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隋唐五代内迁蕃胡族源考异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采用符合汉地习俗的单姓是中古时期内迁民族融入华夏文明的必然趋势。一般来说,内徙民族的汉式单姓与其族源有密切联系,即通常所谓的“以国为姓”。但是,由于时代特点不同,隋唐五代的中原朝廷并未象北魏那样为内徙民族规定具体的族姓制度。在缺乏制度资源的背景下,一方面,“以国为姓”的古老传统在隋唐时代仍然在延续;但另一方面,这个传统也不断遭到破坏,内迁蕃胡的姓氏改易发生了不同于以往的新变化。然而一直以来,学界对这种变化并未进行专门研究,“以国为姓”仍然是学者们判断入华蕃胡将领族源的最基本依据。
     本文的基本观点是:中古后期杂居在中原王朝境内的新附民族,其姓氏取向往往受到列置之地的政治生态和文化环境的影响。在游牧民族政治势力强盛的地区,内迁胡族(主要是粟特民族)往往采用当地某一强蕃汉化单姓;相反,在胡族政治势力强大之地或文明影响巨大的区域,内迁蕃族往往采用“胡姓”(本文特指康、安、米、史等所谓的“昭武九姓”)。当然,这里往往还伴有其它因素,诸如内迁蕃胡历史的联系以及经济利益需求等,但从整体上来看,现实的社会环境,主要是政治势力和文明程度的对比是内迁蕃胡姓氏取向的决定因素。
     为了使以上看法经得起检验,并为进一步思考提供素材,本文以北朝末至五代时期若干典型的个案人物为例,进行实证或分析。他们是:活跃于北朝隋初的并州检校萨宝府虞弘和另一个萨宝后裔翟突娑、隋唐之际的伊州祆主翟槃陀、唐朝前期的六胡州大首领安菩、安附国家族、突厥可汗后裔阿史那社尔、安史之乱时叛军大将康阿义屈达干、唐中后期河朔魏博节度使史宪诚及其子史孝章、幽州节度使李怀仙、五代后晋皇帝石敬瑭、大将康福等。这些个案人物的族源一度是学界热议的话题,虽然诸家之说在细部上各各有异,但依据姓氏推断其族源的基本方法和原则未变。如虞弘(鱼弘)为北族鱼国人后裔,翟突娑、翟槃陀是丁零(高车)翟氏后裔;而安菩、安附国、康阿义、史宪诚、石敬瑭、康福等则是具有“胡姓”粟特人后裔,李怀仙则因为载籍云其为“胡”,故亦为粟特后裔,等等。
     通过重新考察上述诸个案的家世源流,以及对他们内迁后的政治生态、文化环境的分析,本文认为“以国为姓”的传统思维对这些人是不适用的,并提出自己的结论:不具有“胡姓”的虞弘、翟突娑、翟槃陀等应为粟特血统,而具有“胡姓”的安菩、安附国、康阿义、史宪诚、石敬瑭、康福等则恰恰是北方游牧民族后裔。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族、姓相悖的现象,最基本的原因是由内迁蕃胡列置之地的具体社会环境造成的。其中,身为粟特后裔的虞弘及翟突娑、翟槃陀需要仰仗当地强蕃势力,基于某种政治利益的考量故摒弃入华粟特人通常采用的康、安等姓氏改从“蕃姓”,而几乎基于同样的原因,康阿义、史宪诚、石敬瑭等采用粟特“胡姓”。当然,政治因素不是内附蕃胡族源与姓氏发生“相悖”现象的唯一因素,文明的落差、历史的联系以及经济利益的诉求对“以国为姓”这个传统的破坏也具有重要影响,特定时期甚至成为内迁蕃胡姓氏取向的主导。
     上述考察之个案多是内迁族群中的典型代表,如安菩、阿史那社尔应为“柘羯”,康阿义、史宪诚等可称为“杂种胡”,而石敬瑭、康福应该是沙陀突厥人后裔,通过对他们族源的“考异”,我们还可以得出以下认识:信仰祆教者多是西胡民族特别是粟特人后裔,而凡充任胡人领袖萨宝者,似乎皆为粟特后裔。“柘羯”、“杂种胡”、沙陀蕯葛、安庆部落除粟特裔外,杂有突厥、回纥、奚等游牧民族的“胡姓蕃种”比比皆是;这些人往往具有“胡貌”,有时唐人也呼其为“胡”。
     个案研究以及相关结论,不仅可以加深我们对中古后期内附民族姓氏取向多元性的认识,以及对中古后期内亚和西胡民族相互关系的理解,同时对于我们解读中古时期若干重大问题,诸如六胡州首领的设置、安史主力的民族成分、沙陀突厥的胡化和汉化等问题,也提供了一个新的观察角度。
It was an inevitable trend for immigratory groups to adopt single surname in line with central Chinese custom in the medieval age when they merged with Chinese civilization. In general, the single Chinese surname of immigratory ethnic groups is closely linked to their ethnicity, which is commonly so called "to the chiefdom as a surname". However, the Sui and Tang Dynasty did not stipulate specific surname system for the immigratory groups like the Northern Wei Dynasty, due to th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Without related institutions, on the one hand, the ancient traditions of "to the chiefdom as a surname" are still used by the western and northern nationalities who continuously move to the midland; on the other hand, this tradition has been destroyed with the immigratory groups surname of "Hu" (mainly the"昭武”surname,such as Kang、An、Mi etc) groups or "Fan" (mainly the inner Asian peoples) groups making changes different from before. However, the prejudice of fixing the ethnicity according to surname is prevalent in today's ethnic group research of the Middle Ages, owing to the shortage of academic comprehensive study on this variation.
     The basic point of this article is that for the immagratory groups who resettled in the Central Plains and mixed with other ethnic group in the late Middle Ages, and their surnames are often set by the political ecology and cultural environment of the land. In the nomadic areas with powerful political forces, Inland "Hu"(胡)family (mainly the Sogdian people) tend to use the single surname of a powerful aboriginal group; on the contrary, in the region with the "Hu" family of great influence or civilization, Inland "Fan"(蕃)groups often uses the surname of sogdians. Of course, it is often accompanied by other factors, such as the history link of immigrantory groups and economic interests of the demand. But on the whole, the reality of the social environment, to be exact, the political forces and comparison of the level of civilization, determines the surname orientation of immigratory people.
     This paper selected a number of typical cases from the late Northern Dynasties to Five Dynasties(五代)to demonstrate whether this view can stand and gain more materials for further analysis. They are:the official Yu Hong(虞弘)in the Northern Dynasty and early Sui Dynasty governments; Zhai Tu-suo(翟突娑),descendant of an official of Bingzhou; Zhai-Bntk(翟槃陀)on the occasion of the Sui and Tang; An-sha family and An Fu-guo family, the leaders of alti cub Soydap(六胡州);Ashina She-er:阿史那社尔),the descendants of Ashina family; Kang-ayi kul targan(康阿义屈达干),the general of An-Rosxan; Shi Xian-chengl:史宪诚),the Mid and Late Heshuo weibo Military Commissioner and his son named Shi Xiao-zhangi(史孝章);LI Huai-sen, Youzhou Military Commissioner; Shi Jing-tang(石敬瑭),the later Jin Emperor of Five dynasties, and Kang fu(康福),the Jin general. The ethnicity of those cases was once a hot topic among scholars. Although all of them have different opinions in details, the basic methods and principles of inferring their family's source according to surname are not changed, for example, Yu Hong considered as the descendant of Yu State:鱼国);Zhai tu-Suo, Zhai bank as descendants of Tuyliyl(丁零);and An sha、An-fuguo, kang-ayi kul targan,、Shi Xian-Cheng,、Shi Jing-tang, kang-fu, etc.as inner Asian peoples but Sogdian descendents; LI Huai-xiani(李怀仙)as "Hu" because his appearance liked the Sogdian descendants.
     By reexamining the origins of their family and analyzing the political environment or cultural environment after they immigrated, this paper holds that the traditional thinking "to the chiefdom as a surname" is not applicable for these people and comes to conclusion:these without "Hu" surname such as Yu Hong, Zhai Tu-Suo,Zhai-bank, etc. might be Sogdian descendants, while those with "Hu" surname such as An Sha, An Fu-guo, Kang ayi, Shi Xian-Cheng, Shi Jing-tang, Kang fu, etc. are just descendants of northern nomads. Such deviation is caused by the specific social environment where immigrantory ethnic peoples settled down. Based on the interests of certain political considerations, the Sogdian descendant Zhai Tu-suo, Yu Hong and Zhai Bank who need to rely on strong aboriginal forces adopt the surname of "Fan" and give up "An" or "Kang". For the same reason, Kang Ayi、Shi Xian-cheng、Shi Jing-tang use the surname "Hu". Besides the political factor, the gap of civilization, history links and economic interests demand have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destruction of the tradition. Even the specific historic period was also a dominant cause.
     These cases mentioned above are typical among the immigrantory peoples. For example, An sha、Ashina She-er should be "Zhe Jie"(柘羯);Kang Ayi, Shi Xian-cheng, etc.can be called "hybrid Hu"; and Shi Jing-tang, Kang Fu is no doubt descendants of Shatuo(沙陀)peoples. By researching their origin, we can draw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those who believe in Zoroastrianism should be descendants of West Hu ethnic, especially sodigan, while those who act as s'rtp'w(萨宝),leaders of "Hu", seem to be descendants of Sogdians. "Zhe Jie"(柘羯)\Shatuo(沙陀),Anqing tribes except Sogdian descent mixed with Turkic, Uighur, Xi(奚族)and other species abound. These people who often have sogdian appearance are called "Hu "by the people of central plains.
