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间权力网络与台湾的民主进程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论文以台湾的民主政治为研究对象,分析为什么台湾平顺的民主转型却无法带来有效的民主运作?为回答这个问题,本论文分析1949年以后台湾社会结构的变化,以及这种结构变化对于民主转型过程和后转型期民主运作的影响。
     1945年台湾光复后,便进入了中国“国家建设”的大逻辑之中,在这个历史进程中,台湾在光复之初经历了“二二八”、土地改革和地方自治这三个重要的历史事件。“二二八”事件和土地改革使得传统台湾社会的中间结构——地主士绅阶级彻底瓦解。在地方自治中,一些热衷于地方选举的人士依靠传统的社会关系网络进行选票动员,国民党对这些地方精英采取既拉拢又限制的策略,由此形成地方派系。同时,在台湾经济发展过程中,民间资本日益壮大,并逐渐发展成为财团。由于国民党向下扎根的努力始终无法竟其功,使得地方派系和财团形成为台湾社会新的中间结构,其实力不断增大,并日益结合在一起,本论文将其称为“中间权力网络”。
     中间权力网络是国民党政权和民间社会之外的第三种权力结构,其与国民党政权以及与民间社会的互动机制主要是两个。第一个是经纪机制(broker),中间权力网络一方面是国民党政权动员民间社会的经纪,另一方面是民间社会保护自身利益的经纪,所以它在国民党政权和民间社会之间扮演一种“双重经纪”的角色,并从“双重经纪”中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第二个是“非正式政治”机制,即“关系”机制,中间权力网络无论是与国民党政权的互动,还是与“民间社会”的互动都不是制度性的,而是按照非制度性的直接人际互动模式来运作。
     1980年代,台湾内外政经局势发生重大变化,迫使“党国体制”向宪政民主回归。台湾的民主转型实际上要完成两个艰巨任务,实现“双重转型”,首先是党国体制向民主体制转型,再者是国民党这一按照列宁主义改组的革命型政党向民主选举的大众型政党转型。台湾之所以顺利完成这两大任务,实现政治转型的“软着陆”,中间权力网络在其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一方面,中间权力网络凭借其“经纪”机制和“关系”机制,有效抑制和化解农民运动和工人运动,让中产阶级(中小企业主和白领阶层)成为台湾1980年代风起云涌的社会运动的领导力量。台湾的中产阶级主张改良而反对革命,这给国民党驾驭民主转型留下了时间和空间。另一方面中间权力网络帮助国民党持续赢得地方和“中央”层级的选举,降低了国民党与公权力相分离的阻力,实现从“公权力”向“社会”的移动,从而促成了台湾的平顺民主转型。同时,在这一移动过程中,国民党逐步从革命型政党转变为大众选举型政党。
     但是中问权力网络在台湾民主转型过程中不断坐大,并对后转型期的民主运作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首先,中间权力网络主要是通过“经纪”机制和“关系”机制来进行选举动员,为了最大程度动员选票,就通过金钱甚至黑恶势力来巩固、强化和扩大其动员网络,让贿选买票现象日益普遍。其次,中间权力网络由于其“经纪”地位,必然要牺牲公权力的利益以谋取自己的利益,但是其与公权力的互动并不是制度性的,而是通过“私下交易”的方式,由此形成政商勾结和金权政治。第三,台湾社会存在“阶级动员”与“族群动员”这两种相互竞争的社会动员模式。为了缓解阶级动员,缓解民间社会对于金权政治的不满,中间权力网络直接推动了“族群动员”,让台湾的民主在一定程度上呈现为以省籍一族群动员为特征的民粹式民主。第四,通过中间权力网络的作用,台湾的金权政治和民粹主义结合在一起,一方面是诉诸省籍-族群的民粹动员,另一方面则是金权政治,由此台湾的公权力的治理能力大幅下降。所以,台湾在后转型期出现的民主困境,与其说是民主不成熟的现象,毋宁是中间权力网络的必然产物。
     台湾要走出民主困境,实现民主深化,必须加强公权力建设和公民社会建设。就前者而言,中间权力网络一方面通过“经纪”机制让公权力出现了“内卷化”发展的态势,另一方面通过“关系”机制侵蚀了民主政治的制度化建设。就后者而言,中间权力网络一方面不断强化其与民间社会的“感情”和“关系”,另一方面侵蚀民间社会朝向“合理化”组织的方向发展。虽然社会中不断形成各种社团组织,但是它们更多的是按照“经纪”机制和“关系”机制来运作的,而不是真正的公民社会团体。从这两个方面讲,中间权力网络将对台湾的民主深化形成抑制作用。而且由于台湾选举非常频繁,迫使政党必须不断进行基层动员,但是无论是国民党还是民进党,其基层组织非常薄弱,这就使得政党必须继续依靠中间权力网络进行基层动员,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无法形成对中间权力网络的有效替换。从这一意义上讲,台湾的民主困境可能长期化,并可能形成低质民主体制。
This dissertation is on democratic politics in Taiwan, studying why the smooth democratic transition can't bring an effective function of democracy? To answer this ques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nges of social structure in Taiwan since 1949, and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these changes to the democratic transition process and the democracy operations in post-transformation period.
     Taiwan has gone into the logic of China state-building since the recovery in 1945. And in the beginning of recovery, Taiwan experienced three important historical events, "228",land reform and local autonomy. After 228 and land reform, the traditional middle structure, i.e. gentry class, was completely collapsed.In local autonomy, some people who interested in local elections relied on traditional networks of social relations to mobilize votes.The KMT bought off the local elites on one hand, and limited them on the other.the local factions came into being. Meanwhile, the private capital grew in the process of Taiwan's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latter two grew in strength and became a third realm beyond the KMT party-state system and grass-roots society, I call it the middle powers.
     There are 2 mechanisms by which the middle powers interact with the party-state system and grass-roots society. The first one is broker mechanism.On one hand, the middle powers play a broker role with which party-state system mobilize grass-roots society, on the other, broker the interests of civil society. From such a"double brokerage" process, the middle powers maximize their own interests.The second mechanism is informal politics, i.e. Guanxi mechanism.That is non-institutional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
     In the 1980s, Taiwan's internal and external political and economic situation changed significantly, forcing the party-state system to return to constitutional democracy.
     In fact, Taiwan's democratic transition need accomplish two difficult tasks and achieve a "double transformation".The first task is party-state system transit to democracy, and the second is the KMT transit to democratic elections party. The middle powers play a key role in the successful political transition and help Taiwan regime realize"soft landing".On the one hand, the middle powers inhibited and dissolved the peasants and the labor movement by virtue of its "broker" as well as "Guanxi" mechanism,so that the middle class(SME owners and white-collar) became the leading force of social movements in 1980s.Taiwan's middle class standed to improvement and opposed the revolution, which left the KMT time and space to control the democratizing process.On the other, middle powers helped the KMT continue to win local and "central" elections, reduce the resistance of the KMT separating from state and moving from a "state" to "society".And thus it contributed to the smooth democratic transition in Taiwan. Meanwhile, in the process of moving, the KMT transited to democratic elections party.
     However, the middle powers have been expanding in the process of democratic transition, and brought a series of negative effects to post-transition democracy operation.
     Firstly, the middle powers rely mainly the "broker" and "Guanxi" mechanism to mobilize votes.In order to maximize the mobilization of votes, the middle powers have to consolidate, strengthen and expand its network by money or even evil forces. Thus the phenomenon of bribery tickets increases.Secondly, the middle powers hurt the public interests to pursue their own interests, but its interaction with the public power is not by institutional process, but by "private transaction" approach, thus collusion and money politics come into being. Thirdly, there are two competing models of social mobilization, i.e. "class mobilization" and "ethnic mobilization" in Taiwan. In order to alleviate class mobilization and resolve the discontent to the money politics, the middle powers promote the "ethnic mobilization".This leads to populist-style democracy in Taiwan. Fourth, the populist mobilization and money politics cause governance capacity of Taiwan authorities fall significantly. The democratic troubles in post-transition are rather the inevitable product of the middle powers than a phenomenon of immature democracy.
     In order to go out of democratic troubles and deepen democracy, Taiwan must strengthen public power and civil society building. In the former case, the middle powers make public power to a "involution" development momentum with "broker" mechanism, on the other hand, it erode the democracy and institutionalization through the "Guanxi" mechanism.In the latter case, the middle powers strengthen their "Renqing" and "Guanxi" with grass-roots society. Although various community organizations evolves, but they are would rather in accordance with "brokers" and "Guanxi" mechanism than genuine civil society groups.So the middle powers may inhibit democracy deepening and cause long-term plight of Taiwan's democracy.
引文
1 The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s Index of Democracy 2008, http://graphics.eiu.com/PDF/Democracy%20Index%202008.pdf
    2引自《参考消息》2010年3月20日,版3。
    3亨廷顿:《第三波》,刘军宁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第353页。
    4亨廷顿:“民主的第三波”,刘军宁编:《民主与民主化》,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364页。
    5王绍光:《民主四讲》,三联书店,2008年,第74页。
    6拉里·戴蒙德:“第三波过去了吗?”,刘军宁编:《民主与民主化》,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403页。
    7朱云汉:“从党国体制到支配性一党体制:国民党与台湾的民主转型”,陈明通、郑永年编《两岸基层选举与政治社会变迁》,台北:月旦出版社,1998年,第261-286页。
    8亨廷顿:《第三波》,刘军宁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第321页。
    9林茨、斯泰潘:《民主转型与巩固的问题》,孙龙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6页。
    10亨廷顿:《第三波》,刘军宁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第43页。
    11 Potter, David,"Explaining Democratization."in David Potter et al. (eds.) Democratization. Cambridge:Polity Press.1997,p.6.
    13 Potter, David," Explaining Democratization." in David Potter et al. (eds.) Democratization. Cambridge:Polity Press.1997,pp10-22.
    14田弘茂:《大转型—中华民国的政治和社会变迁》,台北:时报文化,1989年,第31-60页。
    15高棣民:“台湾民主化的巩固”,田弘茂编:《新兴民主的机遇与挑战》,台北:业强出版社,1997年,第292-342页。
    16引自郭建平,“台湾政治转型成因研究综述”,《现代台湾研究》,2006年第2期。
    17 Cheng, Tung-jen and Stephan Haggard"Regime Transformation in Taiwan:Theoretical and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in Tung-jen Cheng and Stephan Haggard (eds.),Political Change in Taiwan. Boulder:Lynne Rienner.1992, p2. Potter, David "Democratization at the Same Time in South Korea and Taiwan." in David Potter et al.(eds.) Democratization. Cambridge:Polity Press.1997. p.219.
    18萧全政:《台湾新思维:国民主义》,台北:时英,1995年,第7-20页。
    19参见孙代尧:“威权政体及其转型:理论模型与研究途径”,《文史哲》,2003年第5期,第144-150页。
    20 Potter, David," Explaining Democratization." in David Potter et al.(eds.) Democratization. Cambridge:Polity Press.1997,pp10-22.
    21田弘茂:“台湾民主巩固的展望”,田弘茂等编,《新兴民主的机遇与挑战》,台北:业强出版社,1997年,第245-246页。
    22 Cheng, Tung-jen and Stephan Haggard" Regime Transformation in Taiwan:Theoretical and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in Tung-jen Cheng and Stephan Haggard (eds.), Political Change in Taiwan.. Boulder:Lynne Rienner.1992, pp.12-18.
    23参见孙代尧:《台湾威权体制及其转型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24 Chou, Yangsun and Andrew J. Nathan "Democratizing Transition in Taiwan." Asian Survey,Vol.27(1987), No.3 (March):pp.283-289.
    25王振寰:“台湾的政治转型与反对运动”,《台湾社会研究季刊》(台湾),第2卷(1989年)第1期,第94-107页。
    26黄德福:《民主进步党与台湾地区政治民主化》,台北:时英,1992年,第135页。
    27徐振国:“组合主义与经济发展:台湾威权体制的蜕变与发展”,李复甸编,《中国的民主前途:台湾地区政治民主化的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民主文教基金会,1991年,第27页。
    28 Hu, Fu and Yun-han Chu" Electoral Competition and Political Democratization." in Tun-jen Cheng and Stephan Haggard (eds.) Political Change in Taiwan. Boulder:Lynne Rienner.1992:pp.177-206.
    29 Liu,Yih-jiun The Election-Driven Democratic Transformation: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Ph.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Chicago.1991, pp.11-20.
    30[美]巴林顿·摩尔:《民主和独裁的社会起源》,拓夫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第348-349页。
    31“中产阶级”的概念在西方国家的文献中,主要是指介于大资本家与劳工之间的社会阶层。有关台湾“中产阶级”的界定,学者并没有准确一致的看法,但基本上包含了“旧中产阶级”和“新中产阶级”两类,新中产阶级主要是以技能、学历、文凭为取向的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而旧中产阶级,则主要是指自自营小店东和自雇作业者。(参见萧新煌:《变迁中台湾社会的中产阶级》,台北:巨流,1989年,第6页。)
    32参见姜南扬:《台湾政治转型之谜》,北京:文津出版社,1993年。
    44王振寰:“台湾式的民主:一些观察”,《民众日报》(台湾),1993年11月15日。
    46 Richard Rose, Doh Chull Shin, Democratization backwards:The problem of third-wave democracies, British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2001,31 (2),331-354.
    47 Michael Bratton, State building and democratization in Sub-Saharan Africa:Forward, backword, or together? Afrobarometer Working Papers (2004) (43).
    48 G.O'Donnell, Why the rule of law matters, Journal of Democracy.2004,15(4),32-46.
    49 L. Diamond & L. Morlino, The quality of democracy:An overview, Journal of Democracy,2004,15(4),20-31.
    50 Michael Bratton,State building and democratization in Sub-Saharan Africa:Forward, backword,or together? Afrobarometer Working Papers (2004) (43).
