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精神损害赔偿的定量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定量研究是对研究对象数量关系的描述,其作为定性研究的补充,已广泛用于社会科学的研究之中。定量研究既是社会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促进立法科学性和克服司法随意性的必要手段。大陆法系国家强调法的价值观念,倚重法学概念、法律逻辑、法律原则,长期低估了案例的作用。与之相对,英美法系国家重视判例的作用,将量化方法用于立法和司法效果评估并有不少的相关研究成果。由于我国现有立法和司法中缺乏充分的定量研究,造成了有关数量方面法律规定大多不明确,进而使得司法实践中法官裁量差异较大,司法实施效果有的甚至与立法目的相去甚远。本文以民事侵权法的精神损害赔偿为例,进行了一次法学定量研究的体验和探索。
     当前我国法学研究中采用定量研究的相关成果并不多,尤其是将人工智能用于法学分析的理论与实例相结合的研究成果更少。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在法学量化研究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量化实证研究方法重新审视我国精神损害的立法与司法的现状、问题,针对司法裁量差异大的问题提出了建立了人工神经网络裁量模型,以减少司法裁量差异和促进立法科学。首先,为克服司法审判实践中相同或相似情形而精神损害赔偿额相差较大的问题和寻找最佳的赔偿额,本文建立了人工智能裁量模型,该模型不仅可为司法审判提供赔偿额的参考,且模型的输出可形成较为稳定的赔偿基准,以保证立法的科学性。其次,通过建立精神损害赔偿立法文本库和医疗损害赔偿案例库,实证考察了我国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立法和司法的问题和现状,反思了我国医疗精神损害赔偿的立法原则、赔偿标准、裁量因素等,并提出完善相关立法的建议。最后,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和分析了模型的建立机构、模型运行结果转换为立法、模型的修订程序等。
     本文的论述分为五部分,其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为引论部分。首先,在分析我国当前法学量化研究的背景的基础上,对国内外法学量化研究的理论、应用、以及人工智能在法学中的应用以及精神损害赔偿的量化研究成果进行了综合述评。其次,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第二部分论述了法学定量分析的可行性。首先,法学定量分析是属于法学实证分析的一部分,主要以有数量变化关系的法律现象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统计学、现代数学、信息科学等技术方法,分析司法效果、评估立法合理性,从而促进司法裁量的统一性和立法科学性。法学定量研究旨在缩小裁量的差异性,增强法律的实效性,其核心价值在于促进司法公平和各方利益的利益均衡。其次,与传统研究线性问题的进路不同,人工智能方法以非线性问题为研究对象,既不要求用精确的数量描述司法裁量的各因素,也不要求各裁量因素之间线性无关,具有较强的自学习功能,因而,人工智能方法对模糊性较强的法学研究具有独特的优势。再次,从当前我国案例公开现状和案例指导制度的施行来看,我国完全有条件进行相关的定量研究。
     第三部分从司法角度反思了当前我国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为进行实证分析,我们建立了两个数据库,一是以地方精神损害赔偿的立法为主建立的立法文本库,二是以医疗审判中涉及精神损害赔偿的案例为基础建立的司法案例库。本文以这两个数据库为基础对我国当前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问题、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完善该制度提出了立法建议。首先,在分析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立法史的基础上,研究精神损害赔偿的现实结构。其次,医疗审判中的涉及精神损害赔偿的案例为例,考察我国当前精神损害赔偿支持率、赔偿额等情况,进而从我国医疗纠纷的特点以及我国经济现状等角度分析了精神损害赔偿额低的原因。再次,在对精神损害赔偿立法原则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司法案例的对照分析,反思了当前精神损害赔偿的原则,认为应区别采用补偿和惩罚原则。第四,论文分析和评估了我国精神损害赔偿立法中的八种精神损害赔偿标准设立的方法,继而结合司法案例,综合评估各设立方式的优劣性,认为倍率式赔偿设立方式最优。第五,在从立法角度对精神损害赔偿的裁量因素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司法实务,提出应采用主客观相结合的方法,并归纳获得司法实务中医疗精神损害赔偿的裁量因素。最后,在对上述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现状、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立法建议。
     第四部分由赔偿差异性的思考和研究方法的诘难引出可在法学中使用数学建模的方法。首先,在前文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医疗精神损害赔偿的指标体系。其次,引入人工神经网络,并利用其自学习、自适应能力,不断的训练该模型,建立人工神经网络裁量模型。为说明该人工智能裁量模型的优越性,本文通过对比的方法,分别通过实例误差分析和个案赔偿额差异两个实验,证明了人工智能裁量模型运行的结果更接近于法官的实际判决。接着,论文论述该裁量模型结果能够做到相似案例判决给予基本相似赔偿建议。最后,分析了模型运行结果的特点、优势、不足以及其在司法中的地位等进行了分析,认为模型在运行初期不宜强制使用,但可为法官提供参考。
     第五部分探讨了裁量模型运行结果对立法的影响。首先,模型运行的结果将使得赔偿额趋于稳定,或趋于大量法官裁量的中间赔偿额,即形成赔偿的基准。该赔偿基准具有时效性、地域性的特征,以司法解释的方式颁布为宜。其次,法院对于获取案例具有天然优势,建议由法院单独成立部门进行模型的建立。第三,若裁量模型的运行结果偏离了正常普适的价值观,可通过一定的程序微调裁量结果。最后,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拟从完善研究方法、研究案例和研究领域等方面继续加深本研究。
Quantitative study, as a supplement for qualitative study, is to discribe quantitive relation of the study objects, which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social science study. Since case is always been emphrasized by countries of common law system, there are some research findings on quantitative method applying in legal system for improving legislative scientific. However, as a country of continental law system, Chinese researchers paid more attention on definition, principle and logics, and less attention on cases. Therefore, there are seldom studies by using quantitative method. Since lack of depth studying on legislative concerning numbers, there are great differences in payment of vedics by different judges and some legal effect is quite different from the legislative aims. Quantitative research is the inevitable tend for social scientific and it will benifit for overcoming judicial random and improving legislative scientific. The paper is a trial for legal quantitative analysis by taking spiritual compensation as example.
     At present there are less legal study by quantitative method, especially, study on both theory and cases of apply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law is seldom. The innovation of the paper is to estimate statute by quantitative study on cases and establish a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based discretionary model. Firstly,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es of great difference in judgement, it builds an artificial intelligent based discretionary model, which will not only offer compensation for reference in practice, but also give a stable compensation baseline. Though the baseline is limited by time and region, but it can be taken as legislative reference at some time. Secondly, it proposed some suggestions for improving the spiritual concerned legislation by quantitative analysis for the present judicial and legislative condition and problems. Thirdly, it discussed how the model will improve the referring legislative.
     The paper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rters, and the main contents are as follows:
     The first charter is the introduction. Firstly, it discusses the backgrounds for quantitative analysis in legal field, and it reviews the theory and application of quantitative methods used in law, artificial intelligent applied in law and the legislation of spiritual damage compensation. Secondly, it introduces the thinking way and methods used in the paper and its innovation.
