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王宏翰中西会通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王宏翰是清代初期中西文化大碰撞、大交流的时代,主动与西学展开对话,在医学、天文、地学乃至思想等多个领域会通中西的一位普通士人。他著述成果丰硕,多达十八种,特别是在中西医学会通领域建树颇多,有“中国第一接受西说之医家”之誉。由于其著述刊刻不多,许多稿本、抄本流布不广,导致对他的研究基本限于医学史视角,难以窥其全貌。本文在深入挖掘史料的基础上,以其传世的《医学原始》、《古今医史》、《性原广嗣》、《四诊脉鉴大全》,特别是学界尚未深入研究的稿本、孤本《乾坤格镜》为基础,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第一,以叙事史学的视角,关注对王宏翰生平、家世、交游、信仰、医术、学问、著作等进行考证,力图还原一个更接近历史本来面目的王宏翰。笔者认为,王宏翰出生于顺治五年(1648),而其卒年当存疑。王氏并非天主教徒,其信仰是传统儒学思想和上古“天”崇拜的杂糅,并通过格致之学,将“天”连通天主教语境中的“天主”。他的交游以儒士为主,兼有天主教徒,并从两方面获取学问认知。王家与徐光启家族一直保持密切关系,其祖父王国臣正因徐光启影响而推崇天学,王宏翰与徐光启曾外孙许缵曾也有来往,王氏四子均皈依耶教。王氏本业儒,精医,均有家学渊源,这也是他以“儒医”自任的重要原因,而其西学认知则主要来源于研习传教士著作。这些考证为分析其中西会通的思想,有基础作用。
     第二,以分析史学的视角,全面梳理王氏存世著作中彰显的有别于时代主流的意识和认知。一是医学领域。分析《医学原始》、《古今医史》、《性原广嗣》、《四诊脉鉴大全》四书中会通中西医学与思想倾向的主要内容,重点是其对“元神元质”说、“四元行”说、“人身一小天地”、“四液”说、胎生说,以及西医解剖学中对心和脑的新认识,评估其会通的广度与深度,挖掘其在会通中的创造与成就,特别是在胎教、人的本能、生育等方面的推陈出新,并分析其会通中的问题与原因,以期对其“中国第一接受西说之医家”有更为具象的认识和评价,也对受时代背景所限的跨文化对话的障碍予以解读。二是天文、地学等领域。以《乾坤格镜》中的史料为基础,首先,梳理王宏翰对当时传入的西方天文学的吸纳,以及这些新知识对其宇宙观产生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其对“浑天说”、“十二重天说”的认识上,更涉及对宇宙本原和未来的认识,以及由“天”创造和操控的造化之机奥的认识。可以说,正是在天文学领域的会通,使王宏翰对中华格致之学产生了质疑,反而是“西儒”的格致之学能够明天地变化之本,而在中西信仰有相通之“天”的理念下,达到了跨文化对话的效果。其次,分析王宏翰对明清之际传入中国的世界地理知识的吸纳与融会,梳理他采录文献的来源——《职方外纪》、《坤舆图说》,以及他对采录文献的处理方式,重点考证其中收录的三幅世界地图的源流,特别是不同于以往发现的其他世界地图的“坤舆五大洲东、西图”的来源及特点。传教士带来的关于世界地理的新知识,让王宏翰认识到彼时中华格致之学的不足,这也成为他会通中西,借“外力”光大儒学的动因之一。再次,梳理其对自然界各种现象的新认识,这些认识基于传教士带来的古希腊自然哲学,一定程度上揭开覆盖在自然异象上的神秘面纱,让王宏翰更服膺“西儒格致之学”进而提高中华儒学中上古“天”之神圣。
     第三,以观念史学的视角,探究其思想信仰之本、志趣所在、中西会通宗旨,还原一个为光大儒学、医道而通过格致之学与西学展开对话的士人的观念,客观评价其在时代背景下的所思所行。王宏翰在以儒为本的基础上会通中西,他有匡正时弊、启发学问、挽救儒学于式微的志趣,在“天儒之间,其理惟一”理念下,他兴奋于西学新知,探索会通之道,虽然未取得科学研究“范式”的突破,但其著述之丰富,其精神之积极,堪称可贵。
     综上,本文以案例研究的视角,为探求明清之际跨文化对话中普通士人对异质文化的因应,提供一个样本,有助于提高试图在这一领域归纳出若干规律的宏观研究成果的可靠性。王宏翰的中西会通站在一个“儒医”学者的角度,在宗教信仰皈依范畴之外,进行了多领域的跨文化对话,并在中西同一“天”的基础上,吸纳大量西学知识,循着格致之学的方法论,践行着自己的理想——光大儒学、医道。
Wang Honghan lived in a period of early Qing Dynasty whe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collided and mingled with each other. He made a combination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in various areas such as medical science, astronomy, geography and ideology. With as many as eighteen works, he could be regarded as a fruitful expert, especially in the blending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al science, with the reputation of the first Chinese doctor accepting western medical science. His works were seldom printed, and manuscript and transcript of some works did not spread widely, which resulted in the fact that studies on him were confined to the perspective of medical history; therefore, it is difficult to make a thorough research on him. On the basis of historical data, including his handed-down works Yi Xue Yuan Shi, Gu Jin Yi Shi, Xing Yuan Guang Si, Si Zhen Mai Jian Da Quan, especially the unique copy of manuscipt Qian Kun Ge Jing, this paper makes an exploration in the following three areas:
     Firs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rrative history, the author intends to uncover a real historical Wang Honghan, focusing on research on his lifetime, belief, social intercourse, relatives, works, knowledge, and medical skills. It is believed by the author that he was born in1648, the fifth year during Shunzhi's reign, but when he died is till unknown yet. Wang Honghan was not a catholic. His belief was a blending of traditional Confucian thoughts and the worship of Tian originated in remote ages. In addition, by means of the philosophy "studying natural phenomena in order to acquire knowledge", Wang connected the Chinese concept of Tian with Deus in Catholicism. He made friends mainly with Confucian scholars, and also with Catholics, getting knowledge from both types. His family kept a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Xu Guangqi's. His grandfather hold the study of Tian in esteem. Wang Honghan was also a friend of Xu Zuanzeng, a grandson of Xu Guangqi. The four sons of Wang's all believed in Christianity. Originally, Wang studied Confucian thoughts, and had expertise in medical science, both subjects were heritage of his family, and that was why he called himself a Confucian physician. His western learning was largely from his study of the works of missionaries. All these textual researches serve as a foundation for the analysis of his mingling Chinese and western thoughts.
     Seco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nalytical history, the author singles out Wang's awareness and cognition that were different from mainstream of his times. The first field is medical science. After analyzing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blending of Chinese&western medical science and thoughts demonstrated in the four books Yi Xue Yuan Shi, Gu Jin Yi Shi, Xing Yuan Guang Si, Si Zhen Mai Jian Da Quan, it can be seen that they were focused on the theory of primodial spirit and nature, quaternary, four liquids, the idea that a human body was a miniature of the world, the science of embryo, new knowledge of heart and brain in anatomy. The width and depth of such blending is estimated; creation and achievements in it are pointed out, especially those in embryo, instinct and reproduction. Besides, problems and causes in the blending are also analyzed, so that people can have a more specific knowledge and evaluation of Wang's title as the first Chinese doctor accepting western medical science and that the obstacles faced by cross-cultural scholars because of times can be interpreted. The second field includes astrology, geography and so on. On the basis of the historical data in Qian Kun Ge Jing, the author firstly analyzed Wang Honghan's absorption of western astonomy and the impact of this new knowledge on his cosmology, which was reflected in his knowledge of theory of sphere-heavens and twelve-fold heaven, and also in his understanding of the origin and future of cosmos, and the mechanism of nature created and manipulated by Tian. It is safe to say it was the blending in astrology field that aroused Wang's suspicion of the Chinese philosophy of studying natural phenomena in order to acquire knowledge. He thought that western approach could better clarify the reasons of the changes of earth and cosmos. Thus, a conversation was made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with the cross-cultural concept of Tian as a medium. Moreover, this paper makes an analysis on Wang's absorption and blending of geographical knowledge that was spread to China in Ming and Qing Dynasty, the origin of the literature he collected and recorded, such as Zhi Fang Wai Ji and Kun Yu Tu Shuo, and his methods of collecting and recording literature. A textual research is made on the source of the three world maps included in the books, especially their sources and characteristics that were different from other world maps. New knowledge of world geography brought in by missionaries made Wang realize the backwardness and disadvantages of Chinese philosophy of studying natural phenomena in order to acquire knowledge, and also drove him to blend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and to carry forward Confucian thoughts by means of external force. What's more, the paper also analyses his understanding of various natural phenomena, which was based on natural philosophy of ancient Greek brought in by missionaries, and this to some extent uncovered the mysterious veil covering natural anomalies, and generated inside Wang the respect of the holiness of Tian.
     Thir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dea history, the paper probes Wang's belief, interests and tenet of mingling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unveils the ideas of an intellectual who aims to carry forward Confucian thoughts and medical science via the approach of studying natural phenomena in order to acquire knowledge and who carried out conversation with western knowledge, and makes an appropriate comment on his thoughts and actions. Wang Honghan blended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on the basis of Confucianism; he had the ambition of correcting wrong ideas of his time, enlightening knowledge, saving Confucianism from its declination. With the idea of same fundamental Law between christianity and confucianism, he was excited by western learning and new knowledge, and explored ways of blending. Although no paradigm breakthrough was made, his rich works and positive attitude should be praised.
     In conclusion, this paper, by means of case study, provides a fresh case for the research on commoners'coping of heterogeneous culture in the cross-cultrual conversation during Ming and Qing Dynasty, so as to improve the reliability of macro research results that try to generalize some regularities in this area. Wang Honghan's blending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was made from the standing point of a Confucian physician. Apart from religious belief, he made cross cultural conversation of multi-domains. On the basis of the common concept of Tian i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he grasped large amounts of western knowledge, an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methodology of studying natural phenomena in order to acquire knowledge, he pursued his ideals, that is, carry forward Confucianism and medical science.
