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人生“意义”的重建及其限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以发表在1980年第5期《中国青年》上的“潘晓”来信为引子,将“潘晓”在信中所暴露出来的两难之境——一方面,毛泽东时代的理想不再可信;另一方面,为那一理想所打造出来的“精神结构”又需要理想来填充——概括为“‘潘晓’难题”。本文将“‘潘晓’难题”视为一个创作母题,认为在1980年前半期,有一系列重要作品,都试图回应此一难题、给出自己的解决办法。
     本文第一章首先详细比较了《青春之歌》与《北极光》,发现当“新时期”的“林道静”出现时,她竟然找不到可以引导她的“卢嘉川”。接下来,本文将另外两部在当时引起争议的小说引入讨论,并分析指出,《北极光》中的“引导者”困境其实颇具典型性,而1980年代“历史观”的巨大变化,正与此一困境的产生有着重大的联系。本文认为,这一找不到“引导者”的困境,其实颇具“隐喻”性质——自此之后,怀抱“‘潘晓’难题”的人们,将在无人指导的情况下,尝试找出将自身纳入“共同体”之中的方式。
     第二章处理的是所谓“工业题材”。本文认为,在新的时期,“工业题材”中的“正面人物”形象发生了重大转变——从毛泽东时代“又红又专”的工人,到现在既具“管理知识”又能认可“管理者”的优秀工人”(其实就是工头)这二者的结合——《赤橙黄绿青蓝紫》中解净与刘思佳的组合,就正是实现这一“结合”的尝试。因此,一方面,是旧有“革命政治”动员方式的遭到唾弃,另一方面,是新的诉诸“现代化”的动员方式的崛起。但是,新的诉诸“现代化”的方式,却又有使得工人乃至整个社会重新陷入“异化”状态的危险前景,面对如此困境,此一时期“工业题材”创作的领军人物蒋子龙也率先选择了放弃此路尝试。
     第三章处理的是所谓“军旅小说”,一方面,面对新时期巨大的“政治冷感”,传统的政治动员方式正遭遇巨大的危机——《高山下的花环》中需要自我救赎的,恰恰是一位“指导员”,这正是对此一危机的表征;另一方面,为了赋予“个人”献身“国家”这件事情以合理性,人们又不得动用“乡土中国”的叙事和修辞资源,以“农村妇女”的“传统美德”,来针砭那些自私自利者。值得注意的是,当人们还是依照传统的笔法来创造“英雄”时,他们似乎终难免落到进退失据的“无根”状态。
     第四章以《人生》为中心,讨论了被“军旅文学”引以为据的“乡土中国”意义的变迁:在董加耕的时代,农村被赋予了实现社会主义革命理想的重要意义;而在“新时期”,路遥笔下的高加林身上所代表的“现代化”蓝图,似乎正构成了对于古老“乡土中国”的正面否定。
     第五章围绕“王润滋论题”与张炜的创作,探讨了“现代化”叙事本身面临的问题:“王润滋论题”所展示的,是“乡土中国”的“美德”与“现代化”之间的对抗关系;张炜写作试图破解此一难题,即一方面告别“传统道德”,另一方面试图将代表“现代化”的力量表述为为乡村谋利益而非与乡村对立,但是,这样的尝试并不成功;与之相应,他笔下的主人公也表现出“汉姆雷特”式的“孤独”。
     在结论部分,本文认为张炜小说“孤独者”的出现,其实正表明“潘晓”们重新讲述“正面”故事、塑造“正面人物”的失败——因为刘思佳、赵蒙生、高加林和李芒们,最终都没能将自己成功地纳入到某一“共同体”(对刘思佳们而言是“工人阶级”、对赵蒙生们而言是“国家”、对高加林们而言是“乡土中国”、对李芒们而言是“弱势群体”)去;而他们的尝试之所以失败,恰正因为他们在“革命政治”另觅资源以支撑“正面人物”的企图,似乎并未获得成功。另一方面,以1985年为界,在文学创作中,一大批“孤独”的“个人”开始涌现,“个人”与“共同体”之矛盾的展现方式,也以“个人”对“共同体”彻底反叛为特点——那种竭力想将“个人”稳妥地安置于“共同体”之中的努力,也就此告一段落了。
This paper starts from the analysis of a letter appeared on China Youth titled So far, So narrow, the Way of Life on 5,1980, with the pseudo-name Pan Xiao. Tracing back her life experience in Mao’s China, Pan announced in this letter explicitly her disillusionment about the idealism she once embraced whole-heartedly. While at the same time, she is influenced by her structure of psyche which is deeply shaped by the very idealism she now does not believe. According to this structure, there must be some ideal being in the place, no matter what ideal it is. Thus comes the dilemma of Pan Xiao: on the one hand, the idealism of Mao’s time becomes notorious, and on the other hand, Pan is very thirsty for some new ideal for substitution, but what kind of ideal?
     This paper takes the dilemma of Pan Xiao as a motif, and traces the different solutions in the novels between 1980 and 1985.
     Comparing The Song of Youth with North Polar Lights, Chapter 1 shows that when time comes to the New Era, Lin Daojing could not find her instructor any longer. This in turn, is intimately related to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historical view at the time, which announces the death of Mao’s vision of utopia.
     Concerning mainly the so called the Industrial Theme, Chapter 2 argues that in the New Era, the working class with socialist consciousness lost its position as the positive protagonist, the managerial status instead, become to be viewed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Reform, with the popular believe that they can contribute both to the improvement of production and the dignity of working class as a whole. The vision of the regime of technology over the human beings however, makes the modernization solution in the city incredible in the end.
     Chapter 3 focuses on the Military Theme. On the one hand, Mao’s way of mobilization dose not work in the New Era, on the other hand, people need some explanation for the sacrifice of individual to the country to make it legitimate. Finally, Rural China as symbol is taken to be the resource.
     Chapter 4, however, checks the changing meaning of Rural China, with novel Life as a center. In Mao’s time, Rural China has been taken as a site where a socialist way without mass industrialization can accomplish, and the peasant as revolutionary force with great class consciousness. In the New Era, however, Rural China becomes the symbol of poverty and feudalism, which has nothing to do with the modernization plan.
     As modernization as a solution being in doubt, Chapter 5 examines the creation of Zhang Wei. In his novel, some lonely individuals become appear, which signal the death of a positive protagonist with close connection to some great ideal.
     When it comes to the year of 1985, some new kind of individual becomes appear in mass, who laugh at ideal and embrace vulgarity. To be vulgar, is certainly quite different from Pan Xiao who trapped in her dilemma.
引文
1彭明榜:《“潘晓讨论”始末》,彭波主编:《“潘晓”讨论——一代中国青年的思想初恋》,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5月,第3页。
    2潘晓:《人生的路呵,怎么越走越窄?》,《中国青年》1980年第5期。本文所引“潘晓”来新的文字皆从此出,下不一一注明。
    6齐格蒙特?鲍曼:《共同体·序曲,或是欢迎捉摸不透的共同体》,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4月版,第1页。
    
