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我国国际收支资本与金融项目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近年来,我国国际收支呈现持续“双顺差”的局面,导致外汇储备迅速增长,截止2004年底,我国外汇储备已经达到6099亿美元,其中资本与金融项目对我国外汇储备的影响越来越显著,从1992年以来,资本与金融项目流量的增幅已经超过了经常项目流量的增幅。资本与金融项目的流量和顺差额的显著增加对我国国民经济、货币政策以及汇率政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一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在总结相关理论和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国际收支资本与金融项目从1982年到2003年的变动情况,分析了资本与金融项目的变动原因,然后从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表内和表外两个方面,深入研究了与我国国际收支资本与金融项目变动相关的基本因素,最后预测了资本与金融项目变动的未来趋势及前景,并针对这种趋势提出了一些相关的改革措施和建议。
In the recent years, there is a continuous "current account and capital & financial account surplus" in the balance of payments of China. And the surplus resulted in a sharp increase in the reserve assets. At the end of the 2004, the reserve assets of China are up to 6099 hundred million dollars. The influence of the capital & financial account to the reserve assets is increasing. Since 1992, the increased extent of the flowing amounts of the capital & financial account is exceeded that of the current account. The notable increase of the flowing amounts and the surplus have greatly affected the national economy、 the monetary policy and the exchange rate of RMB. So, more and more people began to think of this problem.In the base of the summarization of the relatively theory and the other people' s research, this essay depicted the changing circs of capital & financial account from 1982 to 2003, analyzed the changing reason of the capital & financial account. And then, from the two sides of the "in and out of " the balance of payment statement, this essay researched the relatively basal factors of the changing of the capital & financial account. Finally this essay forecasts the trend and the foreground of the capital & financial account, and brings forward several relatively reformation measures and suggestion.
引文
1 杨柳勇、沈国良:“外商直接投资对国内投资的挤入挤出效应分析”,《统计研究》,2002年第3期,7页
    2 徐许等:“如何看待今年来我国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问题”,《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1年第16卷第3期,64—66页
    3 窦胜祥:“国际收支调节与国际储备需求的经济分析”,《财经研究》,2002年第3期,33—38页
    4 余永定:“关于外汇储备和国际收支结构的几个问题”,《世界经济与政治》,1997年第10期,18—23页
    5 赵登峰:“试析中国国际收支构成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深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9期,40—44页
    6 朱箴元:“从出口贸易、货币政策看人民币汇率”,《福建金融》,2003年第8期,17—18页
    7 许少强:“从国际收支成长理论析人民币汇率调控”,《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83—88页
    8 刘纪显等:“货币政策的汇率效应及人民币汇率定价研究”,《中国软科学》,2004年第7期,30—38页
    9 巨丽丽、谢晓英:“近10年来人民币汇率变动情况及趋势”,《青海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35—37页
    10 孙海军、张素蓉:“人民币汇率短期波动与长期变动趋势分析”,《华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04年第14卷第1期,29—31页
    11 吴曼丽:“人民币汇率机制及影响因素分析”,《金融理论与实践》,2004年第2期,37—39页
    12 戴根有:“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条件下的货币政策操作”,《新金融》,2004年第1期,3—4页
    13 龚秀国:“人民币汇率与外来直接投资”,《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4年第6卷第1期,34—38页
    14 王晓博:“外国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与人民币汇率走向”,《亚太经济》,2004年第3期,51—53页,
    15 曹勇:“资本与金融项目开放与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海南金融》,2003年第12期,28—32页
    16 何慧刚:“固定汇率制度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理论研究和现实分析”,《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4年9月第2卷第6期,21—28页