引文
① 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第1页。
    ② 熊彦清:《要为e考据时代做范例》,《中华读书报》2006年11月1日第5版。
    ① 范适:《明季西洋传入之医学》卷一“王宏翰传”。《明季西洋传入之医学》,九卷,范适(字行准,号天磬)撰,余岩校,中华医史学会钧石出版基金委员会刊。出版时间不详,仅可据书首浙江镇海余岩云岫于民国三十二年(1943)6月23日所作序及范适于民国三十一年(1942)4月2日所撰前言中推测其出版时间为1943年。此书为《医史从书》第一部,笔者见于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关于此书的介绍与评论可参见裘沛然主编:《中国医籍大辞典》,上海市: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第1474、1475页;郑金生、李建民:《现代中国医学史研究的源流》,《大陆杂志》1997年第6期。
    ② 方豪:《中国天主教史人物传》(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1-4页。
    ③ 方豪:《中西交通史》(下册),长沙:岳麓书社,1987年,第807-808页。
    ④ 黄一农将明清之际天主教传华后产生的中国第一代天主教徒比作“毕生难并趋,终朝不离咫”、“杀一诚便一,一杀一亦死”的“两头蛇”,以喻其在信仰上“首鼠两端”,在行为方式上“相牵无穷”。见黄一农:《两头蛇——明末清初的第一代天主教徒》,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自序”。所引诗见(清)朱彝尊:《静志居诗话》卷十七,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506页。
    ⑤ 吴义雄:《晚清时期西方人体生理知识在华传播与本土化》,《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⑥ 范适:《明季西洋传入之医学》卷一“王宏翰传”。
    ⑦ 方豪:《中西交通史》(下册),第807页。
    ① 祝平一:《通贯天学、医学与儒学:王宏翰与明清之际中西医学的交会》,《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999年第1期,第165页。
    ② 祝平一:《天学与历史意识的变迁——王宏翰的<古今医史>》,《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2006③ 年第4期,第591页。
    ① 徐海松:《清初士人与西学》,北京:东方出版社,2000年,第153页。
    ② 贾克琳、刘虹:《王宏翰及其<性原广嗣>》,《中医文献杂志》2006年第3期。
    ③ 薛清录主编:《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470页。
    ④ 陈卫平:《第一页与胚胎——明清之际的中西文化比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盛增秀编:《中西医汇通研究精华》,上海: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1993年。史兰华等编:《中国传统医学史》,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年。
    ⑤ 徐光台:《利玛窦、李应试与<两仪玄览图>》,《汉学研究》第30卷第4期,第161-162页。
    ⑥ 杨奕望、吴鸿洲:《明末医家王宏翰生平著作和中西医汇通思考》,《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9年第11期。认同王宏翰生卒年为“?-1700”的尚有多例,如李经纬、余瀛鳌、欧永欣等主编:《中医大辞典》,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年,第185页;赵法新、胡永信、雷新强等主编:《中医文献学辞典》,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28页;张大宁:《中医肾病学大辞典》,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3年,第179页;李经纬主编:《中医人物词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第49页;史仲文、胡晓林主编:《中华文化人物辞海·文化人物》,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8年,第408页。
    ⑦ 谢观等编著:《中国医学大词典》,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4年,第163、140、323、325、356、424、547、673、748、814、819、1069页。另见白晓朗、马建农主编:《古代名人字号辞典》,北京:中国书店,1996年,第288页。
    ① 吴大真、余传隆总编,袁钟、图娅、彭泽邦等主编:《中医辞海》(上册),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9年,第480页。高希言主编:《中国针灸辞典》,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第689页。
    ② 赵法新、胡永信、雷新强等主编:《中医文献学辞典》,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28页。
    ③ 董少新:《从艾儒略<性学桷述>看明末清初西医入华与影响模式》,《自然科学史研究》2007年第1期。杨奕望、吴鸿洲:《明末医家王宏翰生平著作和中西医汇通思考》,《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9年第11期。
    ① (清)汤斌修,孙珮纂:(康熙)《吴县志》卷五十八下“艺文考七·王宏翰”,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9年影印康熙三十年(1691)刻本。
    ② 《医学原始》,“韩菼序”。
    ③ (清)陈梦雷等编:《古今图书集成》卷五百三十七“医术名流列传十四·明八·王宏翰”,北京:中华书局、成都:巴蜀书社,1986年,第56850页。
    ④ (清)陈梦雷等编:《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五百十七“医术名流列传·明·王宏翰”,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2年,第419页。
    ① 《医学原始》,“韩菼序”。《医学原始》现存两个版本(见文后“参考文献”),如无明确标明,笔者所引前四卷文字均据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年影印康熙三十一年原刊本。
    ② 许缵曾母亲为徐光启孙女。见陈垣:《华亭许缵曾传》,《陈垣学术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26页。
    ③ 见《四诊脉鉴大全》,“许缵曾序”。
    ④ 有时亦自称“浩然子”。见《乾坤格镜》卷一、《性原广嗣》卷一
    ⑤ 今上海市松江区西为古“华亭”(又称“华亭谷”)之地,三国吴封陆逊为华亭侯于此。唐天宝十年(751)析嘉兴、海盐、昆山三县地置华亭县,治今上海松江区。元、明时期为松江府治所,清代与娄县同为松江府治所。民国建元后废娄县入华亭,1914年改华亭为松江。
    ⑥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百十“子部二十·术数类·存目一·玉历通政经”(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载:“旧本题唐李淳风撰。历代史志及诸家书目皆不载,惟陈振孙《书录解题》有之,卷数与今本合。盖南宋人所依托也。天文占验,多不足凭,此书不过采摭唐以前各史天文、五行诸志,略损益之。即真出淳风,亦无可取,况伪本乎?”
    ⑦ 范适:《明季西洋传入之医学》卷一“王宏翰传”。
    ① (汉)许慎:《说文解字》,(宋)徐铉校定,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52页。
    ② 《康熙字典》,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5年,第1146页。
    ③ 《辞源(修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3174页。
    ④ 方豪:《中国天主教史人物传》(下册),第1页。
    ⑤ 《医学原始》,“韩菼序”。
    ⑥ 河汾,黄河与汾水的并称,指山西省西南部地区。贾克琳、刘虹《王宏翰及其<性原广嗣>》作“先世本江苏河汾人”,有误。见《中医文献杂志》2006年第3期。另见贾克琳主编:《<性原广嗣>译注》,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7年,“前言”。
    ① (唐)杜淹:《文中子世家》,王云五总编:《万有文库》第一集,吴曾祺编:《涵芬楼古今文钞简编》第十三册,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18年(1929),第140页。
    ② 《旧唐书》卷一百九十“文苑传上”,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③ 《新唐书》卷一百九十六“隐逸”,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④ (唐)杨炯:《杨炯集》,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35页。
    ⑤ 《新唐书》卷二百零一“文苑传上”,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⑥ 《医学原始》,“沈宗敬序”。
    ⑦ 《古今医史续增》,“明·王国臣传”。
    ⑧ 《乾坤格镜叙》。
    ① 陈垣:《华亭许缵曾传》,《陈垣学术论文集》,第126页。
    ② 祝平一:《天学与历史意识的变迁——王宏翰的<古今医史>》,《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2006年第4期,第595-596页。
    ① 左玉河:《中华文明·中国近代文明通论》,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48页。
    ② 谢方:《<职方外纪>校释》,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13页。
    ③ 计翔翔、马智慧:《西方语言中porcelain(瓷器)的跨文化语源研究》,《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① 台北“国家图书馆”藏“缪本”《古今医史》作“蒲春”。《乾坤格镜叙》作“蒲村”。因《乾坤格镜叙》为王宏翰稿本,当以“蒲村”为是。
    ② 沈渭滨:《重刊<蒲溪小志>前前言》,《上海地方志》2002年第2期。
    ③ 上海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县志》第三十篇“社会四·宗教·天主教”,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107页。
    ④ 《古今医史续增》,“明·王国臣传”。
    ⑤ 《古今医史续增》,“明·王国臣传”。
    ⑥ 祝平一:《天学与历史意识的变迁——王宏翰的<古今医史>》,第594页。
    ⑦ 《古今医史续增》,“明·王国臣传”。原文中《性原广嗣书》“原”作“源”。另有池秀云认为王廷爵“著有《性源广嗣书》六卷行于世”,见池秀云编:《历代名人室名别号辞典》,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995页。赵法新等人也认为“《性原广嗣》疑为王廷爵作,由王宏翰修改而成”。见赵法新、胡永信、雷新强等主编:《中医文献学辞典》,第28页。
    ① 艾儒略:《性学粗述》卷八“论寿夭”,钟鸣旦、杜鼎克编:《耶稣会罗马档案馆明清天主教文献》第6册,台北:台北利氏学社,2002年。
    ② 范适:《明季西洋传入之医学》卷一“王宏翰传”。其中,“《性源广嗣》”之“源”当为“原”之误。
    ③ 李经纬、余瀛鳌、欧永欣等主编:《中医大辞典》,第185页。另见吴大真、余传隆总编,袁钟、图娅、彭泽邦等主编《中医辞海》(上册),第478页。
    ④ 范适:《明季西洋传入之医学》卷九“王宏翰与西洋医学”。
    ⑤ 《性原广嗣》卷六“辨胎前逐月养胎之谬”。
    ⑥ 《性原广嗣》卷四“月经有禀质之异胎孕有变常之理十二论”。
    ⑦ 《性原广嗣》卷四“寿夭聪慧不同有十二论”
    ① 《乾坤格镜叙》。
    ② 范适:《明季西洋传入之医学》卷一“王宏翰传”。
    ③ 范适云:“(该)序不详作于何年,亦不见《医学原始》。”见范适:《明季西洋传入之医学》卷一“王宏翰传”。
    ④1705年抄本,共46面,BFN:Courant 7043.见郑安德编:《明末清初耶稣会思想文献汇编》(第44册),第17页。徐宗泽所列《巴黎国立图书馆所藏明末清初耶稣会会士及中国公教学者译著书目录》所记序号则为7013,而其中九篇文章序号为7043。见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第323页。另,郑氏题作“陈淳原著”,当为“陈薰原著”,文中题有“句吴陈薰鸥淳氏著”。郑氏所言《开天宝钥》“也叫《性学醒迷》”有误。《性学醒迷》,“句吴陈薰鸥渟氏著,有孙致弥恺士序,刻于康熙四十年(1701)。为辟佛老之书,书中议论透彻,理明词畅,分上、下二卷”。见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第87页。
    ⑤ 徐海松:《清初士人与西学》,第150页。
    ① 《清史稿》列传五十八“徐乾学传”,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10007-10010页。
    ② 《医学原始》,“徐乾学序”。
    ① 《清史稿》列传五十三“韩菼传”,第9954-9956页。
    ② 《医学原始》,“韩菼序”。
    ③ 《清史稿》列传五十三“沈荃传附子宗敬传”,第9944-9946页。郑天挺、吴泽、杨志玖主编:《中国历史大辞典》(上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第1552页。吴海林、李延沛编:《中国历史人物生卒年表》,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365页。
    ① 《医学原始》,“沈宗敬序”。
    ② 方豪:《中国天主教史人物传》,第3页。
    ③ 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第87页。天学旅人殷藩为陈薰之《开天宝钥》作序时亦云:“若欲究明世口迷邪攻异之根毒,又有陈子之《性学醒迷》诸集在。”见陈薰:《开天宝钥》,钟鸣旦等主编:《法国国家图书馆明清天主教文献》第11册,台北:利氏学社,2009年,第386页。
