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法国耶稣会士兼“国王数学家”李明及其《中国近事报道》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明末清初是一个辉煌的时期,东西方的认识和沟通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而耶稣会士则是成就这一辉煌的桥梁,但是,长期以来,许多人在言及此段时期耶稣会士的贡献时,总是把目光聚焦在罗明坚、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等知名传教士身上,而忽略了许多对此段时期的中西文化交流有重要影响的普通传教士的研究。
     李明(Louis Le Comte,1655-1728)是一位法国耶稣会士,1687年被路易十四以“国王数学家”身份与其余四位同伴派遣到中国,并卷入了与葡萄牙的保教权之争,1691年被迫返回法国。1696年,为了替耶稣会士的“适应政策”辩护,他著《中国近事报道》,在欧洲掀起了一场“中国礼仪之争”的大辩论。1700年,《中国近事报道》遭到巴黎索邦神学院的贬责,被列为禁书。但是,《中国近事报道》虽然是为“适应政策”辩护而著,它也是一本关于中国的百科全书,是17世纪欧洲人对中国认识的总结。由于该书对中国丰富的报道,使它成为18世纪欧洲人,特别是启蒙思想家们了解中国的重要参考书之一,并且对他们中的许多人,如伏尔泰、魁奈、莱布尼茨等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但是,对于这样一位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又重要影响的耶稣会士及其著作,中外学者都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而李明和他的《中国近事报道》又是这段历史重要的部分,所以很多人虽然只是简单提及,也出现不少错误,这对于我们正确、深入地了解这段历史显然是无益的。
     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来研究李明及其《中国近事报道》。一、李明作为“国王数学家”来华背景、来华经历。二、李明《中国近事报道》的内容分析,主要通过与早期传教士著作的比较研究,展现出欧洲人在认识中国的渐进过程和李明此书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地位。三、礼仪之争的背景和李明为礼仪之争所作的辩护,体现李明在礼仪之争中的作用。四、李明《中国近事报道》对启蒙思想家们的具体影响,由此体现出他在影响启蒙思想家的“传教士”集体中的个人作用。
     本文属于个案研究,希望通过对传教士个体深入细致地研究,推进明清中西文化交流史研究的深度。
The period between the end of Ming Dynasty and the beginning of Qing Dynasty was brilliant in terms of the history of cultural exchange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and the mutual understanding and exchange between the East and the West reached unprecedented degree. Jeusit served as a bridge in achieving the brilliance. However, for a long time,many people always focused on those well-known missionaries such as Ruggieri、Matteo Ricci、Adam Schall、Verbiestwhile talking about the contribution made by Jeusit during that period. Meanwhile, the studies on ordinary missionaries who exerted great influence on the cultural exchange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during that period has been ignored.
     Louis Le Comte( 1655-1728), a French Jeusit, was sent to China with four partners as Mathématiciens du Roi designated by Louis XIV in 1687, and he was forced to return to France in 1691 because of his involvement in the Padroado of Portugal. In order to defend the Accommodation policy in China for Jeusit, he wrote Nouveaux Mémoires sur L'état Présent de la Chine in 1696,which caused a hot debate, called The Chinese rites controversy in Europe. Nouveaux Mémoires sur L 'état Présent de la Chine was denounced by Sorbonne Theological Seminary in Paris in 1700 and was listed as banned book. However, Nouveaux Mémoires sur L'état Présent de la Chine was written for defending Accommodation, also it was an encyclopaedia about China, and it concluded the European's understanding of China in 17th century. This book became one of important reference books by which Europeans, especially, enlightenment thinkers in 18th century got to know China due to its rich report on China, and which influenced greatly lots of people such as Voltaire、Quesnay and Leibniz.
     But both Chinese and overseas scholars failed to study deeply and systematically such a Jeusit, who gave great influence on the history of cultural exchange between China and foreign countries, and his work. Because the history of that period could not go without Louis Le Comte and his Nouveaux Mémoires sur L'état Présent de la Chine, many people mentioned them briefly, even made many mistakes, which are obviously not helpful for us to understand this phase of history correctly and deeply.
