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后革命”:话语与叙事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论文研究的是“后革命时代”的革命话语与叙事。所谓“后革命”的“后”,一方面是在革命历史及革命的意识形态占据主导地位之“后”,一方面是对革命的历史及其意识形态的反思甚或批判,而“后革命时代”,则主要是指这种反思抑或批判革命的话语与叙事占据主导地位的时代。通过对这些话语与叙事的解读,论文探询了革命历史叙事在当代中国的发生发展以及转化的历程背后所折射出来的社会的、政治的、文化的现象的意识形态。论文正文有五个章节,加上导言及结语共有七个部分。在导论部分,论文在20世纪的思想史视野中探讨了启蒙、革命及现代性等话语之间的纠缠关系,论证了“新时期”以来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转型而在思想文化界形成了反思中国革命历史及其叙事的“后革命氛围”,并引出了论文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论文的第一章《从革命到后革命》重点讨论的是革命叙事在当代中国从建构起主导性地位到被消解与重构的起伏转折的命运。这是一种历时性的描述,描述本身也不可避免地成为一种叙事,其意识形态或者就隐含在“解构革命:何以可能?”这样的提问方式中了。第二章《“象征”与“寓言”的变奏》,主要从本雅明讨论“德国悲剧的起源”时提出的“象征”与“寓言”的概念获得启示,指出了革命叙事广泛采用象征结构,是出于历史决定论的进步信仰,里面渗透了马克思主义式的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信心,而“后革命时代”看取革命叙事的目光是“寓言”式的,对历史决定论抱有一种警惕,并且将革命的历史与革命的叙述混为一谈了。但拆解了这一切的意义象征后怎么办呢?给革命“祛魅”后,审美的“崇高”全然被后现代的“荒诞”取代了,我们在无所适从的精神荒原中是否需要再来一场“招魂”仪式呢?第三章《复线的历史:遮蔽抑或还原》是基于杜赞奇这一“复线的历史”的方法,从“真相”的“还原”、“情色”的“介入”以及“乌托邦”的“改写”三个方面,探讨了“去革命化”的叙事意在发现哪些被革命叙事所遮蔽的过去,并采用了何种方式对之进行苦心孤诣的“还原”的。第四章《青春、革命及文本性态度》主要讨论青年及其革命理想在反思抑或批判革命的叙事中的塑造,尤其关注这其中对“文革”中参与“红卫兵”及“知青”运动的青年学生对革命的“文本性态度”的叙述。第五章《“主体”的变迁与“群众”的命运》则在一个较长时段中考察了随着叙述主体的变迁而“群众”如何被表述的,这种表述本来就是一种“暴力”的行为,而因为对革命的反思,这一表述如今又聚焦到“群众暴力”的“呈现”上去了。在从主题的层面上,对后革命时代的革命话语与叙事进行这番描述后,论文的结语部分主要从革命、人道与国家意志的关系上总结了反思抑或批判革命的叙事所表现出来的意识形态。
The goal of the thesis is to study the discourse and narration of Chinese revolution in the“post-revolutionary era”.During this period, the act of revolutions has come to an end, the revolutionary ideology has been no longer dominant and anti-revolutionary discourse and narration has been authoritative. The paper explores the changes of revolutionary discourse and narration in contemporary China as well as the turning of ideology in the course of events.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seven main parts. In the Introduction, I discusse the complex relationship between enlightenment, revolution and modernity in the history of ideas in the 20th century, explore the“atmosphere of post-revolutionary”reflecting and criticizing the Chinese revolution with the comprehensive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society since the“new era”, and put forward the thesis of the basic ideas and methods. The first chapter of the thesis,“From Revolution to Post-revolution”, focuses on the fate of the narrative of the revolution in contemporary China from the leading position to the deconstructed and reconstructed situation. The second chapter of the thesis,“The Variation between Symbol and Allegory”, pointes out that the symbol structure is widely used in the revolutionary narrative for the progress of historical determinism beliefs, which infiltrated of Marxist-style confidence to transform and conquer nature. But in the“post-revolutionary era”, people's eye to revolutionary narration is "allegory" and that the determinism of history has a guard, and mixes of the history of revolution and revolutionary narration. However, how to do after the dismantling of the symbolic significance of all those? After“disenchanting”the revolution, the aesthetic sublimity having been totally replaced by“absurd”of post-modern style, and then whether is there a need then a“call back the soul”of the ceremony in the wilderness of the spirit at a loss? The third chapter of the thesis,,“Double-track the Distory of: to Shelter or to Restore”,by Duara’s“double history”approach, study“de-revolutionizing”narrative how to see which was sheltered by the revolutionary narrative, from three aspects of the“truth”and“Restore”,“erotica”and“intervention”,and“Utopia”and“rewriting”. The fourth chapter of the thesis,"the Youth, the Revolution and the Text of the Attitude",focused on the image of the young people reflected in the post-revolutionary narration,is particularly concerned about how to Describe“the text of the attitude”of the revolution of young people students in the“Red Guards”and“youth”movement during the“Cultural Revolution”. The fifth chapter of the thesis,“Subject’s changes and the Masses Fate”, studies the“masses”in a longer period how to be expressed as the subject’s changes. Such expression is a kind of“violent”act, and because of the anti-revolution, the expression is now also focused on“mass violence”.When having decrypted revolutionary discourse and narration in the“post-revolutionary era”, the epilogue of the paper sums up the ideology in the anti-revolutionary narration from the mutual relations between revolution, humanity and the will of the state in the theme of the level.
引文
①哈贝马斯:《现代性:一个尚未完成的方案》,转引自章国锋:《关于一个公正世界的“乌托邦”构想》,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6页。
    ②杜赞奇:《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民族主义话语与中国现代史研究》,王宪明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21页。
    ③汪晖:《现代性答问》,《死火重温》,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页。
    ①梁启超:《新民说》,《饮冰室合集(第六册)·专集之四》,中华书局1989版,第4页。
    ①金观涛:《革命观念在中国的起源和演变》,《政治与社会哲学评论》(台湾)NO.13(2005年06期)第1—51页。此外,对从话语考古的角度,对“革命”这一传统词语晚清以来如何从日本“出口转内销”,以及如何与英文世界的revolution发生对接进行研究的,还有陈建华的《“革命”的现代性——中国革命话语考论》一书。
    ②汉娜·阿伦特、阿德贝尔特·莱夫:《关于政治与革命的思考》,蔡佩君译,《记忆》第3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0页。
    ③李泽厚:《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东方出版社1987版,第7—49页。
    ④阿里夫·德里克:《革命与历史——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起源(1919—1937)》,翁贺凯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76—101页。
    ①穆旦:《穆旦诗全集》,李方编,中国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53—356页。
    ①刘志荣:《生命最后的智慧之歌》,《文学评论》2004年第3期,第33页。
    ②南帆:《四重奏:文学、革命、知识分子与大众》,《文学评论》2003年第2期,第41页。
    ③《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页。
    ①李慎之:《不能忘记的“新启蒙”──“革命压倒民主”一文的补充》,《炎黄春秋》2003年第3期,第11—15页。
    ①汪晖:《当代中国的思想状况与现代性问题》,《死火重温》,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7页。
    ①许纪霖:《启蒙的命运——二十年来的中国思想界》,《另一种启蒙》,许纪霖著,花城出版社2000年版,第251页。
    ②李辉:《摇荡的秋千》,《读书》1993年第10期,第31—38页。
    ①汪晖:《当代中国的思想状况与现代性问题》,《死火重温》,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2页。
    ①施特劳斯:《现代性的三次浪潮》,《苏格拉底问题与现代性──施特劳斯讲演与论文集:卷二》,刘小枫编,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年版,第43页。
    ②蒋庆:《政治儒学》北京三联出版社2008年2月版,第203-207页。
    ③鲁明军:《古今之辩:2000年以来中国思想界的现代性之争》,《二十一世纪》网络版2008年11月30日:http://www.cuhk.edu.hk/ics/21c/supplem/essay/0611034g.htm。
    ④蒋庆:《响应对“政治儒学”的批评:政治的孔子与孔子的政治》,《孔子与当代中国──第三届中国文化论坛论文集》,陈来编,北京三联出版社2008年2月版,第125页。
    
    ①特里·伊格尔顿:《后现代主义的幻象》之第一章《起因》,华明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6页。
    ②张法、张颐武、王一川:《从“现代性”到“中华性”》,《文艺争鸣》1994年第2期,第15页。
    ③许纪霖、陈思和、蔡翔、郜元宝:《道统、学统与政统》,《读书》1994年第5期。
    ④陶东风:《重建文学理论的政治维度》,《文艺争鸣》2008年第1期,第13页。
    ①黄平:《从现代性到“第三条道路”:现代性札记之一》,《社会学研究》2000年第4期。此外,冯崇义撰文指出,中国人对“第三条道路”的类似追求已有一个世纪的历程,并在20世纪开初、中叶和末叶掀起三次高潮。详见冯崇义《第三条道路世纪梦:社会民主主义在中国的历史回顾》,收牛大勇和臧运牯主编《20世纪的中国——新观点与新材料》,江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76-81页。
    ①金观涛、刘青峰:《多元现代性及其困惑》,《二十一世纪》2001年8月号,网络版2008年十一月号:http://www.cuhk.edu.hk/ics/21c/。
    ②汪晖:《汪晖自选集·前言》,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页。
    ③旷新年:《山重水复疑无路》,《读书》2001年第12期,第30—37页。
    ①李泽厚:《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东方出版社1987年版,第35页。
    ②李陀:《丁玲不简单——革命时期知识分子在话语生产中的复杂角色》,《北京文学》1998年第7期,第36页。
    ③刘剑梅:《革命与情爱——二十世纪中国小说中的女性身体与主题重述》,郭冰茹译,上海三联出版社2009年版,第51页。
    
