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漫化传承与传播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当前,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非遗保护是社会、媒体关注的焦点,也是学术界的研究热点。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存在的历史已经非常悠久,但是作为遗产被提出、认可并成为保护的对象,则是近期的事情,作为一种遗产类型,非物质文化遗产尚且“年轻”。作为新的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需要诸多学科的参与,非遗保护措施需要大胆地创新与探索。
     动漫是现在中国最炙手可热的文化产业行业之一,对动漫的研究大都从动漫产业发展的角度出发。动漫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研究,基本上是以动漫产业发展为视角,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视作动漫文化资源,探讨如何利用非遗促进中国动漫提升的问题。我们认为,在当代文化环境之中,动漫既是文化产业行业,是一种艺术创作和休闲娱乐方式,更是一种文化传播的媒介,还是能够广泛应用于人们生产与生活之中的视觉影像工具;动漫极富感染力、亲和力,尤其对青少年群体具有天然的吸引力,在某种程度上动漫是与心灵相通的人类共同语言。动漫应该是当代非遗保护的积极参与者,也能够胜任促进非遗传承与传播的任务。因此本文提出,我们应该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视角,将动漫视作能够促进非遗传承与传播的途径之一。传播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措施,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最终目的,本文认为动漫能够有效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的传承与传播。本文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漫化传承与传播的研究命题,在非遗研究和动漫研究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主要采用历史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文献分析法、个案分析法、实地调查法等对选题进行了系统地论述与研究。
     论文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主要是对研究命题的背景介绍和对研究命题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的论证,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梳理论述逻辑。
     其中,第一章首先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的生存困境。在现代化和全球化所带来的社会转型影响之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口授心传为主的自发式传承难以应对生产生活巨变所带来的冲击,非遗在当代的生存与传承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然后分析了当代非遗的传承条件和传承语境。提出作为人类生活方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的传承,需要重新建立与当下生活的联系、重新发挥在当代社会中的功能,同时还需要社会传承氛围的培养;并提出传媒文化、视觉文化和文化产业是构成当代非遗传承的主要文化语境,是非遗保护和传承措施的探索研究必须考虑的影响因素;本章在非遗传承条件和传承语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非遗在当代的传承传播方式应该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传播需要现代传媒、文化产业和现代教育的参与。本章最后指出,动漫作为艺术创作形式、文化传播工具、文化产业行业、数字影像科技,能够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代传媒、文化产业和现代教育式传承与传播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第二章首先针对动漫越来越丰富的内涵,提出可以从动漫本体、动漫产业、动漫应用这三个维度来理解当代社会环境中的动漫,并结合这三个维度对动漫进行概述,同时这三个维度也将作为后续研究内容展开的逻辑;然后在分析中国民族动漫的责任与使命的基础上,指出促进非遗的传承与传播是民族动漫的内在使命,从而论证了非遗动漫化传承与传播的必要性;本章还从动漫的开放性角度论证了非遗动漫化传承与传播的可行性,论文指出动漫是一个开放的文化系统,动漫的开放性、包容性和民间性为丰富多样的非遗的动漫转化提供了多元的方式,从而肯定动漫能够作为非遗传承与传播的有效途径。
     论文的第二部分包括第三、四、五、六章,是本文的主体内容,主要是以动漫的三个维度为逻辑,分别探讨了动漫本体、动漫产业、动漫应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传播中所能发挥的作用。
     第三章和第四章从动漫本体的角度,探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漫化表达、传播与接受。其中,第三章探讨了动漫语言如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动漫影像,本章结合动漫作品的构成元素,分别探讨了动漫设计、动漫音乐、动漫故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设计元素、音乐元素和民间文学的表达策略,并在分析日本动漫类型创作特点的基础上,尝试性地提出以类型化的创作对相应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表达的方案;第四章主要探讨动漫作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并分析受众对相关动漫作品的接受。通过动漫创作,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动漫视觉影像,并以动漫作品为载体进入大众传播。论文以传播学的相关理论对非遗动漫的大众传播进行了分析,指出以动漫为载体的传播,能够以文化增殖带来非遗信息的放大、以议程设置引导受众对非遗的关注、作为“第三文化”推动非遗的国际化传播,并以对青少年群体特有的吸引力与说服力优化非遗在动漫受众中的传播效果;本章还提出非遗动漫的接受过程可以分为注意-选择、理解-联想、模仿-实践三个阶段,并逐阶段对受众的非遗动漫接受进行了分析。
     第五章从动漫产业的维度,探讨动漫产业如何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的传承与传播。本章首先从非遗自身的理论层面和非遗保护的现实需求层面,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传承的必要性,并提出动漫产业是非遗的产业化传承途径之一;然后本文提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动漫产业化的产业链模型,并以动漫产业链为视角,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进入动漫产业链,并随产业链的延伸而得到传承与传播的过程;本章还从消费认同的角度,提出以动漫消费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同建构的观点,并进行了相关研究和分析。
     第六章从动漫应用的角度,分析动漫创意和动漫技术在非遗的教育式传承与传播中发挥的作用。本章第一部分探讨了动漫在非遗学校教育中的应用,在对非遗教育“从娃娃抓起”进行反思的基础上,分析了动漫在非遗普及教育中的应用;展览是非遗非正式教育的主要方式,本章第二部分在分析非遗展览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动漫在非遗展览中的作用与应用。
     结语部分对论文内容进行了总结,在肯定动漫能够有效促进非遗在当代的传承与传播的同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动漫化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了分析,并尝试性地提出了非遗动漫化应该遵循的原则。
     总的来说,本论文具有以下几点创新:第一,研究方向的创新。当前学术界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动漫的关联性研究,以产业发展视野下的研究方向为主,此类研究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视为文化资源、动漫产业开发的对象,研究的落脚点在于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整合促进动漫产业的发展。而关于非遗保护视野下的非遗动漫化问题是研究的薄弱环节,存在较大的研究空白,而且在此类研究为数不多的文章中,以具体到某一项或某一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微观研究和案例研究为主,缺乏深刻、系统的整体性研究,而且尚无博士学位论文涉足该研究方向。本论文针对学术研究中的薄弱环节与空白领域,以动漫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传播作为研究方向,具有创新性;第二,研究视角的创新。针对当代动漫日趋丰富的内涵,本文提出应从动漫本体、动漫产业、动漫应用三个维度来理解当代动漫,并以动漫的三个维度为研究视角,构架了本文的主体内容,为条理、全面地探讨动漫促进非遗在当代的传承与传播问题建立了比较合理的论述框架;第三,非物质文化遗产动漫化的一些方案与措施的创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漫化表达方面,本文在分析和借鉴日本动漫类型特点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以类型化的创作对相应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表达的方案;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漫产业化传承方面,本文提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动漫产业化的产业链模型,并从“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角度,提出了一些动漫衍生产品和衍生行业与非遗的结合方式,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
Nowadays, the work of safeguarding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ICH) is in full swing in our country, and the ICH safeguarding has become to be the focus of the society and the media, as well as academic research topics. Although the history of ICH is very long, but in recent years ICH was put forward and approved and became the object of safeguarding. So, ICH is still "young" as a heritage type.As the new research object and new research area, the research of ICH needs the participation and discussion of many subjects, and the ICH safeguarding needs innovation and exploration.
     Now, animation is one of the hottest cultural industries in China, and most of the studies on the animation are on the perspective of animation industry development. Studies on animation and ICH are basical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nimation industry development in which ICH is regarded as culture resources, and these studies mainly discuss the issues of promoting China's animation industry by the utilization of ICH. I suppose that in contemporary cultural environment, animation is not only the sector of cultural industries, but also a form of artistic creation and entertainment, a medium of cultural transmission, and more,a tool of visual images which can be widely used in people's life. Animation has a infectivity and affinity, and especially for groups of young people it has a natural attraction.To a certain extent, animation is the common language of humanity and empathy. Animation should be the active participant of ICH safeguarding, and it is also qualified for the task of transmission and inheritance of ICH. So in this essay I suppose that animation should be regarded as a means which can promote the transmission and inheritance of ICH. Transmission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measures for ICH safeguarding and inheritance is the ultimate objective of ICH safeguarding. This paper maintains that animation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transmission and inheritance of the ICH in contemporary society,and puts forward the proposition" transmission and inheritance of ICH by animation" which is discussed systematically in this paper. On the basic of research results of ICH and animation, this paper used synthetic method to do the research, such as historical research,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literature research, case study and field survey.
     Basically, this papers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parts.
     The first part includes chapter one and two that mainly introduces the background and argues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this proposition which lays the foundation and combs the logic for follow-up study.
     Chapter one analyzes the survive predicament of ICH in contemporary society first. Under the influence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brought by modernization and globalization, it is difficult to deal with the impact brought the changes of production and life for the spontaneous inheritance of ICH by oral teaching and memory. Thus, the survival and inheritance of ICH suffers an unprecedented crisis.Then I suppose that ICH, which is living style of human beings, whose inheritance in contemporary society needs re-establishing its links with the contemporary life,and playing its function once again in contemporary society, and cultivating social atmosphere of the inheritance. On the basis of analysis on safeguarding and inheritance of ICH in current context,and the academic research on inheritance of ICH, this chapter also supposes that the ways of transmission and inheritance of ICH should innovate which needs the participation of modern media, culture industries and modern education. At last, this chapter supposes that as a form of artistic creation, a tool of cultural transmission, a sector of culture industries and a technology of digital amaging, animation can play an active role in the transmission and inheritance of ICH.
     Chapter two firstly supposes that when the animation gets more and more connotations, we can interpret the existing animation in contemporary social environment in three dimensions as noumenon, industry and application. I survey the animation in this three dimendions and they are also used as the logic of my latter study. Then on the analysis of duty and mission of China's animation, I suppose that transmission and inheritance of ICH is one of our animation's inner mission.Thus I argue the necessity of transmission and inheritance of ICH by animation. This chapter also argues the feasibility on the analysis of animation's openness. I suppose that the animation culture's openness, inclusiveness and folksy character lay a foundation for the transmission and inheritance of ICH by animation. And different dimension of animation can provide multiplex ways and strategies.
     The second part of this paper is the main body which includes chapter three, four, five and six. This part which based on the logic of animation's three dimensions, argues the noumenon, industry and application playing what roles in the transmission and inheritance of ICH.