    ④ 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第87页。
    ⑤ 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第315页。
    ⑥ 钟鸣旦等编:《徐家汇藏书楼明清天主教文献》,台北:方济出版社,1996年。1949年,教会当局将徐家汇藏书楼中的珍品运往菲律宾马尼拉。1967年,这批从上海徐家汇藏书楼携出的天主教文献又从菲律宾转运到台湾,保存在辅仁大学神学院中。1996年,台湾辅仁大学神学院组织学者从这些文献中精选出37种影印出版,即为本套《徐家汇藏书楼明清天主教文献》。见邬银兰:《海内外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研究机构、图书馆和文献资料介绍·<徐家汇藏书楼明清天主教文献>简介》,陈村富主编:《宗教与文化:早期基督教与教父哲学研究》,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年,第408页。
    ⑦ 陈薰:《开天宝钥》,“殷藩序”,第385页。
    ① 郑安德:《<开天宝钥>题解》,《明末清初耶稣会思想文献汇编》(第44册),北京:北京大学宗教研究所,2003年,第190页。
    ② 见陈薰:《开天宝钥》,第389页。范适亦称:“(王宏翰)子二,兆武字圣发,兆成字圣启,则皆受业于陈薰之门,亦天主教徒也。”见范适:《明季西洋传入之医学》卷一“王宏翰传”。
    ③ 范适:《明季西洋传入之医学》卷一“王宏翰传”。
    ④ 范适:《明季西洋传入之医学》卷一“王宏翰传”。
    ⑤ 范适:《明季西洋传入之医学》卷一“王宏翰传”。
    ⑥ 郑天挺、吴泽、杨志玖主编:《中国历史大辞典》(上卷),第1244页。
    ⑦ 陈垣:《华亭许缵曾传》,《陈垣学术论文集》,第129页。
    ⑧ 刘耘华:《杂糅的信仰与情感世界——清初上海的天主教文人许缵曾再论》,《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① 范适:《明季西洋传入之医学》卷一“王宏翰传”。
    ② 《四诊脉鉴大全自序》。
    ① (清)王应奎:《柳南随笔》卷二,《清代史料笔记丛刊》,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② (清)王应奎:《柳南随笔》卷二。
    ③ 范适:《明季西洋传入之医学》卷一“王宏翰传”。
    ④ 范适:《明季西洋传入之医学》卷一“王宏翰传”。
    ⑤ 范适:《明季西洋传入之医学》卷一“王宏翰传”。
    ⑥ 方豪:《中国天主教史人物传》(下册),第1页。
    ⑦ 《古今医史》卷一“炎帝神农氏传”。
    ① 《乾坤格镜》卷十一“如德亚国”。
    ② 见《<职方外纪>校释》,第53-55页。
    ③ 见《四诊脉鉴大全》,“许缵曾序”。
    ① 《四诊脉鉴大全》,“许缵曾序”。
    ② 《古今医史》卷一“扁鹊传”。
    ③ 贾克琳主编:《<性原广嗣>译注》,“前言”。
    ① 《古今医史续增》,“明·王国臣传”。
    ② 《乾坤格镜叙》。
    ③ 《古今医史续增》,“明·王国臣传”。
    ④ 《古今医史续增》,“明·王国臣传”。
    ⑤ 《乾坤格镜叙》。
    ⑥ 《乾坤格镜叙》。
    ⑦ 长桑,长桑君的省称,后借指良医。据《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所载,长桑君为战国时神医,扁鹊与之交往甚密,事之唯谨,乃以禁方传扁鹊,又出药使扁鹊饮服,忽然不见。于是扁鹊视病尽见五脏症结,遂以精通医术闻名当世。
    ⑧ 见《四诊脉鉴大全》,“许缵曾序”。
    ⑨ 范适:《明季西洋传入之医学》卷一“王宏翰传”。
    ⑩ 《医学原始自叙》。
    ① 《乾坤格镜叙》。
    ② 费赖之:《在华耶稣会士列传及书目》,冯承钧译,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386页。
    ① 《四诊脉鉴大全》,“许缵曾序”。
    ② (清)汤斌修,孙珮纂:(康熙)《吴县志》卷五十八下“艺文考七·王宏翰”。
    ③ (清)陈梦雷等编:《古今图书集成》卷五百三十七“医术名流列传十四·明八·王宏翰”,第56850页。
    ④ (清)陈梦雷等编:《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五百十七“医术名流列传·明·王宏翰”,第419页。
    ⑤ 曹允源等:(民国)《吴县志》卷五十八下“艺文考七·流寓·清”,《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苏府县志辑11》,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973页。“《吴兴志》”,“兴”当为“县”之误。
    ① 《四诊脉鉴大全》,“浩然著集书目”,附“目录”后,体仁堂、宝翰楼藏板,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刻本,现藏于中国中医科学院,《续修四库全书》第999册据此影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② 《古今医史续增》,“清·王宏翰传”。
    ③ 徐海松认为其著作有“十八部”,且云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所藏《古今医史》陆氏抄本王宏翰本传中多出“《针灸机要》九卷”一书。见徐海松:《清初士人与西学》,第150页。笔者查阅了宁本、浙本、缪本《古今医史》均未载此书,故认为当是陆氏抄写之误。而徐海松统计的“十八部”书中缺王氏所著《辟妄》一书。
    ④ 汤斌于康熙二十五年(1686)任江苏巡抚。
    ① 《古今医史》卷一“李醠传”。
    ② 范适:《明季西洋传入之医学》卷一“王宏翰传”。
    ③ (民国)《吴县志》误作“《医学源始》”。
    ④ 古有“神农作《本草》,轩岐撰《灵素》”之说。
    ⑤ 《四诊脉鉴大全》,“许缵曾序”。
    ⑥ “端月”,即“正月”。“下浣”,即下澣,指为官逢下旬的休息日,亦指农历每月的下旬。(明)杨慎《丹铅总录·时序》:“俗以上澣、中澣、下澣为上旬、中旬、下旬,盖本唐制十日一休沐。”
    ⑦见《四诊脉鉴大全》,“许缵曾序”。
    ① 《四诊脉鉴大全》,附“目录”后。
    ② 《古今医史续增》,“清·王宏翰传”。
    ③ 王瑞祥主编:《中国古医籍书目提要》(上),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851页。
    ④ 曹洪欣主编:《海外回归中医古籍善本集萃》第20册,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5年。
    ⑤ 牛亚华:《<医学原始>影印本补正》,《中医文献杂志》2007年第2期。
    ⑥ 曹洪欣主编:《海外回归中医善本古籍丛书(续)》第5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年。
    ① 李经纬、孙学成编校:《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医家类及续编》,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第860-861页。另见刘时觉编注:《四库及续修四库医书总目》,“藏象病机二·医学原始”,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年,第56-57页。
    ② 《医学原始》,“韩菼序”。
    ③ 范适:《明季西洋传入之医学》卷一“王宏翰传”。
    ① 《医学原始》卷一“天人合一论”。
    ② 《医学原始》卷一“天人合一论”。
    ③ 黄龙祥主编:《针灸名著集成》,北京:华夏出版社,1996年,第548页。
    ① 《医学原始》卷一“元神元质说”。
    ② 据王宏翰序云著于是年小春。
    ③ 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编,李经纬、程之范主编:《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第七十六卷《医学史》,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年,第1页。
    ④ 祝平一:《天学与历史意识的变迁——王宏翰的<古今医史>》,第592页。
    ① 《古今医史序》。
    ② 《古今医史》卷一“淮南子刘安传”。
    ③ 《古今医史》卷三“秦承祖传”。
    ① 宁本“目录”及陆本皆作“姚僧坦”。“姚僧垣”与“姚僧坦”,《北史》、《册府元龟》、《通志》等书中常互见,约从宋以后传讹颇多,至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中互见更多。而《周书》、《隋书》、新旧《唐书》、《廿二史考翼》皆作“姚僧垣”,其祖籍所在地方志(嘉泰)《吴兴志》中亦云“后周开府仪同三司姚僧垣墓(在武康县南三里)”。清洪颐煊《诸史考翼》亦云:“案:‘坦’当作‘垣’。”今从之。
    ② 浙本、陆本作“坦”。
    ③ 浙本、陆本作“坦”。
    ④ 陆本作“帝从之”。
    ⑤ 宁本“目录”作“褚该”,浙本、陆本作“诸该”,以缪本、浙本、陆本为是。
    ⑥ 浙本、陆本“善”字缺,以缪本为是。
    ⑦ 浙本、陆本作“坦”。
    ⑧ 浙本、陆本作“坦”。
    ⑨ 浙本作“药”,陆本亦作“疾”。当以“疾”为是。
    ⑩ 浙本、陆本作“坦”。
    11 浙本“王纶”传版式排列与宁本同,只是在本段结尾以朱笔小子添加了这段文字。缪本另起一段,陆本空一格。
    12 缪本、陆本均无“王偶过”三字。
    ① 缪本、陆本皆作“乃询其由”。
    ② 浙本原书为“浚”,据缪本、陆本改。
    ③ 缪本作“而”,陆本作“出”。当以浙本、陆本为是。
    ④ 此句缪本、陆本皆无,疑为抄者自加。
    ⑤ 李云主编:《中医人名辞典》,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第856页。
    ⑥ 申畅等编:《中国目录学家辞典》,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367页。
    ⑦ (清)赵晴初:《存存斋医话稿》,裘庆元辑:《珍本医书集成》(第4册)“医案杂著类”,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年,第751页。
    ① 祝平一:《天学与历史意识的变迁——王宏翰的<古今医史>》,第595页。
    ① 范适:《明季西洋传入之医学》卷一“王宏翰传”。
    ② 孟庆云:《医籍真伪的考辨》,《中医药学报》1983年第6期。
    ① 谢仲墨:《医书丛考》,《中医杂志》1958年第3期。
    ② 祝平一:《天学与历史意识的变迁——王宏翰的<古今医史>》,第595-596页。
    ① 《古今医史》卷一“安期生传”。
    ② 《古今医史》卷一“苗父传”。
    ③ 《古今医史》卷一“巫咸传”。
    ④ 《古今医史》卷一“文挚传”。
    ⑤ 《古今医史》卷六“徐朝奉传”。
    ⑥ 《古今医史续增》“明·陶华传”。
    ⑦ 张耘田、陈巍主编:《苏州民国艺文志》(上),广陵书社,2005年,第151页。朱克柔,字强甫,生平不详。著有《第一香笔记》四卷,现存抄本。另有《朱强甫集》,现存武昌1906年刻本、心不灭斋1910年刻本。
    ① 见《四诊脉鉴大全》,“许缵曾序”。另见《四诊脉鉴大全》“目录”。又,该目录后所附“浩然著集书目”载:“《四诊大全》,九卷。”
    ② 《四诊脉鉴大全自序》。
    ③ 《性原广嗣》卷五“外辨男女之胎论”。
    ④ 《四诊脉鉴大全自序》。
    ① 《四诊脉鉴大全自序》。
    ② 《四诊脉鉴大全自序》。
    ③ 《四诊脉鉴大全》,“许缵曾序”。
    ④ 余瀛鳌、傅景华主编:《中医古籍珍本提要》,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00页。
    ⑤ (清)林之翰:《四诊抉微》,《续修四库全书》第999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① 《古今医史续增》“清·王宏翰传”误作“《性原光嗣》”。
    ② 《四诊脉鉴大全》“目录”后所附“浩然著集书目”误为“《性原广嗣》五卷”
    ③ 见《性原广嗣序》。《<性原广嗣>译注》中作“康熙三十年岁次辛未清和月,右吴浩然王宏翰撰”。此处“右”应为“吴”之误,而不能解释为“以上”。“古吴”指的就是姑苏(即今苏州),是王宏翰经常用到的地名,如在《四诊脉鉴大全自序》中亦称“古吴浩然王宏翰撰”
    ① 《性原广嗣》卷四“受性肇自乾坤妙洽之真性原造化不可不论”。
    ② 贾克琳主编:《<性原广嗣>译注》,“前言”。
    ③ (康熙)《吴县志》卷五十八下“艺文考七·王宏翰”。
    ④ 《古今图书集成》卷五百三十七“医术名流列传十四·明八·王宏翰”。
    ⑤ 《古今医史》卷一。
    ① 马继兴:《中医文献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年,第15页。
    ② 《古今医史》卷二“王叔和传”。
    ③ 《古今医史》卷三“杨上善传”。
    ④ 《古今医史》卷四“王冰传”。
    ① 《古今医史》卷六“夏子益传”。
    ② 《四诊脉鉴大全》卷九“司天运气总论”。
    ③ 关于此书所受重视程度有限的问题,盖因范适撰《明季西洋传入之医学》彰显王宏翰之事迹之前,王宏翰尚未为人所重。另外,也因书中所介绍之西方天文、地理知识对明清之际直至民国得见此书的人来说,难以引发兴趣与共鸣。这一点可以从此书的断句情况略见一斑。以第六册为例,1-2页用顿号进行断句,3页、4页(此页仅一半有断句)则用句号进行断句,而5页及后面诸页则无断句。据此,可有两点推测:其一,断句应非一人所为,则其中一人必非王宏翰。其二,1、2、3及4页之半有断句,而4页之半后无断句,推测当为断句之人无兴趣继续断句下去。
    ④ 见浙江大学图书馆检索系统,http://210.32.157.68/TPI60/ZdgjWeb/DataDetail.aspx?condition=78279.
    ① 《乾坤格镜叙》。
    ① 《乾坤格镜叙》。
    ① 《乾坤格镜叙》。
    ② 《医学原始》卷二“梦论”。
    ① 刘星:《中医各家学说》,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43页。
    ② 方豪神父对《西国记法》有较高评价,云:“(是书)为西洋神经学传入之嚆矢;亦为西洋传入第一部心理学书。言神经学者虽仅原本篇一章,实记忆术之基础也。”见方豪:《中西交通史》下册,第799页。
    ③ 范适:《明季西洋传入之医学》卷九“王宏翰与西洋医学”。
    ① 《医学原始》卷一“元神元质说”。
    ② 《医学原始》卷一“元神元质说”。
    ① 《医学原始》,“韩菼序”。
    ② 《医学原始》卷一“元神元质说”。
    ③ 《医学原始》卷一“元神元质说”。
    ④ 艾儒略:《性学桷述》卷一“灵性非气”。
    ⑤ 《医学原始》卷一“元神元质说”。
    ① 《医学原始》卷一“元神元质说”。
    ② 陈卫平:《第一页与胚胎——明清之际的中西文化比较》,第212页。
    ③ Lawrence I. Conrad et al.,The Western Medical Tradition:800 BC to 1800 AD,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5,pp.24-25.
