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我国房产税立法分析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进入2010年,随着国家土地利用政策、保障性住房建设政策、商品房建设管理和销售政策的推出,尤其是严厉的住房贷款政策等一系列调控措施的出台,使连年居高不下的房价有所松动。我国现行房地产税制中存在诸多问题突现出来,已不适应缓和社会矛盾的迫切要求,更不能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现实要求。于是,房地产税的改革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由房地产税的发展历程说开,讨论了开征房产税所要面对的几个焦点问题,通过分析房地产税立法所要避免的几个误区进一步阐明了我国房地产税的立法环境。然后,针对社会普遍关注的两个房产税试点城市的房产税实施情况及面临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最后,对我国房地产税的立法提出了几点建议。
In to 2010, with the launching of the policies of national land-use, the indemnificatory housing construction and the commercial house development management and sales, especially a series of the severe housing loan policies, the high housing prices has become loose. Many problems of our property tax appear and the property tax can not meet the require of development of market and also the tax system can not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market healthily. Thus, the reform property tax of become the focus in our nation. This paper beginni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operty tax then discuses some focus problem of the property tax, thronging the analyzing some major misunderstandings show us the legislation environment.Then, give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implementation situation and some problems faced the for the two estate tax cities which social are concerned. Finally,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f our property tax.
引文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房产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2]吴旭东等,《房地产各环节税种设置与税负分配研究》,《财经问题研究》2006年9期
    [3]黄光荣,《我国税法基本原则研究》,《安徽大学》2005年
    [4]谢百三,《希望我国的新房产税不要成为雨果笔下的“恶税”》,复旦大学金融与资本市场研究中心主任希望我国的新房产税不要成为雨果笔下的“恶税”复旦大学金融与资本市场研究中心主任谢百三教授所谓“恶税”,是一个经济学术语,在财政学里是指税种设置不当,征税范围不尽合理,税率、税负不符合国情,对社会的资源配置有时不但没有起到正面的促进作用,甚至还有一定的副作用,例如法国大文学家雨果在他的作品中曾经讲到,法国当时要对城乡房产征收一种“门窗税”,老百姓为了避税,对新房子尽量不开、少开门窗,甚至把原来老房子的门窗堵起来,人们辛辣地称之为“是对阳光和空气征的一种恶税”。我现在特别担心财政部某些官员非常热心地要开设的新房产税,如果搞得不好,不向各阶层群众开座谈会、听证会,凭着几个官员照抄照搬国外的洋教条,如果税法、税率设置不合理,不符合国情,有可能会成为雨果笔下的这种“恶税”。“恶税”过去我国也出现过,如90年代的“宴席税”,规定300元以上要交税,最后全国所有的饭店都开299元的发票来避税,不到一年,只好不了了之,从此再也不谈征收此税。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拟议中的新房产税必然会导致千百万家庭的假离婚,对我国的和谐社会是一种冲击和嘲弄。上海报纸这两天已有报道,有人准备假离婚,以便拥有两套免税的房。网上也出现了网友发帖征求大家对假离婚投票表决,说明这已经形成了一种群体性的避税思维。以下我们要写多篇文章对此事进行分析,并且要向党中央国务院写信反映我们与财政部某些官员的不同意见。第一,贸然对居民开征房产税,一定会导致中国千百万家庭的假离婚。如果按照0.3-1.5%(美国是0.8-3.5%)来征收,必然会导致中国千百万家庭的假离婚。