    7同上,第2—4页。
    8迈克尔·欧克肖特:《政治中的理性主义》,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6月版,第92页。
    13邹谠:《中国革命的价值观》,《中国革命再阐释》,牛津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51—152页。
    21 Jonathan Unger, Education under Mao: Class and Competition in Canton Schools, 1960-1980,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2, pp. 85-88.
    26李春玲:《“潘晓讨论”是非功过评说——访关志豪、谢昌逵、魏群》,《青年研究》1993年第9期。
    27郭楠柠:《“潘晓”讨论前前后后》,《当代青年研究》1994年第2期。
    28文晔:《潘晓:“一代中国青年的思想初恋”》,《中国新闻周刊》2004年第38期。
    29彭苏:《28年“潘”+“晓”》,《南方人物周刊》2008年第4期。
    30郭楠柠:《我亲历的“潘晓讨论”》,《炎黄春秋》2008年第12期。
    31黄杰、牟国义:《潘晓讨论与“人的时代”的呼唤》,《青年研究》1989年第6期。
    32徐贵权:《“潘晓问题”讨论之反思》,《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
    33徐贵权:《“潘晓问题”大讨论的社会学思考》,《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年第5期。
    34彭波主编:《“潘晓”讨论——一代中国青年的思想初恋》,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5月。
    35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8月版,第256页。
    36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8月版,第232—233页。
    37季红真:《文明与愚昧的冲突》,《中国社会科学》1985年第3—4期。
    38宋耀良:《十年文学主潮》,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7月版。
    39李劼:《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84)论略》,《黄河》1988年第4期。
    40李洁非:《新时期小说的两个阶段及其比较》,《文学评论》1989年第3期。
    41许子东:《为了忘却的集体记忆》,三联书店,2000年4月。
    42何言宏:《中国书写》,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5月。
    43 2009年9月,北京大学出版社推出一套三本的“八十年代研究丛书”,分别为程光炜:《文学讲稿:“八十年代”作为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版;程光炜主编:《重返八十年代》,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版;程光炜主编:《文学史的多重面孔》,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版。
    44“关于青年题材创作的探讨”“开场白”,《文学评论》1983年第3期
    45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当代文学教研室:《新时期文学六年(1976.10—1982.9)》,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1月版。
    