    ①特里·伊格尔顿:《后现代主义的幻象》,华明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12页。
    ②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张旭东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24页。
    ③陈晓明:《“后革命”阐释:理论与现实》,《美苑》2005年第5期,第2页。
    ①哈贝马斯:《论晚期资本主义社会革命化的几个条件》,张继武译,《世界哲学》1983年第2期,第1—7页。
    ②米歇尔·福柯:《性经验史》,畲碧平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3页。
    ③让—弗·利奥塔:《后现代状况:关于知识的报告》,《后现代主义》,赵一凡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后现代主义1999年版,第3页。
    ④拉克劳与莫菲:《霸权与社会主义策略》,转引自米开尔·白瑞特:《意识形态、政治、霸权:从葛兰西到拉克罗和穆夫》,《图绘意识形态》,斯特沃热·齐泽克等着,方杰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09—348页。
    ①斯特沃热·齐泽克:《资本的幽灵》,《易碎的绝对——基督教遗产为何值得奋斗?》,蒋桂琴、胡大平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9—18页。
    ②阿里夫·德里克:《后革命氛围》,王宁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75页。
    ③汪伊举:《理论、真理与后革命》,《学海》2003年第2期,第36页。
    ①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叡人译,上篔兰统霭婕派虾?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页。
    ②李泽厚:《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东方出版社1987年版,第35—36页。
    ①赫伯特·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对弗洛伊德思想的哲学探讨》,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56—57页。
    ②刘剑梅:《革命与情爱——二十世纪中国小说中的女性身体与主题重述》,郭冰茹译,上海三联出版社2009年版,第51页。
    ①陶东风:《后革命时代的革命文化》,《当代文坛》2008年第1期,第11页。
    ②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张旭东等译,北京三联出版社1997年版,第54页。
    ①爱德华·W·萨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北京三联出版社1999年版,第123页。
    ①爱德华·W·萨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北京三联出版社1999年版,第122页。
    ①朱丽叶·克里斯蒂娃:《人怎样与文学对话》,选自《语言中的欲望》(英文版),哥伦比亚大学1980年版,第209页。
    ②詹明信(杰姆逊):《政治无意识——作为社会象征行为的叙事》,王逢振等译,北京三联出版社2001年版,第1页。
    ③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张旭东等译,北京三联出版社1997年版,第138页。
    
    ①刘晓波:《危机!新时期文学面临危机》,《深圳青年报》1986年1月3日。
    ②王斑:《全球化阴影下的历史与记忆》,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9页。
    ③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张旭东等译,北京三联出版社1997年版,第144页。
    ①刘复生:《历史的浮桥——世纪之交的“主旋律小说”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6页。
    ②洪子诚:《历史的浮桥·序》,《历史的浮桥——世纪之交“主旋律小说”研究》,刘复生著,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页。
    ③詹姆斯·费伦:《作为修辞的叙事:技巧、读者、伦理、意识形态》,陈永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页。
    ①程映虹:《美国学界审视中国革命的新趋向?》,见“天益社区”网上有关中国革命问题讨论的专辑:http://www.tecn.cn/data/detail.php?id=23404。
    ①裴宜理(ELIZABETH J. PERRY)Reclaiming the Chinese Revolution,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 67,No. 4 (November) 2008:1147–1164.
    ①石庆滨:《你的领章呢?》,《光明日报》2004年6月30日B3版。
    ②林燕:《过足怀旧瘾,顺德冒出一间“人民公社食堂”》,《南方都市报》2002年6月11日社会新闻版,该报同年6月15日又报道饭店老板因受到压力而停业装修,并于16日注销《“人民公社食堂”何必暂停》的评论文章。
    ③王歧丰:《餐厅厕所叫“解放区”》,《北京晨报》2007年11月5日。
    ①国家广电总局:《关于“红色经典”改编电视剧审查管理的通知》,2004年5月25日。参阅陶东风《“红色经典”的命运》:http://cul.sohu.com/20041012。
    ②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何一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3页。
    ①莫里斯·梅斯纳:《马克思主义、毛泽东主义与乌托邦主义》,张宁、陈铭康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43页。
    ②齐泽克:《幻想的瘟疫》,胡雨谭、叶肖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63页。
    ①黄子平:《“灰阑”中的叙述·前言》,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2页。
    ②齐格蒙特·鲍曼:《现代性与矛盾性·导引:对秩序的追求》,劭迎生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1页。
    
    ①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二版,第3页。
    ②毛泽东:《做一个完全的革命派》,载《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25页。
    ①刘茵:《反批评与批评》,载《文艺报》1959年第四期,转引自李杨《抗争宿命之路》,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67-68页。
    ②郭开:《就<青春之歌>谈文艺创作和批评中的几个原则问题——再评杨沫同志<青春之歌>》,载《文艺报》1959年第四期,转引自李杨《抗争宿命之路》,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70-71页。
    ③张钟、洪子诚、畲树森等主编《当代文学概观》,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52页。
    ①李杨:《抗争宿命之路》,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72页。
    ②潘知常:《反美学》,学林出版社1997年版,第24页。
    ③据寓真《聂绀弩刑事档案》一文所披露的公安机关侦查预审的材料中,聂绀弩在1967年7月13日预审口供中说:“我们一次运动把一些人划到圈外去,一次运动把另一些人划到圈外去,这样圈子越来越小。圈子越来越小的实质,我没有研究过”。寓真:《聂绀弩刑事档案》,《中国作家·纪实》2009年第4期,第4—81页。
    ①汪晖:《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105页。
    ①方之:《内奸》,《北京文艺短篇小说选(1979年)》,北京出版社1980年版,第1—41页。
    ①《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载《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页。
    ①王润滋:《内当家》,《卖蟹》,山东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1—21页。
    ②许纪霖:《启蒙的命运——二十年来的中国思想界》,《另一种启蒙》,许纪霖著,广州:花城出版社2000年版,第251页。
    ①余华:《十八岁出门远行》,《现实一种》(中短篇小说集)青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68—275页。
    ①石庆滨:《你的领章呢?》,《光明日报》2004年6月30日B3版。
    ①郭志刚等:《中国当代文学初稿(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7—48页。
    ②贾霁:《新人新事新主题——谈一九六三年话剧创作的几点收获》,《戏剧报》1964年第2期,第7页,转引自唐小兵:《<千万不要忘记>的历史意义》,《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增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24页。
    ①贾霁:《新人新事新主题——谈一九六三年话剧创作的几点收获》,《戏剧报》1964年第2期,第7页,转引自唐小兵:《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增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24页。
    ②燕平:《一场复杂的阶级斗争——看话剧<千万不要忘记>》,《上海戏剧》1964年第3期,第5页。转引自唐小兵:《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增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24—225页。
    ③唐小兵:《<千万不要忘记>的历史意义》,《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增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25—226页;第233页。
    ①丛深:《祝你健康》,中国戏剧出版社1964年版,第106页。
    ②唐小兵:《<千万不要忘记>的历史意义》,《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增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30—231页。
    ①唐小兵:《<千万不要忘记>的历史意义》,《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增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30—231页。
    ②旷新年:《“新左翼文学”与历史的可能性》,《文艺理论与批评》2008年第6期,第21页。
    ①刘继明、旷新年:《新左翼文学与当下思想状况》,《黄河文学》2007年第3期,第125页。
    
    ①刘继明、旷新年:《新左翼文学与当下思想状况》,《黄河文学》2007年第3期,第123页。
    ②刘继明、旷新年:《新左翼文学与当下思想状况》,《黄河文学》,2007年第3期,第123—124页。
    ①陈晓明:《“人民性”与美学的脱身术——对当前小说艺术倾向的分析》,《文学评论》2005年第2期,第113页。
    ②邵燕君:《底层如何文学?》,此文在网上各大论坛都有刊载,此处引自中国作家网的邵燕君专栏,其网址是:http://www.chinawriter.com.cn/zjzl/zjk/syj/zxzyzp/651_80451.htm。
    ③旷新年:《写在伤痕文学边上》,《文艺理论与批评》2005年第1期,第4—12页。
    