    51胡佛:“政治结构与民主运作”,《思想》(台湾),第13期(2009年)。
    52朱云汉:“台湾民主发展的困境与挑战”,《台湾民主季刊》第1卷第1期,2004年3月。
    53朱云汉:“台湾民主发展的困境与挑战”,《台湾民主季刊》第1卷第1期,2004年3月。
    54金耀基:“中国的现代性与民主发展的前景:论民主与文化的关系”,殷海光基金会主编,《民主转型?台湾现象》,台北:桂冠,1998年,第15页。
    55石之瑜:“代议制与中国的公民文化”,《政治科学论丛》(台湾),第7期,1996年5月,第57-72页。
    56王振寰、钱永祥:“迈向新国家?民粹威权主义的形成与民主问题”,《台湾社会研究季刊》1995年8月,总第20期。
    57参见黄光国:《民粹亡台论》,北京:中国友谊出版社,1997年。
    58海哥德、考夫曼:《民主化转型的政治经济分析》,张大军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134-137页。
    59 Edwards, B. and M. Foley. Civil society and social Capital. In B. Edwards, M.Foley, and M.Diani (eds.), Beyond Tocqueville:Civil Society and Social Capital Debate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Hanover, NH:University press of New England.2001, pp.5-6.
    60 Walzer,Michael.The Concept of Civil Society. In Michael Walzer (ed.) Toward a Global Civil Society. Oxford: Berghahn.1995. pp.7-27.
    61李丁讚:“民主社会如何可能?二十年台湾经验的反省”,《思想》,第11期(2009),第135-139页。
    62李丁讚:“台湾民主困境的社会根源”,《台湾社会研究季刊》,第65期,2007年3月。
    63汤志杰:“民主社会的结构可能性条件”,《思想》,第11期。
    64黄长玲:“关于民主社会的几点想法”,《思想》,第11期。
    65颜厥安:“民主社会的合法性与正当性”,《思想》,第11期。
    66 Heller, Patrick.Degrees of Democracy:Some Comparative Lessons from India. World Politics.2000,Vol.52(4), pp.484-519.
    68亨廷顿:《第三波》,刘军宁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第43页。
    69吴乃德、林佳龙:“中产阶级与民主改革:现实或神话?”,萧新煌:《变迁中台湾社会的中产阶级》,台北:巨流,1989年,第217-232页。
    70高承恕:“对当前台湾‘中产阶级’的几点观察”,萧新煌主编:《变迁中台湾社会的中产阶级》,台北:巨流,1989年,第28-29页。
    71参见杨国枢、瞿海源《台湾地区社会变迁基本调查》,台北:“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1993年。
    72张茂桂:“台湾的政治转型与政治的‘族群化’过程”,施正锋编《族群政治与政策》,台北:前卫,1997年,第40页。
    73郝时远:“台湾的‘族群’与‘族群政治’析论”,《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80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
    84罗威廉:“晚清帝国的‘市民社会’问题”,黄宗智主编,《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181-182页。
    85黄宗智:“中国的‘公共领域’与‘市民社会’”,黄宗智主编,《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260页。
    86黄宗智:“中国的‘公共领域’与‘市民社会’”,黄宗智主编,《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260页。
    87杨念群:《中层理论——东西方思想会通下的中国史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16页。
    88黄宗智:“中国的‘公共领域’与‘市民社会’”,黄宗智主编,《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270页。
    89白吉尔:《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1911-1937年)》,张富强、许世芬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90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四辑,上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396页。
    91郑起东:“近代的绅权与官权”,《二十一世纪》(香港),2002年10月号
    93参见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王福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4-5,10-11,15-16,22,24,190-191页。
    94 Mary B. Rankin, Elite Activism and Political Transformation in China:Zhejiang Province,1865-1911.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6, pp.15-30,92-135.
    95参见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王福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8-37页。
    96张瑞成编:《抗战时期收复台湾之重要言论》。台北市: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1990年,第149页。
    99《台湾省行政纪要》,台湾省政府统计处出版,1947年10月1日,第15页。
    100陈师孟等:《解构党国资本主义》,台北:澄社,1991年,第28页。
    101“行政院”研究二二八事件小组:《二二八事件研究报告》,台北:时报文化出版,1994年,第25-26
    104“行政院”研究“二二八事件”小组:《二二八事件研究报告》,台北:时报文化出版公司1994年,第267页。
    105褚静涛:《二二八事件实录》(下),台北:海峡学术出版社,2007年,第450页。
    106 Thomas Gold. The State and Society of Taiwan Miracle, New York, M.E. Sharpe, Inc.1986, p51.
    107韩石泉:《六十回忆》,转引自黄俊杰:《战后台湾的转型及其展望》,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07年初版二刷,第60页。
    108郑梓:《台湾省参议会史研究(1946-1951)》,转引自黄俊杰:《战后台湾的转型及其展望》,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07年初版二刷,第60页。
    109吴乃德、陈明通:“政权转移和精英流动:台湾地方政治精英的历史形成”,赖泽涵主编,《台湾光复初期历史》,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1993年,第303-331页。
    110巴林顿·摩尔:《民主与专制的社会起源》,拓夫、张东东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第149页。
    111陈诚:《台湾土地改革纪要》,台北:中华书局,1961年,第10页。
    112当时的“公地”面积共计有181000甲,相当于175500公顷,约占光复是台湾总耕地面积的21%。见陈诚:《台湾土地改革纪要》,台北:中华书局,1961年,第10页。
    113戴国辉:“台湾‘经济奇迹’及其代价”,《台湾研究》,1989年,第3期,第71页。
    114黄俊杰:《战后台湾的转型及其展望》,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07年初版二刷,第58-65页。
    115黄俊杰:《中国农村复兴联合委员会史料汇编》,台北:三民书局,1991年,第2-4页。
    116郑牧心:《台湾议会政治40年》,台北:自力晚报社,1987年,第130页。
    117郑梓:《台湾省参议会史研究(1946-1951)》,转引自黄俊杰:《战后台湾的转型及其展望》,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07年初版二刷,第60页。
    118叶荣钟:“杖履追随四十年”,林献堂先生纪念集编纂委员会编:《林献堂先生纪念集》,台北:海峡学术出版社,2005年,第3卷,第109页。
    119陈诚:《台湾土地改革纪要》,台北:中华书局1961年,第204-205页。
    120 Yang, Martin M. C. Socio-Economic results of Land Reform in Taiwan. Honolulu:East-West Centre Press.1970-238.引自王宏仁:“一九五○年代的台湾阶级结构与流动初探”,《台湾社会研究季刊》(台湾),1999年12月,总第36期,第22页。
    121刘进庆:《战后台湾经济分析》,王宏仁等译,台北:人间出版社,1992年,第239页。
    122 Yang, Martin M. C. Socio-Economic results of Land Reform in Taiwan. Honolulu:East-West Centre Press. 1970.241.
    123蒋永敬,《国民党兴衰史》,台北: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120页。
    128许福明:《中国国民党的改造(1950-1952)》,台北:正中书局,1986年,第57-58页。
    129许福明:《中国国民党的改造(1950-1952)》,台北:正中书局,1986年,第90页。
    130茅家琦等:《中国国民党史》,厦门:鹭江出版社,2005年,第805页。
    131龚宜君:《‘外来政权’与本土社会:改造后国民党政权社会基础的形成(1950-1969)》,台北:稻乡,1998年,
    132姚人多:“政权转移之治理性:战后国民党政权对日治时代保甲制度的承袭与转化”,《台湾社会学》(台湾),第15期,2008年6月,第82页。
    133孙中山:“中国同盟会革命方略”,《孙中山全集》第一卷,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297页。
    134孙中山:“在浙江省议会的演说”,《孙中山全集》第三卷,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345页。
    135孙中山:“地方自治实施法”,《孙中山全集》第五卷,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220页。
    136孙中山:“国民政府建国大纲”,《孙中山全集》第九卷,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126-129页。
    137高立夫:《海岛中国》艾思明译,台北:洞察出版社,1987年,第62页。
    138孙代尧:《台湾威权体制及其转型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80页。
    143孙代尧:《台湾威权体制及其转型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8页。
    144 Cheng Tun-jen, Democratising the Quasi-Leninist Regime in Taiwan. World Politics.1989., XLI-4.
    145郑晓时:《政体与军队:台湾文武关系(1950-1987)的一个分析架构》,《人文及社会科学集刊》,1992年,第5卷第1期。
    153姚礼明:《在东西方的结合点上——台湾政治体制变迁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年,第194页。
    154姚人多:“政权转移之治理性:战后国民党政权对日治时代保甲制度的承袭与转化”,《台湾社会学》,第15期,2008年6月,第79-82页。
    155最具代表性的论证,参见Nai-the Wu,"The Politics of a Regime Patronage System",第五章;若林正丈著,《台湾:分裂国家与民主化》,洪金珠、许佩贤等译;陈明通,《派系政治与台湾政治变迁》,1995年版;廖忠俊,《台湾地方派系的形成发展与质变》,台北:允晨文化,1997年。
    156李毓芳:“对消弭地方派系问题应有的认识”,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编印,《中央半月刊》,第70期(1955年11月16日),第11页。
    157赵永茂:《台湾地方政治的变迁与特质》,台北:翰芦。1997年。
    158蔡明慧、张茂桂:“地方派系的形成与变迁-河口镇的个案研究”,《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学所集刊》(台湾),第77期(1994年),第125-156页。
    159高永光:“‘城乡差距’与‘地方派系影响力’之研究—1998年台北县县议员与乡镇市长选举的个案分析”,《选举研究》(台湾),第7卷(2000年)第1期,第53-85页。
    160钟道明:《国民党苗栗县民众服务站关系网络之研究》,台中:逢甲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硕士论文,2004年,第32页。
    161 Jacobs, Bruce. Local Politics in a Rural Chinese Cultural Setting:A Field Study of Mazu Township, Taiwan. Camberra:Contemporary China Center, Australia NationalUniversity.1980. pp.114-146.
    162吴文星:《日据时期台湾社会领导阶层之研究》,台北:正中,1992年,第374页。
    163赵永茂:《台湾地方政治的变迁与特质》,台北:翰芦,1997年,第239页。
    164陈介玄:“派系网络、桩脚网络及俗民网络—论台湾地方派系形成之社会意义”,东海大学东亚社会经济研究中心编,《地方社会》,台北:联经,第33页。
    165陈明通、林继文:“台湾地方选举的起源与国家社会关系的转变”,陈明通、郑永年编,《两岸基层选举与政治社会变迁》,台北:月旦,1998年,第42-46页。
    166陈明通:《派系政治与台湾政治变迁》,台北:月旦,1995年,第150页。
    169林忠正:“威权主义下弱势团体的相互剥削的循环”,萧新煌等著:《垄断与剥削:威权主义的政治经济分析》,台湾研究基金会印,1989年,第167页。
    170刘进庆:“新兴工业国的发展和新经济阶层”,《五月评论》1988年7月号,第13页。
    171刘进庆:《战后台湾经济分析》,日本:东京大学出版社1975年,转引自黄嘉树:《国民党在台湾》,南海出版公司1991年版,第117页。
    172参见廖本源:“陈诚与王永庆相辅相成——陈诚为台湾企业民营化奠基”,《财讯》(台湾)第48期,1986年3月号,第40页。
    173李国鼎:《台湾经济发展背后的政策演变》,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5页。
    174李国鼎:《台湾经济高速发展的经验》,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266-267页。
    175放松管制绝不意味着自由放任。正如萧全政所指出的,这个时期的政策“事实上隐含政府与企业间紧密的结合……而强调以出口顺差带动经济发展并累积外汇的重商主义色调”。(参见萧全政:《台湾地区的新重商主义》,台北:国家政策研究资料中心,1989年,第74-75页。)
    176黄嘉树:《国民党在台湾》,海口:南海出版公司,1991年,第128页。
    177陈师孟等:《解构党国资本主义——论台湾官营事业之民营化》,台北:澄社,1991年,第23-25页。
    178 Gary Hamilton, Organization and Market Processes in Taiwan's Capitalist economy. In Marco Orru, Nicole W. Biggart, and Gary G Hamilton eds. The Economic Organization of East Asian Capitalism, Thousands Oakes, CA: Sage.1997. pp.237-295.
    179赵永茂:“台湾地方派系的发展与政治民主化的关系”,《政治科学论丛》(台湾),第7期,1996年,第45-47页。
    180赵永茂:《台湾地方政治的变迁与特质》,台北:翰芦,1997年,第210-211页。
    181王振寰:“台湾式的民主:一些观察”,台湾《民众日报》,1993年11月15日。
    182王明辉:“从台湾地方选举现象谈台湾‘民间社会”,《思与言》,第32卷(1994)第4期,第174页。
    183陈明通、朱云汉:“区域性联合独占经济、地方派系与省议员选举:一项省议员候选人背景资料的分析”,《国家科学委员会研究汇刊:人文及社会科学》第2卷第1期,台北:“国科会”出版,第二卷第一期,1992年,第85页。
    184黄宗昊:“台湾政商关系的演变:历史制度论分析”,《问题与研究》(台湾),第43卷(2004年)第4期,第44页。
    185 Shiau, Chyuan-Jenq " Elections and the Changing State-Business Relationship." In Hung-mao Tien (ed.) Taiwan's Electoral Politics and Democratic Transition. Armonk, N.Y.:M.E. Sharpe.1996. pp.215-218.
    186陈明通:《派系政治与台湾政治变迁》,台北:月旦,1995年,第109页。
    187陈明通、朱云汉:“区域性联合独占经济、地方派系与省议员选举:一项省议员候选人背景资料的分析”,《国家科学委员会研究汇刊:人文及社会科学》第2卷第1期,台北:“国科会”,1992年,第90页。
    188赵永茂:“台湾地方自治发展中政治生态的转变及其特质:一九八○年代的分析”,《政治科学论丛》(台湾),第五期,1994年,第104-105页。
    189朱云汉:“寡占经济与威权政治体制”,《垄断与剥削:威权主义的政治经济分析》,台湾研究基金会,1989,第151页。
    190王振寰:“台湾新政商关系的形成与政治转型”,《台湾社会研究季刊》,总第14期,1993年3月,第137-138页。
    191赵永茂:“非都会区之黑道与选举之关系”,《理论与政策》(台湾),第八卷(1994年)第四期,第88页。
    192陈东升:《金权城市:地方派系、财团与台北都会发展的社会学分析》,台北:巨流,1995年,第145-156页。
    209丁仁方:《威权统合主义:理论、发展、与转型》,台北:时英,1999页,第108-111页。
    210 Douglas Chalmers, "Associative Networks:New Structures of Representation for the Popular Sectors?" in Douglas Chalmers et al. eds.,The New Politics of Inequality in Latin America. N.Y.: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543-582.