     The second charter discusses the feasibility of quantitative method applied in legal field. Firstly, quantitative analysis in legal field is the branch of empirical analysis, which takes quantitative relation of legal problems as object, ultilizes techniques such as statistics and modern mathematics and telecomuumication technology to analyze judicial effects and estimate the fesibility of legislation. It aims to promote unified judgement and improve legislative scientific. The core value of quantitative analysis is fair and interest balance rule. Secondly,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akes non-linear problem as object, and it neither requires the quantitative description the discretionary factors, nor requires the independent of the factors. What's more, it has strong studying ability. So,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has special advantages for fuzzy legal study. Thirdly, most cases can be indexed and case guidance system has efforced, which shows that China has the condition for quantitative research.
     The third charter rethinks the spiritual compensation system respectively from judicial and legislative viewpoint. Based on spiritual damage concerning statute data and medical cases data, we discuss the problem and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pose the legislative suggestions. Firstly, it discusses the statutes of spiritual damage compensation system. Secondly, taking spiritual damage concerning medical cases as example, it observes the support rate and damages, and furtherly discusses the reasons for lower compensation. Thirdly, based on analyzing the.compensation principles in statute, it reviews the present principles and thinks that it should make difference between compensation and pulishment principles. Fourthly, it concludes8methods for setting spiritual compensation standard, and estimate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above methods. It gets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multiplying style is best method for setting spiritual compensation standards. Fifthly,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for the discretionary factors from statutes, it proposes to take eclecticism for considering objective factors as well as subjective factores, and it concludes the discretionary factors in practice. Lastly, it proposes the legislative suggestion for improving the China spiritual compensation system.
     The fourth charter discusses the model-building method using in legal study. Firstly, it establishes an index system based on the above espirical analysis. Secondly, it introduces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and builts an ANN based discretionary model. Then it proves the result of model is closer to the actual discretion of judicials by example variance analysis and individual case compare. Lastly, it analyses the characteristic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nd the status of the model.
     The fifth charter how the model result affects the future legislation. Firstly, the output of the model will tend to stable which can be called as compensation basis. It is limited by time and region, and is better issued by judicial interpretation. Secondly, justice department has the advantage for getting case data, we suggest set up one office under provincial judicial department for charging the model. Thirdly, if the output is deviate from the common values, the result can be minor adjusted by certain procedures. In the last, it discuesses the further work and will deepen the study from research method, study case and study field and so on.
引文
1参见白建军:《罪行均衡实证研究》,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2参见赵廷光:《论量刑精确制导》,载《现代法学》,2008年第4期。
    3 See Michael Riesen and Gursel Serpen, Validation of a bayesian belief network representation for posterior probability calculations on national crime victimization survey,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Law, Volume 16, Number 3,2008,245-276.
    4 See Kevin Reitz, "Modeling Discretion in American Sentencing Systems", Law & Policy, Volume 20, Issue 4, pages 389-428, October 1998.
    5 See Models of Legal Decision making Report, R-2717-ICJ(1981);See Kevin Reitz, "Modeling Discretion in American Sentencing Systems", Law & Policy, Volume 20, Issue 4, pages 389-428, October 1998.
    6参见白建军:《论法的确定性与公正的可检验性》,载《中国法学》2008年第2期。
    7参见屈茂辉、张杰、张彪:《论计量方法在法学研究中的运用》,载《浙江社会科学》2009年3期。
    8参见杨遂全:《计量分析与民商立法现代化——建议人大专设立法技术局》载里赞主编:《望江法学》,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91998年7月8日,钱小涵在上海屈臣氏公司购物后,经过门径是报警响起,女保安不顾当事人的反对,两次对钱进行脱裤检查,后钱起诉,要求50万元精神损害赔偿,一审判决25万,二审仅支持了l万元。
    10参见郭洪波:《对精神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的若干思考》,载《当代法学》,2001年第2期,第69页。
    11所谓政策定向的法学理论,是指在前法治化的时期,在依靠意识形态维护集权统治,现行政策作为注释的权威文本:所谓立法定向的法学理论,是指专业法律家(法学家)对立法(特别是法典的编纂)有一种基于本性的“乌托邦寄托”:所谓司法定向的法学理论,是指20世纪开始以来人们开始研究法官的工作、行为和裁判,试图通过更为细致的讨论,为法官适用法律寻找到保证统一性、安定性和公正性的方法论技术和哲学解释的根据.参见舒国湮:“从方法论看抽象法学理论的发展”,载《浙江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
    12[美]萨伯著:《洞穴奇案》,陈福勇、张世泰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6月版,第1-20页。
    13杨仁寿:《法学方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2页。
    14参见黄文艺:《信息不充分条件下的立法策略-----从信息约束角度对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政策的解读》,载《法学研究》,2009年3期。
    15参见梁治平:《法意与人情》,中国法治出版社2004年版,第10页。
    19赵廷光等:《实用刑法专家系统用户手册》,北京新概念软件研究所1993年版。
    20白建军:《公正底线——刑事司法公证性实证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页。
    21白建军:《法律实证研究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10页。
    22魏浦雅等:《论现代科技发展对法律的影响》,载《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7卷。
    23 See Franklin E. Zim-ring, The Great American Crime Decline, New York, N.Y.: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24 See Michael O. Finkelstein, Quantitative Methods in Law:Studies in the Application of Mathematical Probability and Statistics to Legal Problems, New York:The Free Press and Collier Macmillan Publishers, 1978, pp.249-262.
    25 See Sanjeev Sridharan, et al., Intervention Time Series Analysis of Crime Rates, Tibergen Institute Discussion Paper 2003-040/4, Amsterdam:Tibergen Institute,2003, pp.16-17, pp.22-23.
    26 See Juan Javier del Granado, An Economic Analysis of Legal Reasoning, http://repositories.cdlib.org/bple/alacde/Jan407.
    27 See W. Kip Viscusi, The Challenge of Punitive Damages Mathematics, http://www.law.harvard.edu/programs/olin_center/.
    28 See Jeff Strand:Should Legal Empiricists Go Bayesian? Stanford Law and Economics Online Working Paper. No.342,2007.
    29 See Michael Riesen and Gursel Serpen, Validation of a bayesian belief network representation for posterior probability calculations on national crime victimization survey,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Law, Volume 16, Number 3,2008,245-276.
    30参见杨遂全:《计量分析与民商立法现代化——建议人大专设立法技术局》载里赞主编:《望江法学》,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31参见屈茂辉、张杰、张彪:《论计量方法在法学研究中的运用》,载《浙江社会科学》2009年3期。
    32参见屈茂辉、张杰:《计量法学本体问题研究》,载《法学杂志》,2010年第1期。
    33参见屈茂辉、周志芳:《中国土地征收补偿标准研究——基于地方立法文本的分析》,载《法学研究》2009年第3期。
    34参见徐向华、郭清梅:《行政处罚中罚款数额设定方式研究》,载《法学研究》2006年第6期。
    35参见白建军:《论法的确定性与公正的可检验性》,载《中国法学》2008年第2期。
    36参见赵廷光:《论量刑精确制导》,载《现代法学》,2008年第4期。
    37 See Models of Legal Decision making Report, R-2717-ICJ(1981).
    38 See Kevin Reitz, "Modeling Discretion in American Sentencing Systems", Law & Policy, Volume 20, Issue 4, pages 389-428, October 1998.