以上海为例,市区的房子去年5月1号的平均价在四万块以上,上海几乎很少有90平米以下的小房子,所以平均每套房都在350-450万以上,如果征0.3-1%,就会征10000-45000元的税,而上海的户均收入并不高,据了解,至今三口之家年户均收入只有十万块左右。这就等于征了10-45%的税收(美国的物业税的户均税赋只有2-3%),一般家庭肯定承受不了。如果第一套不征,第二套征,老百姓躲税、避税的唯一办法就是假离婚。第二,现在很多城市已经出现了不少假离婚的家庭。全国各大中城市中有人为了争取在房贷中得到优惠利率,已经广泛地利用假离婚达到目的。我所去过的城市如珠海、上海,这个问题也很严重。这可以请各地政府协助调查核实。假离婚有如下特征: 1、离婚时往往是原有的住房和财产集中在一方,大多集中在女方,离婚后继续在一起生活,叫做“离婚不离家,不准不回家”,很多人离了婚以后得到了银行的低利率贷款又马上复婚。这种假离婚实际上还得到了银行工作人员的暗示与支持。我的一位在银行工作的学生估计上海起码有上千家。如果出现比贷款更严重的房产税,全国的假离婚潮必然不可阻挡。2、假离婚的人数将会很多,而且不会受到社会的歧视和非议,只会得到同情。我在去年12月底有幸参加了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关于是否开征物业税的辩论,对方财政部的三位官员分别是财政部科研所所长贾康、中央财经大学税务研究院院长刘桓,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财政学会会长安体富,当我谈到老百姓会出现很多假离婚来避税时,刘桓竟说:“假离婚可能会有,但毕竟是少数,就像社会上有人贩毒、有人杀人、有人放火,但人民的总体素质是高的,假离婚一定是极少数。”我觉得他们完全不了解中国的国情,杀人、放火、贩毒是危害社会、人民的犯罪行为,假离婚只要夫妻双方约定到婚姻登记处去领一个离婚证,无人知晓,对社会也没有危害,每年还可以减少1-4万块钱的税赋,一定会大量发生。人们对这种社会现象不但不会非议和鄙视,反而会给予深深的同情,是你的税法、政策多变、不合理,我的对策当然也不合理。其实通过假结婚、假离婚来争取补贴、避税,在我国早已大量发生。第三,目前中国大中城市有两套房的家庭非常普遍,改革开放三十年了,很多家庭都有两套以上的房,第一套自己住,第二套给小孩留着结婚用。在上海没有第二套房,男青年是找不到对象的。上海的风俗是“男出一套房,女出一辆车”。也有很多因为没有房而导致恋人分手。但是这些家庭有些小孩目前只有11-15岁,他们小孩结婚很可能还有十年到十五年,如果现在要征房产税,对他们征是否合理?他们要么把房子卖掉,十年到十五年后再买回来。如果那时候房价再涨上去很多呢,怎么办?难道逼着他们早恋、早婚、早分家吗?或者就是每年交1-4万块钱的房产税,十年到十五年要交多少钱呢?在凤凰卫视辩论时,我当面问贾康等人:你们家里有小孩吗?有小孩现在你征房产税、物业税,通情理吗?他们都不知所云。第四,房产税征得轻,对房价没有什么调控作用,甚至会把房产税转嫁到买者和租者头上;如果征得重,可能会导致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全面冷却,后果非常严重,中国可能成为第二个经济萧条20年的日本。我非常反对炒房地产,制造房地产泡沫,但也非常担心鲁莽地把泡沫捅破,会招致中国经济的狂跌几年乃至十几年的灾难性打击。第五,香港捅房地产泡沫后的经验教训:1997年7月1号香港回归,特首董建华在发表讲话时说:我担任特首后一定要把香港的房地产价格降下来,使年轻人买得起房,结得起婚,使各国在香港租得起房,办得起公司,我们将每年提供85000套廉租房。(大意)从此香港房地产市场一直跌了整整五年,房价跌掉了60%,出现了很多负资产家
    [5]李翮欣,《2009年房地产行业的宏观分析》,中外企业家2010年第2期(下)总第343期
    [6]邱玉琴,《中国视野》,房地产保有税改革探路
    [7]吴艳,张倩,《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税收公平与效益原则》[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03(1)
    [8]徐壮,《完善房产税政策的几点建议》[J].税务研究,2004(4)
    [9]王金波,《对我国个人房产开征房产税的几点看法》[J].涉外税务,2004(4)
    [10]毛夏鸾,叶青《税务会计学》,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
    [11]王金波,《对我国个人房产开征房产税的几点看法》,涉外税务
    [12]任寿根,《税收国际比较》,税务研究
    [13]吴艳,张倩,《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税收公平与效益原则》,吉林工商学院学报
    [14]2003年10月14日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15]岳树民,《中国税制优化的理论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6]张同青,包晓艳,《房产占有课税的国际比较》,税务研究
    [17]威廉,《赋税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18]张旭伟,《浅论税收公平分配功能的弱化》[J],税务研究,2001(8)
    [19]徐孟洲,《税法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胡兰玲,《各国房地产立法比较研究》,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