    211参见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王福明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8-36页。
    213迈克尔·詹森、威廉·梅克林:“企业理论:管理行动、代理成本与所有权结构”,陈郁编《所有权、控制权与激励——代理经济学文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5-6页。
    214陈明通、林继文:“台湾地方选举的起源与国家社会关系转变”,陈明通、郑永年编,《两岸基层选举与政治社会变迁》,台北:月旦出版社,1998年,第58页。
    215沈国屏:《派系、反对势力与地方政权的转型:高雄县的个案研究》,台湾东海大学社会学研究所硕士诊文,1993年,第69-73页。
    225王明辉:“从台湾地方选举现象谈台湾‘民问社会’”,《思与言》(台湾),第32卷(1994)第4期,第176-179页。
    226尹仲容:《我对台湾经济的看法(续篇)》,台北:“行政院”经设会,1973年,第67页。
    227李国鼎:《台湾经纪发展背后的政策演变》,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5页。
    228孙代尧:《台湾威权体制及其转型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154-155页。
    230刘进庆:《台湾战后经济分析》,台北:人间,1991年,第308页。
    231段承璞:《台湾战后经济》,台北:人间,1994年,第214-223页。
    232施常熟:“银行董监事传奇——退休官员、地方政客与企业家合谱的乐章”,《财讯》总第42期,1985年,第58页。
    233王朝枝:《台湾工业团体特质与演变之探讨》,台北:政治大学中山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博士论文,1990年,第129-130页。
    234王振寰:《谁统治台湾》,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96年,第114-118页。
    235徐瑞希:《政商关系解读》,台北:远流出版公司,1991年,第100-101页。
    236陈介玄:《协力网络与生活结构》,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94年,第324页。
    237 Scalapino, Robert A.,Informal Politics in East Asia:Introduction, Asian Survey Vol.36(1996), No.3(March), p227.
    238 Tsou, Tang, Chinese Politics at the Top:Factionalism or Informal Politics? Balance-of-Power Politics or A Game to Win All? The China Journal. No.34(1995 July),p102.
    239认为台湾中间权力网络逐渐从特殊主义向普遍主义转变的研究有,赵永茂:“台湾地方派系的发展与政治民主化的关系”,陈文俊编:《台湾的民主化:回顾、检讨、展望》,高雄:中山大学政治学研究所,1996年,第285页。丁仁方:“统合化、半侍从结构与台湾地方派系的转型”,《政治科学论丛》,1999年,第73页。
    240孙立平:“‘关系’、社会关系与社会结构”,《社会学研究》,1996年第5期。
    241黄光国:《儒家关系主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6-10页。
    242 YANG.C.F.(杨中芳),Psychocultural foundations of informal groups:The issues of loyalty, sincerity, and trust.Informal politics in East Asia.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243杨宜音:“‘自己人’:信任建构过程的个案研究”,《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2期;杨宜音:“‘自己人’:一项有关中国人关系分类的个案研究”,《本土心理学研究》2000年,总第13期。
    247 Nathan, J. Andrew A Factionalism Model for CCP Politics, China Quarterly No.53(1973 January-March), p44.
    248陈明通:《派系政治与台湾政治变迁》,台北:月旦出版社,1995年,第132页。
    249朱云汉:“寡占经济与威权政治体制”,吴忠吉等,《垄断与剥削:威权主义的政治经济分析》。台北:台湾研究基金会,1989年,第151页。
    250陈明通、林继文:“台湾地方选举的起源与国家社会关系转变”,陈明通、郑永年编,《两岸基层选举与政治社会变迁》,台北:月旦出版社,1998年,第55页。
    251王朝枝:《台湾工业团体特质与演变之探讨》,台北:政治大学中山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博士论文,1990年。
    252韦伯:《经济与社会》,商务印书馆,林荣远译,1997年,第238页。
    253韦伯:《经济与社会》,商务印书馆,林荣远译,1997年,第239页。
    254李普赛特:《政治人》,张绍宗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55页。
    255引自蒂利:“发动战争与缔造国家类似于有组织的犯罪”,彼得·埃文斯等,《找回国家》,方力维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第231-232页。
    256蒂利:“发动战争与缔造国家类似于有组织的犯罪”,彼得·埃文斯等,《找回国家》,方力维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第232页。
    257蒂利:“发动战争与缔造国家类似于有组织的犯罪”,彼得·埃文斯等,《找回国家》,方力维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第253页。
    258若林正丈:《台湾:分裂国家与民主化》,洪金株、许佩贤译,台北:月旦,2004年,第184-185页
    259“行政院”主计处编:《中华民国台湾地区国民经济动向统计季报》,1987年8月,第46页。转引自刘金元《中华民国戒严时期之政治发展:1949—1987》,政治作战学校政治研究所硕士论文,1986年,第137页。
    260依阿姆斯登(Alice Amsden)的估算,1964-1965年间台湾农民购买肥料的价格为日本、荷兰、比利时、美国甚至印度农民所付的1.4倍。(参见阿姆斯登:“台湾地区的经济发展”,彼得·埃文斯等《找回国家》,方力维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第115页。)
    261陈玉玺:《台湾的依附型发展:依附型发展及其社会政治后果:台湾个案研究》,台北:人间出版,1994年,第208页。
    262“中华民国”统计网,http://www.stat.gov.tw
    266李筱峰:《台湾民主运动四十年》,台北:自立晚报出版社,1987,第127页。
    267陈世宏、张建隆主编:《战后台湾民主运动史料汇编(三)从党外助选团到党外总部》,台北县:国史馆出版社,2001年,第147页。
    270萧新煌:“台湾新兴社会运动的剖析”,萧新煌等《垄断与剥削:威权主义的政治经济分析》,台北:台湾研究基金会,1989年。
    271张茂桂:《社会运动与政治转化》,台北:业强,1994年。
    272台湾《经济日报》1989年1月4日。
    273台湾《财讯》1990年5月号。
    279吕亚力:“政治自由化及民主化发展”,高英茂编,《台湾经验新阶段:持续与创新》,台北:二十一世纪基金会,1991年,第3页。
    282叶俊荣:《民主转型与宪法变迁》,台北:元照出版公司,2003年,第38页。
    283柳金财:“民进党的态度论述与大陆政策:过程、转型与发展”。(台湾)《东亚季刊》,第31卷第2期,2000年春季。
    284王甫昌:“台湾反对运动的共识动员:一九七九至一九八九年两次挑战高峰的比较”,《台湾政治学刊》创刊号,1996年7月。
    285吴乃德:“国家认同与政治支持:民进党的理解与误解”,台湾《民众日报》,1996年8月13-15日。
    286台湾《中国时报》,1992年1月7日
    287台湾《中国时报》,1992年1月20日
    288徐博东:《透析台湾民进党》,北京:台海出版社,2003年,第112-113页。
    289亨廷顿:《第三波》,刘军宁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第153页。
    290 Ts'ai Ling and Ramon H. Myers, "Surviving the Rough-and-Tumble of Presidential Politics in an Emerging Democracy, The 1990 Elections in Taiwan", China Quarterly,1992 No.129, p123.转引自邓正来《国家与社会:中国市民社会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45页。
    293陈玉玺:《台湾的依附型发展:依附型发展及其社会政治后果:台湾个案研究》,台北:人间出版,1994年,第208页。
    294廖正宏、黄俊杰、萧新煌:《光复后台湾农业政策的演变:历史与社会的分析》,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1986年,第297页。
    295黄俊杰:“农民运动与当前农民政治意识的觉醒”,廖正宏、黄俊杰,《战后台湾农民价值取向的转变》,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92年,第152页。
    296何海兵:“试析台湾新兴农民运动”,《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第84-90页。
    303赵永茂、黄琼文:“台湾威权体制转型前后农会派系变迁之研究”,《政治科学论丛》,第13期,第187页。
    304黄德福、刘宗华:“农会与地方政治:以台中县与高雄县为例”,《选举研究》(台湾),第2卷第2期。
    305李永炽:“一九五○、六○年代的台湾工会形态”,载于澄社编《台湾民主自由的曲折历程》,台北:自立晚报社,1992年,第247-252页。
    306孙代尧:《台湾威权体制及其转型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146页。
    307张茂桂:《社会运动与政治转化》,台北:业强出版社,1994年,第58-59页。
    308王振寰:《资本,劳工,与国家机器》,台北:台湾社会研究丛刊-04,1993年,第110页。
    309赵刚:“工运与民主——对远化工会组织过程的反思”,《台湾社会研究季刊》,总第24期,1996年11月,第25页。
    310 Michael Hanagan and Charles Stephenson, The Skilled Workers and Working-Class Protest. Social Science History,1980, Vol4(1), p7.
    311郑敦仁、海格德:“台湾政权的转变:理论与比较观点”,张京育主编,《中华民国民主化——过程、制度与影响》,台北: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1992年,第16页。
    312张景涵等:“台湾社会力分析”,《大学杂志》第43期,1971年7月。
    313《夏潮论坛》编辑部:“党外杂志发展历程及其社会背景分析”,《夏潮论坛》1988年第10期。
    318关中:《我们为理想而奋斗》,台北:尚登出版社,1990年,第31-32页。
    319李晚村:“林洋港炮轰初选制,关中动肝火反击”,《新新闻周刊》第107期(1989),第26-28页。
    320参见朱云汉:“寡占经济与威权政治体制”,萧新煌主编,《垄断与剥削:威权主义的政治经济分析》,台北:台湾研究基金会,1989年,第139-160。
    321赵永茂:“新政党政治形势对台湾地方派系政治的冲击:彰化县与高雄县个案及一般变动趋势分析”,《政治科学论丛》(台湾),第14卷(2001年),第153-182页。
    322国民党经常通过权与钱来摆平党内反弹或拉拢地方派系。根据郝柏村所述,“在党内重要会议,李主席曾对党内选举提名安排,引起反弹所做的指示是:‘要钱给钱,要位子给位子’。这使得在场的人听了难以置信。”(参见王力行:《无愧——郝柏村的政治之旅》,台北:天下文化,1994年,第222页。)
    323邱丽珍:《国民党党营经济事业发展历史之研究:1945-1996》,台湾大学政治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7年,第129页。
    324梁永煌等:《拍卖国民党:党产大清算》,台北:财讯出版社,2000年,第98-100页。
    326许甘霖:“政治支配或市场逻辑——‘党营事业’概念的再检讨”,(台湾)《台湾社会研究季刊》第28期,1997年。
    327《财讯》(台湾),1991年。
    328刘进庆:《台湾战后经济分析》,王宏仁,林继文,李明俊译,台北:人间,1992年,第314-317页。
    329台湾《工商时报》,1997年1月5日。
    330许甘霖:“政治支配或市场逻辑——‘党营事业’概念的再检讨”,《台湾社会研究季刊》(台湾),总第28期,1997年。
    333田弘茂:《大转型:中华民国的政治和社会变迁》,李晴晖等译,台北:时报出版社,1989年,第96页。
    334梁钦尧:《政治发展与政党转型:中国国民党民主化之研究》,台北:台湾大学政治研究所硕士论文,1990年,第100页。
    335梁钦尧:《政治发展与政党转型:中国国民党民主化之研究》,台北:台湾大学政治研究所硕士论文,1990年,第97页。
    336梁钦尧:《政治发展与政党转型:中国国民党民主化之研究》,台北:台湾大学政治研究所硕士论文,1990年,第98页。
    337梁钦尧:《政治发展与政党转型:中国国民党民主化之研究》,台北:台湾大学政治研究所硕士论文,1990年,第98-99页。
    338黄源谋:《中国国民党之转型: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研究》,台北:台湾大学三民主义研究所硕士论文,1994年,第36页。
    339王业立:《比较选举制度》,台北:五南,2007年四版二刷,第146-151页。
    340黄炎东:《中国国民党与中国政党政治》,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85年,第229-280页。
    341葛永光:《政党政治与民主发展》,台北:空中大学,1996年,第52页
    342倪炎元:《南韩与台湾威权政体转型之比较研究》,台北:政治大学政治学研究所博士论文,1993年,第205页。
    343齐光裕:《中华民国的宪政发展——民国三十八年以来的宪法变迁》,台北:扬智文化,1998年,第13-14页。
    344姚礼明:《在东西方的结合点上——台湾政治体制变迁研究》,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年,第145页。
    345倪炎元:《南韩与台湾威权政体转型之比较研究》,政治大学政治学研究所博士论文,1993年,第153页。
    346海哥德,考夫曼:《民主化转型的政治经济分析》,张大军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298页。
    347常燕生、辛旗主编:《转型期的台湾政治》,华艺出版社,1990年,第37页。
    348张友骅著:《李登辉军权革命》,台北:新高地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4年,第297页。
    349苏进强:“列宁式政权民主化过程中的军政关系”,林佳龙、邱泽齐主编《两岸党国体制与民主发展》,台北:月旦出版社,1999年,第221页。
    350苏进强:“列宁式政权民主化过程中的军政关系”,林佳龙、邱泽齐主编《两岸党国体制与民主发展》,台北:月旦出版社,1999年,第221页。
    351苏进强:“列宁式政权民主化过程中的军政关系”,林佳龙、邱泽齐主编《两岸党国体制与民主发展》,台北:月旦出版社,1999年,第222页。
    352陈明通:《派系政治与台湾政治变迁》,台北:月旦,1995年,第150-152页。
    353陈明通:《派系政治与台湾政治变迁》,台北:月旦,1995年,第228-233页。
    354赵永茂:《台湾地方政治的变迁与特质》,台北:翰芦,1997,第239页。
    355陈明通:《派系政治与台湾政治变迁》,台北:月旦,1995年,第109页。
    356陈明通:《派系政治与台湾政治变迁》,台北:月旦,1995年,第19页。
    357陈明通、朱云汉:“区域性联合独占经济、地方派系与省议员选举:一项省议员候选人背景资料的分析”,《国家科学委员会研究汇刊:人文及社会科学》,第2卷(1992年)第1期,第80-90页。
    358赵永茂:“地方政治生态与地方行政的关系”,《中国地方自治》(台湾),第51卷(1998)11期,第4-6页
    359陈东升:“地方派系、黑道与地方政治”,民主进步党中央党部政策委员会主办“黑道、派系与财阀问题”研讨会,1999年,第8页。
    360陈东升:《金权城市:地方派系、财团与台北都会发展的社会学分析》,台北:巨流,1995年,第155-158页。
    361赵永茂,“台湾地方派系的发展与政治民主化的关系”,陈文俊编,《台湾的民主化:回顾、检讨、展望》,高雄:国立中山大学政治学研究所,1996年,第285-287页。
    362陈明通:《派系政治与台湾政治变迁》,台北:月旦,1995年,第237-238页。
    363徐永明、陈鸿章:“地方派系与国民党:衰化还是深化”,《台湾社会学》(台湾),第8期(2004年12月),第页。