    ①洪治纲:《底层写作与苦难焦虑症》,《文艺争鸣》2007年第10期,第40页,第42页。
    ②旷新年:《“新左翼文学”与历史的可能性》,《文艺理论与批评》2008年第6期,第18—19页。
    ①邵燕君:《贴着地面行走——<定西孤儿院纪事>的特色及其新世纪文学的现实主义问题》,《文艺争鸣》2006年第2期,第49页。
    ②尾崎文昭:《底层写作—打工文学—新左翼文学》,陈玲玲译,此文原发在著名的“天益论坛”,其网址如下:http://www.tecn.cn/data/19927.html。
    ①本雅明:《德国悲剧的起源》,陈永国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37页。
    ②此处对革命叙事的界定参考了刘再复与林岗的说法,但他们没有把“文革”之后的文学包含在内。我将其中的一部分以至某一作品中某些成分算入其中,主要地考虑到他们对革命叙事的某些教条的坚持,但若从“象征”与“寓言”的辩证关系来看,简单地插入某些革命叙事的教条,反倒更加证明了其叙事的后革命性质。刘再复、林岗:《二十世纪中国广义革命文学的终结》,《知识分子》杂志,1992年第七卷第三期,第23—29页。
    ①刘再复、林岗:《二十世纪中国广义革命文学的终结》,《知识分子》杂志,1992年第七卷第三期,第23—29页。
    ①季进:《抒情传统与中国现代性——王德威教授访谈录》,《书城》2008年6月号,第5—12页。
    ②本雅明:《论历史哲学》,孙冰译,《本雅明:作品与画像》,文汇出版社1999年版。第136—137页。
    ①季进:《抒情传统与中国现代性——王德威教授访谈录》(网络版),见苏州大学海文中国文学研究中心网页:http://www.zwwhgx.com/article/show.asp?id=1461。发表在《书城》2008年6月号上的文章没见到相关论述,但基本意思已经包含其中了。
    ②米兰·昆德拉:《笑忘录》,王东亮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3—4页。
    ①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主观主义和个人主义》,李燕乔译,见《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论文集》,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2—29页。
    ②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根本问题——评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齐心译,见《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论文集》,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211—253页。
    ①王斑:《历史的崇高形象》,孟祥春译,上海三联出版社2008年版,第121页。
    ①崔嵬、陈怀凯:《<青春之歌>分镜头剧本》,《<青春之歌>:从小说到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年版,第97—236页。
    ②戴锦华:《<青春之歌>——历史视域中的重读》,《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增订版)》,唐小兵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97页。
    ①王斑:《历史的崇高形象——二十世纪中国哦的美学与政治》,孟祥春译,上海三联出版社2008年版,第121页。
    ②蔡翔:《青年·爱情·自然权力和性》,《文艺争鸣》2007年第10期,第13页。
    ②罗兰·巴特:《写作的零度》,李幼蒸译,《符号学原理——结构主义文学理论文选》,北京三联出版社1988年版,第99页。
    ①李陀:《丁玲不简单——革命时期知识分子在话语生产中的复杂角色》,《北京文学》1998年第7期,第38页。
    ①崔嵬:《<青春之歌>创作中的几点体会》,《<青春之歌>:从小说到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年版,第244页,第243页。
    ②王斑:《历史的崇高形象——二十世纪中国哦的美学与政治》,孟祥春译,上海三联出版社2008年版,第122页。
    ③严家严:《关于梁生宝形象》,《文学评论》1963年第3期,第21页。
    ①柳青:《提出几个问题来讨论》,《延河》1963年第8期,此处引自《<创业史>评论集》,西北大学中文系现代文学研究室编,陕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77页。
    ②严家严:《关于梁生宝形象》,《文学评论》1963年第3期,第17页。另见《<创业史>评论集》,西北大学中文系现代文学研究室编,陕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65页。
    ③戴锦华:《<青春之歌>——历史视域中的重读》,《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增订版)》,唐小兵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07页。
    ①戴锦华:《<青春之歌>——历史视域中的重读》,《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增订版)》,唐小兵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02页。
    ①本雅明:《论历史哲学》,孙冰译,《本雅明:作品与画像》,上海文汇出版社1999年版。第141页。
    ②本雅明:《德国悲剧的起源》,陈永国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36页。
    ③本雅明:《德国悲剧的起源》,陈永国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36页。
    ④Johann Heinrich Voss , Antisymbolik ,II, stuttgart,1826, P. 223.转引自本雅明《德国悲剧的起源》,陈永国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37页。
    ①本雅明:《德国悲剧的起源》,陈永国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37页。
    ②戴锦华:《<青春之歌>——历史视域中的重读》,《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增订版)》,唐小兵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97—198页。
    ③本雅明:《德国悲剧的起源》,陈永国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37页。
    ①王斑:《历史的崇高形象——二十世纪中国哦的美学与政治》,孟祥春译,上海三联出版社2008年版,第68页。
    ②本雅明:《德国悲剧的起源》,陈永国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36页。
    ③让—弗朗索瓦·利奥塔:《后现代状况:关于知识的报告(节选)》,程小平译,《后现代性的哲学话语:从福柯到萨义德》,汪民安、陈永国、马海良等编选,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52页。
    ①李陀、李静:《漫说“纯文学”》,《上海文学》2001年第3期,第4—15页。
    ②卢卡奇:《小说理论》,《卢卡奇早期文选》,张亮,吴勇立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卢卡奇在《小说理论》的“与总体文化的统一性或问题性有关的伟大史诗的形式”这一部分中,用不无诗意的笔触描述了曾经的“完整文化”的图景:“在那幸福的年代里,星空就是人们所能走的和即将要走的路的地图,在星光的朗照之下,道路清晰可辨。那时的一切既令人感到新奇,又让人觉得熟悉;既险象环生,却又为他们所掌握。世界虽然广阔无垠,却是他们自己的家园,因为心灵深处燃烧的火焰和头上璀璨之星辰拥有共同的本性”。第1—2页。
    ①刘复生:《历史的浮桥——世纪之交的“主旋律小说”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在其中,刘复生将“主旋律小说”视为“集体主义时代”的遗产,将之分为“新乡土小说”、“新改革小说”、“反腐败小说”与“新军事小说”,认为它们与反思与改革小说有着密切的联系。
    ②孟悦:《历史与叙述》,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二版,第140页。
    ③李泽厚:《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东方出版社1987版,第35页。
    ④李泽厚:《美学四讲》,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89年版,第110页。
    ⑤刘再复:《论文学的主体性》,《文学评论》1985年第6期,第11—26页。
    ⑥王斑:《全球化阴影下的历史与记忆》,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2页。
    ①黄子平:《汪曾祺的意义》,《“灰阑”中的叙述》,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232页。
    ②汪曾祺:《小说创作随谈》,《晚翠文谈》,浙江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51页。
    ③黄子平:《汪曾祺的意义》,《“灰阑”中的叙述》,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233页。
    
    ①汪曾祺:《关于<受戒>》,《晚翠文谈》,浙江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3页。
    ②黄子平:《汪曾祺的意义》,《“灰阑”中的叙述》,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234页。
    
    ①黄子平:《汪曾祺的意义》,《“灰阑”中的叙述》,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234页。
    ②黄子平:《汪曾祺的意义》,《“灰阑”中的叙述》,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233页。
    ③黄子平:《汪曾祺的意义》,《“灰阑”中的叙述》,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236页。
    
    ①黄子平:《汪曾祺的意义》,《“灰阑”中的叙述》,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237页。
    ②黄子平:《汪曾祺的意义》,《“灰阑”中的叙述》,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246页。
    
    ①彼得·毕尔格:《主体的退隐》,陈良梅、夏清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5页。
    ②韩少功:《暗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18页。
    ①莫言:《革命浪漫主义》,《白狗秋千架》(中短篇小说集),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276—288页。
    
    ①阎连科:《革命浪漫主义》,《上海文学》2004年8期,第101页。
    ②阎连科:《革命浪漫主义》,《上海文学》2004年8期,第100页。
    ①莫言:《革命浪漫主义》,《白狗秋千架》(中短篇小说集),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276—287页。
    ①阎连科:《革命浪漫主义》,《上海文学》2004年8期,第101页。
    ①阎连科:《风雅颂》,《西部·华语文学》2008年第3期,第152页。
    ②阎连科:《风雅颂》,《西部·华语文学》2008年第3期,第5页。
    
    ①石庆滨:《你的领章呢》,《光明日报》2004年6月30日B3版。
    ②尼采:《哲学与真理》,田立年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3年版,第21页。
    ①汪晖:《去政治化的政治、霸权的多重构成与六十年代的消逝》,《开放时代》2007年第2期,第5页。
    ①赵牧:《“重返八十年代”与“重建政治维度”》《文艺争鸣》,2009年第1期,第13—17页。
    ②刘再复、林岗:《中国现代小说的政治式写作》,《再解读:大众文化与意识形态》(增订版),唐小兵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4—47页。
    ③李锐,钟红明:《<银城故事>访谈》,《银城故事》,李锐着,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204页。
    ①福柯:《知识考古学》,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2003年第二版,第9页,此处译文采用刘剑梅:《革命与情爱——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中的女性身体与主题重建》,郭冰茹译,上海三联出版社2009年1月版,第41页。“复数的历史”(a plurality of histories)和“普遍的历史”(a general history)是批评“整体性历史”(a total history)这一概念的。
    ②Foucault, Michel,“Nietzsche, Genealogy, History.”NY:Cornell University Press.pp139—164.转引自杜赞奇:《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民族主义与中国现代史研究》,王宪明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61页。
    ③杜赞奇:《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民族主义与中国现代史研究》,王宪明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3页。
    ①邓一光:《父亲是个兵》,《上海文学》1995年第8期,第5—29页。
    ②北村:《长征》,《收获》1999年第4期,第5—22页。
    ①李洱:《1919年的魔术师》,《午后的诗学》,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333—350页。
    ②南帆:《后革命的转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4页。
    ③杜赞奇:《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民族主义与中国现代史研究》,王宪明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63页。
    
    ①李杨:《抗争宿命之路》,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70-71页。
    ②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二版,第20页。
    ①李锐:《银城故事·题记》,《收获》2002年第一期,第150页。
    ②李锐,钟红明:《<银城故事>访谈》,《银城故事》,李锐着,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204页。
    ③李锐,钟红明:《<银城故事>访谈》,《银城故事》,李锐着,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203页。
     ①李洱:《花腔》,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6页。
    ①杨争光:《从两个蛋开始》,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54页。
    ①梁斌:《漫谈<红旗谱>的创作》,《梁斌研究专集》,海峡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24页。
    ①这里可以参考作为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的小说底本的《父亲进城》中的描写:“父亲本想打马扬鞭在欢迎的人群中穿过,当他举起马鞭正准备策马疾驰时,他的目光在偶然中落在了琴的脸上。那一年,琴正风华正茂,刚满二十岁,一条鲜红的绸巾被她舞弄得上下翻飞,一条又粗又长的大辫子,在她的身后欢蹦乱跳”。“好半响,父亲才醒悟过来,他顿时感到口干舌燥,一时间,神情恍惚,举着马鞭不知道落下还是那么举着。琴这时也看见了父亲,她甚至冲父亲嫣然地笑了一下,展露了一次自己的唇红齿白。父亲完了,他的眼前闪过一条亮闪,耳畔响起一片雷鸣。在以后的日子里,他无论如何也忘不下琴了,他被爱情击中了”。石钟山著,群众出版社2002年版,第1—2页。
    ①钟晶晶等:《陈赓大将军》,参见新浪网提供的剧情介绍:http://ent.sina.com.cn/f/v/chgdj/。
    ①齐泽克:《幻想的瘟疫》,胡雨谭,叶肖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25页。
    ①郭开:《就<青春之歌>谈文艺创作和批评中的几个原则问题——再评杨沫同志<青春之歌>》,载《文艺报》1959年第四期,转引自李杨《抗争宿命之路》,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70-71页。
    ②刘恒:《苍河白日梦》,《收获》1993年第1期,第112—208页。
    ①黄子平:《“灰阑”中的叙述》,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193—207页。
    