    ③ 《医学原始》卷二“四行变化见象论”。
    ① 《医学原始》卷二“四元行论”。
    ② 《性原广嗣》卷六“四元行配五藏论”。
    ① 艾儒略:《性学桷述》卷一“生觉灵三魂总论”,《耶稣会罗马档案馆明清天主教文献》第6册。
    ② 《医学原始》卷一“天人合一论”。
    ③ 《医学原始》卷二“四行变化见象论”。
    ④ 《性原广嗣》卷六“四元行配五藏论”。
    ⑤ 《性原广嗣》卷四“男女作受先有火会而次气会水会论”。
    ⑥ 《医学原始》卷二“总论”。
    ⑦ 《四诊脉鉴大全》卷一“脉源论”。
    ⑧ 《医学原始自叙》。
    ① 黄时鉴:《艾如略<万国全图>AB二本见读后记》,《黄时鉴文集》(第三卷),上海:中西书局,2011年,第277-278页。
    ① 艾儒略:《性学桷述》卷三“论四液”,《耶稣会罗马档案馆明清天主教文献》第6册。
    ② 陈仁勇、李永金:《四体液说的兴衰史》,《科学月刊》1994年第1期。
    ① 《医学原始》卷二“四液总论”。
    ② 《医学原始》卷二“红液黄液”。
    ③ 《性原广嗣》卷四“男女作受先有火会而次气会水会论”。
    ① 《医学原始》卷一“命门图说”。
    ② 《医学原始》卷一“命门图说”。
    ③ 《性原广嗣序》。
    ④ 《性原广嗣》卷四“胎孕化形生禀元质次序论”。
    ① 《医学原始》卷一“命门图说”。
    ② 《性原广嗣序》。
    ③ 《医学原始》卷一“命门图说”。
    ① 《性原广嗣》卷六“辨胎前逐月养胎之谬”。
    ② 《医学原始》卷一“命门图说”。
    ① 《四诊脉鉴大全》卷一“脉源论”。
    ② 赖蒙笃:《形神实义》卷二,长溪天主堂刊本。
    ③ 《性原广嗣》卷六“四元行配五藏论”。
    ① 《性原广嗣》卷四“寿天聪慧不同有十二论”。
    ② 艾儒略:《性学桷述》卷八“论寿夭”。
    ③ 张赞臣编著:《中国历代医学史略》,上海:千顷堂书局,1954年,第10页。
    ④ 《性原广嗣》卷四“胎孕化形生禀元质次序论”。
    ① 《医学原始》卷二“生长赖补养论”。
    ② 《医学原始》卷三“内景全图”。
    ③ 《性原广嗣》卷四“胎孕化形生禀元质次序论”。
    ④ 《性原广嗣》卷四“寿夭聪慧不同有十二论”。
    ⑤ 《性原广嗣》卷四“胎孕化形生禀元质次序论”。
    ① 《性原广嗣》卷六“辨胎前逐月养胎之谬”。
    ② 《性原广嗣》卷六“辨胎前逐月养胎之谬”。
    ③ 《医学原始》卷一“诊脉分男女考”。
    ④ 《性原广嗣》卷六“辨胎前逐月养胎之谬”。
    ⑤ 《医学原始》卷一“子形似父母或似祖伯母舅说”。
    ⑤ 《性原广嗣》卷六“辨胎前逐月养胎之谬”。
    ① 《性原广嗣》卷四“胎孕化形生禀元质次序论”。
    ② 《医学原始》卷二“天形地体图论”。
    ③ 《医学原始》卷二“生长赖补养论”。
    ④ 《性原广嗣》卷四“月经有禀质之异胎孕有变常之理十二论”。
    ⑤ 《性原广嗣》卷四“月经有禀质之异胎孕有变常之理十二论”。
    ① 《性原广嗣》卷四“月经有禀质之异胎孕有变常之理十二论”。
    ② 范适:《明季西洋传入之医学》卷九“王宏翰与西洋医学”。
    ① 朱沛文:《华洋脏象约纂自叙》,光绪十九年(1893)佛山刊本。
    ② 《医学原始》卷一“元神元质说”。
    ③ 《四诊脉鉴大全自序》。
    ① 鲁兆麟:《中医各家学说》(上),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6页。
    ② 《医学原始》卷一“诊脉分男女考”。
    ③ 《性原广嗣》卷五“求子育子宜忌须明养性章”。
    ④ 《医学原始》卷一“子形似父母或似祖伯母舅说”。
    ① 《医学原始》卷三“经脉营卫呼吸考”。
    ② 《性原广嗣序》。
    ③ 《医学原始》卷一“总论”。
    ④ 《医学原始》卷一“受形论”。
    ⑤ 《医学原始》卷一“受形论”。
    ⑥ 《医学原始》卷一“总论”。
    ① 《医学原始》卷一“受形论”。
    ② 《医学原始》卷一“受形论”。
    ③ 《医学原始》卷一“受形论”。
    ① 《医学原始》卷一“总论”。
    ② 《医学原始》卷一“总论”。
    ③ 《医学原始》卷一“子形似父母或似祖伯母舅说”。
    ④ 《医学原始》卷一“子形似父母或似祖伯母舅说”。
    ① 《医学原始》卷一“诊分男女脉考”。
    ② 《医学原始》卷一“诊分男女脉考”。
    ③ 《医学原始》卷一“子形似父母或似祖伯母舅说”。
    ① (明)徐光启编纂:《崇祯历书附西洋新法历书增刊十种》(下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2043页。
    ① 汤若望:《五纬历指》卷一“周天各曜序次”,《崇祯历书附西洋新法历书增刊十种》(上册),第352页。
    ② (唐)瞿昙悉达:《开元占经》卷一“天体浑宗”,长沙:岳麓书社,1994年,第3页。
    ③ 中国天文学史整理研究小组:《中国天文学史》,北京:科学出版社,1981年,第164页。
    ① 《乾坤格镜》卷一“天形地体说”。
    ② 《乾坤格镜》卷一“浑天图总论”。
    ③ 《乾坤格镜》卷一“浑天图总论”。
    ④ 《乾坤格镜》卷一“浑天图总论”。
    ① 《乾坤格镜》卷一“天形地体说”。
    ② 其图参见黄时鉴、龚缨晏:《利玛窦世界地图研究》附“坤舆万国全图(禹贡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③ 徐光台:《利玛窦、李应试与<两仪玄览图>》,《汉学研究》第30卷第4期,第154页。
    ④ 该图见(明)李之藻辑:《天学初函》(第五册),第2688页;(清)陈梦雷等编:《古今图书集成》卷二十五“七政部汇考二”,第1038页;任继愈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典籍通汇·天文卷》(第8分册),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据艺海珠尘本影印,第342页;《丛书集成初编》,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据艺海珠尘本影印,第6页。
    ⑤ 阳玛诺:《天问略》,任继愈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典籍通汇·天文卷》(第8分册),第341页。
    ⑥ 《乾坤格镜》卷一“天形地体说”。
    ① 《医学原始》卷二“天形地体图论”
    ② 徐光台:《利玛窦、李应试与<两仪玄览图>》,《汉学研究》第30卷第4期。
    ① 原文有“高三万二千二百七十六万九千八百四十五余里”之语,后删。
    ② 原文有“高六万四千七百三十三万八千六百九十余里”之语,后删。且于空白处注:“岁差及宗动之二天离地数要查。”
    ③ 原文中此处数字右侧小字注:“惟列宿周天之数不同,要查明考定”。
    ① 《乾坤格镜》卷九“天地列宿七政形体原始论”。
    ② 《医学原始》卷二“四元行论”。
    ③ 高一志:《空际格致》卷上“行之数”,《天主教东传文献三编》(第二册),第849页。
    ① 《乾坤格镜》卷九“天地列宿七政形体原始论”。
    ② 《乾坤格镜》卷九“天地原始”。
    ① 《乾坤格镜》卷九“天地原始”。
    ② 《乾坤格镜》卷九“天地原始”。
    ① 《乾坤格镜》卷九“天地列宿七政形体原始论”。
    ② 《乾坤格镜》卷九“天地列宿七政形体原始论”。
    ③ 《乾坤格镜》卷九“天地之终有期”。
    ① 龚缨晏:《东海之滨谈天学——明清之际宁波天主教徒朱宗元的思想》,李英魁主编:《宁波与海上丝绸之路》,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
    ② 《医学原始》卷二“四元行论”。
    ③ 此段文字见《坤舆万国全图》右排,无标题。见黄时鉴、龚缨晏:《利玛窦世界地图研究》,第165页及所附《坤舆万国全图》。另见利玛窦:《乾坤体义》卷上“天地浑仪说”,朱维铮主编:《利玛窦中文著译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518页。又见南怀仁:《坤舆图说及其他一种》卷上,第6-7页。
    ① 《乾坤格镜》卷十“艾儒略天地全图说”。
    ② 《乾坤格镜》卷十“艾儒略天地全图说”。
    ③ 黄时鉴、龚缨晏:《利玛窦世界地图研究》,第166页及所附《坤舆万国全图》;利玛窦:《乾坤体义》卷上“天地浑仪说”,朱维铮主编:《利玛窦中文著译集》,第519-520页;南怀仁:《坤舆图说及其他一种》卷上,王云五主编:《丛书集成初编》,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六年(1937),第10-11页。
    ④ 《乾坤格镜》卷一“二曜说”。
    ⑤ 《乾坤格镜》卷一“二曜说”。
    ① 《乾坤格镜叙》。
    ① 《乾坤格镜》卷一“二曜说”。
    ② 《乾坤格镜》卷一“二曜说”。
    ③ (明)徐光启:《徐光启集》卷二“序跋·赤道南北两总星图叙”,王重民辑校,北京:中华书局,第71页。
    ① 汤若望:《恒星总图》,《崇祯历书附西洋新法历书增刊十种》(下册),第1539-1540页。
    ② 潘鼐:《中国恒星观测史》,北京:学林出版社,2009年,第544页。关于《经天该》之作者,学术界尚无定论,有言为利玛窦者,有言为李之藻者。
    ③ 潘鼐:《中国恒星观测史》,第555页。
    ④ 周晓陆:《步天歌研究》,北京:中国书店,2004年,第7页。
    ⑤ 《经天该》,《丛书集成初编》,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据艺海珠尘本影印,第8页。此书署利玛窦著。据潘鼐考证,当为李之藻著。见潘鼐:《中国恒星观测史》,第544页。
    ① (明)徐光启:《徐光启集》卷二“序跋·赤道南北两总星图叙”,第70页。
    ② 汤若望:《恒星经纬图说》,“赤道南北两总星图”,《崇祯历书附西洋新法历书增刊十种》(上册),第495页。
    ③ 潘鼐:《中国古天文图录》,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94页。
    ④ 潘鼐:《中国古天文图录》,第94页。另见汤若望:《恒星经纬图说》,“赤道北图”,《崇祯历书附西洋新法历书增刊十种》(上册),第500页。又,见汤若望:《恒星总图》,“赤道北图”,《崇祯历书附西洋新法 历书增刊十种》(下册),第1539页。
    ① 《中国古天文图录》,第96页。另见汤若望:《恒星经纬图说》,“赤道南图”,《崇祯历书附西洋新法历书增刊十种》(上册),第501页。又,见汤若望:《恒星总图》,“赤道南图”,《崇祯历书附西洋新法历书增刊十种》(下册),第1540页。
    ② 汤若望:《恒星经纬图说》,《崇祯历书附西洋新法历书增刊十种》(上册),第496页。
    ③ 潘鼐:《中国古天文图录》,第97页。
    ① 潘鼐:《中国古天文图录》,第98页。另见汤若望:《恒星经纬图说》,“黄道北图”,《崇祯历书附西洋新法历书增刊十种》(上册),第502页。又,见汤若望:《恒星总图》,“黄道北图”,《崇祯历书附西洋新法历书增刊十种》(下册),第1543页。
    ① 潘鼐:《中国古天文图录》,第99页。另见汤若望:《恒星经纬图说》,“黄道南图”,《崇祯历书附西洋新法历书增刊十种》(上册),第503页。又,见汤若望:《恒星总图》,“黄道南图”,《崇祯历书附西洋新法历书增刊十种》(下册),第1544页。
    ① 《乾坤格镜》卷六“辰次”。
    ② 汤若望:《恒星经纬图说》,《崇祯历书附西洋新法历书增刊十种》(上册),第523、504页。
    ③ 汤若望:《恒星经纬图说》,“黄道二十分星图”,《崇祯历书附西洋新法历书增刊十种》(上册),第496页。
    ④ 汤若望:《恒星经纬图说》,《崇祯历书附西洋新法历书增刊十种》(上册),第505-522页。
    ① 《乾坤格镜》卷一“天形地体说”。
    ② 《乾坤格镜》卷八“测恒星赤道经纬仪说”。
    ③ 汤若望:《恒星总图》,《崇祯历书附西洋新法历书增刊十种》(下册),第1540页。
    ① 《乾坤格镜》卷八“测恒星黄道经纬仪说”。
    ② 汤若望:《恒星总图》,《崇祯历书附西洋新法历书增刊十种》(下册),第1539页。
    ③ 张柏春:《明清测天仪器之欧化:十七、十八世纪传入中国的欧洲天文仪器技术及其历史地位》,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09页。
    ④ 《乾坤格镜》卷八“测恒星地平经纬仪说”。
    ⑤ 汤若望:《恒星总图》,《崇祯历书附西洋新法历书增刊十种》(下册),第1540页。
    ⑥ (清)黄宗羲:《授时历故》“授时历要法歌”,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年影印嘉业堂丛书本。另见(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57-58页。又见(清)孙承泽:《天府广记》,卷二十九“附载授时历要法歌”,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4年,第378-379页。
    ① 卢嘉锡总主编,席泽宗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史·科学思想卷》,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442页。另见崔宜明等:《中国传统哲学与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22页。
    ② 梅汝莉、李生荣:《中国科技教育史》,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284页。
    ① 王立兴:《关于民间小历》,中国天文学史整理研究小组编:《科技史文集》第10辑《天文学史专辑(3)》,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年,第59-60页。