     Case studies and related conclusions can not only help us deeply understand the diversity of surname orientation of immigrantory peoples in the late Middle Age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ner Asian peoples and West Hu ethnics in the late Middle ages. In addition, they provide a new viewing angle for us to interpret a number of important issues in the Middle Ages, such as setting the chiefs of six Hu states, the ethnics components of the An-Rosxan's army, and Shatuo((沙陀)peoples assimilated into Han and sogdianse.
引文
①《魏书》卷一一三《官氏志》,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3005页。
    ②最近,罗新先生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专门研究,参见氏文《论拓跋鲜卑之得名》,《历史研究》2006年第6期;《论阙特勤之阙》,《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上述诸文收入氏著《中古北族名号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49—79页、194—212页。
    ①参见陈寅恪著,唐振常导读《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篇《统治阶级之氏族及其升降》,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13—-48页;又见陈寅恪《以杜诗证唐史所谓“杂种胡”之义》,原文载于岭南大学国文学会1950年《南国》第2期,后收入氏著《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58页。
    ②冯承钧《唐代华人化蕃胡考》,原载《东方杂志》28卷17号,后收入《西域南海史地考证论著汇辑》,中华书局,1957年,129—157页。
    ③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北京:三联书店,1957年,1—154页。
    ④姚薇元《北朝胡姓考》,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年。
    ⑤陈连庆《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姓氏研究》,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
    ⑥张广达《唐代六胡州等地的昭武九姓》,《北京大学学报》1986年第2期,71—82页;后收入氏著《西域史地丛稿初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249—-280页。
    ⑦陈国灿《魏晋至隋唐河西人的聚落与火袄教》,《西北民族研究》,1988年第1期,3—9页。
    ⑧蔡家艺《沙陀族历史杂探》,《民族研究》2001年第1期,71—80页。
    ①卢兆荫《何文哲墓志考释-兼论隋唐时期在中国的中亚何国人》,《考古》1986年第9期,41—48页。
    ②蔡鸿生《唐代九姓胡与突厥文化》,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
    ③周伟洲《吐谷浑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45—156页。
    ④章群《唐代蕃将研究》,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86年。
    ⑤马小鹤《米国钵息德城考》,《中亚学刊》第2辑,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109—125页。
    ⑥荣新江《北朝隋唐粟特人之迁徙及其聚落》,《国学研究》第6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27—85页;收入《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19—110页;《安史之乱后粟特胡人的动向》,《暨南史学》第2辑,2003年,102—123页。
    ⑦吴玉贵《凉州粟特胡人安氏家族研究》,《唐研究》第3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295—339页。
    ⑧罗丰《流寓中国的中亚史国人》,《国学研究》第7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235—278页,后收入氏著《胡汉之间—“丝绸之路”与西北历史考古》,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207—247页。
    ⑨芮传明《五代时期中原地区粟特人活动探讨》,《史林》,1992年第3期,7—-13页;《汉唐时期诸“胡”考辨》,《铁道师院学报》1992年第4期,9—14页。
    ⑩程越《从石刻史料看入华粟特人汉化》,《史学月刊》1994年第1期,22—-27页。
    11羽田亨《漠北之地与康国人》,初刊于《支那学》第3编5号,1923年;后收入氏著《羽田博士史学论文集(上)》,京都东洋史研究会,1957年,395—406页。
    12小野川秀美《河曲六胡州の沿革》,京都帝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东亚人文学报》1卷4号,1942年,194—-226页。
    13桑原骘藏《隋唐时代に支那に来往した西域人に就ぃこ》,原载《内藤博士还历祝贺支那学论丛》,后收入《桑原骘藏全集》第2卷,东京:岩波书店,1968年,270—360页。
    14前田正名《河西の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吉川弘文馆,1964年,15—86页。
    16护雅夫《东突厥国家内部的粟特人》,《古代トルコ民族史研究》Ⅰ,东京:山川出版社,1967年,61—93页。
    17森部丰《唐前半期河北地域におけろ非汉族の分布と安史军的渊源の一形态》,《唐代史研究》第5卷,东京日本唐代史研究会,2002年,22—25页;又见氏文《唐后期至五代的粟特武人》,温晋根译,载法国汉学第10辑(《粟特人在中国—历史、考古、语言的新探索》),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226—-234页。
    18 Edwin. G. Pulleyblank(蒲立本),“A. Sogdian Colony in Inner Mongolia", T'oung-pao, Vol.XLI,1952, pp.317-356. n.2.
    19 Albert E.Dien(丁爱博),“The Bestowal of Sur-names under the Western Wei-Northern Zhou:A Case Counter-acculturation", T'oung-pao,Vol.LXIII,No.2-3, pp.137-177.
    ① A·Forte(富安敦),The Hostage An-shigao and His Offspring, Kyoto1995,pp.100-107.
    ①魏义天(Vaissiere):《粟特柘羯军在中国》,阿米娜译,载《法国汉学》第10辑(《粟特人在中国一历史、考古、语言的新探索》),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235—240页。
    ①“胡”是一个经历长期演变的种族文化概念。1919年,王国维先生曾在《西胡考》中对这个概念作了卓越的分析。随后吕思勉撰《胡考》,赞同王氏意见,断言:“先汗之世,匈奴、西域兼被胡称;后汉以降,匈奴浸微,西域遂专胡号;其见卓矣。”见吕思勉《吕思勉读史札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8月,1177页。
    ①陈寅恪先生曾说,“代北之姓,多代表其国名。所谓国者,质言之,即部落也”。见陈寅恪《李唐氏 族之推测》,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3,1931年,45页。后收入氏著《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329页。由于“虞”、“鱼”谐音,多数学者认为二者可以通假,虞弘即鱼弘。见罗新《虞弘墓志所见的柔然官制》,《北大史学》第12辑,2007年,50页注3,收入氏著《中古北族名号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08—-132页。
    ①林梅村《稽胡史迹考一太原新出隋代虞弘墓志的几个问题》,《中国史研究》2002年第1期;收入氏著《松漠之间一考古新发现所见中外文化交流》,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170页。
    ②罗丰《一件关于柔然民族的重要史料—隋虞弘墓志考》,《文物》2002年第6期,71-83页、93页;收入氏著《胡汉之间—“丝绸之路”与西北历史考古》,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405—422页。
    ③张庆捷《虞弘墓志考释》,《唐研究》第7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102—-108页。
    ④郭平梁《<虞弘墓志>新考》,《民族研究》2006年第4期,64—70页。
    ⑤周伟洲《虞弘墓志释证》,载荣新江编《中外关系史:新史料与新问题》,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247—257页。
    ⑥余太山《鱼国渊源臆说》,《史林》,2002年第3期,16—20页。
    ⑦王小甫《拜火教与突厥兴衰》,《历史研究》2007年第1期,24—-40页。
    ⑧罗新《虞弘墓志所见柔然官制》,108—-132页。
    ⑨荣新江《隋及唐初并州的萨保府与粟特聚落》,原载《文物》2001年第4期,此据氏著《中古中国与 外来文明》,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169-179页。
    ①据张庆捷分析,在目前已经发现的几座具有明显粟特风格的的墓葬中,总的来看,虞弘墓葬是粟特因
    素最多、汉族因素最少的。石堂画像中的果树、毡帐、服饰、器具皆纯中亚风格,基本不见汉族因素。
    ②《隋书》卷四O《虞庆则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1173页。
    ③《隋书》卷四O《虞庆则传》载虞庆则家族“代为北边豪杰”,其人“身披重铠,带两键,左右驰射,本州豪侠皆敬惮之”,1173页。《隋书》卷六四《鱼俱罗传》载其人“臂力绝人,身气雄壮,言闻声百步”,1517页。这些描述都应该表现了他们具有典型的北族豪杰特征。
    ④林梅村先生认为稽胡、铁勒等也有祆教信仰,笔者认为应该持谨慎态度,相关辨证见下文。林梅村先生观点见上揭书,178—180页。