    364王业立:《比较选举制度》,台北:五南,2007年四版二刷,第146-151页。
    366例如,被国民党提名的“立委”候选人,其初选排名在提名额度之内者占84.2%。(参见周祖诚:“国民党初选制度的效应”,《理论与政策》,第七卷(1993)第二期,第69-95页。)
    367刘淑慧:“国民党党内提名方式的演变(1950-1994)”,《国家政策双周刊》,总第92期(1994年),第 6-7页。
    368刘淑慧:“国民党党内提名方式的演变(1950-1994)",《国家政策双周刊》,总第92期(1994年),第6页。
    369周祖诚:“国民党初选制度的效应”,《理论与政策》,第七卷(1993)第二期,第41-46页。
    370刘淑慧:“国民党党内提名方式的演变(1950-1994)”,《国家政策双周刊》,总第92期(1994年),第7页。
    371王业立:“选举、民主化与地方派系”,《选举研究》(台湾),第5卷(1998)第1期,第78-79页。
    372瞿宛文:“后威权下再论‘民营化”,《台湾社会研究季刊》(台湾),第53期(2004年)
    373李泽澄:《台湾证券市场之权力运作》,台湾大学政治学所硕士论文,1997年,第95页。
    374黄宗昊:“台湾政商关系的演变:历史制度论分析”,《问题与研究》(台湾)第43卷(2004)第4期。
    375瞿宛文、洪嘉瑜:“自由化与企业集团化的趋势”,《台湾社会研究季刊》(台湾),第47期(2002年),第40页。
    376陈明通:“台湾地区政商关系之演变”,《国家政策双周刊》(台湾),第37期(1992年),第4-5页。
    377王振寰:《谁统治台湾?》,台北:巨流,1996年,第74-79页。
    378徐瑞希:《政商关系解读》,台北:远流,1991年,第73-74页。
    379陈明通:《派系政治与台湾政治变迁》,台北:月旦,1995年,第240-241页。
    380王振寰:《谁统治台湾》,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96年,第149页。
    381萧有镇:《立法委员为谁立法:台湾地区民选立委的权力结构分析》,(台湾)东海大学社会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5年,第25页。
    382康添财、郑金川:“立委金权关系全面解剖”,《商业周刊》(台湾),第587期(1999年2/15-2/28),第35-37页。
    383沈国屏:《派系、反对势力与地方政权的转型:高雄县的个案研究》,东海大学社会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3年,第69-73页。
    385陈介玄:“派系网络、桩脚网络及俗民网络—论台湾地方派系形成之社会意义”,东海大学东亚社会经济研究中心编,《地方社会》,台北:联经,1994年,第33页。
    386赵永茂:“台湾地方派系的发展与政治民主化的关系”,陈文俊编,《台湾的民主化:回顾、检讨、展望》,高雄:国立中山大学政治学研究所,1996年,第282页。
    387赵永茂:“台湾地方派系的发展与政治民主化的关系”,陈文俊编,《台湾的民主化:回顾、检讨、展望》,高雄:国立中山大学政治学研究所,1996年,页285-287。
    388王振寰、沈国屏、黄新高:“谁统治地方社会:高雄县个案研究”,台中:东海大学社会学研究所“地方社会与地方政治”专题研讨会,1994年,第4-7页。
    389 Scott, James C.(1972)Patron-Client Politics and Political Change in Southeast Asia..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66 No.1 (March):pp.93-94
    390吴芳铭:《地方派系的结盟与分化变迁之研究》,中正大学政治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6年,第116-117页。
    391张茂桂、蔡明惠:“地方派系的形成与变迁河口镇的个案研究”,《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集刊》(台湾),第七十七期,1994年6月,第125-156页。
    392赵永茂、黄琼文:“台湾威权体制转型前后农会派系特质变迁之研究:云林县水林乡农会一九七○及一九九○年代为例之比较分析”,《政治科学论丛》(台湾),第十三期,2000年,第165-200页。
    393 Mikael Mattlin, Party Opportunism among Local Politicians after Taiwan's Power Transition, East Asia, Vol. 23(2006), No. 1,pp.68-85.
    394许信良:“挑战李登辉”,《新新闻》(台湾),1995年,第40-42页。
    395黄东益:“政党政治发展与地方派系运作”,高雄:中山大学政治系学术研讨会论文,2001年12月29日。
    396高永光:“二十一世纪台湾地方派系的发展”,台北:政治大学中山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2002年两岸政治与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2002年。
    399参见项昌权:《台湾地方选举之分析与检讨》,台北:商务印书馆,1971年。
    400赵永茂:“民进党内部的黑金及派系政治”,《国家政策论坛》(台湾),第1卷第4期。
    401金小川主编:《打破僵局——未来两岸关系的走向》,北京:华文出版社,2000年,第204-205页。
    402赵永茂:“台湾地方黑道之形成背景及其与选举之关系”,《理论与政策》(台湾),第7卷第2期。
    403赵永茂:《台湾地方政治的变迁与特质》,台北:翰芦,1997年,第216-217页。
    404 Bosco, Joseph 1992"Taiwan Factions:Guanxi, Patronage, and the State in Local Politics." Ethnology,31(2): 169-170.
    405郑昆山等:《我国贿选犯罪之成因分析与防制贿选犯罪对策之研究》,台北:“法务部”委托研究计划期末报告,2000年,第133-134页。
    406参见邱英智:《台湾地区公职人员选举贿选问题之研究》,东海大学政治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6年,第54-85页;王奕彬:《台湾地区选举风气之探讨—兼论“彩券式竞选行为”》,政治大学中山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7,第55-78页;蔡明惠:《台湾乡镇派系与政治变迁》,台北:洪叶文化,1998年,第107-108页。
    407吴俊昌:《贿选行为之研究—从交换理论分析》。中山大学中山学术研究所硕士论文,1993年,第75-79页;王奕彬:《台湾地区选举风气之探讨—兼论‘彩券式竞选行为’》,政治大学中山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7年,第131-132页。
    408邱英智:《台湾地区公职人员选举贿选问题之研究》,东海大学政治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6年,第71-72页。
    409江大树:“国民党地方政权应除旧布新—查察贿选的影响评估”,《国家政策双周刊》(台湾),第84期(1994),第10-13页。
    410有关具体情形可参见台湾“法务部调查局”编印的《“中华民国八十三年”廉政工作年报》,台北,1995年。
    411邱英智:《台湾地区公职人员选举贿选问题之研究》。
    412参见台湾《联合报》和《中国时报》1994年2月28日—3月31日的相关报道。
    413资料来源:台湾“司法院”网站
    418陈国霖:《腐败:台湾政治与经济实况揭秘》,台北:商周,2004年,第20-21页。
    419“罗福助咆哮:猫不在老鼠就作怪”,台湾《中国时报》,2001年10月4日,A3版。
    420 "Mining for 'Black Gold'" Taipei Times,2000,April 23, p.9.
    421黄光国:“斩断民代、情治人员和腐败的三角关系”,《联合月刊》(台湾)第41期(1984年12月),第23页。
    422黄玄铭:《战后台湾黑道的政治分析》,台湾大学政治学所硕士学位论文,1996年。
    423吴重礼:“候选人贿选动机之分析”,《理论与政策》,第14卷(2000年)第1期,第2-7页。
    424陈明通、朱云汉:“区域性联合独占经济、地方派系与省议员选举:一项省议员候选人背景资料的分析”,国家科学委员会研究汇刊:《人文及社会科学》。第2卷(1992年)第1期,第85-88页。
    425黄德福:“政党竞争与政治民主化”。收于蔡政文编,《国家发展大战略》,台北:国家发展基金会,1996年,第30-34页。
    427陈国霖:《腐败:台湾政治与经济实况揭秘》,台北:商周,2004年,第197页。
    428涂一卿:《台湾地方派系之社会基础——以嘉义县地方派系为例》,台湾东海大学社会学研究所博士学位论文,1994年,第46-48页。
    429涂一卿:《台湾地方派系之社会基础——以嘉义县地方派系为例》,台湾东海大学社会学研究所博士学位论文,1994年,第48-50页。
    430赵永茂:“从地方治理论台湾地方政治发展的基本问题”,《政治科学论丛》(台湾),总第三十一期(2007年3月)。
    431涂一卿:《台湾地方派系之社会基础——以嘉义县地方派系为例》,台湾东海大学社会学研究所博士学位论文,1994年,第66-67页。
    432涂一卿:《台湾地方派系之社会基础——以嘉义县地方派系为例》,台湾东海大学社会学研究所博士学位论文,1994年,第67-72页。
    433廖忠俊:《台湾地方派系的形成发展与质变》,台北:允晨,1997年,第177-178页。
    434丁仁方:“废除乡镇市级选举对地方政经生态的冲击”,台北:《国家政策双周刊》,第171期。
    435罗聪钦:《选举买票与资金回收——以公共工程为例》,台湾世新大学行政管理学系硕士论文,2002年。
    436赵永茂:“民进党内部的黑金及派系政治”,《国家政策论坛》(台湾),第1卷第4期。
    437蔡宏明:“金权政治的公共监督”,《工商杂志》(台湾),第42期(1994年1月),第60-62页。
    438何怀硕:“金权政治的隐忧”,《中国时报》(台湾),1992年3月28日。
    439廖达琪:“‘橡皮图章’如何转变为‘河东狮吼’?——立法院在台湾民主化过程中角色转变之探究(1950-2000)”,《人文及社会科学集刊》(台湾),第17卷第2期(2005年6月)。
    440王铭义:《群贤楼里的咖啡政治》,台北:允晨文化,1991年,第199-207页。
    441陈国霖:《腐败:台湾政治与经济实况揭秘》,台北:商周,2004年,第240-241页。
    442参见民进党政策白皮书编纂小组,《民进党政策白皮书(纲领篇)》(“民进党经济发展的政策主张”),台北:民进党中央党部,1993年。
    449雷倩:“财团红不让——九局‘金改’大戏后的台湾金融版图”,黄贤智主编:《反贪有理》台北:米罗文化有限公司,2006年,第93页。
    451李辉:《嵌入性腐败与政绩驱动的地方国家——基于“红方集团”破产腐败案的研究》,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第27-28页。
    452王振寰:《谁统治台湾?转型中的国家机器与权力结构》,台北:巨流。1996年,第144-150页。
    453王振寰:《谁统治台湾?转型中的国家机器与权力结构》,台北:巨流。1996年,第152页。
    454王振寰:《谁统治台湾?转型中的国家机器与权力结构》,台北:巨流。1996年,第155-156页。
    455谭淑珍:“二十九位亿万富翁金光闪闪进驻立法院”,《新新闻周刊》,第456A期(1995年12月3日-9日),第110-112页。
    456李明轩:“争钱夺权混战立法院”,《天下》(台湾),第235期(2000年12月1日),第74页。
    457康添财、郑金川:“立委金权关系全面解剖”,《商业周刊》,第587期(1999年2/15-2/28),第32-34页。
    458陈明通:“政体转型与派系黑金政治发展”。民主进步党中央党部政策委员会主办“黑道、派系与财阀问题”研讨会,1999年,第10-11页。
    459梁永煌等:《拍卖国民党——党产大清算》,台北:财讯出版社,2000年,第106-107页。
    460参见《中国时报》2006年6月13-19日的相关报道。
    461俞可平:“现代化进程中的民粹主义”,《战略与管理》1997年第一期,第89页。
    462邓志松:“民主社会中的民粹运动:一个理论面的探讨”,台湾政治学会第七届年会暨“跨越2000年的政治学研究:两岸学者讨论”研究会论文集,台北:台湾政治学会,2000年。
    463林毓生:“论台湾民主发展的形式、实质、与前景——为纪念殷海光先生逝世三十三周年而作”,《二十一世纪》(香港),2003年1月号,总第10期。
    464吴铭彦:“台湾应回顾裴隆的民粹主义”,《联合早报》(新加坡),2005年12月1日。
    465亨廷顿:《第三波——二十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刘军宁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第8页。
    466引自胡全威:“恶紫夺朱:台湾民主政治中的‘民粹’”,http://www.npf.org.tw/PUBLICATION/NS/093/NS-R-093-001.htm
    467吴乃德:“认同冲突和政治信任”,《台湾社会学》(台湾),第4期,2002年12月。
    468王茹:“李登辉的权威人格与台湾的新强人政治”,《台湾研究集刊》,1999年
    469王振寰、钱永祥:<迈向新国家?——民粹威权主义的形成与民主问题>,《台湾社会研究季刊》,第20期(1995年8月),页30。
    470王振寰、钱永祥:“迈向新国家?民粹威权主义的形成与民主问题”,《台湾社会研究季刊》,第20期(1995年8月),第17-55页。
    471许介鳞:《李登辉与台湾政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179页。
    472钮汉章、李锦春:“台湾地区民主政治的劣质发展”,《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4年第一期。
    473黄光国:《民粹亡台论》,北京,中国友谊出版社,1997年,第10-11页。
    474康宁祥:“如何促进台湾的进步与和谐”,《台湾政论》(台湾),1975年,第一期,第4-6页。
    476吴介民:《政治转型期的社会抗议:台湾1980年代》,台湾大学硕士论文,1990年,第45页。
    477萧新煌:“台湾新兴社会运动的剖析”,萧新煌等著《垄断与剥削:维权主义的政治经济分析》,台北:台湾研究基金会,1989年。
    481郭正亮:《民进党转型之痛》,台北:天下,1998年。
    482阿姆斯登:“台湾地区的经济发展”,彼得·埃文斯等,《找回国家》,方力维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第134页。
    485《中央日报》(台湾),1972年5月10日。
    486王振寰:“台湾的政治转型与新政商关系的形成”,《台湾社会研究季刊》,第14期(1993年),第148-150页。
    487王力行:《无愧:郝柏村的政治之旅》,台北:天下,1994年,第205页。
    488王振寰:“迈向新国家?民粹威权主义的形成与民主问题”。《台湾社会研究季刊》,第20期(1995年8月),第30页。
    489陈启清:《国家权力结构的解构与重组》,台湾《国政评论》090-356号,2001年12月10日。
    490早期学术界的主张与评论,可参见陈师孟等,《解构党国资本主义》,台北:澄社,1991年;瞿宛文,“国家与台湾资本主义的发展——评论解构党国资本主义》”,《台湾社会研究季刊》,第20期(1995年),第151-175页。
    491张晋芬:“私有化符合谁的利益:检视台湾公营事业所有权移转的社会效果”,《台湾社会研究季刊》,第3期(1999年7月),第125-126页。
    492张晋芬:“私有化符合谁的利益:检视台湾公营事业所有权移转的社会效果”,《台湾社会研究季刊》,第3期(1999年7月),第137-138页。
    493赵永茂:“民进党内部的黑金及派系政治”,台北:《国家政策论坛》第一卷第四期,2001年。
    494赵永茂:“民进党内部的黑金及派系政治”,台北:《国家政策论坛》第一卷第四期,2001年。
    495陈雅琪:《基层金融机构改革与台湾黑金政治的削弱——关于台中县的案例研究》,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
    496澄社:“请问总统,政府改革了什么?检验民进党执政四年的改革成效”,澄社官方网站,2004年7月11日。
    497 Stephen D. Krasner,1984,"Review Article:Approaches to the State:Alternative Conceptions and Historical Dynamics."Comparative Politics,16(2), p.224-5
    498彼得·埃文斯等:《找回国家》,方力维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第7页。
    499弗朗西斯·福山:《国家构建:21世纪的国家治理与世界秩序》,黄胜强、许铭原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7页。
    500王绍光:《民主四讲》,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第132-133页
    501 Michael Bratton, State building and democratization in Sub-Saharan Africa:Forward, backword, or together? Afrobarometer Working Papers (2004) (43).
