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今文尚书》文本结构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尚书》是我国最早的历史文献,也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具有母体性质的经典。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对《尚书》史书性质与经学意义的强调与关注,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它的文学价值。本文认为,《尚书》的文学性与其史书性质之间并不是矛盾对立的关系,而是相辅相成地构建了《尚书》的典型结构模式,而这正是《尚书》文学成就的集中体现。本文对《尚书》文学成就的研究,是以正确理解《尚书》泛文学特征为前提,在对其作为记言史书的本质属性与文学形式之间的关系进行重新思考的基础上,结合对《尚书》文本的细读而逐步展开的。
     本文的内容主要包括六个部分。
     绪论部分主要对现代《尚书》研究的总体状况与文学研究状况进行考察,总结《尚书》文学成就的特殊性,与其他先秦典籍一样,《尚书》也具有鲜明的泛文学特征。这一点决定了在探讨《尚书》文学成就时,必须突破狭隘的纯文学视角,在重新认识历史与文学的关系的基础上展开进一步的研究。
     第一章是对《尚书》文本生成过程的考察。主要包括《尚书》的传承与演变两方面内容。先秦时代是《尚书》由孕育到初生的一段时期。在此期间,《尚书》从最早的奴隶制王朝的历史档案和历史文献,经过不断地积累、汇聚和结集,在周代史官的整理下初步建立起了按王朝分类的基本格局。在流传过程中,它的内容多有散失。春秋战国之际,诸子百家都在客观上对古史资料的钩稽做出了努力,特别是儒家对《尚书》的整编和创制,奠定了后世《尚书》的总体结构框架。进入汉代,《尚书》逐渐完成了由历史典籍向经世大典的转变。在流传的过程中,《尚书》的篇目内容和数量递经变迁,总体来看,《今文尚书》二十八篇基本上代表了先秦《尚书》的形制与面貌。
     第二章《尚书》篇目编次的整体特征。本章第一节,立足文本着重分析了《今文尚书》篇目编次的编年体特征,即《书》篇之间的先后次序与其内容所涉之历史年代的先后基本一致。在第二节中,主要分析了《尚书》编年体式的特殊性。通过对《书》篇实际作成时间进行考察发现,其与《尚书》在整体结构上的编年次序并不一致,《尚书》的编年体形式实际上是春秋战国时代学者对《书》篇进行纂辑时赋予它的一种新的体例。
     第三章《尚书》文本结构的两种基本模式。本章第一节,主要分析了外在于《书》篇而存在的编年体形式。通过对《书》篇中时间要素的存在形式进行考察,可以看出《尚书》记言本质对其文本结构的内在规定性,《尚书》整体结构上体现出来的编年特征,并不能说明它就是一部严格的编年体著作,而只是在篇目编次中具有一定的编年体意味。第二节,主要分析了《尚书》以记言为主体内容诸篇的结构特征。通过对《书》篇中记叙部分基本形式的分析,确定其在构建《书》篇结构中的特殊作用,总结《尚书》记言的基本结构单元。在此基础上,对《书》篇的两种基本结构范式进行归纳与概括。
     第四章《尚书》中叙事文本的结构特征。《今文尚书》中还有四篇以记叙为主要内容的《书》篇,即《尧典》、《禹贡》、《金縢》和《顾命》。本章先在第一节对这四篇作品中记叙部分的结构分别进行具体分析,然后在第二节梳理和总结它们在记叙结构上的共同特征。主要包括记叙部分在《书》篇中的地位、《书》篇中记叙与记言部分的结构关系、记叙的人称以及记叙部分的语言特征等四个方面。
     第五章《尚书》记言部分的结构特征。这一章是对《书》篇中的记言部分进行专门分析。第一节着重分析《书》篇中记言与记叙部分的不同形式特征,说明二者是构建《书》篇双重结构的重要方面。第二节说明《书》篇双重结构的内部实际上包括两个基本层次,表层是史官记叙,内核是篇中记言,前者是《尚书》记言的基本形式,后者是《书》篇内容的表意核心,二者在内容、职能与语言形式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同时又相互协调相互统一,共同生成《尚书》文本的典型结构样式。第三节总结《书》篇中记言部分的结构类型,首先从讲话人数的角度,将言论划分为独白式与对话式;再从对白式言论中论述形式的差异,划分为化解式与建设式;从对话关系的角度,将对话式记言划分为问对式与普通式。此外,对以记叙为主要内容的《书》篇中记言部分的结构特征,也进行相应的分析。
is not only the oldest history literature, but also the classics which has matrilineal character in Chinese literature history. The emphasis and focus on history and classics character debased the literature value to some extend in a long time. The author think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iterature character and the history character is not contradictory, but supplement each other, which is the outstanding exhibition for literature success of . This paper progresses on the bases of right comprehension and new consideration fo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asic character and literature formation of .
     This paper includes six chapters:
     The introduction mainly reviews the general condition and literature study condition of in modern times. The conclusion finds possesses the lively literature character, which determines the necessary of father study on on the base of renew realization fo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istory and literature.
     The first chapter mainly studies the forming process, which include the spread and development of . processed from gestation to newborn in the earlier Qin dynasty. During the time, accumulated constantly from the history archive and documents for slave dynasty to the basic arrangement classified by dynasty time in Zhou dynasty. Some of file of has been loosed during the spread. The various schools of thought and their exponents arrange the history documents to their best, especially to the realignment and creation, which formed the general construction formation of . finished the change from the history documents to the grand classics gradually in Han dynasty. teached by Mr. fusheng took the responsibility of inheriting civilization mission, and became one of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The competition and fight between ancient and modern Confucius Classics, the discussion between true or false of accompanied the Confucius Classics study history continually. Though the subject matter and quantity of changed times and again, the twenty-eight chapter of was considered the most actual and reliable by the academic circle gradually.
     The second chapter mainly discusses the general character of the order of arrangement of contents. The first section discusses the annalistic style for order of arrangement. The second section discusses the special character of annalistic style mainly. This paper finds the annalistic order of volume differs from the order of . The annalistic formation of was a new style created by scholars in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and Warring States Period. The third chapter discusses the two basic mode of text formation.
     The first section canalized annalistic style external volume. The annalistic character in general construction doesn’t prove as a strict annalistic words, but expresses certain annalistic implication during the list order. The second section analyses construction character of other volumes. This paper ascertains the special effect of speech recording segment on constructing volume and summarizes the basis structure unit of narrative segment. Two basic construction modes has been concluded and summarized based on the analysis.
     The fourth chapter discussed the construction character of narrative text of . There are four narrative volumes, including , , and . The first section specifically analyses the construction of narrative segment for these four volumes. The second section arranges and summarizes the common character on narrative construction for these four volumes.
     The main contents include the position of narrative text in volume, the construc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narration and speech recording, narrative appellation and the language character of narrative segment. The fifth chapter discusses the construction character of speech recording in . The first section mainly analyzes the different style character of speech recording and narration segment in volume. Speech recording and narration form the important factors for the double construction when writing volume. The second section explains the two basic levels in double construction: the surface levels is the narration by history official and the internal level is the speech recording. The former is the basis style of speech recording and the latter is the core of volume text. Thought the contents and function and speech style differ widely, narration and speech recording coordinate and produce the classic construction style. The third section summarizes the construction type of speech recording segment in volume. The speech has been divided into monologue and dialogue from the point of speech numbers first, and divided into reconcili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from the point of discussion formation, and divided question-answer style and ordinary style from the point of dialog relationship. This chapter also discusses the construction style of speech recording segment in volume.
引文
①顾颉刚、刘起釪著:《尚书校释译论》,中华书局,2005年4月,第1页。
    ①范宁:《历史与文学》,见《范宁古典文学研究文集》,重庆出版社,2006年6月,第22页。
    ②范宁:《历史与文学》,见《范宁古典文学研究文集》,重庆出版社,2006年6月,第22页。
    ③钱基博著,傅道彬点校:《现代中国文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第10页。
    ④李炳海:《从上古文学到中古文学的转型——兼论中古文学的几个基本属性》,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第96-102页。
    ①左东岭: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中心与边界——关于古今文学观念的差异与整合,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第71-75页。
    
