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周敦颐理学美学思想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作为理学宗师,周敦颐融合儒、道、佛思想建构的思想体系不仅对宋明理学具有开创性意义,而且为宋代及后代美学理论奠定了基础。周敦颐理学美学思想是对儒家美学、道家美学、佛家美学的融合与创新,是从哲学的高度对美学基本问题的阐释,是对中国美学精神的传承与发展。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周敦颐理学思想的美学特质进行解读:根据其“太极”观分析“太极”之圆融美、动静美、和谐美;在对其“君子观”和“圣人观”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展现刚健、中和、高洁、洒落、尚拙的君子人格和以“乐”为本的圣人境界:在“象”与“意”、“文”与“道”、“乐”与“礼”的关系中分析“文以载道”的美学意蕴。
     本文共分六个部分,正文为四章,旨在从美学的角度阐发周敦颐的理学思想,并对周敦颐理学思想影响下的文学思想进行具体分析。
     绪论部分通过对周敦颐相关材料的介绍与理学、理学美学等基本概念的辨析开启正文,一方面为周敦颐理学美学思想的研究提供相关的基本认识,另一方面深入分析了周敦颐理学美学研究何以可能的问题。这一部分首先通过生平、讲学、后人对其思想的研究与评价阐明周敦颐在理学思想发展史中的宗师地位,总论以周敦颐理学思想为基础研究其美学思想的思路。其次是在对理学、理学美学等概念及理学与美学关系辨析的基础上,结合理学美学研究现状阐明周敦颐理学美学研究的可行性,为正文研究提供立论基础。同时,在对周敦颐理学美学研究何以可能这一问题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本文阐述了从理学美学的维度研究周敦颐美学思想的理路。绪论部分旨在从不同的角度论证从理学美学的角度阐释周敦颐美学思想的可行性、必要性与重要性。
     第一章对周敦颐以“太极”、“诚”为本体的理学思想体系进行分析,为其理学美学思想的分析提供哲学基础和阐释理路。首先是对以“太极”为核心范畴的天道观的分析。周敦颐继承了《系辞》和庄子的“太极”思想,运用“太极”展现“易”之道,消解了“太极”的物质性、实体性,把“太极”作为无形无象的精神本体,从而确立了“太极”在其哲学体系中的本体地位。其次,对以“诚”为本体的人道观的分析。周敦颐运用《周易》的思维方式从天道的角度对孟子、《中庸》的“诚”进行了本体论证,并具体阐明了由士到贤、由贤到圣、由圣到天的成圣之道。通过对以“太极”为核心范畴的天道观和以“诚”为本体的人道观的分析,从整体上对周敦颐理学思想加以梳理,突出了周敦颐基于“天人合一”思想建构思想体系的特征。本章从天道、人道的角度分析周敦颐思想体系的理路为其理学美学思想研究提供了基本的结构和思路,“太极”之美是从美学的角度对天道思想的解读,君子人格与圣人乐境则是对人道观内蕴的美学思想的阐释。
     第二章是对周敦颐以“太极”为核心范畴的天道观所蕴含的美学思想的阐释。“太极”不仅是周敦颐理学思想的核心范畴,也是其理学美学思想的重要概念。从美学角度来看,“太极”是一个富有生机的生命本体。“太极”动静生阴阳、五行从而化生天地万物以至“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的过程中所蕴含的无限“生”意是对古代美学中生命意识的传承与发展。本章首先分析了“太极”融合中国古代的“圆”美思想和佛教的“圆融”境界而呈现的圆融美,具体体现为“太极”形式、逻辑上的“圆”美和“太极”作为一种生命体验所能达到的圆融境界;其次,结合“太极”之动静观分析了“太极”“神妙万物”的动静美,“太极”动静生阴阳以化生天地万物的状态既微妙无形又无穷无尽,是对物之动静的超越,是自然而然、自由自在的存在;再次是在“太极”、“人极”相贯通的思想上分析“太极”之天地人和谐美。“太极”所蕴含的圆融美、动静美、天地人和谐美共同体现了周敦颐理学美学的圆融特征。
     第三章是通过对周敦颐理学思想中君子人格和圣人境界的分析展现其理学美学人格美特征。周敦颐融合天道、人道于一体而建构的思想体系的理论重心在于人道,旨在为世人道德修养提供天道依据和“人极”理想。周敦颐思想的这一特征为解读其理学美学的人格美特征提供了理论基础。本章对周敦颐理学美学人格美特征的分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基于周敦颐理学思想中的君子观,对《爱莲说》与其思想体系中内蕴的君子人格内涵进行阐发。“道充为贵,身安为富”的思想为君子提供了安身立命之本,君子既不同于“无为”的狷者(隐逸者),也不同于“志极高而行不掩”的“狂者”,“莲”与“菊”并举展现了君子安贫乐道而又积极入世的刚健、中和之人格美。同时,周敦颐化用了儒家君子与小人对举表述君子品格的思维方式,通过“莲”与“牡丹”对举表现君子不慕富贵、不纠缠于名利宠辱的高洁、洒落的人格美。《拙赋》一文通过“拙者”与“巧者”对比,表现君子尚“拙”的审美风尚。《爱莲说》、《拙赋》与周敦颐理学思想中的君子观互为表里,共同展现了君子的人格美。其次,周敦颐通过对孔子、颜子思想的研读,并结合自身的体悟,提出了“孔颜乐处”以表现至善与至美高度统一的圣人乐境。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对圣人乐境的审美意蕴进行阐发,一方面是对颜子安贫乐道所达到的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境界的分析;另一方面是对孔子“道德高厚,教化无穷”所达到的“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参”之乐境的阐述。前者是超越富贵贫贱、内心充盈了“道”所体悟到的人生之“乐”境,后者是超越个人道德乐境的大乐,是孔颜乐处的至高境界。周敦颐思想体系中君子与圣人并论,具有超越性的圣人境界与根植于现实的君子人格相互补充,完善了周敦颐理学思想中人格美学思想。
     第四章对《太极图》之“象”与“意”、“文”与“道”、“乐”与“礼”的关系进行辨析,阐明了周敦颐理学思想影响下以“道”为本的文艺观。首先,本章着重分析了《太极图》之“象”与“意”,一方面对《太极图》直观之“象”所包括的五个部分逐一进行图解,另一方面是在对《太极图》之“象”图解的基础上结合其图式来源对其所尽之“意”加以阐发。在此基础上,结合《太极图》所尽之“意”对《太极图》之“象”蕴含的融通美、易简美、动态的对称美进行了深入分析。同时,对于“言”、“象”、“意”的关系,周敦颐提出以“意”为本,“言”、“象”并重的观点。其次,对于文道关系,周敦颐提出了“文以载道”的观点。“文以载道”是以“道”为本的文道观,是周敦颐将“文”纳入其融天道、人道于一体的“道”(即“太极”)的思想中提出的观点,为宋明理学影响下的文学思想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开阔的视野。“文以载道”的观点体现了尚“实”、重“质”的文论思想以及对平淡朴实文风的推崇。周敦颐的诗文创作是对其“文以载道”主张的践行:一方面,其诗文通过对诗人一生经历体验的表述直接或间接地承载了其思想体系所论述的“道”;另一方面,其诗文的整体风格与其思想体系建构的基本原则有着内在的一致性,呈现出简约平淡的美学风格。其三,周敦颐将礼乐思想纳入其思想体系中,从形而上的层面对礼乐关系加以阐释,提出礼与乐先后、表里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周敦颐侧重论述了时下衰微的“乐”:一方面,通过古乐与今乐及其作用的对比,彰显了乐的政治教化功能,提出了变今乐、复古乐的政治主张;另一方面则通过古乐与今乐的对比,在乐“和”思想基础上,将“淡”之美引入乐中,阐明了“淡而不伤,和而不淫”的审美理想。本章通过“象”与“意”、“文”与“道”、“乐”与“礼”的关系辨析所阐明的文艺观是周敦颐理学美学思想在文艺领域的体现,是对天道、人道所蕴含的美学思想的直接呈现。
     余论部分在对周敦颐理学美学思想总结的基础上进一步论述了其在传统美学中的地位以及对当代美学建构的启示。从中国传统美学发展史的角度分析,周敦颐理学美学融合了宋代前的儒家美学、道家美学、佛学美学,形成了以儒学美学为本位的理论形态,开启了宋明理学美学,周敦颐理学美学是对传统美学的转型与发展,在中国传统美学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从当代美学的角度观照周敦颐理学美学,周敦颐理学美学思想的融合性为当今美学建构提供了兼收并蓄、融通和谐的开阔视野和思维方式。同时,周敦颐理学美学中天人合一的思想、既现实又超越的理想人格和审美境界等内容为当代美学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
As the initiator of neo-Confucianism, Zhou Dun-yi had constructed theoretical system which not only had initiating significance to neo-Confucianism in Song and Ming Dynasties but also established a basis of aesthetic theory in Song and the later periods. Zhou Dun-yi's neo-Confucian aesthetic thought fuses and renovates Confucian aesthetics, Daoism aesthetics and Buddhism aesthetics, which has explained basis aesthetic quest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hilosophy and develops Chinese aesthetic spirit. The dissertation's purpose is expounding the aesthetic feature of Zhou's neo-Confucian thoughts: the aesthetics of mediation, motion & still, harmony of Taiji based on Zhou's idea of Taiji, it interprets personality of gentleman and realm of sages; it analyses aesthetic connotation of "writings are for conveying truth".
