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五燕史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慕容鲜卑为我国古代东胡鲜卑族的一支,关于其名号的含义历来纷争较多,但在目前史料匮乏的情况下,还无法对其名号下一定论;而在慕容鲜卑中存在的“慕容”、“慕舆”两姓分化情况,本文在考订两个姓氏出现先后等情况后,提出分姓的出现是在北魏时期,而形成确定的分姓理念则要晚到隋唐时期的新观点。
     慕容鲜卑在迁入塞内之前,经历了一个从西向东、从北向南渐进的迁徙过程,最终进入了辽西塞内居住。此后,在慕容魔的汉化改革,以及此后几代首领的努力推动之下,慕容部的实力迅速发展,在今天的东北、华北地区相继建立了前、后、西、南四个燕国政权,而此后出现的北燕虽然为汉人冯氏所建,但仍是直接继承后燕的历史遗产。五燕政权延续一个半世纪——从慕容魔掌控慕容部(285年),到冯氏北燕在北魏统一北方的战争中被吞并(436年)——期间兴衰起伏,其兴起既有政治清明、军事实力强盛、经济发展、文化进步等内部因素,也有当时北方持续动荡的外部条件的影响;而其衰落则突显了内部各种矛盾的交错、激化。
     五燕政权所实行的政治制度可以分为两个大的部分,即延续汉魏旧制和专门设置用来统治少数民族的机构两种系统,也就是采取了十六国时期少数民族政权中常见的“胡汉分治”措施。而其中统治少数民族的职官系统,在前、后、北燕时期始终存在,其中既有借用匈奴等民族的职官,也有鲜卑传统的民族职官;三燕时期统治少数民族的职官系统之间有着明确的发展、继承关系;其变化则是因为内外形势的不断变化所导致的。
     五燕由于是鲜卑化政权,所以其经济与文化都包含有慕容鲜卑部落时期和五燕政权时期两部分内容。早期突出表现为慕容鲜卑自身游牧经济、文化下所反映的各方面内容;后期则表现为在慕容鲜卑汉化过程中所带来经济、文化等的变化、发展和融合。一方面慕容鲜卑自身经济、文化发生转化;另一方面,慕容鲜卑游牧经济、特色文化进入中原,也丰富了传统汉文化的内涵。
     五燕因为其鲜卑政权的特殊背景,国内的阶级、民族关系表现出了鲜明的复杂性特征:而慕容鲜卑的汉化过程则表现出了整体主动性、快速性的特点,
     五燕政权灭亡之后,慕容鲜卑及冯氏后裔大多进入北魏政权,最后在北方民族汉化大潮中融入了汉族。但其发展过程又有各自的特点:慕容鲜卑的发展过程表现出了明显的曲折性:冯氏则表现为汉人在沾染“夷俗”后,再次恢复汉化的历程。
     总之,慕容鲜卑、五燕政权对我国古代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做出了较为突出的贡献,产生了极大影响。
MuRong XianBei Family was one nation of DongHu XianBei in ancient China, about its origin and name more controversy, but historical lack of this, so not conclusive.In particular about differentiation of the "MuRong", "MuYu" surnames detailed analysis of research. I believe that the sub name appear in BeiWei Dynasty, determine the concept of sub-name in Sui Dynasty and Tang Dynasty.
     MuRong XianBei Family move plug in region in the previous, it was from west to east and north to south migration process asymptotically. After in MuRongHuai "implementation Han Nation culture policy" and the efforts of several generations of leaders, MuRong XianBei Family more and stronger. It established Former Yan and Later Yan, West Yan and South Yan. Although Northern Yan being set up Feng Family, but it inherited the MuRong XianBei Family's history and culture. From MuRongHuai founder of Former Yan(AD285), up to Northern Yan die out (AD436), At this point, Five Yan there was one and a half-century. In the process, the reasons for the rise and fall, there were many internal causes such as clean political and powerful military strength, economic development cultural progress so on. There were many external causes, such as volatile north;The decline highlights the contradictions within the range of intense.
     Five Yan's political system was divided into two major parts, one Han Wei continued the old system, the other own system of minority institutions. It was also common minority regime for "HuHan divide and conquer". There has been the minority officials system in Former Yan, Later Yan, West Yan and South Yan. Both has the minority officials system of XiongNu Nation, also has XianBei Nation. In three Yan, the minority officials system has a cl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of inheritance. This was because the changing situation both inside and outside.
     Because Five Yan was hanzify minority goverment, so its economy, and culture reflect the ethn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irst half and finished the latter half of the charcateristics.Author the main concern of the minority hanization and the complexity of ethnic relations.
     Because Five Yan was the power of the special background XianBei, domestic class and ethnic relations to show the distinc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mplexity of it. But XianBei Nation learning Han culture show initiative and fast.
     After the downfall Five Yan. MuRong XianBei Family and Fend Family descendant join in North Wei, at last in hanization turn to Han people. Of course,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has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This chapter highlights was writer account for after northern dynasties a brand of MuRong named DouLu's lineage development by inscriptions.
     Five Yan regimes for China's ancient ethnic, politic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contribution and impact, and the historical status of the Five Yan regime.
引文
①《三国志》卷30《鲜卑传》注引王沈《魏书》,第836页。
    ②但也有认为应该是山名得自族名的,如黄烈:《中国古代民族史研究》,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22-223页。
    ③见马长寿:《乌桓与鲜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64、223页:陈连开:《辞卑山考》,《社会科学战线》,1982年第3期,第205-209页等。
    ④孙危:《鲜卑考古学文化研究》,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8页。
    ⑤张博泉:《鲜卑新论》,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版,第62、67-68页,《嘎仙洞刻石对拓跋鲜卑史源的研究》,《黑龙江民族丛刊》,1993年第1期,第55-61页等。
    ⑥《汉书》卷94上《匈奴传上》注“黄金犀毗”:“孟康曰:‘要中大带也。’张晏曰:‘鲜卑郭落带,瑞兽名也,东胡好服之。’师古曰:‘犀毗,胡带之钩也。亦曰鲜卑,亦谓师比,总一物也,语有轻重耳。’”
    ⑦见《观堂集林(附别集)》下,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072-1073页。
    ⑧参见(日)白鸟库吉著,方壮猷译:《东胡民族考》,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三年版,第19-26页:马长寿:《乌桓与鲜卑》,第161-162页:方壮猷:《鲜卑语言考》,《燕京学报》,第八期,第1429-1468页;谷霁光:《东胡氏姓研究》,《史林漫拾》,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13-228页等。
    ⑨米文平:《鲜卑源流及其族名初探》,《社会科学战线》,1982年第3期,第210-213页。
    ⑩包尔汉、冯家升:《“西伯利亚”名称的由来》,《历史研究》,1956年第10期,第57-62页。
    ①张博泉:《鲜卑新论》,第1-14页;又见张博泉、魏存成主编:《东北古代民族·考古与疆域》,吉林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第137-138页。
    ②见金刚:《虎狮民族鲜卑源流(上)》,《满语研究》,2003年第1期,第101-110页:额尔德木图:《鲜卑族源考》,《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第13-18页。
    ③尹铁超:《鲜卑名考》,《满语研究》;2001年第2期,第53-62页。
    ④逯耀东:《从平城到洛阳——拓跋魏文化转变的历程》,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66-67页。
    ⑤见吕思勉:《中国民族史两种》,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84-85页:李德山:《试论鲜卑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社会科学战线》,1993年第2期,第227-232页。
    ⑥张久和:《东胡系各族综观》,《内蒙古大学学报》,1990年第2期,第41-50页。
    ⑦《晋书》卷108《慕容魔载记》,第2803页。
    ①见(日)白鸟库吉著,方壮猷译:《东胡民族考》,第,60-64页。
    ②参见《北朝胡姓考》,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87页。
    ③见《吕思勉读史札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808页。
    ④见《鲜卑史论》·,(台北)南天书局,民国八十三年版,第95页。
    ⑤李德山:《试论鲜卑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社会科学战线》,1993年第2期,第227-232页。
    ⑥聂鸿音:《鲜卑语言解读述论》,《民族研究》,2001年第1期,第63-70页。
    ⑦金刚:《虎狮民族鲜卑源流(下)》,《满语研究》,2003年第2期,第117-126页。
    ①见傅朗云、杨旸:《东北民族史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53页。
    ②参见吕思勉:《吕思勉读史札记》,第808页
    ①见(白)白鸟库吉著,方壮猷译:《东胡民族考》,第63-64页。
    ②参见李海叶:《慕容鲜卑的汉化与五燕政权——十六国少数民族发展史的个案研究》,第9-16页。
    ③参见罗新:《论拓跋鲜卑之得名》,《历史研究》,2006年第6期,第32-48页。
    ④《后汉书》卷90《乌桓传》,第2979页。
    ⑤见郑小容:《慕容鲜卑汉化问题初探》,第142页。
    ⑥《魏书》卷113《官氏志》,第3012页。
    ①见《晋书》卷39《王沈传》,第1143-1146页。
    ②见(唐)林宝撰,岑仲勉校记:《元和姓纂(附四校记)》卷8,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1232页:(宋)郑樵:《通志》卷29《氏族略五》,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474页。
    ③见《通鉴》卷84晋纪6惠帝太安元年条胡三省注,第2676页。
    ④见《北朝胡姓考》,第141-142页。
    ⑤见《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姓氏研究——秦汉魏晋南北朝少数民族姓氏研究》,第61页。
    ①《通鉴》卷105晋纪27孝武帝太元九年条,第3335页。
    ②《魏书》卷23《刘库仁传》,第605页:《北史》卷20《刘库仁传》,第732页。
    ③《魏书》卷2《太祖本纪》,第31页。
    ④《太平御览》卷744《射上》引《燕书》。
    ⑤《通鉴》卷100晋纪22穆帝升平元年条,第3162页,卷101·晋纪23哀帝兴宁三年条,第3198页,卷105晋纪27孝武帝太元九年条,第3335页。
    ⑥《晋书》卷89《沈劲传》,第2318页,卷110《慕容儁载记》,第2838页。
    ⑦《通鉴》卷108晋纪30孝武帝太元二十年条,第3423页,同卷孝武帝太元二十一年条,第3431页:《晋书》卷124《慕容宝载记》,第3094页。
    ⑧《通鉴》卷109晋纪31安帝隆安元年条,第3441页。
    ⑨《晋书》卷124《慕容宝载记》,第3095页:《太平御览》卷125《慕容宝传》引崔鸿《十六国春秋·后燕录》。
    ⑩分见《通鉴》卷109晋纪31安帝隆安元年条,第3438、3448-3449页,卷110晋纪;32安帝隆安二年条,第3464、3466、3468页:《晋书》卷124《慕容宝载记》,第3096、3097页。
    11分见《魏书》卷2《太祖本纪》,第28页:《太平御览》卷125《慕容宝传》引崔鸿《十六国春秋·后燕录》。
    ①《魏书》卷113《官氏志》,第3010页。
    ②参见本文第七章及李海叶:《拓跋鲜卑与慕容氏的关系及北魏初年的政治变乱》(《内蒙古师大学报》,2007年第5期,第115-117页)所论。
    ①参见《魏书》卷50《慕容白曜传》,第1123页;《元和姓纂》卷9,第1390页:陈连庆:《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姓氏研究——秦汉魏晋南北朝少数民族姓氏研究》,第63-64页等。
    ①《晋书》卷108《慕容魔载记》,第2803页。
    ②见史为乐主编:《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538页,
    ③参见《后汉书》卷90《鲜卑传》,第2985-2989页;《三国志》卷30《鲜卑传》注引王沈《魏书》,第836-837页。
    ④参见孙危:《鲜卑考古学文化研究》,第46-48页。
    ⑤《北堂书钞》卷126武功部14勒55,第179页。
    ③《三国志》卷30《鲜卑传》,第837-838页;《通鉴》卷55系此事于桓帝延熹九年(166)。
    ④见《通鉴》卷81晋纪3武帝太康二年条胡注,第2576页。
    ①相关论述参见马长寿:《乌桓与鲜卑》,第186页:白翠琴:《魏晋南北朝民族史》,第41页等。
    ②参见孙危:《鲜卑考古学文化研究》,第48-56页。
    ③《后汉书》,第2994页。
    ④见《中国古代民族史研究》,第245页。另外,有关鲜卑部落、邑落、落等的相关研究参见马长寿:《乌桓与鲜卑》,第112-113页:林干:《东胡史》,第20-22页:内田吟风:《乌桓、鲜卑的习俗》,《民族译丛》,1985年第1期,第46-53页等。
    ⑥《后汉书》卷90《乌桓传》,第2979页。
    ②《关于匈奴、乌桓、鲜卑的“大人”》,《民族译丛》,1984年第3期,第39-46页。
    ③见《中国古代民族史研究》,第250-251页。
    ④每落人口数参见内田吟风:《乌桓、鲜卑的习俗》,《民族译丛》,1985年第1期,第46-53页: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第178页;黄烈:《中国古代民族史研究》,第243-244页等。
    ⑤《晋书》卷108《慕容廆载记》,第2803页。
    ③《三国志》卷30《鲜卑传》,第838页。
    ④《后汉书》卷90《鲜卑传》,第2991页。
    ⑤《后汉书》卷90《鲜卑传》,第2989页:《三国志》卷30《鲜卑传》注引王沈《魏书》,第837页。
    ⑥檀石槐中部大人慕容出现约在166年,莫护跋入居辽西在魏初(约在220-230年),相距约70年。
    ①《三国志》卷1《武帝纪》,第29页。
    ②见《通鉴》卷65汉纪57汉献帝建安十二年条胡三省注,第2073页。
    ③分见史为乐主编:《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第806、651、1836页各条。
    ④见《晋书》卷108《慕容廆载记》,第2803页。
    ⑤《通鉴》卷69魏纪1 文帝黄初二年条,第2199页。
    ①《通鉴》卷73魏纪5明帝青龙三年条,第2313-2314页。
    ②参见李海叶:《慕容鲜卑的汉化与五燕政权——十六国少数民族发展史的个案研究》,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③参见雷家骥:《慕容燕的汉化统治与适应》,《东吴历史学报》,民国八十四年,第一期,第1-70页。
    ④参见张敏:《自然环境变迁与十六国政权割据局面的出现》,《史学月刊》,2003年第5期,第21-28页。
    ⑥见田立坤:《棘城新考》,《辽海文物学刊》,1996年第2期。
    ⑦见孙危:《鲜卑考古学文化研究》,第56-60页。
    ⑧参见《三国志》卷3《明帝纪》,第109-113页,卷8《公孙渊传》,第253-254页;《晋书》卷1《宣帝纪》,第10-12
    ②罗新:《论拓跋鲜卑之得名》,《历史研究》,2006年第6期,第32-48页。
    ③《三国志》卷4《三少帝纪》,第120页。
    ④孙进己、冯永谦主编:《东北历史地理》(第二卷),第9页。
    ⑤见《太平御览》卷121《慕容魔传》引崔鸿《十六国春秋·前燕录》:《魏书》卷95《徒河慕容廆传》,第2060页;《北史》卷93《慕容魔传》,第3067页。
    ⑥分见《三国志》卷30《东夷·高句丽传》,第845-846页:卷28《毋丘俭传》,第762页;卷4《三少帝纪》,第121页。
    ①参见吕宗力主编:《中国历代官制大辞典》,北京出版社,1994年版,“左贤王”条,第243页;“大都督”条,第43-44页。
    ④见《晋书》卷108《慕容廆载记》,第2803页:《太平御览》卷121引崔鸿《十六国春秋·前燕录》。
    ⑤见《晋书》卷108《慕容廆载记》,第2803页。
    ⑥见《太平御览》卷121《慕容廆传》引崔鸿《十六国春秋·前燕录》;《魏书》卷95《徒河慕容廆传》,第2060页;《北史》卷93《慕容廆传》,第3067页。
    ⑦见《通鉴》卷81晋纪3武帝太康二年条,第2577页。
    ①见《通鉴》卷81晋纪3武帝太康二年条,第2577页。
    ②见李海叶:《慕容鲜卑的汉化与五燕政权——十六国少数民族发展史的个案研究》,第21-22页。
    ③见马长寿:《乌桓与鲜卑》,第187页:白翠琴:《魏晋南北朝民族史》,第42页;郑小容:《慕容鲜卑汉化问题初探》,第32-33页。
    ④《晋书》,第2804页。《通鉴》卷81晋纪3武帝太康六年条(第2590页)所记文意与载记基本一致。
    ⑤《通鉴》卷81晋纪3武帝太康二年条,第2577页。
    ①《晋书》卷108《慕容廆载记》,第2804页。
    ②马长寿:《乌桓与鲜卑》,第194页。
    ③王希恩:《宇文部史迹勾勒》,《民族研究》,1988年第5期,第60-67页。
    ④冯家升:《慕容氏建国始末》,《禹贡半月刊》,第三卷 第十一期,第9-20页。
    ⑤《通鉴》载“时鲜卑宇文氏、段氏方强,数侵掠魔,魔卑辞厚币以事之。”(第2594页)可能即源于此。
    ⑥史载涉归卒于太康四年(283),但无月份,推测可能卒于三年三月战败退回辽东后不久。
    ①见《东胡民族考》,第47-48页。
    ②《晋书》卷108《慕容廆载记》,第2803-2804页。
    ③参见《晋书》卷3《武帝纪》,第73页,卷36《张华传》,第1070-1071页。
    ④事见第一章第二节相关部分所论。
    ①《晋书》卷36《张华传》,第1070页.