    ①关于虞弘粟特民族的特征,相关的讨论已经非常之多。这里强调的是除了葬具及石堂画面的表现出的浓郁的粟特文化特征外,还应充分重视关于虞弘遗骸的线粒体DNA序列多态性分析的报告。据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考古DNA实验室、吉林大学生命科学院谢承志、崔银秋等人的实验结果表明,虞弘本人的线粒体DNA序列具有欧洲序列特征,而其夫人的线粒体DNA序列则同时具有欧洲序列和亚洲序列特征。这一研究成果为进一步分析虞弘墓的文化渊源提供了来自遗传学方面的信息与佐证。参见谢承志等《虞弘墓出土人类遗骸的线粒体DNA序列多态性分析》,载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市文物研究所等编著《太原隋虞弘墓》附录5,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204—-208页。
    ②如果按照25年为一代往上推算,从虞弘生于公元534年看,其祖父虞奴栖生活的年代应该大约在5 世纪下半期到6世纪上半期。
    ①《隋书》卷四○《虞庆则传》,1173页。
    ②周一良《领民酋长与六州都督》,原载中研院《历史语言所集刊》第20本,1948年;后收入氏著《魏晋南北朝史论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190-214页。
    ③有学者认为,大约在太延二年,虞弘祖父虞奴栖被北魏封为“领民酋长”,这个推测无疑是错误的。因为据虞弘墓志,他生于534年,很难想象其祖父长他120岁。
    ④参见罗丰《一件关于柔然民族的重要史料—隋虞弘墓志考》,《胡汉之间—“丝绸之路”与西北历史考古》,405—-422页;罗新《虞弘墓志所见柔然官制》,《中古北族名号研究》,108—132页。
    ①《魏书》卷五八《杨播附弟椿传》,1217页。
    ②林梅村《稽胡史迹考一太原新出隋代虞弘墓志的几个问题》,178页。
    ③耿世民《回纥突厥文碑铭译文》,载林干编著《突厥与回纥史》,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年,383页。
    ④羽田亨《唐光启元年书写沙州·伊州地志残卷に就ぃて》,《羽田博士史学论文集》上,京都:同朋舍,1955年(昭和32年),587页。
    ⑤郭平梁前揭文,64—-70页。
    ⑥薄骨律城为赫连氏所建,初为胡地城,北魏太延二年(公元436年)置镇。孝昌中,改置灵州。虞弘的祖父活动于6世纪前后,从时间上看,尉纥陵城不可能为薄骨律城。
    ①周一良前揭书,第210页。
    ②《新唐书》卷二一七《回纥传》上,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6121页。
    ③周一良上揭书,第210页。这里的齐神武应该是高欢——笔者注。
    ④陈寅恪述,万绳楠整理《魏晋南北朝讲演录》,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7年,88—89页。
    ①大象二年九月,北周静帝诏命杨坚为左大丞相,都督内外诸军事。《隋书》卷一《高祖》上,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4页。
    ②如张国刚等先生认为,北周隋唐府兵有两种统领系统,一是二十四军统领系统,其后发展为内府内军,另一是乡兵等州兵系统,后来发展成外府外军。参见张国刚《唐代府兵渊源与番役》,收入氏著《唐代政治制度研究论集》,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11—12页;又见毛汉光《西魏府兵史论》,收入氏著《中国中古政治史论》,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0年,260—266页。
    ③《周书》卷二三《苏椿传》云:“置当州乡帅,自非乡望允当众心,不得预焉”。(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395—396页。)由乡中望族统领乡团则是各家公认的事实。参见滨口重国《西魏の二十四军と仪同府》,收入氏著《秦汉隋唐史研究》上,东京大学出版会,1996年;又见菊池英夫《关于北朝军制中所谓的乡兵》,《重松先生古稀记念九州大学东洋史论丛》,九州大学文学部东洋史研究室编,1955年,此转引谷川道雄著、李济沧译《隋唐帝国形成史论》,上海古籍出版社,331一332页;谷霁光《府兵制度考释》,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唐长孺《魏周府兵制辨疑》《魏晋南北朝史论丛》,北京:三联书店,1955年;又见朱雷、唐刚卯选编《唐长孺文存》,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451—-456页。
    ①《周书》卷三三《王悦传》传载,王悦本为宇文泰大行台尚书,魏废帝二年,“属改行台为中外府,尚书员废,以仪同领兵还乡里”。(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1173页。)
    ②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213页。
    ③国家图书馆藏敦煌文书(新编354:8418号)《天下姓望氏族谱残卷》记载:(晋)阳郡三姓(原注:并州),仪、景、鱼。另《太平寰宇记》卷四O《并州》姓氏条:晋郡三姓:鱼、仪、景。(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1243页。)
    ④《隋书》卷四○《虞庆则传》,1174页。
    ①唐长孺上揭书,213页。
    ②姜伯勤《隋检校萨保虞弘墓石椁画像石图像程序试探》,《中国祆教艺术史研究》,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123页。
    ③虞弘初名鱼弘,后来才改姓虞弘。大概因为改姓虞氏的时间非常短,撰碑者未明其故,初刻为“虞国人”,剜改后才为“鱼国人”。从当时的情况看,作为并州大族,鱼氏家族成员改姓为虞者并不多,目前所见仅有虞庆则一例。虞庆则舍“鱼”从“虞”的原因先置而不论,作为虞庆则的后任,虞弘的改姓显然与鱼庆则的姓氏改易密切相关,这也应该是虞弘依附虞庆则的又一证据。
    ①荣新江《隋及唐初并州的萨保府与粟特聚落》,《文物》2001年第4期,86—88页。
    ①赵万里《魏晋南北朝墓志集释》卷9,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年,图版484、323页。
    ②唐耕耦、陆宏基《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1册,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6年,40—41页。
    ③参见隋唐五代墓志汇编总编委员会编《隋唐五代墓志汇编》(陕西)第1册,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年,107页。
    ④侯灿、吴美琳《吐鲁番出土砖志集注》,成都:巴蜀书社,2003年,107页。
    ⑤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1634页。
    ⑥参见荣新江《翟突娑墓志》,《从撒马尔干到长安》,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108页。
    ⑦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89页。张广达《祆教对唐代中国之影响三例》,《法国汉学》第1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年,145页;龚方震、晏可佳《祆教史》,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273—-276页;荣新江《北朝隋唐粟特人之迁徙及其聚落》,62页。
    ⑧林梅村前揭书,179页。
    ①有学者推测“突娑”就是“达娑”,语出《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清节达娑,未闻斯美”一句。因此翟突娑可能为景教徒。参见向达上揭书,89页;又见荣新江《隋及唐初并州萨保府与粟特聚落》,《文物》2001年第4期,86页;但仍主张翟突娑亦为祆教徒。但有学者据此推测并认为景教徒也可以担任似乎是粟特人的专职--萨宝,参见罗丰《一件柔然民族的重要史料》,422页。林悟殊先生对此持反对意见,认为萨保一定具有火祆教徒的身份。
    ②参见姚薇元《北朝胡姓考》,310页。
    ③《魏书》卷一○三《高车传》,2307页。
    ④段连勤《丁零、高车与铁勒》,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42页。
    ⑤岑仲勉《揭出中华民族与突厥族之密切关系》,原刊于1945年《东方杂志》41卷3号,此据氏著《突厥集史》下,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1094页。
    ⑥《魏书》卷一○三《高车传》载北魏高宗时,“五部高车合聚祭天,众至数万,大会,走马杀牲,游绕歌吟忻忻,其俗称前世以来无盛于此”。(2309页。)林梅村先生怀疑这里的“天”与祆教主神有关。
    ①学界推证高车(铁勒)民族有祆教信仰的例证,多因并州翟突娑、伊州翟盘陀两例。笔者看来,姓翟氏不是二人出自高车民族的依据,而是他们在政治经济上依附高车人的结果。
    ②《资治通鉴》卷一三七武帝永明十年正月丁酉条载:“魏旧制,每岁祀大于西郊,魏主与公卿二干余骑,戎服绕坛,谓之蹹坛。明日复戎服登坛致祀,又已绕坛,谓之绕天。”(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4320页。)
    ③段成式《酉阳杂俎》载:“突厥事祆神,无祠庙,刻毡为形,盛于皮袋,以脂苏涂之;或系于杆上,四时祀之。”(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123页。)作为舶来品,突厥的袄神崇拜有适应游牧民族流动性的特点,它应该没有孕育商队首领“萨宝”的土壤。
    ①《资治通鉴》卷一○七晋孝武帝太元十三年二月条,3382页。
    ②《资治通鉴》卷一二三宋文帝元嘉十六年九月条载“杂胡降者又数十万”,(3874页。)这里的“杂胡”应包含这批被俘的粟特商胡在内。
    ③《资治通鉴》卷一二六文帝元嘉二十八年正月条,3963页。
    ①段连勤《丁零、高车与特勒》,138页。
    ②《资治通鉴》卷一二六宋文帝元嘉二十八年正月条胡三省注,3964页。
    ③《资治通鉴》卷一二六文帝元嘉十六年九月条,3874页。
    ④参见余太山《两汉魏晋南北朝正史西域传要注》,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460—-462页。
    ①荣新江《隋及唐初并州的萨保府与粟特聚落》,《文物》2001年第4期,86-88页。据墓志,翟突娑卒于公元615年,年70,其人应生于公元545年左右。因此,如果认为他在北齐时从并州迁居洛阳,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②杨街之《洛阳珈蓝记》,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23页。
    ③《晋书》卷一一三《苻坚载记》,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2011页。
    ①《隋唐五代墓志汇编》(陕西)第1册,107页。
    ②里夫什茨《穆格山出土粟特法律文书》,197页。转引蔡鸿生《仰望陈寅恪》,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145页。蔡鸿生先生分析,“槃陀”一词,有时不能按照“奴仆”的实质意义去理解,有时应将它视为“阿奴”之类的乳名更符合实际。安诺槃陀的名字似可分解为“诺”(神名“Nahid”的缩写)加“槃陀”,意即“诺娜神之仆”。这个名字显示了“安诺槃陀”一名的祆教特征。
    ③《周书》卷五O《突厥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