     This dissertation is composed of six parts in which there are four chapters in the main body. Its intention is interpreting Zhou Dun-yi's neo-Confucian thought from the angle of aesthetics, and analyzing his literary thought under the influence of neo-Confucian thought in detail.
     The Introduction introduces relevant materials about Zhou Dun-yi and discriminates basic concepts such as neo-Confucian, neo-Confucian aesthetics to start the dissertation. It gives relevant cognition on the study of Zhou Dun-yi's neo-Confucian aesthetic thought, and analyses deeply its feasibility. Firstly, it introduces the important position of Zhou Dun-yi in the history of neo-Confucianism through all his life and estimation of descendants about his thoughts in order to indicate the train of thought of the dissertation. Secondly, it supplies argument basis for the main body by clarifying the feasibility of the study of Zhou Dun-yi's neo-Confucian aesthetics. At the same time, it expounds the study angle of neo-Confucian aesthetics in the dissertation. In a short, the Introduction demonstrates the study's feasibility, necessity and significance.
     The first chapter analyses Zhou Dun-yi's neo-Confucian system in which Taiji and honesty are the noumenon in order to give philosophical basis and logic. First part is the analysis of Tao of heaven using Taiji as the core category. Zhou Dun-yi inherited Xi Ci and Zhuang Zi's thought of Taiji in order to define its substantial position in his philosophy system. Second part is the analysis of humane Tao whose noumenon is honesty. Zhou Dun-yi applied Zhou Yi's mode of thinking to the argumentation of Mencius' honesty and detailed clarification of the way of becoming sages from scholar to worthy person; then from worthy person to sages. The intention of carding Zhou's neo-Confucian system as a whole is to highlight the character of his thought system established on the harmony between nature and human beings. The logic of research from Tao of heaven to humane Tao in the chapter gives basic structure. The aesthetics of Taiji comes from interpreting Tao of heaven from aesthetic angle, and personality of gentleman and realm of sages comes from expounding aesthetic connotation of humane Tao.
     The second chapter interprets aesthetic thought embodied in Tao of heaven. Taiji is not only the core category of Zhou's thought system, but also the important concept of his neo-Confucian aesthetic thought. From the aesthetic angle, Taiji is life noumenon full of vigor. Indefinite creativity in the process of Taiji producing everything develops life consciousness in Chinese ancient aesthetics. Firstly, this chapter analyses Taiji's aesthetics of mediation which amalgamates aesthetics of circle in Chinese ancient aesthetics and aesthetics of perfect syncretism in Buddhist culture. Secondly, it interprets Taiji's aesthetics of motion & still based on idea of motion & still, which shows Taiji in free existent fettle. Thirdly, it analyses aesthetics of harmony of heaven, earth and human beings based on amalgamation of Taiji and Renji. In a short, the aesthetics of Taiji embodies the feature of perfect syncretism in Zhou Dun-yi's neo-Confucian aesthetics.
     The third chapter analyses personality of gentleman and realm of sages of Zhou's neo-Confucian theory in terms of beauty of personality. Zhou's theory laid a strong emphasis on the humane Tao, aiming to provide basis for people's moral cultivation. Based on this feature, the chapter interprets beauty of personality of Zhou's neo-Confucian aesthetic thought from two aspects. Firstly, it discusses personality of gentleman in his theory and Ai Lian Shuo. The thought of full of Tao to settle life is major thing for gentleman. Different from the mad and the hermit, gentleman is pleased in poverty and delight in Tao. Personality of gentleman is vigorous and neutral based on this idea of life. At the same time, the chapter analyses the noble and plain personality of gentleman which is represented by the contrast between lotus and peony. His essay Ai Lian Shuo, Zhuo Fu and his idea of gentleman are each other's exterior and interior to represent beauty of personality of gentleman. Secondly, Zhou Dun-yi proposed the concept of Confucius and Hui's cheerfulness based on Confucianism and Hui thought. The chapter interprets aesthetic connotation of Confucianism and Hui's cheerfulness from two aspects: one is the realm being pleased in poverty and delight in Tao; the other is the realm to participating in the generating things of heaven and earth, which transcends personal pleasure in morality. In short, the realm of sages and personality of gentleman supplement with each other, which perfects Zhou's personality aesthetics.