    ①于晓威:《陶琼小姐的1944年夏》《收获》2002年第5期,第74页。
    ②尤凤伟:《远去的二姑》,作家出版社1997年版,第361—372页。
    ①刘小枫:《丹东与妓女》,《沉重的肉身》,刘小枫着,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第14-39页。其中的引文因为刘小枫的书中并没有注释,但根据行文估计可能出自毕希纳的《丹东之死》,傅惟茨译,见《毕希纳文集》,李士硕、傅惟茨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21-128页。
    ②莫言:《丰乳肥臀》,北京工人出版社2003年版,第238页。
    ①王小波:《革命时期的爱情》,《黄金时代》,北京:华夏出版社1994年版,第308页。
    ①任晓雯:《曼娜回忆录》,《文学界》2006年第1期,该小说的网络最初为网上所见,载期刊杂志论坛,网址是:http://qkzz.net/magazine/1673-2111/2006/01/296171.htm。
    ②曲波:《林海雪原》,作家出版社1957年版,第308页。李杨在《<林海雪原>——一部革命通俗小说的经典》对小说所表现出的“儿女”情趣有非常精彩的解读,载《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增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28—153页。此外,蔡翔在《青年·爱情·自然权力和性》中对此也有简要的论述,尤其是,他指出在传统的革命历史中,尽管在其中情色的旨趣受到限制,但“性的叙述”也有着丰富复杂的一面。《文艺争鸣》2007年第10期,第6—25页。
    
    ①毛泽东:《将革命进行到底》,《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二版,第1263—1271页。
    ②耿占春:《革命与时间——向初始时间的复归》,《中魔的镜子》,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122页。
    
    ①丁玲:《我在霞村的时候》,《丁玲代表作》,黄河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186—205页。
    ②叶弥:《现在》,《钱币的正反两面》,花山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71—116页。
    ③奥·帕斯:《批评的激情——奥·帕斯谈创作》,赵振江译,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2页。
    ①唐小兵:《<千万不能忘记>的历史意义——关于日常生活的焦虑及其现代性》,《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增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30页。
    ②札米亚京:《我们》,余丹等译,花城出版社1989版,第13页。
    ③乔治·奥威尔:《奥威尔经典文集》,黄磊译,中国华侨出版社2000年版,第6页。
    ④阿道斯·赫胥黎:《美丽新世界》,李黎译,花城出版社1987年版,第1页。
    
    ①本雅明:《论历史哲学》,孙冰译,《本雅明:作品与画像》,孙冰编,文汇出版社1999年版,第147页。
    ②许纪霖:《启蒙的命运——二十年来的中国思想界》,《另一种启蒙》,花城出版社2000年版,第251页。
    ③李泽厚:《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东方出版社1987版,第35页。
    ①沈从文:《桃源与沅州》,《湘行散记》,开明出版社1992年版,第10页。
    ②汪曾祺:《作为抒情诗的散文化小说》,《汪曾祺全集(第八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76页。
    ②莫应丰:《桃源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05页。
    ①张立:《论新时期小说中的桃源叙事》(硕士论文),苏州大学2007年5月答辩,第29页。
    ①莫应丰:《桃源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69——171页。
    ②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此处转引自韩颖琦:《见证革命历史的“红色经典”语言》,《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2月5日第3版。
    
    ①格非:《山河入梦》,《作家》2007年第3期,第117页。
    ②鲁迅:《风波》,《呐喊》,中国青年出版社1956年版,第50页。
    ①阎连科:《受活》,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这是印在封折上的内容简介。转引自王鸿生:《反乌托邦的乌托邦叙事》,《当代作家评论》2004年第2期,第91页。
    ①王鸿生:《反乌托邦的乌托邦叙事》,《当代作家评论》2004年第2期,第91页。
    ②费尔南多·艾因萨:《我们需要乌托邦吗?》,《大革命与乌托邦》,:张穗华主编,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年版,第109页。
    
    ①蔡翔:《青年·爱情·自然权利和性》,《文艺争鸣》2007年第10期,第10—11页。
    ②蔡翔:《青年·爱情·自然权利和性》,《文艺争鸣》2007年第10期,第12页。
    ①爱德华·W·萨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北京三联出版社1999年版,第120—121页。
    ②爱德华·W·萨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北京三联出版社1999年版,第146—147页。
    
    ①林斤澜:《阳台》,《<北京文艺>短篇小说选(1979年)》,北京出版社,第57—88页。
    ②林斤澜:《阳台》,《<北京文艺>短篇小说选(1979年)》,北京出版社,第62页。
    
    ①林斤澜:《阳台》,《<北京文艺>短篇小说选(1979年)》,北京出版社,第75—76页。
    ②林斤澜:《阳台》,《<北京文艺>短篇小说选(1979年)》,北京出版社,第60页。
    ①林斤澜:《阳台》,《<北京文艺>短篇小说选(1979年)》,北京出版社,第71页。
    
    ①林斤澜:《阳台》,《<北京文艺>短篇小说选(1979年)》,北京出版社,第88页。
    ②王蒙:《序言》,《<北京文艺>短篇小说选(1979年)》,北京出版社,第5页。
    ①孟悦:《历史与叙述》,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二版,第140—156页。其中孟悦从小说的“寓言形式”方面分析了《十年十癔》,强调了“文革”的精神创伤的难以愈合,某种程度上,这的确是林斤澜创作这批小说的本意,但没有分析林斤澜何以如此表现这些精神病症及它与主流意识形态的契合。
    ②许子东:《为了忘却的集体记忆》,北京三联出版社2000年版,第222页。
    ③老鬼:《血色黄昏》,北京工人出版社1987年版,第618—619页,转引自许子东:《为了忘却的集体记忆——解读50篇文革小说》,北京三联出版社2000年版,第210页。
    ①《人民日报·社论》,1966年9月5日,转引自韩少功:《回声》,《月兰(韩少功中短篇小说集》,广东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68页。
    ①金河:《重逢》,《上海文学》1979年第4期,第14—25页。
    ②《重逢》发表之后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上海文学》于1979年第六期、第七期连续发表了多篇评论及读者来信,如包承吉《对短篇小说<重逢>的异议》(第六期),张胜友、张锐的《谁之罪》(第六期),唐代凌的《一篇实事求是的小说》(第六期),黄安国《<重逢>浅议》(第七期),杨石则的《真实,感人——<重逢>读后》(第七期),姜洪海的《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读<重逢>》(第七期),此外,《文汇报》也发表了若干评论及回应文章,如杜哉的《到底谁该受审判——评短篇小说<重逢>》(1979年6月22日)及宫常的《也评<重逢>》(1979年7月5日)。为此,作者金河也应邀写了《我为什么写<重逢>》(第八期)。这些文章基本上是围绕“谁之罪”或“谁该受惩罚”这样的问题对作品进行解读的,这当然也是作品的主题,但同时也反映了那个时期人们所关注的核心问题。
    
    ①包承吉:《对短篇小说<重逢>的异议》,《上海文学》1979年第六期,第125页。
    ②张胜友、张锐:《谁之罪》,《上海文学》1979年第六期,第136页。
    ③金河:《重逢》,《上海文学》1979年第4期,第21页。
    ④金河:《重逢》,《上海文学》1979年第4期,第22页。
    ①查尔斯·泰勒:《承认的政治》,董之林,陈燕谷译,《路灯还是幻象》,韩少功,蒋子丹主编,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7页。
    ①韩少功:《回声》,《月兰(韩少功中短篇小说集)》,广东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66页。
    ②韩少功:《回声》,《月兰(韩少功中短篇小说集)》,广东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94—195页。
    ③韩少功:《回声》,《月兰(韩少功中短篇小说集)》,广东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68页。这里对于路大为文本性态度的描述,可以与韩少功另外一篇小说《女女女》作互文性的解读:在那里,“我”也曾经与路大为一样对革命充满热情,不是与同学们一起到乡下帮贫下中农抗旱,就是在家里和朋友们“狠命地抽着劣等纸烟,有力地握手,像就要出发去赴汤蹈火似的庄严相遇或告别,一谈起十月革命和农村调查就彻夜破晓,很像某个电影或某部小说里的什么场面”。见韩少功:《女女女》,《爸爸爸》(韩少功中短篇小说集),作家出版社1994年版,第172页。
    