    ④唐道宣著,范祥雍点校,《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1,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13页。
    ⑤《吐鲁番出土文书》第7册,351页。
    ⑥《吐鲁番出土文书》第3册,318—321页。这里的“畔陀”很显然就是“槃陀”。
    ①张鷟撰《朝野佥载》卷三,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64页。
    ②同上书,65页。
    ①《魏书》卷一O三《高车传》,2310页。
    ②《魏书》卷四《世祖太武帝本纪》,123页。
    ③《魏书》卷五《高宗文成帝本纪》,175页。
    ④《魏书》卷六《显祖献文帝本纪》,259页。
    ⑤以上两次均见《魏书》卷七《高祖孝文帝本纪纪》第369页。
    ⑥参见《魏书》卷一○二《西域传》,2259—2281页。
    ①段连勤《丁零、高车与铁勒》,179页。
    ①参见荣新江《古代塔里木盆地周边的粟特移民》,《西域研究》1993年第2期,8—15页;《西域粟特移民聚落补考》,《西域研究》2005年第2期,1—11页。
    ②唐耕耦、陆宏基《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1册,40—41页。
    ③《吐鲁番出土文书》第3册,75页。
    ④《吐鲁番出土文书》第3册,319页。
    ①[唐]玄奘撰,季羡林等点校《大唐西域记》,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8页。
    ①《通典》卷一九七《边防十三》突厥,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1071页。
    ②《刘餗小说》,转引自岑仲勉《突厥集史》(上),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168页。
    ③《旧唐书》卷一O四《封常清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3209页。
    ④《新唐书》卷一九二《忠义中·张巡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5537页。
    ⑤《全唐文》卷二四一,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3212页。这里的“拓羯”应该是“柘羯”之误。
    ①关于安菩墓志研究的相关论著主要有: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龙门唐安菩夫妇墓》,《中原文物》1982年第3期,图版3—9页;赵振华、朱亮《安菩墓志初探》,《中原文物》1982年第3期,37—-40页;赵俪生、温玉成《一通与唐史、中亚史有关的新出土墓志》,《西北史地》1986年第3期;张广达《唐代六胡州等地的昭武九姓》,《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86年第2期,71—82页;姜伯勤《唐安菩墓三彩骆驼所见“盛于皮袋”的袄神——兼论六胡州突厥人与粟特人之祆神崇拜》,载荣新江主编《唐研究》第七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此据所撰《中国祆教艺术史研究》,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4月,225—236页。
    ②[唐]李至远《唐维州刺史安侯神道碑》,《全唐文》卷四三五,4435页。
    ③《旧唐书》卷一九四《突厥传》(上),5162页。
    ①墓志原题为《唐故上开府大将军安府君墓志铭(并序)》《唐代墓志汇编》,180页;《全唐文补遗》第4辑,1997年,328页。
    ②原题为《唐故蜀王府安君墓志铭》,《唐代墓志汇编》,385页;《全唐文补遗》第6辑,1999年,294—-295页。
    ①原题为《大唐故平口口口戍主康府君墓志铭(并序)》,《唐代墓志汇编》,658页;《全唐文补遗》第3期,1996年,448—-449页。
    ②原题为《故歧州歧山府果毅安府君墓志》,《唐代墓志汇编》,1180页;《全唐文补遗》第2辑,1995年,426—427页。
    ①藤田丰八著,杨鋉译《西域研究》,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171页。
    ②白鸟库吉《西域史研究》上,东京:岩波书店,1941年,99页。
    ③黄永年上揭书,133—163页。
    ④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99页。
    ⑤转引自芮传明《古突厥碑铭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191页。
    ⑥沙畹著,冯承钧译《西突厥史料》,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127页。
    ⑦魏义天《粟特柘羯军在中国》,阿米娜译,载法国汉学第十辑(《粟特人在中国—历史、考古、语言的新探索》),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235—-240页。
    ①芮传明《“曳落河”、“柘羯”考》,《西域研究》1991年第3期,37页。
    ②这里的“西域”指玉门关、阳关以西直至地中海东岸的广大中亚、西亚地区。
    ③这里指父系血统。
    ①陈春生主编《学理与方法——蔡鸿生先生执教中山大学五十周年纪念文集》,香港:博士苑出版社,2007年,4—-6页。沈睿文先生则对蔡先生的论断提出质疑,见氏文《重读安菩墓》,《故宫博物院院刊》(京),2009年第4期,6—-21页。文章认为,安金藏在为其父母举行的合葬仪中使用了犬视,并对袄教战神牡鹿和司水女神兼丰饶之神阿娜希塔致祭奉祀。其中,对前二者分别使用了现实中的动物,即犬和鹿,这就是《唐书·安金藏传》所载“犬鹿相狎”和“原上旧无水,忽有涌泉自出”的真实内容。但由于此安氏一族信仰佛教,我们注意到敦煌壁画宣传佛教教义的故事中有化鹿救人事,因此本文仍从蔡鸿生先生的观点。
    ②陈寅恪述,万绳楠整理《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87页。
    ①同上,84页。
    ②《三国志·魏志》卷三O《鲜卑传评》(下)裴注引《魏略·西戎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1789页。
    ③王国维《观堂集林》第2册,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606—-620页。
    ①荣新江《萨保与萨薄:北朝隋唐胡人聚落首领问题的争论与辨析》,《伊朗学在中国论文集》第3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11月,43页。
    ①《旧唐书》卷一九四《突厥传》(下),5181页。
    ②吴玉贵《突厥汗国与隋唐关系史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40—-42页
    ③参见《大唐西域记》卷一,100页;卷一二,963页。《慈恩传》卷二,31页。
    ④《隋书》卷八三《西域传》,1850页。
    ⑤《隋书》卷八三《西域传》,1854页。
    ⑥《隋书》卷八三《西域传》,1850页。
    ⑦《旧唐书》卷一九四《突厥传》(下),5185页。
    ①参见荣新江《萨保与萨薄:北朝隋唐胡人聚落首领问题的争论与辨析》,43页。
    ①荣新江《粟特与突厥——粟特石棺图像新印证》,载周伟洲主编《西北民族史论丛》第四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22页。
    ①据《资治通鉴》卷二○五则天后长寿二年一月甲寅条,安菩之子安金藏曾隶籍太常(6490页)。按太常府是唐代掌管礼乐的最高行政机构。《隋书·百官志》:“太常,掌陵庙群祀,礼乐仪制,天文术数衣冠之属。”历代大体相同。太常卿下设有与音乐密切相关的太常博士,协律都尉等。安金藏供职于太常府,或与他擅长乐舞有关,而擅长乐舞大概是受到了粟特人及其舞乐的影响。
    ②[唐]吴兢《贞观政要》卷九安边第36,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275页。
    ①《通典》卷一九七《边防十三》突厥,1071页。
    ②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45页。
    ③《全唐文》卷二四一,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3212页。
    ①《唐会要》卷七三安北都护府,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1311—1314页。
    ②《旧唐书》卷六二,2388页。
    ③《资治通鉴》卷一九三贞观四年条,6076页。
    ④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45页。
    ①吴玉贵《突厥汗国与隋唐关系史研究》,179—180页。
    ②同上。
    ③参见李华珍、周长楫《汉字古今音表》(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251页、258页。
    ④《册府元龟》卷四○七将帅部谏诤,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4847页。
    ⑤同上
    ⑥吴玉贵《突厥汗国与隋唐关系史研究》,180页。
    ①《旧唐书》卷一○九《阿史那社尔传》,3288—3289页。
    ②《旧唐书》卷一九四《突厥传》(下),5182页。
    ③《旧唐书》卷一○九《阿史那社尔传》,3289页。
    ①其中,康阿义是人名;“屈”,根据罗新先生的释义,同“阙”(ku1),为突厥官号,参见罗新《论阙特勤之阙》,《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达干”(tarqan)为突厥官称。本文略去官职名号,省称“康阿义”。
    ①颜真卿《文忠集》卷六《特进行左金吾卫大将军上柱国清河郡开国公赠开府仪同三司兼夏州都督康公神道碑》,《丛书集成》本,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41—-43页。
    ②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19—22页。
    ③E.G.Pulleyblank,"A Sogdian Colony in Inner Mongolia",T'oung-pao,pp.339—340;护雅夫《东突厥国家内部的粟特人》,《古代トルコ民族史研究》Ⅰ,东京,1967年,61—93页。
    ①克劳森比定了“十二部”中前八个部落名称,参见G·Clauson, A propos du manuscript tibetain 1283. Journal Asiatique 1957, pp.11-24;中国藏学家王尧有“十二部”汉文完整译名,参见王尧,陈践译敦煌古藏文本《北方若干国君之王统续记》,《敦煌学辑刊》1982年第2辑。
    ②Bomboci,On the Ancient Turkic Title eltabar,Proceedings of the lxth Meeting of thePermanent International Altaistic Conference,Napoli,1970,pp.1-66;哈密尔顿《九姓乌古斯和十姓回鹘考》注23,耿异译,载于《敦煌学辑刊》1983年第4期。
    ③罗新:《柔然官制续考》,《中华文史论丛》2007年第1期,123页。
    Talat Tekin(特金),A Grammar of Orkhon Turkic, Bloomington,In IndUniversity,1968, p.311.