    ② 王立兴:《关于民间小历》,第66页。
    ③ 见(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第57-60页。
    ① 《古今医史续增》,“清·王宏翰传”。
    ② 竺可桢:《中国古代在天文学上的伟大贡献》,《竺可桢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年,第265页。
    ③ 《徐光启集》(下册),卷八“治历疏稿二·月食先后各法不同缘由及测验二法疏”,第414-415页。
    ④ 黄宗羲:《授时历故》,“宋景昌序”。
    ① 《乾坤格镜》卷十八“新校正西洋历法歌”。
    ② 江晓原:《12宫与28宿:世界历史上的星占学》,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2页。
    ① 《乾坤格镜》卷十“风云雷雨彗孛原始论”。
    ① 《清朝文献通考》卷二百九十三“四夷考一”,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影印版。
    ② 利玛窦、金尼阁:《利玛窦中国札记》,何高济等译,何兆武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79页。
    ③ (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94册)“史部十一·地理类十·外纪之属”,“职方外纪提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280页。
    ① 《清朝文献通考》卷二百九十八“四夷考六”,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影印版。
    ② 汤若望:《浑天仪说》卷五“制天地球十二长圆形法”,《崇祯历书附西洋新法历书增刊十种》(下册),第1879-1881页。
    ③ (清)姚莹:《康輶纪行》卷十六,施培毅、徐寿凯点校,合肥:黄山书社,1990年,第502页。
    ① 汤若望:《浑天仪说》卷五“制天地球十二长圆形法”,《崇祯历书附西洋新法历书增刊十种》(下册),第1875页。
    ① 汤若望:《浑天仪说》卷五“制天地球十二长圆形法”,《崇祯历书附西洋新法历书增刊十种》(下册),第1874页。
    ② 《乾坤格镜》卷十一“总说”。
    ③ 关于《<万国全图>B本》,参见黄时鉴:《艾如略<万国全图>AB二本见读后记》,《黄时鉴文集》第三卷,上海:中西书局,2011年,第275页。
    ① (清)姚莹:《康輶纪行》卷十六,第498页。
    ② (清)姚莹:《康輶纪行》卷十六,第500页。
    ③ 黄时鉴、龚缨晏:《利玛窦世界地图研究》,第37-39页。向达认为,刻于康熙十三年(1674)的南怀仁《坤舆全图》,“为东方首次印刷的东西半球式的世界地图”(沙知编:《向达学记》,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第54页),有误。
    ① 《医学原始》,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年,“目录”第3页、正文第63、196、197页。另见日本内阁文库藏九卷本《医学原始》,影印本收入曹洪欣主编:《海外回归中医古籍善本集萃》(第20册),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31、97页。
    ① 《乾坤格镜》卷十一。
    ② 《乾坤格镜》卷十一“印第亚”。
    ① 《乾坤格镜》卷十一“度尔格”。
    ② 《乾坤格镜》卷十一“那多理亚”。
    ③ 《乾坤格镜》卷十四“白露”。
    ④ 《乾坤格镜》卷十一“鞑而鞑”。
    ⑤ 《乾坤格镜》卷十一“回回”。
    ⑥ 《乾坤格镜》卷十一“莫卧尔”。
    ⑦ 《乾坤格镜》卷十四“白露”。
    ⑧ 《乾坤格镜》卷十二“欧逻巴总说”。
    ① 《乾坤格镜》卷十二“欧逻巴总说”。
    ② 《乾坤格镜》卷十一“度尔格”。
    ③ 《乾坤格镜》卷十一“如德亚国”。
    ④ 此处空两格。
    ⑤ 《乾坤格镜》卷十二“欧逻巴总说”。
    ⑥ 《乾坤格镜》卷十二“欧逻巴总说”。
    ⑦ 《乾坤格镜》卷十二“意大里亚国”。
    ① 《乾坤格镜》卷十一“鞑而鞑”。
    ② 《乾坤格镜》卷十四“白露”。
    ③ 《乾坤格镜》卷十一“度尔格”。
    ④ 《乾坤格镜》卷十一“苏门答剌岛”。
    ⑤ 《乾坤格镜》卷十一“祭波里岛”。
    ⑥ 《乾坤格镜》卷十二“莫斯哥未亚”。
    ⑦ 《乾坤格镜》卷十三“厄日多”。
    ⑧ 《乾坤格镜》卷十一“百尔西亚”。
    ⑨ 《乾坤格镜》卷十一“那多理亚”。
    ⑩ 《乾坤格镜》卷十一“如德亚国”。
    11 《乾坤格镜》卷十一“罗得岛”。
    ① 《乾坤格镜》卷十一。
    ② 见《坤舆图说及其他一种》卷下,第80页。
    ③ 《<职方外纪>校释》,第61页。
    ④ 陈佳荣、谢方、陆峻岭:《古代南海地名汇释》,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474页,“阿尔母斯”、“阿尔模斯”条。
    ⑤ 见《乾坤格镜》卷十一,“木路各”条。
    ① 南怀仁:《坤舆图说及其他一种》卷下,第77页。
    ② 《<职方外纪>校释》,第61页。
    ③ 见《坤舆图说及其他一种》卷下,第78页。《诸蕃志》译为“勿奴古”,《大德南海志》译为“文鲁古”,《岛夷誌略》译为“文老古”,《东西洋考》译为“美洛居”。见《<职方外纪>校释》,第63页。
    ④ 《乾坤格镜》卷十一,“罗得岛”。
    ⑤ 见《坤舆图说及其他一种》卷下,第81页
    ⑥ 据《职方外纪》“《四库》本”,《<职方外纪>校释》此处应为“跨”之误。
    ⑦ 见《<职方外纪>校释》,第64页。
    ① 见《<职方外纪>校释》,第53-55页。
    ② 见《坤舆图说及其他一种》卷下,第78页;《<职方外纪>校释》,第63页。
    ③ 见《乾坤格镜》卷十一,“日本”条;《坤舆图说及其他一种》卷下,第79页。
    ④ 见《坤舆图说及其他一种》卷下,第80-81、111-112页;《<职方外纪>校释》,第64-65、102页。
    ⑤ 《坤舆图说及其他一种》卷下,第111-112页。
    ⑥ 见《<职方外纪>校释》,第102-103页。《乾坤格镜》卷十二“地中海诸岛”、“西北海诸岛”条。
    ⑦ 见《乾坤格镜》卷十一、卷十二。
    ① 《乾坤格镜叙》。
    ① 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卷八,史部六,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463-464页。
    ① 《乾坤格镜》卷十六“四海总说”。
    ② 《乾坤格镜》卷十六“四海总说”。
    ① (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天文气象学》(第一分册)“第二十一章气象学九·潮汐”,北京:科学出版社,1975年,第757页。
    ② (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天文气象学》(第一分册)“第二十一章气象学九·潮汐”,第783页。
    ③ 王成兴:《中国古代对潮汐的认识》,《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5期。
    ④ (唐)封演:《说潮》,《全唐文》卷四四○,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⑤ (宋)沈括:《梦溪笔谈·补笔谈》卷二“象数”,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⑥ 揭暄,字子宣,号牛斋,一号韦纶,江西广昌人,活动于明末清初,生卒年不详。
    ① 石云里:《揭暄的潮汐学说》,《中国科技史料》1993年第1期。揭暄之说见于《璇玑遗述》卷九“潮汐主月”。
    ② 宋正海等:《中国古代海洋学史》,北京:海洋出版社,1989年,第249页。
    ③ (唐)封演:《说潮》,《全唐文》卷四四○。
    ④ 《海涛志》成书于唐大历年间(766-779),李约瑟认为成书于770年(《中国科学技术史》第四卷,第775页),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潮汐学专论。是书收录于清俞思谦《海潮辑说》,《丛书集成初编》本。《全唐文》卷四四○只录该书第一卷。
    ⑤ (唐)封演:《说潮》,《全唐文》卷四四O。
    ⑥ (宋)邵雍著,(明)黄畿注:《皇极经世书》卷一,郑州市: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
    ⑦ (晋)葛洪:《抱朴子》“外佚文”,《四部备要》,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⑧ (唐)卢肇:《海潮赋》,《全唐文》卷七百六十八。
    ⑨ (唐)邱光庭:《海潮论》,《全唐文》卷八百九十九。
    ⑩ 宋正海等:《中国古代海洋学史》,第260页。
    11 (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天文气象学》(第一分册)“第二十一章气象学九·潮汐”,第786页。
    ① 高一志:《空际格致》卷下“海之潮汐”。
    ② 南怀仁:《坤舆图说及其他一种》,第34页。
    ① 《乾坤格镜》卷十七“海之潮汐说”。
    ② 《乾坤格镜》卷十七“海之潮汐说”。南怀仁《坤舆图说》谓:“观此,则海潮之益不浅矣,造物主岂无意乎!”见南怀仁:《坤舆图说及其他一种》,第38页。另,南怀仁《坤舆格致略说》亦谓:“观此知海潮之益不浅矣,造物主岂无意!”见钟鸣旦等编:《法国国家图书馆明清天主教文献》(第5册),第125页。此处当为王宏翰抄录之误。
    ① 《乾坤格镜》卷十七“海之潮汐说”。
    ② 《乾坤格镜》卷十六“海状说”。
    ③ 《乾坤格镜》卷十六“海状说”。
    ① 《乾坤格镜》卷十七“海水动说”。
    ② 《乾坤格镜》卷十七“海水动说”。
    ③ (美)小本杰明·富兰克林·豪厄尔:《地震学史》,柳百琪译,北京:地震出版社,1998年,第4页。
    ① (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地学》(第一分册)“第二十四章地震学一”,第584页。
    ② 中国科学院地震工作委员会历史组编:《中国地震资料年表》,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年。
    ③ (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一分册)“第二十四章地震学一”,第591页。
    ④ 如刘昭民:《最早传入中国的西方地震学知识》,《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第4期;唐锡仁、杨文衡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史·地学卷》,卢嘉锡总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史》,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425页。
    ⑤ 黄兴涛:《西方地震知识在华早期传播与中国现代地震学的兴起》,《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
    ⑥ “他不是从宗教或占星术中寻找解释,诸如地震是由行星或彗星联合而产生的,相反,他注重当时的务实背景。他讨论地震的成因,首先与常见的大气事件类比,诸如雷和闪电;其次与从地球升起的蒸汽和火山活动相联系。像他的许多同时代人一样,亚里士多德确信地球内有一“中心火”,虽然希腊思想家对其原因存在异议。亚里士多德原理认为地下洞穴将像暴风雨云造成闪电一样产生火。这股火将快速上升,如遇阻,将强烈爆发穿过围岩,引起震动和声响。后来对这一理论的修正认为,地下火将烧掉地球外部的支护,跟着发生的洞顶坍塌将导致像地震一样的震动。亚里士多德把地震和大气事件联系起来以及它的火和烟气引起地下地震的观点虽然不正确,但直至18世纪曾广泛地被接受。”(美)BruceA.Bolt:《地震九讲》,马杏垣等译,北京:地震出版社,2000年,第3页。
    ① 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第215页。
    ② 龙华民:《地震解》第一章“震有何故”,《法国国家图书馆明清天主教文献》(第5册),第5-8页。原文“或驯致损坏,政当空处崩坠成谷”中“驯”、“政”皆误,改之。色搦加,即塞尼卡(Lucius Annacus Seneca,前4-65),罗马政治家、哲学家及悲剧作家。
    ③ 高一志:《空际格致》卷下“地内火”,《天主教东传文献三编》(第二册),第1029、1030页。关于此一节,刘昭民所云高一志“认为地下岩浆和熔岩沿着地壳裂隙上冲,产生火山爆发,并造成地震,而且伴有火山灰沙、硫黄、有毒气体——二氧化硫等等物质,与今日所见相同”,未免有拔高之嫌。从文本上看,高一志尚无如此科学之认识。见刘昭民:《最早传入中国的西方地震学知识》,《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第4期。
    ④ 高一志:《空际格致》卷下“地内火”,《天主教东传文献三编》(第二册),第1028页。
    ① 高一志:《空际格致》卷下“地内火”,《天主教东传文献三编》(第二册),第1028、1029页。
    ② 龙华民:《地震解》第九章“震之诸征”,《法国国家图书馆明清天主教文献》(第五册),第17页。