    46张抗抗:《北极光》,《收获》1981年第3期。
    47张抗抗:《我写〈北极光〉》,《文汇月刊》1982年第4期。
    50李杨:《50~70年代中国文学经典再解读》,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11月版,第90页。
    51滕福海:《求索勿知足,更上一层楼——对〈北极光〉的几点看法》,《光明日报》1982年1月28日。
    52梅朵:《她在振翅飞翔了——读〈北极光〉》,《上海文学》1981年第11期。
    
    53曾镇南:《恩格斯与某些小说中的爱情理想主义》,《光明日报》1982年4月22日。
    54张抗抗:《塔·后记》,四川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359页。
    
    55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三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33页。
    56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68年12月版,第646—647页。
    
    57靳凡:《公开的情书》,《十月》1980年第1期。
    58礼平:《晚霞消失的时候》,《十月》1981年第1期。
    59赵振开:《波动》,《长江》1981年第1期。
    60阮铭:《让理想放出更加灿烂的光芒——评〈公开的情书〉》,靳凡:《公开的情书》,北京出版社,1981年3月版,第178—179页。
    61同上,第171页。
    62同上,第175页。
    63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当代文学教研室:《新时期文学六年(1976.10—1982.9)》,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1月版,第233—234页。
    
    76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人民文学》1979年第7期。
    77蒋子龙:《赤橙黄绿青蓝紫》,《当代》1981年第4期。
    78蒋子龙:《蒋子龙选集》(三),百花文艺出版社,1983年10月版,第391页。
    79郑万隆:《年轻的朋友们》,《当代》1981年第2期。
    80“文汇报7月11日讯似乎一夜之间,在中国城市中,人们开始时兴烫头发。在一些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经常可以看到理发店排起了长长的等待烫发的队伍。”(李庆山、吴伊婷编著:《激情三十年——中国百姓生活大变迁》,中共党史出版社,2009年1月版,第5页)
    81《1978!喇叭裤是一面自由的旗帜》,http://www.zgkz.cn/article/show.asp?id=34060.
    82《中国,25年流行全记录》,http://www.mtime.com/group/gossip/discussion/93711/
    84 Stuart Hall, Tony Jefferson ed., Resistance Through Rituals: Youth Subcultures in Post-War Britain, London: Hutchinson, 1976, pp. 10-11.
    85刘晓林:《讲究穿着是资产阶级思想吗?》,《中国青年》1979年第2期。
    91柳州市织布厂周小园:《妹妹之死说明了什么?》,《中国青年》1979年第2期。
    93《努力为当代青年塑像——〈赤橙黄绿青蓝紫〉和〈年轻的朋友们〉座谈纪要》,《文艺报》1981年第20期。
    94雨花、柯杰:《这样的形象并不美——也谈〈年轻的朋友们〉中的李晖》,《作品与争鸣》,1981年第12期。
    95郑万隆:《探求中的短长》,《作品与争鸣》,1981年第12期。
    96毋宁说,即使是作者本人,对于该如何把握李晖这一人物形象,也是并不清楚的:“李晖是个综合形象。
    97《努力为当代青年塑像——〈赤橙黄绿青蓝紫〉和〈年轻的朋友们〉座谈纪要》,《文艺报》1981年第20期。
    98蔡翔:《什么是刘思佳性格》,《上海文学》1983年第4期。
    
    
    100蒋子龙:《水泥柱里的钢筋》,《编辑之友》1983年第3期。
    101朱盛昌:《〈赤橙黄绿青蓝紫〉的面世》,《当代》2009年第3期。
    112蔡翔:《“技术革新”与工人阶级的主体性叙事》,王晓明、蔡翔主编:《热风学术》(第二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3月版,第144页。
    
    117蒋子龙:《开拓者》,《十月》1980年第6期。
    118张洁:《沉重的翅膀》,《十月》1981年第4—5期。
    123古斯塔夫﹒拉德布鲁赫:《社会主义文化论》,法律出版社,2006年8月版,第11—12页。
    
