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王三》异读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王三》即《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在《切韻》系書中,底本較接近陸法言原書,而整體面貌時代又相對靠後,是經王仁昫刊補的一系非常重要的《切韻》傳書,《王三》寫卷也是迄今所見最完整的《切韻》系韻書寫卷,歷來是學界研究的重要材料。
     《王三》的異讀情況現有研究較少深入,本文以此為切入點,進行專题研究,以期為韻書及異讀等熱點研究增加新的文本經驗.
     《王三》異讀大部分是一字二音,少量為一字三音或四音。明確注出又音的紀錄共2451條,未明確注出又音而據字頭重出可索隱異讀關係的紀錄共2087條。比較兩類又音紀録可知,韻書卷次越靠前,撰者或抄者越是勤於音注;撰者或抄者確實曾著意在去聲卷中多施筆墨以提醒去聲的特殊性;入聲又音失注除和卷次靠後有關,可能遗反映了撰者和抄者對入聲異讀的敏感度。
     《王三》異讀的注音術語基本形式是反切注音法和直音注音法,“N音”、“同音呼別”等其他形式反映了《王三》注音的靈活性。“本音某/本某某反”、“又音某聲/本音某聲”等術語《廣韻》習見而《王三》未見,反映了唐宋學術發展的進步,也暗示了時人對音節結構分析的認識水平。
     《王三》對前書又音的繼承非常忠誠。《王三》和箋三又音的吻合度非常高,兩書一脈相傳的說法可以確信。《王三》和《切二》的又音吻合情況說明《王三》和《切二》的關係比與箋三的關係還要密切一些。箋三、《切二》、《王三》從母書中繼承了共同的又音紀錄,又彼此獨立增注又音,《王三》增注最多,三書增注的都不是時音。
     《王三》的異讀從文獻上可以溯源為前人的典籍音注。生成原因大致有假借、誤認聲旁、方俗差異、語流音變、音以義別。
     《王三》地名異讀主要反映的不是方言差異。個別僅是文字現象。聲母異讀反映的大多不是歷史音變關係,而是上古時期語音就已走了不同的發展道路。韻母異讀有歷史音變的反映,更多的情況可以直接追溯到上古時期。聲調異讀有關涉上聲的傾向,應該是四聲產生的表徵。地名異讀中有聲旁類推的現象。
In the series of Qieyun(切韻),Wangsan(王三),also named Wang Renxu Kanmiu-Buque Qieyun(王仁昫舒刊謬補缺切韻),which is similar to the original work writen by Lu Fayan(陸法言) and has a late appearance,is an important branch supplemented by Wang Renxu(王仁昫).As so far,this manuscript is the completest one in the series of Qieyun(切韻),scholars regard it as a stuff worth their while.
     This study makes the alternative pronunciations of Wangsan(王三),lacking deep researches now,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 to a special subject,with the wish of adding new knowledge to the hot studying spots such as rhyme books and alternative pronunciations.
     In Wangsan(王三),if one character has different readings,the general situation is that one character correlates with two readings,only a small part have three or four readings.There are 2,451 notes marked with another reading,2,087 notes without marking,but we can also find the relationship relying on the appearance of the same character in different rhymes of the book.Compare these two classes,we can find that the anteriorer the volume is,the harder the writer or copyist noted the reading;the writer or copyist indeed paid more attention to sound notation in qusheng(去聲) volume in order to indicate the particularity of qusheng(去聲) reading;except for the rear location,the loss of the sound notation in annotation in rusheng(入聲) volume may reflect the sensitivity of the writer or copyist to rusheng(入聲) reasding.
     Frequentally,Wangsan(王三) uses fanqie(反切) or character to note sound in annotation.According to terms "N yin"(N音)"tongyin-hubie"(同音呼别),we can understand the flexibility of sound notation in Wangsan(王三).The notation terms "ben-yinmou/ben-moumoufan"(本音某/本某某反) "youyin-mousheng/benyin-mousheng"(又音某聲/本音某聲),which can't be found in Wangsan(王三),whereas common in Guangyun(廣韻),not only reflect the scholastic progress in Tang and Song dynasty,but also tell us the ancients' cognitive level of the analysis of syllable.
     Wangsan(王三) is loyal to ancestral rhyme books.Wangsan(王三) is similar to Jiangsan(笺三),so we can trust that the latter passed a lot of message to the former. The coincidence in alternative pronunciations between Wangsan(王三) and Qieer(切二) tells us that the tie between these two books is closer than the one between Wangsan(王三) and Jiangsan(笺三).Wangsan(王三) Qieer(切二) and Jiangsan(笺三) inherited a great deal of same sound notations in annotations from their mother book,on the other hand,they added sound notations in annotations all alone. Wangsan(王三) added most.Which were added in these three books were mostly not the readings used then.
     The alternative pronunciations in Wangsan(王三) can be traced to the early sound notations in ancient literature.They resulted in character borrowing, shengpang(聲旁) mistaking,difference between dialects,sound change in speaking, different sounds related to different meanings,and so on.
     In Wangsan(王三),generally speaking,the alternative pronunciations of geographical name don't reflect dialectal differences.Very few are just character phenomena.The majority of the alternative pronunciations of initial are not the results of historical sound change,but of different roads from ancient times.Some of the alternative pronunciations of rhyme are the results of historical sound change,and more can be directly traced to ancient times.The alternative pronunciations of tone tend to involve qusheng(去聲) reading,this tendency should be the sign of the birth of four tones.Part of geographical names have alternative pronunciations because of the analogy of shengpang(聲旁).
引文
[1]周祖謨《唐五代韻書集存》,中華書局,1983年,第885頁。
    [2]“書”字《王二》、P.2129號作“寫”。
    [1]張照等《石渠寶笈·初編》,《四庫全書》,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第825册,第182頁。
    [2]《王三》各卷韻目前記本卷字數,四卷分別為12063、12016、12014、12077。平聲卷斷不能僅收12063字,是知《王三》上平、下平置於一卷實為誤合,而非體例如是。《切韻》系書上平、下平分卷是常例。
    [3]周祖謨《唐五代韻書集存》,中華書局,1983年,第7-9頁。
    [4]周祖謨《唐五代韻書集存》,中華書局,1983年,第851頁。
    [1]唐蘭跋語今亦見附於龍宇純《唐寫全本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校箋》,香港中文大學,1968年。
    [2]周祖謨《王仁昫切韻著作年代釋疑》,《問學集》,中華書局,1966年,第485-493頁。
    [3]魏建功《故宮完整本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緒論之甲》,1949年。原載《國學季刊》第7卷第2期,1951年。又見魏建功《魏建功文集》(第二卷),江蘇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575-649頁。