     The fourth chapter interprets Zhou's conception of literature and art by discriminating the relations between Image and Idea, Essay and Tao, Yue and Rites. Firstly, it puts emphasis on Image and Idea of the Taiji Diagram in order to interpret its aesthetics by that of mediation, simplicity, moving symmetry. Secondly, in the idea of "writings are for conveying truth", Tao is the substance of his conception of literature and art. Zhou puts Essay into his theory and contact it with Tao, which provides theory foundation and wide ken for literary thought under neo-Confucian in Song and Ming dynasties. Zhou's literary creation practiced his view. His poverties and essays not only show his idea by describing his experience and feelings, but also have the same style with the principle of his theory. Thirdly, Zhou Dun-yi maintains that Li is earlier than Yue. Based on the view, he put emphasis on Yue which was declining at that time. The contrast between ancient Yue and new Yue puts Yue political teaching function in a prominent position and then he proposed the political view that was changing new Yue to ancient Yue. At the same time, he interpreted the aesthetic ideal of mean and harmony. In a short, Zhou's conception of literature and art is the direct presentation of his neo-Confucian aesthetic thought.
     The Further Discussion interprets the position of Zhou Dun-yi's neo-Confucian aesthetic thought in Chinese ancient aesthetics and its revelation to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m times aesthetics. It is important link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ancient aesthetics because it initiated neo-Confucian aesthetics of Song and Ming dynasties basis on amalgamation of Confucianism aesthetics, Daoism aesthetics, Buddhism aesthetics. From the angle of modern times aesthetics, not only does it bring rich theoretical resources, but also its feature of amalgamation provides a wide field of view and mode of thinking.
引文
[1]胡宏《周敦颐集·通书序略》第95页 岳麓出版社2002年版
    [1][宋]度正 钟明立点校《周敦颐年谱》九江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64页1995年第2期
    [2]可参见梁绍辉《周敦颐评传》第61页 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3]黄庭坚《周敦颐集·濂溪诗序》第119页 岳麓出版社2002年版
    [4][宋]度正著 钟明立点校《周敦颐年谱》九江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2期
    [1][清]董榕《周子全书》卷二十转引自梁绍辉《周敦颐评传》第70页 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年版
    [2][宋]度正 钟明立点校《周敦颐年谱》九江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67页 1995年第2期
    [3]詹八言《读<濂溪志周敦颐年谱>书后》九江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2期、梁绍辉《周敦颐评传》第57页都表达了同样的观点。
    [4][宋]度正 钟明立点校《周敦颐年谱》九江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63页 1995年第2期
    [1]杨雪骋,郑晓江《周敦颐在江西若干史迹考》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2][宋]度正 钟明立点校《周敦颐年谱》九江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65页 1995年第2期
    [1][宋]度正 钟明立点校《周敦颐年谱》九江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65、66页1995年第2期
    [2][宋]度正 钟明立点校《周敦颐年谱》九江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66页1995年第2期
    [1]梁绍辉《周敦颐评传》第71页 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年版
    [2]朱熹《周敦颐集·太极图通书总序》第89页 岳麓出版社 2002年版
    [3]朱熹《周敦颐集·太极图通书总序》第89页 岳麓出版社 2002年版
    [4]梁绍辉《周敦颐评传》第433页 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年版
    [5]梁绍辉《周敦颐评传》第433页 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年版
    [6]根据《周敦颐评传》中“周敦颐研究论文目录”和“中国知网”统计的数量所作的粗略统计。
    [1][清]黄宗羲原著 全祖望补修《宋元学案·濂溪学案上》第491页 中华书局 1986年版
    [2][宋]度正 钟明立点校《周敦颐年谱》九江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66页1995年第2期
    [3]胡宏《周敦颐集·通书序略》第95页 岳麓出版社2002年版
    [1]朱熹《周子通书·后记》转引自梁绍辉著《周敦颐评传》第68页 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2]朱熹《周敦颐集·太极图、通书总序》第89页 岳麓出版社 2002年版
    [3][清]黄宗羲原著 全祖望补修《宋元学案·濂溪学案上》第482页 中华书局1986年版
    [4]启良《儒学的革命——<周敦颐集>序》第1、2、25页 岳麓出版社2002年版
    [1]徐洪兴《周子通书·周子通书导读》第10页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2]《陆九渊集》卷二《与朱元晦》转引自《周子通书》第11页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0年版
    [3][清]黄宗羲原著 全祖望补修《宋元学案·濂溪学案上》第482页 中华书局1986年版
    [4]牟宗三《心体与性体》(一)第409页,台湾正中书局1968年5月版
    [5]可参见刘伏海《周敦颐哲学体系分析》求索1994,5
    [6]张连良《周敦颐“人极”标准思想的哲学意义》人文杂志2006,6
    [1]徐洪兴《周敦颐<通书>、<太极图说>关系考——兼论周敦颐的本体论思想》中国哲学史 2000,4
    [1](宋)程颢,程颐《二程集》第638页(全四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
    [1]《二程遗书》卷六P144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2](宋)程颢,程颐《二程集》P643 中华书局1981年版
    [3]可参见王茂《“道学”、“理学”称名考辨》(载于安徽史学1987年01期)一文,该文对“理学”名称的由来进行了详细的考据和分析,基本还原了历史事实。
    [4]杨柱才在《道学宗主——周敦颐哲学思想研究》一书中“理学”包括“道学”、“心学”,同时“道学”、“理学”有混同使用的情况,侯外庐等主编的《宋明理学史》一书明确地把宋代新儒学思想称之为“理学”,表达“理学”是“宋明这一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具有自觉时代特色的思想”。