    ①陈国灿《唐乾陵石人像及其衔名研究》,《文物集刊》第2辑,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年,189-203页。
    ②“染”、“蓝”、“羡”这三个字的中古拟音,诸家所见基本相同。参见李珍华、周长楫编撰《汉字古今音表(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242页、440页、457页;蒲立本《上古汉语的辅音系 统》,潘悟云,徐文堪译,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143页、195页。
    ①如“rahant"译为“罗汉”,“roxsan"译为“禄山”,“bori"译为“附离”(突厥语“狼”的意思),都是以中古汉语“1”音对译外来词“r”。
    ②马伯乐:《唐代长安方言考》,聂鸿音译,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59页。
    ③参见蒲立本《上古汉语的辅音系统》韵图,9页;又见第19页蒲氏关于中古“iαm”与“iem'’读音合流的论述。
    ④王力先生认为,只要主元音相同,不同韵尾的字也可互相谐声。《汉语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63页。
    ⑤陈国灿前揭文,189-203页。
    ①岑仲勉译《毗伽可汗碑》,载《突厥集史(下)》,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912页。
    ②夏德(F.Hirth)、蒲立本等皆主张古突厥碑铭中的“拔塞匐”就是西突厥十姓拔塞干部落首领,参见E·G·Pulleyblank, The Chinese Names for the Turks,i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vol.85,no(1965),pp.121-125.岑仲勉先生先疑这里的“拔塞匐”为娑葛,后又根据汤姆森(V.Thomson)的意见,认为此人为黠嘎斯可汗。但黠嘎斯可汗称号为何称“拔塞匐”,岑氏并未给出解释。参见岑仲勉《突厥集史》,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896页.今从蒲立本之说。
    ③引文系以毗伽可汗的口吻自叙,故这里的“朕”应是毗伽可汗。
    ④《资治通鉴》卷二○六则天后圣历元年,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6535页。
    ⑤《资治通鉴》卷二○六则天后圣历二年,6543页。
    ①E·G·Pulleyblank, "A Sogdian Colony in Inner Mongolia", pp.339-340,n2.
    ②参见罗新《可汗号之性质》,《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收入氏著《中古北族名号研究》,1—26页。
    ③康阿义先世从十箭之地徙转漠北并跻身“北蕃十二姓”的过程,由于史料缺乏目前尚不得而知。不过 从其父司职默啜可汗卫衙官看,这一家非一般部酋可比。卫衙官执掌突厥汗庭侍卫部队,《周书·突厥传》云:“侍卫之士谓之附离,夏言亦狼也;盖本狼生,志不忘旧”,后汗国著名谋臣暾欲谷也曾任默啜之衙官。卫衙官一职,不仅反映了康阿义一家的北族属性,也反映了其先世复投漠北后在汗国地位的迅速窜升,这些都为其家族跻身“北蕃十二姓”创造了条件。
    ①参见林梅村、陈凌、王海城:《九姓回鹘可汗碑研究》,《欧亚学刊》第1辑,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12月,161页。
    ①参见荣新江《安史之乱后粟特胡人的动向》,《暨南史学》第2辑,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102—123页。
    ①《三国志》卷三三《蜀书(三)》,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895页。
    ②周绍良主编《唐代墓志汇编(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658页。
    ③荣新江先生在《安禄山种族与宗教信仰》一文曾指出这一点,《北京大学百年国学文萃·史学卷》,1998年,765页。“三奴”来自中古波斯语Sebuxt,意为“众神(三神)拯救”,参见E·G·Pulleyblank,"A Sogdian Colony in Inner Mongolia",p.340注文。
    ④《康公神道碑》有“没野波妻阿史那氏为公介马”一语,是知康没野波亦娶阿史那氏。
    ①据《康公神道碑》康阿义另一子康英俊娶李光弼从兄之女为妻,而李氏一族本为契丹门族,见于《旧唐书》卷一一○《李光弼传》,3303页。
    ②本节笔者发表于《首都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2010年第4期,17—22页。
    ③碑题全称为《唐故邠宁庆等州节度观察处置使朝散大夫检校户部尚书兼御史大夫赐紫金鱼袋赠右仆射 史公神道碑》,《全唐文》卷六○九,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2726页。
    ①墓志全称为《唐故邰宁庆等节度检校户部尚书兼御史大夫赠尚书右仆射北海史公志铭》,2004年6月出土于洛阳孟津县朝阳镇张阳村,现藏于洛阳师范学院。本文相关墓志录文摘自郭茂育、赵振华《唐《史孝章墓志》研究》,《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第4期,2007年,115—121页。
    ②《旧唐书》卷一八一《史宪诚传》,4685页。
    ③《新唐书》卷二一O《史宪诚传》,5935页。
    ④主张这一族出于昭武九姓的学者很多,说法大体相同,这里仅列举部分学者的文章和著作:罗丰,《固原南郊隋唐墓地》,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196—199页;森部丰《略论唐代灵州和河北蕃镇》,载史念海编《汉唐长安与黄土高原》,《中国历史地理论丛》增刊,陕西师范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1998年,258—265页;荣新江《安史之乱后栗特胡人的动向》,《暨南史学》第2辑,2003年,112页;此前日本学者小野川秀美也注意到史宪诚为粟特人的可能性,参见氏著《河曲六胡州の沿革》,京都帝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东亚人文学报》第1卷第4号,1942年。
    ⑤参见郭茂育、赵振华前揭文。
    ①同上。
    ②《隋书》卷八四《北狄传》,1879页。
    ③《旧唐书》卷一九五《回纥传》,5195页。
    ①《新唐书》卷二一七《回纥传》,6115页。
    ①《旧唐书》卷一九九《北狄传》,5343页。
    ②姚薇元《北朝胡姓考》,68页。
    ③《旧唐书》卷一九五《北狄传》,5198页。
    ④《通典》卷一九八,1081页。
    ⑤《通典》卷一九八,1084页。
    ⑥据日本学者小野川秀美考证,回纥多览葛部是由多览与葛两姓组成:参见小野川秀美《铁勒考》,《东洋史研究》1940年第5卷2号,此转引自段连勤《丁零、高车与铁勒》,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270页。
    ①《资治通鉴》卷二四六武宗会昌二年条,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7965页。案爱耶勿弘顺又曰被赐李弘顺,参见《旧唐书·回纥传》,5214页。司马光从《实录》而取其名为爱弘顺。
    ②《新唐书》卷二一七《回纥传》,6126页。
    ③罗丰《固原南郊隋唐墓地》,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196页。
    ①《新唐书》卷二一七《回鹘传》,6114页。
    ②《唐会要》卷九八,1743页。
    ③《资治通鉴》卷二一五,6848页。
    ④《资治通鉴》卷二三八宪宗元和四年条,7666页。
    ⑤《旧唐书》卷一八一《史宪诚传》,4685页。
    ①森部丰:《略论唐代灵州和河北藩镇》,载史念海编《汉唐长安与黄土高原》,《中国历史地理论丛》增刊,陕西师范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1998年,第260—-262页。
    ②根据马驰的论证,河朔三镇各有其特色,总体来看都是蕃汉结合、蕃化程度较高。从安史乱军内部“胡”、“虏”二分的观点去分析,以成德“虏”部势力最盛,幽州次之,而魏博“胡”风较强。参见马驰《唐幽州侨治羁縻州与河朔藩镇割据》,《唐研究》第四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199—215页。
    ③《资治通鉴》卷二二四,7222页。
    ①罗丰《固原南郊隋唐墓地》,185—216页。
    ①《新唐书》卷二二五《安禄山传》,6414页。
    ②《旧唐书》卷一四二《李宝臣传》,3865页。
    ③(唐)李德裕《李卫公会昌一品集》卷一五《论译语人状》载:“右缘石佛庆等,皆是回鹘种类,必与本国友情…”, 《丛书集成》本,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121页。
    ①虽然昭武姓氏的来源至今争论未定,但它们无疑是绝大多数入华粟特人沿用的姓氏,且较早为华夏传统认可,因此昭武姓氏也与普通“汉姓”一样,也成为内徙的后进或浅化蕃族仿冒的对象。
    ②参见马驰前揭文,199—215页。
    ③除此之外,唐五代还有一些枝派于突厥阿史那氏的史氏后裔,如史大奈、史善应、史怀道等;此外,汉人之中也应有不少人姓史、何、曹等姓氏。但上述两种情况或为唐廷赐姓,或本非外来民族,与粟特人的政治影响或文明同化无关,故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另从数量上看,这些人在河朔等地的数量也应居于少数,可权置而不论。
    ④参见邓小南《论五代宋初“胡/汉”语境的消解》,《文史哲》2005年第5期。
    ①本节笔者发表于《兰台世界》2011年第4期,13—17页,原文有删节。
