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走向集权的物质文化之路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秦”是个古老而极富传奇色彩的部族,同时亦是个饱经苦难与风霜,在剑戟与硝烟中浴血而生的伟大氏族。它源起于东夷族群,立国于陇东之谷,盛起于关中沃野,用铜戟铁锤建立起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的集权帝国。虽从立国至覆灭仅有区区数载,但就在这短暂的十五年中却融汇了漫长物质文化播种后所结出的丰硕果实,更多呈现出的是中华民族极具创造力的文化性格。秦人在刚毅坚卓的进取精神驱动下所流露出的开放、包容的价值体系,造就了秦代多元融合的设计艺术特征。值此,多元、体系、标准、规模也就成了今后数代物质文化发展历程中的框架与标杆,同时也为汉王朝的建立与内部一统的民族文化定型提供了历史与文化的蓝本。论文通过对有关“秦文化”文本材料的深入解读以及古籍文献的分类、浏览、梳理与精读,逐步将其变为研究过程中所需用的文献实证,从而建立起了秦代物质文化研究的理论基石。通过对大量由考古发掘工作所获知的有关秦人社会生活中的实物遗存与凭借一定范围之内的田野考察而探寻的秦代古迹留存的收录与整理,为秦代物质文化的研究提供了详实而有力的实物论据。在对秦代设计艺术的多元融合进行阐述与论证的同时,文章尤为注重文献的出处与价值的发现,力求将具体的历史背景融入进相应的文献列举中。与此同时,又通过大量的考古材料与历史文献的相互印证来逐层构架起由生活与礼俗,农耕与征战,市场与经济为柱础的这座桥梁,并在此基础之上阐明了物质文化研究中造物与用物的重要环节。从物质文化入手来探讨多元的秦代设计艺术是该文的创新与拓展,论文力图澄清在集权帝国的法制框架下物质文化的单一、严酷与秦人唯战是从的贪狠强力,着力对已有物质文化研究成果的某种局限性进行再探讨,进而将理论研究的重点落脚于物质文化塑造人的方式,关注人们社会生活中的造物与用物的交互发展模式以及工艺技术的提升和在实践中的效能发挥,同时将视域扩展至人们生活中的礼祭与习俗的多元交织;功利主义价值观下的多种文化元素的吸收与包容;手工业的多元演进形态;商品市肆交易中的多层次结构形式以及多元的衣食住行与生活器用的方方面面。论文最后总结了秦人在走向集权的物质文化之路中所体现出的多元设计艺术表征以及造物单元个体间的点滴融合,印证了在多元融合理念的设计艺术研究背后离不开浩繁的历史文献涉猎以及物质文化的拨冗寻迹,并藉此提出了在繁复的信息检索与文献梳理的过程中所获知的物质文化与设计艺术之间存在着一条价值的纽带,唯有对它的深入探寻才能使设计史的述说更加富有情感与生命。
"Qin" is an ancient and legendary tribe, is also suffering with a weathered, sword, halberdand the great clan and bathed in the smoke. It originated from Dongyi group, founded in theValley of East Gansu, Sung in Guanzhong crops with bronze halberd hammer established China'sfirst feudal authoritarian Empire. From founding to collapse only a few years, but in this shortcombines long material culture in the fifteen years after planting to bear great fruit, more presentsare great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hinese nation. Driven by the Qin people in strongenterprising spirit of openness and tolerance value system, the design art has created a diverse andintegration characteristics. On this occasion, pluralism, system, standard, size becomes aframework for future generations of material culture in the development and benchmarking, butalso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Han Dynasty and the internal unity of ethnic stereotypingprovides a history and culture of the blueprint. Dissertation on the "culture of Qin" in-depthinterpretation of the text material and the classification of ancient books, browsing, sorting out andintensive reading, gradually turn into a research process required documentation evidence, whichestablished the Qin Dynasty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material culture studies. Archaeologicalexcavations of a large number of learned about physical remains of people social life by virtue of acertain range of field trips and explore the monuments retain the collection and arrangement of theQin Dynasty, for the study of the material culture of the Qin Dynasty produce accurate and strongarguments. Describes the diversity and integration of design art and argument of the Qin Dynasty,at the same time the articles are particularly focused on the origin and value of the literature foundthat seeks to specifically fit into the corresponding documents listed in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Meanwhile, through a large number of historical documents and archeological materials of mutualsupport layer-by-layer architecture and customs, farming the future market and economy as thepillar stone base of the bridge, and clarified the substance on the basis of cultural creations in thestudy and use of important links. From material culture start to discussion design art of diversity isthe text of innovation and expansion, Thesis sought to clarify at totalitarian empire under legalframework material culture of single, harsh and people only war is from of corruption hard strong,investing on has material culture research results of a species limitations for again discussion,Theoretical study focused on shaping the way people settled in the material culture, concernpeople social life in the of creations and with property of interactive development mode andtechnology of upgrade and in practice in the of effectiveness played, and will extend theperspective of ritual sacrifice in people's lives and practices of multiple interwoven; Under theutilitarian values of absorption and tolerance of diverse cultural elements; Craft patterns ofevolution of diversity; Product hierarchy in market transactions as well as used clothing and lifediversity aspects. Thesis finally summarizes the material culture of Qin people towards centralizedway reflects the diverse design art in characterization of unit as well as the creation of fusionbetween individuals, confirms has in diversity and integration concept of design art researchbehind is inseparable from voluminous of history literature dabbled in and material culture oftaking found traces, and to put forward in the heavy and complicated process of informationretrieval and combed the literature of learned material and cultural bonds between the value of thedesign, but it tells the history of the design should explore more full of emotion and life.
引文
①徐苹芳.考古学上所见秦帝国的形成与统一[J].台大历史学报,1999(23):302.
    ②苏秉琦先生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提出了中国古代国家的起源问题,先生将其概括为发展阶段“三部曲”(即古国——方国——帝国)以及发展模式的“三类型”(即原生型——次生型——续生型)理论,并指出这是我国自文明起步后,全部中国古史多次重复、立体交叉的模式类型。与此同时先生还指出在中原“次生型”的发展模式中尤属秦国最为典型,自秦襄公时的古国始,经由了秦穆公时期的方国阶段,直至嬴政时期的帝国阶段是完整的国家起源与发展的典型范式。具体可参见:滕铭予.秦文化:从封国到帝国的考古学观察(第一章·绪论)[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1.亦可参见:苏炳琦.华人·龙的传人·中国人——考古的寻根(国家起源于民族文化传统)[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132.张忠培.中国考古学:走向与推进文明的历程(中国古代文明形成的考古学研究)[G].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4:226-252.
    ③李立新.中国设计艺术史论(第四章·造物历史中的原生状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183.
    ①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卜德教授曾提出:“在整个战国时期,铁相对的说依然是很少的,当时的铁常常是铸铁,而不是锻造的,因此比较脆而软。许多工具继续用青铜、石块、木料或贝壳制成。”然史实证明,在秦孝公迁都咸阳之后到秦帝国的确立,秦国的铁制手工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铁器的数量与质量不断提高,铁器制造手工业作为一个独立的新兴产业部门与青铜产业平行发展。尤其是随着秦势力的扩展,原属于六国一些初具规模的冶铁也中心相继归为秦人所属,在客观上促进了铁农具的普及。铁被秦人广泛应用于制造农具、兵械、炊具等造物品类。历年来,战国时期的铁农具在陕西省凤翔、临潼、蓝田、大荔以及西安市郊等地皆有出土,许多小型秦墓中也有用铁器随葬的习俗。秦人铁制兵器的实物遗存多见于铁剑、铁削、铁钩、铁矛、铁殳、铁镞、铁戟等,以此来作为威武青铜之兵的有力的补充,用多元的武器构成加速了秦人一统全国的步伐。将铁用于炊具,改变了民间以陶为炊具的单调的食物加工凭借,同时也推动了烹饪方法的多样化的发展,丰富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内涵。具体可参见:(英)崔瑞德鲁惟一.剑桥中国秦汉史(第一章·秦国与秦帝国)[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21-22.亦可参见:樊志民.秦农业历史研究(第七章·秦农业生产技术之进步)[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7:152-153.
    ②“草根理论”:是一个著名的社会学研究理论,源自于社会学家格拉斯与斯特劳斯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一项医学社会学的临床观察,是一种自下而上生成理论的方法,也称为“生成型理论”,或“扎根理论”。研究者不带任何看法和理论假说直接进入实际观察,在系统收集的原始资料中归纳出经验性的东西,然后构建起相关理论。草根理论是基于后实证主义的范式,是自然主义的方法与实证主义的综合,强调对已有的理论进行证伪。因此,草根理论具有观察的科学性与理论的创新性。引自:李立新.设计艺术学研究方法[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10:106.同时亦可参见:陈向明.扎根理论的思路和方法[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9(04):58.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285-286.
    ①张忠培先生曾言“以物论史,透物见人,代死人说话,把死人说活,是考古学的使命。”先生所言同样适用于物质文化的研究与观察,并可依次作为设计史叙说的凭借。
    ②(英)丹尼尔·米勒.物质文化与大众消费(袁熙旸·总序)[M].费文明朱晓宁,译.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10:7.
    ③马克思曾说过:“一门科学只有在成功的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设计艺术学研究不能对此无动于衷,而实际上,定量分析可使设计研究趋向严谨的精确,也可使设计研究对象从以个案事件为中心转向以普遍整体为主体的领域,并能开辟或利用资料数据库为设计艺术学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具体可参见:李立新.设计艺术学研究方法[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10:130.
    ④王学理先生曾言:“就‘秦文化’本身而言,它同样也是一个广义的概念,由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所构成的内容仍然是广博而鲜明的。但仅从时间而言,短则局限在秦统一中国之后秦帝国十五年内,长则可上溯战国,春秋到西周,甚至还可把秦人起源的早期历史包括在内。”(王学理任志儒呼林贵.秦物质文化史[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4:3.)
    ⑤李立新先生曾言:“秦代设计价值思想并无诸子式的言论,而是以设计语言呈现,将先秦设计价值思想综合为一个整体,突出法象天地、帝王对应的价值观,在设计形式、技术、艺术上集先秦之大成,尊天人秩序,达崇高的集权价值。”引自:李立新.设计价值论(第六章·中国设计史上的价值观)[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91-92.
    ⑥李立新教授指出:“物品主体——行为主体——思想观念,共同构成了设计艺术田野考察的结构模式,也刻画出设计艺术整体考察的对象。作为‘物品本体’所要考察的主要方面有:设计物品的形式构成;设计物品的材料工艺;设计物品的实用功能。‘行为主体’所要考察的主要方面:设计物品的制作过程、环节;设计物品的创作个体与群体;设计物品的传承方式与传播过程。作为‘思想理念’所要考察的主要方面:设计者的设计经验和理念显现;设计物品的社会功能和文化属性;设计者与使用者所处的自然和人文生态环境。”引自:李立新.设计艺术学研究方法(第十章·田野考察法)[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10:245.
    ④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咸阳塔尔坡战国墓发掘简报[J].文博,1997(04).
    ①(日)工藤元男.睡虎地秦简所见秦代国家与社会[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152-184.
    ②滕铭予先生曾在《从封国到帝国的考古学观察》一文中提出:“利用考古学研究的结果对重要的历史问题进行说明,犹如利用一把梯子从考古学基础研究的底端,向上攀登到历史学解释的顶端,其关键是找到联接梯子底端和顶端的中间环节,即如何对考古学的研究结果进行历史学解释的切入点,以达到最终使考古学研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历史学研究。这中间环节,或者说这种切入点,即为对考古学研究结果进行解释的解释理论。”引自:滕铭予.秦文化:从封国到帝国的考古学观察[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10.
    ③所谓考古学研究,即指:“运用考古学研究的成果对重要历史问题进行解释,做到以物论史,透物见人,是中国考古学与生俱来的使命之一,也是进入历史时期的考古学研究所追求的境界。”引自:滕铭予.秦文化:从封国到帝国的考古学观察[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10.
    ①(美)William D. Berry.因果关系模型[M].吴晓刚,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281.
    ②何兆武.历史与历史学(可能性、现实性和历史构图)[G].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34.
    ③李立新教授在《设计艺术学研究方法》一书中言道:“自从现代人类学诞生以来,从弗雷泽、伯厄斯、马林诺夫斯基到列维—斯特劳斯,在他们的著述理论和实践中,都强调实地考察的重要性,都把田野调查作为人类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人类学的知识理论都是依据田野工作所得到的资料证据而形成的。可以这样说,田野调查几乎就是现代人类学的基石。具体可参见:李立新.设计艺术学研究方法(第十章·田野考察法)[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10:242.
    ④李立新.设计艺术学研究方法(第十章·田野考察法)[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10:274.
    ①(西汉)司马迁.史记(秦本纪·卷五)[M].卢苇张赞煦,点校.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28-29.
    ①李立新.中国设计艺术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18.
    ④何兆武.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近现代西方史学著作选[G].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667.
    ⑤何兆武.历史与历史学[G].武汉:湖北长江出版集团,2007:1.
    ⑥何兆武.对历史学的若干反思[J].史学理论研究,1996(02):41.
    ①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440.
    ②李立新教授在《中国设计艺术史论》一书中提出:“设计史材料虽然是真实存在的,但由于琐碎、繁杂,又是粗糙和不易识别的,它们不能成为设计史。人们要从琐碎、庞杂的细微处跳出来,要有一个史料鉴别的环节,要有搜集、整理、归纳、综合的过程,这就无疑地首先会带上主体参与者的主观色彩。只看到设计历史的第一重存在,不认识设计历史的第一重存在是必须通过人认识历史的第二重存在而存在的,这就会出现一个和任何认识主体者无关的绝对客观的设计设计‘历史’。实际上,这是做不到的。”引自:李立新.中国设计艺术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183.
    ③何兆武.历史与历史学[G].武汉:湖北长江出版集团,2007:10.
    ④邹衡.夏商周考古学论集(续集)[G].//梁云.从秦文化的转型看考古学文化的突变现象.华夏考古,2007(03).103.
    ⑤对“历时性”的解析可见田志云先生在“历时性”与“共时性”分析——浅析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一文中曾指出:“共时性与历时性,是分别从静态与动态、横向与纵向的维度考察社会结构及其形态的视角。前者侧重于以特定社会经济运动的系统以及系统中要素间相互关系为基础,把握社会结构;后者侧重于以社会经济运动的过程以及过程中的矛盾运动发展的规律为基础,把握社会形态。运动通过静止表现出来,相对静止中有永恒的运动。因此,共时性与历时性两者有着辩证统一的关系。”引自:田志云.“历时性”与“共时性”分析——浅析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07):60.
    ⑥萧俊明.从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一种文化思考[J].国外社会科学,2001(05):23.
    ①(英)丹尼尔·米勒.物质文化与大众消费(总序)[M].费文明朱晓宁,译.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10:007.
    ②http//www.ucl.ac.uk/anthropology/subdisciplines/matcult.htm//丹尼尔·米勒.物质文化与大众消费(总序).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10:007.
    ③(西汉)司马迁.史记(秦本纪·卷五)[M].卢苇张赞煦,点校.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32.
    ④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研究室.秦文化论丛(黄留珠.秦文化概说)[G].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3:74.
    ①(日)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全本)[M].朱锷,校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和出版社,2013:420.
    ②(美)赫伯特·阿·西蒙.关于人为事物的科学[M].//李立新.中国设计艺术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40.
    ③(西汉)司马迁.史记(秦本纪·卷五)[M].卢苇张赞煦,点校.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28-29.
    ④(西汉)司马迁.史记(秦本纪·卷五)[M].卢苇张赞煦,点校.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35.
    ⑤王锦刚.马克思“自然史——思想史”思想论纲[J].兰州学刊,2012(02).
    ⑥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G].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66.
    ①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G].//聂锦芳.唯物史观的阐释方式与论证逻辑——再读《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中“两个誊清稿”[J].天津社会科学,2010
    (01).
    ②春秋战国时期的一批文人先哲把夏、商、周这一特殊的文化特征加以提炼与升华,构成了轴心时代所特有的精神内容。遍观《周易》与《道德经》两部鸿篇大作,神秘主义的世界观和人们的特殊思维方式将三代巫术文化提炼成一种哲学形态,对其后两千多年的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战国秦汉时期是神秘主义发展的最重要的期段,此时的“五德终始说”就构成了历代王朝更替、天命攸归的基本模式。
    ③(英)汤因比(日)池田大作.展望二十一世纪[M].//周尚意赵世瑜.天地生民—中国古代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51.
    ④(美)普雷斯顿·詹姆斯.地理学思想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69.
    ⑤史念海.中国古都和文化[M].北京:中华书局,1998:180.
    ⑥王国维.观堂集林(秦都邑考)[G].//王子今.秦汉时期生态环境研究[G].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463.
    ⑦李山.管子[G].北京:中华书局,2009:42.
    ⑧国语(周语上·西周三川皆震伯阳父论周将亡)[G].陈桐生,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3:28.
    ①(西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卷八)[M].卢苇张赞煦,点校.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78.
    ②(西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卷八)[M].卢苇张赞煦,点校.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72.
    ③(西汉)司马迁.史记(周本纪·卷四)[M].卢苇张赞煦,点校.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18.
    ⑥徐卫民.秦都雍城考论[J].唐都学刊,2000(01):79.
    ⑧陕西省凤翔县志编纂委员会.凤翔县志[M]//辜琳.秦都雍城布局复原研究,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21.
    ①陕西省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凤翔队.秦都雍城遗址勘察[J].考古,1963(08):419.
    ②宝鸡先秦陵园博物馆.雍城秦公一号大墓[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0:127.
    ③(西汉)司马迁.史记(秦本纪·卷五)[M].卢苇张赞煦,点校.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31.
    ④史念海.中国古都和文化[M].北京:中华书局,1998:186.
    ⑤(汉)司马迁.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第三十九·九十九卷)[M].卢苇张赞煦,点校.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824.
    ③黄壤是亚热带湿润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富含水合氧化铁(针铁矿)的黄色土壤,由于发育于亚热带湿润山地或高原常绿阔叶林下的土壤一般呈酸性,土层湿润且心土层含有大量针铁矿而呈黄色,故因此得名。在中国黄壤多见于原生植被保存较少,次生栎类灌丛和稀疏马尾松、杉木混交林较多的山地,集中于南北纬度23.5°~30°之间,东部和北部的贵州高原是中国最为主要的黄壤分布地域。辛树帜先生曾言:“则雍为今之陕西,多为淡栗钙土,系发育于原生黄土,或即所称黄壤。”(辛树帜.禹贡新解[M].北京:农业出版社,1964:128.)
    ⑥(汉)班固撰.汉书(地理志第八上·卷二十八上)[M].北京:中华书局,2011:280.
    ①诗经(大雅·文王之什)[M].周明初等,注释,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189.
    ②(汉)班固撰.汉书(地理志第八下·卷二十八下)[M].北京:中华书局,2011:306.
    ③(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第六十九·一百二十九卷)[M].卢苇张赞煦,点校.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985.
    ④(汉)班固撰.汉书(地理志第八下·卷二十八下)[M].北京:中华书局,2011:307.
    ⑤王子今.秦汉时期生态环境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464.
    ⑥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M]//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论丛》编委会.秦文化论丛[G].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5:161.
    ①考工记.[M].闻人军,译注.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1:159-160.
    ②文焕然.秦汉时代黄河中下游气候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37.
    ③(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第六十九·一百二十九卷)[M].卢苇张赞煦,点校.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983.
    ④王子今.秦汉史——帝国的成立[M].台北: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2009:9.
    ⑤(西汉)司马迁.史记(秦本纪·卷五)[M].卢苇张赞煦,点校.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34.
    ⑥西汉)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第八·卷六十八)[M].卢苇张赞煦,点校.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677.
    ①(西汉)司马迁.史记(秦本纪·卷五)[M].卢苇张赞煦,点校.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26-27.
    ②(汉)班固撰.汉书(地理志第八下·卷二十八下)[M].北京:中华书局,2011:307.
    ③王国维.观堂集林(秦都邑考)[G]//王子今.秦汉时期生态环境研究[G].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464.
    ④袁仲一.中华秦文化词典[Z].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0:816.
    ⑤(西汉)司马迁.史记(秦本纪·卷五)[M].卢苇张赞煦,点校.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28.
    ⑥诗经(大雅·绵)[G].刘毓庆李蹊,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3:656.
    ⑦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论丛》委员会.秦文化论丛(第六辑·王志友.考古资料所见秦生产工具的类型及相关问题)[G].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8:309.
    ⑧袁仲一.中华秦文化词典[Z].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0:124-125.
    ①(东晋)常璩.华阳国志[G].严茜子,点校.济南,齐鲁书社,2012:27-28.
    ②新华网.陕西首次发现3000多年前“果蔬储藏保鲜库”[EB/OL].[2011-11-20].http://www.chinese.cn/treasure/article/2010-11/22/content_193335.htm.经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孙周勇与美国俄勒岗大学人类学系博士李炅娥合作对此进行了长达8年的研究,终将此遗迹确定为储藏坑。
    ③李令福.周秦都邑迁徙的比较研究[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0(04):108.
    ④林剑鸣.秦史稿[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43.
    ⑤王子今.秦汉时期生态环境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467.
    ⑥(西汉)司马迁.史记(秦本纪·卷五)[M].卢苇张赞煦,点校.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34.
    ⑦李令福.秦都咸阳兴起的历史地理背景[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04):72.
    ①(西汉)司马迁.史记(封禅书第六·卷二十八)[M].卢苇张赞煦,点校.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442.
    ②(汉)刘向.战国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78.
    ③(西汉)司马迁.史记(封禅书第六·卷二十八)[M].卢苇张赞煦,点校.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439.
    ④(西汉)司马迁.史记(封禅书第六·卷二十八)[M].卢苇张赞煦,点校.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439.
    ⑥牟钟鉴张践.中国宗教通史(上卷)[J].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165.
    ⑦(唐)李泰.括地志(卷一·岐州·雍县)[M].贺次君,辑校.北京:中华书局,2010:34.
    ⑧(西汉)司马迁.史记(封禅书第六·卷二十八)[M].卢苇张赞煦,点校.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442.
    ①(西汉)司马迁.史记(封禅书第六·卷二十八)[M].卢苇张赞煦,点校.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442.
    ②(西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第六·卷六)[M].卢苇张赞煦,点校.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47.
    ③李立新.中国设计艺术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39.
    ④(汉)班固.汉书(卷二·惠帝纪第二)[M].北京:中华书局,2011:22.
    ⑤王学理尚志儒呼林贵.秦物质文化史[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4:87.
    ⑥周礼(天官冢宰第一·叙官·凌人)[M].杨天宇,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80-81.
    ⑦徐飚.成器之道——先秦工艺造物思想研究[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8:9.
    ⑧诗经(国风·豳风·七月)[G].刘毓庆李蹊,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3:366.
    ①周礼(天官冢宰第一·叙官·凌人)[M].杨天宇,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80-81.
    ②陕西省雍城考古队.陕西凤翔春秋秦国凌阴遗址发掘简报[J].文物,1989(02):83.关于文中著录的凌阴建筑遗址造型的具体尺寸信息均来源于考古勘探所得到的数据。
    ③朱利民张抒.凌阴考辩[J].唐都学刊,2006(06):116-120.
    ④凤翔县文化馆陕西省文管会.凤翔先秦宫殿试掘及其铜质建筑构件[J].考古,1974(02):121-128.
    ①王学理尚志儒呼林贵.秦物质文化史[J].西安:三秦出版社,1994:86-87.
    ①王学理尚志儒呼林贵.秦物质文化史(第三章·都邑)[J].西安:三秦出版社,1994:88.
    ②王辉、焦南鋒锋、马振智.秦公大墓石磬残铭考释[J]“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一九九六年六
    月(第六十七本,第二分):264.
    ①关于秦人族源探讨的代表性学者与相关的论著可以参看:林剑鸣.秦人早期历史探索[J]西北大学学报,1978(01):20-25;黄留珠.秦文化二元说[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03):28-34;何清谷.嬴秦族西迁考[J]秦史探索,2004:13-29;黄文弼.嬴秦为东方民族靠[J]秦西垂文化论集,2005:23-27;陈秀云.秦族考[J]秦西垂文化论集,2005:28-35;翦伯赞.秦族的轩辕与秦代封建专制主义国家的创立[J]秦西垂文化论集,2005:36-45;何汉文.赢秦人起源于东方和西迁情况初探[J]秦西垂文化论集,2005:68-77等文章中的具体论述。
    ②论及北方草原民族特质,张景明先生曾言道:“草原民族祭祀天地,也即自然崇拜,当然离不开大自然赋予的动物。马、牛、羊、虎、鹰等都是草原上常见动物,与草原民族人民的生活密切相关,很容易成为他们的图腾。”——张景明.中国北方草原古代金银器[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45.
    ③礼县秦西垂文化研究会礼县博物馆.秦西垂文化论集(翦伯赞.秦族的轩辕与秦代封建专制主义国家的创立[G].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36.
    ④(西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第六·卷六)[M].卢苇张赞煦,点校.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41.
    ⑤(汉)班固撰.汉书(地理志第八下·卷二十八下)[M].北京:中华书局,2011:307.
    ⑥(西汉)司马迁.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第三十九·卷九十九)[M].卢苇张赞煦,点校.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826.
    ⑦李渔.闲情偶寄(词曲部·格局第六·冲场)[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259.
    ⑧张道一.张道一选集(造物艺术论)[G].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237.
    ⑨(西汉)司马迁.史记(礼书第一·卷二十三)[M].卢苇张赞煦,点校.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398.
    ①周礼(春官·大司乐)[M].杨天宇,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327.
    ③(汉)班固撰.汉书(地理志第八下·卷二十八下)[M].北京:中华书局,2011:307.
    ④1978年宝鸡市陈仓区太公庙出土。该镈高69.6厘米,舞28.4厘米×24厘米。同时出土三件,形制纹饰相同,大小有异。镈身有四条扉棱,由蟠屈的飞龙与凤鸟组成。秦公镈造型庄重典雅,纹饰富丽。三个镈所铸铭文均相同,有135字之多。具体内容可参的见:丁云王言.秦公一号大墓的发掘与秦史研究的新认识[J].渤海学刊,1988(03):80-83;卢连成杨满仓.陕西宝鸡县太公庙村发现秦公钟、秦公镈[J].文物,1978(11):1-7;李零.春秋秦器试探——新出秦公钟、镈铭与过去著录秦公钟、簋铭的对读[J].考古,1979(06):515-521;张天恩.对“秦公钟考释”中有关问题的一些看法[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04):93-99;伍士谦.秦公钟考释[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02):103-108.
    ⑥在秦公一号大墓的殉葬者分为两类:箱殉者72具,匣殉者94具。箱殉较为集中分布于紧邻椁室的中心地带。其所使用的木箱大而宽厚,殉人被绳索捆绑成卷屈的姿势而装入箱内。经考古人员的研究估计,他们可能是身份较高的姬妾。具体可参看:宝鸡先秦陵园博物馆.雍城秦公一号大墓[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0:21-28.
    ①许慎.说文解字注(九篇下)[M].段玉裁,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1981:30.
    ②尚书.[M].王世舜王翠叶,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2:50.
    ③(西汉)司马迁.史记(乐书第二·卷二十四)[M].卢苇张赞煦,点校.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407-408.
    ④诗经(颂·商颂·那)[G].刘毓庆李蹊,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3:883.
    ⑤考工记[M].闻人军,译注.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1:185.
    ⑥(西汉)司马迁.史记(乐书第二·卷二十四)[M].卢苇张赞煦,点校.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403.
    ①周礼(春官·瞽蒙)[M].杨天宇,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340.
    ②周礼(春官·视瞭)[M].杨天宇,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341.
    ③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侯马工作站.山西侯马上马村东周墓葬[J].考古,1963(05):229.
    ④商承祚.石刻篆文编[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石刻目录。
    ⑧论语(述而)[G].杨伯峻,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3:78.
    ②丁云王言.秦公一号大墓的发掘与秦史研究的新认识[J].渤海学刊,1988(03):82.
    ③文字来源于:残铭85凤南M1:300——王辉、焦南锋、马振智.秦公大墓石磬残铭考释[J]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一九九六年六月(第六十七本,第二分):264.
    ④文字来源于:残铭85凤南M1:543——“佳四年八月初”与残铭85凤南M1:186——“吉甲申。合缀而成。来源于——王学理尚志儒呼林贵.秦物质文化史[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4:391.
    ⑤此时间推断来源于:张培瑜.中国先秦史历表[M].济南:齐鲁书社,1987:79-149.转引自王辉、焦南鋒锋、马振智.秦公大墓石磬残铭考释[J]“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一九九六年六月(第六十七本,第二分):282-283.
    ⑥文字来源于:残铭85凤南M1:884——同上。
    ⑦(清)孙楷.秦会要(卷九·乐·论乐)[M].杨善群,校補.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118.原文可见:“夫击甕扣缻,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
    ⑧《礼记·大传》[M].王梦鸥,注译.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1:298.
    ①左传·襄公九年(春秋左传卷十四·襄公九年)[M].李梦生,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676.
    ②《孔子家语·冠颂》[M].王国轩王秀梅,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3:259.
    ③“汤汤”为上古联锦语。即指流水,也指音乐,形容乐音之洪亮。“商”为音阶名,也指音调,为七音之一。“商”音高亢、洪亮,故以“汤汤”之词来形容。
    ④司马迁.史记(秦本纪第五·卷五)[M].卢苇张赞煦,点校.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26.
    ⑤范晔.后汉书(卷一百十七·西羌传第七十七)[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7:831.
    ⑥礼县博物馆礼县秦西垂文化研究会.秦西垂文化论集[G].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81-88.
    ①墓地位于甘肃清水县西北25公里的白驼乡刘坪村,从刘坪出土遗物看文化面貌,具有显著的地域特色,也受秦文化、鄂尔多斯文化的影响。器类上车马器、工具和金饰片等都与北方鄂尔多斯文化,特别是陇山周围的“西戎”文化联系紧密,具有较强的游牧特征。李晓青南宝生.甘肃请水县刘坪近年发现的北方系青铜器及金饰片[J]//史党社.秦关北望——秦与“戎狄”文化的关系研究[J].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122.
    ③司马迁.史记(匈奴列传第五十·卷一百十)[M].卢苇张赞煦,点校.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872.
