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闽东方言韵母的历史层次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是运用历史层次分析法对福建省闽东方言韵母的历史层次进行全面分析的探索性成果。全文共辖二十一章。可将主要内容分为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引言):介绍了闽语形成的历史及闽东18个县市(包括福州、福清、长乐、闽侯、连江、罗源、闽清、永泰、平潭、宁德、古田、福安、福鼎、周宁、霞浦、柘荣、屏南、寿宁等县市)的建置沿革、闽东方言的分布、语音特点以及闽东方言研究的历史。
     第二部分(第二章、第三章)从理论角度对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历史层次分析法进行归纳。我们介绍了历史比较法产生的背景,界定了层次的定义,总结出历史层次的分析方法。
     第三部分(第四章至第二十章)是本文的主体。笔者在导师的指导下,赴闽东诸多地方进行方言田野调查。本文以自己田野调查的材料和已发表的材料为基础,对闽东方言十几个代表点的语音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研究。文章以中古十六韵摄(果摄、假摄、遇摄、蟹摄、止摄、效摄、流摄、咸摄、山摄、深摄、臻摄、宕摄、江摄、曾摄、梗摄、通摄)为框架,逐个展开。在各章节中,我们选取闽东的代表方言——福州话做深入剖析,分析该方言所在韵的读音类型,梳理出韵读音的层次,再与闽东其它方言做深入比较,寻找方言间的层次对应,并且为每一层构拟读音,解释从闽东的原始方言到今各方言的音变,最后对整个闽东方言某一摄的层次做一总结。最后,在第二十章中,我们对闽东方言韵母的历史层次特征做出总结。
     第四部分(第二十一章),我们对闽东方言韵母系统的相关问题做了专题研究。以福州话的韵母为切入点,系统性地分析了闽东地区的韵母系统。
This paper is a intative contibution to the historical strata of Eastern Min dialects by using an approach of historical stratum analysis.There are twenty chapters in full,and the main content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Part One(Intorduction):I give a brief introduction on the historical course of Min dialcet and the history of building beyond eighteen areas,including Fuzhou(福州),Fuqing(福清),Changle(长乐),Minhou(闽侯),Lianjiang(连江),Luoyuan(罗源),Minqing(|闪清),Yongtai(永泰),Pingtan(平潭),Ningde(宁德),Gutian(古田),Fu'an(福安),Fuding(福鼎),Zhouning(周宁),Xiapu(霞浦),Zherong(柘荣),Pingnan(屏南),Shouning(寿宁),the distribution and the history of the research on Eastern Min dialects,as well as its phonological features.
     Part Two(from the second chapter to the third chapter):We summarize the historical strata analysis theoretically,illustrating its background,definition and methods.
     Part Three(from the forth chapter to the twentieth chapter) is the main body of this paper.Under the guidance of my tutor,I have finished fildword of most Eastern Min dialects.This thesis aims to have a comprehensive and systematic study of phonology in the Eastern Min Dialects, based on the materials we collected and the materials published.This paper take sixteen she(摄)in Middle Chinese as the frame, including Guo-she(果摄),Jia-she(假摄),Yu-she(遇摄),Xie-she(蟹摄),Zhi-she(止摄),Xiao-she(效摄),Liu-she(流摄),Xian-she(咸摄),Shan-she(山摄),Shen-she(深摄),Zhen-she(臻摄),Dang-she(宕摄),Jiang-she(江摄),Zeng-she(曾摄),Geng-she(梗摄),Tong-she(通摄),then discuss them one by one.In every chapter, I discuss the sound strata of the rhyme in Fuzhou dialect which is typical in Eastern Min dialects. Secondly, I compare them in detail to find the corresponding stages. Then, I reconstruct the pronunciations of every stage to explain sound changes of dialects. Finally, I summarize the historical stratas of Guo-she in the Eastern Min dialects. And then, in the seventeenth chapter, we conclude the features of the historical strata beyond rhymes in the Eastern Min dialects.
     Part four(the twenty-first chapter):We also do some systematic researchs of the system of rhyme in the Eastern Min dialects. On the basis of the system of rhyme in Fuzhou(福州)dialect, I analyze the situation of it in the east of Fujian(福建)systematically.
引文
1 陈支平《福建六大民系》,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第13-14页。
    2 志选《福建方言的形成及分布》,《福建史志》2004年第1期,第15页。
    3 马重奇《闽台闽南方言韵书比较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第11页。
    4 黄典诚主编《福建省志·方言志》,方志出版社1998,第4页。
    5 龚群虎《南方汉语古越语底层问题新探》,《民族语文》2001年第3期,第42页。
    6 李如龙《福建方言》,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第26页。
    7 李如龙《东南方言与东南文化论纲》,《东南学术》2004年增刊,第205页。
    8 参见福州市地方志编撰委员会《福州市志》,方志出版社2001。
    9 参见闽侯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闽侯县志》,方志出版社2001。
    10 参见连江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连江县志》,方志出版社2002。
    11 参见罗源县地方志编纂委员《罗源县志》,方志出版社1998。
    12 参见闽清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闽清县志》,群众出版社1993。
    13 参见永泰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永泰县志》,新华出版社1992。
    14 参见平潭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平潭县志》,方志出版社2000。
    15 参见福清市编纂委员会《福清市志》,厦门大学出版社1994。
    16 参见宁德市地方志编撰委员会《宁德市志》,中华书局1995。
    17 参见福安市地方志编撰委员会《福安市志》,方志出版社1999。
    18 参见福鼎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福鼎市志》,海风出版社2003。
    19 参见霞浦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霞浦县志》,方志出版社1999。
    20 参见古田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古田县志》,中华书局1994。
    21 参见屏南县地方志编撰委员会《屏南县志》,方志出版社1999。
    22 参见寿宁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寿宁县志》,鹭江出版社1992。
    23 参见周宁县地方志编撰委员会《周宁县志》,中国科技出版社1993。
    24 参见柘荣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柘荣县志》,中华书局1995。
    25 潘悟云《汉语方言的历史层次及其类型》,石锋、沈钟伟主编《乐在其中:王士元先生七十华诞庆祝文集》,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第59页。
    26 刘勋宁《清涧话人称代词和指人名词语尾[·mi]探源》,原载《第二届中国境内语言暨语言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1991,后收入丁邦新主编《历史层次与方言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第254页。