    
    ①刘起釪著:《尚书学史》,中华书局,1989年6月,第115页。
    ②马雍著:《〈尚书〉史话》,中华书局,1982年11月,第26页。
    ③[宋]范桦撰,[唐]李贤等著:《后汉书·儒林传》,中华书局,1965年5月,第2547页。
    ①马雍著:《〈尚书〉史话》,中华书局,1982年11月,第32页。
    ②刘起釪著:《尚书学史》,中华书局,1989年6月,第156页。
    ①蒋善国撰:《尚书综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3月,第127—131页。
    ②陈柱著:《〈尚书〉论略》,商务印书馆,1924年12月初版。
    
    ①刘起釪著:《尚书学史》,中华书局,1989年6月,第62页。
    ②刘起釪著:《尚书学史》,中华书局,1989年6月,第93页。
    ③蒋善国撰:《尚书综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3月,第4页。
    
    ①刘起釪著:《尚书学史》,中华书局,1989年6月,第62—63页。
    ②刘起釪著:《尚书学史》,中华书局,1989年6月,第67—69页。
    ③[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尚书正义》,中华书局影印,1980年10月,第115页。
    ①[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6月,第1705页。
    ②[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6月,第2410页。
    
    ①刘起釪著:《尚书学史》,中华书局,1989年6月,第105—111页。
    ②刘起釪著:《尚书学史》,中华书局,1989年6月,第108—109页。
    ③刘起釪著:《尚书学史》,中华书局,1989年6月,第109页。
    ④[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尚书正义》,中华书局影印,1980年10月,第118页。
    ①刘起釪著:《尚书学史》,中华书局,1989年6月,第110—111页。
    ②所谓“逸十六篇”,指武帝末年,鲁恭王坏孔子宅时,于屋壁中发现《古文尚书》。其中包括与今文尚书相同的一些篇(但其中必无汉《太誓》篇),和今文不同的有十余篇,至于其具体篇数,刘歆《移太常博士书》说是十六篇。到《汉书·艺文志》则更进一步确认了其中与今文尚书相同的篇目数量,认为“孔子壁中本”的内容是与今文相同之二十九篇之外多十六篇。——刘起釪著:《尚书学史》,中华书局,1989年6月,第111—113页。
    ③刘起釪著:《尚书学史》,中华书局,1989年6月,第107页。
    ①[汉]班固撰:《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6月,第1706页。
    ②[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尚书正义》,中华书局影印,1980年10月,第118页。
    ③刘起釪著:《尚书学史》,中华书局,1989年6月,第145页。
    