    126张洁:《我为什么写〈沉重的翅膀〉》,《读书》1982年第3期。
    127蒋子龙:《我是蒋子龙》,团结出版社,1996年9月版,第178页。
    128同上,第178页。蒋子龙此处所谓雅克?艾吕尔的书,当是指其名著《技术社会》。
    131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68年12月版,第65—66页。
    132何其芳:《我看到了我们的艺术水平的提高》(节选),原载《文学研究》1958年第2期,收入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编印:《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红日〉研究专集》,1979年,第77页。
    133刘金:《〈红日〉试析》(节选),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编印:《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红日〉研究专集》,1979年,第135页。
    134冯牧:《革命的战歌,英雄的颂歌——略论〈红日〉的成就及其弱点》,原载《文艺报》1958年第21期,第87页。
     135冯雪峰:《论〈保卫延安〉》,收入陈纾、余水清编:《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杜鹏程研究专集》,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12月版,第201—203页。
    139《军事文学的现状与展望——部队作家十人谈》,《文学自由谈》1987年第5期;本段所引是张志忠的发言。
    140李希凡:《革命英雄典型的巡礼》,《文学评论》1961年第1期。
    142张欣:《喜期》,《解放军文艺》1979年第8期。
    143刘宝玲:《受震动的心灵》,《解放军文艺》1979年第11期。
    144海波:《彩色的鸟,在哪里徘徊》,《解放军文艺》1982年第5期。
    
    145李斌魁:《天山深处的“大兵”》,《解放军文艺》1980年第9期。
    146李斌魁:《啊,昆仑山!》,《当代》1985年第1期。
    147朱向前:《乡土中国与农民军人——新时期军旅文学一个重要主题的相关阐释》,《文学评论》1994年第5期。
    150史中兴:《富有时代特色的新人形象——读〈高山下的花环〉》,《文汇报》1982年12月15日。
    151所云平:《愿军事题材影片更上一层楼——看影片〈天山行〉的几点启示》,《电影艺术》1982年第1期。
    
    152同上。
    153丁临一:《莽莽昆仑塑英魂——读长篇小说〈啊,昆仑山!〉》,《解放军报》1985年6月13日。
    154叶鹏:《生活旋涡中的高级将领——读长篇小说〈两代风流〉》,《中国青年报》1984年6月3日。
    156路遥:《人生》,《收获》1982年第3期。
    163路金栋:《在农村生根、开花、结果——写给下乡和回乡的知识青年》,《中国青年》1964年第2期。
    
    
    170刘朝兰、穆纬铭、江涵:《新式农民董加耕》,《中国青年》1964年第1期。
    171李泉:《算革命的大帐》,《中国青年》1964年第11期。
    172杨健:《中国知青文学史》,中国工人出版社,2002年1月版,第30—31页。
    189萧也牧:《我们夫妇之间》,《人民文学》1950年第1卷第3期。
    
    190丁玲:《作为一种倾向来看——给萧也牧同志的一封信》,《文艺报》1951年第4卷第8期。
    191余岱宗:《被规训的激情》,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9月版,第11页。
    192路遥、王愚:《关于〈人生〉的对话》,《星火》1983年6月。
    193《巴赫金全集》(第三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429—430页。194李杨曾以《红旗谱》为例,详细分析了“革命叙事”将“田园诗”改造成“历史小说”的过程。详见李杨:《〈红旗谱〉——“成长小说”之一:“时间”、“空间”与中国小说的现代转型》,收入李杨:《50~
    70年代中国文学经典再解读》,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11月版。
    195王润滋:《鲁班的子孙》,《文汇月刊》,1983年第8期。
    196本报评论员:《努力反映变革中的农村现实》,《人民日报》1984年4月2日。
    197曾镇南:《也谈〈鲁班的子孙〉》,《文艺报》1983年第11期。
    198同上。
    199曾镇南:《也谈〈鲁班的子孙〉》,《文艺报》1983年第11期。
    200雷达:《关于文学的思想深度的探讨——从〈河的子孙〉和〈鲁班的子孙〉谈起》,《光明日报》1984年1月19日。
    223所谓“秋天”系列小说,指的是张炜的三部中篇小说《秋雨洗葡萄》(《山东文学》1983年第8期)、《秋天的思索》(《青年文学》1984年第10期)和《秋天的愤怒》(《当代》1985年第4期)。
    224雷达:《人的觉醒与反封建主题的推衍》,《当代文艺思潮》》1986年第2期。
    230雷达:《独特性:葡萄园里的‘哈姆雷特’》,《青年文学》1984年第10期。
    231雷达:《人的觉醒和反封建主题的推衍》,《当代文艺思潮》1986年第2期。
    232同上。
    233同上。
    234宋遂良:《诗化和深化了的愤怒》,《当代》1985年第6期。
    246 Bill Brugger & David Kelly. Chinese Marxism in the Post-Mao Era.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pp. 2-3.
    247蓝棣之、李复威主编,陈雷编选:《世纪病,别无选择——“垮掉的一代”小说选萃·选编者序》,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5月版,第2页。
    