    39参见张保生:《人工智能法律系统的法理学思考》,载《法学评论》,2001年第5期。
    40在2011年“中美量刑改革国际研讨会”上,美国弗吉尼亚州量刑委员会主任理查德·科恩(Richard Kern)对量刑指南运行效果做了一个较为详细的评述。
    41参见赵廷光等:《实用刑法专家系统用户手册》,北京新概念软件研究所1993年版。
    42《严格程序规范量刑确保公正——最高人民法院刑三庭负责人答记者问》,载《人民法院报》,2009年6月1日。
    43张小扬、许春、李树民:《电脑量刑引入司法裁决几秒钟就制出该当何罪》,载《大众日报》,2004年08月14日.
    44 See Buchanan & Headrick:Some Speculation About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Legal Reasoning,23 Stanford Law Review(1970).pp.40-62.
    45 He, X; Hintz, T; Piccardi, M; Wu, Q; Huang, M; Tien, D, " Nonlinear nearest-neighbour matching and its application in legal precedent retrieval",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s, Vol 1,2005 Proceedings pp.341-346; Rissland, EL (Rissland, EL); Ashley, KD (Ashley, KD); Branting, LK (Branting, LK), "Case-based reasoning and law", KNOWLEDGE ENGINEERING REVIEW, vol.20, No.3 pp 293-298
    46 See Donald H. Berman and Carole D. Hafner (1989):The Potential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o Help Solve the Crisis in Our Legal System,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32:8,928-938.
    47 See CAL DEEDMAN, AND SMITH J. C.,"The Nervous Shock Adviser:A Legal Expert System in Case-based Law", Operational Expert Systems Applications in Canada, Ching Y. Suen and Rajjan Shinghai eds., Pergamon Press Oxford,1991, pp.56-71.
    48 Bench-Capon, T (Bench-Capon, T); Sartor, G (Sartor, G), "A model of legal reasoning with cases incorporating theories and value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Vol.150 No.1-2, pp 97-143
    49 Nouaouria, N (Nouaouria, Nabila); Atil, F (Atil, Fadila); Laskri, MT (Laskri, M. T.); Bouyaya, D (Bouyaya, Djamel); Amari, AH (Amari, Abdel Hamid), "A case based too) as intelligent assistance to mufti", ARABIAN JOURNAL FO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Vol.:31, No.:1B pp 75-87
    50参见钱学森:《论法治系统工程的任务与方法》,载《科技管理研究》,1981年第4期;钱学森:《社会主义和法治学与现代科学技术》,载《法制建设》,1984年第3期;钱学森:《现代科学技术与法和法制建设》,载《政法论坛》,1985年第3期。
    51参见李薇著:《日本机动车辆事故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191,192,193页;邓瑞平:《人身伤亡精神损害赔偿研究》,载《民商法学》,2000年第1期。
    52 Richard Lewis:Increasing the Price of Pain:Damages, The Law Commission and Heil v Rankin, The Modem Law Review, Volume 64, Issue 1, pages 100-111, January 2001.
    53参见杨立新:《新版精神损害赔偿》,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2年版,第1-10页。
    54 W. V. Horton Rogers:Damage for Non-Pecuniary loss:in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Springer Wien New York (2001).
    55 Cees Van Dam:European Tort Law,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7
    56关今华:《精神损害的认定与赔偿》,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29页。
    57精神损害赔偿的标准的研究通常以研究裁量的原则等定性的居多,而以建立裁量模型的方式的研究较少,卫晓蓓的硕士论文“论精神损害抚慰金的算定”是对定量研究的一次尝试,但研究缺乏实证的分析和对模型的效果的检验。参见卫晓蓓:《论精神损害抚慰金的算定》,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58 See CALDEEDMAN, LL.B., LL.M. AND J. C. SMITH, B.A., LL.B., LL.M. The Nervous Shock Advisor:A Legal Expert System in Case-Based Law, Operational Expert Systems in Canada, Pergamon Press, Elmsford, New York:1991.
    59 See Valerie P. Hans, Valerie F. Reyna:To Dollars from Sense:Qualitative to Quantitative Translation in Jury Damage Awards, Journal of Empirical Legal Studies, Journal of Empirical Legal Studies Special Issue: Judgment by the Numbers:Converting Qualitative to Quantitative Judgments in Law, Volume 8, Issue Supplement sl, pages 120-147, December 2011.
    60关今华:《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的确定与评算》,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177-178页。
    61参见卫晓蓓:《论精神损害抚慰金的算定》,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硕士毕业论文。
    62参见陈爱娥:“萨维尼:历史法学派与近代法学方法论的奠基人”,载许章润主编:《萨维尼与历史法学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3页以下;另可参见[德]萨维尼:《论立法与当代法学的历史使命》,许章润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5页以下。
    63参见陈瑞华:《论法学研究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页。
    64陈金钊、焦宝乾:《法律方法论研究综述》载于陈金钊、谢晖主持《法律方法》第5卷,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63页。
    65参见http://en.wikipedia.org/wiki/English_tort_law.,
    66 Mount Isa Mines Ltd v Pusey (1970) 125 CLR 383.
    67王利明、杨立新:《中国侵权行为法》,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364页.
    68王利明、杨立新编著:《中国侵权行为法》,法律出版社1998年1月版,第364页。
    69曹士兵:《最高人民法院裁判、司法解释的法律地位》,载《中国法学》,2006年第3期。
    70屈茂辉、张杰、张彪:《论计量方法在法学研究中的运用》,载《浙江社会科学》2009年3期。
    73屈茂辉、张杰:《论计量方法在法学研究中的运用》,载《浙江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
    74杨仁寿:《法学方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6页。
    75郑永流:《法学方法抑或法律方法?》载郑永流《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六)》,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8页。
    77参见白建军:《法律实证研究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5页。
    78[德]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陈爱娥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51页。
    79苏力:《送法下乡——中国基层司法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序论。
    80[加]伊恩.哈金:《驯服偶然》,刘钢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第7页。
    81保尔·拉法格在《忆马克思》谈到该观点。
    82康仕慧:《数学实在性的不可或缺性论证》,载《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3月。
    83参见徐英瑾:《人工智科能学在十七、十八世纪欧洲哲学中的观念起源》,载《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84参见郑戈:《法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吗?---试论法律科学的属性和研究方法》,载《北大法律评论》,1998年第1期。
    85亚图·考夫曼(Arthur Kaufman):《法律哲学(Rechtsphilosophie)》,刘幸义等合译,台北2000初版,第67页。
    86屈茂辉、张杰、张彪:《论计量方法在法学研究中的运用》,载《浙江社会科学》2009年3期。
    87杨遂全:《计量分析与民商立法现代化——建议人大专设立法技术局》,载里赞编著:《望江法学》,法律出版社2007年。
    88[美1罗斯科·庞德:《法律史的解释》(Interpretations of Legal History),邓正来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版,第127页;本杰明.内森.卡多佐:《法律的生长》,刘培峰、刘骁军译,冯克利校,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4页。
    89屈茂辉、张杰、张彪:《论计量方法在法学研究中的运用》,载《浙江社会科学》2009年3期。
    90陈兴良:《刑法的人性基础》,中国方正出版社1996年版,第564页。
    94参见何柏生:《数学对法律文化的影响》,载《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0年第6期。
    95杨仁寿:《法学方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序言。
    96刘艳红:《中国刑法学发展的新思路——重构我国刑法学研究的‘方法群’》,载《法商研究》,2003年第3期。
    97参见杨仁寿:《法学方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2页。