    ②以上参见《晋书》卷108《慕容魔载记》,第2804页;《太平御览》卷121《慕容魔传》引崔鸿《十六国春秋·前燕录》、卷709《荐席》引晋《前燕书》:《通鉴》卷81晋纪3武帝太康四年、六年条,第2586、2590页。
    ③见《通鉴》卷81晋纪3武帝太康七年条,第2591页。
    ④参见《晋书》卷108《慕容廆载记》,第2804页;《通鉴》卷81晋纪3武帝太康六年条,第2590页。
    ⑤出土有“晋夫余率善佰长”的铜印等。参见王未想:《内蒙古巴林左旗石房子村发现的夫余族官印》,《北方文物》,1997年第3期,第26-27页。
    ⑥《晋书》卷97《东夷传·夫余国》(第2532页),《通典》卷185边防1《夫余》(第4998页)均记贾沈为“督邮”:
    ①参见《晋书》卷108《慕容廆载记》,第2804页,卷97《东夷传·夫余国》,第2532-2533页:《通鉴》卷81晋纪3武帝太康六年、七年条(第2590、2591页)。
    ②《晋书》卷97《吐谷浑传》,第2537页。各书所载基本相同。
    ③吕一飞:《吐谷浑西迁之原因——兼谈鲜卑社会转型时期庶长子的尴尬处境》,《魏晋南北朝史论文集》,巴蜀书社,2006年版,第237-241页。
    ④《吐谷浑史》,第4-5页。
    ⑤参见张敏:《自然环境变迁与十六国政权割据局面的出现》,《史学月刊》,2003年第5期,第21-28页。
    ⑥参见李治亭主编:《东北通史》,第10-11页。
    ①吕一飞:《吐谷浑西迁之原因——兼谈鲜卑社会转型时期庶长子的尴尬处境》,第237-241页。
    ②以上参见《晋书》卷108《慕容魔载记》,第2804页:《通鉴》卷82晋纪4武帝太康十年条,第2593页。
    ③《魏书》卷95《徒河慕容魔传》,第2060页;《北史》卷93《慕容魔传》,第3067页;《通鉴》卷82晋纪4武帝太康十年条,第2594页。
    ①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第202页。
    ②《晋书》卷108《慕容廆载记》,第2804页。
    ③见《晋书》卷108《慕容廆载记》,第2804页。载记所记时间为“永宁中”,而惠帝永宁年号仅用一年(301)。
    ④《通鉴》卷88晋纪10愍帝建兴元年条,第2797页。
    ⑤参见蒋福亚:《刘渊的“汉”旗号和慕容廆的“晋”旗号》,《北京师院学报》,1979年第4期,第86-91页。
    ⑥《魏书》卷1《序纪》,第7页;《通鉴》卷86晋纪8怀帝永嘉元年条,第2735页。
    ⑦《魏书》卷1《序纪》,第5页。
    ①《三国史记》卷17高句丽本纪第5烽上王二年、五年条。
    ②《三国史记》卷17高句丽本纪第5烽上王五年条。
    ③以上参见《晋书》卷108《慕容廆载记》,第2805页;《通鉴》卷84晋纪6惠帝太安元年条,第2675-2676页。
    ④《通鉴》卷84晋纪6惠帝太安元年条,第2676页。
    ⑤《晋书》卷108《慕容魔载记》,第2804页。
    ⑥《魏书》卷103《宇文莫槐传》,第2304页;《北史》卷98《匈奴宇文莫槐传》,第3267页。
    ①《通鉴》卷87晋纪9怀帝永嘉五年,第2773页。
    ②以上见《晋书》卷108《慕容廆载记》,第2805页;《通鉴》卷87晋纪9怀帝永嘉三年、五年条,第2747、2773-2774页。
    ③《通鉴》卷88晋纪10愍帝建兴元年条,第2804页,
    ①以上见《通鉴》卷88晋纪10愍帝建兴元年条,第2797页:《晋书》卷39《王沈传》附《王浚传》,第1148页。
    ②参见《通鉴》卷88晋纪10愍帝建兴元年条,第2799页,卷89晋纪11愍帝建兴二年条,第2814页;《晋书》卷108《慕容廆载记》,第2806页。
    ③以上参见《通鉴》卷88晋纪10愍帝建兴元年条,第2797-2799页,卷89晋纪11愍帝建兴二年条,第2814页;《晋书》卷108《慕容廆载记》,第2806页。
    ④以上参见《通鉴》卷86晋纪8怀帝永嘉元年条,第2735页;《晋书》卷108《慕容魔载记》,第2805页;《太平御览》卷121《慕容廆传》引崔鸿《十六国春秋·前燕录》;《魏书》卷95《徒河慕容廆传》,第2060页。
    ①《晋书》卷108《慕容廆载记》,第2805页:卷109《慕容皝载记》,第2815页;
    ②《魏书》卷95《徒河慕容廆传》,第2060页。
    ③参见《晋书》卷108《慕容廆载记》,第2805-2806页:《通鉴》卷90晋纪12元帝建武元年条,第2845页
    ④《晋书》卷6《元帝纪》,第145页。
    ⑤《晋书》卷108,《慕容廆载记》,第2806页;《通鉴》卷90晋纪12元帝太兴元年条,第2855页。
    ⑥《通鉴》卷90晋纪12元帝太兴元年条,第2855页。
    ①《魏书》卷103《宇文莫槐传》(第2304页)、《北史》卷98《匈奴宇文莫槐传》(第3267页)“悉独官”作“逊昵延”。
    ②以上参见《晋书》卷108《慕容廆载记》,第2806-2807页,《慕容廆载记》附《裴嶷传》,;第2812页:《通鉴》卷91晋纪13元帝太兴二年条,第2872-2874页:《魏书》卷103《宇文莫槐传》,第2304页:《北史》卷98《匈奴宇文莫槐传》,第3267-3268页:《三国史记》卷17高句丽本纪第5。
    ③《晋书》卷108《慕容廆载记》,第2807页:《通鉴》卷91晋纪13元帝太兴二年条,第2874页。参见张久和:《两晋十六国时期慕容鲜卑与高句丽的关系》,《黑龙江民族丛刊》,2003年第3期,第73-76页。
    ①以上参见《晋书》卷108《慕容廆载记》,第2807页,《慕容廆载记》附《裴嶷传》,第2812页;《通鉴》卷91晋纪13元帝太兴三年条,第2877页。《册府元龟》卷232《僭伪部·称蕃》作“增邑三千户”(第2759页)。屠本《十六国春秋》卷23前燕录1作“增邑一千户”。(第502页)按:“一”“二”“三”形近,但不详哪个正确,暂从载记。
    ②《通鉴》卷88晋纪10愍帝建兴元年条,第2799页。
    ③《通鉴》卷91晋纪13元帝太兴三年条,第2875、2886页。
    ④《晋书》卷108《慕容廆载记》,第2807页;
    ⑤《晋书》卷108《慕容廆载记》附《裴嶷传》,第2812页。
    ⑥见《通鉴》卷92晋纪14元帝永昌元年条,第2910页;卷93晋纪15明帝太宁三年条,第2933页;《晋书》卷108《慕容廆载记》,第2807、2808页。
    ①参见《通鉴》卷93晋纪15明帝太宁三年条,第2935页:《晋书》卷108《慕容廆载记》,第2808页:《魏书》卷103《宇文莫槐传》,第2304-2305页:《北史》卷98《匈奴宇文莫槐传》,第3268页。
    ②《晋书》卷108《慕容廆载记》,第2808页:《太平御览》卷121.《慕容廆传》引崔鸿《十六国春秋·前燕录》。
    ③《晋书》卷108《慕容廆载记》,第2808页。
    ④参见蒋福亚:《刘渊的“汉”旗号和慕容廆的“晋”旗号》,《北京师院学报》,1979年第4期,第86-91页。
    ②《通鉴》卷95晋纪17成帝咸和八年条,第2985页:《晋书》卷109《慕容皝载记》,第2815页:《太平御览》卷121《慕容皝传》引崔鸿《十六国春秋·前燕录》
    ③《通鉴》卷95晋纪17成帝咸和八年条(第2987页)作“东部大人”:《晋书》卷109《慕容皝载记》(第2815页),《魏书》卷103《宇文莫槐传》(第2305页),《北史》卷98《匈奴宇文莫槐传》(第3268页)均作“别部”,此处依载记等。
    ④《通鉴》卷95晋纪17成帝咸和八年条,第2987页:《晋书》卷109《慕容皝载记》,第2815页。
    ⑤《晋书》卷109《慕容皝载记》附《慕容翰传》,第2826页。
    ⑥《通鉴》卷95晋纪17成帝咸和八年条,第2990页。
    ④以上参见《晋书》卷109《慕容皝载记》,第2815-2816页;《通鉴》卷95晋纪17成帝咸和八年条,第2990-2991页。
    ①《晋书》卷109《慕容皝载记》,第2816页:卷109《慕容皝载记》附《慕容翰传》,第2827页:《通鉴》卷95晋纪17成帝咸和九年条,第2993-2994页。
    ②《晋书》卷109《慕容皝载记》,第2816页:《通鉴》卷95晋纪17成帝咸和九年条,第2993、2994页。
    ③《晋书》卷109《幕容皝载记》,第2816页:《通鉴》卷95晋纪17成帝咸和九年条,第2996-2997、2999页。
    ①《晋书》卷109《慕容皝载记》校勘记二曰:“涉奕于 通鉴九七‘涉奕于’作‘涉夜干’。‘奕’‘夜’译音之异,‘于’‘干’二字常相混,不知孰是。”(第2829页)
    ②《通鉴》卷95晋纪17成帝咸康元年条,第3000、3002、3003-3004页:《晋书》卷109《慕容皝载记》,第2816页:《太平御览》卷121《慕容皝传》引崔鸿《十六国春秋·前燕录》。
    ③《通鉴》系此事于正月乙未,查年表此年正月并无乙未,而二月初三为乙未,时间上基本相合:而且《太平御览》卷60地部25海条引崔鸿《十六国春秋·前燕录》亦记此事为“二月”,可知《通鉴》当漏书“二月”,故改之。参见吴玉贵:《(资治通鉴)疑年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75-76页。
    ④以上参见《通鉴》卷95晋纪17成帝咸康三年条,第3005-3006页:《晋书》卷109《慕容皝载记》,第2816-2817页:《初学记》卷7地部下 冰第5海结凌条,第151页:《太平御览》卷60地部25海条、卷68地部33冰条引王隐《晋书》等。
    ①参见李海叶:《慕容鲜卑的汉化与五燕政权——十六国少数民族发展史的个案研究》,第122-123页。
    ②以上参见《晋书》卷109《慕容皝载记》,第2817页;《通鉴》卷95晋纪17成帝咸康二年条,第3006、3007页。
    ①《晋书》卷109《慕容皝载记》,第2817页;《通鉴》卷95晋纪17成帝咸康三年条,第3010页。
    ②乘金根车、驾六马等制为皇帝之制,或作为权臣称帝前的过渡,规格极高。(参见《通典》卷64礼24嘉礼9,第1789-1790页)
    ③《通鉴》系于十一月甲寅(第3013页),查年表十一月无甲寅,甲寅巳为十月初一或十二月初二:吴玉贵:《<资治通鉴>疑年录》以此或为甲申(十一月二日)之误(第76页),暂从之。
    ④《晋书》卷109《慕容皝载记》,第2817-2818页:《通鉴》卷95晋纪17成帝咸康三年条,第3012-3013页:《太平御览》卷121《慕容皝传》引崔鸿《十六国春秋·前燕录》。
    ⑤《晋书》卷109《慕容皝载记》,第2818页:卷106《石季龙载记上》,第2767页:《通鉴》卷95晋纪17成帝咸康三年条,第3013页:卷96晋纪18成帝咸康四年条,第3014、3015页。
    ①《通鉴》系此事于五月壬辰,为十三日。但赵军围攻棘城始自初九,围攻十余日,此时应该在二十日以后,此处可能为壬寅(二十三日)之误,故改之。
    ②《晋书》卷109《慕容皝载记》,第2818页:卷106《石季龙载记上》,第2769页:卷95《艺术传·黄泓》,第2493页;《通鉴》卷96晋纪18成帝咸康四年条,第3018-3021页。
    ②《晋书》卷109《慕容皝载记》,第2818页:卷106《石季龙载记上》,第2770页:《通鉴》:卷96晋纪18成帝咸康四年条,第3026页。
    ③《晋书》卷109《慕容皝载记》,第2821页:卷106《石季龙载记上》,第2771页:《通鉴》卷96晋纪18成帝咸康五年、六年条,第3030、3035、3039-3040页:《魏书》卷95《慕容元真传》,第2060页。
    ④以上参见《晋书》卷109《慕容皝载记》,第2818页:《通鉴》卷96晋纪18成帝咸康五年、七年条,第3036、3046页。
    ①此处从《晋书》帝纪,为二月己卯。参见吴玉贵:《<资治通鉴>疑年录》,第78页。
    ②《晋书》卷109《慕容皝载记》,第2819-2821页:卷7《成帝纪》,第182页:《通鉴》卷96晋纪18成帝咸康五年、七年条,第3035-3036、3042-3045页:《太平御览》卷121《慕容皝传》引崔鸿《十六国春秋·前燕录》。
    ③参见《晋书》卷109《慕容皝载记》,第2821页:《通鉴》卷96晋纪18成帝咸康七年条,第3042页;《太平御览》卷162州郡部8河北道中《营州》引崔鸿《十六国春秋·前燕录》;卷192居处部20《城上》引《燕书》:《水经注》卷14大辽水条,第350页;《太平寰宇记》卷71河北道20营州,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431页。
    ①见张国庆:《慕容皝迁都龙城的前因及目的》,《辽宁大学学报》,1988年第1期,第29-31页。
    ②慕容翰咸康六年(340)二月自宇文部逃回前燕,慕容皝对其恩遇甚厚。参见《通鉴》卷96晋纪18成帝咸康六年条(第3036-3037页),《晋书》卷109《慕容皝载记》附《慕容翰传》(第2827页)
    ③《通鉴》卷97晋纪19成帝咸康八年条,第3050-3051页,康帝建元元年条,第3053页:《晋书》卷109《慕容皝载记》,第2822页:《三国史记》卷18高句丽本纪第6。
    ④《通鉴》卷97晋纪19穆帝永和元年条,第3067-3068页;《晋书》卷109《慕容皝载记》,第2826页;《三国史记》卷18高句丽本纪第6。
    ③《通鉴》卷97晋纪19康帝建元元年、二年条,第3053、3057-3058页:《晋书》卷109《慕容皝载记》,第2822页:《魏书》卷95《慕容元真传》,第2060页:《北史》卷93《慕容晃传》第3067页。
    ④以上参见《通鉴》卷97晋纪19康帝建元二年条,第3036、3058-3059、3068-3069页:《晋书》卷106《石季龙载记上》,第2775页;《魏书》卷95《慕容元真传》,第2060页;《北史》卷93《慕容晃传》,第3067页。
    ⑤《通鉴》卷97晋纪19穆帝永和二年条中记为“为百济所侵”(第3069页),孙进己、冯永谦主编:《东北历史地理》—书考证应为伯咄侵夫余。(第89页)
    ⑥《通鉴》卷97晋纪19穆帝永和年二条,第3069页;《晋书》卷109《慕容皝载记》,第2826页。此处载记记为“三年”,校勘记五考证“三年”当是“十三年”,脱“十”字。(第2830页)
    ⑦《通鉴》卷97晋纪19康帝建元元年、二年条,第3056、3059页:《魏书》卷1《序纪1》,第12页:《北史》卷1《魏本纪1》,第8页。
    ①《宋书》卷28《符瑞中》,第803页。
    ②《通鉴》卷97晋纪19康帝建元元年条,第3055页;《太平御览》卷338兵部69《角》引《晋中兴书》:《北堂书钞》卷121武功部9角29长角一声条,第151页;同书卷124武功部12矟40朱漆黑毦条,第168页;同书卷133服饰部2簟17黄篾双文簟条,第223页;《初学记》卷22武部甲第6晋庾翼与慕容皝铠书条,第537页。
    ③《晋书》卷169《慕容皝载记》,第2825-2826页:《通鉴》卷97晋纪19穆帝永和元年条,第3065-3066、3068页;《太平御览》卷121《慕容皝传》引崔鸿《十六国春秋·前燕录》:同书卷929《龙上》:《水经注》卷14大辽水条,第350页。
    ④《晋书》卷109《慕容皝载记》,第2822-2825页:《通鉴》卷97晋纪19穆帝永和元年条,第3063-3065页
    ⑤《晋书》卷109《慕容皝载记》,第2826页。
    ⑥参见仇鹿鸣:《侨郡改置与前燕政权中的胡汉关系》,《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7年第4期,第94-99页。
    ⑦《晋书》卷109《慕容皝载记》,第2826页:同书卷111《慕容暐载记》附《阳骛传》,第2860页:《通鉴》卷98晋纪20穆帝永和四年条,第3084页:《太平御览》卷121《慕容皝传》引崔鸿《十六国春秋·前燕录》。
    ⑧《太平御览》系于十月甲申,但查历表十月无甲申:此处从《通鉴》,为十一月甲辰(二十六日)。
    ①《晋书》卷110《慕容儁载记》,第2831页:《通鉴》卷98晋纪20穆帝永和四年条,第3084、3085页
    ②《晋书》卷8《穆帝纪》,第195页:同书卷110《慕容儁载记》,第2831页;
    ③《晋书》卷110《慕容儁载记》,第2831页;《通鉴》卷98晋纪20穆帝永和五年条,第3092-3093、3100页;
    ②《通鉴》卷98胡注曰:“城郎、城大,皆鲜卑所置,付以城郭之任。”(第3104页)
    ③《通鉴》卷98胡注曰:“俟厘,盖亦鲜卑部帅之称。”(第3104页)
    ④《晋书》卷110《慕容儁载记》,第2832页:同书卷110《慕容儁载记》附《李产传》,第2844页;卷110《慕容儁载记》附《李绩传》,第2845页:《通鉴》卷98晋纪20穆帝永和六年条,第3102-3105页:
    ⑤《晋书》卷110《慕容儁载记》,第2832页:《通鉴》卷98晋纪、20穆帝永和六年条,第3106页。
    ⑥《通鉴》卷98晋纪20穆帝永和六年条,第3108-3109页:《太平御览》卷744工艺部1《射上》引《燕书》:《晋书》卷110《慕容儁载记》,第2833页。
    ①《晋书》卷110《慕容儁载记》,第2832页:同书卷107《石季龙载记下》附《石闵传》,第2794-2795页:《通鉴》卷99晋纪21穆帝永和七年条,第3112-3114、3119页;《太平御览》卷120偏霸部4《石闵》。
    ②《通鉴》卷99晋纪21穆帝永和七年条,第3116-3118页:《晋书》卷110《慕容儁载记》,第2833页。
    ③《晋书》卷110《慕容儁载记》,第2833页:同书卷107《石季龙载记下》附《石闵传》,第2796页:《通鉴》卷99晋纪21穆帝永和七年条,第3118-3119、3121页。
    ④《通鉴》卷99晋纪21穆帝永和七年条,第3119、3122页:《晋书》卷110《慕容儁载记》,第2833页。
    ①《通鉴》卷99晋纪21穆帝永和八年条,第3123页。
    ②参见《通鉴》卷99晋纪21穆帝永和七年条,第3125-3126页
    ③《通鉴》,此处脱“五月”二字,参见吴玉贵:《<资治通鉴>疑年录》,第82页。
    ④《通鉴》系此事于六月丙辰,查年表六月无丙辰,而七月二十九日为丙辰,故改之。
    ①《通鉴》系此事于十月丙戌,十月无丙戌,吴玉贵考证或为闰十月之误,故改之。(见《<资治通鉴>疑年录》,第82页)
    ②参见《通鉴》卷99晋纪21穆帝永和七年条,第3126、3127-3129,3130-3131页;《晋书》卷110《慕容儁载记》,第2833-2834页:同书卷107《石季龙载记下》附《石闵传》,第2797页
    ③《初学记》卷21文部纸第7白疏条,第517页:《太平御览》卷605文部21《纸》引崔鸿《十六国春秋·前燕录》。
    ④《晋书》卷110《慕容儁载记》,第2833-2834页。
    ⑤《晋书》卷110《慕容儁载记》,第2834页:《太平御览》卷121《慕容儁传》引崔鸿《十六国春秋·前燕录》。
    ①《晋书》卷110《慕容儁载记》,第2834-2835页:同卷附《韩恒传》,第2843页:《通鉴》卷99晋纪21穆帝永和八年条,第3131、3132页:《太平御览》卷121《幕容儁传》引崔鸿《十六国春秋·前燕录》。
    ②《通鉴》卷99晋纪21穆帝永和九年条,第3137页。
    ③《通鉴》系此事于四月戊申,查年表四月无戊申,此处从吴玉贵,改为五月。(参见《<资治通鉴>疑年录》,第83页)
    ④《通鉴》卷99晋纪21穆帝永和十年条,第3140页。
    ⑤《晋书》卷110《慕容儁载记》,第2835、2839页;《通鉴》卷99晋纪21穆帝永和九、十年条,第3132、3136、3139页。
    ①《晋书》卷110《慕容儁载记》,第2835页:《通鉴》卷99晋纪21穆帝永和十年条,第3139页。
    ②《通鉴》卷99晋纪21穆帝永和十年条,第3143页。
    ③《晋书》卷110《慕容儁载记》,第2835页:《通鉴》卷99晋纪21穆帝永和十年条,第3139、3143页。
    ④《晋书》卷8《穆帝纪》,第200页。
    ⑤《通鉴》卷99晋纪21穆帝永和十年条,第3143页:卷100晋纪22穆帝永和十一年条,第3145页:《晋书》卷110《慕容儁载记》,第2835页。
    ⑥《晋书》卷110《慕容儁载记》,第2835页:《通鉴》卷100晋纪22穆帝永和十一年条,第3145-3146页。
    ①《通鉴》系此事于二月己丑,查年表二月并无己丑,此处从吴玉贵考,改为乙丑(二十九日)。(见《<资治通鉴>疑年录》,第85页)
    ②《晋书》卷110《慕容儁载记》,第2837页:同书卷8《穆帝纪》,第201页:同书卷75《荀崧附荀羡传》,第1981页;《通鉴》卷100晋纪22穆帝永和十一年、十二年条,第3150-3151、3152、3153、3158-3159页。
    ③《通鉴》卷100晋纪22穆帝升平元年条,第3166页。
    ④《晋书》卷110《慕容儁载记》(第2835页)作“莸城”,并无莸城一地,应为“荻城”之误。
    ⑤《晋书》卷110《慕容儁载记》,第2835页;同书卷112《苻生载记》,第2876页;《通鉴》卷100晋纪22穆帝永和十一年、十二年条,第3145-3146、3154-3155页。
    ①《晋书》卷110《慕容儁载记》,第2838页:《通鉴》卷100晋纪22穆帝升平元年条,第3169页。
    ②参见段连勤:《前燕拓跋代(魏)国对高车的掠夺战争》,《西北大学学报》,1988年第1期,第31-36页。
    ③《魏书》卷1《序纪》,第13、14页。
    ④《晋书》卷110《慕容儁载记》,第2835页:《通鉴》卷100晋纪22穆帝永和十一年条,第3150-3151页。
    ⑤《晋书》卷110《慕容儁载记》,第2838页:《通鉴》卷100晋纪22穆帝升平元年条,第3162页。
    ⑥《通鉴》卷100晋纪22穆帝升平元年条,第3166、3167页:《晋书》卷110《慕容儁载记》,第2838页
    ⑦《晋书》卷110《慕容儁载记》,第2838-2839页。
    ⑧《通鉴》卷100晋纪22穆帝升平三年条,第3173-3174页:《晋书》卷110《慕容儁载记》,第2840-2841页。
    ①《通鉴》卷100晋纪22穆帝升平二年、三年条,第3167、3168、3175页:《晋书》卷110《慕容儁载记》,第2839-2840页。
    ②《晋书》卷8《穆帝纪》,第203页。
    ③《通鉴》卷100晋纪22穆帝升平二年、三年条,第3170-3172、3173、3176-3177页;《晋书》卷110《慕容儁载记》,第2838、2840、2841页。
    ①《晋书》卷110《慕容儁载记》,第2839页。
    ②《晋书》卷110《慕容儁载记》,第2841页。
    ③《魏书》卷1《序纪》,第14页。
    ④《通鉴》卷100晋纪122穆帝升平二年条,第3172-3173页。
    ⑤《通鉴》卷100晋纪22穆帝升平三年条,第3177、3178页:卷101晋纪23穆帝升平四年条,第3179页:《晋书》卷110《慕容儁载记》,第2842页
    ⑥《通鉴》卷101晋纪23穆帝升平四年条,第3179-3180页:《晋书》卷111《慕容暐载记》,第2847页
    ①《通鉴》卷101晋纪23穆帝升平四年条,第3180-3182页:《晋书》卷111《慕容暐载记》,第2847-2848页:同书卷111《慕容暐载记》附《慕容恪传》,第2859页:同书卷110《慕容儁载记》,第2842页;
    ②《通鉴》卷101晋纪23穆帝升平四年条,第3183页:《晋书》卷110《幕容儁载记》附《李绩传》,第2845页。
    ③《通鉴》卷101晋纪23穆帝升平五年条,第3184页。
    ④《通鉴》卷101晋纪23穆帝升平五年条,第3184-3185页:《晋书》卷74《桓彝传》附《桓豁传》,第1941页。又《桓豁传》“慕容尘”作“慕容屈尘”
    ①《通鉴》卷101晋纪23穆帝升平五年条,第3185-3186、3187页:《晋书》卷110《慕容儁载记》附《李绩传》,第2845页:同书卷8《哀帝纪》,第206页:卷12《天文志中》,第348页:卷13《天文志下》,第377页。
    ②《通鉴》系此事于三月乙酉,查年表三月无乙酉,今从《晋书·哀帝纪》作四月乙酉(二十五日)。参见吴玉贵:《<资治通鉴>疑年录》,第86-87页。
    ③《通鉴》卷101晋纪23哀帝隆和元年条,第3188、3189、3191页:《晋书》卷111《慕容暐载记》,第2848、2849页:同书卷8《哀帝纪》,第206、207页;卷13《天文志下》,第377页。《宋书》卷24《天文二》“傅颜”作“傅末波”(第717页)。
    ④《通鉴》卷101晋纪23哀帝兴宁元年条,第3192页:《晋书》卷111《慕容暐载记》,第2849页:同书卷8《哀帝纪》,第207、208页。
    ⑤《通鉴》卷101晋纪23哀帝兴宁二年条,第3194-3195页;《晋书》卷111《慕容暐载记》,第2849页:同书卷8《哀帝纪》,第208、209页。
    ①《通鉴》卷101晋纪23哀帝兴宁二年条,第3196页。
    ②《通鉴》卷101晋纪23哀帝兴宁二年条(第3196页)记为奔于“新城”,此处之新城不知何指,故从《慕容暐载记》作“陆浑”。
    ③《通鉴》卷101晋纪23哀帝兴宁二年、三年条,第3190、3198-3199页;《晋书》卷111《慕容暐载记》,第2849页;同书卷8《哀帝纪》,第209、210页;卷89《忠义传·沈劲》,第2317-2318页;卷111《慕容暐载记》附《慕容恪传》,第2859页;卷113《苻坚载记上》,第2889页。
    ④《通鉴》卷101晋纪23海西公太和元年、二年条,第3203、3204页:《晋书》卷111《慕容暐载记》,第2851页;同书卷8《海西公纪》,第209、210页:卷73《庾亮传》附《庾希传》,第1930页。
    ⑤(清)顾祖禹著,贺次君、施和金点校:《读史方舆纪要》卷3,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24页。
    ⑥《通鉴》卷101晋纪23海西公太和二年条,第3203页。
    ⑦《通鉴》卷101晋纪23穆帝升平四年条:第3182页:哀帝隆和元年条,第3191页:《魏书》卷1《序纪》,第14页。
    ①《通鉴》系此事于五月壬辰,查年表五月并无壬辰,此处从吴玉贵考,改为六月。(参见《(资治通鉴)疑年录》,第。88页)
    ②《通鉴》卷101晋纪23哀帝兴宁三年条,第3199-3200页:海西公太和元军、二年、三年条,第3202、3205、3208-3209页:《晋书》卷111《慕容暐载记》,第2849-2850、2851页;同书卷111《慕容暐载记》附《慕容恪传》,第2859-2860页:
    ④《通鉴》卷101晋纪23海西公太和二年条,第3206页:《晋书》卷111《慕容暐载记》附《慕容恪传》,第2861页。
    ⑤《通鉴》卷101晋纪23海西公太和二年条,第3206页:《晋书》卷111《慕容暐载记》,第2851页:同书卷8《海西公纪》,第212页。
    ⑥《通鉴》卷101晋纪23海西公太和二年条,第3207页。