     This thesis studies Louis Le Comte and his Nouveaux Mémoires sur L'état Présent de la Chine mainly from four aspects.First,as Mathématiciens du Roi, Louis Le Comte's background and experience while he was in China .Second,the of the content of Louis Le Comte's Nouveaux Mémoires sur L 'état Présent de la Chine was analyzed mainly by comparing with early works of missionaries, displaying the gradual course in which European got to know China and the status of Louis Le Comte's thebook in the history of cultural exchange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Third,the bachground of The Chinese rites controversy and the defense made by Louis Le Comte for it embodied Louis Le Comte's important role played in The Chinese rites controversy. Fourth,concrete influence of Louis Le Comte's Nouveaux Mémoires sur L'état Présent de la Chine on enlightenment thinkers accordingly embodied his personal role in influencing the missionary collective among enlightenment thinkers.
     This thesis is a case study. It tries to promote the depth of the study on the history of cultural exchange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in Ming and Qing Dynasty through deep and subtle study on individual missionary.
引文
[1](英)李约瑟:“中国天文学与耶稣会——中西两种文化的相遇”,载《李约瑟集》,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346页。
    [1](法)杜赫德编,郑德弟、吕一民、沈坚译:《耶稣会士书简集》(Ⅰ),大象出版社,2001年,第230页。
    [2]计翔翔:《十七世纪中期汉学著作研究—以曾德昭<大中国志>和安文思<中国新志>为中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66页。
    [3]谈敏:《法国重农学说的中国渊源》。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84页:史彤彪:《中国法律文化对西方的影响》,河北人民出版社,1999,第64页。
    [4]本论文采用版本为李明著,郭强、龙云、李伟翻译:《中国近事报道》。大象出版社,2004年版。该版据1900年法文版翻译,如有疑问,则参考1697年巴黎法文版。引文中对李明的书名有其他译法,则照录。下文中注释引用此书,简称《中国近事报道》。
    [1]Cordier,Henri:BibliothecaSinaca,Vol,1 Paris,1904,pp.39-42.(亨利·高迪埃:《中国书目》,第1卷,巴黎,1904年)
    [2](法)费赖之著,冯承钧译:《在华耶稣会士列传及书目》,中华书局,1995年,第441-444页。
    [3](法)荣振华著,耿昇译:《在华耶稣会士列传及书目补编》,中华书局,1995年,第360-361页。
    [4](法)毕诺著,耿昇译:《中国对法国哲学思想形成的影响》,商务印书馆,2000年。
    [5](法)谢和耐著,耿昇译:《中国与基督教——中西文化的首次撞击》(增补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6](美)卫三畏著,陈俱译:《中国总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1]D.E.Mungello:Curious Land:Jesuit Accommodation and the Origins of Sinology,Stuttgart,1985,pp.329-342.(孟德卫:《神奇的土地:耶稣会士适应政策和汉学的起源》,斯图加特,1985年,第329-342页。)