    ②参见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28—35页。后代学者多承陈氏之说,许多讨论唐代河朔粟特人的著文,都将李怀仙作为必引之案例,兹不一一列举。
    ③《旧唐书》卷一四三《李怀仙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3895页。
    ①《旧唐书》卷一四三《李怀仙传》,3896页。
    ②《旧唐书》卷一四二《李宝臣传》,3865页。
    ③《旧唐书》卷一九九《北狄传》下,5354页。
    ④同上,5356页。
    ⑤《旧唐书》卷一八五《宋庆礼传》,4814页。
    ⑥《旧唐书》卷一四三《李怀仙传》,3896页。
    ①根据马驰的论证,河朔三镇各有其特色,总体来看都是蕃汉结合、蕃化程度较高。从安史乱军内部“胡”、“虏”二分的观点去分析,以成德“虏”部势力最盛,幽州次之,而魏博“胡”风较强。参见马驰《唐幽州侨治羁縻州与河朔藩镇割据》,《唐研究》第四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199—215页。
    ③《资治通鉴》卷二二二肃宗上元二年条引用的《蓟门纪乱》,记述了这次范阳叛军内乱,7110页。
    ③李锦绣《“城傍”与大唐帝国》,《学人》第8辑,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年,77页。
    ④《旧唐书》卷一九九《北狄传》(下),5350页。
    ①杜甫《悲青阪》, 《全唐诗》卷二六○,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2268页。
    ②彭汝砺《鄱阳集》卷二《奚奴》, 《丛书集成》本,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102页。
    ③彭汝砺上揭书卷六《广异记·宇文觌》,115页。
    ④白种人在营州一带的活动,或经这里深入东北,最早可能与十六国时期石赵政权的兴亡活动有关。石赵政权的核心是羯族集团,羯人之先人为“匈奴别部羌渠之胄”,据证与中亚月氏人关系密切,有深目、高鼻、多髯等白种人特征。石赵政权前都襄国(今河北邢台),后都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去东北相当近便。冉闵灭羯,“高鼻多须至有滥死者半”,“胡羯去者填门”,逼得他们往关外逃难,这其 中当有一部分羯胡留寓在相对安定的营州地区经商兴业,或经这里逃往更远的北方,自此便生活在东北亚游牧部落之中。这些人逐渐被当地民族同化,其婚姻圈子显然亦不限于本族范围,他们与当地游牧民族通婚,并产生出一些混血种裔。这样,世代生活于东北亚的不少游牧部族,其内部出现了最初的具有白种人血统的“类胡”成员。北朝隋唐时代迁入辽东地区的中亚胡族亦不在少。《魏书·安同传》载:“安同,辽东胡人也。其先祖曰世祖,汉时以安息王侍子入洛,历魏至晋,避乱辽东,遂家焉”。安同祖先为安息人,家籍在今中亚伊朗一带,从种属上看,无疑属印欧白种。此安氏一族在辽东繁衍,应与当地蕃族有姻亲关系。隋末,粟特人石世则在营州一代具有相当势力;开元营州提督宋庆礼招商辑胡,又有一批昭武九姓相继来到这里,他们无疑也与营州附近的突厥、奚、契丹、靺鞨等族通婚。中古史上大名鼎鼎的“营州杂种胡人”安禄山、史思明,就是粟特与突厥联姻的产物。
    ①《新唐书》卷一一○《李多祚传》,4124页。
    ②见于《新五代史》卷七三《四夷附录》中华书局,1974年;《旧唐书》卷一九九《北狄传·室韦》,5357页;《新唐书》卷二一九《北狄传·室韦》,6176页。
    ③关于稽胡的族源,史书有三种不同说法。其一匈奴说,“稽胡一曰步落稽,盖匈奴别种,刘元海五部之苗裔也”。其二赤狄说,“或云山戎、赤狄之后”。这两种说法并见《周书》卷四九《异域上·稽胡》,中华书局,896—897页。其三白翟说,“今其俗云丹州白室,胡头汉舌,其状似胡,其言习中夏。白室即白翟语讹耳。近代号为步落稽胡,自言自翟后也”。“石州……春秋时属赵,亦为白狄之地,今步落稽其胄也”。这种说法见于《太平寰宇记》卷三五《丹州·风俗》引《隋图经杂记》;《元和郡县图志》卷三《丹州》。现代研究者对稽胡的族源亦无统一认识。周伟洲教授认为,“稽胡应是以南匈奴五部后裔为主体,融合了西域胡及山居土著(包括汉族)而形成的一种杂胡”。见于周伟洲《中国中世纪西北民族关系研究》,147页。这个看法基本代表了当前学界对稽胡族源的主流意见。笔者本文 从周氏之说。
    ①陈子昂《上军国机要事》,《全唐文》卷二一一,中华书局,2001年,2136页。
    ②《资治通鉴》卷二六O,中华书局,1956年,6522页。
    ④Edwin·G·Pulleyblank,The Backround of The Rebellion of An Iu-San,London,1955, p.15。
    ①①荣新江《安禄山的种族和宗教信仰》,原载于《第三届唐代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7年。收入氏著《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222—237页。又见荣新江《安世高与武威安姓——评<质子安世高及其后裔)》,黄时鉴编《东西交流论谭》,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366—379页,收入《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427—440页。A Forte(富安敦)文见The Hostage An shigao and His Offspring,Kyoto 1995,pp.100-107.
    ②《隋书》卷七五《何妥传》,1709页。“西城”据《通志》卷一七四《何妥传》当作“西域”。关于何敬滔族源,还可以参看森部丰《魏博节度使何弘敬墓志试积》, 《吉田先生古稀纪念史论集》,东京:吉田先生古稀纪念文集编撰委员会,125-147页。荣新江《安史之乱后粟特胡人的动向》,《暨
    南史学》第2辑,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
    ③何敬滔妻康氏,何弘敬娶武威安氏。这里的康氏、安氏应为粟特后裔。
    ④荣新江上揭文。
    ⑤见孙继民等《新出唐米文辩墓志铭试释》,《文物》,2004年第2期,88-93页。
    ①《新五代史》卷一四《唐家人传第二》,147页。
    ②沙畹、伯希和著,冯承钧译《摩尼教流行中国考》,《西域南海史地考证译丛八编》,81页。收入冯承钧译《西域南海史地考证译丛》第2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123页。
    ③岑仲勉《突厥集史》下,1136页。
    ①《旧五代史》卷一三八《回纥传》,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1842页。
    ②同上,1843页。
    ③《新五代史》卷七四《鞑靼》,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911页。
    ④张广达、荣新江《有关西州、回鹘的一篇敦煌汉文文献》,收入张广达《西域史地丛稿论丛》,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231-232页。
    ⑤《旧唐书》卷一九九《北狄》(下)奚族条载:“奚酋长李诗锁高等以其部落五千帐来降”,5356页。
    ⑥《旧唐书》卷一九九《北狄》(下)契丹条载:唐“以窟哥为左领军将军兼松漠都督府、无极县男,赐姓李氏”,5350页;又载“开元三年,其首领李失活以默啜政衰,率种落内附”,5351页。
    ⑦《旧唐书》卷一九四《突厥传》(上),5163页。
    ⑧《旧唐书》卷一九四《突厥传》(下),5180页。
    ①据陈寅恪先生考证,刘黑鞑之名“黑鞑”应为“黑獭”,乃一高车胡名。陈寅恪:《论隋末唐初所谓“山东豪杰”》,《金明馆丛稿初编》,北京:三联书店,243-245页。
    ②参见姚薇元《北朝胡姓考》,371—376页。
    ③《旧唐书》卷一九五《回纥传》,5210页。
    ④《敦煌吐鲁番出土文书》7有曹莫盆等,莫潘应该就是“莫盆”的异译。
    ①克利亚什托尔内《古代突厥鲁尼文碑铭一中亚细亚史原始文献》,中译本,李佩娟译,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1年,24-27页;护雅夫也有相同的说法,见氏文《阿史德元珍とTonyuquq》,《古代民族史研究》,东京:山川出版社,1992年,86-97页。
    ②“加沙”是突厥语“铁”的音译,《太平寰宇记》卷一九九有“俗好出铁,号曰加沙”;而莫贺咄为突厥语Bayatur(勇健)的音译,达汉、特勤、土屯、逸斤都是突厥的官号。参见蔡鸿生《唐代九姓胡与突厥文化》,41页。
    ③蔡鸿生上揭文,41页。
    ①《旧五代史》卷七五《高祖本纪》,977页。
    ②《新五代史》卷八《晋高祖本纪》,77页。
    ①岑仲勉《隋唐史》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546页。
    ①《旧五代史》卷九八《萧翰传》,1316页。
    ①王武俊本契丹怒皆部落人,祖可讷干,父路俱,武俊号没诺干”,最初应非姓王氏。而其养子王廷凑,本回鹘阿布思之种族,曾祖曰五哥之,祖末怛活,其姓王氏当始于被武俊养为假子之后。见《旧唐书》卷一四二《王武俊传》,3871页。张孝忠,本奚之种类,其家族世为代乙失活部落酋帅。张孝忠初号阿劳,其姓张氏,或得于奚族范阳大将张锁高之故。见《旧唐书》卷一四一《张孝忠传》,3854页;李嗣源,出于夷狄, “名邈佶烈,无姓”。后来他被后唐庄宗蓄为假子,才才改姓李氏,名嗣源。庄宗另一假子李嗣昭,不知族姓所出,后亦因被后唐李氏收养而姓李名嗣昭。见《新五代史》卷五三《明宗本纪》,53页;杨光远,小字阿檀,父阿登啜,后改名亶,其先沙陀人。杨姓显系这个家族后来改取,这个家族初始应该无姓或只有北族姓氏。见《旧五代史》卷九七《杨光远传》,1290页。
    ②冈崎精郎《后唐。明宗と旧习》(下), 《东洋史研究》卷10第2号,1947年。
    Lien-Shang Yang(杨联陞),A "Posthumous Letter "from the China Emperor to the Khitan Emperor in 1942,in HJAS Vol X,1947, pp.420-421.
