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文革文学”与“新时期文学”的关联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从“文革”到“新时期”这一过渡期,既是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的时期,也是文学更新的重要节点。文学界对此的研究一般可分为两类观点。一类是流行于上世纪80年代的断裂论。持论者大多强调“文革”后文学对“文革文学”的颠覆,很少讲到他们的联系和演变。上世纪90年代,随着对“文革”文学多层面的认知推进,另一类关联式的研究兴起。这类论者充分发掘了“文革”地下文学中孕育的积极因素,关注地下文学与新时期文学的隐秘联系。
     在今天,对“文革”中“潜流”的关注远远大过了对公开文学的关注,从“文革”到新时期的“纯文学”线索也已经得到有效梳理。一个显在的缺失是:“文革”公开文学得到讨论不多,从“文革”到“新时期”的左翼线索也被忽视。而实际上,有许多在“文革”中已公开发表文学的作者,在“新时期”继续创作,对他们作品的流变研究将非常有意义。梳理“左翼”线索也将能有效地还原文学的全貌。另外,还有一些边缘作品虽然被发掘,但仍然处于“禁毁”的地位,它们也理应得到更多的关注。
     拙文将结合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及“新批评”、叙事学等“内部研究”理论,避免脱离文本的高度抽象结论或是过于孤立的文本分析。
     上篇考察过渡时期的历史语境。这一时期文学与政治的关系纠结盘杂。政治场内部,高层力量角逐的变化导致了政治环境的一张一弛,文学环境也随之宽松或紧张。文学场内部针对文学与政治关系展开的争论颇为激烈,有作品与政治亲和,亦有作品刻意背离。在知识场内,“文革”期间的知识分子分裂为失语与爱智两大类型,后者在高压下的坚持为文化维持着一线生机,新时期知识分子的整体形象在意识形态、媒体和自身的合力重塑下跃变为精英:评论者欠缺宽容和理性,文学批评时常裹挟着政治的因子,这样的状态在1985年前后才有所改善;文学史家的观点则经历了两次大的变迁,最终,“纯文学”和“现代主义”的崛起对左翼和现实主义造成了一定贬抑。
     下篇展示文学内部的冲突、延伸与裂变。过渡时期的作品既有显在的分层,又有层间对流。载道、言志、现代主义等文学传统在作家身上形成异质碰撞,创作者内心的分裂、矛盾、和成长在作品中体现的歧异让问题更加复杂。食指、高晓声、梁小斌等作家的心路历程矛盾重重。这一时期的文学变革首先从内容层面开始,进而波及到形式层面。从总体上来看,文学的主题由单一走向复杂化和日常化,由直白宣教变为朦胧多义;人物塑造起初单薄激进,壁垒分明,后来逐渐增强立体感,形成参差对照;古旧的线性进展模式和情节中心的结构模式在粉碎情节的潮流中被解构。除了存在上述的线性发展和文学差异之外,不同时段的文学之间也存在着非线性的逆向线索和千丝万缕的联系。譬如,部分“文革”地下小说已经相当熟练地运用了心理中心的结构模式,一些地下诗歌的现代主义锋芒极其锐利,它们都在某种程度上超越了许多新时期文学。而新时期之初的“伤痕文学”、“改革文学”等流派在主题、情节、人物、语言诸方面突破都不大,事实上沿袭了“文革”主流文学的创作模式。韩少功、莫言、王安忆、张洁等作家身上均显现了这种渐变与突变。
The period of time from culture revolution(1966-1976) to the New Period (1976-present) in China is not only a time for a significant social change but also a time for an important change in literature. Generally, perspectives on the literature of this period time can be categorized into two groups.One of them is the perspective of disjuncture.It emphasizes subversion that the post-culture-revolution literature has brought to the culture revolution literature yet rarely refers to the connection and development between the two. In the 90's of last century, since the understanding towards culture revolution literature was more comprehensive, a relevance study had been initiating. Researchers who advocated this study had found out positive aspects of Subterranean Literature (the literature written secretly during the time of Culture Revolution) and paid attention to relevance between the Subterranean Literature and the New Period Literature(1976-present).
     Until now, people has been paid far more attention on the Subterranean Literature than the published literature of the time of culture revolution as well as well-analysed the Polite Literature (the literature that not are written for propaganda or entertainment) However, there is an obvious deficiency:discussions on the published literature during the culture revolution period were few while studies on the left-wing literature of the time from the culture revolution to the New Period were also under strict control.In fact, many authors who had published during the culture revolution were insisting on writing after that particular time.In this sense, studies on their work will be very valueble to the genre change research.Besides,although some of the Edge literature works have been found out, they should receive more attention since they are still in a sensitive position of "ban and destroy".
     This paper will combine theories such as the "New Criticism", "Narratology" and "Intrinsic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literature" with Marxism to avoid any excessively abstract conclusion or isolated analysis.
     The first chapter is discussing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the transition time from the Culture Revolution to the New Period. During this period of tim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terature and politics was extremely complicated.Struggle within authorities had led to unstable political and literature environment. Arguments in the Chinese literature academia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terature and politics were especially fierce:Some of the literature works were closely related with politics while others were intentionally avoiding politics.Scholars at the time of culture revolution can be categorized into two kinds:one is called "Shiyu" who lost their rights to express their ideas or lost their freedom to speak the truth; the other is named "Aizhi" who read, wrote and conducted academic studies secretly. It is just the latter's persistence that has assured the preservation of the Chinese culture in an extremely intense political environment and guaranteed scholars'images of the New Period to upgrade to elites with the cooperation of ideologies, medias and themselves. Besides, conditions were not improve until 1985,for instance tolerance and rationality were rare and literary criticisms were always going with politics.Moreover, perspectives of literary history had been through significant change twice and finally the rise of the "Polite Literature" and "Modernism"
     The next chapter displays multiple changes within lines.Literature genres during this special period were various whereas having connections with each other, for instance genres of "Zaidao" (the literature work with a great amount of preaching),"Yanzhi" (the work which is aiming to bring strength to people and encourage them to pursue a goal with determinations),and Modernism collided with each other. At the mean time authors' intrapsychic cleavage and conflicts and self-development had made the situation more complex.For example, authors like "Shizhi", "Gaoxiaosheng", "Liangxiaobin" showed their conflicts in their works.
     Literature reform at the time of transition started from contents,and then went to formats.From an overall point of view, literature subjects during this time updated from monotony to pluralism and were much closer to real life.
     Characters had been lacking of individuality and politicalized at the very beginning but gradually tended to be more individualized later. The traditional linear sequential development mode and plot-centred structure collapsed in the trend of getting rid of traditional plot-centred mode. During the transition period, besides the linear sequential development mode and literature diversity that have mentioned above, there were also many connections between literatures of different time in a non-linear-sequential-development-mode.For instance, some of the literature works that had been written secretly during the time of culture revolution were practicing adequately a mode of psychological description and the poems among this type of works were shining with sparkles of modernism which had exceeded the following literatures of the new period of time to some extent.In comparison with them, the literature works that were written at the very beginning of New Period such as Scar literature, Reform literature, had not made any impressive progress in aspects of subjects, plots, characters and languages.In fact, they just maintained the writing mode of main stream literature at the time of culture revolution. Both of the gradual changes and sudden changes can be seen in the works of some authors, for example Han Shaogong, Mo Yan, Wang Anyi and Zhang Jie.
引文
1 [法]J—F·利奥塔:《重写现代性》,阿黛译,《国外社会科学》1996年第8期。
    1 雷蒙·威廉斯:“文化分析”,罗钢、刘象愚:《文化研究读本》,北京:中国社科出版社,2000年,第133页。
    2 蒂博代:《六说文学批评》,赵坚译,郭宏安校,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第187页。
    3 蒂博代:《六说文学批评》,赵坚译,郭宏安校,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第95页。
    4 参见王尧的有关论述。王尧:“重返八十年代与当代文学史论述”,《江海学刊》2007年第5期。
    5 李杨:“文学史意识”与“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中国文学”,《江汉论坛》2002年第3期。
    6 这方面的论著可参见高皋、严家其:《“文化大革命”十年史》,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6年:王年一:《大动乱的年代》,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
    1 玄默:《中共文化大革命与大陆知识分子》,台北:中央研究杂志社,1974年;司马长风:《文革始末》,香港:百叶出版社,1976年:王际真:《两作家与文化革命:老舍和陈若曦》,台北:中央大学出版社,1981年。
    2 金春明《“文化大革命”史稿》,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席宣、金春明:《“文化大革命”简史》,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6年;[美]罗德里克·麦克法夸尔、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66——1982),金光耀等译,王建朗等校,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美]托马斯·伯恩斯坦:《上山下乡》,李枫等译,夏潮校,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3年;[日]竹内实:《“文化大革命”观察》,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5年。
    3 杜鸿林:《风潮荡落,1955——1979: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史》,深圳:海天出版社,1993年;定宜庄:《中国知青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4 杨绛:《干校六记》,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张光年:《向阳日记》,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年;季羡林:《牛棚杂忆》,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年;韦君宜:《思痛录》。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8年:刘禾主编:《持灯的使者》,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1年:芒克:《瞧!这些人》,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3年;徐晓:《半生为人》,北京:同心出版社,2005年。
    5 冯骥才主编:《一百个人的十年》,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7年;雷民耀:《红卫兵忏悔录》,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傅光明:《口述历史下的老舍之死》,山东画报出版社,2007;北岛、李陀主编:《七十年代》,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
    6 杨健:《文化大革命中的地下文学》,北京:朝华出版社,1993年。
    1 杨健:《文化大革命中的地下文学》,北京:朝华出版社。1993年;廖亦武主编:《沉沦的圣殿——中国20世纪70年代地下诗歌遗照》,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99年;白士弘:《暗流——文革手抄本文存》,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杨健:《中国知青文学史》,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2年;沈展云:《灰皮书黄皮书》,广州:花城出版社,2007年。