    27 王洪君《文白异读、音韵层次与历史语言学》,《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增刊,第23页。
    28 同上。
    29 陈忠敏《重论文白异读与语音层次》,《语言研究》2003年第3期,第45页。
    30 同上,第48页。
    31 陈忠敏《重论文白异读与语音层次》,《语言研究》2003年第3期,第45页。
    32 徐通锵《历史语言学》,商务印书馆1996,第385页。
    33 徐通锵《历史语言学》,商务印书馆1996,第349页。
    34 李如龙《汉语方言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第111页。
    35 李荣《语音演变规律的例外》,《音韵存稿》,商务印书馆1982,第115页。
    36 丁邦新《北京话文白异读和方言移借》,《门内日与月:郑锦全先生七秩寿庆论文集》,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2006,第11页。
    37 潘悟云先生原文认为温州话麻韵三等“车”的tshol一读是由于借词造成的历史层次。我们并不认为是层次。
    38 曹先擢《关于普通话文白异读的答问》(《辞书研究》2001年第1期)在文后附有普通话里42个文白异读的字在《中华大字典》、《国音字黄》、《新华字典》中的注音对比,可资参考。
    39 陈鸿迈《琼州方言训读字补》,《方言》1993年第1期,第42页。
    40 张盛裕《潮阳方言的训读字》,《方言》1984年第2期,第145页。
    41 由于我们认为从本地人语感判断的文白异读与文白层次对应的文读音、白读音有差别,所以,在表中我们用双引号“”加以区别。
    42 梁猷刚《琼州方言的训读字》,《方言》1984年第2期,第146页。
    43 陈忠敏《论语音层次的时间先后》,《语言研究集刊》第二辑,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第123页。
    44 丁邦新《一百年前的苏州话》,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第36页。
    45 张家茂、石汝杰《苏州市志·方言志》,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第14页。
    46 王福堂《文白异读和层次区分》,《语言研究》2009年第1期,第3页。
    47 叶宝奎、郑碧娇《(中原音韵)的文白异读与入声韵的演化》,《厦门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第128页。
    48 沈钟伟《语言转换和方言底层》,丁邦新主编《历史层次与方言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第114-115页。
    51 宋·陆游撰,李剑雄、刘德权点校《老学庵笔记》,中华书局1979,第16页。
    53 林亦《百年来的东南方音史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第48页。
    55 郑张尚芳《方言介音异常的成因及e>ia、o>ua音变》,《语言学论丛》(第二十六辑),商务印书馆2002,第97页。
    56 “支”王力拟为*tcie,李方桂拟为*krjigx。
    57 郑张尚芳《方言介音异常的成因及e>ia、o>ua音变》,《语言学论丛》(第二十六辑),商务印书馆2002,第97页。
    8 详见刘晓南《中古以来的南北方言试说》,《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第4期,第109-115页。
    59 潘悟云《汉语方言的历史层次及其类型》,石锋、沈钟伟主编《乐在其中:王士元先生七十华诞庆祝文集》,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第60页。
    60 周祖谟《宋代汴洛语音考》,《问学集》(下册),中华书局2004第3版,第17页。
    61 朱先生对“时间错配”的解释是:发音器官在协同发音的时间上没配合好。按说应该发声先停止,然后调音器官回复初始状态。但如果发声还没完全停止之前,调音器官先恢复初始态,那么就会产生一个(?)(?)或a↑滑音的过渡状态。
    62 朱晓农《历史音系学的新视野》,《语言研究》2006年第4期,第33-34页。
    63 参看万淑芬《南昌方言的语音演变》,浙江大学硕士论文2005,第28页。
    65 潘悟云《汉语方言的历史层次及其类型》,石锋、沈钟伟主编《乐在其中:王士元先生七十华诞庆祝文集》,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第61页。
    66 详见陈忠敏《有关历史层次分析的几个问题》,《汉语史学报》(第五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第70页。
    67 潘悟云《汉语历史音韵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第62页。
    70 帕维尔·玛突来维切(Pawel Matulewiez)《吴语瓯江方言韵母演变研究》,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博上论文2005,第15页。
    71 张琨先生并没有从文白角度看二者的关系,将唇音uo、其他声母的u看作主体层,其他声母的uo列入例外,未指出唇音中的u音类。
    72 刘新中《海南闽语的语音研究》,暨南大学博士论文2004,第116页。
    75 平山久雄《中古汉语鱼韵的音值——兼论人称代词“你”的来源》,《中国语文》1995年第5期,第338页。
    76 戴黎刚《闽东福安话的变韵》,《中国语文》2008年第3期,第218页。
    78 王洪君《文白异读与叠置式音变——从山西闻喜方言的文白异读谈起》,《语言学论丛》(第十七辑),商务印书馆1992,收于丁邦新主编《历史层次与方言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第48页。
    79 戴黎刚《闽语的历史层次及其演变》,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5,第33页。
    80 刘泽民鉴定中古层与后中古层的重要标志是——中古层保留字韵母读音与声母无关,而后中古层韵母读音往往因声组不同而有差异。
    81 彭建国、郑焱霞《湘语遇摄的语音层次》,《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第85页。
    82 8世纪末9世纪初非敷合流,11世纪中叶,f后面的i-介音消失。
    83 刘泽民《客赣方言历史层次研究》,上海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4,第131页。
    84 陈忠敏《吴语及邻近方言鱼韵的读音层次——兼论“金陵切韵”鱼韵的音值》,《语言学论丛》(第二十七辑),商务印书馆2003,第11-55页。
    85 简启贤《晋代音注中的鱼部》,《古汉语研究》2003年第1期,第23页。
    86 谢荣娥《晋代江东方言古鱼部与古侯部的分合问题》,《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第6期,第238页。
    87 曹志耘《南部吴语语音研究》,商务印书馆2000,第66页。
    88 刘晓南《从历史文献的记述看早期闽语》,《语言研究》2003年第1期,第63页。
    9 郑张尚芳《汉语及其亲属语言语音演变中的元音大推移》,历史语言学研讨会2002,第3页。
    91 另外,刘泽民把uε、 ue、ce、oε、e、(?)i作为(?)i、oi的变体,另有一些读ei、εi,他认为是同一性质的读音失去圆唇特征。
    92 麦耘《从广州话看中古后期的p类韵母》,中国音韵学研究会第四次学术研讨会1986,载于《语言研究》1998年增刊,第226页。关于《切韵》咍韵的拟音,麦先生认为黄典诚、周法高(1970)拟为*(?)i,从上古之部(*(?))来源说是很合适,故采之。
    93 关于哈韵中古音值,各家拟音不尽相同。郑张尚芳在一文《汉语及其亲属语言语音演变中的元音大推移》认为哈韵在域外对音中基本都是复化的ai,粤语、客家多数为(?)i,中古哈韵域外人听起来像ai,但既区别于泰韵ai,又靠近(?)i,应该是(?)i。
    94 刘泽民:《客赣方言历史层次研究》,上海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4,第158页。另,他推测A层形成的时间上限可能是中唐以后,下限在《蒙古字韵》以前,即南宋后期到元代初期之间。
    95 参看李如龙、王升魁校注《戚林八音校注》,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第158-161页,第205-209页,第325-327页。
    97 陈泽平《十九世纪的福州音系》,《中国语文》2002年第5期,收于陈泽平著《闽语新探索》一书,上海远东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2003,第52页。
    99 麦耘《汉语语音史上“中古时期”内部阶段的划分——兼论早期韵图的性质》,潘悟云主编《东方语言与文化》,东方出版中心2002,第155页。
    100 周祖谟《万象名义中之原本玉篇音系》,《问学集》(下册),中华书局2004年第3版,第394页。
    101 潘悟云、朱晓农《汉越语和(切韵>唇音字》,《中华文史论丛增刊语言文字研究专辑》(上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第326页。
    103 陈忠敏《论方言的语音对应——以闽语齐韵读音的对应为例》,《语言学论丛》(第三十四辑),商务印书馆2006,第22-37页。
    104 王力《汉语史稿》,中华书局1980,第208页。
    105 陈立中《论湘语、吴语及周边方言蟹假果遇摄字主要元音的连锁变化现象》,《方言》2005年第1期,第26-27页。
    107 同上,第31-33页。
    108 潘悟云《“囡”所反映的吴语历史层次》,《语言研究》1995年第1期,第149页。
    111 姚永铭《<慧琳音义)与(切韵)》研究,《语言言研究》2000年第1期,第98页。
    2 戴黎刚《闽语的历史层次及其演变》,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5,第48页.