    [2]George Minamiki,S.J:The Chinese Rites Controvesy:from Its Beginning to Modern Times,Chicago:Loyola Univ,1985,pp.41-42.(乔治·米兰米克:《中国礼仪之争:从开始到现代》,芝加哥:罗耀拉大学,1985年,第41-42页。)
    [3](德)利奇温著,朱杰勤译:《十八世纪中国与欧洲的接触》,商务印书馆。1991年,第48页。
    [4]Colin Mackerrs,Western Images of China,Oxford,1989,p.32.(科林·马克尔:《西方的中国形象》,牛津,1989年,第32页。)
    [1]朱谦之:《中国思想对于欧洲文化之影响》,河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35页。
    [2]范存忠:《中国文化在启蒙时期的英国》,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25页。
    [3]莫东寅:《汉学发达史》,上海书店,1989年(据北平文化出版社1949年版影印),第79页。
    [4]李约瑟著:《中华科学文明史》,第二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29页。
    [5](法)戴密微:“法国汉学史研究”,载《中国史研究动态》,1980年第1期。
    [6]方豪:《中国天主教人物传》(中),中华书局(影印本),1988年,第298页。
    [7]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中华书局,1989年影印。
    [8]徐宗泽:《中国天主教传教史概论》,上海土山湾印书馆,1990年影印。
    [9]杨森富:《中国基督教史》,(台北)商务印书馆,1978年。
    [10]李志刚:《基督教早期在华传教史》,(台湾)商务印书馆,1985年。
    [11]周燮潘:《中国的基督教》,商务印书馆,1997年。
    [1]李天刚:《中国礼仪之争—历史·文献和意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2]张国刚:《从中西初识到礼仪之争—明清传教士与中西文化交流》,人民出版社,2003年。
    [3]许明龙:《欧洲十八世纪“中国热”》,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
    [4]张国刚:《明清传教士与欧洲汉学》,中国社科出版社,2001年。
    [5]严建强:《十八世纪中国文化在西欧的传播及其反应》,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年。
    [6]吴盂雪:《明清时期—欧洲人眼中的中国人》,中华书局,2000年。
    [7]沙莲香主编:《外国人看中国人100年》,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
    [8]周宁编著:(2000年西方看中国》,团结出版社,1999年。
    [1](法)雅克·布罗斯著,耿昇译:《发现中国》,山东书画出版社,2002年,第65页。
    [1](葡)雅依梅·科尔特桑著,王华峰等译:《葡萄牙的发现》。第2卷,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7年,第52-533页。
    [1](美)邓恩著,余三乐译:《从利玛窦到汤若望——晚明的耶稣会传教士》,著者前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6页。
    [2](法)沙不列著,冯承钧译:《明末奉使罗马教廷耶稣会士卜弥格传》,商务印书馆,1941年,第5页。
    [3]参见(英)博克塞(Charle R.Boxer):《葡萄牙人的海上帝国,1415-1825)),纽约,1969,第228-229页。转引自魏若望著,吴莉苇译,《耶稣会士傅圣泽神甫传—索隐派思想在中国及欧洲》,第12页。
    [4]《明史·意大里亚传》,卷三二六,列传,二一四。
    [5]1580年,葡萄牙被西班牙征服,两国合并为一个国家,由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任国王,故葡萄牙原来承担远东传教士的费用也由西班牙王室承担。
    [6](法)裴化行著,管震湖译:《利玛窦神父传》,商务印书馆,1998年,第160页。
    [7]利马窦-金尼阁著,何高济等译:《利玛窦中国札记》,第478页。
    [8]“龙华民神父致罗马总会长阿桂委瓦神父书”,载《利玛窦全集》,第4册:附录。
    [9]汤开建:“明清之际中国天主教会传教经费之来源”,载高伟浓主编:《暨南史学丛书·专门史论集》,暨南大学出版社,2002,第215页。
    [1]韩霖、张庚:《圣教信证》,载《天主教东传文献三编》,第1册,台湾学生书局,1984年。
    [2](德)魏特(Alfons Vath)著,杨丙辰译:《汤若望传》,商务印书馆,1949年,第55页。
    [3]费赖之:《在华耶稣会士列传及书目》,第333页。
    [4]“柏应理传”,载费赖之:《在华耶稣会士列传及书目》,第314页。