    ①马雍著:《〈尚书〉史话》,中华书局,1982年11月,第45页。
    ②[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尚书正义》,中华书局影印,1980年10月,第118页。
    
    ①刘起釪著:《尚书学史》,中华书局,1989年6月,第186页。
    ②刘起釪著:《尚书学史》,中华书局,1989年6月,第195页。
    ①[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尚书正义》,中华书局影印,1980年10月,第110页。
    ②马雍著:《〈尚书〉史话》,中华书局,1982年11月,第75页。
    ①刘起釪著:《尚书学史》,中华书局,1989年6月,第14—61页。
    ②刘起釪著:《尚书学史》,中华书局,1989年6月,第62页。
    
    ①[战国]韩非著,陈奇猷校注:《韩非子新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0月,第473页。
    ②刘起釪著:《尚书学史》,中华书局,1989年6月,第20页。
    
    ①顾颉刚、刘起釪著:《尚书校释译论》,中华书局,2005年4月,第1291页。
    ②蒋善国著:《尚书综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3月,第246页。
    ③蒋善国著:《尚书综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3月,第245页。
    ④顾颉刚、刘起釪著:《尚书校释译论》,中华书局,2005年4月,第1380页。
    ⑤蒋善国著:《尚书综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3月,第369—370页。
    ①[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尚书正义》,中华书局影印,1980年10月,第117页。
    ①蒋善国著:《尚书综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3月,第369—370页。
    
    ①[汉]司马迁撰:《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9月,第77页。
    ②钱宗武、杜纯梓:《尚书新笺与上古文明》,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第78页。
    ③[汉]司马迁撰:《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9月,第43页。
    ④[汉]司马迁撰:《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9月,第2919页。
    ⑤[汉]司马迁撰:《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9月,第83—84页。
    ①王玉哲著:《中华远古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7月,第135—142页。
    ②[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尚书正义》,中华书局影印,1980年10月,第168页。
    ③王玉哲著:《中华远古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7月,第238—239页。
    ④王国维著:《观堂集林》,中华书局,1959年6月,第28—30页。
    
    ①王玉哲著:《中华远古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7月,第239页。
    ②王玉哲著:《中华远古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7月,第196页。
    ①[汉]司马迁撰:《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9月,第131页。
    ①[清]孙星衍撰:《尚书今古文注疏》,中华书局,1986年12月,第323页。
    ②顾颉刚、刘起釪著:《尚书校释译论》,中华书局,2005年4月,第1251页。
    ③顾颉刚、刘起釪著:《尚书校释译论》,中华书局,2005年4月,第1253页。
    ④[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尚书正义》,中华书局影印,1980年10月,第195页。
    ⑤[清]孙星衍撰:《尚书今古文注疏》,中华书局,1986年12月,第323页。
    ①[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尚书正义》,中华书局影印,1980年10月,第198页。
    ②[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尚书正义》,中华书局影印,1980年10月,第205页。
    ①顾颉刚、刘起釪著:《尚书校释译论》,中华书局,2005年4月,第1431页。
    ②钱宗武、杜纯梓著:《尚书新笺与上古文明》,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第202—203页。
    ③顾颉刚、刘起釪著:《尚书校释译论》,中华书局,2005年4月,第1456页。
    ④[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尚书正义》,中华书局影印,1980年10月,第219页。
    ⑤[汉]司马迁撰:《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9月,第1520页。
    
    ①[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尚书正义》,中华书局影印,1980年10月,第223页。
    ②[清]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中华书局,1986年12月,第446页。
    ③顾颉刚、刘起釪著:《尚书校释译论》,中华书局,2005年4月,第1600页。
    ④钱宗武、杜纯梓著:《尚书新笺与上古文明》,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第255页。
    ⑤[清]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中华书局,1986年12月,第459页。
    ⑥王玉哲著:《中华远古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7月,第527页。
    ⑦钱宗武、杜纯梓著:《尚书新笺与上古文明》,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第267页。
    ⑧孙星衍著:《尚书今古文注疏》,中华书局,1986年12月,第469页。
    
    ①钱宗武、杜纯梓著:《尚书新笺与上古文明》,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第279页。
    ②顾颉刚、刘起釪著:《尚书校释译论》,中华书局,2005年4月,第1661页。
    ③[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尚书正义》,中华书局影印,1980年10月,第243页。
    ④[汉]司马迁撰:《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9月,第134页。
    ⑤顾颉刚、刘起釪著:《尚书校释译论》,中华书局,2005年4月,第1867页。
    