    2 杨鼎川:《1967:狂乱的文学年代》,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王尧:《迟到的批判:当代作家与“文革文学”》,郑州:大象出版社,2000年;王家平:《文化大革命时期的诗歌研究》,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王尧:《“文革文学”研究》,苏州大学博士论文,1998年;廖述毅:《“文革”十年小说研究》,南京大学博士论文,2001年;[韩]卞敬淑:《“文革”时期的样板戏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1年;武善增:《“文革”主流文学论》,南京大学博士论文,2003年;黄擎:《废墟上的狂欢——“文革文学”的叙述研究》,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03年。
    3张晓晶:《论“十七年”文学和“文革”文学中的两性关系叙述》,南京大学博士论文,2003年;刘志荣:《潜在写作—1949—1976》,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王尧:“矛盾重重的过渡状态——关于新时期文学‘源头’考察之一”,《当代作家评论》2000年第5期;王尧:《“文革”对“五四”及“现代文艺”的叙述与阐释》,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5年。
    1 参见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董健、丁帆、王彬彬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等。
    2 如获茅盾文学奖的《将军吟》写于1976年春。李准《黄河东流去》是劳改四年的产物。老鬼《血色黄昏》魏巍的《东方》均动笔于文革。北岛《波动》、靳凡《公开的情书》均初创于“文革”,在新时期修改后发表。参见杨健:《文化大革命中的地下文学》,北京:朝华出版社,1993年。
    3 王尧:“重返八十年代”与当代文学史论述,《江海学刊》2007年第5期。
    4 程光炜:“文学的紧张——《公开的情书》、《飞天》与八十年代‘主流文学”,《南方文坛》2006年第6期。
    5 这些作家包括许多我们并不陌生的名字。如张抗抗在“文革”中发表了《灯》、《小鹿》、《大森林的主人》、《分界线》等作;蒋子龙“文革”作品包括《弧光灿烂》、《压力》、《春雷》、《机电局长的一天》、《机电局长》、《铁锨传》等;另有路遥《优胜红旗》、《歌儿伴着车轮飞》、《银花灿烂》、《父子俩》;陈忠实《水库情深》、《接班以后》、《高家兄弟》、《无畏》;贾平凹《一双袜子》、《弹弓和南瓜的故事》、《两个木匠》、《队委员》、《曳断绳》、《对门》、《豆腐坊的故事》;韩少功《红炉上山》、《一条红鲤鱼》、《稻草问题》、《对台戏》;刘心武《盖红印章的考卷》、《睁大你的眼睛》:莫应丰《中伙铺》、《山村五月夜》:古华《“绿旋风”新传》、《仰天湖传奇》;谌容《万年青》等作品,都创作于“文革”之中。
    1 不过值得特别指出的是,“九叶派”的诗人与袁可嘉的诗歌、批评理论是一种互动的关系,在现代汉语写作与现代经验相结合这方面,达到二十世纪中国诗歌的一个高峰。
    2 程光炜认为,刘再复的“主体论”和鲁枢元的“向内转”理论,也都是非常社会化的。它们终究不是像西方19世纪人道主义学说那样强调个人的本位性,而是要强调与80年代中国语境相结合的“社会性”、“历史性”通过文学方式来肯定知识分子阶层在社会中的位置。程光炜:“韦勒克、沃伦的《文学理论》与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艺研究》2009年第12期。
    3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84年;布鲁克斯、沃伦:《小说鉴赏》,主万等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6年;赵毅衡主编:《新批评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英]威廉·燕卜逊:《朦胧的七种类型》,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6年;[英]瑞恰慈:《文学批评原理》,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2年;张寅德编:《叙事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法]普罗普:《故事形态学》,贾放译,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美]浦安迪:《中国叙事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1 赵毅衡:《新批评--一种独特的形式主义文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罗钢:《叙事学导论》,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杨义:《中国叙事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申丹:《叙述学和小说文体学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格非:《小说叙事研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
    1 参见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2 滕云、尹昌龙、李陀等研究者均将1985年定位为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参见滕云:“乱花渐欲迷人眼”,《人民文学》1986年第4期;尹昌龙:《百年文学总系:1985,延伸与转折》,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漫说纯文学——李陀访谈录”,《上海文学》2001年第3期。
    3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84年。
    4 [英]福斯特:《小说面面观》,方土人译,选自卢伯克、福斯特、缪尔:《小说美学经典三种》,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第207页。
    5 黄子平曾说当代中国大陆的小说类型学是人民共和国权力机构的直接对应。“工业题材”、“农村题材”、“革命战争题材来划分。黄子平:《“灰阑”中的叙述》,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
    1 蒂博代:《六说文学批评》,赵坚译,郭宏安校,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第8-9页。
    2 王尧亦认为,人们习惯以文学成就的高低给作家作品定位,对非常态下的文学,缺少研究的理论准备,在道德审判或政治否定下放弃了从学理上研究的机会。参见王尧:《中国当代散文史》,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
    1 学界一般将“文革”划分为三个阶段,1968年和1971年是他们公认的分界线。1972年至1976年即为“文革”后期。参见席宣、金春明:《“文化大革命”简史》,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6年:高皋、严家其:《“文化大革命”十年史》,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6年;徐友渔编:《1966——我们那一代的回忆》,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8年等。
    2 即1976—1978,从打倒“四人帮”到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段时期。上层致力于拨乱反正,重塑意识形态。
    3 “文革”初期的夺权狂潮造成了大面积混乱,1967年1月至2月,党和军队的高层会议上产生了不同立场的强烈对抗,一部分人对“文革”的混乱提出抗议。在2月由周恩来主持在中南海怀仁堂的一次会议上,谭震林、叶剑英、陈毅等人对“文革”直言不讳提出批评,被称作“二月逆流”。
    4 一些知识分子对“文革”的回忆中均提到“九一三”事件带来的改变,参见北岛、李陀主编:《七十年代》,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
    1 1972年7月14日,《人民日报》刊登了三篇批判极左思潮和无政府主义的文章,题目分别是“无政府主义是假马克思主义骗子的反革命工具”、“坚持无产阶级铁的纪律”、“一个阴谋家的丑史”(评无政府主义者巴枯宁的)。这三篇文章是根据周恩来几次讲话的精神撰写的,张春桥、姚文元指使《文汇报》假借工人群众名义来信批评这三篇文章。他们说三篇文章是大毒草,并在《人民日报》社内部展开批判。参见席宣、金春明:《“文化大革命”简史》,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6年。
    2 毛泽东在同王洪文张春桥的谈话中谈到林彪的思想来源于儒家,从而把“批林”与“批孔”联系起来。江青等人则借“批林批孔”,把矛头指向周恩来。
    3 参见王尧:《“文革”对“五四”及“现代文艺”的叙述与阐释》,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5年:及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
    1 1975年7月,毛泽东说了几点,一是扩大文艺节目。“党的文艺政策应该调整一下,一年、两年、三年,逐步逐步扩大文艺节目。”二是对作家要帮助“对于作家,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如果不是暗藏的有严重反革命行为的反革命分子,就要帮助。”《毛泽东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443页。
    2 1977年2月8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坚决打击政治谣言的通知》,根据通知的精神,国务院又于3月28日下发30号文件,文件指出,对攻击毛主席、华主席的反革命分子,要坚决逮捕法办,对于少数罪恶极大的要坚决杀掉。这个文件延续了靠强化专政搞稳定的阶级斗争扩大化的错误。文件下达后又造成了一些新的冤案。参见谢春涛:《转折中国19761982》,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
    3 谢春涛:《转折中国19761982》,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47页。
    4 1977年,华国锋曾说“文革”是伟大的,将被载入史册,以后还要进行多次。激进的“改革派”对此提出异议。1979年叶剑英说“文革”是我国人民遭到的一场大灾难。来自高层领导的这一话语明白地表明了对“文革”的否定。有论者旗帜鲜明地指出党内的这种分歧,“(华国锋)不但继续宣传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而且还搞对他自己的个人崇拜,并且公开提出和积极推行‘两个凡是’错误方针。其直接目的在于阻止邓小平出来工作及为天安门事件平反。因此,粉碎‘四人帮’后不久,中国共产党的高层领导中,就出现了继续推行‘左’倾方针的‘两个凡是’同实事求是地纠正‘左’倾错误以开创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两种指导方针的斗争。”谢春涛:《转折中国19761982》,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345页。
    5 华国锋1977年1月21日的一个讲话稿中已经出现了“两个凡是”雏形。稍后,上述思想被写进以《人民日报》、《红旗》、《解放军报》为名义发表的社论里。这篇社论公开提出“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1 1977年8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华国锋代表中国中央做了报告。报告没有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反而肯定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
    2 1978年5月10日,《理论动态》第60期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随后,《光明日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报纸相继转载此文。5月12日晚,中共中央毛泽东著作编辑委员会办公室的一位领导给《人民日报》总编打电话指责《人民日报》对此文的转载。5月13日,《红旗》杂志总编给新华通讯社社长曾涛打电话指责新华社对此文的转载。汪东兴等人点名批评了胡耀邦和几篇评论员文章。7月,汪东兴在山东视察时提出要肯定“文化大革命”的成绩。根据汪东兴的意见,《红旗》杂志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对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表示沉默,实际上是消极抵制的态度。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的一位领导也对此文提出责难。参见谢春涛:《转折中国1976——1982》,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
    3 1978年5月下旬,中央军委秘书长罗瑞卿明确指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一篇好文章。邓小平在一次谈话中尖锐批评了当前全盘照抄毛泽东华国锋话语的思潮。6月,邓小平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了讲话,号召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新华社、《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报纸都在显著位置对该讲话作了报道。参见谢春涛:《转折中国1976——1982》,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
    4 谢春涛:《转折中国1976——1982》,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8页。
    5 然而,从上层到基层的贯彻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有一些政府部门将十一届三中全会称之为“逆风千里”,要出来顶风,李剑文章“歌德与缺德”的面世,提供了一个“顶风”的例证。李剑此文发表两年多后,《河北文艺》编辑部曾说:“河北省前负责人思想指导中的‘左倾’错误,给作协和刊物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河北文艺》1982年第2期),寥寥数语勾勒出当年的环境。这样的例证还不少。刘宾雁等人去山东调查时,写了篇文章叫《尚未愈合的创伤》,揭露山东沂南县文革以来的领导班子在当时仍反对三中全会的路线。胡耀邦在讲话中说“三中全会跨的步子较大,在重大的历史转折关键,一些人容易转向,对新的东西接受不了”。这段话也是意味深长的。参见徐庆全:《文坛拨乱反正实录》,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315-316页。
    1 准确的说,《今天》出版于1978年12月22日。
    2 北岛这样回忆当年创办刊物的经历。1978年的冬天,第一批刊物印刷完毕,他和芒克等人商量连夜去各个单位秘密张贴,临行时想到如上战场,不知何日再见,都流了泪。“迎向死亡的感觉真美,青春真美。”参见北岛:“断章”,选自北岛、李陀主编:《七十年代》,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
    3 北岛自述:“当时这个背景和中共中央的权力斗争有很大的关系。就是邓小平想搞改革,向华国锋的‘两个凡是’挑战,所以召开了著名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我们组织了两次比较大型的朗诵会,在1979年的4月8号和1979年10月21号,这两次朗诵会也可以说是1949年以后唯一的。”刘洪彬整理:《北岛访谈录》,廖亦武主编:《沉沦的圣殿——中国20世纪70年代地下诗歌遗照》,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99年,第334页。
    4 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文件对“文革”做了彻底的否定。官方文件说“文革”使党、国家、人民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以此为标志,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任务也宣告完成。参见[美]麦克法夸尔、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在此之后的1986年,兴起了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运动,但与“清污”相较,已经没有那么极端了。
    1 席宣、金春明:《“文化大革命”简史》,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6年,第250-251页。
    2 徐庆全:《文坛拨乱反正实录》,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91页。
    1 1979年2月,中央宣传部批准文化部党组的决定,说“根本不存在所谓以周扬、夏衍、田汉、阳翰笙同志为代表的所谓‘黑线代表人物’问题。文化部党组宣布:凡是受到所谓‘旧文化部’、‘帝王将相部、才子佳人部、外国死人部’、‘文艺黑线’这些大错案的牵连,受到打击、诬陷的同志一律彻底平反,一切诬蔑不实之词统统推倒。”同月,北京市委决定为《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前线》等杂志彻底平反。1980年9月29日,中共中央批转公安部、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关于“胡风反革命集团”案件的复查报告》,指出属错案错判,决定予以平反。参见谢春涛:《转折中国19761982》,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
    2 1975年8月中旬,中央在朝阳门大街原文化部宿舍办了一个学习班。成员有张光年,华君武,刘白羽,丁聪等。这个学习班是文革开始后九年文艺界各协会、各方面人士的第一次聚会。1976年《人民文学》和《诗刊》复刊后,以这两个刊物为依托,加强了文艺界人士的联络。比如,《诗刊》发表了毛泽东的两首诗词,文艺界就召开了有400多人参加的盛大座谈会。1977年10月19日,在《人民文学》编辑部的召集下,远东饭店召开了短篇小说创作座谈会。会后,《人民文学》在第11期第12期刊发了部分与会者的发言,对整个文学创作起了积极推动作用。
    3 徐庆全:《文坛拨乱反正实录》,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07-209页。
    4 参见谢春涛:《转折中国1976——1982》,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
    1 参见邓小平《在第四次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上的祝辞》,《邓小平文选》,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