     Chapter three and four which argue the expression, transmission and acceptance of ICH by animation are discussed in animation noumenon. Chapter three argues how animation language turns the ICH into animation image. With the elements of animation work, this chapter discusses how the animation design, music, story expresses the design element, music element and folk literature of ICH.An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reation characteristic of Japanese animation's type, I try to put forward some plans of that the creation according to the animation type can expresses the corresponding ICH; Chapter four discusses the transmission of ICH by animation, and analyzes the acceptance of animation works about ICH of audience. By creation,ICH translates to visual images of animation work, and goes in the mass communication with the carrier of animation work.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ass communication of ICH by animation through the communication theories. I suppose that the transmission with the carrier of animation, can amplify the information of ICH by Cultural Proliferation, guide the audience's focus on ICH by Agenda Setting, promoting the international dissemination of the ICH as a kind of the "Third Culture" and optimize the communication effects of ICH by special attraction and persuasiveness in youth group. By using the theory of aesthetics, art-reception, effects research of communication, acceptance processes of audiovisual and acceptance psychology, this chapter supposes that ICH animation's acceptance processes can divide into three stages:noticing-selecting, comprehending-associating and imitating-practicing. And the paper analyzes every stage.
     Chapter five explores how the animation industry promotes transmission and inheritance of ICH in contemporary society in the dimension of animation industry. I analyze the necessity of the inheritance of ICH by industry on the discussion of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of ICH and demand-side of ICH safeguarding. Then I suppose that animation is one of the inheritance ways by industry. This chapter puts forward the model of industrial chain for ICH animation, and analyzes the way how ICH gets into animation industrial chain and the process of transmission and inheritance with the extension of industrial chain. As the focal point, this chapter argues that animation consumption can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ICH identity on the perspective of consumer identity.
     Chapter six analyzes the roles played by animation creativity and animation technology in ICH's transmission and inheritance through education on the dimension of animation application. The first part of this chapter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of animation in ICH's school education. On the reflection of the suggestion of ICH's inheritance by children, the paper analyzes animation's utilization in universal education of ICH. Exhibition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ways of ICH's informal education. The second part of this chapt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CH exhibitions, then discusses the effect and utilization of animation in ICH exhibitions.
     At the end of this paper, I summarize the paper content. I affirm animation can promote the transmission and inheritance of ICH. At the same time,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possible risks in the process of animation-ization of ICH and tries to put forward the principles should be followed.
     Generally speaking, there are three innovations of this paper. First, innovation of research field.The research on animation-ization of ICH is mainly in the perspective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This perspective regards the ICH as culture resource and object for the animation industry, and aims at the promotion for development of animation industry by resource integration with ICH. The research on animation-ization of ICH with the perspective of ICH safeguarding is weak and has a large research gap. Several articles with this perspective are mainly on microscopic study and case study which discussing one or one kind of specific ICH,and also lacks of profound and systematical study in integrity. It is worthy to point that there is no doctor's thesis in this research fields. This paper directs against the weak link and research gap. The study on the transmission and inheritance of ICH is innovative; Second, innovation of research perspective. This paper supposes that we should comprehend the contemporary animation in three dimensions as noumenon, industry and application. With the perspective of three dimensions, the paper builds the framework of the main content in which the thesis transmission and inheritance of ICH by animation is argued methodically, clearly and thoroughly; Third, innovation on the plans and measures in animation-ization of ICH.In terms of animation expression of ICH,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reation characteristic of anime's typ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plans of that the creation according to the animation type can expresses the corresponding ICH; In terms of inheritance of ICH by animation industry,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model of industrial chain for ICH animation. To a certain extent,both the plans are innovative.
引文
① 参见张仲谋、杨森:《2001-2008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进展报告》,载张仲谋主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研究》,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8月版,第43页。
    ① 周鸿铎 主编:《文化传播学》,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年8月版,第18页。
    ① 唐家路:《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版,第129页。
    ② 周鸿铎 主编:《文化传播学》,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年8月版,第39页。
    ① 孙立军:《世界动画艺术史》,北京:海洋出版社,2007年8月版,第10页。
    ② 孙立军:《世界动画艺术史》,北京:海洋出版社,2007年8月版,第35页。
    ③ [英]史蒂芬·卡瓦利耶著,陈功译:《世界动画史》,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年9月版,第35页。
    ① 黄会林、徐金龙:《民间文学与国产动漫的不解之缘》,《民族艺术研究》,2011年第6期。
    ② 参见李三强:《重读“中国学派”》,《电影艺术》,2007年第6期。
    ③ 朱剑:《中国动画发展史》,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年6月版,第51页。
    ④ 张颖:《中国动画与“中国学派”研究》,上海:中国社版集团,2012年9月版,第2页。
    ① 张颖:《中古动画与“中国学派”研究》上海:中国出版集团,2012年9月版,第3页。
    ② 孙立军:《世界动画艺术史》,北京:海洋出版社,2007年8月版,第77页。
    ③ 张颖:《中国动画与“中国学派”研究》,上海:中国出版集团,2012年9月版,第43页。
    ① 张颖:《中国动画与“中国学派”研究》,上海:中国出版集团,2012年9月版,第61页。
    ② 注:该片导演为“中国学派”的著名导演虞哲光先生。十先生本人就是著名的木偶艺术家,从事多年的木偶艺术活动,对各种流派的木偶戏和皮影戏颇有研究,并著有《木偶戏艺术》和《皮影戏艺术》等著作。虞哲光先生为中国偶类动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导演的木偶动画有《东郭先生》、《胖嫂回娘家》、《崂山道士》、《掌中戏》等。
    ① 朱剑:《中国动画艺术研究》,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年11月版,第17页。
    ① 费孝通:《土地里长出来的文化》,载 费孝通著:《文化与文化自觉》,北京:群言出版社,2010年8月版,第12页。
    ② [美]威廉·A·哈维兰著,瞿铁鹏、张珏 译:《文化人类学》,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1月版,第475页。
    ① 史波:《文化变迁与中国社会义主现代化》,《社会科学研究》,1991年第1期。
    ② 高小康:《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图:传统文化与当代空间》,《文化遗产》,2008年第1期。
    ③ [英]约翰·汤姆林森著,郭英剑译:《全球化与文化》,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版,第2贞。
    ① 周宪:《全球化与文化认同》,载周宪、包兆会主编:《中国文学与文化的认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版,第24页。
    ② 刘魁立:《论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河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③ 王述祖:《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全球化——历史的思考与求证》,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年6月版,第18页。
    ④ 周宪:《全球化与文化认同》,载 周宪、包兆会主编:《中国文学与文化的认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版,第22页。
    ① 向云驹:《非物质文化遗产博士课程录》,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4月版,第58页。
    ② [美]威廉·A·哈维兰著,瞿铁鹏、张珏译:《文化人类学》,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1月版,第35页。
    ① 张雪峰、冯艳琼:《国家级体育、游艺域杂技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方式研究——以第一批为例》,《科教导刊(中旬刊)》,2010年第2期。
    ② 苑利:《非物质文化遗产科学保护的几个问题》,《江西社会科学》,2010年第9期。
    ③ 柳倩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校园传承意义》,《探索争鸣》,2009年第11期。
    ① 向云驹:《非物质文化遗产博十课程录》,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4月版,第65页。
    ② 何华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研究——以女书为例》,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3年3月版,第3页。
    ① 朱立元,《接受美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8月版,第8页。
    ② 周波:《对话与倾听:当代语境下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发展》,《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
    ③ 廖海波:《影视民俗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9月,第5页。
    ④ 陈建宪:《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创意产业》,《文化遗产》,2007年第1期。
    ① 高小康:《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否只能临终关怀》,《探索与争鸣》,2007年第7期。
    ② 王巨山:《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北京:学苑出版社,2012年10月版,第36页。
    ① 王巨山:《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北京:学苑出版社,2012年10月版,第192页。
    ① [德]伽达默尔著,刘杰译:《文化与传媒》,《世界哲学》,2003年第3期。
    ② 汪民安:《文化研究关键词》,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版,第205页。
    ① 王文科主编:《传媒导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版,第449页。
    ② [美]尼古拉斯·米尔佐夫著,倪伟译:《视觉文化导论》,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11月版,第1页。
    ③ [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孙周兴译:《林中路》,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4月版,第78页。
    ① 周宪,《视觉文化的转向》,《学术研究》,2004年第2期。
    ① 向云驹:《非物质文化遗产博十课程录》,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4月版,第58页。
    ① [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著,何道宽译:《传播学概论》,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10月版,第29-30页。
    ② 樊葵:《媒介崇拜论——现代人与大众媒介的异态关系》,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3月版,第16页。
    ① [法]让·弗朗索瓦·利奥塔著,岛子译:《后现代状况:关于知识的报告》,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6年6月版,第35页。