    98杨仁寿:《法学方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3页。
    99[德]鲁道夫·冯·耶林著,奥科·贝伦茨编注:《法学是一门科学吗?》,李君韬译,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第28页。
    100参见[德]拉德布鲁赫:《法学导论》,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第168页。
    101黄文艺:《法学是一门什么样的科学》,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01年第3期。
    102张妮、蒲亦非:《用现代数学方法重新审视历史“合力”的科学论断》,载《“中国社会运行与变迁”博士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4年5月。
    103孟勤国:《也论电视节目预告表的法律保护与利益平衡》,载《法学研究》,1996年第2期。
    Ⅲ参见张慧玲:《利益博弈视角下的立法听证分析》,暨南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
    105[美]克莱门斯·巴特勒斯:《矫正导论》,孙晓雳、张述元、吴培栋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75-76页。
    106[美]本杰明.N.卡多佐:《司法过程的性质》,耶鲁大学出版社1921年版,第130页;[英]蒂莫西·A.O.恩迪科特:《法律中的模糊性》,程朝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0页。
    107张明楷:《实质解释论的再提倡》,载《中国法学》,2010年第4期。
    108梁慧星:《民法解释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51、253页。
    109参见陈云良:《法律的模糊问题研究》,载《法学家》,2006年第6期。
    110[英]蒂莫西·A.O.恩迪科特著:《法律中的模糊性》,程朝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5页。
    111陈云良:《法的模糊性之探析》,载《法学评论》,2002年第1期。
    112葛洪义、陈年冰:《法的普遍性、确定性、合理性辨析》,载《法学研究》,1997年第5期。
    113参见谢季坚、刘承平:《模糊数学方法及其应用》,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0页。
    114参见夏定纯:《计算智能》,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9页。
    115刘作翔:《案例指导制度的定位及相关问题》,载《苏州大学学报》,2011年4月。
    116白建军:《案例是法治的细胞》,载《人民法院报》,2002年6月7日。
    117参见(美)P.S.阿蒂亚、R.S.萨默斯:《英美法中的形式与实质》,金敏、陈林林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7页。
    118汪世荣:《中国古代判例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75-198页。
    119陈华彬:《中国制定民法典的若干问题》,载《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
    120谢晖:《“民间法专栏”主持人手记》,载《山东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
    121黄文艺:《论立法质量》,载《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122孙豪:《浅论精神损害赔偿数额之确定》,载《新西部:理论版》,2009年第2期。
    123参见关今华主编:《精神损害赔偿案例评解与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1998年版,第664页。
    124杨立新:《新版精神损害赔偿》,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2年版,第12-13页。
    125杨立新:《人身权法论》,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年版,第337页。
    126关今华:《精神损害的认定与赔偿》,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29页。
    129 See W. V. Horton Rogers(ed), Damage for Non-Pecuniary Loss in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Spring Wien New York(2001), P109.
    130侵权责任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他人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1312010年9月,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法院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发现,近两年来协商解决医疗纠纷的占60%、司法诉讼占20%左右(参见崔剑平:《医疗纠纷及化解机制研究---以<侵权责任法>为视角》,载《东方法学》,2011年第3期。)
    132杨立新:《人身权法论:第三版》,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337-339页。
    1332010年9月,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法院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发现,近两年来协商解决医疗纠纷的占60%、司法诉讼占20%左右(参见崔剑平,医疗纠纷及化解机制研究---以《侵权责任法》为视角,《东方法学》,2011年第3期)。
    135顾桂国、娄继权、王枫华、饶文华:《公立医院医疗纠纷现状与解决途径分析》,载《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1年第1期。
    136蒋德海:《关于<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践思考》,载《法律适用:国家法官学院学报》,2002年第11期。
    137杨立新:《侵权法论》,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695-696页。
    138参见关今华:《精神损害赔偿的类型化评定与法官自由裁量》,载《东南学术》,2000年第03期;卫晓蓓:《论精神损害抚慰金的算定》,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39曾世雄:《非财产之损害赔偿》,台湾三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5页。
    40王泽鉴:《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57-258页。
    141学者提出消费者权益保护、环境损害领域应适用“惩罚性赔偿原则”。参见张志刚:《惩罚性赔偿原则的法理追问》,载《邢台学院学报》,2010年03期;高利红、余耀军:《环境民事侵权适用惩罚性赔偿原则之探究》,载《法学》,2003年第3期。
    142参见浦川道太郎:《日本法上的惩罚性损害赔偿与制裁性慰谢金》,载《法学家》,2001年第5期。
    143参见杨立新:《新版精神损害赔偿》,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2年版,第14-15页。
    144理查德·A·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蒋兆康、林毅夫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3年版,第256页。
    145 See Anthony J. Sebok, Translating the Immeasurable:Thinking about Pain and Suffering Comparatively, DePanl L. Rev (Winter 2006), p.370, pp.393-394.
    146王利明:《人格权法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26页。
    147参见杨立新:《新版精神损害赔偿》,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2年版,第17页。
    148所谓“合作博弈,,是指博弈双方的利益都有所增加,或者至少是一方的利益增加,而另一方的利益不受损害,因而整个社会的利益有所增加。参见熊义杰:现代博弈论基础,国防工业出版社,2010年版
    149大部分医院为摆脱自己的责任,往往在手术前让病人或家属签订“免责书”,申明并发症的后果由患者自负,其实作为告知书比作为免责书更有说服力。
    150杨立新、袁雪石:《论美国医疗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及其借鉴意义----以1975年加利福尼亚州医疗损害赔偿改革法为核心》http://www.lawtime.cn/info/yiliao/ylsglw/200910261268.html最后访问时间2012年2月1日
    151孔繁增,白日荣等:((254例医疗纠纷鉴定结果分析》,载《中国医院管理》,2011年第2期。
    152高淑红、谭秋丰、黄飞骏:《医疗纠纷中损害参与度具体划分的探讨》,载《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7年第1期。
    153《秘鲁民法典》第3条舰定,法官只能在受害人所必须花费的医疗费数额的半数和两倍之间来估算受害人的抚慰会。
    154于敏:《日本侵权行为法中的抚慰金制度研究》,载《外国法译评》,1998年2期。
    155参见http://en.wikipedia.org/wiki/English_tort_law.
    156 See Victorian Commissioner v. Coulters (1886) 12 VLR 895.
    157 Richard Lewis:Increasing the Price of Pain:Damages, The Law Commission and Heil v Rankin, The Modem Law Review, Volume 64, Issue 1, pages 100-111, January 2001.
    158 Mount Isa Mines Ltd v Pusey (1970) 125 CLR 383.
    159参见邓瑞平:《人身伤亡精神损害赔偿研究》,载《民商法学》,2000年第1期;卫晓蓓:《论精神损害抚慰金的算定》,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硕士毕业论文。
    160参见李薇著:《日本机动车辆事故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191,192,193页;邓瑞平:《人身伤亡精神损害赔偿研究》,载《民商法学》,2000年第1期。
    161滕雅婷,姜柏生:《关于医疗损害赔偿中精神损害赔偿的研究--试论日本民法与美国医疗损害赔偿制度的借鉴意义》,载《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9年第9期。
    162[美]罗伯特·考特:《法和经济学》,史晋川、董雪兵等译,格致出版社2011年版,第655页。
    3邓瑞平:《人身伤亡精神损害赔偿研究》,载《民商法学》,2000年第1期。
    4邓瑞平:《人身伤亡精神损害赔偿研究》,载《民商法学》,2000年第1期。
    165王太平:《驳精神损害赔偿限额论》,载《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1期。
    166重庆市人均可支配收入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各年度各地城市收入统计数据。
    167王太平:《驳精神损害赔偿限额论》,载《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1期。
    168 See Elizabeth Handsley,"Mental Injury Occasioned by Harm to Another:A Feminist Critique",14 Law and lnequality.p.424(1996).