    ④费尔巴哈哲学论著选集(宗教的本质)[G].北京:三联书店,1962:426-437.
    ①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A]//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250.
    ②图腾(Totem)一词,是美洲印第安人的方言,意为“他的亲族”。人们认为自己氏族的祖先是由某一特定的动物、植物或其它自然物转化而来的。自己同该物之间有一种血缘关系,它对本氏族有着保护作用,,于是便将该物作为自己氏族的族徽或标志——图腾,有目的地加以崇拜。根据现在民族学的研究推测,图腾崇拜可能是因为某些动植物意外地成了原始先民的食物而拯救了他们,或者在他们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中起了某种特殊作用,或者因这些动物常常要伤害他们,幻想通过图腾崇拜,求得保护。——资料来源于中华文明图库编委会.原始宗教[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5:67-68.
    ③吕大吉.宗教学通论新编(第二章·原始社会的氏族——部落宗教)[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407.
    ④《礼记·祭法》[M].王梦鸥,注译.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1:400.
    ⑤牟钟鉴张践.中国宗教通史(上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2.
    ①徐卫民.话说陕西(秦卷)[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9:75.
    ②田广金郭素新.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的渊源[J].考古学报,1988(03):260-261.
    ③申云燕.中国古代瓦当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15.虎燕纹瓦当(凤翔铁钩村出土,当面直径15厘米,边轮宽0.5-1厘米,瓦当厚2.2厘米)图版来源于:任虎成张国柱.秦砖汉瓦[M].秦砖汉瓦博物馆内部资料,2011:46.
    ④曹明檀赵从仓王保平.凤翔雍城出土的秦汉瓦当[J].考古与文物,1985(04);亦可参见:刘亮王周应.秦都雍城遗址新出土的秦汉瓦当[J].文博,1994(03).
    ⑤战国——金怪兽(高11.5厘米,长11厘米),1957年陕西省神木县纳林高兔县出土。鹿形金怪兽,据推测其可能是匈奴某王或部落长冠冕上的顶饰。——资料来源于:徐卫民.话说陕西(秦卷)[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9:84.
    ①张景明先生曾言:“动物纹样和造型是古代欧亚草原民族常见的装饰题材,分布区域相当广泛。除中国北方草原地区外,在蒙古、南西伯利亚、阿尔泰、哈萨克斯坦直至黑海沿岸都很盛行。国外学者将其命名为野兽纹,甚至认为中国北方草原地区的动物纹是在斯基泰——西伯利亚野兽纹的影响下形成的。根据北方草原地区商周时期出土的青铜器上的动物纹饰看,匈奴的动物纹有其发展的渊源,但与斯基泰文化也有一定的联系。”(张景明.中国北方草原古代金银器[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44-47.)
    ②史党社.秦关北望——秦与戎狄文化的关系研究[J].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149.
    ③田广金郭素新.鄂尔多斯式青铜器[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175
    ④史党社.秦关北望——秦与戎狄文化的关系研究[J].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150.
    ⑤李立新.中国设计艺术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253-260.
    ①史党社.秦关北望——秦与戎狄文化的关系研究[J].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151.
    ①《历代碑帖法书选》编辑组.秦石鼓文[G].北京:文物出版社,2012:48.
    ②诗经(风·秦风·驷驖)[G].刘毓庆李蹊,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3:308-309.
    ③卢建华.秦动物纹样瓦当[J].秦俑博物馆开馆三十周年暨秦俑学第七届年会论文集,2010:177-185.
    ④杨建华.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北方文化带的形成[M]//史党社.秦关北望——秦与戎狄文化的关系研究[J].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121.
    ⑤(汉)司马迁.史记(秦本纪第五·卷五)[M].卢苇张赞煦,点校.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26.
    ⑥林剑鸣.秦人早期历史探索[J].礼县博物馆礼县秦西垂文化研究会.秦西垂文化论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40-45.
    ①《礼记·月令》[M].王梦鸥,注译.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1:136.
    ②诗经(小雅·伐木)[G].刘毓庆李蹊,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3:404.
    ③许慎.说文解字注(九篇下)[M].段玉裁,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1981:30.
    ④诗经(颂·商颂·玄鸟)[G].刘毓庆李蹊,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3:888.
    ⑤吕氏春秋(季夏纪第六)[G].陆玖,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3:172.
    ①(美)鲁宾逊.新史学[J]//何兆武.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近现代西方史学著作选[G].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483.
    ②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研究室.秦文化论丛(第一集)·林剑鸣.从秦人价值观看秦文化的特点[G].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3:1-20.原载于《历史研究》1987年第3期。
    ③陈平.早期中国文明——关陇文化与嬴秦文明[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266-269.
    ④《礼记·祭法》[M].王梦鸥,注译.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1:401-402.
    ①黄肠题凑的葬具:椁顶叠放三层椁木、四壁及底部各有两层椁木、每根椁木长4米、6米不等,重达600多公斤,为清一色的柏木,南北两侧的四边,伸出约21厘米的榫头。所谓“黄肠题凑”的“黄”是指椁材用柏木,而柏木色黄;“肠”,指材心;“题”,是指用柏木两端之材心,砍出截面为89平方厘米、长21厘米的榫头各一,以便于搬运椁木;“凑”,指的是用柏木材心做榫头的椁木,在椁室南北两侧凑成长方形的框式规范。——具体可参见:韩伟学.秦都雍城考古发掘综述[J].考古与文物,1988(05-06)合刊。
    ②周礼(春官宗伯第三·叙官·大宗伯)[M].杨天宇,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274-275.
    ④恩格斯.反杜林论[M]//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34.
    ⑤巫宏.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M].李清泉郑岩,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2:24.
    ⑥(西汉)司马迁.史记(秦本纪·卷五)[M].卢苇张赞煦,点校.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34.
    ①毛泽东.毛泽东选集(实践论·论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G].北京:人民出版社,1967:259-260.
    ②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研究室.秦文化论丛(第一集·林剑鸣——从秦人价值观看秦文化的特点)[G].西安:三秦出版社,1993:3.
    ③(西汉)司马迁.史记(秦本纪·卷五)[M].卢苇张赞煦,点校.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34.
    ④毛泽东.毛泽东选集(实践论·论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G].北京:人民出版社,1967:260.
    ⑤李立新.我的设计史观[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2(01).
    ①(汉)刘向.战国策(卷三·秦一·苏秦始将连横)[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78.
    ②(西汉)司马迁.史记(秦本纪第五·卷五)[M].卢苇张赞煦,点校.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34.
    ③(西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本纪第六·卷六)[M].卢苇张赞煦,点校.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41.
    ①秦都咸阳考古工作站.秦都咸阳第一号宫殿建筑遗址简报[J].考古,1976(11):40-41.
    ②据《史记·商君列传·索隐》记载:“冀阙,即魏阙也。冀,记也。出列教令,当记于此门阙”。王学理先生曾言:“阙,在早期仅是立于宫廷建筑前的大道两旁的一对多层建筑物。君主常于此处出列教令,臣子们常在这里待诏记事,此建筑象征着君权威严。针对于这一点,对于以秦孝公为代表的秦国新兴地主阶级宣布改制新政的法令,似乎更得其所。”(王学理.秦都咸阳[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18.)
    ③(西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本纪第六·卷六)[M].卢苇张赞煦,点校.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42.
    ②王学理.帝都咸阳记[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9:126-129.
    ③李令福.古都西安·秦都咸阳[M].西安:西安出版社,2010:75.
    ④王学理.帝都咸阳记[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9:128.
    ⑤(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192.
    ①袁仲一.秦代陶文[M].西安:三秦出版社,1987:39-43.同时亦可参见王学理任志儒呼林贵[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4:103-110.在上述著作中作者分别列举了秦都咸阳一、二、三号宫室建筑的考古发掘中所出土的陶文:秦都咸阳一号建筑出土的陶文:“左胡、右齐、咸原小婴、咸邑如倾、戎、胡、见、左贡、咸阳成申、秦”;秦都咸阳二号建筑出土的陶文:“左胡、左戎、更、得、文、右贝、田、右亭、壮、古、周”;秦都三号建筑出土陶文:“彭、右禾、周、田、左嘉、右”。袁仲一先生也曾在《秦代陶文》一书中就具体陶文分析了官营制陶作坊与民营私人制陶作坊在陶文上的异同。
    ②李令福.古都西安·秦都咸阳[M].西安:西安出版社,2010:119.又可参见:《秦都咸阳古窑址调查与试掘简报》
    ③陈国英.咸阳长陵车站一带考古调查[J].考古与文物,1985(03).
    ④秦都咸阳考古工作站.秦都咸阳第一号宫殿建筑遗址简报[J].文物,1976(11):12-41.亦可参见:秦都咸阳考古工作站.秦都咸阳第二号宫殿建筑遗址简报[J].文物,1986(04);秦都咸阳考古工作站.秦都咸阳第三号宫殿建筑遗址简报[J].文物,1980(01):85-89.
    ①《诗经》“秦风”篇中记:“终南何有?有条有梅。君子至止,锦衣狐裘。颜如渥丹,其君也哉!终南何有?有纪有堂。君子至止,黻衣锦裳。佩玉将将,寿考不亡。”——引自:诗经(秦风·终南)[M].刘毓庆李蹊,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3:317.
    ①张强先生在《秦汉神学政治与阴阳五行的文化意义》一文中提出:“邹衍的五德终始说主要有三个思想特征:其一,五德终始说是在全面总结三代神学政治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其神学的目的论直接为帝王服务。邹衍在追究宗教神学的基础之上,上溯黄帝,结合西周以来的德治理论,将五行推演为五德,以五行相胜(相克)的原理应用于社会规律的阐述,建立了以帝王为中心的宇宙图式;其二,五德终始说带有先验性的特点,‘必先验小物,推而大之,至于无垠’,把自然之变扩充为主观性的类推逻辑,其术数之变的先验性以宗教神学为基本内核;其三,五德终始说虽以宗教神学为内核,但邹衍又对当时流行的学说进行了充分的吸收。”(秦始皇兵马俑《论丛》编委会.秦文化论丛(第九辑)[G].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2:88.)
    ②(西汉)司马迁.史记(秦本纪第五·卷五)[M].卢苇张赞煦,点校.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28-29.
    ①陈平.早期中国文明——关陇文化与嬴秦文明[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570.
    ②(西汉)司马迁.史记(秦本纪第五·卷五)[M].卢苇张赞煦,点校.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34.
    ③田自秉.中国工艺美术史[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1:89-90.
    ④巫鸿.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M].李清泉郑岩,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2:23.
    ⑤礼记(哀公问)[M].王梦鸥,译注.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1:438.
    ⑥文中可作如下释义:“管理人们的生活,没有比礼更重要的。平常的礼有五种,但没有比祭礼更重要的。所谓祭礼,并没有什么外在的标准促使人那样做,而是出自于人们的内心;内心有所感念,而表现于行为便是祭礼了。因此,只有古之贤者,才能真正明白祭礼的含义。”——引自:礼记(祭统)[M].王梦鸥,译注.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1:422.
    ⑦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宝鸡发掘队.陕西宝鸡福林堡东周墓葬发掘记[J].考古,1963(10).
    ①陈平.早期中国文明——关陇文化与嬴秦文明[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558.
    ②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秦墓发掘组.陕西户县宋村春秋秦墓发掘简报[J].文物,1975(10).
    ①陈平先生提出:“秦自商鞅变法以来兵精粮足、民富国强,国家采取门户开放政策,对中原诸国砺行耕战、富国强兵的政令措施努力仿效,对凡能入秦从事耕战的中原与西戎之民亦竭力招徕,对先进的中原物质文化更主动汲取、仿效。这样,又为其以推陈出新的主动方式促生秦文化在短期内完成‘大突变’,准备了充裕的客观经济基础和良好的主观政治意识环境。叶小燕在《秦墓初探》一文中,曾就战国晚期六国故地内的秦墓往往夹用一些当地葬俗、葬具的现象,得出了秦作为物力强盛的征服者往往在文化上被征服的科学论断。其实这种征服者在文化上被征服的现象并不始于战国晚期被秦攻取的六国旧地内的秦墓,而是在战国中期孝公之世的关中秦国本土的地上地下早就大规模的发生了。”引自:陈平.早期中国文明——关陇文化与嬴秦文明[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572.
    ②苏秉琦.斗鸡台沟东区墓葬(节选)[J]//陈平.早期中国文明——关陇文化与嬴秦文明(第十章·咸阳早期的秦文化)[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566.
    ⑤(西汉)司马迁.史记(秦本纪第五·卷五)[M].卢苇张赞煦,点校.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35.
    ⑥战国策(秦策一·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115-116.
    ⑦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任家咀秦墓[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106-112.
    ①陕西省雍城考古队.一九八一年凤翔八旗屯墓地发掘简报[J].考古与文物,1986(05).
    ②山西考古研究所.侯马铸铜遗址[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3:379-386.
    ①梁云.从秦文化的转型看考古学文化的突变现象[J].华夏考古,2007(03):105.
    ②史党社.秦关北望——秦与戎狄文化的关系研究[J].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127.
    ③毛家坪遗址位于甘肃省天水地区甘谷县盘安乡毛家坪村西南,东距甘谷县城25公里。遗址分布在渭河南岸的第二阶地之上。1982-1983年甘肃省文物工作队与北京大学考古系联合在此进行了两次秋季发掘。《报告》根据地层、年代、陶器、葬俗,将该遗址分成石岭下、A组、B组与TM7四个遗存单位。具体可参见:甘肃文物工作队北京大学考古学系.甘肃甘谷毛家坪遗址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1987(03).亦可参见:陈平.早期中国文明——关陇文化与嬴秦文明(第五章·西垂后期的陇上秦文化)[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226.
    ①李立新.中国设计艺术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56.
    ②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陇县店子秦墓//梁云.从秦文化的转型看考古学文化的突变现象[J].华夏考古,2007(03):105.
    ③陈平.早期中国文明——关陇文化与嬴秦文明(第九章·雍城晚期的秦文化)[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516.
    ①林剑鸣.秦史稿(第五章·秦同各诸侯国间的关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125-128.
    ②《商君书》“农战”篇中记:“今为国者多无要。朝廷之言治也,纷纷焉务相易也。是以其君惛于说,其官乱于言,其民惰于农。故境内之民,皆化而好辨乐学,事商贾,为技艺,避农战。如此,则不远矣。国有事,则学民恶法,商民善化,技艺之民不用,故其国易破也。夫农者寡而游食者众,故其国贫威。”——引自:商君书(农战)[M].石磊,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2:34.
    ①引文释义:制作的器物皆刻着工匠的姓名,用以考验其造物的优劣,如果工匠所造器物不合规制,抑或是品质未能达标,则必课以应得之罪,从而追究其责任。原文可见:“是月也,命工师效功,陈祭器,按度程。毋或作为淫巧以荡上心,必功致为上。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功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穷其情。”引自:礼记(月令)[M].王梦鸥,译注.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1:153-154.
    ②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论丛)编委会.秦文化论丛(第三辑·葛剑雄.移民与秦文化)[J].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4:72.
    ①《商君书》“徕民”篇中记:“今秦之地方千里者五,而谷土不能处二,田数不满百万,其泽薮、溪谷、名山、大川之材物货宝又不尽为用,此人不称土也。秦之所与邻者三晋也;所欲用兵者,韩、魏也。彼土狭而民众,其宅参居而并处。其寡萌贾息民,上无通名,下无田宅,而恃奸务末作以处。人之复阴阳泽水者过半。此其土之不足以生其民也,似有过秦民之不足以实其土地。意民之情,其所欲者田宅也。而晋之无有也信,秦之有余也必。......三晋之所以弱者,其民务乐而复爵轻也。秦之所以强者,其民务苦而复爵重也。今多爵而久富,是释秦之所以强,而为三晋之所以弱也。......今利其田宅,而复之三世,此必与其所欲而不使行其所恶也。然则山东之民无不西者矣,......今以故秦事敌,而使新民作本,兵虽百宿于外,竟内不失须臾之时,此富强两成之效也。......今以草茅之地,徕三晋之民而使之事本,此其损敌也,与战胜同实。......今复之三世,而三晋之民可尽也。是非王贤立今时,而使后世为王用乎?然则非圣别说,而听圣人难也。”——引自:商君书(徕民)[M].石磊,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2:127.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新石器时代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199.
    ②甘肃省博物馆秦安县文化馆.甘肃秦安大地湾新石器时代早起遗址[J].文物,1981(04);甘肃省博物馆秦安县文化馆.一九八年秦安大地湾一期文化遗存发掘简报[J].考古与文物,1982(02);甘肃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1978-1982年发掘的主要收获[J].文物,1982(02).
    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新石器时代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122.
    ④铜石并用时代是指新石器时代与青铜器时代之间的一个过渡时代,其主要特征是石器仍是主要的生产工具,但同时也开始使用一定量的红铜器。
    ⑤樊志民.秦农业历史研究[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7:9.
    ⑥(西汉)司马迁.史记(周本纪第四·卷四)[M].卢苇张赞煦,点校.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21.
    ⑦陈平.早期中国文明——关陇文化与嬴秦文明[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226-237.亦可参见:甘肃省文物工作队北京大学考古学系.甘肃甘谷毛家坪遗址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1987(03).
    ①顾颉刚.史林杂识初编[M]//樊志民.秦农业历史研究[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7:19.
    ②王遂常.秦史(卷二十二·由余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153.
    ③(西汉)司马迁.史记(六国年表第三·卷十五)[M].卢苇张赞煦,点校.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191.原文可见:“堑洛,城重泉。初禾亩。”
    ④林剑鸣.秦史稿[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162.
    ⑤(西汉)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第八·卷六十八)[M].卢苇张赞煦,点校.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677.
    ①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论丛编委会.秦文化论丛(第七辑·张颖岚.秦墓出土陶囷模型及相关问题研究)[G].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363-387.
    ②巫鸿.黄泉下的美术[M].施杰,译.北京:三联书店,2013:92.
    ③桓宽.盐铁论(卷六·散不足第二十九)[M].王利器,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353.
    ④具体内容可参看:吴镇烽尚志儒陕西凤翔高庄秦墓地发掘简报[J].考古与文物,1981(01),12-38;陕西省雍城考古队.一九八一年凤翔八旗屯墓地发掘简报[J].考古与文物,1981(05),23-40;陕西省雍城考古队赵从仓尚志儒.陕西凤翔八旗屯西沟道秦墓发掘简报[J].文博,1986(03),1-31;宝鸡市博物馆宝鸡市渭滨区文化馆.陕西宝鸡市茹家庄东周墓葬[J].考古,1979(05),408-411;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陕西铜川枣庙秦墓发掘简报[J].考古与文物,1986(02),7-17;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吴安志.陕西长武上孟村秦国墓葬发掘简报[J].考古与文物,1984(03),8-17;田亚岐王保平.凤翔南指挥西村两座小型秦墓的清理[J].考古与文物,1987(06);咸阳市博物馆.咸阳任家咀殉人秦墓清理报告[J].考古与文物,1986(06):22-27;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雍城工作站.凤翔邓家崖秦墓发掘简报[J].考古与文物,1991(02):14-19;雍城考古队李自智尚志儒.陕西凤翔西村战国秦墓发掘简报[J].考古与文物,1986(01):8-35;马志军孙铁山.咸阳机场陵照导航台基建工地秦汉墓葬清理简报[J].考古与文物,1992(02):15-25;秦俑考古队.临潼上焦村秦墓清理简报[J].考古与文物,1980(02);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咸阳任家咀春秋墓清理简报[J].考古与文物,1993(03):40-47.
    ⑤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咸阳任家咀秦墓[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177-182.
    ⑥陈平.浅谈江汉地区战国秦汉墓的分期和秦墓的识别问题[J].江汉考古,1983(03).
    ⑦释名(第五卷·释宫室第十七)[M].(清)毕沅,疏证.王先谦,補.北京:中华书局,2012:193.
    ①吴镇烽尚志儒陕西凤翔高庄秦墓地发掘简报[J].考古与文物,1981(01),12-38.
    ②徐卫民贺润坤.秦政治思想述略[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147.
    ①王学理尚志儒呼林贵.秦物质文化史[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4:17.
    ②王学理任志儒呼林贵.秦物质文化史(第一章·农业与饲养业)[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4:18.
    ③(日)工藤元男.睡虎地秦简所见秦代秦代国家与社会[M].(日)广濑熏雄曹峰,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57.
    ②王学理任志儒呼林贵.秦物质文化史[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4:18.
    ③李根蟠先生曾在《中国古代农业》一书中曾言:“农业的腾飞融合了“多元交汇”与“精耕细作”。较强的融合性与适应性是中国古代农业强大生命力的来源。”(李根蟠.中国古代农业[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4.)
    ④李立新教授指出:“自然界的一切生物都在选择自然,利用自然。植物的根系发育在选择水源,动物的上天入地筑巢捕猎也在选择各类自然资源。人类在创造第一把石斧之前,同样只能选择自然。根据原始发生学原理,人类最初只是凭借本能的冲动来选择自然,是‘根据自己本性的需要,来安排世界。’”(李立新.设计价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4.)
    ①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铸铁中国——古代钢铁技术发明创造巡礼[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11:10.杨宽.中国古代冶铁技术发展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29-31.
    ②人类最早使用的天然金属铁是陨铁,主要是由铁镍合金组成。在人工冶铁术发明之前,中国已懂得利用天然的陨铁来制造工具。我国陆续发现公元前14世纪至公元前9世纪的陨铁制品,主要为铜铁复合器物。这些器物用铁作为工具的刃部,可见当时铁的珍贵与人们对铁和青铜两种金属材料不同性能的深刻认识。
    ③诗经(秦风·驷驖)[M].周明初,译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78.
    ④(汉)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三十·太史公自序第七十)[M].卢苇张赞煦,点校.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988.
    ⑤樊志民.秦农业历史研究(第七章·秦农业生产技术之进步)[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7:150.
    ⑥陨铁主要由铁镍合金组成,在人工冶铁术发明之前,工艺匠人已经开始利用天然的陨铁来制造工具。
    ⑦宝鸡先秦陵园博物馆.雍城秦公一号大墓[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0:63-64.
    ⑧具体内容可参见:陕西省雍城考古队.凤翔马家庄春秋秦一号建筑遗址第一次发掘简报[J].考古与文物,1982(05);陕西省雍城考古队赵从仓尚志儒.陕西凤翔八旗屯西沟道秦墓发掘简报[J].文博,1986(03),1-31;金学山.西安半坡战国墓葬[J].考古学报,1957(03);咸阳市文管理会.西北林学院古墓清理简报[J].考古与文物,1992(03);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咸阳市杨陵区秦汉墓葬清理简报[J].考古与文物,1996(02);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陵考古队临潼县文物工作队.秦芷阳制陶作坊遗址清理简报[J].考古与文物,1995(05);秦俑坑考古队.临潼郑庄秦石料加工长遗址调查简报[J].考古与文物,1981(01);秦俑考古队.临潼县陈家沟遗址调查简记[J].考古与文物,1985(01);始皇陵秦俑坑考古发掘队.秦始皇陵西侧赵背户村秦刑徒墓[J].文物,1982(03);张海云.芷阳遗址调查简报[J].文博,1985(0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栎阳发掘队.秦汉栎阳城遗址的勘探和试掘[J].考古学报,1985(03);陕西省博物馆.凤翔发现春秋最大的墓葬[J].文物通讯,1977(04);陕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潼县文管会.秦东陵第一号陵园勘查记[J].考古与文物,1987(04);雍城考古队李自智尚志儒.陕西凤翔西村战国秦墓发掘简报[J].考古与文物,1986(01):8-35;秦都咸阳考古工作站.秦咸阳宫第二号建筑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与文物,1986(04);始皇陵秦俑坑考古发掘队.陕西临潼鱼池遗址调查简报[J].考古与文物,1983(04);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秦都栎阳遗址初步勘探记[J].文物,1966(01);秦都咸阳考古工作站.秦都咸阳第一号宫殿遗址简报[J].文物,1976(01);陕西省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凤翔队.陕西凤翔南古村遗址试掘记[J].考古,1962(09);秦俑考古队.秦代陶窑遗址调查清理简报[J].考古与文物,1985(05);程学华郭兴文.秦陵周围出土的铁器[J].文博,1985(01).
    ①呼林贵.陕西出土的秦农具[J].农业考古,1988(01):164.
    ②秦俑考古队.秦始皇陵东侧上焦村马厩坑钻探清理简报[J].考古与文物,1980(04).
    ③上田弃亩就是说,高田旱地要放弃垄台不种而种垄沟,有利于抗旱保墒;下田弃畎就是说低田湿地要放弃垄沟不种而种垄台,有利于排水防涝与通风透光。垄作的目的在于创造出高低不平的微地形差异,以便在不同地势与水分的条件下分别采用高田低作或低田高作的办法。
    ④樊志民.秦农业历史研究[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7:152.
    ⑤(汉)刘向.战国策(卷十八·赵策一·秦王谓公子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618.
    ③吕氏春秋(孟春纪第一·重己)[M].陆玖,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3:18.
    ④樊志民.秦农业历史研究[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7:153.
    ⑤秦始皇兵马俑《论丛》编委会.秦文化论丛(第六辑·王志友.考古资料所见秦生产工具的类型及相关问题)[G].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8:285.同时亦可参见:秦俑坑考古队.临潼县郑庄秦石料加工厂遗址调查简报[J].考古与文物,1981(01).
    ①樊志民.秦农业历史研究[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7:154.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栎阳发掘队.秦汉栎阳城遗址的勘探和试掘[M].考古学报,1985(03).
    ③(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205.
    ④商君书(算地)[M].石磊,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2:64.
    ①秦始皇兵马俑《论丛》编委会.秦文化论丛(第三辑·彭文.试论巴蜀水利农业及其对秦的影响)[G].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4:564-575.
    ②图(1晋-3)9郑常国璩渠.华灌阳溉国区志域(图蜀志)[M].济南:齐鲁书社,2012:27.
    ③《太平御览》卷八十八引《蜀王本纪》中载,望帝以鳖灵为相,“时玉(垒)山出水,若尧之洪水。望帝不能治,使鳖灵决玉山,民得陆处。”彭文先生言:“据《辞源》解释,‘池’与‘泽’意分别为池塘、积水池与水汇积处;‘决’是除去雍塞或打开缺口,导引水流之意。”
    ④《水经注·江水》篇载:“江水右东别为沱,开明之所凿也。”
    ⑤在大溪文化中渔猎经济一般处于辅助的地位。反映渔猎经济的生产工具,如石镞、骨镞、骨矛、石球和石网坠等,以及渔猎的对象,如鹿、野猪等的兽骨和鱼骨,在大溪文化的许多遗址中均有发现。在三峡地区的一些遗址,如巫山县大溪和欧家老屋遗址中,渔猎生产工具的数量最多、制作最精细;灰坑和地层中往往发现成层的鱼骨,鱼还被用来随葬。说明三峡地区大溪文化的渔猎经济所占的比例要大于两湖平原地区的大溪文化,这是同各地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相一致的。引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考古学(新石器时代卷·第五章·长江流域和华南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428.
    ⑥四川省博物馆.成都百花潭中学十号墓发掘记[J].文物,1976(03).
    ⑦(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M].济南:齐鲁书社,2012:27.
    ⑧王遂常.秦史(卷三十二·白起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193-198.
    ①《吕氏春秋》“季春纪”篇中记:“是月也,天子乃荐鞠衣于先帝,命舟牧覆舟,五覆五反,乃告舟备具于天子焉。天子焉使乘舟。荐鮪于寝庙,乃为麦祈实。”——引自:吕氏春秋(季春纪第三·季春)[M].陆玖,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3:65.
    ②吕氏春秋(孟夏纪第三·孟夏)[M].陆玖,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3:99.
    ③吕氏春秋(仲秋纪第八·仲秋)[M].陆玖,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3:220.引自:是月也,可以筑城郭,建都邑,穿窦窌,修仓囷。乃命有司趣民收敛,务蔬菜,多积聚。乃劝种麦,无或失时,形罪无疑。
    ④(西汉)氾胜之.氾胜之书[M]//樊志民.秦农业历史研究(第七章·秦农业生产技术之进步)[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7:156.
    ⑤《吕氏春秋》“士容论”篇中记:“上田弃亩,下田弃甽。五耕五耨,必审以尽。其深殖之度,阴土必得。大草不生,又无螟蜮。今兹美麦,来兹美麦。是以六尺之耜,所以成亩也;其博八寸,所以成甽也;耨柄尺,此其度也;其耨六寸,所以间稼也。地可使肥,又可使棘:人肥必以泽,使苗坚而地隙;人耨必以旱,使地肥而土缓。”——引自:吕氏春秋(士容论第六·任地)[M].陆玖,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3:969.
    ⑥《吕氏春秋》“士容论”篇中记:“得时之麦,秱长而茎黑,二七以为行,而服薄禾羔而赤色,称之重,食之致香以息,使人肌泽且有力。如此者不蚼蛆。先时者,暑雨未至,癁动蚼蛆而多疾,其次羊以节。后时者,弱苗而穗苍狼,薄色而美芒。”——引自:吕氏春秋(士容论第六·审时)[M].陆玖,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3:987.
    ①吕氏春秋(士容论第六·审时)[M].陆玖,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3:987.
    ②樊志民.秦农业历史研究(第三章·中秦农业生产关系变革与核心农区扩展)[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7:72.
    ①工:百工;商:百商;食官:领取官俸——“工商食官”出自:国语(晋语四·文公修内政纳襄王)[M].陈桐生,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3:411-412.
    ②徐飚.成器之道——先秦工艺造物思想研究[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8:26.
    ③李立新教授曾在《中国设计艺术史论》一文中的“造物历史中的原生状态”一章中指出:“官营手工业的出现是在商周时期,所谓‘工商食官’,手工业工匠成为官府的世袭奴隶,青铜器的铭文记有西周设置专官以‘仆驭百工,牧臣妾’,这是史籍记载官营手工业的开端。”(李立新.中国设计艺术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184.)
    ④诗经(大雅·烝民)[M].刘毓庆李蹊,译著.北京:中华书局,2011:778.