    ①王玉哲著:《中华远古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7月,第517页。
    ②[汉]司马迁撰:《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9月,第1589页。
    ③王玉哲著:《中华远古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7月,第530页。
    ④王玉哲著:《中华远古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7月,第532页。
    ⑤[汉]司马迁撰:《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9月,第1590页。
    ①王玉哲著:《中华远古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7月,第520—524页。
    
    ①[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尚书正义》,中华书局影印,1980年10月,第254页。
    ②蒋善国撰:《尚书综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3月,第250—251页。
    ③顾颉刚、刘起釪著:《尚书校释译论》,中华书局,2005年4月,第2161-2166页。
    ④孙星衍著:《尚书今古文注疏》,中华书局,1986年12月,第517页。
    ⑤[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尚书正义》,中华书局影印,1980年10月,第247页。
    ①王玉哲著:《中华远古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7月,第642页。
    ②顾颉刚、刘起釪著:《尚书校释译论》,中华书局,2005年4月,第2083—2092页。
    ③[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尚书正义》,中华书局影印,1980年10月,第253页。
    ④蒋善国撰:《尚书综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3月,第261—263页。
    ①[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尚书正义》,中华书局影印,1980年10月,第256页。
    
    ①郭沫若:《先秦天道观之演变》,见《郭沫若全集·历史卷》(一),人民出版社,1982年9月,第367页。
    ②陈梦家著:《尚书通论》,中华书局,2005年6月,第138页。
    ③顾颉刚著:《古史辩》(一),中华书局,1982年3月,第203页。
    ④蒋善国撰:《尚书综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3月,第168页。
    ⑤金景芳、吕绍纲著:《〈尚书·虞夏书〉新解》,辽宁古籍出版社,1996年6月,第9页。
    ⑥王玉哲著:《中华远古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7月,第137页。
    ①顾颉刚、刘起釪著:《尚书校释译论》,中华书局,2005年4月,第363—391页。
    ②顾颉刚、刘起釪著:《尚书校释译论》,中华书局,2005年4月,第507—508页。
    ①顾颉刚、刘起釪著:《尚书校释译论》,中华书局,2005年4月,第507页。
    ②顾颉刚、刘起釪著:《尚书校释译论》,中华书局,2005年4月,第510—511页。
    ③金景芳、吕绍纲著:《〈尚书·虞夏书〉新解》,辽宁古籍出版社,1996年6月,第282页。
    ④蒋善国撰:《尚书综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3月,第172页。
    ⑤[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尚书正义》,中华书局影印,1980年10月,第146页。
    ⑥[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尚书正义》,中华书局影印,1980年10月,第146页。
    ①蒋善国撰:《尚书综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3月,第198—199页。
    ②金景芳、吕绍纲著:《〈尚书·虞夏书〉新解》,辽宁古籍出版社,1996年6月,第438页。
    ③顾颉刚、刘起釪著:《尚书校释译论》,中华书局,2005年4月,第527—843页。
    ④陈梦家著:《尚书通论》,中华书局,2005年6月,第184—185页。
    ⑤蒋善国撰:《尚书综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3月,第200—201页。
    ⑥蒋善国撰:《尚书综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3月,第202页。
    ①顾颉刚、刘起釪著:《尚书校释译论》,中华书局,2005年4月,第875—876页。
    ②陈梦家著:《尚书通论》,中华书局,2005年6月,第192页。
    ③蒋善国撰:《尚书综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3月,第203页。
    ①[汉]司马迁撰:《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9月,第96页。
    ②顾颉刚、刘起釪著:《尚书校释译论》,中华书局,2005年4月,第888页。
    ③蒋善国撰:《尚书综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3月,第203页。
    ④顾颉刚、刘起釪著:《尚书校释译论》,中华书局,2005年4月,第889页。
    ①蒋善国撰:《尚书综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3月,第205—206页。
    ②陈梦家著:《尚书通论》,中华书局,2005年6月,第207页。
    
    ①顾颉刚编著:《古史辨》(一),中华书局,1982年3月,第201页。
    ②郭沫若:《先秦天道观之进展》,见《郭沫若全集·历史卷》(一),人民出版社,1982年9月,第323页。
    ③蒋善国撰:《尚书综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3月,第210页。
    ④顾颉刚、刘起釪著:《尚书校释译论》,中华书局,2005年4月,第P1032-1033页。
    ⑤顾颉刚、刘起釪著:《尚书校释译论》,中华书局,2005年4月,第P1031页。
    ⑥王国维著:《观堂集林》,中华书局,1959年6月,第29—30页。
    
    ①蒋善国撰:《尚书综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3月,第211页。
    ②顾颉刚、刘起釪著:《尚书校释译论》,中华书局,2005年4月,第1068页。
    ③顾颉刚、刘起釪著:《尚书校释译论》,中华书局,2005年4月,第1090页。
    ④蒋善国撰:《尚书综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3月,第212页。
    ①陈梦家著:《尚书通论》,中华书局,2005年6月,第221—222页。
    ②陈梦家著:《尚书通论》,中华书局,2005年6月,第221—222页。
    ③顾颉刚、刘起釪著:《尚书校释译论》,中华书局,2005年4月,第1261页。
    ①蒋善国撰:《尚书综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3月,第241页。
    ②顾颉刚、刘起釪著:《尚书校释译论》,中华书局,2005年4月,第1609页。
    