    [1]卢子震《理学基本理论概说》第2页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5年版
    [1]张节末《禅宗美学》第58页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第58页
    [2]仪平策《宋明之际的理学与美学》理论学刊1989年第5期第47页
    [3]仪平策《宋明之际的理学与美学》理论学刊1989年第5期第47页
    [4]潘立勇《理学美学初探》(学术月刊1995年第4期第95-102页)一文对理学、美学的关系进行了缜密地理论论证:“一方面,理学不仅仅是纯粹的道德哲学,它有着比纯伦理学更为广泛的外延,它是一种在特定时代形成而又跨时代的综合性、主导性的社会思潮、理论形态和文化思维模式,包含着对自然、社会和人生各方面以及各种文化形态的思索与解释,因此其中也或多或少地、必然地包含着对审美领域的见解,在理学的系统构架中除了自然哲学、认识哲学、宗教哲学、伦理哲学、教育哲学等等外,也必然或多或少 地包含着艺术哲学或审美哲学。另一方面,美学尽管以艺术为主要的观照或研究对象,但也还有比艺术更为广阔的研究领域,而且在性质上与艺术有很大区别。艺术就其本身属于情感传达活动,而美学就其本质属于精神反思活动;前者主要运用形象思维,后者则更多的凭借理性思维。在某些极端的情况下,甚至对艺术采取否定态度的观念也可以算作美学思想。比如柏拉图总体上对艺术是持否定态度的,在他的理想国里要给诗人们戴上桂冠而逐出去,因为在他看来,艺术煽动情欲,具有破坏道德功能。但这一切并不影响我们把柏拉图看作古希腊最有影响最伟大的美学家之一。中世纪神学美学中也不乏这种例子。美学就其基本品格属于精神哲学,它不仅必然会受社会主导学术思潮、理论形态和思维模式的影响,而且本身就可能成为这种哲学思潮和理论形态的组成部分。在这个基点上,理学与美学就不仅不是无缘的,也不仅仅会发生深刻的内在关系,而且本身就可能包含着美学。”
    [1][韩]河和《理学美学的内涵及其特点》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
    [2]潘立勇《朱子理学美学》第36页 东方出版社 1999年版
    [1]潘立勇《理学美学初探》学术月刊1995年第4期第95-102页
    [2]杨庆杰《宋明理学美学引论》2005年复旦大学博士论文
    [1]邓莹辉《两宋理学美学之形成初探》福建师范大学 2006年博士论文
    [2]潘立勇《理学美学初探》学术月刊1995年第4期第95-102页
    [1]邓莹辉《两宋理学美学之形成初探》福建师范大学 2006年博士论文
    [1]诗文数量的统计依据谭松林、尹红整理的《周敦颐集》岳麓出版社 2002年版
    [1]对于“天道”的涵义,后人有不同的解释,一种是指“天之道”,即天地万物生成变化的规律,本文即采用此种解释;另一种是基于中国哲学天人合一思想,认为“天道”包括“天之道”和“人之道”,“天之道”是“天道”的自然环节,“人之道”是“天道”在人的环节上的展现。
    [1]注:《中国古典哲学概念范畴要论》(张岱年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中“自然哲学概念范畴”的“道、天道”(P23-30)的解释为本文对于古代天道观的阐述提供了相关资料。
    [2]张岱年《中国古典哲学概念范畴要论》第47页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7年版
    [3]陈鼓应《老庄新论》第P170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2年版
    [1]牟宗三《周易哲学演讲录》第56页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2][清]黄宗羲原著 全祖望补修 《宋元学案·濂溪学案上》第498页 中华书局 1986年版
    [1]注:《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P289)对“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的[疏]曰:“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即是太初、太一也。故《老子》云:‘道生一。'即此太极是也。又谓混元既分,即有天地,故曰‘太极生两仪',即《老子》云‘一生二'也。不言天地而言两仪也,指其物体,下与四象相对,故曰两仪,谓两体容仪也。”
    [1]张连良《中国哲学的本体观念及建立本体的方法》第39页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0年第5期
    [1]《周易正义·卷首》第4页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姜广辉《孔颖达<周易正义>的几个理论观点》载于《大易集奥》(上)第550页,刘大钧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4
    [3]朱熹《周敦颐集·太极图、通书总序》第89页 岳麓出版社 2002年版
    [4]《陆九渊集》卷二《与朱元晦》转引自《周子通书》第11页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1]《周子通书》第49页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0年版
    [1]张岱年《中国古典哲学概念范畴要论》第119页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7年版
    [1]牟宗三《周易哲学演讲录》第12页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1]《周敦颐集·朱熹说解<通书>》第15页 岳麓出版社2002年版
    [1]《周敦颐集·朱熹说解<通书>》第18页 岳麓出版社 2002年版
    [1][清]黄宗羲原著全祖望补修《宋元学案·濂溪学案上》第492页 中华书局 1986年版
    [2][清]黄宗羲原著全祖望补修《宋元学案·濂溪学案上》第485页 中华书局 1986年版
    [1]牟宗三《周易哲学研究录》第103页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1]《周敦颐集·养心亭说》第59页 岳麓出版社 2002年版
    [1]胡宏《周敦颐集·通书序略》第95页 岳麓出版社 2002年版
    [1][宋]度正 钟明立点校《周敦颐年谱》九江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2期第65页
    [1]《周子通书·附录·朱子论太极图》第72-73页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0年版
    [1]《周子通书·附录·太极图说》第49页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0年版
    [2]《周子通书·附录·朱子论太极图》第62页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0年版
    [1]李学勤主编《周易正义》第289页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1]《周子通书·朱陆太极图说辨》第105页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2]《周子通书·朱陆太极图说辨》第106页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3]注:“性学”:“牟宗三认为;宋明新儒学除了程、朱理学派和陆王心学派以外,还有胡宏、刘宗周为代表的性学一派。并认为心、性之学才是新儒学的正宗,而理学一派只能算是旁支。理学与心学的对立与作用,人们研究已经很多,但性学一派的思想发展,却很少为人所注意。从胡宏开启的湖湘派性命之学,其理论的确不同于程朱派理学。胡宏构建‘以性为本'的哲学体系,在湖湘前辈周敦颐那里,已经可以看到他的源头。”(赵载光《周敦颐道学与湖湘派儒学的特色——从周敦颐、胡宏到王船山》船山学刊1999年第二期P57)
    [1][宋]周敦颐撰,徐洪兴导读.《周子通书》第51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1][宋]周敦颐撰,徐洪兴导读.《周子通书》第55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2]张连良.《周敦颐“人极”标准思想的哲学意义》人文杂志,2006(6))
    [3][宋]周敦颐撰,徐洪兴导读.《周子通书》第57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4][宋]周敦颐撰,徐洪兴导读.《周子通书》第57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1]《周子通书·附录·朱子论太极图》第73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1]注:“圆融”是中国佛教天台宗、华严宗所常用的概念。最早见于天台祖师慧思所著《大乘止观》,所谓“自性圆融”、“圆融无碍”,后智又依此发挥,提出“法界圆融”、“三谛圆融”的概念:华严宗总佛教经论要义,提出“六相圆融”、“三种圆融”说,以后佛教界袭用之,并渐为社会接受而流行。(刘亚明《中国佛教人文精神的圆融特性及其当代意义》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第25页)
    [2]魏道儒《中国华严宗通史》第151页 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1]钱钟书.《谈艺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4.第307页