    113 姚荣松《闽方言特征词层次试探》,何大安、张洪年、潘悟云、吴福祥编《山高水长:丁邦新先生七秩寿庆论文集》》,中央研究院语言学研究所2006,第652页。
    115 陈章太、李如龙《闽语研究》,语文出版社1991,第54页。
    118 李如龙《关于东南方言的“底层”研究》,《民族语文》2005年第5期,第9页。
    119 谢留文《客家方言的语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论文2002,第25页。
    124 戴黎刚《闽语的历史层次及其演变》,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5,第41-43页。
    125 储泰松《梵汉对音与中古音研究》,《古汉语研究》1998年第1期,第51页。
    126 周祖谟《宋代汁洛语音考》,《问学集》(下册),中华书局2004,第601页。
    128 邵荣芬《明代末年福州话的韵母和声调系统》,《音韵学研究》(第三辑),中华书局1994,第358-359页。
    129 高本汉著,赵元任、李方桂、罗常培译《中国音韵学研究》,商务印书馆1994,第488页。
    130 吴瑞文《论闽方言四等韵的三个层次》,丁邦新主编《历史层次与方言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第277-281页。
    131 梅祖麟《闽语、吴语和南朝江东方言之间的关系》,未刊1999。
    132 张光宇《汉语方言见系二等文白读的几种类型》,《语文研究》1993年第2期,第33页。
    134 林伦伦《粤西闽语的音韵特征》,《语文研究》1998年第2期,第51-52页。
    5 梅祖麟《现代吴语和“支脂鱼虞,共为不韵”》,《中国语文》2001年第1期,第10页。
    136 刘晓南《中古以来的南北方言试说》,《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第4期,第112页。
    7 邵荣芬《明代末年福州话的韵母和声调系统》,《音韵学研究》(第三辑),中华书局1994,第357页。
    138 张光宇《比较法在中国》,《语言研究》2003年第4期,第98-99页。
    139 刘晓南《从历史文献的记述看早期闽语》,《语言研究》2003年第1期,第63页。
    141 王福堂《汉语方言语音中的层次》,《语言学论丛》2003年第4期,第5页。
    142 陈忠敏《重论文白异读与语音层次》,《语言研究》2003年第3期,第48页。
    143 不过,粤语豪肴有别占大部分地区,是比较突出的特点之一。伍巍、詹伯慧把云安、信宜、高州、化州、廉江一带的粤西客家话效摄一二等有别看作是粤西客家话中的粤语成分(参看伍巍、詹伯慧《广东省的汉语方言》,《方言》2008年第2期)。
    144 《广韵》“猫”字有两个反切:武涯切,在宵韵重纽三等;莫交切,在肴韵。闽语读mau是肴韵文读,ma一读实则不能完全确定它对应的是肴韵,而非宵韵。之所以列入肴韵,是因为肴韵读a的字最多。储泰松先生也指出:《广韵》有三等宵韵、二等肴韵两读,但释义均在宵韵,大概以宵韵为正读,到晚唐肴韵取得正读的地位,宵韵音则被视为“江外吴音”。(参见储泰松《唐代音义所见方音考》,《语言研究》2004年第2期)
    145 有学者认为“樵”是闽语表“柴”之义的[tsha2]字音对应的本字。
    146 华学诚、谢荣娥《秦汉楚方言区文献中的幽部与宵部》,《语文研究》2009年第1期,第4页。
    147 这与闽南话的情形不同。丁邦新先生曾举闽南话五组具声调辨义功能的词,如“种”、“好”、“买卖”等。
    148 许宝华、宫田一郎主编《汉语方言大词典》,中华书局1999,第7293-7294页。
    149 李荣主编、冯爱珍编纂《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福州方言词典》,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第189页。
    150 李荣主编、周长楫编纂《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厦门方言词典》,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第121页。
    151 陈忠敏《有关历史层次分析法的几个问题》,《汉语史学报》(第五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第73页。
    3 王福堂《汉语方言语音中的层次》,《语言学论丛》2003年第4期,第3页,。
    154 周法高先生前后观点有所变化,在1954年的文章《论古代汉语的音位》中,他否定四等有介音的观点,1968年又转而认为有介音。
    155 周祖庠《纯四等韵与三等韵的合一——<篆隶万象名义>音论之一》,中国音韵学会第十一届学术讨论会暨汉语音韵学第六届国际研讨会论文2000。
    158 音韵学上有所谓“假二等”、“假四等”。由于流摄的三等被章组所占,韵图在安排时,就将庄组排在二等,精组排在四等。而《方言调查字表》的排列原则是“等依韵不依声”,因此,从《字表》看,在三等尤韵里,精庄章三组俱全。
    159 庄初升《粤北土话音韵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第185-186页。
    160 邵荣芬先生指出有萧与尤相押的一例:巧,音寂。邵先生推测,大概“簸”字的韵母已读同尤韵,与现代福州话同,只不过限于个别字。但也不排除“裒”的尤韵读法是又音的可能。
    161 麦耘先生所指“中古时期”是从南北朝(五世纪初叶)到北宋(十二世纪初叶),大约有七百年。并以《切韵》音系为中古初期的代表音系,中古末期音以《切韵指掌图》来代表,再辅以其他资料。
    163 杨素姿《论<改併五音集韵>与等韵门法》,《台南大学学报》(人文与社会类)2004年第2期,第81-90页。
    164 冯蒸先生另据据郑张尚芳先生的中古元音复化理论,做出尤韵唇音字的音变推理:尤韵字原读iu,非唇音后复化为i(?)u,唇音则不复化,就与从jo变来的虞韵ju合流了。
    165 董建交《明代官话语音演变研究》,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7,第112页。
    166 邵荣芬《明代末年福州话的韵母和声调系统》,原载《中国语文》1985年第1期,《音韵学研究》(第三辑),中华书局1994,第354页。
    167 刘泽民《客赣方言历史层次研究》,上海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5,第45-53页。
    168 彭建国《湘语侯韵的历史层次》,《语言科学》2007年第5期,第72页。
    169 陈泽平《从现代方言释<韵镜>假二等和内外转》,原载《语言研究》1999年第2期,收于陈泽平著《闽语新探索》一书,上海远东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2003,第66页。
    170 刘镇发《东南、西北边陲方言无庄组说》,《音韵论丛》,齐鲁书社2004,第499-515页。
    171 见于东方语言学网,http://www.eastling.org/discuz/frame.aspx.
