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王小波“影响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作家王小波(1952一1997)自上世纪90年代末离世以后,在中国当代思想、文化和文学领域都引起了不小的反响,甚至产生了所谓“王小波热”的文化现象,王小波何以成为王小波是本文所着重考察的,包括其所接受的中西资源,对他产生的影响,以及他何以成为当下语境中的王小波等内容。
     论文绪论部分总结了王小波的研究现状,包括思想、文化和文学领域内的研究者对王小波思想、作品的相关研究和主要观点,并试图从叙事学角度来考察王小波作品在90年代文坛的独特性。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中国文学处于一个转折阶段,各类文学思潮也层出不穷,王小波的小说从先锋性,叙事结构、叙事视角和语言等方面都呈现出与90年代文坛底色迥异的作品风格。
     王小波作为中国作家离不开本土资源,第一章讨论了王小波所接受的本土资源。王小波接受本土资源最早可以追溯至童年时代,童年的生活奠定了他最初的心理结构,从而影响到他成年后的文学风格;复杂的人生经历使他的精神得到历练和升华,给了他丰富的创作养料;广泛的阅读开阔了作家的视野,丰富了他的文理科学知识,使王小波的创作有了深厚的学科积淀;其作品承继了本土优秀的传统文学资源,包括史传类小说、唐传奇、神魔志怪小说、市井喜剧小说、侠义小说等中国传统小说资源;50年代以来的翻译文学作为一种独特的本土资源也深刻的影响了作家创作,优美的翻译语言成为其日后创作的典范之一;此外,王小波从当代影视艺术中也吸收了诸多有益的表现手段,使其作品富有形象生动、声像并茂的影视特性。
     对作家王小波产生更大影响的是西方资源,论文第二章讨论了王小波通过各种途径接获的西方资源,如通过家庭环境、教育和阅读等方式所获取的西方文化、思想、文学观念等创作资源,他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独特的文学观和创作观,西方资源从根本上影响并决定了王小波的文学写作风格。知识分子家庭给了他自由成长的空间,对其知识构成、思维方式、视域的拓宽以及若干思想观念的确立产生了积极作用;妻子李银河的性社会学知识、理论,对其小说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中西的学校教育则完善了其“文理兼修”的知识结构,形成并强化他趋于科学理性的思维方式;他通过大量的西方文献阅读完成了自我教育,西方经典文学丰富了他的精神世界,而西方思想家和文学家对其文学观和创作方式的影响尤为重要。
     对于本十和西方两种不同的精神资源,王小波所持的态度是不同的,论文第三章讨论了王小波对中国传统资源和西方资源不同吸纳方式和接受程度,基于自身经历和历史、现实等原因,作家对传统文化持否定批判的态度,但对传统文学则是有选择的吸纳;作家主要从西方文化和文学中来获取自己的精神和写作资源,但是这也最终带来了其日后的写作困境,使他的创作进入了一个瓶颈期,这一困境也可以说是许多当代作家所共同面临的。
     王小波生前是寂寞的,死后却迅速走红,其公众形象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第四章考察王小波之死前后的社会思潮、文坛状态、传播媒介和接受者等背景因素,探究影响王小波之为王小波的一些客观因素,究竟哪些原因促使王小波现象的产生?其背后的意识形态诉求又是什么?90年代的中国社会有多种思潮激荡碰撞,如90代初的“人文精神大讨论”,与随之而来的“文化民族主义”、“后现代主义”、“自由主义”等,而90年末兴起的自由主义思潮发掘了王小波文学的思想价值;90年代文学的市场化和平庸化导致了所谓的“文学危机”的发生,王小波小说以不同于同时代文学的风格独立其间;他的突然离世成为一个事件,媒体抓住了这一事件,不断塑造王小波,大批青年读者的追捧最终成就了“王小波热”的文化现象。
     第五章重点阐述了王小波之妻李银河对王小波的人生、思想、创作所产生的重要影响。作为作家的妻子,李银河在作家成长过程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她影响了作家的思想观念、创作心理、创作内容,作家去世后她与媒体一同积极塑造王小波,对作家的形象塑造和“王小波现象”的产生起了关键的作用。
     论文最后的结语部分总括了影响作家王小波的各方面因素。具有自由主义倾向的作家王小波并不是凭空出现的,他的成长实际上经由家庭,社会、学校教育、自我阅读等各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王小波能够以现在的面貌出现在读者面前,更是多方面因素、多种文化力量的共同推动下而形成的。
After passing away since the late 1990s, the writer Wang Xiaobo (1952-1997) has evoked great repercussions in Chinese contemporary ideological, cultural and literary spheres. Even the cultural phenomenon of so-called "Wang Xiaobo hot" has arisen. The paper focuses on the reasons why Wang Xiaobo could become Wang Xiaobo, including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resources he accepted, their influence on him and why he has become Wang Xiaobo in the recent context, etc.
     The introduction part summarizes the current research, including some related research and main views of researchers in the ideological, cultural and literary spheres on Wang Xiaobo's thoughts and works, and attempts to investigate the particularity of Wang Xiaobo's works in the 1990s from the narrative angle. From the late 1980s to the early 1990s, Chinese literature was in a transition and various literary trends also emerged constantly. Wang's novels present a different style from mainstream literature in the 1990s in pioneer spirit, narrative structure, narrative perspective and language, etc.