    17 何慧刚:“我国现行汇率制度的货币政策效应”,《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24—27页
    18 鲁炳荣、赵洪波:“国际资本流动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中国外汇管理》,2004年第8期,60—61页
    19 姜波克、朱云高:“论人民币资本账户下货币政策制度的选择”,《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40—48页
    20 徐光润:“浅析‘热钱’流入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和建议”,《陕西省行政学院陕西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第18卷第1期,47—49页
    21 朱堰徽:“三元悖论、货币政策有效性与汇率制度改革”,《农村金融研究》,2004年第9期,43—46页
    22 唐立新、郭素贞:“现行汇率制度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黑龙江对外经贸》,2004年第8期,16—17页
    23 应娟、夏芸:“1994年—2000年我国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的冲突”,《商业研究》,2004年第16期,124—127页
    24 吴晓灵:“2004年中国的货币政策何利率政策”,《现代商业银行》,2004年第6期,10—13页
    25 刘锦虹:“从三元悖论看当前我国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的矛盾”,《金融信息参考》,2004年第10期,29—30页
    26 杨丹:“从外汇占款角度看我国货币供应量的变化”,《计划与市场探索》,2003年第8期,42—43页
    27 李扬:“当前宏观经济金融形势和货币政策”,《上海金融》,2004年第7期,4—7页
    28 刘正良、刘厚俊:“浮动汇率、资本流动及货币政策效应——对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资本流动性的一点补充”,《哈尔滨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3期,4—7页
    29 朱虹、高蔷:“浮动汇率制、资本开放、货币政策独立性三者能兼得吗?”,《经济论坛》,2004年第17期,8—9页
    30 陈雨露、周晴:“浮动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操作模式及中国货币状况指数”,《世界经济》,2004年第7期,24—28页
    31 魏巍:“汇率制度选择与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基于改进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分析”,《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4年第18卷第5期,37—40页
    32 左柏云:“降低人民币升值预期 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年第26卷第5期,95—98页
    33 许耀:“外汇占款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分析”,《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年第2卷第12期,38—40页
    34 赵悦:“外汇占款对中国货币供给的影响”,《新金融》,2003年第7期,12—13页
    35 李旭章:“稳健得货币政策与人民币汇率走向”,《甘肃理论学刊》,2004年第1期,47—50页
    36 朱光健、汤志江:“我国国际收支对货币供给的影响分析”,《现代管理科学》,2002年第7期,22—25页
    37 苏秋高:“我国结汇制度对货币供给的影响——兼议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8—11页
    38 吕剑:“现行汇率制度对国内货币政策的影响分析”,《新疆金融》,2004年第11期,8—11页
    39 雷明:“现行汇率制度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制约”,《理论导刊》,2004年第7期,15—17页
    40 何泽荣、何军:“中国货币政策:1994—2003”,《经济学家》,2004年第1期,77—84页
    41 熊晓文:“利用国际证券投资对中国经济安全的影响”,《黑龙江对外经贸》,2004年第7期,25—26页
    42 曲凤杰:“利用国际证券投资现状影响和策略”,《国际金融研究》,2004年第2期,57—64页
    43 索彦峰:“论QFII制度对中国证券市场的影响”,《商业研究》,2004年第8期,107—109页
    44 向艳:“论我国QFII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湖南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184—185页
    45 衷晟:“实施QDII和QFII的影响的比较分析”,《经营管理》,2004年第8期,47—48页
    46 陆娇萍:“试论我国的QFII制度”,《市场周刊 财经论坛》,2004年第1期,18—19页
    47 朱华成等:“谁是QFII的新宠——QFII中国投资概况及策略分析”,《证券导刊》,42—48页
    48 卢洁:“我国证券市场对外开放的必然选择——QFII制度”,《商业经济》,2004年第3期,77—79页
    49 姚萍:“我国资本市场渐进开放的路径选择”,《天府新论》,2004年第5期,48—50页
    50 罗静芳:“阻却QDII实施之因素及其对策”,《经济论坛》,2004年第23期,90—91页
    51 冯春丽:“构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框架的一些思考”,《经济与管理》,2004年第18卷第8期,19—20页
    52 杨润生:“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求实》,2004年第12期,54—56页
    53 赵林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模式探索”,《财经科学》,2004年增刊,64—66页
    54 夏华丽:“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内蒙古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40—46页
    55 胡平等:“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及战略选择”,《科技情报开放与经济》,2004年第14卷第12期,130—131页
    56 杨国范:“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问题及对策研究”,《黑龙江对外经贸》,2004年第10期,9—10页