    502 G.. O'Donnell, Why the rule of law matters, Journal of Democracy.2004,15(4),32-46.
    503 L. Diamond & L. Morlino, The quality of democracy:An overview, Journal of Democracy,2004,15(4),20-31.
    504 Michael Bratton, State building and democratization in Sub-Saharan Africa:Forward, backword, or together? Afrobarometer Working Papers (2004) (43).
    505赵鼎新:“民主的生命力、局限与中国的出路”,《领导者》,第18期。
    506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53-157页。
    507 Schmitter, Philippe C."Civil Society:East and West." in Larry Diamond et al.(eds.) Consolidating the Third Wave.1997.p.240.
    508 Schmitter, Philippe C." Civil Society:East and West." in Larry Diamond et al.(eds.) Consolidating the Third Wave.1997.pp.242-243.
    509引自朱云汉,“全球第三波民主化的反思”,发表于台北“跨世纪台湾民主发展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1996年,第14页。
    510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刘为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
    511 Olson, Mancur(1982). The Rise and Decline of Nations:Economic Growth, Stagflation, and Social Rigidities. New Haven, CT:Yale University Press.
    512 Tarrow, Sidney. "Making Social Sciences Work Across Space and Time:A Critical Reflection on Putnam's Making Democracy Work."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90(1996), No.2:394-395.
    513 Schmitter, Phillippe. "The Consolidation of Democracy and Representation of Social Groups." 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 Vol.35(1992), No.4/5:437.
    514 Levi, Margaret. "Social and Unsocial Capital:A Review Essay of Robert Putnam's Making Democracy Work." Politics and Society, Vol.24(1996), No.1:49-51.
    515 Putnam, Robert D. Bowling Alone:The Collapse and Revival of American Community. New York:Simon and Schuster.2000.p.20.
    516格伦斯基编:《社会分层》(第2版),王俊等译,华夏出版社,2005年,第392-401页。
    517 Putnam, Robert D. Bowling Alone:The Collapse and Revival of American Community. New York:Simon and Schuster.2000.p.22.
    518 Anheier, Helmut (2003). "Movement Development and Organizing Networks:The Role of'Single Members in the German Nazi Party,1925-30." In Mario Diani and Doug McAdam (eds.), Social Movements and Networks: Relational Approaches to Collective Action (pp.49-74).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519 Putnam, Robert D. Bowling Alone:The Collapse and Revival of American Community. New York:Simon and Schuster.2000.p.342,358.
    520 Putnam, Robert D. Bowling Alone:The Collapse and Revival of American Community. New York:Simon and Schuster. 2000.p.23.
    521 Hardin, Russell(1995). One For All:The Logic of Group Conflict. Princeton, 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p.70-71.
    522杨国枢:“中国人性格与行为的形成及蜕变”,朱岑楼主编:《我国社会的变迁与发展》,台北:东大图书,1986年,第237-239页。
    523林毓生:“当前文化发展的困境及其解决之道”,劭玉铭编《理念与实践--国内当前文化发展之检讨与展望》,台北:联经,1994年,第12页。
    524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30页。
    527廖达琪等:“修宪对立法院功能与角色之影响”,《台湾民主季刊》,第三卷第一期(2006年3月),第27-58页。
    528盛杏湲,黄士豪:“台湾民众为什么讨厌立法院”,《台湾民主季刊》,第三卷第三期(2006年9月),第85-128页。
    529丁仁方:“非正式政治与地方决策”,陈文俊主编:《海峡两岸地方政府与政治》,中山大学,1999年,第469-493页。
    530邓正来:《国家与社会:中国市民社会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48页。
    531钱永祥:“公共领域在台湾:一页论述史的解读与借鉴”,李丁讚:《公共领域在台湾:困境与契机》,台北:桂冠,2003年,第6页。
    532余英时:“民主化更新整装待发:从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看二十一世纪中国民主化的前途”,《联合报》(台湾),1993年3月28日,第3版。
    533吕亚力:“政治自由化与民主化”,江炳伦编:《挑战与响应:七O年代台湾的巨变》,台北:自由基金会,1993年,第211页。
    534陈其南:《公民意识与台湾政治发展》,台北:允晨文化,1992年,第4-5页。
    535甘阳:“‘民间社会’概念批判”,《中国论坛》(台湾),32卷(1991)第2期,第68页。
    536吴介民、李丁讚:“传递共通感受:林合社区公共修辞模式的分析”,《台湾社会学》(台湾),第9期(2005年6月),第126-133页。
    537胡佛等:《选民的投票行为》,台北:“中央选举委员会”,1993年,第119页。
    538石之瑜:“代议制与中国的公民文化”。《政治科学论丛》(台湾),第7期(1996年5月),第62页。
    539杨国枢:“中国人性格与行为的形成及蜕变”,朱岑楼主编《我国社会的变迁与发展》,台北:东大图书,1986年,第237-239页。
    540林毓生:“当前文化发展的困境及其解决之道”,载于劭玉铭编《理念与实践——国内当前文化发展之检讨与展望》,台北:联经,1994年,第14页。
    541林毓生:“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历史月刊》(台湾),第99期(1996),第79页。
    542李丁讚:“权利与共善:从暨大复学案谈对社区主义的反思”,收于黄荣村等,迈向公与义的社会(下),台北:时报文化,2000年,第62页。
    543陈秋坤:“从地方自主谈社区再造”,收于黄荣村等,迈向公与义的社会(下),台北:时报文化。2000年,第77-78页。
    544“选流氓”,台湾《世界日报》,1999年6月27日,A6。
    545以下可以参见陈国霖:《腐败:台湾政治与经济实况揭秘》,台北:商周,2004年,第199-207页。
    546赵永茂:《台湾地方政治的变迁与特质》,台北:翰芦图书,1998。
    547赵慕嵩:“黑色这条路,漂白有好处”,台湾《时报周刊》第838期(1994),第42页。
    548罗聪钦:《选举买票与资金回收——以公共工程为例》,台湾世新大学行政管理学系硕士论文,2002年。
    549陈国霖:《腐败:台湾政治与经济实况揭秘》,台北:商周,2004年,第141-144页。
    550陈阳德:“从台湾地方意识到公民意识谈地方自治的重建”,台湾政治学会:台湾政治学会第二届年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5年,第271页。
    551林毓生:“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历史月刊》(台湾),第99期(1996年),第77页。
    552林毓生:“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历史月刊》(台湾),第99期(1996年),第80页。
    553丁仁杰:《社会脉络中的助人行为:台湾佛教慈济功德会个案研究》,台北:联经,1999年,第372页。
    554陈忠信:“台湾社会传统与现代因素的竞赛:公民社会出现了吗?”,收于黄荣村等,《迈向公与义的社会》(下),台北:时报文化,2000年,第24-25页。
    555刘佩怡:《台湾发展经验中的国家、地方派系、信用合作社的三角结构分析》,台北:政治大学政治学研究所博士论文,2002年,第19页。
    556张茂桂、陈俊杰:“现代化、地方派系与地方选举投票率之关系—自由派理论的再讨论”,中国政治学会:《“投票行为、选举文化研讨会”论文集》,1986年。
    557黄德福:“现代化、选举竞争与地方派系:1992年立法委员选举的分析”,《选举研究》(台湾),第一期, 1994年5月,第89页。
    558曾国钧:《地方政治生态与市地重划关系之研究:以台中市为例》,东海大学公共事务硕士在职专班硕士论文,2001年,第79-95页。
    559陈俊升:《都市化程度对地方派系影响力影响之研究——以台南市与高雄市为例》,长荣大学土地管理与开发学系硕士论文,2004年。
    560江欣彦:“‘关系’的解构或重组——剖析‘都会化’效应对地方派系的冲击”,“地方自治与民主发展:2008年选后台湾地方政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8年。
    561张瑞昌、何荣幸、尹乃菁:“地方派系、政治家族已非选战主流”,《中国时报》(台湾),2001.11.12。
    562徐永明、陈鸿章:“地方派系在国民党:衰退还是深化?”,《台湾社会学》(台湾),第8期(2004年12月),第页。
    563王金寿:“瓦解中的地方派系”,台湾社会学(台湾),总第7期,2004年6月。
    564高永光:“二十一世纪台湾地方派系的发展”,台北:政治大学中山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2002年两岸政治与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2002年。
    565陈怡如:《政党竞争与地方派系转型之研究—以台北县中和市的个案分析(1985-2002)》,台北:世新大学行政管理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02年,第102-103页。
    566台湾《中国时报》,2008年1月11日。
    Jacobs, Bruce.中国政治联盟特殊关系的初步模式:台湾乡镇中的人情和关系[A].见:黄光国.中国人的权力游戏[M].台北:巨流,1988:85-140.
    Juan Linz.极权和威权政权[A],陈文俊译,见F. Greenstein, N.Polsby.总体政治论[M].台北:幼狮文化事业公司,1983:227-546.
    阿姆斯登.台湾地区的经济发展[A].见:彼得·埃文斯等.找回国家[M].方力维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9:
    埃文斯等.找回国家[M].方力维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9.
    白吉尔,《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1911-1937年)》[M].张富强、许世芬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蔡慧玉.‘国家内卷化’论争:再论政府与社会的理论架构[A].见:“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认同与国家:近代中西历史的比较论文集[C].南港:“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4.
    蔡宏明.金权政治的公共监督[J].工商杂志(台湾),1994,(42).
    蔡明惠.台湾乡镇派系与政治变迁:河口镇“山顶”与“街仔”的争斗[M].台北:洪叶文化,1998.
    蔡明慧、张茂桂.地方派系的形成与变迁-河口镇的个案研究[J].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学所集刊(台湾),1994,(77):125-156.
    蔡渊洯.清代台湾基层政治体系中非正式结构之发展[A].见: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推行委员会.中国近代现代史论集(第二十九编近代历史上的台湾)[C].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
    曹沛霖.制度纵横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常燕生、辛旗.转型期的台湾政治[M].北京:华艺出版社,1990.
    陈诚.台湾土地改革纪要[M].台北:中华书局,1961.
    陈东升.金权城市:地方派系、财团与台北都会发展的社会学分析[M].台北:巨流,1995.
    陈东升.地方派系、黑道与地方政治[A].见:民主进步党中央党部政策委员会主办“黑道、派系与财阀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1999:25-41.
    陈介玄.协力网络与生活结构[M].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94.
    陈介玄.派系网络、桩脚网络及俗民网络—论台湾地方派系形成之社会意义[A]”,东海大学东亚社会经济研究中心编,《地方社会》[M].台北:联经,1994.
    陈启清.国家权力结构的解构与重组[J].国政评论(台湾)第090-356号,2001年12月10日.