    ③ 高一志:《空际格致》卷下“地震”,《天主教东传文献三篇》第二册,第1025、1026页。
    ④ 《国语》卷一载:“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伯阳父日:‘周将亡矣!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乱之也。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
    ⑤ 佚名:《地震解》,《益闻录》第一百一号,1881年5月21日。
    ⑥ 阳嘉二年四月乙亥(133年6月19日),洛阳发生地震,张衡应诏作策云:“臣闻政善则休祥降,政恶则咎征见……明者消祸于未萌,今既见矣。修政恐惧,则转祸为福矣。”
    ① 吴忠良、刘宝诚编著:《地震学简史》,北京:地震出版社,1989年,第12页。
    ② 佚名:《续地震解》,《益闻录》第一百二号,1881年5月28日。
    ③ 吴忠良、刘宝诚编著:《地震学简史》,第5页。
    ④ 《清实录》第4册《圣祖仁皇帝实录1》卷八四,康熙十八年九月庚戌(1679年10月22日),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072页。
    ⑤ 前文己述南怀仁《坤舆图说》上卷“地震”一章内容与《地震解》、《空际格致》中相关内容大致相同,但龙华民、高一志在文中均鲜明指出造物主的作用,而南怀仁作为天主教徒本应在文中继承这一观点,但却未予载入,很有可能是就康熙忧心地震之事而故意为之,以便在顾问之时迎合皇帝的倾向。须知钦天监最大的职能并非科学研究,而正是为了依天象等自然现象推算吉凶祸福。而身为钦天监监正的南怀仁必然深谙个中道理。
    ① 《康熙御制文》第四集,卷三十,雍正十年刻本。
    ① 《乾坤格镜》卷十七“地震说”。
    ① 《乾坤格镜叙》云:“续后始得西士利玛窦字泰西《浑盖通宪》、《万国坤图》,艾儒略字思及《职方外纪》、《几何要法》,龙华民字精华《地震解》,高一志字则圣《空际格致》,南怀仁字敦伯《坤舆图说》,汤若望字道味《测蚀略》、《恒星历指》、《交蚀表》诸书,其论尽发前人之未言,补我儒格物之学,始知天地之所以然也。”
    ② 《乾坤格镜》卷十七“山岳说”。
    ③ 《乾坤格镜》卷十七“山岳说”。
    ① 《乾坤格镜》卷十七“山岳说”。
    ② 《乾坤格镜》卷十七“江河说”。
    ③ 《乾坤格镜》卷十七“江河说”。
    ① 《乾坤格镜》卷十七“江河说”。
    ② 《乾坤格镜》卷十七“江河说”。
    ③ 《乾坤格镜》卷十“风云雷雨彗孛原始论”。
    ① 《乾坤格镜》卷十“风云雷雨彗孛原始论”。原稿中“相附上行”之后原有“气之本行有三际:上近火行,谓之热际;下近于土,谓之温际,惟中际甚冷”之语,后有删去,想必王宏翰认为此句为赘述,故删之。
    ② 《乾坤格镜》卷十“风云雷雨彗孛原始论”。
    ① 《乾坤格镜》卷十“风云雷雨彗孛原始论”。
    ② 《乾坤格镜》卷十“风云雷雨彗孛原始论”。
    ③ 《乾坤格镜》卷十“风云雷雨彗孛原始论”。
    ① 《乾坤格镜》卷十“风云雷雨彗孛原始论”。
    ② 《乾坤格镜》卷十“风云雷雨彗孛原始论”。
    ③ 《医学原始》卷二“四行变化见象论”。
    ① 祝平一:《天学与历史意识的变迁——王宏翰的<古今医史>》,第591页。
    ② 《古今医史》卷五“朱熹传”。
    ③ 《医学原始自叙》。
    ④ 《医学原始自叙》。
    ① 《乾坤格镜叙》。
    ② 《乾坤格镜叙》。
    ③ 《古今医史》卷五“朱熹传”。
    ④ 《医学原始》卷三“经脉营卫呼吸考”。
    ⑤ 《古今医史》卷七“耶律楚材传”。
    ⑥ 范适:《明季西洋传入之医学》卷一“王宏翰传”。
    ① 《古今医史》卷一。
    ② 《古今医史》卷一“太昊伏羲氏”。
    ③ 《古今医史》卷一“太昊伏羲氏”。
    ④ 《古今医史》卷一“炎帝神农氏”。
    ① 《古今医史》卷一“黄帝有熊氏”。
    ② 《古今医史》卷一“苗父传”。
    ① 《古今医史》卷一“巫咸传”。
    ② 《古今医史》卷一“扁鹊传”。
    ③ 《古今医史》卷一“壶公传”。
    ① 《古今医史》卷一“淮南子刘安传”。
    ② 《古今医史》卷一“华佗传”。
    ① 《古今医史》卷三“徐秋夫传”载:“徐秋夫乃熙之子,为射阳令,善医。长子道度,次子叔向,皆精医术。一日,有谓为腰痛求医,秋乃缚刍为人,索孔穴针之而愈,鬼谢辞去。”
    ② 《古今医史》卷三“徐秋夫传”。
    ③ 《古今医史》卷三“刘涓之传”。
    ④ 《古今医史》卷二“许逊传”。
    ① 《古今医史》卷四“韦讯道传”。
    ② 《古今医史》卷一“医和传”。
    ③ 《古今医史》卷五“僧智远传”。
    ④ 《古今医史》卷五“杨文修传”。
    ① 《古今医史》卷七“范益传”。
    ② 《医学原始》卷二“梦论”。
    ③ 《四诊脉鉴大全自序》。
    ④ 《医学原始自叙》。
    ⑤ 《医学原始自叙》。
    ⑥ 《四诊脉鉴大全自序》。
    ① 《医学原始》卷二。
    ② 《四诊脉鉴大全》卷九“司天运气总论”。
    ③ 《医学原始》,“缪彤序”。
    ④ 《乾坤格镜叙》。
    ⑤ 《性原广嗣》卷六“辨胎前逐月养胎之谬”。
    ① 《性原广嗣》卷四“胎孕化形生禀元质次序论”。
    ② 《乾坤格镜》卷九“天地原始”。
    ③ 《医学原始》,“韩菼序”。
    ④ 《医学原始》,“韩菼序”。隋代王通设教河、汾之间,受业者达千余人。见《新唐书》“隐逸传·王绩”。后以“河汾”指称王通及其学术流派。
    ⑤ 《乾坤格镜叙》。
    ⑥ 范适:《明季西洋传入之医学》卷一“王宏翰传”。
    ⑦ 《医学原始》,“韩荚序”。
    ⑧ 《医学原始》,“沈宗敬序”。
    ① 《古今医史序》。
    ② 《四诊脉鉴大全》卷一“医源道出上古神圣,后世学浅无恒轻视论”。
    ③ 《古今医史》卷三“张远游传”载:“张远游,齐人也,以医知名,寻有诏征,令与术士同合九转金丹。丹成,显祖置之玉匣,曰:贪人间之乐不上天,待我临死日方可服。”
    ④ 《古今医史》卷三“张远游传”。
    ① 《古今医史》卷四“孙思邈传”。
    ② 《古今医史》卷三“陶弘景传”。
    ③ 《古今医史》卷三“韦讯道传”。
    ④ 《古今医史》卷五“朱熹传”。
    ① 《四诊脉鉴大全》卷一“医源道出上古神圣,后世学浅无恒轻视论”。
    ② 董少新:《从艾儒略<性学觕述>看明末清初西医入华与影响模式》,《自然科学史研究》2007年第1期。
    ③ 徐海松:《清初士人与西学》,第151页。
    ④ 《医学原始》卷一“天人合一论”。
    ① 《性原广嗣》卷四“广嗣大本论”。
    ② 叶德辉:《郎园论学书札·明教》,《丛书集成续编》第198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第630页。
    ③ 陈明:《儒耶对话,以何为本?——兼议利玛窦、何光沪关于儒教的若干论述》,罗秉祥、谢文郁主编:《耶儒对谈,问题在哪里?》(下),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452页。
    ④ 在诸书中,王宏翰对“天”、“天主”、“上帝”等概念的使用较为混乱,多为径引传教士文献。而他对这三个概念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即古儒所谓“道之大原出于天”。文中不再一一区分、注明。
    ① 《古今医史》卷二“许逊传”。
    ② 《古今医史》卷一“巫咸传”。
    ③ 《古今医史》卷三“徐秋夫传”。
    ④ 《古今医史》卷一“苗父传”。
    ⑤ 《古今医史》卷三“徐秋夫传”。
    ① 《古今医史》卷七“范益传”。
    ② 《古今医史》卷五“杨文修传”。
    ③ 《古今医史》卷七“耶律楚材传”。
    ④ 因王宏翰排斥佛、道,因此,笔者推测其善恶报应观念最有可能来源于天主教理论。
    ① 参见黄一农:《两头蛇——明末清初的第一代天主教徒》,“自序”。
    ② (美)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174页。
    ③ 《医学原始》卷一“天人合一论”。
    ④ 《医学原始》卷一“天人合一论”。
    ① 《四诊脉鉴大全》卷一“医源道出上古神圣,后世学浅无恒轻视论”。
    ② 成中英:《从多向理解与自我超越黛满耶的宗教意识、宗教时话与宗教沟通》,罗秉祥、谢文郁主编:《耶儒对谈,问题在哪里?》(下),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458-459页。
    ① 《乾坤格镜叙》。
    ② 《乾坤格镜》封面题记。
    ③ 徐海松:《清初士人与西学》,第152-153页。
    ④ 《乾坤格镜叙》。
    ① 《乾坤格镜》卷六“黄道南北两总星图说”。
    ② 《医学原始》卷一“天人合一论”。
    ③ 以上所引论据参见黄一农:《两头蛇——明末清初的第一代天主教徒》,第35页。
    ① 《四诊脉鉴大全自序》。
    ② 《医学原始自叙》。
    ③ 《性原广嗣》卷六“辨胎前逐月养胎之谬”。
    ① 《医学原始自叙》。
    ② 徐光台:《明末清初西学对中国传统占星气的冲击与反应:以熊明遇<则草>与<格致草>为例》,《暨南史学》2005年第4辑。
    ① 据《职方外纪》补。见《<职方外纪>校释》,第48页。
    ② 据《职方外纪》,“古”当为衍字。盖因作者对《职方外纪》“其西北旧有琐夺马,古极富厚……因恣男色之罪,天主降之重罚……至今小石遇火即燃,臭恶不可近”句读有误,未联系上下文分析琐夺马古今之变所致。见《<职方外纪>校释》,第49页。琐夺马,“故地在今死海南岸,今名Sedom,为四千年前古城,尚有古代遗址”。见《<职方外纪>校释》,第51页。
    ① 据谢方所言,“关于琐夺马及落得的传说,出自《旧约全书·创世纪》第十九章,落得又译作罗得,为以色列人祖先阿伯拉罕的侄子”。见《<职方外纪>校释》,第51页。因《职方外纪》之《守山》本、《墨海》本作“圣德名士落得者”,而闽本、《四库》本、《乾坤格镜》皆作“圣德士名落得者”,故可判断“圣德士名落得者”为是。
    ① 作者在引用《职方外纪》相关文字时,省略较多,故此处令读者甚感突兀,需对照《职方外纪》文字,方易理解。《职方外纪》载:“此地从来圣贤多有受命天主,能前知未来事者。国王有疑事,必从决之。其圣贤竭诚祈祷,以得天主默启,其所前知,悉载经典,后来无不符合。经典中第一大事是天主降生,救拔人罪,开万世升天之路,预说甚详。后果降生于如德亚白德秣之地,名曰耶稣,译言救世主也。”见《<职方外纪>校释》,第58页。
    ② 据《职方外纪》,当为“白德秣”。是地即今之伯利恒(Bethlehem),位于今耶路撒冷西部,相传为耶稣降生之地。见《<职方外纪>校释》,第57页。
    ① 据《坤舆图说》、《职方外纪》补。见南怀仁:《坤舆图说及其他一种》卷下,第77页;《<职方外纪>校释》,第61页。
    ② 此处因省字而意思不明。《职方外纪》与《坤舆图说》均记为“惟本处折枝插地即活”。见《坤舆图说及其他一种》卷下,第78页;《<职方外纪>校释》,第63页。
    ③ 《坤舆图说》记为“土产银、铁、好漆”。见《坤舆图说及其他一种》卷下,第79页。利玛窦《坤舆万国全图》“日本”条注释亦记为“土产银、铁、好漆”。见朱维铮主编:《利玛窦中文著译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07页。
    ① 《乾坤格镜》卷十二。
    ② 此处空两格。
    ③ 此页上空白处注:“诸国尽奉天主圣教,皆一夫一妇”。
    ① 《乾坤格镜》卷十三。
    ② 此处原有“共百余国”四字,后删去。
    ③ 此处“地中海”三字为王宏翰后来补加。
    ① 《乾坤格镜》卷十四。
    ① 《乾坤格镜》卷十五。
    ① 《乾坤格镜》卷十六。
    ① 《乾坤格镜》卷十六。
    ② 原书误为“无”。
    ① 《乾坤格镜》卷十六。
    ① 《医学原始》卷一。
    ① 《古今医史》“附王宏翰案”。
    (明)李之藻辑:《天学初函》,吴相湘主编,台北:台湾学生书局影印,1965年。
    吴相湘主编:《天主教东传文献》,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65年。
    吴相湘主编:《天主教东传文献续编》,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66年。
    吴相湘主编:《天主教东传文献三编》,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4年。
    钟鸣旦、杜鼎克编:《耶稣会罗马档案馆明清天主教文献》,台北:台北利氏学社,2002年。
    钟鸣旦等编:《法国国家图书馆明清天主教文献》,台北:台北利氏学社,2009年。
    郑安德编:《明末清初耶稣会思想文献汇编》,北京:北京大学宗教研究所,2000年。
    钟鸣旦、杜鼎克、黄一农编:《徐家汇藏书楼明清天主教文献》,台北:方济出版社,1996年。
    张星娘编注、朱杰勤校订:《中西交通史料汇编》,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邹爱莲、吴小新主编:《清中前期西洋天主教在华活动档案史料》,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
    任继愈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典籍通汇》,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
    Lust John ed., Western Books on China Published up to 1850, London:Bamboo Pub. LTD, Filmed by the IDC(Inter Documentation Company),1987.