    [5]Latourette:A History of Christian Mission in China,New York,1929,pp.109-110.(拉托瑞特:《基督教传教团在华史》,纽约,1929年,第109-110页。)
    [6]方豪:《中国天主教人物传》(中),第135页。
    [7]《中国近事报道》,第294页。
    [1]毕诺:《中国对法国哲学思想形成的影响》,第24页。
    [2]徐宗泽:《中国天主教传教史概论》,第169页。
    [3]Pastor:Storia dei Papi,vol.XV,p.310.转引自罗光:《教廷与中国使节史》,台北:光启出版社,1961,第77页。
    [4]南志恒:《巴黎外方传教会史》,第一卷,第195页。转引自毕诺:《中国对法国哲学思想形成的影响》,第25页。
    [5]毕诺:《中国对法国哲学思想形成的影响》,第26页。
    [6]参见罗光:《教廷与中国使节史》,第79页;另见魏若望:《耶稣会士傅圣泽神甫传—索隐派思想在中国及欧洲》,第22页。
    [1](法)布罗代尔:《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第三卷,第230页。
    [2]1601年法国圣马洛的“马鲁古”公司首航香料群岛成功,在首相(首席大臣)马扎然的支持下法国人又分别在1604年、1620-1630年、1642年成立三个东印度公司,但成效甚微。
    [3]位于印度孟买以北,曾为欧洲与莫卧尔帝国的重要贸易港口。
    [4]也有作“洪若”、费赖之称其名为洪若翰,字时登(费赖之:《在华耶稣会士列传及书目》,第423-434页):而荣振华则称其名为洪若时登,字若翰(荣振华:《在华耶稣会士列传及书目补编》,第235-237页)。
    [1]杜赫德:《耶稣会士书简集》(Ⅰ),第251页;另见方豪:《中国天主教人物传》(中),第269页。
    [2]费赖之:《在华耶稣会士列传及书目》,第313页。
    [3]参见荣振华:《在华耶稣会士列传及书目补编·塔查尔》,第654-655页。
    [4]也称“白进”。其个人传记参见费赖之:《在华耶稣会士列传及书目》,第434-440页;荣振华:《在华耶稣会士列传及书目补编》,78-80页;方豪:《中国天主教人物传》(中),第278-287页。
    [5]参见费赖之:《在华耶稣会士列传及书目》,第444-453页;荣振华:《在华耶稣会士列传及书目补编》,第264-266页:方豪:《中国天主教人物传》(中),第262-267页。
    [6]参见费赖之:《在华耶稣会士列传及书目》,第453-458页:荣振华:《在华耶稣会士列传及书目补编》,第730-732页。
    [7]所以有人将其音译为“勒孔特”。
    [8]费赖之:《在华耶稣会士列传及书目》,第441页:荣振华:《在华耶稣会士列传及书目补编》,第360页。
    [1]毕诺:《中国对法国哲学思想形成的影响》,第23页。
    [2]“国王数学家”的任命状如下:“‘吾人对于筹谋航海之安全,学术之进步,乐于赞助,但以为欲确期必成,势必遣派精于测验之学者若干人,前往中国、印度:兹有某耶稣会士某学有专长,勘应斯选择。特用王权任命为吾人之数学家。'下署路易王名,由考伯特附署,后书一六八五年一月二十八日。”(费赖之:《在华耶稣会士列传及书目·洪若翰》,第426页。)引文中考伯特即科尔伯,他在1683就去世,所以洪若翰等人的任命书不可能是考伯特附署。这可能是费赖之的引用错误或译者的翻译错误。
    [3]毕诺:《中国对法国哲学思想形成的影响》,第489页。
    [4]路易十四曾经宣布法国为“神权王国”,奉行法国教会独立自主政策,恢复高卢教会(Gallican Churches)的旧仪式。1682年,法国天主教大会通过四点宣言,将教会置于国王的统治之下。
    [5]毕诺:《中国对法国哲学思想形成的影响》,第26页。
    [1]路易十四向中国派出了六位传教士,五位抵达中国,一位留在暹罗。但是,对这一基本事实,却有不少人出现错误:“为了打入中国,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四应南怀仁的吁请,决定派六位传教士,携带各种科研器材,以洪若翰为团长前往中国。1685年3月5日,这些人乘坐法船,从布列斯特启程来华。1687年7月23日抵达浙江宁波。当时,只有五人还活着。(江文汉:《明清间在华的天主教耶稣会士》,知识出版社,1987,第60页):“一六八五年(康熙二十四年),法王路易十四派传教士五人来华。除一人留暹罗外,其余四人来到中国,颇为活跃”。(张维华:《明清之际中西关系简史》,齐鲁书社,1987年);也有人认为路易十四是派了六位传教士到中国,并在注释中注明:“据朱谦之先生说,第一批派往中国的法国传教士为五名,保尔·戴密微说是六名,本书依从戴说。”(王宁、钱林森等:《中国文化对欧洲的影响》,河北人民出版社,第40页。)其实,朱先生和戴密微都没有错,因为朱的意思是“五位传教士到了中国”,而戴的意思是派六位去中国,一个是结果,一个是过程。
    [2]早期耶稣会传教士来华路线:从里斯本启程,南绕非洲好望角,经非洲东海岸,到印度果阿,再乘船经过马六甲海峡,或至日本,或至澳门。来华的耶稣会士在1687年前绝大多数是采用这一路线。而西班牙的多明我会来华路线;由西班牙经过中美州的墨西哥,西行到菲律宾,再向北行至中国的台湾、闽南地区。