    2 该口号被正式宣布是在1980年7月,《人民日报》根据邓小平与周扬在几次会议上的讲话发表社论《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3 参见胡启立《在中国作家协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上的祝辞》,《人民日报》1984年12月30日。
    4 巴金认为中国文学的黄金时代真的到来了。流沙河撰文说,他是第三次听说创作自由,鉴于前两次的创作自由与“阳谋”有关,第三次听说时的本能反应是心理紧张。“迨及理智清醒,又听见全场一波叠一波的掌声,我才忽然明白,世道已经变了,实现创作自由的客观条件已经具备了,党和人民都已经成熟了,自由不会再夭折了,我的紧张也是不必要的了,甚至是愚蠢的了。”几年之后,“创作自由”的主张还是遭到了批判,它被看作是“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代名词,这是后话。巴金:“创作自由”,《文艺研究》1985年第4期。流沙河:“第三次听说创作自由”,《当代文坛》1985年第3期。
    1 据统计,截止1971年5月,“文革”以来封存的和不允许发行的图书有约8000种,33804万册。参见刘杲、石峰:《新中国出版五十年纪事》,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年,第132页。
    2 刘杲、石峰:《新中国出版五十年纪事》,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年,第132至133页。
    3 参见《新中国文学词典附录文学刊物刊名变更情况一览》,第1310—1330页,潘旭澜主编,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3年。
    4 1973年4月24日,毛泽东问姚文元:“有些刊物(哲学研究,历史研究)为什么不恢复?有些学报可以公开。无非两种,一正确,一错误,刊物一办就有斗争,不可怕。”参见刘杲、石峰:《新中国出版五十年纪事》,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年,第144页。
    1 相关数据参见刘杲、石峰:《新中国出版五十年纪事》,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年,第398-409页。
    2 “灰皮书”和“黄皮书”的出版目的,主要是为了配合“反修斗争”。“灰皮书”为政治书籍,收入了数十名所谓修正主义者和机会主义者如托洛茨基、布哈林、季诺维也夫、卡斯特罗等人的著作。“黄皮书”为文学书籍,以苏联和东欧文学为主,也涉及一些在欧美引起重视的流派,比如垮掉派等。
    3 人民文学出版社这么做,颇有点试探性的、投石问路的意味,毕竟当时十一届三中全会还没有召开。这5本书都具有一定的“安全系数”。古希腊神话与阿拉伯民间故事集,没有多少意识形态色彩。果戈里《死魂灵》的译者是鲁迅。而莎士比亚是屡受马列称赞的作家。
    4 在五六十年代,外国文学类刊物只有《译文》(后改为《世界文学》)一种。
    5 参见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1 昌耀:“四月”,《诗刊》1985年第4期。
    2 江青等人下令《三上桃峰》在北京供人批判性观摩,演员不堪其辱,在台上晕倒。《人民日报》在1974年1月30日发表文章《恶劣的用心,卑劣的手法——批判安东尼奥尼拍摄的题为<中国>的反华影片》,在全国组织批判。
    3 参见杨健:《文化大革命中的地下文学》,北京:朝华出版社,1993年。
    4 江青说《创业》“在政治上、艺术上都有严重问题”,她指责创作人员:“你们给什么人树碑立传?”下令“停止洗印影片.停止宣传,停止向国外发行”,而且要抓影片的“黑后台”。她还指使亲信给《创业》捏造了所谓“十大罪状”。参见席宣、金春明:“‘文化大革命’简史”,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6年。
    5 这部作品完全是1976年党内斗争的牺牲品。它在1976年2月份作为《人民文学》头条刊出,5月份形势突变, 就成了众矢之的。蒋子龙在1976年第5期《人民文学》发表了检讨文章“努力反映无产阶级同走资派的斗争”,对自己的错误进行条分缕析的反省。他随后将短篇修改为中篇《机电局长》。小说人物分为截然对立的两个阵营。参见夏康达:“往事——蒋子龙在七十年代”,《时代文学》2002年第4期。
    1 1976年《诗刊》复刊时,沿用了“文化大革命”以前《诗刊》的总期号,在复刊号上标上了“总第八十一期”,便被“四人帮”视为“文艺黑线回潮”的严重事件,并准备采取全面改组《诗刊》领导班子的措施。1976年4月,《诗刊》没有转载一篇署名“《人民日报》工农兵通讯员,《人民日报》记者”的报道,姚文元看到预告目录后立即在深夜打电话质问。1976年新华社记者报道人民十里长街送总理的情形,文章被姚文元一刀砍掉,不准发表。江苏省《工农兵评论》编辑组写了一篇《敬爱的周总理在梅园新村》,“四人帮”下令把它列为“反动文章”,要追查背景。参见“本刊编辑部”撰写的“记取教训,在斗争中继续前进”,《诗刊》1978年第5期,及徐庆全:《文坛拨乱反正实录》,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
    2 参见谢春涛:《转折中国1976——1982》,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徐庆全:《文坛拨乱反正实录》,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
    3 李剑的《“歌德”与“缺德”》一文规定所有创作要“为无产阶级树碑立传,为四化英雄撰写新篇”,谁这样做,就是有党性,谁不这样做,就是修正主义。就是“昧着良心”“诅咒红日”“怀着阶级的偏见对社会主义制度恶毒攻击”。不“歌德”的人,就是“缺德”。李剑用夸张的语句说道:“现代的中国人并无失学、失业之忧,也无无衣无食之虑,日不怕盗贼执杖行凶,夜不怕黑布蒙面的大汉轻轻叩门。河水涣涣,莲菏盈盈,绿水新池,艳阳高照。当今世界如此美好的社会主义为何不可‘歌’其‘德’?”这篇文章显然要惹起风波。大约在8月底,胡耀邦对论争有所了解,召开了会议循循善诱地做了讲话,批评了相关作者和文章,但不建议对个人和编辑部过多追究,随后,李剑做了自我批评。李剑:“‘歌德’与‘缺德’”,转引自洪子诚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料选:1949--1999》,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第601页。
    4 钟惦棐曾站出来为其鸣不平:“通过对《女贼》的指摘,我们看见所谓‘正面’,实际上只有‘一面’。一个阶级,一种典型;一种干部,一个典型。这是脸谱,不是现实主义……电影应该加强现实主义而不是削弱它;应该顶住些闲言絮语甚至是劈头盖脸而来的责难,放它到宽广的地方去。”钟惦棐:“论如何对待现实主义的偏颇和不足”,《文艺报》1980年第8期。
    1 参见“来稿综述”,《文艺报》1980年第9期。
    2 燕翰:“不要离开社会主义的坚实大地——评中篇小说《飞天》”,《解放军文艺》1980年第9期。
    3 《苦恋》剧本情节较为煽情,主人公恋爱、出国、结婚等行为都缺少细节支撑,情节普遍流于概念化。当时也有文章指出了剧本艺术逻辑上的毛病,认为作品很多情节经不起推敲,缺乏说服力,甚至自相矛盾。但从整体来看,争鸣很少针对其文学技巧,而是政治倾向。参见钟枚:“对《苦恋》的批判及反应”,《文艺报》1981年第10期;唐因、唐达成:“论《苦恋》的错误倾向”,《文艺报》1981年第19期;黎生:“从艺术表现看《苦恋》的政治倾向”,《十月》1981年第6期。
    4 白桦、彭宁:《苦恋》,《十月》1979年第3期,第166页。
    5 《解放军报》特约评论员:“四项基本原则不容违反——评电影文学剧本《苦恋》”,《解放军报》1981年4月20日,转引自洪子诚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料选:1949--1999》,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第645页。
    1 《十月》编辑部认错说“《苦恋》是一部倾向错误的作品,它反映了资产阶级自由化的社会思潮,对人民不利,对社会主义不利,由于我们政治觉悟不高,受到了这股社会思潮的影响,发表了这个作品,应负重要责任。”不久,剧作者白桦做检讨说自己错误地把十年动乱原因归结为毛崇拜,夸大了国内与国外差距。参见《十月》1981年第6期及白桦:“关于《苦恋》的通信——致《解放军报》《文艺报》编辑部”,《文艺报》1982年第1期。
    2 事情的经过大致是这样的:1983年,王元化与王若水、顾骧共同起草《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几个理论问题的探讨》.周扬作最后润色,并由周扬于1983年3月7日在中共中央党校召开的纪念马克思逝世100周年学术报告会上演讲。后来在《人民日报》发表。参见练暑生撰写的“异化”词条,南帆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批评99个词》,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及陆梅林、程代熙选编《异化问题》(下),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6年,第48页,91页。
    3 参见李山:“异化是社会主义文艺的重大主题吗”,《文艺报》1983年第11期;张炯:“‘从黑暗引向光明’了吗——评《人啊,人!》的后记”,《文艺报》1984年第1期等。
    4 之前的批判还在文艺批评的范围内,“清污”开始后,“新诗潮”遭遇了政治斗争式的责骂。拙文第二章第二节对此有专文论述。1980年,《时代的报告》对文艺作品《在社会的档案里》的批评上纲上线,动辄提到阶级立场;1981年对剧本《苦恋》的批评,给作者扣上反党反社会主义背叛祖国的帽子;1982年刊物中的提法“‘文革’以来的十六年”混淆了两个时期而遭批判。刊物的横行霸道受到许多群众的批评,此刊物在回应民间批评时态度十分高傲强硬,进一步引发轩然大波。甚至从普通的个人与个人间的理论论争上升到了刊物与刊物间的论争。初清华博士论文对此有专节论述。参见初清华:《新时期文学场域研究——以知识社会学为视点》,苏州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
    1 浩然:《西沙儿女·奇志篇》里的一些情节可以作为佐证。正面人物阿宝退学当渔民,受到众人赞赏,她自豪地说:“我已经申请退学了,要回来当渔民,参加建设西沙保卫西沙的革命大军……”。
    1 转引自席宣、金春明:《“文化大革命”简史》,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6年,第10页。
    2 “两个估计”出笼于1971年8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3 参见徐庆全:《文坛拨乱反正实录》,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62页。
    4 1973年5月20日至31日中共中央在北京举行工作会议。会议讨论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产生的决定》。参见席宣、金春明:《“文化大革命”简史》,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6年。
    5 王尧:《“文革”对“五四”及“现代文艺”的叙述与阐释》,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5年。
    1 1984年出版的《三松堂自序》中,冯友兰教授回顾了自己在“文革”中的心态转变。参见高皋、严家其:《“文化大革命”十年史》,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6年。
    2 参见《诗刊》1976年第5期,第15至16页。
    3 绿原的名篇“又一个哥伦布”里,诗作者面对着无限的时间,身处囚室只能进行玄想中的航行,漫长岁月里的无望与寂寥比哥伦布严重的多。
    4 参见李方主编:《穆旦诗全集》,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1996年。
    1 朱学勤曾提出“六八年人”的概念,特指这些在“文革”早期就开始独立思考的青年们。参见朱学勤:“思想史上的失踪者“,徐友渔编:《1966——我们那一代的回忆》,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8年。
    2 “灰皮书’、‘黄皮书’、‘白皮书’等统称‘皮书’。这是指中国上世纪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的一大批‘内部’读物,其目的是供中上层干部和知识人在对敌斗争中知己知彼,因此所含两百多种多是非共或反共作品。
    3 在北岛、李陀主编:《七十年代》一书里,北岛、李零、唐晓峰、朱正琳、许成钢、韩少功等人都提到了这些内部书籍在当年的影响力。李零当时热衷与和伙伴们讨论“文革“的起源,农村现行制度的弊病,知青道路的去留问题等等。张木生专门撰文论证农业生产应该用承包的方法。其文章在知青中流传。而陈丹青、翟永明等人则指出在北京以外的城市,这些书籍他们当年几乎闻所未闻。出生于农村的阎连科回忆自己的文革经历,那时连王张江姚是谁都不太清楚,更遑论这些书籍了。可见当时的情况不可一概而论。北岛、李陀主编:《七十年代》,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
    1 岳重写了8首诗,广为传抄,被公安逮捕。诗歌送到文学研究所鉴定,确定此诗无大害,才了事。从此岳重搁笔。张朗朗、郭志英等人都因传播“异端”而遭清查。参见杨健:《文化大革命中的地下文学》,北京:朝华出版社,1993年。
    2 参见刘志荣:《潜在写作—1949—1976》,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七十年代》一书中也有专文论及上海某英语教师在“文革”中秘密组织的英文沙龙。参见北岛、李陀主编:《七十年代》,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
    3 参见刘志荣:《潜在写作—1949-1976》,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及陈徒手:《人有病天知否——九四九年后中国文坛纪实》,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
    1 《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41页。
    2 《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49页。
    3 参见谢春涛:《转折中国1976——1982》,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
    4 参见谢春涛:《转折中国1976——1982》,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
    5 《红旗》1980年第1期发表署名刘达的文章《端正对知识分子的认识》强调,只讲知识分子离不开工农群众,要靠工人农民生产的物质资料来生活,不讲工农群众同样也离不开知识分子,需要知识分子所掌握的科学、文化和技术,是片面的。
    6 《红旗》1980年第22期发表署名王觉的文章《大胆地从知识分子中选拔优秀人才》,文章指出,我们说工人阶 级是领导阶级,这是不错的,但并不是说只有工人农民才能当领导。《人民日报》1982年6月9日发表宋洪均的文章《切莫鼓励无知》。《文汇报》1983年2月18日发表费孝通文章《略论知识分子问题》。费孝通指出:“有人担心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是否会反复,我认为这一次是反复不了的。”
    1 参见谢春涛:《转折中国1976——1982》,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
    2 1977年8月8日,邓小平在北京饭店召开了教育和科学工作者座谈会,武汉大学的查全性教授提出,应该立即恢复高考。邓小平当场拍板说现在就要办,立即恢复,教育部立即执行。全场热烈鼓掌,经久不息,许多人热泪盈眶。参见谢春涛:《转折中国19761982》,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
    3 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在“文革”中已经阅读了许多“禁书”,高校的资源更加利于他们进行深入研究。另一些人在“文革”中被严格禁锢着,精神上的饥饿在此时突然解除,分外欢欣。参见韩少功等人在《七十年代》一书中的叙述。北岛、李陀主编:《七十年代》,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
    1 参见王蒙:“为了更加成熟的文学”,《文艺报》1981年第3期。
    2 洪子诚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料选:1949——1999》,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第519页。
    3 《解放军文艺》中多篇文章都反映出这种趋向。如高玉宝:“换了人间”,《解放军文艺》1973年第11期;李希凡:“从未休战,也不能休战——驳陈伯达的《文学界两个口号问题应该休战》”《解放军文艺》1974年第6期;初谰(初澜为当时文化部写作组笔名):“坚持正确方向,坚持斗争哲学”,《解放军文艺》1974年第6期;浩然:“为无产阶级专政冲锋陷阵”,《解放军文艺》1975年第5期;郭预衡“《水浒》是歌颂投降反革命的反面教材——重读鲁迅《流氓的变迁》”,《解放军文艺》1975年第10期;初谰“坚持文艺革命,反击右倾翻案风”,《解放军文艺》1976年第4期;初谰:“深入批判邓小平,坚持文艺革命”,《解放军文艺》1976年第6期。初澜的 一篇文章可谓“文革”批评的典范:“把革命样板戏所遵循的创作方向、创作道路、创作原则、创作方法以及在实践中所积累的创作经验,统统诬蔑为‘框框’,并且要‘交’而‘破’之,这究竟是哪个阶级的话言,难道还不清楚吗?他们所要‘突破’的,正是毛主席的革命文艺路线、在当今的世界上,文艺不为无产阶级服务,就为资产阶级服务。‘突破’之后向何处去?就是倒退到反革命的修正主义文艺路线,‘突破框框’的实质,就是要在文艺上搞‘克己复礼’,把历史拉向倒退!”初澜:“京剧革命十年”,原载《红旗》杂志1974年第4期,转引自洪子诚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料选:1949--1999》,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1972年李希凡发表论鲁迅的文章,认为“故事的主人公没必要就是故事的作者”,《高玉宝》修订再版发行时,高玉宝也声明那不是自传,是小说。这些原本是常识,在“文革”期间却需要专门撰文澄清。参见李希凡:“阶级斗争经验的概括和结晶(读鲁迅后期杂文)”《解放军文艺》1972年第5期,高玉宝“换了人间”《解放军文艺》1973年第11期。
    2 《文艺报》1978年第2期简讯“部分报刊批判浩然、刘大杰、李希凡等人的错误著作”文章指出,浩然的《西沙儿女》是按江青旨意炮制的毒草,刘大杰的《中国文学发展史》肆意鼓吹儒法斗争,李希凡站在错误的阶级立场。文章说“我们想看看其中究竟是些什么货色”。
    3 参见召珂“重评《红旗谱》——驳所谓‘专写错误路线’的谬论”,《文艺报》1978年第3期,第31页。学者陈思和也曾经指出,从60年代到80年代,文艺界围绕“黑线问题”一直存在着对立意见,“被批判者”却总是缺席。文革期间,只有批判黑线的文章,没有黑线起来辩护。文革后,全部反过来,只有人为“黑线”平反,没有其他的声音。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