    ①顾颉刚、刘起釪著:《尚书校释译论》,中华书局,2005年4月,第1511—1529页。
    ②顾颉刚、刘起釪著:《尚书校释译论》,中华书局,2005年4月,第1142页。
    ①汪震:《尚书洪范考》,文载《北京晨报》,1932年1月20日。
    ②蒋善国撰:《尚书综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3月,第228页。
    ③蒋善国撰:《尚书综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3月,第232页。
    ④顾颉刚、刘起釪著:《尚书校释译论》,中华书局,2005年4月,第1218页。
    ⑤顾颉刚编著:《古史辨》(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3月,第201页。
    
    ①蒋善国撰:《尚书综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3月,第236页。
    ②顾颉刚、刘起釪著:《尚书校释译论》,中华书局,2005年4月,第1253页。
    ①《汉书·艺文志》记载:“左史记言,右史记事。言为《尚书》,事为《春秋》。”《礼记·玉藻》记载:“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
    ②(日)野间文史著:《春秋学——公羊传与榖梁传》,研文出版,2001年10月,第12—13页。
    
    ①(日)野间文史著:《春秋学——公羊传与榖梁传》,研文出版,2001年10月,第12—14页。
    ②[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中华书局影印,1980年10月,第1703页。
    ①[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中华书局影印,1980年10月,第1703页。
    ②[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尚书正义》,中华书局影印,1980年10月,第182页。
    ①[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尚书正义》,中华书局影印,1980年10月,第217页。
    ②王国维著:《观堂集林》,中华书局,1959年6月,第39—40页。
    ①顾颉刚、刘起釪著:《尚书校释译论》,中华书局,2005年4月,第1292页。
    ①顾颉刚、刘起釪著:《尚书校释译论》,中华书局,2005年4月,第997页。
    ②[清]孙星衍撰:《尚书今古文注疏》,中华书局,1986年12月,第390页。
    ③转引自顾颉刚、刘起釪著:《尚书校释译论》,中华书局,2005年4月,第1123页。
    ①转引自顾颉刚、刘起釪著:《尚书校释译论》,中华书局,2005年4月,第967页。
    ②顾颉刚、刘起釪著:《尚书校释译论》,中华书局,2005年4月,第968页。
    ①顾颉刚、刘起釪著:《尚书校释译论》,中华书局,2005年4月,第1028—1029页。
    ①顾颉刚、刘起釪著:《尚书校释译论》,中华书局,2005年4月,第951页。
    ①顾颉刚、刘起釪著:《尚书校释译论》,中华书局,2005年4月,第1823页。
    ①顾颉刚、刘起釪著:《尚书校释译论》,中华书局,2005年4月,第1655页。
    ②顾颉刚、刘起釪著:《尚书校释译论》,中华书局,2005年4月,第1554页。
    ③顾颉刚、刘起釪著:《尚书校释译论》,中华书局,2005年4月,第1300页。
    
    ①顾颉刚、刘起釪著:《尚书校释译论》,中华书局,2005年4月,第935页。
    ②于省吾:“王若曰”释义,载《中国语文》,1966年第2期。
    ③顾颉刚、刘起釪著:《尚书校释译论》,中华书局,2005年4月,第81页。
    ①[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尚书正义》,中华书局影印,1980年10月,第176页。
    ②顾颉刚、刘起釪著:《尚书校释译论》,中华书局,2005年4月,第1001页。
    
    ①顾颉刚、刘起釪著:《尚书校释译论》,中华书局,2005年4月,第1045页。
    ②[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尚书正义》,中华书局影印,1980年10月,第170页。
    ①俞樾:《群经平议》卷四。转引自刘起釪:《尚书校释译论》,中华书局,2005年4月,第968页。
    ②俞樾:《群经平议》卷四。转引自刘起釪:《尚书校释译论》,中华书局,2005年4月,第967页。
    ①顾颉刚、刘起釪著:《尚书校释译论》,中华书局,2005年4月,第968页。
    ①顾颉刚、刘起釪著:《尚书校释译论》,中华书局,2005年4月,第63—64页。
    ①金景芳、吕绍纲著:《〈尚书·虞夏书〉新解》,辽宁古籍出版社,1996年6月,第33页。
    ①金景芳、吕绍纲著:《〈尚书·虞夏书〉新解》,辽宁古籍出版社,1996年6月,第70页。
    ①顾颉刚、刘起釪著:《尚书校释译论》,中华书局,2005年4月,第521页。
    ①金景芳、吕绍纲著:《〈尚书·虞夏书〉新解》,辽宁古籍出版社,1996年6月,第396页。
    ①金景芳、吕绍纲著:《〈尚书·虞夏书〉新解》,辽宁古籍出版社,1996年6月,第420—421页。
    ①[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尚书正义》,中华书局影印,1980年10月,第151页。
    ②[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尚书正义》,中华书局影印,1980年10月,第151页。
    ①[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尚书正义》,中华书局影印,1980年10月,第151页。
    
