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盛宣怀与近代上海社会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以盛宣怀在实业、文教、社会事业以及日常生活等四个层面的活动为主要线索,以19世纪70年代至1916年间盛宣怀与近代上海社会的相互关系为研究对象,从奏疏、电稿、信函、日记、文人笔记、竹枝词、传记中搜寻盛宣怀的生命轨迹,关注他办事、做人的综合表现,兼及盛宣怀家族和上海城市发展的相关人与事。将主要兴趣点集中于近代上海社会对盛宣怀的影响以及盛宣怀对近代上海社会所起作用之间的互动。尝试刻画出一个全面、客观的盛宣怀,为历史人物与城市社会的互动研究提供一个可资参考的样本。
     轮船招商局、上海机器织布局和中国通商银行三家企业都诞生于19世纪后期中国社会的转型阶段,创办于近代中国的经济中心上海,在开业之初同样采用官督商办的体制。它们的创建,为清政府挽回遭外国人长年控制的航运权、机器纺织技术和金融运作提供了自强振兴的底气。盛宣怀以官员身份在上海督办近代中国的轮船、纺织、银行等实业建设,尤其是他在督办轮船招商局时积累的商战经验,帮助他娴熟地应对近代化发展过程中的诸多困难,进而摸索出一条实业救国的道路,同时,也为他自己积累了巨额财富。
     盛宣怀为保证所办实业的成功运行,创办了多所新式学堂培养实业亟需的人才,他在上海创办的南洋公学奠定了今天交通大学的基础,为国家输送了大批政治、外交和技术人才。南洋公学所开设的师范班、特班、译书院都成为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首创之举。盛宣怀倾注心血和财力搜购中外书籍,建成一所近代上海著名的图书馆,虽然该馆最终未能对外开放,但在主持古籍善本的保存、外国著作的翻译等方面,盛宣怀用他的实际行动推动了近代上海的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1896年以后,盛宣怀以上海为活动中心,在控制诸项实业的同时,也为近代上海社会事业的起步、慈善意识的培育做出了贡献。盛宣怀奏设成立的上海商业会议公所,成为近代中国商会的雏形。他在赈灾期间的捐款捐物、创办中国红十字会时的亲历亲为、兴建慈善机构时的尽心尽责,既与他承袭父辈好善乐施的家风有关,也与他身居高位,掌握诸多社会资源密不可分。盛宣怀对洋务实业的掌控和他个人的巨额财产是其参与发展社会事业的权力保障和经济基础。
     近代上海民情习尚发生了巨大变化,盛宣怀和他的家族成员不可避免地受到当地社会风气的影响,狎妓选艳、聚赌争利是他们日常生活中的正常消遣,一掷千金、死要面子是他们摆阔心态的自然体现。事实证明,盛宣怀本人有沉溺欢场花国的喜好,有生活用度豪奢的派头。他去世后所举办的那场堪称“盛事”的大出丧是他生前崇奢黜俭作风的延续。
     盛宣怀个性的塑造、权力的获得、事业的壮大都离不开近代上海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他在诸多领域的开拓性工作又推动了上海城市近代化的进程,他所走过的发达之路已融入近代上海社会的肌体之中,他对上海城市所做的改造至今仍在发挥着影响。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pecific environment in modern Shanghai society, the dissertation tries to use Sheng Xuanhuai’s life in four levels e.g. industry, culture, education and public service as the main clues to study how Shanghai affected Sheng and Sheng’s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hanghai industry and their interaction. Both how he dealt with matters and how he dealt with people were concerned. The impact of social background, modern Shanghai on the shaping of his personality, accessing to power and development of his career can not neglected. At the same time, his pioneering work in many industries had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Shanghai urban modernization. His prosperous life road has melted into the body of Shanghai society. An evaluation on the effect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heng and Shanghai society was given in the last party of the dissertation.
     The three enterprises, China Merchants’Steamship Navigation Company, Cotton Spinning and Weaving Mills and the Imperial Bank of China were established during the Westernization Movement Period. They all adopted the system of“private run with the supervision from the government”and got birth in Shanghai. Their establishment restored the shipping from long foreign monopoly and got the foundation for self-improvement of textile technology and banking business. The experience as a government official in the industries such as shipping, textile and banking industries in modern China, especially those practical experience accumulated from the position as supervisor at China Merchants’Steamship Navigation Company, helped him to cope with the difficulties and frustrations during the moderniz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with skills.
     Besides being the managers of many industries and government official, Sheng was also the founder of a number of new style schools including Nan Yang Public School in Shanghai. Today’s Nan Yang Public School has become a first-class university in China and cultivated a large number of politicians and many engineering technical personals. The teachers’class, special class and translation institute and other institutions at Nan Yang Public School became the pioneer in modern Chinese education history. With Sheng’s devotion and family assets, a famous modern library was established in modern Shanghai. Although it failed to open to the public in the end, a lot of precious books were preserved and a lot of foreign books were translated. It is commendable that Sheng had done a lo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 in modern Shanghai.
     Sheng was very actively in promoting the public welfare in China, and made great contributions to raising the public awareness of charity in modern Shanghai. Sheng’s donating money and goods when they was needed, establishing the Chinese Red Cross personally and doing charity with warm heart were not only close related to his good family tradition of generousness, but also close related with his social resources network and his high position as a supervisor. His control of the companies and his own huge assets were the power and economic base for his charity.
     Living in modern Shanghai where the social customs had not change a lot, Sheng and his family did be affected by social environment. Playing with prostitutes and home gambling had been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ir daily lives. Huge gambling and saving face reflected their ostentatious natural state of mind. It was certain that Sheng indulged in luxury and wanted to live in extravagant way. The so called“Big Event”, his funeral, was extension of his prior luxury. This dissertation focuses 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Xuanhuai and modern
     Shanghai society, along with related events and people in his family and the urban development of Shanghai from the 1870s to 1916. Through memorials to the throne, draft, letters, diaries, literary notes and local folk poems , traces of Sheng were revealed. The interaction point of his life and social change in modern Shanghai meet at four aspects: establishing industries, promoting culture and education, doing public welfare and daily life. This dissertation tried to give a comprehensive and objective comment to the life experience of a key figure in modern Chinese history - Sheng Xuanhuai
引文
1苏同炳:《中国近代史上的关键人物》,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1吴纪先:《盛宣怀与辛亥革命》,《江汉学报》1961年第3期。
    220世纪60年代,中国大陆史学界关于盛宣怀研究的论文数量有限,仅有吴纪先:《盛宣怀与辛亥革命》,《江汉学报》1961年第3期;陈诗启:《盛宣怀的资本及其垄断活动》,《厦门大学学报》1962年第3期。
    1林言椒、李喜所主编:《中国近代人物研究信息》,天津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2吴纪先:《盛宣怀与辛亥革命》,《江汉学报》1961年第3期。
    3张国辉:《论中国资本主义发生时期资产阶级的构成》,《近代史研究》1984年第1期。
    4北京大学历史系近代史教研室整理:《盛宣怀未刊信稿》,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页。
    5林言椒、李喜所主编:《中国近代人物研究信息》,天津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139页。
    6齐国华:《简论盛宣怀对付武昌起义的策略》,《历史教学》1981年第5期。
    7夏东元:《论盛宣怀》,《社会科学战线》1981年第4期。
    8夏东元:《盛宣怀传》,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2008年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盛宣怀传(图文版)》,增加了作者根据新史料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1持这一观点的文章主要有如下数文。徐盈:《妙手空空话官商——记邵循正对盛宣怀的一段“录象”》,《读书》1981年第11期;张文绮:《盛宣怀与汉冶萍》,《中国经济史论文集》,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夏东元:《论盛宣怀与洋务企业》,《学术月刊》1982年第10期;徐盈:《盛宣怀为官之道》,《读书》1983年第2期;夏东元:《论盛宣怀所走的“U”字型路程》,《近代史研究》1988年第4期。
    2整个20世纪90年代,国内学界发表的盛宣怀研究的专论有36篇,介绍资料的有3篇,虽其数量远多于80年代,但在重要成果意义上衡量,则远不及。1996年12月7日、14日,《新民晚报》先后刊发胡绳、顾廷龙对王征的谈话,“要用现代化手段开发盛档”,要“速战速决”。王元化认为,“开发盛档,不仅仅是对盛宣怀的纪念,重要的是研究这个历史人物对近代史和上海史有补空填缺的作用,还能纠正过去的一些看法”。
    3萧功秦在《清末“保路运动”的再反思》一文中认为,盛宣怀接手铁路事务后签订的铁路借款合同,较其前任张之洞主持下签订的草约对中国更有利。参见萧功秦:《危机中的变革——清末现代化进程中的激进与保守》,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292—293、308页。
    4陈旭麓:《盛宣怀》,罗明、徐彻主编:《清代人物传稿》(下编),第七卷,辽宁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10页。
    5罗苏文:《轮船招商局官督商办经营体制形成的原因及影响》,《史林》2008年第2期;朱荫贵:《从1885年盛宣怀入主招商局看晚清新式工商企业中的官商关系》,《史林》2008年第3期;朱浒:《从插曲到序曲:河间赈务与盛宣怀洋务事业初期的转危为安》,《近代史研究》2008年第6期;易惠莉:《招商局并购美商旗昌轮船案与“商战论”》,《史林》2009年第4期;高洪兴:《盛宣怀档案中的清末民初中国社会生活》,冯金牛:《盛宣怀与中国红十字会的创办》,载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研究所编:《历史文献第十三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朱从兵:《为什么盛宣怀会成为中国红十字会首任会长?》,载池子华、郝如一主编:《红十字运动与慈善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台湾关于盛宣怀研究的成果还有如下数篇。南湖:《盛宣怀之毁誉》,台北《中央日报》1961年9月25日;李守孔:《杂谈盛宣怀的事功》,台北《传记文学》第14卷第3、4、5期,1969年;闵斗基:《与戊戌变法有关之新史料——盛宣怀戊戌七月所呈〈练兵说帖〉》,台北《大陆杂志》第40卷12期,1970年;王成圣:《盛宣怀与钓鱼台》,台北《中外杂志》第11卷第1期,1972年;关志昌:《盛宣怀(1844—1916)》,台北《传记文学》第35卷1期,1979年。苏精:《盛宣怀、董康、陶湘——近代江苏武进藏书刻书人物》,台北《传记文学》第38卷第5期,1979年。
    2王尔敏:《盛宣怀与中国电报事业之经营》,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编:《清季自强运动研讨会论文集》,1988年版;王尔敏:《盛宣怀与中国实业利权之维护》,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27辑,1997年版;李培德:《清末中国企业者活动与企业经营环境——盛宣怀个案研究》,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主办“第二届中国商业史学术讨论会”论文,1998年7月。
    1[美]费维恺著,虞和平译:《中国早期工业化:盛宣怀(1844—1916)和官督商办企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序言第1页。
    2夏东元:《盛宣怀传》,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夏东元关于盛宣怀研究所发表的重要论文,基本上都在该书中得到了体现。
    3夏东元编著:《盛宣怀年谱长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陈旭麓:《漫谈写历史人物》,陈旭麓:《陈旭麓学术文存》,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243页。
    2熊月之:《还原细节的力量》,《新民周刊》2007年第21期(总第438期),第31页。
    1[美]格里德著,鲁奇译:《胡适与中国的文艺复兴——中国革命中的自由主义(1917—1950)》,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序言第1页。
    1《郑观应致盛宣怀函》光绪二十二年,郑观应著,夏东元编:《郑观应集》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632页。
    2《中国宜求格致之学论》,郑观应著,夏东元编:《郑观应集》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81页。
    2《复刘仲良方伯》同治十二年十一月十三日,李鸿章撰,吴汝纶编录:《李文忠公全书·朋僚函稿》卷13,1908年刻本,第24页。
    1王韬:《瀛壖杂志》卷三,上?偶霭嫔?1989年版,第43页。
    2《沙船》,陈伯熙:《上海轶事大观》,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第309页。
    3[美]刘广京著,曹铁珊等译:《英美轮运业在华竞争,1862—1874》,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第153页。
    4胡秋原主编:《近代中国对西方及列强认识资料汇编》第2辑,第2分册,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4年版,第877页。
    1聂宝璋编:《中国近代航运史资料第1辑1840—1895》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777页。
    2朱其昂在招商局资金短缺情况下,通过葡萄牙籍经纪人购买了一艘英国轮船“伊敦”号,该船仅值3万银两,他却花费5万银两购买。投入营运后仅1年时间,又亏折1万6千余两白银。《申报》1874年9月17日。
    3《轮船招商局节略》,上海图书馆藏《盛宣怀档案》,档号:024901。
    4《上李相国轮船章程稿》同治十一年三月,上海图书馆藏《盛宣怀档案》,档号:102928。
    