    [2]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第5页 新世界出版社 2004年版
    [3]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第5页 新世界出版社 2004年版
    [1]王明居《叩寂寞而求音》第173页 安徽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张节末.《禅宗美学》第58页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1]王振复《大易之美》第226页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2]黄庭坚《周敦颐集·濂溪诗·序》第119页 岳麓出版社 2002年版
    [1]高亨《周易大传今注·系辞下》第556页齐鲁书社1979年版
    [2]赵荣波《<易传>中的君子观和圣人观》第151页东岳论丛2006年第3期
    [1]《周敦颐集·朱熹注解》第35页岳麓出版社 2002年版
    [1]张开城《君子人格与“比德”》第25页学术月刊1995年第12期
    [1]朱良志《关于大巧若拙美学观的若干思考》第40页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1]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第298页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版
    [2]陈天林《乐境——论周敦颐的“孔颜乐处”》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1]邓莹辉《理学之“道”的审美意蕴》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第38页
    [1]王柏华《立象尽意——论“象”在儒家语言思想中的地位》第35页人文杂志1998年第5期
    [1]注:“易图学是宋代开始兴起的用图像阐明易理的学术思潮。宋代以后,易图学思潮继续发展,成为宋明易学中象数学的一大特征。”朱伯崑《易学基础教程》第156页九州出版社2000年版
    [2]注:周敦颐著述字数的统计参见梁绍辉《周敦颐评传》第59页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1][宋]度正,钟明立点校《周敦颐年潜》第63页九江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二期
    [2]《周敦颐集》第95页岳麓出版社2002年版
    [3]潘兴嗣《周敦颐集·题濂溪》第103页岳麓出版社2002年版
    [4]苏轼《茂叔先生濂溪诗呈次元仁弟》《周敦颐集》第108页岳麓出版社2002年版
    [1]《周子通书·附录·朱子论太极图》第57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1][清]黄宗羲原著 全祖望补修《宋元学案·濂溪学案下》第522页1986年版
    [1]陈望衡《中国古典美学对全球美学构建的贡献》第15届国际中国哲学大会论文2007年
    [1]欧阳友权《人学美学的学理探源》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第20页
    1、谭松林、尹红整理:《周敦颐集》岳麓出版社2002年版
    2、梁绍辉:《周敦颐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3、[清]黄宗羲原著、全祖望补修:《宋元学案》中华书局1986年版
    4、[宋]周敦颐撰、徐洪兴导读:《周子通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5、牟宗三:《心体与性体》台湾正中书局1968年5月版
    6、(宋)程颢,程颐:《二程集》(全四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
    7、《二程遗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8、杨柱才:《道学宗主——周敦颐哲学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9、卢子震:《理学基本理论概说》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0、张节末:《禅宗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1、潘立勇:《朱子理学美学》东方出版社1999年版
    12、张岱年:《中国古典哲学概念范畴要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13、陈鼓应:《老庄新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14、牟宗三:《周易哲学演讲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5、李学勤主编:《周易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6、魏道儒:《中国华严宗通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17、钱钟书:《谈艺录》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18、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版
    19、王明居:《叩寂寞而求音》安徽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0、王振复:《大易之美》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1、高亨:《周易大传今注·系辞下》齐鲁书社1979年版
    22、钱钟书《谈艺录》补订本中华书局1998年版
    23、朱伯崑:《易学基础教程》九州出版社2000年版
    24、林忠军:《象数易学发展史》(第一、二卷)齐鲁书社1998年版
    25、侯外庐主编:《宋明理学史》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26、朱伯崑:《易学哲学史》华夏出版社1995年版
    1、[宋]度正,钟明立点校:《周敦颐年谱》九江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2期
    2、詹八言:《读<濂溪志周敦颐年谱>书后》九江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2期
    3、杨雪骋,郑晓江:《周敦颐在江西若干史迹考》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4、刘伏海:《周敦颐哲学体系分析》求索1994年第5期
    5、张连良:《周敦颐“人极”标准思想的哲学意义》人文杂志2006年第6期
    6、徐洪兴:《周敦颐<通书>、<太极图说>关系考——兼论周敦颐的本体论思想》中国哲学史2000年第4期
    7、王茂:《“道学”、“理学”称名考辨》安徽史学1987年01期
    8、仪平策《宋明之际的理学与美学》理论学刊1989年第5期
    9、潘立勇《理学美学初探》学术月刊1995年第4期
    10、[韩]河和《理学美学的内涵及其特点》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
    11、杨庆杰《宋明理学美学引论》2005年复旦大学博士论文
    12、邓莹辉:《两宋理学美学之形成初探》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博士论文
    13、黄宗理:《无极——周敦颐哲学最高范畴》九江师专学报1993年第3期
    14、张连良:《中国哲学的本体观念及建立本体的方法》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第5期
    15、姜广辉:《孔颖达<周易正义>的几个理论观点》载于《大易集奥》(上)刘大钧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16、赵载光:《周敦颐道学与湖湘派儒学的特色——从周敦颐、胡宏到王船山》船 山学刊1999年第2期
    17、张连良:《周敦颐“人极”标准思想的哲学意义》人文杂志2006年第6期
    18、刘亚明:《中国佛教人文精神的圆融特性及其当代意义》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19、赵荣波:《<易传>中的君子观和圣人观》东岳论丛2006年第3期
    20、张开城:《君子人格与“比德”》学术月刊1995年第12期
    21、朱良志:《关于大巧若拙美学观的若干思考》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22、陈天林:《乐境——论周敦颐的“孔颜乐处”》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23、邓莹辉《理学之“道”的审美意蕴》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24、王柏华:《立象尽意——论“象”在儒家语言思想中的地位》人文杂志1998年第5期
    25、陈寒鸣:《周敦颐<太极图>渊源审思》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3期
    26、陈望衡:《中国古典美学对全球美学构建的贡献》第15届国际中国哲学大会论文2007年
    27、欧阳友权:《人学美学的学理探源》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