    249李洁非、张陵:《一九八五年中国小说思潮》,《当代文艺思潮》1986年第3期。
    250刘西鸿:《你不可改变我》,《人民文学》1986年第9期。
    251毛浩、李师东:《刘西鸿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对当代文学中一种精神文化现象的分析》,《当代作家评论》1989年第2期。
    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三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齐格蒙特·﹞鲍曼:《共同体》,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4月版
    ﹝戴维·﹞毕瑟姆:《官僚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版
    ﹝彼特·﹞布劳、马歇尔·梅耶:《现代社会中的科层制》,学林出版社,2001年12月版
    曹锦清:《黄河边的中国》,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9月
    ﹝阿妮达·﹞陈:《毛主席的孩子们》,渤海湾出版公司,1988年11月
    陈建华:《革命与形式》,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版
    陈佩华(Anita Chan)、赵文词(Richard Madsen)、安戈(Jonathan Unger):《当代中国农村历沧桑》,牛津大学出版社,1996年
    陈映芳:《“青年”与中国社会的变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10月
    陈永发:《中国共产革命七十年》(修订版),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1年
    程光炜:《文学讲稿:“八十年代”作为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
    程光炜主编:《重返八十年代》,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
    程光炜主编:《文学史的多重面孔》,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
    崔文华编:《〈河殇〉论》,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年9月
    崔文华编:《海外〈河殇〉大讨论》,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8年11月
    邓力群:《十二个春秋》,博智出版社,2005年
    费孝通:《江村经济》,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8月
    费孝通:《乡土中国》,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8月
    费正清、罗德里克?麦克法夸尔主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6月
    费正清、罗德里克?麦克法夸尔主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66——1982)》,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8月
    ﹝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三联书店,1999年5月
    ﹝米歇尔·﹞福柯:《性史》,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9年1月
    甘阳主编:《八十年代文化意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7月
    甘阳:《古今东西之争》,三联书店,2006年12月
    ﹝尤卡·﹞格罗瑙:《趣味社会学》,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版
    ﹝艾米莉·﹞韩尼格、盖尔·贺肖:《美国女学者眼里的中国女性》,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4月版。
    浩然:《我的人生:浩然口述自传》,华艺出版社,2000年10月
    何清涟:《现代化的陷阱》,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年1月
    何言宏:《中国书写》,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5月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8月
    华尔德:《共产党社会的新传统主义——中国工业中的工作环境和权力结构》,牛津大学出版社,1996年
    黄平、姚洋、韩毓海:《我们的时代》,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9月
    黄子平:《“灰阑”中的叙述》,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1月
    ﹝安东尼·﹞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三联书店,1998年5月
    ﹝密洛凡·﹞吉拉斯:《新阶级》,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理论室,1981年5月
    蒋子龙:《我是蒋子龙》,团结出版社,1996年9月版
    金观涛:《在历史的表象背后》,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
    ﹝古斯塔夫﹒﹞拉德布鲁赫:《社会主义文化论》,法律出版社,2006年8月版
    李庆山、吴伊婷编著:《激情三十年——中国百姓生活大变迁》,中共党史出版社,2009年1月版
    李杨:《50~70年代中国文学经典再解读》,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11月
    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上、中、下),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1月
    廖盖隆主编:《新中国编年史(1949—1989)》,人民出版社,1989年7月
    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商务印书馆,1992年10月
    ﹝史蒂芬·﹞卢克斯:《个人主义》,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8月版
    罗钢、王中忱主编:《消费文化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6月版
    马齐彬、陈文斌等编写:《中国共产党执政四十年》,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9年8月版
    ﹝罗德里克·﹞麦克法夸尔:《文化大革命的起源》(1—2卷),文化大革命的起源编译组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3月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一卷本),人民出版社,1964年4月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4月
    ﹝莫里斯·﹞梅斯纳:《毛泽东的中国及其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2月
    ﹝约翰·﹞奈斯比特:《大趋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2月
    ﹝迈克尔﹞欧克肖特:《政治中的理性主义》,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6月版
    彭波主编:《潘晓讨论——一代中国青年的思想初恋》,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5月
    《人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人民出版社,1981年1月
    沈太慧、陈全荣、杨志杰编:《1979—1983文艺论争集》,黄河文艺出版社,1985年6月
    苏绍智:《十年风雨》,时报文化企业有限公司,1996
    唐小兵编:《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增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