    1《上李相国轮船章程稿》同治十一年三月,上海图书馆藏《盛宣怀档案》,档号:102928。
    2《轮船招商章程》,上海图书馆藏《盛宣怀档案》,档号:102933。
    1《致李瀚章》同治十三年十月二十日,李鸿章:《李鸿章全集》第30册,信函(二),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606页。
    3蔡冠洛编:《清代七百名人传》,文海出版社1971年版,第1522页。
    4盛宣怀于光绪元年(1875年)秋,即奉李鸿章及江督刘坤一、鄂督李翰章扎委,督办开采湖北煤铁矿务,仍兼领招商局事。参阅盛同颐等撰写的《盛杏荪行述》,1916年石印本,第10页。
    5中国史学会主编:《洋务运动》第6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14页。
    6聂宝璋编:《中国近代航运史资料第1辑1840—1895》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179页。
    
    1《招商局增扩规模》,《申报》1877年1月6日。
    2《招商局》,顾炳权:《上海洋场竹枝词》,上海书店1996年版,第110页。
    3中国史学会主编:《洋务运动》第6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36页。
    4中国史学会主编:《洋务运动》第6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47页。
    5中国史学会主编:《洋务运动》第6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19页。
    6刘坤一撰:《刘坤一遗集》第二册,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606页。
    7刘坤一撰:《刘坤一遗集》第二册,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606页。
    1《查覆招商局参案折》光绪七年二月十一日,李鸿章撰,吴汝纶编录:《李文忠公全书·奏稿》卷40,1908年刻本,第24页。
    2中国史学会主编:《洋务运动》第6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59页。
    3《盛宣怀、徐润等上李鸿章禀》1883年11月1日,陈旭麓等主编:《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八·轮船招商局》,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24页。
    4《盛宣怀、徐润等上李鸿章禀》1883年11月1日,陈旭麓等主编:《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八·轮船招商局》,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24页。
    5《整顿招商局大略章程八条》,陈旭麓等主编:《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八·轮船招商局》,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24、125页。
    6资本数从1873—1874年度的6000两增长到1883—1884年度的200万两。张恩骏编:《国营招商局七十五周年纪念刊》,附录,国营招商局1947年版。
    1《轮船招商局节略》,上海图书馆藏《盛宣怀档案》,档号:047960。
    2《盛宣怀致招商局董事会函》,上海图书馆藏《盛宣怀档案》,档号:026105。
    3聂宝璋编:《中国近代航运史资料第1辑1840-1895》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220页。
    4聂宝璋编:《中国近代航运史资料第1辑1840-1895》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221页。
    5《招商局》,顾炳权:《上海洋场竹枝词》,上海书店1996年版,第73页。
    1《轮船交割》,《申报》1877年4月15日。
    2军机处抄出御史董儁翰奏折(1877年9月19日),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编:《海防档》,甲、“购买船炮”(三),艺文印书馆1957年版,第974页。
    3“叶廷眷禀稿——禀北洋大臣李鸿章”,聂宝璋编:《中国近代轮船航运史资料第1辑(1840—1895年)》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855页。
    11886年由每石五钱六分降至四钱三分,1902年更降至三钱三分八。张后铨主编:《招商局史(近代部分)》,人民交通出版社1988年版,第233页。
    2国民政府清查整理招商局委员会编:《国民政府清查整理招商局委员会报告书》下册,1911年帐略“运漕损失”。
    3国民政府清查整理招商局委员会编:《国民政府清查整理招商局委员会报告书》下册,1890年帐略,第41页。
    4《盛宣怀致上海招商局、上海电报局》,王尔敏、吴伦霓霞主编:《盛宣怀实业函电稿》上册,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1993年版,第192页。
    5朱荫贵:《国家干预经济与中日近代化》,东方出版社1994年版,第134页。
    
    1王韬:《瀛壖杂志》卷二,上?偶霭嫔?1989年版,第23页。
    2吴晗:《明初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历史研究》1955年第3期,第66页。
    3顾炳权编著:《上海风俗古迹考》,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48页。
    4《花布》,葛元煦:《沪游杂记》,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版,第115页。
    5秦锡田:《周浦竹枝词》,顾炳权编著:《上海风俗古迹考》,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50页。
    6郭嵩焘:《养知书屋文集·养知书屋诗集》卷10,文海出版社1968年版,第164页。
    1《致前大司马许太常书》道光丙午六月十八日,包世臣:《安吴四种》卷26,文海出版社1968年版,第37页。
    2严中平:《中国棉纺织史稿:从棉纺织工业史看中国资本主义的发生与发展过程1289—1937》,科学出版社1955年版,第129页。
    3《清季上海机器织布局的沿革》,庄吉发:《清史论集(九)》,文史哲出版社2002年版,第227页。
    4《采西学议》,冯桂芬:《校邠庐抗议》,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第56页。
    5王韬:《弢园文录外篇》,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第37页。
    6张之洞抄折:《请在广东省城开设织布官局并购办织布纺纱机器》光绪十五年九月二十六日,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编:《海防档》,丙、机器局,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57年版,第164—165页。
    7郑观应著,辛俊玲评注:《盛世危言》卷8,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13页。
    8《试办织布局折》光绪八年三月初六日,李鸿章:《李鸿章全集》第10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63页。
    1《试办织布局折》光绪八年三月初六日,李鸿章:《李鸿章全集》第10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63页。
    1杨家骆主编:《洋务运动文献汇编》第7册,世界书局1963年版,第479页。
    2《试办织布局折》光绪八年三月初六日,李鸿章:《李鸿章全集》第10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63—64页。
    1《史兆霖致盛宣怀函》光绪七年八月二十五日,陈旭麓等主编:《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六:上海机器织布局》,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51页。
    2《唐汝霖呈词》光绪六年九月,陈旭麓等主编:《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六:上海机器织布局》,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53页。
    3《彭汝琮致郑官应函》光绪七年九月六日,陈旭麓等主编:《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六:上海机器织布局》,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57页。
    4《郑官应致李鸿章电》光绪十年正月十九日,陈旭麓等主编:《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六:上海机器织布局》,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66—67页。
    1《郑官应致盛宣怀函》光绪十年正月二十九日,陈旭麓等主编:《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六:上海机器织布局》,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68页。
    2《字林西报》论上海纺织局大概情形,杨家骆主编:《洋务运动文献汇编》第7册,世界书局1963年版,第493页。
    3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2卷: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资本主义》,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416页。
    1《富民说》,马建忠:《适可斋记言记行》“记言”卷1,文海出版社1968年版,第5页。
    2《盛宣怀上李鸿章禀》光绪十八年六月,陈旭麓等主编:《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六:上海机器织布局》,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62页。
    3《盛宣怀上李鸿章禀》光绪十八年六月,陈旭麓等主编:《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六:上海机器织布局》,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62页。
    1《盛宣怀上李鸿章禀》光绪十八年六月,陈旭麓等主编:《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六:上海机器织布局》,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63页。
    2《上海织布局附设纺纱厂章程》光绪十九年六月,陈旭麓等主编:《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六:上海机器织布局》,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73—174页。
    1《重整上海织布局片》光绪十九年十月二十六日,李鸿章:《李鸿章全集》第15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215页。
    2《重整上海织布局片》光绪十九年十月二十六日,李鸿章:《李鸿章全集》第15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215页。
    1汪敬虞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2辑1895—1914》下册,科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1130页。
    1上海市社会局编:《上海之商业》,文海出版社1988年版,第2页。
    2《致妻庄氏家书(二)》,北京大学历史系近代史教研室整理:《盛宣怀未刊信稿》,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70页。
    3《致妻庄氏家书(五)》,北京大学历史系近代史教研室整理:《盛宣怀未刊信稿》,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72页。
    
    1贾士毅:《民国财政史》,上海书店1990年版,第1—2页。
    2卫聚贤:《山西票号之最近调查(一)》,《中央银行月报》,第6卷,第3号,第406页。
    1杨松、邓力群编:《中国近代史资料选辑》,三联书店出版1954年版,第136页。
    2范文澜:《中国近代史》上编,第1分册,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204页。
    3我国之有外商银行,始于英商设立的远东银行,1845年先设分行于香港,改名为东方银行。1848年继设分行于上海,又更名为丽如银行。参阅中国通商银行编著的《五十年来之中国经济:中国通商银行创立五十周年纪念册》,六联印刷股份有限公司1947年版,第1页。
    1《条陈自强大计折》光绪二十二年九月二十五日,盛宣怀撰:《愚斋存稿初刊》卷1,思补斋刻本,第14页。
    2《请设银行篇》光绪二十二年九月二十五日,盛宣怀撰:《愚斋存稿初刊》卷1,思补斋刻本,第14—15页。
    3《中国通商银行大略章程》光绪二十二年十二月二十四日,陈旭麓、顾廷龙、汪熙主编:《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五:中国通商银行》,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8—52页。
    1《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咨盛宣怀文》光绪二十三年二月十二日,陈旭麓、顾廷龙、汪熙主编:《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五:中国通商银行》,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62页。
    2《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咨盛宣怀文》光绪二十三年二月十二日,陈旭麓、顾廷龙、汪熙主编:《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五:中国通商银行》,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62页。
    3《筹办中国通商银行次第开设情形折》光绪二十四年四月,盛宣怀撰:《愚斋存稿初刊》卷2,思补斋刻本,第30—32页。
    4《筹办中国通商银行次第开设情形折》光绪二十四年四月,盛宣怀撰:《愚斋存稿初刊》卷2,思补斋刻本,第32页。
    1陈旭麓、顾廷龙、汪熙主编:《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五:中国通商银行》,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4页。
    2陈旭麓、顾廷龙、汪熙主编:《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五:中国通商银行》,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35页。
    
