺(Chernow,R.)《摩根财团》,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6年12月第一版
    16、青木昌彦、奥野正宽,《经济体制的比较制度分析》,中国发展出版社1999
    17、尼古拉斯R 拉迪,《中国未完成的经济改革》,中国发展出版社1999
    18、道格拉思C 诺思著,陈郁罗华平等译,《经济史上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9、艾伦加特著,《管制放松与重新管制》,陈雨露等译,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