     As a Chinese writer, Wang Xiaobo could never abandon his native resources. Chapter One discusses the native resources that Wang Xiaobo accepted. It dates back to his childhood when Wang Xiaobo first closed with the native resources. The childhood life established his initial psychological structure affecting his later literary style; complex life experiences sublimated his spirit and fed him with rich creative nourishment. An extensive reading broadened his horizons and enriched his liberal and scientific knowledge, which endowed his creation with a deep discipline accumulation. His works inherited the outstanding local traditional resources, including some Chinese traditional novels such as historical-biographical novels, short stories of the Tang dynasty, supernatural-evil spirit novels, civic novels and folk comic novels. The translated literature since the 1950s, as unique local resources, also deeply affected his creation, and the beautiful translation has become one of successful models in his future creation. In addition, Wang Xiaobo absorbed many useful means from contemporary films and TV art, which helped him produce works rich in properties like lively images and audio-visual effects.
     It is the Western resources that produced more effects on Wang Xiaobo. Chapter Two discusses the Western resources Wang Xiaobo received by various means, such as resources of the Western culture, thoughts, and literary ideas through family environment, education and reading. And on this basis did he develop a unique concept of literature and writing. Western resources affect and determine his style of literary writing ultimately.The intellectual family gave him free space for growth and produced positive effect on his knowledge structure, thinking mode, the broadening of his horizons and the establishing of some ideas. His wife Li Yinhe's sexual sociological knowledge and theory also produced important influence on his novel-creation.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education improved his knowledge structure of "being good at both Arts and Sciences", helped form and enhance his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mode of thinking. Through a lot of western literature reading did he complete self-education; Western classic literature enriched his spiritual world, and the Western thinkers and writers had a particularly significant impact on his literary creation.
     Wang Xiaobo held different attitudes towards the native and Western spiritual resources. Chapter Three discusses Wang Xiaobo's different styles of absorption and degrees of acceptance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resources and Western resources. Based on his history, reality, personal experiences and other reasons, the writer held critical attitude to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but absorbed selectively the traditional literature. The writer achieved his spiritual and writing resources mainly from the Western culture and literature, which resulted in writing predicament eventually (the creation entered into a bottleneck), which is also what many contemporary writers are confronted with.
     Wang Xiaobo being lonely when alive, has become popular shortly after his death and his public image has also changed greatly. Chapter Four mainly studies some background factors before and after the death, such as social thought, literary state, media and readers of Wang Xiaobo, and then explores the objective factors explaining why Wang Xiaobo has become Wang Xiaobo:what prompted "Wang Xiaobo phenomenon" to occur? What's the implied ideological demand? There are several thoughts fierce collision in 1990s china society, such as "Great Discussion on humanistic spirit" and "Cultural nationalism" "Postmodernism" "Liberalism" follows, Liberalism arising in the late 1990s excavated the thought value of "Wang Xiaobo's literature." The market-oriented and mediocrity of literature in the 1990s led to the so-called "literature crisis" while Wang Xiaobo's novels stand out with a literary style different from other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His sudden death being an event, the media grasped the chance and constantly propagandized him, which finally achieved the cultural phenomenon of "Wang Xiaobo hot" with young readers'worship.
     Chapter Five focuses on the significant influence of his wife Li Yinhe on his life thought and creation. As the writer's wife, Li Yinhe has played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his growth and affected his ideas, psychology in creation and the content of his creation. She has played an active role in propagandizing Wang Xiaobo after his death together with the media, and has made crucial contribution to the shaping of his image and the emergence of "Wang Xiaobo phenomenon"
     The Concluding Remarks sums up a variety of factors affecting Wang Xiaobo. The growth of Wang Xiaobo, a writer with liberal tendency, is determined by his family, society, education, self-reading and many other factors. Therefore, Wang Xiaobo, as is presented to the readers, is the product of the impulse of many factors and cultural powers.