    1王彦威、王亮编:《清季外交史料·光绪朝》卷11,文海出版社1985年版,第25—26页。
    2聂宝璋编:《中国近代航运史资料第1辑1840-1895》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031页。
    3汪敬虞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2辑1895-1914》下册,科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1022页。
    1中国通商银行编著:《五十年来之中国经济:中国通商银行创立五十周年纪念册》,六联印刷股份有限公司1947年版,第14页。
    1《论盛京卿创设师范学堂之善》,《申报》1897年3月5日。
    1《交通大学校史》编写组编:《交通大学校史(1896—1949)》,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第2页。
    1《盛宣怀稟直督王文韶[设天津中西学堂]》光绪二十一年七月二十二日,夏东元编著:《盛宣怀年谱长编》上册,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90—492页。
    2《津海关道盛宣怀禀明创办西学学堂事》光绪二十一年八月十二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等编:《中国近代第一所大学:北洋大学(天津大学)历史档案珍藏图录》,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页。
    3《请设学堂片》光绪二十二年九月二十五日,盛宣怀撰:《愚斋存稿初刊》卷1,思补斋刻本,第11页。
    4《条陈自强大计折》光绪二十二年九月二十五日,盛宣怀撰:《愚斋存稿初刊》卷1,思补斋刻本,第8—9页。
    1《请设学堂片》光绪二十二年九月二十五日,盛宣怀撰:《愚斋存稿初刊》卷1,思补斋刻本,第11—12页。
    2《大清德宗景皇帝实录》第6册,卷397,华文书局1970年版,第1页。
    3《大清德宗景皇帝实录》第6册,卷397,华文书局1970年版,第2页。
    4《太常寺少堂盛招考师范学生示》,《申报》1897年3月2日。
    1《筹集南洋公学及达成馆舍片》光绪二十二年十二月,盛宣怀撰:《愚斋存稿初刊》卷1,思补斋刻本,第21页。
    2《南洋公学章程》,盛宣怀撰:《愚斋存稿初刊》卷2,思补斋刻本,第23页。
    1《盛宣怀致五亩园学堂谢家福函》光绪二十二年六月二十八日,夏东元编著:《盛宣怀年谱长编》下册,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26—527页。
    2《筹集商捐开办南洋公学折》光绪二十四年四月,盛宣怀撰:《愚斋存稿初刊》卷2,思补斋刻本,第18—21页。
    3《南洋公学章程》,盛宣怀撰:《愚斋存稿初刊》卷2,思补斋刻本,第23页。
    1《交通大学校史》编写组编:《交通大学校史(1896—1949)》,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第11页。
    1《批复南洋公学设立特班》光绪二十七年二月二十五日,《交通大学校史》编写组编:《交通大学校史资料选编第一卷》,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39页。
    2盛宣怀:《南洋公学历年办理情形折》光绪二十八年九月,盛宣怀撰:《愚斋存稿初刊》卷8,思补斋刻本,第31页。
    3《资送学生出洋游学片》光绪二十八年九月,盛宣怀撰:《愚斋存稿初刊》卷8,思补斋刻本,第35—36页。
    
    1《王宠惠等致盛宣怀函》,上海图书馆藏《盛宣怀档案》,档号:044786。
    2《王宠惠等致盛宣怀函》,上海图书馆藏《盛宣怀档案》,档号:044786。
    3《请奖南洋公学洋教习片》光绪三十一年二月,盛宣怀撰:《愚斋存稿初刊》卷11,思补斋刻本,第6页。
    4《交通大学校史》编写组编:《交通大学校史(1896—1949)》,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第48—49页。
    1盛同颐等撰:《盛杏荪行述》,1916年石印本,第36页。
    2《盛宣怀致李鹤章函》光绪三年正月,夏东元编著:《盛宣怀年谱长编》上册,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0页。
    3《条陈自强大计折》光绪二十二年九月二十五日,盛宣怀撰:《愚斋存稿初刊》卷1,思补斋刻本,第8页。
    4《盛宣怀稟直督王文韶[设天津中西学堂]》光绪二十一年七月二十二日,夏东元编著:《盛宣怀年谱长编》上册,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90页。
    5《盛宣怀稟直督王文韶[设天津中西学堂]》光绪二十一年七月二十二日,夏东元编著:《盛宣怀年谱长编》上册,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90页。
    1《交通大学校史》编写组编:《交通大学校史:1896—1949》,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第10页。
    2《交通大学校史》编写组编:《交通大学校史:1896—1949》,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第11页。
    3《请奖南洋公学洋教习片》光绪三十一年二月,盛宣怀撰:《愚斋存稿初刊》卷11,思补斋刻本,第6页。
    4《筹集商捐开办南洋公学折》光绪二十四年四月,盛宣怀撰:《愚斋存稿初刊》卷2,思补斋刻本,第18页。
    5《南洋公学附设译书院片》光绪二十四年四月,盛宣怀撰:《愚斋存稿初刊》卷2,思补斋刻本,第17页。
    1《南洋公学推广翻译政治法律诸书敬陈纲要》光绪二十八年,《交通大学校史》编写组编:《交通大学校史资料选编第一卷》,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45页。
    2《南洋公学附设译书院片》光绪二十四年四月,盛宣怀撰:《愚斋存稿初刊》卷2,思补斋刻本,第17页。《3南洋公学所译东西洋各书请每种各检二部咨送政务处等》,光绪27年(1901年)6月,西安交大档案2311卷。
    4《满清政府保护版权布告实例》,张静庐辑注:《中国近现代出版史料》,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第30页。
    5《记但焘自东京寄书事》,上海图书馆藏《盛宣怀档案》,档号:093140。
    6《筹集商捐开办南洋公学折》光绪二十四年四月,盛宣怀撰:《愚斋存稿初刊》卷2,思补斋刻本,第18页。
    1这里的“恩宝”与下文的“恩儿”,同指盛宣怀的第四子盛恩颐,光绪七年(1881年)出生,是盛宣怀与庄畹玉夫人所生。
    2《致妻庄氏家书(二)》,北京大学历史系近代史教研室整理:《盛宣怀未刊信稿》,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69页。
    3《致妻庄氏家书(三)》,北京大学历史系近代史教研室整理:《盛宣怀未刊信稿》,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71页。
    4何嗣焜:《南洋公学章程》光绪二十三年九月,《交通大学校史》编写组编:《交通大学校史资料选编第一卷》,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02页。
    1福开森:《南洋公学早期历史》,《交通大学校史》编写组编:《交通大学校史资料选编第一卷》,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9页。
    2《新设各学堂学生请免岁科两试序》,西安交大档案2318卷。
    3《条陈自强大计折》光绪二十二年九月二十五日,盛宣怀撰:《愚斋存稿初刊》卷1,思补斋刻本,第9页。
    4盛宣怀《复陆伯葵阁学》光绪二十四年六月二十三日,上海图书馆藏《盛宣怀档案》,档号:042960。
    5钱学森:《回顾与展望》,黄昌勇、陈华新编:《老交大的故事》,江苏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340页。
    1《筹集商捐开办南洋公学情形折》光绪二十四年四月,盛宣怀撰:《愚斋存稿初刊》卷2,思补斋刻本,第20页。
    2《盛宣怀稟直督王文韶[设天津中西学堂]》光绪二十一年七月二十二日,夏东元编著:《盛宣怀年谱长编》上册,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91页。
    3《筹集商捐开办南洋公学情形折》光绪二十四年四月,盛宣怀撰:《愚斋存稿初刊》卷2,思补斋刻本,第18页。
    4《请将何嗣焜学行宣付史馆立传折》光绪二十七年十月,,盛宣怀撰:《愚斋存稿初刊》卷6,思补斋刻本,第3页。
    5《论盛京卿创设师范学堂之善》,《申报》1897年3月27日。
    1《南洋公学章程》,盛宣怀撰:《愚斋存稿初刊》卷2,思补斋刻本,第23页。
    2《南洋公学章程》,盛宣怀撰:《愚斋存稿初刊》卷2,思补斋刻本,第23页。
    3《资送学生出洋游学片》光绪二十八年九月,盛宣怀撰:《愚斋存稿初刊》卷8,思补斋刻本,第35页。
    4《资送学生出洋游学片》光绪二十八年九月,盛宣怀撰:《愚斋存稿初刊》卷8,思补斋刻本,第35页。
    5《寄袁宫保》光绪二十九年正月初六日,盛宣怀撰:《愚斋存稿初刊》卷59,思补斋刻本,第31页。
    
    1《南洋公学章程》,盛宣怀撰:《愚斋存稿初刊》卷2,思补斋刻本,第24—25页。
    2《南洋公学章程》,盛宣怀撰:《愚斋存稿初刊》卷2,思补斋刻本,第25页。
    3《寄粤督岑云帅》光绪二十九年九月十一日,盛宣怀撰:《愚斋存稿初刊》卷61,思补斋刻本,第27页。
    1盛康辑:《清朝经世文编续编》叙,文海出版社1972年版,第7页。
    1盛康汇刻:《常州先哲遗书》,文澜阁传钞本1897年版,第1页。
    2《常州先哲遗书正续集缘起》,缪荃孙:《艺风堂文漫存》乙丁稿,卷3,1914年版,第18—19页。
    3叶昌炽撰,王季烈辑:《缘督庐日记抄》卷7,光绪二十一年五月四日,上海蟫隐庐1933年版,第16页。
    4《刻乡先哲之书》,叶德辉:《书林清话》卷9,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19页。
    5《致外务部尚书那琴轩函稿》宣统元年二月五日,北京大学历史系近代史教研室整理:《盛宣怀未刊信稿》,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59页。
    
    1王宏整理:《盛宣怀戊申在日购书清单》,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研究所编:《历史文献第5辑》,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339页。
    2盛氏愚斋图书馆编:《愚斋图书馆藏书目录》,子部总目,上海大成印务局1932年版。
    3盛氏愚斋图书馆编:《愚斋图书馆藏书目录》,上海大成印务局1932年版,第1页。
    