    ①韩少功:《回声》,《月兰》(韩少功中短篇小说集),广东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58页。
    ②韩少功:《回声》,《月兰(韩少功中短篇小说集)》,广东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62页。
    ①蒋光慈:《菊芬》,《蒋光慈文集(第一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第408页。
    ②刘剑梅:《革命与情爱——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中的女性身体与主题重述》,郭冰茹译,其中《革命加恋爱的模拟》一节对蒋光慈作品接受与传播情况有较为详尽的论述,上海三联出版社2009年版,第34—49页。
    ③李慎之:《不能忘记的“新启蒙”──“革命压倒民主”一文的补充》,《炎黄春秋》2003年第3期,第11—15页。
    ④杨沫:《青春之歌》,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小说中有多处描写林道静读马列著作的情形,如156页,林道静读《辩证法教程》,而且在阅读中看到书中夹的“红布片”,不由得想起五一期间与卢嘉川一起参加的游行示威。
    ①宗璞:《红豆》,《人民文学》1957年第7期,收入李国文编选《当代小说珍本(上)》,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9页。
    ②爱德华·W·萨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北京三联出版社1999年版,第147页。
    ③爱德华·W·萨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北京三联出版社1999年版,第150页。
    ①金河:《重逢》,《上海文学》1979年第7期,第22页。
    ②韩少功:《回声》这篇小说最初发表以及收入小说集《月兰》时,使用的是“语录本”这个较为中性的说法,“红宝书”这一名称本身似乎包含了一定的反讽意味,至于这一说法从何而来,又是什么时间开始流行的,还有待考证。
    ③杨争光:《从两个蛋开始》,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53页。
    
    ①杨争光:《从两个蛋开始》,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54—265页。
    ②杨争光:《从两个蛋开始》,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44页。
    ③杨争光:《从两个蛋开始》,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48页。
    ①杨争光:《从两个蛋开始》,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49页。
    ①杨争光:《从两个蛋开始》,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49—250页。
    ②杨争光:《从两个蛋开始》,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50页。
    ③杨争光:《从两个蛋开始》,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52页。
    ①杨争光:《从两个蛋开始》,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52—253页。
    ①朱康:《<恋爱的季节>:总体性的生活及其瓦解》,《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第12—16页。
    ②王蒙:《恋爱的季节》,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转引自南帆:《后革命的转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5—46页。
    ①南帆:《后革命的转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3页,第45页。
    ②王蒙:《恋爱的季节》,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转引自南帆:《后革命的转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5—46页。
    ③李锐:《北京有个金太阳》,《收获》1993年第2期,第4—18页。
    ①王安忆:《启蒙时代》,《收获》2007年第2期,第129页。
    ②朱日亮:《闹红》,《山花》2006年第7期,第4—26页。
    ①英子:《死在理想之地》,《记忆》(第三辑),林贤治、章德宁主编,中国工人出版社2002年版,第94页。
    ①英子:《死在理想之地》,《记忆》(第三辑),林贤治、章德宁主编,中国工人出版社2002年版,第94页。
    ②英子:《死在理想之地》,《记忆》(第三辑),林贤治、章德宁主编,中国工人出版社2002年版,第96页。
    ③英子:《死在理想之地》,收入《记忆》(第三辑),林贤治、章德宁主编,中国工人出版社2002年版,第98页。
    ①英子:《死在理想之地》,收入《记忆》(第三辑),林贤治、章德宁主编,中国工人出版社2002年版,第101页。
    ②蔡翔:《重新书写历史》,《南方文坛》1998年总第65期,第16页。
    ③蔡翔:《神圣回忆》,《花城》1995年第6期,第147页。
    ①张承志:《金牧场》,作家出版社1989年版,第158—159页。此处评述参考了许子东:《为了忘却的集体记忆——解读50篇文革小说》,北京三联出版社2000年版,第217—218页。许子东这样发问:“问题的关键是,到底主人公是在阶级教育极左宣传所灌输的仇恨感逼迫下开了打戒呢?还是无意识地使用官方意识形态所造就的理由来帮助纵容自己宣泄暴力倾向?”
    ①许子东:《读张承志的<金牧场>和<金草地>》,《当代小说阅读笔记》,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22页。
    ②张承志:《十遍重写<金牧场>》,《聋子的耳朵》,河南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第75页。
    ③张承志:《十遍重写<金牧场>》,《聋子的耳朵》,河南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第75—76页。
    
    ①斯拉沃热·齐泽克:《幻想的瘟疫》,胡雨谭,叶肖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6—37页。
    ②爱德华·W·萨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北京三联出版社1999年版,第150页。
    ①吴洁瑾,姜丽钧:《上海地铁播出安全套广告被认定违法》,《东方早报》2008年3月25日,该文的网上出处:http://news.163.com/08/0325/09/47SBKCLK0001124J.html。
    ②张旭东:《本雅明的意义》,《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本雅明著,张旭东,魏文生译,北京三联出版社2007年4月第二版,第7页。
    ①刘再复、林岗:《二十世纪中国广义革命文学的终结》,《知识分子》杂志,1992年第七卷第三期,第23—29页。
    ①蒋智由:《醒狮歌》,《新民丛报》,梁启超主编,1903年25号“封面题跋”,转引自陈建华:《“革命”的现代性——中国革命话语考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259页。此处的分析,多受陈建华教授的启示,所用材料,不少转引自他的有关“群众”话语的论述,同时也给我提供了按图索骥的便利。
    ②齐泽克:《幻想的瘟疫》,胡雨谭,叶肖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9—11页。
    ①陈建华:《“革命”的现代性——中国革命话语考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265页。陈建华的说法是“近现代知识分子铸造的‘群众’有两副模子”。
    ②刘禾:《个人主义话语》,《语际书写——现代思想史写作批判纲要》,上海三联出版社1999年版,第53—57页。
    ③南帆:《后革命的转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6页。
    ④严复:《严复集·诗文》(第二册),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360页。
    ⑤陈建华:《“革命”的现代性——中国革命话语考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266页。
    ⑥陈建华:《“革命”的现代性——中国革命话语考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266页。
    ①汪晖:《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06页。
    ②汪晖:《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题词》,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页。
    ③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坟》,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第103页。
    
    ①夏济安:《鲁迅作品的黑暗面》,《夏济安选集》,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4页。
    ①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丁玲文集》(第二卷),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45—86页。
    ①陈建华:《“革命”的现代性——中国革命话语考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273页。
    ②丁玲:《一个人真实的一生——记胡也频》,《丁玲文集》(第五卷),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49页。
    ③李大钊:《庶民的胜利》,《李大钊选集》,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109—111页。
    ④李大钊:《知识阶级的胜利》,《李大钊选集》,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308页。
    ①罗家伦:《一年来我们学生运动底成功失败和将来应取的方针》,《新潮》1920年4号,转引自陈建华:《“革命”的现代性——中国革命话语考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267页。
    ②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二版,第864页。
    ③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二版,第1461页。
    ④瞿秋白:《鬼门关以外的战争》,《瞿秋白文集》(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54年版,第626页,第634页。
    ①刘剑梅:《革命与情爱——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中的女性身体与主题重述》,郭冰茹译,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9年版,第148页。此外,刘剑梅在该书的《丁玲:重塑新女性》(第139—151页)这部分对丁玲如何处理爱情与革命的冲突问题,有比较细致和深入的解读。
    ①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二版,第875页。
    ②陈湘静:《关于十七年文艺领导权问题的再思考》,《文艺理论与批评》2008年第5期,第98页。
    ①崔建飞:《毛泽东五谈王蒙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长城》2006年第2期,龙源期刊网收录该论文的网址:http://cn.qikan.com/Article/cace/cace200602/cace20060218.html。
    ②据年月日郭小川日记载,这一天下午他给邵荃麟打电话,在电话中,荃麟告诉我,说毛主席看了《宣教动态》登的《人民文学》怎样修改了《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大为震怒,说这是“缺德”、“损阴功”。引自陈湘静:《关于十七年文艺领导权问题的再思考》,《文艺理论与批评》2008年第5期,第100页。
    ③刘宾雁:《本报内部消息》,《人民文学》1956年第6期,第6页。
    ④何家槐:《从“本报内部消息”中的主要人物看刘宾雁的反党思想》,《人民文学》1958年第6期,第120—123页。
    ⑤陈湘静:《关于十七年文艺领导权问题的再思考》,《文艺理论与批评》2008年第5期,第98页。
    