    172 史存直《古韵“之”“幽”两部之间的交涉》,《音韵学研究》(第一辑),中华书局1994,第296—313页。
    173 张琨《<切韵>侯韵明母字在现代汉语方言中的演变》,《中国语文》1995年第5期,第354页。
    175 马德强《重韵的性质、类别及其在现代汉语方言中的反映》,福建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第46页。
    177 竺家宁《重纽为古音残留说》,《声韵论丛》第六辑,学生书局出版1997,第285-302页。
    178 王洪君《从开口一等重韵的现代反映形式看汉语方言的历史关系》,《语言研究》1999年第1期,第64页。
    180 胡安顺《汉语辅音韵尾对韵腹的稳定作用》,《方言》2002年第1期,第1-8页。
    182 参看李如龙、王升魁校注《戚林八音校注》,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第53-63页,第119-124页。
    183 李荣主编、冯爱珍编篡《福州方言词典》,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第397页。
    184 姚荣松《闽方言特征词层次试探》,何大安、张洪年、潘悟云、吴福祥编《山高水长:丁邦新先生七秩寿庆论文集》》,中央研究院语言学研究所2006,第653页。
    187 “熨”,两切。一为筠呁切,臻摄合口三等去声问韵云母;一为纡物切,臻摄合口三等入声物韵影母。根据福州话读音,应来源于入声一读。
    189 潘悟云《汉语历史音韵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第74页。
    190 邵荣芬《明代末年福州话的韵母和声调系统》,《音韵学研究》(第一辑),中华书局1994,第362页。
    191 邵荣芬《明代末年福州话的韵母和声调系统》,《音韵学研究》(第一辑),中华书局1994,第360页。
    192 张光宇《论“深摄结构”及相关问题》,《语言研究》2007年第1期,第1-11页。
    193 另外,陈泽平先生认为而《广韵》的“是执切”及今大多数方言的禅母读音其实都是训读音,其本字应该是“拓”。参见陈泽平著《闽语新探索》,上海远东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2003,第89-92页。
    198 李荣《我国东南各省梗摄字的元音》,《方言》1996年第1期,第6页。
    199 周祖谟《宋代汴洛语音考》,《问学集》(下册),中华书局2004,第622页。
    200 薛才德《汉语方言梗摄开口二等字和宕摄开口一等字的元音及类型》,《南开语言学刊》,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第158页。
    201 李荣《<切韵>与方言》,原载《方言》1983年第3期,收于李荣著《语文论衡》,商务印书馆1985,第41页。
    参看李荣主编、冯爱珍编纂《福州方言词典》,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第417页。
    203 陈忠敏《论语音层次的时间先后》,《语言研究集刊》第二辑,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第207页。
    204 参见王洪君《兼顾演变、推平和层次的汉语方言历史关系模型》,《方言》2009年第3期,第213-216页。
    205 李如龙《汉语方言的比较研究》,商务印书馆2001,第181页。
    206 中国社会科学院、澳大利亚人文科学院合作编制《中国语言地图集》,朗文出版(远东)有限公司1988,B12图。
    207 林寒生《闽东方言词汇语法研究》,云南大学出版社2002,第6-7页。
    8 梁玉璋《福安方言概述》,《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3期,第78-79页。
    209 李荣主编、冯爱珍编纂《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福州方言词典》,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第12页。
    210 戴黎刚《闽东周宁话的变馥及性质》,《中央研究院屋史语言研究所集刊》2007年第78本第3分,第624页。
    211 平山久雄《福州方言的声调系统和变韻》,历时演变及语言接触研讨会论文2008,第9页。* 该节的语音录制及实验数据分析均在王轶之师妹的鼎力协助下完成,在此,深表谢意!在写作过程中得到陈忠敏教授的亲切指导。陈泽平教授对文章初稿提出宝贵意见。特此对两位先生表示衷心的感谢!