    4 参见王愿坚:“狠批‘四人帮’,痛打‘落水狗’”,《解放军文艺》1976年第11期;杨支杰:“镣铐、毒药、排炮——略评所谓‘三突出’”,《诗刊》1977年第3期;刘梦溪:“文学是战斗的”,《人民文学》1977年第7期;傅子玖、黄后楼:“认清方向,前进!”《诗刊》1981年第8期。文学批评的语汇难以更新,周扬就曾这样说: “我们一定要把‘四人帮’遗留下来的臭气熏天的垃圾全部彻底扫除干净。”参见周扬:“在斗争中学习”,《文艺报》1979年第1期;《文艺报》编辑部的口吻也脱不了“文革”的习气:“肃清《纪要》流毒,深批极左思潮,一是一个长期的任务…祝同志们在新长征中,在新的一年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参见《文艺报》1980年第1期:直到1984年我们还可以见到这样的语汇,程代熙说:“当年‘四人帮’搞的那些‘写作班子’‘大批判班子’不就是贩卖的这种货色吗?”程代熙:“一篇迟发的稿件——答徐俊西同志”,《上海文学》1984年第4期。
    1 苏汶曾针对谢冕倡导的“非理性”说“如果真是赤裸裸的本能流露,那么野猫叫春应该算是最好的诗了。”此话既粗俗又无理。谢冕等人提到的“非理性”并不能与“生理性”混为一谈。苏汶之语转引自郑伯农:“在‘崛起’的声浪面前”,《诗刊》1983年第12期。
    2 蒂博代:《六说文学批评》,赵坚译,郭宏安校,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第120页。
    3 “新诗潮”的名字经历了曲折的变迁。它最初的名字叫“朦胧诗”,这个命名带着强烈的主观性和些许的贬义。1980年刘登翰最早用“一股不可遏止的新诗潮”来评价舒婷等诗人。这样的命名能够更加客观的描述“文革”之后诗坛出现的新的创作潮流,但由于在多年的争论中,“朦胧诗”的概念已家喻户晓,这个名词一直没有得到广泛的采用。直到1985年,随着对“朦胧诗”的声讨渐渐平息,“新诗潮”这个更加学理性的命名才慢慢传播开来。
    4 朱先树有限度的肯定了新诗的成就:“江河的壮美,北岛的诡奇,舒婷的深情,顾城的机智等,这些都是为人们所称道的。”(朱先树“实事求是地评价青年诗人的创作”,《诗刊》1982年第10期。)牛汉比较厚道,他说:“诗的流派是正常的,要互相尊重,都可以为人民服务。”(“漫忆四十年前的诗歌运动”(下),《诗刊》1982年第6期,第8页。)邹荻帆系统地叙说了自己读诗的感触,看法很中肯。(邹荻帆:“读诗札记”,《诗刊》1983年第11期)。袁可嘉针对艾青提出的诗必须让人看懂的问题,从两方面相当委婉地提出不同看法。一是作者角度,作者如果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本来就带有朦胧的成分,那么就不能要求他写出明朗的诗篇,那样反倒证明他失败了;二是读者角度,读者倘若对诗的背景知识不了解,就连印第安人一句朴素的民歌也是懂不了的。(袁可嘉“关于新诗与晦涩、新诗的传统”,《诗刊》1981年第3期。)这些论者的言论虽有些保守,却也不吝惜一些赞美之词。
    5 触及“读不懂”这个敏感话题时,绿原极其从容地化解了这个交锋“难道诗真的需要‘读懂’吗?难道又真有‘读不懂’的诗吗?”“就是今天的艾青,也未必比得上当年的诗人自己(难道不是这样吗,艾青同志?)”(绿原:“为诗一辩”,《读书》1981年第1期,第89页。)
    1 谢冕“在新的崛起面前”,1980年5月7日《光明日报》;孙绍振“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1981年第3期《诗刊》;徐敬亚“崛起的诗群——评我国诗歌的现代倾向”,1983年第1期《当代文艺思潮》。
    2 以“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一文为例,该文发表后,仅《诗刊》一个杂志就在1981年陆续刊登了十余篇文章对该文进行轮番批评。
    3 这里的分类借鉴了程光炜的有关观点,参见程光炜:“批评对立面的确立——我观十年‘朦胧诗论争’”,《当代文坛》2008年第3期。另外,学者张清华将“新诗潮”的论争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论争主要在孙绍振、谢冕、刘登翰与章明、方冰、臧克家、丁力之间进行,讨论比较温和。第二阶段始自1981年孙绍振“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的发表,文章中强烈的否定意识冒犯了传统价值准则,引来程代熙、艾青、黄药眠、卞之琳诸多人的批评,讨论进一步激化。第三阶段由徐敬亚长文“崛起的诗群——评我国诗歌的现代倾向”引发,郑伯农、程代熙等人上纲上线地将其纳入到“反精神污染”的斗争中去。此场论争以徐敬亚的检讨告终。参见张清华:“‘朦胧诗’·‘新诗潮’”,《南方文坛》总第70期。
    4 臧克家指出新诗潮是诗歌创作的一股不正之风,也是社会主义文艺的一股逆流。参见臧克家:“诗要三顺”,《诗刊》1981年第2期及“关于‘朦胧诗’”,《河北师范学院学报》1981年第1期。峭石用批斗式的语言说道:“顾工同志大肆宣扬的现代派,貌似‘新课题’,其实是一个旧货色。”参见峭石:“从‘两代人’谈起”,《诗刊》1981年第3期。艾青批评了年青一代诗人的心态:“他们对四周持敌对态度,他们否定一切,目空一切,只有肯定自己……这是惹不起的一代,他们寻找发泄仇恨的对象。”参见艾青:“从“朦胧诗”谈起”,《文汇报》1981年5月12日。
    5 参见章明、晓鸣:“令人气闷的‘朦胧’”,《诗刊》1980年第8期。
    6 孙犁:“读柳荫诗作记”,《诗刊》1982年第5期。
    1 程代熙:《给徐敬亚的公开信》,《诗刊》1983年第11期。
    2 参见《重庆诗歌讨论会纪要》,《文艺报》1983年12期。
    3 柯岩:《关于诗的对话——在西南师范学院的讲话)),《诗刊》1983年第12期。
    4 他还说“海外的某些人士对文章却幸灾乐祸,进行别有用心的评述。”这从侧面反映出当年这场争论已经波及海外学界。
    5 在孙绍振“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一文之前,《诗刊》编辑部加了一个约500字的编者按,一个“却”字用的意味深长。“编辑部认为,当前正强调文学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以及坚持马克思主义美学原则方向时,这篇文章却提出了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此字明白无误地表明了编辑部对这篇文章的批评态度——显然已经把此文树为“为人民服务”的反面。
    6 针对孙绍振倡导“追求溶解在心灵中的秘密”,宋垒发出驳斥说一个三岁小孩热了想吃凉东西也是他的秘密“他 把这个秘密表现出来了说‘妈妈,我要吃冰棍’这是诗吗?”在逻辑学中,A事物具有B特点,并不意味着具有B特点的都是A事物。这里的论辩十分低级无理。又如程代熙对徐敬亚语“(一批青年)撼动了我们过去不敢怀疑的一系列诗歌理论柱石”做出反驳,程代熙认为柱石就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怎能撼动?此种反驳又是无理取闹。徐敬亚既然说“一系列”,首先,这意味着多个而不是一个。不能仅仅概括为一种“主义”。其次,“一系列”并不是“全部”,它很可能并不包括马克思主义。参见宋垒“追求什么样的心灵美”,《诗刊》1981年6期;程代熙“给徐敬亚的公开信”,《诗刊》1983年第11期。
    1 张德林:“评一种‘新’的‘小说学”,《文艺报》1983年第4期。
    2 如《人民文学》1976年第6期有一篇评论《金光大道》的文章,题目叫“准确表达社会主义时期的阶级关系——评《金光大道》的思想特色”。
    3 尤其是“三论”(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方法被过度使用,几乎言必称三论。参见华生:“文艺理论批评中的传统方法与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文艺报》1985年第4期;陆文虎、张志忠、彭吉象:“系统论,比较文学及其他”,《解放军文艺》1985年第5期;严迪昌:“诗歌研究方法散论”,《诗刊》1985年第11期;黎鸣:“从系统信息的观点看学术自由”,《读书》1985年第6期,第44页;金克木“谈信息论美学”《文艺报》1985年第7期,第94页。
    4 杨匡汉认为诗歌批评研究的变革包括两个基本层次,1是工具变革,更新方法,提出批评的模式以多元取代单-2是观念思维变革,而后者更为重要。如若仅仅是方法变了,还是以某种思维为绝对排他的最佳规范,那么,创作依然会陷入窘境。杨匡汉:“批评主体的开放意识”,《文艺报》1985年第11期。孙绍振也表达了相似的观点,文章指出,诗歌与小说应该有不同的批评范畴和批评标准,呼吁文艺界逐渐规范对诗歌的研究和批评。孙绍振:“从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的科学化开始”,《诗刊》1985年第12期。
    5 系统论之类方法的运用带有盲目性,一哄而上,拿着解剖刀就开始条分缕析,根本不管是否适合。例如程代熙将国内外流行的文学研究方法挨个介绍,如心理学、符号论、价值论、社会学、现象学、本体论、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结构主义等,并用结构主义分析了科勒律治的诗歌,他将结构主义的方法理解为用积木搭建房屋一样的过程,对诗歌的分析十分牵强,已经偏离了该理论。(程代熙“一元化和多样化”《诗刊》1984年第11期。)理论界有人注意到了这一点“探索者孜孜兀兀,殚精竭虑,埋头苦干,渐有进展。一抬头,却见诗歌立在面前,仍然面带冷笑…诗歌创造和欣赏中的愉悦、意外发现、震撼、魅力全被纳入了由符号、公式、图表等等组成的模式中去了”参见黄子平:“‘诂’诗和‘悟’诗”,《诗刊》1985年第11期。
    1 1977年8月,在一次会议上,邓小平发表了《关于科学和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的讲话,指出“如果对十七年不作这样的估计,就无法解释我们所取得的一切成就了”参见《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49页。1978年10月20日,远东饭店召开了《人民文学》《诗刊》《文艺报》三家刊物编委会联席会议。张光年的发言整理成文,以《驳“文艺黑线”论》为题,发表在1978年12月19日的《人民日报》上,这是对“文艺黑线”论发动公开批判的第一篇檄文。
    1 其中包括杜鹏程的《保卫延安》、李建彤的《刘志丹》、周立波的《山乡巨变》、赵树理的《三里湾》等;短篇小说有王蒙的《组织部新来的年青人》,马烽的《三年早知道》,西戎的《赖大嫂》、陈翔鹤的《陶渊明写挽歌》等,戏剧有《海瑞罢官》《李慧娘》《谢瑶环》等。
    2 陈丹晨的一篇文章描述了当年的景象。陈丹晨:“人民有权利享受真正的艺术——谈《青春之歌》等重版书随感”,《人民文学》1977年第10期。
    3 这种思维不仅在文学界弥漫,也渗入到社会中的其他角落。“文革”中受迫害的人在新时期往往被尊为英雄。李锐曾在和王尧的谈话中说:“不能因为你蹲了监狱你受了迫害,就证明你当年一定是对的。”“文革”中被打倒的人,并不意味着“文革”结束后他就享有理所当然的道德优越感,他就一定是个高尚的人。参见《李锐王尧对话录》,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
    4 王尧以“创作方法””现代主义””文学遗产”等条目为例。1965年强调“创作方法”是作家凭借他所接受的艺术传统和个人的艺术修养,采取一定方法进行艺术形象的创作。1976文艺条目删去了这两个要点,代之以阶级性和两结合两要点。并且对象征主义、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等都一一彻底否定。这样的释文比1965年后退了一大步。1979则不用“根本方法”来定义“两结合”,也并不将其作为唯一的艺术方法来要求作家。其他都采用了1965的解释。另一概念“现代主义”,1976年用帝国主义时期的流派来做界定,其特点是歪曲现实,破坏文艺固有的形式,否定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宣扬世界主义和各种反动思想。这一条目与1965大致相同,增加了“其哲学基础是极端反动的唯我主义”。1979修订稿用“十九世纪下半叶”代替“帝国主义时期”,对其特点的描述,是以现实主义为参照,改为其特点是违反传统的现实主义方法,标新立异,宣扬革新,但总不免流于破坏艺术固有的形式,否定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1979定稿只是删除了“哲学基础”一语,其余与1979修订稿相同。这些修改在整体上反映了70年代末期中国学界对现代主义的认识水准。以现实主义为参照显示了现实主义在中国当代的主流或主潮地位。《文艺条目》(1976)关于“文学遗产”的译文,相对于1965年,删去了“是人类文化的宝藏之一”一句,显然是为了突出“文学遗产”的阶级性。因为“人类文化”的表述抹杀了阶级性。1979年则又回到从前说法。王尧:《“文革”对“五四”及“现代文艺”的叙述与阐释》,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5年。
    5 1979年5月,中共中央批转了总政治部《关于建议撤销一九六六年二月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的请示》(以下简称《请示》)。《请示》说“《纪要》在“破除迷信”和“彻底革命”的旗号下,排斥一切中外古典文学的优秀遗产,全盘否定我国三十年代文艺的重大成就,从而彻底践踏了“五四”以来新文化运动和无产阶级革命文艺运动的光荣传统,贬黜了从马克思主义创始以来的无产阶级文艺,推行反动的文化虚无主义和封建蒙昧主义。”参见“总政治部关于建议撤销一九六六年二月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的请示”,1979年3月26日。转引自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党史教研室编印:《“文化大革命”时期资料选辑》,1985年。
    6 如李元洛等人的文章将中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新月派、象征派树为反面教材。李元洛:“诗歌问题片谈”,《诗刊》1981年第3期。
    1 此观点参见杜书瀛:“新时期文艺学反思录”,《文学评论》1998年第5期。
    2 相关观点参见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3 这方面可参见如下论文,如刘梦溪:“革命现实主义是两结合创作方法的基础”,《文学评论》1978年第6期。何满子曾说“雨果的其他作品,它们艺术上的根本缺点,也都是浪漫主义方法的基本特征所导致的。”参见何满子:“论浪漫主义”,陆梅林、盛同主编《新时期文艺论争辑要》,重庆:重庆出版社,1991年。
    1 陈思和:《想起了<外国文艺>创刊号》,收入《作家谈译文》,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第158页。
    2 罗洛:《话说外国文学》,收入《作家谈译文》,第179页。
    3 《世界文学》有一篇编后记说“刊物要热情推荐亚非拉国家的进步作品,揭露和批判帝国主义、修正主义文学的反动思潮,特别是苏修领导集团的文艺政策及其恶果…既要积极选登优秀作品,又要提供一些反面教材,化毒草为肥料”参见《世界文学》1977年第1期。
    4 1977年的《世界文学》一直是内部发行,只有少量读者可以阅读。1978年改为内部发行与外部发行并存,1979年才取消了“内部发行”。《外国文艺》在当时是一个特例,该杂志于1978年7月以内部发行。创刊号上就发表了“现代派”作品:美国约·赫勒的小说节选《二十二条军规》和法国让一保尔·萨特的剧本《肮脏的手》,其后陆续刊出了豪·路·博尔赫斯《交叉小径的花园》(1979,1)、阿·罗布一格里耶《橡皮》(1979,2)约翰·巴思的《迷失在开心馆里》(1979,4),海明威短篇小说三篇:《乞力马扎罗的雪》、《麦康伯夫妇短促的幸福生活》、《桥边的老人》(1979,4)等西方现代主义及后现代主义名著。
    5 1980年的《外国文学》杂志,第1至第6期分别是英国文学专号,当代西葡拉美作家专号、德国东欧文学专号、当代澳大利亚文学专号、法国意大利文学专刊、亚非文学专号。1981年第1期与第4期是美国文学专号。1981年第7期为莎士比亚专号。1981年第10期是加拿大文学专号。这一点在各个刊物都有所反映。1978年的《诗刊》只能见到马雅可夫斯基等人的诗。外国诗作大规模登上《诗刊》还是从1980年起。1980年第2期有外国诗选译,戈宝权译俄国普希金诗六首,顾子欣译英国华兹华斯诗二首,王守仁译俄国丘特切夫诗三首,邹绛译美国哈伯诗二首,李文俊译美国斯蒂文斯诗一首,叶君健译瓜尔兑亚诗五首,高行健译普列维尔诗二首。1980年第3期刊发外国诗有希腊埃利蒂斯、俄国涅克拉索夫。1980年第4期外国诗选译有捷克贝兹鲁奇和日本绿川英子诗作。1980年第5期有拜伦诗四首,美国保罗·安格尔诗二首。1980年第6期有匈牙利裴多菲,智利密斯特拉尔,捷克维·哈列克,英国济慈、罗伯特·勃朗宁、安林济夫人、彭斯、金斯利等诗人、英国民谣、苏联西蒙诺夫的作品。1981年第1期外国诗有英国霍夫曼,挪威耶可布森,俄国尼基丁等。1981年第2期外国诗有英国弥尔顿,比利时凡尔哈伦,美国保罗·安格尔,英国W。E。亨里等。1981年第3期外国诗有南斯拉夫戴姗卡·马克西莫维奇,美国狄金森,智利加·密斯特拉尔。1981年第4期外国诗有波兰切·米沃什和日本几首诗。1981年5期刊登绿原译现代奥地利诗选。1981年6期外国诗有十余首苏、俄、美、英、南的诗。
    1 在1979至1981年问,袁可嘉共发表了十余篇评述、介绍文章,重点介绍英美现代派诗歌和小说中的“意识流”、结构主义表现方法。他建议评论界积极介绍外国现代诗歌,宽容一点让青年人大胆试验。(袁可嘉:“关于新诗与晦涩、新诗的传统”,《诗刊》1981年第3期)。谈到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四个问题时,他说1、西方现代派具有资产阶级的属性。2、现代派作品反映了部分现实,但散布大量错误思想。3、要剥离其唯心主义,吸收其合理因素。4、对其技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消化利用。(袁可嘉:“我所认识的西方现代派文学”,《光明日报》1982年12月30日)随后,他对西方现代派做了系统的梳理。(袁可嘉:“西方现代派文学的来由、发展和趋向”,《文艺报》1985年第6期)。袁可嘉很矛盾,他既想积极引介,又怕过多的溢美之辞会招来对自己“立场”的批评。他的态度小心谨慎,、每种理论都有细细的介绍和追加的批评。除他之外,其他介绍西方流派的文章中较为知名的有施咸荣的“从《二十九条臆想》谈起——兼谈‘意识流’和‘心理现实主义’”(《十月》1981年第2期)、“西方文学中描写人物内心世界的一种新手法——谈英国女作家苏珊·希尔的创作”(《十月》1982年第1期)及“欧美现代文学的演变和争论——兼谈美国后现代派的两篇作品”(《十月》1983年第3期)等。又有朱景东:“浅谈当代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小说”,《十月》1983年第5期;董鼎山:“所谓‘后现代派’小说”,《读书》1980年第8期;柳鸣九:《西方现当代资产阶级文学评价的几个问题》,《外国文学研究》1979年第1期、第2期等。
    2 他援引马克思举过的例子:手工匠常说“守你的本份吧”,这句看似聪明的话在瓦特发明蒸汽机后就成了陋见。徐迟说“我们今天还看到和听到了多少这样的陋见哪,倒是这样的陋见在我们这里大声疾呼着呢。”他利用当
    时人们对于“现代化”的渴求,在“现代化”与“现代派”二者之间做出巧妙勾连,赋予了“现代派”艺术形式更先进、更高级的色彩,为现代主义增添说服的砝码。参见徐迟:“现代化与现代派”,《外国文学研究》1982年第1期。
    3 理迪:“《现代化与现代派》一文质疑”,《文艺报》1982年第11期;洁非、美妮:“对‘质疑’的质疑”,《外国文学研究》1983年第1期;潘家柱:“也谈现代化与现代派”,《外国文学研究》1983年第1期;李准:“现代化与现代派有着必然的联系吗?”,《文艺报》1983年第2期。
    4 雷达、晓蓉:“坚持文学发展的正确道路——论关于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问题讨论会”,《文艺报》1982年第12期;关林:“文学的提高和现代主义的呼声”,《文艺报》1983年第1期;袁可嘉:“西方现代派文学三题”,《文艺报》1983年第1期;尹明耀:“也谈现代化与现代派”,《文艺报》1983年第3期。
    5 参见陈世雄:“互相斗争、互相渗透——谈谈西方戏剧的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文艺报》1983年第4期。李元洛谈及对外国诗歌借鉴问题时他提倡学习十九世纪革命民主诗人作品,以及有选择的吸收现代主义诗歌的优长(如重形象避概念说教,想象丰富等。)不能将其他缺点(如主观唯心主义、不可知论、幽秘隐晦等)一并吸收。(李元洛“诗歌问题片谈”《诗刊》1981年第3期);彭建德这样奚落西方的意识流手法:“中国的‘意识流’必然会摒弃西方‘意识流’那种带有卑劣意味的纯心理的潜意识的描写”: (彭建德:“‘意识流’与中国国情”,《外国文学研究》1981年第1期)。另文致和:“关于现代派的两个问题”(《文艺报》1983年第8期)和礼谆、臻海:“非理性主义和‘崛起的诗群’”(《文艺报》1983年第11期)等文也渗透了对现代主义的偏见,即便承认西方手法应可以加以改造为我所用,也要先对其大加抨击。仿佛我们的改造可以令改造对象脱胎换骨,将卑劣变为高尚。(《文艺报》1983年第11期)