    ①钟焓前揭文,82-83页。
    ②关于石重贵墓志图版和相关论文,可参见都兴智、田立坤等《后晋石重贵石延煦墓志铭考》,《文物》2004年第11期,87-95页。作者仍主张石敬瑭家族为中亚石国后裔,本文观点与之不同。
    ①《新五代史》卷九《出帝本纪》,89页。
    ②唐亡于天佑七年即公元907年,天佑十四年实际上是不存在的,这里仍以天佑年号记,应该是公元914年。笔者注。
    ①《新五代史》卷九《出帝本纪》,89页。
    ②同上。
    ③同上。
    ①《晋书》卷一○四《石勒载记》,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1234页。
    ①《史记》卷一二三《大宛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1234页。
    ②《旧唐书》卷一九八《康国传》,5310页。
    ③《新唐书》卷二二一《石国传》,6246页。
    ④唐长孺:史载,当冉闵欲专国政之前,石虎的旧部曾计划刺杀冉阂,他们率领三千甲士“伏于胡天”,此处的“胡天”,正是火祆教所崇奉的主神阿胡拉·马兹达,因此,羯人的宗教本为火祆教,而火祆教此前从未传入过中原,也不见于匈奴,故其只能是羯人在归降匈奴之前的固有宗教。
    ①《资治通鉴》卷二八一后晋天福二年五月条,9137页。
    ②《新五代史》卷四六《康福传》,514—515页。
    ①《新五代史》卷四六《康福传》,515页。
    ②《旧五代史》卷九一《康福传》,1201页。
    ①《旧五代史》卷九一《康福传》载,“福善诸蕃语,明宗视政之暇,每召入便殿,咨访时之利病,福即以蕃语奏之,枢密使重诲恶焉,当面戒之曰:‘康福但乱奏事,有日斩之’!福惧”。1200页。
    ②《旧五代史》卷九一《康福传》载:(福)尝有疾,幕客谒问,福拥衾而坐,客有退者,谓同僚曰:“锦衾烂兮。”福闻之,遽召言者,怒视曰:“吾生于塞下,乃唐人也,何得以为烂奚?”,1201页。
    ③《旧五代史》卷九四《何建传》载:“何建,其先回鹘人也”,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1245页。《宋史》卷二六O《米信传》载:米信,旧名海进,本奚族,少悍,以善射闻。案米信原为五代后汉之大将。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9022页。
    ①蔡家艺《沙陀族历史杂探》,《民族研究》2001年第1期,71-80页。
    ①蔡家艺《沙陀族历史杂探》,71-80页。 作为沙陀统治者氏族的姓氏”。不过,岑仲勉先生认为,耶律铸所谓“涿邪、朱邪为声转,说诚最当”,但朱邪转处月,却不可信,“处月、朱邪往往连称,不能以朱邪概处月”,另从相关史料显示的情况看,处月部众至少包括两个部落:即朱邪部和预支部。按以上所述,朱邪只是处月部落联盟中的一部,故岑说甚是。
    ①邓小南《论五代宋初“胡/汉”语境的消解》,《文史哲》2005年第5期,58页。
    ②蒲立本(Edwin·G·Pulleyblank):"A Sogdian Colony in Inner Mongolia",pp.343-344。
    ①《魏书》卷一○二《西域传》,第2281页。
    ②隋唐时代中亚昭武城邦诸国为自称康国、安国,史界至今没有定论。唐代安国、康国人经常自称是安息人、康居人,可能是为了借助这两个历史上曾经存在的古国在汉地的影响。
    [西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
    [东汉]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西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北齐]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唐]房玄龄等《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唐]令狐德菜等《周书》,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
    [唐]李延寿《北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唐]魏征等《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
    [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唐]李林甫等撰《唐六典》,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唐]杜佑《通典》,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北宋]王若钦等编《宋本册府元龟》,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北宋]宋敏求《唐大诏令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
    [北宋]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北宋]欧阳修、宋祁等《新五代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北宋]薛居正《旧五代史》,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
    [北宋]王溥《唐会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北宋]司马光等《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
    [北宋]王钦若《册府元龟》,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唐]颜真卿《文忠集》,《丛书集成》本,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唐]玄奘著、季羡林等校注《大唐西域记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唐]姚汝能《安禄山事迹》,上海古籍出版社,1962年。
    [唐]李德裕《李卫公会昌一品集》《丛书集成》本,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
    [北宋]彭汝砺《鄱阳集》,《丛书集成》本,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周绍良、赵超主编《唐代墓志汇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周绍良、赵超主编《唐代墓志汇编续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吴钢主编《全唐文补遗》第1—7辑,西安:三秦出版社,1994—-2000年。
    赵万里《魏晋南北朝墓志集释》,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年。
    唐耕耦、陆宏基《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6年。
    隋唐五代墓志汇编总编委员会编《隋唐五代墓志汇编》,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
    年。
    侯灿、吴美琳《吐鲁番出土砖志集注》,成都:巴蜀书社,2003年
    蔡鸿生《唐代九姓胡与突厥文化》,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
    岑仲勉《府兵制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
    岑仲勉《突厥集史》,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
    陈春生主编《学理与方法——蔡鸿生先生执教中山大学五十周年纪念文集》,香港:博士苑出版社,2007年。
    陈连庆《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姓氏研究》,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重印。
    段连勤《丁零、高车与铁勒》,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
    高敏《魏晋南北朝兵制研究》,郑州:大象出版社,1998年。
    谷霁光《谷霁光史学论文集》,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重印。
    韩康信《丝绸之路古代居民种族人类学研究》,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3年。
    何兹全《读史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
    黄永年《唐代史事考释》,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98年。
    李锦绣《唐代制度史略论稿》,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
    林干《突厥与回纥史》,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年。
    林梅村《松漠之间—考古新发现所见中外文化交流》,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
    林悟殊《中古三夷教辨证》,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吕思勉《中国民族史两种》,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重印。
    罗丰《胡汉之间—“丝绸之路”与西北历史考古》,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
    罗新《中古北族名号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马大正等主编《西域考察与研究》,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4年。
    毛汉光《中国中古社会史论》,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8年。
    齐东方《唐代金银器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饶宗颐《饶宗颐史学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荣新江、李孝聪主编《中外关系史:新史料与新问题》,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
    荣新江《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
    荣新江等《从撒马尔干到长安》,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
    芮传明《古突厥碑铭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孙继民《唐代行军制度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
    唐长孺《唐书兵制笺证》,台北:鼎文书局,1973年。
    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北京:三联书店,1955年。
    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
    吴玉贵《突厥汗国与隋唐关系史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薛宗正《突厥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姚大力《北方民族史十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姚薇元《北朝胡姓考》,台北:华世出版社,1977年。
    余太山《两汉魏晋南北朝正史西域传要注》,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余太山《塞种史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张广达《文本·图像与文化流传》,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张广达《文书·典籍与西域史地》,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张广达《西域史地丛稿初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张国刚《唐代藩镇研究》,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
    张国刚《唐代政治制度研究论集》,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章群《唐代蕃将研究》,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年。
    周伟洲《吐谷浑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周伟洲《中国中世纪西北民族关系研究》,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2年。
    巴尔扎托里德著,耿世民译《中亚简史》,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白鸟库吉《西域史研究》,东京:岩波书店,1941年。
    宫崎市定《宫崎市定全集卷十七:中国文明》,东京:岩波书店,1993年。
    谷川道雄著,李济沧译《隋唐帝国形成史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护雅夫《古代トルコ民族史研究》Ⅰ,东京:岩波书店,1975年。
    蒲立本(Edwin·G·Pulleyblank)著,潘悟云、徐文堪译《上古汉语的辅音系统》,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
    Edwin·G·Pulleyblank, The Backround of the Rebellion of An Lu Shan, London,1955.
    沙畹著,冯承钧译《西突厥史料》,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
    藤田丰八著,杨鎌译《西域研究》,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
    羽田亨《羽田博士史学论文集》,京都东洋史研究会,1957年。
    羽田亨著,耿世民译《西域文明史概论》,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蔡家艺《沙陀族历史杂探》,《民族研究》2001年第1期。
    岑仲勉《揭出中华民族与突厥族之密切关系》,原刊于《东方杂志》41卷3号, 1945年;后收入氏著《突厥集史》下,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
    陈国灿《唐乾陵石人像及其衔名研究》,《文物集刊》第2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年。
    陈国灿《魏晋至隋唐河西人的聚落与火祆教》,《西北民族研究》,1988年第1期。
    陈寅恪《李唐氏族之推测》,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卷3,1931年;后收入氏著《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320—-325页。
    陈寅恪《以杜诗证唐史所谓“杂种胡”之义》,原文载于岭南大学国文学会1950年《南国》第2期;收入氏著《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
    程越《从石刻史料看入华粟特人汉化》,《史学月刊》1994年第1期,22-27页。
    邓小南《论五代宋初“胡/汉”语境的消解》,《文史哲》,2005年第5期。
    都兴智、田立坤等《后晋石重贵石延煦墓志铭考》,《文物》2004年第11期。
    冯承钧《唐代华人化蕃胡考》,原载《东方杂志》28卷17号,后收入《西域南海史地考证论著汇辑》,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129—157页。
    高敏《东魏北齐与西魏北周时期的兵制试探》,《魏晋南北朝兵制研究》,郑州:大象出版社,1998年。
    高自厚《甘州回鹘渊源考》,《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82年第1期。
    耿世民《回纥突厥文碑铭译文》,载林干编著《突厥与回纥史》,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年,360-388页。
    谷霁光《安史之乱前的河北道》,原载于《燕京学报》第19期,收入氏著《谷霁光史学论文集》,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重印,334-352页。
    谷霁光《再论西魏北周和隋唐的府兵》,《谷霁光史学论文集》,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重印,406—413页。
    郭茂育、赵振华《唐<史孝章墓志>研究》,《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第4期,2007年。
    郭平梁《<虞弘墓志>新考》,《民族研究》2006年第4期,64-70页。
    何兹全《读<府兵制度考释>书后》,收入氏著《读史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
    黄永年《“羯胡”、“柘羯”、“杂种胡”考辨》,初刊于《文史》第8辑,中华书局, 1980年。收入氏著《唐代史事考释》,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98年,187—200页。
    黄永年《唐代河北藩镇与奚契丹》,《唐代史事考释》,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98年,133—163页。
    姜伯勤《隋检校萨保虞弘墓石椁画像石图像程序试探》,《中国祆教艺术史研究》,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
    姜伯勤《唐安菩墓三彩骆驼所见“盛于皮袋”的祆神——兼论六胡州突厥人与粟特人之祆神崇拜》,《中国祆教艺术史研究》,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225—236页。
    李鸿宾《史道德族属再考察》,载于《王钟翰先生八十寿辰学术论文集》,辽宁:辽宁大学出版社,1993年,358—365页.