    214 李如龙《论汉语方言语音的演变》,《汉语方言的比较研究》,商务印书馆2001,第82页。
    [宋]陆游撰,李剑雄、刘德权点校1979《老学庵笔记》,北京:中华书局。
    [清]陈登昆、陆尚淋《安腔八音》,福安:范坑陈祖蔚抄本。
    北京大学中文系语言学教研室编2003《汉语方音字汇》(第二版),北京:语文出版社。
    曹志耘2000《南部吴语语音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
    陈立中2004《湘语与吴语的音韵比较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陈泽平1998《福州方言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陈章太、李如龙1991《闽语研究》,北京:语文出版社。
    陈支平2001《福建六大民系》,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丁邦新2003《一百年前的苏州话》,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方孝岳1988《<广韵>研究》,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冯爱珍1993a《福清方言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福安市地方志编撰委员会1999《福安市志》,北京:方志出版社。
    福鼎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2003《福鼎市志》,福州:海风出版社。
    福清市编纂委员会1994《福清市志》,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福州市地方志编撰委员会2001《福州市志》,北京:方志出版社。
    高本汉著,赵元任、李方桂、罗常培译1994《中国音韵学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
    葛剑雄、曹树基、吴松弟1993《简明中国移民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葛毅卿2003《隋唐音研究》,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古田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1994《古田县志》,北京:中华书局。
    胡明扬1987《北京话初探》,北京:商务印书馆。
    黄典诚主编1998《福建省志·方言志》,北京:方志出版社。
    蒋希文1999《徐邈音切研究》,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
    李荣1956《切韵音系》,北京:科学出版社。
    李荣主编、冯爱珍编纂1998《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福州方言词典》,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李荣主编、周长楫编纂1998《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厦门方言词典》,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李如龙、梁玉璋、邹光椿、陈泽平1994《福州方言词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李如龙、王升魁校注2001《戚林八音校注》,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李如龙1997《福建方言》,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李献璋1950《福建语法序说》,东京:南风书局。
    李新魁1986《汉语音韵学》,北京:北京出版社。
    连横1957《台湾语典》,台北:金枫出版有限公司。
    连江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2002《连江县志》,北京:方志出版社。
    林寒生2002《闽东方言词汇语法研究》,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林亦2004《百年来的东南方音史研究》,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刘纶鑫主编1999《客赣方言比较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刘晓南1999《宋代闽音考》,长沙:岳麓书社。
    刘镇发2004《东南、西北边陲方言无庄组说》,《音韵论丛》,济南:齐鲁书社。
    罗常培1961《唐五代西北方音》,北京:科学出版社。
    罗源县地方志编纂委员1998《罗源县志》,北京:方志出版社。
    马重奇2008《闽台闽南方言韵书比较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闽侯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2001《闽侯县志》,北京:方志出版社。
    闽清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1993《闽清县志》,北京:群众出版社。
    宁德市地方志编撰委员会1995《宁德市志》,北京:中华书局。
    潘悟云2000《汉语历史音韵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平潭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2000《平潭县志》,北京:方志出版社。
    屏南县地方志编撰委员会1999《屏南县志》,北京:方志出版社。
    钱乃荣2008《上海语言发展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邵荣芬1982a《切韵研究》,北京:中华书局。
    邵荣芬1997《邵荣芬语言学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寿宁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1992《寿宁县志》,厦门:鹭江出版社。
    王力1980a《汉语史稿》,北京:中华书局。
    王力1985《汉语语音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王育德1957《台湾语常用词汇》,东京:永和语学社。
    霞浦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1999《霞浦县志》,北京:方志出版社。
    徐通锵1991《历史语言学》,北京:商务印书馆。
    许宝华、宫田一郎主编1999《汉语方言大词典》,北京:中华书局。
    严修鸿1997《连城方音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叶宝奎2001《明清官话音系》,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永泰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1992《永泰县志》,北京:新华出版社。
    袁家骅1989《汉语方言概要》(第二版),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
    云惟利1987《海南方言》,澳门:澳门东亚大学出版。
    詹伯慧、李永明1959《潮州方言》,北京:中华书局。
    张振兴1992《漳平方言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赵元任1928《现代吴语的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
    柘荣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1995《柘荣县志》,北京:中华书局。
    郑张尚芳2003《上古音系》,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周宁县地方志编撰委员会1993《周宁县志》,北京:中国科技出版社。
    周祖庠2001《篆隶万象名义研究》,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
    庄初升2004《粤北土话音韵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Kenneth N. Stevens.2000. Acoustic Phonetics, MIT Press.
    Peter Ladefoged and Ian Maddieson.1998.The Sounds of the World's Languages, Blackwell.