    6 谢冕呼吁文学应当多样而非单一,应该学习外国的一些创作方式。这便遭来抵制,抵制的声音说:“是否文学不学外国,就没法成熟?”参见谢冕:“通往成熟的道路”,《文艺报》1983年第5期:及严家炎:“历史的脚印,现实的启示”,《文艺报》1983年第4期。
    1 叶君健为那本著名的小册子《现代小说技巧初探》所写的序言,将“人类文明”区分为机械手工艺时代、蒸汽机时代、电子和原子时代等三个阶段,相应地,文学上也形成了“19世纪的现实主义”和“20世纪的现代主义”。徐迟的《现代化与现代派》,作为“关于西方现代派文学的讨论”的收束文章,也很典型地表现了这样一种思路。文章首先提出在文化与经济之间存在一致性,“现代派”在西方的兴盛,正是其经济发达的结果。接着,文章直接将资本主义生产转化为改革政策倡导的“现代化建设”。这样就建立了从“现代派”到“现代化建设”之间的通道:“可以肯定的是在我国没有实现现代化建设之时,我们不可能有现代派的文艺。”参见叶君健:《(现代小说技巧初探)·序》,《现代小说技巧初探》(高行健),广州:花城出版社,1981年及徐迟“现代化与现代派”,《外国文学研究》1982年第1期。
    2 事实上这种思路是在单一的现代性纬度上来认知“现代派”,而完全忽略了现代主义文艺本身所包含的“反现代”的层面。
    3 1983年,在夏威夷召开了“批评方法与中国现代小说研讨会”。会中,叙事学、结构主义、诠释学成为热门话题。参见乐黛云:“‘批评方法与中国现代小说研讨会’述评”,1983年第4期《读书》,第120页。对他们的引介参见张隆溪以下文章“谁能告诉我我是谁?(精神分析与文学批评)”,《读书》1983年第5期;“诸神的复活(神话与原型批评)”《读书》,1983年第6期;“作品本体的崇拜(论英美新批评)”,《读书》1983年第7期;“语言的牢房(结构主义语言学和人类学)”,《读书》1983年第9期;“诗的解剖(现代西方文论略览·结构主义诗论)”,《读书》1983年第10期,;“故事下面的故事(论结构主义叙事学)”,《读书》1983年第11期;“结构的消失(现代西方文论略览·后现代主义的消解式批评)”,《读书》1983年第12期;“神·上帝·作者(现代西方文论略览·评传统的阐释学)”,《读书》1984年第2期;及金克木:“谈符号学”,《读书》1983年第5期:金克木:“谈诠释学”,《读书》1983年第10期等。
    4 李杨、洪子诚:“当代文学史写作及相关问题的通信”,《文学评论》,2002年第3期。
    1 参见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工作对象问题,就是文艺作品给谁看的问题……在上海时期,革命文艺作品的接受者是以一部分学生、职员、店员为主……文艺作品在根据地的接受者,是工农兵以及革命的干部……应当认真学习群众的语言。”“我们的文艺是为什么人的……我们的文艺,第一是为工人的……第二是为农民的……第三是为武装起来的工人农民即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人民武装队伍的……第四是为城市小资产阶级劳动群众和知识分子的……”“如何去服务?……努力于提高呢,还是努力于普及?……提高要有一个基础,比如一桶水,是从地上去提高,难道是从空中去提高吗?……不是把工农兵提到封建阶级、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高度’去,而是沿着工农兵自己前进的方向去提高。”“文艺批评有两个标准,一个是政治标准,一个是艺术标准……任何阶级社会中的任何阶级,总是以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以艺术标准放在第二位的。”
    2 参见《当代文学关键词》中“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条目。洪子诚、孟繁华主编:《当代文学关键词》,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1 一九三四年,苏联作协章程给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下了一个明确的定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为苏联文学与苏联文学批评的基本方法,要求艺术家从现实的革命发展中真实地、历史地和具体地去描写现实.同时艺术描写的真实性和历史具体性必须与用社会主义精神从思想上改造和教育人民劳动人民的任务结合起来。”转引自倪蕊琴主编:《论中苏文学发展进程》,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121页。
    2 在20世纪30年代,以茅、老、巴为代表的现实主义,表现出比较纯粹、比较成熟的现实主义创作特色。饶芃子:《中西小说比较》,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
    3 文学之外部研究与内部研究是一个长盛不衰的话题。前者倾向于考察文学与外部环境的关联,后者注重文学本体的研究。不同的文学理论将这二者的比例进行不同的调和,但绝少有某个时代的文艺批评只采取一种而弃绝另一种。
    4 “文革”期间的文论把“五四”以来的文学史解释为两种不同路线和思想斗争的历史,即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在文化战线上争夺领导权的斗争。
    1 徐庆全:《文坛拨乱反正实录》,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
    2 参见《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07214页。
    3 参见徐庆全:《文坛拨乱反正实录》,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
    4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讲了文艺的党内关系,即党的文艺工作和整个工作的关系。他说“我们所说的文艺从属于政治,这政治是指阶级的政治、群众的政治,不是所谓少数政治家的政治。
    5 该口号被正式宣布是在1980年7月,《人民日报》根据邓小平与周扬在几次会议上的讲话发表社论《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1 《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56页。
    2 《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55页。
    3 参见周扬:“站好岗哨,当好园丁”,《文艺报》1980年第7期,第2页。
    1 《人民文学》1977年第7期出现一个专栏“学点文学”,编者强调这个专栏将介绍文学创作和理论的知识。在这个专栏里出现的较为知名的文章有李准“短篇小说的人物塑造及其他”(《人民文学》1977年11期)、王朝闻“谈谈短篇小说的艺术风格”(《人民文学》1977年11期)、周立波“关于小说创作的一些问题”(《人民文学》1977年12期)、和沙汀“短篇小说之我见”(《人民文学》1977年12期)等。在这一时期,又有佘树森“巧为新诗构新思”(《解放军文艺》1978年5期);佘树森“诗意——散文的“果汁”(《解放军文艺》1978年第11期);谢冕“北京书简——关于诗的想象”(《诗刊》1978年第9期)等文章也从文学本体的角度立论。值得重视的是,老作家孙犁在关键的转折时期写了大量文学散论如“关于中篇小说”(《人民文学》1977年第7期)、“关于散文”(《解放军文艺》1977年第12期)、“创新的准备”(《解放军文艺》1978年第3期)、“关于诗”(《诗刊》1978年第9期)、“文学和生活的路”(《文艺报》1980年第6期)、“欧阳修的散文”(《解放军文艺》1980年第8期)、“读柳荫诗作记”(《诗刊》1982年第5期)等。
    2 刘再复《论文学的主体性》,分载《文学评论》1985年第6期及1986年第1期。鲁枢元“论‘新时期’文学的向内转”,《文艺报》1986年10月18日。
    3 譬如童庆炳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与此前的文艺学教材(包括以群主编的《文学的基本原理》与十四院校的《文学理论基础》)的一个标志性区别就是对文艺性质的认识问题。
    4 按照海德格尔的说法,这种“工具性”深藏在艺术品的“器具之为器具”的“器具性”中。真正的艺术品只是艺术品的“器具性”所显示的“艺术性”盖过其“工具性”而已。
    1 陶东风:“文学的祛魅”,《文艺争鸣》2006年第1期。
    2 夏志清曾用波浪形的图示总结现当代文学思潮史上脱离审美和回归审美的交替倾向,们不妨借来观照工具论与自主论在整个当代文学史中的浮沉,即:一九五五年到一九五七年间,回到艺术;一九五八年到一九六0年间出现悖离;一九六一到一九六三年间,再次回归;一九六四到一九七七年间,出现了更大更长久的悖离;一九七八到一九八二年间,完成本来意义上“革命现实主义”的回归;一九八三到一九八九年间,大幅度回到审美,空前繁荣。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刘绍铭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1 穆旦在“四人帮”倒台后曾专门写诗“黑笔杆颂——赠别‘大批判组’”,讽刺黑白颠倒的集体写作:“努力建设,你叫作“唯生产力论”/认真工作,必是不抓阶级斗争/你把按劳付酬叫作“物质刺激”/一切奖罚制度都叫它行不通/学外国先进技术是“洋奴哲学”/但谁钻研业务,又是“只专不红”……不从实际出发,你只乱扣帽子/你把一切文字都颠倒了使用/到处唉声叹气.你说“莺歌燕舞”/把失败叫胜利,把骗子叫英雄/每天领着二元五角伙食津贴/却要以最纯的马列主义自封/吃得脑满肠肥,再革别人的命/反正舆论都垄断在你的手中/人民厌恶的,都得到你的欢呼/只为了要使你的黑主子登龙/好啦,如今黑主子已彻底完蛋/你做出了贡献,确应记你一功”
    2 王尧将此现象概括为“无作者文本”。王尧认为,无作者文本的大量出现,不能仅仅归结为个人无话语权,它实际上是一个社会失去思想能力后的集体抄袭,是众声喧哗中的个人失语,是体制文本。参见王尧:《“文革”对“五四”及“现代文艺”的叙述与阐释》,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5年。
    3 遇到论争,就有人又想起了这种便捷的武器。孙绍振“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这篇后来引起轩然大波的文章之前加了一个约500字的编者按,一个“却”字用的意味深长。“编辑部认为,当前正强调文学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以及坚持马克思主义美学原则方向时,这篇文章却提出了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此字明白无误地表明了编辑部对这篇文章的批评态度——显然已经把此文树为“为人民服务”的反面。他们希望对此文展开讨论“以明辨理论是非”。号召读者对这篇文章进行讨论,实际上就是在倡导对其进行批评教育。后来几期刊物的文章倾向也证明了这一点。“集体写作”和匿名写作都不易查找到某一个具体的作者写出了什么。三十余年过去了,没有人站出来为“文革”的匿名文本负责。“编者按”的方式在今天也依然被使用着,各类报纸的“社论”又何尝不是一种匿名文本?匿名写作在某种程度上毁坏了伦理层面的诚恳和光明,这种破坏是长久而又令人惋惜的。
    1 《人民文学》1976年第4期设专题栏目“毛主席领导伟大的党”,《人民文学》1977年第4期有专题“红太阳光辉照千秋”;《人民文学》1977年第6期刊首为“本刊评论员”撰写的“我们一定要高举毛主席树立的大庆红旗”。《人民文学》1977年第10期有专栏“高举和捍卫毛泽东文艺思想伟大红旗”;《诗刊》1976年第9期专门出了一期增刊纪念毛主席,第10期主要刊登纪念毛主席诗作。《人民文学》1977年第6期刊首为“本刊评论员”撰写的“我们一定要高举毛主席树立的大庆红旗”。
    2 《诗刊》1976年第1期发了毛主席诗词两首,《人民文学》转载了这两首词。1976年第2期《人民文学》刊登“认真学习毛主席词两首”系列文章,沈雁冰、浩然、叶圣陶、谢冰心等人都作文或赋诗响应。《诗刊》1978年第1期刊登毛写给陈毅谈诗的一封信。讲到诗应该用形象思维,要用赋比兴,要用形象反映阶级斗争,可从民歌里吸收营养。古典不能要,但几十年来白话诗几无成功。李贺诗值得读……等。顿时间一呼百应。接下来的几期《诗刊》纷纷有人撰文捧李贺,捧民歌,谈论信中提到的“形象思维”等话题。如蔡仪“诗的比、兴和形象思维的逻辑特性”(《诗刊》1978年第3期);俊山、志杰“谈李贺诗歌的比兴特色”(《诗刊》1978年第3期);吴庚舜“浅谈李贺”(《诗刊》1978年第4期);秦兆基、李宁“诗与比兴”(《诗刊》1978年第4期)。这些评论不再像“文革”中一样只关心诗歌中的“斗争”,而是关心起了诗歌的艺术特点,看起来可喜,但这起色也只是被动的对领袖的附和。评论界的部分人还在被牵着走,缺少自主方向。
    3 参见《人民文学》1977年第9期刊发的数篇文章:茹志鹃“毛主席给我手中这支笔”、光未然“毛主席登高望远看世界”、茅盾“毛主席的文艺路线万古长青”。
    4“凡是派”主张的中心思想是“凡是毛主席做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拥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最早见诸文字,是在1977年2月7日的《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及《红旗》杂志上的社论《学好文件抓好纲》中。
    5《人民文学》1976年第7期中一大半的文章都是悼念毛主席的。紧接着的1976年第8期,刊登华国锋的一些照片,发表颂赞华国锋的社论,还刊发了专题速写画,表达人们拥立华国锋的欢乐之情。《诗刊》1976年第11期涌现大量拥护华主席的诗作。《人民文学》1977年第5期开辟专题“高举毛主席的伟大旗帜,紧跟华主席胜利前进”及专题“颂歌献给华主席”。
    6 周恩来去世时,各个期刊没有纪念文章。1977年1月,舆论导向一下子变了。《诗刊》1977年第1期和《人民文学1977年第1期》都以悼念周恩来为主题。大量刊发了茅盾、赵朴初、光未然、谢冰心等人纪念周总理的文章。1977年第2期的《人民文学》则把更多的版面让给了“华主席和人民心连心”专题。粉碎“四人帮”后,《人民文学》屡次刊登叶剑英的诗歌和手迹,一般都放在期刊头条。《解放军文艺》1980年第1期突然发表巴金原载于1952年《志愿军》报的一篇旧文“我们会见了彭德怀司令员”,此时彭刚被平反。
    1 梁小斌专门对自己“文革”后的应景诗歌做过忏悔,他说“包括我在内,均是阐释政治生活的写手。所谓“写手”,就是把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关系,揭露为阶级斗争关系,或者又依据新的时代要求,把它又还原为友爱关系。”梁小斌:“我为‘中国,我的钥匙丢了’忏悔”,《南方都市报》2007年2月8日。
    1 谢冕、杨匡汉:《中国新诗萃》,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11月。
    2 舒婷也曾在1975年写下《珠贝——大海的眼泪》“仿佛大海滴下的鹅黄色的眼泪,/在我微颤的手心里放下了一粒珠贝…”参见谢冕:“一个世纪的背影——中国新诗1977—2000”,《文艺争鸣》2007年第10期。
    3 如鲁彦周《天云山传奇》即叙写了1979年前后在全国大规模纠正冤假错案的历史。
    1 相关观点参见陈晓明的论述。陈晓明.《表意的焦虑:历史祛魅与当代文学变革》,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
    2 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90页。
    3 参见邓小平《在第四次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上的祝辞》,《邓小平文选》,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
    1 韩少功讲,两个向度上的缺陷促成了“寻根”的兴起。一个是盲目学外国技巧,原样照搬,把复制当作创造。另一个是延续文革思路,作品中只有政治的人,没有文化的人。只有政治坐标系,没有文化坐标系。寻根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参见王尧:“1985年‘小说革命’前后的时空——以“先锋”与“寻根”等文学话语的缠绕为线索”,《当代作家评论》,2004年第1期
    2 据旷新年等人推定,“纯文学”概念最早由王国维等人提出。王国维借鉴了康德、席勒和叔本华的美学思想,对于“纯文学”的阐述主要侧重其非功利的审美性。历史的看,“纯文学”具有三类涵义,一是与“杂文学”相对的独立的文学学科观念,二是与工具论文学观相对立的自律的审美的文学观。第三种是与商业文化对立的文学观。20世纪80年代语境中的“纯文学”概念,较为接近第二种涵义。这一概念的提出,代表了知识分子对文学独立与自由的强烈吁求。参见刘小新撰写的“纯文学”词条,南帆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批评99个词》,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以及蔡翔:“何谓文学本身”,《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第6期。
    3 但较之最易招来批判的“反党反社会主义”的作品,处境还稍微宽松一些。
    4 拙文第二章第二节曾经就新诗潮的论争做过叙述,此处不再赘言。
    5 孙绍振:“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诗刊》1981年第3期。另,陈思和也关注到此问题。参见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
    1 周良沛对此诗感到不解,峭石说此诗不知所云,朱先树认为,这首诗没有任何意义。参见周良沛“说朦胧”,1981年第2期《文艺报》;峭石“从‘两代人’谈起”,1981年第3期《诗刊》:朱先树:“实事求是地评价青年诗人的创作”。1982年第10期《诗刊》。
    2 王蒙的作品偶尔入选,排名也并不靠前。新时期小说评奖中的获奖作品基本都在题材上向现实(特别是政治)靠拢,叙事结构中规中矩,在小说技巧层面上并无特别创新。洪治纲曾逐年逐篇对新时期短篇小说获奖作品进行过分析,并指出了评奖体系的偏颇之处。参见洪治纲:“权威的倾斜——对历届全国短篇小说奖的回巡与思考”,《小说家》1999年第1期。
    3 参见汪朗、汪明、汪朝:《老头儿汪曾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
    4 当时最容易引来批评的作品不是汪曾棋这类提倡“美感作用”、“美育”的“纯文学”,而是有“反党、反社会主义性质”的文学创作。
    5 宋耀良:《十年文学主潮》,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第168页。
    1 譬如刘索拉《你别无选择》之于《第二十二条军规》;譬如徐星《无主题变奏》之于《麦田里的守望者》。
    2 李陀:“漫说纯文学”,《上海文学》2001年第3期。
    1 譬如对西马研究的关注喜欢集中在《手稿》上。作为当时学界的代表,李泽厚的思路就基本沿袭了卢卡奇的思路,也是走了审美马克思的道路。
    2 陈晓明:《表意的焦虑:历史祛魅与当代文学变革》,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第80页。
    3 张闳“感官的王国——莫言笔下的经验形态及功能”,《当代作家评论》2000年第5期。
    1 王小龙:《远帆》,参见老木主编:《青年诗人谈诗》,北京大学“五四”文学社,1985年,第106页。
    1 王尧:“重返八十年代”与当代文学史论述,《江海学刊》2007年第5期。
    2 吴秀明、马西超:“整体性文学史编写的两个纠结点——关于“打通”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几点思考”,《浙江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