    ①[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中华书局影印,1980年10月,第151页。
    ②[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中华书局影印,1980年10月,第152页。
    ③[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中华书局影印,1980年10月,第152页。
    
    ①顾颉刚、刘起釪著:《尚书校释译论》,中华书局,2005年4月,第1711页。
    ②王国维著:《观堂集林》,中华书局,1959年6月,第50页。
    ①顾颉刚、刘起釪著:《尚书校释译论》,中华书局,2005年4月,第1863页。
    ②王国维著:《观堂集林》,中华书局,1959年6月,第65页。
    ③[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中华书局影印,1980年10月,第238页。
    ④[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中华书局影印,1980年10月,第239页。
    
    ①顾颉刚、刘起釪著:《尚书校释译论》,中华书局,2005年4月,第1746页。
    ②[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中华书局影印,1980年10月,第238页。
    ③顾颉刚、刘起釪著:《尚书校释译论》,中华书局,2005年4月,第1749页。
    ①[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中华书局影印,1980年10月,第239页。
    ①顾颉刚、刘起釪著:《尚书校释译论》,中华书局,2005年4月,第1755页。
    ①[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中华书局影印,1980年10月,第239页。
    ①顾颉刚、刘起釪著:《尚书校释译论》,中华书局,2005年4月,第1766—1767页。
    ②顾颉刚、刘起釪著:《尚书校释译论》,中华书局,2005年4月,第1767—1768页。
    ③顾颉刚、刘起釪著:《尚书校释译论》,中华书局,2005年4月,第1768页。
    
    ①顾颉刚、刘起釪著:《尚书校释译论》,中华书局,2005年4月,第1781页。
    ②顾颉刚、刘起釪著:《尚书校释译论》,中华书局,2005年4月,第1786-1787页。
    ①顾颉刚、刘起釪著:《尚书校释译论》,中华书局,2005年4月,第1799-1801页。
    ①顾颉刚、刘起釪著:《尚书校释译论》,中华书局,2005年4月,第1253页。
    ①王恒展:《尚书》与中国小说,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3期,第21—27页。
    ①顾颉刚、刘起釪著:《尚书校释译论》,中华书局,2005年4月,第1881页。
    
    ①[美]王靖宇著:《中国早期叙事文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3月,第4页。
    ②[美]王靖宇著:《中国早期叙事文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3月,第4页。
    ①[美]王靖宇著:《中国早期叙事文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3月,第15—16页。
    ①[美]王靖宇著:《中国早期叙事文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3月,第16—17页。
    ①顾颉刚、刘起釪著:《尚书校释译论》,中华书局,2005年4月,第1247—1253页。
    
    ①[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中华书局影印,1980年10月,第1474页。
    ②[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中华书局影印,1980年10月,第1703页。
    
    ①顾颉刚、刘起釪著:《尚书校释译论》,中华书局,2005年4月,第1283—1284页。
    ②顾颉刚、刘起釪著:《尚书校释译论》,中华书局,2005年4月,第1358—1359页。
    