    [3]《中国近事报道》,第24页;杜赫德:《耶稣会士书简集》(Ⅰ),第256-257页
    [4]李明称他们离开暹罗的时间是1687年6月17日,《中国近事报道》,第24页;而洪若翰称他们离开暹罗的时间是1687年6月19日,《耶稣会士书简集》(Ⅰ),第258页。他们所乘商船据称是广东商人王华士的船。见《熙朝定案》,载韩琦、吴旻校注:《熙朝崇正集、熙朝定案、外三种(含黄伯禄《正教奉褒》)》,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66页。本论文中所引《熙朝定案》、《正教奉褒》皆载于该书,后引不再注出处:莫东寅:《汉学发达史》,第79页:方豪:《中国天主教人物传》(中)。第271页;魏若望:《耶稣会士傅圣泽神甫传—索隐派思想在中国及欧洲》,第39页。
    [5]杜赫德:《耶稣会士书简集》(Ⅰ),第260页。
    [6]《大清律例》,卷20,“私自出境及违禁下海条”
    [7]赵尔巽:《清史稿》,卷125,“食货六”,中华书局1976年点校本。
    [8]《清圣祖仁皇帝康熙实录》,卷271,第6页。
    [9]金鋐:字治公,顺天宛平人,顺治壬辰进士,康熙二十五年任浙江巡抚。
    [1]方豪:《中国天主教人物传》(中),第270页;另见《熙朝定案》第166页:“礼部题为报明事。该臣等议得浙江巡抚金鋐称:西洋人洪若(指洪若翰)等五名由暹罗附粤商王华士之船到浙。据称欲往苏杭天主堂探望同教之人,如肯容留。情意长住内地等语。查既无凭照,应否准其留住内地,及探望同教,抑或谕令即回本国,合听部夺,以后凡贸易客商不许擅自携带外国人入内地,以杜奸弊等语。查定例,外国贸易人员不许久留内地,其洪若等五名不便久住内地,应交与改抚发出边境,令回伊国,嗣后凡海内贸易客商应行严禁携带外国人员,如违禁将外国人员携带入内地者,严行治罪,俟命之下日,通行该地官员。并收海税官员等遵行可也。”
    [2]《中国近事报道》,第37页。
    [3]《熙朝定案》,第166页。另见方豪:《中国天主教人物传》(中),第271页:刘准:《天主教行中国考》,下册,献县胜世堂,1923年,第51-52页。
    [4]费赖之:《在华耶稣会士列传及书目》,第342页。
    [5]李明著作称到达北京的时间是2月8日(《中国近事报道》,第44页),而洪若翰称到达时间是2月7日(《耶稣会士书简集》Ⅰ,第265页)。杜赫德也认为李明等人是2月7日到达北京。(Du Halde:Description of Emprie of China,London,p.44.)由于杜赫德是综合了五位数学家的著作,详尽地介绍了他们从宁波到北京的行程,所以他所列出的时间应该不会有误,故认定李明等人到达北京的时间是1688年2月7日。
    [6]详见《耶稣会士书简集》Ⅰ,第269页:另见《熙朝定案》:第168-169页。
    [6]JOHN w.WITEK,S,J:Controversial ideas in China and in Europe:A Biography of Jean-Francois Foucquet,S.J(1665-1741),Rome,1982,p.40.
    [7](韩)李宽淑:《中国基督教史略》,中国社科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101页;另见方豪:《中国天主教人物传》(中),第154页。
    [1]《中国近事报道》,第298页。
    [2]JOHNW.WITEK,S,J:Controversial ideas in China and in Europe:A Biography of Jean-Francois Foucauet.S.J[1665-1741),Rome,1982,p.52.
    [3]费赖之:《在华耶稣会士列传及书目》,第442页:方豪采用此说,不言具体离开中国的时间,只称李明“一六九二年抵法,转往罗马。”《中国天主教史人物传·李明》(中),第298页。
    [4]安文铸等编译:《莱布尼茨与中国》,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01页。
    [5]荣振华:《在华耶稣会士列传及书目补编》,第360页。
    [6]谢和耐:《中国和基督教》(增补本),第1页。
    [1]D.E.Mungello:Curious Land:Jesuit Accommodation and the Origins of Sinology,p.330.
    [2]黄时鉴:《插图解说中西关系史年表·国王数学家》,第451页。
    [3]许明龙:《欧洲十八世纪“中国热”》,第9页。
    [4]JOHN W.WITEK,S,J:Controversial ideas in China and in Europe:A Biography of dean-Francois Foucquet,S.J(1665-1741),p.58.
    [5]《中国近事报道》,第3页。
    [6]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第401页。
    [1]李明是1687年7月到达宁波,1688年2月7日抵达北京。
    [2]范存忠:《中国文化在启蒙思想时期的英国》,第24页。着重号为本文作者所加。(若有类似处均作此处理!)