    1穆彰阿等纂修:《大清一统志》卷83《松江府·古迹》,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4页。
    2清代上海地区的主要私人藏书家有曹培廉、黄之隽、沈大成、秦倬、俞榕、李筠嘉、梅益征、梅春、姚文栋等。范凤书:《中国私家藏书史》,大象出版社2001年版,第271—320页。
    1《创建图书馆折》光绪三十四年七月,端方撰,沈冕士等编:《端忠敏公奏稿》卷十二,第45页。
    2《致前南北洋大臣端午帅函》,宣统元年十二月十日,北京大学历史系近代史教研室整理:《盛宣怀未刊信稿》,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05页。
    3南京“江南图书馆”,1909年10月竣工,耗费34,761两白银。1910年12月开馆,成为江苏省建立的最早的公共图书馆。《国学图书馆小史》,王焕镳:《首都志》下册,卷15,正中书局1935年版,第1336—1337页。
    4《寄吕尚书函》宣统元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北京大学历史系近代史教研室整理:《盛宣怀未刊信稿》,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10页。
    5盛氏愚斋图书馆编:《愚斋图书馆藏书目录》,叙,上海大成印务局1932年版,第1页。
    1《愚斋东游日记》,盛宣怀撰:《愚斋存稿初刊》,思补斋刻本,第2131页。
    2《愚斋东游日记》,盛宣怀撰:《愚斋存稿初刊》,思补斋刻本,第2135页。
    3《愚斋东游日记》,盛宣怀撰:《愚斋存稿初刊》,思补斋刻本,第2142—2143页。
    4《愚斋东游日记》,盛宣怀撰:《愚斋存稿初刊》,思补斋刻本,第2143页。
    5《愚斋东游日记》,盛宣怀撰:《愚斋存稿初刊》,思补斋刻本,第2143、2160页。
    6《愚斋东游日记》,盛宣怀撰:《愚斋存稿初刊》,思补斋刻本,第2143页。
    7盛氏愚斋图书馆编:《愚斋图书馆藏书目录》,上海大成印务局1932年版,第1页。
    1《盛宣怀致但焘函》宣统元年三月十一日,上海图书馆藏《盛宣怀档案》,档号:087051-2。
    2《早稻田图书馆章程》但焘译,上海图书馆藏《盛宣怀档案》,档号:044531。31909年8月,盛宣怀的长子盛昌颐因时疫在上海逝世,终年47岁。
    4盛同颐等撰:《盛杏荪行述》,1916年石印本,第83页。
    6《兴建图书馆诹吉单》宣统元年,上海图书馆藏《盛宣怀档案》,档号:044646。
    7《大清宣统政纪》卷42,宣统二年八月壬子,第21页。
    
    1周退密、宋路霞:《上海近代藏书纪事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6页。
    2《盛宣怀致但焘函》,上海图书馆藏《盛宣怀档案》,档号:034725。
    1郑振铎:《劫中得书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81—82页。
    2吴平:《盛宣怀与愚斋藏书》,《图书馆杂志》2001年第3期,第57页。日本天理大学图书馆收购的“愚斋”旧藏有明刊本《程氏墨苑》、《增修互注礼部韵略》和《新刻全像达摩出身传灯传》等,都钤有“愚斋图书馆”藏印。
    3《中华图书馆协会会报》,1933年12月号。
    4郑麦:《盛宣怀与愚斋图书馆》,《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4卷第4期,2002年7月,
    1张美翊:《呈报公学历年办理情形》光绪卅年十一月二十四日,《交通大学校史》编写组编:《交通大学校史资料选编第一卷》,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48页。
    2盛宣怀在钟天纬《轮船电报二事应如何剔弊方能持久论》上的批词,《格致课艺全编》卷2,第8页。
    1朱寿朋编,张静席等校点:《光绪朝东华录》,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3631页。
    2胡燏棻:《条陈变法自强事宜》光绪二十一年闰五月,沈桐生辑:《光绪政要》卷21,文海出版社1969年版,第16页。
    3朱英:《晚清经济政策与改革措施》,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59页。
    4《请设上海商业会议公所折》光绪二十八年九月,盛宣怀撰:《愚斋存稿初刊》卷7,思补斋刻本,第35页。
    1《辛丑各国和约》第十一款,王铁崖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1册(1689—1901)》,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1007页。
    2《请设上海商业会议公所折》光绪二十八年九月,盛宣怀撰:《愚斋存稿初刊》卷7,思补斋刻本,第36页。
    3《盛宫保致上海道函》光绪二十八年,杨凤藻编:《皇朝经世文新编续集》卷十,文海出版社,第808页。
    4《论制造货税》,麦仲华编:《皇朝经世文新编》卷十下,文海出版社,第903页。
    5《盛宫保致上海道函》光绪二十八年,杨凤藻编:《皇朝经世文新编续集》卷十,文海出版社,第808页。
    1《上海商务总会》,吴馨、洪锡范修,姚文枏等纂:《上海县续志》,上海文庙南园志局1918年版,第51—52页。
    2《请设上海商业会议公所折》光绪二十八年九月,盛宣怀撰:《愚斋存稿初刊》卷7,思补斋刻本,第36页。
    3《请设上海商业会议公所折》光绪二十八年九月,盛宣怀撰:《愚斋存稿初刊》卷7,思补斋刻本,第35页。
    4《请设上海商业会议公所折》光绪二十八年九月,盛宣怀撰:《愚斋存稿初刊》卷7,思补斋刻本,第35页。
    5《请设上海商业会议公所折》光绪二十八年九月,盛宣怀撰:《愚斋存稿初刊》卷7,思补斋刻本,第35页。
    1徐鼎新、钱小明:《上海总商会史:1902-1929》,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第44页。
    2徐鼎新、钱小明:《上海总商会史:1902-1929》,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第49页。
    3盛同颐等撰:《盛宣怀行述》,1916年石印本,第64页。
    4《商约既成喜而敬书于后》,《申报》1902年9月12日。
    5[美]莱特著,姚曾廙译:《中国关税沿革史》,三联书店1958年版,第369页。
    1《商约既成喜而敬书于后》,《申报》1902年9月12日。
    2《密筹加税免厘事宜折》光绪二十八年五月,盛宣怀撰:《愚斋存稿初刊》卷7,思补斋刻本,第4页。
    3《论商人当知商业会议所之利害》,杨凤藻编:《皇朝经世文新编续集》卷十“商政”,文海出版社,第812页。
    4《上海总商会提出振兴工商之意见三则》,《新闻报》1912年4月25日。
    5[日]根岸佶:《上海的行会》,日本评论社1951年版,第341页。
    6《劝办商会酌拟简明章程折》光绪二十九年,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第5册,文海出版社2006年版,第5122页。
    1《劝办商会酌拟简明章程折》光绪二十九年,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第5册,文海出版社2006年版,第5123页。
    2虞和平:《商会与中国早期现代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76页。
    3吴申元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92页。
    4《论商人当知商业会议公所之利害》,杨凤藻编:《皇朝经世文新编续集》卷十“商政”,文海出版社,第812页。
    5《上海商务总会》,吴馨、洪锡范修,姚文枏等纂:《上海县续志》,上海文庙南园志局1918年版,第51—52页。
    6朱英:《辛亥革命时期新式商人社团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63页。
    1邓云特:《中国救荒史》,上海书店1990年版,第32页。
    2民国成立后,在1900年面对各种灾害之大者,统计其频数,竟亦达七十七次之多。计水灾二十四次;旱灾十四次;地震十次;蝗灾九次;风灾六次;疫灾亦六次,雹灾四次;歉饥二次;霜雪之灾二次。且各种灾害,几皆同时并发,杂然纷呈。见邓云特:《中国救荒史》,上海书店1990年版,第40页。
    3《盛宣怀》,赵尔巽等撰:《清史稿》第42册,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2812页。
    4“公考讳康累官鄂浙监司,以好善乐施附祀杭州吴山赵恭毅公祠。公伯父讳应历宰浙剧县,以郡司马毁家贷粟御蝗灾,后守危城身殁於贼,谕祀昭忠祠。公大父讳隆,以州牧治海宁,捐米振饥,遗爱在民,奉旨一门忠荩,准父子三人立专祠西湖上,何其荣哉。公之诚求保赤,与公夫人、公子辈力救灾患,家法然也。窃闻之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又曰善政致祥然,则公之子孙,其所以绵世泽而荣先德者未有艾已。”见《附祀潘文勤公祠碑记》,盛宣怀撰:《愚斋存稿初刊》,思补斋刻本,第1434页。
    5盛同颐等撰:《盛杏荪行述》,1916年石印本,第10页。
    1冯金牛、高洪兴:《“盛宣怀档案”中的中国近代灾赈史料》,《清史研究》2000年第3期。
    1盛同颐等撰:《盛杏荪行述》,1916年石印本,第13页。
    2盛同颐等撰:《盛杏荪行述》,1916年石印本,第35页。
    3《盛宣怀》,赵尔巽等撰:《清史稿》第42册,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2812页。
    4盛同颐等撰:《盛杏荪行述》,1916年石印本,第34页。
    1《致山东孙慕帅函》宣统元年九月二十六日,北京大学历史系近代史教研室整理:《盛宣怀未刊信稿》,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87页。
    2盛同颐等撰:《盛杏荪行述》,1916年石印本,第11页。
    1陈三立撰文:《皇清诰授光禄大夫太子少保邮传大臣盛公墓志铭》,盛宣怀撰:《愚斋存稿初刊》,思补斋刻本,第1页。
    2陈夔龙撰文:《皇清诰授光禄大夫太子少保邮传大臣盛公神道碑》,盛宣怀撰:《愚斋存稿初刊》,思补斋刻本,第1页。
    1《红十字会》,顾炳权:《上海洋场竹枝词》,上海书店1996年版,第106页。
    2《中国红十字会》,吴馨、洪锡范修,姚文枏等纂:《上海县续志》卷二建置上,上海文庙南园志局1918年版,第47页。
    3《商部来电(并致吕、吴两大臣)》光绪三十年正月三十日,盛宣怀撰:《愚斋存稿初刊》卷63,思补斋刻本,第9页。
    4《中国红十字会》,吴馨、洪锡范修,姚文枏等纂:《上海县续志》卷二建置上,上海文庙南园志局1918年版,第47页。
    5《日内瓦红十字会会长为中国入会事复函》,《历史档案》1984年第2期,第43页。
    1吕海寰奏:《沥陈创办红十字会情形并请立案奖叙折》,光绪三十三年五月,盛宣怀撰:《愚斋存稿初刊》卷13,思补斋刻本,26页。
    2《酌拟中国红十字会试办章程请旨立案折》,盛宣怀撰:《愚斋存稿初刊》卷15,思补斋刻本,第1页。
    3《吕海寰致盛宣怀函》宣统二年正月十九日,上海图书馆藏《盛宣怀档案》,档号:044973-1。
    4《北京军机处来电》宣统二年正月十八日,盛宣怀撰:《愚斋存稿初刊》卷100,思补斋刻本,第25页。
    5《高木陆郎致盛宣怀函》宣统二年二月十二日,上海图书馆藏《盛宣怀档案》,档号:009583。
    6《盛宣怀复高木陆郎函》宣统二年二月十九日,上海图书馆藏《盛宣怀档案》,档号:009583-1。
    7《郑永昌致盛宣怀函》宣统二年二月,上海图书馆藏《盛宣怀档案》,档号:015701-1。
    1《盛宣怀致各国驻华公使、驻沪领事照会》宣统二年五月初一日,上海图书馆藏《盛宣怀档案》,档号:043297。
    2《中国红十字会》,吴馨、洪锡范修,姚文枏等纂:《上海县续志》卷二建置上,上海文庙南园志局1918年版,第47页。
    1《盛宣怀批吕景端致盛宣怀函附外部提议》宣统二年六月二十二日。上海图书馆藏《盛宣怀档案》,档号:059203。
    2《高木陆郎致盛宣怀函》宣统二年二月十二日,上海图书馆藏《盛宣怀档案》,档号:009583。
    1陈伯熙:《上海轶事大观》,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第329页。
    2《同仁辅元堂》,吴馨、洪锡范修,姚文枏等纂:《上海县续志》卷二建置上,上海文庙南园志局1918年版,第31页。
    3王韬:《瀛壖杂志》卷二,上?偶霭嫔?1989年版,第29页。
    4《津海关道盛宣怀捐银收照》光绪二十年十月二十七日,上海图书馆藏《盛宣怀档案》,档号:009344-1。
    5《捐助甘肃省兰州府七属暨凉州、平番、巩昌、安定等县旱灾收照》宣统元年五月初一日,上海图书馆藏《盛宣怀档案》,档号:009558。
    6《致内务部农商部公函》1916年1月30日,北京大学历史系近代史教研室整理:《盛宣怀未刊信稿》,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57页。
    7《上海详报晋赈捐数并经募善士禀》,《申报》1881年6月8日。
    1《广仁堂》,吴馨、洪锡范修,姚文枏等纂:《上海县续志》卷二建置上,上海文庙南园志局1918年版,第39页。
    2《盛宣怀致胡廷溥照会》光绪三十二年八月十八日,上海图书馆藏《盛宣怀档案》,档号:035655。
    3《上海广仁堂办事人员名单》,上海图书馆藏《盛宣怀档案》,档号:005719。
    1《冬赈就绪接办春赈折》,端方撰,沈冕士等编:《端忠敏公奏稿》卷七,1918年版,第36页。
    2《冬赈就绪接办春赈折》,端方撰,沈冕士等编:《端忠敏公奏稿》卷七,1918年版,第36—37页。
    3《贫儿院》,吴馨、洪锡范修,姚文枏等纂:《上海县续志》卷二建置上,上海文庙南园志局1918年版,第40页。
    4《致吏部尚书陆再启》宣统元年四月初四日,北京大学历史系近代史教研室整理:《盛宣怀未刊信稿》,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68页。
    1陈伯熙:《上海轶事大观》,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第335页。
    1《盛宣怀参观上海贫儿院报导》光绪三十四年四月九日,上海图书馆藏《盛宣怀档案》,档号:012616-10。
    2胡素萍:《李佳白与清末民初的中国社会》,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89页。
    3《尚贤堂》,陈伯熙:《上海轶事大观》,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第245页。
    4《议设学堂》,《申报》1903年5月1日。
    5《六续议设学堂》,《申报》1903年5月7日。
    