    1 《上海文学》评论员:《为文艺正名——驳“文艺是阶级斗争的工具”说》,转引自洪子诚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料选:1949--1999》,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第575页。
    2 刘再复:“他把爱推向每一片绿叶—<刘心武小说选>序》,《论中国文学》,北京:作家出版社,1988年,第346页。
    1 蒂博代:《六说文学批评》,赵坚译,郭宏安校,北京:三联出版社,2002年。
    2 “文革”中,知青之间最有名的论战属于黄一丁与刘宁之间的“公开信”。黄一丁与刘宁是幼年结成的挚友。黄因病返回城市后,受刘母亲之托劝刘早日回城,刘回信批评了黄,黄又写了一封内心充满矛盾的信(包括怀疑学大寨,怀疑“扎根”)给刘,刘将信的复本交给了党组织。此后被作为“阶级斗争新动向”上报,一直报到《北京日报》内参。《北京日报》发表了二人的通信,论战结果以黄一丁长达万言的检讨结束。’参见杨健:《文化大革命中的地下文学》,北京:朝华出版社,1993年。
    1 有人认为这些长篇小说是和主流文艺截然对立的。学者王尧认为作为公开出版物,决不可能与主流意识形态“截然对立”,更不可能是与四人帮“英勇斗争”的代表。李心田小说《闪闪的红星》,最初写作于1961—1965年,1971年修改后,1972年出版。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作者“认真学习了样板戏的创作经验”努力用三突出两结合的方法进行创作。为了突出路线斗争,小说反映的时间也由1934—1949改为1931—1937。王尧:《“文革”对“五四”及“现代文艺”的叙述与阐释》,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5年。
    2 学者赵毅衡对地下文学进行如下分类:有色情文学(《曼娜回忆录》、《少女的心》),恐怖文学(《一只绣花鞋》、《绿色尸体》);有利用了俗文学形式的政治文学(《第二次握手》《天安门诗抄》);也有与这些拉开很大距离的文人文学——朦胧诗与实验小说。参见赵毅衡:“自由与文学”,《文艺争鸣》1993年第2期。周京力在为手抄本文集做的序言中将手抄本文学分为四类“即固守传统精英立场的民众代言类,要求充当喉舌或者器官的自觉献媚类,浮浅媚俗的‘精神拾垃圾者’类和性罪感的‘农村赤脚医生手册·生理卫生篇’类”。《第二次握手》属于第一类。小说正面肯定知识分子、打破爱情描写禁锢,这些都与当时的价值体系相悖。《一只绣花鞋》《绿色的尸体》等属于第二类,将高层政治斗争演绎为民间故事。《一缕金黄色的长发》《一百个美女的塑像》《303号房间的秘密》《地下堡垒的覆灭》《远东之花》属于第三类。将鬼故事与侦探小说相结合,满足人的猎奇心理。第四类代表作有《少女之心》等。周京力:“长在疮疤上的树——对‘文革’手抄本的一次总结与表达”(代序),选自白士弘:《暗流——文革手抄本文存》,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
    1 江河的诗句描述了民间的汹涌澎湃和高层对民间的镇压禁锢:“我歌颂一个人……歌颂在不允许痛苦、哭泣的季节/人民涌出的眼泪/歌颂在只有歌颂才能乞求生存的日子/人民的沉默、诅咒。”江河:“我歌颂一个人”,洪子诚、程光炜:《朦胧诗新编》,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
    2 参见徐庆全:《文坛拨乱反正实录》,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及高皋、严家其:《“文化大革命”十年史》,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6年。
    3 参见臧克家:“工农兵铁拳齐高举”,田间:“写在金水桥旁”,《诗刊》1976年第5期。这类扭曲的作品在当时很多见,如《北京文艺》1976年第6期发表短篇小说《严峻的日子》。小说讲述一个青年在纪念碑下贴“反动诗词”被姐姐阻止,马上拔出匕首刺向姐姐。情节失真十分严重。
    4 选自童怀周编:《天安门诗抄》,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
    1 王屏、绿雪:《广西通俗文学热调查记》,《文艺报》1985年第2期。
    1 蒋子龙《机电局长》为了将人物的性格进行鲜明对比,处处设置对立情节。徐进亭装病住院,正好接的是霍大道拖病体强行出院而留下的空床位。路遥散文《银花灿灿》要找谁采访就恰巧在田地里看见谁劳作的动人身影。
    2 江青等人为将革命之风吹遍民间,倡导工农“大写革命诗歌”。1974年6月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小靳庄诗歌选》,名为民间诗歌,实际由江青授意,假借大队社员的名义捉笔代刀而成。由此,我们看到了另一种民间,即主流篡改替代的民间。
    1 陈思和对此有过精彩论述。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
    2 参见刘志荣:《潜在写作—1949—1976》,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及杨健:《文化大革命中的地下文学》,北京:朝华出版社,1993年。
    3 白士弘:《暗流——文革手抄本文存》,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
    1 林莽:“关于‘白洋淀诗歌群落’”,《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2 如根子、多多、芒克等人在“文革”爆发时还在上初中,比起已经在高中学习的食指等人所受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自然要弱一点。郭路生在一开始对上山下乡歌颂过一段时间,马佳曾说:“他不愿意相信这个东西是一场骗局。所以他有他理想主义的一面,他要用诗去歌颂他理想这一面。”参见廖亦武主编:《沉沦的圣殿——中国20世纪70年代地下诗歌遗照》,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99年。
    1 他还说:“在我的诗歌那里,两种互相矛盾的声音,被乔装成为一个诗人的心路历程,蒙昧或者被迫,是掩护诗人过关的辩护词…作家太狡猾…把一个坏人坏事的积极参与者,偷偷摸摸演绎成坏思想的受害者…改装成在外面明明玩得那么疯,最后竟委屈地发现钥匙丢了的人…我躲在一个心路历程里,躲在一个骗局里面,并继续感染着后人。”参见梁小斌:“我为《中国,我的钥匙丢了》忏悔”,《南方都市报》2007年2月8日。
    2刘自立:“教我如何来想他!——毕汝协和他的《九级浪》”,《新语丝》2002年第7期。3 他这样解释这一小部分创作:“我是要一辈子搞创作的,我要是不发表东西我怎么办?怎么活?明摆着的嘛!”有关食指的资料借鉴了以下研究成果:李宪瑜:“食指——朦胧诗人的‘一个小小的传统’”,《诗探索》1998年第1期;李宪瑜:“中国新诗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白洋淀诗群’研究”《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2期:张清华:“从精神分裂的方向看——食指论”,《当代作家评论》2001年第4期;王尧:《“文革”对“五四”及“现代文艺”的叙述与阐释》,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5年;杨子:“诗人活在福利院”,张立宪主编《读库0802》,新星出版社,2008年。
    1 参见食指接受采访时对自己诗句的回忆,诗歌篇名不详。杨子:“诗人活在福利院”,张立宪主编:《读库0802》,新星出版社,2008年。
    2 食指自述这两首诗的差异时说“我写的《鱼儿三部曲》是怎么回事?鱼儿跳出水面,落在冰块上,它的前途是死,和这个不好的制度,和压迫着他的力量一块消亡,但它却看不到冰块的消亡。后来我又写出了《相信未来》,相信战胜死亡,已经进了一步了。我年轻,我能看到冰块消亡的那一天。”杨子:“诗人活在福利院”,张立宪主编《读库0802》,新星出版社,2008年。
    3 郭小川1975年写下的学习毛著的笔记可作为佐证。在笔记中,郭愤懑的批评了初澜的一篇文章,初澜该文批判“无冲突论”,批判“娱乐论”,批判“园丁之歌”,无不上纲上线,断章取义。郭小川说“其不讲道理的程度,真已登峰造极”参见《诗刊》1978年第2期,第91页。
    4 参见杨健:《文化大革命中的地下文学》,朝华出版社,1993年。
    5 1975年秋天,毛泽东对电影《创业》做了批示,“此片无大错”,当时几乎所有人都结成了与四人帮极左路线斗争的“心盟”,但从外表看上去是静静的。《团泊洼》正抒写了这样的情景。
    1 张光年在日记的注释中讲,当年获知四人帮被打倒,不敢在日记上明记。人被吓成这样,难道不是社会生活的异化?知识分子人格的异化?参见王尧:《“文革”对“五四”及“现代文艺”的叙述与阐释》,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5年。
    2 当年因为在游行中充当首领而被捕的北京工人赵志坚的回忆正好可以作为佐证。他在监狱中被责令写检查,他说:“那一个来月,我把报纸电台上的极左语言用了好几遍。说空话大话谎话已经很顺嘴了。那么多令我恶心的文字出自我手,后来我都不太相信,可当时没觉得什么,只是希望早点结束审查。”阿坚:“我在‘四五事件’前后”,北岛、李陀主编:《七十年代》,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
    1 指除意识形态文学和通俗文学之外的,有明确的个体意识和文体意识的知识分子写作。
    2 此处观点借鉴许子东:“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若干线索”一文,《当代作家评论》2004年第3期。许文将现当代文学划分为四条线索,除拙文所提到的第一、第二条线索之外,第三条线索为通俗文学的线索,从包天笑、周瘦鹃、秦瘦鸥、张恨水,一直到金庸、倪匡、李碧华等。第四条线索将市民趣味与文人立场糅合在一起,开创出新的路向。从张爱玲白先勇,到、朱天文、黄碧云,王安忆、贾平凹、苏童等。笔者提出的“言志”、“载道”、“现代主义”的线索仅仅限于“文人文学”的内部分流,如果将范围扩展到全部文学,通俗文学就必须考虑进来。
    1 郑伯奇:《新文学大系小说三集导言》,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6年。
    2 袁可嘉:“诗人穆旦的位置”,杜运燮编:《一个民族已经起来》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年。
    3 关于古代文学的发展线索问题,人们的用语不同,但大致分类是接近的。如罗根泽用“尚用”和“尚文”来区分;周作人用“载道”、“言志”;陈平原用“史传”与“诗骚”。捷克汉学家普实克将中国文学传统分为抒情诗与史诗两大类。陈思和所讲“五四”新文学中的两种启蒙传统——“启蒙的文学”与“文学的启蒙”前者强调思想的深刻,后者强调文学的审美——也基本可以归入载道与言志之差异。
    1 后来,他们作为现代诗的前辈成为“朦胧诗”最有力的支持者。在新时期的阳光下伸展着浓郁的春意。
    2 洪子诚:《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第256-258页。
    3 参见《七十年代》中多人的回忆。北岛、李陀主编:《七十年代》,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
    4 廖亦武、陈勇:《马佳访谈录》,廖亦武主编:《沉沦的圣殿——中国20世纪70年代地下诗歌遗照》,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99年,第222-225页。
    5 “新诗潮”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一些“言志”诗歌存在内在的关联,这一点引起了部分评论者的重视。参见林芝:“要懂一点文学通史——兼评‘崛起’的新观点、新方法”,《文艺报》1983年第6期。
    1 袁可嘉:“西方现代派诗与中国新诗”,《读书》1985年第5期。
    2 譬如《故园六咏》中的《吾家》。
    1 食指、泉子“我更相信未来——答泉子问”,《诗林》2007年第1期。
    2 食指曾自述贺敬之让他多学民歌,他写过《窗花》这样的诗:“地主窗上冰花在/俺家糊纸花不开/红纸巧手细剪裁/一朵窗花剪下来/太阳一出乐开怀/温暖穷人心里揣/地主窗上冰花败/俺家窗花向阳开”杨子:“诗人活在福利院”,张立宪主编《读库0802》,新星出版社,2008年。
    3 参见李宪瑜:“食指——朦胧诗人的‘一个小小的传统’”,《诗探索》1998年第1期:
    4 韩少功曾明确说道自己受到马原等非寻根文学作家的影响。韩少功说“我非常讨厌一些人对编排文学上的团体对抗赛,说寻根在和先锋进行保守与进步的尖锐斗争。”王尧:“1985年‘小说革命’前后的时空——以“先锋”与“寻根”等文学话语的缠绕为线索“,《当代作家评论》2004年第1期
    1 黄子平认为,某段时期中国文学中宗教元素的缺席并不意味着中国大陆根绝了宗教的基础。将近四十年时间里全民同时高唱两首革命歌曲,《国际歌》(“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和《东方红》(“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大救星”),而从未有人指出过其中的抵牾之处。参见黄子平:《“灰阑”中的叙述》,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
    1 燕翰:《不要离开社会主义的坚实大地——评中篇小说<飞天>》,《解放军文艺》1980年第9期。
    1 礼平在回忆文章中略显自豪地复述了冯牧的评语。参见礼平:“写给我的年代——追忆《晚霞消失的时候》”,《青年文学》2002年第1期。
    2 敏泽:“道德的追求和历史的道德化——从《晚霞消失的时候》谈起”,《光明日报》1982年2月8日。
    3 于建:《人生价值的探索》,《读书》1981年第8期。
    1 《决裂·前进》的诗句转引自杨健:《文化大革命中的地下文学》,北京:朝华出版社,1993年。
    1 如吕进在一篇批评朦胧诗的文章中说“西方现代主义诗歌虽然有一定的认识价值,但它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物,它不是社会主义时代的艺术。”参见吕进“社会主义诗歌与现代主义”,《诗刊》1984年第3期。
    2 一名知青在少女时期听说江青是毛泽东夫人,以为是老百姓瞎传。翻遍了所有的报纸,唯一能找到的字句是“江青同志是伟大领袖毛主席最最亲密的战友”。主流文本尽力在回避日常意义上的夫妇。
    1 此处借鉴了初清华的观点。参见初清华:《新时期文学场域研究——以知识社会学为视点》,苏州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
    1 契河夫名作《套中人》中,一个微不足道的人,做着一些微不足道的琐事;出门、上班、睡觉、串门。读者无法从作品中获取什么传奇故事,但会把握到人物的特殊个性“一个沙皇制度下百依百顺的良民,一个自觉自愿戴着有形与无形的套子的套中人。”饶芃子等学者曾著文论述过这种变化。参见饶芃子:《中西小说比较》,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
    2 毛泽东用不同的标准来对待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暴露的对象,只能是侵略者、剥削者、压迫者及其在人民中所遗留的恶劣影响,而不能是人民大众。人民大众也是有缺点的,这些缺点应当用人民内部的批评和自我批评来克服……对于人民,基本上是一个教育和提高他们的问题。”“‘还是杂文时代,还要鲁迅笔法’对于人民的.缺点是需要批评的,我们在前面已经说过了,但必须是真正站在人民的立场上,用保护人民、教育人民的满腔热情来说话。”参见《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1 毕汝协说自己“因不堪忍受文革苦难,愤然作不平之鸣。近乎本能地发出一声呻吟一这便是文革地下文学手抄本小说《九级浪》。阿依瓦位夫斯基的海景名画《九级浪》,被我选作书名。覆舟之下,众多溺水者垂死挣扎的形象,直观地表现了毁灭一切的文革海难。”毕汝协:“关于《九级浪》的一段回忆”,《黄河》1999年第6期。
    1 这一观点借鉴了许子东的有关论述。参见许子东:“契合大众审美趣味与宣泄需求的‘灾难故事’——‘文革小说’叙事研究之一”,《文艺理论研究》1999年第4期。
    2 蔡翔:“七十年代:末代回忆”,北岛、李陀主编:《七十年代》,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3 《月兰》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城里伢予在农村当干部,执行政策时毒死了一位农村妇女的鸡,这个善良的女人因此步履维艰,走上投河绝路。城里伢子带着忏悔决心帮助她的孩子读书。《西望茅草地》叙写了知青生活中一段美好而曲折的爱情。姑娘的父亲反对二人在一起。后来姑娘在火灾中死去,父亲和小伙子都陷入了深沉的哀伤。
    1 韩少功后来做了进一步的诠释:“《爸爸爸》的着眼点是社会历史,是透视巫楚文化背景下一个种族的衰落,理性和非理性都成了荒诞,新党和旧党都无力救世。”韩少功:《答美洲(华侨日报)记者问》,《钟山》1987年第5期。
    2 参见洪子诚为《朦胧诗新编》所做的序言。洪子诚、程光炜:《朦胧诗新编》,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
    3 于坚和韩东:“在太原的谈话”,《作家》1988年第4期。
    4 参见周扬:《我国社会主义文学艺术的道路》,《文艺报》,1960年第13、14期合刊。
    1 他在《暂时脱离尘世》一文中说“军人出征回来,看见家中挂着战争的画图。此人如果不是机器,也一定感到厌烦。”文章含蓄地写出了自己对于“文革”主流话语的厌恶。
    2 旷新年:“寻根文学的指向”,《文艺研究》2005年第6期。
    1 赵祖武:“一个不容回避的历史事实——关于“五四”新文学和当代文学的估价问题”,《新文学论丛》1980年第3期。
    1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上海:生活读书新知出版社,1984年,第130页。
    2 《诗刊》1980年第5期曾刊发李季的一篇手稿,堪称“主题先行”的典范。作品还没写,其主题、表现手法、事件、人物等都一一罗列在手稿中。可以想见他的创作过程不是从生活出发,而是先定一个主题,把素材往上套。其酝酿中的作品名是“太阳会从西边出来吗”。朱光潜针对“偶成”与“赋得”的作品有较明晰的说明,即“偶成”的作品只有情思需要表现的一个内心冲动,不假外力。‘赋得’的作品大起于外力的催促,或是要满足一种使用的需要,如宣传、应酬、求名谋利、练习技巧之类。
    3 此处借鉴了杨鼎川的研究成果。参见杨鼎川:《1967:狂乱的文学年代》,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
    1 阿多诺认为真正的文学艺术往往是与社会相敌对的,但他同时又批评萨特那种具有明显政治意图的文学。他的这一观点为笔者带来启示。
    1 礼平曾经承认过自己写作上的弱点。他说“当我的心被思辨的东西缠绕起来之后,我的所有感觉便无可挽回地毁灭了。”参见礼平:“写给我的年代——追忆《晚霞消失的时候》”,《青年文学》2002年第1期。
    1 他说:“三中全会的路线、方针,使我茅塞顿开,给了我一个认识论的高度,给了我重新认识、剖析自己所熟悉的湘南乡镇生活的勇气和胆魄。我就像上升到了一处山坡上,朝下俯视湘南乡镇上二、三年来的风云聚会,山川流走,民隋变异……古华:《话说<芙蓉镇>》,《芙蓉镇》,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1 “三突出”这一术语,是《文汇报》为纪念“样板戏”诞生一周年,约请于会泳写的文章中首次出现的。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主要英雄人物中突出最重要的即中心人物。后来姚文元将此修改的更为简练“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中心人物。样板戏成为三突出的典范,三突出渐渐地限制只能有一个中心人物,不能有两个,不能多中心。因此,沙家浜的主要人物不能是阿庆嫂而是指导员,红色娘子军主要人物不是吴琼花而是洪常青,白毛女主要人物不是喜儿而是大春。参见洪子诚、孟繁华主编:《当代文学关键词》,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2 手抄本通俗小说里的坏人则无一例外都是“黑大汉”。如小说《303房间的秘密》、《绿色的尸体》、《地下堡垒的覆灭》等都出现了土匪般的黑大汉。参见白士弘:《暗流——文革手抄本文存》,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