    ② 周宪:《视觉文化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版,第108页。
    ③ 参见[美]尼古拉斯·米尔佐夫 著,倪伟译:《视觉文化导论》,南京:江苏人们出版社,2006年8月版,第124-125页。
    ③ 何华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研究——以女书为例》,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3年3月版,第161页。
    ① 章建刚:《文化产业:中国的定义及发展进程》,载张晓明、王家新、章建刚主编:《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12-2013)》,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3月版,第76页。
    ② [美]大卫·赫斯蒙德夫著,张菲娜译:《文化产业》,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12月版,第27页,第3页。
    ① 参见桑圣毅、肖庆华:《论非物质民族民间文化的学校保护路径》,《贵州民族研究》,2011年第6期。
    ① 古明惠:《论民间文化对动漫艺术的影响》,《中州学刊》,2011年第3期。
    ② 孙立军:《世界动画艺术史》,北京:海洋出版社,2007年8月版,第10页。
    ③ 孙立军:《世界动画艺术史》,北京:海洋出版社,2007年8月版,第12页。
    ④ 王庸声:《现代漫画概论》,北京:海洋出版社,2010年11月版,第3页。
    ① 王庸声:《现代漫画概论》,北京:海洋出版社,2010年11月版,第1页。
    ① 参见:陈昌辉:《动漫审美特征浅析》,《美与时代》,2005年第6期。
    ① 谭玲、殷俊:《动漫产业》,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版,第8页。
    ② 邓林:《世界动漫产业发展概论》,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版,第8-9页。
    ① 王可:《关于中国高校动漫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中国美术》,2011年第2期。
    ② 刘金华:《中国动漫游戏从业人员达200万人》,http://games.qq.com/a/20111205/000251.htm,2011年11月5日。
    ① 文化部“十七大以来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成果展”:http://dongmanzhan.cntv.cn/20120304/100055.shtml
    ② 黄奋鸣:《新媒体与泛动画产业的文化思考》,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年6月版,绪论第1页。
    ③ 陈奇佳、宋晖:《日本动漫影响力调查报告:当代中国大学生文化消费偏好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10月版,第95页。
    ① 金元浦、庄鹏涛:《大动漫,寻找更广阔的天地》,《艺术百家》,2012年第2期。
    ① 胡惠林:《中国国家文化安全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3月版,第15页。
    ② 刘跃进:《解析国家文化安全的基本内容》,《北方论从》,2004年第5期。
    ① 张骥等:《中国文化安全与意识形态战略》,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2月版,第15页。
    ② 张国祚:《2009年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态势分析》,载张国祚主编:《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报告(2010)》,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1月版,第23页。
    ① 李常庆等:《日本动漫产业与动漫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版,第249页。
    ② 周鸿铎主编:《文化传播学通论》,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年8月版,第39页。
    ① 彭玲:《动画导论》,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版,第180页。
    ② 赵宇:《中国动画与美国、日本动画民族性的比较和思考》,《艺术教育》,2013年第10期。
    ① 郑晓云:《文化认同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8月版,第41页。
    ② 殷俊:《动漫产业与国家软实力》,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2年1月版,第79页。
    ③ 郑晓云:《文化认同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8月版,第102负。
    ④ 刘佚:《动漫产业的文化身份认同与挑战》,《现代传播》,2010年第6期,第16-20页。
    ① 黄会林:《影视文化对未成年人的影响与对策研究》,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年11月版,导言第3页。
    ② 注:该项目团队于2006-2009年连续四年在北京地区进行了“影视文化对未成年人群体影响”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③ 参见黄会林:《影视文化对未成年人的影响与对策研究》,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年11月版,第257-381页(2006-2008年度影视文化对未成年人影响调研数据汇总)。
    ① [美]大卫·赫斯蒙德夫著,张菲娜译:《文化产业》,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12月版,导论第4页。
    ② 参见殷俊:《动漫产业与国家软实力》,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2年1月版,第102-103页。
    ① 费孝通:《文化的传统与创造》,载费孝通著:《文化与文化自觉》,北京:群言出版社,2010年8月版,第260页。
    ① 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10月版,第153页。
    ② 王媛、胡惠林:《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全的现状与反思》,《东岳论丛》,2012年第3期。
    ③ 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10月版,第147页。
    ① 刘魁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身份的标志,文化认同的依据》,《中国文化报》,2010年9月24日,第3版。
    ① 齐骥:《动画文化学》,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10月版,第66页。
    ① 孙聪:《材料即形式——论动画材料与材料动画的形式风格》,《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② 齐骥:《动画文化学》,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10月版,第68页。
    ③ 孙聪:《材料即形式——论动画材料与材料动画的形式风格》,《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① 蓝爱国:《好莱坞主义——影像民间及其工业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版,第147页。
    ① 赵晓兰:《读图时代的动漫文化特质解读》,《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9年第6期。
    ① [日]津坚信之著,秦刚、赵峻译:《日本动画的力量:手冢治虫与宫崎骏的历史纵贯线》,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4月版,第3页。
    ② 王擎:《动漫电影<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高票房原因探析——基十受众视角》,《当代电影》,2009年第10期。
    ③ 参见谭玲、殷俊:《动漫产业》,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版,第3页。
    ① 张颖:《中国动画与“中国学派”研究》,上海:中国出版集团,2012年9月版,第143页。
    ② 蔡骐:《大众传播时代的青少年亚文化》,长沙:岳麓书社,2011年12月第1版,第65页。
    ① 韩若冰:《浅谈日木动画的草根性特点》,《民俗研究》,2007年第3期。
    ② 韩若冰:《浅谈日本动画的草根性特点》,《民俗研究》,2007年第3期。
    ③ 张颖:《中国动画与“中国学派”研究》,上海:中国出版集团,2012年9月版,第193页。
    ① 陈龙、陈一:《视觉文化传播导论》,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06年12月版,第149页。
    ② 高有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像化生存》,《现代传播》,2007年第6期。
    ① 惠恭健:《世博影像传播的种类与实现途径初探——传播视野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河南社会科学》,2010年第5期。
    ① 王长潇等:《电视影像传播概论》,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第10页。
    ② 姚朝文:《民俗因子在当代的影响与传播》,载姚朝文、袁瑾著:《都市发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0月版,第84-85页。
    ① 权玺:《大众传媒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功能与缺失》,《北方传媒研究》,2008年01期。
    ② 胡正荣:《传播学总论》,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4月版,第48页。
    ① 唐建军:《风筝的文化生态学研究》,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4月,第13页。
    ② 唐建军:《风筝的文化生态学研究》,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4月,第16页。
    ③ 王巨山:《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文化共生与文化伴生》,《社会科学辑刊》,2009年第5期。
    ① 于海广、张伟:《中国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1年8月,第325-326页。
    ① 吕锋:《诠释动画片的美术设计风格》,《美术大观》,2007年第1期。
    ① 潘鲁生:《潘鲁生主持“手艺农村”调研成果——手艺农村手艺创意》,深圳:海天出版社,2011年5月版,第43页。
    ② 彭玲:《动画导论》,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版,第68页。
    ③ 彭玲:《动画导论》,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版,第73贞。
    ① 孙立军:《世界动画艺术史》,北京:海洋出版社,2007年8月版,第77页。
    ② 张颖:《中国动画与“中国学派”研究》,上海:中国出版集团,2012年9月版,第43页。
    ③ 谭杨:《略谈动画美术设计的“风格化”》,《大众文艺》,2012年第23期。
    ① 彭玲:《动画导论》,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版,第74页。
    ① 彭玲:《动画导论》,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版,第81页。
    ① 向云驹:《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博士课程录》,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4月版,第84页。
    ① 陈旭光等:《影视受众心理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5月版,第154页。
    ① 参见张建翔、孙林、肖珣:《影视动画音乐概论》,北京:海洋出版社,2010年9月版,第74页。
    ② 参见张建翔、孙林、肖殉:《影视动画音乐概论》,北京:海洋出版社,2010年9月版,第24页。
    ③ 注:即昆曲、古琴艺术、蒙古族长调民歌、新疆维吾尔族木姆、南音、侗族大歌、粤剧、藏戏、蒙古族呼麦、花儿、西安古乐、朝鲜族农乐舞、京剧和皮影戏。
    ① 冯艳:《电影<白鹿原>中山西地方曲艺的运用》,《大舞台(河北戏剧)》,2013年第2期。
    ① Shinobu Price.Cartoons from another planet:Japanese animation as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Journal of American and Comparative Cultures,2001(1).
    ② 张建翔、孙林、肖珣:《影视动画音乐概论》,北京:海洋出版社,2010年9月版,第144页。
    ③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12月版,第242页。
    ① [德]瓦尔特·本雅明著,陈永国、马海良编:《本雅明文选》,北京:中古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8月版,第291页。
    ② 牛锐:《民间文学传承压力大,期待生生不息》,《中国民族报》,2013年6月21日,第9版。
    ① 黄会林、徐金龙:《论民间文学资源对于国产动漫艺术的价值》,《文化遗产》,2011年第3期。
    ① 黄会林、徐金龙:《民间文学与国产动漫的不解之缘》,《民族艺术研究》,2011年第6期。
    ② 王传东,郑琳:《动漫产业分析与衍生产品研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10月版,第45-46页。
    ① 漫友文化动漫研究所:《动漫壹周(中国动漫产业观察)》,2012年3月13日,第10页。
    ② 周仲谋,辛明霞:《民间文学故事的影像传播和形态演变——以<花木兰>和<白蛇传>为例》,《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12年第1期。
    ① 参见李丽丹:《重写经典:从民间传说的当代演绎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① 韩笑:《动画类型与文化》,《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① 刘贺娟:《日本动漫体育电影的文化审视》,《日本研究》,2010年第1期。
    ① 注:樱木花道,日本动漫《灌篮高手》的男主角,作品中他从对篮球运动一无所知的外行逐渐成长为优秀的篮球运动员。
    ② 注:进藤光,日本动漫《棋魂》的主人公,作品中从一点也不懂围棋的儿童成长为一名职业棋手。
    ③ 李彦、曹小卉:《日本动画类型分析》,北京:海洋出版社,2009年5月版,第87页。
    ① 赵云川:《日本工艺文化与日本现代化》,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论文,2007年6月,第4页。
    ② 熊焘:《寻找梦幻岛日本动画电影的文化特质研究》,《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
    ③ 赵云川:《日本的“职人文化”与日本现代化》,《饰(艺术设计研究)》,1998年第2期。
    ① 陈奇佳:《日本动漫艺术概论》,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版,第119页。
    ① 陈奇佳:《日本动漫艺术概论》,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版,第119页。
    ① 李彦、曹小卉:《日本动画类型分析》,北京:海洋出版社,2009年5月版,第145页。
    ① 参见陈旭光等:《影视受众心理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5月版,第176页。
    ① 腾讯动漫:《京剧大师梅兰芳首部漫画传记出炉》,http://comic.qq.com/a/20110225/000022.htm,2011年2月25日
    ① 刘双、于文秀:《跨文化传播:拆解文化的围墙》,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1月版,第157页。
    ② 参见刘金龙:《文化社会学》,济南:泰山出版社,2000年8月版,第186页。
    ① 漫友文化动漫研究所:《动漫壹周(中国动漫产业观察)》,2012年第11期,2012年3月13日,第9页。
    ① [美]斯坦利·巴兰、丹尼斯·戴维斯著,曹书乐译,《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版,第306页。
    ① [美]斯坦利·巴兰、丹尼斯·戴维斯著,曹书乐译:《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版,第306页。
    ② [美]麦克斯韦尔·麦库姆斯著,郭镇之、邓理峰 译:《议程设置理论概览:过去,现在与未来》,《新闻大学》,2007年第3期。
    ③ 黄海波、詹向红:《传播学视阈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媒介建构——以合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例》,《江淮论坛》,2011年2期。
    ④ 参见王倩、李昕言:《儿童媒介接触与使用中的家庭因素研究》,《当代传播》,2012年第2期。
    ① 彭玲:《日本动画传播“议程设置”的效应》,《电视研究》,2007年第8期。
    ② 向云驹:《非物质文化遗产博十课程录》,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4月版,第339页。
    ① 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10月版,第110页。
    ② 刘双、于文秀:《跨文化传播:拆解文化的围墙》,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1月版,第54页。
    ① 刘双、于文秀:《跨文化传播:拆解文化的围墙》,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1月版,第56页。
    ② [日]津坚信之著,秦刚、赵峻译:《日本动画的力量:手冢治虫与宫崎骏的历史纵贯线》,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4月版,第1页。
    ③ 陈龙、陈一:《视觉文化传播导论》,上海:上海三联书社,2006年12月版,第78页。
    ④ 彭玲:《动画导论》,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版,第176页。
    ⑤ 葛玉清:《对话虚拟世界:动画电影与跨文化传播》,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年10月版,第43页。
    ① Shinobu Price.Cartoons from another planet:Japanese animation as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Journal of American and Comparative Cultures,2001(1).