引文
王毅:《不再沉默——人文学者论王小波》,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8年6月第1版,第1页。
    王毅:《不再沉默——人文学者论王小波》,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8年6月第1版,第117页。
    ①参见朱学勤:《1998:自由主义学理的言说》。文章分两部分载于《南方周末》1998年12月25日;《中国图书商报书评版》1999年1月5日。
    仵从巨:《中国作家王小波的“西方资源”》,载《文史哲》,2005年第4期。
    ②房伟:《从强者的突围到顽童的想象—鲁迅与王小波之比较分析》,载《文艺争鸣》,2003年第5期。
    张懿红:《工小波小说艺术的渊源与创化》,载《中国比较文学》2004年第4期。
    韩彦斌:《论王小波创作的元小说特征》,载《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3期。
    工毅:《不再沉默——人文学者论王小波》,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8年6月第1版,第197页。
    李娜:《狂欢化的历史传奇小说—王小波<青铜时代》研读》,载《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
    李娜:《缘何奇葩放于斯—王小波狂欢化小说的背景和特征》,载《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
    李银河:《王小波笔下的性》,见王毅编,《不再沉默》,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8年6月,第253页。
    王小波:《弗洛伊德与受虐狂》,《王小波全集》第一卷,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第115页。
    王福湘:《复调小说—王小波的一种解读》,载《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王毅:《不再沉默——人文学者论王小波》,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8年6月第1版,第128页。
    王小波:《(代价论)乌托邦与圣贤》,《王小波全集》第一卷,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96页。
    王小波:《怀疑三部曲》序,《王小波全集》第二卷,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第70页。
    戴锦华:《智者戏谑》,见王毅编《不再沉默》,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8年6月第1版,第148页。
    陶东风、崔卫平、雷颐:《语境与立场——关于王小波的对话》,载《文艺争鸣》,1998年3期,第41页。
    李静:《王小波:这一代的精神兄长》,载《南风窗》,2004第8期。
    李凤亮、卢欣:《准影响了这一代人的青春——80后文学出场分析》,载《当代文坛》2006年第1期。
    房伟:《十年:一个神话的诞生—王小波形象接受境遇考察》,载《山东社会科学》,2007第9期。
    张慧敏:《一个特殊的文化现象——王小波死后的追念和活着的作品》,载《当代作家评论》,2001年第3期。
    ①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22页。
    ①程文超:《时间秩序回到叙事之后——谈“现实主义冲击波”修复故事的努力》,见《反叛之路》,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版,第136页,第137贝。
    ②参见王福湘:《复调小说—王小波的一种解读》,载《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③巴赫金的复调理论着重指出的是小说主人公意识的独立性,主人公之间,主人公与作者之间平等的对话关系。由此看见,复调小说中的主人公并非是作者思想观念的直接表现者,而是表现自我意识的主体。小说中也不存在着一个至高无上的作者的统一意识,小说不是按照这种统一意识展开情节、人物命运、形象性格的,而是展现有相同价值的不同意识的世界。这和王小波小说有一定的差异,在此种意义上,笔者认为王小波小说并不能被称为典型的复调小说。
    ①王小波:《寻找无双》,载《王小波全集》第五卷,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第10页。
    ②王小波:《寻找无双》,载《王小波全集》第五卷,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第24页。
    ③王小波:《寻找无双》,载《王小波全集》第五卷,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第61页。
    《新华新词语词典》此词目和释义为:故意将一些毫无联系的事物现象等进行莫名其妙组合串联或歪曲,以达到搞笑或讽刺目的的方式。“无厘头”是粤方言,本应写作“无来头”,因粤方言“来”字与“厘”字读音相近,故写作“无厘头”。
    艾晓明:《重说黄金时代》,见李银河编,《王小波十年祭》,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年,159页。
    王小波:《关于幽闭型小说》,载《王小波全集》第二卷,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85页。
    王小波:《关于幽闭型小说》,载《王小波全集》第二卷,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85页。
    王小波:《关于幽闭型小说》,载《王小波全集》第二卷,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86页。
    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第328页。
    王小波:《思维的乐趣》,载《工小波全集》第一卷,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第210-212页
    王小波:《道德堕落与知识分子》,载《王小波全集》第二卷,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54页。
    王小波:《王朔的作品》,载《工小波全集》第一卷,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第211页。 王小波:《从(黄金时代)谈小说艺术》,载《王小波全集》第二卷,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63页。
    李银河:《王小波笔下的性》,见王毅编,《不再沉默》,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8年,第256,258页。艾晓明:《重说“黄金时代”》,见李银河编《王小波十年祭》,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年,第158页。
    王德威:《想象中国的方法》,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30页。
    戴锦华:《智者戏谑》,见王毅主编,《不再沉默》,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8年,第135页。
    崔卫平:《狂欢诅咒再生》,见王毅主编,《不再沉默》,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8年,第195页。
    参见徐友渔:《王小波到底是什么人?》,载《新京报》,2007年4月10日C8版。
    宋华:《母亲的忆念》,见李银河编:《王小波十年祭》,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年5月,第38页。
    ③参见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新编》,高觉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12月。 王小波:《我的精神家园》,《王小波文集》第二卷,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第224页。
    ②参见高宣扬编著:《弗洛伊德传》,北京.作家出版社,1986年4月。
    ③王小波:《致李银河》,载《王小波全集》第九卷,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2页。
    李银河:《他的名字是一个接头暗号》,载李银河、郑宏霞编:《王小波画传》,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8年,第3页。
    霍兰德:《笑:幽默心理学》,潘国庆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第6页。 王小波:《思维的乐趣》,载《王小波全集》第二卷,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第6页。
    参见李银河、郑红霞编:《一个特立独行的人:王小波画传》,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5年。
    ③王毅:《王小波对文化大革命的认识方式及其意义》,载王毅主编:《不再沉默——人文学者论王小波》,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8年,第267页。
    参见韩袁红《王小波小说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博士论文,第一章。
    王小波:《思维的乐趣》,载《王小波全集》第一卷,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第13页。
    王小波:《2010》,载《王小波全集》第七卷,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1月,第207页。
    宋华:《母亲的忆念》,见李银河编著,《王小波十年祭》,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年5月,第36页。
    李翊:《王小波的大学与留学生活》,上海.三联生活周刊,2007年第14期,第55页。
    王小波:《致刘晓阳》,见《王小波全集》第九卷,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85页。
    黄集伟:《王小波:最初的与最终的》,见李银河编,《王小波十年祭》,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7月,第86页。