    [3]“洪若翰神甫致拉雪兹神甫的信”载杜赫德编:《耶稣会士书简集》Ⅰ,第285-286页。
    [4]《中国近事报道》,第378页。
    [1]“洪若翰神甫致拉雪兹神甫的信”,载杜赫德编:《耶稣会士书简集》Ⅰ,第285-286页。
    [2]费赖之:《在华耶稣会士列传及书目》,第359页。
    [3]《中国近事报道》,第298页。注:此页中有注释:罗文藻(1610-1690),圣名额我略(Gregoire Lopez)。说明罗文藻死于1690年。这是汉译者依据1990年法文版(第416页)翻译的,其实,此注释是1990年法文版加的。在李明1697年法文版中并未有此注释。
    [4]费赖之:《在华耶稣会士列传及书目》,第453页。
    [5]方豪:《中国天主教人物传》(中),第158页。
    [6]郭慕天:“第一位中国主教罗文藻(1616-1692)”,《中国天主教》,2002年第1期。
    [1]1693年康熙还传旨要求李明赴北京,所以清廷并不知道李明回国之事。
    [2]《中国近事报道》,第63页。
    [3]《中国近事报道》,第358页。
    [4]荣振华:《在华耶稣会士列传及书目补编》,第390页;莱布尼茨编著,(法)梅谦立、杨保筠译:《中国近事·苏霖神父关于1692年“容教诏令”的报告》,大象出版社,2005年,第31-32页。
    [5]莫东寅的《汉学发达史》(第79页)将李明的卒年写为1729年,可能是笔误或打印错误,但由于其著影响甚大,故此指出。如另外一本汉学著作就受其影响:李明(L.D.Le Comte,1655-1729年),见何寅,许光华著:《国外汉学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第67页。
    [1]方德望(Etienne Faber,1598-1659),法国耶稣会士,1630年来华,曾在长期在陕西的洋县、城固县、汉中等地传教。
    [2]《中国近事报道》,第303页:“洪若翰神父去了南京,刘应神父则负责管理山西的各个教堂,我也到那里同他呆了一段时间,而后我又从山西前往方德望神父过去的传教团所在的——陕西”:杜赫德:《耶稣会士书简集》(Ⅰ),第271页:“李明到陕西,在陕西从事了两年的归依异教徒的工作。人们在其公诸于众的写得极为典雅的回忆录中可看到一部分上帝对他的各种所倾注的恩惠。”
    [3]《利玛窦全集》,第四册,第365页。
    [4]《中国近事报道》,第334页。
    [5]《中国近事报道》,第304页。
    [6]也译作《神操》。
    [7]《中国近事报道》,第305页。
    [8]李明在华期间的耶稣会士人约有40人。
    [1]《中国近事报道》,第310页。
    [2]《中国近事报道》,第311页。
    [3]毕诺:《中国对法国哲学思想形成的影响》,第31页。
    [4]杜赫德:《耶稣会士书简集》Ⅰ,第251页。
    [5]《中国近事报道》,第21页。
    [6]《中国近事报道》,第367页。
    [7](法)裴化行:《路易十四国王派往康熙宫廷的科学家》,转引自(法)叶理夫(Elisseeff):“法国是如何发现中国的”,载《中国史研究动态》,1981年第3期;雅克·布罗斯:《发现中国》,第117-118页。
    [1]“以星相学自鸣得意的暹罗国王召见我们,想要认识我们并和我们一同观察星象。他对我们向他预报的一次月食尤为欣赏。从那是起,他就琢磨要把我们全都留下为他效劳。”《中国近事报道》,第21页。
    [2]参见《中国近事报道》,第71-83页。
    [3]《中国近事报道》,第369页。
    [4]见《中国近事报道》,第366-381页。
    [5]详见《中国近事报道》,第64-84页;第87-91页:第91-92页。
    [6]详见《中国近事报道》,第108-113页。
    [7]详见《中国近事报道》,第94-95页。
    [8]《中国近事报道》,第381页。
    [9]《中国近事报道》,第369页
    [1]Roussed de Surgy:Melanges interessants et curieux(《奇趣轶闻杂录》,也有译为《杂录与奇谈》),第4卷,巴黎,1766年,第1-2页;转引自许明龙:《欧洲十八世纪“中国热”》,第1-2页。
    [2]安田朴:《中国文化西传欧洲史》,第572页。
    [3]16世纪初欧洲人关于中国的著作可以参见G.R博克舍编著,何高济译:《十六世纪中国南部行纪》,中华书局,1990年版;[澳门]《文化杂志》编:《十六和十七世纪伊比利亚文学视野里的中国景观》,大象出版 社,2003年。
    [1]转引自许明龙:《欧洲十八世纪“中国热”》,第82页。
    [2]Cordier,Bibliotheca,vol.Ⅱ,Vol.p.810.