    Peter Ladefoged.1993.A Course in Phonetics.Harcourt BraceJovanovich College Publishers.
    曹先擢2001《关于普通话文白异读的答问》,《辞书研究》第1期。
    陈鸿迈1993《琼州方言训读字补》,《方言》第1期。
    陈立中2005《论湘语、吴语及周边方言蟹假果遇摄字主要元音的连锁变化现象》,《方言》第1期。
    陈天泉、李如龙、梁玉璋1981《福州话声母类化音变的再探讨——兼答赵日和同志》,《中国语文》第3期。
    陈泽平、秋谷裕幸2004《福州方言的塞擦音演变考察》,《庆祝<中国语文>创刊50周年纪念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
    陈泽平1990《关于福州方言声母类化问题》,《福建师范大学学报》第2期,载陈泽平著《闽语新探索》,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2003。
    陈泽平1992《福州方言本字考三则》,第二届闽方言学术研讨会论文,载陈泽平著《闽语新探索》,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2003。
    陈泽平1998《方言词考本字刍议》,《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期。
    陈泽平1999《从现代方言释<韵镜>假二等和内外转》,《语言研究》第2期,载陈泽平著《闽语新探索》,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2003。
    陈泽平2002《十九世纪的福州音系》,载《中国语文》第5期,载陈泽平著《闽语新探索》,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2003。
    陈忠敏2002《方言间的层次对应——以吴闽语虞韵读音为例》,丁邦新、张双庆主编《闽语研究及其与周边方言的关系》,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陈忠敏2003a《吴语及邻近方言鱼韵的读音层次——兼论“金陵切韵”鱼韵的音值》,《语言学论丛》(第二十七辑),北京:商务印书馆。
    陈忠敏2003b《重论文白异读与语音层次》,《语言研究》第3期。
    陈忠敏2005《有关历史层次分析法的几个问题》,《汉语史学报》(第五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陈忠敏2006a《论闽南话齐韵的读音层次》,何大安、张洪年、潘悟云、吴福祥编《山高水长:丁邦新先生七秩寿庆论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语言学研究所2006。
    陈忠敏2006b《论方言间的语音对应——以闽语齐韵读音的对应为例》,《语言学论丛》(第三十四辑),北京:商务印书馆。
    储泰松1998《梵汉对音与中古音研究》,《古汉语研究》第1期。
    储泰松2004《唐代音义所见方音考》,《语言研究》第2期。
    戴黎刚2007《闽东周宁话的变韵及其性质》,《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78本第3分。
    戴黎刚2008《闽东福安话的变韵》,《中国语文》第3期。
    邓晓华1994a《南方汉语中的古南岛语成分》,《民族语文》第3期。
    邓晓华1994b《中古知庄章组声母在闽西客家话中的演变》,首届客家方言学术研讨会论文。
    邓晓华1997《论客家方言的断代及相关音韵特征》,《厦门大学学报》第4期。
    丁邦新1987《上古阴声字具辅音韵尾说补证》,《师大国文学报》第16期,《丁邦新语言学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丁邦新2006《北京话文白异读和方言移借》,《门内日与月:郑锦全先生七秩寿庆论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董同龢1948《上古音韵表稿》,《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18本第1分。
    董同龢1959《四个闽南方言》,《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30本。
    冯爱珍1993b《福州方言的入声》,《方言》第2期。
    冯蒸1989a《中古果假二摄合流性质考略》,《古汉语研究》第4期。
    冯蒸1989b《(切韵>祭泰央废四韵带辅音韵尾说》,《湖南师大社会科学学报》第6期。
    冯蒸1994《(尔雅音图)音注所反映的宋初非敷奉三母合流——兼论<音图>微母的演化》,《云梦学刊》第4期。
    冯蒸1995《(尔雅音图)音注所反映的宋初三四等韵合流》,《汉字文化》第4期。
    冯蒸1998《论<切韵>的分韵原则:按主要元音分韵,不按介音分韵——(切韵>一三等韵、三四等韵不同元音说》,《语言研究》增刊。
    耿振生2003《北京话文白异读的形成》,《语言学论丛》第二十七辑,北京:商务印书馆。
    耿志坚1991《晚唐及唐末五代近体诗用韵考》,《彰化师范大学学报》第2期。
    龚煌城1997《从汉藏语的比较看重纽问题——兼论上古rj介音对中古韵母演变的影响》,《声韵论丛》(第六辑),台北:台湾学生书局。
    龚群虎2001《南方汉语古越语底层问题新探》,《民族语文》第3期。
    洪惟仁1995《厦门音与漳州音开合口对调(flip-flop)的历史原因》,第一届台湾语言国际研讨会论文。
    胡安顺2002《汉语辅音韵尾对韵腹的稳定作用》,《方言》第1期。
    华学诚、谢荣娥2009《秦汉楚方言区文献中的幽部与宵部》,《语文研究》第1期。
    黄典诚1956《建瓯方言初探》,《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
    黄典诚1982《闽南方言中上古音残余》,《语言研究》第2期,载《黄典诚语言学论文集》,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
    黄家教1985《粤方言地区中的一个闽方言岛中山隆都话》,《中国语文》第6期。
    黄笑山2002《中古二等韵介音和(切韵)元音数量》,《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1期。
    黄笑山2004《(切韵)韵目小注“同”与“别”》,第四届中古汉语国际学术研讨会。
    黄笑山2006《从泰汉关系词看中古汉语三四等韵差异》,《南开语言学刊》第2期。
    简启贤2003《晋代音注中的鱼部》,《古汉语研究》第1期。
    蒋冀骋2001《朱熹反切音系中已有舌尖前高元音说质疑》,《古代汉语》第4期。
    金有景1964《义乌话里咸山两摄三四等字的分别》,《中国语文》第1期。
    金有景1980《(义乌话的咸山两摄三四等字的分别)的补正》,《中国语文》第5期。
    金有景1982《关于浙江方言中咸山两摄三四等字的分别》,《语言研究》第1期。
    蓝小玲1994《闽西客话舌齿音的特点与演变》,首届客家方言学术研讨会论文。
    李方桂1971《上古音研究》,《清华学报》新9卷第1、2期合刊,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李惠昌1989《遇摄韵在唐代的演变》,《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第4期。
    李壬癸1975《语音变化的各种学说述评》,《幼狮月刊》第44期。
    李荣1965《语音演变规律的例外》,《音韵存稿》,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李荣1980《吴语本字举例》,《方言》第2期。
    李荣1983《<切韵)与方言》,《方言》第3期,收于李荣著《语文论衡》,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李荣1996《我国东南各省梗摄字的元音》,《方言》第1期。
    李荣1997《考本字甘苦》,《方言》第1期。
    李如龙、梁玉璋、陈天泉1979《福州话语音演变概说》,《中国语文》第4期。
    李如龙1984《自闽方言证四等韵无-i-介音说》,《音韵学研究》(第一辑),北京:中华书局。
    李如龙2000《声母类化的制约条件》,《厦门大学学报》第1期。
    李如龙2003《关于方言语音历史层次的研究》,《中国语言学集刊》第1卷第1期。
    李如龙2004《东南方言与东南文化论纲》,《东南学术》增刊。
    李如龙2005《关于方言语音历史层次的研究》,《民族语文》第5期。
    李献璋1956《福佬话词汇》,《台湾风物》第6卷第2期。
    李新魁1984《近代汉语介音的发展》,《音韵学研究》,北京:中华书局。
    李新魁1988《论<广韵>音系的三等韵》,《烟台大学学报》第1期。
    李永新2007《从会同方言看中古流摄和效摄的关系》,《湖南社会科学学报》第3期。
    梁猷刚1984《琼州方言的训读字(二)》,《方言》第3期。
    梁猷刚1984《琼州方言的训读字(一)》,《方言》第2期。
    梁玉璋1982《福州方言的“切脚词”》,《方言》第1期。
    梁玉璋1983《福安方言概述》,《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