    169张新宝:《隐私权的法律保护》,群众出版社1997年版,第286页。
    170参见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确定著作权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的指导意见。
    171《医疗事故赔偿条例》中常被引用精神损害赔偿额限制的条文: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造成患者死亡的,赔偿年限最长不超过6年;造成患者残疾的,赔偿年限最长不超过3年。
    172关于经济指标的数据均来自国家统计局的官方网站。
    173王利明,徐明,杨立新: 《人格法新论》,吉林出版社1994年版,第681页。
    174参见赵文婧:《侵权行为中精神抚慰金的评算》,载《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该文将各地的精神损害赔偿分为三级:第一级是东部沿海地区,以各省近几年平均工资的3-4倍作为下限;第三级是西部贫困地区,以各省近几年平均工资的3-4倍作为上限;一、三级之外的所有地区为第二级,以第一级地区的下限额作为上限,以第三级地区的上限额作为下限,划分赔偿的范围。
    176王军、粟撒:《德国侵权法上的人身伤害抚慰金制度》,载《暨南学报:哲社版》,2008年6期。
    176丁德恒:《论国家赔偿制度的健全与完善》,载《行政与法》,2003年第1期。
    177参见罗丽:《日本的抚慰金赔偿制度》,载《外国法译评》,2001年第1期。
    178日本民法第709条:“因故意或过失侵害他人权利者,负有赔偿因此发生的损害之责”,加藤一郎书,第243页。
    179根据卫生部颁布的《医疗事故伤残等级标准》,将受害人伤残等级分为10级。
    180《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第36条规定,专家鉴定组应当综合分析医疗过失行为在导致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作用、患者原有疾病状况等因素,判定医疗过失行为的责任程度。
    181根据我国《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的相关规定,医疗事故分为一、二、三、四级。
    182本人2005年发表的“模糊数学在定罪量刑中的应用”、本文上一章“裁量模糊评价研究”均认为可为各因素指定所占份额,另外还可参加卫晓蓓:《论精神损害抚慰金的算定》,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183不进行司法鉴定的原因多样,有的是医院保存的资料不全,没法鉴定;有的是医院估计自身底气不足不愿鉴定;有的是病人家属怕破坏死者的尸体,不愿鉴定;有的是病人及家属害怕鉴定后要依据医疗损害条例进行赔偿,从而不愿鉴定为医疗事故。
    184蒙泓惠:《2001-2007年到卫生部上访反映医疗纠纷问题分析》,载中国知网http://www.cnki.net,2010年7月20日。
    185李凤英:《从二十五万元到一万元》载沈国明等编《资深法官审名案》,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第21页。
    186郭洪波:《对精神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的若干思考》,载《当代法学》,2001年第2期,第69页。
    7胡学相:《量刑的基本理论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5页。
    8苏惠渔等:《量刑方法研究专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778页。
    189[日]西原春夫主编:《日本刑事法的形成与特色——日本法学家论日本刑事法》,李海东等译,中国法律出版社·日本成文堂1997年联合出版,第150页。
    190郑伟:《法定刑的基准点与量刑的精雕细琢--(美国量刑指南给我们的启示)》,载《人民司法》,2003年第7期。
    191周光权:《量刑基准研究》,载《中国法学》,1999年第5期。
    192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于2004年5月通过的《量刑指导规则(试行)》、江苏省姜堰市人民法院于2003年3月通过、2004年9月修正的《规范量刑指导意见》、山东省淄川区法院研发的量刑软件。
    1932010年9月,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法院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发现,近两年来协商解决医疗纠纷的占60%、司法诉讼占20%左右(参见崔剑平,医疗纠纷及化解机制研究---以《侵权责任法》为视角,《东方法学》,2011年第3期)
    194参见丁海湖:《案例指导制度研究》,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博士学位论文。
    195参见邓建煦,梁志海,邹开其,赵汝怀:《模糊数学在环境污染案件审理中的应用》,载《中国社会科学》,1983年第5期。
    196参见邓建煦,梁志海,邹开其,赵汝怀:《模糊数学在法学中的应用初探》,载《自然杂志》,1984年第04期。
    197参见袁德:《用模糊数学进行创造性定量评判的探讨》,载《知识产权》,1989年第3期。
    198参见巩富文,杨永庚,闫荣国:《行政法作用之定量评价探讨——运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方法的尝试》,载《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199张妮、蒲亦非:《在定罪量刑中引入模糊方法》,http://www.iolaw.org.cn/shownews.asp?id=10739,发表日期2005年1月1日。
    200刘进才:《公共政策评估的模糊数学方法》,载《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1年第1期。
    201蒋泽军、王丽芳、高宏宾:《模糊数学教程》,国防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第105页。
    206(德)汉斯-贝恩德.舍费尔、克劳斯.奥特:《民法的经济分析》,江清云、杜涛译,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354页。
    211周志华、曹存根:《神经网络及其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0页。
    212参见卫晓蓓:《论精神损害抚慰金的算定》,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硕士毕业论文。
    213参见王利明、杨立新:中国侵权行为法,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364页。
    215参见龙宗智:《相对合理主义》,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6页。
    216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七条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217关今华:《精神损害的认定与赔偿》,人民法院出版社1996年版,第90页。
    218参见甄贞、李美蓉:《关于我国刑事附带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构建》,载《法学杂志》,2010年第2期;参见杨嘉文:《刑事附带民事案精神损害赔偿的主张困惑与思路》,载《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1年第9期。
    219苏力教授曾对一例强奸罪私了的案例进行评价,认为“农民的规避国家制定法而偏好私了并不必定是一种不懂法的表现,而是利用民间法和国家制定法的冲突所作出的一种理性选择。当事人之所以要规避国家制定法,是因为私了对双方都更为有利”。(参见苏力:《法律规避和法律多元》,载《中外法学》,1993年第6期。)
    220 Daniel P. Kessler, Evaluating the U.S. Malpractice System and Pathsto Its Reform 2(Dec.2006).
    221(德)K·茨威格特、H·克茨:《比较法总论》,潘汉典、米健、高鸿钧等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90页。
    222王利明:《论中国判例制度的创建》,载王利明著:《民法疑难案例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代序。
    223参见王利明:《我国案例指导制度若干问题研究》,载《法学》,2012年第1期。
    224刘作翔:《案例指导制度的定位及相关问题》,载《苏州大学学报》,2011年4月。
    225参见叶金强:《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解释论框架》,载《法学家》,2011年5期。
    26 See Suzanne Galand-Carval. Non-Pecuniary Loss under French Law, in Horton Rogers (eds.). Damages for Non-Pecuniary Loss in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Springer Verlag New York, Wien,2001, p.94.
    227 See Jennifer Arlen. Tort Damages, in:Bouckaert. Boudewijn and De Geest, Gerrit (eds.). Encyclopedia of Law and Economics. Volume H. Civil Law and Economics, Cheltenham:Edward Elgar,2000, p.713.