    [4]即《王一》。
    [5]魏建功《故宮完整本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緒論之甲》,《魏建功文集》(第二卷),江蘇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575頁。
    [6]魏建功《故宮完整本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緒論之甲》,《魏建功文集》(第二卷),江蘇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642頁。
    [7]魏建功《故宮完整本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緒論之甲》,《魏建功文集》(第二卷),江蘇教育出版社, 2001年,第645頁。
    [1]“苦”原作“若”,兹徑改,據龍宇純《唐寫全本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校箋》,香港中文大學,1968年,校箋部分第2頁。
    [2]《王三》卷殘,“為刊謬”三字不得見,兹徑補,據龍宇純《唐寫全本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校箋》,香港中文大學,1968年,校箋部分第2頁。
    [3]“韻”原作“清”,兹徑改,據龍宇純《唐寫全本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校箋》,香港中文大學,1968年,校箋部分第2頁。
    [4]“斯”前原有“須”字,衍,兹徑刪,據龍宇純《唐寫全本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校箋》,香港中文大學,1968年,校箋部分第2頁。
    [4]“亦”前原有“涉”字,衍,兹徑刪,據龍宇純《唐寫全本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校箋》,香港中文大學,1968年,校箋部分第2頁。
    [5]周祖謨《唐五代韻書集存》,中華書局,1983年,第434頁。《集存》卷底漫漶不清,今録文據龍宇純《唐寫全本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校箋》,香港中文大學,1968年,摹録部分第1頁。
    [1]唐蘭《唐寫本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跋》,見龍宇純《唐寫全本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校箋》,香港中文大學,1968华,唐蘭跋文部分第1-2頁。
    [2]王利器《顏氏家訓集解》,中華書局,1993年,第529頁。
    [3]周祖謨《唐五代韻書集存》,中華書局,1983年,第7頁。
    [4]“莧”即“莞”字,敦煌俗書如是,兹徑録,《王三》同。
    [5]趙誠《中國古代韻書》,中華書局,1979年,第36頁。S.2683、《王三》本文依原卷過録,分別據周祖謨《唐五代韻書集存》,中華書局,1983年,第66頁,第479頁。
    [6]關长龍、曾波《敦煌韻書斯二○五五之謎》,《浙江與敦煌學:常書鴻先生誕辰一百周年紀念文集》,浙江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450頁。
    [1]周祖謨《唐五代韻書集存》,中華書局,1983年,第832頁。
    [2]周祖謨統計為16871字,見周祖謨《唐五代韻書集存》,中華書局,1983年,第887頁。
    [3]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又,中華書局,2006年。
    [4]黃典誡《<切韻>綜合研究》,廈門大學出版社,1994年,第252-338頁。
    [1]金慶淑《<廣韻>又音字與上古方音之研究·摘要》,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所博士學位論文,1993年。見http://192.83.186.202/theabs/site/sh/detail_result.jsp。
    [2]姜嬉遠《唐寫全本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多音字初探·摘要》,臺灣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學 位論文,1994。見http://192.83.186.202/theabs/site/sh/detail.result.jsp。
    [3]原载《輔仁學志》第13卷1、2合期,1945年。又見周祖謨《問學集》,中華書局,1966年,第81-119頁。
    [4]科學出版社,1958年。又,中華書局,1980年。
    [5]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又,商務印書館,2007年。
    [1]方孝岳《論<經典釋文>的音切和版本》,《中山大學學報》1979年第3期,第51-53頁。
    [1]李榮《隋代詩文用韻與<廣韻>的又音》,《音韻存稿》,商務印書館,1982年,第210-211頁。
    [2]原為上海師範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0年。
    [3]沈建民《<經典釋文>音切研究》,中華書局,2007年,第103-117頁。
    [1]龍宇純《唐寫全本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校箋》,香港中文大學,1968年,校箋部分第137頁。
    [2]此字《唐韻》存殘迹,右上部殘,兹據小注補出。
    [3]龍宇純《唐寫全本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校箋》,香港中文大學,1968年,校箋部分第459頁。
    [4]此重文符龍宇純校依底卷過録。此號所代當為“(?)”字,不當因“上是(?)爛”為“(?)”字注文而誤識作“(?)”。
    [5]龍宇純《唐寫全本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校箋》,香港中文大學,1968年,校箋部分第22頁。
    [1]龍宇純《唐寫全本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校箋》,香港中文大學,1968年,校箋部分第261頁。
    [2]龍宇純《唐寫全本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校箋》,香港中文大學,1968年,校箋部分第56頁。
    [1]從單純数據看,上聲和平聲異讀最多,但是平聲字数差不多是其他聲調的兩倍。
    [2]平去2.79%(=187/6714),上去3.17%(=103/3251),入去2.25%(=78/3467)。
    [1]該音底卷字頭作“(?)”。
    [2]黃焯《經典釋文彙校》,中華書局,1980年,第166頁。
    [3]范新幹《東晉劉昌宗音研究》,崇文書局,2002年,第41頁。
    [4]禡韻和陌韻。
    [1]底卷為重文符“(?)”,今依龍宇純校改作“慝”。見龍宇純《唐寫全本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校箋》,香港中文大學,1968年,校箋部分第715頁。
    [1]底卷作“撓”。龍宇純校云:“正文撓字王一、王二、唐韻、廣韻並作橈,當從之。”見龍宇純《唐寫全本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校箋》,香港中文大學,1968年,校箋部分第529頁。
    [2]“之若反”底卷作“之言也”。龍宇純校云:“之言也,當從唐韻作之若反,廣韻云之若切。”見龍宇純《唐寫全本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校箋》,香港中文大學,1968年,校箋部分第710頁。
    [3]底卷作“撫”。龍宇純校云:“撫當依切三、王一、廣韻作墲,本書虞韻武夫反字亦作墲。”見龍宇純《唐寫全本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校箋》,香港中文大學,1968年,校箋部分第66頁。
    [4]底卷作“迨”。龍宇純校云:“又音迨,迨當從王一作迢。”見龍宇純《唐寫全本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校箋》,香港中文大學,1968年,校箋部分第156頁。
    [5]龍宇純校云:“紇音當作音紇。”見龍宇純《唐寫全本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校箋》,香港中文大學,1968年,校箋部分第486頁。
    [1]龍宇純《唐寫全本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校箋》,香港中文大學,1968年,校箋部分第707頁。
    [2]底卷作“(車印)”。龍宇純校云:“(車印)當作(車印)。字林(車印),轎也。”見龍宇純《唐寫全本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校箋》,香港中文大學,1968年,校箋部分第525頁。
    [3]龍宇純《唐寫全本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校箋》,香港中文大學,1968年,校箋部分第525頁。
    [4]底卷作“箾”。龍宇純校云:“箾當從切三、廣韻作(?)。”見龍宇純《唐寫全本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校箋》,香港中文大學,1968年,校箋部分第663頁。
    [1]底卷作“(?)”。龍宇純校云:“當從廣韻作(氵刃),故字又讀乃見反。”見龍宇純《唐寫全本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校箋》,香港中文大學,1968年,校箋部分第208頁。
    [2]龍宇純《唐寫全本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校箋》,香港中文大學,1968年,校箋部分第432-433頁。
    [3]龍宇純《唐寫全本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校箋》,香港中文大學,1968年,校箋部分第90頁。
    [4]黄笑山《<切韻>和中唐五代音位系統》,文津出版社,1995年,第126頁。
    [1]底卷作“撬”。龍宇純校云:“撬當從廣韻作橇。”見龍宇純《唐寫全本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校箋》,香港中文大學,1968年,校箋部分第168頁。
    [2]葛信益《<廣韻>異讀字釋例》,《廣韻叢考》,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3年,第88頁。