    ⑤王家范先生曾在《中国历史通论》中言及:“以周代的‘食官’为例,‘百工’的社会地位是低人一等的,但又不同于奴隶。‘百工’在周代常与仆役、牧、臣妾列在一起,介乎于自由与非自有者之间,正是由于这一特殊的身份,才正是工艺‘匠人’在中国传统的社会中历史地位的真实反映。(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M]//李立新.中国设计艺术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254.)
    ⑥(西汉)司马迁.史记(秦本纪第五·卷五)[M].卢苇张赞煦,点校.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28.
    ⑦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王学理.咸阳帝都记[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9:69-71.
    ⑧王学理尚志儒呼林贵.秦物质文化史[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4:28-51.
    ⑨(西汉)司马迁.史记(秦本纪第五·卷五)[M].卢苇张赞煦,点校.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31.
    ①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研究室.秦文化论丛(林剑鸣·从秦人价值观看秦文化特点)[G].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3:1-19.
    ②(西汉)司马迁.史记(秦本纪第五·卷五)[M].卢苇张赞煦,点校.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34.
    ③林剑鸣.秦史稿[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159.
    ④(西汉)司马迁.史记(秦本纪第五·卷五)[M].卢苇张赞煦,点校.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27.
    ①樊志民.秦农业历史研究[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7:49.
    ②(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一·苏秦始将连横)[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78.
    ③有关关中沃野千里的自然环境的论述在本文第一章多有表述,在这里就不再加以赘述。
    ④礼记(曲礼下)[M].王梦鸥,注译.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1:36.
    ⑤李立新.中国设计艺术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33-34.
    ⑥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研究室.秦文化论丛·第三辑(刘景纯·春秋时期秦国的手工业)[G].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3:552-553.
    ①刘景纯先生曾言:“‘公室’指秦公居住的单位,工室手工业主要是指承担公室各种物质生活需要的手工生产行业。”(刘景纯.春秋时期秦国手工业[J].秦文化论丛(第三辑),1994:550.)
    ②徐飚.成器之道——先秦工艺造物思想研究[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8:22.
    ③周礼(地官·山虞)[M].杨天宇,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243;周礼(地官·矿人)[M].杨天宇,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247.
    ④赵世超.周代国野制度研究[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58.
    ⑤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雍城考古工作队.凤翔马家庄春秋秦一号建筑遗址第一次发掘简报[J].考古与文物,1982(05).
    ⑥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雍城考古工作队吴镇烽尚志儒.陕西凤翔高庄秦墓地发掘简报[J].考古与文物,1981(01).
    ①袁仲一.秦代陶文[M].西安:三秦出版社,1987:9.
    ②袁仲一.秦代陶文[M].西安:三秦出版社,1987:39-46.
    ③吕氏春秋(季春纪第三·季春)[M].陆玖,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3:68.
    ④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178-179.
    ⑤云梦睡虎地秦墓编写组.云梦睡虎地秦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346-347.
    ⑥李立新.中国设计艺术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253.
    ⑦“城旦为宫殿者,治(笞)人百”;“大车殿,赀司空啬夫一盾,徒笞五十”;——《秦律十八种·司空律》
    ⑧(西汉)司马迁.史记(秦本纪第五·卷五)[M].卢苇张赞煦,点校.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31.
    ⑨睡虎地秦墓竹简[M].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130.
    ⑩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155-156.
    ①李学勤.东周与秦代文明[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212.
    ②诗经(卫风·氓)[G].刘毓庆李蹊,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56.
    ③诗经(秦风·黄鸟)[G].刘毓庆李蹊,译注.北京:中华书局,319.
    ④周礼(地官·闾师)[M].杨天宇,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193.
    ⑤周礼(地官·遗人)[M].杨天宇,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196.
    ⑥王学理.帝都咸阳记[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9:195.
    ①张忠培.中国考古学——走向与推进文明的历程[G].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4:234.
    ②礼记(祭法)[M].王梦鸥,注译.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1:401-402.
    ③彭卫杨振红.中国风俗通史(秦汉卷)[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8:548-549.
    ④彭卫杨振红.中国风俗通史(秦汉卷)[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8:550.
    ⑥袁仲一.秦代陶文[M].西安:三秦出版社,1987:64.
    ⑦(西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第六十九·卷一百二十九)[M].卢苇张赞煦,点校.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986.
    ①童书业.中国手工业商业发展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5:35.
    ②诗经(大雅·瞻卬)[G].周明初,注释.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240-241.
    ③山海经[M].周明初,校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14.战国时期,秦国有六座著名的铁矿山。另可据《山海经·五藏山经》记载,战国时期有明确地点的矿山共有37处,属于秦国的有六处,其中有五处在今陕西境内。它们是:符禺之山“其阴多铁”,此山在今华阴北;英山“其阴多铁”,在今华县北;竹山“其阴多铁”,在今渭南东南;秦昌之山“其阴多铁”,在今延安;龙首之山“其阴多铁”,在今西安北。(可参见:徐伟民.话说陕西·秦卷[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10:48.)
    ①管子(地数)[M].北京:中华书局,2013:334.
    ②白云翔.先秦两汉铁器的考古学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1.
    ③李学勤.东周与秦代文明[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258.
    ④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M]//白云翔.先秦两汉铁器的考古学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1.
    ⑤1836年由历史学家韦代尔·西蒙森曾在《北欧古物导论》一书中提出了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的三段分期法。
    ⑥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铸铁中国——古代钢铁技术发明创造巡礼[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11:10.
    ①李学勤.东周与秦代文明[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260-261.
    ③何堂坤.中国古代金属冶炼和加工工程技术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9:188-189.
    ①王学理尚志儒呼林贵.秦物质文化史[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4;35.
    ⑦(西汉)司马迁.史记(范睢蔡泽列传第十九·卷七十九)[M].卢苇张赞煦,点校.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734.
    ⑧荀子(议兵篇)[M]//何堂坤.中国古代金属冶炼和加工工程技术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9:200.
    ①(汉)班固.汉书(食货志第四上·卷二十四上)[M].北京:中华书局,2011:162.
    ②李学勤.东周与秦代文明[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268-269.
    ①王学理.解读秦佣——考古亲历者的视角[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1:343-345.
    ②左传(宣公·王孙满对楚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2:148.
    ③王学理任志儒呼林贵.秦物质文化史[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4:29.
    ①田亚岐.凤翔出土秦半两钱母范[J].陕西金融,1987(02).
    ②陕西省钱币协会.秦汉钱范[M]//王学理任志儒呼林贵.秦物质文化史[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4:31;滕铭予.秦文化:从封国到帝国的考古学观察[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160.
    ③(西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第六·卷六)[M].卢苇张赞煦,点校.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41.
    ④王学理梁云.秦文化[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207.
    ①在对于“秦式勾连蟠虺纹”的释义中陈平先生曾言:“秦式勾连蟠虺纹是春秋中期之初中原蟠虺纹传入关中秦地并与关中秦器上正在不断繁化的双头窃曲纹、勾连夔龙凤纹等相融合而产生的,它的出现与初步流行,一般不应早于自穆公后期开始的春秋中期中段的秦文化遗存。”(陈平.早期中国文明——关陇文化与嬴秦文明[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367.)
    ②陈平.早期中国文明——关陇文化与嬴秦文明[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571.
    ③秦人为了增强合金抗腐蚀的能力,用铬酸盐或重铬酸盐处理金属表面,使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从而生成一层致密的浅灰和深灰色的薄层。在中国古代工艺匠人们就已经能就地取材,在取得烧陶、冶铜、炼铁控制温度的丰富经验的基础上,进而对青铜表层也能进一步作铬盐氧化处理。——王学理.解读秦俑——考古亲历者的视角[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1:344.
    ④陕西省秦俑考古队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秦陵二号铜马车[M].北京:《考古与文物》编辑部,1983:1-60.
    ⑤袁仲一先生在《秦陵铜车马的制造工艺概述》一文中对铜车马的焊铸之法有过具体的分类:其一可见熔化焊接法(即在被焊接金属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在焊缝周围造铸型,经预热后浇注炽热的铜液填充焊缝,使被焊金属连接在一起。如一号铜车的车轼与前面掩板的连接;二号车盖上弓与车舆箱板的连接、榑与箱板的连接,跽坐俑与立俑的冠尾与冠饰的连接、冠饰与俑头顶发髻的连接均采用此法。)其二可见榫卯结合加焊法(主要用于受力较强的被焊金属之间的连接,如铜车四周的箱板与四轸的连接,在箱板的下端设计成若干个榫头,轸上相应的凿有卯口,卯大于榫,榫卯扣合后四周留有间隙,预热之后浇筑炽热的铜液填充焊缝,并与榫卯产生金属的融合,使箱板与轸固合在一起。)其三可见榫卯结合加焊接和包铸(主要见于輈与前后轸的连接处,即在輈下侧留有方形榫头,前后轸上凿有方形卯口。榫卯套合后浇筑铜液,待固结后,再在輈、轸交接处造铸型,经预热后包铸铜皮带束。)其四为镶嵌加钎焊(见于二号车车厢左右两侧壁容纳移动窗板空腹腔的制造。)其五可见焊接加铜栓板连接(此法主要用于焊缝较长的板状金属连接,如一号铜车左右车耳与左右箱板的连接,二号车的轼与前侧箱板之间的连接。)其六可见钎接式的焊接(主要用于铜俑头与俑体腔的连接,以及俑的双手与袖管之间的连接。)其七可见补铸法(古代焊铸的一种形式,主要用来修补青铜铸件表面的一些缺陷。)引自: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论丛》编委会.秦文化论丛(第六辑)[G].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8:3-4.
    ①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论丛》编委会.秦文化论丛(第九辑·任建库.从秦俑彩绘看秦代军服颜色的规律)[G].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2:552.
    ②(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三十九·志第二十九·舆服上)[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7:206.
    ③关于二号铜车马上的彩绘纹饰具体可见:袁仲一程学华.秦陵二号铜车马[J].考古与文物(丛刊第一号),1983:57.同时亦可参见:赵雨亭阎进盈夏文干.秦陵二号铜车马的涂层和胶粘剂初析[J].考古与文物(丛刊第一号),1983:139-141.王正华.秦陵二号铜车马的造型、装饰与彩绘[J].考古与文物(丛刊第一号),1983:136-138.
    ④(汉)班固.汉书(扬雄转第五十七上·汉书卷八十七上)[M].北京:中华书局,2011:863.861.
    ①周礼(冬官·考工记·筑氏)[M].杨天宇,译注.2012:625.
    ②考工记[M].闻人军,译著.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1:160.
    ③荀子(强国篇)[M]//何堂坤.中国古代金属冶炼和加工工程技术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9:153.
    ④吕氏春秋(似顺论第五·别类)[M].北京:中华书局,2013:920.
    ⑤锡青铜的主要优点是:其一,它可通过改变合金成分的方式来改善材料的铸造和加工性能,在一定成份范围内,含锡量增加,合金强度和硬度都会相应地提高,而不是像砷铜那样,须通过加工硬化的途径来达到这一目的;其二,锡青铜可广泛采用铸造的方式成型,这不但提高了成型生产率,而且还为大型、复杂器物的生产开辟了广阔的道路,这也是锻造成型法不可比拟的;其三,锡青铜的线收缩率较小,不会形成集中性缩孔,易于铸制断面变化较为复杂的工件。具体可参见:何堂坤.中国古代金属冶炼和加工工程技术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9:151.
    ⑥锡青铜加铅的优点主要为:其一,铅的熔点较低,约有327℃,且与铜互不相融,加入适量的铅可以降低金属的熔点,改善金属流动性与铸造性能;其二,因铅不溶解于铜,而是以孤立分散的颗粒分布在铜基体上,切削加工时易于得到零散易断的金属切削,从而改善了材料的切削加工性能。这同时对铸件浇筑系统的清理和表面打磨等操作极为有利;其三,因锡青铜易于形成分散形缩孔,而铅的熔点较低,在金属凝固后期,富铅溶液便会填入枝晶间的大量显微缩孔中,便可适当减少这种组织疏松对某些性能的影响;其四,因铅以软夹杂形式存在于铜基体中,有如铸铁中的石磨一般,加入适量的铅,金属就具有较好的自润滑作用,并降低了材料的摩擦系数,提高了它的耐磨性能和疲劳强度。具体可参见:何堂坤.中国古代金属冶炼和加工工程技术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9:151.
    ⑦何堂坤.中国古代金属冶炼和加工工程技术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9:138.亦可参见:近重真澄.东洋古代文化之化学观[M].科学,1920(03);近重真澄.东洋炼金术[M].东京内田志鹤圃,昭和四年;张子高.六齐别解[J].清华大学学报,1958(06).
    ①有些学者认为“六齐”规定数中的锡原本是包含了铅的,并认为人们对铅、锡原本就分辨不清。具体可参见:何堂坤.中国古代金属冶炼和加工工程技术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9:139;张鸿钊.石雅(下编·五金)[M].中央地质研究所,民国七年初版;周谷城.民国丛书(第二篇·八十八册)[M].上海书店,1990年影音民国十六年.
    ②何堂坤先生曾言:“‘六齐’中锡原本就包含了铅,说我国自古铅锡混乱是没有任何根据的。”(何堂坤.中国古代金属冶炼和加工工程技术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9:140.)
    ④淮南子(泛论训·卷十三)[M].陈广忠,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3:717.
    ⑤诗经(魏风·十亩之间)[G].刘毓庆李蹊,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71-272.
    ③袁宣萍赵丰.中国丝绸文化史[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9:16.
    ④结绳记事由来已久,从山西大同许家窑文化遗址出土的一千多个石球推断,原始先民们在十万多年前就可能会搓绳和使用绳索了。以技术演进的角度看,搓绳应该是纺纱的前奏,结绳则应该是纺织的发端。——陶洁.传统手工技艺[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2:79.
    ⑤伯余是皇帝之臣,传说其发明了织机。最初没有织机,人们像编织篮子与渔网一样“手经指挂”,这样织出的衣料不致密,不堪穿用。——袁宣萍赵丰.中国丝绸文化史[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9:17.
    ⑥淮南子(泛论训·卷十三)[M].陈广忠,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3:716-717.
    ⑦机杼:织布机。机以转轴,杼以持纬。胜複:《说文解字》载:“胜”—机持经者。《汉语大字典》:织布机上的机件之一,即“筘”。用来确定经纱的密度,保护经纱的位置。《说文解字》:“複”—机持缯者,即织布机的卷轴。——资料来源于:淮南子(泛论训·卷十三)[M].陈广忠,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3:717-718.
    ⑧李也贞.有关西周丝织和刺绣的重要发现[J]//王学理任志儒呼林贵.秦物质文化史[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4:52.
    ①李立新.中国设计艺术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203.
    ②周礼(天官冢宰第一·叙官·幂人)[M].杨天宇,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88-89.
    ③礼记(深衣·第三十八)[M].王梦鸥,译注.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1:513-515.
    ④诗经(魏风·葛屦)[G].刘毓庆李蹊,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62-263.
    ⑤文中释义为:典丝掌管入贡之丝的收授,而辨别丝的种类和精细程度,同时根据丝的价值题写标签。掌管丝的收藏与支出,以准备制作丝制品所用。颁授丝给外、内女工,都按照她们所应当制作的丝制品的种类授予在织造过程中所需用的丝。凡是王用丝绸之物赏赐于臣下也是由典丝负责授给。到了秋季女工们呈现成绩的时候,就接受所献的丝制品加以收藏,辨别丝的种类,同时并登记它们的数目,以待有关官吏下令调用,以及供王赏赐所用。凡是祭祀,供给制作祭服、冕旒等所需用的丝。丧失,供给所需用的丝线、丝绵、丝绳、有绘画的缯帛等物。凡修饰国家器物的,可以前来领受有绘画的缯帛,刺绣的锦、丝线、丝绳等物。——引自:周礼(天官冢宰第一·叙官·典丝)[M].杨天宇,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120-121.
    ⑥周礼(天官冢宰第一·叙官·典枲)[M].杨天宇,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121-122.
    ⑧苦工:指麻织品的织造。——资料均来源于:周礼(天官冢宰第一·叙官·典丝;典枲)[M].杨天宇,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120-122.
    ①江苏铜山洪楼出土的纺织画像石——“孟母断机”(袁宣萍赵丰.中国丝绸文化史[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9:45.)亦可参见:江苏泗洪曹庄出土的汉代画像石——“慈母投杼”,该图上有脚踏提综斜织机的型制。这种斜织机已经有了一个机架,经面和水平的机座成五六十度的倾角,这样改进之后,操作者既可以坐着织造,又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开口后经面上的经线张力是否均匀,经线有无断头。更为重要的是,斜织机已经采用脚踏提综的开口装置。在图中可以看到织工用脚踏一长一短的两块踏板分别带动综线,当脚踏动提综踏板的时候,被踏板牵动的绳索牵拉提综摆杆,前仰后俯,就使得综线上下交替,把经纱分成上下两层,形成一个三角形的织口。这样实行手脚并用,用双脚替代了手提综的繁重劳作,使双手更有效地用在引纬和打纬的动作之上。斜织机的劳动生产率比原始织机可提升十倍以上,秦汉之际,斜织机在我国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的广大地区已经比较普遍。(资料来源于:吴山.中国历代服装、染织、刺绣词典
    [Z].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11:384-385.复见:1976年山东临沂银雀山西汉墓出土的一块帛画上,画有一名妇女操纵手摇纺车的形象(赵翰生.中国古代纺织与印染[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128.)
    ②李学勤.东周与秦代文明[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299.
    ③(汉)班固.汉书(卷二十四上·食货志第四上)[M].北京:中华书局,2011:157.
    ④淮南子(主术训·卷九)[M].陈广忠,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3:499.
    ①秦都咸阳考古工作站.秦都咸阳第一号宫殿建筑遗址简报[J].文物,1976(11).
    ②李学勤.东周与秦代文明[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303.
    ③王学理任志儒呼林贵.秦物质文化史[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4:54-55.
    ⑤王学理任志儒呼林贵.秦物质文化史[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4:54-55.
    ⑥王学理任志儒呼林贵.秦物质文化史[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4:54-55.
    ⑦秦代的染织工艺技术相继发展,生产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并设置有“平准令”下置“暴室”,从事织物的练染生产。秦汉时期的练漂工艺技术,在《考工记》著录的工艺基础之上,逐渐采用草木灰与砧杵相结合的方法精练丝绸,精炼剂的品种由原有的蜃灰和楝木灰等物质的继续扩展,超过了十五种。溯源周代在贵族的朝服中也有麻衣,这些麻衣都是经过精练或施以鲜明的色彩,在《诗经·曹风》中就有“麻衣如雪”的记录,证明此事已经有了漂白麻布工艺的出现。漂白的方法多采用水洗与日晒交替进行的日光漂白法。《考工记》中也曾有“昼暴诸日,夜宿诸井”的记录,此种方法多用于练麻。具体可参见:陈维稷.中国纺织科学技术史(古代部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76.243.
    ⑧浸浆工艺在古代称为“过糊”与“浆纱”,“浆纱”的目的是改善经线的织造性能,如增大强力,减摩和保伸等功效,它是织造准备工序中重要的工艺之一。秦汉时期用生丝进行织造时,因为丝表面富含光滑的丝胶层,故一般不需要上浆。而对于轻薄的纱罗和色织练丝织物;麻则一定要进行经纱上浆。具体可参见:陈维稷.中国纺织科学技术史(古代部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239-240.
    ①田自秉.中国工艺美术史[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85:102-103.
    ②荆州地区博物馆.江陵马山砖厂一号墓出土大批战国时期的丝制品和其它重要文物[J]//李学勤.东周与秦代文明[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301.
    ①李学勤.东周与秦代文明[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302.
    ②“斩衰”——古代一种丧服,是五种丧服中最重要的一种。用最粗麻布制成的丧服,左右和上下不缝,故名;“齐衰”——古代一种丧服,丧服五服之一。用粗麻布制成,以其缉边缝齐;“大功”——古代一种丧服,丧服五服之一。服期九月,用熟麻布缝制。比“齐衰”细,比“小功”粗;“小功”——古代一种丧服,丧服五服之一。用较粗的麻布制成,服期五个月;“缌麻”——古代一种丧服,丧服五服中最轻的一种。用疏织细麻布制成孝服,服丧三个月。——以上资料均来自:吴山.中国历代服装、染织、刺绣词典[Z].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11:17-18.
    ③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江陵马山楚墓发现的衣服和衾被)[G].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124-143.
    ⑤媒染法是借助某种媒介物质使染料中的色素附着在织物上,这是因为媒染燃料的分子结构与其它各种染料不同,不能直接使用,必须经媒染剂处理过后,方能在织物上沉淀出不溶性的有色沉淀。正是由于媒染染料的这一特殊性质,不仅适应于染各种纤维,而且在利用不同的媒染剂后,同一染料还可以染出不同颜色。如《周礼》中所言:“三入为纁,五入为緅,七入为缁”便是此处明证。可参见:赵翰生.中国古代纺织与印染[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172-173.
    ⑥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论丛》编委会.秦文化论丛(第十三辑·党焕英.从秦陵出土文物所见相关彩绘纹饰探讨秦纺织品类的发展)[G].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450-478.
    ①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郭沫若.序言)[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序言(iv).
    ②陶鉴——历代陶瓷形、质与疵伪通考[M].冯雷龙扬志,译注.重庆:重庆出版集团,2009:1.
    ③陶鉴——历代陶瓷形、质与疵伪通考[M].冯雷龙扬志,译注.重庆:重庆出版集团,2009:2.
    ③(西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第六·卷六)[M].卢苇张赞煦,点校.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45.
    ④周礼(冬官考工记第六·总叙·陶人.方瓦人)[M].杨天宇,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653-654.
    ⑤秦俑考古队.秦代陶窑遗址调查清理简报[J].考古与文物,1985(05).
    ⑥田亚岐王保平.凤翔秦公陵园两座小型秦墓的清理[J].考古与文物,1987(06).
    ②王学理尚志儒呼林贵.秦物质文化史[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4:41.
    ①袁仲一.秦代陶文[M].西安:三秦出版社,1987:61.
    ②巫鸿先生曾言:“陶明器的生产一直持续到历史晚期。然而一个主要的变化在东周晚期和汉代发生了,这就是表现人物、动物、建筑和用具的墓葬雕塑的出现。这些新的明器类型被称为‘俑’,其再现性的表现方式使之区别于器物类明器。”(巫鸿.黄泉下的美术——宏观中国古代墓葬[M].施杰,译.北京:三联书店,2013:99.)
    ③王学理尚志儒呼林贵.秦物质文化史[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4:42.
    ④陈直先生曾收集著录秦代陶录,其间先生言:“秦代残陶器八片,前七片在西北大学后身战壕中捡出,第八片在咸阳头道原出土。其颜色俱纯青,第一片有三鹤形姿态最美,二三两片为月牙形,四五两片为月牙形辨文,第六片画果实形,第七片画山峰形,第八片画果实兼藤蔓形,皆是打印而成。与凤翔大画砖同一作风,可惜各器无一完整。”引自:摹庐丛.关中秦汉陶录(下册)[M].陈直,撰辑.北京:中华书局,2006:734.
    ①王学理.咸阳帝都记[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9:493.
    ②从物理属性来分析兵马俑中的陶俑可见其:体积密度:1.84g/cm3;吸水率:17.53%;孔隙率:32.24%。(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始皇陵兵马俑坑一号坑发掘报告(1974—1984)[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
    ③李立新.设计价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92.
    ④程学华.骊山秦代陶业述略[J]//王学理尚志儒呼林贵.秦物质文化史[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4:43.
    ⑤王学理.咸阳帝都记[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9:493.
    ⑥冯先铭.中国陶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219.
    ②王学理.咸阳帝都记[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9:494.
    ①中国国家博物馆.文物秦汉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9:27.
    ②(西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第六·卷六)[M].卢苇张赞煦,点校.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45.
    ③王学理.秦始皇陵研究[M]//王学理.咸阳帝都记[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9:494.
    ④此段文字大致描述了在正月初一这天,在尧的太庙举行禅位典礼的隆重场面。五瑞:即五玉,是诸侯所执的作为信符用的玉器。——引自:尚书(虞书·尧典)[M].王世舜王翠叶,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3:16.
    ①对于陕西凤翔以及宝鸡市郊的一批秦墓中的具体信息可参见:宝鸡先秦陵园博物馆.雍城秦公一号大墓[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0:59-62.(秦都雍城地区出土黄金文物大致就有三处:其一是马家庄秦宗庙遗址;其二是秦公一号大墓;其三是凤翔西村战国墓葬群。其中所出土的器类有金带钩、金节约、金方策、金虎、金串珠、金泡、金戴胜等百余件之多,另外一些铜铁器的柄部也为金柄,其制作年代当属春秋中期至战国中期。)同时亦可参看,宝鸡市博物馆.宝鸡市益门村二号春秋墓发掘简报[J].文物,1993(10).李学勤.益门村金、玉器纹饰研究[J].文物,1993(10)
    ②六瑞:瑞,玉制的信物,《典瑞》郑玄《注》释之为“符信”。文中“六瑞”即指:镇圭、桓圭、信圭、躬圭、谷璧、蒲璧等六种。镇圭:据《考工记·玉人》中记,其为长一尺二寸,是圭中的最长者。圭的形制,据《礼记·杂记下》引《赞大行》中记,其宽三寸,厚半寸,顶端一寸半削成三角形,然依爵等的不同,长度则各不相同,其中公圭九寸,侯伯七寸,子男五寸。桓圭:长约九寸的圭;信圭:长约七寸的圭;躬圭:长约七寸的圭,其与信圭的区别据段玉裁《汉读考》曰,二圭皆刻划有人的形象,但信圭的人形直,躬圭的人形微曲;谷璧:璧,是一种正圆形的玉,中间有孔,谓之好,好之外谓之肉。据郑玄《注》曰,璧径五寸。而文中所言之谷璧,乃是一种刻划有粟文的璧;蒲璧:其大小与谷璧相同,唯刻饰以蒲纹与谷璧相异。琮:外方内圆,圆中空如筒形,郑玄《注》曰,琮为八角形,不确;璋:《说文》曰:“半圭为璋”,是谓如将圭抛开为两半,其一半即为璋形;琥:据贾《疏》曰,是玉雕作虎形;璜:《说文》曰:“半璧也”。可参见:周礼(春官宗伯第三·大宗伯)[M].杨天宇,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280.
    ①原文可见:“玉人之事:镇圭尺有二寸,天子守之;命圭九寸,谓之桓圭,公守之;命圭七寸,谓之信圭,侯守之;命圭七寸,谓之躬圭,伯守之。......”——引自:周礼(冬官·考工记·玉人)[M].杨天宇,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644-648.
    ②诗中释义:赉:赏赐之意;圭瓒:玉柄酒勺;秬鬯:用黑黍与郁金香草酿成的酒;卣:盛酒器,似壶,有曲柄。——引自:诗经(大雅·江汉)[M].刘毓庆李蹊.北京:中华书局,2013:792.
    ③周礼(天官冢宰第一·玉府)[M].杨天宇,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95.
    ④诗经(卫风·淇奥)[M].刘毓庆李蹊.北京:中华书局,2013:144.
    ①林剑鸣张立文.秦陵墓上石刻探微[J]//王学理任志儒呼林贵.秦物质文化史[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4:50.
    ①尔雅(释器第六)[M].胡奇光方环海,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224.
    ②文中释义:黄金四目:孙诒让曰:“铸黄金为四目者,缀之面间,若后世假面具也。”——引自:周礼(夏官司马第四·方相氏)[M].杨天宇,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451.
    ③管子(地数)[M].李山,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3:335.
    ④宝鸡先秦陵园博物馆.雍城秦公一号大墓[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0:56-57.
    ①(西汉)司马迁.史记(楚世家第十·卷四十)[M].卢苇张赞煦,点校.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540.
    ⑤陕西省秦俑考古队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秦陵二号铜马车[J].考古与文物(丛刊第一号),1983:3-62.
    ⑥徐卫民.话说陕西——秦卷(金戈铁马并天下之秦人五百余载的崛兴史)[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10:172-175.
    ①山东省淄博市博物馆.西汉齐王墓随葬器物坑[J].考古学报,1985(02).
    ②张飞龙.中国古代漆器纹饰艺术衍化研究[J].中国生漆,2009(01):摘要.
    ③大漆是漆树韧皮层中分泌出的一种液体,人们通过切割漆树的韧皮层来采集漆液。从漆树的韧皮层中刚刚割下来的漆液是一种乳白色的液体,在空气中,其颜色会逐渐地加深直至变成棕色、棕褐色或黑色。这种不经过任何加工的漆液被称为“生漆”,生漆虽然能够直接进行应用,但由于髹饰效果不佳,一般很少直接使用,生漆在使用之前一般都要经过加工精制,称之为“制漆”。人类最早使用的漆液应该是未经任何加工精制的生漆。可参见:后德俊周嘉华.中国古代日用化学工程技术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11:1.
    ①后德俊周嘉华.中国古代日用化学工程技术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11:19-20.
    ②镶嵌是西周漆器最主要的装饰手法之一,在商代漆器镶嵌工艺的基础上又有了较大的发展。按照镶嵌所用的材料不同,西周的镶嵌工艺又可以分为蚌片镶嵌、蚌泡镶嵌、绿松石镶嵌和贴金箔等四种工艺技术。124③宝鸡先秦陵园博物馆.雍城秦公一号大墓[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0:67.
    ③王学理尚志儒呼林贵.秦物质文化史[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4:51.
    ①楚文化研究论集(第二辑·陈振裕.试论楚墓出土漆器的产地问题)[G].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1:46.
    ②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论丛》编委会.秦文化论丛(第四辑·彭文.从关中地区的髹漆业看关中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交流)[G].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366-392.
    ③漆树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树木,从生物学的角度看,在漆树生长和分泌漆液的过程中,常常要求有较多的水分和较高的温度,在年平均温度为15℃左右、年平均降雨量为1000mm左右的地区,比较适宜于漆树的生长。楚人从立国之初的“僻在荆山”(即现今的鄂、豫、皖的交界地带),到后来疆域的不断扩大,其中心区域仍然在长江中游或中下游。从现代气象学的有关资料来看,以楚国故都湖北江陵纪南城所在地的荆州来说,其年平均温度约为15—17℃,年平均降雨量约为1100mm,这种亚热带的气候极其适宜漆树的生长。又如在湖北西部盛产生漆的利川市,其海拔高度一般在1100m左右,年平均气温约在13℃,年降雨量约为1300mm左右。从今天有关的资源统计得知,我国现今漆树分布的中心区域,主要包括秦陵、大巴山、武当山、巫山、武陵山脉一带,这些地区既有大面积的天然漆树,也有成片分布的人工栽培的漆树林。可参见:后德俊周嘉华.中国古代日用化学工程技术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11:27.