    [3]《利玛窦中国札记》,1678年法文版序言,见《利玛窦中国札记·附录》。
    [1]Cordier,Bibliotheca Sinica,Vol,Ⅰ,pp.809-811.
    [1]Cordier,Bibliotheca Sinica,Vol,Ⅰ,pp623-627.
    [2]Cordier,Bibliotheca Sinicao Vol,Ⅰ,pp623-624.
    [3]Lach:Asia in the making of Europe,Vol Ⅲ,Chicago,1993,p,1679.(拉赫:《亚洲在欧洲的形成过程中的作用》,第三卷,芝加哥,1993年,第1679页。)
    [4](法)蒙田:《蒙田意大利、瑞士、德意志游记,1580-1581》,转引自许明龙:《欧洲十八世纪“中国热”》,第72页;另见[英]C.R博克舍著,何高济译:《十六世纪中国南部行纪》,中华书局2002年,第56-57页。以下引用此书,简称《十六世纪中国南部纪行》。
    [1]蒙田:《散文集》,第13章,转引自雅克·布罗斯:《发现中国》。第126页;另见戴密微:“法国汉学研究史”,载戴仁:《法国当代中国学》,第2页,译文稍有不同:“在中国,其政府和艺术既不与我们这一领域交往,又不为我们这一切所熟悉。该帝国远远超过我们典范中最优秀的部分。该帝国的历史使我认识到,世界该是多么辽阔无垠和五彩缤纷啊!以至于无论是古人,还是我们,都不能深入其中。巡视各省的官员们,惩罚那些贪官污吏,也自由地犒赏廉洁奉公者。”
    [2]雅克·布罗斯:《发现中国》,第83页。
    [3]詹森派是天主教内部的宗教习俗的革新派,其代表人物是詹森。詹森(1585-1638)在其著作《奥古斯丁》(1640年在其逝世后出版)中,以圣人和教父奥古斯丁的思想为根据,阐述了恩宠论的思想。他认为,如果人的意志不被上帝的恩宠征服的话,那么它是堕落的,完全陷入对恶的欲望之中。与耶稣会的乐观的学说相反.他宣扬一种人类的悲观主义,同时又追求严格的道德准则和宗教禁欲的内在化。1642年,教宗乌尔班八世发通谕,否决了詹森的《奥古斯丁》。这一举措首先在法国教会内部引起了激烈的斗争。从17世纪40年代起,詹森派就成为耶稣会最激烈的反对者。
    [4](法)帕斯卡著,何兆武译:《思想录》,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266页。
    [1](法)笛卡尔:《谈谈方法》,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15页。
    [2]笛卡尔:《谈谈方法》,第19页。
    [3]安田朴:《中国文化西传欧洲史》,第319页。
    [4]培尔称:中国的例证“表明了无神论远没有阻止中华民族的形成和生存,这种无神论似乎帮助它维持生存和繁荣昌盛”。在培尔看来,“中国人的例证则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因为中国文人都是哲学家,他们‘共同比较了有关上帝存在的理论和相反的学说',这都是一些‘积极的无神论者”。转引自毕诺:《中国对法国哲学思想形成的影响》,第376页。
    [5]戴密微:“法国汉学研究史”注13,载《法国当代中国学研究》,第62页。
    [6]Cordier:Histoire generale de la Chine,Paris,1920,VolⅠ.p.10.转引自许明龙:《欧洲18世纪“中国热》,第271-272页。
    [1]详见本论文第三章第一节:“中国假女人事件”。
    [1]Lecomte,A Compleat History of the Emprire of China,London,1697.