    1 穆旦曾用戏拟的方式创作了一首诗歌“退稿信”,是对当年黑白分明的作品的最好调侃:您写的倒是一个典型的题材,/只是好人不最好,坏人不最坏/黑的应该全黑,白的应该全白/而且应该叫读者一眼看出来。……/总之,对此我们有一套规定,/最好请您按照格式填写人名/您的作品歌颂了某一个侧面/又提出了某一些陌生的缺点/这在我们看来都不够全面,/您写的主题我们不熟稔/百花园地上可能有些花枯萎,/可是独出一枝我们不便浇水,/我们要求作品必须十全十美,/您的来稿只好原封退回。穆旦:“退稿信”,李方主编:《穆旦诗全集》,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1996年。
    2 不过,鉴于社会轨道的急转,“典型人物”一说已很难获得更多作家的认同。
    1 韩少功批评过《芙蓉镇》的这一缺陷。他说,没有几个“右派”在回忆中提到他们当年对“文革”寄予的厚望。《芙蓉镇》写“右派”在“文革”中受害,是一部分真实,但当时也有“右派”因为借“文革”要求公正,而给其他人造成伤害。参见《韩少功王尧对话录》,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
    2 在古华写的初稿中,黎满庚原来是正直的复员军人、党支部书记,发誓保护妹妹胡玉音,但“四清运动的政治压力一来”,他便出卖妹妹,“投靠一个一时拥有权势的坏女人,拜倒在她的脚下,而目一投进她的怀里”。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龙世辉看了以后,说这样不行,这样不符合现实主义对于真实性、典型性的要求嘛,共产党员怎么能变坏呢?于是古华只好又创造了土秋赦这个坏人来承担罪责一与老姑娘李国香来共同分担。最后小说的定稿中变坏的不再是“共产党员”黎满庚,而揭发芙蓉姐的事则改由充满妒意的妻了来承担。参见龙世辉:《关于古华和他的<芙蓉镇>》,《<芙蓉镇>评论集》,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
    1 李准:“谈谈塑造人物”,彭华生、钱光培编:《新时期作家谈创作》,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第387页。
    2 参见福斯特的有关论述。[英]福斯特:《小说面面观》,方土人译,选自卢伯克、福斯特、缪尔:《小说美学经典三种》,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
    1 福斯特从不认为扁平人物完全不应该在作品中出现。扁平人物有一个很大的优越性,他们无论什么时候上场都很容易被人认出来。狄更斯所有作品里几乎都是扁平人物,各有各的性格特质,具有审美价值。“雷同人物”和福斯特言及的扁平人物还是有所区别的,没有自身的性格特点,缺乏美学上的创造性。福斯特没有关注这类“雷同人物”,也许是因为它根本没有美学价值。
    1 戏剧里的同声合唱尤其彰显出人物性格的“雷同”。如《三上桃峰》里高建山青兰两次同声合唱:这事故本是咱桃峰(杏岭)的责任……不收钱杏岭(收下钱桃峰)群众不应承。
    2 此处借鉴许子东论文的一些观点。许子东:“契合大众审美趣味与宣泄需求的‘灾难故事’——‘文革小说’叙事研究之一”,《文艺理论研究》1999年第4期。
    1 易言:“评《波动》及其他”,洪子诚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料选:1949--1999》,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
    2 譬如《人到中年》中的陆文婷医生为事业已是呕心沥血,只要在生活面前现出一点点苦恼,一点点徘徊,便立即为一些读者不容。同时这也引起了另一些人为作品辩护。一些读者来信表示“高大全”的人物观不可取,应当正确反映生活真实。参见许春樵:“一部有严重缺陷的影片——评电影《人到中年》”,《文艺报》1983年第6期。阎纲:“为电影《人到中年》辩”,《文艺报》1983年第7期。“怎样评价电影《人到中年》——来稿摘要”,《文艺报》1983年第9期。
    3 古华:“闲话《芙蓉镇》”,彭华生、钱光培编:《新时期作家谈创作》,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第224页。 1 作者还曾说,塑造张种田这一人物的方式较之以往有显著差别。以往的手法主要有两种,其一是所谓的正面人物写法。若依照这样的写法,就应当把张种田的优点挑出来,把他写成“一个叱咤风云的英雄战士,写他身经百战艰难创业,写他与人民群众血.肉情深,写他在反动帮派势力的淫威之下似青松挺直。当然,为了让他更生动更显真实,可以写一写他性格上的小缺点,写一写他对任何事物都有一个曲折的认识过程…这样写当然是可以的,我也这样处理过一些素材…其二是反面人物的写法。如果按这种方式,张种田又将是另一种形象,即可以把张种田的缺点都挑出来,“把他写成一个蜕化变质的昏君骄臣,写他独断专行、骄横自大,写他思想僵化、盲目无知,写他落后形势、最终被人民唾弃。当然,为了使他更丰富更令人可信,可以写一写他偶尔显露的‘人性’光辉,写一写他历史上曾经确有过丰功伟绩……这样写恐怕也未尝不可,我也这样处理过一些素材”参见韩少功:《留给“茅草地”的思索》,选自《文学的根》,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1年。 文章包括“论人物性格的二重组合原理”,《文学评论》1984年第3期;“论悲喜剧性格的二重组合——兼谈崇高与滑稽”,《文艺研究》1984年第6期;“论人物性格的模糊性与明确性”,《中国社会科学》1984年第6期;“文艺研究方法创新笔谈:思维方式与开放性眼光”,《文学评论》1984年第6期;“关于‘人物性格二重组合原理’答问”,《读书》1984年第11期等。
    2 刘再复《性格组合论》,在1986年7月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后,到1987年3月,仅仅大半年的时间里重印5次,印数达到319,000册,作为一部文学理论研究专著,在纯文学期刊都日益滞销的出版形势下,有这样的发行量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也可见出该理论在当时的影响。
    3 参见“关于‘复杂性格’问题的讨论”(争鸣综述),《文艺报》1984年第7期;胡斯升:“写改革者,不是写完人”,《文艺报》1984年第7期;刘再复:“灵魂的深遽和性格丰富的内在源泉”,《文艺报》1984年第8期:何西来:“论人物性格复杂性的三个制约因素”,《文艺报》1984年第9期;杜书瀛:“‘复杂性格’与典型创造”,《文艺报》1984年第10期;陈晋:“‘人物性格二重组合原理’异议”,《文艺报》1984年第10期;俊人:“用动态的方法研究性格问题”,《文艺报》1984年第10期;贺兴安:“意识的两极转化与性格的多样统一”,《文艺报》1984年第11期;洪永平:“复杂性格的审美价值及其它”,《文艺报》1984年第11期;古华“浅谈小说人物的立体认识”,《文艺报》1984年第12期;“从生活出发,塑造多样的人物形象——关于‘复杂性格’问题讨论的来稿综述”,《文艺报》1985年第6期等。
    4 李国文:“小说在于‘做’”,《文艺报》1984年第12期。
    5 郭志刚:“也谈性格的辩证法”,《文艺报》1984年第12期。
    1 刘再复:“关于‘人物性格二重组合原理’答问”,《读书》1984年第7期。
    2 兹维坦·托多罗夫:“文学作品分析”,黄晓敏译,张寅德编选:《叙述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
    3 简·奥斯丁曾将《理智和伤感》从书信体改为一部第三人称小说;陀斯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和弗朗茨·卡夫卡的《城堡》的早期稿本都是用第一人称写成的,然后才改成第三人称。参见华莱士·马丁的有关叙述。[美]华莱士·马丁:《当代叙事学》,伍晓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
    4 这极少见的限制视角之一出现在陶渊明著的《搜神后记》中,有一篇《白水素女》描写农家孤儿谢端在野外捡到一只大螺,养在水缸里。不久就出现奇怪的事情了:每天种地回来,部有人做好了饭菜场水。他怀疑是邻居做的好事,邻居却笑他娶媳妇不告诉别人。这些疑惑取笑.都是限制视角布下的迷宫。行文的视角是与谢端相重合的。《水浒》里也偶尔出现视点变化:如第八回鲁智深大闹野猪林,“第一段先飞出掸杖,第二段方跳出胖大和尚,第三段再详其皂布直缀与掸杖戒刀,第四段则始知为智深“(第八回回首总评)这是从押送林冲的两个公人的眼光和感受来写的,写出了两个押送公人在整个事变过程中的极度惊骇的心理状态,而且使事变本身染上一层特殊的情感色。叙事观点变了,从而使这个本来就富有传奇性的故事更增添了几分传奇的气氛。参见叶朗:《中国小说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
    1 此处参考了雷亚平的研究成果。雷亚平:“意义的绝对控制——文革时期出版的战争题材长篇小说叙述方式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1 手抄本通俗小说作者编织故事的能力欠缺:蹊跷的事件缘由由作者一一讲明,而不是由故事中人物去发现。视角转换时出现低级错误。由小说中人物讲述述另一位人物的经历,只能用限制视角的地方却,用了全知视角,一个人物讲出另一人物所看所听所想,这就超越了叙述的权限,犯了低级错误。作者犯这种错误显然是因为全知视角比限制视角更容易运用,更容易把事情讲明白,而根本没有考虑这是否在逻辑上成立。《一百个美女的塑像》中福尔先生讲述山中一郎的故事就是这种错误的例证。另外,手抄本通俗小说中还常见到缺少信服力的心理活动和性格描写:《绿色的尸体》中大姨太发现儿子身份有异,立即给他打剧毒针。三姨太使个眼色就让旁人杀掉女儿。其间毫无心理斗争,杀亲生儿女如同杀鸡。多用概述的语气交待事情,缺少停笔细描和心理活动。《一缕金黄色的长发》中案件突然破掉,完全不交待推理分析过程。多讲述,少展示。有关资料参见白士弘:《暗流——文革手抄本文存》,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
    2 还有两类为:用“环境决定沦”取消人物性格自身的历史;用抽象的阶级性代替人物活生生的个性。参见刘再复:“论文学的主体性”,分载《文学评论》1985年第6期和1986年第1期。
    3 这部小说的叙述者自我欣赏,自称为英雄,英雄在自己的笔下被制造出来了。这是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中少见的现象,第一人称限制叙事读来像是第三人称叙事或全知叙事。此观点借鉴杨鼎川:《1967:狂乱的文学年代》,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
    1 参见陈平原的相关论述。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
    2 参见赵毅衡的相关论述。赵毅衡:《苦恼的叙述者——中国小说的叙述形式与中国文化》,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4年。
    3 郁达夫《日记文学》,《洪水》3卷32期,1927年。例如鲁迅的《祝福》、《在酒楼上》等众多作品都运用了第一人称限制视角,是这一时期作家尝试新技巧的先例。
    1 “伤痕小说”中常见的另一类视角是第三人称叙事。情节曲折,语言夸张,再加上脸谱化的人物,善恶报应的元素,增添了这类作品的通俗文学趣味。此处借鉴许子东的一些观点。许子东:“契合大众审美趣味与宣泄需求的‘灾难故事’——‘文革小说’叙事研究之一”,《文艺理论研究》1999年第4期。 小说《千重浪》有一段文字讲述的是农民自己动手制作了一台拖拉机,敌对阶级设法破坏的故事。作者从没有见过如何破坏拖拉机。编辑为帮助作者把“作品”编圆,带着作者跑到一个有拖拉机农场里去,请拖拉机队长给他们讲破坏拖拉机的窍门儿。参见韦君宜:《思痛录》。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8年。
    2 《牛田洋》就曾因主题不合做过多次修改。创作之初的小说要表现以林彪为代表的“正确军事路线”,“九一三”事件后,作品由歌颂林彪摇身变为批判林彪。1972年第一次出版后,作者又根据形势变化进行修改,在1973年再次出版。《欧阳海之歌》更是一个极好的例子。这部曾经在“文革”前创下发行纪录的作品在“文革”中几起几落,作者在1966和1967年对其中不合“时宜”的内容修改了两次,1971年的“九一三”事件再次让它不合时宜。1979年作家又修改了一次。却因没来得及称颂已故的刘少奇招来非议。
    1 参见韦君宜:《思痛录》。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8年。
    1 另一方面,对教科书中的历史结论表现出明显反对的作品在新时期的命运也较为曲折。如《飞天》的文本将飞天的凄惨命运与1949年以来的数次“运动”关联在一起。它非但未证明“社会结构”的正确性、真理性,反而将飞天个人命运安排在与它的历史那样不和谐的位置上。招来颇多关于“反党反社会主义”的批评。
    1 其一在拙文第五章第三节已有论述,这里不再赘言。
    2 当年,中国青年出版社看过小说稿件之后,就提出了问题:李淮平乘火车回北京去为母亲奔丧,怎么半道上下车,跑到泰山玩儿去了?编辑觉得这是个漏洞:一个优秀的、对父母充满了挚爱的年轻人,这样做是有悖常理的。它影响这个人物的形象。因此,他们建议将这一节故事的构造改变一下:让李淮平在北京处理完丧事,再上泰山。后来的结果改的很不顺畅。编辑和作者都不满意,于是基本没有改动,中青社的版本保留了原样。参见礼平:“写给我的年代——追忆《晚霞消失的时候》”,《青年文学》2002年第1期。
    3 手抄本通俗小说中的理念大于生活多是另一种情况:为了刻意追求情节的曲折而不惜违反基本的生活逻辑。如《绿色的尸体》某人拾得一张纸条,即刻认出是谁的笔迹。而在作品中,这两人只是擦肩而过,何以熟悉笔迹?《一缕金黄色的长发》中地下的人都被注射一种针剂防止以他们逃跑,唯有一个小孩没注射,后来他成为唯一能出洞送情报的人。为什么没给他注射?作品没有解释,显然只是为了后面送信情节需要。《303号房间的秘密》一箱假钱蒙混过关。每一捆只有上下两张是真正的法郎,其余全是白纸。这一情节显然有漏洞,除非法郎也是雪白的。参见白士弘:《暗流——文革手抄本文存》,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
    1 为亲人撰写的追忆散文也往往失去了本真的情感,而代之为政治化的条款。如1976年第5期《人民文学》周建人“锲而不舍、战斗不息——纪念鲁迅诞生九十五周年”,全是从政治立场上来讲述鲁迅,毫无兄弟之间的私人情感和回忆。又如1977年第6期《人民文学》有一篇贺龙子女忆父亲的文章,重点写他如何热爱毛主席、热爱党、政治立场鲜明,只有聊聊数语写他关心子女的其它侧面。
    2 [英]缪尔:《小说结构》,罗婉华译,选自卢伯克、福斯特、缪尔:《小说美学经典三种》,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
    1 这里的虚构有别于主题先行小说里的虚假。前者在形式层面上进行着语言和技巧的实验,故事展开尚有自身逻辑。后者七拼八凑,失却逻辑。
    1 [英]卢伯克、福斯特、缪尔:《小说美学经典三种》,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
    2 空间型小说在新时期得到滥觞,90年代尤为突出,即叙事的退化和细节的发达,或者说,是叙述的退化和描写的发达。关于“时间型”和“空间型“小说的概念参见戴维·米切尔森《叙述中的空间结构形式》,秦林芳编译:《现代小说的空间形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
    3 前者被描述为资格认定——英雄垂范——精神提升——炼狱考验;后者则是苦难申诉——英雄垂范——圣物流传——痛下针砭。参见董健、丁帆、王彬彬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4 参见黄子平:《“灰阑”中的叙述》,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另,鲁迅曾将中国小说的传统结构模式总结为“大团圆”,并称之为“瞒与骗”的文艺。“凡是历史上不团圆的,在小说里往往是给他团圆:没有报应的,给他报应,互相瞒骗——这实是国民性底问题”这也是许多情节性小说的共性。
    1 这样分明的路线冲突在蒋子龙之前的作品《机电局长的一天》中并没有。因《机电局长的一天》受到批判,蒋子龙无奈地修改了作品,牵强加入路线斗争,才写就了后来的《机电局长》。
    1 又有地下手抄本文学,《绿色的尸体》医院停尸房发现敌特电台,捣毁特务团伙,《叶飞三下江南》捣碎林彪集团谋害主席的阴谋。《梅花党》故事,指认王光美、和郭德洁(李宗仁夫人)等五位著名女领导人为美国战略特务等。
    2 韦君宜在《思痛录》里说浩然的《金光大道》编了一个地主化装远出当炊事员“自从他这一招问世,于是纷纷模仿。有男地主化装为女人的,有用烟头破坏自己的脸化装为麻子的,所谓“十八棵青松”都是如此栽成。”这里披露了当年创作雷同的原因之一。参见韦君宜:《思痛录》。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8年。有些“文革”文学里的雷同情节几乎近于抄袭。如《西沙儿女·奇志篇》里的阿宝提议把大队拨给咱们购水泥的钱退回去,决定抽歇息时间抓海龟、剜海栗子卖了钱,再搭配上队里种菜补贴金补上缺口。《三上桃峰》里的青兰提议把卖马的钱退回去,发动农民多施底肥,把队里存着买化肥的钱来补缺口。《海霞》与《西沙儿女·奇志篇》也出现情节雷同。都是岛上发现潜伏特务,秘密发出电报,并与岛内的阶级敌人互通情报,准各伺机行事。
    1 参见学者黄擎的有关论述。黄擎:《废墟上的狂欢——“文革文学”的叙述研究》,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03年。
    1 此处借鉴了许子东的一些观点。许子东:“契合大众审美趣味与宣泄需求的‘灾难故事’——‘文革小说’叙事研究之一”,《文艺理论研究》1999年第4期。
    2 王蒙曾经在一些论文中集中说明了这些小说同他个人经历之间的关系。曲折的命运与遭遇,复杂的历史经验, 巨大的人生变化,这一切使他百感交集而不可抑制。这构成了他技巧探索的内在动力。参见南帆《小说艺术模式的革命》,上海:三联书店,1987年。
    1 国内学者们多持论认为中国古代小说主要以情节为中心,以“大团圆”模式为多。参见以下论著:饶芃子:《中西小说比较》,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杨义:《中国叙事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叶朗:《中国小说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赵毅衡:《苦恼的叙述者——中国小说的叙述形式与中国文化》,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4年等。笔者此处采取国内学者的一般观点。汉学家浦安迪对此问题持有不同见解。他说先秦两汉的古籍几乎找不到对任何神话人物事迹的完整叙述。当希腊神话讲述普罗米修士如何盗火、怎样受难的动态故事的时候,中国神话只会展示夸父“入日”渴死这样一幅简单的静态图案。《荷马史诗》里的阿克利斯之“怒”可以占据几十页的篇幅.而《淮南子》里共工“憨而触不周之山”,仅有“天柱折地维绝”等寥寥数十字。《山海经》里描述了各种各样奇奇怪怪的地貌和生物,但是没有讲清楚它们的来龙去脉。《天问》只是罗列了一连串神话中的人名和事迹而已;《庄子》和《列子》虽有叙事成分,但分量显然不够作研究的基础。他认为,中国神话之所以缺乏叙述性,是因在中国美学的原动力里缺乏一种要求“头、身、尾”连贯的结构原型。在大多数中国叙事文学的重要作品里,真正含有动作的“事”.常常是处在“无事之事”——静态的描写——的重重包围之中。譬如明清章回小说里许多游离于情节之外的宴会描写。中国明清长篇章回小说在“外形”上的致命弱点,在于它的“缀段性”(episodic),一段一段的故事,形如散沙。此观点也有一定合理性。参见浦安迪:《中国叙事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1 参见高行健《现代小说技巧初探》,广州:花城出版社,1981年9月。
    2 参见芃子:《中西小说比较》,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
    1 此处论述借鉴了陈平原的研究成果。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