    1、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先秦两汉编)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2、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魏晋南北朝编)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3、陈望衡:《中国美学史》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4、王振复:《中国美学的文脉历程》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5、刘纲纪:《传统文化、哲学与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刘纲纪:《<周易>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7、朱良志:《中国美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8、仪平策:《中古审美文化通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9、周淑兰:《狂与狷——放达与隐逸的中国名士》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年版
    10、赵士林:《心学与美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11、成复旺:《中国古代的人学与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2、范希春:《理性之维——宋代中期儒家文艺美学思想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3、苏勇点校:《易经》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14、陈襄民等注译:《五经四书全译》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15、郭齐勇主编:《中国古典哲学名著选读》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6、马恒君:《老子正宗》华夏出版社2007年版
    17、侯外庐等主编:《宋明理学史》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8、陈忠,罗龙炎主编:《周敦颐研究》《九江师专学报》增刊1993年版
    19、陈少峰:《宋明理学与道教哲学》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版
    20、陈钟凡:《两宋思想述评》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21、钱穆:《宋代理学三书随箭》三联书店2002年版
    22、吕思勉:《理学纲要》上海书店1988年版
    23、陈运宁:《中国佛教与宋明理学》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梁绍辉:《论周敦颐学术思想的基本特点》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2、熊学明,无怿:《从周敦颐的著作看其学术影响》江西图书馆学刊1994年第1期
    3、陈天林:《周敦颐思想探微》复旦大学2004博士论文
    4、杨荣国:《周敦颐的哲学思想》学术月刊1961年第9期
    5、刘伏海:《周敦颐哲学体系分析》求索1994年第5期
    6、徐声扬:《周敦颐哲学思想管窥》九江师专学报1993年第3期
    7、陈克明:《论周敦颐的哲学思想》社会科学辑刊1979年第5期
    8、丕洋:《周敦颐与<太极图说>》中国气功科学2000年第4期
    9、任金丽,韩强:《周敦颐、邵雍哲学思想研究》哲学动态1984年第10期
    10、周曙:《周敦颐宇宙生成学说旨趣探微》九江师专学报1994年第1期
    11、徐刚:《周敦颐自然哲学思想对朱熹的影响》自然辩证法研究1997年第9期
    12、田文军:《周敦颐哲学的辩证思维及其局限》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4期
    13、吴静:《试论周敦颐“气以载性”思想》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14、黄守愚:《周敦颐“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思想》绿叶2005年第12期
    15、余愚:《周敦颐宇宙图式论哲学形成的文化背景》中国文化研究1999年第1期
    16、刘宗贤:《周敦颐的理学思想及其在宋明理学中的地位》齐鲁学刊1996年第5期
    17、关童:《论寻乐顺化与周敦颐的道学知行观》孔子研究1998年第1期
    18、唐云刚:《天人合德,以诚论性——论周敦颐对宋明心性儒学的破暗之功》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2期
    19、奚刘琴,刘志华:《论周敦颐的“道”》船山学刊2007年第1期
    20、崔暐:《周敦颐的内圣外王之道》新西部(下半月)2007年第4期
    21、郑晓江:《周敦颐生死哲学探微》学海2006年第2期
    22、王丽梅:《张栻对周敦颐的肯定与推崇》船山学刊2006年第2期
    23、欧阳询:《从斯多亚派看周敦颐的道学》哈尔滨学院学报2006年第11期
    24、陈代湘:《朱熹推尊周敦颐考论》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25、林忠军:《周敦颐<太极图>易学发微》孔子研究2000年第1期
    26、束景南:《太易图与太极图——周敦颐太极图渊源论》东南文化1994年第1期
    27、《国外对周敦颐“太极图说”的研究》哲学研究1959年第3期
    28、陈寒鸣:《周敦颐<太极图>渊源审思》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3期
    29、孔令宏:《周敦颐思想与张伯端的关系》合肥联合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
    30、任俊华:《周敦颐<太极图>渊源再审思——与陈寒鸣同志商榷》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2期
    31、夏镇平:《周敦颐<太极图说>与朱熹<太极图说解>辨异》孔子研究1988年第2期
    32、任俊华:《周敦颐<太极图>考辨观点论析——驳“非自作论”》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3期
    33、张祥龙:《周敦颐的<太极图说>、<易>象数及西方有关学说》现代哲学2005年第1期
    34、张昭炜:《周敦颐<太极图说>发微——试论先秦文献与北宋诸子天道思想》船山学刊2005年第4期
    35、张立文:《朱陆无极太极之辩——周敦颐<太极图>与<太极图说>的矛盾》中国文化1990年第1期
    36、李学勤,邢文:《太极图的来源》寻根1996年第3期
    37、权相佑:《理—分殊的内涵和周敦颐哲学思想》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38、陈天林:《周敦颐思想探微》2004年复旦大学博士论文
    39、黄宗理:《无极——周敦颐哲学最高范畴》九江师专学报1993年第3期
    40、李禹阶:《周敦颐<太极图易说>的理学本体论意义》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41、宁新昌,宁强:《周敦颐——宋明理学本体论的开创者》渭南师专学报1996年第1期
    42、舒金城:《周敦颐的思想体系与“无极”“太极”之辨》孔子研究1999年第3期
    43、陈代湘:《朱熹对周敦颐宇宙本体论的继承与改造》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44、段景莲:《周敦颐“无极”、“太极”辨》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4期
    45、王勇:《周敦颐对儒学的主要贡献》江西教育学院学报1995年第4期
    46、李锦全:《论周敦颐对儒学哲理化的历史贡献》齐鲁学刊1994年第1期
    47、张立文:《周敦颐“无极”、“太极”学说辨析》求索1985年第2期
    48、孙映球:《辨太极——兼论周敦颐理论的历史地位》大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5年第1期
    49、黄艳:《论中国以伦理宗教的文明发展模式之巩固——周敦颐对儒学本体论建构的意义》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50、金维明:《试比较老子与周敦颐的本体学说》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第2期
    51、赵新友:《论周敦颐之心性本体论对儒学宋代转型的意义》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52、何善蒙:《周敦颐:儒学本体论思维向度的开启者》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53、付长珍:《周敦颐境界哲学的视野》齐鲁学刊2005年第6期
    54、宁新昌:《周敦颐的人生境界论探微》北京社会科学1998年第2期
    55、杨柱才:《孔颜乐处与天地境界——从“接着讲”看冯友兰的境界观》南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
    56、刘兴邦:《陈白沙与周敦颐“乐学”研究》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57、刘宗贤:《理学开山周敦颐:开理学内圣意境之先》学习论坛2006年第9期