    王小波:《思维的乐趣》,载《王小波全集》第一卷,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第13页。
    王小波:《我看国学》,载《王小波全集》第一卷,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第80页。
    王小波:《我看国学》,载《王小波全集》第一卷,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第82页。
    王小波:《我看国学》,载《王小波全集》第一卷,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第83页。
    王小波:《行货感与文化相对主义》,《王小波全集》第一卷,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72页。 王小波:《不新的(万历十五年)》,《王小波全集》第一卷,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94页。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9年5月,第3页。
    所谓的“多祖现象”,杨义在其《中国古典小说史论》中这样解释:小说在它的发生发展的过程中,有和经、史、了、集各种文体有过千丝万缕的依附、渗透和交叉,从小说问题自身发展角度来看,它早期和文体“史前期”与其它文体没有分离、独立的状态,就是“多祖现象”。
    夏志清著,胡益民译:《中国古典小说史论》,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6月,第1页。
    ②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9年5月,第45页。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9年5月,第46页。
    参见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二卷,第九章:膺传奇与俗讲变文,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艾晓明、李银河:《浪漫骑士》,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7月,第4页。
    王小波:《小说的艺术》,载《王小波全集》第二卷,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第61页。
    王小波:《万寿寺》,载《王小波全集》第三卷,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第6页。 关于王小波小说的讲述风格对传统文学的继承,韩袁红在其博士论文《王小波小说研究》中亦有论述,此处参考该论述。
    王一川:《京味文学第三代》,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第238页。
    见金圣叹评本《水浒传》第三十九回。转自孙逊、孙菊园编:《中国古典小说美学资料汇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216页。
    黄集伟:《王小波:最初的与最终的》,见李银河编:《王小波十年祭》,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年5月,第100页。
    王小波:《我对小说的看法》,载《王小波全集》第二卷,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第58页。
    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见1902年11月14日,《新小说》1902年第1期。
    夏志清著:《中国现代小说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第12页。
    参见夏志清著:《中国现代小说史》,上海.复旦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版。
    参见秦弓:《“五四”时期翻译文学的价值体认及其效应》,载《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第85页。
    ①戴锦华:《智者戏谑——阅读王小波》,见王毅编:《不再沉默——人文学者论王小波》,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8年,第161页。
    王小波:《我的师承》,《王小波全集》第三卷,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第2页。
    朱水斌、吴成贵:《王小波比鲁迅伟大?李银河博文引风波》,见《现代快报》,2009年1月8日,C3版。
    ②王小波:《关于幽闭型小说》,载《王小波全集》第二卷,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85页。
    王小波:《诚实与与浮嚣》,载《王小波全集》第一卷,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90页。
    闵良臣:《把事实写到纸上》,见http://www.aisixiang.com/data/26178.html。
    关于王小波的西方资源,仵从巨教授已有系统全面论述,本章节的主要观点和材料来自仵教授的论述,并获授权引述。
    ②艾晓明、李银河编:《浪漫骑士——记忆王小波》,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第7页。
    艾晓明、李银河编:《浪漫骑士——记忆王小波》,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第99页。
    ①仵从巨:《中国作家王小波的“西方资源”》,载《文史哲》,20005年第4期,第67-68页。
    ①艾晓明、李银河编:《浪漫骑士——记忆王小波》,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版,第89页.
    李翊:《王小波的大学与留学生活》,载《上海三联生活周刊》,2007年14期,第55页。
    王小波:《跳出手掌心》,载《王小波全集》第一卷,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7页。
    王小波:《思维的乐趣》,载《王小波全集》第一卷,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0页。
    王小波:《思维的乐趣》,载《王小波全集》第一卷,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4页。
    朱玲:《许倬云——读书人的虚伪源于欲望》,载《北京青年报》,2008年2月18日,第C3版。
    ②艾晓明、李银河编:《浪漫骑士——记忆王小波》,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9月,第204页。
    ③参见李银河编:《王小波十年祭》,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年5月,第81页。
    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王小波杂文随笔全编》,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12月,第254页。
    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王小波杂文随笔全编》,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12月,第341页。
    ①戴锦华:《智者戏虐——阅读王小波》,见王毅编:《不再沉默——人文学者论王小波》,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第145页。
    王小波:《思维的乐趣》,载《王小波全集》第一卷,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8页。
    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王小波杂文随笔全编》,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12月,第338,337页。
    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王小波杂文随笔全编》,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12月,第33页。
    王小波:《知识分子与中古遗风》,《王小波全集》第一卷,昆明.云南人民出出版社,2006年6月,第21页。
    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王小波杂文随笔全编》,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12月,第336页。
    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王小波杂文随笔全编》,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12月,第324页。
    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E小波杂文随笔全编》,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23页,334页,330页,394页,317页。
    艾晓明,李银河:《浪漫骑L——记忆王小波》,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9月,第15页。
    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王小波杂文随笔全编》,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12月,第380页。
    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王小波杂文随笔全编》,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12月,第320页。
    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王小波杂文随笔全编》,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16页,第331页。