    ①陈湘静:《关于十七年文艺领导权问题的再思考》,《文艺理论与批评》2008年第5期,第99页。
    ②刘宾雁:《本报内部消息(续)》,《人民文学》1956年第10期,第49页。
    ①毛泽东:《同新闻出版界代表的谈话》1957年3月10日,《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转引自陈湘静:《关于十七年文艺领导权问题的再思考》,《文艺理论与批评》2008年第5期,第95页。
    ②陈湘静:《关于十七年文艺领导权问题的再思考》,《文艺理论与批评》2008年第5期,第94页。
    ③洪子诚:《问题与方法》北京三联出版社2002年版,第288页。
    ①南帆:《后革命的转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页。
    ①《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5页。
    ②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89页。
    ③许子东:《为了忘却的集体记忆——解读50篇文革小说》,北京三联出版社2000年版,第182页。
    ①许子东:《为了忘却的集体记忆——解读50篇文革小说》,北京三联出版社2000年版,第168页。这一部分分析这些作品中对“群众”中“坏分子”的漫画式处理,对许子东的观点多有借鉴。
    ②陈世旭:《小镇上的将军》,《人民文学》1979年第12期,第104页,第101页。
    ③从维熙:《大墙下的红玉兰》,《1976—1986新十年争议作品选·小说卷(一)》,韦实编选,漓江出版社1987年版,第66页,第81页。对于马玉麟的相貌,小说有多处涉及,其中有一个地方葛翎还专门拿他作为“马家阔少”时的“风度翩翩,仪表堂堂”与现在作为与自己同为一室之囚时的“伸出手来象个五齿粪叉,脸上皱纹多得象蜘蛛网”作了比较,并得出结论:“他的黄金岁月,已随着新中国开国大典的扎炮声彻底完结”了。
    ④古华:《爬满青藤的木屋》,《古华获奖小说集》,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第220页。
    ⑤叶蔚林:《没有航标的河流上》,《中国新文艺大系·中篇小说集1977—1982(上)》,江晓天主编,中国文联出版社1985年版,第258页。
    ⑥林斤澜:《阳台》,《<北京文艺>短篇小说选(1979年)》,北京出版社,第57页。
    ⑦陆文夫:《献身》《中国新文艺大系·短篇小说集1977—1982(上)》,唐达成主编,中国文联出版社1986年版,第75页。
    ①许子东:《为了忘却的集体记忆——解读50篇文革小说》,北京三联出版社2000年版,第175页。
    ②叶蔚林:《没有航标的河流上》,《中国新文艺大系·中篇小说集1977—1982》(上),江晓天主编,中国文联出版社1985年版,第259页。
    ③许子东:《为了忘却的集体记忆》,北京三联出版社2000年版,第174页。许子东颇有感慨地评论道:“在这篇由茅盾、冰心、巴金等著名作家组成的评奖委员会评选出来的获奖作品中,出现这样脸谱化的笔墨,说明至少在文革后的某一段时期,中国的作家与读者,对人对事都是愤怒多于体察”。
    ①许子东:《为了忘却的集体记忆》,北京三联出版社2000年版,第184页。
    ②据自伊·库兹韦尔:《结构主义时代》,尹大贻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第196页。另福柯的《不正常的人》(钱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中有多处相关论述,但没找见所引原文,估计是不同的汉译版本有不同的表述的之故。
    ①王蒙:《蝴蝶》,《中国新文艺大系·中篇小说集1977—1982(上)》,江晓天主编,中国文联出版社1985年版,第345页。
    ②F.R.利维斯:《重估》,伦敦,1949年版,第50页,转引自特里·伊格尔顿:《沃尔特·本雅明或走向革命批评》,郭国良、陆汉臻译,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5页。
    ③张贤亮:《绿化树》,《张贤亮自选集之一:感情的历程》,作家出版社1993年版,第197页。
    ①南帆:《后革命的转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0页。
    ②张贤亮:《青春期》,《张贤亮读本:青春期》,时代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此处引文出自网络论坛:http://blog.stnn.cc/StBlogPageMain/Efp_BlogLogKan.aspx?cBlogLog=1000312113。
    ③王蒙:《蝴蝶》,《中国新文艺大系·中篇小说集1977—1982(上)》,江晓天主编,中国文联出版社1985年版,第323页。
    ①王蒙:《蝴蝶》,《中国新文艺大系·中篇小说集1977—1982》(上),江晓天主编,中国文联出版社1985年版,第323页。第349页。
    ②刘小枫:《现代化演进中的西方“文化大革命”》,《二十一世纪》1996年第十期,转引自许子东:《为了忘却的集体记忆——解读50篇文革小说》,北京三联出版社2000年版,第177页。
    ①王润滋:《寒夜里的哭声》,《卖蟹》,山东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81页。
    ②王润滋:《寒夜里的哭声》,《卖蟹》,山东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81—82页。
    ③王润滋:《寒夜里的哭声》,《卖蟹》,山东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82页。
    ④王润滋:《寒夜里的哭声》,《卖蟹》,山东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85页。
    ⑤王润滋:《寒夜里的哭声》,《卖蟹》,山东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90页。
    ⑥王润滋:《寒夜里的哭声》,《卖蟹》,山东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79页。
    
    ①王润滋:《寒夜里的哭声》,《卖蟹》,山东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81页。
    ②王润滋:《寒夜里的哭声》,《卖蟹》,山东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81页。
    ③王润滋:《寒夜里的哭声》,《卖蟹》,山东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89页。
    ④王润滋:《寒夜里的哭声》,《卖蟹》,山东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89—90页。
    ①方之:《内奸》,《北京文艺》1979年第三期,选自《北京文艺短篇小说选(1979年)》,北京出版社1980年版,第25—26页。
    ②周晓红:《人证》,《作家、评论家、编辑家联名推荐1987年全国短篇小说佳作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297—315页。
    ①周晓红:《人证》,《作家、评论家、编辑家联名推荐1987年全国短篇小说佳作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306页。
    ②叶广芩:《青木川》,《中国作家》2007年第8期,第59页。
    ③周晓红:《人证》,《作家、评论家、编辑家联名推荐1987年全国短篇小说佳作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308页。
    ①周晓红:《人证》,《作家、评论家、编辑家联名推荐1987年全国短篇小说佳作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309页。
    ②周晓红:《人证》,《作家、评论家、编辑家联名推荐1987年全国短篇小说佳作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303页。
    ①周晓红:《人证》,《作家、评论家、编辑家联名推荐1987年全国短篇小说佳作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309页。
    ②周晓红:《人证》,《作家、评论家、编辑家联名推荐1987年全国短篇小说佳作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305页。
    ③蔡翔:《青春·爱情·自然权利和性——当代文学的中国故事》,《文艺争鸣》2007年第10期,第11页。
    ①王润滋《内当家》,《卖蟹》,山东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18页,第14页。
    ①李欧梵:《来自铁屋子的声音》,《现代性的追求》,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第40页。
    ①莫言:《我们的七叔》,《花城》1999年第1期,第93—119页。
    ②曹征路:《霓虹》,《当代》2006年第5期,第132—142页。
    ③刘庆邦:《家园何处》,《小说界》1996年第4期,第131—163页。
    ①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二版,第13页。
    ②周扬:《新的人民的文艺——在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上关于解放区文艺运动的报告》,《人民文学》1949年第1期,第22页。
    ①茅盾:《为工农兵》,《文艺报》1949年7月第11期,转引自旷新年《“人民文学”:未完成的历史建构》,《文艺理论与批评》2005年第6期,第24页。此处对于旷新年有关“人民文学”的讨论,对我的论述多有启发,但他的观点颇多变化,我以为他的“新左翼文学”的讨论和“人民文学”的观点并不一致:前者在讨论“底层写作”时提倡回到1930年代以来的“左翼文学”,但左翼的“立意在反抗”的文学精神很显然和我们这个时代精神不怎么吻合的。而“人民文学”,强调“人民性”的建构,我以为是应该倡导的,是具有建设性的意见。
    ②周扬:《新的人民的文艺——在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上关于解放区文艺运动的报告》,《人民文学》1949年第1期,第22页。
    ③朱寨:《中国当代文艺思潮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36页。
    ①胡乔木回忆延安文艺界“整风”时曾说:“座谈会讲话正式发表不久,毛主席跟我讲,郭沫若和茅盾发表意见了,郭说‘凡事有经有权’。这话是毛主席直接跟我讲的,他对‘有经有权’的说法很欣赏,觉得得到了知音。郭沫若的意思是说文艺本身‘有经有权’,当然可以引申一下,说讲话本身也是有经常的道理和权宜之计的。”《胡乔木回忆毛泽东》(增订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60页。
    ②丁玲:《作为一种倾向来看——给肖也牧同志的一封信》,《文艺报》1951年8月第4卷第8期。收入《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五卷)(1949—1976),洪子诚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57页。
    ③康濯:《我对肖也牧创作思想的看法》,《文艺报》1951年10月第5卷第1期。转引自旷新年《人民文学:未完成的历史建构》,《文艺理论与批评》2005年第6期,第25页。
    ④旷新年:《人民文学:未完成的历史建构》,《文艺理论与批评》2005年第6期,第25页。
    ①旷新年:《人民文学:未完成的历史建构》,《文艺理论与批评》2005年第6期,第21—22页;第27—28页。
    ②韩少功:《回声》,《月兰》(中短篇小说集),广东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62—254页。
    ③张承志:《十遍重写<金牧场>》,《聋子的耳朵》,河南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第75—76页。
    ④余华:《1986年》,《现实一种——余华中短篇小说集上、下卷》青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26—267
    ①苏童:《群众来信》,《妻妾成群》(中短篇小说集),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65—310页。
    ②卢金地:《斗地主》,《山东文学·下半月》2008年第3期,“龙源期刊”网刊载此文的网址如下:http://cn.qikan.com/Article/shad/shad200803/shad20080301.html。
    ①钟晶晶:《家谱》,《人民文学》2005年第二期,第2—32页。
    ①李泽厚:《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东方出版社1987版,第35页。
    ②李锐:《传说之死》,长江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281页。《旧址》(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这部长篇小说是《传说之死》这部中篇小说的扩展,或者反过来,《传说之死》是《旧址》的缩写。这两部小说都描述了“造反派”在人们歌颂新社会的歌声中殴打和溺死李家族长的孙子学康的过程,只不过后者更加细致和煽情。
    
    ①莫言:《生死疲劳》,《长篇小说选刊》2006年S1期,第183—303页。
    ②尤凤伟:《合欢》,《乌鸦合欢》(尤凤伟自选集),作家出版社1997年版,第439—450页。
    ③白天光:《暴风骤雨》,《红岩》2006年第2期,第70—77页。
    ①朱文:《把穷人统统打昏》,《人民到底需不需要桑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4—85页。
    