    58、姚瀛艇:《论孔颜乐处》中州学刊1986年第1期
    59、覃正爱,彭先兵:《周敦颐的“孔颜乐处”思想及其理论价值》光明日报2007年1月23日
    60、王南萍:《论“孔颜乐处”的精神境界》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61、唐运刚:《周敦颐诚学思想研究》湘潭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
    62、朱雪芳:《周敦颐“诚者圣人之本”》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第9期
    63、吴凡明:《周敦颐对“诚”的理论重构》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第9期
    64、陈荣俊:《周敦颐之“诚”与现代商业竞争》上饶师专学报1994年第2期
    65、祝黄河:《析周敦颐以诚为本的道德观》九江师专学报1994年第1期
    66、张冠湘:《周敦颐“诚”的道德观及其现代转化》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第9期
    67、马良信:《简论周敦颐道德观的核心——“诚”》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第1期
    68、李邦国:《弘扬周敦颐“诚”的做人治学的宝贵精神》江西社会科学1995年第 2期
    69、闵仕君:《“诚”——周敦颐对天道与人道的贯通》聊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70、孙德华:《论周敦颐的“诚”——兼与<中庸>比较》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71、胡康:《论周敦颐“诚”的哲学思想及其实践意义》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
    72、孙晓艳:《诚信建设与和谐社会——对周敦颐“以诚为本”思想之现代意义的再认识》兰台世界2006年第18期
    73、舒金城:《试论周敦颐的动静观》江汉论坛1984年第3期
    74、周乔建:《周敦颐的主静说及其审美情趣》九江师专学报1995年第2期
    75、张立文:《论周敦颐的阴阳、五行学说》齐鲁学刊1983年第1期
    76、吕梁:《周敦颐<太极图说>的道德修养论》松辽学刊(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3期
    77、杨柱才:《周敦颐易学解析》江西社会科学1998年第10期
    78、谭小宝:《周敦颐易学思想新探》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79、朱汉民:《周敦颐<易>学的宋学精神》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80、张伏龙,周忠生:《朱熹对周敦颐教育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九江师专学报1994年第1期
    81、叶存洪:《周敦颐的教育思想》江西教育科研1992年第2期
    82、朱桂莲:《周敦颐德育目标思想探析》许昌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83、蔡晓初,谷茂兰:《周敦颐的教育思想初探》江西教育学院学报1994年第2期
    84、朱道忠:《论周敦颐的教育伦理思想》零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第1期
    85、朱道忠:《论周敦颐的道德教育伦理思想》求索2001年第4期
    86、周忠生:《道统渊源 疏理践行——周敦颐教育思想探微》九江师专学报1993年第3期
    87、杨鑫辉,戴木才:《周敦颐理学心理学思想研究》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 学版)1995年第3期
    88、肖莉:《对周敦颐“圣人”人格的心理学思考》九江师专学报1993年第3期
    89、周广曾:《周敦颐心理思想浅析》九江师专学报1993年第3期
    90、一丁:《周敦颐与<爱莲说>》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83年第Z1期
    91、易仁:《周敦颐为什么写<爱莲说>》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1期
    92、黄清泉:《读周敦颐的<爱莲说>》语文教学与研究1979年第4期
    93、任俊华,彭丽瑶:《<爱莲说>——周敦颐欲隐未能的苦吟》湖湘论坛1993年第6期
    94、吴怿:《<爱莲说>:周敦颐爱廉思想的真情流露》现代语文(理论研究版)2005年第9期
    95、徐则呈:《莲的赞歌——周敦颐的<爱莲说>分析》成宁学院学报1982年第2期
    96、黄雅丽:《咏物托志 形神兼备——读周敦颐“爱莲说”》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87年第2期
    97、胡可先:《禅机与理性融合的人生境界——周敦颐<爱莲说>发微》远程教育杂志1998年第4期
    98、杨子才《语少意深 散文不散——周敦颐<爱莲说>赏析》新闻与写作1998年第4期
    99、孟修祥:《论中国文学中的莲荷意象》荆州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第4期
    100、郝允龙:《周敦颐何以对莲情有独钟》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07年第7期
    101、刘小勤:《周敦颐<爱莲说>中的儒佛之辨》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第7期
    102、王兴国:《周敦颐与程颢程颐兄弟》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103、杨柱才:《二程师事周敦颐考论》哲学门2002年第2期
    104、任俊华:《从周敦颐到王船山——论湖湘文化的理学传统及其与船山理学的关系》湖南教育学院学报1995年第1期
    105、李才栋:《周敦颐与濂溪书院》江西教育学院学报1993年第3期
    106、汤效纯:《周敦颐及其濂溪学》益阳师专学报1996年第4期
    107、张官妹:《浅说周敦颐与湖湘文化的关系》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108、朱文杰:《周敦颐思想对东林学派的影响》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 年第2期
    109、程潮:《周敦颐的德行及其理学对岭南的影响》嘉应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110、《周敦颐在书院史上的地位——书院史研究室主任、研究员李才栋在湖南道县 举行的“周敦颐与濂溪书院”研讨会上发言》江西教育学院学报1993年第3期
    111、周建华:《宋明理学在赣南创始、发展和推向新阶段》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5期
    112、周建华:《宋明理学是“江西之学”》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113、张艳清:《周敦颐融合儒道的新动向》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114、蔡宏:《周敦颐与道教》中国道教2000年第2期
    115、宋道发:《周敦颐的佛教因缘》法音2000年第3期
    116、章启辉:《程颢程颐与周敦颐的佛学思想》求索2001年第5期
    117、杨柱才:《周敦颐<太极图说>儒道解之比较研究》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118、傅振宏:《周敦颐<太极图说>儒道佛渊源论》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119、梅俊道:《周敦颐的诗歌创作及其在宋代理学诗派中的地位》九江师专学报1994年第1期
    120、张京华:《周濂溪的“和”的思想——<通书>论<乐>三篇刍议》湖湘论坛2007年第3期
    121、陈水根:《论周敦颐美学思想》江西教育学院学报1995年第5期
    122、谢先模:《周敦颐佚诗三首》求索1988年第4期
    123、孙惠玲:《“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周敦颐的诗歌与人格》新余高专学报2005年第4期
    124、陈建章:《一派濂溪玉不如——周敦颐诗文散论》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9年第4期
    125、潘雁飞:《周敦颐诗校注》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126、潘雁飞:《论周敦颐诗歌的“思心”与“诗心”》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
    127、杨金砖:《周敦颐对元结、柳宗元文风人品的承继》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06年第10期
    128、黄守红:《周敦颐的社会政治思想》船山学刊2002年第4期
    129、宋伟民:《周敦颐的社会政治思想浅析》九江师专学报1995年第2期