    ①(汉)桓宽.盐铁论(卷六·散不足第二十九)[M].王利器,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356.
    ①苏炳琦先生曾言:“阶级产生于分工,社会分工导致社会分化,这是由氏族到国家产生的一般道路。这也是中国古代国家发展中的‘原生型’”——引自:苏炳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11:134.
    ②张忠培先生曾提出:“单偶制家庭在家族中地位的增强,为专人所从事,而且担任这祀与戎职责的人已形成为阶层,成为凌驾于社会之上并控制着社会的权贵。这时的祀与戎,在本质上与史前时代的祀与戎已存在着严格的区别,成为国家管理社会的职能,史前的氏族父权家族仍然是联结单偶制家庭的社会基层单位。”——引自:张忠培.中国考古学——走向与推进文明的历程(中国古代文明形成的考古学研究;中国古代的文明与文化)[G].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4:246.302.
    ③英国学者柴尔德(V. G. Childe)1950年发表的《都市革命》,认为文明开始的标准就是城市的诞生,化解为具体的衡量指标有十项:“一座城市的居住人口达到一定对规模(7000—20000人);出现了靠农民剩余粮食养活的手工业者、商人、官员和僧侣等;制定了税收制度;城市中心拥有宗教建筑;由僧侣、军官、贵族组成的统治阶级;文字与记数系统;实用科学技术的发明(数学、天文学、历法等);专业艺术创作;远距离贸易;基于地域而不是亲属构成的国家组织。”(中国国家博物馆.文物史前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9:184.)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2.张雁南先生亦曾提出:“人类物质性的消费主要指的是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消费,因为衣食住行最能反映出一个时期人们的消费支出与消费结构。”(张雁南.唐代消费经济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2009:32.)
    ⑤张道一.张道一选集(造物的艺术论)[G].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231.
    ⑥原文可见:“凡物不足以讲大事,其材不足以备器用,则君不举焉。君,将纳民于轨、物者也。故讲事以度轨量,谓之‘轨’;取材以章物彩,谓之‘物’;不轨不物,谓之乱政。乱政亟行,所以败也。”国君就是把人民的行为纳入法度与礼制的规定,所以用讲习大事的行动来检验法度,就叫做“轨”;选取材料来表明器物的文采,就称为“物”;既不合乎法度,又不合乎礼制,就是乱政。——引自:左传(隐公五年·臧喜伯谏观鱼)[M].刘利纪凌云,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2:25.
    ①田兆元田亮.商贾史[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28-40.
    ②张道一先生在《造物艺术论》一文中指出:“人们制造物品,都是带有具体的实用目的的,所谓‘物以致用’,‘物尽其用’。如果离开了具体的用途,也就失去了它的价值。我们在研究设计艺术的历史时,‘不单是为了如数家珍,还要探源求实,在历史的经验中找出前进的方向’。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要探讨物何以致用,又怎样尽其用,融入在当时之历史语境中,方能做出适当的解答。”——引自于:张道一.张道一选集(造物的艺术论;为生活造福的艺术)[G].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232.248.
    ③盐铁论(卷一·本议第一)[M].王利器,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3.《盐铁论》是一部具有文学特色的经济史料,同时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有关盐铁问题的结构严谨且体制统一的专著。它以对话的形式客观记录了御史大夫及其僚属与贤良、文学的互相诘难,不但显示了双方针锋相对的观点,而且在唇枪舌战中展示了双方的感情与风采,两种不同类型人物的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④“致民、致远、利天下”多指“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逐渐有了社会分工和生产物的剩余之后,伴随着生产者之间的直接物物交换,才逐渐产生了以交换为主要运行模式的商业萌芽。
    ⑤关于“消费”的概念,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消费,一般多指生活消费,是人们消耗消费资料(包括物质消费品、精神文化消费品和劳务消费品)来满足自己的物质文化需要的行为;生活消费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通常所说的消费,一般指的是个人生活消费。广义的消费,是指人类一切消耗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行为。具体而言,除了生活消费以外,还包括生产性消费,即通过消耗生产资料(包括原材料及其辅助材料)而生产出新产品的行为和过程。——具体可参见:张雁南.唐代消费经济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2009:1-14.
    ①李立新.中国设计艺术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247.
    ②淮南子(第十一卷·齐俗训)[M].陈广忠,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2:574-575.
    ③(西汉)桓宽.盐铁论(卷一·错币第四)[M].王利器,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57.
    ④易经(系辞下)[M].孙振声,译注.北京:中外文化出版公司,1990:465-467.
    ①淮南子(第六卷·览冥训)[M].陈广忠,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2:321.
    ②在新石器时代的许多沿海或沿河遗址多有贝丘堆积,其中含有大量的贝壳与鱼骨,这些动物硬壳大部分发现于地层与灰坑中。如三里河遗址中发现有黑鲷、文蛤、毛蚶、青蛤、蛤仔、亚克棱蛤、近江牡蛎、乌贼骨等。不同的软体动物分布于不同的地区或地域,如中华圆田螺主要分布于华北和黄河流域的遗址中;沿海遗址中发现的种类则比较杂乱,往往是既有淡水动物又有海生动物,蚌类之肉既可以食用,又可以用来制作工具或装饰品,且对其的捕获也相对较易,是新石器时代沿海或沿河居住的居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可参考:中国国家博物馆.文物史前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9:136-137;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新石器时代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298.
    ③(西汉)桓宽.盐铁论(卷一·错币第四)[M].王利器,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57.
    ④尚书(周书·酒诰)[M].王世舜王翠叶,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2:199.
    ⑤管子(地数)[M].李山,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3:334-335.文中强调国之经济建设应该注重商品流通,善于轻重权变,善于适时开发与收闭,及时调放与控制,并能通晓物价之高低,掌握政令缓急之策略的适时运用。
    ①汲冢周书(大聚)[M]//田兆元田亮.商贾史[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8.
    ②周礼(地官司徒第二·叙官·第二十七·司市)[M].杨天宇,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206-212.
    ①礼记(第五·王制)[M].王梦鸥,译注.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1:123.文中大意略为:凡是圭璧金璋等贵重的物品皆不准在市场上买卖。其它如酬劳有功的车服,祭祀宗庙所用的器皿、牺牲,亦不准在市场上买卖。军器或不合规矩的日用品以及兵车,亦不准在市场上买卖。布帛之类,如果质料、幅度、色彩不够标准,亦不准在市场上买卖。手工制作的锦文珠玉以及现成的衣服和饮食品亦不准在市场上买卖。未到时间的五谷,未成熟的水果,未成才的树木以及幼小的禽兽鱼鳖,亦不准在市场上买卖。
    ②田兆元田亮.商贾史[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11.
    ③国语(周语上·芮良夫论荣夷公专利)[M].陈桐生,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3:13.文中芮良夫提出:周王室的衰微源自荣夷公的独善百物之利。天地之间的各种物质,人民都要取用,这是天道使然,在此般情形之下,荣公又怎能独善专权呢?国家要想长治久安,人民要能安居乐业的,国王就应该疏通财利而上用于神下用于民,使神民与各种物质都能各得其所。
    ①《尚书·大传》曰:“贩于顿丘,就时负夏”,《孟子》曰:“‘迁于负夏’,是也。”《绎史》卷十引《尸子》:“顿丘买贵,于是贩于顿丘;传虚卖贱,于是债于传虚,以均救之。”至此,田兆元先生曾言:在贱的地方买,到贵的地方卖,这是一种精明的商业行为。这种身体力行的经历是炎黄所没有过的,所以舜是我们所知道的亲自从事买卖的第一人,可称为“华夏第一贾”。
    ②(汉)班固.汉书(卷九十一·货殖传第六十一)[M].北京:中华书局,2011:901-902.引文中详尽描述了春秋以来由于商贾势力的发展所造成的“礼谊大坏,上下相冒”之类的社会现象,上层统治者基于商贾势力日渐强大对社会政治、经济结构所造成的冲击影响,为巩固政权安定与社会和谐,各国政府便相继出台了抑制商贾的种种措施。
    ③在《孟子·滕文公上》中陈相曾言道:“从许子之道,则市贾不贰,国中无伪,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布帛长短同则贾相若,五谷多寡同则贾相若,屦大小同则贾相若。”曰:“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百,或相千万。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巨屦小屦同贾,人岂为之哉?从许子之道,相率而为伪者也,恶能治国家?”此段文字中孟子的观点为:物品之间的不一致,就是物品的本身之特性使然,或者相差一倍五倍,或者相差十倍百倍,或者相差千倍万倍。若要强行把它们等量齐观,就是淆乱天下。优质的鞋子与粗劣的鞋子所售价格一样,人们又怎能接受呢?要是果按许子所言去引导天下人进行欺骗,君王又怎能治理国家呢?——具体可参见:孟子(滕文公上)[M].金良年,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113-114.
    ①(汉)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二十九·货殖列传第六十九)[M].卢苇张赞煦,译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986.值此徐飚先生曾言道:“扩大了的工艺造物活动首先对农业造成了冲击,结果导致了大量农业人口流向工商业,这也就是在当时曾引起各国政治家普遍关注的所谓变业现象。究其原因,盖与当时农、工、商各行业之间显著的贫富差别紧密相连。与此同时,农业人口的流失不仅直接影响到国家的财政实力,而且也影响到国家的兵力来源。因此该时期手工业的发展对国家安定的两大支柱,即农业与战争都带来了明显的消极作用。”——可参见:徐飚.成器之道——先秦工艺造物思想研究[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8:39-44.
    ②墨子(辞过)[M].方勇,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40.
    ③五蠹在此主要指:学者(儒家)、言谈者(纵横家)、带剑者(游侠刺客)、患御者(逃避兵役的人)、商工之民(商人与手工业者)。韩非子认为,这五种危害国家的人就像蛀虫一样,君主应当尽力清除。可参见:韩非子(五蠹)[M].高华平王齐洲张三夕,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2:720.
    ④(汉)王符.潜夫论(卷三·浮侈第十二)[M].(清)汪继培,笺.彭铎,校正.北京:中华书局,2011:120.
    ①(汉)桓宽.盐铁论(卷一·本义第一)[M].王利器,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3.
    ②此“抑”之意可取之:“皇帝之功,勤劳本事,上农除末,黔首是富。”事实上秦始皇在“除末”的执行过程中是有所变更的,并将商业活动纳入了法制的轨道,给工商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力的条件,主要表现在以下诸端:其一,把被灭国家的大工商业富豪迁往边地,没收其原有之财富,甚至包括一切不动产与奴隶,并让他们在新地重操旧业;其二,除了官营大规模矿冶之外,对私营盐铁业施行承包收租制。正所谓在《盐铁论·非鞅篇》中所言:“商君相秦,外设百倍之利,收山泽之税。”;其三,褒奖富商大贾,鼓励有利于国家的商品生产;其四,全国统一,从宏观上给工商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统一度量衡制与货币,便利了商品流通与交换,也保证了国家税赋的推行;“堕坏城郭,决通川防,夷去险阻”的施行,加强了全国性的经济联系,同时也解除了关卡林立对商贾的盘剥。具体详细内容可参见:王学理.咸阳帝都记(第三章·“渭水贯都”的规模)[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9:187-188.
    ③此“利”之意可取乎:“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莫大乎盛人”,此之谓也。——取自:(汉)班固.汉书(卷九十一·货殖传第六十一)[M].北京:中华书局,2011:901.
    ④雍城市场位于城址区北部,其南部约1000米处是马家庄宗庙遗址,这种布局与古籍中记载的“前朝后市”的布局完全吻合。该遗址区为全封闭空间,平面呈长方形,面积34000平方米。市场四周以夯墙,西墙长166.5米,南墙长230.4米,东墙长156.6米,北墙长180米,墙宽1.8—2.4米。四面墙的中部各有一座“门塾”遗址。已发掘的西门南北长21米,东西宽14米,建筑平面呈凹字形,在门的入口处有大型空心砖踏步,从门四周的柱洞及瓦片堆积情况推断,其门上应有四坡式大屋顶建筑,为一座封闭式露天市场。具体可见:宝鸡先秦陵园博物馆.雍城秦公一号大墓[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0:144-146.
    ①(汉)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二十九·货殖列传第六十九)[M].卢苇张赞煦,译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983.
    ②(汉)班固.汉书(卷二十四下·食货志第四下)[M].北京:中华书局,2011:165.
    ③(汉)司马迁.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M].卢苇张赞煦,译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55.
    ④据李学勤先生在《东周与秦代文明》一书中言及:秦代“市”的管理单位为“市亭”。睡虎地出土的陶器,多有“安陆市亭”印文,而漆器烙印则省略为“安市”。同样,咸阳一带所出秦陶器上的“咸市”、“咸亭”,四川青川所出土的秦漆器上的“成市”等例,是“咸阳市亭”或“成都市亭”的省略。器物上之所以加上此类铭文,皆因它们都是在市场上销售的商品。市亭一方面稽察市场的秩序,一方面向商贾收税,上交朝廷。手工业者把商品拿到“市亭”上来,也要向“市亭”交税。在“市亭”中以亭啬夫担任市政长官,负责掌管事务,征收市租、税收,维护市场秩序。在市肆内的店铺都分类排列,叫做“列肆”,在其中间的人行道称为“隧”。在列肆内的商贾都要编入市籍,以五户为一“伍”,成为“列伍”,设置“列伍长”为市内商贾的首领。具体可参见:王学理任志儒呼林贵.秦物质文化史[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4:123-125;亦可见:李学勤.东周与秦代文明[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213-214.
    ⑤具体可见云梦睡虎地秦简中《关市律》之律令言:“为作务及官府市,受钱必辄入其钱缶后中,令市者见其入,不从令者赀一甲。”
    ⑥(汉)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二十九·货殖列传第六十九)[M].卢苇张赞煦,译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986.
    ⑦言及关中之沃野,在《汉书·娄敬传》中颜师古《注》曰:“财富所聚为之府,言关中之地物饶多,可备赡给,故称天府。”
    ①荀子(王制)[M].方勇李波,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3:125.
    ②(汉)赵晔.吴越春秋[M].张觉,译注.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序言.
    ①(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第六十九)[M].卢苇张赞煦,译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982.
    ①(汉)司马迁.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M].卢苇张赞煦,译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52-53.
    ②李立新先生在《中国设计艺术史论》一书中曾指出:“在对历史的审视中,我们不能忘记家庭手工业的小生产作坊对造物设计发展所起的作用,在民营手工业未有发展的情况下,家庭作坊是最佳的造物生产结构,有其历史的合理性。罗森堡和小伯泽尔认为,‘家庭是最古老的的社会组织,它也很可能是最古老的经济组织’,就中国的情况来说,自原始社会晚期一直到封建社会,就一直是以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为基本形式。”具体可参见:李立新.中国设计艺术史论(第六章·设计史运行的动力结构——二.家庭作坊的历史合理性)[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247.
    ③孟子(滕文公上)[M].金良年,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112.
    ①(汉)桓宽.盐铁论(卷六·水旱第三十六)[M].王利器,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429.
    ②(汉)班固.汉书(卷二十四下·食货志第四下)[M].北京:中华书局,2011:174.
    ③(汉)桓宽.盐铁论(卷六·水旱第三十六)[M].王利器,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430.
    ④(汉)桓宽.盐铁论(卷六·水旱第三十六)[M].王利器,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430.
    ⑤(汉)司马迁.史记(卷三十·平准书第八)[M].卢苇张赞煦,译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461.
    ⑥(汉)桓宽.盐铁论(卷六·水旱第三十六)[M].王利器,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430.
    ①(汉)司马迁.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第八)[M].卢苇张赞煦,译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677.
    ②杨宽吴浩坤.战国会要(卷一百一十二·食货三十二·租赋总类·田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1071-1076.其所例举之条目分别出自于:《史记·六国年表》;《史记·商君列传》;《汉书·食货志上》;《商君书·垦令》;《商君书·垦令》《商君书·农战》;《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睡虎地秦墓竹简·田律》等。
    ③杨宽吴浩坤.战国会要(卷一百一十二·食货三十二·租赋总类·口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1077-1078.其所例举之条目分别出自于:《商君书·垦令》;《商君书·去强》等。
    ④杨宽吴浩坤.战国会要(卷一百一十二·食货三十二·租赋总类·杂税)[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1078-1079.其所例举之条目分别出自于:《盐铁论·非鞅篇》;《淮南子·泛训论》;《吕氏春秋·孟冬纪》;《吕氏春秋·季冬纪》;《商君书·御盗》;《商君书·垦令》;《九章算术·衰分.均输》;《睡虎地秦墓竹简·田律》等。
    ①黄今言.秦汉赋役制度研究[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88:230-239.
    ②黄今言.秦汉商品经济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11.
    ③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论丛》编委会.秦文化论丛(第十二辑)[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5:502-506.
    ④(汉)桓宽.盐铁论(卷一·本议第六)[M].王利器,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4-5.
    ①(汉)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二十九·货殖列传第六十九)[M].卢苇张赞煦,译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982.
    ②黄今言.秦汉商品经济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12.对于日常的生活器用,包括陶器、漆器、木器、编织物等手工业品,也不是每户小农都能自己生产的,他们同样要出售农产品然后拿钱在市场上买进,实现彼此之间的商品交换。而对于缺少土地和生计的贫苦农民,则要通过副业生产,来实现互通有无。
    ③吴小强.秦简日书集释[M].长沙:岳麓书社,2000:85.89.101.122.同时有可参见:何清谷.秦史探索
    (秦始皇时代的私营工商业)[G].台北:兰台出版社,2004:334-335.
    ①在秦代专业农户以专门生产某种产品为主,其生产的目的除了满足自己自足的生活所需与所交税赋之外,则把剩余之物投入市场。而早期的田庄主则不完全一样,他们往往占有较大面积的地产,其经营目的与经营方式都较为复杂。随着封建制度的逐步确立,土地的私有制渐自蔓延开来,战国时期各国贵族和官吏就拥有数量数量不少的土地,其土地的私有形制日益强化,特别是在战国时期商品货币关系迅速发展的情况下,不少田地甚至已经进入了交流与流通领域。至秦汉时期,在关中、关东境内的土地开始逐渐走向集中,汉代董仲舒曾言:“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此时的土地买卖是土地私有权加强的一个重要标识。自此那些获得大量土地田庄的地主阶层经营地产之方式大抵可以分为两种,其一,是把土地以租种的形式交予农民之手,委托经营;其二,是自营田庄。这两种形式之间略有不同,前者是地租的收取,与商品交换无关,而后者则会产生大量的剩余产品,足可用于市肆交易流通。具体可参加:晁福林.春秋战国的社会变迁(第三章·社会性质的演变)[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545-615.
    ②黄今言先生曾在谈及“秦汉商品交换与商业形态发展”时言之:“小农阶层为了实现基本生活资料的余缺调剂,也需要参与市场的商品交换。他们将其自给性的或剩余的部分产品投向市场,因其不足又从市场上买进自己必需的物品,从而实现余缺调剂。事实表明,小农阶层需要买进的除了铁器以外,主要是一些基本的生活资料的获取。”(黄今言.秦汉商品经济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11.)
    ③(汉)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二十九·货殖列传第六十九)[M].卢苇张赞煦,译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987.
    ①文中释义:凡是百姓,自成年以上,就分别归属于农、工、商三种职业。农民生产粮食,工匠制作器物,商人经营货物。凡举措与农时不相适应的,就叫做不详之至。原文详见:吕氏春秋(士容论第六·上农)[M].北京:中华书局,2013:965.
    ②(汉)班固.汉书(卷二十四下·食货志第四下)[M].北京:中华书局,2011:157.
    ③直销商业,是指“在没有商人作媒介的情况下”的商业买卖活动,是商品生产者将自己生产的产品直接推销给消费者的商业形态。可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1017.
    ④(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第六十九)[M].卢苇张赞煦,译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986.
    ①林甘泉先生认为:“长途贩运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分裂割据、关卡林立的春秋战国时代是难以想见的。长途贩运作为一种商业行为,细分起来大抵有三种类型:一种是单纯的货物运输;另一种是运销,即货物运输与销售相结合;第三种则是产、运、销一体化。此间对商贾的职责也有明确的划分,所谓行商曰商,坐商曰贾。可以说,坐商是在市场上守着店肆出售货物的商人,而行商则主要是搞流通的,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从事长途贩运的商人。”可参见:林甘泉.中国经济通史——秦汉经济卷(第十二章·都市与商业)[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349-351.
    ②管子(小匡)[M].李山,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3:130.
    ③(汉)司马迁.史记(卷八十七·李斯列传第二十七)[M].卢苇张赞煦,译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769.
    ②(汉)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二十九·货殖列传第六十九)[M].卢苇张赞煦,译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985.
    ④(汉)司马迁.史记(卷三十·平准书第八)[M].卢苇张赞煦,译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455.
    ①(汉)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二十九·货殖列传第六十九)[M].卢苇张赞煦,译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982.
    ②(汉)班固.汉书(卷二十四下·食货志第四下)[M].北京:中华书局,2011:169.
    ④论语(子张篇第十九)[M].杨伯峻,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3:226.
    ①周礼(冬官·考工记·匠人)[M].杨天宇,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665.
    ⑧(晋)常璩.华阳国志(第三卷·蜀志)[M].济南:齐鲁书社,2012:29.
    ①韩非子(外储说右上·说三)[M].高华平王齐洲张三夕,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2:486.
    ①何清谷先生在论及秦代商业时曾言:“秦王朝对盐铁业采取的包商政策和对边塞商人的优待政策,有利于调整工商业的布局、开发山林川泽和发展民族地区贸易。对市场采取一些列管理措施限制了奸商的欺诈,保护了正常的商品交换,加之夷平六国设置的关塞、险阻、修筑大驰道、统一度量衡和货币等,客观上都有利于富商大贾周流天下。”引自:何清谷.秦史探索(秦始皇时代的私营工商业)[G].台北:兰台出版社,2004:333-334.
    ②何清谷先生认为:秦代之“迁”大抵有两种形式:其一是用赐爵、免役等措施招徕内地居民迁往边县或陵邑;另一种“迁”是完全强迫的,按秦律这种迁是流刑的一种,就是把罪犯押解到荒远地区或便于监督的地方去的一种刑罚。自秦昭王起,认为秦人征服之地的大工商业家皆为不轨之民,故采用这种刑罚惩治。始皇在统一六国的过程中,每占一地,便强迫那里的大工商业家迁往外地。六国的工商业家如俘虏一样被迫迁往它地,被迫离开自己长期经营的产业或店铺,一切不动产与奴隶皆被没收,但秦始皇的此般目的似在消弭六国的残余经济势力,对于他们的经营能力还尽可能的加以利用,故迁入新地后允许继续冶铸经商,重操旧业。其次为谪,在秦律中称为“適(谪)罪”,亦属流刑,即把罪犯发配到偏僻地区去戍守或落户。秦始皇为实现对岭南的占领,因北方士兵初去不服水土,死亡率很高,故采用了谪戍的办法,这些被发配到岭南的七种人叫做“七科谪”。其中就包括当时的商人,但这项措施似乎不在全国推行,被谪戍的大多为六国之商人,本国商人除外,而且仅谪发有市籍的商人,无市籍的皆不在此列。同时何清谷先生曾作出了秦代中央政府对私营盐铁业可能实行的是包商政策。商鞅变法时就采取了“一山泽”之政策,始皇时期继续推行了这项政策,政府虽对关东大冶铁家施行流刑,但是鉴于许多地方的矿藏国家尚无力开发,为了利用他们的生产能力与管理经验,故允许他们仍然开矿冶铁。可参见:何清谷.秦史探索(秦始皇时代的私营工商业)[G].台北:兰台出版社,2004:326-330.
    ④圜钱又称“圜化”、“环钱”,项隆元先生提出其可能是从纺织工具中纺轮演化而来的。其钱体呈圆形,中央有穿孔,类似玉璧,因此古人沿用璧、环、瑗的专称来称呼其形体的各部分,圜钱的穿孔称之为“好”,钱体称之为“肉”,肉之内外边缘如有线状凸起者,称为“郭”。在秦国圜钱分为圆形圆孔与圆形方孔二种,前者为早期,后者则为后期以及秦代所通用的“半两”货币的主要形制。如果以廓边来区分,无廓在前,有廓在后。可参见:林甘泉.中国经济通史——秦汉经济卷(第十四章·货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386-394.项隆元.中国物质文明史[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143-154.
    ⑤燕国、楚国与秦国都并行过魏、韩、赵的主要流通货币“布”钱,赵国并行过齐国、燕国的“刀币”,齐国并行过燕国的主要货币“明”刀钱,而且除了楚国以外,各国都普遍铸造了圜钱,列国货币出现了相互接近的现象,说明各国之间发展商业交换的需要正在日益冲破政治与地域的分割。可参见于: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秦代考古[M].郑州: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编印,1984:21.
    ⑥(汉)司马迁.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M].卢苇张赞煦,译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55.
    ⑦林甘泉.中国经济通史(秦汉经济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389.
    ①源自于《睡虎地秦墓竹简》之“金布律”——原文释义为:官府收入钱币,以一千钱装为一畚,用其令、丞的印封缄,钱数不满一千的,也应封缄。钱质的好与坏,不应区别对待,都应装在一起。出钱时,要把印封呈献给令、丞检视,然后启封使用。百姓在交易时使用钱币,质量的好与坏不以区分一概使用,不准人为地选择。(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M].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55.)
    ①(汉)班固.汉书(卷二十四下·食货志第四下)[M].北京:中华书局,2011:165.秦始皇施行货币改革的主要内容是统一货币、废止六国旧币。据《史记·平准书》中载:“乃至秦,中一国之币为三等,黄金以镒,为上币。铜钱识曰半两,重如其文,为下币。而珠玉龟贝银锡之属,为器饰宝藏不为币。然各随时而轻重无常。”统一货币包括统一货币的型制与铸币权,型制即是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使用的外圆内方,文曰“半两”的铜钱。铸币权收归中央,由中央集权政府统一鼓铸货币,任何地方与个人不能私自铸造。可参见: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论丛》编委会.秦文化论丛(第六辑·彭文袁红蕾——从考古资料看秦代币制改革及其对商品经济的影响)[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8:265-277.
    ②林甘泉先生在《中国经济通史——秦汉经济卷》中曾言:“从秦末‘半两’钱铸行的情况来分析,说明秦国货币已经遇到了严重的问题。秦始皇一死,秦二世刚即位,就立即实行‘复行钱’,也在情理之中。而秦王朝二世而亡,更加速了半两钱货币体系的崩坏。”引自:林甘泉.中国经济通史——秦汉经济卷(第十四章·货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395.
    ①礼记(第十四·明堂位)[M].王梦鸥,译注.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1:281.
    ③(汉)刘向.战国策(卷五·秦三·蔡泽见逐于赵)[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126.
    ②丘光明.中国古代度量衡(七·从商鞅变法到秦始皇统一度量衡)[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84.
    ①秦简《效律》规定:石(一二零斤)不准确,误差在十六两以上,罚一甲;钧(三十斤)不准确,误差在四两以上,罚一盾;斤(十六两)不准确,误差在三铢以上,亦罚一盾;桶(十斗)不准确,误差在二升以上,罚一甲;斗(十升)不准确,误差在半升以上,罚一甲;升不准确,误差在二十分之一升以上,罚一盾;称黄金所用天平砝码不准确,误差在半铢以上,亦罚一盾等。具体可参见:何清谷.秦史探索[G].台北:兰台出版社,2004:333.
    ②(汉)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M].卢苇张赞煦,译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773.
    ③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M].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57.
    ④王学理.秦都咸阳[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91-97.
    ⑤王学理.咸阳帝都记[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9:195.
    ①原文可见:“民之内事,莫苦于农,故轻治不可以使之。奚谓轻治?其农贫而商富,故其食贱者钱重,食贱则农贫,钱重则商富;末事不禁,则技巧之人利,而游食者众之谓也。故农之用力最苦,而赢利少,不如商贾、技巧之人。苟能令商贾、技巧之人无繁,则欲国之无富,不可得也。故曰:欲农富其国者,境内之食必贵,而不农之征必多,市利之租必重。则民不得无田,无田不得不易其食,食贵则田者利,田者利则事者重。”可参见:商君书(外内第二十二)[M].石磊,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2:182.
    ②引自《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其间“布”就是把证明身份的“传”交给市吏,不明身份而允许与之交易,则要“赀一甲”受到相应的经济制裁。与此同时,在《秦律十八种·司空》中载:“舂城旦出繇
    (徭)者,毋敢之市及雷舍阓外;当行市中者,回,行。”刑徒禁止入市,以免扰乱市场秩序。——具体可见:黄今言.秦汉商品经济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82.
    ①在古之中国对“礼”的释义大抵体现在王室与国家制度的肃穆森严、王朝祭礼的繁琐精细、王朝或国家仪式与军队的出征以及王室贵族的生活器用甚至波及影响到布衣庶民的生产与生活的领域。总之“礼”所涵盖的内容几近囊括了王室与国家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举凡希望王政清明、经济均平、文化博大之类的理想及在这些领域建立典制的努力”,几乎无一不与其息息相关。可以这样说,“在中国历史上传承了数千年的‘礼’涵盖了中国古代人从政治理想到社会伦理,从抽象思维到制度设计,从逻辑推理到形象审美等所有方面的最高智慧”。“自汉至清的学者在经学研究的框架下,对作为‘礼’组成部分的井田、宫室、衣服、车马、器物制度和冠、婚、丧、祭等仪式方面的考证做出了卓越的成绩,尤其是清代学者更是在‘礼’名制度考据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本章也就是基于“礼”文化的多元释义而做出的其与秦人之征战间的关系考究,古之秦国“实战”与“礼战”从来就是二元一体,不可分割的,那么“礼战”所用之器与实战之用器间有无贯通,在其形式与造型的演变与推演中能否找到隐匿在秦代兵器中的某些时代信息,是我们所要关注的重点。——引用文字可参见杨英.祈望和谐——周秦两汉王朝祭礼的演进及其规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1-3.