    ⑦《通鉴》系此事于十二月甲子,查年表十二月并无甲子,此处从吴玉贵考,改为十一月甲子(初六)。(参见《<资治通鉴>疑年录》,第88页)
    ⑧《宋书》卷24《天文志》记阳骛为慕容恪杀于升平四年(360)。(第717页)
    ⑨《通鉴》卷101晋纪23海西公太和二年、三年条,第3208-3209页;
    ⑩《晋书》卷111《慕容暐载记》(第2864页)
    ①以上参见《通鉴》卷102晋纪24海西公太和四年条,第3213-3218页:《晋书》卷111《慕容暐载记》,第2853页。
    ②《通鉴》系此事于十一月辛亥朔,吴玉贵考证为误,故仅书月份以存疑。(参见《<资治通鉴>疑年录》,第89页)
    ②《通鉴》卷102晋纪24海西公太和四年条,第3222-3224页:《晋书》卷111《慕容暐载记》,第2853页:同书卷113《苻坚载记上》,第2891页。
    ③《通鉴》卷102晋纪24海西公太和四年条,第3218-3220、3224-3225页:《晋书》卷111《慕容暐载记》,第2854页。
    ④《通鉴》卷102晋纪24海西公太和四年条,第3225-3226页:《晋书》卷111《慕容暐载记》,第2855-2857页。
    ①《通鉴》卷102晋纪24海西公太和四、五年条,第3226、3227-3228、3229页;《晋书》卷111《慕容暐载记》,第2854页:同书卷113《苻坚载记上》,第2891页。
    ②《通鉴》卷102晋纪24海西公太和四、五年条,第3218、3221、3230页:《晋书》卷111《慕容暐载记》,第2854-2855页。
    ①以上参见《通鉴》卷102晋纪24海西公太和五年条,第3230、3231-3238页:《晋书》卷111《慕容暐载记》,第2857-3258页:同书卷113《苻坚载记上》,第2891-2893页
    ②《晋书》卷113《苻坚载记上》,第2893页;《太平御览》卷122《苻坚传》引崔鸿《十六国春秋·前秦录》:《通典》卷7《食货7》,第145页。
    ③《晋书》卷109《慕容皝载记》,第2817页。
    ④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朝阳市博物馆、北票市文物管理所:《辽宁北票喇嘛洞墓地1998年发掘报告》,《考古学报》,2004年第3期,第209-242页。
    ①参见唐长孺:《晋代北境各族“变乱”的性质及五胡政权在中国的统治》,《魏晋南北朝史论丛》,三联书店,1955年版,第127-192页:蒋福亚:《刘渊的“汉”旗号和慕容廆的“晋”旗号》,《北京师院学报》,1979年第4期,第86-91页。
    ②董高:《公元3至6世纪慕容鲜卑、高句丽、朝鲜、日本马具之比较研究》,《文物》,1995年第10期,第34-42页。
    ③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朝阳市博物馆、北票市文物管理所:《辽宁北票喇嘛洞墓地1998年发掘报告》,《考古学报》,2004年第3期,第209-242页。
    ①《通鉴》卷100晋纪22穆帝升平元年条,第3160页。
    ①《通鉴》卷102晋纪24海西公太和五年条,第3239页:《晋书》卷111《慕容暐载记》,第2858页:《太平御览》卷121《慕容暐传》引崔鸿《十六国春秋·前燕录》。
    ②《通鉴》卷103晋纪25简文帝咸安元年条,第3243页:《晋书》卷113《苻坚载记上》,第2893页:《通典》卷7《食货7》第145页。
    ③《通鉴》卷102晋纪24海西公太和五年条,第3238-3239页。
    ④《通鉴》卷102晋纪24海西公太和五年条,第3240页;
    ⑤《晋书》卷114《苻坚载记下》,第2922页。
    ⑥《通鉴》卷103晋纪25孝武帝宁康二年条,第3268页。
    ②《通鉴》卷103晋纪25简文帝咸安二年条,第3255页。
    ③《通鉴》卷102晋纪24海西公太和五年条,第3236-3237页:《晋书》卷123《慕容垂载记》,第3078-3079页。
    ④《通鉴》卷102晋纪24海西公太和五年条,第3241页
    ⑤《通鉴》卷104晋纪26孝武帝太元元年条,第3280页。
    ⑥《通鉴》卷104晋纪26孝武帝太元二年条,第3282页。
    ⑦《通鉴》卷103晋纪25孝武帝宁康元年条,第3266-3267页:《晋书》卷113《苻坚载记上》,第2896页
    ⑧《通鉴》卷103晋纪25孝武帝宁康二年、三年条,第3268、3269页;《晋书》卷113《苻坚载记上》,第2897页。
    ①《通鉴》卷104晋纪26孝武帝太元三年、四年条,第3285、3289页。
    ②《晋书》卷123《慕容垂载记》,第3079页。
    ③《通鉴》卷105晋纪27孝武帝太元八年条,第3307-3308页;《晋书》卷113《苻坚载记下》,第2916页。
    ④《通鉴》卷105晋纪27孝武帝太元八年条,第3308页:《晋书》卷113《苻坚载记下》,第2917页。
    ①《通鉴》卷105晋纪27孝武帝太元八年条,第3309-3313页
    ②《通鉴》卷105晋纪27孝武帝太元八年条,第3314-33115页:《晋书》卷113《苻坚载记下》,第2919页:同书卷123《慕容垂载记》,第3080页;《霸史·慕容垂传》敦煌秘笈·羽38R,第27页。
    ①《通鉴》卷105晋纪27孝武帝太元八年条,第3317-3318页:《晋书》卷123《慕容垂载记》,第3080-3081页。
    ②《通鉴》卷105晋纪27孝武帝太元八年条,第3318-3320页:《晋书》卷123《慕容垂载记》,第3081、3082页;同书卷113《苻坚载记下》,第2919页。
    ③《通鉴》卷105晋纪27孝武帝太元九年条,第3320页:《晋书》卷123《慕容垂载记》,第30817页:《霸史·慕容垂传》敦煌秘笈·羽72aR-1,第27页。
    ②《通鉴》卷105晋纪27孝武帝太元九年条,第3320-3321页:《晋书》卷123《慕容垂载记》,第3081、3082页
    ③《通鉴》卷105晋纪27孝武帝太元九年条,第3321-3323页:《晋书》卷123《幕容垂载记》,第3082页
    ①《通鉴》卷105晋纪27孝武帝太元九年条,第3323-3324页:《晋书》卷123《慕容垂载记》,第3082页:《霸史·慕容垂传》敦煌秘笈·羽72aR-1,第27-28页。
    ②《通鉴》卷105晋纪27孝武帝太元九年条,第3325-3326页:《晋书》卷123《慕容垂载记》,第3085页。
    ③《通鉴》卷105晋纪27孝武帝太元九年条,第3327、3328-3329、3330页:《晋书》卷123《慕容垂载记》,第3085页。
    ①《通鉴》卷105晋纪27孝武帝太元九年条,第3326-3328页:《晋书》卷113《苻坚载记下》,第2919-2921页:《魏书》卷95《慕容暐传》,第2061页:《北史》卷93《慕容暐传》,第3067-3068页。
    ②《通鉴》卷105晋纪27孝武帝太元九年条,第3330、3331页:《晋书》卷113《苻坚载记下》,第2921-2922页:《魏书》卷95《慕容暐传》,第2062页:《北史》卷93《慕容暐传》,第3068页
    ①《通鉴》卷105晋纪27孝武帝太元九年条,第3331-3333页:《晋书》卷123《慕容垂载记》,第3085页。②《通鉴》卷105晋纪27孝武帝太元九年条,第3334、3335页;《魏书》卷23《刘库仁传》,第605页:《北史》卷20《刘库仁传》,第732页。
    ①《通鉴》卷105晋纪27孝武帝太元九年条,第3337、3338页:《晋书》卷123《慕容垂载记》,第3085页;《魏书》卷95《慕容垂传》,第2066页。
    ②《通鉴》卷105晋纪27孝武帝太元九年条,第3338页:《晋书》卷113《苻坚载记下》,第2924-2925页:《魏书》卷95《慕容暐传》,第2063页:《北史》卷93《慕容暐传》,第3068页。
    ③《通鉴》系此事于正月甲寅,查年表正月并无甲寅,故改为二月,二月甲寅为初六日。参见前注。
    ④《通鉴》系此事于二月癸未,查年表二月并无癸未,故改为三月,三月癸未为初六日。参见前注。
    ①《通鉴》卷106晋纪28孝武帝太元十年条,第3339-3342、3345-3346、3355页:《晋书》卷113《苻坚载记下》,第2925-2928页:《魏书》卷95《慕容永传》,第2063页。
    ②李步嘉考证“带方王佐”应为“带方王慕容佐”省称。(参见《后燕“带方”、“王佐”非人名辨》,《中国古代史论丛》,1982年第一辑,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34-338页)
    ③《通鉴》卷106晋纪28孝武帝太元十年条,第3340、3342-3343页。
    ①《通鉴》卷106晋纪28孝武帝太元十年条,第3343-3345页;《晋书》卷123《慕容垂载记》,第3086页:同书卷113《苻坚载记下》,第2926页;卷84《刘牢之传》,第2189页:卷9《孝武帝纪》,第234页。
    ②《太平御览》卷125《慕容垂传》引崔鸿《十六国春秋·后燕录》系于“三月”,此处从《通鉴》。
    ③《通鉴》卷106晋纪28孝武帝太元十年条,第3345、3346、3347、3349页;《晋书》卷123《慕容垂载记》,第3086页:《三国史记》卷18高句丽本纪第6故国壤王二年条。
    ①《通鉴》卷106晋纪28孝武帝太元十年条,第3355-3357页:《晋书》卷123《慕容垂载记》,第3086页。
    ②《通鉴》卷106晋纪28孝武帝太元十一年条,第3358、3359、3361、3364页:《晋书》卷123《慕容垂载记》,第3086-3087页:《太平御览》卷125《慕容垂传》引崔鸿《十六国春秋·后燕录》。
    ①《通鉴》卷106晋纪28孝武帝太元十一年条,第3359、3362-3363、3365、3369页;《晋书》卷9《孝武帝纪》,第235页;《魏书》卷95《慕容永传》,第2065页;《北史》卷93《慕容永传》,第3069页。
    ①《通鉴》卷106晋纪28孝武帝太元十一年条.第3365-3367页:《晋书》卷123《慕容垂载记》,第3087页。
    ②《通鉴》卷107普纪29孝武帝太元十二年条.第3373-3374、3376页;《晋书》卷9《孝武帝纪》,第236页。
    ①《通鉴》卷107晋纪29孝武帝太元十二年条,第3377-3378页;《晋书》卷123《慕容垂载记》,第3087页。
    ②《通鉴》卷107晋纪29孝武帝太元十二年条,第3377-3378、3379页:《魏书》卷2《太祖本纪》,第21-22页;同书卷24《张衮传》,第613页;卷95《慕容垂传》,第2066页;《北史》卷21《张衮传》,第794页;同书卷93《慕容垂传》,第3070页。
    ③《晋书》卷123《慕容垂载记》,第3087页。
    ④《通鉴》卷107晋纪29孝武帝太元十二年条,第3379-3380页。
    ⑤《通鉴》卷107晋纪29孝武帝太元十五年条,第3394页;《水经注》卷9沁水,第232页;《晋书》卷9《孝武帝纪》,第238页。
    ⑥《通鉴》卷107晋纪29孝武帝太元十六年条,第3399页;《晋书》卷9《孝武帝纪》,第238页。
    ①《通鉴》系此事于四月丁亥,查年表四月无丁亥,吴玉贵疑为五月丁亥,为五月二十八日,暂改之。(见《<资治通鉴>疑年录》,第94-95页)
    ②《通鉴》卷107晋纪29孝武帝太元十三年条,第3382-3383页;《晋书》卷123《慕容垂载记》,第3087页。
    ③《通鉴》卷107晋纪29孝武帝太元十三年条,第3385页:《魏书》卷15《昭成子孙传》,第370页:《北史》卷15《魏诸宗室传》,第561-562页。
    ④《魏书》卷2《太祖本纪》,第22页;同书卷95《慕容垂传》,第2066页;《北史》卷1《魏本纪第1》,第11页;同书卷93《慕容垂传》,第3070页。
    ⑤《通鉴》卷107晋纪29孝武帝太元十三年条,第3385、3386页。
    ①《通鉴》卷107晋纪29孝武帝太元十四年条,第3386-3387、3388页;《晋书》卷123《慕容垂载记》,第3087页。
    ②《通鉴》卷107晋纪29孝武帝太元十四年条,第3388页。
    ③《魏书》卷2《太祖本纪》,第23页:同书卷95《慕容垂传》,第2066页:《北史》卷1《魏本纪第1》,第12页:同书卷93《慕容垂传》,第3070页。
    ④《通鉴》卷107晋纪29孝武帝太元十四年条,第3390页。
    ⑤《通鉴》卷107晋纪29孝武帝太元十五年条,第3396页
    ⑥《通鉴》卷107晋纪29孝武帝太元十五年条,第3397页。
    ⑦《通鉴》系此事于二月甲戌,查年表二月无甲戌,甲戌为三月初二,故改之。参见吴玉贵:《<资治通鉴>疑年录》,第95-96页。
    ①慕容永所统八郡,经马长寿先生考证为建兴、上党、太原、新兴、武乡、西河、平阳、河东。(参见《乌桓与鲜卑》,第205-206页)
    ②以上参见《通鉴》卷108晋纪30孝武帝太元十八、十九年条,第3411、3413-3417页;《晋书》卷123《慕容垂载记》,第3088-3089页;同书卷127《慕容德载记》,第3162页;《魏书》卷95《慕容永传》,第2065页;《北史》卷
    93《慕容永传》,第3069-3070页。
    ①(清)顾祖禹著,贺次君、施和金点校:《读史方舆纪要》卷3,第130页。
    ②《通鉴》卷108晋纪30孝武帝太元十八、十九年年条,第3418、3419页;《晋书》卷123《慕容垂载记》,第3089页。
    ③参见姚宏杰:《参合陂之役前燕魏关系略论》,《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第127-130页:韩雪松:《试论北魏与后燕的关系》,《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第40-43页。
    ④《通鉴》系于五月甲戌,查年表五月并无甲戌,甲戌为四月二十五日或六月二十六日,此处暂时记为六月二十六日。参见吴玉贵:《<资治通鉴>疑年录》,第97页。
    ①《晋书》卷123《慕容垂载记》校勘记一六曰:“伪谥成武皇帝 册府二二四‘成武’作‘武成’。御览一二五引后燕录亦作‘武成’,疑此误倒。”(第3092页)
    ②以上参见《通鉴》卷108晋纪30孝武帝太元二十、二十一年条,第3425-3427页:《晋书》卷123《慕容垂载记》,第3089-3090页;《魏书》卷95《慕容垂传》,第2068页;同书卷2《太祖本纪》,第27页;《北史》卷93《慕容垂传》,第3071-3072页:同书卷1《魏本纪第1》,第14页:《太平御览》卷125《慕容垂传》引崔鸿《十六国春秋·后燕录》;《水经注》卷13漯水引《燕书》,第312页。
    ③《通鉴》卷108晋纪30孝武帝太元二十一年条,第3427-3428、3430页;《晋书》卷123《慕容垂载记》,第3093-3094页;同书卷127《慕容德载记》,第3162页;卷96《列女传·慕容垂妻段氏》,第2524-2525页;《太平御览》卷125《慕容宝传》引崔鸿《十六国春秋·后燕录》;《魏书》卷95《慕容宝传》,第2068-2069页;《北史》卷93《慕容宝传》,第3072页。
    ④《通鉴》卷108晋纪30孝武帝太元二十一年条,第3428页;《魏书》卷2《太祖本纪》,第27页。
    ⑤《通鉴》卷108晋纪30孝武帝太元二十一年条,第3429页。
    ①《通鉴》系此事于八月己亥(二十八日),与此后乙亥(初四)时间上有出入,暂存疑。参见吴玉贵:《<资治通鉴>疑年录》,第97页。
    ②《通鉴》系于十月己酉,查年表十月无己酉,《魏书》作乙酉,为十月十五日,今从《魏书》本纪。参见吴玉贵:《<资治通鉴>疑年录》,第98页。
    ①《通鉴》系此事于正月己卯,查年表正月无己卯,有乙卯为十七日,故暂改之。
    ②以上参见《通鉴》卷108晋纪30孝武帝太元二十一年条,第3429-3432、3434-3436页:卷109晋纪31安帝隆安元年条,第3437-3445页:《晋书》卷123《慕容垂载记》,第3094-3095页;同书卷127《慕容德载记》,第3162-3163 页;《魏书》卷2《太祖本纪》,第27-29页;《北史》卷1《魏本纪第1》,第14-16页
    ①《通鉴》卷109晋纪31安帝隆安元年条,第3446-3449页;《晋书》卷124《慕容宝载记》,第3095-3096页。
    ②《通鉴》卷109晋纪31安帝隆安元年条,第3449、3452页;《魏书》卷2《太祖本纪》,第29-30页:《北史》卷1《魏本纪第1》,第16页。
    ①《通鉴》卷109晋纪31安帝隆安元年条,第3454-3456页:《晋书》卷124《慕容宝载记》,第3096页:同书卷127《慕容德载记》,第3163页;《魏书》卷2《太祖本纪》,第30页:《北史》卷1《魏本纪第1》,第16页。
    ②《通鉴》卷109晋纪31安帝隆安元年条,第3456、3459页:《晋书》卷124《慕容宝载记》,第3096页:《魏书》卷2《太祖本纪》,第30-31页;《北史》卷1《魏本纪第1》,第16-17页。
    ③《通鉴》卷109晋纪31安帝隆安元年条,第3460页;《晋书》卷127《慕容德载记》,第3163页。
    ④《通鉴》卷109晋纪31安帝隆安元年条,第3460页;卷110晋纪32安帝隆安二年条,第3461页;《晋书》卷127《慕容德载记》,第3163-3164页;《太平御览》卷126《慕容德传》引崔鸿《十六国春秋·南燕录》;《太平寰宇记》 卷57河北道6通利军 黎阳县黎阳津,第1185页。
    ①《通鉴》系此事于四月丁亥,《晋书·安帝纪》作五月,故暂存疑。参见吴玉贵:《<资治通鉴>疑年录》,第98页。
    ②《通鉴》卷110晋纪32安帝隆安二年条,第3463-3464、3466-3470页;《晋书》卷124《慕容宝载记》,第3096-3097页;同书卷127《慕容德载记》,第3164-3165页;
    ②以上参见《通鉴》卷110晋纪32安帝隆安二年条,第3470-3473页;《晋书》卷124《慕容盛载记》,第3098-3100页;《魏书》卷95《慕容盛传》,第2069-2070页;《北史》卷93《慕容盛传》,第3072-3073页
    ①此处时间《通鉴》系于十月,《晋书·安帝纪》系于八月,此处暂从《通鉴》。参见吴玉贵:《<资治通鉴>疑年录》,第98页。
    ②《通鉴》卷110晋纪32安帝隆安二年条,第3476、3477、3481、3485页;卷111晋纪33安帝隆安三年条,第3486、3487、3491页;《晋书》卷124《慕容盛载记》,第3100页;
    ①《通鉴》系此事于九月壬子,但查年表九月并无壬子,吴玉贵疑为壬午(二十九日)之误,故暂改之。(见《<资治通鉴>疑年录》,第99页)
    ②《通鉴》卷111晋纪33安帝隆安三年条,第3492、3494、3496页;《晋书》卷124《慕容盛载记》,第3102-3103页
    ③《通鉴》卷111晋纪33安帝隆安三年条,第3497页;《晋书》卷124《慕容盛载记》,第3103页。
    ④《通鉴》卷111晋纪33安帝隆安三年条,第3499、3506页。
    ⑤《通鉴》卷111晋纪33安帝隆安四年条,第3506页;《晋书》卷124《慕容盛载记》,第3103页。
    ⑥《通鉴》卷111晋纪33安帝隆安四年条,第3508、3510、3511、3516页:《晋书》卷124《慕容盛载记》,第3103-3104页。
    ①《通鉴》卷111晋纪33安帝隆安四年条,第3506-3507页:《晋书》卷124《慕容盛载记》,第3103页。
    ②《通鉴》卷111晋纪33安帝隆安四年条,第3507页;《晋书》卷124《慕容盛载记》,第3100、3103页。
    ③《晋书》卷124《慕容盛载记》,第3104页。
    ④《晋书》卷12《天文志中》,第349页。
    ⑤《通鉴》卷110晋纪32安帝隆安二年条,第3476页:《晋书》卷127《慕容德载记》,第3165页;同书卷10《安帝纪》,第250页。
    ①《通鉴》卷111晋纪33安帝隆安三年条,第3489-3491页;《晋书》卷127《慕容德载记》,第3165-3166页;
    ②《通鉴》卷111晋纪33安帝隆安三年条,第3495-3496页;《晋书》卷127《慕容德载记》,第3166-3168页。
    ③《通鉴》卷111晋纪33安帝隆安四年条,第3516页;《晋书》卷127《慕容德载记》,第3168页;同书卷10《安帝纪》,第251-252页
    ①《通鉴》卷112晋纪34安帝隆安五年条,第3527页:《晋书》卷124《慕容盛载记》,第3104页。
    ②《通鉴》卷112晋纪34安帝隆安五年条,第3527页:《晋书》卷124《慕容熙载记》,第3105页。
    ③《通鉴》系此事于十二月壬午,查年表十二月并无壬午.故此处存疑。参见吴玉贵:《<资治通鉴>疑年录》,第100页。
    ①《通鉴》卷112晋纪34安帝隆安五年条,第3530页;同卷安帝元兴元年条,第3534、3541、3543、3545页;《晋
    书》卷124《慕容熙载记》,第3105页。
    ②《太平御览》卷125《慕容熙传》引崔鸿《十六国春秋·后燕录》:《晋书》卷124《慕容熙载记》,第3105页。
    ③《通鉴》卷113晋纪35安帝元兴二年条,第3550、3555、3556页:《晋书》卷124《慕容熙载记》,第3105页;
    ④《通鉴》卷113晋纪35安帝元兴三年条,第3570页:《晋书》卷124《慕容熙载记》,第3105页;《太平御览》卷125《慕容熙传》引崔鸿《十六国春秋·后燕录》;《初学记》卷24居处部《宫第3》引高闾《燕志》:《魏书》卷95《慕容熙传》,第2070页;《北史》卷93《慕容熙传》,第3073页。
    ⑤《通鉴》卷113晋纪35安帝元兴三年条,第3574、3576-3577页
    ①《通鉴》卷113晋纪35安帝元兴三年条,第3577页:卷114晋纪36安帝义熙元年条,第3579页;《晋书》卷124《慕容熙载记》,第3106页;《太平御览》卷125《慕容熙传》引崔鸿《十六国春秋·后燕录》。
    ②《通鉴》卷114晋纪36安帝义熙元年条,第3586页。
    ③《晋书》卷124《慕容熙载记》,第3106页
    ④《通鉴》系此事于正月戊申,但查年表正月无戊申,戊申为二月初二,故改之。参见吴玉贵:《<资治通鉴>疑年录》,第102页。
    ⑤《通鉴》卷114晋纪36安帝义熙元、二年条,第3588、3589页:《晋书》卷124《慕容熙载记》,第3106页。
    ⑥《通鉴》系此事于正月辛丑朔,但查年表正月并无辛丑,辛丑为二月初一,故在此暂时改为二月。参见吴玉贵:《<资治通鉴>疑年录》,第102页。
    ⑦《通鉴》,系此事于四月癸丑,但查年表四月并无癸丑,故在此不书确切日期,以存疑。参见吴玉贵:《<资治通鉴>疑年录》,第103页。
    ①《通鉴》卷114晋纪36安帝义熙三年条,第3594、3595-3596、3598页;《晋书》卷124《慕容熙载记》,第3106-3107页。
    ②参见《通鉴》卷114晋纪36安帝义熙三年条,第3598-3599页;《晋书》卷124《慕容熙载记》,第3107-3108页;卷124《慕容云载记》,第3108页;同书卷125《冯跋载记》,第3127页;《太平御览》卷125《慕容熙传》、《慕容云传》引崔鸿《十六国春秋·后燕录》;《魏书》卷97《冯跋传》,第2126页。
    ①《通鉴》卷112晋纪34安帝隆安五年条,第3530页:《晋书》卷127《慕容德载记》,第3168页。
    ②《晋书》卷127《慕容德载记》,第3169页;《太平御览》卷126《慕容德传》引崔鸿《十六国春秋·南燕录》。
    ③《通鉴》卷112晋纪34安帝元兴元年条,第3544-3545页;《晋书》卷127《慕容德载记》,第3171页。
    ④《通鉴》卷113晋纪35安帝元兴二年条,第3549页:《晋书》卷127《慕容德载记》,第3169页;同书卷128《慕容超载记》,第3175页。
    ①《通鉴》卷113晋纪35安帝元兴二年条,第3549页:《晋书》卷127《慕容德载记》,第3169-3170页。
    ②参见唐长孺:《北魏的青齐土民》,《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92-122页。
    ③《通鉴》卷113晋纪35安帝元兴二年条,第3549页:《晋书》卷127《慕容德载记》,第3170-3171页;
    ④《通鉴》卷113晋纪35安帝元兴二年条,第3553页
    ⑤参见《通鉴》卷113晋纪35安帝元兴三年条,第3567-3568页
    ①《太平御览》卷126《慕容德传》引崔鸿《十六国春秋·南燕录》。
    ②《通鉴》卷114晋纪36安帝义熙元年条,第3583-3584页;《晋书》卷128《慕容超载记》,第3176-3177页。
    ③《通鉴》卷114晋纪36安帝义熙元年条,第3586页;《太平御览》卷126《慕容德传》引崔鸿《十六国春秋·南燕录》;《晋书》卷127《慕容德载记》,第3172页;同书卷128《慕容超载记》,第3176页。
    ④参见(澳)J.霍尔姆格林著、谢萌珍译、马学印校:《论南燕政权的建立与灭亡》,《国外社会科学》,1993年第11期,第47-51页;(韩)池培善著、金光勋译:《慕容超即位初期的内政》,《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2期,第116-120页。
    ①《通鉴》卷114晋纪36安帝义熙元年条,第3587页;《晋书》卷128《慕容超载记》,第3176页。
    ②《通鉴》卷114晋纪36安帝义熙二年条,第3588-3589页;《晋书》卷13《天文志下》,第383页。
    ③《通鉴》卷114晋纪36安帝义熙二年条,第3592-3593页;《晋书》卷128《慕容超载记》,第31176-3177页。
    ④《晋书》卷13《天文志下》,第383页。
    ①《通鉴》卷114晋纪36安帝义熙三、四年条,第3600-3601、3602、3605页;《晋书》卷128《慕容超载记》,第3178-3180页;《太平御览》卷126《慕容超传》引崔鸿《十六国春秋·南燕录》。
    ②《通鉴》卷114晋纪36安帝义熙三年条,第3601页:《晋书》卷124《慕容云载记》,第3108页;同书卷125《冯跋载记》,第3127页。
    ③《通鉴》卷114晋纪36安帝义熙四年条,第3605页;《晋书》卷124《慕容云载记》,第3108页;同卷《慕容熙载记》,第3107页。
    ①《通鉴》卷114晋纪36安帝义熙四年条,第3606、3609页;《太平御览》卷125《慕容云传》引崔鸿《十六国春秋·后燕录》;同书卷895兽部3《马3》。
    ②《通鉴》卷114晋纪36安帝义熙三年条,第3600页。
    ③《晋书》卷124《慕容云载记》,第3108页。
    ④关于冯跋指使离班、桃仁二人刺杀高云之事,刘玉山有专文加以辨析,详细论证参见其文《北燕王高云被弑真相探微》,《求索》,2005年第11期,第193-195页。
    ⑤以上参见《通鉴》卷115晋纪37安帝义熙五年条,第3621-3622页:《晋书》卷124《慕容云载记》,第3108-3109 页;同书卷125《冯跋载记》,第3128页。