    228 See Harvey Mcgregor, Mcgregor on Damages. London:Sweet & Maxwell,17[th].2003, p.1300.
    229白建军在2011年12月“中美量刑改革研讨会”上发表的该观点。
    230杨遂全:《计量分析与民商立法现代化——建议人大专设立法技术局》,载里赞编著:《望江法学》,法律出版社2007年。
    1.[美]本杰明.内森.卡多佐:《法律的生长》,刘培峰、刘骁军译,冯克利校,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理查德·A·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蒋兆康、林毅夫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3年版.
    3.白建军:《法律实证研究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陈瑞华:《论法学研究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5.杨仁寿:《法学方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苏力:《送法下乡——中国基层司法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7.雷小政:《法律生长与实证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8.[英]蒂莫西·A.O.恩迪科特:《法律中的模糊性》,程朝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9.白建军:《罪刑均衡实证研究》,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10.[德]鲁道夫·冯·耶林著,奥科·贝伦茨编注:《法学是一门科学吗?》,李君韬译,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11.杨立新:《新版精神损害赔偿》,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2年版。
    12.白建军:《论法的确定性与公正的可检验性》,载《中国法学》2008年第2期。
    13.屈茂辉、周志芳:《中国土地征收补偿标准研究——基于地方立法文本的分析》,载《法学研究》2009年第3期。
    14.徐向华、郭清梅:《行政处罚中罚款数额设定方式研究》,载《法学研究》2006年第6期。
    15.屈茂辉、张杰:《计量法学本体问题研究》,载《法学杂志》,2010 年第1期。
    16.屈茂辉、张杰、张彪:《论计量方法在法学研究中的运用》,载《浙江社会科学》2009年3期。
    17.杨遂全:《计量分析与民商立法现代化——建议人大专设立法技术局》载里赞主编:《望江法学》,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18.邓瑞平:《人身伤亡精神损害赔偿研究》,载《民商法学》,2000年第1期。
    19.邓建煦,梁志海,邹开其,赵汝怀:《模糊数学在环境污染案件审理中的应用》,载《中国社会科学》1983年第5期。
    20.陈云良:《法律的模糊问题研究》,载《法学家》,2006年第6期。
    21.张保生:《人工智能法律系统的法理学思考》,载《法学评论》,2001年第5期。
    22.赵廷光:《论量刑精确制导》,载《现代法学》,2008年第4期。
    23.白建军:《案例是法治的细胞》,载《人民法院报》,2002年6月7日。
    24.丁海湖:《案例指导制度研究》,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博士学位论文。
    25.赵廷光:《论量刑精确制导》,载《现代法学》,2008年第4期。
    26.黄文艺:《法学是一门什么样的科学》,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01年第3期。
    27.关今华主编:《精神损害赔偿案例评解与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1998年版。
    28.卫晓蓓:《论精神损害抚慰金的算定》,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硕士毕业论文。
    29.徐英瑾:《人工智科能学在十七、十八世纪欧洲哲学中的观念起源》,载《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30.郑戈:《法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吗?---试论法律科学的属性和研究方法》,载《北大法律评论》,1998年第1期。
    31.[日]浦川道太郎:《日本法上的惩罚性损害赔偿与制裁性慰谢金》,载《法学家》,2001年第5期。
    32.李岳:《精神损害赔偿计算标准》,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
    33.关今华:《精神损害赔偿的类型化评定与法官自由裁量》,载《东南学术》,2000年第03期。
    34.‘罗丽:《日本的抚慰金赔偿制度》,载《外国法译评》,2001年第1期。
    35.蒋泽军、王丽芳、高宏宾:《模糊数学教程》,国防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
    36.关今华:《精神损害的认定与赔偿》,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年版。
    37.王泽鉴:《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8.[德]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陈爱娥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39.[美]劳伦斯·M.弗里德曼:《法律制度》,李琼英、林欣译,中国政法大学1994年版,第229页。
    40.[美]罗斯科·庞德:《法律史的解释》(Interpretations of Legal History),邓正来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版。
    41.[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42.[美]罗伯特·考特:《法和经济学》,史晋川、董雪兵等译,格致出版社2011年版。
    43.[美]理查德·波斯纳:《法理学问题》,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4.[意]贝卡里亚:《论犯罪与刑罚》,黄风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李薇著:《日本机动车辆事故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45.郑永流:《法学名师讲堂—法律方法阶梯》,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6.冯玉军:《法经济学范式》,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7.[美]本杰明.内森.卡多佐:《法律的生长》,刘培峰、刘骁军译,冯克利校,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48.[美]克莱门斯·巴特勒斯著:《矫正导论》,孙晓雳、张述元、吴培栋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49.白建军:《公正底线——刑事司法公证性实证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50.[德]亚图·考夫曼(Arthur Kaufman):《法律哲学(Rechtsphilosophie)》,刘幸义等合译,台北2000初版。
    51.[美]罗杰·伯科威茨著:《科学的馈赠—现代法律是如何演变为实在法的》,田夫、徐丽丽译,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
    52.[美]本杰明.N.卡多佐:《司法过程的性质》,耶鲁大学出版社1921年版。
    53.[美]P.S.阿蒂亚、R.S.萨默斯:《英美法中的形式与实质》,金敏、陈林林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4.[德]拉德布鲁赫:《法学导论》,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
    55.苏力:《送法下乡——中国基层司法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56.赵廷光:《量刑公正实证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7.胡学相:《量刑的基本理论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58.[意]贝卡里亚:《论犯罪与刑罚》,黄风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
    59.[日]大冢仁:《犯罪论的基本问题》,冯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60.刘守芬等:《罪刑均衡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1.陈兴良:《刑法哲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62.高铭暄:《中国刑法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63.孔祥俊:《司法哲学与裁判方法》,人民法院出版社2010年版。
    64.王利明、杨立新:《中国侵权行为法》,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65.王利明、徐明、杨立新:《人格法新论》,吉林出版社1994年版。
    66.王利明、杨立新编著:《中国侵权行为法》,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67.王利明:《人格权法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8.杨立新:《人身权法论:第三版》,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年版。
    69.杨立新:《侵权法论》,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70.梁慧星:《民法解释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71.巩富文、杨永庚、闫荣国:《行政法作用之定量评价探讨——运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方法的尝试》,载《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72.夏定纯:《计算智能》,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73.钱学森:《论法治系统工程的任务与方法》,载《科技管理研究》,1981年第4期。
    74.钱学森:《社会主义和法治学与现代科学技术》,载《法制建设》,1984年第3期。
    75.钱学森:《现代科学技术与法和法制建设》,载《政法论坛》,1985年第3期。
    76.崔剑平:《医疗纠纷及化解机制研究---以<侵权责任法>为视角》,载《东方法学》,2011年第3期。
    77.白斌:《论法教义学:源流、特征及其功能》,载《环球法律评论》,2010年第3期。
    78.刘艳红:《中国刑法学发展的新思路——重构我国刑法学研究的’方法群’》,载《法商研究》,2003年第3期。
    79.梁治平:《法意与人情》,中国法治出版社2004年版。
    80.[加]伊恩.哈金:《驯服偶然》,刘钢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
    81.黄文艺:《信息不充分条件下的立法策略-----从信息约束角度对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政策的解读》,载《法学研究》,2009年3期。
    82.李凤英:《从二十五万元到一万元》,载沈国明等编《资深法官审名案》,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