    ①陈柱著:《〈尚书〉论略》,商务印书馆,1924年12月初版。
    ②陈柱著:《〈尚书〉论略》,商务印书馆,1924年12月初版。
    ③顾颉刚、刘起釪著:《尚书校释译论》,中华书局,2005年4月,第1261页。
    ①刘大杰著:《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9月,第20页。
    ①顾颉刚、刘起釪著:《尚书校释译论》,中华书局,2005年4月,第1282—1283页。
    ①顾颉刚、刘起釪著:《尚书校释译论》,中华书局,2005年4月,第1424页。
    ①顾颉刚、刘起釪著:《尚书校释译论》,中华书局,2005年4月,第1994页。
    ①金景芳、吕绍纲著:《〈尚书·虞夏书〉新解》,辽宁古籍出版社,1996年1月,第189页。
    ②金景芳、吕绍纲著:《〈尚书·虞夏书〉新解》,辽宁古籍出版社,1996年1月,第192页。
    ①顾颉刚、刘起釪著:《尚书校释译论》,中华书局,2005年4月,第1253页。
    1.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影印,1980年。
    2. [战国]韩非著,陈奇猷校注:《韩非子新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3.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
    4. [汉]司马迁撰:《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
    5. [宋]范晔撰,[唐]李贤等著:《后汉书·儒林传》,中华书局,1965年。
    6. [宋]蔡沈著:《书经集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7. [清]王夫之著:《尚书引义》,中华书局,1976年。
    8. [清]陈柱著:《〈尚书〉论略》,商务印书馆,1924年。
    9. [清]孙星衍著撰:《尚书今古文注疏》,中华书局,1986年。
    10.郭沫若著:《金文丛考》,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年。
    11.王国维著:《观堂集林》,中华书局,1959年。
    12.范文澜著:《中国通史简编》(修订本),人民出版社,1961年。
    13.屈万里著:《尚书释义》,中国文化学院出版部,1980年。
    14.朱自清著:《经典常谈》,三联书店,1980年。
    15.顾颉刚著:《尚书通检》,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82年。
    16.马雍著:《〈尚书〉史话》,中华书局,1982年。
    17.王世舜著:《尚书译注》,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
    18.顾颉刚编著:《古史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19.周秉钧著:《尚书易解》,岳麓书社,1984年。
    20.孙星衍著:《尚书今古文注疏》,中华书局,1986年。
    21.刘毓庆著:《古朴的文学》,北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
    22.蒋善国著:《尚书综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23.刘起釪著:《尚书学史》,中华书局,1989年。
    24.江灏、钱宗武著:《今古文尚书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年。
    25.谢无量编:《中国大文学史》,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
    26.谢楚发著:《中国散文简史》,长江文艺出版社,1992年10月。
    27.周民著:《尚书》词典,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年。
    28.闻一多著:《闻一多全集10·文学史编》,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
    29.聂石樵著:《先秦两汉文学史稿·先秦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
    30.郭预衡著:《中国散文简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
    31.漆绪邦、牛鸿恩编:《中国散文通史》,吉林教育出版社,1994年。
    32.罗钢著:《叙事学导论》,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
    33.谭家健著:《先秦散文艺术新探》,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
    34.张梦新著:《中国散文发展史》,杭州大学出版社,1996年。
    35.金景芳、吕绍纲著:《尚书·虞夏书新解》,辽宁古籍出版社,1996年。
    36.韩兆琦著:《中国文学史·先秦汉代》,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37.张炯主编:《中华文学通史》,华艺出版社,1997年。
    38.刘起釪著:《日本的尚书学与其文献》,商务印书馆,1997年。
    39.刘大杰著:《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40.郑振铎著:《郑振铎全集8·插图本中国文学史》,花山文艺出版社,1998年
    41.褚斌杰、谭家健主编:《先秦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
    42.傅修延著:先秦叙事研究,东方出版社,1999年。
    43.王玉哲著:中华远古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44.赵义山、李修生主编:《中国分体文学史·散文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45.钱宗武、杜纯梓著:《尚书新笺与上古文明》,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46.顾颉刚、刘起釪著:《尚书校释译论》(全四册),中华书局,2005年。
    47.曹道衡、刘跃进著:《先秦两汉文学史料学》,中华书局,2005年。
    48.陈梦家著:《尚书通论》,中华书局,2005年。
    49.郭沫若著:《青铜时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50.刘起釪著:《尚书研究要论》,齐鲁书社,2007年。
    51.杨树增著:《中国历史文学》,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4年。
    52.褚斌杰著:《古典新论》,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
    53.刘衍著:《中国古代散文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54.钱基博著、傅道彬点校:《现代中国文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55.马瑞芳,邹宗良等著:《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
    56.谭家健著:《中国古代散文史稿》,重庆出版社,2006年。
    57.汪震:《尚书洪范考》,文载《北京晨报》,1932年1月20日。
    58.高亨:“中国文学史稿”讨论会发言稿,文史哲,1956年第9期。
    59.于省吾:《“王若曰”释义》,载《中国语文》1966年第2期。
    60.刘心予,先秦史传文学试论,华南师范大学学报,1979年第4期。
    61.刘起釪:尚书学源流概要,辽宁大学学报,1979年第6期。
    62.郭沫若:《先秦天道观之演变》,《郭沫若全集·历史卷》(一),人民出版社,1982年9月。
    63.郑临川:闻一多论古典文学,社会科学辑刊,1983年第6期。
    64.郑临川:闻一多论古典文学(下),社会科学辑刊,1984年第1期。
    65.熊宪光:先秦政论文略论,四川师院学报,1984年第2期。
    66.黄景行:先秦文学文献概述(续),山东图书馆季刊,1985年第3期。
    33.谭家健著:《先秦散文艺术新探》,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
    34.张梦新著:《中国散文发展史》,杭州大学出版社,1996年。
    35.金景芳、吕绍纲著:《尚书·虞夏书新解》,辽宁古籍出版社,1996年。