    ①参见张金龙:《北燕政治史四题》,《南都学坛》,1997年第4期,第20-24页。
    ②参见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266页:刘宇:《论晋灭南燕之战》,《镇江高专学报(综合版)》,1994年第1期,第16-21页。
    ③《通鉴》卷115晋纪37安帝义熙五年条,第3611-3612页;《晋书》卷128《慕容超载记》,第3180、3181页。
    ④(清)顾祖禹著,贺次君、施和金点校:《读史方舆纪要》卷3,第142页。
    ①《晋书》卷125《冯跋载记》,第3129页。
    ②《晋书》卷125《冯跋载记》,第3128-3129页。
    ③《通鉴》卷115晋纪37安帝义熙六年条,第3641页:《晋书》卷125《冯跋载记》,第3129页:《太平御览》卷330兵部61《警备》引崔鸿《十六国春秋·北燕录》。
    ④《通鉴》卷117晋纪39安帝义熙十一年条,第3683页:《晋书》卷125《冯跋载记》,第3131-3132页。
    ⑤《太平御览》卷880咎征部7《地生毛》。
    ①以上参见《通鉴》卷116晋纪38安帝义熙七、十年条,第3647、3667-3668页;卷120宋纪2文帝元嘉三年条,第3787页;《晋书》卷125《冯跋载记》,第3129-3131、3132页;《太平御览》卷127《冯跋传》引崔鸿《十六国春秋·北燕录》。
    ②参见张金龙:《北燕政治史四题》,《南都学坛》,1997年第4期.第20-24页。
    ③《通鉴》卷116晋纪38安帝义熙七年条,第3647页;《晋书》卷125《冯跋载记》,第3130页。
    ④《冯跋载记》记斛律为大但所逐,经周伟洲考证为误。参见《敕勒与柔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95页。
    ②《通鉴》卷116晋纪38安帝义熙十年条,第3668-3669页:《晋书》卷125《冯跋载记》,第3131、3132-3133页。
    ③《通鉴》卷116晋纪38安帝义熙十年条,第3671页。
    ④《晋书》卷125《冯跋载记》,第3133页。
    ⑤参见李凭:《平城时代北魏北燕高句丽三国关系简析》,《黎虎教授古稀纪念:中国古代史论丛》,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版,第296-305页:《于什门事件与魏燕之争》,《“1-6世纪中国北方边疆·民族·社会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3-27页。
    ⑥《通鉴》卷116晋纪38安帝义熙十年条,第3671页;《晋书》卷125《冯跋载记》,第3131页;《魏书》卷87《节义传·于什门》,第1889-1890页;《北史》卷85《节义传·于什门》,第2842-2843页。
    ⑦《通鉴》卷117晋纪39安帝义熙十二年条,第3693页;《魏书》卷3《太宗本纪》,第56-57页。
    ①《通鉴》卷118晋纪40安帝义熙十四年条,第3717-3718页
    ②《通鉴》卷121宋纪3文帝元嘉七年条,第3819-3820页
    ③《通鉴》卷122宋纪4文帝元嘉八、九年条,第3828、3830、3836页
    ①《通鉴》卷122宋纪4文帝元嘉九年条,第3837、3838-3840页
    ②《通鉴》卷122宋纪4文帝元嘉九年条,第3840页:《魏书》卷97《冯文通传》,第2127页;《北史》卷93《冯跋传》,第3079页。
    ③《通鉴》卷122宋纪4文帝元嘉九、十年条,第3841、3845、3846页;《魏书》卷4上《世祖本纪上》,第81-82.页;卷97《冯文通传》,第2127页;《北史》卷2《魏本纪第2》,第48页;卷93《冯跋传》,第3079页。
    ②以上参见《通鉴》卷122宋纪4文帝元嘉十、十一、十二年条,第3849、3851、3853、3854、3855、3856、3857、3858、3859页;卷123宋纪5文帝元嘉十三年条,第3860、3861-3863页;《太平御览》卷127《冯文通传》引崔鸿《十六国春秋·北燕录》;《魏书》卷4上《世祖本纪上》,第82-87页;卷97《冯文通传》,第2127-2128页;《北史》卷2《魏本纪第2》,第48-51页;卷93《冯跋传》,第3079页。
    ①《通鉴》卷123宋纪5文帝元嘉十五年条,第3867页;
    ①冯君实:《十六国官制初探》,《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4期,第95-101、11页。
    ②《通鉴》卷90晋纪12元帝建武元年条,第2852页。
    ③《通鉴》卷84晋纪6惠帝太安元年条,第2676页。
    ④《晋书》卷108《慕容廆载记》,第2806页;《通鉴》卷88晋纪10愍帝建兴元年条,第2797页。
    ⑤《晋书》卷108《慕容廆载记》,第2806页;《通鉴》卷89晋纪11愍帝建兴二年条,第2814页。
    ⑥参见胡鸿:《书评:<五胡十六国の基础的研究>》,《唐研究》,第十三卷,第613-621页。
    ①《十六国官制初探》,《东北师大学报》,1984年第4期,第95-101、11页。
    ①《晋书》卷110《慕容儁载记》,第2835页。
    ②《通鉴》卷100晋纪22穆帝永和十一年条,第3146页:《晋书》卷110《慕容儁载记》,第2835页。
    ③《通鉴》卷102晋纪24海西公太和五年条,第3238页。
    ④《通鉴》卷100晋纪22穆帝升平二年条,第3170页;《晋书》卷110《慕容儁载记》,第2839-2840页。
    ⑤参见黄烈:《中国古代民族史研究》,第338-339页;马志冰:《十六国时代坞堡垒壁组织的社会职能》,《许昌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3期,第16-21页:(韩)具圣姬:《两汉魏晋南北朝的坞壁》,北京出版社,2004年版,第137-139页。
    ①《通鉴》卷108晋纪30孝武帝太元十九年条,第3417页;《晋书》卷123《慕容垂载记》,第3088页。
    ②(清)顾祖禹著,贺次君、施和金点校:《读史方舆纪要》卷3,第131-132页。
    ①《晋书》卷110《慕容儁载记》,第2838-2839页。
    ②《晋书》卷108《慕容廆载记》附《裴嶷传》,第2811页。
    ①《晋书》卷110《慕容儁载记》,第2838-2839页。
    ②参见唐长孺:《晋代北境各族“变乱”的性质及五胡政权在中国的统治》,《魏晋南北朝史论丛》,三联书店,1955年版,第177-178页:周一良:《两晋南朝的清议》,《魏晋南北朝史论集续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18-119页。
    ③《晋书》卷127《慕容德载记》,第3168页。
    ④《通鉴》卷114晋纪36安帝义熙二年条,第3593页;《晋书》卷128《慕容超载记》,第3177-3178页。
    ⑤参见赵凯球:《南燕史钩沉》,《中州学刊》,1986年第2期,第123-127页;张旭华:《前燕、前秦、南燕九品中正制拾零》,《“1-6世纪中国北方边疆·民族·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34-41页。
    ⑥《太平御览》卷651刑法部17《禁锢》引崔鸿《前燕录》。
    ⑦《魏书》卷32《崔逞传》,第757页。
    ⑧《晋书》卷124《慕容盛载记》,第3103页。
    ⑨《晋书》卷109《慕容皝载记》,第2826页:《太平御览》卷121《慕容皝传》引崔鸿《十六国春秋·前燕录》。
    ⑩《晋书》卷124《慕容盛载记》,第3103页。
    11《晋书》卷125《冯跋载记》,第3130页。
    ①《晋书》卷111《慕容暐载记》,第2855-2857页:《通鉴》卷102晋纪24海西公太和四年条,第3225-3226页。
    ②《晋书》卷111《慕容暐载记》,第2855-2857页:《通鉴》卷102晋纪24海西公太和四年条,第3225-3226页。
    ③《太平御览》卷121《慕容皝传》引崔鸿《十六国春秋·前燕录》:同书卷492人事部133《贪》引《燕书》;卷820布帛部7《布》引《燕书》;《艺文类聚》卷85布帛部《布》引《燕书》,第1463页。
    ④《晋书》卷125《冯跋载记》,第3129页。
    ⑤参见何宁生:《论前燕的法制》,《西北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第113-118页;《论后燕的法制》,《西北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第104-108页。
    ①《通鉴》卷95晋纪17成帝咸康三年条,第3012页,同书卷96晋纪18成帝咸康四年条,第3018页。
    ②参见前燕职官制度“国相”条。
    ③《五胡十六国の基础的研究》,汲古书院,2006年版,第53-75页。
    ①参见李海叶:《慕容鲜卑的汉化与五燕政权——十六国少数民族发展史的个案研究》,第9-16页;雷家骥:《慕容燕的汉化统治与适应》,《东吴历史学报》,民国八十四年,第一期,第1-70页;陈琳国:《中古北方民族史新探》,第352-356页。
    ②参见周伟洲:《论十六国时期的“胡汉分治”》,《西北民族史研究》,1994年,第173-184页。
    ③参见吕宗力主编:《中国历代官制大辞典》,第39页。
    ①《晋书》卷108《慕容魔载记》,第2805-2806、2807页:《通鉴》卷90晋纪12元帝太兴元年条,第2855页,卷91晋纪13元帝太兴四年条,第2890页。
    ②《晋书》卷109《慕容皝载记》,第2816页;《通鉴》卷95晋纪17成帝咸和九年条,第2996-2997页。
    ③《晋书》卷109《慕容皝载记》,第2818页;《通鉴》卷96晋纪18成帝咸康四年条,第3016页。
    ④《晋书》卷109《慕容皝载记》,第2821-2822页;《通鉴》卷96晋纪18成帝咸康七年条,第3042-3045页。
    ⑤《晋书》卷110《慕容儁载记》,第2831页;《太平御览》卷121《慕容儁传》引崔鸿《十六国春秋·前燕录》;《通鉴》卷98晋纪20穆帝永和五年条,第3087页。
    ⑥参见吕宗力主编:《中国历代官制大辞典》,第243页。
    ⑦《晋书》卷109《慕容皝载记》,第2815页。
    ⑧《太平御览》卷12(?)《慕容皝传》引崔鸿《十六国春秋·前燕录》
    ⑨《通鉴》卷96晋纪18成帝咸康七年条,第3044页;《晋书》卷110《慕容儁载记》,第2831页。
    ⑩《通鉴》卷98晋纪20穆帝永和四年条,第3085页;《通鉴》卷99晋纪21穆帝永和十年条,第3140页。
    11《通鉴》卷98晋纪20穆帝永和五年条,第3104页。
    12《通鉴》卷98晋纪20穆帝永和六年条,第3103页。
    ①《通鉴》卷95晋纪17成帝咸和九年条,第2993页,卷96晋纪18成帝咸康四年条,第3015页。
    ②《通鉴》卷96晋纪18成帝咸康五年条,第3035页。
    ③《通鉴》卷102晋纪24海西公太和五年条,第3230页。
    ④《通鉴》卷98晋纪20穆帝永和六年条,第3014页。
    ⑤《通鉴》卷102晋纪24海西公太和五年条,第3230页。
    ⑧《通鉴》卷111晋纪33安帝隆安四年条,第3516页。
    ⑨《晋书》卷124《慕容熙载记》,第3105页。
    ⑩《晋书》卷123《慕容垂载记》,第3087页;《通鉴》卷107晋纪29孝武帝太元十三年条,第3383页。
    11《通鉴》卷108晋纪30孝武帝太元十八年条,第3410页。
    ①《魏书》卷84《儒林传·陈奇》,第1846页,卷113《官氏志》,第3013页;《北史》卷81《儒林传上·陈奇》,第2712页。
    ②《通鉴》卷114晋纪36安帝义熙三年条,第3598页;《晋书》卷125《冯跋载记》,第3127页
    ③《晋书》卷124《慕容熙载记》,第3105页。
    ④《太平御览》卷804珍宝部3《玉上》引范亨《燕书》。按:熙平为北魏孝明帝年号(516-518),此处当有误,考卷806所引《燕书》所记,此事应为后燕昭文帝慕容熙之事,故此处当为“昭文帝熙二年”之误。
    ⑤《太平御览》卷806珍宝部5《壁》引范亨《燕书》。
    ⑥《通鉴》卷116晋纪38安帝义熙七年条,第3646页;《晋书》卷125《冯跋载记》,第3130页。
    ⑦《通鉴》卷116晋纪38安帝义熙十年条,第3669页;《晋书》卷125《冯跋载记》,第3133页。
    ⑧姚薇元:《北朝胡姓考》,第280-282页;陈连庆:《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姓氏研究——秦汉魏晋南北朝少数民族姓氏研究》,第133-134页。
    ⑨《晋书》卷125《冯跋载记》,第3133页;《通鉴》卷117晋纪39安帝义熙十二年条,第3717页。
    ⑩《魏书》卷113《官氏志》,第3009页。
    11《晋书》卷125《冯跋载记》,第3130页。
    12《太平御览》卷127《冯跋传》引崔鸿《十六国春秋·北燕录》。
    13《太平御览》卷11天部11《祈雨》引高闾《燕志》。
    ②前燕迁徙各族人口可参见史念海:《十六国时期各割据霸主的迁徙人口(上、下)》,《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2年第3、4期,第89-116、1-28页。
    ③《晋书》卷109《慕容皝载记》,第2824页。
    ④《通鉴》卷98晋纪20穆帝永和六年条,第3103页。
    ②《通鉴》卷102晋纪24海西公太和五年条,第3238页。
    ③唐长孺:《晋代北境各族“变乱”的性质及五胡政权在中国的统治》,《魏晋南北朝史论丛》,三联书店,1955年版,第127-192页。
    ④《通鉴》卷105晋纪27孝武帝太元八年条,第3319页,卷108晋纪30孝武帝太元二十一年条,第3428页。
    ①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朝阳市博物馆、北票市文物管理所:《辽宁北票喇嘛洞墓地1998年发掘报告》,《考古学报》,2004年第3期,第209-242页。
    ②《通鉴》卷102晋纪24海西公太和四年条,第3223页。
    ③《通鉴》卷108晋纪30孝武帝太元二十一年条,第3429-3430页。
    ④参见陈琳国:《中古北方民族史新探》,第353-354页。
    ①《晋书》卷111《慕容暐载记》,第2853页。
    ②参见陈琳国:《中古北方民族史新探》,第356-361页。
    ①《三国志》卷30《乌桓传》注引王沈《魏书》,第832页。
    ②《晋书》卷108《慕容廆载记》,第2804页。
    ③《晋书》卷108《慕容廆载记》,第2808页。
    ④《晋书》卷109《慕容皝载记》,第2817页。
    ⑤《晋书》卷109《慕容皝载记》,第2819-2821页。
    ①《晋书》卷109《慕容皝载记》,第2822-2825页:《通鉴》卷97晋纪19穆帝永和元年条,第3063-3065页。
    ②《通鉴》卷106晋纪28孝武帝太元十年条,第3343页。
    ③《通鉴》卷106晋纪28孝武帝太元十年条,第3356页。
    ④《通鉴》卷108晋纪30孝武帝太元十七年条,第3405-3406页。
    ⑤《通鉴》卷106晋纪28孝武帝太元十一年条,第3359页;《魏书》卷95《慕容永传》,第2064页。
    ⑥《通鉴》卷116晋纪38安帝义熙七年条,第3647页;《晋书》卷125《冯跋载记》,第3129、3130页。
    ⑦《晋书》卷124《慕容宝载记》,第3097-3098页;《太平御览》卷955木部4《桑》引崔鸿《十六国春秋·后燕录》;《艺文类聚》卷88木部上《桑》,第1521页。
    ⑧《晋书》卷125《冯跋载记》,第3131页。
    ⑨《太平御览》卷991藥部8《人参》,卷993藥部10《麻黄》。
    ⑩参见顾相奎主编:《东北古代民族研究论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75-76页。
    ①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朝阳市博物馆、北票市文物管理所:《辽宁北票喇嘛洞墓地1998年发掘报告》,《考古学报》,2004年第3期,第209-242页。
    ②朝阳地区博物馆、朝阳县文化馆:《辽宁朝阳发现北燕、北魏墓》,《考古》,1985年第10期,第915-929页。
    ③黎瑶渤:《辽宁北票县西宫营子北燕冯素弗墓》,《文物》,1973年第3期,第2-28页。
    ④《晋书》卷111《慕容暐载记》附《皇甫真传》,第2861页。
    ⑤《晋书》卷109《慕容皝载记》,第2826页。
    ⑥《晋书》卷110《慕容儁载记》,第2842页。
    ⑦《晋书》卷111《慕容暐载记》,第2855-2857页;《通鉴》卷102晋纪24海西公太和四年条,第3225-3226页。
    ①《通鉴》卷108晋纪30孝武帝太元二十一年条,第3429-3430页。
    ②《通鉴》卷101晋纪23海西公太和三年条,第3211页;《晋书》卷111《慕容暐载记》,第2852-2853页。
    ③《通鉴》卷108晋纪30孝武帝太元二十一年条,第3428页;《晋书》卷124《慕容宝载记》,第3093页。
    ④《通鉴》卷113晋纪35安帝元兴二年条,第3549页;《晋书》卷127《慕容德载记》,第3169-3170页。
    ①参见陈琳国:《中古北方民族史新探》,第429页。
    ②《三国志》卷30《乌桓传》注引王沈《魏书》,第832页。
    ③呼伦贝尔盟文物管理站:《新巴尔虎左旗伊和乌拉鲜卑墓》,《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二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第453-465页;钱玉成、孟建仁:《科右中旗北玛尼吐鲜卑墓群》,《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一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版,第397-406页。
    ④《魏书》卷95《慕容暐传》,第2061页;《晋书》卷114《苻坚载记下》,第2919页。
    ⑤《晋书》卷114《苻坚载记下》,第2923页。
    ⑥《太平御览》卷858饮食部16《酪酥附(?)餬》。
    ⑦参见蒋福亚:《魏晋南北朝社会经济史》,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241-242页。
    ①《晋书》卷109《慕容皝载记》,第2826页;《太平御览》卷121《慕容皝传》引崔鸿《十六国春秋·前燕录》:同书卷832资产部12《猎下》引《异苑》;卷907兽部6《兔》引王隐《晋书》。
    ②《晋书》卷123《慕容垂载记》,第3077页。
    ③《通鉴》卷105晋纪27孝武帝太元九年条,第3329页。
    ④《通鉴》卷114晋纪36安帝义熙二年条,第3588页,《晋书》卷128《慕容超载记》,第3177页。
    ⑥齐东方:《中国早期马镫的有关问题》,《文物》,1993年第4期,第71-78、89页。
    ⑦《后汉书》卷90《乌桓鲜卑传》,第2970-2980页;《三国志》卷30《马桓鲜卑东夷传》注引王沈《魏书》,第832页。
    ①《初学记》卷18人部中 贫第6,第445页。
    ②参见刘驰:《十六国官营手工业机构考》,《许昌师专学报》,1993年第1期,第17-21页。
    ③程纪中:《河北正定县出土前燕元玺四年刻字墓砖》,《文物》,1981年第3期,第77页;荣孟源:《元玺四年刻字墓砖质疑》,《文物》,1981年第11期。
    ④《晋书》卷109《慕容皝载记》,第2822-2825页;《通鉴》卷97晋纪19穆帝永和元年条,第3063-3065页。
    ⑤《通鉴》卷112晋纪34安帝元兴元年条,第3545页。
    ⑥《晋书》卷124《慕容熙载记》,第3107页。
    ⑦《晋书》卷125《冯跋载记》,第3129-3130页。
    ⑧《晋书》卷127《慕容德载记》,第3169页。
    ①《古今刀剑录》,《漢魏叢书》本,第748页
    ②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朝阳市博物馆、北票市文物管理所:《辽宁北票喇嘛洞墓地1998年发掘报告》,《考古学报》,2004年第3期,第209-242页。
    ①《晋书》卷109《慕容皝载记》,第2821页;《通鉴》卷96晋纪18成帝咸康六年条,第3036-3037页。
    ②《晋书》卷125《冯跋载记》,第3130页。
    ③《太平御览》卷359兵部90《障泥》引萧方等《三十国春秋》。
    ④参见赵凯球:《南燕史钩沉》,《中州学刊》,1986年第2期,第123-127页。
    ⑤参见安家瑶:《中国早期的玻璃器皿》,《考古学报》,1984年第4期,第413-448页。
    ⑥《晋书》卷127《慕容德载记》,第3169页。
    ⑦《晋书》卷111《慕容暐载记》,第2855-2857页;《通鉴》卷102晋纪24海西公太和四年条,第3225-3226页。
    ⑧新胜屯、房身村、王子坟山、北票喇嘛洞、李廆墓、崔通墓等墓葬中均见五铢、剪轮五铢、货泉等钱币随葬。
    ⑨《水经注》卷10浊漳水条引《燕书》,第256页:《晋书》卷111《慕容暐载记》,第2857页;《通鉴》卷102晋纪24海西公太和五年条,第3233页。
    ⑩《通鉴》卷95晋纪17成帝咸和八年条,第2987页。
    11《晋书》卷109《慕容皝载记》,第2817页;《通鉴》卷95晋纪17成帝咸康三年条,第3010页。
    ①《晋书》卷109《慕容皝载记》,第2817页:《通鉴》卷95晋纪17成帝咸康三年条,第3010页。
    ②《通鉴》卷105晋纪27孝武帝太元九年条,第3325页;《晋书》卷123《慕容垂载记》,第3085页。
    ③《通鉴》卷106晋纪28孝武帝太元十一年条,第3363页。
    ④参见田立坤:《棘城新考》,《辽海文物学刊》,1996年第2期。
    ⑤《通鉴》卷96晋纪18成帝咸康七年条,第3042页;
    ⑥《太平寰宇记》卷71河北道20营州,第1431页。
    ⑦《晋书》卷124《慕容熙载记》,第3106页;《太平御览》卷125《慕容熙传》引崔鸿《十六国春秋·后燕录》。
    ⑧《通鉴》卷114晋纪36安帝义熙三年条,第3595页。
    ⑨《通鉴》卷113晋纪35安帝元兴二年条,第3550页。
    ②《三国志》卷30《鲜卑传》注引王沈《魏书》,第832、836页。
    ③参见马长寿:《乌桓与鲜卑》,第162页。
    ④分见《三国志》卷30《鲜卑传》注引王沈《魏书》,第836页;《后汉书》卷90《鲜卑传》,第2985页。
    ⑤《晋书》卷109《慕容皝载记》,第2819-2821页。
    ⑥参见内蒙古文物工作队、内蒙古博物馆:《和林格尔发现一座重要的东汉壁画墓》,《文物》,1974年第1期,第8-20页;吕思勉:《中国民族史两种》,第82页;李逸友:《略论和林格尔东汉墓壁画中的乌桓和鲜卑》,《考古与文物》,1980年第2期,第109-112页;张久和、傅宁:《东胡系各族发式考辨》,《内蒙古社会科学》,1990年第5期,第71-75页;赵斌:《鲜卑“髡发”习俗考述》,《青海社会科学》,1997年第5期,第90-93页。
    ⑦《晋书》卷108《慕容魔载记》,第2803页。
    ⑧《晋书》卷108《慕容魔载记》,第2803页。
    ①孙危:《鲜卑考古学文化研究》,第136页。
    ③《晋书》卷110《慕容儁载记》,第2835-2836页。
    ④《通典》卷57礼17沿革17《嘉礼2》,第1609页。
    ⑤《太平御览》卷684服章部Ⅰ《总叙冠》引崔鸿《十六国春秋·前燕缘》;《初学记》卷26器物部 珠填条 冠第1,第622页。
    ⑥参见孙机:《步摇·步摇冠·摇叶饰片》,《文物》,1991年第11期,第55-64页;
    ⑦《三国志》卷30《乌桓传》注引王沈《魏书》,第832页。
    ⑧《三国志》卷30《鲜卑传》注引王沈《魏书》(第838页)
    ①《三国志》卷30《乌桓传》注引王沈《魏书》,第832页。
    ②参见朱大渭、刘驰、梁满仓等:《魏晋南北朝社会生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99-501页。
    ③《太平御览》卷858饮食部16《酪酥附(?)餬》。
    ④黎瑶渤:《辽宁北票县西官营子北燕冯素弗墓》,《文物》,1973年第3期,第2-28页。
    ⑤黎瑶渤:《辽宁北票县西官营子北燕冯素弗墓》,《文物》,1973年第3期,第2-28页。
    ⑥分见《三国志》卷30《鲜卑传》汪引王沈《魏书》,第836页;《后汉书》卷90《鲜卑传》,第2985页。
    ⑦《三国志》卷30《乌桓传》注引王沈《魏书》,第832页。
    ①《晋书》卷96《列女传·叚丰妻慕容氏》,第2525页。
    ②参见刘幼生:《论十六国胡族政权中的汉族士族》,《晋阳学刊》,1990年第3期,第45-50页;
    ③《三国志》卷30《鲜卑传》注引王沈《魏书》,第837页;《后汉书》卷90《鲜卑传》,第2989页。
    ④《晋书》卷108《慕容廆载记》,第2804页;《通鉴》卷81晋纪3武帝太康四年、六年条,第2586、2590页;
    ⑤参见吕一飞:《吐谷浑西迁之原因——兼谈鲜卑社会转型时期庶长子的尴尬处境》,《魏晋南北朝史论集》,巴蜀书社,2006年版,第237-241页。姚宏杰:《君位传承与前燕、后燕政治》(《史学月刊》,2004年第3期,第29-35页)
    ①《太平御览》卷709《薦蓆》引晋《前燕书》。
    ②《魏书》卷101《吐谷浑传》,第2233页。
    ③《通鉴》卷99晋纪21穆帝永和十年条,第3140页。
    ④《通鉴》卷108晋纪30孝武帝太元二十一年条,第3430页。
    ⑤《通鉴》卷95晋纪17成帝咸和八年条,第2990页。
    ⑥《通鉴》卷97晋纪19康帝建元二年条,第3059页;《晋书》卷109《慕容皝载记》附《慕容翰传》,第2827页。
    ①《通鉴》卷100晋纪22穆帝升平三年条,第3177页;《晋书》卷110《慕容儁载记》,第2842页。
    ②《晋书》卷111《慕容暐载记》,第2847页。
    ③《通鉴》卷101晋纪23穆帝升平四年条,第3180-3181页;《晋书》卷111《慕容暐载记》,第2847页。
    ④《通鉴》卷106晋纪28孝武帝太元十一年条,第3371页;《晋书》卷124《慕容盛载记》,第3098页。
    ⑤《三国志》卷30《乌桓传》注引王沈《魏书》,第832-833页.