    1《尚贤堂华洋董事致盛宣怀函》光绪二十九年八月二十七日,上海图书馆藏《盛宣怀档案》,档号:016003。
    2《尚贤堂》,顾炳权:《上海洋场竹枝词》,上海书店1996年版,第106—107页。
    1王宏达主编:《宗教钩沉》,上海画报出版社1991年版,第32页。
    1《盛宣怀致瑞澂函》光绪三十二年九月初九日,上篗际楣莶亍妒⑿车蛋浮罚岛牛?16977。
    2《瑞澂致盛宣怀函》光绪三十二年九月初九日,上篗际楣莶亍妒⑿车蛋浮罚岛牛?16978。
    3上海市虹口区人人民政府编:《上海市虹口区地名志》,百家出版社1989年版,第394页。
    4盛毓邮,盛宣怀四子盛恩颐的长子,生于1911年,这一年,盛宣怀被清政府任命为邮传部尚书,盛宣怀亲自为孙子取名毓邮,小名传宝。见宋路霞:《盛宣怀家族》,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86页。
    1盛同颐等撰:《盛杏荪行述》,1916年石印本,第11页。
    2《上海陈家木桥电报总局内豫赈办事处事略》,虞和平编:《经元善集》,华中师大出版社1988年版,第63页。
    3《拙园义庄规条》同治七年四月,上海图书馆藏《盛宣怀档案》,档号:037994。
    4《拙园义庄增定规条》同治十二年四月,上海图书馆藏《盛宣怀档案》,档号:037994。
    1夏东元编著:《盛宣怀年谱长编》下册,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74页。
    
    1《上清帝第二书》,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上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32页。
    2黄式权著,郑祖安标点:《淞南梦影录》卷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141页。
    
    1陈伯熙:《上海轶事大观》,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第402页。
    2陈其元著,杨璐点校:《庸闲斋笔记》卷十,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249页。
    3《冶游当知择地说》,《申报》1879年3月21日。
    1《李鸿章致盛宣怀函》光绪元年十一月初二日,上海图书馆藏《盛宣怀档案》,档号:042572。
    2王尔敏、陈善伟编:《近代名人手札真迹》第8册,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3394—3395页。王韬致杨廷皋函云:昨由文报局奉到杏翁来翰,殊深欣慰,格致书院课题已出,大可抡取真才,札中云及已托阁下于杏翁公费内每月拨洋廿元送至弟处,略助翰墨之资,读之感泐万分。铭肌载切。如此与招商局一例,皆是按月致送,弟亦可酌每月日用所需,敬以奉告,并念盛惠于勿谖也。
    3王尔敏、陈善伟编:《近代名人手札真迹》第8册,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3527页。
    1《王韬致盛宣怀函》,上海图书馆藏《盛宣怀档案》,档号:026090。
    2《王韬致盛宣怀函》,上海图书馆藏《盛宣怀档案》,档号:026090。
    3《王韬致谢绥之函》光绪二十一年十二月初八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编辑室编:《近代史资料》总66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2页。
    1《董舜畹致盛宣怀函》,上海图书馆藏《盛宣怀档案》,档号:036829。
    2《董舜畹致盛宣怀函》,上海图书馆藏《盛宣怀档案》,档号:036829。
    1《致妻庄氏家书》(一),北京大学历史系近代史教研室整理:《盛宣怀未刊信稿》,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68页。
    2《致妻庄氏家书》(三),北京大学历史系近代史教研室整理:《盛宣怀未刊信稿》,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71页。
    3《致妻庄氏家书》(三),北京大学历史系近代史教研室整理:《盛宣怀未刊信稿》,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72页。
    1《上海的少女》,鲁迅:《南腔北调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61页。
    2陆庆循撰:《嘉庆上海县志》卷二,嘉庆21年陆氏虚室刻本传钞本,第5—6页。
    3南京大学历史系太平天国史研究室编:《江浙豫皖太平天国史料选编》,江苏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60页。
    4上海文史馆编著:《旧上海的烟赌娼》,百家出版社1988年版,第5页。
    5丁日昌拟定禁赌布告的内容是:“照得上海商旅云集,俗尚日非。兹查城厢内外所设赌场,勾串匪类,引诱良民,喧呶赌博。赢则酗酒宿娼,既败坏夫风俗,输则剥衣褫带,更酿成乎斗殴。……聚赌之风日盛,则匪类之集日多,则抢夺之风日炽。……诚良民之大害,为法律所必惩。……合行出示晓谕。……或城厢内外,或租地界内,……现开各赌场,均自本(十一)月初八日起至十二月十八日止,概行闭歇。如仍怙恶不悛,胆敢违限,立即查挐封闭,将开赌之人从重惩办,决不姑宽。”参阅吕实强的专著《丁日昌与自强运动》,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2年版,第29—30页。
    1《赌资欠单》,上海图书馆藏《盛宣怀档案》,档号:029014。
    2梧仲,即巢凤宜,盛宣怀的妹婿。
    3余升,盛宣怀家的仆佣。
    4《盛富怀致盛康函》同治十二年四月六日,上海图书馆藏《盛宣怀档案》,档号:029470。
    1《本埠新闻:盛杏孙出殡之盛况》,《申报》1917年11月19日。
    
    1崇彝:《道咸以来朝野杂记》,北京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84页。
    2胡祥翰著,吴健熙、施扣柱标点:《上海小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23页。
    
    1《西人丧事》,顾炳权:《上海洋场竹枝词》,上海书店1996年版,第181页。
    2《洋场丧事》,顾炳权:《上海洋场竹枝词》,上海书店1996年版,第181页。
    3顾炳权:《上海洋场竹枝词》,上海书店1996年版,第232—233页。
    4常人春:《近世名人大出殡》,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年版,第463页。
    5《盛杏荪出丧》,顾炳权:《上海洋场竹枝词》,上海书店1996年版,第264页。
    1《告厝》,《申报》1917年11月2日。
    2《大出丧》,郁慕侠:《上海鳞爪》,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年版,第180页。
    3《商定盛杏孙出殡路由》,《申报》1917年11月8日。
    4《商定盛杏孙出殡路由》,《申报》1917年11月8日。
    5《商定盛杏孙出殡路由》,《申报》1917年11月8日。
    6《再志盛杏孙出殡之预备》,《申报》1917年11月15日。
    1《哄动远近之大出丧》,《申报》1917年11月18日。
    1《盛杏孙出殡之盛况》,《申报》1917年11月19日。
    
    1《盛杏孙出殡之盛况》,《申报》1917年11月19日。
    2力子:《盛氏大丧仪感言》,《民国日报》1917年11月18日。
    1《大出丧之无谓》,《民国日报》1917年11月22日。
    2《苏州:盛氏丧仪繁缛》,《民国日报》1917年11月24日。
    3《苏州:盛氏丧仪繁缛》,《民国日报》1917年11月24日。
    4《盛杏孙出殡之盛况》,《申报》1917年11月19日。
    1畸人:《苏州看出丧趣谭》,《民国日报》1917年11月25日。
    1《官兵保护丧家》,[日]武田昌雄:《满汉礼俗》,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第347—348页。
    2《赵滨彦上盛宣怀禀》光绪二十八年九月二十三,上海图书馆藏《盛宣怀档案》,档号:050478。
    3朱彭寿编著,朱鳌、宋苓珠整理:《清代人物大事纪年》,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版,第1691页。
    4《老大人丧用分清》光绪二十八年十月,上海图书馆藏《盛宣怀档案》,档号:079308、079309。
    5《姚盛秋颐致盛宣怀函》光绪二十九年六月十一日,上海图书馆藏《盛宣怀档案》,档号:036896。
    