    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序言》,《王小波全集》第一卷,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第3页。
    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王小波杂文随笔全编》,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12月,第331页。
    艾晓明、李银河:《浪漫骑士——记忆王小波》,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9月,第163页。
    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王小波杂文随笔全编》,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12月,第331页。
    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王小波杂文随笔全编》,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12月,第342,第326页。
    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王小波杂文随笔全编》,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12月,第325页。
    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王小波杂文随笔全编》,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12月,第328页。
    艾晓明、李银河:《浪漫骑士——记忆王小波》,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9月,第191页。
    艾晓明、李银河:《浪漫骑士——记忆王小波》,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9月,第221页。
    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王小波杂文随笔全编》,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12月,第246页,第248页。
    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王小波杂文随笔全编》,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12月,第321页。
    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王小波杂文随笔全编》,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12月,第72页。
    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王小波杂文随笔全编》,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12月,第325页。
    艾晓明、李银河:《浪漫骑士——记忆王小波》,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9月,第222页。
    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王小波杂文随笔全编》,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12月,第326页。
    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王小波杂文随笔全编》,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12月,第355页,第325页。
    ③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王小波杂文随笔全编》,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12月,第319页。
    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王小波杂文随笔全编》,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12月,第319页。
    艾晓明、李银河:《浪漫骑士——记忆王小波》,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9月,第60页,第61页。
    艾晓明、李银河:《浪漫骑士——记忆王小波》,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9月,第222页。
    艾晓明、李银河:《浪漫骑士——记忆王小波》,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9月,第223页。
    吕同六等:《卡尔维诺文集·美国讲稿》(精编本),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9月,第317页。
    王小波:《黑铁时代》,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1月,第331页。
    艾晓明、李银河:《浪漫骑士——记忆王小波》,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9月,第60页。
    黄集伟:《王小波:最初的和最终的》,见李银河编:《王小波十年祭》,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年5月,第103页。
    王小波:《我的精神家园》,《王小波全集》第二卷,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第224页。
    吕同六等:《卡尔维诺文集·美国讲稿》(精编本),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9月,第343页。
    吕同六等:《卡尔维诺文集·美国讲稿》(精编本),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9月,第322页。
    艾晓明、李银河:《浪漫骑士——记忆王小波》,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9月,第221页。
    艾晓明、李银河:《浪漫骑上——记忆王小波》,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9月,第223页。
    艾晓明、李银河:《浪漫骑士——记忆王小波》,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9月,第367页。
    张懿红:《王小波小说艺术的渊源与创化》,载《中国比较文学》,2004年第4期,第140页。
    艾晓明、李银河:《浪漫骑士——记忆王小波》,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9月,第214页。
    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王小波杂文随笔全编》,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12月,第381页。
    艾晓明、李银河:《浪漫骑士——记忆王小波》,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9月,第387页。
    艾晓明、李银河:《浪漫骑士——记忆王小波》,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9月,第143页。
    艾晓明、李银河:《浪漫骑士——记忆王小波》,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9月,第86,87页。
    艾晓明、李银河:《浪漫骑士——记忆王小波》,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9月,第191页。
    艾晓明、李银河:《浪漫骑士——记忆王小波》,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9月,第155-156页。
    王小波:《怀疑三部曲·序言》,《王小波全集》第二卷,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第69页。
    ②艾晓明、李银河:《浪漫骑士——记忆王小波》,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9月,第344-355页。
    (?)董乐山编:《奥维尔文集》,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6月,第90-97页。
    董乐山:《奥维尔和他的(1984)》,《1984》(译序),董乐山译,大连.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3月。
    艾晓明、李银河:《浪漫骑士——记忆王小波》,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第344页,第208页。
    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王小波杂文随笔全编》,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12月,第377页。
    ②王小波:《盖茨的紧身衣》,《王小波全集》第二卷,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第75页。
    王小波:《古今中外的书都要读一读》,载《中华读书报》,1995年7月19日,第2版。
    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王小波杂文随笔全编》,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12月第327页。
    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韩少功等译,北京.作家出版社,1992年10月,第340,344页。
    昆德拉:《小说的艺术》,董强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8月,第87页。
    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王小波杂文随笔全编》,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12月,第328页。