    [3]該五種殘卷均属“长孫訥言箋注本《切韻》”一類,後四種殘葉可綴合成一個卷子。
    [4]見《切二》《王二》首卷韻目前長孫訥言序,周祖謨《唐五代韻書集存》,中華書局,1983年,第150頁,第535頁。
    [5]曹潔《裴務齊正字本<刊謬補缺切韻>研究》,南京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7年,第22頁。
    [6]徐朝東《蔣藏本<唐韻>研究》(待刊稿),商務印書館,2008年,第25頁。
    [7]徐朝東《蔣藏本<唐韻>研究》(待刊稿),商務印書館,2008年,第25頁
    [1]周祖謨《唐五代韻書集存》,中華書局,1983年,第843頁。
    [2]周祖謨《唐五代韻書集存》,中華書局,1983年,第851頁。
    [3]周祖謨《唐五代韻書集存》,中華書局,1983年,第73頁。
    [4]P.3693號“(?)”字脫,又視戰反誤系於“輾”下。
    [1]龍宇純《唐寫全本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校箋》,香港中文大學,1968年,校箋部分第392頁。
    [1]龍宇純《唐寫全本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校箋》,香港中文大學,1968年,校箋部分第380-381頁。
    [1]《王三》“拔”字脫,“拔”字義誤系於“(?)”字下。見龍宇純《唐寫全本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校箋》,香港中文大學,1968年,校箋部分第636-637頁。
    [1]周祖謨《唐五代韻書集存》,中華書局,1983年,第851頁。
    [2]周祖謨《唐五代韻書集存》,中華書局,1983年,第835頁。
    [1]余迺永《新校互註宋本廣韻》(增訂本),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年,第33頁。
    [2]《王三》誤作“髮”。
    [1]底卷作“樹”。龍宇純校云:“樹字王一同,當從切三、王二、廣韻作柎。”見龍宇純《唐寫全本王仁昫 刊謬補缺切韻校箋》,香港中文大學,1968年,校箋部分第295頁。
    [2]底卷作“(彳兆)”。龍宇純校云:“(彳兆)字切三同。廣韻作佻,與詩合。集韻佻或作(彳兆)。”見龍宇純《唐寫全本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校箋》,香港中文大學,1968年,校箋部分第156頁。
    [3]底卷作“(彳兆)(?)”,今依龍宇純校改作“佻佻”。見龍宇純《唐寫全本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校箋》,香港中文大學,1968年,校箋部分第156頁。
    [1]底卷作“右”。龍宇純校云:“右當作左。”見龍宇純《唐寫全本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校箋》,香港中文大學,1968年,校箋部分第238頁。
    [2]底卷作“決”。龍宇純校云:“決當從王一、廣韻作快。”見龍宇純《唐寫全本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校箋》,香港中文大學,1968年,校箋部分第147頁。
    [3]底卷作“又況晚二反”。龍宇純校云:“王一無二字,本書誤衍。”見龍宇纯《唐寫全本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校箋》,香港中文大學,1968年,校箋部分第147頁。
    [4]龍宇純校云:“遵當從切三、王一、王二、廣韻作導。”見龍宇純《唐寫全本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校箋》,香港中文大學,1968年,校箋部分第303頁。
    [5]龍宇純校云:“衙下當從諸書補衙字或重文。”見龍宇純《唐寫全本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校箋》,香港中文大學,1968年,校箋部分第303頁。
    [1]龍宇純校云:“醬字王二、S.6012、唐韻、廣韻並作漿,當從之。”見龍宇純《唐寫全本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校箋》,香港中文大學,1968年,校箋部分第718頁。
    [2]龍宇純校云:“攙搶二字王一同,當從廣韻從木作槍欃,爾雅釋天云彗星為槍欃。”見龍宇純《唐寫全本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校箋》,香港中文大學,1968年,校箋部分第224頁。
    [3]龍宇純校云:“得蓋符字之誤。”見龍宇純《唐寫全本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校箋》,香港中文大學,1968年,校箋部分第349頁。黄笑山師云:“‘得'蓋‘復'之訛?然《切韻》系書無此上字。”
    [4]葛信益《<廣韻>異讀字發生之原因》,原作於1947年,後收入葛信益《廣韻叢考》,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3年,第3-9頁。
    [1]趙振鐸《<廣韻>的又讀字》,《音韻學研究》(第1輯),中華書局,1984年,第314-329頁。
    [2]黄焯《經典釋文彙校》,中華書局,1980年,第266頁。
    [3]底卷作“(睪攴)”。
    [1]《王二》字作“(歺睪)”,注文言“又作(睪攴)”。
    [2]底卷作“愽”。
    [3]龍宇純校云:“疑列為別字之誤。”見龍宇純《唐寫全本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校箋》,香港中文大學,1968年,校箋部分第661頁。
    [4]底卷字頭及注文皆作“朳”。
    [5]向熹《詩經詞典》(修訂本),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0頁。“吳大徵”當為“吳大澂”。
    [6]底卷作“(巵尃)”,視其收韻,本意右旁作“尃”。兹徑録作“(巵尃)”。
    [1]各地音讀摘自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語言學教研室《漢語方音字匯》(第二版),語文出版社,2003年,第176頁。
    [2][法]沙加爾《沙加爾的評論》,[美]王士元主编,李葆嘉主譯《漢語的祖先》,中華書局,2005年,第540頁。
    [1]龍宇純校云:“十當作千。”見龍宇純《唐寫全本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校箋》,香港中文大學,1968年,校箋部分第713頁。
    [2]史有為《外來詞:異文化的使者》,上海辭書出版社,2004年,第111頁。
    [3]鄭張尚芳《上古音系》,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462頁。
    [4]潘悟雲《漢語歷史音韻學》,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17-118頁。
    [1]“(馬宅)”是“(馬乇)”因受“駝”的偏旁類化而成的構件繁化字。“(馬乇)”“(馬宅)”都是新造字。
    [2]龍宇純校云:“更字王一作敬,廣韻同,迎敬同三等,更屬二等,此或由誤寫。”見龍宇純《唐寫全本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校箋》,香港中文大學,1968年,校箋部分第553頁。
    [3]即《廣韻》映韻,此依《王三》韻目。
    [4]即《廣韻》映韻,此照録《王二》韻目。
    [5]龍宇純校云:“疑此呼是乎字之誤。”見龍宇純《唐寫全本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校箋》,香港中文大學,1968年,校箋部分第691頁。按,《王三·盍韻》無曉母。
    [1]潘悟雲《喉音考》,《民族語文》,1997年第5期,第10-24頁。
    [1]參李格非主编《漢語大字典》(簡編本),四川辭書出版社,湖北辭書出版社,1996年,第1695頁。
    [2]越南北部部分地區原屬中國,漢朝為交趾郡,見《漢書·地理志》。越南今不屬中國。
    [3]四川和河南的地名數都是5個,考慮到雲南之“洱”出罷谷山,原屬益州轄區,益州治所在今成都,故將四川置前。
    [1]周振鶴、游汝傑《方言與中國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第2版),2006年,第39頁。
    [2]四川的見重得因於秦末開始對四川的開發。(見第51頁“汶”字條)
    [1]底卷作“睡”。龍宇純校云:“睡字切三、王一、王二、廣韻並作腄,與漢志合,當從之。”見龍宇純《唐寫全本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校箋》,香港中文大學,1968年,校箋部分第237頁。兹徑改。字另見支韻竹垂反,訓“(?)眂也”。按,“(?)眂”形訛,《說文·肉部》:“腄,瘢胝也。”
    [2]李格非主编《漢語大字典》(簡编本),四川辭書出版社,湖北辭書出版社,1996年,第975頁。
    [3]龍宇純《唐寫全本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校箋》,香港中文大學,1968年,校箋部分第237頁。
    [4]葛信益《<廣韻>異讀字有誤認聲旁之訛音》,作於1947年。今見葛信益《廣韻叢考》,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3年,第10-13頁。
    [5]李格非主编《漢語大字典》(簡编本),四川辭書出版社,湖北辭書出版社,1996年,第2051頁。
    [1]底卷殘泐,留兩小字空。
    [2]即《廣韻》鍚韻,此照録《王二》韻目。
    [3]李格非主编《漢語大字典》(簡编本),四川辭書出版社,湖北辭書出版社,1996年,第385頁。
    [4]此“疑也”不可解,或為“九嶷”之省訛,或本欲書“山也”,因音寫誤。
    [5]屬“增訓加字本《切韻》”一類,周祖謨《唐五代韻書集存》,中華書局,1983年,第8頁。
    [1]底卷作“(山氏)”。
    [2]李格非主编《漢語大字典》(簡编本),四川辭書出版社,湖北辭書出版社,1996年,第761頁。
    [3]李格非主编《漢語大字典》(簡编本),四川辭書出版社,湖北辭書出版社,1996年,第792頁。
    [4]呂浩校云:“‘出水益州'當作‘水出益州'。”見呂浩《<篆隸萬象名義>校釋》,學林出版社,2006年,第301頁。
    [1]底卷作“許”。兹據龍宇純校改。見龍宇純《唐寫全本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校箋》,香港中文大學,1968年,校箋部分第224頁。
    [1]李方桂原書作~(**)hn-或~(**)hnr-。見李方桂《上古音研究》,商務印書館,1980年,第19頁。
    [2]潘悟雲《喉音考》,《民族語文》,1997年第5期,第10-24頁。
    [3]李方桂《上古音研究》,商務印書館,1980年,第20頁。