    1《大出丧》,郁慕侠:《上海鳞爪》,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年版,第180页。
    2小珠:《盛杏荪死后之惠》,《民国日报》1917年11月14日。
    3小珠:《盛杏荪死后之惠》,《民国日报》1917年11月14日。
    4闲吟:《十月四日上海竹枝词》,《民国日报》1917年11月21日。
    
    1《盛杏孙出丧之劳民伤财》,《申报》1917年11月20日。
    2老夫:《看出丧琐闻》,《民国日报》1917年11月19日。
    3庸安:《看出丧之新世界》,《民国日报》1917年11月19日。
    4《盛杏荪出丧之害人》,《申报》1917年11月23日。
    5《看出丧乐极生悲》,《民国日报》1917年11月21日。
    6《盛宣怀出殡纪盛》,《民国日报》1917年11月19日。
    
    1《吓诈盛杏孙幕友之查究》,《申报》1917年11月8日。
    2《大出丧匪徒得间》,《申报》1917年11月21日。
    3显公:《大出丧趣闻》,《民国日报》1917年11月21日。
    4步陶:《观盛氏出丧志感》,《申报》1917年11月19日。
    1楚伧:《不哭盛宣怀而哭民国》,《民国日报》1917年11月19日。
    
    1宋如林修,孙星衍纂:《松江府志》卷1,1818年刻本,第1页。
    2《朱琦》,赵尔巽等撰:《清史稿》第38册,卷378,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11595页。
    3陈方瀛修,俞樾等纂:《川沙厅志》卷1,1879年刻本,第7页。
    4《盛宣怀公出随带衣服清单》光绪十四年六月,上海图书馆藏《盛宣怀档案》,档号:107178。
    1《盛宣怀》,赵尔巽等撰:《清史稿》第42册,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2812页。
    2沃丘仲子:《近代名人小传》,中国书店1988年版,第143页。
    3沃丘仲子:《近代名人小传》,中国书店1988年版,第143页。
    4吴纪先:《盛宣怀与辛亥革命》,《江汉学报》1961年第3期。
    5陈诗启:《盛宣怀的资本及其垄断活动》,《厦门大学学报》1962年第3期。
    6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述略》,中华书局编辑部编:《中华学术论文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
    7陈旭麓:《盛宣怀》,罗明、徐彻主编:《清代人物传稿》(下编),第七卷,辽宁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10页。
    8赖惠敏:《盛宣怀》,张之杰主编:《环华百科全书》第16册,环华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2年版,第183页。
    9刘磊、方玉萍:《祭往——挽联中的近代名人》,长安出版社2006年版,第39页。
    10言夏编著:《国商——影响近代中国的十位商人》,当代中国出版社2008年版,第29页。
    11汤黎:《钦商盛宣怀》,崇文书局2009年版。
    12时光:《晚清十大佬的生存智慧》,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73页。
    13张孝若:《南通张季直(謇)先生传记》,文海出版社1980年版,序第3页。
    1《创建豫章会馆劝疏碑》道光二十一年,上海博物图书馆资料室编:《上海碑刻资料选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333页。
    2上海历年人口统计(1852—1950年)表,邹依仁:《旧上海人口变迁的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90—91页。
    3[美]施坚雅著,王旭等译:《中国封建社会晚期城市研究》,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94页。
    
    1[英]爱狄密勒著,包玉珂编译:《上海——冒险家的乐园》,上海文化出版社1986年版,第23页。
    2胡祥翰编:《上海小志》卷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51页。
    3陈向阳:《现代中国的兴起: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序言,广东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1页。
    1金武祥:《丙子自沪附轮舟至粤,成七古一首》(1876年),钱仲联编:《清诗纪事·同治朝卷》,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12226页。
    1《轮船招商局节略》,上海图书馆藏《盛宣怀档案》,档号:024901。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71页。
    
    1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岳麓书社1987年版,第52页。
    2许銮:《机器局》,阿英编:《中法战争文学集》,中华书局1957年版,第33—34页。
    1《筹办张家口至恰克图电线工程折》光绪二十五年二月,盛宣怀撰:《愚斋存稿初刊》卷3,思补斋刻本,第1页。
    2《盛宣怀请奖片》光绪十一年八月十五日,李鸿章撰,吴汝纶编录:《李文忠公全书·奏稿》卷54,1908年刻本,第52页。
    
    1盛同颐等撰:《盛杏荪行述》,1916年石印本,第66页。
    2盛同颐等撰:《盛杏荪行述》,1916年石印本,第59页。
    3《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9页。
    1马克思:《马志尼和拿破仑》(1858年3月30日),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450页。
    2《史学导言》,钱穆:《中国史学发微》,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73—74页。
    3《常州先哲遗书正续集缘起》,缪荃孙:《艺风堂文漫存》乙丁稿,卷3,1914年版,第18—19页。
    1《董舜畹致盛宣怀函》,上海图书馆藏《盛宣怀档案》,档号:036829。
    2盛宣怀共有八子八女,除了早夭的以外,几个成年的儿子都娶有多房妻妾,其中不乏海上名妓和别人的下堂妾,家庭纠纷颇多,夫妻生活亦难称幸福。见宋路霞:《盛宣怀家族》,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149—165页。
    3苏同炳:《中国近代史上的关键人物》,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第478页。41840年前后,清政府一年的财政收入是4,000万两白银,1903年财政收入是10,492万两白银,刘锦藻:《清朝续文献通考》卷68,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8249页。
    
    1《盛氏三代简表》,夏东元编著:《盛宣怀年谱长编》上册,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愚斋义庄规程》1917年6月1日,上海图书馆藏《盛宣怀档案》,档号:037994。
    3《愚斋义庄资产簿》,上海图书馆藏《盛宣怀档案》,档号:026623。
    4《官官商商》,洪治刚主编:《辜鸿铭经典文存》,上海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3页。
    1陈旭麓:《盛宣怀》,罗明、徐彻主编:《清代人物传稿》(下编),第七卷,辽宁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10页。
    2《李鸿章》,赵尔巽等撰:《清史稿》第39册,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2022页
    3《致潘鼎新》光绪三年五月十九日,李鸿章:《李鸿章全集》第32册,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67页。
    4《盛宣怀上李鸿章禀》,王尔敏、吴伦霓霞合编《盛宣怀实业函电稿》(上),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1993年版,第42页。
    1《盛宣怀上李鸿章禀》,王尔敏、吴伦霓霞合编《盛宣怀实业函电稿》(上),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1993年版,第45、46页。
    2《盛宣怀禀李鸿章》光绪四年七月,上海图书馆藏《盛宣怀档案》,档号:037220。
    3《盛宣怀致李鹤章函》光绪三年正月上旬,上海图书馆藏《盛宣怀档案》,档号:034632。
    4《盛宣怀致恽臬台》光绪二十二年七月初三日,上海图书馆藏《盛宣怀档案》,档号:024372。
    5《李鸿章》,沃丘仲子:《近现代名人小传》,官吏,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版,第26页。
    1杨国强:《义利与事功之间的徊徨——曾国藩、李鸿章及其时代》,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72页。
    2《经元善致长卿陶斋子萱函》光绪二十五年五月初三日,上海图书馆藏《盛宣怀档案》,档号:040526。31872年拟定中国第一个集商资商办的《轮船章程》;1880年创建中国第一个电报局——天津电报局;1886年创办中国第一个山东内河小火轮公司;1896年接办汉阳铁厂逐渐发展为真正的钢铁联合企业——汉冶萍煤铁厂矿公司;90年代后期建成中国第一条铁路干线卢汉铁路;1895年创办中国第一所正规大学——北洋大学堂;1897年建成中国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 1897年建成中国第一所正规高等师范学堂——南洋公学师范班;1902年创办中国勘矿总公司;1904年在上海创办国际红十字会;1910年建成私人的“上海图书馆”。见夏东元:《盛宣怀传》(图文版),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前言第1页。
    
    1[美]戴维·波普诺著,李强等译:《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21页。
    2阿大:《嚼舌头》,《民国日报》1917年11月17日。
    