    艾晓明,李银河:《浪漫骑士——记忆王小波》,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9月,第301页。
    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韩少功等译,作家出版社,1992年10月,第260-261页。
    王小波:《黄金时代》,花城出版社,1997年5月,第353页。
    昆德拉:《生活在别处》,景凯旋等译,北京.作家出版社,1991年5月,第228页。
    王小波:《青铜时代》,花城出版社,1997年5月,第368页,379页,379页,381页。
    参见李明滨编:《二十世纪欧美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43页。
    王小波:《我对小说的看法》,见《王小波全集》第二卷,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58页。
    李静:《为什么中国会出现王小波?》载《中国青年报》,2007年4月9日,第C3版。
    王小波:《我看国学》,《王小波全集》第一卷,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第82页。
    ②王小波:《跳出手掌心》,载《王小波全集》第一卷,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第50页。
    ③王小波:《跳出手掌心》,载《王小波全集》第一卷,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第50页。
    王小波:《“行货感”与文化相对主义》,载《王小波全集》第一卷,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72页。
    ①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68页。
    ②鲁迅:《随感录·三十五》,载《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3月,第306页。
    王小波:《我看文化热》,载《王王小波全集》第一卷,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第66页。
    ①钱穆:《中国文化与科学》,载《国学大师论国学》上卷,胡道静编,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版,第122页,第126页。
    王小波:《我看国学》,载《王小波全集》第一卷,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第82页。
    王小波:《科学的美好》,载《王小波全集》第一卷,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第174页。
    王小波:《文化之争》,载《王小波全集》第一卷,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第70页。
    王小波:《文化之争》,载《王小波全集》第一卷,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第70页。
    王小波:《我看国学》,载《王小波全集》第一卷,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第80-82页。
    王小波:《我看文化热》,载《王小波全集》第一卷,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第66页
    王小波:《关于幽闭型小说》,载《王小波全集》第一卷,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第85页
    王小波:《万寿寺》序(我的师承),载《王小波全集》第三卷,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第1页。
    王小波:《我对小说的看法》,载《王小波全集》第二卷,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第58页。
    韩袁红:《王小波小说研究》,上海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第58页。
    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王小波杂文随笔全编》,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12月,第319页。
    ①冯唐:《王小波到底有多伟大?》见冯唐著《活着活着就老丫》,大连.辽宁画报/万卷出版公司,2008年,第251页。
    王小波:《致艾晓明》,见《王小波全集》第九卷,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98页
    葛维樱等:《王小波艰辛的成名》,载《三联生活周刊》,2007年第14期,第64页。
    朱伟:《王小波的精神家园》,载《三联生活周刊》,2002年4月,第15期,第20-23页。
    ①朱维之、赵澧:外国文学史(欧美部分),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王琦:《中国现当代文学与古代小说传统》,载《语文教学与研究》,2008年,第19期,第70页。
    王小波:《关于幽闭型小说》,载《王小波全集》第二卷,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第86页。
    王小波:《黄金时代》后记,载《王小波全集》第六卷,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第337页。
    王小波:《道德堕落与知识分子》,载《王小波全集》第一卷,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53页。
    王小波:《道德堕落与知识分子》,载《王小波全集》第一卷,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55页。
    王小峰:《从一个作家到自由主义分子》,载《上海三联生活周刊》,2007年第14期,第37页。
    葛维樱等:《王小波的艰辛成名路》,载《上海三联生活周刊》,2007年第14期,第64页。
    ③朱正琳:《王小波说过的常识有必要一说再说》,见《读点》,三联书店,2009年8月,第223页。
    徐友渔:《自由主义与当代中国》,载《开放时代》,1999年第3期,第44页。
    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载《王小波劝集》第一卷,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2页。
    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载《王小波全集》第一卷,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2页。
    孙立平:《断裂的社会》,见孙立平著《断裂》,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13页。
    钟洁玲:《三见王小波》,载《羊城晚报》,20004年9月8日。
    鲁枢元:《来路与前程——对文艺心理学建设的几点意见》,载《文论报》,1989年9月15日。
    张弘:《谢冕批评文学与现实脱节》,载《新京报》,2009年12月19日,第C10版。
    (?)刘军茹:《现代大众传媒的三重属性》,载《传媒》,2007年06期,第51页。
    房伟:《十年:一个神话的诞生——王小波接受境遇考察》,载《山东社会科学》,2007年9月,第145页。
    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6月,第7页。
    李静:《王小波这一代人的精神兄长》,载《南风窗》,2004年4月16日第82页。
    李静:《王小波这一代人的精神兄长》,见《南风窗》,2004年4月16日,第83页。
    ②“王朔现象”指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王朔的作品受到许多人的批评,被视为痞子文学,但在社会上却很有市场,广受欢迎这种矛盾现象。
    王巧玲:《王朔与王小波:中国文化的AB面》,载《新世纪周刊》,2007年8期,第49页。
    长平:《纪念王小波争做自由人》,载《南方都市报》,2007年4月11日第A02版。
    王巧玲:《王朔与王小波:中国文化的AB面》,见《新世纪周刊》,2007年8期,第49页。
    2007年4月11日,王小波逝世十周年之际,花城出版社、天涯社区、波比文化创意网、王小波网站联合发起“后王小波时代——中国非主流文学精选”大型征文,“后王小波时代”作为一个文学时代划分标准由此产生。
    ④所谓的“后王小波时代”人们有着不同的理解,但一般是指在众多业余文学爱好者心中存在的一个文学意义上的划分阶段。“王小波时代”是王小波作品流行阶段,“是王小波成为非主流文学英雄和明星的时代”,是王小波“粉丝”们迷恋王小波的时代,是众多文学爱好者甘当”王小波门下走狗”的时代。而在“后王小波时代”,网络文学兴起,无数业余作家、文学爱好者都可以在网上自由发表文学作品。而此前,业余作家和文学爱好者都像王小波一样,很难突破文学体制和纸质媒体的壁垒,自由公开地发表作品。
    李银河:《绿毛水怪》和我们的爱情,见李银河编:《王小波十年祭》,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年,第84页。
    李银河:《绿毛水怪》和我们的爱情,见李银河编:《王小波十年祭》,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年,第84页。
    吴怀尧:《贡献者:怀尧访淡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
    丁学良口述,黄惊涛整理,原载名牌杂志社,《mangazine·精英》(广州),2007年第5期。
    吴怀尧:《贡献者:怀尧访谈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
    王小波:《思维的乐趣》,见《王小波全集》第一卷,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第20页。
    ④温志宏、刘梦羽:《李银河:一个自由主义者的独白》,载《中国报道》,2009年第6期,第103-105页。
    温志宏、刘梦羽:《李银河:一个自由主义者的独白》,载《中国报道》,2009年第6期,第103-105页。
    宋慧敏、李银河:《我们一直都很前卫》,载《钱经》杂志,2009年7期,第124-127页。
    宋慧敏、李银河:《我们一直都很前卫》,见《钱经》杂志,2009年7期,第124-127页。