    林宝卿1993《厦门、泉州、漳州的语音差异》,《厦门大学学报》第2期。
    林焘1987《北京官话溯源》,《中国语文》第3期。
    林伦伦1998《粤西闽语的音韵特征》,《语文研究》第2期。
    刘根辉、尉迟治平1999《中唐诗韵系略说》,《语言研究》第1期。
    刘晓南1998《宋代福建诗人用韵所反映的十到十三世纪闽方言的若干特点》,《语言研究》第1期。
    刘晓南2003a《中古以来的南北方言试说》,《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第4期。
    刘晓南2003b《从历史文献的记述看早期闽语》,《语言研究》第1期。
    刘新中2007《汉语中训读的性质、原因及其影响》,《语言教学与研究》第2期。
    刘勋宁1991《清涧话人称代词和指人名词语尾[·mi]探源》,原载《第二届中国境内语言暨语言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后收入丁邦新主编《历史层次与方言研究》,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刘勋宁2003《文白异读与语音层次》,《语言教学与研究》第4期。
    刘燕文1998《敦煌写本字宝、开蒙要训、千字文的直音、反切和异文》,《庆祝唐作藩教授七十寿辰学术论文集》,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刘镇发2007从方言比较看广州话梗摄开口三四等韵字文白异读的由来,《方言》第4期。
    鲁国尧1980《宋代福建词人用韵考》,《语言文字学术论文集》,北京:知识出版社。
    鲁国尧2003《“颜之推谜题”及其半解(下)》,《中国语文》第3期。
    陆志韦1947《古音说略》,《燕京学报》专号之二十,载《陆志韦语言学著作集》(一),北京:中华书局1985。
    吕泉2008《桂北平话效流二摄的层次及合流性质》,《贺州学院学报》第1期。
    罗常培1930《厦门音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单刊甲种之四。
    罗常培1931《<切韵>鱼虞之音值及其所据方音考》,《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2本3分。
    罗杰瑞(Jerry Norman) 1979 Chronological Strata in Min Dialects,《方言》第1期。
    罗杰瑞(Jerry Norman)著1997、梅祖麟译2004《关于官话方言早期发展的一些想法》,《方言》第4期。
    罗杰瑞1988《福建政和话的支脂之三韵》,《中国语文》第1期。
    马重奇1993《漳州方言同音字汇》,《方言》第3期。
    马重奇2001《福建福安方言韵书——<安腔八音)》,《方言》第1期。
    马重奇2004《汇集雅俗通十五音》文白异读系统研究(一),《方言》第2期。
    麦耘1986《从广州话看中古后期的口类韵母》,中国音韵学研究会第四次学术研讨会,载《语言研究》1998年增刊。
    麦耘1988《从尤、幽韵的关系论到重纽的总体结构及其它》,《语言研究》第2期。
    麦耘1992《<切韵>“祭泰央废”四韵不带辅音韵尾》,《中山大学学报》第4期。
    麦耘1995《<切韵>元音系统试拟》,《音韵与方言研究》,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麦耘2002《汉语语音史上“中古时期”内部阶段的划分——兼论早期韵图的性质》,潘悟云主编《东方语言与文化》,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梅祖麟1995《方言本字研究的两种方法》,《吴语和闽语的比较研究》,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梅祖麟1999《闽语、吴语和江东方言之间的关系》,未刊。
    梅祖麟2001《现代吴语和“支脂鱼虞,共为不韵”》,《中国语文》第1期。
    宁忌浮1998《<洪武正韵>支微齐灰分并考》,《古汉语研究》第3期。
    潘悟云、朱晓农1982《汉越语和<切韵>唇音字》,《中华文史论丛增刊语言文字研究专辑》(上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潘悟云1983《中古汉语轻唇化年代考》,《温州师院学报》第2期。
    潘悟云1995a《温处方言和闽语》,《中国东南方言比较研究——吴语和闽语的比较研究》,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潘悟云1995b《“囡”所反映的吴语历史层次》,《语言研究》第1期。
    潘悟云1998《三等腭介音的来源》,《李新魁教授纪念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
    潘悟云1999《浙南吴语与闽语中鱼韵的历史层次》,第六届闽语方言国际研讨会论文。
    潘悟云2003《在方言比较中考本字》,http://ling.ccnu.edu.cn/message/yyxlwx/pwy_benzi_dialects. doc.
    潘悟云2004a《汉语方言的历史层次及其类型》,石锋、沈钟伟主编《乐在其中:王士元先生七十华诞庆祝文集》,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潘悟云2004b《语言接触与汉语南方方言的形成》,邹嘉彦、游汝杰主编《语言接触论集》,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潘悟云2007“考本字专栏”,http://www.eastling.org/discuz/frame.aspx.
    潘悟云2008《吴语韵母系统的主体层次》,《东方语言学》(第三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彭建国、郑焱霞2008《湘语遇摄的语音层次》,《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5期。
    彭建国2007《湘语侯韵的历史层次》,《语言科学》第5期。
    蒲立本(Pulleyblank)著1962,潘悟云、徐文堪译,《上古汉语的辅音系统》,北京:中华书局1999。
    [日]平山久雄1995《中古汉语鱼韵的音值——兼论人称代词“你”的来源》,《中国语文》第5期。
    [日]桥本万太郎1979《现代吴语的类型学》,《方言》第3期。
    [日]秋谷裕幸2002《早期吴语支脂之韵和鱼韵的历史层次》,《中国语文》第5期。
    邵荣芬1963《敦煌俗文学中的别字异文和唐朝五代西北方音》,《中国语文》第3期。
    邵荣芬1982b《古韵鱼侯两部在后汉时期的演变》,《中国语文》第6期。
    邵荣芬1985《明代末年福州话的韵母和声调系统》,原载《中国语文》第1期,《音韵学研究》(第三辑),北京:中华书局1994。
    邵荣芬1994《明代末年福州话的韵母和声调系统》,《音韵学研究》(第三辑),北京:中华书局。
    邵荣芬1995《吴棫<韵补>和宋代闽北建瓯方音》,《中国语文》第5期。
    沈钟伟2007《语言转换和方言底层》,丁邦新主编《历史层次与方言研究》,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施向东1999《试论上古音幽宵两部与侵缉谈盍四部的通转》,《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施向东2001《十六国时代译经中的梵汉对音》,《天津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
    史存直1994《古韵“之”“幽”两部之间的交涉》,《音韵学研究》(第一辑),北京:中华书局。
    孙玉文1994《中古尤韵舌根音有重纽试证》,《清华学报》第1期。
    唐作藩1991《晚唐尤韵唇音字转入虞韵补证》,载《纪念王力先生九十诞辰文集》,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陶燠民1930《闽音研究》,《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1本。
    汪银峰2007《<元韵谱>微母来源考》,《东疆学刊》第1期。
    王福堂1999《汉语方言语音的演变和层次》,语文出版社。
    王福堂2003《汉语方言语音中的层次》,《语言学论丛》第4期。
    王福堂2006《文白异读中读书音的几个问题》,《语言学论丛》(第三十二辑),北京:商务印书馆。
    王福堂2009《文白异读和层次区分》,《语言研究》第1期。
    王洪君1992《文白异读与迭置式音变——从山西闻喜方言的文白异读谈起》,《语言学论丛》(第十七辑),商务印书馆,载丁邦新主编《历史层次与方言研究》,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王洪君1999《从开口一等重韵的现代反映形式看汉语方言的历史关系》,《语言研究》第1期。
    王洪君2006《文白异读、音韵层次与历史语言学》,《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期。
    王洪君2009《兼顾演变、推平和层次的汉语方言历史关系模型》,《方言》第3期。
    王力1936《南北朝诗人用韵考》,载《龙虫并雕斋文集》(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80。