    57 钟林卡:“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实与对策”,《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04年第4期,79—80页
    58 武宏刚:“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选择”,《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30—31页
    59 吉粉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研究上的新思路”,《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年第11期,51—53页
    60 孙卫芳:“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需要管理创新”,《前沿》,2004年第10期,39—41页
    61 肖新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再思考”,《经济师》,2004年第9期,15—16页
    62 赵楠:“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主体和方式的选择”,《对外经贸实务》,2004年第1期,38—40 页
    63 刘小平:“影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因素分析及对策思考”,《建筑经济》,2004年第1期,86—88页
    64 刑春华等:“影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的因素分析”,《兰州商学院学报》,2004年10第20卷第5期,21—24页
    65 孙庆等:“从投资受益持续逆差看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国际收支的影响”,《青海金融》,2004年第11期,28—29页
    66 邱红星等:“论FDI与中国国际收支的关系”,《商业研究》,2004年第6期,110—112页
    67 崔新健:“外商对华直接投资决定因素的实证分析”,《当代经济科学》,2000年第22卷第4期,1—6页
    68 方燕:“外商对华直接投资决定因素的统计分析”,《北京统计》,2000年第8期,30—31页
    69 史小龙:“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协整分析”,《亚太经济》,2004年第3期,47—50页
    70 王晨钟:“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地区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黑龙江对外经贸》,2004年第10期,16—18页
    71 杨莎莉:“外商直接投资影响因素的计量模型与分析”,《统计观察》,2004年第5期,25—27页
    72 高素英等:“外商直接投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04年第33卷第5期,19—23页
    73 叶莉等:“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之关系研究”,《现代财经》,2004年第3期,28—31页
    74 胡君茹:“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出口贸易额的回归分析”,2004年第7卷第2期,128—129页
    75 吴勇超:“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财经理论与实践》,2004年第25卷第129期,119—122页
    76 易行健等:“我国经济增长和外商直接投资之间关系的实证检验”,《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17卷第1期,28—29页
    77 李楠:“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经济效应分析”,《税务与经济》,2004年第2期,21—23页
    78 黄黎清:“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问题与对策”,《黑龙江对外经贸》,2004年第2期,13—17页
    79 珍晨妮:“新一轮外商直接投资的趋势及我国的引资策略”,《黑龙江对外经贸》,2004年第6期,20—22页
    80 王莉:“中国对外开放水平与外商直接投资关系的实证分析”,《统计观察》,2004年第5期,36—37页
    81 方天梯:“QDII的外汇管理问题”,《上海金融》,2003年第4期,37—38页
    82 王玲:“QDII多棱镜”,《中国外汇管理》,2004年第6期,16页
    83 王辉:“QDII及其相关问题思考”,《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20—23页
    84 何春建:“QDII境外投资方式之我见”,《江西商论》,2004年第4期,145—146页
    85 陈其霆等:“QFII制度对中国证券市场的影响分析”,《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3月
    86 朱睿:“QFII制度实施对我国证券市场开放的启示”,《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4年第19卷第3期,41—42页
    87 王志扬:“对我国实施QDII制度的现实思考”,《经济问题》,2004年第3期,14—16页
    88 蒋晓杰:“对我国引入QDII机制的现实思考”,《黑龙江对外经贸》,2004年第11期,22—23页
    89 袁荣国等:“开发QDII对我国外汇管理体系的影响”,《现代管理科学》,2004年第7期,100—101页
    90 李海:“推出QDII的关键——加强监管”,《商业经济》,2004年第5期,95—98页
    91 尹刚:“构建外汇政策与货币政策战略性协调框架的建议”,《西南金融》,2004年第4期,8—9页
    92 娄伟等:“论经常项目与资本与金融项目的互补、替代效应及其政策意义”,《经济师》,1998年第1期,61—62页
    93 马杰:“我国国际收支资本与金融项目的回顾与分析”,《华南金融研究》,2002年第17卷第5期,42—45页
    94 刘剑波等:“我国资本与金融项目监控现状及潜在风险分析”,《改革》,2000年第4期,91一94页
    95 姚枝仲等:“中国资本与金融项目的变化及其宏观影响”,《世界经济》,2001半年第8期,21—30页
    96 贺力平:“从两个角度分析中国国际收支格局”,《中国外汇管理》,2004年第4期,8—10页
    97 王倩:“对我国国际收支顺差现象的再认识”,《西安金融》,2004年第2期,40—11页
    98 张礼卿:“关注我国国际收支顺差的持续扩大”,《国际金融研究》,2004年第1期,47—48页
    99 王健:“缩小国际收支顺差振兴民族经济——从出口导向到出口与内需并重的经济战略转型”,《中国行政管理》,2004年第4期,41—44页