    ①参见孙危:《鲜卑考古学文化研究》,第74页,《鲜卑“毁器”葬俗研究》,《边疆考古研究》,第8辑,第139-147页。
    ②参见孙危:《鲜卑考古学文化研究》,第74页;
    ③《晋书》卷110《慕容儁载记》,第2838-2839页。
    ④《晋书》卷123《慕容垂载记》,第3087页。
    ⑤《通鉴》卷114晋纪第36安帝义熙元年条,第3586页。
    ⑥参见李海叶:《慕容鲜卑的汉化与五燕政权——十六国少数民族发展史的个案研究》,第158-161页。
    ⑦《晋书》卷123《慕容垂载记》,第3090页。
    ①《晋书》卷125《冯跋载记》,第3131页。
    ②黎瑶渤:《辽宁北票县西官营子北燕冯素弗墓》,《文物》,1973年第3期,第2-28页;(韩)金成淑:《慕容鲜卑文化研究》,第68-75页
    ③《三国志》卷30《乌桓鲜卑东夷传》注引王沈《魏书》,第832、836页。
    ④《晋书》卷108《慕容廆载记》,第2806页;《通鉴》卷91晋纪13元帝太兴四年条,第2891页:《太平御览》卷121引崔鸿《十六国春秋·前燕录》;《初学记》卷18玄览纯和条引崔鸿《十六国春秋·前燕录》,第433页。
    ①《晋书》卷109《慕容皝载记》,第2825-2826页;《通鉴》卷97晋纪19穆帝永和元年条,第3065页:《太平御览》卷121《慕容皝传》引崔鸿《十六国春秋·前燕录》。
    ②《晋书》卷110《慕容儁载记》,第2840页。
    ③《晋书》卷127《慕容德载记》,第3168页。
    ④《晋书》卷127《慕容德载记》,第3170页。
    ⑤《晋书》卷125《冯跋载记》,第3132页:《太平御览》卷127《冯跋传》引崔鸿《十六国春秋·北燕录》。
    ⑥《太平御览》卷127《冯跋传》引崔鸿《十六国春秋·北燕录》。
    ⑦《晋书》卷109《慕容皝载记》,第2822-2825页;《通鉴》卷97晋纪19穆帝永和元年条,第3063-3065页。
    ⑧《通鉴》卷82晋纪4武帝太康十年条,第2593页:《晋书》卷108《慕容廆载记》,第2804页。
    ⑨《晋书》卷109《慕容皝载记》,第2815页:《通鉴》卷91晋纪13元帝太兴四年条,第2891页。
    ⑩《晋书》卷110《慕容儁载记》,第2831、2842页。
    ①《晋书》卷110《慕容儁载记》,第2840页。
    ②《太平御览》卷588文部4引崔鸿《十六国春秋·前燕录》。
    ③《太平御览》卷121《慕容暐传》引崔鸿《十六国春秋·前燕录》。
    ④《晋书》卷124《慕容宝载记》,第3093页。
    ⑤《晋书》卷127《幕容德载记》,第3161页。
    ⑥《晋书》卷109《慕容皝载记》附《慕容翰传》,第2826页。
    ⑦《晋书》卷111《慕容暐载记》附《慕容恪传》,第2859页。
    ⑧《晋书》卷96《列女传·段丰妻慕容氏》,第2525页。
    ⑨黎瑶渤:《辽宁北票县西官营子北燕冯素弗墓》,《文物》,1973年第3期,第2-28页。
    ①《隋书》卷33《经籍志2》,第962-963、965页。
    ②《魏书》卷32《崔逞传》,第757页:同卷《封懿传》,第760页:卷60《韓麒麟传》,第1344页
    ③(唐)刘知几撰,(清)浦起龙通释:《史通通释》,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256页。
    ④参见牛润珍、杜英:《十六国史官制度述论》,《齐鲁学刊》,1998年第4,期,第74-81页;李文才:《十六国著作官考述》,《图书情报》,2005年第5期,第38-41、76页。
    ⑤《晋书》卷97《吐谷浑传》,第2537页。
    ①《旧唐书》卷29《音乐志二》,第1072页;《新唐书》卷22《礼乐志十二》,第479页。②《隋书》卷15《音乐志下》,第350页。
    ③《魏书》卷101《吐谷浑传》,第2233页;《北史》卷96《吐谷浑传》,第3179页。④《晋书》卷124《慕容盛载记》,第3100页。⑤参见黎虎、(韩)金成淑:《慕容鲜卑音乐论略》,《中国史研究》,2000年第2期,第63-79页。
    ⑥参见(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25,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367-371页。⑦《后汉书》卷90《乌桓传》,第2980页。
    ⑧钱玉成、孟建仁:《科右中旗北玛尼吐鲜卑墓群》,《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一辑,第397-406页。
    ①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朝阳市博物馆:《朝阳王子坟山墓群1987、1990年度考古发掘的主要收获》,《文物》,1997年第11期,第4-18页。
    ②《通鉴》卷95晋纪17成帝咸康二年条,第3005页;《晋书》卷109《慕容皝载记》第2816-2817页。
    ③《通鉴》卷101晋纪23海西公太和三年条,第3209页。
    ④《通鉴》卷102晋纪24海西公太和四年条,第3222页。
    ⑤《太平寰宇记》卷45河东道6潞州上党县五龙山,第938页;《重修五龙庙记》,《山右石刻丛编》卷16,《石刻史料新编》第一辑第20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民国七十一年再版,第15295-15296页。
    ⑥《晋书》卷124《慕容宝载记》,第3097页;《太平御览》卷955木部4《桑》引崔鸿《十六国春秋·后燕录》:《艺文类聚》卷88木部上《桑》,第1521页。
    ⑦《太平御览》卷11天部11《祈雨》引高闾《燕志》。
    ⑧《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9页。
    ①参见朱大渭、刘驰、梁满仓等:《魏晋南北朝社会生活史》,第306-307页。
    ②《通鉴》卷98晋纪20穆帝永和五年条,第3093页。
    ③《魏书》卷95《慕容垂传》,第2066页:《北史》卷93《慕容垂传》,第3070页。
    ④《晋书》卷127《慕容德载记》,第3164页;《太平御览》卷126《慕容德传》引崔鸿《十六国春秋·南燕录》。
    ⑤《通鉴》卷115晋纪37安帝义熙五年条,第3625页。
    ⑥《晋书》卷125《冯跋载记》,第3133页;《魏书》卷97《冯跋传》,第2126页;《北史》卷93《冯跋传》,第3078页。
    ⑦《通鉴》卷108晋纪30孝武帝太元二十年条,第3423页;《晋书》卷123《慕容垂载记》,第3089页;《太平御览》卷876咎徵部3《暴风》引崔鸿《十六国春秋》;《魏书》卷95《慕容垂传》,第2067页;《北史》卷93《慕容垂传》,第3071页。
    ⑧朱大渭、刘驰、梁满仓等:《魏晋南北朝社会生活史》,第309页。
    ⑨《晋书》,卷110《慕容儁载记》,第2834页。
    ⑩《通鉴》卷104晋纪26孝武帝太元二年条,第3282页
    11《通鉴》卷105晋纪27孝武帝太元八年条,第3313页。
    ①《晋书》卷127《慕容德载记》,第3163页。
    ②《晋书》卷125《冯跋载记》,第3128页。
    ③《晋书》卷123《慕容垂载记》,第3080页。
    ④《晋书》卷123《慕容垂载记》,第3089页;《魏书》卷95《慕容垂传》,第2067页;《北史》卷93《慕容垂传》,第3071页;《通鉴》卷108晋纪30孝武帝太元二十年条,第3422页。
    ⑤《魏书》卷95《慕容超传》,第2072页;《北史》卷93《慕容超传》,第3074页;(唐)瞿昙悉达:《开元占经》,卷100井泉自出河移水火占 火无烟,转引关尾史郎、岩本笃志主编:《五胡十六国霸史辑佚(稿)》,第75页。
    ⑥《通鉴》卷120宋纪第2文帝元嘉二年条,第3775页;《太平御览》卷127《冯跋传》引崔鸿《十六国春秋·北燕录》。
    ⑦《太平御览》卷876咎徵部3《风》引崔鸿《十六国春秋·北燕录》。
    ⑧《晋书》卷125《冯跋载记》,第3131-3132页。
    ⑨《晋书》卷125《冯跋载记》,第3133页。
    ⑩《太平御览》卷127《冯文通传》引崔鸿《十六国春秋·北燕录》
    ①《太平御览》卷730方术部11《相中》引崔鸿《十六国春秋·南燕录》。
    ①《太平御览》卷400人事部41《凶梦》引《续晋阳秋》。
    ②《太平御览》卷125《慕容熙传》引崔鸿《十六国春秋·后燕录》。
    ③《晋书》卷127《慕容德载记》,第3172页。
    ④《通鉴》卷101晋纪23穆帝升平五年条,第3184页,卷109晋纪31安帝隆安元年条,第3444页:《魏书》卷28《刘洁传》,第686页。
    ⑤《晋书》卷110《慕容儁载记》,第2839页;
    ⑥《通鉴》卷114晋纪第36安帝义熙元年条,第3586页:《魏书》卷95《慕容德传》,第2072页;《北史》卷93《慕容德传》,第3074页。
    ⑦《通鉴》卷97晋纪19,第3065-3066页:《晋书》卷109《慕容皝载记》,第2825-2826页:《太平御览》卷121《慕容皝传》,卷929《龙上》引崔鸿《十六国春秋·前燕录》;《水经注》卷14大辽水条,第350页:《太平寰宇记》卷71河北道20营州柳城县,第1433页。
    ①《晋书》卷125《冯跋载记》,第3127页:《太平御览》卷929鳞介部1《龙上》引崔鸿《十六国春秋·后燕录》。
    ②《晋书》卷110《慕容儁载记》,第2833-2834页。
    ③《宋书》卷28《符瑞中》,第803页。
    ④《太平御览》卷121《慕容儁传》引崔鸿《十六国春秋·前燕录》
    ⑤《晋书》卷107《石季龙载记下》附《石闵传》,第2797页;《太平御览》卷120偏霸部4《石閔》引崔鸿《十六国春秋·后赵录》;《通鉴》卷99晋纪21穆帝永和八年条,第3127页。
    ⑦《晋书》卷109《慕容皝载记》,第2825-2826页:《太平御览》卷121《慕容皝传》引崔鸿《十六国春秋·前燕录》;同书卷929《龙上》;《水经注》卷14大辽水条,第350页。
    ①《四部备要》子部《广弘明集》卷35,第288页。
    ②《通鉴》卷108晋纪30孝武帝太元二十年条,第3423页;
    ①《晋书》卷124《慕容熙载记》,第3106页。
    ②《太平御览》卷126《慕容德传》引崔鸿《十六国春秋·南燕录》;《通鉴》卷111晋纪33安帝隆安三年条,第3490页;《晋书》卷127《慕容德载记》,第3166页;《四部备要》子部《广弘明集》卷35,第288页;《高僧傅》卷第
    5義解2《晉泰山崑崙巌竺僧朗》,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90页。
    ③《通鉴》卷107晋纪29孝武帝太元十五年条,第3397页。
    ④《初学记》卷17人部上 友悌第5,第424页:《太平御览》卷416人事部57《友悌》引崔鸿《十六国春秋·南燕录》。
    ⑤《太平广记》,卷第110报应9毕览条引《冥祥记》,第221页。
    ⑥《东北古史资料丛编二》,辽沈书社,1989年版,第472-475页。
    ⑦《希古楼金石萃编》卷10前燕武容造象记,《石刻史料新编》第一辑 第5册,第3943页。
    ⑧定县博物馆:《河北定县发现两座宋代塔基》,《文物》,1972年第8期,第39-51页。
    ⑨金维诺:《麦积山石窟的兴建及其艺术成就》,《中国石窟天水麦积山》,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第167页。⑩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朝阳市博物馆、北票市文物管理所:《辽宁北票喇嘛洞墓地1998年发掘报告》,《考古学报》,2004年第3期,第209-242页; 1983年第6期,第501-511页;黎瑶渤:《辽宁北票县西官营子北燕冯素弗墓》,《文物》,1973年第3期,第2-28页。
    ①参见董高:《三燕佛教考》,《辽海文物学刊》,1996年第1期,第1-7、55页;(韩)金成淑:《慕容鲜卑的佛教文化》,《文史哲》,2005年第2期,第105-109页。
    ②参见《史记》卷110《匈奴列传》,第2892页《索隐》;《后汉书》卷89《南匈奴列传》,第2944页。
    ③《晋书》卷110《慕容儁载记》,第2839页;《太平御览》卷121《慕容儁传》引崔鸿《十六国春秋·前燕录》;同书卷39地部《恒山》引崔鸿《前燕录》;卷48地部14南楚诸山《邓公山》;《北堂书钞》(四库全书本)卷160地部4石篇16慕容得壁条:《初学记》卷5恒山第6燕玉条,第101页。
    ①(南朝·宋)刘义庆撰,(梁)刘孝标注,朱铸禹汇校集注:《世说新语汇校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411页。
    ②《太平御览》卷126《慕容德传》引崔鸿《十六国春秋·南燕录》;《通鉴》卷111晋纪33安帝隆安三年条,第3490页;《晋书》卷127《慕容德载记》,第3166页。
    ③参见(韩)金成淑:《慕容鲜卑的佛教文化》,《文史哲》,2005年第2期,第105-109页。
    ④参见任继愈主编:《中国道教史[增订本]》上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2页。
    ⑤黎瑶渤:《辽宁北票县西官营子北燕冯素弗墓》,《文物》,1973年第3期,第2-28页。
    ⑥参见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增订本》下册,昆仑出版社,2006年版,第431页。
    ①《晋书》卷109《慕容皝载记》,第2824页。
    ②《晋书》卷111《慕容暐载记》,第2858页;《通鉴》卷102晋纪24海西公太和五年条,第3236页。按:《通鉴》卷102胡注曰:“燕盖遣兵戍上党,取其子弟留于邺以为质。餘蔚,扶余王子,故阴率诸质子开门以纳秦兵。
    ①《通鉴》卷88晋纪10愍帝建兴元年条,第2797页。②《通鉴》卷88晋纪10愍帝建兴元年条,第2798页。③参见罗新:《五燕政权下的华北士族》,《国学研究》,第四卷,第127-155页;庄剑:《十六国时期的北方士族》,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4年:江中柱:《十六国时期北方士人的家族观念》,《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第109-114页等。④《晋书》卷109《慕容皝载记》,第2816页:《通鉴》卷95晋纪17成帝咸和九年条,第2999页。
    ⑤参见李海叶:《慕容氏辽东政权的“侨土”关系》,《内蒙古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第109-113页
    ②《晋书》卷109《慕容皝载记》,第2823页。
    ③《晋书》卷109《慕容皝载记》,第2822-2825页。
    ④《初学记》卷18人部中 贫第6引崔鸿《十六国春秋·后燕录》,第445页。
    ⑤《通鉴》卷102晋纪24海西公太和四年条,第3223页。
    ⑥朝阳地区博物馆、朝阳县文化馆:《辽宁朝阳发现北燕、北魏墓》,《考古》,1985年第10期,第915-929页;黎瑶渤:《辽宁北票县西官营子北燕冯素弗墓》,《文物》,1973年第3期,第2-28页。
    ①参见张泽咸、朱大渭主编:《魏晋南北朝农民战争史料汇编》(中华书局,1980年版)
    ①《晋书》卷108《慕容廆载记》,第2804页。
    ②《晋书》卷108《慕容廆载记》,第2804页。
    ③《晋书》卷109《慕容皝载记》,第2820页。
    ④《晋书》卷110《慕容儁载记》,第2834页。
    ⑤《晋书》卷86《张重华传》,第2244-2245页;《通鉴》卷97晋纪19穆帝永和三年条,第3079-3080页。
    ⑥《通鉴》卷99晋纪21穆帝永和八年条,第3126页。
    ①《晋书》卷110《慕容儁载记》,第2834页。
    ②《通鉴》卷99晋纪21穆帝永和八年条,第3131页:《晋书》卷110《慕容儁载记》,第2834页。
    ③《晋书》卷110《慕容儁载记》附《韩恒传》,第2843页。
    ④《晋书·慕容暐载记》记曰:“慕容暐钟律郎郭钦奏议以慕容暐承石季龙水为木德,暐从之。”(第2851页)
    ⑤《通鉴》卷102晋纪24海西公太和五年条,第3236页。
    ⑥《晋书》卷111《慕容暐载记》,第2850页。
    ⑦《通鉴》卷105晋纪27孝武帝太元九年条,第3320页。
    ⑧《晋书》卷123《慕容垂载记》,第3085页。
    ①《魏书》卷50《慕容白曜传》,第1123页。
    ②《魏书》卷28《刘洁传》,第686页;《北史》卷25《刘洁传》,第908页。
    ③《通鉴》卷102晋纪24海西公太和五年条,第3239页;《晋书》卷111《慕容障载记》,第2858页。④《通鉴》卷103晋纪25简文帝咸安二年条,第3255页。
    ①《通鉴》卷112晋纪34晋安帝隆安五年条,第3528页。
    ②《北魏灭燕对海东局势的影响》,《北朝史研究》,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12-119页)
    ③参见王金鑪:《慕容鲜卑去向探考》,《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第4期,第85-88页;
    ①《通鉴》卷108晋纪30晋孝武帝太元二十年条,第3424页。
    ②《魏书》卷2《太祖本纪》,第32页:《北史》卷1《魏本纪第一》,第17页。
    ③《魏书》卷3《太宗本纪》,第58页:《北史》卷1《魏本纪第一》,第31页。
    ④《魏书》卷2《太祖本纪》,第29、31页:《北史》卷1《魏本纪第一》,第16页。
    ⑤《魏书》卷2《太祖本纪》,第44页:《北史》卷1《魏本纪第一》,第25页。
    ⑥《魏书》卷3《太宗本纪》,第51页:《北史》卷1《魏本纪第一》,第27页。
    ⑦《魏书》卷4上《世祖本纪上》,第70页。
    ⑧《魏书》卷50《慕容白曜传》,第1123页。
    ⑨《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第203页:《周书》卷14《贺拔胜传》,第216页。参见姚薇元:《北朝胡姓考》,第141-142页:陈连庆:《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姓氏研究——秦汉魏晋南北朝少数民族姓氏研究》,第60-62页所论。
    ⑩《周书》卷17《怡峰传》,第282页:《北史》卷65《怡峰传》,第2303页。
    11陈连庆:《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姓氏研究——秦汉魏晋南北朝少数民族姓氏研究》,第63-64页。
    ①参见李海叶:《拓跋鲜卑与慕容氏的关系及北魏初年的政治变乱》,《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第115-117页,《北朝时期的慕容鲜卑》,《宁夏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
    ②以上参见《魏书》卷50《慕容白曜传》,第1116-1124页,卷27《穆崇传》附《穆亮传》,第671页;《通鉴》卷141齐明帝建武四年条,第4414页。
    ③以上参见《北齐书》卷20《慕容俨传》,第279-282页;《北史》卷53《慕容俨传》,第1919-1920页等。
    ③参见《隋书》卷65《慕容三藏传》,第1531-1533页;
    ①参见姜波:《豆卢氏世系及其汉化——以墓碑、墓志为线索》,《考古学报》,2002年第3期,第303-334页;李海
    ③《魏书》卷2《太祖本纪》,第26-27页。
    ④《周书》卷19《豆卢宁传》,第308页;《北史》卷68《豆卢宁传》,第2365页。
    ⑤岑仲勉:《元和姓纂(附四校记)》卷9,豆卢氏条,第1592-1393页。
    ⑥参见张鸿杰主编:《咸阳碑石》,三秦出版社,1990年版,第13页,图版7
    ①见周绍良主编:《唐代墓志汇编》,第298-299、1565-1566页。②见周绍良、赵超主编:《唐代墓志汇编续集》,第904-906页。
    ③岑仲勉:《元和姓纂(附四校记)》卷9,豆卢氏条,第1396页;
    ④见周绍良、赵超主编:《唐代墓志汇编续集》,第597页。
    ⑤《魏书》卷13《皇后列传第1》,第323页。
    ①《北朝研究》,1995年第4期,第29-40页)。
    ④《通鉴》卷142齐纪8东昏侯永元元年条,第4436页。
    ①以上冯氏一族情况参见《魏书》卷13《皇后列传第1》,第332-335页
    ②参见杜文玉:《高力士家族及其源流》,《唐研究》第四卷,第175-197页
    ①《通鉴》卷88晋纪10愍帝建兴元年条,第2797页。
    ①《晋书》卷111《慕容暐载记》,第2855页。
    ③《通鉴》卷108晋纪30孝武帝太元二十年条,第3424页。
    ④《通鉴》卷108晋纪30孝武帝太元二十一年条,第3431页。
    ⑤《通鉴》卷108晋纪30孝武帝太元二十一年条,第3435页:《魏书》卷24《崔玄伯传》,第620页,卷33《屈遵传》,第777页。
    ⑥《通鉴》卷109晋纪31安帝隆安元年条,第3440-3441页:《魏书》卷32《崔逞传》,第757页。
    ⑦参见韩雪松:《略论北魏与后燕的关系及后燕对北魏发展的影响》(《“1~6世纪中国北方边疆·民族·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8-30页)、《试论北魏与后燕的关系》(《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第40-43页)两文所论。
    ⑧参见吕宗力主编:《中国历代官制大辞典》,第350页。
    ①《通鉴》卷102晋纪24海西公太和四年条,第3223页。
    ②参见仇鹿鸣:《侨郡改置与前燕政权中的胡汉关系》,《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7年第4期,第94-99页。
    ③《魏书》卷101《吐谷浑传》,第2233页:《北史》卷96《吐谷浑传》,第3179页。
    ④《旧唐书》卷29《音乐志二》,第1072页:《新唐书》卷22《礼乐志十二》,第479页。
    ⑤参见孙危:《鲜卑考古学文化研究》,第151-152页。
    [1](西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2](东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3](南朝·宋)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
    [4](晋)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59
    [5](唐)房玄龄等.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6](北齐)魏收.魏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7](唐)李百药.北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2
    [8](唐)令狐德棻.周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1
    [9](唐)李延寿.北史[M].北京:电华书局,1974
    [10](梁)沈约.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11](梁)萧子显.南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2
    [12](唐)姚思廉.梁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
    [13](唐)姚思廉.陈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2
    [14](唐)李延寿.南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5
    [15](唐)魏征.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
    [16](五代)刘晌.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17](宋)薛居正等.旧五代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6
    [18](宋)欧阳修.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19](宋)欧阳修.新五代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20](宋)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56
    [21](北魏)郦道元.水经注[M]:陈桥驿校证.北京:中华书局,2007
    [22](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3](宋)乐史.太平寰宇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7
    [24](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M].北京:中华书局,2005
    [25](清)洪亮吉.十六国疆域志[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6
    [26](隋)虞世南.北堂书钞(附索引)[M].(清)孔广陶校注.台北:文海出版社,1978
    [27](唐)徐坚.初学记[M].北京:中华书局,1962
    [28](宋)李昉.太平御览[M].上海:上海书店,1985
    [29](宋)王钦若等.册府元龟[M].北京:中华书局,1960
    [30](宋)李昉等.文苑英华[M].北京:中华书局,1960
    [31](宋)李昉.太平广记[M].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5
    [32](唐)欧阳询.艺文类聚[M].新1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
    [33](唐)释道宣.广弘明集(四部备要本)[M].北京:中华书局,1989
    [34](梁)释慧皎.高僧传[M].北京:中华书局,1992
    [35](高丽)金富轼.三国史记[M].汉城:奎章阁藏
    [36](南朝)陶弘景.古今刀剑录(汉魏丛书本)[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2
    [37](唐)陆龟蒙.小名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5
    [38](唐)林宝.元和姓纂[M].北京:中华书局,1994
    [39](宋)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
    [40](宋)郑樵.通志[M].第二版.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
    [41](唐)杜佑.通典[M].北京:中华书局,1988
    [42](唐)刘知几.史通[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
    [43]二十五史补编[M].上海:开明书店,民国二十四年
    [44](清)汤球辑.十六国春秋纂录校本[M].北京:中华书局,1985
    [45](清)汤球辑.十六国春秋辑补[M].北京:中华书局,1985
    [46](清)陈毅.魏书官氏志疏证(二十五史补编本).[M].北京:中华书局,1955
    [47](清)董诰.全唐文[M].北京:中华书局,1983
    [48](宋)郭茂倩.乐府诗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9
    [49]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
    [50]罗新,叶炜.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M].北京:中华书局,2005
    [51]周绍良,赵超主编.唐代墓志汇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52]周绍良,赵超主编.唐代墓志汇编续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53]张鸿杰主编.咸阳碑石[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0
    [54]石刻史料新编(第一、二、三辑)[M].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民国六十六、六十八、七十五年
    [55]赵超编著.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集校(上下)[M].北京:中华书局,1998
    [56]牛继清,张林祥.十七史疑年录[M].合肥:黄山书社,2007
    [57]吴玉贵.资治通鉴疑年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58]王双怀主编.中华日历通典[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
    [59]二十四史人名索引[M].北京:中华书局,1998
    [60]广韵(附校勘记)[M].北京:中华书局,1960
    [61](南朝·宋)刘义庆撰,(梁)刘孝标注,朱铸禹汇校集注.世说新语汇校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62](北魏)崔鸿.十六国春秋(四库全书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63](明)郭造卿.古燕史[M].北京:首都图书馆藏清末传抄本
    [64](日)关尾史郎,岩本笃志主编.五胡十六国霸史辑佚(稿)[M].新渴:新潟大学人文
    学部东洋文化史研究室,2010
    [65]张泽咸,朱大渭主编.魏晋南北朝农民战争史料汇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0
    [1]宿白.朝鲜安岳所发现的佟寿墓[J].文物,1952(1)
    [2]陈大为.辽宁北票房身村晋墓发掘报告[J].考古,1960(1)
    [3]辽宁辽宁义县保安寺发现的古代墓葬[J].考古,1963(1)
    [4]郭仁.北京西郊王浚妻华芳墓清理简报[J].文物,1965,(12)
    [5]邵茗生.晋王浚妻华芳墓志铭释文[J].文物,1966,(12)
    [6]廖博.第一次发现的北燕墓葬[N].光明日报,1973-3-6
    [7]黎瑶博.辽宁北票西官营子北燕冯素弗墓[J].文物,1973,(3)
    [8]内蒙古文物工作队.和林格尔发现一座重要的东汉壁画墓[J].文物,1974,(1)
    [9]辽宁文物考古队.北票县下喇嘛沟发现一座晋墓[J].辽宁文物,1980,(1)
    [10]程纪中.河北正定县出土前燕元玺四年刻字墓砖[J].文物,1981,(3)
    [11]李宇峰.朝阳发现十六国时期后燕崔通墓碑[J].文物,1981,(4)
    [12]陈大为,李宇峰.辽宁朝阳后燕崔通墓的发现[J].考古,1982,(3)
    [1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安阳孝民屯晋墓发掘报告[J].考古,1983,(6)
    [14]辽宁省博物馆.辽宁本溪晋墓[J].考古,1984,(8)
    [15]辽宁省博物馆.朝阳袁台子东晋壁画墓[J].文物,1984,(6)
    [16]朱子方.记后燕龙腾苑遗址的发现[J].东北地方史研究,1984,(1)
    [17]吉林省文物工作队等.吉林榆树县老河深鲜卑墓群部分墓葬发掘简报[J].文物,1985,(2)
    [18]朝阳地区博物馆.辽宁朝阳发现北燕、北魏墓[J].考古,1985,(10)
    [19]李宇峰.辽宁朝阳两晋十六国时期墓葬清理简报[J].北方文物,1986,(3)
    [20]张柏忠.内蒙古科左中旗六家子鲜卑墓群[J].考古,1989,(5)
    [21]朝阳市北塔考古勘察队.朝阳北塔1986—1989年考古勘察纪要[J].辽海文物学刊,1990,(2)