    (清)王宏翰:《乾象坤图格镜》(十八卷),康熙三十年稿本,浙江大学图书馆藏。
    (清)王宏翰:《医学原始》(四卷),康熙三十一年原刊本残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影印,1989年。
    (清)王宏翰:《医学原始》(九卷),日本江户抄本,内阁文库藏,中医古籍出 版社影印,收入曹洪欣主编:《海外回归中医古籍善本集萃》第20册,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5年
    (清)王宏翰著、王咪咪点校:《医学原始》(九卷),据日本江户抄本,收入曹洪欣主编:《海外回归中医善本古籍丛书(续)》第5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年。
    (清)王宏翰:《古今医史》(续增二卷,附录一卷),清抄本,南京图书馆藏,《续修四库全书》影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清)王宏翰:《古今医史》(续增二卷,附录一卷),清抄本,浙江图书馆藏。
    (清)王宏翰:《古今医史》(续增二卷,附录一卷),清抄本,台北“国家图书馆”藏。
    (清)王宏翰:《古今医史》(续增二卷,附录一卷),陆熙元抄本,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藏。
    (清)王宏翰:《四诊脉鉴大全》,康熙三十三年刻本,《续修四库全书》影印。
    (清)王宏翰:《性原广嗣》,康熙三十年刻本,云南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藏。
    (清)王宏翰著、贾克琳主编:《<性原广嗣>译注》,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7年。
    [意]艾儒略著、谢方校释:《<职方外纪>校释》,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比]南怀仁:《坤舆图说及其他一种》,王云五主编:《丛书集成初编》,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六年(1937)。
    (清)陈薰:《开天宝钥》,钟鸣旦等主编:《法国国家图书馆明清天主教文献》第11册,台北:利氏学社,2009年。
    (清)汤斌修,孙佩纂:(康熙)《吴县志》,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9年影印康熙三十年(1691)刻本。
    (清)陈梦雷等编:《古今图书集成》卷五百三十七“医术名流列传”,北京:中华书局、成都:巴蜀书社,1986年。
    (清)陈梦雷等编:《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五百十七“医术名流列传”,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2年。
    (清)赵晴初:《存存斋医话稿》,裘庆元辑:《珍本医书集成》(第4册)“医案杂著类”,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年。
    (汉)许慎:《说文解字》,(宋)徐铉校定,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
    (唐)杜淹:《文中子世家》,王云五总编:《万有文库》第一集,吴曾祺编:《涵芬楼古今文钞简编》第十三册,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18年(1929)。
    《旧唐书》卷一百九十“文苑传上”,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新唐书》卷一百九十六“隐逸”、卷二百零一“文苑传上”,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清实录》第4册《圣祖仁皇帝实录1》,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清朝文献通考》“四夷考”,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影印。
    (唐)瞿昙悉达:《开元占经》上,长沙:岳麓书社,1994年。
    (唐)封演:《说潮》,《全唐文》卷四四○,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宋)沈括:《梦溪笔谈·补笔谈》,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清)朱彝尊:《静志居诗话》,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明)韩霖著、孙尚扬等校注:《铎书》,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年。
    (明)黄省曾著、谢方点校:《西洋朝贡典录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清)李祖白:《天学传概》,《天主教东传文献续编》,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6年。
    [意]利玛窦著、朱维铮主编:《利玛窦中文著译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意]阳玛诺:《天问略》,李之藻辑:《天学初函》(五),台湾学生书局,1965年。
    (明)马欢著、冯承钧校注:《瀛涯胜览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
    (明)熊明遇:《格致草》,清顺治五年熊志学辑刻《函宇通》本,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明)熊人霖:《地纬》,清顺治五年熊志学辑刻《函宇通》本,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清]谢清高口述、杨炳南笔录、安京校释:《海录校释》,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
    (明)徐光启著、王重民辑:《徐光启集》,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
    (明)徐光启、李之藻、杨廷筠著、李天纲编注:《明末天主教三柱石文笺注——徐光启、李之藻、杨廷筠论教文集》,香港:道风书社,2007年
    (明)张燮著、谢方点校:《东西洋考》,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赵尔巽等:《清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
    (清)陈元龙:《格致镜原》,台北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清)邹驶:《地理方域考略》,《小方壶斋舆地丛抄再补编》第1帙,杭州古籍书店1985年影印。
    (清)王应奎:《柳南随笔》卷二,《清代史料笔记丛刊》,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清)朱沛文:《华洋脏象约纂·自叙》,光绪十九年(1893)佛山刊本。
    [葡]阳玛诺:《天文略》,《丛书集成初编》据艺海珠尘本影印,中华书局,1985年。
    [意]艾儒略:《性学桷述》,《耶稣会罗马档案馆明清天主教文献》第6册。
    [意]高一志:《空际格致》,《天主教东传文献三编》第二册。
    [意]龙华民:《地震解》,《法国国家图书馆明清天主教文献》第5册。
    [意]利玛窦:《经天该》,《丛书集成初编》据艺海珠尘本影印,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清)黄宗羲:《授时历故·授时历要法歌》,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年影印嘉业堂丛书本。
    (清)孙承泽:《天府广记》,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4年。
    (清)姚莹:《康輶纪行》,施培毅、徐寿凯点校,合肥:黄山书社,1990年。
    卢嘉锡总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史》,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
    曹允源等:(民国)《吴县志》卷五十八下“艺文考”,《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苏府县志辑11》,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
    范适:《明季西洋传入之医学》,中华医史学会钧石出版基金委员会刊,1943年。
    陈垣:《陈垣学术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吴泽:《陈垣史学论著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
    陈卫平:《第一页与胚胎——明清之际的中西文化比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2年。
    张赞臣编著:《中国历代医学史略》,上海:千顷堂书局,1954年。
    马继兴:《中医文献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年。
    刘星:《中医各家学说》,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年。
    黄龙祥主编:《针灸名著集成》,北京:华夏出版社,1996年。
    董少新:《形神之间——早期西洋医学入华史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鲁兆麟:《中医各家学说》上册,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87年。
    盛增秀编:《中西医汇通研究精华》,上海: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1993年。
    史兰华等编:《中国传统医学史》,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年。
    曹增友:《传教士与中国科学》,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
    樊洪业:《耶稣会士与中国科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
    韩琦:《中国科学技术的西传及其影响》,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
    张承友等:《明末清初中外科技交流研究》,北京:学苑出版社,1999年。
    周晓陆:《步天歌研究》,北京:中国书店,2004年。
    潘鼐:《中国恒星观测史》,北京:学林出版社,2009年。
    潘鼐:《中国古天文图录》,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9年。
    中国天文学史整理研究小组:《中国天文学史》,北京:科学出版社,1981年。
    江晓原:《12宫与28宿:世界历史上的星占学》,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年。
    江晓原、钮卫星:《天文西学东渐集》,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
    张柏春:《明清测天仪器之欧化:十七、十八世纪传入中国的欧洲天文仪器技术及其历史地位》,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
    黄时鉴、龚缨晏:《利玛窦世界地图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李孝聪:《欧洲收藏部分中文古地图叙录》,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6年。
    孙喆:《康雍乾时期舆图绘制与疆域形成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邹振环:《晚清西方地理学在中国》,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地学史组:《中国古代地理学史》,北京:科学出版 社,1984年。
    侯仁之:《中国古代地理学简史》,北京:科学出版社,1962年。
    王成组:《中国地理学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盛叙功:《西洋地理学史》,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
    石云涛:《早期中西交通与交流史稿》,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年。
    李国祥、杨昶等编:《明实录类纂·涉外史料类》,武汉:武汉出版社,1991年。
    陈佳荣、谢方、陆峻岭:《古代南海地名汇释》,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戴裔煊:《<明史·弗郎机传>笺正》,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
    杜文凯:《清代西人见闻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年。
    黄时鉴:《艾如略<万国全图>AB二本见读后记》,《黄时鉴文集》,上海:中西书局,2011年。
    计翔翔:《十七世纪中期汉学著作研究——以曾德昭<大中国志)和安文思<中国新志)为中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陈受颐:《中欧文化交流史论丛》,台湾商务印书馆,1970年。
    方豪:《方豪六十自定稿》,台湾学生书局,1969年。
    方豪:《中西交通史》,长沙:岳麓书社,1987年。
    方豪:《中国天主教史人物传》,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顾卫民:《中国天主教编年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
    何兆武:《中西文化交流史论》,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
    李炽昌主编:《文本实践与身份辨识——中国基督徒知识分子的中文著述(1583-1949)》,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孙尚扬、[比]钟鸣旦:《1840年前的中国基督教》,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年。
    [美]魏思齐(Zbigniew Wesolowski):《辅仁大学第四届汉学国际研讨会“中国宗教研究:现状与展望”论文集》,辅仁大学出版社,2007年。
    吴伯娅:《康雍乾三帝与西学东渐》,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年。
    张国刚:《明清传教士与欧洲汉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张维华:《明史欧洲四国传注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张西平:《中国与欧洲早期宗教和哲学交流史》,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年。
    张西平:《欧洲早期汉学史——中西文化交流与西方汉学的兴起》,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
    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编、谢方主编:《中西初识》,郑州大象出版社,1999年。
    张箭:《地理大发现研究(15-17世纪)》,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
    宋正海等:《中国古代海洋学史》,北京:海洋出版社,1989年。
    中国科学院地震工作委员会历史组编:《中国地震资料年表》,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年。
    吴忠良、刘宝诚编著:《地震学简史》,北京:地震出版社,1989年。
    辅仁神学著作编译会:《基督宗教——外语汉语神学词语汇编》,上海:天主教上海教区光启社,2007年。
    黄一农:《两头蛇——明末清初的第一代天主教徒》,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黄时鉴主编:《东西交流论谭》,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
    黄时鉴主编:《东西交流论谭》(第二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
    黄时鉴主编:《插图解说中西关系史年表》,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年。
    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第2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沈定平:《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
    萧若瑟:《天主教传行中国考》,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9年。
    徐海松:《清初士人与西学》,北京:东方出版社,2000年。
    徐宗泽:《中国天主教传教史概论》,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0年。
    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
    阎宗临:《中西交通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杨森富:《中国基督教史》,台湾商务印书馆,1984年。
    张国刚、吴莉苇:《中西文化关系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陈村富主编:《宗教与文化:早期基督教与教父哲学研究》,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年。
    左玉河:《中华文明·中国近代文明通论》,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年。
    叶德辉:《郋园论学书札·明教》,《丛书集成续编》第198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9年。
    龚鹏程:《晚明思潮》,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龚缨晏等:《西方人东来之后——地理大发现后的中西关系史专题研究》,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
    戚印平:《日本早期耶稣会史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
    戚印平:《东亚近世耶稣会史论集》,台北: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04年。
    戚印平:《远东耶稣会史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李天纲:《中国礼仪之争:历史·文献和意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李志军:《西学东渐与明清实学》,成都:巴蜀书社,2004年。
    林仁川、徐晓望:《明末清初中西文化冲突》,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林中泽:《晚明中西性伦理的相遇——以利玛窦<天主实义>和庞迪我<七克>为中心》,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
    庞乃明:《明代中国人的欧洲观》,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
    孙尚扬:《基督教与明末儒学》,北京:东方出版社,1994年。
    谭慧颖:《<西儒耳目资>源流辨析》,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
    王沉森:《晚明清初思想十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
    王漪:《明清之际中学之西渐》,台湾商务印书馆,1967年。
    张国刚:《从中西初识到礼仪之争——明清传教士与中西文化交流》,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
    吴莉苇:《当诺亚方舟遭遇伏羲神农:启蒙时代欧洲的中国上古史论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张国刚、吴莉苇:《启蒙时代欧洲的中国观:一个历史的巡礼与反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朱维铮:《走出中世纪(增订本)》,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
    朱维铮:《走出中世纪二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
    卓新平主编:《相遇与对话——明末清初中西文化交流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
    王俊义等:《清代学术与文化》,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3年。
    罗秉祥、谢文郁主编:《耶儒对谈,问题在哪里?》下册,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458-459页。
    上海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县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张耘田、陈巍主编:《苏州民国艺文志》(上),广陵书社,2005年。
    梅汝莉、李生荣:《中国科技教育史》,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
    Lawrence, I. Conrad et al.,The Western Medical Tradition:800 BC to 1800 AD,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5.