    [1]呂浩《<篆隸萬象名義>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91頁。
    [1]孫玉文《漢語變調構詞研究》(增訂本),商務印書館,2007年,第406-412頁。
    [2]梅祖麟《說上聲》,《清華學報》新十四卷一、二期合刊,1982年。又見梅祖麟《梅祖麟語言學論文集》,商務印書館,2000年,第340-351頁。
    [3]“(氵隱)”為“傿”紐字,底卷“於靳”二字誤倒,“於”旁施一乙字符“√”,兹徑乙。
    [4]李格非主编《漢語大字典》(簡编本),四川辭書出版社,湖北辭書出版社,1996年,第835頁。
    [5]《萬象名義》的成書時間不可考,此表所列為空海的生卒年份。
    [1]屬“增訓加字本《切韻》”一類。周祖謨《唐五代韻書集存》,中華書局,1983年,第8頁。
    [2]屬“箋注本《切韻》”一類。周祖謨《唐五代韻書集存》,中華書局,1983年,第7-8頁。
    [3]底卷“渠”上原有“梁”字。龍宇純校云:“梁字涉渠字誤衍,當依王一、王二、廣韻删。”見龍宇純《唐寫全本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校箋》,香港中文大學,1968年,校箋部分第300頁。兹徑删。
    [4]李格非主编《漢語大字典》(簡编本),四川辭書出版社,湖北辭書出版社,1996年,第1696頁。
    [5]孟康生卒年份與《漢書音》的成書時間均不可考,此表所列為孟康的在世朝代。
    [1]正文已涉及的七字組為:腄鬲嶷汶涂(見第五章第三節之一,《王三》地名異讀的語言學分類),(氵隱)邔(見第五章第三節之三,《王三》地名異讀中的聲旁類推)。
    [2]李格非主编《漢語大字典》(簡編本),四川辭書出版社,湖北辭書出版社,1996年,第790頁。
    [3]龍宇純《唐寫全本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校箋》,香港中文大學,1968年,校箋部分第22頁。
    [4]龍宇純校以為“丘”字誤,當作“虛”。見龍宇純《唐寫全本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校箋》,香港中文大學,1968年,校箋部分第286頁。
    [5]見邵榮芬《<經典釋文>音系》,學海出版社,1995年,第253頁。
    [6]潘悟雲《喉音考》,《民族語文》,1997年第5期,第10-24頁。
    [1]李格非主编《漢語大字典》(簡編本),四川辭書出版社,湖北辭書出版社,1996年,第365頁。
    [2]王利器《顏氏家訓集解》,中華書局,1993年,第545頁。
    [3]王利器注。見王利器《顏氏家訓集解》,中華書局,1993年,第554頁。
    [4]李格非主編《漢語大字典》(簡编本),四川辭書出版社,湖北辭書出版社,1996年,第1423頁。
    [5]李格非主編《漢語大字典》(簡編本),四川辭書出版社,湖北辭書出版社,1996年,第1707頁。
    [6]李格非主編《漢語大字典》(簡編本),四川辭書出版社,湖北辭書出版社,1996年,第1707頁。
    [1]底卷作“(田止)”,誤,兹徑改。
    [2]鄭張尚芳《上古音系》,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71頁。
    [3]王力《漢語語音史》,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年,第154頁。
    [4]李格非主编《漢語大字典》(簡编本),四川辭書出版社,湖北辭書出版社,1996年,第840頁。
    [5]李格非主编《漢語大字典》(簡编本),四川辭書出版社,湖北辭書出版社,1996年,第1162頁。
    [1]“葵”字《王三·支韻》許随反“睢”下原作“蔡”。龍宇純校云:“蔡字當從王二作葵。”見龍宇純《唐寫全本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校箋》,香港中文大學,1968年,校箋部分第22頁。
    [2]呂浩《<篆隸萬象名義>校釋》,學林出版社,2006年,第58頁。
    [3]《切三·脂韻》息遗反字誤作“脽”。
    [4]《王二·脂韻》息遗反字作“濉”
    [5]鄭張尚芳《上古音系》,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539頁,第487頁。按,許維反上古音鄭書作~(**)qh~wi,誤脫~*-1,兹徑補。
    [6]潘悟雲《漢語歷史音韻學》,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311頁。
    [7]潘悟雲《喉音考》,《民族語文》,1997年第5期,第10-24頁。
    [8]鄭張尚芳《上古音系》,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316頁,第317頁。
    [1]龍宇純《唐寫全本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校箋》,香港中文大學,1968年,校箋部分第48頁。
    [2]即俱遇反,《王一·遇韻》殘泐,可辨其紐韻,斷其纽字,反切不可見。
    [3]底卷“式”前有“反又名”三字。龍宇純校云:“疑此本作又羊朱式注二反,誤衍反又名三字。廣韻云又式注式朱二切,本書遇韻傷遇反下云又式于反,或此本作又羊朱反又式注□□二反,而脫二字。”見龍宇純《唐寫全本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校箋》,香港中文大學,1968年,校箋部分第59頁。兹從前說,徑刪“反又名”三字。
    [4]李格非主編《漢語大字典》(簡编本),四川辭書出版社,湖北辭書出版社,1996年,第1862頁。
    [5]《王三·虞韻》羊朱反字頭“隃”與小注“又作隃”重,必有一誤。《說文·(?)部》:“(?),大陸,山無石者。[31][頁304]即土山。陵名字從阜,是;縣名字當從邑,構件易位則混作從阜。
    [6]黃焯《經典釋文彙校》,中華書局,1980年,第268頁。
    [7]參萬獻初關於“二音”術語的討論。萬獻初《<經典釋文>音切類目研究》,商務印書館,2004年,第44頁。
    [1]底卷作“(鹿木)”,誤,兹徑改。
    [2]李格非主编《漢語大字典》(簡编本),四川辭書出版社,湖北辭書出版社,1996年,第1709頁。
    [3]呂浩《<篆隸萬象名義>校釋》,學林出版社,2006年,第22頁。
    [4]蘇林生卒年份與作注《漢書》音訓的具體時間均不可考,此表所列為蘇林的在世朝代。
    [5]吳承仕《經籍舊音序録、經籍舊音辨證》,中華書局,1986年,第28頁。
    [6]吳承仕《經籍舊音序録、經籍舊音辨證》,中華書局,1986年,第60頁。
    [1]沈建民《<經典釋文>音切研究》,中華書局,2007年,第134-136頁。
    [2]潘悟雲《流音考》,《東方語言與文化》,東方出版中心,2002年,第118-146頁。
    [3]鄭張尚芳《上古音系》,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539頁,第540頁。
    [4]龍宇純校云:“嶁岣二文誤倒,各書云岣嶁。”見龍宇純《唐寫全本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校箋》,香港中文大學,1968年,校箋部分第313頁。
    [5]李格非主编《漢語大字典》(簡编本),四川辭書出版社,湖北辭書出版社,1996年,第367頁。
    [6]“黄”字誤,當作“廣”。
    [7]這裡按傳統音韻學的層級分析對韻、聲調、等進行表述,按現代語音學的觀點,聲調是超音段成分,不是韻的下屬劃分。
    [8]《原本玉篇殘卷》《初學記》和《萬象名義》的成書時間不可考,此表所列為顧野王、徐堅和空海的生卒年份。
    [1]屬“箋注本《切韻》”一類。周祖謨《唐五代韻書集存》,中華書局,1983年,第7-8頁。
    [2]鄭張尚芳《上古音系》,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385頁,第409頁,第410頁。
    [3]潘悟雲《漢語歷史音韻學》,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17-118頁。
    [1]《王三·麻韻》宅加反字仍作“荼”,即“茶”字。《廣韻·麻韻》宅加切:“茶,俗。”[33][頁148]
    [2]黃典誠《漢語音韻在強弱不平衡律中發展——兼論中古四等的由來》,廈門大學中文系科學討論會論文,油印稿,今見《黄典誠語言學論文集》,廈門大學出版社,2003年,第47-91頁。
    [3]李格非主编《漢語大字典》(簡编本),四川辭書出版社,湖北辭書出版社,1996年,第1712頁。按,鄞縣2002年已撒縣設區為寧波市鄞州區。
    [4]“(犭閒)”紐字,底卷“反”字脫,兹徑補。
    [1]李格非主編《漢語大字典》(簡编本),四川辭書出版社,湖北辭書出版社,1996年,第1697頁。
    [2]參萬獻初關於“一音”術語的討論。萬獻初《<經典釋文>音切類目研究》,商務印書館,2004年,第40頁。
    [3]底卷“鹿”字無。龍宇純校云:“鉅下當從切三、王一補鹿字。”見龍宇純《唐寫全本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校箋》,香港中文大學,1968年,校箋部分第117頁。兹徑補。
    [4]底卷“力丸反”三字無。龍宇純校云:“切三、五刊云又力丸反,王一云又□丸反,此又下脫力丸反三字。”見龍宇純《唐寫全本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校箋》,香港中文大學,1968年,校箋部分第152頁。兹徑補。
    [5]“(纟言纟)”為“攣”纽字,底卷反切上字作“目”,誤,兹徑改。
    [1]底卷“反”上有“二”字。龍宇純校云:“此誤衍。”見龍宇純《唐寫全本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校箋》,香港中文大學,1968年,校箋部分第150頁。兹徑删。
    [2]李格非主编《漢語大字典》(簡编本),四川辭書出版社,湖北辭書出版社,1996年,第1712頁。
    [3]李格非主编《漢語大字典》(簡编本),四川辭書出版社,湖北辭書出版社,1996年,第1712頁。
    [4]龍宇純校云:“王一云里在當陽,廣韻、集韻並云里名。本書名當為在,或名下脫在字。”見龍宇純《唐寫全本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校箋》,香港中文大學,1968年,校箋部分第505頁。
    [5]李格非主编《漢語大字典》(簡编本),四川辭書出版社,湖北辭書出版社,1996年,第374頁。
    [1]鄭張尚芳《上古音系》,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518頁。
    [2]底卷作“(夹力)”,呂浩校正作“効”,兹徑正。見呂浩《<篆隸萬象名義>校釋》,學林出版社,2006年,第318頁。
    [3]李格非主编《漢語大字典》(簡編本),四川辭書出版社,湖北辭書出版社,1996年,第1718頁。
    [4]李格非主编《漢語大字典》(簡编本),四川辭書出版社,湖北辭書出版社,1996年,第1718頁。
    [5]參“(虘阝)”字條。
    [1]李格非主編《漢語大字典》(簡编本),四川辭書出版社,湖北辭書出版社,1996年,第750頁。