    2 鲁迅《狂人日记》以人物的心理独白作为开端。打破了情节中心叙事,根本没有办法还原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或者改编电影。萧红也是个例外,她曾说小说不一定要写的“像巴尔扎克或契诃夫那样”,可以有各式各样的小说。她的《呼兰河传》等小说打破情节叙事,呈现出现代主义的风貌。但这样的小说只是少数。
    3 浩然的特长恰巧契合了“文革”文学的需要,他擅长将文本依附于情节、依附于主题,而在人物心理描写上有着本能的欠缺。而谌容原本擅长的是文人式的语言和心理描绘,对农村生活并不熟悉,这就造成了《万年青》的捉襟见肘。而一旦离开了题材的束缚,进入自由创作的阶段,《人到中年》的心理描绘使谌容的特长得到了释放。
    4 另有“文革”地下通俗文学盲目追求离奇情节:地道,坟场,停尸房,突然消失的围墙频频在各类小说中出现。女特工两枪击中14只鸽子,子弹全部从鸽子头穿过。反特工作者在公园偶然救起溺水女子,恰巧就是最大的特务头子女儿等。参见小说《绿色的尸体》、《地下堡垒的覆灭》、《303房间的秘密》、《一百个美女的塑像》、《一缕金黄色的长发》等,白士弘:《暗流——文革手抄本文存》,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
    1 《汪曾祺短篇小说选·自序》,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年。
    2 参见高行健《现代小说技巧初探》,广州:花城出版社,1981年9月;李陀:“论各式各样的小说”,1982年第6期《十月》;南帆《小说艺术模式的革命》,上海:三联书店,1987年。
    1 他在自己1996年发表的《马桥词典》中的“枫鬼”一节中说:“我写了十多年的小说,但越来越不爱读小说,不爱编写小说——当然是指那种情节性很强的传统小说……实际生活不是这样,不符合这种主线因果导控的模式。……我经常希望从主线因果中跳出来,旁顾一些似乎毫无意义的事物,比方说关注一块石头,强调一颗星星,研究一个乏善可陈的雨天,端详一个微不足道而且我似乎从不认识也永远不会认识的背影。起码,我应该写一棵树。”参见韩少功:《马桥词典》,北京:作家出版社,2009年。
    1 礼平自述:我曾经多次回过头来反思:也许我这个故事的主体构架是一个很古老的、了无新意的套路。世仇与情爱的冲突,外国有《罗密欧与朱利叶》,中国有《梁山伯与祝英台》。参见礼平:“写给我的年代——追忆《晚霞消失的时候》”,《青年文学》2002年第1期。
    2 这与“文革”主流文学中要找谁就遇见谁的情节了无二致。不是人物在自身生活中自然而然地与某人相遇,而是作者强行安排他们遇见。
    1 参见[美]布斯:《小说修辞学》,华明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
    2 谢冕:“一个世纪的背影——中国新诗1977—2000”,《文艺争鸣》2007年第10期。
    2 [法]雅克·里纳尔:《小说的政治阅读——阿兰·罗伯—格里耶的<嫉妒>》,杨令晖、吴延飞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0年。
    4 多多当年第一次读到根子的诗时很“生气”,是这种心态的一种小小的反映。参见多多:“被埋葬的中国诗人”,《开拓》1988年第3期。
    1 譬如,为批判“四人帮”的“两个估计”,1977年12月10日,教育部、中共北京市委联合召开了有18000人参加的揭批“四人帮”炮制“两个估计”的反革命罪行大会,其阵容不可谓不浩大,方式不可谓不极端。
    2 为平落实干部政策做舆论准备,胡耀邦曾组织撰写《毛主席的干部政策必须认真落实》一文,该文指出,无产阶级的原则是有错必纠,并将毛泽东的原则与无产阶级的原则划对等。这就显得十分吊诡,要用毛泽东的原则反对毛泽东圈定的冤假错案。
    3 [法]路易·阿尔都塞: 《保卫马克思》,顾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
    1 李陀口述:我在1980年《文艺报》的座谈会上提出了文艺创新的焦点在于形式,不久就被贺敬之当面批评为“小众化”。参见王尧:“1985年“小说革命”前后的时空——以“先锋”与“寻根”等文学话语的缠绕为线索”,《当代作家评论》,2004年第1期。针对“形式”问题展开的争论很多,如小仲:“能这样‘打破传统手法,吗——就‘焦点’和‘继承’问题与李陀同志商榷”,《诗刊》1983年第11期;邹荻帆“读诗札记”,《诗刊》1983年第11期等。小仲明确对李陀表达了反对意见。邹荻帆批评新诗潮说不能把诗艺全部归结为形式,不能把形式创新称为新的崛起。
    2 高行健《现代小说技巧初探》,广州:花城出版社,1981年。
    3 “漫说纯文学——李陀访谈录”,《上海文学》2001年第3期。
    1.高皋、严家其:《“文化大革命”十年史》,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6年
    2.王年一:《大动乱的年代》,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
    3.金春明《“文化大革命”史稿》,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
    4.席宣、金春明:《“文化大革命”简史》,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6年。
    5.杜鸿林:《风潮荡落,1955——1979: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史》,深圳:海天出版社,1993年。
    6.定宜庄:《中国知青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7.杨健:《文化大革命中的地下文学》,北京:朝华出版社,1993年。
    8.杨健:《中国知青文学史》,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2年。
    9.廖亦武主编:《沉沦的圣殿——中国20世纪70年代地下诗歌遗照》,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99年。
    10.沈展云:《灰皮书黄皮书》,广州:花城出版社,2007年。
    11.杨鼎川:《1967:狂乱的文学年代》,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
    12.王尧:《中国当代散文史》,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
    13.王尧:《迟到的批判:当代作家与“文革文学”》,郑州:大象出版社,2000年。
    14.王尧:《“文革”对“五四”及“现代文艺”的叙述与阐释》,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5年。
    15.王家平:《文化大革命时期的诗歌研究》,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
    16.刘志荣:《潜在写作——1949—1976》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
    17.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
    18.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19.洪子诚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料选:1949—1999》,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
    20.洪子诚:《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
    21.洪子诚、孟繁华主编:《当代文学关键词》,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22.董健、丁帆、王彬彬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23.赵毅衡:《新批评-一种独特的形式主义文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
    24.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25.罗钢:《叙事学导论》,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
    26.杨义:《中国叙事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
    27.申丹:《叙述学和小说文体学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28.格非:《小说叙事研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
    29.尹昌龙:《百年文学总系:1985,延伸与转折》,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
    30.黄子平:《“灰阑”中的叙述》,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
    31.黄子平:《沉思的老树的精灵》,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6年。
    32.徐友渔编:《1966——我们那一代的回忆》,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8年。
    33.北岛、李陀主编:《七十年代》,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
    34.谢春涛:《转折中国1976——1982》,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
    35.徐庆全:《文坛拔乱反正实录》,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
    36.刘呆、石峰:《新中国出版五十年纪事》,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年。
    37.南帆:《小说艺术模式的革命》,上海:三联书店,1987年。
    38.南帆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批评99个词》,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
    39.陆梅林、程代熙选编《异化问题》(下),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6年。
    40.陈徒手:《人有病天知否——一九四九年后中国文坛纪实》,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
    41.《李锐王尧对话录》,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
    42.《韩少功王尧对话录》,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
    43.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党史教研室编印:《“文化大革命”时期资料选辑》,1985年。
    44.《作家谈译文》,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
    45.倪蕊琴主编:《论中苏文学发展进程》,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
    46.饶芃子:《中西小说比较》,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
    47.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刘绍铭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48.陈晓明:《表意的焦虑:历史祛魅与当代文学变革》,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
    49.汪朗、汪明、汪朝:《老头儿汪曾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
    50.宋耀良:《十年文学主潮》,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
    51.彭华生、钱光培编:《新时期作家谈创作》,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
    52.叶朗:《中国小说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
    53.赵毅衡:《苦恼的叙述者——中国小说的叙述形式与中国文化》,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4年。
    54.韦君宜:《思痛录》。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8年。
    55.高行健《现代小说技巧初探》,广州:花城出版社,1981年。
    56.董小英:《叙事学》,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01年。
    57.白烨:《文学论争20年》,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58.刘再复:《论中国文学》,北京:作家出版社,1988年。
    59.许子东:《为了忘却的集体记忆——解读50篇文革小说》,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
    60.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中国出版年鉴·1983》,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
    61.潘旭澜主编:《新中国文学词典附录文学刊物刊名变更情况一览》,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3年。
    62.查建英主编:《八十年代访谈录》,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
    63.孙先科:《颂祷与自诉:新时期小说的叙述特征及文化意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
    1.罗钢、刘象愚:《文化研究读本》,北京:中国社科出版社,2000年。
    2.[法]蒂博代:《六说文学批评》,赵坚译,郭宏安校,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
    3.[美]罗德里克·麦克法夸尔、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66——1982),金光耀等译,王建朗等校,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4.[美]托马斯·伯恩斯坦:《上山下乡》,李枫等译,夏潮校,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3年。
    5.[日]竹内实:《“文化大革命”观察》,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5年。
    6.[美]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84年。
    7.[美]布鲁克斯、沃伦:《小说鉴赏》,主万等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6年。
    8.赵毅衡主编:《新批评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
    9.[英]威廉·燕卜逊:《朦胧的七种类型》,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6年。
    10.[英]瑞恰慈:《文学批评原理》,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2年。
    11.张寅德编:《叙事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
    12.[法]普罗普:《故事形态学》,贾放译,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13.[美]浦安迪:《中国叙事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14.[美]浦安迪:《明代小说四大奇书》,沈享寿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
    15.卢伯克、福斯特、缪尔:《小说美学经典三种》,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
    16.张寅德编选:《叙述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
    17.[美]华莱士·马丁:《当代叙事学》,伍晓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
    18.秦林芳编译:《现代小说的空间形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
    19.[美]布斯:《小说修辞学》,华明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
    20.[法]雅克·里纳尔:《小说的政治阅读——阿兰·罗伯-格里耶的<嫉妒>》,杨令晖、吴延飞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0年。
    21.[法]路易·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顾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
    22.[法]热拉尔·热奈特:《热奈特论文集》,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
    23.[法]普罗普:《神奇故事的历史根源》,贾放译,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24.[英]佩里·安德森:《西方马克思主义探讨》,高舌等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年。
    25.[英]特雷·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伍晓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26.[苏]巴赫金:《文艺学中的形式主义方法》,桂林:漓江出版社,1989年。
    27.[日]柄谷行人:《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北京:三联出版社,2003年。
    《人民文学》,1976年——1985年。
    《诗刊》,1976年——1985年。
    《解放军文艺》,1972年——1985年。
    《十月》,1978年——1985年。
    《收获》,1979年——1985年。
    《当代》,1979年——1985年。
    《文艺报》1978年——1985年。
    《读书》1979年——1985年。
    《文学遗产》1980年——1985年。
    《世界文学》1977年——1985年。
    《文学评论》1978年——1985年。
    《外国文学研究》1978年—1985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