    Cook, H. J., Matters of Exchange:Commerce, Medicine and Science in the Dutch Golden Age,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2007
    Charles Ronan and Bonnie Oh,eds. East Meets West:the Jesuits in China,1582-1773.Loyola University Press.
    Harley, J. B. and Woodward, David, ed., The History of Cartography, Vol.1, Chicago & Lond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
    Buglio Lewis,"An Abridgement of the Life and Death of F. Gabriel Magaillans",in Magaillans ed.,A New History of China,1688.
    [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北京:科学出版社,1975-1978年。
    [葡]玛吉士辑译:《新释地理备考全书》,丛书集成新编第81册,台湾新丰出版公司,1985年。
    [美]余定国:《中国地图学史》,姜道章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荷]安国风:《欧几里得在中国:汉译<几何原本>的流传与影响》,纪志刚、郑诚、郑方磊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
    [法]安田朴、谢和耐等:《明清间入华耶稣会士和中西文化交流》,耿异译,成都:巴蜀书社,1993年。
    [法]安田朴:《中国文化西传欧洲史》,耿异译,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荷]威·伊·邦特库:《东印度航海记》,姚楠译,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
    [美]邓恩:《从利玛窦到汤若望——晚明的耶稣会传教士》,余三乐、石蓉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法]杜赫德:《耶稣会士中国书简集——中国回忆录ⅠⅡⅢ》,郑德弟等译,郑 州:大象出版社,2001年。
    [法]杜赫德:《耶稣会士中国书简集——中国回忆录ⅣⅤⅥ》,郑德弟等译,郑州:大象出版社,2005年。
    [法]费赖之:《在华耶稣会士列传及书目》,冯承钧译,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
    [英]赫德逊:《欧洲与中国——从古代到1800年的双方关系概述》,王遵仲等译,北京书局,1995年。
    [意]柯毅林:《晚明基督论》,王志成等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
    [意]利玛窦、[比]金尼阁:《利玛窦中国札记》,何高济等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
    [德]利奇温:《十八世纪中国与欧洲文化的接触》,朱杰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
    [美]孟德卫:《1500—1800:中西方的伟大相遇》,江文君等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年。
    [美]孟德卫:《灵与肉:山东的天主教,1650-1785》,潘琳译,郑州:大象出版社,2009年。
    [美]孟德卫:《奇异的国度:耶稣会适应政策及汉学的起源》,陈怡译,郑州:大象出版社,2010年。
    [西]闵明我:《上帝许给的土地——闵明我行记和礼仪之争》,何高济、吴翊楣译,郑州:大象出版社,2009年
    [葡]多默·皮列士:《东方志——从红海到中国》,何高济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
    [法]荣振华:《在华耶稣会士列传及书目补编》,耿升译,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
    [法]荣振华:《1620世纪入华天主教传教士列传》,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美]苏尔、诺尔编:《中国礼仪之争·西文文献一百篇1645-1941》,沈保义、顾卫民、朱静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美]魏若望编:《传教士.科学家·工程师·外交家南怀仁(1623-1688):鲁汶国 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法]谢和耐:《中国与基督教——中西文化的首次撞击》,耿升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比]钟鸣旦:《杨廷筠——明末天主教儒者》,香港圣神研究中心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美]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美]小本杰明·富兰克林·豪厄尔:《地震学史》,柳百琪译,北京:地震出版社,1998年。
    [美]Bruce A. Bolt:《地震九讲》,马杏垣等译,北京:地震出版社,2000年。
    [意]保罗:《十七世纪耶稣会士著作中的地名在中国的传播》,任继愈主编:《国际汉学》第十五辑,郑州:大象出版社,2007年,第238-261页。
    陈观胜:《利玛窦对中国地理学之贡献及影响》,《禹贡》1936年第3-4期。
    洪业:《考利玛窦的世界地图》,《禹贡》1936年第3-4期。
    霍有光:《<职方外纪>的地理学地位及当时地理知识的中西对比》,《中国科技史料》1996年第1期。
    张箭:《地理大发现在自然地理学方面的意义》,《自然科学史研究》1993年第2期。
    林东阳:《利玛窦的世界地图及其对明末士人社会的影响》,罗光主编:《纪念利玛窦来华四百周年中西文化交流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辅仁大学出版社,1983年,第312-378页。
    邹振环:《<职方外纪>:世界图像与海外猎奇》,《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第53-62页。
    吴莉苇:《欧洲人等级制世界地理观下的中国——兼论地图的思想史意义》,《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第188-203、208页及附图。
    谢方:《<职方外纪>和中国新世界地理观念的变化》,《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第15期。
    龚缨晏、马琼:《<函宇通>及其中的两幅世界地图》,《文史知识》2003年第4期。
    陈仁勇、李永金:《四体液说的兴衰史》,《科学月刊》1994年第1期。
    钟鸣旦:《昂布鲁瓦兹·帕雷<解剖学>之中译本》,《自然科学史研究》2002年第3期。
    孟庆云:《医籍真伪的考辨》,《中医药学报》1983年第6期。
    谢仲墨:《医书丛考》,《中医杂志》1958年第3期。
    牛亚华:《<医学原始>影印本补正》,《中医文献杂志》2007年第2期。
    董少新:《从艾儒略<性学桷述>看明末清初西医入华与影响模式》,《自然科学史研究》2007年第1期。
    郑金生、李建民:《现代中国医学史研究的源流》,《大陆杂志》1997年第6期。
    吴义雄:《晚清时期西方人体生理知识在华传播与本土化》,《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贾克琳、刘虹:《王宏翰及其<性原广嗣>》,《中医文献杂志》2006年第3期。
    杨奕望、吴鸿洲:《明末医家王宏翰生平著作和中西医汇通思考》,《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9年第11期。
    黄一农:《明末中西文化冲突之析探——以天主教徒王徵娶妾和殉国为例》,《世变、群体与个人——第一届全国历史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台北:台湾大学历史系,1996年。
    祝平一:《身体、灵魂与天主:明末清初西学中的人体知识》,《新史学》1996年第2期。
    韩琦:《“17世纪波兰耶稣会士在中国”国际会议在波兰克拉科夫召开》,《自然科学史研究研究》2010年第1期。
    沈渭滨:《重刊<蒲溪小志>前言》,《上海地方志》2002年第2期。
    黄时鉴:《明末清初天主教入华史的研究:范式的转变与汉文文献的利用》,荣新江、李孝聪主编:《中外关系史:新史料与新问题》,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9-14页。
    黄一农:《明末清初天主教传华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新史学》1996年第1期,第137—169页。
    计翔翔:《西方早期汉学试析》,《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第89-96页。
    计翔翔、马智慧:《西方语言中porcelain(瓷器)的跨文化语源研究》,《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李天纲:《17、18世纪的中西“年代学”问题》,《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第14-23页。
    汤开建:《顺治朝全国各地天主教教堂教友考略》,《清史研究》,2002年第3期,第106-115页。
    张西平:《明末清初中国天主教史研究的新进展》,载余三乐:《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明末清初北京天主教堂》,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5-8页。
    钟鸣旦:《基督教在华传播史研究的新趋势》,马琳译,中国人民大学基督教文化研究主编:《基督教文化学刊》第2辑,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9年,第243-285页。
    冯锦荣:《明末熊明遇父子与西学》,罗炳绵、刘健明主编:《明末清初华南地区历史人物研讨会论文集》,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1993年。
    邹振环:《西方地理学的学术挑战与中韩学人的应战——明末清初地理学汉文西书的东传及其在中韩文化史上的意义》,《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3期。
    牛汝辰、林宗坚:《明末清初我国测绘科技的人文社会背景分析——传教士与中国测绘科技的发展》,《测绘科学》2001年第1期。
    陈美东、陈晖:《明末清初西方地圆说在中国的传播与反响》,《中国科技史料》2000年第1期。
    张楠楠、石爱华:《西方传教士对中国地理学的影响》,《人文地理》2002年第1期。
    王成兴:《中国古代对潮汐的认识》,《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5期。
    石云里:《揭暄的潮汐学说》,《中国科按史料》1993年第1期。
    刘昭民:《最早传入中国的西方地震学知识》,《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第4期。
    黄兴涛:《西方地震知识在华早期传播与中国现代地震学的兴起》,《中国人民大 学学报》2008年第5期。
    佚名:《地震解》,《益闻录》第一百一号,1881年5月21日。
    佚名:《续地震解》,《益闻录》第一百二号,1881年5月28日。
    王立兴:《关于民间小历》,中国天文学史整理研究小组编:《科技史文集》第10辑《天文学史专辑(3)》,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年。
    竺可桢:《中国古代在天文学上的伟大贡献》,《竺可桢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年。
    徐光台:《利玛窦、李应试与<两仪玄览图>》,《汉学研究》第30卷第4期。
    徐光台:《明末清初西学对中国传统占星气的冲击与反应:以熊明遇<则草>与<格致草>为例》,《暨南史学》2005年第4辑。
    龚缨晏:《东海之滨谈天学——明清之际宁波天主教徒朱宗元的思想》,李英魁主编:《宁波与海上丝绸之路》,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
    刘耘华:《杂糅的信仰号情感世界——清初上海的天主教文人许缵曾再论》,《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黄文树:《阳明后学与利玛窦的交往及其涵义》,《汉学研究》2009年第3期,第127-158页
    Pingyi Chu, "Remembering Our Grand Tradition:Chourenzhuan and the Scientific Exchanges between China and Europe,1600-1800, " History of Science,41.2(2003):193-215.
    Nicolas Standaert,"The Construction of a Christian History in China",in:Xiaoxin Wu,ed.Encounters and Dialogues Changing Perspectives on Chinese-Western Exchanges from the Sixteenth to Eighteenth Centuries Nettetal,2005.
    Basalla, George, "The Spread of Western Science,"New Series, Vol.156, No.3775. May,1967
    Baldwin, Matha, "The Snakestone Experiments:An Early Modern Medical Debate", Isis, Vol.86, No.3 (Sep.,1995), pp.394-418
    Goldstone, Jack A. "Cultural Orthodoxy, Risk, and Innovation:The Divergence of East and West in the Early Modern World," Sociological Theory,Vol. 5, No.2 (Autumn,1987), pp.119-135
    Michel, Wolfgang, "Far East Medicine in Seventeenth and Early Eighteenth Century", Studies in Languages and Cultures,2005 (2), no.20, pp.67-82.
    洪健荣:《明清之际中国知识分子对西方地理学的反应——以熊人霖<地纬>为中心所作的分析》,台湾“清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98年5月。
    马琼:《熊人霖《地纬》研究》,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6月。
    薛清录主编:《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1年。
    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余瀛鳌、傅景华主编:《中医古籍珍本提要》,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2年。
    王瑞祥主编:《中国古医籍书目提要》(上),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9年。
    李经纬、孙学成编校:《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医家类及续编》,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
    刘时觉编注:《四库及续修四库医书总目》“藏象病机二·医学原始”,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年。
    郑天挺、吴泽、杨志玖主编:《中国历史大辞典》上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
    吴海林、李延沛编:《中国历史人物生卒年表》,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
    裘沛然主编:《中国医籍大辞典》,上海市: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
    赵法新、胡永信、雷新强等主编:《中医文献学辞典》,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0年。
    李经纬、余瀛鳌、欧永欣等主编:《中医大辞典》,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年。
    谢观等编:《中国医学大词典》,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4年。
    李经纬主编:《中医人物词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
    李云主编:《中医人名辞典》,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第856页。
    申畅等编:《中国目录学家辞典》,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367页。
    史仲文、胡晓林主编:《中华文化人物辞海·文化人物》,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8年。
    白晓朗、马建农主编:《古代名人字号辞典》,北京:中国书店,1996年。
    吴大真、余传隆总编,袁钟、图娅、彭泽邦等主编:《中医辞海》(上册),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9年。
    高希言主编:《中国针灸辞典》,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
    张大宁:《中医肾病学大辞典》,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3年。
    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编、李经纬、程之范主编:《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第七十六卷《医学史》,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