    [2]黄焯《經典釋文彙校》,中華書局,1980年,第257頁。
    [3]龍宇純校云:“亦磺(黽阝),下文礦下云亦作磺,當即涉彼誤衍,各書此字無或體。”見龍宇純《唐寫全本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校箋》,香港中文大學,1968年,校箋部分第380頁。
    [4]李格非主編《漢語大字典》(簡编本),四川辭書出版社,湖北辭書出版社,1996年,第1716頁。
    [1]蘇林生卒年份與作注《漢書》音訓的具體時間均不可考,呂忱生卒年份與《字林》的成書時間亦不可考,此表所列為蘇林、呂忱的在世朝代。
    [2]底卷作“溑”。龍宇純校云:“溑當從王一、王二作湞。”見龍宇純《唐寫全本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校箋》,香港中文大學,1968年,校箋部分第224頁。兹徑改。
    [3]李格非主编《漢語大字典》(簡编本),四川辭書出版社,湖北辭書出版社,1996年,第783頁。
    [1]龍宇纯校云:“名下王一、切三、王二、唐韻、廣韻並有在高陵三字,當據補。”見龍宇纯《唐寫全本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校箋》,香港中文大學,1968年,校箋部分第668頁。
    [2]《萬象名義·邑部》字作“(申阝)”。
    [3]即《廣韻》錫韻,此照録《王二》韻目。
    [4]底卷作“屬”。龍宇純校云:“王一、王二屬作蜀,當從之。”見龍宇純《唐寫全本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校箋》,香港中文大學,1968年,校箋部分第247頁。兹徑改。
    [5]李格非主编《漢語大字典》(簡编本),四川辭書出版社,湖北辭書出版社,1996年,第1717頁。按,灌縣1988年已撤縣建市爲都江堰市。
    [6]龍宇純校云:“浴當從王一、王二作洛。”見龍宇純《唐寫全本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校箋》,香港中文大學,1968年,校箋部分第313頁。
    [7]李格非主编《漢語大字典》(簡编本),四川辭書出版社,湖北辭書出版社,1996年,第992頁。
    [1]見第68-69頁“嶁”字條。
    [2]李格非主編《漢語大字典》(簡编本),四川辭書出版社,湖北辭書出版社,1996年,第811頁。
    [3]李格非主編《漢語大字典》(簡编本),四川辭書出版社,湖北辭書出版社,1996年,第748頁。
    [4]見龍宇純《唐寫全本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校箋》,香港中文大學,1968年,校箋部分第438頁。
    [5]呂浩校云:“《名義》‘水出焉'爲引證之誤省。《玉篇)作‘水,出罷谷山'。”見呂浩《<篆隸萬象名義>校釋》,學林出版社,2006年,第315頁。
    [6]李格非主编《漢語大字典》(簡编本),四川辭書出版社,湖北辭書出版社,1996年,第748頁。
    [7]李格非主編《漢語大字典》(簡编本),四川辭書出版社,湖北辭書出版社,1996年,第1711頁。
    [1]劉昌宗《三禮音》、徐邈《周禮音》、徐廣《史記音義》、蕭該《漢書音義》和空海《萬象名義》的成書時 間不可考,此表所列爲劉昌宗、徐邈、徐廣、蕭該和空海的生卒年份。
    [2]云御魚韻系讀可看作影御魚韻系讀一類。
    [3]鄭張尚芳《上古音系》,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491頁。
    [4]鄭張尚芳《上古音系》,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491頁。
    [1]底卷作“(?)”。
    [2]李格非主编《漢語大字典》(簡編本),四川辭書出版社,湖北辭書出版社,1996年,第2126頁。
    [3]底卷作“(?)”。
    [4]麥耘《“黽”字上古音歸部說》,《華學》(第5輯),中山大學出版社,第2001年。
    [5]底卷作“秦”。龍宇純校云:“秦當從切三、廣韻作泰。”見龍宇純《唐寫全本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校箋》,香港中文大學,1968年,校箋部分第379頁。兹徑改。
    [6]李格非主编《漢語大字典》(簡編本),四川辭書出版社,湖北辭書出版社,1996年,第1699頁。
    [7]參萬獻初關於“又音”“一音”術語的討論。萬獻初《<經典釋文>音切類目研究》,商務印書館,2004年,第36頁。
    [8]李格非主编《漢語大字典》(簡编本),四川辭書出版社,湖北辭書出版社,1996年,第1715頁。按,華縣隸屬渭南市。
    [1]李方桂原書作~(**)hn-或~(**)hnr-。見李方桂《上古音研究》,商務印書館,1980年,第19頁。
    [2]龍宇純校云:“會上王一有在字,當據補。”見龍宇純《唐寫全本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校箋》,香港中文大學,1968年,校箋部分第472頁。
    [3]李格非主编《漢語大字典》(簡編本),四川辭書出版社,湖北辭書出版社,1996年,第756頁。
    [4]底卷作“淅”。
    [5]底卷作“匕”。呂浩校云:“‘匕'當作‘止'。”見呂浩《<篆隸萬象名義>校釋》,學林出版社,2006年,第301頁。兹徑改。
    [6]郭錫良《漢字古音手册》,北京大學出版社,1986年,第19頁,第52頁。
    [7]鄭張尚芳擬音據中古征例切折合。征例切、職例反中古音韻地位同。征例切見《集韻·祭韻》[34][页145]。
    [8]鄭張尚芳《上古音系》,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559頁,第566頁。~(**)kjeds字頭作“淛”。《集韻·祭韻》征例切“淛”“浙”異寫並出[34][页146]。
    [9]《王一·祭韻》字誤作“(竹折)”。
    [10]李格非主编《漢語大字典》(簡编本),四川辭書出版社,湖北辭書出版社,1996年,第835頁。
    11 鄭張尚芳《上古音系》,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69頁,第504頁。
    [1]李格非主编《漢語大字典》(簡编本),四川辭書出版社,湖北辭書出版社,1996年,第832頁。
    [2]儲泰松《唐五代關中方音研究》,安徽大學出版社,2005年,第63頁。
    [3]李格非主编《漢語大字典》(簡编本),四川辭書出版社,湖北辭書出版社,1996年,第1703頁。
    [4]黃笑山師指示:“姓氏、地名相關,故人姓亦與地名同音。”“昌石反者,與‘赤'同音,‘郝'之聲符也。”
    [5]李格非主編《漢語大字典》(簡编本),四川辭書出版社,湖北辭書出版社,1996年,第799頁。
    [1]見《經典釋文》陸德明序。陸德明《經典釋文》,中華書局,1983年,第2頁。
    [2]見吳承仕《經籍舊音序録、經籍舊音辨證》,中華書局,1986年,第45頁。按,京口即今南京,東莞姑幕大致相當於今山東青州。
    [3]見簡啓賢《<字林>音注研究》,巴蜀書社,2003年,第4-5頁。按,任城相當於今山東濟寧之南。
    [1]《初學記》,唐·徐堅撰,北京:中華書局,1962。
    [2]《楚辭補注》,宋·洪興祖撰,北京:中華書局,1983。
    [3]《春秋公羊傳注疏》,漢·何休注,唐·徐彥疏,黄侃經文句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4]《春秋穀梁傳注疏》,晉·范甯注,唐·楊士勛疏,黃侃經文句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5]《春秋左傳正義》,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等正義,黃侃經文句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6]《春秋左傳注》,楊伯峻编著,第2版,北京:中華書局,1990。
    [7]《大廣益會玉篇》,梁·顧野王著,宋·丁度等廣益,北京:中華書局,1987。
    [8]《讀史方與紀要》,清·顧祖禹撰,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8。
    [9]《爾雅校箋》,周祖謨撰,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4。
    [10]《方言校箋》,周祖謨校箋,北京:中華書局,1993。
    [11]《廣雅疏證》,清·王念孫撰,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84。
    [12]《國語集解》,徐元誥撰,王樹民、沈長雲點校,北京:中華書局,2002。
    [13]《漢書》,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北京:中華書局,1962。
    [14]《後漢書集解》,劉宋·范曄撰,唐·李賢等注,王先謙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4。
    [15]《校訂五音集韻》,金·韓道昭撰,甯忌浮校訂,北京:中華書局,1992。
    [16]《晉書》,唐·房玄龄等撰,北京:中華書局,1974。
    [17]《經典釋文》,唐·陸德明撰,徐乾學通志堂本,北京:中華書局,1983。
    [18]《類篇》,宋·司馬光等编,北京:中華書局,1984。
    [19]《禮記集解》,清·孫希旦撰,沈嘯寰、王星賢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89。
    [20]《龍寵手鏡》,遼·釋行均编,高麗本,北京:中華書局,1985。
    [21]《論語集釋》,程樹德撰,程俊英、蔣見元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90。
    [22]《齊民要術校釋》,北魏·賈思勰撰,繆啓愉校釋,第二版,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8。
    [23]《群經音辨》,宋·賈昌朝撰,叢書集成初编本,上海:商務印書館,1939。
    [24]《三國志》,晉·陳壽撰,劉宋·裴松之注,北京:中華書局,1959。
    [25]《山海經注證》,郭郛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
    [26]《尚書今古文注疏》,清·孫星衍撰,陳抗、盛冬鈴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86。
    [27]《詩三家義集疏》,清·王先谦撰,吳格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87。
    [28]《石渠寳笈》,清·張照等著,《四庫全書》第825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29]《史記》,漢·司馬遷撰,劉宋·裴骃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北京:中華書局,1959。