    36.韩兆琦著:《中国文学史·先秦汉代》,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37.张炯主编:《中华文学通史》,华艺出版社,1997年。
    38.刘起釪著:《日本的尚书学与其文献》,商务印书馆,1997年。
    39.刘大杰著:《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40.郑振铎著:《郑振铎全集8·插图本中国文学史》,花山文艺出版社,1998年
    41.褚斌杰、谭家健主编:《先秦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
    42.傅修延著:先秦叙事研究,东方出版社,1999年。
    43.王玉哲著:中华远古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44.赵义山、李修生主编:《中国分体文学史·散文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45.钱宗武、杜纯梓著:《尚书新笺与上古文明》,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46.顾颉刚、刘起釪著:《尚书校释译论》(全四册),中华书局,2005年。
    47.曹道衡、刘跃进著:《先秦两汉文学史料学》,中华书局,2005年。
    48.陈梦家著:《尚书通论》,中华书局,2005年。
    49.郭沫若著:《青铜时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50.刘起釪著:《尚书研究要论》,齐鲁书社,2007年。
    51.杨树增著:《中国历史文学》,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4年。
    52.褚斌杰著:《古典新论》,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
    53.刘衍著:《中国古代散文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54.钱基博著、傅道彬点校:《现代中国文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55.马瑞芳,邹宗良等著:《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
    56.谭家健著:《中国古代散文史稿》,重庆出版社,2006年。
    57.汪震:《尚书洪范考》,文载《北京晨报》,1932年1月20日。
    58.高亨:“中国文学史稿”讨论会发言稿,文史哲,1956年第9期。
    59.于省吾:《“王若曰”释义》,载《中国语文》1966年第2期。
    60.刘心予,先秦史传文学试论,华南师范大学学报,1979年第4期。
    61.刘起釪:尚书学源流概要,辽宁大学学报,1979年第6期。
    62.郭沫若:《先秦天道观之演变》,《郭沫若全集·历史卷》(一),人民出版社,1982年9月。
    63.郑临川:闻一多论古典文学,社会科学辑刊,1983年第6期。
    64.郑临川:闻一多论古典文学(下),社会科学辑刊,1984年第1期。
    65.熊宪光:先秦政论文略论,四川师院学报,1984年第2期。
    66.黄景行:先秦文学文献概述(续),山东图书馆季刊,1985年第3期。197
    68.黄景行:先秦文学文献概述,山东图书馆季刊,1985年第3期。
    69.程福宁:谈谈我国文章发展的基本线索,西藏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4期。
    70.罗书勤:西汉秦疏的公文性质与文学价值,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科版),1992年第2期。
    71.褚斌杰,王恒展:论先秦历史散文中的小说因素,天中学刊,1995年5月。
    72.王绍忠、李辰:从《大盂鼎铭》看西周时期训诰文书的一般格式,办公室业务,1995年第2期。
    73.钱宗武:论今文《尚书》的语法特点及语料价值,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5年第4期。
    74.刘本臣:论《尚书》的修辞学价值,锦州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第4期。
    75.颜建华:散文萌发阶段的名篇——《尚书·无逸》简谈,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4期。
    76.陈平原:从言辞到文章从直书到叙事——秦汉散文论稿之一,文学遗产,1996年第4期。
    77.刘本臣:《尚书》比喻的文化内涵,修辞学习,1996年第4期。
    78.刘刚:先秦散文发展史纲,鞍山师范学院学报(综合版),1997年9月。
    79.罗炳良:论中国古代史书体裁之辩证发展,史学月刊,1997年第5期。
    80.郝明朝:“周诰”所见周公之天命观,东岳论丛,1997年第5期。
    81.郝明朝:论《盘庚》在中国散文史上的地位,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2期。
    82.郭守信:从《<尚书·虞夏书>新解》看金景芳先生对《尚书》研究的贡献,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97年第4期。
    83.陈玉刚:中国古代散文史,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年8月。
    84.葛志毅:试据《尚书》体例论其编纂成书问题,学习与探索,1998年第2期。
    85.郝明朝:《尚书》所见之周公思想,经学论苑,1998年第2期。
    86.郝明朝:《尚书》中的周公,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3期。
    87.郝明朝:论《尚书》的文学价值,齐鲁学刊,1998年第4期。
    88.张大烛:《尚书》“五誓”比较谈,南平师专学报,1998年第1期。
    89.王文清:论《尚书》散文的艺术风格特点,山东社会科学,1998年第6期。
    90.周森甲:《尚书》——我国早期公文写作的总结,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4期。
    91.莫砺锋:论朱熹对历代散文的批评,漳州师院学报,1999年第1期。
    92.石鹏飞:谈谈《尚书》——中国散文史札记,云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报,1999
    114.邓联合:从政治合法性的建构到历史更改的觉醒——论《尚书·周书》的历史叙事,江淮论坛,2006年第4期。
    115. [日]野间文史著:《春秋学——公羊传与榖梁传》,研文出版,2001年。
    116. [日]东方文化学院京都研究所编:《东洋史研究文献类目》,人文学会,1934年—1962年。
    117. [日]东方文化学院京都研究所编:《东洋学文献类目》,人文学会,1963—2001年。
    118. [日]日本中国学会编:《日本中国学会报》, 1950—2003年。
    119. [日]吉川幸次郎著,陈顺智、徐少舟译:《中国文学史》,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
    120. [比]J.M.布洛克曼著,李幼燕译:《结构主义莫斯科——布拉格——巴黎》,商务印书馆,1980年。
    121. [瑞士]皮亚杰著,倪连生、王琳译:《结构主义》,商务印书馆,1984年。
    122. [荷兰]D.W.佛克马、E.贡内-易布思著,林书武、陈圣生、施燕、王筱芸译:《二十世纪文学理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
    123. [香港]《殷周金文集成释文》(1—6册),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2001年。
    124. [美]王靖宇著:《中国早期叙事文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125. [台湾]林庆彰主编:《日本研究经学论著目录》(1900—1992),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1993年10月。
    126. [台湾]林庆彰主编:《经学研究论著目录1988——1992》,汉学研究中心,1995年。
    127. [台湾]国立编译馆主编:《十三经论著目录(三)·〈尚书〉、〈礼记〉论著目录》,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0年。
    128. [台湾]林庆彰主编:《经学研究论著目录1993——1997》,汉学研究中心,2002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