    ① [日]津坚信之著,秦刚、赵峻译:《日本动画的力量:手冢治虫与宫崎骏的历史纵贯线》,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4月版,第108页。
    ② [美]詹宁斯·布莱恩特、苏珊·汤普森著,陈剑南译:《传媒效果概论》,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2月版,第129页。
    ③ 许静:《传播学概论》,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版,第224页。
    ① 李常庆等:《日本动漫产业与动漫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版,第152页。
    ② 何华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研究——以女书为例》,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3年3月版,第150页。
    ③ 王巨山:《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北京:学苑出版社,2012年10月版,第29页。
    ① 陈旭光等:《影视受众心理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5月版,第21页
    ② 陈旭光等:《影视受众心理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5月版,第21页。
    ① [俄]维克多·什克洛夫斯著:《作为手法的艺术》,方珊译:《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3月版,第6-7页。
    ② 杨建刚:《陌生化理论的旅行与变异》,《江海学刊》,2012年第4期。
    ① 夏清泉:《<论舌尖上的中国>的陌生化效果》,《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2年第9期。
    ② 李朝阳:《夸张与变形:从动画造型的美学特征看中国动画的表达误区》,《中国电视》,2011年第5期。
    ① 于海广、张伟:《中国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1年8月版,序言第2页。
    ① 余杰:《心理学视野下的现代人的怀旧情结》,《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② 胡磊:《大众的怀旧情结与文化消费》,《文化月刊》,2013年第1期。
    ① 赵凯、胡光玉:《动漫艺术形象创意中的怀旧意味与悲剧情怀》,《文艺研究》,2010年第6期,第163-165页。
    ② 李彦、曹小卉:《日本动画类型分析》,北京:海洋出版社,2009年5月版,第129页。
    ③ 余杰:《心理学视野下的现代人的怀旧情结》,《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④ 赵静蓉:《现代人的认同危机与怀旧情结》,《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① 周宪:《全球化与文化认同》,载 周宪、包兆会主编:《中国文学与文化的认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版,第29页。
    ① 朱光潜:《谈美文艺心理学》,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9月版,第156页
    ② 朱光潜:《谈美文艺心理学》,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9月版,第158-159页
    ③ 注:“超人”、“圣斗十”、“小魔仙”分别是美国动漫《超人》、日本动漫《圣斗十星矢》和中国动漫《巴拉巴拉小魔仙》中的角色。
    ④ 注Costume Play的缩写,一般指利用服装、饰品、道具以及化妆来扮演动漫作品、游戏中的角色。
    ⑤ 注:指的是利用漫画、动画、小说、影视作品中原有的人物角色、故事情节或背景设定等元素进行的次创作的座品,比如同人小说。同人漫画等。
    ① 李彦、曹小卉:《日本动画类型分析》,北京:海洋出版社,2009年5月版,第83页。
    ② 陈旭光等:《影视受众心理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5月版,第176页。
    ③ 程亚军:《试论动画-受众审美交互过程》,《科技月刊》,2013年第3期。
    ① 漫友文化动漫研究所:《动漫壹周(中国动漫产业观察)》,2012年第32期,第2页。
    ② 漫友文化动漫研究所:《动漫壹周(中国动漫产业观察)》,2013年第22期,第4页。
    ① 陈奇佳、宋晖:《日本动漫影响力调查报告:当代中国大学生文化消费偏好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10月版,第27页。
    ② 转引自朱光潜:《朱光潜全集(第三卷)》,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9月版,第165-166页。
    ② 注:笔者依据“日本围棋数据库”资料整理绘制。
    ① 李彦、曹小卉:《日本动画类型分析》,北京:海洋出版社,2009年5月版,第83页。
    ① 王焯:《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原则的界定与模式构建》,《江西社会科学》,2010年第8期。
    ② 李听:《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产业化运作的可能性——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符号价值谈起》,《贵州民族研究》2008年第2期。
    ① 高小康:《如何为非遗的“生产性保护”划出红线》,《人文杂志》,2013年第9期。
    ① 高小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否只能临终关怀》,《探索与争鸣》,2007年第7期。
    ② 陈建宪:《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创意产业》,《文化遗产》,2007年第1期。
    ③ 佟玉权、赵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产业化途径及评价体系》,《学术交流》,2011年第11期。
    ① 注:现为37项,2012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八次会议4日在阿塞拜疆巴库通过决议,正式将中国珠算项目列入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30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7项。
    ② 康保成:《2011年度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载康保成 主编:《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2012)》,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11月版,第17页。
    ③ 康保成:《2011年度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载康保成 主编:《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2012)》,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11月版,第18页。
    ④ 丁永祥:《产业化语境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豫北地区民间歌舞小戏哼小车为例》,《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7月版。
    ① 注:该照片拍摄于笔者对李贤臣老人访谈时,论文中照片的使用得到了李贤臣老人的许可。
    ② Richard Kurin.Safeguarding IntangibleCultural Heritage:Key Factorsin Implementing the 2003Conven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angible Heritage,2007 (1)
    ② 唐家路:《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版,第226页。
    ④ 李昕:《可经营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产业化运作合理性探讨》,《广西民族研究》,2009年第1期。
    ① 李昕:《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产业化运作的可能性——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符号价值谈起》,《贵州民族研究》,2008年第2期。
    ① 参见张少波:《中国动漫游戏产业的跨媒体经营》,《浙江学刊》,2008年第3期。
    ① 周宪:《视觉文化的转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版,第105页。
    ① 王巨山:《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北京:学苑出版社,2012年10月版,第281页。
    ① 注:“雪女”、“高渐离”均为动画片《秦时明月》的角色,“纸伞”、“古琴”是其主要道具。
    ① 注:“漩涡鸣人”、“猫老师”分别为为著名的日本动画《火影忍者》、《夏目友人帐》的重要角色,“天明”是国产动画片《秦时明月》的主角,相关食物则是这些角色在剧中最爱的食品。
    ① 张新雄:《文化旅游与动漫融合渐成趋势》,《中国文化报》,2011年7月6日,第8版。
    ② 周宪:《视觉文化的转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版,第297页。
    ③ 殷俊、孟育耀:《动漫产业文化力的价值分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1期。
    ① 注:分别是迪斯尼乐园根据动画电影《狮子王》、《人猿泰山》和《玩具总动员》而设计的主题项目。
    ① 阎如良、李肇荣:《论旅游开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旅游论坛》,2008年第6期。
    ② 注:“初音未来”的简称,是日本音乐软件公司CRYPTON未来媒体公司的虚拟女性歌手软件,为了营销推广该软件CRYPTON公司请著名插画家KEI为其设计创作了虚拟的动漫形象。这种营销方式不仅极大推动了软件的销售,也引领了“初音”的衍生文化和衍生产业,“初音”开演唱会、发行专辑、做广告代言,还带动了相关的漫画、动画以及周边衍生产品的创作与生产。“初音”成为日本著名的动漫虚拟偶像,
    ① 王巨山:《从“形式经历”到“文化体验”的回归——也谈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利用的原则与对策》,《山东社会科学》,2011年第9期。
    ① 中国日报网:《振兴日本旅游业的动漫“圣地巡礼”》,http://www.chinadaily.com.cn/hqgj/jryw/2012-01-17/content_4976230.html,2012年1月17日,
    ② 漫友文化动漫研究所:《动漫壹周(中国动漫产业观察)》,2013年1月15日,第11页。
    ③ 注:笔者根据日本《每日新闻》和国内动漫网站相关资料整理绘制。
    ① 高小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再思考》,《探索与争鸣》,2008年第4期。
    ② Lourdes Arizpe.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Diversity and Coherence.Museum International,2004(1).
    ② 刘魁立:《论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河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③ 张宁:《文化认同的多面性》,载周宪、包兆会主编:《中国文学与文化的认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版,第12页。
    ① 王宁:《消费与认同——对消费社会学的一个分析框架的探索》,《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1期。
    ② 王宁:《消费与认同——对消费社会学的一个分析框架的探索》,《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1期。
    ③ 伍庆:《消费社会与消费认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9月版,第42页。
    ④ 周宪:《视觉文化的转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版,第99页。
    ① 伍庆:《消费社会与消费认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9月版,引言第2页。
    ② [法]让·波德里亚著,刘成富、全志钢译:《消费社会》,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0月版,第66页。
    ③ 周宪:《视觉文化的转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版,第105页。
    ④ 江奔东:《文化产业经济学》,济南:泰山出版社,2008年11月版,第109-110页。
    ① 班建武:《符号消费与青少年身份认同》,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年11月版,第85页。
    ② 参见董小平、王丛彦:《青少年功漫爱好现状调查》,《当代青年研究》,2008年第9期。
    ③ 参见何建平:《中国80后在校大学生动漫消费行为”研究报告——以深圳地区为例》,《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
    ④ 注:中国的日本动漫爱好者观看日本动漫作品,一般有两种形式,一为通过在视频网站、电影院线观看正式授权的电视动画或电影,购买正式授权出版的漫画书等,我们可以称之为“正当消费”:一为观看视频网站、民间字幕组、盗版商所提供的无正式授权的动漫作品,我们可以称之为“非正当消费”。
    ① 李常庆等:《日本动漫产业与动漫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版,第228页。
    ② 李常庆等:《日本动漫产业与动漫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版,第249页。
    ③ 参见Grant McCracken.culture and consumption.New Approaches to the Symbolic Character of Goods and activities,.Boll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90.p72.