    [30]《水經注校證》,北魏·酈道元著,陳橋驛校證,北京:中華書局,2007。
    [31]《說文解字》,漢·許慎撰,宋·徐鉉校定,北京:中華書局,1963。
    [32]《說文解字注》,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
    [33]《宋本廣韻》,宋·陳彭年编,張氏澤存堂本,北京:中國書店,1982。
    [34]《宋刻集韻》,宋·丁度等编,北京圖書館所藏宋本,北京:中華書局,1989。
    [35]《隋書》,唐·魏徵等撰,北京:中華書局,1973。
    [36]《唐五代韻書集存》,周祖謨编,北京:中華書局,1983。
    [37]《通雅》,明·方以智著,影印清康熙姚文燮浮山此藏軒刻本,北京:中國書店,1990。
    [38]《文選》,梁·蕭統編,唐·李善注,北京:中華書局,1977。
    [39]《新集藏經音義隨函録》,五代·釋可洪撰,《中華大藏經》第59、60册,影印麗藏本,中華書局,1993。
    [40]《顏氏家訓集解》,王利器集解,增補本,北京:中華書局,1993。
    [41]《一切經音義》,唐·釋慧琳撰,影印日本獅谷白蓮社刻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42]《原本玉篇殘卷》,梁·顧野王编撰,北京:中華書局,1985。
    [43]《戰國策集注彙考》,諸祖耿撰,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85。
    [44]《周禮正義》,清·孫詒讓撰,王文錦、陳玉霞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87。
    [45]《周書》,唐·令狐德棻等撰,北京:中華書局,1971。
    [46]《周易集解纂疏》,清·李道平撰,潘雨廷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94。
    [47]《篆隸萬象名義》,日·釋空海编,北京:中華書局,1995。
    [48]《莊子集釋》,清·郭慶藩撰,王孝魚點校,第2版,北京:中華書局,2004。
    [49]《資治通鑑》,宋·司馬光编著,元·胡三省音注,“標點資治通鑑小組”校點,北京:中華書局,1956。
    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語言學教研室 2003 《漢語方音字匯》(第二版),北京:語文出版社。
    蔡夢麒 2007 《<說文解字>字音注釋研究》,濟南:齊魯書社。
    陳垣 2004 《史諱舉例》,北京:中華書局。
    儲泰松 2002 《可洪音義研究》,上海:復旦大學博士后研究工作出站報告。
    儲泰松 2005 《唐五代關中方音研究》,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
    丁鋒 1995 《<博雅音>音系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高本漢 1997 《漢文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古德夫 1993 《漢語中古音新探》,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范新幹 2002 《東晉劉昌宗音研究》,武漢:崇文書局。
    葛信益 1993 《廣韻叢考》,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郭錫良 1986 《漢字古音手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蔣希文 1999 《徐邈音切研究》,貴陽:貴州教育出版社。
    黃淬伯 1931 《慧琳<一切經音義>反切考》,《歷史語言研究所專刊》(第6號)。
    黃淬伯 1998 《唐代關中方言音系》,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黃典誠 1994 《<切韻>綜合研究》,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黃典誠 2003 《黃典誠語言學論文集》,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黃侃 2006 《廣韻校録》,北京:中華書局。
    黃坤堯 1997 《音義闡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黃笑山 1995 《<切韻>和中唐五代音位系統》,臺北:文津出版社。
    黄焯 1980 《經典釋文彙校》,北京:中華書局。
    黄焯 鄭仁甲 1997 《經典釋文索引》,北京:中華書局。
    簡啓賢 2003 《<字林>音注研究》,成都:巴蜀書社。
    李方桂 1980 《上古音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李格非主编 1996 《漢語大字典》(簡編本),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武漢:湖北辭書出版社。
    李榮 1956 《切韻音系》,北京:科學出版社。
    李榮 1982 《音韻存稿》,北京:商務印書館。
    劉復 羅常培 魏建功 1936 《十韻彙编》,臺北:學生書局 1984年。
    龍宇純 1968 《唐寫全本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校箋》,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龍宇純 2002 《中上古漢語音韻論文集》,臺北:五四書店、利氏學社。
    魯國堯 2003 《魯國堯語言學論文集》,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呂浩 2006a 《<篆隸萬象名義>校釋》,上海:學林出版社。
    呂浩 2006b 《<篆隸萬象名義>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羅常培 1961 《唐五代西北方音》,北京:科學出版社。
    羅常培 周祖謨 2007 《漢魏晉南北朝韻部演變研究》(第一分冊),北京:中華書局。
    [法]馬伯樂 2005 《唐代長安方言考》(中譯本,聶鴻音譯),北京:中華書局。
    梅祖麟 2000 《梅祖麟語言學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
    潘悟雲 2000 《漢語歷史音韻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日]平山久雄 2005 《平山久雄語言學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
    [法]沙加爾 2004 《上古漢語詞根》(中譯本,龔群虎譯),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邵榮芬 1982 《切韻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邵榮芬 1995 《<經典釋文>音系》,臺北:學海出版社。
    邵榮芬 1997 《邵榮芬音韻學論集》,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
    沈建民 2007 《<經典釋文>音切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史有为 2004 《外來詞:異文化的使者》,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孫玉文 2007 《漢語變調構詞研究》(增訂本),北京:商務印書館。
    徐時儀 1997 《慧琳音義研究》,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徐時儀 2005 《玄應<衆經音義>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萬獻初 2004 《<經典釋文>音切類目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王力 1980 《漢語史稿》(新1版),北京:中華書局。
    王力 1985 《漢語語音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魏建功 2001 《魏建功文集》(第二卷),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吳承仕 1984 《經典釋文序録疏證》,北京:中華書局。
    吳承仕 1986 《經籍舊音序録、經籍舊音辨證》,北京:中華書局。
    向熹 1997 《詩經詞典》(修訂本),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徐朝東 2008 《蔣藏本<唐韻>研究》(待刊稿),北京:商務印書館。
    嚴學宭 1990 《廣韻導讀》,成都:巴蜀書社。
    姚永銘 2003 《慧琳<一切經音義>研究》,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余迺永 2000 《新校互註宋本廣韻》(增訂本),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張渭毅 2006 《中古音論》,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
    張涌泉 1995 《漢語俗字研究》,長沙:岳麓書社。
    趙誠 1979 《中國古代韻書》,北京:中華書局。
    鄭張尚芳 2003 《上古音系》,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周法高 1962 《中國古代語法·構詞编》,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周振鶴 游汝傑 2006 《方言與中國文化》(第2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周祖謨 1966 《問學集》,北京:中華書局。
    周祖謨 2001 《周祖謨語言學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
    周祖庠 1995 《原本玉篇零卷音韻》,貴陽:貴州教育出版社。
    周祖庠 2001 《<篆隸萬象名義>研究》,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
    [日]坂井健一 1975 《魏晉南北朝字音研究——經典釋文所引音義考》,東京:汲古書院。
    TING Pang-hsin(丁邦新) 1975 Chinese Phonology of the Wei-chin Period:Reconstruction of the Finals as Reflected in Poetry.Taipei:Institute of History and Philology Academia Sinica.