    130、吴静,邱东:《论周敦颐以“性”为“体”的社会控制思想》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131、谷明光:《周敦颐先祖源流》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132、郭晓云:《周敦颐的名号及其风范考述》江西教育学院学报1995年第2期
    133、周日佑:《周敦颐与道州》零陵学院学报1988年第4期
    134、金鑫:《周敦颐及其封号略论》零陵学院学报1988年第1期
    135、杨雪骋,郑晓江:《周敦颐在江西若干史迹考》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136、詹亚园:《赵抃与周敦颐交游事实略考》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年第2期
    137、任俊华:《周敦颐著述问题新考四题》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1995年第1期
    138、周九宜:《周敦颐、鲁迅、周恩来祖籍考》寻根2005年第3期
    139、周建华:《周敦颐与江西南安军(府)学》江西社会科学2002年第8期
    140、吴怿:《周敦颐“濂溪”之名考辨》南昌高专学报2005年第5期
    141、周建华,刘信波:《周敦颐在赣州的理学活动和遗迹考释》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142、孙家骅:《香远益清——周敦颐与江西》南方文物1993年第3期
    143、黄治正:《全新的总体评价——<周敦颐评传>》中国社会科学1996年第3期
    144、吴圣林:《江西九江市发现周敦颐母亲郑氏迁葬墓志》南方文物1993年第1期
    145、许鸿飞:《莲出淤泥而不染——<周敦颐塑像>创作谈》雕塑2000年第3期
    146、詹八言:《读<濂溪志·周敦颐年谱>书后》九江师专学报1995年第2期
    147、王兴国:《关键在于把握原意——读<周敦颐评传>》中国图书评论1997年第2期
    148、伟南:《宇宙、社会、人生三位一体的哲学——读<周敦颐全书>》江西社会科学1994年第4期
    149、詹开逊:《周敦颐与濂溪书院——兼谈其在江西的遗迹》南方文物1993年第1期
    150、任俊华:《宋理宗缘何只对瑶族发给“特许证”?——理学开山祖周敦颐与<平王券牒>》湖湘论坛1997年第6期
    151、张官妹:《“濂溪”名之缘由》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152、胡正耀:《洞奇景幽楼田村——道县濂溪故里散记》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153、杨文:《宁弃官不渎职》法学1983年第6期
    154、罗龙炎:《十年间周敦颐研究综述》九江师专学报1993年第3期
    155、谭小宝:《海外周敦颐学术研究概况》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第9期
    156、谢建新:《周敦颐学术思想研讨会召开》哲学动态2002年第5期
    157、谢建新:《周敦颐学术思想研讨会综述》船山学刊2002年第3期
    158、王炯尧:《周敦颐学术讨论会在我院举行》江西教育学院学报1994年第1期
    159、孙映球,任俊华:《周敦颐思想暨濂溪书院学术研讨会综述》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2期
    160、蔡美娟:《周敦颐研究资料索引(1919-1992)》九江师专学报1993年第3期
    161、陈敬友:《理学渊源学术研讨会综述与评价》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162、周良英:《周敦颐“和”思想的当代价值》新湘评论2007年第12期
    163、姜国柱:《周敦颐思想的当代价值》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5期
    164、崔华前:《论周敦颐道的思想体系之建构及其现代整合》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165、崔华前:《周敦颐的道德精神及其现代价值反思》船山学刊2005年第2期
    166、彭路:《论周敦颐“乐学”思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第12期
    167、彭陆:《周敦颐的教育层次论对当地职业教育人才的启示》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06年第11期
    168、罗义俊:《儒家智慧与安身立命》学术月刊(沪)1994年第1期
    169、张立文:《儒家安身立命论》社会科学战线1993年第1期
    170、耿亮之:《王安石易学与其新学及洛学》周易研究1997年第4期
    171、于维杰:《<周易>与宋明理学》福州师专学报1999年第2期
    172、徐洪兴:《北宋理学思潮散论》浙江社会科学1997年第3期
    173、刘亚明:《中国佛教人文精神的圆融特性及其当代意义》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174、王培娟:《中国古代美学中的“圆美”观》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硕士论文
    175、邹全荣:《圆融之美》中国文化报2006年1月26日
    176、皮朝刚,刘方:《忧乐圆融:中国传统美学独特的文化精神》重庆师院学报哲社版1998年第2期
    177、李安泽:《共命慧与圆融美——方东美哲学理境探赜》.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178、邓新华:《中国古代诗学解释学的圆融性思维特征》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179、闫月珍:《对中国古典美学“圆”范畴的文化解读》华南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
    180、李天道:《“圆”:禅宗的审美理想》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1期
    181、张祖平:《古拙——一种特定的审美意识》理论与创作1997年第1期
    182、刘立策:《<周易>“白贲”美学思想研究》四川师范大学2002年硕士论文
    183、崔波,梁惠:《<周易>美学思想刍议》周易研究2002年第1期
    184、陈碧:《<周易>象数美学思想研究》武汉大学2005年博士论文
    185、崔海英:《宋代理学语境中的宋代美学》山东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
    186、林文遐:《对美学重要范畴“淡”的考察》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4期
    187、袁向彤:《平远尚淡——宋代山水画论的审美取向》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188、邵滢:《试论“淡”美的生成及美学意蕴》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5期
    189、祁志祥:《以“淡”为美——道家论平淡美胜过浓丽美》贵州社会科学 2002年第3期
    190、黄柏青:《荀子的礼乐思想及其美学意蕴》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191、余开亮:《<乐记>乐教美学思想辨正》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192、闫春新,秦桂生:《孔子礼乐观之形成初探——以<论语>为考察中心》管子学刊2007年第2期
    193、王柏华:《立象尽意——论“象”在儒家语言思想中的地位》人文杂志1998年第5期
    194、刘明武:《“立象尽意”之意:元文化之源》人文杂志2002年第6期
    195、李智敏,马丽伟:《太极图的“立象尽意”及其对认识论的启示》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196、白涛,孙华杰:《人类学美学浅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3期
    197、栾勋:《人学、美学、道学述论》学术月刊1996年第1期
    198、李天道:《中国美学与传统人学》固原师专学报1991年第1期
    199、加晓昕:《孔子美学对当代审美生命的构建》美育时代2002年第11期
    200、张节末:《古典美学与人格》文艺研究1989年第3期
    201、郭齐勇:《孔孟儒学的人格境界论》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6期
    202、戴建业:《洒落与忧勤——论陶渊明的生命境界及其文化底蕴》中国韵文学刊1998年第1期
    203、徐贞:《从“悟”和“度”的关系看中国哲学对“君子”的规定——中国美学的一种新视角》湛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3期
    204、胡雷:《从云与水的意象看儒家“君子”的人格理想》2000年第5期
    205、柯昊:《先秦“君子”观念的流变》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206、成云雷:《先秦儒家圣人与社会秩序建构》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博士论文
    207、陈水德:《试论先秦儒道圣人观的同异性》黎明职业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
    208、魏仕庆:《孔子心目中的圣人形象》船山学刊2004年第1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