    1《王韬致盛宣怀函》,上海图书馆藏《盛宣怀档案》,档号:026090。
    1、张恩骏编:《国营招商局七十五周年纪念刊》,国营招商局1947年版
    2、中国通商银行编著:《五十年来之中国经济:中国通商银行创立五十周年纪念册》,六联印刷股份有限公司1947年版
    3、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之《鸦片战争》(全六册),《第二次鸦片战争》(全六册),《洋务运动》(全八册),《中法战争》(全七册),《中日战争》(全七册),《义和团》(全四册),《戊戌变法》(全四册),《辛亥革命》(全
    八册),上海神州国光社、新知识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1953年起出版
    4、杨松、邓力群编:《中国近代史资料选辑》,三联书店出版1954年版
    5、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统计资料选辑》,科学出版社1955年版
    6、严中平:《中国棉纺织史稿:从棉纺织工业史看中国资本主义的发生与发展过程1289—1937》,科学出版社1955年版
    7、孙毓棠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1辑(1840—1895)》,科学出版社1957年版
    8、王铁崖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一册(1689—1901)》,三联书店1957年版
    9、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编:《海防档》,艺文印书馆1957年版
    10、阿英编:《中法战争文学集》,中华书局1957年版
    11、朱寿朋编,张静席等校点:《光绪朝东华录》,中华书局1958年版
    12、汪敬虞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2辑1895—1914》(全二册),科学出版社1962年版
    13、杨家骆主编:《洋务运动文献汇编》,世界书局1963年版
    14、沈桐生辑:《光绪政要》,文海出版社1969年版
    15、《大清德宗景皇帝实录》(全八册),华文书局1970年版
    16、盛康辑:《清朝经世文编续编》,文海出版社1972年版
    17、赵尔巽等撰:《清史稿》(全四十八册),中华书局1977年版
    18、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1、2辑,江苏人民出版社1979年、1981年版
    19、钱实甫编:《清代职官年表》(全四册),中华书局1980年版
    20、许道夫:《中国近代农业生产及贸易统计资料》,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21、聂宝璋编:《中国近代航运史资料第1辑1840—1895》(全二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22、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丛刊编辑委员会主编:《帝国主义与中国海关资料丛编》之《中国海关与邮政》、《中国海关与中法战争》、《中国海关与中日战争》、《中国海关与义和团运动》、《中国海关与庚子赔款》、《中国海关与辛亥革命》,中华书局1983年版
    23、上海通社编:《上海研究资料》,上海书店影印1984年版
    24、上海通社编:《上海研究资料续集》,上海书店影印1984年版
    25、胡秋原主编:《近代中国对西方及列强认识资料汇编》第2辑,第2分册,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4年版
    26、王彦威、王亮编:《清季外交史料·光绪朝》,文海出版社1985年版
    27、《交通大学校史》编写组编:《交通大学校史(1896—1949)》,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
    28、《交通大学校史》编写组编:《交通大学校史资料选编第一卷》,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29、张后铨主编:《招商局史(近代部分)》,人民交通出版社1988年版
    30、[日]武田昌雄:《满汉礼俗》,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
    31、贾士毅:《民国财政史》,上海书店1990年版
    32、高时良编:《中国教育史资料汇编·洋务运动时期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33、璩鑫圭、童富勇、张守智编:《中国教育史资料汇编·实业教育、师范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34、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资料”编辑部主编:《民国人物碑传集》,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35、刘锦藻:《清朝续文献通考》,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36、上海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上海文史资料存稿汇编》(全十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37、张静庐辑注:《中国近现代出版史料》,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
    38、承载、吴健熙选编:《老上海百业指南——道路机构厂商住宅分布图》(全四册),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
    39、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等编:《中国近代第一所大学:北洋大学(天津大学)历史档案珍藏图录》,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0、朱彭寿编著,朱鳌、宋苓珠整理:《清代人物大事纪年》,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版
    41、上海图书馆馆藏:《盛宣怀档案》
    42、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
    1、《申报》
    2、《时世新报》
    3、《良友》画报
    4、《万国公报》
    5、《上海新报》
    6、《时报》
    7、《中华图书馆协会会报》
    8、《历史研究》
    9、《近代史研究》
    10、《历史档案》
    11、《史学月刊》
    12、《读书》
    13、《史林》
    14、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国近代史》
    15、《新民周刊》
    16、台北《传记文学》
    17、台湾《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
    1、王大同修,李林松纂:《上海县志》,清嘉庆19年(1814年)版
    2、宋如林修,孙星衍纂:《松江府志》,清嘉庆23年(1818年)版
    3、金福曾、顾思贤修,张文虎等纂:《南汇县志》,清光绪5年(1879年)版
    4、陈方瀛修,俞樾等纂:《川沙厅志》,清光绪5年(1879年)版应宝时等修,
    5、俞樾、方宗诚纂:《(同治)上海县志》,清光绪8年(1882年)版
    6、梁蒲贵修,朱延射、潘履祥纂:《宝山县志》,学海书院清光绪8年(1882年)版
    7、秦荣光撰:《同治上海县志札记》,振华德记印书馆1902年版
    8、吴馨、洪锡范修,姚文枏等纂:《上海县续志》,上海文庙南园志局1918年版
    9、胡祥翰著,吴健熙、施扣柱标点:《上海小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10、上海市虹口区人人民政府编:《上海市虹口区地名志》,百家出版社1989年版
    11、顾炳权:《上海洋场竹枝词》,上海书店1996年版
    1、盛康汇刻:《常州先哲遗书》,文澜阁传钞本1897年版
    2、李鸿章撰,吴汝纶编录:《李文忠公全书》(一百四十四卷),1908年刻本
    3、缪荃孙:《艺风堂文漫存》,1914年版
    4、端方撰:《端忠敏公奏稿》,1918年版
    5、叶昌炽撰,王季烈辑:《缘督庐日记抄》,上海蟫隐庐1933年版
    6、刘坤一撰:《刘坤一遗集》,中华书局1959年版
    7、马建忠:《适可斋记言记行》,文海出版社1968年版
    8、郭嵩焘:《养知书屋文集·养知书屋诗集》,文海出版社1968年版
    9、包世臣:《安吴四种》,文海出版社1968年版
    10、崇彝:《道咸以来朝野杂记》,北京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11、汪敬虞:《唐廷枢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
    12、蔡冠洛编:《清代七百名人传》(全三册),中国书店1984年版
    13、夏东元:《郑观应传》,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14、容闳:《西学东渐记》,岳麓书社1985年版
    15、王尔敏、陈善伟编:《近代名人手札真迹》第8册,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16、虞和平编:《经元善集》,华中师大出版社1988年版
    17、郑观应著,夏东元编:《郑观应集》(全二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18、陈其元著,杨璐点校:《庸闲斋笔记》,中华书局1989年版
    19、王韬:《瀛壖杂志》,上?偶霭嫔?1989年版
    20、葛元煦等:《沪游杂记·淞南梦影录·沪游梦影》,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21、徐矛主编:《中国十买办》,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22、刘声木著,刘笃龄编:《苌楚斋随笔续笔三笔四笔五笔》,中华书局1998年版
    23、章开沅:《张謇传》,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0年版
    24、冯桂芬:《校邠庐抗议》,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
    25、王韬:《弢园文录外篇》,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
    26、郑观应著,辛俊玲评注:《盛世危言》,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27、沃丘仲子:《近现代名人小传》(全二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版
    28、李鸿章著,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全三十九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29、张之洞撰,赵德馨主编:《张之洞全集》(全十二册),武汉出版社2008年版
    1、刘大年:《中国近代史诸问题》,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
    2、[美]C.E.布莱克著,周师铭等译:《日本和俄国的现代化——一份进行比较研究的报告》,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3、[美]英格尔斯著,殷陆君译:《人的现代化》,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4、[英]安德鲁·韦伯斯特著,陈一筠译:《发展社会学》,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5、黎澍、蒋大椿主编:《马克思恩格斯论历史科学》,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6、[日]富永健一著,董兴华译:《社会结构与社会变迁——现代化理论》,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7、[美]埃弗里特·M·罗吉斯、拉伯尔·J·伯德格著,王晓毅、王地宁译:《乡村社会变迁》,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7月版
    8、[美] C.E.布莱克著,景跃进、张静译:《现代化的动力——一个比较史的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9、[美]保罗·柯文著,李荣泰译:《美国的中国近代史研究:回顾与前瞻》,台北联经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91年版
    10、[德]马克思、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1、[英]戴维·波普诺著,李强等译:《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2、[英]阿诺德·汤因比著,刘北成,郭小凌译:《历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3、顾朝林:《城市社会学》,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4、邓正来、[英]J. C.亚历山大主编:《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15、何一民:《近代中国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1840-1949年)》,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16、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增订版),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17、冯尔康:《中国社会史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18、[美]刘易斯·芒福德著,宋俊岭、倪文彦译:《城市发展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
    19、[美]史蒂文·瓦格著,王晓毅等译:《社会变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0、曹天予、钟雪萍、廖可斌主编:《文化与社会转型》,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盛同颐等撰:《盛杏荪行述》,1916年石印本
    2、盛宣怀撰:《愚斋存稿初刊》(全一百卷),思补斋刻本
    3、盛氏愚斋图书馆编:《愚斋图书馆藏书目录》,大成印务局1932年版
    4、北京大学历史系近代史教研室整理:《盛宣怀未刊信稿》,中华书局1960年版
    5、陈旭麓、顾廷龙、汪熙主编:《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辛亥革命前后》、《湖北开采煤铁总局荆门矿务总局》、《甲午中日战争》(全二册)、《汉冶萍公司》(全三册)、《中国通商银行》、《上海机器织布局》、《义和团运动》、《轮船招商局》,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至2004年先后出版
    6、[美]费维恺著,虞和平译:《中国早期工业化:盛宣怀(1844—1916)和官督商办企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7、王尔敏、吴伦霓霞合编:《盛宣怀实业函电稿》(全二册),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8、易惠莉:《中国第一代实业家盛宣怀》,政协江苏省委文史资料委员会1994年版
    9、陈景华:《晚清巨人传盛宣怀》,哈尔滨出版社1996年版
    10、陈先元、田磊:《盛宣怀与上海交通大学》,陕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11、王尔敏、吴伦霓霞合编:《盛宣怀实业朋僚函稿》(全三册),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2、寒波:《盛宣怀别传:洋务先驱、实业巨子》,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3、盛宣怀:《盛宣怀日记》,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8年版
    14、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研究所编:《盛宣怀档案名人手札选》,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5、宋路霞:《百年家族:盛宣怀、盛康、盛毓度》,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6、易惠莉、陈吉龙主编:《二十世纪盛宣怀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17、夏东元编著:《盛宣怀年谱长编》(上下册),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8、盛佩玉:《盛氏家族·邵洵美与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
    19、易惠莉、胡政主编:《招商局与近代中国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20、夏东元:《盛宣怀传(图文版)》,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1、上海图书馆编:《上海图书馆藏盛宣怀档案萃编》(全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22、汤黎:《钦商盛宣怀》,崇文书局2009年版
    23、宋路霞:《盛宣怀家族》,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1、吴圳义:《清末上海租界社会》,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78年版
    2、吴圳义:《上海租界问题》,台湾正中书局1981年版
    3、邹依仁:《旧上海人口变迁的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4、刘惠吾主编:《上海近代史》(上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1987年版
    5、[美]罗兹·墨菲著,章克生等译:《上海——现代中国的钥匙》,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6、[英]爱狄密勒著,包玉珂编译:《上海——冒险家的乐园》,上海文化出版社1986年版
    7、上海市社会局编:《上海之商业》,文海出版社1988年版
    8、上海文史馆编著:《旧上海的烟赌娼》,百家出版社1988年版
    9、汤志钧主编:《近代上海大事记》,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版
    10、苏智良、陈丽菲:《近代上海黑社会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1、乐正:《近代上海人社会心态(1860—1910)》,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2、徐鼎新、钱小明:《上海总商会史:1902-1929》,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
    13、顾炳权编著:《上海风俗古迹考》,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4、丁日初主编:《上海近代经济史》(第一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5、陈三井:《近代中国变局下的上海》,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版
    16、朱英:《商业革命中的文化变迁——近代上海商人与“海派”文化》,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7、张仲礼主编:《东南沿海城市与中国近代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8、丁日初主编:《上海近代经济史》(第二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9、熊月之主编:《老上海名人名事名物大观》,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20、熊月之主编:《上海通史》(全十五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1、郑祖安:《百年上海城》,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22、朱国栋、王国章主编:《上海商业史》,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3、施福康主编:《上海社会大观》,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