    昌厚 1962 《隋代詩文用韻與<廣韻>的又音》,《中國語文》第8期。
    陳亞川 1981 《<方言>郭璞注的反切上字》,《中國語文》第2期。
    陳亞川 1983 《<方言>郭璞注的反切下字》,《中國語文》第6期。
    儲泰松 2001 《唐代的秦音與吳音》,《古漢語研究》第2期。
    儲泰松 蔣雯 2006 《普通話音節的四聲分佈及其例外分析》,《語言文字應用》第4期。
    丁邦新 1995 《重建中古音系的一些想法》,《中國語文》第6期。
    董達武 1990 《<爾雅>音注記略》,《語文論叢》(第4輯),上海教育出版社:96-99。
    范新幹 1998 《劉昌宗音切的聲母系統》,《語言研究》增刊。
    方孝岳 1979 《論<經典釋文>的音切和版本》,《中山大學學報》第3期。
    古敬恒 1989 《沈重音述略》,《徐州師範學院學報》(社科版)第3期。
    關長龍 曾波 2004 《敦煌韻書斯二○五五之謎》,《浙江與敦煌學:常書鴻先生誕辰一百周年紀念文集》,浙江古籍出版社:445-452。
    黃淬伯 1930a 《慧琳<一切經音義>反切聲類考》,《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1本第2分:165-182。
    黃淬伯 1930b 《慧琳<一切經音義>反切考韻表》,《國學論叢》第2卷第2期:229-250。
    黃典誠 1984 《反切異文在音韻發展研究中的作用》,《語言教學與研究》第4期。
    黃典誠 1986 《曹憲<博雅音>研究》,《音韻學研究》(第2輯),中華書局:63-82。
    黃錦君 1986 《<後漢書>李賢注反切考》,《四川大學學報叢刊》第32輯。
    黃侃 2006 《蕲春語》,《黃侃國學文集》,中華書局:305-337。
    黃坤堯 1994 《<史記>三家注之開合現象》,《中國語文》第2期。
    黃笑山 1994 《試論唐五代全濁聲母的“清化”》,《古漢語研究》第3期。
    黃笑山 1997 《<切韻>于母獨立試析》,《古漢語研究》第3期。
    黃笑山 1998 《中古音研究的回顧與展望》,《古漢語研究》第4期。
    黃笑山 2001 《二十世紀唐代音韻研究綱要》,《浙江大學漢語史研究中心簡報》第4期。
    黃笑山 2002 《中古二等韻介音和<切韻>元音數量》,《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 版)第1期。
    黃笑山 2002 《<切韻>元音分韻的假設和音位化構擬》,《古漢語研究》第3期。
    黃笑山 2005 《音位構擬的原則及相關問題》,《音史新論:慶祝邵荣芬先生八十壽辰學 術論文集》,學苑出版社:176-193。
    黃笑山 2006 《對國際音標及其譯名的理解》,《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5期。
    黃笑山 2006 《中古-r-介音消失所引起的連鎖變化》,《山高水長:丁邦新先生七秩壽慶 論文集》,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907-919。
    黃笑山 2007 《<切韻>韻目小注“同”與“別”》,《語言研究集刊》(第4輯),上海辭 書出版社:143-160。
    黃笑山 2008 《<切韻>27聲母的分佈——用黃伯虔師“輕重不平衡”理論處理<切韻>的作業》,《漢語史學報》(第七輯),上海教育出版社:72-83。
    簡啓賢 1993 《李軌音注考》,《雲南教育學院學報》第3期。
    簡啓賢 1994 《郭象音注考》,《雲南教育學院學報》第6期。
    雷昌蛟 1996 《<博雅音>聲類考》,《貴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期。
    雷昌蛟 1999 《<博雅音>中的特殊音切》,《遵義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1期。
    李葆嘉 1996a 《<廣韻>真諄部反切下字類隔芻議》,《古漢語研究》第1期。
    李葆嘉 1996b 《<廣韻>大韻韻目與小韻韻目之字同切异考》,《語言研究》增刊。
    李長庚 1998 《<文選>舊音的音系性質問题》,《漢語史研究集刊》(第1輯下),巴蜀書社:362-367。
    李長仁 1996a 《談<廣韻> “又讀”中的假借》,《松遼學刊》(社會科學版)第1期。
    李長仁 1996b 《論漢字異讀與詞義的發展》,《求是學刊》第2期。
    李長仁 方勤 1983 《試談<廣韻>“又讀”對漢語語音史研究的價值》,《松遼學刊》第2期。
    李無未 1993 《<晉書音義>的“協韻音”》,《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第1期。
    林濤 1989 《<廣韻>少數字今讀與其反切規律音有別的原因》,《廣西大學學報》第1期。
    劉廣和 2005 《南朝梁語聲母系統初探》,《音史新論:慶祝邵荣芬先生八十壽辰學術論文集》,學苑出版社:209-216。
    劉曉南 1996a 《<廣韻>又音考誤》,《古漢語研究》第1期。
    劉曉南 1996b 《從<廣韻>又音看古代的語流音變》,《語言研究》增刊。
    劉興均 1991 《徐邈五經音訓中的直音淺析》,《西南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4期。
    龍異騰 1994 《<史記正義>反切考》,《貴州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期。
    龍異騰 1998 《從唐代史書注解反切看輕重唇音的分化》,《漢語史研究集刊》(第1輯下),巴蜀書社:368-383。
    陸志韋 1963 《古反切是怎樣構造的》,《中國語文》第5期。
    呂朋林 1998 《<爾雅>直音考略》,《語言研究》增刊。
    羅偉豪 1983 《關於<切韻> “又音”的類隔》,《學術研究》第4期。
    馬重奇 1987 《顏師古<漢書注>中的“合韻音”淺論》,《福建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期。
    馬重奇 1990 《顏師古<漢書注>反切考》,《福建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期。
    麥耘 2001 《“黾”字上古音歸部說》,《華學》(第5輯),中山大學出版社。
    梅祖麟 1980 《四聲别義中的時間層次》,《中國語文》第6期。
    歐陽宗書 1988 《<漢書·音注>的韻母系統及其語音基礎》,《江西大學研究生學刊》第2期。
    歐陽宗書 1990 《<漢書·音注>聲母系統》,《江西大學學報》(社会科学版)第4期。
    潘悟雲 1997 《喉音考》,《民族語文》第5期。
    潘悟雲 2001 《反切行為與反切原則》,《中國語文》第2期。
    潘悟雲 2002 《流音考》,《東方語言與文化》,東方出版中心:118-146。
    盤曉愚 1998 《<經典釋文>劉昌宗反切韻類考》,《語言研究》增刊。
    盤曉愚 1999 《<經典釋文>中劉昌宗反切聲類考》,《貴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期。
    彭輝球 1991 《<爾雅>郭璞注的反切(上)》,《湘潭大學學報》第4期。
    彭輝球 1993 《<爾雅>郭璞注的反切(下)》,《湘潭大學學報》第2期。
    任福禄 1993a 《顏師古<漢書注>中的齒音喉音反切聲類》,《青海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期。
    任福禄 1993b 《顏師古<漢書注>舌音唇音反切聲類研究——兼與馬重奇先生商榷》,《古漢語研究》第3期。