    ① 王巨山.《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北京:学苑出版社,2012年10月版,第148页。
    ② Richard Kurin.Safeguarding IntangibleCultural Heritage:Key Factorsin Implementing the 2003 convent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angible Heritage,2007 (1)
    ① 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10月版,第373页。
    ① 陈少峰:《文化产业读本》,北京:金城出版社,2009年9月版,第95、100页。
    ② 何华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研究——以女书为例》,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3年3月版,第151页。
    ① 盛希贵:《影像传播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版,第15页。
    ② 参见人民网:《初音被编入中考试题考生表示很激动》http://comic.people.com.cn/n/2012/0626/c122366-18381025.html,2012年6月26日,
    ③ 注:美国经典儿童节目,节目综合运用了木偶、动画和真人表演等各种表现手法向儿童教授基础阅读、算术、颜色的名称、字母和数字等基本知识,有时还教一些基本的生活常识。
    ④ [美]尼尔·波兹曼 著,章艳、吴燕莛 译:《娱乐至死·童年的消逝》,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5月版,第123页。
    ⑤ 新华网:《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将进中小学课堂和教材》,http://www.hb.xinhuanet.com/zhibo/2007-11/19/content_11713066.htm,2007年11月19日,
    ① 吴新兰:《存在与感知:日本动漫在中国的跨文化影响》,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年6月版,第88页。
    ② 施红卫:《小学高年级学生动漫审美情况的现状调查与反思》,《教师教育》,2007年第6期。
    ③ Kate Allen, John E. Ingulsrud.Manga literacy:Popular culture and the reading habits of Japanese college students.Journal of Adolescent & Adult Literacy,2003(8).
    ① 彭玲:《动画概论》,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版,第8页。
    ② 陈奇佳、宋晖:《日本动漫影响力调查报告:当代中国大学生文化消费偏好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10月版,第24页。
    ① 注:作品中“乔巴”是一名医生,原本是一只驯鹿,吃下“恶魔果实”后具有了“人”的能力,外表为驯鹿,但内心为人。
    ② 漫友文化动漫研究所:《动漫壹周(中国动漫产业观察)》,2012年第11期,第11页。
    ① 陈军科:《博物馆文化形态的新理念——全球化文化形势下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哲学思考》,《中国博物馆》,2004年第2期。
    ② 向云驹:《非物质文化遗产博十课程录》,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4月版,第51页。
    ① 王巨山:《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北京:学苑出版社,2012年10月版,第52页。
    ② 向云驹:《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博士课程录》,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4月版,第54页。
    ① 向云驹:《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博十课程录》,北京:中华书局,201 3年4月版,第55页。
    ① [美]尼葛洛·庞帝著,胡泳、范海燕译:《数字化生存》,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年2月版,第251页。
    ① Eleonora Pantano,Assunta Tavernise.Learning Cultural Heritage Through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A Case Stud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nd Human Development,2009(3).
    ① 陈玲:《重构与整合——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与对策》,《中国传媒报告》,2006年第2期。
    ② 汪黎黎:《文化遗产的虚拟再现研究》,《新闻爱好者》,2010年第20期。
    ① Eleonora Pantano,Assunta Tavemise.Learning Cultural Heritage Through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A Case Stud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nd Human Development,2009(3).
    ① 宋鲁:《将数字化导入民间艺术保护的探索——以<美哉·民俗杨家埠>为例》,《设计艺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
    ② 潘鲁生:《手艺创意:潘鲁生主持手艺农村调研成果》,深圳:海天出版社,2011年5月版,第104负。
    ① 刘晓春:《谁的原生态?为何本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语境下的原生态现象分析》,《学术研究》,2008年第2期。
    ② 高小康:《如何为非遗的“生产性保护”划出红线》,《人文杂志》,2013年第9期。
    ① 参见肖伟:《论欧文·戈夫曼的框架思想》,《国际新闻界》,2010年第12期。
    ② 陈龙、陈一:《视觉文化传播导论》,上海:上海三联书社,2006年12月版,第7页。
    ① 陈龙、陈一:《视觉文化传播导论》,上海:上海三联书社,2006年12月版,第58页。
    ② 陈龙、陈一:《视觉文化传播导论》,上海:上海三联书社,2006年12月版,第51页。
    ① 谭玲、殷俊:《动漫产业》,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版,第1-2页。
    ② Renato Poggioli.The Theory of the Auant-Garde.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转引自 周宪:《视觉文化的转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版,第201页。
    ① 注:近年来在青州市流行的一种广场舞。
    ② 陈龙、陈一:《视觉文化传播导论》,上海:上海三联书社,2006年12月版,第155页。
    ① 冯骥才:《警惕地球文化》,冯骥才:《灵魂不能下跪》,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年5月版,第185页。
    ② [美]斯坦利·巴兰、丹尼斯·戴维斯著,曹书乐译:《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10月版,第327页。
    ③ [美]斯坦利·巴兰、丹尼斯·戴维斯著,曹书乐译:《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10月版,第327页。
    ① 陈又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符号化生存》,《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第6期。
    ① 孙立军、张宇:《世界动画艺术史》,北京:海洋出版社,2007年8月版,第62页。
    ② 刘魁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共享性、本真性与人类文化多样性发展》,张忠谋主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研究》,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8月版,第11页。
    ③ 田茂军、杨千里:《民间剪纸面临的现代转型分析》,《民族论坛》,2012年第2期。
    ① 李朝阳:《中国动画的民族性研究——基于传统文化表达的视角》,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年10月版,第31页。
    ① 腾讯动漫网:《京剧大师梅兰芳首部漫画传记出炉》,http://comic.qq.com/a/20110225/000022.htm,2011年2月25日
    ① 腾讯动漫网:《京剧大师梅兰芳首部漫画传记出炉》,http://comic.qq.com/a/20110225/000022.htm,2011年2月25日
    ② [美]尼尔·波兹曼 著,章艳、吴燕莛 译:《娱乐至死·童年的消逝》,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5月版,第133页。
    [1]、[美]威廉·A·哈维兰 著,瞿铁鹏、张珏译:《文化人类学》,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
    [2]、[英]史蒂芬·卡瓦利耶 著,陈功 译:《世界动画史》,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年。
    [3]、[英]约翰·汤姆林森 著,郭英剑 译:《全球化与文化》,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4]、[美]尼古拉斯·米尔佐夫 著,倪伟 译:《视觉文化导论》,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5]、[德]马丁·海德格尔 著,孙周兴 译:《林中路》,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
    [6]、[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 著,何道宽译:《传播学概论》,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7]、[法]让·弗朗索瓦·利奥塔 著,岛子 译:《后现代状况:关于知识的报告》,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6年。
    [8]、[美]大卫·赫斯蒙德夫 著,张菲娜 译:《文化产业》,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
    [9]、[德]瓦尔特·本雅明 著,陈永国、马海良编:《本雅明文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10]、[德]瓦尔特·本雅明 著,王才勇 译:《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品》,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1年。
    [11]、[美]斯坦利·巴兰、丹尼斯·戴维斯 著,曹书乐 译,《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
    [12]、[日]津坚信之 著,秦刚、赵峻 译:《日本动画的力量:手冢治虫与宫崎骏的历史纵贯线》,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
    [13]、[美]詹宁斯·布莱恩特、苏珊·汤普森 著,陈剑南 译:《传媒效果概论》,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
    [14]、[俄]维克多·什克洛夫斯 著:《作为手法的艺术》,方珊 译:《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
    [15]、[法]让·波德里亚 著,刘成富、全志钢 译:《消费社会》,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16]、[美]尼尔·波兹曼 著,章艳、吴燕莛 译:《娱乐至死·童年的消逝》,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17]、[美]尼葛洛·庞帝 著,胡泳、范海燕 译:《数字化生存》,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年2月版。
    [18]、[日]中野晴行 著,甄西 译,《动漫创意产业论》,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
    [19]、[英]约翰·斯道雷 著,常江 译,《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20]、[美]爱德华·霍尔著,何道宽 译,《超越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21]、[美]迪克·赫伯迪格 著,陆道夫、胡疆锋 译:《亚文化风格的意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22]、[美]约翰·菲斯克 著,王晓珏、宋伟杰 译:《理解大众文化》,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
    [23]、[英]保罗·杜盖伊等 著,霍炜 译:《做文化研究索尼随身听的故事》,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24]、[美]保罗·莱文森 著,何道宽 译:《手机——挡不住的呼唤》,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25]、[美]露丝·本尼狄克特 著,北塔 译:《菊与刀》,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07年。
    [26]、[法]波德里亚 著,刘成富、全志钢 译:《消费社会》,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27]、[英]迈克·费瑟斯通 著,刘精明 译:《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
    [28]、[英]阿雷恩·鲍尔德温 著,陶东风 译:《文化研究导论》,北京:高等教 育出版社,2004年。
    [29]、[荷]约翰·赫伊津哈著,何道宽译:《游戏的人:文化中游戏成分的研究》,广州:花城出版社,2007年。
    [30]、[日]宫家准著,赵仲明译:《.日本的民俗宗教》,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31]、[美]戴安娜·克兰著,赵国新译:《文化生产:媒体与都市艺术》,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
    [32]、[美]约翰·维维安著,顾宜凡等译:《大众传播媒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33]、[加]考林·霍斯金斯、斯图亚特·迈克法蒂耶、亚当·费恩著,刘丰海、张慧宇译:《全球电视和电影:产业经济学导论》,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
    [34]、[美]约翰·菲斯克著,杨全强译:《解读大众文化》,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35]、[德]Stefan Friedrich主编:《图像时代:视觉文化传播的理论诠释》,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36]、[英]理查德·豪厄尔斯著,葛红兵等译:《视觉文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37]、[英]斯科特·拉什、西莉亚·卢瑞著,要新乐译:《全球文化工业:物的媒介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
    [38]、[美]拉里·A·萨默瓦、理查德·E·波特著,闵惠泉、王纬、徐培喜等译:《跨文化传播》,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39]、[加]文森特·莫斯可著,黄典林译:《数字化崇拜:迷思、权力与赛博空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40]、[美]弗里茨·马克卢普著,孙耀君译:《美国的知识生产与分配》,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41]、[美]詹姆斯·克利福德、乔治·E·马库斯编,高丙中、吴晓黎、李霞等译:《写文化——民族志的诗学与政治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
    [42]、[德]斯文·克拉默著,鲁路译:《本雅明》,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43]、[日]渡迦京二 著,杨晓钟等译:《看日本——逝去的面影》,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
    [44]、[日]柳田国男 著,印祖玲译:《日本怪谈录》,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2年。
    [45]、[美]理查德·佛罗里达 著,司徒爱勤译:《创意阶层的崛起》,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年。
    [46]、[加]马歇尔·麦克卢汉 著,何道宽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南京:凤凰出版社,2011年。
    [47]、[澳]戴维·思罗斯比 著,王志标、张峥嵘译:《经济学与文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
    [48]、[法]乔治·巴塔耶等 著,孟悦、罗钢主编:《物质文化读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49]、[芬]尤卡·格罗瑙 著,《趣味社会学》,向建华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1]、王育济、齐勇锋、侯样祥、韩英 主编:《中国文化产业学术年鉴2003-2007年卷》,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年。
    [2]、王育济、齐勇锋、侯样祥、韩英主编:《中国文化产业学术年鉴2008年卷》,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年。
    [3]、王文章主编:《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
    [4]、朱剑:《中国动画发展史》,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年。
    [5]、朱剑:《中国动画艺术研究》,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年。