    100 韩红梅等:“台湾调节国际收支顺差的经验及其对大陆的启示”,《中国外汇管理》,2004年第5期,26—28页
    101 王信:“我国国际收支持续性顺差的结构性及政策性因素”,《中国外汇管理》,15—16页
    102 陈小蕴:“我国国际收支投资收益逆差的成因、负面效应及变动趋势”,《国际金融》,2004年第7期,60—66页
    103 宋建荣:“影响我国未来国际收支的因素”,《中国外汇管理》,27页
    104 管涛:“正确把握国际收支平衡的具体内涵”,《中国外汇管理》,2004年第4期,12—14页
    105 瑞士、瑞典证券市场考察团:“追求国际收支平衡采取差异挂逆旅政策——瑞士、瑞典证券市场考察团报告精选”,《中国外汇管理》,2004年总第97期,29页
    106 魏华祥:“21世纪初期中国国际收支调整政策取向研究”,《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24—26页
    107 王晓畅:“从国际收支的角度看我国的‘双溢出’现象”,《理论界》,2003年第5期,40—41页
    108 陈虹:“从国际收支的结构变化看日本经济的发展前景”,《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35—36页
    109 赵波:“当前我国国际收支的结构及风险防范”,《经济论坛》,2003年第3期,10—11页
    110 任伟红:“转轨时期我国国际收支调节政策的选择”,《统计与决策》,2003年第3期,62—63页
    111 路海英:“金融危机与资本与金融项目国际收支危机”,《理论学刊》,2002年第4期,75—76页
    112 李树杰:“今年来中美国际收支变动特点及其比较研究”,《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2年第10期,40—45页
    113 杨柳勇:“中国国际收支的超前结构:特征、形成原因、变动趋势贺调整方向”,《世界经济》,2002年第11期,11—19页
    114 李伟:“入世后中国国际收支变动对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及对策分析”,《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6期,66—67页
    1 陈继勇、肖卫国、王清平:《国际直接投资的新发展与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研究》,人民出版社,2004年2月
    2 左柏云、陈德恒:《国际金融》,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年8月
    3 方文:《国际收支危机的比较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
    4 林峰、葛新权:《经济统计分析方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6月
    5 杨柳勇:《国际收支结构研究、理论模式国际比较及对中国的现实分析》,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年5月
    6 张莲英、雷秋惠、王未卿:《国际金融学教程》,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年4月
    7 王子先:《加入WTO对国际收支平衡的影响及其对策》,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2年11月
    8 何国华:《国际收支调节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1月
    9 姜波克:《国际金融新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
    10 陈信华:《开放经济国际收支的宏观调节论》,立信会计出版社,2000年12月
    11 何泽荣:《中国国际收支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年4月
    12 国际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编制方法》,中国统计出版社,1997年5月
    13 陈炳才:《国际收支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国际收支实证研究》,中国计划出版社,1996年4月
    14 厉以宁、秦宛顺:《中国对外经济与国际收支研究》,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1年2月
    15 Koichi Haji and Junichi Kumagai:《The Changing Structure of Japan' s Balance of Payments——Implications of the Shrinking Trade Surplus in Goods and Services》, Economic Ressearch Group, 20021年7月
    16 Mitsuhiro Fukao: "Capital account liberalization: the Japanese experience and implications for China", 《BIS Papers》, 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 April 2003
    17 Enrique G. Mendoza, Martin Uribe: "The business of balance of payment crises: a revision of a mundellian framework", 《NBER WorKing paper series》, March 1999
    18 Menzie D. Chinn, Hiro Ito: "Capital account liberalization,institutions and financial development: cross country evidence", 《NBER Working paper series》, June 2002
    19 Hali J. Edison, Michael W. Klein, Luca Ricci, Torsten Sloek: "Capital account liberalization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survey and synthesis", 《NBER Working paper series》, August 2002
    20 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金融展望》,中国金融展望编辑部,1994年——2003年
    21 中国金融学会:《中国金融年鉴》,中国金融年鉴编辑部,2003年
    22 安德鲁.贝尔格 埃杜尔多.伯伦斯廷甘.玛丽亚.麦乐斯—弗瑞蒂 凯瑟琳.佩蒂罗:《预测国际收支危机—早期预警系统的作用》,中国金融出版社/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00年6月