    83.汪世荣:《中国古代判例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84.陈华彬:《中国制定民法典的若干问题》,载《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
    85.谢晖:《“民间法专栏”主持人手记》,载《山东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
    86.黄文艺:《论立法质量》,载《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87.张慧玲:《利益博弈视角下的立法听证分析》,暨南大学,2010年硕士学 位论文。
    88.杨志斌:《中英量刑问题比较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版。
    89.许德风:《论法教义学与价值判断——以民法方法为重点》,载《中外法学》,2008年第2期。
    90.史建三:《从定罪量刑的差异看法律应用技术的开发》,载《法学》,1987年第2期。
    91.徐有军:《论美国法官的判决》,载《国外法学》,1986年第3期。
    92.刘以宾:《300%的量刑“误差率”》,载《百姓》,2004年第5期。
    93.陈弘毅:《当代西方法律解释学初探》,载梁治平编《法律解释问题》,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94.王恩海:《论量刑基准的确定》,载《法学》,2006年第11期。
    95.朱建华:《量刑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量刑基准的确立》,载《河北法学》,2006年第12期。
    96.赵廷光:《量刑公正实证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97.苏惠渔、张国全、史建三:《量刑与电脑--量刑公正合理应用论》,百家出版社1989年版。
    98.苏惠渔等:《量刑方法研究专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99.张慧玲:《利益博弈视角下的立法听证分析》,暨南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
    100.杨志斌:《中英量刑问题比较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版。
    101.叶金强:《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解释论框架》,载《法学家》,2011年5期。
    102.胡学相:《量刑的基本理论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03.史建三:《从定罪量刑的差异看法律应用技术的开发》,载《法学》,1987年第2期。
    104.徐有军:《论美国法官的判决》,载《国外法学》,1986年第3期。
    105.[日]西原春夫主编:《日本刑事法的形成与特色——日本法学家论日本刑事法》,李海东等译,中国法律出版社·日本成文堂1997年联合出版。
    106.郑伟:《法定刑的基准点与量刑的精雕细琢--(美国量刑指南给我们的 启示>》,载《人民司法》,2003年第7期。
    107.周光权:《量刑基准研究》,载《中国法学》,1999年第5期。
    108.周光权:《法定刑研究》,方正出版社2000年版。
    109.阮齐林:《北京市朝阳区检察院1999年度公诉案件量刑的分析研究》,载《政法论坛》,2001年第1期。
    110.王玮:《量刑实践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对策》,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0年第4期。
    111.巩富文,杨永庚,闫荣国:《行政法作用之定量评价探讨——运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方法的尝试》,载《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112.刘进才:《公共政策评估的模糊数学方法》,载《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1年第1期。
    113.张明楷:《实质解释论的再提倡》,载《中国法学》,2010年第4期。
    114.何柏生:《数学对法律文化的影响》,载《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0年第6期。
    115.张敏发:《法定刑立法配置的基础观念----以罪行均衡原则为视角》,载《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27卷第12期。
    116.郑永流:《法学方法抑或法律方法?》载郑永流《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六)》,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17.李刚:《量刑平衡论---从电脑量刑说起》,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118.陈金钊、焦宝乾:《法律方法论研究综述》载于陈金钊、谢晖主持《法律方法》第5卷,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19.陈庆:《论酌定量刑情节的法定化》,载《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0年第11期。
    120.杜邈:《酌定量刑情节若干问题研究》,载《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121.吴春歧:《案例解说精神损害责任认定与赔偿计算标准》,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年版。
    122.陈兴良主编:《刑事司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98页。
    123.高铭暄:《中国刑法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124.孙豪:《浅论精神损害赔偿数额之确定》,载《新西部:理论版》,2009年第2期。
    125.邓建煦,梁志海,邹开其,赵汝怀:《模糊数学在法学中的应用初探》,载《自然杂志》,1984年第04期。
    126.曾世雄:《非财产之损害赔偿》,台湾三民出版社1989年版。
    127.王太平:《驳精神损害赔偿限额论》,载《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l期。
    128.张新宝:《隐私权的法律保护》,群众出版社1997年版。
    129.杨立新:《人身权法论》,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年版。
    130.张志刚:《惩罚性赔偿原则的法理追问》,载《邢台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131.高利红、余耀军:《环境民事侵权适用惩罚性赔偿原则之探究》,载《法学》,2003年第3期。
    132.袁德:《用模糊数学进行创造性定量评判的探讨》,载《知识产权》,1989年第3期。
    133.谢季坚、刘承平:《模糊数学方法及其应用》,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34.克雷斯蒂立·冯·巴尔:《欧洲比较经侵权行为法》下卷,焦美华译,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135.赵文婧:《侵权行为中精神抚慰金的评算》,载《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136.顾桂国、娄继权、王枫华、饶文华:《公立医院医疗纠纷现状与解决途径分析》,载《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1年第1期。
    137.蒋德海:《关于<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践思考》,载《法律适用:国家法官学院学报》,2002年第11期。
    138.于敏:《日本侵权行为法中的抚慰金制度研究》,载《外国法译评》,1998 年2期。
    139.王军、粟撒:《德国侵权法上的人身伤害抚慰金制度》,载《暨南学报:哲社版》,2008年6期。
    140.丁德恒:《论国家赔偿制度的健全与完善》,载《行政与法》,2003年第1期。
    141.[德]汉斯-贝恩德.舍费尔克劳斯.奥特:《民法的经济分析》,江清云、杜涛译,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142.孟勤国:《也论电视节目预告表的法律保护与利益平衡》,载《法学研究》,1996年第2期。
    143.孔繁增,白日荣等:《254例医疗纠纷鉴定结果分析》,载《中国医院管理》,2011年第2期。
    144.高淑红、谭秋丰、黄飞骏:《医疗纠纷中损害参与度具体划分的探讨》,载《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7年第1期。
    145.葛洪义、陈年冰:《法的普遍性、确定性、合理性辨析》,载《法学研究》,1997年第5期。
    146.周志华、曹存根:《神经网络及其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47.李士勇:《模糊控制、神经控制和智能控制论》,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48.庄镇泉、王煦法、王东生:《神经网络与神经计算机》,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149.张妮、蒲亦非:《用现代数学方法重新审视历史“合力”的科学论断》,载《“中国社会运行与变迁”博士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4年5月。
    150.滕雅婷,姜柏生:《关于医疗损害赔偿中精神损害赔偿的研究--试论日本民法与美国医疗损害赔偿制度的借鉴意义》,载《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9年第9期。
    151.张新宝、高燕竹:英美法上“精神打击”损害赔偿制度及其借鉴,载《法商研究》,2007年第5期。
    152.夏琳:英美法上精神痛苦损害赔偿研究,吉林大学,2008年博士学位论文。
    153.宋方方:精神损害赔偿的若干问题研究,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硕士学 位论文。
    154.龙宗智:《相对合理主义》,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55.(德)K·茨威格特、H·克茨:《比较法总论》,潘汉典、米健、高鸿钧等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156.王利明:《论中国判例制度的创建》,载王利明著:《民法疑难案例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代序。
    157.王利明:《我国案例指导制度若干问题研究》,载《法学》,2012年第1期。
    158.关今华:《精神损害的认定与赔偿》,人民法院出版社1996年版。
    159.甄贞、李美蓉:《关于我国刑事附带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构建》,载《法学杂志》,2010年第2期。
    160.杨嘉文:《刑事附带民事案精神损害赔偿的主张困惑与思路》,载《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1年第9期。
    161.王龙玉(译):《美国医疗事故保险法律制度改革》,载:《科技与法律》2010年第4期,译自:《哈佛法律评论》2008年第1201卷第4期,1192-1214页。
    162.杨遂全:《民商法争鸣(第2辑)》,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163.苏力:《法律规避和法律多元》,载《中外法学》,1993年第6期。
    164.杨立新、袁雪石:《论美国医疗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及其借鉴意义----以1975年加利福尼亚州医疗损害赔偿改革法为核心》,http://www.lawtime.cn/info/yiliao/ylsglw/200910261268.html最后访问时间2012年2月1日