    李锦绣《“城傍”与大唐帝国》,载《唐代制度史略论稿》,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256281页。
    李燕捷《魏周府兵组织系统与赐姓之关系》,《河北学刊》1998年第5期。
    林梅村、陈凌、王海城《九姓回鹘可汗碑研究》,《欧亚学刊》第1辑,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
    林梅村《稽胡史迹考——太原新出隋代虞弘墓志的几个问题》,《中国史研究》2002年第1期。
    刘慧琴、陈海涛《唐末五代沙陀集团中的粟特人及其汉化》,《烟台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6期。
    卢兆荫《何文哲墓志考释—兼论隋唐时期在中国的中亚何国人》,《考古》1986年第9期
    吕思勉《胡考》,《国学论衡》第6期,1935年12月。
    罗丰《流寓中国的中亚史国人》,《国学研究》第七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257—-266页。
    罗丰《一件关于柔然民族的重要史料—<隋虞宏墓志>考》,《胡汉之间—“丝绸之路”与西北历史考古》,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405—422页;
    罗新《柔然官制续考》,《中华文史论丛》2007年第1期。
    马驰《唐幽州侨治羁縻州与河朔藩镇割据》,《唐研究》第4卷,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年,199—-215页。
    马小鹤《米国钵息德城考》,《中亚学刊》第2辑,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109—125页。
    朴汉济《西魏北周赐姓与乡兵的府兵化》,《历史研究》1993年第4期。
    朴汉济《西魏北周时代胡姓再行与胡汉体制》,《文史哲》1993年第3期。
    荣新江《安禄山的种族和宗教信仰》,原载于《第三届唐代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7年,收入氏著《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222—-237页。
    荣新江《安史之乱后粟特胡人的动向》,《暨南史学》第2辑,2003年,102—123
    页。
    荣新江《安世高与武威安姓—评<质子安世高及其后裔>》,载《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427—-440页。
    荣新江《北朝隋唐粟特人之迁徙及其聚落》,载《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67—110页。
    荣新江《萨保与萨薄:北朝隋唐胡人聚落首领问题的争论与辨析》,原刊叶奕良编《伊朗学在中国论文集》第3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11月,128—143页。
    荣新江《隋及唐初并州萨保府与粟特聚落》,《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169—179页。
    芮传明《“曳落河”、“柘羯”考》,《西域研究》1991年第3期,21—37页。
    沈睿文《重读安菩墓》,《故宫博物院院刊》(京),2009年第4期。
    孙继民等《新出唐米文辩墓志铭试释》,《文物》2004年第2期。
    唐长孺《魏晋府兵制度辨疑》,收入氏著《魏晋南北朝史论丛》,北京:三联书店,1955年,250—258页。
    唐长孺《魏晋杂胡考》,收入氏著《魏晋南北朝史论丛》,382—50页。
    王小甫《“黑貂之路”质疑—古代东北亚与世界文化联系之我见》,载《盛唐时代与东北亚政局》,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第407—423页。
    王小甫《拜火教与突厥兴衰》,《历史研究》2007年第1期,24—40页。
    王尧、陈践译《敦煌古藏文本<北方若干国君之王统续记)》,《敦煌学辑刊》第 2集,1982年。
    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初刊于《燕京学报》专号2,1933年;收入氏著同名论文集,北京:三联书店,1957年,1—118页。
    谢承志等《虞弘墓出土人类遗骸的线粒体DNA序列多态性分析》,载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市文物研究所等编著《太原隋虞弘墓》附录5,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204—208页。
    余太山《鱼国渊源臆说》,《史林》,2002年第3期,16—20页。
    袁进京《唐史思明玉册》,收入氏著《跋涉集》,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年。
    张广达《唐代六胡州等地的昭武九姓》,《北京大学学报》1986年第2期。收入氏著《西域史地丛稿初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249—-279页。
    张庆捷《虞弘墓志考释》,《唐研究》第7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102—108页。
    赵振华、朱亮《安菩墓志初探》,《中原文物》1982年第2期。
    钟焓《安禄山等杂胡的内亚文化背景》,《中国史研究》2005年第1期。
    周连宽《丁零的人种和语言及其与漠北诸族的关系》,《中山大学学报》1957年第2期。
    周伟洲《隋虞宏墓志释证》,收入荣新江、李孝聪主编《中外关系史:新史料与新问题》,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247—-257页。
    滨口重国《西魏の二十四军の义同府》下,《东方学报》第9册,5—10页。
    池田温《中国古代籍帐研究》,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1979年。
    大泽孝,“Aspect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ncient Turkish and Sogd ians,—ased on a Stone Statue with Sogdian Inscription in Xinjian g", In:Compareti\Raffetta\Scarcia2006, pp.417-504.
    宫崎市定《读书札记六:五代军阀の系统》,收入《宫崎市定全集卷十七:中国文明》,岩波书店,1993年。
    谷川道雄《北朝乡兵再论—波多野教授の军阀研究に寄せて》,‘收入《名古屋大学文学部研究论集LVI(史学)19》,1972年。
    谷川道雄《两魏齐周时代的霸府与王都》,原载于唐代史研究会编《中国都市历 史研究》,东京:刀水书房,1988;此据氏著《隋唐帝国形成史论》补编《府兵制国家论》,李济沧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300—308页。
    谷川道雄《武川镇军阀的形成》,收入氏著《隋唐帝国形成史论》补编《府兵制国家论》,273—-299页。
    护雅夫《东突厥国家内部的粟特人》,《古代トルコ民族史研究》Ⅰ,东京:1975年,61—-93页。
    菊池英夫《府兵制度の展开》,收入岩波讲座《世界历史》第5卷(古代),东京:岩波书店,1970年。
    气贺泽保规《丁兵制の性格とろの展开》,收入川胜义雄等编《中国贵族制度研究》,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1987年。
    前田正名《河西の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吉川弘文馆,1964年,15—86页。
    森部丰《略论唐代灵州和河北蕃镇》,载史念海编《汉唐长安与黄土高原》,《中国历史地理论丛》增刊,陕西师范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1998年,258—-265页。
    森部丰《唐后期至五代的粟特武人》,温晋根译,载法国汉学第十辑(《粟特人在中国—历史、考古、语言的新探索》),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森部丰《唐前半期河北地域にぉけゐ非汉族の分布と安史军的渊源の一形态》,《唐代史研究》第5卷,东京日本唐代史研究会,2002年,22—25页。
    森部丰《魏博节度使何弘敬墓志试释》, 《吉田先生古稀纪念史论集》,东京:吉田先生古稀纪念文集编撰委员会,1997年。
    小野川秀美《河曲六胡州の沿革》,京都帝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东亚人文学报》第1卷第4号,1942年(昭和十七年)。
    羽田亨《漠北之地与康国人》,初刊于《支那学》第3编5号,1923年;后收入氏著《羽田博士史学论文集(上)》,京都东洋史研究会,1957年。
    巴考(Bomboci),"On the Ancient Turkic Title eltabar,Proceedings of the lxth Meeting of thePermanent International Altaistic Conference",Napoli,1970,pp.1-66。
    策格雷迪(K·Czegledy), "On the Numberical Composition of the Ancient Turkish Conferderations", In Tomus, XXV,1972,pp.275-276.
    丁爱博(Albert E.Dien), "The Bestowal of Sur-names under the Western Wei-Northern Zhou:A Case Counter-acculturation", T'oung-pao,Vol.LXIII,No.2-3, pp.137—177.
    富安敦(A Forte), The Hostage An shigao and His Offspring, Kyoto 1995,pp.100-107.
    哈密尔顿:《九姓乌古斯和十姓回鹘考》,耿昇译,载于《敦煌学辑刊》1983年第4期。
    克利亚什托尔内:《古代突厥鲁尼文碑铭—中亚细亚史原始文献》,中译本,李佩娟译,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24—-27页。
    蒲立本(Edwin-G-Pulleyblank),"A Sogdian Colony in Inner Mongolia", T'oung-pao,Vol.ⅩⅡ,1952,pp.317—352,n.2.
    蒲立本,Lexicon of Reconstructioned Pronunciation in Eariy Middle chinese,Late Middie Chinese and Eariy Mandarin, Vancouer: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ombia Press,1991.
    蒲立本,“The Chinese Names for the Turks",I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vol.85,1965.
    特金(Talat Tekin), "A Grammar of Orkhon Turkic,Bloomington",In IndianαUniversity,1968,p.12.
    魏义天(Vaissiere),《粟特柘羯军在中国》,阿米娜译,载《法国汉学》第十辑(《粟特人在中国—历史、考古、语言的新探索》),北京:中华书局,2005 年,235—240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