    [22]陈大为.朝阳县沟门子晋壁画墓[J].辽海文物学刊,1990,(2)
    [23]田立坤.朝阳前燕奉车都尉墓[J].文物,1994,(11)
    [24]田立坤.科左后旗新胜屯鲜卑墓地调查[J].文物,1997,(11)
    [25]璞石.辽宁朝阳袁台子北燕墓[J].文物,1994,(11)
    [26]孙国平,李智.辽宁北票仓粮窑鲜卑墓[J].文物,1994,(11)
    [27]钱玉成,孟建仁.科右中旗北玛尼吐鲜卑墓群[A].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一辑[C].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
    [28]辛发,鲁宝林,吴鹏.锦州前燕李魔墓清理简报[J].文物,1995,(6)
    [29]张克举等.辽宁发掘北票喇嘛洞鲜卑贵族墓地[N].中国文物报,1996-12-22
    [30]张克举,田立坤.朝阳十二台乡砖厂88M1发掘简报[J].文物,1997,(11)
    [31]呼伦贝尔盟文物管理站.新巴尔虎左旗伊和乌拉鲜卑墓[A].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二辑[C].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
    [32]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朝阳市博物馆,朝阳县文物管理所.辽宁朝阳田草沟晋墓[J].文物,1997,(11)
    [33]于俊玉.朝阳三合成出土的前燕文物[J].文物,1997,(11)
    [34]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朝阳市博物馆.朝阳王子坟山墓群1987、1990年度考古发掘的主要收获[J].文物,1997,(11)
    [35]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朝阳市博物馆.朝阳十二台砖厂88M1发掘简报[J].文物,1997,(11)
    [36]鲁宝林,辛发.辽宁锦州市前山十六国时期墓葬的清理[J].考古,1998,(1)
    [37]金岭寺魏晋建筑群址为研究三燕文化提供重要线索[N].中国文物报,2001-1-31(B1)
    [38]李兴盛:乌兰察布盟鲜卑墓葬综述——兼谈乌盟地区鲜卑墓的年代[J].内蒙古文物考古,2003,(1)
    [39]辽宁考古队:辽宁北票喇嘛洞墓地1998年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2004,(2)
    [40]蔡强:朝阳发现的北燕墓[J].北方文物,2007,(3)
    [41]武亚琴,李铁军:开鲁县福兴地鲜卑墓[J].内蒙古文物考古,2007,(2)
    [42]关丽娟,刘桂兰:扎鲁特旗格日格吐鲜卑墓[J].内蒙古文物考古,2007,(2)
    [1]方德修.东北地方沿革及其民族[M].上海:开明书店,1948
    [2]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C].上海:三联书店,1955
    [3]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C].上海:三联书店,1959
    [4]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C].北京:中华书局,1983
    [5]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
    [6]唐长孺.唐长孺社会文化史论丛[C].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7]王国维.观堂集林(附别集)[M].北京:中华书局,1959
    [8]胡寄窗.中国经济思想史(中)[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3
    [9]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论[M].北京:中华书局,1963
    [10]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札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5
    [11]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论集[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12]缪钺.读史存稿[C].上海:三联书店,1963
    [13]林旅芝.鲜卑史[M].香港:波文书局,1973
    [14]张泽咸,朱大渭.魏晋南北朝农民战争史料汇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0
    [15]朱大渭主编.中国农民战争史——魏晋南北朝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16]朱大渭.六朝史论续编[C].北京:学苑出版社,2008
    [17]金毓黻.东北通史(上编)[M].重庆:五十年代出版社,1981
    [18]张博泉,苏金源,董玉瑛.东北历代疆域史[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1
    [19]张博泉.东北地方史稿[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85
    [20]张博泉.鲜卑新论、女真新论[C].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
    [21]张博泉,魏存成主编.东北古代民族·考古与疆域[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5
    [22]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
    [23]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释文汇编·东北卷[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8
    [24]何兹全.读史集[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25]吕思勉.吕思勉读史札记[M].上海:三联书店,1982
    [26]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27]吕思勉.中国民族史两种[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28]韩国磐.魏晋南北朝史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29]万绳南.魏晋南北朝史论稿[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3
    [30]傅朗云,杨旸.东北民族史略[M].合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
    [31]高尚志,冯君实.秦汉魏晋南北朝史[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
    [32]佟冬主编.中国东北史[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7
    [33]黄烈.中国古代民族史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34]孙进己.东北民族源流[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
    [35]孙进己,冯永谦主编.东北历史地理(第二卷)[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
    [36]孙进己主编,东北古史资料丛编(二)[M].沈阳:辽沈书社,1989
    [37]孙进己.东北各民族文化交流史[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2
    [38]罗福颐编.魏晋南北朝官印徵存[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
    [39]罗宏曾.魏晋南北朝文化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
    [40]郑欣.魏晋南北朝史探索[C].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89
    [41]江应梁.中国民族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0
    [42]王锦厚.东北古代交通[M].沈阳:沈阳出版社,1990
    [43]徐杰舜.中国民族史新编[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1
    [44]林幹.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新论[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3
    [45]林幹,再思.东胡乌桓鲜卑研究与附论[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5
    [46]林幹.东胡史[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
    [47]蒋秀松,朱在宪.东北民族史纲[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3
    [48]薛虹主编.中国东北通史[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
    [49]陈连庆.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姓氏研究——秦汉魏晋南北朝少数民族姓氏研究[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
    [50]蒋福亚.前秦史[M].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3
    [51]蒋福亚.魏晋南北朝经济史探[C].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
    [52]蒋福亚.魏晋南北朝社会经济史[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
    [53]米文平.鲜卑史研究[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
    [54]米文平.鲜卑史[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
    [55]王钟翰主编.中国民族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56]吕宗力主编.中国历代官制大辞典[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4
    [57]金应熙.国外关于中国古代史的研究述评[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4
    [58]吕一飞.胡族习俗与隋唐风韵——魏晋北朝北方少数民族社会风俗及其对隋唐的影响[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4
    [59]刘学铫.鲜卑史论[M].台北:南天书局,1994
    [60]刘学铫.五胡史论[M].台北:南天书局,2001
    [61]汪征鲁.魏晋南北朝选官体制研究[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
    [62]陈戌国.魏晋南北朝礼制研究[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
    [63]梁满仓.魏晋南北朝习俗史[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5
    [64]陈玉屏.秦汉魏晋南北朝史论集[C].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5
    [65]徐秉琨.鲜卑·三国·古坟——中国、朝鲜、日本古代的文化交流[M].沈阳:辽宁古籍出版社,1996
    [66]孙机.中国圣火[C].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
    [67]刘汉东.混乱与重构——魏晋南北朝社会与阶级研究[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
    [68]白翠琴.魏晋南北朝民族史[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6
    [69]高敏.魏晋南北朝经济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70]高敏.魏晋南北朝史兵制研究[M].郑州:大象出版社,1998
    [71]高敏.魏晋南北朝史发微[C].北京:中华书局,2005
    [72]陈致平.中华通史(第三卷)[M].广州:花城出版社,1996
    [73]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编.魏晋南北朝史研究[C].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6
    [74]葛剑雄主编.中国移民史(第二卷)[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75]葛剑雄.中国人口史(第一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76]朱大渭等.魏晋南北朝社会生活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77]色音.东北亚的萨满教:韩中日俄蒙萨满教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78]徐兴祥.中国古代民族思想与羁縻政策研究[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
    [79]袁祖亮.中国古代边疆民族人口研究[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
    [80]黎虎.魏晋南北朝史论[C].北京:学苑出版社,1999
    [81]薛瑞泽.嬗变中的婚姻——魏晋南北朝婚姻形态研究[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0
    [82]周伟洲.边疆民族历史与文物考论[M].黑龙江: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0
    [83]周伟洲.吐谷浑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84]周伟洲.敕勒与柔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85]周伟洲.中国中世西北民族关系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86]马大正主编.中国边疆经略史[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
    [87]马大正,杨保隆.古代中国高句丽历史论丛[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1
    [88]马大正,李大龙,耿铁华等.古代中国高句丽历史续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89]马大正主编.中国东北边疆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90]孟达来.北方民族的历史接触与阿尔泰诸语言共同性的形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91]任继愈主编.中国道教史【增订本】[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92]程尼娜主编.东北史[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1
    [93]张碧波,董国尧.中国古代北方民族文化史[M].第二版.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
    [94]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三燕文物精粹[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2
    [95]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外二种)[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96]陈寅恪.讲义及杂稿[M].上海:三联书店,2002
    [97]万绳南整理.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7
    [98]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99]王仲荦.(?)华山馆丛稿续编[C].北京:中华书局,2007
    [100]张金龙.魏晋南北朝禁卫武官制度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4
    [101]田广林.中国东北西辽河地区的文明起源[M].北京:中华书局,2004
    [102]翁独健主编.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103]邓奕琦.北朝法制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5
    [104]李卿.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家族、宗族关系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105]李剑农.魏晋南北朝隋唐经济史稿[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106]史为乐主编.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107]崔明德.中国古代和亲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108]崔明德,马晓丽,曹鲁超.中国民族思想的学科建设与创新[M].济南:齐鲁书社,2007
    [109]马长寿.乌桓与鲜卑[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110]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M].北京:昆仑出版社,2006
    [111]逯耀东.从平城到洛阳:拓跋魏文化转变的历程[C].北京:中华书局,2006
    [112]汪清.两汉魏晋南朝州、刺史制度研究[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
    [113]李凭.北朝研究存稿[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114]姚薇元.北朝胡姓考(修订本)[M].第二版.北京:中华书局,2007
    [115]肖爱民.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两翼制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116]孙危.鲜卑考古学文化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117]蒙思明.魏晋南北朝的社会[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
    [118]顾奎相主编.东北古代民族研究论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119]严耕望.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120]严耕望.魏晋南北朝佛教地理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121](日)白鸟库吉.东胡民族考[M].方壮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34
    [122](日)东亚研究所编.异民族统治中国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123](日)内田吟风.北ァジァ史研究——鲜卑柔然突厥篇[M].名古屋:同朋社,1975
    [124](日)池田温.中国古代籍帐研究[M].龚泽铣译.北京:中华书局,1984
    [125](日)田村实造.中国史上の民族移动期——五胡·北魏时代の政治と社会[M].东京:创文社,1985
    [126](日)川本芳昭.魏晋南北朝の民族问题[M].东京:汲古书院,1998
    [127](日)三崎良章.五胡十六国——中国史上の民族大移动[M].东京:东方书店,2002
    [128](日)三崎良章.五胡十六国の基礎的研究[M].东京:汲古书院,2006
    [129](日)谷川道雄.中国中世社会与共同体[M].马彪译.北京:中华书局,2002
    [130](日)谷川道雄.隋唐帝国形成史论[M].李济沧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131](韩)池培善.中世东北亚史研究——慕容王国史[M].首尔:一潮阁,1986
    [132](韩)池培善.中世中国史研究——慕容燕(?)北燕史[M].首尔:延世大学出版部,1998
    [133](韩)朴汉济.中国中世胡汉体制研究[M].首尔:一潮阁,1988
    [134](韩)姜文皓.中国中世政治史研究——五胡十六国史[M].安东:国学资料院,1999
    [135](韩)具圣姬.两汉魏晋南北朝的坞壁[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136](法)谢和耐.中国社会史[M].耿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
    [137](美)朱学渊.中国北方诸族的源流(修订本)[M].北京:中华书局,2002
    [138]陈琳国.中古北方民族史探[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1]方壮猷.鲜卑语言考[J].燕京学报,1930,(8)
    [2]谭其骧.晋永嘉丧乱后之民族迁徙[J].燕京学报,1934,(15)
    [3]谭其骧.记翟魏始末[N].益世报,1942-12-17
    [4]从周.东胡演变中之乌桓鲜卑考[J].正风半月刊,1935,(8、9)
    [5]李旭.五胡时代华夷同化的三个阶段[J].食货,1935,2(10)
    [6]冯家升.述东胡系之民族[J].禹贡,1935,(8)
    [7]冯家升.慕容氏建国始末[J].禹贡,1935,3(11)
    [8]鞠清远.五胡北朝及隋的官工业机关[J].天津益世报食货周刊,1936,(4)
    [9]谷霁光.东胡氏姓研究[J].南开政治经济学报,1937,5(2)
    [10]金毓黻.慕容氏与高句丽[J].禹贡,1937,7(1-3)
    [11]史念海.晋永嘉流人及其所建的壁坞[J].责善半月刊,1940,(12)
    [12]史念海.十六国时期各国割据霸主的迁徙人口(上下)[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2,(3、4)
    [13]王尹同.五胡通考.中国文化研究汇刊[J].1943,(3)
    [14]杨宪益.须卜即鲜卑说[J].中国杂志,1947,1(1)
    [15]缪钺.白鸟库吉鲜卑语考释的商榷[N].成都工商导报,1951-3-18
    [16]刘尧庭.鲜卑大人的继承制度[J].新史学通讯,1953,(12)
    [17]袁宸.慕容燕与拓跋魏时期之军封[J].大陆杂志,1953,(6-8)
    [18]洪晴玉.关于冬寿墓的发现和研究[J].考古,1959,(1)
    [19]黄惠贤.试论中国三至六世纪坞营组织的性质[J].武汉大学学报,1960,(5、6)
    [20]黄烈.五胡汉化与五胡政权的关系[J].历史研究,1963,(3)
    [21]安志敏.关于内蒙古扎来诺尔古墓群的族属问题[J].文物,1964,(5)
    [22]吕名中.试论汉魏西晋时期北方民族的内迁[J].历史研究,1965,(6)
    [23]吴荣曾.和林格尔壁画墓中反映的东汉社会生活[J].文物,1974,(1)
    [24]宿白.东北、内蒙古地区的鲜卑遗迹[J].文物,1977,(5)
    [25]宿白.盛乐、平城一带的拓跋鲜卑——北魏遗迹[J].文物,1977,(11)
    [26]冯君实.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的民族融合[J].吉林师大学报,1978,(1)
    [27]冯君实.十六国官制初探[J].东北师大学报,1984,(4)
    [28]冯君实.评慕容垂[J].松辽学刊,1986,(2)
    [29]冯君实.魏晋官制中的护军[A].魏晋南北朝史论文集[C].济南:齐鲁书社,1991
    [30]冯君实.屠本《十六国春秋》史料探源[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2,(1)
    [31]程应鏐.四世纪初至五世纪末中国北方坞壁略论[J].上海师院学报,1979,(1)
    [32]蒋福亚.刘渊的“汉”旗号和慕容廆的“晋”旗号[J].北京师院学报,1979,(4)
    [33]蒋福亚.十六国时期的民族斗争及其实质[J].民族研究,1980,(5)
    [34]蒋福亚.魏晋南北朝时期封建政府的依附民[J].平准学刊,1989,(5)
    [35]蒋福亚.魏晋南北朝的民族融合[J].文史知识,1999,(12)
    [36]蒋福亚.魏晋南北朝北方的农业耕作方式[J].首都师大学报,1999,(1)
    [37]蒋福亚.魏晋南北朝.国有土地上的租佃关系[J].中国经济史研究,1999,(2)
    [38]蒋福亚.魏晋南北朝的租佃关系[J].中国史研究,1999,(1)
    [39]蒋福亚.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商品经济和传统市场[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1,(3)
    [40]蒋福亚.魏晋南北朝时期内徙少数民族对社会经济影响[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4,(2)
    [41]童超.关于五胡内迁的几个问题[J].山西大学学报,1979,(4)
    [42]童超.论十六国时期的“变夷从夏”及其历史意义[A].魏晋南北朝史研究[C].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6
    [43]童超.魏晋南北朝军事领导体制的历史特点[J].中国史研究,2000,(2)
    [44]吉发习,丁学芸.鲜卑考古拾零[J].实践,1979,(9)
    [45]李逸友.略论和林格尔东汉墓壁画中的乌桓和鲜卑[J].考古与文物,1980,(2)
    [46]陈仲安.十六国北朝时期北方大土地所有制的两种形式[J].武大学报,1980,(4)
    [47]孙钺.东晋十六国时期北方各少数民族的融合[J].史学月刊,1980,(1)
    [48]岑家梧.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民族关系史上的一些问题[J].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0,(2)
    [49]邢友德.从刘渊、石勒起兵看十六国时期的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J].河北师院学报,1980,(4)
    [50]赵克尧.论魏晋南北朝的坞壁[J].历史研究,1980,(6)
    [51]林幹.鲜卑族与柔然族[J].历史教学,1980,(12)
    [52]高诗敏.黄河流域各族人民的大融合[J].历史教学,1981,(1)
    [53]高光晶.两晋时期北方的民族融合[J].湖南师院学报,1981,(1)
    [54]曹熙.鲜卑南迁前的社会经济形态探讨[J].求是学刊,1981,(3)
    [55]邱敏.慕容皝迁都龙城年代考异[J].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81,(4)
    [56]邸富生.前燕初探[J].辽宁师院学报,1981,(4)
    [57]程纪中.河北正定县出土前燕元玺四年刻字墓砖[J].文物,1981,(3)
    [58]荣孟源.元玺四年刻字墓砖质疑[J].文物,1981,(11)
    [59]罗宏曾.魏晋时期北方各族的迁徙与融合[J].历史教学,1981,(12)
    [60]胡顺利.关于乌桓和鲜卑的“髡头”[J].考古与文物,1982,(1)
    [61]干志耿,孙秀仁.关于鲜卑早期历史及其考古遗存的几个问题[J].民族研究,1982,(1)
    [62]李步嘉.后燕“带方”、“王佐”非人名辩[J].中国古代史论丛第一辑[C].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
    [63]米文平.鲜卑源流及其族名初探[J].社会科学战线,1982,(3)
    [64]孙进己.鲜卑源流考[J].黑龙江文物丛刊,1982,(3)
    [65]孙进己.汉魏晋北朝东北汉人的研究[A].东北民族史研究[C].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
    [66]孙进己,孙海.鲜卑考古学文化[J].内蒙古文物考古,2003,(2)
    [67]陈连开.鲜卑山考[J].社会科学战线,1982,(3)
    [68]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技术室.安阳晋墓马具复原[J].考古,1983,(6)
    [69]刘永智.幽州刺史墓考略[J].历史研究,1983,(2)
    [70]谭华.两晋南北朝民族融合对体育发展的影响[J].体育文史,1983,(2)
    [71]王叔凯.略论古代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的萨满教[J].西北民族文丛,1983,(3)
    [72]罗宏曾.十六国时期统治者对儒学和学校事业的重视[J].历史教学,1983,(9)
    [73]何兹全.十六国时期的兵制[A].燕园论学集:汤用彤先生九十诞辰纪念[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