    165.李志芬:《量刑规范化:刑事司法公正的保障》,中国法院网,2008-11-24。
    166.《严格程序规范量刑确保公正——最高人民法院刑三庭负责人答记者问》,载《人民法院报》,2009年6月1日。
    167.王玮:《量刑实践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对策》,http://www.com-law.net/tantao/liangxing.htm
    168.张妮、蒲亦非:《在定罪量刑中引入模糊方法》,http://www.iolaw.org.cn/shownews.asp?id=10739,发表日期2005年1月1日。
    169.蒙泓惠:《2001—2007年到卫生部上访反映医疗纠纷问题分析》,载中国知网http://ww.cnki.net,2010年7月20日
    170.康仕慧:《数学实在性的不可或缺性论证》,载《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3月。
    171.[美]萨伯著:《洞穴奇案》,陈福勇、张世泰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6月版,第1-20页。
    172. Nouaouria, N (Nouaouria, NabiIa); Atil, F (Atil, Fadila); Laskri, MT (Laskri, M. T.); Bouyaya, D (Bouyaya, Djamel); Amari, AH (Amari, Abdel Hamid), "A case based tool as intelligent assistance to mufti", ARABIAN JOURNAL FO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Vol.:31, No.:1B (2006) pp 75-87
    173. CAL DEEDMAN, AND SMITH J. C.:The Nervous Shock Adviser:A Legal Expert System in Case-based Law, Operational Expert Systems Applications in Canada, Ching Y. Suen and Rajjan Shinghai eds., Pergamon Press Oxford,1991, pp.56-71.
    174. Valerie P. Hans, Valerie F. Reyna:To Dollars from Sense:Qualitative to Quantitative Translation in Jury Damage Awards, Journal of Empirical Legal Studies, Journal of Empirical Legal Studies Special Issue:Judgment by the Numbers:Converting Qualitative to Quantitative Judgments in Law, Volume 8, Issue Supplement sl, pages 120-147, December 2011.
    175. CAL DEEDMAN, LL.B., LL.M. AND J. C. SMITH, B.A., LL.B., LL.M:The Nervous Shock Advisor:A Legal Expert System in Case-Based Law, Operational Expert Systems in Canada, Pergamon Press, Elmsford, New York:1991.
    176. Elizabeth Handsley, Mental Injury Occasioned by Harm to Another:A Feminist Critique",14 Law and Inequality.p.424(1996).
    177. Anthony J. Sebok Translating the Immeasurable:Thinking about Pain and Suffering Comparatively, DePanl L. Rev (Winter 2006), pp.393-394.
    178. Donald H. Berman and Carole D. Hafner (1989):The Potential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o Help Solve the Crisis in Our Legal System,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32:8,928-938.
    179. Zhang Ni, Jiang Yumei, Pu Yifei:Apply Fuzzy Mathematics to Discretionary Sentensing,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cial Sciences and Society (ICSSS 2011), Oct.2011 pp.32-37
    180. Franklin E. Zim-ring:The Great American Crime Decline, New York,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7.
    181. Michael O. Finkelstein:Quantitative Methods in Law:Studies in the Application of Mathematical Probability and Statistics to Legal Problems, New York:The Free Press and Collier Macmillan Publishers,1978, pp.249-262.
    182. Sanjeev Sridharan, et al.:Intervention Time Series Analysis of Crime Rates, Tibergen Institute Discussion Paper 2003-040/4, Armsterdam:Tibergen Institute, 2003, pp.22-23.
    183. Juan Javier del Granado:An Economic Analysis of Legal Reasoning, http://repositories.cdlib.org/bple/alacde/Jan407.
    184.Yang Suiquan:Discussion of the Techniques and the Accuracy of Legislativ Language, Confluentm,2010(6).
    185. W. Kip Viscusi:The Challenge of Punitive Damages Mathematics, http://www.law.harvard.edu/programs/olin_center/.
    186. Jeff Strand:Should Legal Empiricists Go Bayesian? Stanford Law and Economics Online Working Paper. No.342,2007.
    187. Michael Riesen and Gursel Serpen:Validation of a bayesian belief network representation for posterior probability calculations on national crime victimization survey,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Law, Volume 16, Number 3,2008, 245-276.
    188. Models of Legal Decision making Report, R-2717-ICJ(1981).
    189. Kevin Reitz:Modeling Discretion in American Sentencing Systems, Law & Policy, Volume 20, Issue 4, pages 389-428, October 1998.
    190. http://en.wikipedia.org/wiki/English_tort_law.
    191. See Victorian Commissioner v. Coulters (1886) 12 VLR 895.
    192. Richard Lewis:Increasing the Price of Pain:Damages, The Law Commission and Heil v Rankin, The Modem Law Review, Volume 64, Issue 1, pages 100-111, January 2001.
    193. Mount Isa Mines Ltd v Pusey (1970) 125 CLR 383.
    194. W.V. Horton Rogers:Damage for Non-Pecuniary loss:in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Springer Wien New York (2001).
    195. Cees Van Dam:European Tort Law,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7.
    196. Buchanan & Headrick:Some Speculation About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Legal Reasoning,23 Stanford Law Review(1970).pp.40-62.
    197. Donald H. Berman and Carole D. Hafner (1989):The Potential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o Help Solve the Crisis in Our Legal System,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32:8,928-938.
    198. Suzanne Galand-Carval, Non-Pecuniary Loss under French Law, in Horton Rogers (eds.), Damages for Non-Pecuniary Loss in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Springer Verlag New York, Wien,2001, p.94.
    199. Jennifer Arlen, Tort Damages, in:Bouckaert, Boudewijn and De Geest, Gerrit (eds.), Encyclopedia of Law and Economics, Volume Ⅱ. Civil Law and Economics, Cheltenham:Edward Elgar,2000, p.713.
    200. Harvey Mcgregor, Mcgregor on Damages, London:Sweet & Maxwell,17[th]. 2003, p.1300.
    201. He, X; Hintz, T; Piccardi, M; Wu, Q; Huang, M; Tien, D, " Nonlinear nearest-neighbour matching and its application in legal precedent retrieval",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s, Vol 1,2005 Proceedings pp.341-346
    202. Rissland, EL (Rissland, EL); Ashley, KD (Ashley, KD); Branting, LK (Branting, LK), "Case-based reasoning and law", KNOWLEDGE ENGINEERING REVIEW, vol.20,No.3 (2006) pp 293-298
    203. Bench-Capon, T (Bench-Capon, T); Sartor, G (Sartor, G), "A model of legal reasoning with cases incorporating theories and value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Vol.150 No.1-2, (2003) pp 97-14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