    [6]、张慧临:《20世纪中国动画史》,太原:山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年。
    [7]、鲍济贵:《中国动画电影通史》,上海:中国连环画出版社,2010年。
    [8]、栾伟丽:《动画造型与民间美术》,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
    [9]、孙立军:《中国动画史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
    [10]、张颖:《中国动画与“中国学派”研究》,上海:中国出版集团,2012年。
    [11]、唐家路:《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
    [12]、周鸿铎主编:《文化传播学》,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年。
    [13]、费孝通:《文化与文化自觉》,北京:群言出版社,2010年。
    [14]、周宪、包兆会:《中国文学与文化的认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15]、向云驹:《非物质文化遗产博士课程录》,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
    [16]、于海广、张伟:《中国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1年。
    [17]、张仲谋主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研究》,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
    [18]、朱立元,《接受美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
    [19]、廖海波:《影视民俗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20]、王巨山:《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北京:学苑出版社,2012年。
    [21]、汪民安:《文化研究关键词》,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
    [22]、王文科主编:《传媒导论》,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
    [23]、樊葵:《媒介崇拜论:现代人与大众媒介的异态关系》,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
    [24]、张晓明、王家新、章建刚:《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12-2013)》,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
    [25]、孙立军:《世界动画艺术史》,北京:海洋出版社,2007年。
    [26]、王庸声:《现代漫画概论》,北京:海洋出版社,2010年。
    [27]、谭玲、殷俊:《动漫产业》,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
    [28]、黄奋鸣:《新媒体与泛动画产业的文化思考》,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年。
    [29]、胡惠林:《中国国家文化安全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30]、沈洪波:《全球化与国家文化安全》,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
    [31]、张国祚主编:《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报告(2010)》,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
    [32]、李常庆等:《日本动漫产业与动漫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33]、彭玲:《动画导论》,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
    [34]、郑晓云:《文化认同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35]、黄会林:《影视文化对未成年人的影响与对策研究》,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年。
    [36]、齐骥:《动画文化学》,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
    [37]、齐骥:《动画行销学》,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年。
    [38]、吴新兰:《存在与感知——日本动漫在中国的跨文化影响》,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年。
    [39]、叶舒宪主编:《文化与符号经济》,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2年。
    [40]、于海广、王巨山主编:《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概论》,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年。
    [41]、陈建宪等:《民俗文化与创意产业》,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
    [42]、殷俊主编:《动漫产业与国家软实力》,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2年。
    [43]、刘锡诚:《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与实践》,北京:学苑出版社,2009年。
    [44]、苑利、顾军:《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
    [45]、王妍、张大勇:《心理学与接受美学》,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1年。
    [46]、仲富兰:《民俗传播学》,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年。
    [47]、蓝爱国:《好莱坞主义——影像民间及其工业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48]、蔡骐:《大众传播时代的青少年亚文化》,长沙:岳麓书社,2011年12月。
    [49]、陈龙、陈一:《视觉文化传播导论》,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06年。
    [50]、王长潇等:《电视影像传播概论》,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年
    [51]、姚朝文、袁瑾:《都市发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52]、胡正荣:《传播学总论》,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
    [53]、李朝阳:《中国动画的民族性研究——基于传统文化表达的视角》,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年。
    [54]、李彦、曹小卉:《日本动画类型分析》,北京:海洋出版社,2009年。
    [55]、潘鲁生:《潘鲁生主持“手艺农村”调研成果——手艺农村手艺创意》,深圳:海天出版社,2011年。
    [56]、陈旭光等:《影视受众心理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57]、张建翔、孙林、肖殉:《影视动画音乐概论》,北京:海洋出版社,2010年。
    [58]、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
    [59]、王传东、郑琳:《动漫产业分析与衍生产品研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
    [60]、陈奇佳:《日本动漫艺术概论》,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
    [61]、陈奇佳、宋晖:《日本动漫影响力调查报告:当代中国大学生文化消费偏好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62]、刘双、于文秀:《跨文化传播:拆解文化的围墙》,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
    [63]、何华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研究——以女书为例》,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3年。
    [64]、刘金龙:《文化社会学》,济南:泰山出版社,2000年。
    [65]、葛玉清:《对话虚拟世界:动画电影与跨文化传播》,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年。
    [66]、许静:《传播学概论》,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
    [67]、朱光潜:《谈美文艺心理学》,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
    [68]、康保成主编:《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2012)》,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
    [69]、周宪:《视觉文化的转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70]、阎嘉:《文化研究关键词》,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
    [71]、伍庆:《消费社会与消费认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
    [72]、江奔东:《文化产业经济学》,济南:泰山出版社,2008年。
    [73]、江奔东:《文化产业创意学》,济南:泰山出版社,2009年。
    [74]、班建武:《符号消费与青少年身份认同》,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年。
    [75]、陈少峰:《文化产业读本》,北京:金城出版社,2009年。
    [76]、盛希贵:《影像传播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77]、冯骥才:《灵魂不能下跪》,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年。
    [78]、单霁翔:《从“文物保护”走向“文化遗产保护”》,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年。
    [79]、郑培凯主编:《口授心传与文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现状与讨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80]、于海广主编:《多彩鸡文化》,济南:齐鲁书社,2009年。
    [81]、袁宣萍、赵丰:《中国丝绸文化史》,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9年。
    [82]、张晓明、胡惠林、章建刚主编:《2010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
    [83]、马驿 等:《丑陋的日本人》,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年。
    [84]、赵子忠:《内容产业论;数字新媒体的核心》,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
    [85]、蔡尚伟、温洪泉等:《文化产业导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
    [86]、胡惠林、陈昕主编:《中国文化产业评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
    [87]、谈国新、钟正:《民族文化资源数字化与产业化开发》,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
    [88]、姚伟钧等:《从文化资源到文化产业: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
    [89]、王海霞:《透视:中国民俗文化中的民间艺术》,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2006年。
    [90]、郝建:《影视类型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91]、陈国明、安然:《跨文化传播学关键术语解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92]、吴飞、王学成:《传媒·文化·社会》,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
    [93]、雷启立、孙蔷:《在呈现中建构:传媒文化与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研究》,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年。
    [94]、任悦:《视觉传播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95]、姜毅然、张婉茹、王海澜:《以市场为导向的日本文化创意产业》,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96]、阿来:《格萨尔王》,重庆:重庆出版社,2009年。
    [97]、贾磊磊:《影像的传播》,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98]、倪祥保、钱锡生、邵雯艳:《当代影视学》,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
    [99]、张骥等:《中国文化安全与意识形态战略》,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
    [100]、邓林:《世界动漫产业发展概论》,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年。
    [101]、张宁:《媒介社会学:信息化时代媒介现象的社会学解读》,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0年。
    [102]、王述祖:《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全球化:历史的思考与求证》,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年。
    [103]、缪家福:《全球化与民族文化多样性》,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104]、马凌、蒋蕾:《媒介化社会与当代中国》,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
    [105]、马以鑫:《接受美学新论》,上海:学林出版社,1995年。
    [106]、郭泮溪:《民间游戏与竞技》,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年。
    [107]、王丕琢:《传统体育与杂技》,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8年。
    [108]、周宪主编:《文学与认同:跨学科的反思》,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109]、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110]、孙启明主编:《文化创意产业前沿.希望:新媒体崛起》,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
    [111]、蓝爱国、马薇薇:《文化传承与文化消费:电影产业的文化道路》,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112]、陈永国主编:《视觉文化研究读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113]、盘剑:《消费的政治:旧报纸、电影院、动漫产业及其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
    [114]、顾江主编:《文化产业研究》,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115]、李文:《日本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1972-2002》,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116]、何成洲主编:《跨学科视野下的文化身份认同:批评与探索》,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117]、李鸿祥:《视觉文化研究:当代视觉文化与中国传统审美文化》,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5年。
    [118]、丁莉丽:《视觉文化语境中的影像研究》,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7年。
    [119]、陈来:《传统与现代:人文主义的视界》,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
    [120]、刘燕:《媒介认同论:传播科技与社会影响互动研究》,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年。
    [121]、陈卞知主编:《造桥者说:跨文化传播研究》,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4年。
    [122]、喻国明、张小争:《传媒竞争力:产业价值链案例与模式》,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
    [123]、李怀亮、刘悦笛主编:《文化巨无霸:当代美国文化产业研究》,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
    [124]、张建翔:《动画电影研究》,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年。
    [125]、秦刚主编:《感受宫崎骏》,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年。
    [126]、马华:《影视动画影片分析.综合卷》,北京:海洋出版社,2008年。
    [127]、王光敏:《剪纸文化》,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年。