    [74]何兹全.十六国时期的儒学和五德终始思想[A].《纪念顾颉刚学术论文集》[C].成都:巴蜀书社,1990
    [75]张秀平.试论十六国时期汉族士族的历史作用[J].浙江师院学报,1984,(1)
    [76]才一正.关于鲜卑族的族源、族称、族原地问题[J].锦州师专学报,1984,(1)
    [77]柯友根.试论十六国时期社会经济的缓慢发展[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4,(3)
    [78]邱久荣.槐头非是莫槐[J].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4,(4)
    [79]邱久荣.鲜卑段部世系考略[J].社会科学战线,1985,(1)
    [80]邱久荣.十六国时期的胡汉分治[J].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7,(3)
    [81]邱久荣.单于杂考[J].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9,(3)
    [82]邱久荣.《十六国春秋》之亡佚及其辑本[J].中央民院学报,1992,(6)
    [83]邱久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大一统思想[J].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3,(4)
    [84]黄烈.魏晋南北朝民族关系的几个理论问题[J].历史研究,1985,(3)
    [85]黄烈.略谈魏晋南北朝的民族关系[J].文史知识,1986,(11)
    [86]曹熙.早期鲜卑史初探[J].齐齐哈尔师院学报,1985,(1)
    [87]王俊杰.魏晋南北朝的鲜卑是不是一个民族[J].西北师院学报,1985,(3)
    [88]舒朋.魏晋南北朝史零扎(五则)[J].北京师院学报,1985,(2)
    [89]舒朋.魏晋南北朝史零扎续(四则)[J].北京师院学报,1991,(2)
    [90]邹礼洪.论中原士大夫对前燕慕容氏封建化的影响[J].新疆师大学报,1985,(1)
    [91]孙仲汇.五胡考释[J].社会科学战线,1985,(1)
    [92]李交发.试论前秦前燕对峙中的人才擢用——兼析前秦败亡原因之一[J].湘潭大学学报,1985,(2)
    [93]黄佩瑾.魏晋南北朝的农奴制人身依附关系[J].历史研究,1985,(2)
    [94]欧阳熙.略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J].广州师院学报,1985,(2)
    [95]严耀中.魏晋南北朝的“役”与“力”[J].上海师大学报,1985,(3)
    [96]谷方.佛教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封建政治[J].中州学刊,1985,(5)
    [97]牟发松.十六国时期地方行政机构的军镇化[J].晋阳学刊,1985,(6)
    [98]简修炜.部曲与部曲制度的历史考察——魏晋南北朝时期阶级关系研究之二[J].历史教学问题,1985,(6)
    [99]简修炜.魏晋南北朝时期劳动者阶层结构的特点[J].历史研究,1986,(5)
    [100]简修炜.有关魏晋南北朝时期佃客的几个问题[J].江海学刊,1987,(3)
    [101]简修炜.魏晋南北朝的历史特点与农民的反封建斗争[J].许昌师专学报,1989,(2)
    [102]简修炜.再论魏晋南北朝的历史特点与农民的反封建斗争[J].许昌师专学报,1989,(4)
    [103]赵世璜.《慕容垂歌辞》中的“慕容”究竟是谁?[J].成都大学学报,1985,(1),
    [104]许辉.评东晋的北伐[J].江海学刊,1986,(1)
    [105]卢开万.北魏政府徙民的形式与内容[J].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1986,(8)
    [106]李柏龄.鲜卑段辽自保之密云山考[J].北方文物,1986,(1)
    [107]刘彦军.简论五胡十六国和北朝时期的北方墓葬[J].中原文物,1986,(3)
    [108]缪钺.略谈五胡十六国与北朝时期的民族关系[A].魏晋南北朝史研究[C].成都:四川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109]牛润珍.魏晋北朝邺城初探[A].魏晋南北朝史研究[C].成都:四川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110]朱大渭.魏晋南北朝阶级结构试析[A].魏晋南北朝史研究[C].成都:四川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111]朱大渭.魏晋南北朝政界名人成才年龄结构剖析[A].魏晋南北朝史论文集[C].济南:齐鲁书社,1991
    [112]朱大渭.儒家民族观与十六国北朝民族融合及其影响[J].中国史研究,2004,(2)
    [113]朱大渭.魏晋十六国北朝北方少数民族融入汉族总人口数估测[J].中国史研究,2004,(2)
    [114]赵凯球.南燕史钩沉[J].中州学刊,1986,(2)
    [115]王希恩.五胡政权中汉族士大夫的作用及历史地位[J].兰州学刊,1986,(3)
    [116]王希恩.宇文部族属浅辨[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87,(3)
    [117]王希恩.宇文部史迹勾勒[J].民族研究,1988,(5)
    [118]王希恩,白部考述[J].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2,(3)
    [119]赵国印.魏晋和北朝时期的幽州蓟城[J].文博,1986,(4)
    [120]赵俪生.《十六国春秋》《晋书·载记》对读记[J].史学史研究,1986,(3)
    [121]赵俪生.从宏观角度看鲜卑族在中世纪史上的作用[J].文史哲,1986,(3)
    [122]王永平.试论桓温北伐与东晋门阀政治[J].扬州师院学报,1986,(3)
    [123]黄盛璋.杂胡官印考[J].西北史地,1986,(4)
    [124]弓因.慕容儁称帝建都何处[J].社会科学辑刊1986,(1)
    [125]白翠琴.论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的迁徙与融合[J].中央民院学报,1987,(1)
    [126]白翠琴.论十六国时期民族关系的特点[A].中国民族关系史论集[C].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8
    [127]白翠琴.论魏晋南北朝民族融合对汉族发展的影响[J].民族研究,1990,(3)
    [128]景爱.历史时期东北农业的分布与变迁[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7,(2)
    [129]宋丹凝,鲜卑族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慕容恪[J].社会科学辑刊,1987,(2)
    [130]王育民.十六国北朝人口考察[J].历史研究,1987,(2)
    [131]王育民.十六国北朝人口再探:答袁祖亮同志[J].社会科学战线,1993,(5)
    [132]阿尔丁夫.关于慕容鲜卑《阿干之歌》的真伪及其他[J].青海社会科学,1987,(1)
    [133]郑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户籍制度[J].郑州大学学报,1987,(1)
    [134]李光霁.魏晋南北朝封建依附关系的发展及其社会意义[J].天津师大学报,1987,(1)
    [135]张小舟.北方地区魏晋十六国墓葬的分区与分期[J].考古学报,1987,(1)
    [136]高诗敏.从民族融合看魏晋南北朝的作用[J].许昌师专学报,1987,(3)
    [137]高诗敏.十六国北朝时期渤海封氏的变迁[J].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0,(3)
    [138]侯哲安.论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关系中的经验教训及其现实意义[J].贵州民族研究,1987,(2)
    [139]刘中澄.关于朝阳袁台子晋墓壁画的初步研究[J].辽海文物学刊,1987,(1)
    [140]景有泉.汉魏之际鲜卑宇文部“九世大人”世系考[J].东北师大学报,1988,(2)
    [141]薛莹.十六国史书的官修性质,[J].史学史研究,1988,(3)
    [142]陈可畏.论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北部的民族关系及其经验教训[A].中国民族关系 史论集[C].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8
    [143]陈芳芝.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东北地区[J].北京大学学报,1988,(3)
    [144]张国庆.慕容皝迁都龙城的前因及目的[J].辽宁大学学报,1988,(1)
    [145]张国庆.略论高句丽与“三燕”的战和关系[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1989,1(2)
    [146]张国庆.西晋至北魏时期“护东夷校尉”初探[J].中央民院学报,1989,(3)
    [147]章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奴婢及奴婢制度研究(一、二)[J].许昌师专学报,1988,(1、2)
    [148]程有为.内迁丁零人与翟魏政权[J].许昌师专学报,1988,(4)
    [149]程有为.十六国人才问题管窥[J].许昌师专学报,1990,(1)
    [150]程有为,吴少珉,论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的民族问题[J].许昌师专学报,1996,(1)
    [151]段连勤.前燕拓跋代(魏)国对高车的掠夺战争[J].西北大学学报,1988,(1)
    [152]张云.段部鲜卑历史初探[J].东北地方史研究,1988,(1)
    [153]牛润珍.魏晋北朝幽冀诸州的移民与民族融合[J].河北学刊,1988,(4)
    [154]张先昌.苻坚灭燕后对关东六州的经营[J].史学月刊,1988,(4)
    [155]张先昌.前秦重用慕容鲜卑王公贵族评析[J].史学月刊,2002,(5)
    [156]靳润成.十六国国号与地域的关系[J].历史教学,1988,(5)
    [157]周士龙.论北魏前期对各族降附者的政策[J].民族研究,1989,(1)
    [158]夏日新.两晋之际的流民迁徙与流民集团[J].争鸣,1989,(2)
    [158]夏日新.永嘉乱后北方民户的大流徙[J].社会科学(甘肃),1989,(6)
    [160]车传鼎.五胡十六国外族政权之掠户及各族之流移[J].文史学报,1989,(19)
    [161]李刚.试论十六国政府宗教政策[J].四川大学学报,1989,(2)
    [162]吴振清.十六国史学述评[J].史学史研究,1989,(3)
    [163]高敏.试论两晋时期社会主要矛盾的演变过程[J].史学史研究,1989,(2)
    [164]高敏.略论邺城的历史地位与封建割据时代的关系[J].中州学刊,1989,(3)
    [t65]高敏.十六国时期的军镇制度[J].史学月刊,1998,11(1)
    [166]刘希为.六朝时期南北战争的轨迹与反思[J].江海学刊,1989,(4)
    [167]刘小明.魏晋胡汉文化习尚比较研究——兼论历史中的非理性因素[J].争鸣,1989,(5)
    [168]朱泓.从扎来诺尔汉代居民的体质差异探讨鲜卑族的人种构成[J].北方文物,1989,(2)
    [169]朱泓.人种学上的匈奴、鲜卑与契丹[J].北方文物,1994,(2)
    [170]朱泓.朝阳魏晋时期鲜卑墓葬人骨研究[J].辽海文物学刊,1996,(2)
    [171]朱泓.东胡人种考[J].文物,2006,(8)
    [172]李绍先.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J].成都师专学报,1989,(2)
    [173]王金鑪.慕容鲜卑去向探考[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89,(4)
    [174]王金鑪.鲜卑诸部与北方民族的融合[J].松辽学刊,1993,(2)
    [175]郑小容.慕容鲜卑汉化问题初探[D].成都:四川大学,1989
    [176]郑小容.慕容鲜卑汉化问题初探[J].文献,1990,(2)
    [177]郑小容.慕容鲜卑名称详释[J].北朝研究,1992,(2)
    [178]郑小容.慕容魔汉化改革略述[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1)
    [179]郑小容.慕容鲜卑汉化过程中所保留的本族文化[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2)
    [180]郑小容.略述十六国时期慕容鲜卑文化的深层变化[A].魏晋南北朝史论文集[C].成都:巴蜀书社,2006
    [181]王钟陵.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种文化现象重视早秀与以才艺出人头地[J].南开学报,1990,(1)
    [182]周伟洲.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的民族融合[J].社会科学战线,1990,(3)
    [183]周伟洲.三国两晋南北朝的边疆形势与边疆政策[A].中国古代边疆政策研究[C].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184]周伟洲.十六国时期的“胡汉分治”[A].西北历史研究[C].西安:三秦出版社,1986
    [185]周伟洲.魏晋时与匈奴有关的诸胡[A].西北民族史研究[C].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
    [186]周伟洲.“胡汉体制”与“乔旧体制”论:评朴汉济教授关于魏晋南北朝隋唐史研究的新体系[J].中国史研究,1997,(1)
    [187]周伟洲.从民族关系、看魏晋南北朝隋唐时代的历史特征和地位[J].中国学报,1998,(38)
    [188]周伟洲.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护军[J].燕京学报新六期,1999
    [189]周伟洲.十六国官制研究[J].文史,2002,(1)
    [190]叶其峰.魏晋十六国时期的护军、中护军及护军印[J].文物,1990,(1)
    [191]牛润珍.魏晋北朝幽冀诸州要论[J].河北学刊,1990,(1)
    [192]牛润珍,杜英.十六国史官制度述论[J].齐鲁学刊,1998,(4)
    [193]梁满仓.论魏晋南北朝的早婚[J].历史教学问题,1990,(2)
    [194]梁满仓.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五礼制度化[J].中国史研究,2001,(4)
    [195]马欣,张习武.十六国军制初探[J].天津师大学报,1990,(1)
    [196]徐基.关于鲜卑慕容部遗迹的初步考察[A].中国考古学会第六次年会论文集[C].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
    [197]罗新本.魏晋南北朝赌博之风述论[J].中国史研究,1990,(2)
    [198]旷天伟.十六国时期胡族军队的给养[J].江西大学学报,1990,(4)
    [199]旷天伟.十六国时期士家户说考辨[J].青海社会科学,1991,(1)
    [200]旷天伟.论十六国时期少数部族政权的兵役[J].历史研究,1991,(6)
    [201]旷天伟.十六国时期汉人服兵役之研究[J].北朝研究,1996,(3)
    [202]刘幼生.论十六国胡族政权中的汉族士族[J].晋阳学刊,1990,(3)
    [203]葛生华.试论魏晋南北朝及隋唐的监察制度[J].兰州学刊,1990,(5)
    [204]李向军.略论十六国时期的少数民族人口——兼与王育民同志商榷[J].民族研究,1990,(6)
    [205]刘德雄.十六国北朝时期河北经济区的发展[J].北京师院学报,1990,(6)
    [206]张久和,傅宁.东胡系各族发式考辨[J].内蒙古社会科学,1990,(5)
    [207l张久和.两晋十六国时期慕容鲜卑与高句丽的关系[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3,(3)
    [208]洪廷彦.三至六世纪的辽东和辽西[J].北朝研究,1990下半年
    [209]孙机.步摇、步摇冠与摇叶饰片[J].文物,1991,(11)
    [210]董高.朝阳北塔“思燕佛图”基址考[J].辽海文物学刊,1991,(2)
    [211]田立坤.三燕文化遗存的初步研究[J].辽海文物学刊,1991,(1)
    [212]田立坤.三燕与唐昌黎考[J].辽海文物学刊,1993,(1)
    [213]田立坤.鲜卑文化源流的考古学考察[A].青果集[C].北京:知识出版社,1993
    [214]田立坤,李智.朝阳发现的三燕文化遗存及相关问题[J].文物,1994,(11)
    [215]田立坤.棘城新考[J].辽海文物学刊,1996,(2)
    [216]田立坤,张克举.前燕的甲骑具装[J].文物,1997,(11)
    [217]田立坤.三燕文化与高句丽考古遗存之比较[A].青果集[C].北京:知识出版 社,1998
    [218]田立坤.三燕文化墓葬的类型与分期[A].巫鸿主编.汉唐之间文化芸术的互动与交融[C].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
    [219]田立坤.袁台子壁画墓的再认识[J].文物.2002,(9)
    [220]田立坤.关于北票喇嘛洞三燕文化墓地的几个问题[A].辽宁考古文集[C].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3
    [221]田立坤,万雄飞,白宝玉.朝阳古城考古纪略[A].边疆考古研究(第6辑)[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222]田立坤.论喇嘛洞出土的马具[J].文物,2010,(2)
    [223]陶克涛.论嘎仙洞刻石[J].民族研究,1991,(6)
    [224]曹文柱.两晋之际流民间题综合考察[J].历史研究,1991(2)
    [225]邱永明.略论魏晋南北朝监察制度之得失[J].社会科学(上海).1991,(2)
    [226]董旭.十六国北朝时期河北境内的民族融合[J].河北师大学报,1991,(2)
    [227]陈琳国.试论魏晋南北朝地方官吏的考课[J].许昌师专学报,1991,(2)
    [228]张旭华.略论两晋时期的司徒府典选[J].许昌师专学报,1991,(3)
    [229]张旭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商品构成与经营方式[J].郑州大学学报,1996,(1)
    [230]张旭华,王海燕.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商业都会的兴衰[J].许昌师专学报,1998,(2)
    [231]张旭华.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商业的曲折发展[J].郑大学报,1998,(4)
    [232]张旭华.前燕、前秦、南燕九品中正制拾零[A].“1~6世纪中国北方边疆·民族·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233]林汀水.辽东湾海岸线的变迁[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1,(2)
    [234]林汀水.大凌河变迁补考[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7,(3)
    [235]宓达.十六国时期后燕未曾设过豫州[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1,(4)
    [236]袁祖亮.十六国北朝人口蠡测——与王育民同志商榷[J].历史研究,1991,(2)
    [237]袁祖亮.再论十六国北朝时期人口的有关问题:与王育民同志商榷[J].郑大学报,1996,(3)
    [238]钟坤杰.十六国北朝、的政局动荡及其对经济的破坏[J].曲靖师专学报,1991,(10)
    [239]刘汉东.十六国及北朝兵户的考察[J].北朝研究,1991上半年
    [240]刘汉东.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文化素质与民族大融合[J].北朝研究,1995,(1)
    [241]刘汉东.十六国北朝奴婢身份地位特点探论[J].北朝研究,1996,(1)
    [242]刘汉东.水路交通运输与魏晋南北朝商品经济的发展[J].许昌师专学报,1998,(3)
    [243]刘汉东.魏晋南北朝交通运输业管理探论[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8,(4)
    [244]刘汉东.魏晋南北朝交通运输业管理探论[J].北朝研究,1999
    [245]刘汉东.试论魏晋南北朝陆路交通与商品经济的关系[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0,(1)
    [246]黄佩瑾.魏晋南北朝民族关系的发展[A].魏晋南北朝史论文集[C].济南:齐鲁书社,1991
    [247]周积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胡汉文化冲突[J].中南民院学报,1991,11,(3)
    [248]马志冰.十六国时代坞堡壁垒组织的社会职能[J].许昌师专学报,1991,(3)
    [249]郭丽萍.北方少数民族统治与桓温北伐[J].山西大学师院学报,1991,3(3)
    [250]薛瑞泽.试论魏晋南北朝的婚姻法规[J].北朝研究,1992,(2)
    [251]薛瑞泽.魏晋北朝婚姻中的二妻现象[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00,(1)
    [252]薛瑞泽.简论魏晋南北朝的赐婚[J].青海社会科学,2000,(5)
    [253]薛瑞泽.魏晋南北朝的财婚问题[J].文史哲,2000,(6)
    [254]薛瑞泽.魏晋南北朝的离婚问题[J].重庆师院学报,2000,(4)
    [255]韩杰.论崔鸿及其《十六国春秋》[J].历史文献研究新三辑,1992
    [256]要瑞芬.试论后赵、前燕、前秦统治政策汉化成分之差异及其原因[J].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2,(2)
    [257]施光明.东晋北伐三论[J].历史教学问题,1992,(3)
    [258]田昌五,马志冰.论十六国时代坞堡垒壁组织的构成[J].中国史研究,1992,(3)
    [259]沧州.后燕慕容垂的疆土无洛阳[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2,(3)
    [260]宓三能.说北魏初年破后燕后“迁徙山东六州吏民”的六州[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2,(3)
    [261]朱士光.历史时期我国东北地区的植被变迁[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2,(4)
    [262]白翠琴.魏晋南北朝民族观初探[J].民族研究,1993,(5)
    [263]刘驰.十六国官营手工业机构考[J].许昌师专学报,1993,(1)
    [264]刘驰.十六国官营手工业机构初探[J].中国史研究,1993,(3)
    [265]陈玉屏.魏晋南北朝北方民族融合中的几个理论问题[J].西南民院学报,1993,(1)
    [266]尹辰.魏晋南北朝分裂割据的成因及其后果[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1993,(2)
    [267]施光明.北朝民族通婚研究[J].民族研究,1993,(4)
    [268]陈三平.阿干与阿步干考——《水经注》中鲜卑语地名研究一例[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3,(4)
    [269]邓奕琦.五胡十六国对封建法律文化的借鉴与继承[J].北朝研究,1993,(3)
    [270]齐东方.中国早期马镫的有关问题[J].文物,1993,(4)
    [271]许永杰.鲜卑遗存的考古学考察[J].北方文物,1993,(4)
    [272]李德山.试论鲜卑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社会科学战线,1993,(2)
    [273]张博泉.嘎仙洞刻石对拓跋鲜卑史源的研究[J].黑龙江民族丛刊,1993,(1)
    [274]刘兆伟.中国古代东北乌桓鲜卑教育概说——慕容鲜卑教育的特色[J].锦州师院学报,1993,(2)
    [275]张辉.论十六国时期少数民族的崛起[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4,(2)
    [276]苏冰.魏晋南北朝婚姻文化述要[J].南京社会科学,1994,(10)
    [277]张承宗.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南北交往[J].中国史研究,1994,(3)
    [278]张承宗,孙立.魏晋南北朝婚俗初探[J].浙江学刊,1995,(6)
    [279]张承宗,孙立.魏晋南北朝社会风气及南北民俗的交流[J].江海学刊,1995,(6)
    [280]张承宗.魏晋南北朝医药与服食养生之风[J].苏州大学学报,1996,(1)
    [281]张承宗,魏向东.魏晋南北朝饮食风俗研究[J].北朝研究,1999
    [282]张承宗.魏向东.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宗族[J].苏大学报,2000,(3)
    [283]张承宗.魏向东.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自然崇拜[J].襄樊学院学报,2000,(4)
    [284]张承宗,魏向东.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家庭教育[J].晋阳学刊,2000,(5)
    [285]张承宗,魏向东.魏晋南北朝商贸风俗研究[J].北朝研究,2000
    [286]张承宗,朱慈恩.论北魏前期的“新民”[J].山西师大学报,2001,(3)
    [287]张承宗.魏晋南北朝奴婢考略[A].中国古代史论丛[C].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
    [288]刘宇.论晋灭南燕之战[J].镇江高专学报,1994,(1)
    [289]高蕴华.十六国选举制度刍议[.1].许昌师专学报,1994,(3)
    [290]刘少虎.从两晋南北朝士族的婚姻心态看门阀势力的衰落[J].益阳师专学报,1994,(3)
    [291]王大良.论两晋时期的中原势族[J].许昌师专学报,1994,(4)
    [292]张金龙.十六国“地方”护军制补正[J].西北史地,1994,(4)
    [293]张金龙.北燕政治史四题[J].南都学坛,1997,(4)
    [294]张金龙.十六国五燕禁卫武官制度考[J].社会科学辑刊,2003,(6)
    [295]卢贵子.魏晋南北朝民族融合问题之管见[J].黑龙江民族丛刊,1994,(2)
    [296]王毅文.“五胡十六国”混战史说略:读史札记[J].阜阳师院学报,1994,(3)
    [297]庄剑.十六国时期的北方士族[D].成都:四川大学,1994
    [298]周建江.关于《阿干之歌》的若干问题[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95,(1)
    [299]孙季萍.五胡十六国时期我国少数民族政权法律制度及其汉化进程[J].烟台大学学报,1995,(2)
    [300]周兆望.魏晋南北朝妇女在军事上的地位和作用[J].北朝研究,1995,(3)
    [301]邢友德.十六国时期的民族关系[J].北朝研究,1995,(3)
    [302]刘琳.明清几种《十六国春秋》之研究[J].北朝研究,1995,(4)
    [303]鲁才全.长乐冯氏与元魏宗室婚姻关系考[J].北朝研究,1995,(4)
    [304]卢开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秀才和孝廉考试[J].武大学报,1995,(5)
    [305]乌廷玉.两晋南北朝士族门阀的特征[J].史学集刊,1995,(1)
    [306]陶新华.《晋书·载记》略论[J].贵州师专学报,1995,(3)
    [307]寒萍.魏晋南北朝婚姻文化述要[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1995,(2)
    [308]董高.公元3至6世纪慕容鲜卑、高句丽、朝鲜、日本马具之比较研究[J].文物,1995,(10)
    [309]罗若群.魏晋南北朝各民族教育[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1995,(2)
    [310]王晓卫.十六国时期中原夷汉人口比例[J].历史教学,1995,(7)
    [311]高生记.佛教与十六国社会[J].山西师大学报,1995,(4)
    [312]罗新.十六国时期中国北方的民族形势与社会整合[D].北京:北京大学,1995
    [313]罗新.五燕政权下的华北士族[J].国学研究,1997,(4)
    [314]罗新.十六国北朝五德历运问题[J].中国史研究,2004,(3)
    [315]罗新.可汗号研究——兼论中国古代“生称谥”问题[J].中国社会科学,2005,(2)
    [316]罗新.论拓跋鲜卑之得名[J].历史研究,2006,(6)
    [317]雷家骥.慕容燕的汉化统治与适应[J].东吴历史学报,1995,(1)
    [318]朱和平.试论十六国时期的商业及其特征[J].许昌师专学报,1996,(3)
    [319]李新全.三燕瓦当考[J].辽海文物学刊,1996,(1)
    [320]董高.三燕佛教略考[J].辽海文物学刊,1996,(1)
    [321]郎成刚.朝阳北塔三燕础石考[J].辽海文物学刊,1996,(1)
    [322]周亚利.朝阳三燕、北魏遗存中反映出的汉文化因素[J].辽海文物学刊,1996,(1)
    [323]李军.魏晋南北朝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演变[J].中国史研究,1996,(2)
    [324]韩树峰.河东裴氏南迁述论[J].中国史研究,1996,(2)
    [325]吉成名.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海盐生产[J].盐业史研究,1996,(2)
    [326]吉成名.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井盐生产[J].盐业史研究,1998,(3)
    [327]王巍.从考古发现看四世纪的东亚[J].考古学报,1996,(3)