    24、[美]霍塞著,越裔译:《出卖上海滩》,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
    25、李长莉:《晚清上海社会的变迁:生活与伦理的近代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6、[日]小浜正子著,葛涛译:《近代上海的公共性与国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27、熊月之、周武主编:《海外上海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28、[美]卢汉超著,段炼、吴敏、子羽译:《霓虹灯外——20世纪初日常生活中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29、[法]白吉尔著,王菊、赵念国译:《上海史:走向现代之路》,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
    30、张仲礼主编:《近代上海城市研究》,上海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
    1、吴承禧:《中国的银行》,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
    2、吴承明:《帝国主义在旧中国的投资》,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
    3、郑振铎:《劫中得书记续记》,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
    4、[美]莱特著,姚曾廙译:《中国关税沿革史》,三联书店1958年版
    5、范文澜:《中国近代史》上编,第1分册,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
    6、吕实强:《丁日昌与自强运动》,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2年版
    7、吕实强:《中国早期的轮船经营》,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6年版
    8、李恩涵:《晚清的收回矿权运动》,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8年版
    9、[美]拉尔夫·鲍威尔著,陈泽宪、陈霞飞译:《1895—1912年中国军事力量的兴起》,中华书局1978年版
    10、张国辉:《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企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
    11、黄逸峰、姜铎、唐传泗、陈绛:《旧中国的买办阶级》,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12、彭泽益:《十九世纪后半期的中国财政与经济》,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13、[美]费正清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译室译:《剑桥中国晚清史》(全二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14、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岳麓书社1987年版
    15、钱乘旦、陈意新:《走向现代国家之路》,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6、张仲礼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论著选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版
    17、郭廷以:《近代中国的变局》,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7年版
    18、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8年版
    19、李时岳、胡滨:《从闭关到开放——晚清洋务热透视》,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20、林言椒、李喜所主编:《中国近代人物研究信息》,天津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21、[美]刘广京著,邱锡镕、曹铁珊译:《英美航运势力在华的竞争(1862—1874)》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
    22、[美]郝延平著,李荣昌等译:《十九世纪的中国买办:东西间的桥梁》,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
    23、乔还田、晋平编著:《洋务运动史研究叙录》,天津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24、黄逸峰、姜铎、唐传泗、徐鼎新:《旧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25、邓云特:《中国救荒史》,上海书店1990年版
    26、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2卷: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资本主义》,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27、陈旭麓:《陈旭麓学术文存》,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28、杜恂诚:《民族资本主义与旧中国政府(1840—1937)》,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
    29、[美]郝延平著,陈潮、陈任译:《中国近代商业革命》,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30、[日]依田熹家著,卞立强,陈生保,任清玉译:《日中两国近代化比较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31、乔志强:《中国近代社会史》,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32、夏东元:《洋务运动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33、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34、罗明、徐彻主编:《清代人物传稿》(下编),第七卷,辽宁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35、虞和平:《商会与中国早期现代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36、周退密、宋路霞:《上海近代藏书纪事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37、章开沅、罗福惠主编:《比较中的审视——中国早期现代化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38、[法]布罗代尔著,施康强等译:《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全三卷),三联书店1993年版
    39、冯尔康:《中国社会结构的演变》,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40、朱荫贵:《国家干预经济与中日近代化:轮船招商局与三菱·日本邮船会社的比较研究》,东方出版社1994年版
    41、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三联书店1995年版
    42、[美]史华兹著,叶凤美译:《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43、[美]格里德著,鲁奇译:《胡适与中国的文艺复兴——中国革命中的自由主义(1917—1950)》,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44、朱英:《晚清经济政策与改革措施》,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45、龚书铎主编:《中国社会通史》(全八卷),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47、[美]黄仁宇:《中国大历史》,三联书店1997年版
    48、[美]陈锦江著,王笛、张箭译:《清末现代企业与官商关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49、常人春:《近世名人大出殡》,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年版
    50、唐德刚:《晚清七十年》(全五册),台湾远流出版公司1998年版
    51、姚会元:《江浙金融财团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
    52、钱学森:《回顾与展望》,黄昌勇编:《老交大的故事》,江苏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53、萧功秦:《危机中的变革:清末现代化进程中的激进与保守》,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54、周育民:《晚清财政与社会变迁》,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55、周荣德:《中国社会的阶层与流动:一个社区中士绅身份的研究》,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
    56、林永匡、袁立泽:《中国风俗通史·清代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57、范凤书:《中国私家藏书史》,大象出版社2001年版
    58、薛君度、刘志琴主编:《近代中国社会生活与观念变迁》(全三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59、杨天宏:《口岸开放与社会变革——近代中国自开商埠研究》,中华书局2002年版
    60、唐力行:《商人与中国近世社会》,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61、苏同炳:《中国近代史上的关键人物》,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62、吴申元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63、樊百川:《清季的洋务新政》第1、2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
    64、陈国庆主编:《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65、[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比较现代化”课题组译:《中国的现代化》,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66、王芸生编著:《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全八卷),三联书店2005年版
    67、刘磊、方玉萍:《祭往——挽联中的近代名人》,长安出版社2006年版
    68、鲁迅:《南腔北调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
    69、萧一山:《清代通史》(全五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70、邵雍编著:《中国近代社会史》,合肥工业大学2008年版
    71、叶德辉:《书林清话》,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72、言夏编著:《国商——影响近代中国的十位商人》,当代中国出版社2008年版
    73、陈向阳:《现代中国的兴起: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广东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74、杨国强:《义利与事功之间的徊徨——曾国藩、李鸿章及其时代》,三联书店2008年版
    75、钱穆:《中国史学发微》,三联书店2009年版
    76、胡素萍:《李佳白与清末民初的中国社会》,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77、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格致出版社2009年版
    1、吴晗:《明初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历史研究》1955年第3期
    2、汪熙:《论晚清的官督商办》,《历史学》1979年第l期
    3、吴纪先:《盛宣怀与辛亥革命》,《江汉学报》1961年第3期
    4、陈诗启:《盛宣怀的资本及其垄断活动》,《厦门大学学报》1962年第3期
    5、李守孔:《杂谈盛宣怀的事功》,台北《传记文学》第14卷第3、4、5期,1969年
    6、闵斗基:《与戊戌变法有关之新史料——盛宣怀戊戌七月所呈〈练兵说帖〉》,台北《大陆杂志》第40卷12期,1970年
    7、王成圣:《盛宣怀与钓鱼台》,台北《中外杂志》第11卷第1期,1972年
    8、关志昌:《盛宣怀(1844—1916)》,台北《传记文学》第35卷1期,1979年
    9、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国外中国近代史研究》编辑部编:《国外中国近代史研究》(共二十七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10、夏东元:《论盛宣怀》,《社会科学战线》1981年第4期
    11、徐盈:《妙手空空话官商——记邵循正对盛宣怀的一段“录象”》,《读书》1981年第11期
    12、厦门大学历史研究所,中国经济史研究室同编:《中国经济史论文集》,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13、夏东元:《论盛宣怀与洋务企业》,《学术月刊》1982年第10期
    14、徐盈:《盛宣怀为官之道》,《读书》1983年第2期
    15、成汉昌:《中国现代史科学体系讨论述评》,《教学与研究》1983年第6期
    16、章开沅:《民族运动与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历史研究》1984年第3期
    17、李时岳:《中国近代史主要线索及其标志之我见》,《历史研究》1984年第2期
    18、张国辉:《论中国资本主义发生时期资产阶级的构成》,《近代史研究》1984年第1期
    19、谯枢铭等编:《上海史研究》,学林出版社1984年版
    20、黄逸平编:《中国近代经济史论文选》(全两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21、唐振常、沈恒春主编:《上海史研究·二编》,学林出版社1988年版
    22、夏东元:《论盛宣怀所走的“U”字型路程》,《近代史研究》1988年第4期
    23、王尔敏:《盛宣怀与中国电报事业之经营》,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编:《清季自强运动研讨会论文集》,1988年版
    24、黎志刚:《轮船招商局国有问题》,《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17期上册,1988年
    25、陈绛:《唐廷枢与轮船招商局》,《近代史研究》1990年第2期
    26、[美]刘广京:《从轮船招商局早期历史看官督商办的两个形态》,张寄谦编《素馨集·纪念邵循正先生学术论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27、[日]本野葵一著、简伯邨译:《19世纪60年代上海买办登记制度的挫折和出口贸易体制的改变》,丁日初主编《近代中国》第3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3年版
    28、汪熙、[美]魏斐德主编:《中国现代化问题——一个多方位的历史探索》,复旦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29、李长莉:《十九世纪中叶上海租界社会风尚与民间生活伦理》,《学术月刊》1995年第3期
    30、王笛:《晚清长江上游地区公共领域的发展》,《历史研究》1996年第1期
    31、朱英:《关于晚清市民社会研究的思考》,《历史研究》1996年第4期
    32、王尔敏:《盛宣怀与中国实业利权之维护》,《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27辑,1997年版
    33、李培德:《清末中国企业者活动与企业经营环境——盛宣怀个案研究》,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主办“第二届中国商业史学术讨论会”论文,1998年7月
    34、张海鹏:《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分期及其“沉沦”与“上升”诸问题》,《近代史研究》1998年第2期
    35、熊月之:《晚清上海私园开放与公共空间的拓展》,《学术月刊》1998年第8期
    36、张志东:《中国学者关于近代中国市民社会问题的研究:现状与思考》,《近代史研究》1998年第2期
    37、陈振汉:《“官督商办”制度与轮船招商局的经营》,《社会经济史学论文集》,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38、冯金牛、高洪兴:《“盛宣怀档案”中的中国近代灾赈史料》,《清史研究》2000年第3期[美]施坚雅主编,叶光庭等译:《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中华书局2000年版
    39、吴平:《盛宣怀与愚斋藏书》,《图书馆杂志》2001年第3期
    40、朱荫贵:《引进与变革:近代中国企业官利制度分析》,《近代史研究》2001年第4期
    41、姜义华:《上海:近代中国新文化中心地位的形成及其变迁——兼论边缘文化的积聚及其效应》,《学术月刊》2001年第11期
    42、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研究所编:《历史文献第五辑》,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43、庄吉发:《清史论集(九)》,文史哲出版社2002年版
    44、汪敬虞:《从唐氏三兄弟的历史看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的产生》,《近代中国》第12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45、[英]科大卫著,陈春声译:《公司法与近代商号的出现》,《中国经济史研究》2002年第3期
    46、郑麦:《盛宣怀与愚斋图书馆》,《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4卷第4期,2002年7月
    47、廖大伟:《华界陆上公交的发展与上海城市现代化的演进(1927—1937)》,《档案与史学》2003年第3期
    48、苏智良主编:《上海:近代新文明的形态》,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年版
    49、邢义田、黄宽重、邓小南总主编:《台湾学者中国史研究论丛》(全十三册)之《史学方法与历史解释》、《制度与国家》、《政治与权力》、《思想与学术》、《社会变迁》、《经济脉动》、《城市与乡村》、《家庭与社会》、《生活与文化》、《礼俗与宗教》,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版
    50、傅衣凌:《明清社会经济史论文集》,中华书局2008年版
    51、罗苏文:《轮船招商局官督商办经营体制形成的原因及影响》,《史林》2008年第2期
    52、朱荫贵:《从1885年盛宣怀入主招商局看晚清新式工商企业中的官商关系》,《史林》2008年第3期
    53、朱浒:《从插曲到序曲:河间赈务与盛宣怀洋务事业初期的转危为安》,《近代史研究》2008年第6期
    54、易惠莉:《招商局并购美商旗昌轮船案与“商战论”》,《史林》2009年第4期
    55、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研究所编:《历史文献第十三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
    56、朱从兵:《为什么盛宣怀会成为中国红十字会首任会长?》,池子华、郝如一主编:《红十字运动与慈善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