    [128]、陈竟:《中国民俗剪纸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129]、蒋原伦:《媒体文化与消费时代》,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
    [130]、向云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银川: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
    [131]、段京肃:《大众传播学——媒介与人和社会的关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132]、葛竞:《影视动画剧本创作》,北京:海洋出版社,2005年。
    [133]、胡惠林主编:《文化产业概论》,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
    [134]、樊五勇:《迪斯尼传奇》,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年。
    [135]、王珊:《泉州南音》,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年。
    [136]、向云驹:《草根遗产的田野思想》,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
    [137]、李秀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
    [138]、钟琦:《中国传统龙泉青瓷》,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年。
    [139]、高丙中、纳日碧力戈:《现代化与民族生活方式的变迁》,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
    [1]、田芙蓉:《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评介》,《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11年第6期。
    [2]、史波:《文化变迁与中国社会义主现代化》,《社会科学研究》,1991年第1期。
    [3]、高小康:《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图:传统文化与当代空间》,《文化遗产》,2008年第1期。
    [4]、刘魁立:《论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河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5]、张雪峰、冯艳琼:《国家级体育、游艺域杂技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方式研究——以第一批为例》,《科教导刊(中旬刊)》,2010年第2期。
    [6]、苑利:《非物质文化遗产科学保护的几个问题》,.《江西社会科学》,2010年第9期。
    [7]、柳倩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校园传承意义》,《探索争鸣》,2009年第11期。
    [8]、周波:《对话与倾听:当代语境下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发展》,《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
    [9]、陈建宪:《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创意产业》,《文化遗产》,2007年第1期。
    [10]、周宪,《视觉文化的转向》,《学术研究》,2004年第2期。
    [11]、荣跃明:《文化产业:形态演变、产业基础和时代特征》,《社会科学》,2005年第9期。
    [12]、桑圣毅、肖庆华:《论非物质民族民间文化的学校保护路径》,《贵州民族研究》,2011年第6期。
    [13]、古明惠:《论民间文化对动漫艺术的影响》,《中州学刊》,2011年第3期。
    [14]、陈昌辉:《动漫审美特征浅析》,《美与时代》,2005年第6期。
    [15]、王可:《关于中国高校动漫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中国美术》,2011年第2期。
    [16]、金元浦、庄鹏涛:《大动漫,寻找更广阔的天地》,《艺术百家》,2012年第2期。
    [17]、刘跃进:《解析国家文化安全的基本内容》,《北方论丛》,2004年第5期。
    [18]、赵宇:《中国动画与美国、日本动画民族性的比较和思考》,《艺术教育》,2013年第10期。
    [19]、刘佚:《动漫产业的文化身份认同与挑战》,《现代传播》,2010年第6期。
    [20]、黄会林等:《2009年度未成年人电视媒体收视行为调研报告(上)》,《现代传播》,2010年第1期。
    [21]、王媛、胡惠林:《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全的现状与反思》,《东岳论丛》,2012年第3期。
    [22]、孙聪:《材料即形式——论动画材料与材料动画的形式风格》,《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23]、赵晓兰:《读图时代的动漫文化特质解读》,《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9年第6期。
    [24]、王擎:《动漫电影<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高票房原因探析——基于受众视角》,《当代电影》,2009年第10期。
    [25]、韩若冰:《浅谈日本动画的草根性特点》,《民俗研究》,2007年第3期。
    [26]、高有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像化生存》,《现代传播》,2007年第6期。
    [27]、惠恭健:《世博影像传播的种类与实现途径初探——传播视野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河南社会科学》,2010年第5期。
    [28]、权玺:《大众传媒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功能与缺失》,《北方传媒研 究》,2008年Ol期。
    [29]、王巨山:《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文化共生与文化伴生》,《社会科学辑刊》,2009年第5期。
    [30]、刘宇、张礼敏:《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创意产业本位基因的思考》,《山东社会科学》,2012年第11期。
    [31]、王巨山:《影像世界中的文化焦虑——以“非遗”题材电影为例》,《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
    [32]、吕锋:《诠释动画片的美术设计风格》,《美术大观》,2007年第1期。
    [33]、谭杨:《略谈动画美术设计的“风格化”》,《大众文艺》,2012年第23期。
    [34]、冯艳:《电影<白鹿原>中山西地方曲艺的运用》,《大舞台(河北戏剧)》,2013年第2期。
    [35]、黄会林、徐金龙:《论民间文学资源对于国产动漫艺术的价值》,《文化遗产》,2011年第3期。
    [36]、黄会林、徐金龙:《民间文学与国产动漫的不解之缘》,《民族艺术研究》,2011年第6期。
    [37]、周仲谋,辛明霞:《民间文学故事的影像传播和形态演变——以<花木兰>和<白蛇传>为例》,《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12年第1期。
    [38]、李丽丹:《重写经典:从民间传说的当代演绎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39]、韩笑:《动画类型与文化》,《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40]、刘贺娟:《日本动漫体育电影的文化审视》,《日本研究》,2010年第1期。
    [41]、熊焘:《寻找梦幻岛日本动画电影的文化特质研究》,《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
    [42]、赵云川:《日本的“职人文化”与日本现代化》,《饰(艺术设计研究)》,1998年第2期。
    [43]、[美]麦克斯韦尔·麦库姆斯,郭镇之、邓理峰译,《议程设置理论概览:过去,现在与未来》,《新闻大学》,2007年第3期。
    [44]、黄海波、詹向红:《传播学视阈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媒介建构——以合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例》,《江淮论坛》,2011年2期。
    [45]、王倩、李听言:《儿童媒介接触与使用中的家庭因素研究》,《当代传播》, 2012年第2期。
    [46]、彭玲:《日本动画传播“议程设置”的效应》,《电视研究》,2007年第8期。
    [47]、杨建刚:《陌生化理论的旅行与变异》,《江海学刊》,2012年第4期。
    [48]、夏清泉:《<论舌尖上的中国>的陌生化效果》,《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2年第9期。
    [49]、李朝阳:《夸张与变形:从动画造型的美学特征看中国动画的表达误区》,《中国电视》,2011年第5期。
    [50]、余杰:《心理学视野下的现代人的怀旧情结》,《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51]、胡磊:《大众的怀旧情结与文化消费》,《文化月刊》,2013年第1期。
    [52]、赵凯、胡光玉:《动漫艺术形象创意中的怀旧意味与悲剧情怀》,《文艺研究》,2010年第6期。
    [53]、赵静蓉:《现代人的认同危机与怀旧情结》,《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54]、程亚军:《试论动画——受众审美交互过程》,《科技月刊》,2013年第3期。
    [55]、王焯:《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原则的界定与模式构建》,《江西社会科学》,2010年第8期。
    [56]、李听:《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产业化运作的可能性——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符号价值谈起》,《贵州民族研究》,2008年第2期。
    [57]、高小康:《如何为非遗的“生产性保护”划出红线》,《人文杂志》,2013年第9期。
    [58]、高小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否只能临终关怀》,《探索与争鸣》,2007年第7期。
    [59]、佟玉权、赵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产业化途径及评价体系》,《学术交流》,2011年第11期。
    [60]、丁永祥:《产业化语境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豫北地区民间歌舞小戏哼小车为例》,《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7月版。
    [61]、李昕:《可经营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产业化运作合理性探讨》,《广西民族研究》,2009年第1期。
    [62]、张少波:《中国动漫游戏产业的跨媒体经营》,《浙江学刊》,2008年第3期。
    [63]、殷俊、孟育耀:《动漫产业文化力的价值分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1期。
    [64]、阎如良、李肇荣:《论旅游开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旅游论坛》,2008年第6期。
    [65]、王巨山:《从“形式经历”到“文化体验”的回归——也谈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利用的原则与对策》,《山东社会科学》,2011年第9期。
    [66]、王宁:《消费与认同——对消费社会学的—个分析框架的探索》,《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1期。
    [67]、高小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再思考》,《探索与争鸣》,2008年第4期。
    [68]、陈军科:《博物馆文化形态的新理念——全球化文化形势下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哲学思考》,《中国博物馆》,2004年第2期。
    [69]、陈玲:《重构与整合———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与对策》,《中国传媒报告》,2006年第2期。
    [70]、汪黎黎:《文化遗产的虚拟再现研究》,《新闻爱好者》,2010年第20期。
    [71]、宋鲁:《将数字化导入民间艺术保护的探索——以<美哉·民俗杨家埠>为例》,《设计艺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
    [72]、吕品田,《文化大法意义深远——<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意义解读》,《文化月刊》,2011年第6期。
    [73]、刘晓春:《谁的原生态?为何本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语境下的原生态现象分析》,《学术研究》,2008年第2期
    [74]、王巨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原则辨析——对原真性原则和整体性原则的再认识》,《社会科学辑刊》,2008年第3期。
    [75]、苑利、顾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十项基本原则》,《学习与实践》,2006年第11期。
    [76]、肖伟:《论欧文·戈夫曼的框架思想》,《国际新闻界》,2010年第12期。
    [77]、陈又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符号化生存》,《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第6期。
    [78]、田茂军、杨千里:《民间剪纸面临的现代转型分析》,《民族论坛》,2012年第2期。
    [79]、周世波:《动画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中的作用》,《中国艺术》,2011年第1期。
    [80]、李钦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漫传播》,《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
    [81]、孙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动漫故事资源意义初探》,《学术交流》,2011年第11期。
    [82]、冉红:《动漫创作和接受心理艺术研究》,《当代电影》,2009年第10期。
    [83]、李涛:《传播符号学视阈中的动漫传播理论建构》,《当代传播》,2011年第6期。
    [84]、叶凤华:《动漫艺术中的戏曲题材再创作》,《文艺争鸣》,2011年第10期。
    [85]、邓航蕾:《论中国原创动漫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创造性借鉴》,《江西社会科学》,2011年第6期。
    [86]、欧阳友权:《数字动漫的艺术审美与技术张力》,《求是学刊》,2011年第5期。
    [87]、石勇:《动漫文化:不可小觑的青少年亚文化》,《中国青年研究》,2006年第11期。
    [88]、李娟、李月敏:《日本动漫文化输出战略》,《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89]、陈强、腾莺莺:《日本动漫在中国大陆传播分析》,《现代传播》,2006年第4期。
    [90]、彭玲:《现代电视受众观赏行为研究》,《电视研究》,2006年第5期。
    [91]、彭玲:《文化心理学研究对动画文化发展的深刻影响》,《社会科学》,2006年第9期。
    [92]、彭玲:《动画文化传播策略探析》,《现代传播》,2008年第3期。
    [93]、归泳涛:《日本的动漫外交——从文化商品到战略资源》,《外交评论》,2012年第6期。
    [94]、祁凤霞:《产业化背景下河北民间艺术与动漫艺术创作的整合》,《河北学刊》,2012年第11期。
    [95]、李莘、王晓宁:《电视动画中场景空间的叙事功能》,《中国电视》,2012年第11期。
    [96]、葛玉清:《动画电影艺术空间的本土化生存》,《当代电影》,2012年第4期。
    [97]、郝听:《浅析民族艺术元素在动画造型设计中的使用方法》,《当代电影》,2012年第11期。
    [98]、杨银娟:《替代性满足:我国青少年对日本动漫出版物的解读研究——以<海贼王>为例》,《出版发行研究》,2012年第8期。
    [99]、张健、邵丹丹:《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大众传媒的过程与悖论——以纪录片<昆曲六百年>为例》,《中国电视》,2010年第4期。
    [100]、李华伟、张文礼:《大众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河南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
    [101]、蔡丰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特征及其当代价值》,《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102]、余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十年回顾与理性思考》,《江西社会科学》,2010年第9期。
    [103]、王文章、陈飞龙:《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国家文化发展战略》,《求是》,2007年第17期。
    [104]、贺学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本质与原则》,《民间文化论坛》,2005年第6期。
    [105]、刘魁立、张英敏:《悖论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今日民族》,2006年第9期。
    [106]、宋暖:《经济理性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代性反思》,《东岳论丛》,2012年第3期。
    [107]、胡亚希:《虚拟现实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江西社会科学》,2012年第8期。
    [108]、黄永林、谈国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开发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
    [109]、周凯、张慧娟:《传播学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湖南社会科学》,2012年第4期。
    [110]、杨晓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媒体作用研究》,《贵州社会科学》,2012年第7期。