    ②(西汉)司马迁.史记(苏秦列传第九·卷六十八)[M].卢苇张赞煦,点校.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679-689.
    ①(西汉)司马迁.史记(张仪列传第十)[M].卢苇张赞煦,点校.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689-698.
    ②(西汉)司马迁.史记(苏秦列传第九·卷六十八)[M].卢苇张赞煦,点校.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682.
    ③荀匡.荀子(议兵)[M].,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3:231.242.
    ④(西汉)司马迁.史记(张仪列传第十·卷七十)[M].卢苇张赞煦,点校.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693.
    ⑤(汉)刘向.战国策(韩策一·张仪与秦连横说韩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934.
    ⑦尉缭子·兵令上[M]//王学理尚志儒呼林贵.秦物质文化史[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4:173.
    ⑧商君书(境内第十九)[M].石磊,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2:161-167.
    ①兵器作为军队的主要装备,可以被直接用来杀伤敌人之有生力量,破坏乃至摧毁敌方的作战设施,是进攻和防卫的凭借。因此兵器质量的优劣对战守双方胜负的关系极为重大。荀况就曾在《荀子·议兵》中云:“械用兵革攻完便利者强,械用兵革窳楛不便利者弱。”——可参见:王学理.解读秦俑——考古亲历者的视角(兵器篇)[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1:213.
    ②郭沫若先生曾言:“工艺美术是测定民族文化水平的标准,在这里艺术和生活是密切结合的......遗品大率出自无名作家之手。历代劳动人民,无分男女,他们的创造精神,他们的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毅力,具有着强烈的生命脉搏,纵隔千万年,都能使人直接感受,这是值得特别重视的。”引自:郭沫若.一九六四年六月廿五日.(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序言.)
    ③楚辞(九歌·国殇)[M].林家骊,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3:76.
    ④具体可参见: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始皇陵兵马俑坑一号坑发掘报告(1974-1984)[J].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秦俑坑考古队.秦始皇陵东侧第二号兵马俑坑钻探试掘报告[J].文物,1978(05);秦俑坑考古队.秦始皇陵东侧第三号兵马俑坑清理简报[J].文物,1979(12).
    ⑤秦之弓干以皮革条缠绕,其长度约为147.2—176.1cm,弦长约为117—140cm,弩臂前承弓,后端装置铜机件。秦俑坑中弓弩出土时,往往盛于韬中。弩韬状如张翼的飞鸟,其测量规格约为144×19cm,似为麻织物所编制,外部髹饰以漆。由于箭杆及箙、弓干及韬均已腐朽,尚难以辨识是否为古籍文献中所记载的由山桑木制其弓,以箕草编织袋。——可参见:王学理.解读秦俑——考古亲历者的视角(兵器篇)[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1:342.
    ①文中数字资料来源于王学理任志儒呼林贵.秦物质文化史[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4:176-177.
    ①“弓长六尺有六寸,谓之上制,上士服之;弓长六尺有三寸,谓之中制,中士服之;弓长六尺,谓之下制,下士服之。”——周礼(冬官·弓人)[M].杨天宇,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690.
    ①周礼(夏官·司弓矢)[M].杨天宇,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461-464.司弓矢掌管六种弓、四种弩与八种矢的制作法式,辨别它们的名类与种类,负责它们的保管,以及它们的颁授与收回。仲春之季献弓与弩,仲秋之季献矢与箙。其中王弓、弧弓是两种弓体相类似的弓,郑玄《注》曰:“往体寡、来体多,曰王、弧。”孙诒让曰:“往体,谓弓体外桡;来体,谓弓体内向。凡弓......但以往来之多少为强弱之差。”王弓与弧弓是六弓中最强的两种;夹弓、庾弓多以授射禽兽,郑玄《注》曰:“往体多、来体寡,曰夹、舆。”这是六弓中较弱的两种弓,常用于近射;唐弓、大弓是两种强度适中的弓,郑玄《注》曰:“往、来体若一,曰唐、大。”
    ②候旭.云梦睡虎地秦简的发现[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1:23-42.同时又可参见:工藤元男.睡虎地秦简所见——秦代国家与社会[M].广濑熏雄曹峰,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③《孙膑兵法·势备》中云:“发于肩膺之间,杀人百步之外”形容的是射程仅有百米之内的臂张弩。据《战国策》中所言,战国时期的韩国步卒就已经可以熟练地击发“蹠劲弩”,“蹠”的释义应为足踏,故可说明韩国士卒所用之“蹠劲弩”应为蹶张弩。——资料来源可见:王学理.解读秦俑——考古亲历者的视角(兵器篇·肆配套的远射程兵器弩弓矢——对秦俑坑弩弓矢研究的思考)[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1:300.同时可参见,(汉)刘向.战国策(韩策一·苏秦为楚合纵说韩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930.
    ④王学理.解读秦俑——考古亲历者的视角(兵器篇·肆配套的远射程兵器弩弓矢——对秦俑坑弩弓矢研究的思考)[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1:300.
    ①云梦睡虎地秦简(均工律)中有此律条:“公甲兵各以其官名刻久之,其不可刻久者,以丹若漆书之。”在秦俑坑中出土的铜戟内、剑身的基部、矛骹和铜铍身上,都铭铸或刻写着“寺工”二字,从“寺工”只铭及兵器和军械之上,而在其它物品上却少见之,应与兵器制造权限有直接关联。同时由于古籍文献中并无明文记载,故陈直先生在《古器物文字从考》一文中曾这样断说:“与高奴工、栎工相类的寺地之工,或虽言其‘应系官工’又疑其为上林、相国府中专职之寺工。”秦之“寺工”乃庄襄王为质三晋归秦为王之后仿效三晋之制而改革秦制后所创,庄襄王时秦“寺工”之官称“寺工师”,始皇继位后始改为“寺工”。——可参见:王学理.解读秦俑——考古亲历者的视角(兵器篇)[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1:244;陈平.早期中国文明——关陇文化与嬴秦文明[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706;陈直.古器物文字从考[J].考古,1963(02);无戈.“寺工”小考[J].人文杂志,1981(03);陈平.《寺工小考》补议[J].人文杂志,1983(02);黄盛璋.寺工新考[J].考古,1983(09);黄盛璋.新出秦兵器铭刻新探[J].文博,1988(06).
    ①王学理.解读秦俑——考古亲历者的视角(兵器篇·叁长铍春秋——从剑到铍的历程)[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1:275.
    ②(西汉)司马迁.史记(苏秦列传第九·卷六十九)[M].卢苇张赞煦,点校.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688.
    ①(西汉)司马迁.史记(周本纪第四·卷四)[M].卢苇张赞煦,点校.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17.文献中所记载的“黄钺”、“玄钺”。《集解》引宋均曰:“玄钺用铁,不磨砺。”钺是古代王权的一种象征,此“黄钺”当是指铜钺;“玄钺”则不能排除陨铁刃铜钺的可能。文献中只是记录“玄钺用铁”,并未有铁钺之说,因此这些特性均与陨铁刃铜钺的特征相符——可参见:何堂坤.中国古代金属冶炼和加工工程技术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9:186.
    ②古代君王庄严的仪式场合离不开对于众多青铜礼器的依托,尤其是在上古三代以来,青铜器的礼用往往与实用之间的属性是合二为一的。即“礼”也是“用”的一种形式。作为兵器属性的青铜钺在此时往往被君王赋予了权利的至高价值。巫鸿先生就曾提出:“礼器的力量不存在于物质性占有。尽管一个人可以通过暴力从其他人那里夺取礼器,但是如果没有符合礼的必要理由,这种获取只能证明他违反了基本的社会准则。礼器既不具有实用的功能,也不是社会身份静态的象征;只有当礼器被恰当的人在恰当的时间和恰当的地方以恰当的方式为了恰当的目的来制造和使用时,它们才会变得有力量。”因此在青铜钺的演进历史中,其自身所带有的“礼用”的属性一直处于主导力量,至于实战中的劈杀功能也只是象征着王权之下的礼战使然。引自:(美)巫鸿.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89.
    ①对春秋战国时期吴越之剑的材质,近三四十年来学术界的看法与意见不一。一般认为春秋吴越之剑皆为青铜所制,到汉之后,特别是武帝时期,钢铁剑才能独领风骚之时,人们才会将干将与莫邪剑附会成了钢铁剑,又因为考古发掘出土的春秋吴越之剑一般都为青铜剑,故上文中所指的吴越名剑应多为青铜材质的,但也不排除吴越地区曾生产过铁剑的可能。据(汉)赵晔所著的《吴越春秋》卷二“阖闾内传”中载:“干将作剑采五山之铁精,六合之金英。”(赵晔.吴越春秋[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64.)又据(汉)袁康《越绝书》卷十一“外传记宝剑”载,“一曰湛卢,二曰纯钩,三曰胜邪,四曰鱼肠,五曰巨阙”,“凿茨山,洩其溪,取铁英,作为铁剑三枚,一曰龙渊,二曰泰阿,三曰工布。”(袁康.越绝书[M].李步嘉,校译.北京:中华书局,2013:302.)另据古越格藏《商周青铜兵器》中,尚存有一件战国早期的越王州句铜格铁剑,在其铜格上铸有“越州句”等字,此物足可作为战国早期越国出现铁剑的明证。至此,和堂坤先生认为,春秋吴越之剑主要是青铜所制,但同时也不能排除铁剑的可能性,也就是,并不能排除“干将”、“莫邪”、“龙渊”、“泰阿”、“工布”等五剑皆为钢铁剑,或部分为钢铁剑的可能性。可参见:何堂坤.中国古代金属冶炼和加工工程技术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9:200.
    ①王晫曾在《兵仗记》一文中言:“殳即杸也。礼书作八觚形。或曰如仗,长丈二尺而无刃,主于击。”
    ②原文释义:司戈盾掌管戈盾之类的兵器而负责颁授。举行祭祀就授给旅贲氏殳和王族故士戈盾(以保护王),并同样授给舞蹈者兵器(用作舞具)。引自:周礼(夏官司马第四·叙官·司戈盾)[M].杨天宇,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460-461.
    ③杨振红.出土简牍与秦汉社会[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4.亦可参见:王学理.解读秦俑(兵器篇·柒粗劣的秦军礼兵——钺、殳、钩价值的评估)[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1:325.
    ④周礼(冬官·考工记·庐人)[M].杨天宇,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661-664.
    ⑤吕氏春秋(仲秋纪第八·爱士)[M].陆玖,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3:242.
    ⑥诗经(卫风·伯兮)[M].周明初等,译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42.
    ⑦帝王与诸侯在出巡时,殳在前导卫士队里是作为开道用的。这时的殳已经进入了仪仗队的行列,成为“礼兵”的一员。汉代天子出行,执金吾“职先主导,以御非常”,其所执之“金吾”就是两头饰金的无刃铜殳。
    ①乐是表现自然的和谐;礼是表现自然的秩序。因其和谐故能化生万物;因有秩序故能显出万品。乐本于人声之自然而起,礼则因后天的需要而作。所以,礼逾越秩序则紊乱,乐逾越和谐则暴慢。只有认清先天与后天的关系才能够创制礼乐。引自:礼记(乐记)[M].王梦鸥,译注.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1:330.
    ②邓晓芒易中天.黄与蓝的交响——中西美学比较论[M].武昌: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191.
    ③邓晓芒易中天.黄与蓝的交响——中西美学比较论[M].武昌: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201.
    ①礼记(乐记)[M].王梦鸥,译注.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1:324.凡是声音的发作,皆先由于人心的活动;而人心的活动,则又由于受到了外物的刺激。
    ②东周哲学家荀子曾言:“具生器以适墓,象徒道也。略而不尽,貌而不动......是皆所以重哀也。故生器文而不动,明器貌而不用。”
    ③巫鸿.黄泉下的美术[M].施杰,译.北京:三联书店,2013:99.
    ④王学理.解读秦俑——考古亲历者的视角(兵器篇·壹秦俑兵器刍论——秦俑坑兵器涵盖的内容及其历史地位)[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1:241.
    ⑤“艺能”一词很早就已使用,在《魏书》中就有“百工技艺”的记载,所以,这些汉字组合在一起就产生了技艺、艺术、技能、艺能、技巧、才艺、才能的词语。同时在佛教书籍中也能找到“技艺天”的说法,“数艺”、“术业”等词也是相当古老的,列子云:“鲁之君子多术艺。”在这里,术艺包含着技术及文学的意义。——引自(日)柳宗悦.工艺文化[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38-139.
    ⑥(西汉)司马迁.史记(龟策列传第六十八·卷一百二十七)[M].卢苇张赞煦,点校.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969.
    ⑦在《荀子·强国篇》中谈到青铜兵刃器的铸造工艺时曾言及:“刑范正,金锡美,工冶巧,火齐得,剖刑而莫邪已。”这里谈到了铸造锋刃兵器的四个最基本的工艺要素,即刑范规整、铜锡精良、工冶精巧、火候得宜。可参见:何堂坤.中国古代金属冶炼和加工工程技术史(第三章·殷商至东周青铜技术的高度发展和冶铁技术的兴起)[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9:153.
    ①柯律格先生曾言:“一些考古学家认为开始使用青铜,铜和锡的合金制作器物,代表着中国文化的成立时刻。毋庸置疑的事实是用这种贵金属制作容器和兵器,是由成群的技术熟练的工匠来完成,他们的技艺可能代代相传,这些都展示了早期统治者及其家族可以调用的资源种类的扩张。”引自:(英)柯律格.中国艺术[M].刘颖,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14.
    ②“工商食官”(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皂隶食职,官宰食加。政平民阜,财用不匮。——国语[M].陈桐生,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3:411-412.)是我国历史上出现很早且持续时间相当长的一个现象。它的出现,说明作为奴隶社会以及封建社会前期的中央政府,掌握着国家资源以及作为官营手工业作坊的直接生产者——工奴或工匠。当时的官营手工业生产规模巨大、资源消耗大、管理协调成本高,但由于统治者尤其是最高统治者的需求是具有实现可能的有效需求,官府手工业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前期构成了手工业的主体。这时的官府手工业以生产消费手工业品尤以奢侈手工业品为主,官府手工业是以牺牲广大劳动者尤其是手工业者的剩余劳动乃至一定的必要劳动为代价的。尽管如此,官府手工业的工匠对于中华文明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积淀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如果没有官府手工业控制着数量充足的工匠与甚为殷丰的物质资源,那些举世罕见的人类经典造物又怎会在时隔千年荏苒之后,仍被后人啧啧赞叹呢?——蔡锋.中国手工业经济通史[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5.
    ①商君书[M].石磊,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2:26.
    ②商君书[M].石磊,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2:27-40.
    ③出自原文:“具生器以适墓,象徙道也。略而不尽,貌而不动......是皆所以重哀也。故生器文而不功,明器貌而不用。”生器顾名思义乃为人们日常之生活器用,有诸如:梳子、镜子、带钩、随身武器、乐器、竹箱、席子、枕头、扇子和酒食用具等等。如此种种之生活器用的意义和礼仪功能随着进入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已经有了重要的变化。一个可能的原因是这些器物之所以被埋入东周的墓葬中,是为了满足死者的死后旅行之需。同时荀子之文也强调了生器的另一个倾向,即在从实用器向葬礼过程中礼仪符号的转变。与从来未属于人间的明器不同,生器通过位移和重建语境而实现其礼仪功能。清代学者王先谦对荀子提出的“徙道”观念做了进一步解释:“器在当家,今已适墓。以象人形,不从常行之道,更徙它道也。”——巫鸿.黄泉下的美术[M].施杰,译.北京:三联书店,2013:171.
    ④荀子(礼论)[M].方勇李波,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3:315.
    ⑤(西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第六·卷六)[M].卢苇张赞煦,点校.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41.
    ①恩格斯.反杜林论[J]//王学理.解读秦俑——考古亲历者的视角(兵器篇·壹秦俑兵器刍论——秦俑坑兵器涵盖的内容及其历史地位)[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1:240.
    ②樊志民.秦农业历史研究[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7:214.
    ③中国古代工程技术根植于中华农业文明,其发展进程具有连续性、渐进性和相对独立性的多元特征。在其中国家因素所起的作用尤为突出,强大的中央集权制的国家机器推动促生了一系列规模宏大的工程技术实践,独特的环境、资源以及历史孕育出了诸多独特的发明创造。中国辽阔与各具特点的地域既孕育了丰富多样的技术成果,同时亦导致了技术发展的地区性差异。中国古代工程技术实践的历史意义在于:“与中国古代农业技术相结合,共同构成了中华农业文明体系的技术基础;以富有特色的大量发明创造,形成了世界古代工程技术的独特体系;以一系列独具匠心的发明,对人类文明进步和近代世界发展作出了贡献;凝聚了中国古人对于自然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丰富而独到的认识。”(何堂坤.中国古代金属冶炼和加工工程技术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9:序言.)
    ④今日所见之《考工记》一书,是作为《周礼》的一个部分而存在的,但其原本未必属于《周礼》,其本名也不叫《考工记》;其作者是谁,原名为何,作于何时,何时编入《周礼》,学术界一直存在不同看法。
    ⑤李立新.设计价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4.
    ①周礼(冬官·筑氏)[M].杨天宇,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625.
    ②二里头文化时期是夏商考古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其上承王湾三期文化,下启二里岗文化。该时期所呈现的种种考古学迹象表明,我国古代文明至少于此期开始;礼制和礼乐文明至迟发端于此期;我国古代冶金技术的飞速提升也至少于此期开始。陈旭先生认为:二里头时期基本上掌握了青铜冶铸技术,青铜器为人工冶金铸成;铸造工艺具有一定水平,铜器铸造采用陶范,工具类单范铸成,容器采用复合范铸成;青铜冶铸业初具规模。但同时先生还指出,该时期的铸造业还具有一定的原始性,合金配比中锡的成份比较低;铜器器形创新者少,多仿制陶、石制成;铜器制造精致者少。——可参见: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早期青铜文化——二里头文化专题研究(陈国梁.二里头文化铜器研究)[G].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124.132;同时亦可参见:杜金鹏许宏.偃师二里头遗址研究(金正耀.二里头青铜器的自然科学研究与夏文明探索)[G].359-368.
    ③王学理.解读秦俑——考古亲历者的视角(兵器篇·捌秦俑坑青铜兵器的科技成就管窥——对冶铸造型、机械加工和表面处理等制造技术探讨)[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1:334.
    ④王学理.解读秦俑——考古亲历者的视角(兵器篇·捌秦俑坑青铜兵器的科技成就管窥——对冶铸造型、机械加工和表面处理等制造技术探讨)[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1:334.
    ①为改善材料使用性能,从商周时代起,人们就从两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一是改变材料合金成分;二是改变材料组织结构。人们对合金成分的各种选择,自然是属第一方面的,而改变某些成型方式和条件,进行各种热处理,便属于第二方面。言及我国古代金属退火主要有两种工艺:一是组织均匀化退火和消除应力退火。它约始见于与二里头文化相当的历史时期,最初用在青铜器上,春秋战国后便较多地用到了钢铁技术中,汉后有了进一步发展;二是铸铁可煅化退火。始见于春秋晚期,最早出现的是脱碳退火,紧接着就是石墨化退火。——可参见:何堂坤.中国古代金属冶炼和加工工程技术史(第四章·秦汉至南北朝时期钢铁时代的确立)[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9:362.
    ②吕氏春秋(似顺论第五·别类)[M].陆玖,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3:920.
    ①原文可见:“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僴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引自:诗经(卫风·淇奥)[M].北京:中华书局,2013:144-145.
    ②王学理先生曾对剑、矛、钺的正面、侧面,以及戈、钩的侧面做等分的切线,所得的两个切面不但全等而且两个几何体也是相等的。这充分的表现出当时的制型和外加工具有极高的艺术水平且有着一套相当精密的加工机械设施。目前考古工作中发现最早的卡尺见于汉代,尺正面刻有铭文“始建国元年正月癸酉朔日制”,铭文表示此尺制作于新莽始建国元年。该卡尺由固定尺和滑动尺两部分组成,两端均有呈矩形的量爪。固定尺正面刻40分格(即四寸),上部有一鱼鳞形柄,中间开一导槽,滑动尺正面刻有五个寸格(未刻分),量爪与尺身相连处有环状拉手,引环可使滑动尺移动,当两尺的量爪靠拢时,固定尺与滑动尺等长,两尺刻线大体相对。卡尺的发明解决了测量工具外圆直径尺寸的问题。可参见:邱光明.中国古代计量史[M].张延明,译.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75.
    ③秦代青铜剑的剑身由基部至锋端的宽度,作波浪式的减宽变化。基部最宽(3.65cm),锋端收杀为0,其间减宽的级数,是在每隔5cm的等距范围之内,以0.05cm的倍数作起伏状收缩,从而形成了0.05、0.10、0.15、0.20、0.25、0.30cm等六个级别的差数,但这绝不是均等的递减,而是跳跃式分段收缩。如果从穿刺的实战动作出发,就得把起点(0)倒过来,即起自锋端。那么,它的双刃变化应为:锋的夹角呈51°——自锋至3.6cm之间,呈顶角是锐角的外鼓弧边等腰三角形——自4.1至9.1cm之间,是一段向内收缩而又等宽(2.3cm)的“束腰”——9.1cm之后,呈加宽的趋势,至34.1cm的一段为最猛烈——至49.1cm的一段为等距微增——至54.1cm的一段又猛增——随后又进入等距微增,直至接触到剑茎的基部。剑身的厚度以基部为最厚(0.91cm),向锋部也作减薄的变化。同样,减薄的速度也是在每隔5cm的等距范围之内,随宽度作同步变化。这就形成了“厚——薄——加厚——再薄——再加厚——大薄——加厚——减薄”等八段的变化曲线。青铜剑在由格向锋的厚度变化中可以看出其在近格5cm的一段相较之它处较厚,在由厚减薄的过程中,等距厚度差在—0.04——0.02cm之间摆动。而且等距厚度差同等距宽度差作反向变化,即:剑身宽的地方其厚度减薄,剑身收束的地方其厚度加大。这种情况在宽同厚的比值上面也得到了佐证,其变化处于4.00——4.99cm之间。唯宽度在3.10cm且正值其刃部大收缩开始,厚度随之增大,其比值变小
    (3.87);相反,近锋处宽在2.30cm处,其厚度突然变薄,二者的比值增大(6.67)。——上述文字与资料来源于王学理.解读秦俑——考古亲历者的视角(兵器篇·捌秦俑坑青铜兵器的科技成就管窥——对冶铸造型、机械加工和表面处理等制造技术探讨)[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1:336-337.
    ①王学理.解读秦俑——考古亲历者的视角(兵器篇·捌秦俑坑青铜兵器的科技成就管窥——对冶铸造型、机械加工和表面处理等制造技术探讨)[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1:336-338.
    ②尚书(周书·费誓)[M].王世舜王翠叶,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2:340.
    ①《周礼·冬官·考工记·庐人》中主要记述了战车用的兵器之柄的制作规范,涉及戈、殳、车戟、酋矛、夷矛等兵器。其中有关殳与矛的规范著述比较详细。作者从战术实用的角度出发,指出兵器长度不能超过兵士身长的三倍,正所谓“攻国之兵欲短,守国之兵欲长”。对于用途不同如勾杀、刺杀和击杀的兵器,其柄形各有特殊的要求,文中亦记载了检验兵器之柄质量的三种方法。可参见:闻人军.考工记[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1:10-11.
    ③一周尺约合23.1cm。——陈家梦.战国度量衡略说[J].考古,1964(06).有可参见于邱光明.中国古代计量史[M].张延明,译.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13.中所载的:战国时代的铜矩尺,其各边皆长23.1cm,与秦、汉尺同长。
    ①“礼”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符号,“所谓的‘礼乐’制度,实际上就是等级制度,反映了统治者的尊卑关系和等级特权。一切的视听言行,一切吉礼、凶礼、宾礼、嘉礼、军礼等,从生活方式到政治活动,都要合乎礼仪制度。统治者享受这种特权,并以此维护他们的特权。”(田自秉.中国工艺美术史[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1:70.)礼乐产生在文明奠基的时代,并一直延续下来,规范着中国古代的政治、社会、宗教、伦理、家庭等重要的生活领域。《左传·隐公》中曾有过此般论说:“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全面地阐述了礼的作用的意义。关于礼的起源,可见《尚君书·画策》中载:“神农之世,男耕而食,妇织而衣,刑政不用而治,甲兵不起而王。神农既没,以强胜弱,以众暴寡。故黄帝作为君臣上下之义,父子兄弟之礼,夫妇妃匹之合。”复观《周易·系辞传》云:“观象制器”之理论,其中言及:“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古人上衣下裳,所谓垂衣裳就是意味着对尊卑贵贱上下之分的肯定与强调,之所以说“盖诸乾坤”,就是效法“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之义,正是符合了礼的宗旨。——可参见:王博.奠基与经典——先秦的精神文明[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65-66.
    ②左传(隐公·臧僖伯谏观鱼)[M].刘利纪凌云,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2:24.
    ①(西汉)司马迁.史记(孟尝君列传第十五·卷七十五)[M].卢苇张赞煦,点校.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714.
    ②“装饰纹样系统”——包含着众多组件的整体,而所谓的组件,指可供工匠按照既有的法则去学习、使用和组合的基本元素。......在中国,建筑只起到了较小的作用,主导的装饰系统通过绘画或刺绣的方式表现出来,多以寓意吉祥的雀鸟、动物和植物为主题,是一个由语言体系主导的系统。......纹样系统的另一个重要特性是能够让世代的工匠去学习和遵循。这个特性是决定图案如何被复制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指引图案如何在一定的限制内进行变化和发展。可参见:(英)杰西卡·罗森.祖先与永恒——杰西卡·罗森中国考古艺术文集(装饰纹样与地域——汉中青铜器的个案)[G].邓菲黄洋吴晓筠,译.北京:三联书店,2011:4-5.
    ①杰西卡·罗森曾言:“以殷商青铜礼器的纹样系统为例,此纹样系统维系了一定的相似性,因此也维系了辨认的方式。一段时间内不同青铜器之间装饰纹样系统所具有的潜在的一致性,是分辨青铜器产自商代主流铸造传统抑或是边陲地区制作的最根本凭据。当器物间的相似度很高时,我们便会视它们产生于同一地区。纹样系统由此成为界定历史长河中特定族群及其文化的特征。我们也可以利用这样的辨认来解读青铜器的变化与分流,去探明哪些青铜器由原初产地发展而来,而哪些是外地出现的变体。”
    ②杨泓.剑与刀[M]//林剑鸣.秦史稿[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161.
    ③林剑鸣.秦史稿[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161.
    ④原平峙峪出土的东周铜器[G].文物,1972(04).
    ⑤襄阳蔡坡十二号墓出土吴王夫差剑等物;河南辉县发现吴王夫差铜剑[J].文物,1976(11).
    ⑥益门二号墓三金柄铁剑等秦墓所出北方风格直刃匕首形青铜短剑称为秦式剑的意见陈平先生曾提出异议,它们乃是北方戎狄族短剑流入关中秦地的结果,益门二号墓墓主人很可能是秦穆公所灭西戎诸国中某国的戎王。可参见:陈平.早期中国文明——关陇文化与嬴秦文明[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368.
    ①(西汉)司马迁.史记(吴太伯世家第一·卷三十一)[M].卢苇张赞煦,点校.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465.
    ②左传(宣公·宋及楚平)[M].刘利纪凌云,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2:151.
    ③(西汉)司马迁.史记(秦本纪第五·卷五)[M].卢苇张赞煦,点校.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33.
    ④周纬先生在《中国兵器史》中按照历史之系统将剑类分为六期:“(1)铜器时代初期,其剑形如锐尖双锋铜片,为插腰之短器;(2)铜器时代中期,其行当如矛头,亦为插腰短器,剑身扁平而无中轴;(3)铜器时代下半期,其形为有中轴而无管筒之瘦长矛头状;(4)铜器时代尾期,铜剑的形制已经循序演进至变茎为柄,剑身加长,在刃与柄的衔接处,并加宽为剑格的最初形制。但此期之剑柄,仍然短而不宜把持,故有一凸箍在其剑柄之后,以便手能握持而不至滑落;(5)铜铁并行时代,剑身更长,剑柄亦加巨,格亦放宽,而且加以雕镂镶嵌;(6)铁器时代,剑体甚长,剑格加大,剑茎细小无后,而外加铜片或木片夹持,剑柄与剑首亦加大,而常防护以铜。此时之格、柄、首已属于外加材料,而不与剑一体。”可参看:周纬.中国兵器史(第二章·铜兵)[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0:74.
    ①巫濛.设计的原点——中国方式与生活特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3.
    ②在《孙膑兵法》的“势备”篇中载:“皇帝作剑,以阵象之。羿作弓弩,以势象之。禹作舟车,以变象之,汤武作长兵,以权象之。”其间“皇帝作剑”之说,多数学者认为其更多应是一种比喻,为了说明布阵之理罢了。然林寿晋先生在《东周式铜剑初论》一文中强调性的指出,一些国外学者武断的将我国铜剑文化归于外族之说,实乃荒唐之极,不可为具。具体可参见:兵之书(孙膑兵法·势备)[M].一兵,编译.武汉:武汉出版社,2009:180.林寿晋.东周式铜剑初论[M].考古学报,1962(02).
    ⑤“柳叶形剑”是我国中原地区剑制的早期形式,出于西周前期。其截面扁平,通体形为前窄后丰的柳叶状。剑身的基部即剑身与剑茎的相接处呈斜收状,与茎相接,因此,剑身与剑茎的分界不明显。——可参见:王学理.解读秦俑——考古亲历者的视角(兵器篇·伍古剑谈略——由秦王剑说起)[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1:308.
    ①陈平.早期中国文明——关陇文化与嬴秦文明(第八章·雍城中期秦文化——第五节·益门二号墓金柄铁剑及相关问题)[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452.
    ②西周至春秋时期,北方草原地区的青铜文明逐渐走向了繁盛时期,这主要表现在分布于内蒙古东南部地区、辽宁西部地区的夏家店上层文化,普遍发现了青铜器,从用途上可分为装饰品、车马具、兵器、礼器以及容器,铸造技术可与中原地区同时期的青铜器相提并论。其中的兵器、车马具、生产生活工具等,多采用两块范铸造,也有单范和内芯。有的器物表面有沙粒和修磨痕迹,当时可能已经使用了失蜡法,这使铸造技术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虽然有部分礼器是从中原地区传入的,但当地先进的铸造技术也是无可争议的——可参见:张景明.中国北方草原古代金银器[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18.