    [328]李智文.十六国时期鲜卑族名将——慕容垂[J].北朝研究,1996,(1)
    [329]卢善焕.北燕鸭形“玻璃水注”名称商榷[J].北方文物,1996,(3)
    [330]孙晶琪.简论冯跋[J].松辽学刊,1996,(3)
    [331]范晓风.邺都考略[J].北朝研究,1996,(1)
    [332]袁刚.参合陂之役[J].北朝研究,1996,(3)
    [333]袁刚.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的军事化[J].地方行政管理,1997,(9)
    [334]李红艳.从信都冯氏看北方民族融合[J].北朝研究,1996,(3)
    [335]张维训.魏晋南北朝“三五取丁”问题[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6,(3)
    [336]齐涛.魏晋南北朝盐政述论[J].盐业史研究,1996,(4)
    [337]乔伟.论魏晋南北朝法律思想的沿革及其特点[J].山东大学学报,1996,(4)
    [338]房晓红.周征松.河东裴氏及其族源[J].山西师大学报,1997.(1)
    [339]赵云旗.论魏晋南北朝土地制度的改革与国家财政的好转[J].北朝研究,1997,(3)
    [340]王进玉.鲜卑的金属制造和应用.[J].北朝研究,1997,(3)
    [341]张天来.魏晋南北朝儒学、家学与家族观念[1J].江海学刊,1997,(2)
    [342]韩昇.魏晋隋唐的坞壁和村[J].厦大学报,1997,(2)
    [343]伍晓晴.魏晋南北朝民族迁徙的特点及影响[J].河北学刊,1997,(2)
    [344]吴宏岐.“护军”制起始时间考辨[J].中国史研究,1997,(4)
    [345]任怀国.论魏晋南北朝北方坞壁地主经济[J].烟台师院学报,1997,(2)
    [346]孟志伟.鲜卑段国史考[J].牡丹江师院学报,1997,(2)
    [347]刘国石.东晋十六国南北大分裂的原因[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1997,(2)
    [348]刘国石.鲜卑慕容氏与赵魏士族[J].吉林大学学报,1997,(5)
    [349]刘国石.十六国北朝时期少数民族贵族的汉文化修养[J].北朝研究,2004,(4)
    [350]刘国石,王玮平.十六国时期少数民族政权典章制度的汉化[J].北华大学学报,2004,(3)
    [351]刘国石.十六国时期少数民族学术与风俗习惯的汉化[J].北华大学学报,2005,(1)
    [352]刘国石.十六国时期少数民族贵族的汉文化修养[J].社会科学战线,2005,(1)
    [353]杨茂盛,刘柏冬,“五胡十六国”时期少数民族的汉化是其自身发展的需要[J].民族研究,1997,(3)
    [354]王波.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使节[J].文史知识,1997,(8)
    [355]王波.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薄葬习俗及其原因分析[J].江海学刊,1998,(5)
    [356]赵斌.鲜卑“髡发”习俗考述[J].青海社会科学,1997,(5)
    [357]候旭东.十六国北朝时期僧人游方及其作用述略[J].佳木斯师专学报,1997,(4)
    [358]陈文英.魏晋南北朝最高统治者的“倡佛”[J].天中学刊,1997,(6)
    [359]陈华文.论魏晋南北朝风俗演变及其趋向[J].浙大学报,1997,(6)
    [360]孙守道.中国三燕时期与日本古坟时代骑马文化的比较研究[A].东北亚考古学研究——中日合作研究报告书[C].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
    [361]尚晓波.大凌河流域鲜卑文化双耳镂孔圈足釜及相关问题[J].辽海文物学刊,1996,(1)
    [362]尚晓波.朝阳地区两晋时期墓葬类型分析[A].青果集[C].北京:知识出版社,1998
    [363]张克举.前燕出土的马胄及其源流[A].青果集[C].北京:知识出版社,1998
    [364]郑君雷.早期东部鲜卑与早期拓跋鲜卑族源关系概论[A].青果集[C].北京:知识出
    版社,1998
    [365]李森.鲜卑慕容氏诸燕汉化考述[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1998,(4)
    [366]于云瀚.魏晋南北朝时期城市风俗探论[J].社会科学辑刊,1998,(5)
    [367]王克芬.荟萃交流、异彩纷呈:论魏晋南北朝文化、乐舞[J].文艺研究,1998,(5)
    [368]侯旭东.十六国北朝时代战乱与佛教发展关系新考[J].中国史研究,1998,(4)
    [369]侯旭东.北魏申洪之墓志考释[A].“1~6世纪中国北方边疆·民族·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370]黎虎.汉唐外交管理体制的演进及其特点[J].北师大学报,1998,(3)
    [371]黎虎.魏晋南北朝鸿胪寺及其外交管理职能[J].中国史研究,1998,(4)
    [372]黎虎.魏晋南北朝时期都督的外交管理职能[J].齐鲁学刊,1998,(5)
    [373]黎虎,(韩)金成淑.慕容鲜卑音乐论略[J].中国史研究,2000,(2)
    [374]杨炳祥,张金凤.十六国时期胡汉合作的再认识[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1998.(4)
    [375]王柯.五胡十六国时代にぉけゐ胡族政权の中华王朝思想[J].国际文化学研究,1998,(10)
    [376]李必友.魏晋南北朝家学教育的特点[J].池州师专学报,1998,(2)
    [377]远山.魏晋南北朝时期畜牧业生产发展的特征[J].许昌师专学报,1998,(2)
    [378]李红艳.读史释疑:兼论十六国时期北方民族矛盾的大势[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1998,(3)
    [379]李红艳.魏晋黄河流域民族关系辨析[J].北朝研究,1998,(1)
    [380]李红艳.对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民族融合模式的探讨[J].烟台大学学报,1999,(2)
    [381]李红艳.西晋亡后北方流行大家族观念的原因[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1999,(5)
    [382]李红艳.十六国北朝时期草原文化与山东文化的冲突与合和[J].北朝研究,2000
    [383]李之亮,许华伟.《晋书》、《十六国春秋》对勘札记[J].郑州大学学报,1998,(3)
    [384]田梅英.魏晋南北朝时期坞壁的类型及内部机制[J].山东师大学报,1998,(6)
    [385]杨保隆.高句骊族源与高句骊人流向[J].民族研究,1998,(4)
    [386]秦永洲.东晋南北朝时期中华正统之争与正统再造[J].文史哲,1998,(1)
    [387]刘蒙.鲜卑宇文部述略[J].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1998,(4)
    [388]陈平.辽西三燕墓葬论述[J].内蒙古文物考古,1998(2)
    [389]杨铁男.辽宁朝阳铜铁马镫的发现与研究[J].农业考古,1999,(3)
    [390]王明辉.辽河流域古代居民的种系构成及相关问题[J].华夏考古,1999,(2)
    [391]王德华.魏晋南北朝的地方行政体制[N].中国人事报,1999-4-27
    [392]林明.论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家思想的地位及其法律化表现[J].山东社会科学,1999,(2)
    [393]王素香.浅谈十六国政权统治的主要特点[J].锦州师院学报,1999,(2)
    [394]李必友.魏晋南北朝家族教育的特点[J].安徽师大学报,1999,(2)
    [395]彭凯.略论十六国民族政权的历史地位[J].黔南民族师专学报,1999,(4)
    [396]王善飞.试论魏晋南北朝的历史地位[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9,(1)
    [397]张宏慧.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豪奢之风及其社会影响[J].许昌师专学报,1999,(4)
    [398]赵云旗.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租佃制的确立和发展[J].北朝研究,1999
    [399]陈英.魏晋南北朝私学的历史地位[J].北朝研究,1999
    [400]张宗原.关于《慕容垂歌》[J].复旦大学学报,1999,(4)
    [401]孟慧英.中国北方民族萨满[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
    [402]陈英.魏晋南北朝私学教育内容多元化格局述论[J].北朝研究,2000
    [403]汪波.魏晋南北朝并州地区少数民族初探[J].北朝研究,2000
    [404]陈金凤.魏晋南北朝时期中间地带略论[J].江汉论坛,2000,(3)
    [405]任怀国.试论魏晋南北朝寺院地主经济[J].烟台师院学报,2000,(3)
    [406]任怀国,张丽.魏晋南北朝北方少数民族人口考察[J].昌淮师专学报,2000,(3)
    [407]姚宏杰.参合陂之役前燕魏关系略论[J].淮阴师院学报,2000,(1)
    [408]姚宏杰.君位传承与前燕、后燕政治[J].史学月刊,2004,(3)
    [409]盛宪之.魏晋南北朝集市贸易论略[J].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1)
    [410]罗惠仙.鲜卑族群婚制考述[J].青岛大学师院学报,2000,(2)
    [411]陈春雷.论晋宋之际的青徐集团[J].许昌师专学报,2000,(3)
    [412]田余庆.代北地区拓拔与乌桓的共生关系(上下):《魏书·序纪》有关史实解析[J].中国史研究,2000,(3、4)
    [413]朱和平.试论魏晋南北朝商业的特征[J].郑大学报,2000,(5)
    [414]李珍.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民族史观的演变[J].山西大学学报,2000,(1)
    [415]李文才.魏晋南北朝时期妇女社会地位研究:以上层社会妇女为中心[J].社会科学战线,2000,(5)
    [416]李文才.十六国著作官考述[J].图书情报,2005,(5)
    [417]李文才.渤海封氏与慕容鲜卑关系试探[J].河北学刊,2007,(6)
    [418]李文才.太极东堂与十六国北朝政治关系述论——以东堂决策为中心论述[J].北华大学学报,2008,(2)
    [419]庄华峰.两晋南北朝等级婚姻初探[J].史学月刊,2000,(5)
    [420]冯素梅.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早婚现象[J].晋阳学刊,2000,(6)
    [421]米文平,冯永谦.拓跋鲜卑与慕容鲜卑同源之考古学研究——兼论乌桓考古学文化[A].鲜卑史[C].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
    [422]李森.南燕广固被“夷其城隍”说辨正[J].历史教学,2000,(4)
    [423]李森,董贵胜,李玉红.南燕史考论[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02,(2)
    [424]李森.南燕史考论[J].广西社会科学,2005,(9)
    [425]王义康.魏晋“杂胡”释义问题探析[J].民族研究,2001,(3)
    [426]李海叶.汉士族与慕容氏政权[J].内蒙古师大学报,2001,(4)
    [427]李海叶.慕容氏辽东政权咸康四年“王国官”考[J].内蒙古大学学报,2005,(3)
    [428]李海叶.慕容氏辽东政权的“侨土”关系[J].内蒙古大学学报,2005,(3)
    [429]李海叶.慕容鲜卑的汉化与五燕政权——十六国少数民族发展史的个案研究[D].北京:北京大学,2005
    [430]李海叶.《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之“豆卢氏”源出考[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8,(4)
    [431]李海叶.拓跋鲜卑与慕容氏的关系及北魏初年的政治变乱[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8,(5)
    [432]李海叶.从婚姻制度所见的慕容氏与汉士族的关系[J].内蒙古社会科学,2008,(5)
    [433]辛迪.关于库傉官氏的族属——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融合的一个实例[J].内蒙古师大学报,2001,(4)
    [434]辛迪.段氏鲜卑起源考[J].内蒙古大学学报,2005,(1)
    [435]韩狄.十六国时期的“单于”制度[J].内蒙古大学学报,2001,(5)
    [436]孙危.内蒙古地区鲜卑墓葬的初步研究[J].内蒙古文物考古,2001,(1)
    [437]陈燕.十六国时期氐族和鲜卑族教育政策对比研究[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1,(2)
    [438]北票喇嘛洞墓地出土铁器的金相实验研究[J].文物,2001,(12)
    [439]聂鸿音.鲜卑语言解读述论[J].民族研究,2001,(1)
    [440]尹铁超.鲜卑名考[J].满语研究,2001,(2)
    [441]康宏淦.十六国时期民族斗争中的一种矛盾现象[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1)
    [442]李凭.魏燕战争前后北魏与高句丽的交往[J].上海师大学报,2002,(6)
    [443]李凭.魏燕战争以后的北魏与高丽[J].文史哲,2004,(4)
    [444]李凭.平城时代北魏北燕高句丽三国关系简析[A].中国古代史论丛[C].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
    [445]李凭.于什门事件与魏燕之争[A].“1~6世纪中国北方边疆·民族·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446]任重.十六国城市史二题[J].福建论坛,2002,(6)
    [447]黄雪寅.鲜卑冠饰与中国古代冠帽文化[J].内蒙古文物考古,2002,(1)
    [448]张景明.赵爱军.鲜卑金银器及相关问题[J].内蒙古文物考古,2002,(1)
    [449]张景明.内蒙古凉城县小坝子滩金银器窖藏[J].文物,2002,(8)
    [450]傅义汉.鲜卑探源[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2,(4)
    [451]姜波.豆卢氏世系及其汉化——以墓碑、墓志为线索[J].考古学报,2002,(3)
    [452]江中柱.十六国时期北方士人的家族观念[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3,(2)
    [453]何宁生.论后燕的法制[J].西北大学学报,2003,(3)
    [454]何宁生.论前燕的法制[J].西北大学学报,2004,(5)
    [455]何宁生.十六国时期少数民族政权法制的历史影响[J].民族研究.2006,(2)
    [456]何宁生.十六国时期少数民族政权的司法制度[A].西北民族论丛[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6)
    [457]张敏.十六国北魏军队冬装保障及其对战争之影响[J].许昌师专学报,2003,(4)
    [458]张敏.自然环境变迁与十六国政权割据局面的出现[J].史学月刊,2003,(5)
    [459]金刚.虎狮民族鲜卑源流(上、下)[J].满语研究,2003,(1.2)
    [460]陈山.北票新发现的三燕马具[J].文物,2003,(3)
    [461]陈山.北票新发现的三燕马具研究[J].文物,2003,(3)
    [462]万欣.鲜卑墓葬、三燕史迹与金步摇的发现与研究[A].辽宁考古文集[C].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3
    [463]操晓理.十六国北朝的钱币问题[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4,(1)
    [464]程尼娜.护东夷校尉考[J].北方文物,2004,(4)
    [465]程尼娜.护乌桓校尉府探析[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4,(5)
    [466]冯婕,周艳玲,马晓峰.关于十六国时期民族政策的两个问题[J].甘肃社会科学,2004,(6)
    [467]邓乐群.十六国胡族政权的正统意识与正统之争[J].南通师范学院学报,2004,(4)
    [468]孙丽.两晋十六国时期疫情浅析[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4,(2)
    [469]李鸿宾.慕容三藏的家世与汉化[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4,(2)
    [470]慕容浩.浅析慕容鲜卑的汉化[J].北方经济,2004,(10)
    [471]姜维公.北魏灭燕对海东局势的影响[A].殷宪主编.北朝史研究[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472]魏斌.公孙五楼家族与南燕政治[J].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2005,(22)
    [473]刘玉山.北燕王高云被弑真相探微[J].求索,2005,(11)
    [474]刘玉山,刘伟航.十六国时期慕容西燕、后燕几个问题的再探讨[J].东南文化,2007,(1)
    [475]陈长琦,周群.《十六国春秋》散佚考略[J].学术研究,2005,(7)
    [476]王大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间秩序结构[A].中国古代史论丛[C].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
    [477]候旭东.魏晋南北朝时期礼乐教化述论[A].中国古代史论丛[C].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
    [478]付开镜.魏晋南北朝少孤问题论[A].中国古代史论丛[C].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
    [479]吕一飞.吐谷浑西迁之原因——兼谈鲜卑社会转型时期庶长子的尴尬处境[A].魏 晋南北朝史论文集[C].成都:巴蜀书社,2006
    [480]刘涛.浅谈拓跋氏与诸鲜卑成败之比较[J].中北大学学报,2006,(1)
    [481]高人雄.十六国时期的慕容鲜卑歌[J].西域研究,2006,(2)
    [482]邓乐群.北魏统一中原前十六国政权的汉化先声[J].清华大学学报,2006,(2)
    [483]杨军.拓跋鲜卑早期历史辨误[J].史学集刊,2006,(4)
    [484]杨富.三燕时期辽西地区的农业发展|[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6,(4)
    [485]杨富.十六国时期辽西经济中心的形成与发展[J].许昌学院学报,2007,(3)
    [486]杨富.魏晋时期辽河流域人口数量的变化[J].兰台世界,2008,(2)
    [487]陶钧.北魏《慕容纂墓志铭》考释[J].东方艺术,2006,(8)
    [488]塔娜.内蒙古通辽地区出土的鲜卑金牌饰及其历史文化蕴涵[J].中央民族大学报,2006,(2)
    [489]傅宁.鲜卑民族金饰物所反映的域外文化因素[J].内蒙古大学学报,2006,(6)
    [490]李爱琴.十六国时期的户籍制度[J].中山大学学报,2007,(2)
    [491]张俊飞.从年号看十六国政权之文化与政治取向[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7,(1)
    [492]董豫,胡耀武,张全超.辽宁北票喇嘛洞遗址出土人骨稳定同位素分析[J].人类学学报,2007,(1)
    [493]王禹浪.三燕故都朝阳的历史、文化与民族融合[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7,(3)
    [494]牟晨霞.慕容鲜卑诸燕社会进程初探(J].和田师专学报,2007,(6)
    [495]龚胜生,叶护平.魏晋南北朝时期疫灾时空分布规律研究[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7,(3)
    [496]仇鹿鸣.侨郡改置与前燕政权中的胡汉关系[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7,(4)
    [497]庄华峰.鲜卑妇女较高社会地位及其缘由[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7,(6)
    [498]黄河.慕容魔与两晋政治关系浅析[J].东北史地,2007,(4)
    [499]都兴智.试论慕容鲜卑崛起辽西[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7,(2)
    [500]额尔德木图.鲜卑族源考[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7,(5)
    [501]色音勿力吉.鲜卑族的经济[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7,(5)
    [502]胡鸿.书评:《五胡十六国の基础的研究》[A].唐研究第十三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503]梁军.五胡十六国第一名将慕容恪军事活动初探[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08,(1)
    [504]杨龙.试论十六国时期前燕的人口管理[J].东北史地,2008,(4)
    [505]薛海波,郭艳平.试论4世纪前期慕容燕政权统治下的胡汉流民群体[J].东北史地,2008,(6)
    [506]刘桂馨.浅析汉文化对朝阳三燕、北魏的影响[J].文化学刊,2008,(6)
    [507]白荣金等.辽宁北票喇嘛洞十六国墓葬出土铁甲复原研究[J].文物,2008,(3)
    [508]韩雪松.略论北魏与后燕的关系及后燕对北魏发展的影响[A].“1~6世纪中国北方边疆·民族·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509]殷宪.从北魏《王礼斑妻舆》砖、《王斑》残砖说太和辽东政治圈[A].“1~6世纪中国北方边疆·民族·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510]吕宗力.谶纬与十六国北朝的社会与政治[A].“1~6世纪中国北方边疆·民族·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511]韩雪松.试论北魏与后燕的关系[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8,(6)
    [512]韩雪松,林革华.慕容燕与两晋关系略论[J].东北史地,2008,(5)
    [513]张兴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北方近海水运[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8,(2)
    [514]韦正.鲜卑墓葬研究[J].考古学报,2009,(3)
    [515](日)白鸟库吉,冯家升译.东胡民族考[J].地学杂志1934~1935,22(2),24(1、2)
    [516](日)池内宏.晋代の辽东[J].帝国学士院纪事,1941,1—1
    [517](日)田村实造.ボヨウ王国の成立と性格[J].东洋史研究,1949,11—2
    [518](日)船木勝马.关于匈奴、乌桓、鲜卑的“大人”[J].古清尧译.民族译丛,1984,(3)
    [519](日)关尾史郎.前燕政权(337—370年)成立の前提[J].历史学研究1981,(488)
    [520](日)关尾史郎.“五胡”时代的“霸史”及其佚文搜集工作[A].魏晋南北朝史研究[C].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6
    [521](日)内田吟风.乌桓、鲜卑的习俗[J].李步嘉译.民族译丛,1985,(1)
    [522](日)谷川道雄.魏晋南北朝及隋唐的社会和国家[J].中国史研究1986,(3)
    [523](日)谷川道雄.中国的中世[A].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二卷(专论)[C].北京:中华书局,1993
    [524]#12
    [525](日)中村圭尔.六朝贵族制论[A].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二卷[C].北京:中华书局,1993
    [526](日)川本芳昭.关于五胡十六国北朝时代的“正统”王朝[J].邓红,。牟发松译.北朝研究,2000
    [527](日)三崎良章.从朝阳出土的4~5世纪壁画墓墓室画像人物头部分析看汉与非汉[A].“1~6世纪中国北方边疆·民族·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528](韩)池培善.慕容德建立南燕的前前后后[J].金光勋译.北朝研究,1993,(3、4)
    [529](韩)池培善.南燕与慕容德[J].文史哲,1993,(3)
    [530](韩)池培善.慕容超即位初期的内政[J].金光勋译.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6,(2)
    [531](韩)池培善.慕容魔在位时期前燕和东晋的关系[J].东南文化,1998增刊,(2)
    [532](韩)池培善.就封裕上书论前燕慕容皝时期的经济政策[J].许昌师专学报,1999,(3)
    [533](韩)池培善.关于前燕慕容皝在位时期的社会经济政策——以封裕的上书为中心[A].中国古代史论丛[C].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
    [534](韩)金成淑.试论慕容鲜卑的形成[J].辽宁大学学报,1998,(3)
    [535](韩)金成淑.慕容鲜卑文化研究[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1999
    [536](韩)金成淑.慕容鲜卑的佛教文化[J].文史哲,2005,(2)
    [537](韩)金成淑.慕容鲜卑随葬习俗考[A].中国古代史论丛[C].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
    [538](韩)朴汉济.北魏王权与胡汉体制[A].中国史研究的成果与展望[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539](韩)李樁浩.十六国时期的“勤王”及其政治功能[J].晋阳学刊,2001,(1)
    [540](澳)J·霍尔姆格林.论南燕政权的建立与灭亡[J].谢萌珍译.国外社会科学,1993,(11)
    [541](俄)科米萨罗夫·阿列欣.宇文与宇文部[J].黑龙江民族丛刊,1998,(4)
    [542](美)朱学渊.鲜卑民族及其语言线索[J].文史,2001,(1)
    [543]李森.南燕广固城的调查与研究[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1996,(2)
    [544]李森.南燕广固城的调查与研究(续)[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1996,(3)
    [545]陈琳国.十六国时期的“军封”、营户与依附关系[J].华侨大学学报,2008,(1)
    [546]李红艳.关于十六国时期“胡汉分治”问题的思考[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8,(1)
    [547]胡阿祥.东晋十六国南北朝侨州郡县与侨流人口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2008,(1)
    [548]赵红梅.淝水之战后慕容鲜卑的复国之途[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9,(6)
    [549]赵红梅.“渐慕华风”至“尊晋勤王”——论慕容廆时期前燕的中华认同[J].东北师大学报,2009,(4)
    [550]赵红梅.两晋在慕容廆君臣中的地位与影响探讨——以前燕慕容廆遣使入晋为中心[J].学习与探索,2009,(4)
    [551]赵红梅.夫余与前燕慕容廆朝关系探微[J].东北史地,2009,(6)
    [552]张金陵.论刘裕北伐南燕之战[J].黑龙江史志,2009,(18)
    [553]马旭东.十六国时期各霸主掠迁人口原因分析[J].井冈山学院学报,2009,(5)
    [554]冯世明.正统视角下的十六国与东晋政权关系[J].晋中学院学报,2009,(5)
    [555]张泽咸.试论五胡诸国和北魏前期的文学[J].中国史研究,2009,(4)
    [556]康玉庆.西燕建都长子原因探究[J].太原大学学报,2009,(4)
    [557]徐效慧.试论前燕的用人政策[J].辽宁师专学报,2009,(6)
    [558]李春玲.论十六国时期辽西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J].北方文物,2009,(2)
    [559]高伟,翟晓兰.从“鸭形玻璃注”看北燕时期中西交流[J].文博,2009,(5)
    [560]杨帆.十六国时期沙尘暴研究[J].保定学院学报,2009,(5)
    [561]熊帝兵,惠富平.十六国时期农业汉化问题研究[J].求索,2009,(12)
    [562]孙危.鲜卑“毁器”葬俗研究[J],边疆考古研究,2009,(8)
    [563]薛海波.晋末十六国北方胡族政权与汉族豪族的存在形态[J].社会科学辑刊,2009,(1)
    [564]李海叶.关于慕容氏继承制度的探讨[J].中山大学学报,2009,(2)
    [565]李海叶.北朝时期的慕容鲜卑[J].宁夏大学学报,2009,(31)
    [566]黄河.3-4世纪昌黎鲜卑胡姓群体初探[J].东北史地,2010,(11)
    [567]周伟.十六国墓葬及其所反映的社会面貌[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
    [568]韩绪耀.十六国时期的文化教育政策与民族融合[J].人文杂志,2010,(1)
    [569]杜文玉.高力士家族及其源流[J].唐研究,1997,(第四卷)
    [570]黄惠贤.有关高力士和广东冯氏旧贯、世系的几点补证[J].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1996,(1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