    宋慧敏、李银河:《我们一直都很前卫》,见《钱经》杂志,2009年7期,第124-127页。
    宋慧敏、李银河:《我们一直都很前卫》,见《钱经》杂志,2009年7期,第124-127页。
    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载《王小波全集》第一卷,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第11页。
    (?)吴成贵:《李银河眼中的性、私生活和王小波》,见《华商报》,2009年01月10日。
    (?)李银河:《王小波笔下的性》,见王毅编:《小再沉默——人文学者论工小波》,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8年8月,第262-264页。
    李银河:《虐恋亚文化》,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年,第142页。
    李银河:《虐恋亚文化》,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年,第37页。
    王小波:《文明与反讽》,《王小波全集》第一卷,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第88页。
    王小波:《黄金时代》,《王小波全集》,第六卷,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第34页。
    王小波:《我的阴阳两界》,《王小波全集》第六卷,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第322页。
    (?)参见王福湘、陶丽霞:《创造源于西方的中国现代虐恋小说》,载《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4期,第45页。
    李银河:《王小波笔下的性》,见王毅编:《不再沉默——人文学者论王小波》,1998年8月,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第255页。
    李银河:《这十年,未曾停顿思考、思念》,载《东方早报》,2007年4月9日。
    王小波:《我的精神家园》,载《王小波全集》第二卷,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第83页。
    ①参见李银河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liyinhe
    ②参见李银河做客新浪谈王小波作品聊天实录:http://book.sina.com.cn/nzt/f_liyinhe/.
    王小峰:《从一个作家到自由主义分了》,载《三联生活周刊》,2007年4期,第36页。
    李美皆:《李银河时代的王小波》,载《文学自由谈》,2005年第3期。
    (?)参见房伟:《十年:一个神话的诞生》,载《山东社会科学》,2006年9期,第125页。
    艾晓明:《世纪之交的文学心灵》,参见李银河编著,《王小波十年祭》,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年,第300页。
    见巴·略萨:《中国套盒》,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第5页。
    [1]王小波.王小波全集(1-10卷)[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
    [2]王小波.黄金时代[M].广州:花城出版社,1997.
    [3]王小波.白银时代[M].广州:花城出版社,1997.
    [4]王小波.青铜时代[M].广州:花城出版社,1997.
    [5]王小波.黑铁时代[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6]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
    [7]王小波、李银河.思想者说[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8]王小波、李银河.爱你就像爱生命[M].北京:朝华出版社,2004.
    [1]王毅.不再沉默一人文学者论王小波[C].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8.
    [2]李银河.王小波十年祭[C].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
    [3]李银河.福柯与性—解读福柯<性史>[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
    [4]李银河.虐恋亚文化[M].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
    [5]李银河、郑红霞编.一个特立独行的人:王小波画传[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5.
    [6]李银河.中国人的性爱与婚姻[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社,2002.
    [7]李银河、王小波.他们的世界:中国男同性恋群落透视[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
    [8]艾晓明、李银河.浪漫骑士一记忆王小波[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
    [9]仵从巨.世界在镜子中[M].济南:黄河出版社,2007.
    [10]葛涛.网络王小波[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11]宋广辉.王小波门下走狗[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
    [12]王一川.京味文学第三代[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3]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9.
    [14]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15]杨义.中国古典小说史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16]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刘绍铭等译[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17]夏志清.中国古典小说史论,胡益民等译[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18]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19]高宣扬编著.弗洛伊德传[M].北京:作家出版社,1986.
    [20]申丹.叙事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1]朱大可等.十作家批判书[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2]李希光.崎变的媒体[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23]吴怀尧.贡献者一怀尧访谈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4]孙立平.断裂[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25]张大春.小说稗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6]韩袁红编.王小波研究资料[C].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
    [27][奥]弗洛伊德.梦的解析,周艳红,胡惠君译[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
    [28][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新编,高觉敷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29][英]奥维尔.一九八四,董乐山译[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30][英]奥维尔.奥维尔文集,董乐山编译[M].北京: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
    [31][法]米歇尔·福柯.疯癫与文明,刘北成,杨远婴译[M].北京:三联书店,2003.
    [32][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缨译[M].上海:三联书店,2003.
    [33][美]詹姆斯·米勒.福柯的生死爱欲,高毅译[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34][美]布莱恩·雷诺.福柯十讲,韩泰伦编译[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4.
    [35][捷克]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董强译[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36][捷克]米兰·昆德拉.被背叛的遗嘱,余中先译[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
    [37][秘鲁]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中国套盒:致一位青年小说家,赵明德译[M].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
    [38][英]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王明毅等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39][英]E·M·福斯特《小说面面观》,朱乃长译(英汉对照)[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
    [40][英]伊丽莎白·迪瓦恩.20世纪思想家辞典,贺仁麟总译校[Z].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41][意大利]伊塔洛·卡尔维诺.卡尔维诺文集,吕同六、张洁译[M].北京:译林出版社,2001.