    ③陈平.早期中国文明——关陇文化与嬴秦文明(第九章·雍城晚期的秦文化)[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540.
    ④陈平.早期中国文明——关陇文化与嬴秦文明(第八章·雍城中期秦文化——第五节·益门二号墓金柄铁剑及相关问题)[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453.
    ②(西汉)司马迁.史记(秦本纪·卷五)[M].卢苇张赞煦,点校.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33.
    ④钱穆.秦汉史(第一章·秦人一统之局)[M].北京:三联书店,2012:1.
    ①王学理.解读秦俑——考古亲历者的视角(兵器篇·伍古剑略谈——由秦王剑说起)[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1:302.
    ②韩非子(初见秦)[M].高华平王齐洲张三夕,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2:2.
    ①李立新.中国设计艺术史论(结论·二、对中国传统设计艺术特质的认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266.
    ①《荀子·乐论》中言:“乐和同,礼别异”而《史记·乐书》中载:“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合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古之先贤的制礼作乐,讲究的就是比例的和谐,在配合恰当的前提下,谁过胜都不行。《说文》曾云:“俗,习也。”又见徐注《说文》云:“俗之言续了,转相习也。”由此可见,“礼由人起”,“人生而有欲”,礼就是为了解决“人欲”的问题,一个是人欲的表现,一个确是解决人欲的问题。论及秦代礼制,司马迁曾云:“至秦有天下,悉内六国礼仪,采择其善,虽不合圣制,其尊君抑臣,朝廷济济,依古以来典法行之。”事实上,虽然经历了春秋战国时代以来“礼崩乐坏”的影响,并不是一切古代礼仪皆被所弃,正所谓《史记正义》中载:“秦采择六国礼仪,尊君抑臣,朝廷济济,依古以来典法行之。”文中所言之“不合圣制”主要强调突出法家的思想,礼法的合一。总之无论是以“礼制”为中心,还是以“法制”为中心,对其礼仪核心的承继是丝毫不会减弱的。可参见:熊铁基.秦汉文化史[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7:225-237.
    ②张光直先生曾在《美术、神话与祭祀》一文中曾创造性的提出:“中国社会政治权利崛起的内部动力系统构成:(1)个人在一个按层序构成的父系氏族和分支宗族的亲族体系中所占据的地位;(2)相互作用的区域性国家网络,每个国家都控制着重要资源,它们共同形成连锁的、互相加强的系统;(3)军事装备,包括青铜武器与战车;(4)有德之行为(为大众谋利益的品质),它为在位的政治者依神话权利所继承并身体力行之;(5)作为信息载体的文字,它与个人在亲族体系中的地位有关,与神灵(祖先)的知识有关,是取得政治与预言能力的关键;(6)通过文字以外的手段,如巫术形式(及其乐舞)以及动物艺术和青铜礼器,以达到独占与天和在天神灵沟通的目的;(7)财富和它的荣耀。这些因素都有其内在的逻辑联系,它们在古代中国史上的重要意义是不容置疑的,并已经为经验所证明。但是,如果将这些因素各自孤立起来分析,它们的内在动力结构便隐而不彰了。”(张光直.美术、神话与祭祀[M].北京:三联书店,2013:102-125.)
    ①文中“厹矛”意指三棱刃的矛,而“鋈錞”则指矛戟柄末端的平底金属套。引自:诗经(秦风·小戎)[M].刘毓庆李蹊,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3:313.
    ②周礼(冬官·考工记·庐人)[M].杨天宇,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661-664.
    ③(西汉)司马迁.史记(周本纪第四·卷四)[M].卢苇张赞煦,点校.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17.
    ④(东汉)刘熙.释名疏证補(第七卷·释车第二十四)[M].(清)毕沅,疏证.王先谦,補.祝敏澈孙玉文,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12:254.
    ⑤历代学者对“鋈”字曾有过两种不同的解释,一说其指白色的金属。《说文解字》亦云:“鋈,白金也。”二说它原指外镀白色金属的工艺。当今学者张子高又进一步指出:此“白金”即是锡,“鋈”即镀锡。何唐坤先生认为此说与琉璃河西周早期车马饰器、兵器的镀锡技术相符,同时也指出这是我国古代关于镀锡技术的最早记载。可参见:何堂坤.中国古代金属冶炼和加工工程技术史(第三章·殷商至东周青铜技术的高度发展和冶铁技术的兴起——第九节·热处理技术的发展)[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9:231-233.
    ①原文释义为:司兵掌管五种兵器、五种盾牌,辨别它们的种类和质量等级,以供军事所需。引自:周礼(夏官司马第四·司兵)[M].杨天宇,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460.
    ②张忠培.中国考古学——走向与推进文明的历程(中国古代文明形成的考古学研究)[G].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4:246.
    ③原文释义为:刺杀之兵器的木柲从上到下应同样坚劲,手握处要稍大而重,手握处稍大而重就能迫近敌人,迫近敌人就能准确命中,因此能攻击敌人。引自:周礼(冬官·考工记·庐人)[M].杨天宇,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662.
    ①秦俑坑一号坑前五探方(T1、2、10、19、20)出土铜戈一件(T19G11:0924)、戈、矛联装的戟4柄(T10G6:0576、T10G6:0577、T19G8:0710、T20G10:01392)。它们所用的戈头皆是相邦吕不韦监造、内有“寺工”的铭铸。可参见:王学理.解读秦俑——考古亲历者的视角(兵器篇·贰秦代长兵矛、戈、戟——白刃格斗中的利器)[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1:268.
    ②原文释义为:戟宽一寸半,内的长度是宽的三倍,胡的长度是宽的四倍,援的长度是宽的五倍,刺、胡与援、内纵横相交呈直角,援、胡、内与刺共重三锊。引自:周礼(冬官·考工记·冶氏)[M].杨天宇,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628.
    ③王学理.解读秦俑——考古亲历者的视角(兵器篇·贰秦代长兵矛、戈、戟——白刃格斗中的利器)[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1:272.
    ①由于秦献公于其二年(公元前383年)便徙都栎阳,更由于此后的三十三年(孝公十二年,公元前350年)秦又迁都咸阳,并在那里定都长达144年之久,直到公元前206年秦亡。因此,陈平先生将这一时期成为咸阳期的秦文化,而这,实际上也就是先生在之前的文章《试论关中秦墓铜容器的分期问题》中所提及的战国型期秦文化。可参见:陈平.早期中国文明——关陇文化与嬴秦文明(第十章·咸阳早期的秦文化——战国型初创期的秦文化)[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545.
    ②从春秋战国开始,在我国南方的吴、楚、越等地,流行着一种类型别样的戈、矛联装戟,俗称“多果戟”。它是在一柄戈、矛联装的长柄前端,隔一定距离再装一个或两个同向而无内的戈头,也称“果”。湖北随县曾侯乙墓简文把这种戟称之为“二果”或“三果”戟。在江苏六合郑桥、安徽贵池里山等地,都有铜果头的发现。曾侯乙墓出土的完整多果戟的长度可达到3.4米。具体可参见:江苏六合程桥东周墓[J].考古,1965(03).安徽贵池发现东周青铜器[J].考古,1980(08).
    ③王学理先生曾提出:“终秦之世,没有见过戈、矛连体的青铜戟的出现,而戈与矛的联装戟则是各国普遍存在的现象。”引自:王学理.解读秦俑——考古亲历者的视角(兵器篇·贰秦代长兵矛、戈、戟——白刃格斗中的利器)[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1:259.
    ④李景华.汉代的铁钩镶与铁钺戟[J].考古,1965(02).除此此外在河南鹤壁也曾多次发现钺戟相结合的器物,其钺呈扁薄的斧状,弧刃,长方銎,横长13厘米。刺部状如短剑,有尖锋,双刃,两面起脊,长30.5厘米。其刺部之茎垂直地插入钺之銎孔中,成为一种能刺能砍的长兵器,被专家们成为“钺戟”。
    ①周礼(冬官·考工记·总叙)[M].杨天宇,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600-601.古之工艺匠人大抵有如下分工——治理木材的工匠有:轮人、舆人、弓人、庐人、匠人、车人、梓人;治理金属的工匠有:筑氏、冶氏、栗氏、段氏、桃氏;治理皮革的工匠有:函人、鲍人、韗人、韦人、裘人;染色的工匠有:画人、繢人、钟氏、筐人;刮摩的工匠有:玉人、雕人、矢人、磐人;陶塑器物的工匠有:陶人、瓬人。
    ①周礼(冬官·考工记)[M].杨天宇,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627.628.635.650.661.678.
    ①文中释义为:这个月,命令工师献上百工制作的器物,考核功效,摆出他们制作的祭器,看是否依照法度程式,不得制作过于奇巧的器物来摇动在上位者的奢侈之心,一定要以精密为佳。器物上要刻以工匠的名字,以此来考察他们是否信诚,如果有不精细之处,一定要加以治罪,来追究他们的诈巧之情。引自:吕氏春秋(孟冬纪第十·孟冬)[M].陆玖,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3:280.
    ②王学理.解读秦俑——考古亲历者的视角(兵器篇·玖秦代军工生产标准化的初步考察——秦俑军工产品的测定与推论)[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1:354-355.
    ①此律条应归属于秦简《效律》之条记。反映出秦代严格的库藏制度。首先,要建立有藏品的登记账簿,也就是条文中所记之“计”,而且要定期检验,也就称为“效”,若要是损耗的就要及时注销,做到藏品同登记薄相符;其次,发、领、交等手续要一应俱全;再次就是派重兵把守以保卫府库的安全;最后,就是对失职者严加惩处,从谇、赔偿到赀甲、盾等。
    ②王学理.解读秦俑——考古亲历者的视角(兵器篇·玖秦代军工生产标准化的初步考察——秦俑军工产品的测定与推论·四、制度化的生产环节)[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1:354-355.
    ③文中释义为:这个月,命令主管百工的官吏让百工仔细检查各种库房中器材的数量与质量,金铁、皮革兽筋、兽角兽齿、羽毛箭杆、油脂粘胶、丹砂油漆,不许质地不好。各种工匠都从事自己的工作,监督百工的官员每日发布号令,使所制作的器物不违背时宜,不得制作过分奇巧之物来勾动上位者的奢望之欲。引自:吕氏春秋(季春纪第三·季春)[M].陆玖,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3:68.
    ①(汉)司马迁.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M].卢苇张赞煦,译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52.
    ②《周易·易辞上》中记:“圣人有以见天下之颐,而以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形其典礼。”又见之《宋书·谢灵运传论》:“玄黄律令,各适物宜。”
    ③老子曾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作之物的构造就理所当然同宇宙同形同构。“天人合一”的造物观是我国传统手工造物的结构原理。我国古代建筑从选址布局到规范形制、结构,甚至一砖一瓦的堆砌,都遵循“象天法地”之法则,使建筑成为宇宙与自然的缩影。古人云:“天道日圆,地道日方”,则方而中矩、圆而中规逐渐成为我国各种建筑的基本形态。(陶洁.传统手工技艺[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2:16-17.)
    ⑥王学理任志儒呼林贵.秦物质文化史(第六章·生活用器)[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4:229.
    ①(汉)班固.汉书(卷四十三·郦陆朱刘叔孙传第十三)[M].北京:中华书局,2011:450-451.
    ②礼记(第九·礼运)[M].王梦鸥,译注.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1:194-195.
    ③原研哉先生曾言:“当我们的祖先开始直立行走,他们的双手第一次自由了。把两只自由的手放到一起就会形成一个容器。我估计我们的祖先会以他们微曲的手掌为容器喝水。肯定是这样的,就像我们用手从山涧中捧水喝一样,他们也会。当手掌微曲在一起,虽然形成的空间小得连一只蝴蝶展开翅膀都勉强,但此处,在这个准备容纳某物的空容器中,就是另一件工具:容器的起源。一根棍子和一件容器——就像生命本身有阳性和阴性一样,工具也是。我们的祖先最初难道不是大约同时获得这两种工具的吗?设想设计的开始就在那里。”(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M].纪江红,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420.)与此同时,王学泰先生亦在《中国饮食文化史》中提出:“最初对食物的加工是无意识和缺少技术性的,这虽然由于人类尚未总结出一套具有固定程序的方法,但也与生产力不发展、没有相应的饮具、食具有关。《礼记·礼运》中曰太古时代,‘燔黍焷豚,汙尊而抔饮’意为上古时代人们吃饭只是用手撕开小猪与黍米一起烧烤,在地上挖个小坑储水,用手捧来喝。汉郑玄《注》曰:‘未有釜甑,释米焷肉,加于石上而食之,今北狄犹然’。”(王学泰.中国饮食文化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10.)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G]//张景明王雁卿.中国饮食起居发展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1.
    ②夏商两代的统治者不仅在吃的主食与肴馔上日渐讲究,而且也开始将礼仪性的装饰融入进了餐具与食器之中。在《韩非子·喻老》中曾言:“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以为象箸必不加于土铏,必将犀玉之杯;象箸玉杯必不羹菽藿,则必旄象豹胎;旄象豹胎必不衣短褐而食于茅屋之下,则锦衣九重,广室高台;吾畏其卒,故怖其始。”此段言论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在夏商时代的统治者已经开始将礼仪化的装饰需求过渡到了日常的宴飨时所用的器皿之上。
    ③吕氏春秋(仲夏纪第五·适音)[M].陆玖,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3:144-145.举行大飨祭礼时,只献上盛水的酒器,俎中盛放着生鱼,大羹不调和五味,其意义已经超出滋味本身了。所以,先王制定礼乐的目的,不仅仅是用来使耳目欢愉,尽力满足口腹的欲望,而是要教导人们端正好恶、实施礼义。
    ①陈平先生曾言:雍城晚期秦文化中的鬲以裆的高低可以分为两种式样:其一如半坡M67、毛家坪M17、高庄M28、西沟道M9、南指挥M2、沣西K203为例,均为敛口圆肩鼓腹连裆三锥足,上饰绳纹底足部饰麻点纹,特征是连裆较低,属于近平连裆前最低的一种形态;其二是邓家崖M5、八旗屯CM9、秦家沟M4为例可见其裆较低近乎与三足齐平,是秦鬲演变成无足圜底釜之前的最后一种形态。具体可参见:陈平.关陇文化与嬴秦文明[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518.
    ③吕氏春秋(季春纪第三·季春)[M].陆玖,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3:68.各种工匠都从事自己的工作,监督百工的官员每日发布号令,使所制之物不能违背时宜,不得制作过分奇巧的器物来勾动上位者的奢望。
    ①此篇记中列举出了一些多元的膳食组合,如:牛肉宜配合稻饭;羊肉宜配合黍饭;猪肉宜配合稷饭;狗肉宜配合粱饭;鹅肉宜配合麦饭;鱼肉宜配合菰米饭。引自:周礼(天官冢宰第一·叙官·食医)[M].杨天宇,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69-70.
    ②周礼(天官冢宰第一·叙官·浆人)[M].杨天宇,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79.
    ③此条记中多指笾人掌管宗庙祭祀时四次用笾进献的食物,“笾”在此时指“竹器如豆者,其容实皆四升”。在《尔雅·释器》中云:“木豆谓之豆。竹豆谓之笾。瓦豆谓之登。”在形朝事礼时所进献的笾,盛的食物是炒熟的麦、麻子、炒熟的稻米与黍米、虎形的盐块、大块的生鱼片、烘干的鱼块。行馈食礼时所进献的笾,盛放的食物是枣、栗子、桃、干梅、榛食。在向尸体进加爵礼时所荐之笾内盛放的食物为菱角、鸡头米、栗子、肉脯等。在进加爵前所进献之笾为用炒熟的大豆而捣成的粉以及用稻米粉和黍米粉合蒸的饼与糯米粉制成的饼。引自:周礼(天官冢宰第一·叙官·笾人)[M].杨天宇,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81-83.
    ④原文释义为:醢人掌管宗庙祭祀时四次用豆进献的食物:行朝事礼时所进献的豆盛放的是用韭菜做的菹、多汁的肉酱、菖蒲根做的菹、带骨的麋鹿肉做的酱、蔓菁做的菹、带骨的鹿肉做的酱、凫葵做的菹、带骨的獐肉做的酱等。行馈食礼时所进献的豆盛放的是用葵菜做的菹、蜗牛肉的酱、牛肚、蛤肉酱、大蛤肉酱、蚁卵酱、小猪两肋的肉、鱼肉酱。向尸体进加爵时所进献之豆所盛放的是用水芹菜做的菹、鹅肉酱、竹笋做的菹、鱼肉酱。在正献之后,进加爵之前所进献的豆盛放的是将狼胸臆之间的膏脂切成小块与稻米掺合而组成稀粥,抑或是将牛肉、羊肉、豕肉切成小块与稻米按照一比二的比例掺合后做成饼而煎熟。引自:周礼(天官冢宰第一·叙官·醢人)[M].杨天宇,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84-85.
    ⑤林剑鸣先生曾提出:“在秦人的价值评价中没有给道德伦理留下位置,而完全是以世俗的功利为标准,内心修养或道德的自我反省在这里是没有必要的,需要的对自我以外实际世界的探求和自身物质需要的索取。所以人们关心的是生产、作战等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利、害,而不注意仁义之兴废,礼乐之兴衰以及道德之完善。......在秦人功利主义的价值观念支配下,评价的标准当然与‘重道德,轻功利’的儒家的评价标准不同。‘功利’具有明显的客观性,可以用数量进行比较。因此,量的多少与价值评价的高低往往成正比。正因如此,追求‘大’和‘多’就成为秦人的时尚,审美观的重要标准,也成为秦文化的重要特征。......马克思主义认为:审美价值与经济价值或各种功利的实践活动是一致的。秦人的那种唯‘大’尚‘多’的价值观,在政治上的表现就是统治者对权力和国土的不断增长的追求欲。......秦文化的特点对历史的发展不仅有积极地一面,同时也有消极的影响。由于其‘重功利,轻仁义’,不重宗法,唯‘大’是求,就必然轻视人的自身价值,造成秦的好战及统治的‘酷烈’。”引自于: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研究室.秦文化论丛(林剑鸣·从秦人价值观看秦文化的特点)[G].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3:1-18.
    ①陈平.关陇文化与嬴秦文明(第七章·雍城早期的秦文化)[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325.
    ②自殷周以来,统治阶级对于鼎制有着严格的规定,此时的鼎几近成了明尊卑、别上下,以标志统治阶级等级制度和权利的礼器。从春秋之战国时代关于鼎的形制也发生了较大的变迁,春秋时期的三足均置于外腹,作鼓弩张弓之势的雄浑之姿转而变为三足均置于腹底且高低粗细不等,鼎腹的深浅圜平也各有差异。
    ③簋也为青铜祭祀礼器的品类之一,在春秋时代晚期渐渐被有盖束颈之铜敦所取代。另在春秋礼器铜簋之上往往刻画有秦铜器所独有的秦式细密的勾连蟠虺纹,其纹饰构成既承继了中原三晋地区的蟠虺纹之特征又有着自身独特的发展路径,陈平先生将其的发展轨迹列为五个历史时期:其一,传统的双头窃曲纹(春秋早中期);其二,双头窃曲纹的省化与繁化阶段(春秋中期早段且时间较短);其三,繁密的勾连双头窃曲纹(春秋中期中段之初且时间较短);其四,繁细双头窃曲纹与细密勾连蟠虺纹并存阶段(春秋中期中段之后);其五,勾连蟠虺纹盛行阶段(春秋中晚期)。具体可参见:陈平.关陇文化与嬴秦文明(第八章·雍城中期的秦文化)[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404-406.
    ①鍪应是秦灭巴蜀之后由川中流入关中地区的新型造物品类,其应是釜的一个特殊的分支。《急救篇》颜师古《注》曰:“鍪似釜而反唇,小釜类”,此般条记便可作为鍪为反唇小釜的专称。李学勤先生也曾指出:“新都出土的鍪、釜、甑,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此种器物。以往都以为这些器种是秦人特有的,由秦传入巴蜀,恐不一定正确。它们的发祥地可能是巴蜀,秦攻灭巴蜀后北传到秦,再流布到其它地区,这一点如果不错的话,应当认为是古代巴蜀人民对文化史的一项贡献。”可参看:陈平.关陇文化与嬴秦文明(第十一章·咸阳中期的秦文化)[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619.
    ④(汉)司马迁.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M].卢苇张赞煦,译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52.
    ⑦杜廼松.记洛阳西工出土的几件铜器[J].文物,1965(11).
    ①《仪礼·公食大夫礼》中记曰:“宰夫设黍稷六簋于俎西。”郑玄《注》曰:“古文簋皆作轨。”
    ②陈平先生提出:“至厉、躁、怀、灵、简、惠、出等七世,“秦以往者数易君,君臣乖乱故晋复强,夺得河西之地”,使秦败军失地,内交外困,重新陷入了锁国自守的封国状态。与东方诸国的文化交流也再度受阻,其青铜容器、兵器与陶器也呈现出一派衰落退化的不景气现象,整个物质文化发展水平远较中原诸国落后。”引自:陈平.关陇文化与嬴秦文明(第十章·咸阳早期的秦文化)[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517.
    ③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秦始皇陵园考古报告[M]//张景明王雁卿.中国饮食器具发展史(第四章·秦汉时期的器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129.
    带有铭文的“丽山食官”、“丽山园”陶壶,其与铜缶皆为秦始皇陵园内的供奉之器。可参见:杜金鹏焦天龙杨哲峰.中国古代酒具[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8.
    ②段清波先生曾提出:“陵园的诸多设施所诉求的应当不仅仅是简单地满足衣食住行等一类生活内容的愿望。他期待并相信其不朽的灵魂可以脱离肉体而永存,于是便将一个大而全的王朝以陪葬坑的形式复制在地下与其灵魂相伴。先秦时期的外藏仅仅以车马坑或车马器为其主要内容,加上玄宫中的礼乐重器、生活用具,反映的埋葬观念不过是形而下之的贪婪占有;而到了秦始皇帝陵园,形式上看似乎与它们没有质的区别的陪葬坑,反映的埋葬观念却有了质的、形而上的创新。”(段清波.秦始皇帝陵园考古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237.)
    ③巫鸿.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M].李清泉郑岩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5.
    ④李学勤.东周与秦代文明[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198.同时还可参见:丁耀祖.临潼县附近出土秦代铜器[J].文物,1965(07).
    ①据工藤元男先生在《睡虎地秦简与中国古代社会史研究》中提出:喜是秦昭王四十五年即公元前262年出生,从秦王政三年成为“史”即从事文书事物的小吏。四年成为安陆县(湖北云梦安陆一带)的“□(御?)史”,六年成为安陆县“令史”(县令的属吏,掌管文书等),七年调任鄢县(湖北省宜城南)“令史”,五年后在鄢县担任治狱即处理法律案件的职务。其死后埋于城外西郊睡虎地。引自:工藤元男.睡虎地秦简所见秦代国家与社会[M].广濑熏雄曹峰,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4-5.
    ③张景明王雁卿.中国饮食器具发展史(第四章·秦汉时期的器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130.
    ④晁福林.春秋战国的社会变迁(第四章·社会结构与社会制度的变动)[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822.
    ⑤(汉)司马迁.史记(卷二十三·礼书第一)[M].卢苇张赞煦,译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400.
    ①可具体参见:张景明王雁卿.中国饮食器具发展史(第四章·秦汉时期的器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131.荆州市荆州区博物馆.荆州擂鼓台秦墓发掘简报[J].江汉考古,2003(02).张泽栋.湖北云梦木匠坟秦墓发掘简报[J].江汉考古,1987(04).何新成.汉中杨家山秦墓发掘简报[J].文博,1985(05).
    ②樽是一种盛酒器,经常与勺、杯共出,勺常放置于樽中,如江苏邗江县胡杨M1出土的一件漆樽内就放置了一件漆勺。与此同时在湖北荆门包山M2中出土的铜樽M2:167,内髹红漆,出土时器内盛有家鸡骨头。口径24.8cm、通高17.5cm。这说明樽也不仅仅用于盛酒,也可以用来盛食。樽的形体根据器形的高矮胖瘦、盖、口以及腹的变化,可以分为二式:其一,整体器形较矮,敞口,盖顶微微隆起,中部有一铜套环,斜直壁,腹部有两个对称的铜铺首衔环,平底,三个铜蹄足较矮;其二,整体器形较瘦高,直口,盖面隆起较高,直壁,腹部两侧装有铺首衔环,平底,三个铜蹄足较矮。以上二式有盖樽的变化趋势是:整体器形由矮扁变瘦高,盖由平变隆起,口由敞口变为直口,腹由斜直壁变为直壁。具体可参看:洪石.战国秦汉漆器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56-59.
    ③文中圈与桊,意为杯圈,就是杯子与盘子的释义。引自:礼记(第十三·玉藻)[M].王梦鸥,译注.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1:277.216
    ①雷德侯先生曾言:“漆器是珍贵奢侈的物品。《盐铁论》中有一段常常被引用的文字,声称一个精致的漆杯的售价抵得上十个青铜杯。当然这只是装饰极为富丽的漆杯而言,而且其仅限于《盐铁论》成书的公元前1世纪上半叶之时。尽管属于‘高技术’的奢侈品,漆器还是得到了广泛的使用,而一些较为简陋的漆器,则有可能成为廉价的日常生活用品。”可参见:(德)雷德侯.万物:中国艺术中的模件化和规模化生产[M].张总,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12:112.
    ②《仪礼·士丧礼》中记:“新盆,盘,废敦,重鬲,皆濯造于西阶下。”敦多为盛放黍、稷、稻、粱等饭食的器皿,其形制由鼎与簋演进而来。圆腹、双环耳、三矮足、有盖为其基本造型。同时亦有一种圆球形敦,其上下皆圆相连为一体,盖与器身皆可使用。在秦时常把一种无足之敦称为“废敦”。敦的出现大抵于春秋晚期,至秦后便未有出现。
    ③张景明王雁卿.中国饮食器具发展史(第四章·秦汉时期的器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132.
    ①盘的造型多用于盛水或食之用,盘的形制特征为敞口扁浅。据《礼记·内则》中载:“请沃盥,沃者,自上沃之,盛者,手受之而下流于盘。”从目前的考古发现的材料可见,当时秦代贵族多采用青铜或漆木制盘,而平民多以使用陶盘为主。盘的造型随着历史演进的足迹,其变化的趋势大抵可作如下解析:盘由浅变深,折沿由宽变窄。其折腹越来越明显,并且为之逐渐靠下,由圜底变为平底假圈足。具体可参见:王学理尚志儒呼林贵.秦物质文化史[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4:237.亦可参见:洪石.战国秦汉漆器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48-55.滕铭予.秦文化:从封国到帝国的考古学观察[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130-132.
    ②滕铭予先生指出:“漆器上面有制造时烙印的文字‘咸亭’、‘咸市’等,表明这些漆器是在当时的秦都咸阳生产的。这些漆器在器类、形制等方面,与江汉地区此前所使用的楚文化漆器均有不同,如长盒、扁壶、圆耳的耳杯等,均不见或少见于楚文化的漆器中。”(滕铭予.秦文化:从封国到帝国的考古学观察[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133.)
    ③本世纪的考古发现表明,楚国是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漆器的主要产地,丰富多彩的漆器时楚文化基本特征之一。楚国漆器的胎骨以木、竹为主,还有夹纻胎、皮胎等。精工的木、竹器,一般均髹漆,属于漆器。漆的用途极广,在楚遗物中,陶器、铜器等类器物上也有一些髹漆器皿。楚国漆木器的成型制作方法有斫削、凿雕、旋挖、粘卷、榫嵌、编织和捆扎等多种。装饰纹样包括自然景象、动物形象、花草树木、几何纹样和人物活动场面等,其中以卷云纹、云雷纹、龙凤纹、花瓣纹、三角纹、菱形纹等最为多见。人物活动的图案有狩猎、出行、宴乐、巫术和神话故事。一般在黑漆地上,以红、黄、金等色描绘,采用写实与夸张相结合的手法,图案、画面结构严密匀称,线条精细流畅,色彩和谐鲜艳,形象逼真生动,充分体现了楚文化的艺术风格与水平。可参见:杨权喜.楚文化[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179-194.
    ①春秋中期到战国中期一直有仿铜陶礼器的出土,沿用周人礼制,在春秋中期已经出现了陶囷。据《考工记》记载:“圆者为囷,方者为仓,掘地为窖”。囷的多少表示粮食的多少,其间接反映了占有土地的多寡,是财富的象征。这里的囷与礼器同时出现,反映了封建因素已经开始注入秦人社会。任家咀秦墓中出土的囷的数量较多,鼎和囷有时同出,这说明秦人不仅用鼎显示其社会地位,同时还用囷来彰显其物质财富的丰殷。以物质财富的多少来象征身份的高低是阶级社会中的一种新的标志。任家咀出土的囷比凤翔战国时期才出现囷的时代早。由此看来,秦孝公迁都咸阳并在此施行变法是有着深厚的社会根基的,这里的封建因素至迟在春秋中期就已经开始萌芽。与此同时,在战国晚期还出现了一批仿制中原陶器的类型,完全摒弃了周礼的那套体系,这也与变法实施的情况相类。具体可参看: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任家咀秦墓[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290.
    ②张景明王雁卿.中国饮食器具发展史(第四章·秦汉时期的器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134.
    ①陈平.关陇文化与嬴秦文明(第十一章·咸阳中期的秦文化)[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624.
    ②茧形壶并非关中秦地所固有,而是在战国早、中之际由西北戎狄某族中传入秦地的。其情形与同时期流行于秦地的蒜头壶相仿,同时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春秋型秦文化造物风格的终结,以战国型的秦文化为主导的造物艺术风格已然拉开了帷幕。
    ③于陕西高庄M9与宝鸡斗鸡台A3所出土的鬲皆为铲型袋足鬲的造型。苏秉琦先生曾作出秦墓中所出土的此类鬲的造型应是两部戎羌文化特征的承继与延续,其如果不是一支早已华化的外族文化,便当是一支早已夷化的华夏文化。另可参见: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论丛》编委会.秦文化论丛(呼林贵.小议陕北秦汉物质文化的史地特点)[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2:157-158.