    [111]、李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文化产业的评估研究》,《东岳论丛》,2011年第4期。
    [112]、白建松:《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的博物馆数字化展示模式与产业化研究》,《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
    [113]、王咏:《从生活世界到现代知识形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现代性批判》,《文艺理论研究》,2011年第4期。
    [114]、杨海波:《数字技术与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山东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
    [115]、田兆元:《地域形象展演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上海世博会例》,《河南社会科学》,2010年第5期。
    [116]、王淑兰:《广电节目形态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可持续发掘整合探析》,《中国电视》,2010年第4期。
    [117]、王玉琼:《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草根性——兼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天府新论》,2009年第5期。
    [118]、吕品田:《重振手工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方式保护》,《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119]、阳国亮、邓莹:《旅游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作用》,《旅游论坛》,2012年第3期。
    [120]、刘桂兰:《民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与旅游价值评价——以河南为例》,《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
    [121]、王健:《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的不解之缘》,《旅游学刊》,2010年第4期。
    [122]、牟延林、谭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当代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新路径——以重庆文理学院为例》,《民族艺术研究》,2011年第1期。
    [123]、王海冬:《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青少年作用》,《当代青年研究》,2008年第7期。
    [1]、Richard Kurin. Safeguarding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Key Factors in Implementing the 2003Convent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angible Heritage, 2007,12 (1)
    [2]、Eleonora Pantano, Assunta Tavernise. Learning Cultural Heritage Through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A Case Stud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nd Human Development,2009,1(3)
    [3]、Kate Allen, John E. Ingulsrud. Manga literacy:Popular culture and the reading habits of Japanese college students. Journal of Adolescent & Adult Literacy,2003,46(8)
    [4]、Shinobu Price. Cartoons from another planet:Japanese animation as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Journal of American and Comparative Cultures,2001,24(1)
    [5]、Rex Nettleford. Migration, Transmission and Maintenance of the Intangible Heritage. Museum International,2004,56(1)
    [6]、Lourdes Arizp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Diversity and Coherence. Museum International,2004,56(1-2)
    [7]、Miguel Vidal Gonzalez. Intangible heritage tourism and identity. Tourism Management,2008,29(4)
    [8]、Dawson Munjeri. Tangible and Intangible Heritage:from difference to convergence. Museum International,2004,56(1-2)
    [9]、Najwa Adra. The Relevance of Intangible Heritage to Development. Anthropology News,2004,45(3)
    [10]、Wim van Zanten. Constructing New Terminology for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Museum International,2004,56(1-2)
    [11]、Maria Jose del Barrio,Maria Devesa,Luis Cesar Herrero. Evaluating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The case of cultural festivals. City, Culture and Society,2012,3(4)
    [12]、Michael F. Brown. Heritage Trouble:Recent Work on the Protec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Proper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ltural Property,2005,12(1)
    [13]、Francesca Cominelli,Xavier Greff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Safeguarding for creativity. City, Culture and Society,2012,3(4)
    [14]、Jean-Loup Amselle. Intangible Heritage and Contemporary African Art. Museum International,2004,56(1-2)
    [15]、JongsungYang. Korean Cultural Property Protection Law with Regard to Korean Intangible Heritage. Museum International,2004,56(1)
    [16]、Rieks Smeets. Language as a Vehicle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Museum International,2004,56(1-2)
    [17]、Najwa Adra. The Relevance of Intangible Heritage to Development. Anthropology News,2004,45(3)
    [18]、Pantano, Eleonora; Tavernise, Assunta.Learning Cultural Heritage Through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A Case Stud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nd Human Development,2009,1(3)
    [19]、Karel A. Bakker.Heritage as Transmission.Heritage & Society,2011,4(2)
    [20]、Rachel F. Giraudo.Intangible Heritage and Tourism Development at the Tsodilo World Heritage Site.Azania:Archaeological Research in Africa,2012,47(1)
    [21]、Joseph Ndeffo Fongue.Between Mass Culture and Africa's Cultural Heritage: Possibilities of a Dialectic. Journal of Cultural Studies,2001,3(2)
    [22]、Amy Shirong Lu. The Many Faces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in Japanese Anime. Animation,2008,3(2)
    [23]、Tyler Cowen. Ruth Towse, Cultural Economics:The Arts, the Heritage and the Media Industries. Journal of Cultural Economics,1998,22(1)
    [24]、Dumitras, A. Cultural heritage:what we inherit, live with, and leave behind [From the Editor.IEEE Signal Processing Magazine,2008,25(4)
    [25]、Ian Goode. A pattern of inheritances:Alan Bennett, heritage and British film and television,Screen,2003,44(3)
    [26]、Wenjie Li.An Analysis on the Diversified Extension Strategy for China's Animation Industry.Asian Social Science,2009,5(3)
    [27]、Napier, Susan J. The Problem of Existence In Japanese Animation.Proceedings of the American Philosophical Society,2005,145(1).
    [28]、Ramachandran, H. The Animation of Anne:Japanese Anime Encounters the Diary of a Holocaust Icon.Post Script Jacksonville,2004,24(1)
    [29]、Hamada, Masako.Teaching Japanese Culture Through Anime:A Case Study.Asian Cinema Journal,2007,18(2)
    [30]、Alwyn Spies. Japanese Visual Culture:Explorations in the World of Manga and Anime. Asian Politics & Policy,2009,1(2)
    [31]、Makoto, Kimura. Japan's SMEs-SMEs and the Globalization of Japanese Anime. Japan Spotlight,2006,25(3)
    [32]、Donovan, Maureen. ESSAY-Analyzing the Appeal of Manga:Teaching Information Literacy Skills through Japanese Popular Culture.Education about Asia,2008(3)
    [33]、Rucai, Lu.CULTURE-Animating Chinese Animation. China Today-English Edition,2006,55(7)
    [34]、Chris Pallant.Neo-Disney:Recent developments in Disney feature animation.New Cinemas:Journal of Contemporary Film,2011,8(2)
    [35]、Sarah M. Coyne,Emily Whitehead.Indirect Aggression in Animated Disney Films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2008,58(2)
    [1]、牛锐:《民间文学传承压力大,期待生生不息》,《中国民族报》,2013年6月21日,第9版。
    [2]、张新雄:《文化旅游与动漫融合渐成趋势》,《中国文化报》,2011年7月6日,第8版。
    [3]、刘魁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身份的标志,文化认同的依据》,《中国文化报》,2010年9月24日,第3版。
    [4]、漫友文化动漫研究所:《动漫一周(中国动漫产业观察)》。
    [1]、方明星:《对话与融合——动画艺术成人思维与儿童思维的对接研究》,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年。
    [2]、欧阳正宇:《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以莲花山“花儿”为例》,兰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年。
    [3]、邵杨:《国产动画的文化传统重构》,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年。
    [4]、肖路:《国产动画电影的美学风格及其文化探源》,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5]、龚丽萍:《民族性格与意识渗透——日本动漫文化生成及影响评价》,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
    [6]、蔡亚南:《日本动画产业特征研究》,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研究,2013年
    [7]、冯莉:《民间文化遗产传承的原生性与新生性——以纳西汝卡人的信仰生活为例》,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年。
    [8]、赵云川:《日本工艺文化与日本现代化》,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9]、唐建军:《风筝的文化生态学研究》,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研究,2008年。
    [10]、彭冬梅:《面向剪纸艺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技术研究》,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11]、何华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研究——以女书为例》,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
    [12]、廖嵘:《非物质文化景观旅游规划设计》,同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13]、蒋蝉米:《当代大学生动漫消费动机研究——以广州大学生为例》,广州外语外贸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14]、薛柯:《电视动画受众分析》,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15]、杨晶晶:《动漫旅游产品研究)以芜湖方特欢乐世界为例》,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16]、刘莉:《动漫消费与自我认同的代际分析》,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17]、何嫦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像生存——以湖南省汝城香火龙为例》,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
    [18]、戚艳伟:《日本动漫旅游发展模式研究——以秋叶原和鹫宫町为例》,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19]、陈琛:《数字娱乐产业视野中的受众审美接受心理透析》,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20]、郭妮丽:《新媒体影像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山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21]、平锋:《族群记忆、文化认同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以壮族歌咏文化为例》,2006年。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http://en.unesco.org/
    [2]、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http://www.ihchina.cn/main.jsp
    [3]、日本文化厅:http://kunishitei.bunka.go.jp/bsys/index_pc.asp
    [4]、漫友网:http://www.comicfans.net/
    [5]、中国动画产业网:http://www.cnaci.com.cn/
    [6]、中国动画网:www.chinanim.com
    [7]、腾讯动漫网:http://comic.qq.com/
    [8]、中国日报网:http://cn.chinadaily.com.cn/
    [9]、艺恩咨询:http://www.entgroup.com.cn/
    [10]、国家统计局:http://www.stats.gov.cn/
    [11]、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http://www.gapp.gov.cn/
    [12]、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网:http://www.ichshanghai.cn/
    [13]、中国文化产业网:http://www.cnci.gov.cn/
    [14]、山东文化产业网:http://www.cnci.gov.cn/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