    陈师孟等.解构党国资本主义[M].台北:澄社,1991.
    陈雅琪.基层金融机构改革与台湾黑金政治的削弱——关于台中县的案例研究[D],北京: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硕士论文,2002:
    陈其南.公民意识与台湾政治发展[M].台北:允晨文化,1992.
    陈国霖.腐败:台湾政治与经济实况揭秘[M].台北:台北:商周,2004.
    陈阳德.从台湾地方意识到公民意识谈地方自治的重建[A]台湾政治学会:台湾政治学会第二届年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5.
    陈忠信.台湾社会传统与现代因素的竞赛:公民社会出现了吗?[A].见:黄荣村.迈向公与义的社会(下)[M].台北:时报文化,2000.
    陈俊升.都市化程度对地方派系影响力影响之研究——以台南市与高雄市为例[D].长荣大 学土地管理与开发学系硕士论文,2004:
    陈怡如.政党竞争与地方派系转型之研究—以台北县中和市的个案分析(1985-2002)[D].台北:世新大学行政管理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02:
    陈秋坤.从地方自主谈社区再造[A].见:黄荣村等.迈向公与义的社会(下)[M].台北:时报文化,2000.
    陈明通.台湾地区政商关系之演变[J].国家政策双周刊(台湾),1992,(37).
    陈明通.派系政治与台湾政治变迁[M].台北:月旦,1995.
    陈明通.政体转型与派系黑金政治发展[A].民主进步党中央党部政策委员会.“黑道、派系与财阀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1999.
    陈明通,林继文.台湾地方选举的起源与国家社会关系转变[A].见:陈明通,郑永年.两岸基层选举与政治社会变迁[M].台北:月旦出版社,1998.
    陈明通,朱云汉.区域性联合独占经济、地方派系与省议员选举:一项省议员候选人背景资料的分析[J].国家科学委员会研究汇刊:人文及社会科学(台湾).1992,2(1).
    陈世荣.清代北桃园的地方精英及‘公共空间’[J].政大历史学报(台湾).2001,(18).
    陈世宏,张建隆.从党外助选团到党外总部[M].台北县:国史馆出版社,2001.
    陈舜芬.光复后台湾地区高等教育设校政策之探讨[A]”,见:赖泽涵、黄俊杰.光复后台湾地区发展经验[M].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1991:205-237.
    陈玉玺.台湾的依附型发展:依附型发展及其社会政治后果[M].台北:人间,1994.
    澄社.请问总统,政府改革了什么?检验民进党执政四年的改革成效[EB].澄社官方网站,2004年7月11日.
    褚静涛.二二八事件实录(下)[M].台北:海峡学术出版社,2007.
    达尔.多头政体[M].谭君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戴国辉.台湾‘经济奇迹’及其代价[J].台湾研究,1989,(3).
    戴国辉,叶芸芸.爱憎二.二八,神话与史实:解开历史之谜[M].台北:远流,1992.
    戴蒙德.民主政治的三个悖论[A].见:刘军宁.民主与民主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戴蒙德.第三波过去了吗[A].见:刘军宁.民主与民主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戴万平,顾长永.族群政治与民主巩固:台湾与印尼的经验[J].问题与研究,2003,40(6).
    戴炎辉.清代台湾之乡治[M].台北:联经,1992.
    邓正来.国家与社会:中国市民社会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邓志松.民主社会中的民粹运动:一个理论面的探讨[A].见:台湾政治学会第七届年会暨“跨越2000年的政治学研究:两岸学者讨论”研究会论文集[C],台北:台湾政治学会,2000.
    蒂利.发动战争与缔造国家类似于有组织的犯罪[A].见:彼得·埃文斯.找回国家[M].方力维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9.
    丁仁方.废除乡镇市级选举对地方政经生态的冲击[J].国家政策双周刊(台湾),1997,(171):14-15.
    丁仁方.统合化、半侍从结构、与台湾地方派系的转型[J].政治科学论丛(台湾),1999,(10):59-82.
    丁仁方.威权统合主义:理论、发展、与转型[M].台北:时英,1999.
    丁仁方.非正式政治与地方决策[A].见:陈文俊.海峡两岸地方政府与政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高雄:中山大学政治学研究所,1999:469-493.
    丁仁杰.社会脉络中的助人行为:台湾佛教慈济功德会个案研究[M].台北:联经,1999.董翔飞.地方自治与政府[M].台北:五南图书,1982.
    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M].王福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段承璞.台湾战后经济[M].台北:人问,1994.
    (台湾)“法务部调查局”.“中华民国八十三年”廉政工作年报[R],台北,1995.
    费孝通.中国绅士[M].惠海鸣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费正清.美国与中国[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
    冯筱才.变革社会中的商人与政治:以江浙地区为例(1911-1927)[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
    冯筱才.北伐前后的商民运动(1924-1930)[M].台北:商务印书馆,2004.
    冯筱才.在商言商:政治变局中的江浙商人[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
    福山.国家构建:21世纪的国家治理与世界秩序[M].黄胜强、许铭原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甘阳.‘民间社会’概念批判[J].中国论坛(台湾),1991,32(2).
    高棣民.台湾民主化的巩固[A]”,见:田弘茂.新兴民主的机遇与挑战[M].台北:业强出版社,1997:292-342.
    高承恕.对当前台湾‘中产阶级’的几点观察[A].见:萧新煌.变迁中台湾社会的中产阶级[M].台北:巨流,1989:
    高承恕.派系、桩脚、老人茶——地方选举的几点省思[N].中国时报(台湾),1989,1(30).
    高立夫.海岛中国[M].艾思明译,台北:洞察出版社,1987.
    高永光.‘城乡差距’与‘地方派系影响力’之研究—1998年台北县县议员与乡镇市长选举的个案分析[J].选举研究(台湾),2000,7(1):53-85.
    高永光.二十一世纪台湾地方派系的发展[A].台北:政治大学中山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2002年两岸政治与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
    格伦斯基.社会分层(第2版)[M].王俊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葛永光.政党政治与民主发展[M].台北:空中大学,1996.
    龚宜君.‘外来政权’与本土社会:改造后国民党政权社会基础的形成(1950-1969)[M].台北:稻乡,1998.
    沟口雄三.中国与日本‘公私’观念之比较[J].二十一世纪(香港),1994,(2).
    顾德曼.乡土,城市和国家:上海的地域网络和身份,1853-1937[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关中.我们为理想而奋斗[M].台北:尚登出版社,1990.
    郭建平.台湾政治转型成因研究综述[J].现代台湾研究,2006,(2).
    郭正亮.民进党转型之痛[M].台北:天下,1998.
    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海哥德,考夫曼.民主化转型的政治经济分析[M].张大军泽,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郝时远.台湾的‘族群’与‘族群政治’析论[J].中国社会科学,2004,(2).
    何海兵.试析台湾新兴农民运动[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01,(2).
    何怀硕.金权政治的隐忧[J].中国时报(台湾),1992,3(28).
    亨廷顿.第三波[M].刘军宁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
    亨廷顿.民主的第三波[A].见:刘军宁.民主与民主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王冠华,刘为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
    洪陆训,张元祥.中华民国政党轮替后的文武关系与民主巩固[J].东亚季刊(台湾),2003,34(1):1-28.
    胡佛.政治变迁与民主化[M].台北:三民书局,1998.
    胡佛.政治结构与民主运作[J].思想(台湾),2009,(13).
    胡佛等.选民的投票行为[M].台北:“中央选举委员会”,1993.
    胡全威.恶紫夺朱:台湾民主政治中的‘民粹’[J].国政研究报告(台湾),2004,2(5).
    黄长玲.关于民主社会的几点想法[J].思想(台湾),2009,(11).
    黄东益.政党政治发展与地方派系运作[A].高雄:中山大学政治系学术研讨会论文,2001年12月29日.
    黄光国.斩断民代、情治人员和腐败的三角关系[J].联合月刊(台湾),1984,(41).
    黄光国.儒家关系主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黄光国.民粹亡台论[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社,1997.
    黄德福.政党竞争与政治民主化[A].见:蔡政文.国家发展大战略[M].台北:国家发展基金会,1996.
    黄德福,刘宗华.农会与地方政治:以台中县与高雄县为例[J].选举研究(台湾),1995,2(2).
    黄德福.现代化、选举竞争与地方派系:一九九二年立法委员选举的分析[J].选举研究(台湾),1994,1(1):75-89.
    黄德福.民主进步党与台湾地区政治民主化[M].台北:时英,1992.
    黄嘉树.国民党在台湾[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1991.
    黄俊杰.战后台湾的转型及其展望[M].台北: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07.
    黄俊杰.中国农村复兴联合委员会史料汇编[M].台北:三民书局,1991.
    黄俊杰.农民运动与当前农民政治意识的觉醒[A].见:廖正宏,黄俊杰.战后台湾农民价
    值取向的转变[M].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92:145-160.
    黄玄铭.战后台湾黑道的政治分析[D].台北:台湾大学政治学所硕士论文,1996:
    黄炎东.中国国民党与中国政党政治[M].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85.
    黄源谋.中国国民党之转型: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研究[D].台北:台湾大学三民主义研究所硕士论文,1994:
    黄智贤.掏空台湾[M].台北:米罗文化有限公司,2005.
    黄宗昊.台湾政商关系的演变:历史制度论分析[J].问题与研究(台湾),2004,43(4):35-73.
    黄宗智.中国的‘公共领域’与‘市民社会’[A].见:黄宗智.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260-285.
    何明修.民间社会与民主转型:环境运动在台湾的兴起与持续[A].见:张茂桂,郑永年.两岸社会运动分析[M].台北:新自然主义出版公司,2003.
    江欣彦.‘关系’的解构或重组——剖析‘都会化’效应对地方派系的冲击[A]”,“地方自治与民主发展:2008年选后台湾地方政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
    蒋介石.重建革命基本组织,策进反攻革命运动[A].见:中国国民党台湾省委员会.总裁对辅导选举有关训示[M].台北:中国国民党台湾省委员会,1976.
    蒋永敬.国民党兴衰史[M].台北:商务印书馆,2003.
    康宁祥.如何促进台湾的进步与和谐[J].台湾政论(台湾),1975,(1).
    康添财,郑金川.立委金权关系全面解剖[J].商业周刊(台湾),1999,(587)
    赖泽涵等.悲剧性的开端:台湾二二八事件[M].台北:时报文化出版,1993.
    兰金.中国公共领域观察[A].见:黄宗智.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196-224.
    雷倩.财团红不让——九局‘金改’大戏后的台湾金融版图[A].见:黄贤智.反贪有理[M].台北:米罗文化有限公司,2006.
    雷利芬等.农会信用部对台湾农村经济发展之影响[J].基层金融(台湾),1996,(32):117-151.
    李丁攒.台湾民主困境的社会根源[J].台湾社会研究季刊(台湾),2007,(65):215-225.
    李丁讚.民主社会如何可能?二十年台湾经验的反省[J]_思想(台湾),2009,(11).
    李丁讚.权利与共善:从暨大复学案谈对社区主义的反思[A].见:黄荣村.迈向公与义的社会(下)[M].台北:时报文化,2000.
    李普赛特.政治人[M].张绍宗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李永炽.一九五○、六○年代的台湾工会形态[A].见:澄社.台湾民主自由的曲折历程[M].台北:自立晚报社,1992:247-252.
    李晚村.林洋港炮轰初选制,关中动肝火反击[J].新新闻周刊(台湾),1989,(107).
    李筱峰.台湾民主运动四十年[M].台北:自立晚报出版社,1987.
    李筱峰.岛屿新胎记——从终战到二二八[M].台北:自立晚报,1993.
    李泽澄.台湾证券市场之权力运作[D].台北:台湾大学政治学所硕士论文,1997:
    李秘.陈水扁集团腐败机制的研究[J].台湾研究,2009,(3).
    李明轩.争钱夺权混战立法院[J].天下(台湾),2000,(235).
    李辉.嵌入性腐败与政绩驱动的地方国家——基于“红方集团”破产腐败案的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8:
    李国鼎.台湾经济发展背后的政策演变[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3.
    李国鼎.台湾经济高速发展的经验[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3.
    李沛良.论中国式社会学研究的关联概念与命题[A].见:北京大学社会学所.东亚社会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李毓芳.对消弭地方派系问题应有的认识[J].《中央半月刊》(台湾),1955,(70).
    李展台.台湾地区农会之研究[D].台北:台湾大学政治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81:
    梁钦尧.政治发展与政党转型:中国国民党民主化之研究[D].台北:台湾大学政治研究所硕士论文,1990:
    梁永煌等.拍卖国民党:党产大清算[M].台北:财讯出版社,2000.
    廖本源.陈诚与王永庆相辅相成——陈诚为台湾企业民营化奠基[J].财讯(台湾),1986,(48).
    廖达琪.‘橡皮图章’如何转变为‘河东狮吼’?——立法院在台湾民主化过程中角色转变之探究(1950-2000)[J].人文及社会科学集刊(台湾),2005,17(2).
    廖达琪等.修宪对立法院功能与角色之影响[J].台湾民主季刊(台湾),2006,3(1):27-58.
    廖忠俊.台湾地方派系的形成发展与质变[M].台北:允晨文化,1997.
    廖坤荣.台湾农会经营管理的困境:网络理论的分析[J].政治科学论丛(台湾),2002,(16).
    廖正宏,黄俊杰,萧新煌.光复后台湾农业政策的演变:历史与社会的分析[M].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1986.
    林佳龙.台湾地方选举与国民党政权的市场化[A].见:陈明通、郑永年.两岸基层选举与政治社会变迁[M].台北:月旦出版社,1998.
    林佳龙.解释台湾的民主化:政体类型与精英的策略选择[A].见:林佳龙、邱泽奇.两岸党国体制与民主发展[M].台北:月旦,1999.
    林其昂,杨嘉林.台湾经济体系中之‘官商合一’制度的影响范畴[J].人文及社会科学集刊(台湾),2001,13(2):135-168.