    王力1980b《汉越语研究》,《龙虫并雕斋文集》(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
    王力1982《朱翱反切考》,《龙虫并雕斋文集》(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
    王临惠1999《试论晋南方言中的几种文白异读现象》,《语文研究》第2期。
    吴建生1984《万荣方言志》,《语文研究》增刊。
    吴瑞文2002《论闽方言四等韵的三个层次》,《语言暨语言学》第3期,载丁邦新主编《历史层次与方言研究》,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伍巍、詹伯慧2008《广东省的汉语方言》,《方言》第2期。
    徐通锵1985《宁波方言的“鸭”[ε]类词和“儿化”的残迹》,《中国语文》第3期。
    徐越2005《从宋室南迁看杭州方言的文白异读》,《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第5期。
    许宝华、潘悟云1994《释二等》,《音韵学研究》(第三辑),北京:中华书局。
    许钰1940《十五音研究》,《南洋学报》第1期。
    薛才德2004《汉语方言梗摄开口二等字和宕摄开口一等字的元音及类型》,《南开语言学刊》,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薛凤生1996《试论<切韵>音系的元音音位与“重纽”、“重韵”等现象》,《语言研究》第1期。
    严修鸿2000《客闽方言里江东不分的语音层次》,《语言研究集刊》(第三辑),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杨素姿2004《论<改并五音集韵>与等韵门法》,《台南大学学报》(人文与社会类)第2期。
    杨秀芳2000《方言本字研究的观念与方法》,《汉学研究》第18卷特刊。
    姚荣松2006《闽方言特征词层次试探》,何大安、张洪年、潘悟云、吴福祥编《山高水长:丁邦新先生七秩寿庆论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语言学研究所。
    姚永铭2000《慧琳音义与<切韵)研究》,《语言言研究》第1期。
    叶宝奎、郑碧娇2008《<中原音韵>的文白异读与入声韵的演化》,《厦门大学学报》第6期。
    游汝杰2006《吴语蟹摄一二等不带-i尾是否上古音遗存》,第四届国际吴语学术研讨会论文。
    虞万里1994《从古方音看哥支关系及其演变》,《音韻学研究》(第三辑),北京:中华书局。
    詹伯慧1957海南方言中的同义“训读”现象,《中国语文》6月号。
    张光宇1985《切韵纯四等韵的主要元音及相关问题》,《语言研究》第9期。
    张光宇1989《闽方言音韵层次的时代与地域》,《清华学报》(第十九卷),第1期。
    张光宇1989《闽南方言的特殊韵母-iη》,《大陆杂志》(第七十九卷),第2期。
    张光宇1999《东南方言关系综论》,《方言》第1期。
    张光宇2003《比较法在中国》,《语言研究》第4期。
    张光宇2007《论“深摄结构”及相关问题》,《语言研究》第1期。
    张惠英1980《吴语札记(之一)》,《中国语文》第4期。
    张琨1985《论吴语方言》,《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56本第2分。
    张琨1987《汉语音韵史中的方言差异》,张琨著、张贤豹译《汉语音韵史论文集》,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
    张琨1995《<切韵>侯韵明母字在现代汉语方言中的演变》,《中国语文》第5期。
    张清常1987《祭泰夬废只有去声的原因》,《语言研究论丛》(第三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张盛裕1979《潮阳方言的文白异读》,《方言》第4期。
    张盛裕1984《潮阳方言的训读字》,《方言》第2期。
    张振兴1993《漳平(永福)方言同音字汇》,《方言》第3期。
    张振兴2000《闽语及周边方言》,《方言》第1期。
    张振兴2002《漳平(永福)方言的文白异读》,载《著名中年语言学家自选集·张振兴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赵日和1980《闽音斟疑——与李如龙等同志商榷》,《中国语文》第3期。
    赵蓉、尉迟治平1999《晚唐诗韵系略说》,《语言研究》第1期。
    郑张尚芳1983《温州方言歌韵读音的分化和历史层次》,《语言研究》第2期。
    郑张尚芳1987《上古韵母系统和四等、介音、声调的发源问题》,《温州师范学院学报》第4期。
    郑张尚芳1991《由音韵地位比较来考定一些吴闽方言词的本字》,汉语方言学会第六届年会论文。
    郑张尚芳1998《蒙古字韵所代表的音系及八思巴字一些转写问题》,《李新魁教授纪念文集》,北京:中华书局。
    郑张尚芳1999《闽语与浙南吴语的深层联系》,第六届闽方言国际研讨会论文。
    郑张尚芳2002a《方言介音异常的成因及e>ia、o>ua音变》,《语言学论丛》(第二十六辑),北京:商务印书馆。
    郑张尚芳2002b《闽语与浙南吴语的深层联系》,丁邦新、张双庆主编《闽语研究及其与周边方言的关系》,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郑张尚芳2002c《汉语及其亲属语言语音演变中的元音大推移》,历史语言学研讨会论文。
    志选2004《福建方言的形成及分布》,《福建史志》第1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澳大利亚人文科学院合作编制1988《中国语言地图集》,朗文出版(远东)有限公司。
    周长楫1995《中古豪韵在闽南方言的文白读音问题——兼与张光宇、杨秀芳两先生商榷》,《台湾研究集刊》第1期。
    周法高1948《切韵鱼虞之音读音及其流变》,《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13本。
    周法高1952《三等韵重唇音反切上字研究》,《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23本下册。
    周法高1968《论切韵音》,《中国音韵学论文集》,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4。
    周祖谟1966a《宋代汴洛语音考》,《问学集》(下册),北京:中华书局2004。
    周祖谟1966b《万象名义中之原本玉篇音系》,《问学集》(下册),北京:中华书局2004。
    周祖庠2000《纯四等韵与三等韵的合一——<篆隶万象名义>音论之一》,中国音韵学会第十一届学术讨论会暨汉语音韵学第六届国际研讨会论文。
    朱晓农2005《元音大转移和元音高化链移》,《民族语文》第1期。
    朱晓农2006《历史音系学的新视野》,《语言研究》第4期。
    竺家宁1997《重纽为古音残留说》,《声韵论丛》(第六辑),台北:台湾学生书局。
    Jerry Norman.1979. Chronological Strata in Min Dialects,《方言》第1期。
    Jerry Norman.1981.The proto-min finals.Papers from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inology, Academia Sinica.
    戴黎刚2005《闽语的历史层次及其演变》,复旦大学博士论文。
    董建交2007《明代官话语音演变研究》,复旦大学博士论文。
    金彰柱2007《建瓯方言语音的历史层次》,东吴大学博士论文。
    刘新中2004《海南闽语的语音研究》,暨南大学博士论文。
    刘泽民2004《客赣方言历史层次研究》,上海师范大学博士论文。
    吕文瑞2007《<龙龛手镜>与<广韵>音切比较研究》,兰州大学硕士论文。
    马德强2005《重韵的性质、类别及其在现代汉语方言中的反映》,福建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帕维尔·玛突来维切(Pawel Matulewiez)2005《吴语瓯江方言韵母演变研究》,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博士论文。
    彭建国2006《湘语音韵历史层次研究》,上海师范大学博士论文。
    乔全生2003《晋方言语音史研究》,南京大学博士论文。
    孙小花2006《山西方言语音历史层次研究》,上海师范大学博士论文。
    谢留文2002《客家方言的语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论文。
    杨美满2005《厦门(同安)、沅陵(乡话)、温州、双峰(荷叶)四种方言的语音比较》,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杨秀芳1982《闽南语文白系统的研究》,台湾大学博士论文。
    张燕芬2006《广西平乐的闽方言岛》,广西大学硕士论文。
    周赛红2005《湘方言音韵比较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