    ①旷新年:《人民文学:未完成的历史建构》,《文艺理论与批评》2005年第6期,第21页。
    ②旷新年:《人民文学:未完成的历史建构》,《文艺理论与批评》2005年第6期,第28页。
    ①这是雨果在小说《九三年》原著《第六章:胜利之后的斗争》中的一句话,在中国青少年新世纪读书网所载的郑克鲁译本中,这句话被翻译成了“在革命的绝对性之上,是人性的绝对性。”此处引文出处的网址:http://www.cnread.net/cnread1/wgwx/y/yuguo/jsn/015.htm。
    ①石岩:《话剧<九三年>:语言的狂欢》,《南方周末》2004年5月27日文化版。
    ①其中的细节可以参看《<论“文学是人学”>发表的前前后后》,此文原载《文学报》,但此处引自中国网:http://www.sars.gov.cn/chinese/RS/418109.htm。
    ②齐格蒙特·鲍曼:《现代性与矛盾性》,劭迎生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1页。
    ①旷新年:《“新左翼文学”与历史的可能性》,《文艺理论与批评》2008年第6期,第17页。
    ①参阅《视界》杂志编辑的《<切·格瓦拉>档案》,载《视界》第二辑,2001年1月版,第167-191页。
    ②傅谨:《理想与人道的二律背反》,原载《东方文化》2001年第五期,收入《2001年最佳文论》,陈思和主编,春风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136-153页。
    ①傅谨:《理想与人道的二律背反》,原载《东方文化》2001年第五期,收入《2001年最佳文论》,陈思和主编,春风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136-153页。
    ②参阅《视界》杂志编辑的《<切·格瓦拉>档案》,载《视界》第二辑,2001年1月版,第167-191页。
    ①裴亮:《在人性·善恶·生死间的回眸——国家话剧院04年大戏<九三年>专访》,此处所引述的原始网址是:http://www.fan-theatre.com/ReadNews.asp?NewsID=1808。
    ②陶子:《至少成功了一半:观<巴黎公社的日子>》,原载“搜狐娱乐”板块,此处所引述的原始网址是:http://www.csonline.com.cn/pinglin/yulekantai/t20040508_172043.htm。
    ①雨果:《九三年》之第七章《封建制与革命》,郑克鲁译,其中郭文译为戈万。此处引自新世纪读书网的网址:http://www.cnread.net/cnread1/wgwx/y/yuguo/jsn/015.htm。
    ②孔庆东:《<九三年>与革命问题》,载《天涯》2005年第1期,第17页。
    ①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五月十八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3版,第8页。
    ①韩少功:《第四十三页》,《北京文学·精彩阅读》2008年8、9期合刊,第90—99页
    ①刘复生:《历史的遗忘症与暧昧的个人记忆——韩少功<第四十三页>解读》,《北京文学·精彩阅读》2008年8、9期合刊,第100页。
     ①齐泽克:《幻想的瘟疫》,胡雨谭,叶肖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2页。
    1、北村:《长征》,《收获》1999年第4期。
    2、白天光:《暴风骤雨》,《红岩》2006年第2期。
    3、曹征路:《霓虹》,《当代》2006年第5期。
    4、陈世旭:《小镇上的将军》,《人民文学》1979年第12期。
    5、陈忠实:《白鹿原》,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
    6、从维熙:《大墙下的红玉兰》,《1976—1986新十年争议作品选·小说卷(一)》,韦实编选,南宁:漓江出版社1987年版。
    7、邓一光:《父亲是个兵》,《上海文学》1995年第8期。
    8、丁玲:《我在霞村的时候》,《丁玲代表作》,黄河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莎菲女士的日记》,《丁玲文集》(第2卷),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一个人真实的一生——记胡也频》,《丁玲文集》(第五卷),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9、方之:《内奸》,载《北京文艺》1979年第三期,选自《北京文艺短篇小说选(1979年)》,北京:北京出版社1980年版。
    10、格非:《人面桃花》,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山河入梦》,《作家》2007年第3期。
    11、古华:《芙蓉镇》,《古华获奖小说集》,广州: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爬满青藤的木屋》,《古华获奖小说集》,广州: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
    12、韩少功:《回声》,《月兰》(小说集),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爸爸爸》,《爸爸爸》(小说集),北京:作家出版社1994年版,《女女女》,《爸爸爸》(小说集),北京:作家出版社1994年版,《暗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13、金河:《重逢》,《上海文学》1979年第4期。
    14、老鬼:《血色黄昏》,北京;工人出版社1987年版。
    15、李洱:《花腔》,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1919年的魔术师》,《午后的诗学》(李洱小说集),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16、李锐:《银城故事》,《收获》2002年第1期,《北京有个金太阳》,《收获》1993年第2期,《旧址》,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传说之死》,《传说之死》(李锐中短篇小说集),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17、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
    18、刘宾雁:《本报内部消息》,《人民文学》1956年第6期,《本报内部消息(续)》,《人民文学》1956年第10期。
    19、刘庆邦:《家园何处》,《小说界》1996年第4期。
    20、刘震云:《故乡天下黄花》,《黄花土塬》(小说集),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21、刘恒:《苍河白日梦》,《收获》1993年第1期。
    22、林斤澜:《阳台》,《<北京文艺>短篇小说选(1979年)》,北京:北京出版社1980年版。
    23、鲁迅:《风波》,《呐喊》,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56年版,《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坟》,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
    24、陆文夫:《献身》《中国新文艺大系·短篇小说集1977—1982(上)》,唐达成主编,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86年版。
    25、米兰?昆德拉:《笑忘录》,王东亮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
    26、莫言:《丰乳肥臀》,北京:工人出版社2003年版,《我们的七叔》,《花城》1999年第1期,《生死疲劳》,《长篇小说选刊》2006年S1期,《革命浪漫主义》,《白狗秋千架》(莫言小说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27、莫应丰:《桃源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28、穆旦:《智慧之歌》,《穆旦诗全集》,李方编,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
    29、曲波:《林海雪原》,北京:作家出版社1957年版。
    30、任晓雯:《曼娜回忆录》,《文学界》2006年第1期,《她们》,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
    31、石庆滨:《你的领章呢》,《光明日报》2004年6月30日B3版。
    32、杨争光:《从两个蛋开始》,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
    33、阎连科:《坚硬如水》,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受活》,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革命浪漫主义》,《上海文学》2004年8期,《风雅颂》,《西部?华语文学》2008年第2期。
    34、杨沫:《青春之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
    35、叶弥:《现在》,《钱币的正反两面》,花山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36、叶广芩:《青木川》,《中国作家》2007年第8期。
    37、叶蔚林:《没有航标的河流上》,《中国新文艺大系·中篇小说集1977—1982(上)》,江晓天主编,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85年版。
    38、英子:《死在理想之地》,收入《记忆》(第三辑),林贤治、章德宁主编,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2年版。
    39、于晓威:《陶琼小姐的1944年夏》《收获》2002年第5期。
    40、苏童:《群众来信》《妻妾成群》(苏童中短篇小说集),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41、余华:《十八岁出门远行》,《1986年》,《现实一种》(余华中短篇小说集),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42、尤凤伟:《远去的二姑》,《乌鸦合欢》,北京:作家出版社1997年版,《合欢》,《乌鸦合欢》,北京:作家出版社1997年版,《诺言》,《乌鸦合欢》,北京:作家出版社1997年版。
    43、王安忆:《启蒙时代》,《收获》2007年第2期。
    44、王蒙:《恋爱的季节》,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蝴蝶》,《中国新文艺大系·中篇小说集1977—1982(上)》,江晓天主编,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85年版。
    45、王润滋:《内当家》,《卖蟹》,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寒夜里的哭声》,《卖蟹》,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46、王小波:《革命时期的爱情》,《黄金时代》,北京:华夏出版社1994年版。
    47、宗璞:《红豆》,《人民文学》1957年第7期,收入李国文编选《当代小说珍本(上)》,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48、张承志:《金牧场》,北京:作家出版社1989年版,《十遍重写<金牧场>》,《聋子的耳朵》,郑州:河南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
    49、张贤亮:《青春期》,北京:时代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绿化树》,《感情的历程》,北京:作家出版1993年版。
    50、沈从文:《湘行散记》,北京:开明出版社1992年版。
    51、周立波:《暴风骤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第二版。
    52、周晓红:《人证》,《作家、评论家、编辑家联名推荐1987年全国短篇小说佳作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53、钟晶晶:《家谱》,《人民文学》2005年第二期。
    54、朱日亮:《闹红》,《山花》2006年第7期。
    55、朱文:《把穷人统统打昏》,《人民到底需不需要桑拿》,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56、毕希纳:《丹东之死》,《毕希纳文集》,李士硕、傅惟茨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
    57、札米亚京:《我们》,余丹等译,广州:花城出版社1989版。
    58、韩素因:《瑰宝》,孟军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阿里夫?德里克:《后革命氛围》,王宁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革命与历史——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起源(1919—1937)》,翁贺凯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阿尔伯特·莫德尔:《文学中的色情动机》,刘文荣译,上海:文汇出版社2006年版。
    3、艾梅兰:《竞争的话语——明清小说中的正统性、本真性及所生成之意义》,罗琳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4、奥·帕斯:《批评的激情——奥·帕斯谈创作》,赵振江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5、埃里克·霍布斯鲍姆:《史学家:历史神话的终结者》,马俊亚、郭英剑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6、爱德华·W·萨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版,《文化与帝国主义》,李琨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
    7、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8、安敏成:《现实主义的限制——革命时代的中国小说》,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8、保尔·科利:《虚构叙事中时间的塑形》,王文融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
    9、保罗·康纳顿:《社会如何记忆》,纳日碧力格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0、本雅明:《本雅明:作品与画像》,孙冰编,上海:文汇出版社1999年版,《德国悲剧的起源》,陈永国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张旭东,魏文生译,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4月第二版。
    11、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叡人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2、本杰明·I·史密兹:《中国的共产主义与毛泽东的崛起》,陈玮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3、布迪厄:《艺术的法则》,刘晖译,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14、陈建华:《“革命”的现代性——中国革命话语考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革命与形式——茅盾早期小说的现代性展开》,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5、陈晓明:《表意的焦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16、陈顺馨:《中国当代文学的叙事与性别》,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17、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何一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8、董之林:《旧梦新知——“十七年”小说论稿》,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9、杜赞奇:《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民族主义与中国现代史研究》,王宪明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20、菲利普·巴格比:《文化:历史的投影》,夏克、李天纲、陈江岚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21、哈贝马斯:《合法化危机》,刘北成、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2、费尔南多·艾因萨等:《大革命与乌托邦》,张穗华主编,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年版。
    23、佛克马、蚁布思:《文学研究与文化参与》,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24、葛红兵:《障碍与认同:中国当代文化问题》,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年版。《轻快的柔板》,花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正午的诗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20世纪中国文艺思想史论》(三卷本),上海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5、葛红兵、宋耕:《身体政治》(与合着),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6年版。
    26、耿占春:《中魔的镜子》,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
    27、公羊编:《思潮——中国新“左”派及其影响》,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28、郭志刚等:《中国当代文学初稿》,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29、赫伯特?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单向度的人——发达资本主义社会意识形态研究》,张峰、吕世平译,重庆出版社1988年版。