    林毓生.论台湾民主发展的形式、实质、与前景——为纪念殷海光先生逝世三十三周年而作[J].二十一世纪(香港),2003,(10).
    林毓生.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J].历史月刊(台湾),1996,(99).
    林毓生.当前文化发展的困境及其解决之道[A].见:劭玉铭.理念与实践——国内当前文化发展之检讨与展望[M].台北:联经,1994.
    林忠正.威权主义下弱势团体的相互剥削的循环[A].见:萧新煌.垄断与剥削:威权主义的政治经济分析[M].台湾研究基金会,1989.
    刘金元.中华民国戒严时期之政治发展:1949—1987[D].政治作战学校政治研究所硕士论文,1986:
    刘进庆.战后台湾经济分析[M].王宏仁等译,台北:人间出版社,1992.
    刘进庆.新兴工业国的发展和新经济阶层[J].五月评论(台湾),1988,(7).
    刘佩怡.台湾发展经验中的国家、地方派系、信用合作社的三角结构分析[D].台北:政治大学政治学研究所博士论文,2002:
    刘淑慧.国民党党内提名方式的演变(1950-1994)[J].国家政策双周刊(台湾),1994,(92).
    刘兆隆.台湾奇迹下的农业部门[D].台湾中正大学政治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6:
    柳金财.民进党的态度论述与大陆政策:过程、转型与发展[J].东亚季刊(台湾),2000,31(2).
    吕亚力.政治自由化及民主化发展[A].见:高英茂.台湾经验新阶段:持续与创新[M].台北:二十一世纪基金会,1991.
    吕亚力.政治自由化与民主化[A].见:江炳伦.挑战与响应——七○年代台湾的巨变[M].台北:自由基金会,1993.
    罗聪钦.选举买票与资金回收——以公共工程为例[D].台湾世新大学行政管理学系硕士论文,2002:
    罗威廉.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商业和社会(1796-1889)[M].江溶,鲁西奇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罗威廉.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冲突和社区(1796—1895)[M].鲁西奇,罗杜芳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罗威廉.晚清帝国的‘市民社会’问题[A].见:黄宗智.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172-195.
    江大树.国民党地方政权应除旧布新—查察贿选的影响评估[J].国家政策双周刊(台湾),1994,(84).
    蒋永敬.国民党兴衰史[M].台北:商务印书馆,2003.
    姜南扬.台湾政治转型之谜[M].北京:文津出版社,1993.
    金耀基.中国的现代性与民主发展的前景:论民主与文化的关系[A].见:殷海光基金会.民主转型?台湾现象[M].台北:桂冠,1998.
    金耀基.中国人的‘公’、‘私’观念[J].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4,1(6):171-177.
    台湾“内政部”社会司.社会及工商团体研究论集[M].1987.
    金小川.打破僵局——未来两岸关系的走向[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0.
    鞠海涛.民进党社会基础研究[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
    林茨,斯泰潘.民主转型与巩固的问题[M].孙龙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8.
    马敏.官商之间:社会剧变中的近代绅商[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
    马敏,朱英.传统与近代的二重变奏:晚清苏州商会个案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1993.
    马敏.商人精神的嬗变:近代中国商人观念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茅家琦等.中国国民党史[M].厦门:鹭江出版社,2005.
    民进党政策白皮书编纂小组.民进党政策白皮书(纲领篇)》(“民进党经济发展的政策主张”)[M].台北:民进党中央党部,1993.
    摩尔.民主和独裁的社会起源[M].拓夫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倪炎元.南韩与台湾威权政体转型之比较研究[D].台北:政治大学政治学研究所博士论文,1993:
    钮汉章,李锦春.台湾地区民主政治的劣质发展[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4,(1).
    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M].王列、赖海榕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齐光裕.中华民国的政治发展:民国三十八年以来的变迁[M].台北:扬智文化,1996.
    齐光裕.中华民国的宪政发展:民国三十八年以来的宪法变迁[M].台北:扬智文化,1998.
    钱永祥.公共领域在台湾:一页论述史的解读与借鉴[A].见:李丁攒.公共领域在台湾:困境与契机[M].台北:桂冠,2003.
    邱丽珍.国民党党营经济事业发展历史之研究:1945-1996[D].台湾大学政治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7:
    邱英智.台湾地区公职人员选举贿选问题之研究[D].东海大学政治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6:
    瞿宛文.国家与台湾资本主义的发展——评论解构党国资本主义[J].台湾社会研究季刊(台湾),1995,(20).
    瞿宛文.后威权下再论‘民营化’[J].台湾社会研究季刊(台湾),2004,(53).
    瞿宛文,洪嘉瑜.自由化与企业集团化的趋势[J].台湾社会研究季刊(台湾),2002,(47):33-83.
    若林正丈.台湾:分裂国家与民主化[M].洪金珠、许佩贤译,台北:月旦,1994.
    石之瑜.代议制与中国的公民文化[J].政治科学论丛(台湾),1996,(7).
    沈国屏.派系、反对势力与地方政权的转型:高雄县的个案研究[D].台湾东海大学社会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3:
    沈毅.‘差序格局’的不同阐释与再定位[J].开放时代,2007,(4).
    盛杏湲,黄士豪.台湾民众为什么讨厌立法院[J].台湾民主季刊(台湾),2006,3(3):85-128.
    施常熟.银行董监事传奇-退休官员、地方政客与企业家合谱的乐章[J].财讯(台湾),1985,(42).
    施威全.地方派系[M].台北:扬智,1996.
    苏进强.列宁式政权民主化过程中的军政关系[A].见:林佳龙,邱泽齐.两岸党国体制与民主发展[M].台北:月旦,1999.
    孙代尧.威权政体及其转型:理论模型与研究途径[J].文史哲,2003,(5)
    孙代尧.台湾威权体制及其转型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孙立平.‘关系’、社会关系与社会结构[J].社会学研究,1996,(5).
    孙香兰.掌权者的后花园:假民营、真国营[A].见:黄智贤.反贪有理[M].台北:米罗文化有限公司,2006.
    孙中山.中国同盟会革命方略[A].见:《孙中山全集》第一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1.
    孙中山.在浙江省议会的演说[A].见:《孙中山全集》第三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4.
    孙中山.地方自治实施法[A].见:《孙中山全集》第五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5.
    孙中山.国民政府建国大纲[A].见:《孙中山全集》第九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6.
    谭淑珍.二十九位亿万富翁金光闪闪进驻立法院[J].新新闻周刊,1995,(456A).
    汤志杰.民主社会的结构可能性条件[J].思想(台湾),2009,(11).
    台湾省政府统计处.台湾省行政纪要[M].台北:台湾省政府统计处出版,1947.
    田弘茂.大转型:中华民国的政治和社会变迁[M].李晴晖等译,台北:时报文化,1989.
    田弘茂.台湾民主巩固的展望[A].见:田弘茂.新兴民主的机遇与挑战[M].台北:业强出版社,1997.
    涂一卿.台湾地方派系之社会基础——以嘉义县地方派系为例[D].台湾东海大学社会学研究所博士论文,1994:
    王宏仁.一九五○年代的台湾阶级结构与流动初探[J].台湾社会研究季刊(台湾),1999,(36):1-36.
    王奇生.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
    王明辉.从台湾地方选举现象谈台湾‘民间社会’[J].思与言(台湾),1994,32(4).
    王朝枝.台湾工业团体特质与演变之探讨[D].台北:政治大学中山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博士论文,1990:
    王力行.无愧:郝柏村的政治之旅[M].台北:天下,1994.
    王甫昌.台湾反对运动的共识动员:一九七九至一九八九年两次挑战高峰的比较[J].台湾政治学刊,1996,(创刊号).
    王甫昌.台湾民主政治与族群政治的冲突[A].见:游盈隆.民主巩固或崩溃[M].台北:月旦,1997.
    王甫昌.族群政治议题在台湾民主化转型中的角色[J].台湾民主季刊(台湾),2008,5(2).
    王建民.台湾的‘黑金政治’[M].厦门:鹭江出版社,2000.
    王金寿.国民党候选人选举机器的建立与运作[D].台湾清华大学人类社会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4:
    王金寿.瓦解中的地方派系:以屏东为例[J].台湾社会学(台湾),2004,(7):178-207.
    王铭义.群贤楼里的咖啡政治[M].台北:允晨文化,1991年。
    王茹.李登辉的权威人格与台湾的新强人政治[J].台湾研究集刊,1999,(4).
    王绍光.民主四讲[M].北京:三联书店,2008.
    王奕彬.台湾地区选举风气之探讨—兼论“彩券式竞选行为[D].台北:政治大学中山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7:
    王业立.比较选举制度[M].台北:五南,2007.
    王业立.选举、民主化与地方派系[J].选举研究(台湾),1998,5(1).
    王振寰.台湾的政治转型与反对运动[J].台湾社会研究季刊(台湾),1989,2(1).
    王振寰.谁统治台湾[M].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96.
    王振寰.台湾式的民主:一些观察[N].民众日报(台湾),1993,11(15).
    王振寰.资本,劳工,与国家机器[M].台北:台湾社会研究丛刊-04,1993.
    王振寰.台湾的新政商关系的形成与政治转型[J].台湾社会研究季刊(台湾),1993,(14).
    王振寰,沈国屏,黄新高.谁统治地方社会:高雄县个案研究[A].见:台湾东海大学社会学
    研究所“地方社会与地方政治”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台中:东海大学社会学研究,1994.
    王振寰,钱永祥.迈向新国家?民粹威权主义的形成与民主问题[J].台湾社会研究季刊(台湾),1995,(20).
    魏斐德.市民社会和公共领域问题的论争[A].见:黄宗智.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139-171.
    韦伯.经济与社会[M].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吴芳铭.地方派系的结盟与分化变迁之研究[D].中正大学政治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6:
    吴介民.政治转型期的社会抗议:台湾1980年代[D].台湾大学硕士论文,1990:
    吴介民,李丁讚.传递共通感受:林合社区公共修辞模式的分析[J].台湾社会学(台湾),2005,(9).
    吴俊昌.贿选行为之研究—从交换理论分析[D].高雄:中山大学中山学术研究所硕士论文,1993:
    吴铭彦.台湾应回顾裴隆的民粹主义[N].联合早报(新加坡),2005,12(1).
    吴乃德.搜寻民主化的动力—兼谈民主转型的研究取向[J].台湾社会研究季刊(台湾),1989,(2):145-162.
    吴乃德.认同冲突和政治信任[J].台湾社会学(台湾),2002,(4).
    吴乃德.国家认同与政治支持:民进党的理解与误解[N].民众日报(台湾),1996,8(13,14,15).
    吴乃德,陈明通.政权转移和精英流动:台湾地方政治精英的历史形成[A].见:赖泽涵.台
    湾光复初期历史[M],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1993.
    吴乃德,林佳龙.中产阶级与民主改革:现实或神话?[A].见:萧新煌.变迁中台湾社会的中产阶级[M].台北:巨流,1989:
    吴文程.台湾的民主转型:从权威型的党国体系到竞争性的政党体系[M].台北:时英,1996.
    吴文星.日据时期台湾社会领导阶层之研究[M].台北:正中,1992.
    吴重礼.候选人贿选动机之分析[J].理论与政策(台湾),2000,14(1).
    《夏潮论坛》编辑部.党外杂志发展历程及其社会背景分析[J].《夏潮论坛》(台湾),1988,(10).
    项昌权.台湾地方选举之分析与检讨[M].台北:商务印书馆,1971.
    萧全政.台湾地区的新重商主义[M].台北:国家政策研究资料中心,1989.
    萧全政.台湾新思维:国民主义[M].台北:时英,1995.
    萧新煌.台湾新兴社会运动的剖析[A].见:萧新煌.垄断与剥削:威权主义的政治经济分析[M].台北:台湾研究基金会,1989.
    萧新煌.一九八○年代末期台湾的农民运动:事实与解释[J].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集刊(台湾),1990,(70).
    萧新煌.变迁中台湾社会的中产阶级[M].台北:巨流,1989.
    萧有镇.立法委员为谁立法:台湾地区民选立委的权力结构分析[D].台湾东海大学社会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5:
    “行政院”研究二二八事件小组.二二八事件研究报告[R].台北:时报文化,1994.
    许福明.中国国民党的改造(1950-1952)[M].台北:正中书局,1986.
    徐博东.透析台湾民进党[M].台海出版社,2003.
    徐永明,陈鸿章.地方派系与国民党:衰化还是深化[J].台湾社会学(台湾),2004,(8).
    徐瑞希.政商关系解读[M].台北:远流,1991.
    徐振国.组合主义与经济发展:台湾威权体制的蜕变与发展[A].见:李复甸.中国的民主前途:台湾地区政治民主化的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R].台北:民主文教基金会,1991.
    许甘霖.政治支配或市场逻辑——‘党营事业’概念的再检讨[J].台湾社会研究季刊(台湾),1997,(28).
    许介鳞.李登辉与台湾政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许信良.挑战李登辉[J].新新闻(台湾),1995.
    颜厥安.民主社会的合法性与正当性[J].思想(台湾),2009,(11).
    杨念群.中层理论——东西方思想会通下的中国史研究[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
    杨国枢.中国人性格与行为的形成及蜕变[A].见:朱岑楼.我国社会的变迁与发展[M].台北:东大图书,1986.
    杨国枢,瞿海源.台湾地区社会变迁基本调查[M].台北:“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1993.
    杨宜音.‘自己人’:信任建构过程的个案研究[J].社会学研究,1999,(2).
    杨宜音.‘自己人’:一项有关中国人关系分类的个案研究[J].本土心理学研究,2000,(13).
    姚礼明.在东西方的结合点上——台湾政治体制变迁研究[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
    姚人多.政权转移之治理性:战后国民党政权对日治时代保甲制度的承袭与转化[J].台湾社
    叶俊荣.民主转型与宪法变迁[M].台北:元照出版公司,2003.