    [42][美]爱德华·W·赛义德.知识分子论,单德兴译,陆建德校[M].上海:三联书店,2002.
    [43][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一大众心理研究,冯克利译[M].桂林:广西师大出版社,2007.
    [44][英]伯特兰·罗素:《西方的智慧》,亚北译[M].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04.
    [45][俄]米哈伊尔·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刘虎译[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
    [46]Jacques Sedat. Freud[M]. New York:Other Press, December 17,2005.
    [47]Paul Robinson. Freud and His Critics [M].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March 1993.
    [48]Foucault Michel.The Archaeology of Kownledge[M].NewYork:Pantheon Press,1970.
    [49]Herbert Marcuse.Eros and Civilization[M].Boston:Beacon Press,September,1974.
    [1]秦晖.流水前波唤后波一论王小波与当代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命运[C].王毅:不再沉默——人文学者论王小波.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8.
    [2]许纪霖.他思故他在——王小波的思想世界[J].上海文学,1997,(12).
    [3]仵从巨.中国作家王小波的“西方资源”[J].文史哲,2005,(4).
    [4]仵从巨.知识对写作的意义——写作者王小波的启示[J].写作,2005,(9).
    [5]张懿红.王小波小说艺术的渊源与创化[J].中国比较文学,2004,(4).
    [6]李银河.王小波笔下的性[C].王毅:不再沉默—人文学者论王小波.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8.
    [7]艾晓明.纪念早逝的自由作家王小波[J].黄河,1997(5).
    [8]艾晓明.不虚此生——纪念王小波[J].书屋,1997(5).
    [9]艾晓明.关于《黑铁时代》及其他小说遗稿[J].黄河,1998(1).
    [10]艾晓明.地久天长——关于王小波中短篇小说、剧本合集[J].新东方,1998(1).
    [11]戴锦华.智者戏谑一阅读王小波[J].当代作家评论,1998,(2).
    [12]李娜.缘何奇葩放于斯一王小波狂欢化小说的背景和特征[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0,(4).
    [13]王福湘.解构王小波[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7,(1)
    [14]李美皆.我们有没有理由不喜欢王小波[J].文学自由谈,2005.(2).
    [15]李美皆.李银河时代的王小波[J].文学自由谈,2005.(3).
    [16]崔卫平.狂欢诅咒再生——关于《黄金时代》的文体[C].王毅:不再沉默——人文学者论王小波.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8.
    [17]房伟.王小波十年:一个神话的诞生[J].山东社会科学,2006,(9).
    [18]梁鸿.王小波之死—90年代文学现象考察之二[J].文艺争鸣,2009,(10).
    [19]张慧敏.一个特殊的文化现象[J].当代作家评论,2001,(3)
    [20]欧阳文风、吴叶群.十年来王小波研究综述[J].云梦学刊,2008,(3).
    [21]王琦.中国现当代文学与古代小说传统[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8,(19).
    [22]王福湘、陶丽霞.创造源于西方的中国现代虐恋小说[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4).
    [23]张颐武.和时代拔河:十年后再思王小波的价值[J].中关村,2007,(5).
    [1]朱伟.王小波的精神家园[J].三联生活周刊,2002,(15)
    [2]苗炜.一个自由分子[J].三联生活周刊,2002,(15)
    [3]小于.捕捉爱欲的趣味[J].三联生活周刊,2002,(15)
    [4]李伟、邢慧敏.自由一代的阴阳两界[J].三联生活周刊,2002,(15)
    [5]舒克文、朱正琳.王小波作为知识分子[J].三联生活周刊,2002,(15)
    [6]王鸿谅、魏一平.王小波在云南[J].三联生活周刊,2007,(14)
    [7]王鸿谅、魏一平.王小波在大院的日子[J].三联生活周刊,2007,(14)
    [8]葛维樱.被淹没得王小波工人生涯[J].三联生活周刊,2007,(14)
    [9]王家耀.牟平时期的王小波[J].三联生活周刊,2007,(14)
    [10]李翊.王小波的大学与留学生活[J].三联生活周刊,2007,(14)
    [11]葛维樱、武鹏、陈超.王小波艰辛的成名[J].三联生活周刊,2007,(14)
    [12]王小平.艺术的内丹[N].南方周末,2007-4-5(D31)
    [13]黄集伟.从暧昧到狂欢——小波流传史[N].南方周末,2002-04-11(C17).
    [14]夏辰.王小波出版史一一生前的冷落与死后的哀荣[N].南方周末,2002-04-11(C19).
    [15]拉家渡.十问王小波追随者[N].南方周末,2002-04-11(C19).
    [16]王巧玲.王朔与王小波:中国文化的AB面[J].新世纪周刊,2007,(8).
    韩袁红.王小波小说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8.
    张川平.主体建构与困境救赎——王小波及其文学世界[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9.
    王小波在线http:www.wangxiaobo.com
    李银河博客http:blog.sina.com.cn/liyinhe
    新浪读书http:book.sina.com.cn/news
    网易文化httP:culture.163.com/book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