    30、贺照田编:《后发展国家的现代性问题》,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31、洪子诚:《问题与方法》北京三联出版社2002年版,《当代文学概观》,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五卷)(1949—1976),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32、海登·怀特:《元史学:19世纪欧洲的历史想象》,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后现代历史叙事学》,陈永国、张万娟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33、黄子平:《“灰阑”中的叙述》,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革命·历史·小说》,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34、胡乔木:《胡乔木回忆毛泽东》(增订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35、凯特米·利特:《性的政治》,钟良明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36、吉布森·格雷汉姆:《资本主义神话的终结——关于政治经济学的女性主义批判》,陈冬生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37、吉尔·德勒兹:《普鲁斯特与符号》,姜宇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
    38、卡米拉·帕格利亚:《性面具》,王玫、王锋、李巧梅、萧湛译,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9、旷新年:《1928:革命文学》,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40、蒋庆:《政治儒学》,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版。
    41、雷蒙·威廉斯:《现代悲剧》,丁尔苏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
    42、李大钊:《李大钊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
    43、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上海:东方出版社1987版。
    44、李欧梵:《现代性的追求》,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版。
    45、李杨:《抗争宿命之路》,北京: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50—70年代中国文学经典再解读》,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46、李世涛编:《知识分子立场》(三卷本),北京:时代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47、梁启超:《饮冰室合集(第六册)?专集之四》,北京:中华书局1989版。
    48、刘剑梅:《革命与情爱——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中的女性身体与主题重建》,郭冰茹译,上海:三联出版社2009年1月版。
    49、刘复生:《历史的浮桥——世纪之交的“主旋律小说”研究》,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0、刘禾:《语际书写——现代思想史写作批判纲要》,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51、刘小枫:《沉重的肉身——现代性伦理的叙事纬语》,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
    52、罗兰?巴特:《符号学原理——结构主义文学理论文选》,李幼蒸译,北京三联出版社1988年版。
    53、罗岗、倪文尖编:《90年代思想文选》(三卷),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54、罗丽莎:《另类的现代性:改革开放时代中国性别化的渴望》,黄新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55、卢卡奇(卢卡契):《历史与阶级意识》,杜章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卢卡奇早期文选》,张亮、吴勇立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科斯选集》,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路易波拿巴的五月十八日》(第一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3版。
    57、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顾爱彬,李瑞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58、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59、莫里斯·梅斯纳:《马克思主义、毛泽东主义与乌托邦主义》,张宁、陈铭康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0、莫里斯·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61、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62、米歇尔?福柯:《性经验史》,畲碧平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不正常的人》,钱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知识考古学》,刘北成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第二版。
    63、南帆:《后革命的转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4、尼采:《哲学与真理》,田立年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3年版
    65、潘知常:《反美学》,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版。
    66、普实克:《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论文集》,李燕乔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67、齐格蒙特?鲍曼:《现代性与矛盾性》,劭迎生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废弃的生命》,谷蕾、胡欣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68、齐泽克:《幻想的瘟疫》,胡雨谭,叶肖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图绘意识形态》,方杰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年版,《易碎的绝对——基督教遗产为何值得奋斗?》,蒋桂琴、胡大平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69、乔治·巴塔耶:《文学与恶》,董澄波译,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年版。
    70、瞿秋白:《瞿秋白文集》(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4年版。
    71、让—弗朗索瓦·利奥塔:《非人——时间漫谈》,罗国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72、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73、史景迁:《天安门——知识分子与中国革命》,尹庆军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74、斯特劳斯:《苏格拉底问题与现代性──施特劳斯讲演与论文集(卷二)》,刘小枫编,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年版。
    75、特里?伊格尔顿:《后现代主义的幻象》,华明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美学意识形态》,王杰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历史中的政治、哲学、爱欲》,马海良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沃尔特·本雅明或走向革命批评》,郭国良、陆汉臻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
    76、唐小兵:《英雄与凡人的时代:解读20世纪》,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再解读:大众文化与意识形态》(增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77、托马斯·卡莱尔:《卡莱尔文学史演讲集》,姜智芹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78、王斑:《全球化阴影下的历史与记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历史的崇高形象——二十世纪中国哦的美学与政治》,孟祥春译,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版。
    79、汪晖:《死火重温》,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汪晖自选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80、汪晖、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
    81、汪民安、陈永国、马海良等编选:《后现代性的哲学话语:从福柯到萨义德》,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82、王晓明主编:《在新意识形态的笼罩下》,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上下卷),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3年版。
    83、王德威:《想象中国的方法》,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现代中国小说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当代小说二十家》,北京三联出版社2006年版。
    84、王一川:《中国现代卡利斯马典型——二十世纪小说人物的修辞论阐释》,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85、薇思瓦纳珊编:《权力、政治与文化——萨义德访谈录》,单德兴译,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2006年版。
    86、魏朝勇:《民国时期的政治想象》,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87、夏济安:《夏济安选集》,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88、席宣、金春明:《“文化大革命”简史》,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6年版。
    89、许宝强、汪晖编:《发展的幻象》,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90、许纪霖:《另一种启蒙》,广州:花城出版社2000年版,《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论》(上下卷),上海:东方出版社2000年版。
    91、许子东:《当代小说阅读笔记》,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为了忘却的集体记忆——解读50篇文革小说》,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版。
    92、西北大学中文系现代文学研究室编:《<创业史>评论集》,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93、严复:《严复集·诗文》(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版。
    94、杨厚均:《革命历史图景与民族国家想象:新中国革命历史长篇小说再解读》,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95、杨沫等:《<青春之歌>:从小说到电影》,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年版。
    96、伊·库兹韦尔:《结构主义时代》,尹大贻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
    97、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张旭东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政治无意识——作为社会象征行为的叙事》,王逢振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版。
    98、詹姆斯·费伦:《作为修辞的叙事:技巧、读者、伦理、意识形态》,陈永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99、詹姆斯·汤森、布兰特利·沃马克:《中国政治》,顾速、董方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00、章国锋:《关于一个公正世界的“乌托邦”构想》,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01、张旭东:《批评的踪迹——文化理论与文化批评(1985-2002)》,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
    102、张钟、洪子诚、畲树森等主编《当代文学概观》,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
    103、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现代文学研究室编:《“革命文学”论争资料选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104、朱寨:《中国当代文艺思潮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105、赵一凡等编译:《后现代主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后现代主义1999年版。
    106、赵毅衡:《苦恼的叙述者——中国小说的叙述形式与中国文化》,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
    107、张灏:《重访五四:论五四的两歧性》,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08、张散、马明仁编:《有争议的性爱描写》,延边:延边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109、张京媛主编:《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10、麦克法夸尔、费正清:《剑桥中国人民共和国史:革命的中国的兴起(1949—1965),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111、朱金顺:《新文学资料引论》,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6年版。
    112、张国义编:《生命游戏的水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113、Anderson, Marston(安敏成),The Limits of Realism:Cheinese Fiction in the Revolutionary period.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0.
    114、Chen, Xiaomei(陈晓梅).Occidentalism:A Theory of Counter-Discourse inPost-Mao China.Oxford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115、ELIZABETH J. PERRY(裴宜理)Reclaiming the Chinese Revolution,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 67,No. 4 (November) 2008.
    116、Lu Tonglin(吕彤邻). Misogymy, Cultural Nihilism, and Oppositional Politics: Contemporary Chinese Experimental Fiction.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117、Rey Chow(周蕾), Modern Chinese Literary Cultural Studies in the Age of Theory:Reimagining a Field. Durham and London:Duke University press,2000.
    118、TSI-An HSIA(夏济安), The Gate of Darkness:Studies on the Leftist Literary Movement in China.Seattle and London:Washington University press 1968.Wang,
    119、David Der-wei(王德威),The Monster That is History:History, Violence, and Fictional Writing in Twentieth-Century China.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7
    1、杨霞:《“文革”后中国小说中的“革命记忆”(1919—1949)》(硕士论文),导师何言宏教授,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答辩。
    2、张立:《论新时期小说中的桃源叙事》(硕士论文),导师范培松,苏州大学2007年答辩。
    3、吕海琛:《解构与重建——十七年文学中的伦理嬗变》(博士论文),导师李新宇,吉林大学2008年答辩。
    4、赵歌东:《启蒙与革命》(博士论文),导师李新宇教授,吉林大学2006年答辩。
    5、徐英春:《一种故事,两种说法——革命历史小说与新历史小说比较研究》(博士论文),导师刘中树教授,吉林大学2005年答辩
    6、杨鼎:《“后革命”时代的革命历史影视剧研究》(博士论文),导师吴秀明教授,浙江大学2008年5月答辩。
    7、郭剑敏:《革命?历史?叙事》(博士论文),导师吴秀明教授,浙江大学2006年答辩。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