    任福禄 1994 《顏師古<漢書注>喉音反切聲類再研究》,《求是學刊》第5期。
    任福禄 2005 《試論<晉書音義>的舌音分化問题》,《江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期。
    [法]沙加爾 1995 《沙加爾的評論》,《漢語的祖先》,中華書局2005年:514-548。
    邵榮芬 1964 《<五經文字>的直音和反切》,《中國語文》第3期。
    邵榮芬 1981 《<晉書音義>反切的語音系統》,《語言研究》第1期。
    邵榮芬 1989 《<經典釋文>的重音音切》,《中國語文》第6期。
    邵榮芬 1991 《陸德明反切用字析略》,《語言研究》(語音的研究)增刊。
    沈建民 2002 《試論異讀——從<經典釋文>音切看漢字的異讀》,《語言研究》第3期。
    施向東 2005 《聯綿詞的音韻學透視》,《音史新論:慶祝邵荣芬先生八十壽辰學術論文集》,學苑出版社:376-388。
    石磊 2000 《<五經文字>音注反映的中唐語音現象》,《古籍整理研究學刊》第4期。
    時建國 2005 《<經典釋文>直音的性質》,《古漢語研究》第1期。
    孫玉文 1993a 《李賢<後漢書>音注的音系研究(上)》,《湖北大學學報》第5期。
    孫玉文 1993b 《李賢<後漢書>音注的音系研究(下)》,《湖北大學學報》第6期。
    萬獻初 2005 《<經典釋文>研究綜論》,《古籍整理研究學刊》第1期。
    汪壽明 1980 《從<廣韻>的同義又讀字談<廣韻>音系》,《上海師範大學學報》第3期。
    王力 1980 《玄應<一切經音義>反切考》,《武漢師範學院學報》第3期。
    王力 1984 《<經典釋文>反切考》,《音韻學研究》(第1輯),中華書局:23-77。
    王智群 2003 《二十年來顏師古<漢書注>研究述略》,《古籍整理研究學刊》第4期。
    謝紀鋒 1990 《<漢書>顏氏反切聲類系統研究》,《學術之聲》(第3輯)。
    謝紀鋒 1991 《<漢書>顏氏直音釋例》,《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6期。
    謝紀鋒 1992a 《<漢書>音切校議》,《内蒙古民族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漢文版)第2期。
    謝紀鋒 1992b 《<漢書>顏氏音切韻母系統的特點——兼論<切韻>音系的綜合性》,《語 言研究》第2期。
    1996 《<漢書>音切校議(續)》,《薪火編》,山西高校聯合出版社:365-387。
    謝紀鋒 2005 《<說文>讀若韻母系統考》,《音史新論:慶祝邵荣芬先生八十壽辰學術論文集》,學苑出版社:48-61。
    徐之明 1994 《<文選>李善音注聲類考》,《貴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4期。
    徐之明 1995 《<文選>李善注音切校議》,《貴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期。
    徐之明 1997a 《<文選>聯綿字李善易讀音切考辨》,《貴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期。
    徐之明 1997b 《<文選>聯綿詞李善易讀音切續考》,《貴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4期。
    徐之明 1999a 《<文選>五臣音鈎稽》,《貴州文史叢刊》第5期。
    徐之明 1999b 《<文選音決>反切韻類考》,《貴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6期。
    徐之明 2000a 《<文選音決>反切聲類考》,《漢語史研究集刊》(第2輯),巴蜀書社:330-345。
    徐之明 2000b 《李善反切系統中特殊音切例釋》,《古漢語研究》第1期。
    徐之明 2001 《<文選>五臣音聲類考》,《貴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6期。
    徐之明 2003 《<文選>五臣音特殊音切與<文選>解讀》,《貴州文史叢刊》第4期
    徐之明 2004 《<文選音決>反切異音與<文選>校讀》,《貴州教育學報》(社會科學版)第6期。
    游尚功 1988 《司馬貞<史記索隱>聲類》,《貴州大學學報》第1期。
    游尚功 1995 《張守節<史記正義>中的重紐》,《黔南民族師專學報》(哲社版)第1期。
    游尚功 廖廷章 1994 《李賢<後漢書>注聲類考》,《貴州教育學報》(社科版)第2期。
    余行達 1992 《說<廣韻>的又音》,《阿壩師專學報》第2期。
    余行達 1993 《再說<廣韻>的又音》,《阿壩師專學報》第1期。
    尉遲治平 1982 《周隋長安方音初探》,《語言研究》第2期。
    趙克剛 1989 《<經典釋文>鄭玄音聲母系統》,《古漢語研究》第3期。
    趙銳 1961 《<廣韻>又讀字的研究》,《哈爾濱師範學院學報》(人文版)第1期。
    趙振鐸 1984 《<廣韻>的又讀字》,《音韻學研究》(第1輯),中華書局:314-329。
    張潔 1995 《<文選>李善音切校議》,《古漢語研究》第1期。
    張潔 1998 《<文選>李善注的直音和反切》,《語言研究》增刊。
    張潔 1999a 《李善音系與公孫羅音系聲母的比較》,《中國語文》第6期。
    張潔 1999b 《<音決>聲母考》,《古漢語研究》第4期。
    張渭毅 2000 《二十世紀的漢語中古音研究》,《南陽教育學院學報》第1期。
    張涌泉 2001 《近一個世紀以來的敦煌語言文字研究》,《浙江大學漢語史研究中心簡報》第2期。
    鄭林嘯 2000 《<篆隸萬象名義>唇音、舌音及半齒音研究》,《中國音韻學研究會第十一屆學術討論會、漢語音韻學第六届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香港文化教育出版社:166-170。
    鄭張尚芳 1998 《缓氣急氣為長短元音解》,《語言研究》增刊。
    鍾兆華 1982 《顏師古反切考略》,《古漢語研究論文集》,北京出版社:16-52。
    周法高 1948 《玄應反切考》,《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20本。
    周法高 1948 《從玄應音義考察唐初的語音》,《學原》第2卷第3期。
    周法高 1984 《玄應反切再論》,《大陸雜誌》第69卷第5期。
    #12
    #12
    [日]古屋昭弘 1984 《王仁昫切韻と顧野王玉篇》,《東洋學報》第3-4號。
    Downer 1959 Derivation by Tone-Change in Classical Chinese,Bulletin of the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Vol.22,No.1/3.
    曹潔 2004 《<王三>又音研究》,安徽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曹潔 2007 《裴務齊正字本<刊謬補缺切韻>研究》,南京大學博士學位論文。
    何大安 1981 《南北朝韻部演變研究》,臺灣大學博士學位論文。
    王月婷 2007 《<經典釋文>異讀之音義規律探赜——以幫組和來母字為例》,浙江大學 博士學位論文。
    徐朝東 2002 《蔣藏本<唐韻>研究》,南京大學博士學位論文。
    周玟慧 2003 《從中古音方言層重探<切韻>性質——<切韻>、<玄應音義>、<慧琳音義>的比較研究》,臺灣大學博士學位論文。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