    叶荣钟.杖履追随四十年[A].见:林献堂先生纪念集编纂委员会.林献堂先生纪念集(第3卷)[M].台北:海峡学术出版社,2005.
    尹仲容.我对台湾经济的看法(续篇)[M],台北:“行政院”经济设计委员会,1973.
    于宗先,王金利.一只看得见的手——政府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角色[M].台北:中国经济企业研究所,2000. 会学》(台湾),2008,(15).
    余英时.民主化更新整装待发:从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看二十一世纪中国民主化的前途[N].联合报(台湾),1993,3(28):3.
    俞可平.现代化进程中的民粹主义[J].战略与管理,1997,(1).
    曾国钧.地方政治生态与市地重划关系之研究:以台中市为例[D].东海大学公共事务硕士在职专班硕士论文,2001:
    詹森,梅克林.企业理论:管理行动、代理成本与所有权结构[A].见:陈郁.所有权、控制权与激励——代理经济学文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张春晓.中产阶级与社会运动[A].见:萧新煌.变迁中台湾社会的中产阶级[M].台北:巨流,1989:
    张晋芬.私有化符合谁的利益:检视台湾公营事业所有权移转的社会效果[J].台湾社会研究季刊(台湾),1999,(3).
    张景涵等.台湾社会力分析[J].大学杂志(台湾),1971,(43).
    张茂桂.社会运动与政治转化[M].台北:业强,1994.
    张茂桂.‘知识分子’与社会运动[A].见:萧新煌.变迁中台湾社会的中产阶级[M].台北:巨流,1989:
    张茂桂.台湾的政治转型与政治的‘族群化’过程[A].见:施正锋.族群政治与政策[M].台北:前卫,1997.
    张茂桂,蔡明惠.地方派系的形成与变迁河口镇的个案研究[J].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集刊(台湾),1994,(77).
    张茂桂,陈俊杰.现代化、地方派系与地方选举投票率之关系—自由派理论的再讨论[A].见:中国政治学会.“投票行为、选举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1986.
    张瑞昌,何荣幸,尹乃菁.地方派系、政治家族已非选战主流[N].中国时报(台湾),2001,11(12).
    张瑞成.抗战时期收复台湾之重要言论[M].台北市: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1990.
    张友骅.李登辉军权革命[M].台北:新高地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4.
    张佑宗.文化变迁与民主巩固:台湾民主化经验的比较观[D].台湾政治大学政治学研究所博十论文,2000:
    张佑宗.族群冲突与民主巩固——台湾民族国家政策与民主政策的政治逻辑[J].选举研究(台湾),1996,1(3).
    张仲礼.中国绅士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章开沅,马敏,朱英.中国近代史上的官绅商学[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四辑,上册)[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
    赵鼎新.民主的生命力、局限与中国的出路[J].领导者,2007,(18).
    赵刚.工运与民主——对远化工会组织过程的反思[J].台湾社会研究季刊(台湾),1996,(24).
    赵慕嵩.黑色这条路,漂白有好处[J].时报周刊(台湾),1994,(838).
    赵永茂.非都会区之黑道与选举之关系[J].理论与政策(台湾),1994,8(4).
    赵永茂.台湾地方自治发展中政治生态的转变及其特质:一九八○年代的分析[J].政治科学论丛(台湾),1994,(5).
    赵永茂.台湾地方派系的发展与政治民主化的关系[J].政治科学论丛(台湾),1996,(7).
    赵永茂.台湾地方政治的变迁与特质[M].台北:翰芦,1997.
    赵永茂.地方政治生态与地方行政的关系[J].中国地方自治(台湾),1998,51(11).
    赵永茂.台湾地方黑道之形成背景及其与选举之关系[J].理论与政策(台湾),1993,7(2).
    赵永茂.从地方治理论台湾地方政治发展的基本问题[J].政治科学论丛(台湾),2007,(31).
    赵永茂.民进党内部的黑金及派系政治[J].国家政策论坛(台湾),2001,1(4).
    赵永茂.新政党政治形势对台湾地方派系政治的冲击:彰化县与高雄县个案及一般变动趋势分析[J].政治科学论丛(台湾),2001,(14):153-182.
    赵永茂,黄琼文.台湾威权体制转型前后农会派系特质变迁之研究:云林县水林乡农会一九七○及一九九○年代为例之比较分析[J].政治科学论丛(台湾),2000,(13).
    郑敦仁,海格德.台湾政权的转变:理论与比较观点[A].见:张京育.中华民国民主化——过程、制度与影响[M].台北: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1992.
    郑牧心.台湾议会政治40年[M].台北:自力晚报社,1987.
    郑起东.近代的绅权与官权[J].二十一世纪(香港),2002,(10).
    郑晓时.政体与军队:台湾文武关系(1950-1987)的一个分析架构[J].人文及社会科学集刊(台湾),1992,5(1).
    郑昆山等.我国贿选犯罪之成因分析与防制贿选犯罪对策之研究[R].台北:“法务部”委托研究计划期末报告,2000.
    钟道明.国民党苗栗县民众服务站关系网络之研究[D].台中:逢甲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硕士论文,2004:
    周祖诚.国民党初选制度的效应[J].理论与政策(台湾),1993,7(2).
    朱英.转型时期的社会与国家:以近代中国商会为主体的历史透视[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朱英.近代中国商人与社会[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朱云汉.从党国体制到支配性一党体制:国民党与台湾的民主转型[A].见:陈明通、郑永年两岸基层选举与政治社会变迁[M].台北:月旦出版社,1998.
    朱云汉.台湾民主发展的困境与挑战[J].台湾民主季刊(台湾),2004,1(1).
    朱云汉.寡占经济与威权政治体制[A].见:萧新煌等.垄断与剥削:威权主义的政治经济分析[M].台湾研究基金会,1989:139-160.
    朱云汉.全球第三波民主化的反思[A].台北:“跨世纪台湾民主发展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R].1996.
    Anheier, Helmut. Movement Development and Organizing Networks:The Role of'Single Members'in the German Nazi Party,1925-30. [A] In Mario Diani and Doug McAdam (eds.), Social Movements and Networks:Relational Approaches to Collective Action.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 (pp.49-74).
    Beetham, David. Freedom as the Foundation, Journal of Democracy,2004,15(4).
    Bosco, Joseph "Taiwan Factions:Guanxi, Patronage, and the State in Local Politics." Ethnology, 1992.31(2).
    Bratton, Michael. State building and democratization in Sub-Saharan Africa:Forward, backword, or together? Afrobarometer Working Papers (2004) (43).
    Carothers, T. The end of the transition paradigm. Journal of Democracy,2002,13(1), pp.5-21.
    Chalmers, Douglas Associative Networks:New Structures of Representation for the Popular Sectors? [A] In Douglas Chalmers et al. eds.,The New Politics of Inequality in Latin America. N.Y.: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543-582.
    Chan, Wellington K.K.(陈锦江),Merchants, Mandarins, and Modern Enterprise in Late Ch'ing China. 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7.
    Cheng, Tun-jen, Democratising the Quasi-Leninist Regime in Taiwan. World Politics.1989., XLI-4.
    Cheng, Tung-jen and Stephan Haggard. Regime Transformation in Taiwan:Theoretical and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A] in Tung-jen Cheng and Stephan Haggard (eds.), Political Change in Taiwan. Boulder:Lynne Rienner.1992.
    Chou, Yangsun and Andrew J. Nathan "Democratizing Transition in Taiwan." Asian Survey, 1987,27(3).
    Coble, Parks M. The Shanghai Capitalists and the Nationalist Government,1927-1937. 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4.
    Chu, Tung-tsu(瞿同祖),Local Government in China Under the Ching.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2.
    Diamond, Larry. "The Democratic Rollback:The Resurgence of the Predatory State." Foreign Affairs,2008,87(2):36-47.
    Diamond, Larry & L. Morlino, The quality of democracy:An overview, Journal of Democracy, 2004,15(4),20-31.
    Eastman, Lloyd E. Seeds of Destruction:Nationalist China in War and Revolution,1937-1949.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4.
    Edwards, B.and M.Foley. Civil society and social Capital[A].In B.Edwards, M. Foley, and M. Diani (eds.), Beyond Tocqueville:Civil Society and Social Capital Debate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Hanover, NH:University press of New England.2001.
    Esherick, Joseph W.& Mary Rankin,eds.,Chinese Local Elite and Patterns of Dominance,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0.
    Fewsmith, Joseph. Party, State, and Local Elites in Republican:Merchant Organizations and Politics in Shanghai,1890-1930. 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1985.
    Fox,Jonathan.The Difficult Transition from Clientelism to Citizenship:Lessons from Mexico[A]. In Douglas Chalmers et al.eds.,The New Politics of Inequality in Latin America. N.Y.:Oxford University Press.
    Gold, Thomas. The State and Society of Taiwan Miracle, New York, M.E.Sharpe, Inc.1986.
    Firth,Raymond. Introduction to Factions in Indian and Overseas Indian Societies,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1975,8:2191-2295.
    Hamilton,Gary. Organization and Market Processes in Taiwan's Capitalist economy[A].In Marco Orru, Nicole W. Biggart, and Gary G. Hamilton eds. The Economic Organization of East Asian Capitalism, Thousands Oakes, CA:Sage.1997.
    Hanagan, Michael and Charles Stephenson, The Skilled Workers and Working-Class Protest. Social Science History,1980,4(1).
    Hardin, Russell(1995).One For All:The Logic of Group Conflict. Princeton, 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Heller, Patrick.Degrees of Democracy:Some Comparative Lessons from India. World Politics. 2000,52(4), pp.484-519.
    Ho, Ping-ti(何炳棣),The Ladder of Success in Imperial China:Aspects of Social Mobility, 1368-1911.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62.
    Hsiao, Kung-chuan(萧公权),Rural China:Imperial Control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60.
    Hu, Fu, Yun-han Chu. Electoral Competition and Political Democratization[A].in Tun-jen Cheng and Stephan Haggard (eds.) Political Change in Taiwan. Boulder:Lynne Rienner.1992: pp.177-206.
    Jacobs, Bruce. Local Politics in a Rural Chinese Cultural Setting:A Field Study of Mazu Township, Taiwan. Camberra:Contemporary China Center, Australia NationalUniversity.1980.
    Krasner, Stephen D."Review Article:Approaches to the State:Alternative Conceptions and Historical Dynamics."Comparative Politics,1984,16(2).
    Kuhn, Philip A. (孔飞力),Rebellion and its Enemies in Late Imperial China.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0.
    Levi, Margaret. "Social and Unsocial Capital:A Review Essay of Robert Putnam's Making Democracy Work."Politics and Society,1996,24(1).
    Liu, Yih-jiun The Election-Driven Democratic Transformation: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Ph.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Chicago.1991.
    Mann,Susan. Local Merchants and the Chinese Bureaucracy,1750-1950.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
    Mattlin, Mikael.Party Opportunism among Local Politicians after Taiwan's Power Transition, East Asia,2006,23(1), pp.68-85.
    Nathan, J. Andrew A Factionalism Model for CCP Politics, China Quarterly,1973, No.53(January-March)
    O'Donnell, G.Why the rule of law matters, Journal of Democracy.2004,15(4),32-46. Olson, Mancur. The Rise and Decline of Nations:Economic Growth, Stagflation, and Social Rigidities. New Haven, CT:Yale University Press.1982
    Potter, David,"Explaining Democratization[A]."in David Potter et al. (eds.) Democratization. Cambridge:Polity Press.1997.
    Potter, David "Democratization at the Same Time in South Korea and Taiwan[A]."in David Potter et al.(eds.)Democratization. Cambridge:Polity Press.1997.
    Putnam, Robert D.Bowling Alone:The Collapse and Revival of American Community. 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2000.
    Rankin, Mary B.Elite Activism and Political Transformation in China:Zhejiang Province, 1865-1911.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6.
    Rose, Richard & Doh Chull Shin, Democratization backwards:The problem of third-wave democracies, British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2001,31(2),331-354.
    Scott,James C."Political Clientelism[A]."In Steffen Schmidt et al.eds.,Friends, Follows and Factions:A Reader in Political Clientelism. Berkeley, C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7.
    Schmitter, Philippe C."Civil Society:East and West[A]."in Larry Diamond et al.(eds.) Consolidating the Third Wave.1997.
    Schmitter, Phillippe. "The Consolidation of Democracy and Representation of Social Groups." 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1992,35(4).
    Schmitter, Philippe C. "Still the Century of Corporatism?" Review of Politics,1974,36(1), pp.85-131.
    Scalapino, Robert A. Informal Politics in East Asia:Introduction, Asian Survey.1996,36(3).
    Schoppa, Robert K. Chinese Elites and Political Change:Zhejiang Province in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2.
    Scott, James C.Patron-Client Politics and Political Change in Southeast Asia.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1972.66(1).
    Shiau, Chyuan-Jenq"Elections and the Changing State-Business Relationship[A]."In Hung-mao Tien (ed.) Taiwan's Electoral Politics and Democratic Transition. Armonk, N.Y.:M.E. Sharpe. 1996.
    Strand, David. Rickshaw Beijing:City People and Politics in the 1920s.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9.
    Tarrow, Sidney. "Making Social Sciences Work Across Space and Time:A Critical Reflection on Putnam's Making Democracy Work."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1996,90(2).
    Tsou, Tang. Chinese Politics at the Top:Factionalism or Informal Politics? Balance-of-Power Politics or A Game to Win All? The China Journal.1995, No.34.
    Walzer, Michael. The Concept of Civil Society[A].In Michael Walzer (ed.) Toward a Global Civil Society. Oxford:Berghahn.1995. pp.7-27.
    Weingrod, Alex. Patrons, Patronage, and Political Politics, Comparative Studies in Society and History,1986,10(4).
    Yang, Martin M. C. Socio-Economic results of Land Reform in Taiwan.Honolulu:East-West Centre Press.1970.
    YANG.C.F.(杨中芳), Psychocultural foundations of informal groups:The issues of loyalty, sincerity, and trust.Informal politics in East Asia.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