    ①李立新先生提出:原生状态是指造物设计原初的生存状况和发展环境。设计史现象在生成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极富精美、繁丽的设计物品,这将导致过于从某种观点出发去理解设计历史,发生简单化、片面化甚至产生严重的设计史误解。如何接近造物历史中的原初存在,如何使设计史表现的更为客观真实是尤为重要的。在先生看来,民间作坊与官营手工业的盛衰更替,个体与地域造物的潮流变动正是造物设计艺术研究的关键。而一般造物上升为经典造物所显示的一般与经典既悬隔又会通的矛盾运动正是造物艺术发展的普遍规律。具体可参见:李立新.中国设计艺术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183-207.
    ②李立新.中国设计艺术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200.
    ③陈平.关陇文化与嬴秦文明(第十二章·咸阳晚期的秦文化)[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692.
    ④中国古代北方草原民族所塑造出的文化特征表现在造物艺术上,从一开始就显示出了极强的区域性与民族性,在造型艺术上仅仅围绕着草原的特色。即以游牧生活的本质特征所决定的生活器用的便携式与简单灵便的使用特征。其装饰纹样的选择多以草原上常见的动植物为主要表达的对象。与此同时北方草原民族的造物艺术特征还多少受到了来自黑海沿岸、北高加索地区斯基泰文化的冲击。具体可参见于:张景明.中国北方草原古代金银器[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252.
    ①田亚岐先生曾提出:战国中期以后,陶灶的出现标志着秦人的炊具已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引自于王学理任志儒呼林贵.秦物质文化史[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4:235.
    ②中国家具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有据可靠的家具是从公元前十七世纪开始的,在距今约3700多年前的殷商时期,人们还处于席地而坐的历史阶段,而且有“坐礼”的讲究,它经历了夏、商、周、春秋战国直至秦汉都没有太多的变化,所使用的家具都极为低矮。到了两晋与隋唐时期由于人们生活习惯的变化,才由矮足家具走向了垂足而坐的高型家具。可参见:陈于书熊能青苗艳凤.家具史[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109.
    ①扬之水先生曾在《明代家具之前》一文中提出:“先秦时代的室内布置家具简置,却极有灵活布置之便,也因此而临时性的设施为多,支撑室内陈设的,下为几与案与床;上为幄,帟,幕,帐;中为扆(古代的一种屏风)。日常活动,在室内便以坐席为中心。王及诸侯临时的听政与休憩之所则根据需要,用这些可以随时移易的设施布置于上下左右前后,而用‘扆’隔出一个‘尊位’来。可以说,家具的灵活是和建筑结构亦即室内空间分隔的灵活一致的,当日生活习俗和礼仪的框架与主干,也便在这样的基础上建立起来。”(扬之水.明代家具之前[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2:4.)
    ③文中所释引自《太平御览·卷181-190》中“屏”之条记。除此还可见:《尔雅》中曰:“屏谓之树。”郭璞《注》曰:“小墙当门中者也。犍为舍人曰:以垣当门避以树。”《广雅》中曰:“复罳谓之屏。”《说文》曰:“屏,避也。”《释名》中曰:“屏,自鄣屏也。萧蔷,在门内;萧,萧也;臣将入,于此自肃警之处也。罘罳,在门外;罘,复也;臣将入请事,于此复重思也。”《礼记·礼器》曰:“康圭疏屏,天子之庙饰也。”《论语·八佾》中记:或问:“管氏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吴越春秋》载:“越将代吴,越王命于夫人,王背屏夫人向屏而立,王曰:‘自今日后,内政无出,外政无入。各守其职,已尽其信。内中辱者,则是子。境外千里辱者,则是予也。吾见子于是,已明试矣’王出宫,夫人送人不过屏,因反阖其门,填之以土。”
    ④文中“依”当“扆”解。郑玄于《仪礼·觐礼》篇注云:依,“如今绣素屏风,有绣斧文,所以示威也。”孔颖达说:“依以绛为质,高八尺,东西当户牖之间。”引自:礼记(第二·曲礼下)[M].王梦鸥,译注.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1:33.
    ①(东汉)刘熙.释名(释休帐)[M].(清)毕沅,疏证.王先谦,補.北京:中华书局,2012:195.
    ②扬之水.明代家具之前[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2:11.
    ①李学勤先生曾这样谈及秦代铜镜:“由于《西京杂记》有‘秦镜照胆’的故事,早已脍炙人口。传说秦宫有方镜,高五尺九寸,宽四尺,能照见人的脏腑。但秦代铜镜究竟什么样,长期以来却没有人能确定。这一问题直至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的发现,才第一次解决。如十一号墓的蟠螭纹镜,九号墓中的一面狩猎纹镜,花纹作人持剑盾搏虎豹状,过去曾出现过类似之品。这些镜都承继了楚镜的传统,显然是当地旧属楚国的缘故。由此可见,秦镜居于战国与西汉镜之间,是二者的桥梁,然而并没有多少自身的特点。”引自于:李学勤.东周与秦代文明[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254-255.
    ①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雍城考古工作队吴镇烽尚志儒.陕西凤翔高庄秦墓地发掘简报[M].考古与文物,1981(01).
    ②国语(齐语·管仲对桓公以霸术)[M].陈桐生,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3:237.
    ③原文释义为:满堂的坐席上,看到各人的带钩是不同的,但腰带对于环扣的位置来说则是一致的。引自:淮南子(第十三卷·说林训)[M].陈广忠,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2:1099.227
    ①湖北荆州地区博物馆.江陵杨家山135号秦墓发掘简报[J].文物,1993(08).
    ①陈维稷.中国噢纺织科学技术史(古代部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3.
    ②纺坠需要用手捻转,绕纬器用手递送过织口,打纬刀用手挥动等等。
    ③王学理任志儒呼林贵.秦物质文化史(第六章·生活用器)[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4:250.
    ④毕沅曰:说文:衣,依也。上曰衣,下曰裳。象覆二人之形也。白虎通曰:衣者,隐也;裳者,障也,所以隐形自障闭也。引自:(东汉)刘熙.释名(第五卷·释衣服第十六)[M].(清)毕沅,疏证.王先谦,補.北京:中华书局,2012:165.
    ⑤王先谦先生曰:淮南子:楚庄王裾衣博袍。续汉志:或曰:周公抱成王宴居,故施袍。毕沅曰:郑注周礼内司服云:妇人尚专一连衣裳,不异其色。引自:(东汉)刘熙.释名(第五卷·释衣服第十六)[M].(清)毕沅,疏证.王先谦,補.北京:中华书局,2012:175.
    ①“袆衣”多指:用玄色的缯刻为雉形,再用五彩描画之,然后缀于衣上以为饰。这是王后跟从王祭祀先王所服。“阙狄”即:是用赤色的缯刻为雉形,不用色彩描画即缀于衣上制成的祭服,这是王后跟从王祭群小祀所服。“鞠衣”指:一种颜色如初生的嫩黄的桑叶那样的衣服,是王后在春三月将开始养蚕时,为向天神祈求福祥所服。“展服”:王后以礼见王及宾客之服。“褖衣”多指:是一种黑色衣服,是王后燕居时或进御于王时所服。引自:周礼(天官冢宰第一·叙官·内司服)[M].杨天宇,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122.
    ②条记释曰:士的阶级,衣服不能穿织绵的,只能穿染缯的。去国的士大夫,衣裳上下一色,不能用两种颜色。一般上衣可以用的颜色,是青、赤、黄、白、黑等五种正色,下裳则可以用兼杂的颜色。朝见国君是件很重要的事,一定要穿上下不同色的衣裳,如果以裘和葛为外衣,不另穿中衣和礼衣的话,是不能入公门的。以绵着入夹衣中谓之茧,以絮着入夹衣中谓之袍,以絅做的单衣谓之禅,以帛做的夹衣谓之褶。引自:礼记(第十三·玉藻)[M].王梦鸥,译注.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1:268.
    ③一种有裆的短裤,因其形似犊鼻,故名。如《急救篇》中云:膝上两寸为犊鼻。引自:吴山.中国历代服装、染织、刺绣词典[Z].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11:257.
    ④毕沅曰:说文:禅,衣不重也。叶德炯曰:方言四:灼襢谓之禅。郭注:今又呼为凉衣也。引自:(东汉)刘熙.释名(第五卷·释衣服第十六)[M].(清)毕沅,疏证.王先谦,補.北京:中华书局,2012:170.
    ⑤毕沅曰:盖短袖无袪之衣。叶德炯曰:衫亦名偏禅。方言四:偏禅谓之禅儒。郭注:即衫也。引自:(东汉)刘熙.释名(第五卷·释衣服第十六)[M].(清)毕沅,疏证.王先谦,補.北京:中华书局,2012:172.
    ①(东汉)刘熙.释名(第五卷·释衣服第十六)[M].(清)毕沅,疏证.王先谦,補.北京:中华书局,2012:170.
    ②吴山.中国历代服装、染织、刺绣词典[Z].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11:169-170.
    ③吴山.中国历代服装、染织、刺绣词典[Z].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11:169.
    ④据《后汉书·舆服志下》载:“法冠,一曰柱后。高五寸,以纚为展筒,铁柱卷,执法者服之,......或为之獬豸冠。獬豸,神羊,能别曲直,楚王常获之,故以为冠。......秦灭楚,以其君服赐执法近臣御史服之。”引自:(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四十·志第三十·舆服下)[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7:210.
    ⑤王勇.楚文化与秦汉社会[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9:244.
    ①王学理任志儒呼林贵.秦物质文化史[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4:252.同时亦可参看:陕西省考古学会第一届年会论文集(王学理.秦俑军服考)[G].考古与文物,1984(丛刊第三号)。
    ①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上册)[M]//徐卫民呼林贵.秦建筑文化(第一章·秦建筑文化概论)[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4.
    ②原文释义为:《易·系辞》中言:远在上古时代,人们居住在山洞里并在野外生活。直至后来一些贤能人有了挡风避雨之所。《墨子》中亦云:在上古人民还不知修建宫室的时候,就已经开始选择在靠近山陵的地方居住,或者住在洞穴里面,由于地下很潮湿,容易使身体受到伤害,所以后来的圣王就开始营建宫室。宫室的营建法则为:修筑的地基高度要足以避免潮湿,四周的围墙要足以抵御风寒,搭建的屋顶要足以防备霜、雪、雨、露,而宫墙的高度还当足以分隔内外,以使得男女有别。同时亦可见:《诗经》中记:“作于楚宫,揆之以日,作于楚室。”《礼记》中载:“儒有一亩之宫,环堵之室。”《白虎通义》云:“皇帝作宫。”《风俗通义》记:“自古宫室一也。汉来尊者以为号,下乃避之也。”引自:(宋)李械.营造法式(卷一·总释上)[M].王海燕,译注.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1.
    ①《老子》第十一章中言:“三十幅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诸葛铠先生曾言:老子的话,实际上说到两种虚空间。车辐间的虚空间没有直接的实用性;陶器、门窗的虚空间是有实用性的。从视觉心理的角度看,无论哪一种虚空间都可以被视为“负形”,“负形”与相对的“正形”可以共同参与造型。具体可参见:诸葛铠.设计艺术学十讲[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122.
    ①毕沅曰:御览引作“屋建垣上,穹隆也。”初学记尔雅疏引作:“言屋建于垣上,穹崇然也。”王启原曰:“大山宫,小山霍。”宫固环绕之谓,然山大自穹,隆亦自有穹义。曲礼疏:“论其四面穹隆,则谓之宫。”尔雅疏引作“言人物实满于其中也。”王先慎曰:说文:“室,实也。”广雅同。曲礼正义:“因其财务充实曰室,室之言实也。”引自:(东汉)刘熙.释名(第五卷·释宫室第十七)[M].(清)毕沅,疏证.王先谦,補.北京:中华书局,2012:180.
    ②礼记(第二·曲礼下)[M].王梦鸥,译注.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1:28-29.
    ③文中释义:寝:宗庙中藏祖先衣冠的后殿。《朱熹集传》中言:寝,庙中之寝也。引自:尔雅(释宫第五)[M].胡奇光方环海,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214.
    ②(汉)司马迁.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M].卢苇张赞煦,译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45.
    ③所谓“天极”也就是北极星的释义。与之相适应的“营室”则是专指二十八星宿之一的“室”宿。这两个星座分别在“天汉”的两侧,正好与“阁道”六星一线横向排列在天河之上。据占星家言,“天极”是天帝所居的星宿,他出来只有经过“阁道”,横绝天河,才能抵达“营室”。在秦代社会,“天人相应”是秦始皇“法天”思想的根源,正所谓在渭南建信宫以象天极,自极庙道通骊山。以及“复道行空华盖外,勾陈横极紫微前”的交通设计,却正是始皇法天思想在建筑设计与规划中的体现。具体可参见:王学理.咸阳帝都记[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9:391-392.
    ①汤军博士曾在其《造物中“情”、“理”二元关系的理论框架研究》一文中曾指出了“事之以‘情’,物之以‘理’,‘情理’合一,适之传承”的人类造物活动的文化脉络。在探讨传统造物“情”与“理”的任何一方,都不得不言及另一方的作用和被作用。造物中的“情”、“理”二元的关系,显现的是造物规划中“人的因素”与“技术因素”相互作用的系统状态,触物生情,造物依理。反应出来的是“人与事”、“事与物”、“人与物”之间相互交叉、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互动关系。
    ②诸葛铠.设计艺术学十讲(第五讲·构成的创造力)[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116.
    ③汤军.造物中“情”、“理”二元关系的理论构架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10.
    ④条记释义为:庙里有山行的斗拱,饰着图案的短柱;双层的庙宇,复迭的屋檐,刮光的楹柱和敞亮的大窗,还爵有坫,置于酒之南,又有高起的坫,用以安放大圭,还有刻镂通花的屏风。这本来都是天子大庙内的装饰。引自:礼记(第十四·明堂位)[M].王梦鸥,译注.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1:283.
    ⑤王学理先生记曰:“秦建筑壁画中装饰性的画面一般是作为边饰,以粉白墙为底,以墨色绘出条带,在上面以粉白的连珠组成几何纹样或两色套绘作出圈云纹;另一类是以黑、褐、朱红、湖蓝、桔黄等色彩绘制成流云纹,或二方连续和四方连续菱形纹图案。图案的母体富于变化,线条的宽窄疏密不同,既相似又相异,有动静有节奏。总体结构规整、色彩鲜艳,给人以庄严、典雅又华丽纷繁的感觉。”引自:王学理任志儒呼林贵.秦物质文化史(第八章·文化艺术)[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4:354-355.
    ①徐卫民呼林贵.秦建筑文化[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12.
    ②毕沅曰:说文:栌,柱上柎也。先谦曰:淮南本经训注:栌,柱上柎,即梁上短柱也。引自:(东汉)刘熙.释名(第五卷·释宫室第十七)[M].(清)毕沅,疏证.王先谦,補.北京:中华书局,2012:186.
    ①周礼(冬官·考工记·匠人)[M].杨天宇,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667-668.
    ②诗经(秦风·蒹葭)[G].刘毓庆李蹊,译注.北京:中华书局,314-315.
    ③徐卫民呼林贵.秦建筑文化(第八章·初具规模的园林建筑)[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150.
    ④王子今.秦汉时期生态环境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7.
    ⑥徐卫民呼林贵.秦建筑文化(第八章·初具规模的园林建筑)[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150.
    ①文焕然先生却针对黄河中下游古今桃李花实期和燕雁迁徙期提出了与之相异的观点:“秦汉时期的桃、李始花约在阴历二月,盛开则为阴历三月,与今西安的桃花始花于阳历三月下旬以前,李始花于三月中旬,大致相差无几。同时先生还提出:以秦汉书籍所记载的桃李花实的时期及燕雁迁徙的时期,来和现今黄河中游以及下游的中部和南部少数的短期记录比较,也大致符合。由此可见,秦汉时代黄河中下游大区域的240常年气候与现今无很显著的差别。”(文焕然.秦汉时代黄河中下游气候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20-22.)
    ②荀子(强国)[M].方勇李波,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3:260.
    ①(汉)司马迁.史记(卷三·殷本纪第三)[M].卢苇张赞煦,译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13.
    ②在这首诗里作者重点描述了周王的苑囿之乐,为了表现这种游乐有别于殷商君王的淫乐,所以就开始追述了建台时百姓踊跃参加修建的情形。在苑囿中除了灵台、池沼、辟廱等人工建筑之外,还有众多的飞禽走兽。古人绘辟廱图,往往绘的很秀丽,很有规矩,据诗中的情形看,这是一片很大的地方,应该是水傍草木茂盛之处,如水洲、辟廱、灵台即是洲上的建筑。古人说辟廱周围有水环绕,当就是指水洲之类的地方,这里是君王在一定时节里的游乐之所,同时也是族中子弟集训的地方,一些礼乐大典也在这里举行。原诗引自:诗经(大雅·灵台)[M].刘毓庆李蹊,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3:683-684.
    ③韩非子(外储说右下)[M].高华平王齐洲张三夕,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2:508.
    ④(汉)司马迁.史记(卷五·秦本纪第五)[M].卢苇张赞煦,译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37.
    ⑤(汉)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二十六·滑稽列传第六十六)[M].卢苇张赞煦,译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961.
    ⑥(汉)司马迁.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M].卢苇张赞煦,译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45.
    ①(汉)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一十七·司马相如列传第五十七)[M].卢苇张赞煦,译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916.
    ②(汉)班固.汉书(卷八十七上·杨雄传第五十七上)[M].北京:中华书局,2011:864.
    ③(汉)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一十七·司马相如列传第五十七)[M].卢苇张赞煦,译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917.
    ④渭水,今称渭河,从今甘肃发源流入陕西而注入黄河,全长可达八百公里,其流域面积可达十三万余平方公里,是黄河的最大支流。渭水有不少支流,其中最大的是泾水。
    ⑤考古工作者曾在梁山周围发现有两座秦宫殿遗址,一位于乾陵西北的瓦子岗上,此地有一高大的夯土台基,高约5米,东西长37.4米,南北宽25米,其夯土厚度和夯涡与咸阳宫址一致,此外相继发现了直径约15米的环形建筑基址的卵石坑、散水石、砖瓦等遗物。在这里曾发现了腾龙玉璧空心砖,线条流畅,神采飞扬。另一处位于乾陵东北的注泔乡南孔头村,总面积约10万平方米。经钻探发现遗址南部有东西相对的两组建筑,伴之有大量的秦瓦当、碎瓦片的出土。在遗址北部是一座东西排列、南北走向的大型高台式宫殿建筑遗址,至今其夯土台基址仍高出了地面4米,东西长100米,南北宽80米,东北两侧有两座阙式高台,其残高约9米,似为这座宫殿的建筑群,两座阙式台基与秦咸阳宫建筑形式相类,在遗址内发现有十多个直径1.1米的陶井圈,以及交龙绕壁空心砖、铺地砖、瓦当、瓦片等建筑组件遗存。可参见:徐卫民呼林贵.秦建筑文化[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156-157.
    ⑥(汉)司马迁.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M].卢苇张赞煦,译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45.
    ①吕氏春秋(孟春纪第一·孟春)[M].陆玖,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3:7-8.
    ②淮南子(第一卷·原道训)[M].陈广忠,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2:41.
    ③《盐铁论·非鞅》中载:“昔商君相秦也......外设百倍之利,收山泽之税,国富民强,器械完饰,蓄积有余,是以征敌伐国,攘地斥境,不赋百姓而师以瞻。”可知,“收山泽之税”是商鞅富国强兵的重要措施。可参见:何清谷.秦史探索[G].台北:兰台出版社,2004:329.林甘泉.中国经济通史(秦汉经济卷·下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445.
    ④徐卫民呼林贵.秦建筑文化[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①(汉)刘向.战国策(卷三·秦一·苏秦始将连横)[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78.
    ②李立新教授曾在《“家”的原生形态与现代形态》一文中关于“家”的建造方式提出了两个特征:“一是表示了从洞屋到土室,从半穴居的地室到木以成室的地面建筑的过程;二是表现了室内空间及位置,对于家的造型、容量、门窗、具体方位都有不同的确定。”具体可见于:李立新.探寻设计艺术的真相[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92.
    ①(汉)刘向.战国策(卷三·秦一·苏秦始将连横)[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78.
    ②李琰君先生曾提出:“关中民居的原型首先是对关中黄土地域环境及其产生的“天人合一”哲学观念适应性建造的表达。关中黄土地域环境四关紧锁,沃野八百里,这种自然地貌“内化”关中人的心理结构。于是从周代开始关中居民就以能量平衡、安全设防和私密隐讳的“合院”形式出现。其次这一原型表达出了有别于“海洋文明”的“内陆文明”,体现出其封闭性和警惕性的特点。此外“合院”充分利用了黄土地上的建材,充分适应了黄土地上的农耕生活、家庭伦路和宗法形式等。”(李琰君.陕西关中传统民居建筑与居住民居文化[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24.)
    ①(汉)司马迁.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第八)[M].卢苇张赞煦,译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678.
    ②(汉)司马迁.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第八)[M].卢苇张赞煦,译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677.
    ③徐卫民呼林贵.秦建筑文化(第九章·富有特色的民居建筑)[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166.
    ④在普通的院落式结构中,由一间堂屋、两间卧室组成的住宅最为常见。《睡虎地秦墓竹简·封诊式·封守》条记中载一个被查封的仕伍的房屋结构为“一宇二内,各有户”,宇指的是堂屋,二内则指两间卧室。汉文帝时晁错建议政府为迁徙到北方边地的百姓修建“一堂二内”的住宅,晁错的设想应是以内地常见的民宅模式为依据,由此可见汉代民宅也多采用一堂二内的格局。在这种住宅结构中,堂具有某种公共性质,即在堂中可以会客与宴客。在《释名·释宫室》中解释道:“陈,堂涂也,言宾主相迎陈列之处也。”具体内容可详见:彭卫杨振红.中国风俗通史(秦汉卷)[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202.
    ⑤同时也是一改秦制而鼓励几代同堂的大家庭的形态所致。在《汉书·惠帝纪》中载:“令吏六百石以上父母妻子与同居,......家唯给军赋,他无有所与。”就足以说明了家庭形态在汉时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个变化首先导致了家庭居住结构、房屋建设布局的大变化。
    ①徐卫民贺润坤.秦政治思想述略[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205-206.据书中所言:鬼神崇拜是人类最原始的文化形态,它是哲学、艺术及礼仪制度等各种文化形态的来源。
    ③吴小强.秦简日书集释[M].长沙:岳麓书社,2000:88.
    ①吴小强.秦简日书集释[M].长沙:岳麓书社,2000:92.同时由于我国位于北半球,故房屋的坐北朝南极有利于通风与采光。与此同时,“向南为吉”的建筑思想同样适应于陵寝与墓葬的建设布局。
    ①(东汉)刘熙.释名(第五卷·释宫室第十七)[M].(清)毕沅,疏证.王先谦,補.北京:中华书局,2012:189.
    ②据睡虎地秦墓竹简的记录中可大致推测秦代屋宇的结构形式:“大内为正房,系夫妻卧室;大内东的侧室‘房内’,‘比大内,南向(乡)有户’,朝南开有一门;侧室后有一个小堂。房屋坐北朝南,整个建筑呈曲尺形。”引自:彭卫杨振红.中国风俗通史(秦汉卷)[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202-203.
    ③叶德炯曰:说文:“囷,廪之环者,从禾在口中,圜谓之囷,方谓之京。”引自:(东汉)刘熙.释名(第五卷·释宫室第十七)[M].(清)毕沅,疏证.王先谦,補.北京:中华书局,2012:193.
    ①《说文》中记曰:“窑,物在窑中貌。从穴,出声。”秦时的窑洞式民居一般也在前面可能有一个小院落,院墙上面设门,院内设施可能与庭院与民居相似,而其后端可能挖造有窑洞,有单孔独院、双孔独院和三孔窑及院落等形式。在每个窑洞中的不同部位的窑壁上挖造有小型壁龛,用于放置灯或其它日常所用的小件器具,有效而合理的利用了空间。具体可参看:徐卫民呼林贵.秦建筑文化(第九章·富有特色的民居建筑)[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172-173.
    ②徐卫民呼林贵.秦建筑文化(第九章·富有特色的民居建筑)[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176-177.
    ①(日)工藤元男.睡虎地秦简所见秦代国家与社会[M].(日)广濑熏雄曹峰,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338-339.
    ②商君书(农战)[M].石磊,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2:27.37-38.
    ①(汉)司马迁.史记(卷五·秦本纪第五)[M].卢苇张赞煦,译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33.
    ②后晓荣先生在《秦代政区地理》一书中的“重泉”条记中载:《正义》引《括地志》云:“重泉故城在同州蒲城县东南四十五里也。”《元和·卷一》载:“奉先县,本秦重泉县,后魏省,至孝文帝分白水县置南白水县,西魏改为蒲城县。”《读史·卷五十四》载:陕西西安府华州蒲城县重泉城,“县东南五十里,《史记》秦简公堑洛城重泉,即此。汉置县,属左冯翊,后汉因之。晋仍属冯翊。”此县因有重泉水流经而得名。《水经注·济水注》曰:“黄水又北迳高阳亭东,又北至故市县,重泉水注之。”其故址在今陕西省蒲城县钤铒乡有重泉城,村有重泉故城,故址为长方形,东西1150米,南北750米,时代从战国至秦汉。(后晓荣.秦代政区地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126.)
    ③《说文》释“堑”曰:“坑也,一曰大也。”杜预注《左转》昭十七年“环而堑之”之“堑”为“沟堑”。《说文》释堑为坑,即坑与沟义同。“一曰大也”,则有挖大掘深之意,是将其作动词用,《史记·秦始皇本纪》之“堑山堙谷”即用此义。“堑洛”与“堑山”均用“堑”为动词,所谓“堑洛”就是将洛河河岸削直加深,使敌军难以逾越,成为一个军事防御设施。——具体可参见:陈平.早期中国文明——关陇文化与嬴秦文明[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5:529.
    ④陈平.早期中国文明——关陇文化与嬴秦文明(第九章·雍城晚期的秦文化)[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5:529-530.
    ⑤烽燧:“在沿着洛河西岸由堑削夯筑而成的土长城和用石块砌筑的石长城连绵起来的“堑洛”秦长城,其战线是漫长的,平时不可能派太多的兵卒戍守,只能派遣极少数的士卒轮班上哨,而将大多数的常备兵卒放在距离长城不远的戍守城塞之中。为了将洛河边城障与纵深的戍守城塞联系起来,就必须建筑大量用以通风报信的烽燧。”(陈平.早期中国文明——关陇文化与嬴秦文明(第九章·雍城晚期的秦文化)[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5:533-534.)
    ⑥戍守城塞:“堑洛的戍守城塞有大小两种,小者为塞,乃小型的军事据点或永久性兵营,相当于明代的所;大者为城,乃大型军事堡垒、司令部,相当于明代的卫、关。2塞52,可以方山塞为例;城,则可以重泉城为例。”(陈平.早期中国文明——关陇文化与嬴秦文明(第九章·雍城晚期的秦文化)[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5:534-535.)
    ⑦(汉)司马迁.史记(卷七十·秦本纪第十)[M].卢苇张赞煦,译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691.
    ①淮南子(第十八卷·人间训)[M].陈广忠,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2:1089-1090.
    ①徐卫民呼林贵.秦建筑文化[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143-144.
    ②商君书(农战)[M].石磊,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2:36.
    ③商君书(算地)[M].石磊,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2:64.
    ④管子(度地)[M].李山,译注.北京:中华书局,313-317.
    ⑤(晋)常璩.华阳国志(第三卷·蜀志)[M].济南:齐鲁书社,2012:30.
    ①樊志民.秦农业历史研究[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7:76.
    ②秦汉中郡原为巴蜀之地,秦灭巴蜀后,公元前312年又加上新得楚汉中郡地,建汉中郡,辖境较楚汉中郡为大。谭其骧曰:“北界辨见内史,又东北今郧、郧西、白河诸县之地。”其地包括今陕西省秦岭以南,湖北省郧县、保康以西,大巴山以北地区。郡治南郑,今陕西省汉中市。其领县可证者为:南郑、西城、成固、上庸、锡县、郧阳、房陵、沮县、旬阳、安阳、长利、武陵等。秦汉时期在汉中地区的行政设置基本稳定,变化不大,汉代只在此增设两县。——具体可参见:后晓荣.秦代政区地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382-387.
    ③“分鱼嘴”:在岷江中游的天然脊滩上,修建一个形似鱼嘴的卵石沉淀建筑物。其方法是采用竹笼装满卵石,编砌分水堤坝,因其形似鱼嘴,故得名。其实质是将岷江之水一分为二,使其分别流入内江与外江。在《蜀中名胜记》中曾有过如此记录:“于江中设象鼻七十余丈,首阔三尺,中阔十五丈,后十三丈指水十二座,大小钓鱼护岸一百八十余丈,横潴洪流,故曰都江,以分岷江之水,北折而东,灌溉蜀郡田畴以亿万计”。“宝瓶口”:当内江流至飞沙堰的末端,原有的玉垒山斜出一块大石阻住了河水的去向,李冰便在此开凿了一个人工河道,即宝瓶口,从而使得内江之水顺利流去,并在此开凿出许多支渠用于灌溉农田。“飞沙堰”:为人工修建的溢洪道,位于分鱼嘴与宝瓶口之间。飞沙堰只高出内江江底两米,宽二百四十米,只要内江水的深度在两米以内,则刚好全部进入宝瓶口而确保了灌溉作用。同时由于飞沙堰的位置刚好在内江进入宝瓶口的急转弯处,内江的洪水越大,冲击在山脚陡岸所产生的回流也就越强,此时被托起的泥沙与卵石便被飞沙堰抛出而进入了外江。这样的设计可使洪水来临之时,内江过多的水翻过飞沙堰而流入外江,使离堆(被开凿出的石块孤立于内江与外江之间)起到第二分鱼嘴的作用,这样可以保证在枯水季节时,大部分水流能够进入内江河道,从而使灌溉用水得到保证。——具体可参见:徐卫民呼林贵.秦建筑文化(第十章·功绩卓著的水利建筑)[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179-180.
    ①(晋)常璩.华阳国志(第三卷·蜀志)[M].济南:齐鲁书社,2012:30.