    ﹝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纯粹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商务印书馆,1999年2月版
    王若水:《为人道主义辩护》,三联书店,1986年7月
    王晓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三卷本),东方出版社中心,1997年10月版
    王小强、白南风:《富饶的贫困》,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6月
    许子东:《当代小说阅读笔记》,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5月
    许子东:《为了忘却的集体记忆》,三联书店,2000年4月
    阎云翔:《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1月
    杨健:《中国知青文学史》,中国工人出版社,2002年1月版
    殷陆君编译:《人的现代化》,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4月
    余岱宗:《被规训的激情——论1950、1960年代的红色小说》,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9月
    查建英:《八十年代访谈录》,三联书店,2006年5月
    张持坚、谢金虎、蒋耀波主编:《爆炸性新闻》,改革出版社,1991年10月
    张光年:《文坛回春纪事》(上、下),海天出版社,1998年9月
    张学正、丁茂远、陈公正、陆广训:《文学争鸣档案:中国当代文学作品争鸣实录(1949—1999)》,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
    张永杰、程远忠:《第四代人》,东方出版社,1988年8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当代文学教研室:《新时期文学六年(1976.10—1982.9)》,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1月
    仲呈祥编:《新中国文学纪事和重要著作年表》,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4年11月
    邹谠:《中国革命再阐释》,牛津大学出版社,2002年
    Brugger, Bill & David Kelly. 1990. Chinese Marxism in the Post-Mao Era.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Chen, Fong-ching & Jin Guantao. 1997. From Youthful Manuscript to River Elegy: The Chinese Popular Cultural Movement and Political Transformation 1979-1989. Hong Kong: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Clark, Katerina. 1981. The Soviet Novel: History as Ritual. Chicago: University ofChicago.
    Goldman, Merle. 1994. Sowing the Seeds of Democracy in China: Political Reform in the Deng Xiaoping Era.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Kraus, Richard Curt. 1981. Class Conflict in Chinese Socialism.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Laifong, Leung. 1994. Morning Sun: Interviews with Chinese Writers of the Lost Generation. Armonk, New York, London, England: M.E. Sharpe
    Madsen, Richard. 1984. Morality and Power in a Chinese Villag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Meisner, Maurice. 1996. The Deng Xiaoping era:an inquiry into the fate of Chinese socialisim,1978—1994. New York:Hill and Wang.
    Misra, Kalpana. 1998. From Post-Maoism to Post-Marxism: The Erosion of Official Ideology in Deng’s China. New York: Routledge.
    Oi, Jean. 1989. State and Peasant in Contemporary China: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Village Government.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arish, William L. & Martin King Whyte. 1978. Village and Family in Contemporary China.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Hall, Stuart & Tony Jefferson ed. 1976. Resistance Through Rituals: Youth Subcultures in Post-War Britain, London: Hutchinson.
    Link, Perry. 2000. The Uses of Literature: Life in the Socialist Chinese Literary System.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Shirk, Susan L. 1982. Competitive Comrades: career incentives and student strategies in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Shue, Vivienne. 1980. Peasant China in Transition: The Dynamics of Development Toward Socialism, 1949-1956. Berkeley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Shue, Vivienne. 1988. The Reach of the State: Sketches of the Chinese Body Politic. Stanford: Stanfford University Press.
    Siu, Helen F. 1989. .Agents and Victims in South China: Accomplices in Rural Revolution.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Tang, Tsou. 1986.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and Post-Mao Reforms: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Unger, Jonathan. 1982. Education under Mao: Class and Competition in Canton Schools, 1960-1980.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Wang, Jing. 1996. High Culture Fever: Politics, Aesthetics, and Ideology in Deng's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Whyte, Martin King & William L. Parish. 1984. Urban Life in Contemporary China.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