    23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经济展望》,中国金融山版社,2003年10月
    1 徐扬:《我国外汇占款问题研究》,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4月
    2 李宏艳:《人民币汇率调整及其国际收支效应》,天津财经学院,2004年5月
    3 封潇:《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和货币政策运行研究》,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6月
    4 梁霞:《中国汇率制度、资本账户管理与货币政策研究》,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6月
    5 晋重文:《浮动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与中国汇率制度的选择》,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4月
    6 张斌:《90年代的国际收支:原因、趋势与政策》,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6月
    7 苏敏:《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国际收支状况分析》,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3月
    8 胡春燕:《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优化我国产业结构分析》,湘潭大学,2002年5月
    9 石海:《论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四川大学,2003年4月
    10 尤惠:《论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政策选择》,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4月
    11 郁娟:《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南京理工大学,2003年1月
    12 高蕾:《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结构的影响及趋势分析》,上海海运学院,2003年12月
    13 谭理:《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研究》,湖南大学,2002年8月
    14 章海燕:《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4月
    15 曹珠美(韩):《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产业结构研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4月
    16 康燕:《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郑州火学,2002年5月
    17 郑新风:《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问题研究》,厦门大学,2001年5月
    18 陈凤荣:《新形势下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若干问题探索》,大连理工大学,2001年3月
    19 马淑芹:《新型工业化道路下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研究》,哈尔滨理工大学,2004年3月
    20 张吉鹏:《中国外商直接投资与技术进步的研究》,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2月
    21 何清:《比较优势与对外直接投资》,湘潭大学,2003年4月
    22 廖小玲:《对外直接投资国际比较何我国的对策研究》,湖南大学,2003年9月
    23 刘斌:《对外直接投资与中国企业国际化》,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4月
    24 薛志翔:《试析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安徽大学,2004年4月
    25 袁向东:《我国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6 李哲:《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策略选择》,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12月
    27 岳爱娴:《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选择研究》,郑州大学,2004年5月
    28 蒋群英:《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现状与对策研究》,复旦大学,2003年4月
    29 蒋瑛:《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研究》,四川大学,2003年4月
    30 刘英奎:《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5月
    31 郑文平:《论入世与我国外汇管理法制建设》,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5月
    32 陈颖钰:《我国资本与金融项目外汇管理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3月
    33 江峻:《我国资本与金融项目外汇管理研究》,暨南大学,2002年11月
    34 胡洋:《资本与金融项目开放视角下中国外汇体制改革研究》,南京理工大学,2002年3月
    35 石冠兰:《发展中国家资本与金融项目开放及启示》,河北大学,2004年6月
    36 李屹轩:《积极渐进方针:我国资本与金融项目开放顺序初探》,厦门大学,2002年10月
    37 王静:《论中国资本与金融项目开放》,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5月
    38 陈自强:《人民币资本与金融项目开放的模式及策略研究》,南京理工大学,2003年12月
    39 李俏梅:《人民币资本与金融项目可兑换问题探讨》,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11月
    40 动占斌:《人民币资本与金融项目可兑换与金融稳定性问题研究》,浙江大学,2003年9月
    41 孙兆军:《我国资本与金融项目开放条件与次序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5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