    ②引自于《后汉书·班彪列传》之“举臿为云,决渠为雨,泾水一石,其泥数斗,且溉且粪,长我禾黍。”
    ③(汉)司马迁.史记(卷八十七·李斯列传第二十七)[M].卢苇张赞煦,译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768-770.
    ④所谓“横绝”,就是把小河的流水拦腰截断,使小河的流水注入到郑国渠内。这种“横绝”的工程可能是运用了渠首筑拦河堰坝的技术原理。具体的作法是把南边的渠堤用堆石囷的方法加高加厚,小河水很自然地从北边流注郑国渠内。(西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郑国渠》编写组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陕西省人民引泾管理局.郑国渠[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76:17-18.)
    ①(汉)司马迁.史记(卷二十九·河渠书第七)[M].卢苇张赞煦,译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454.
    ②灵渠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新安县境内,是秦统一岭南时而开凿的,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人工运河之一。灵渠的主要功能就是分泄湘江之水,引入南边地势较高的漓江。其流经的区域多为高地,在渠中设置陡门,来往船支逐陡上进和下降,安然驶过山地。灵渠的开通不仅加速了秦人统一岭南的事业,而且由于它沟通了湘江与漓江,连接了长江与珠江两大水系,从而便利了中原和岭南之间经济与文化的交流。由此可见灵渠的开通在中国历史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虽历经数代其仍能在发挥其重要作用。宋人周去非曾这样评价灵渠:“其余威能罔水行舟,万世之下乃赖之。”具体可参见: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华五千年[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2:215.
    ③徐卫民呼林贵.秦建筑文化(第十章·功绩卓著的水利建筑)[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186.
    ①《史记·秦本纪》中载:“非子居犬丘,好马及畜,善养息之。犬丘人言之周孝王,孝王召使主马于汧、渭之间,马大蕃息。”引自:(汉)司马迁.史记(卷五·秦本纪第五)[M].卢苇张赞煦,译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27.
    ②宝鸡先秦陵园博物馆.雍城秦公一号大墓[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0:59-62.
    ①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雍城考古工作队.陕西长武上孟村秦国墓葬发掘简报[J].考古与文物,1984(03).
    ②宝鸡市考古工作队.宝鸡益门村二号春秋墓发掘简报[J].文物,1993(10).
    ③按照所有制关系,车辆有公、私之分。官车系官府用车。民间百姓与商人的车乘主要为牛车。都官的有秩吏及其分支机构的啬夫,因工作需要,官府按照其人数的多寡配给车马与仆人的数量,而一般的官吏与百姓则可向官府借用车辆。(具体可参见云梦睡虎地秦简之“金布律”、“司空律”)从驱动车辆所役使的动力看,秦车可分为:马车、牛车与辇车。按照等级制的不同装备与使用功能可以分为:御驾、华贵乘车、田车(专供打猎而用的一种快速乘车)、战车、役车(民间运载货物的牛车)与丧车等六类。具体内容可参见:王学理.咸阳帝都记[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9:374-377.
    ①1980年12月秦俑考古队在秦始皇陵封土西侧约20米处的一座陪葬坑内,发掘出土了两乘大型彩绘铜车马。每乘铜车套架四匹铜马,车上各有一件御官俑。铜车、铜马与铜俑的大小约相当于真车、真人与真马的二分之一。秦始皇陵出土的这两乘铜车马体型较大,制作精细,车的结构与系驾关系完全模拟实物,与真车并无差异,是研究古代车制与天子乘舆制度的珍贵实物资料。引自:陕西省秦俑考古队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秦陵二号铜车马(袁仲一程学华.秦陵铜车马)[G].西安:《考古与文物》编辑部,1983:3-61.
    ②王学理.咸阳帝都记[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9:375.
    ④尚书(周书·酒诰)[M].王世舜王翠叶,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2:199.
    ⑤周礼(冬官·考工记·总叙)[M].杨天宇,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602.
    ①王学理任志儒呼林贵.秦物质文化史[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4:221.
    ②李自治.记陕西凤翔出土的战国铜钳[J].考古与文物,1986(03).
    ③周易(系辞下)[M].孙振声,译注.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0:467.
    ④据《孟子·离娄上》中记:“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遵先王之法而过者,未之有也。圣人既竭目力焉,继之以规矩准绳,以为方员平直不可胜用也。”(孟子[M].金良年,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146.)孟子所言的“规矩与准绳”也就是古之先贤对标准与规范的阐述。那么对造物设计而言,规矩也就是一种人为的制约。在春秋战国之间流行的儒家以德制物的理论思想被秦人赋予了法制规范的框架,标准化、协作性与可预见性就是在此般造物理论的框架之下而建立起来的生产体系的基本特征。广义上而言,这种体系化生产之内造物结构是经过生活实践的百般锤炼而固化了的外在表征,故工艺匠人在这个体系之中个人的创造力不能毫无边际的肆意扩展,只有在严密的框架之内才能够发挥作用。因为体系之中任何一个小的模件的变更都会影响到整体的工作程序的运转以及产品的实际效能的发挥。至此多元化的社会分工也就应运而生了,在这个分工体系之下的每一个工艺匠人都不能改变产品的最终形制与效能,而只是在自己所从事的领域保持较高的质量与水准。不可否认体系化了的社会劳动分工是批量化与规模化的造物设计生产的最佳方式,与此同时也是符合了社会中各阶层的普遍的生活器用以及大规模宗教与政治生活的实用所需。为了满足这个社会性的要求,“模件化”的概念也就破壳而出了。与此同时,“模件化”的生产也促生了造物设计新的发展方式,大量复杂的、多元装饰系统被创造了出来,多样的造物品类几近覆盖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此时人们对礼制框架的遵循与功能适用的实施共同构筑起了秦代造物设计法制化的生产体系。正如李立新所言:“这一体系一旦确定,就像中国传统社会的结构一样,呈现出类似超稳定的现象,垂两千年而不变,终于显示出与西方造物设计大异其趣的历史走向。”(李立新.中国设计艺术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84.)
    ①(德)雷德侯.万物——中国艺术中的模件化和规模化生产[M].北京:三联书店,2012:11.
    ②公元前280年即秦昭襄王二十七年,秦王派遣司马错从陇西出发,经由蜀郡向楚之黔中进攻。用了十万人马,乘大船一万艘,运米六百万斛,顺江而下,取得大胜。由此足可想见当时船只之多,体量之巨且多以楼船为主。可参见:(汉)司马迁.史记(卷七十·张仪列传第十)[M].卢苇张赞煦,译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693.原文可详见:“秦西有巴蜀,大船积粟,起于汶山,浮江已下,至楚三千馀里。船舫载卒,一舫载五十人与三月之食,下水而浮,一日行三百馀里,里数尽多,然而不费牛马之力,不至十日而距扞关。”
    ③王学理任志儒呼林贵.秦物质文化史(第五章·交通)[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4:223.
    ④广东省博物馆.广州秦汉造船工厂遗址发掘简报[J].文物,1977(02).
    ①钱穆.秦汉史[M].北京:三联书店,2012:4.
    ①淮南子(第二十一卷·要略)[M].陈广忠,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2:1272.
    ①(汉)司马迁.史记(卷五·秦本纪第五)[M].卢苇张赞煦,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11:28.
    ①李立新.中国设计艺术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84.
    ①(汉)班固.汉书(卷四十九·爰盎晁错传第十九)[M].北京:中华书局,2011:503.
    (1)文焕然.秦汉时代黄河中下游气候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2)西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郑国渠》编写组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陕西省人民引泾管理局.郑国渠[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76.
    (3)林剑鸣.秦史稿[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4)马非百.秦集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2.
    (5)陈维稷.中国纺织科学技术史(古代部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
    (6)李学勤.东周与秦代文明[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
    (7)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秦代考古[M].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编印,1984.
    (8)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论丛》编委会.秦文化论丛(第一辑)[G].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3.
    (9)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论丛》编委会.秦文化论丛(第二辑)[G].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3.
    (10)徐卫民呼林贵.秦建筑文化[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11)张仲立.秦陵铜车马与车马文化[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12)王学理.秦物质文化史[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4.
    (13)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论丛》编委会.秦文化论丛(第三辑)[G].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4.
    (14)徐卫民贺润坤.秦政治思想述略[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15)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论丛》编委会.秦文化论丛(第四辑)[G].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
    (16)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论丛》编委会.秦文化论丛(第五辑)[G].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7.
    (17)樊志民.秦农业历史研究[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7.
    (18)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论丛》编委会.秦文化论丛(第六辑)[G].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8.
    (19)田静.秦宫廷文化[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20)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论丛》编委会.秦文化论丛(第七辑)[G].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9.
    (21)王学理.咸阳帝都记[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9.
    (22)袁仲一.中华秦文化辞典[Z].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0.
    (23)黄今言.秦汉经济史论考[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24)周桂钿.秦汉思想史[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
    (25)于振波.秦汉法律与社会[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
    (26)高敏著.睡虎地秦简初探[M].台北:台北万卷楼图书有限公司,2000.
    (27)张占民程学华.秦陵文物精华[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
    (28)周晓陆路东之.秦封泥集[G].西安:三秦出版社,2000.
    (29)吴小强.秦简日书集释[M].长沙:岳麓书社,2000.
    (30)林剑明赵宏.秦汉简史[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
    (31)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论丛》编委会.秦俑秦文化研究——秦俑学第五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G].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
    (32)顾森.秦汉绘画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
    (33)魏德胜.睡虎地秦墓竹简语法研究[M].北京:首都师大出版社,2000.
    (34)王遽常.秦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35)郭淑珍王关成.秦军事史[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36)张铭洽.长安史话·上古周秦两汉卷[M].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01.
    (37)王仁波.秦汉文化(中华五千年文化系列)[M].北京:学林出版社,2001.
    (38)王学理梁云.秦文化(20世纪考古发现与研究丛书)[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
    (39)黄留珠.周秦汉唐文明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G].西安:三秦出版社,2001.
    (40)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论丛》编委会.秦文化论丛(第八辑)[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1.
    (41)孟祥才.先秦秦汉史论[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
    (42)林剑鸣吴永琪.秦汉文化史大辞典[Z].北京: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2.
    (43)彭卫杨振红.中国风俗通史(秦汉卷)[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
    (44)庞天佑.秦汉历史哲学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45)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论丛》编委会.秦文化论丛(第九辑)[G].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2.
    (46)黄留珠.秦汉历史文化论稿[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2.
    (47)滕铭予.秦文化:从封国到帝国的考古学观察[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
    (48)王子今.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疏证[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49)林剑鸣.秦汉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50)杨师群.东周秦汉社会转型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51)廖伯源.秦汉史论丛[M].台北:五南图书公司,2003.
    (52)陈文豪.简帛研究汇刊(第一辑)第一届简帛学术讨论会论文集[G].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史学系简帛学文教基金会筹备处,2003.
    (53)袁仲一.秦兵马俑坑[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
    (54)胡玉康.战国秦汉漆器艺术[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
    (55)张弘.战国秦汉时期商人和商业资本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2003.
    (56)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论丛》编委会.秦文化论丛(第十辑)[G].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
    (57)徐日辉.秦早期发展史[M].北京: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2003.
    (58)陈平.燕秦文化研究——陈平学术文集[G].北京:燕山出版社,2003.
    (59)张敏张文立.秦始皇帝陵[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
    (60)田静.秦铜车马[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
    (61)张骅.秦郑国渠[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
    (62)钱穆.秦汉史[M].北京:三联书店,2004.
    (63)李立新.中国设计艺术史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
    (64)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论丛》编委会.秦文化论丛(第十一辑)[G].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4.
    (65)何清谷.秦史探索[M].台北:兰台出版社,2004.
    (66)杨宽.中国古代冶铁技术发展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67)王长虎景宏伟刘亮.秦发祥地雍城[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
    (68)礼县秦西垂文化研究会礼县博物馆.秦西垂文化论集[G].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
    (69)徐卫民.秦汉历史地理研究[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
    (70)韩星.儒法整合:秦汉政治文化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71)黄今言.秦汉商品经济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72)白云翔.先秦两汉铁器的考古学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73)陈平.关陇文化与嬴秦文明[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74)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编.任家嘴秦墓[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75)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论丛》编委会.秦文化论丛(第十二辑)[G].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5.
    (76)胡克森.儒家理想与秦汉政权[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
    (77)熊铁基赵国华.秦汉思想文化研究[M].北京:希望出版社,2005.
    (78)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论丛》编委会.秦文化论丛(第十四辑)[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
    (79)王世荣.周秦政治文化与政治伦理[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
    (80)潘鲁生.车行舟进[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5.
    (81)潘鲁生.农事器具[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5.
    (82)童书业.中国手工业商业发展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5.
    (83)张景明.中国北方草原古代金银器[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
    (84)姜义华.中国通史教程(第一卷):先秦两汉时期[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85)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德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什邡城关战国秦汉墓地[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
    (86)王菊华.中国古代造纸工程技术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
    (87)摹庐丛.关中秦汉陶录[M].陈直,校辑.北京:中华书局,2006.
    (88)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秦始皇帝陵园考古报告(2000)[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
    (89)雷戈.秦汉之际的政治思想与皇权主义(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专刊)[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
    (90)雷玉平.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M].西安:西安出版社,2006.
    (91)龚书铎刘德麟.图说天下·秦汉(中国历史系列)[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
    (92)申云艳.中国古代瓦当研究(考古新视野丛书)[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
    (93)徐卫民雍际春.早期秦文化研究[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
    (94)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论丛》编委会.秦文化论丛(第十三辑)[G].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
    (95)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西安北郊秦墓[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
    (96)徐殿才.中国史学史(第二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97)田兆元田亮.商贾史[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
    (98)李京华.冶金考古[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
    (99)熊铁基.秦汉文化史[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7.
    (100)吴慧.中国古代商业[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101)何兆武.中国思想发展史[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
    (102)王子今.秦汉时期生态环境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103)陈炎.中国审美文化史[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7.
    (104)周均平.秦汉审美文化宏观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105)牟钟鉴张践.中国宗教通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
    (106)(英)崔瑞德鲁惟一.剑桥中国秦汉史[M].杨品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107)雷依群徐卫民.秦汉研究(一)[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8.
    (108)李立新.探寻设计艺术的真相[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109)王学理.秦都与秦陵(陕西历史文化百部丛书)[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8.
    (110)徐飚.成器之道:先秦工艺造物思想研究[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8.
    (111)杨曙明.秦文化解读(陕西历史文化百部丛书)[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
    (112)项隆元.中国物质文明史[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113)田静.秦始皇陵与兵马俑(世界遗产丛书)[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
    (114)郭廉夫毛延亨.中国设计理论辑要[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8.
    (115)王学理.王学理秦汉考古文选[G].西安:三秦出版社,2008.
    (116)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论丛》编委会.秦文化论丛(第十五辑)[G].西安:三秦出版社,2008.
    (117)徐伊丽.探秘秦直道[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18)上海博物馆.周秦汉唐文明研究论集[G].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119)王凯旋.秦汉社会生活四十讲[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8.
    (120)后晓荣.秦代政区地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121)(美)夏含夷.远方的实习——《古代中国》精选集[G].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122)陈致.从礼仪化到世俗化——《诗经》的形成[M].吴仰湘黄梓勇许景昭,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123)朱桂昌.秦汉史考订文集[G].云南: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
    (124)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天水放马滩秦简[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
    (125)夏燕靖.中国设计史[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
    (126)张天恩.周秦文化研究论集[G].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127)韩巍.先秦的物质文明[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128)秦俑博物馆编.秦始皇陵二号兵马俑坑发掘报告(第一分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129)陈苏镇.秦汉魏晋南北朝的物质文明[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130)章启群.经世与玄思—魏晋南北朝的精神文明[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131)中国国家博物馆编.文物秦汉史(文物中国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9.
    (132)潘明娟.周秦时期关中城市体系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33)中国秦汉史研究会.秦汉史论丛(第十一辑)[G].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9.
    (134)袁宣萍赵丰.中国丝绸文化史[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9.
    (135)何堂坤.中国古代金属冶炼和加工工程技术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9.
    (136)王勇.楚文化与秦汉社会[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9.
    (137)吴永琪.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9.
    (138)袁仲一田静.秦兵马俑[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9.
    (139)袁仲一.秦陶文新编[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
    (140)雷依群徐卫民.秦汉研究(三)[G].西安:三秦出版社,2009.
    (141)中国秦汉史研究会.秦汉史论丛(第十辑)[G].内蒙古: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9.
    (142)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天水放马滩秦简[M].北京:中华书局,2009.
    (143)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吴永琪.秦始皇帝陵[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
    (144)杨英.祈望和谐—周秦两汉王朝祭礼的演进及其规律[M].北京:商务出版社,2009.
    (145)襄樊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武安铁路复线九里山考古队.老河口九里山秦汉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
    (146)徐卫民.话说陕西·秦卷[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9.
    (147)(英)马歇尔·拜恩.武器与铠甲[M].白艳艳,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148)李令福.古都西安·秦都咸阳[M].西安:西安出版社,2010.
    (149)李勇强.中国大一统:秦皇汉武的奋斗[M].北京:中华书局,2010.
    (150)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著.中国考古学·秦汉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151)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秦俑学第七届年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G].西安:三秦出版社,2010.
    (152)梁安和徐卫民.秦汉研究(四)[G].西安:三秦出版社,2010
    (153)宝鸡先秦陵园博物馆.雍城秦公一号大墓[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0.
    (154)秦始皇兵马俑博物.秦俑博物馆开馆三十周年秦俑学第七届年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G].西安:三秦出版社,2010.
    (15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秦汉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156)秦陵博物院.渭水之滨秦陇一脉——先秦文化巡礼[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157)张卫星陈治国王煊.秦考古学文献叙录[M].西安:三秦出版社,2010.
    (158)何宏.秦始皇陵出土青铜器[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10.
    (159)李立新.设计艺术学研究方法[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10.
    (160)张童心黄永久.禹王城瓦当——东周秦汉时期晋西南瓦当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161)(日)林巳奈夫.刻在石头上的世界——画像石述说的古代中国的生活和思想[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162)(日)工藤元男.睡虎地秦简所见秦代国家与社会[M].(日)广濑熏雄曹峰,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163)(英)丹尼尔·米勒.物质文化与大众消费[M].费文明朱晓宁,译.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10.
    (164)周纬.中国兵器史[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0.
    (165)后德俊周嘉华.中国古代日用化学工程技术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11.
    (166)吴山.中国历代服装染指刺绣词典[Z].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11.
    (167)王子今.秦汉边疆与民族问题[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168)黄高才.咸阳文化解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169)李立新.设计价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170)解读秦俑.王学理著[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1.
    (171)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沈从文著[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172)张景明王雁卿.中国饮食器具发展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173)王学理.解读秦俑——考古者亲历的视角[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1.
    (174)段清波.秦始皇帝陵园考古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175)(英)杰西卡·罗森.祖先于永恒——杰西卡·罗森中国考古艺术文集[G].邓菲黄洋吴晓筠,译.北京:三联书店,2011.
    (176)晁福林.春秋战国的社会变迁[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177)李琰君.陕西关中传统民居建筑与居住民俗文化[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178)扬之水.明式家具之前[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2.
    (179)(美)巫鸿.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M].李清泉郑岩,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180)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南阳一中——战国秦汉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2.
    (181)王学泰.中国饮食文化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
    (182)陶洁.传统手工技艺[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2.
    (183)祝中熹.秦史求知录[G].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184)(美)鲁道夫·P·霍梅尔.手艺中国——中国手工业调查图录[M].戴吾三等,译.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
    (185)(德)雷德侯.万物——中国艺术中的模件化和规模化生产[M].张总,译.北京:三联书店,2012.
    (186)钱穆.秦汉史[M].北京:三联书店,2013.
    (187)(英)柯律格.中国艺术[M].刘颖,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
    (188)陈于书熊先青苗艳凤.家具史[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
    (189)(美)巫鸿.黄泉下的美术[M].施杰,译.北京:三联书店,2013.
    (190)(日)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1)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M].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
    (2)(汉)王符.潜夫论[M].(清)王继培,笺.彭铎,校正.北京:中华书局,1985.
    (3)陈直.三辅黄图校正[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
    (4)(汉)桑弘羊.盐铁论[M].王利器,校点.北京:中华书局,1992.
    (5)(汉)司马迁.史记[M].芦苇张赞煦,点校.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
    (6)(清)孙楷.秦会要[M].杨善群,校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7)韩非子[M].高华平王齐洲,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5.
    (8)(宋)程大昌.雍录[M].黄永年,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5.
    (9)(晋)葛洪.西京杂记[M].周天游,校注.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
    (10)(元)骆天骧.类编长安志[M].黄永年,点校.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
    (11)(清)李渔.闲情偶寄[M].刘仁,译注.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
    (12)(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7.
    (13)(汉)赵晔.吴越春秋[M].张觉,译注.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
    (14)(魏)王弼(唐)孔颖达.周易正义[M].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2009.
    (15)山海经[M].周明初,校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
    (16)(汉)王充.论衡[M].张宗祥,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17)(宋)范晔.后汉书[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
    (18)(唐)李泰.括地志[M].贺次君,辑校.北京:中华书局,2010.
    (19)考工记[M].闻人军,译注.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1.
    (20)(宋)李昉.太平御览[M].北京:中华书局,2011.
    (21)诗经[M].周明初,校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
    (22)(汉)刘向.说苑校证[M].向宗鲁,校证.北京:中华书局,2011.
    (23)礼记[M].王梦鸥,译著.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1.
    (24)(宋)李诫.营造法式[M].王海燕,译注.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
    (25)墨子[M].方勇,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
    (26)水经注[M].陈桥驿,译注.王东,补注.北京:中华书局,2012.
    (27)淮南子[M].陈广忠,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2.
    (28)周礼[M].杨天宇,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29)(东汉)刘熙.释名[M].(清)毕沅,疏证.王先谦,补.北京:中华书局,2012.
    (30)尚书[M].王世舜王翠叶,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2.
    (31)战国会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32)(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M].贺次君施和金,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12.
    (33)(晋)常璩.华阳国志[M].济南:齐鲁书社,2012.
    (34)管子[M].李山,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3.
    (35)尔雅[M].胡奇光方环海,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36)孟子[M].金良年,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37)论语[M].杨伯峻,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3.
    (38)孔子家语[M].王国轩王秀梅,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3.
    (39)左传[M].李梦生,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40)荀子[M].方勇李波,译注.中华书局,2013.
    (41)吕氏春秋[M].陆玖,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3.
    (42)(西汉)刘向.战国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43)六韬[M].曹胜高安娜,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3.
    (44)越绝书[M].李步嘉,校释.北京:中华书局,2013.
    (1)黄耀能.秦帝国的崛起及其速亡的原因[J].(台)历史月刊,2001.
    (2)蔡礼彬.功利主义对秦统一六国的作用[J].天中学刊,2001.
    (3)田静.秦宫廷文化[J].(台)历史月刊,2001.
    (4)杨东晨.秦文化与当时诸国文化的对比研究[J].宁德师专学报,2001.
    (5)梁云.试论秦文化与戎、狄青铜文化的关系[J].周秦汉唐文明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2001.
    (6)始皇陵考古队.秦始皇陵园K9901试掘简报[J].文物,2001.
    (7)始皇陵考古队.秦始皇陵园K9801陪葬坑第一次试掘简报[J].考古与文物,2001.
    (8)林淑心.秦国玉器文化探讨[J].(台)历史文物月刊,2001.
    (9)徐卫民.秦瓦当概论[J].(台)历史月刊,2001.
    (10)陈信雄.秦俑雕塑之美——从陶俑和雕塑发展史来看秦俑[J].(台)历史月刊,2001.
    (11)丁华.从云梦秦简看秦国的商业政策[J].江汉考古,2001.
    (12)申茂盛.秦陵大鼎与秦鼎[J].文博,2001.
    (13)林文华.《睡虎地秦简·金布律》释文[J].(台)美和技术学院学报,2001.
    (14)王其祎.铜兵之歌的辉煌绝唱—秦俑坑出土青铜兵器[J].(台)历史文物月刊,2001.
    (15)张文立.秦始皇帝陵百戏俑[J].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2001.
    (16)张建华.漫谈秦篆与秦俑的艺术统一[J].碑林集刊(七),2001.
    (17)黄盛璋.秦兵器分国、断代与有关制度研究[J].古文字研究(21)辑,2001.
    (18)刘晓华.秦陵彩绘铜盾[J].(台)历史文物月刊,2001.
    (19)杨钟堂.秦始皇陵兵马俑石铠甲材料来源析[J].考古与文物丛刊第五号,2001
    (20)白崇斌.宝鸡益门出土两件包铁器物的技术分析研究[J].考古与文物丛刊第五号,2001
    (21)容波党小娟.由秦俑彩绘颜料矿石看秦代采矿业[J].考古与文物丛刊第五号,2001
    (22)彭文.从秦陵铜车马上的菱形纹样看秦文化与楚文化的交流[J].中原文物2003.
    (23)高婷婷.秦朝统一与经济结构的变动——兼谈秦代私营工商业[J].秦陵秦俑研究动态,2003.
    (24)徐龙国.秦都咸阳的手工业和商业遗存初探[J].文博,2003.
    (25)张志军.秦始皇兵马俑二号坑“青膏泥”来源的研究[J].科技考古论丛(三),2003.
    (26)张涛王齐秀.秦都咸阳出土秦文物的种类与特色[J].(台)历史文物月刊,2003.
    (27)孙亚春.郑国渠的设计思想浅谈[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
    (28)蒋文孝刘占成.秦俑坑新出土铜戈、戟研究[J].文物,2006.
    (29)刘素娜.浅析秦代灵活的商业政策[J].五邑大学学报,2006.
    (30)王客西.从秦的兴亡看秦文化的特质[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6.
    (31)党焕英.从秦陵出土文物所见相关彩绘纹饰他探讨秦纺织品类的发展[J].秦文化论丛(第十三辑),2006.
    (32)许禾惠.秦汉手工业设计的“大美”气象[J].安徽文学,2008.
    (33)陈亮.生灵神韵秦人华彩——秦都雍城动物纹瓦当艺术[J].文物世界,2008.
    (34)白冬梅.关中地区秦墓中楚文化符号探析[J].秦文化论丛(第十五辑),2008.
    (35)李秀珍.秦代青铜兵器标准化研究方法探讨[J].文物保护与研究论文集,2008.
    (36)王子今.秦人的机械发明[J].国学学刊,2009.
    (37)王勇.从秦简看战国晚期秦国农业生产的技术选择[J].湖南大学学报,2009.
    (38)程乾宁胡小玉.秦陵铜车马彩绘工艺简析[J].回顾与创新·创新篇,2009.
    (39)田静.秦俑雕塑与秦人的务实作风[J].唐都学刊,2010.
    (40)武丽娜.秦墓出土陶困模型研究[J].农业考古,2010.
    (41)蔡锋.秦代手工业生产者的身份与地位[J].山西师大学报,2010.
    (42)马利清宋远茹.西安尤家庄秦墓出土铜镜的初步研究[J].考古与文物,2010.
    (43)田亚岐.早期秦文化多元因素逐步形成及其特征[J].秦俑博物馆开馆三十周年秦俑学第七届年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0.
    (44)吴立行.风格与功能——以秦俑为例对古代工匠制作的思考[J].秦俑博物馆开馆三十周年秦俑学第七届年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0.
    (45)葛明岩.法家文化与秦的兴亡[J].华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46)武丽娜.秦墓出土陶囷研究[J].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47)于焕金.秦墓中出土的S形饰研究[J].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48)牛耕.战国及秦汉时期漆器装饰艺术设计研究[J].西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49)朱歌敏.关中地区秦墓出土玉器初探[J].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50)安珊珊.地域审美视野下的秦文化[J].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51)董文劲.秦直道的历史文化内涵初探[J].内蒙古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52)贾璐.周秦青铜纹饰数字化研究与传播[J].陕西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53)洪石/战国秦汉漆器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论文,2002.
    (54)朱广宇/论中国古代陶瓷所体现的造物艺术思想[J].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55)罗军/试探中国传统造物设计的形象思维[J].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56)熊嫕/器以藏礼—中国设计制度研究[J].中央美术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8.
    (57)吴立行/工匠·功能·风格[J].中央美术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8.
    (58)张慧/先秦生态文化及其建筑思想探析[J].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59)林荣/《吕氏春秋》与百家合流[J].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60)包瑞峰/嬴秦礼俗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61)刘芳芳/战国秦汉妆奁研究[J].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62)吴文清/两周中原与楚文化视野下的器物工艺比较研究[J].山西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63)路德富/战国时代官私手工业的经营形态[J].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64)李嘉/造物史视野中的先秦青铜“壶”形器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65)史党社/秦关北望——秦与“戎狄”文化的关系研究[J].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66)申云燕/中国古代瓦当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论文,2002.
    (67)赵晓军/中国古代度量衡制度研究[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1)刘国石.80年代以来秦汉社会史研究述要[J].北华大学学报,2001.3
    (2)宫宅洁张学锋译/1999年日本学界关于战国秦汉史研究[J].中国史研究动态,2001.6
    (3)周天游孙福喜.20世纪的中国秦汉史研究[J].历史研究,2003.
    (4)(日)角谷常子.2001年日本史学界关于战国秦汉史的研究[J].张学锋,译.中国史研究动态,2003.
    (5)赵国华范正娥.2002年中国秦汉史研究综述[J].中国史研究动态,2003.
    (6)陈文豪.2002年周秦汉唐文化研究综述[J].周秦汉唐文化研究,2001.
    (7)(日)仲山茂.2004年日本学术界关于战国秦汉史研究[J].中国史研究动态,2006.
    (8)王万盈.2007年先秦秦汉经济史研究述评[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8.
    (9)田静.近十年来秦始皇陵考古与秦文化研究述评[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9.
    (10)王万盈.2008年先秦秦汉经济史述评[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9.
    (11)徐卫民.三十年来早期秦文化研究综述[J].秦陵秦俑研究动态,2010.
    (12)王子今:开放、创新、进取为秦文化的精髓所在——中国大秦文化高层论坛明日盛大开幕/刘翀//华商报,2010.7
    (13)徐卫民.三十年来早期秦文化研究综述[J].秦俑博物馆开馆三十周年秦俑学第七届年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0.
    (14)(日)饭田祥子.2008年日本的战国秦汉史研究[J].中国史研究动态,201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