    [1]毕诺:《中国对法国哲学思想形成的影响》,第502-504页。
    [2]安文思:《中国新史》,第67-69页;《中国近事报道》,第156-159页。
    [3]安文思:《中国新史》,第59页;《中国近事报道》,第259-260页。
    [4]安文思:《中国新史》,第174-176页;《中国近事报道》,第161-162页。
    [5]安文思:《中国新史》,第82页;《中国近事报道》,第208页。
    [6]安文思:《中国新史》,第43页。
    [7]安文思:《中国新史》,第49页。李明在引用安文思此话时,将“一年”改为“一天”:“他(安文思)并且说,用不着怀疑,如果我们都认为学习语言的困难在于记忆的话,那么,说比之其他语言来说,仅有很少词的中国话,几乎可以不费任何功夫,而在一天内掌握它。”《中国近事报道》,第166页;1990法文原文版,第228页:第1697年法文版,第300页。可能是李明引用错误,或是他故意夸张安文思的话,以此来批评安文思。
    [8]《中国近事报道》,第170页。
    [1]《中国近事报道》,第166页。
    [2]《中国近事报道》,第166页。
    [3]安文思:《中国新史》,第77页。
    [4]《中国近事报道》,第90页。
    [5]《中国近事报道》,第63页。
    [6]《中国近事报道》,第93页。
    [7]《中国近事报道》,第367页。
    [8]《中国近事报道》,第198页。
    [9]《中国近事报道》,第201页。
    [10]《中国近事报道》,第382页。
    [1]《中国近事报道》,第303页。
    [2]参见白晋:《中国现任皇帝传》。载莱布尼茨编,梅立谦、杨保筠译:《中国近事》,大象出版社,2005年,第77页
    [3]《中国近事报道》,第14页。
    [4]《中国近事报道》,第14页。
    [5]《中国近事报道》,第14页。
    [6]有些著作称李明著作是由12封书信构成,可能是笔误。许明龙:《欧洲十八世纪“中国热”》,第95页:张国刚:《从中西初识到礼仪之争—明清传教士与中西文化交流》,第270页。
    [1]蓬巴杜尔夫人初为路易十四的情妇,后来虽然与路易十四秘密结婚,但始终没被公开承认为皇后。蓬巴杜尔夫人对路易十四后期的政治影响很大。
    [2]指斯特拉斯堡大主教,富尔斯登堡的吉约姆·埃贡(Guillaume Egon 1629-1704)。他建立了培养耶稣会士的中学,并支持耶稣会反对詹森派的斗争。
    [3]《中国近事报道》,第97页。
    [4]《中国近事报道》,第117页。
    [5]《中国近事报道》,第275页。
    [6]《中国近事报道》,第302页。
    [7]《中国近事报道》,第11页。
    [1]《中国近事报道》,第12页。
    [2]如:“朝南京方向航行,就有一条来自湖广省的大河,在它的浊水和利玛窦神父所走的那条河的汇合处,失去它的名字。因为河身宽大,它就叫做扬(洋)子,意思是海洋之子。在这些地方航行是危险的,有时海洋之子象父母亲一样风暴猛烈。”(《利玛窦中国札记》,第285-286页);“河名叫扬子江,意思是海洋之子;它不负虚名,在世界上已知河流中它的水量最充足,而且有大量的鱼。”(曾德昭:《大中国志》,第17页)。
    [3]《中国近事报道》,第111页。
    [4]Du Haldc:Description of Emprie of China,London,p.326.
    [5]《中国近事报道》,1990年法文版序,第8页。
    [6]鸬鹚,俗称鱼鹰,或鱼鸭。
    [7]《鄂多立克东游录》,载《中外关系史名著译丛》,第72-73页。
    [1]伯来拉:《中国报道》,载《十六世纪中国内部纪行》,第29页。
    [2]克路士:《中国志》,载《十六世纪中国内部纪行》,第95页。
    [3]门多萨:《中华大帝国史》,第140页。
    [4]门多萨:《中华大帝国史》,第140页。
    [5](西班牙)庞迪我:《书信》,第65页。转引自张铠:《庞迪我与中国—耶稣会“适应”策略研究》,第43页。
    [1]《中国近事报道》,第212页
    [2]参见:Du Haide:Description of Emprie of China,p.316;卫三畏:《中国总论》,第594页。
    [3]《中国近事报道》,第64页。
    [4]《中国近事报道》,第93页。
    [5]《中国近事报道》,第217-218页。
    [6]《中国近事报道》,第217页。
    [7]《中国近事报道》,第99页。
    [8]《中国近事报道》,第102页。
    [1]《中国近事报道》,第108页。
    [2]《中国近事报道》,第12页。
    [3]《中国近事报道》,第261页。
    [4]议政王大臣会议判决:“将杨光先仍即行处斩,妻子流徙宁古塔可也。奉旨:杨光先本当依议处死。但念其年已老,姑从宽免,妻子也免流徙。”《熙朝定案》,第82-83页:黄伯禄:《正教奉褒》,第317页。
    [5]《中国近事报道》,第291页。
    [6]谢和耐:《中国和基督教》(增补本),史料来源,注Ⅰ,第1页
    [1]曾德昭认为中国人很谦虚:“他们爽快地赞颂邻国的任何德行,勇敢的自承不如,而其他国家,除了自己以外,不喜欢别的东西。他们看见来自欧洲的产品,即使并不精巧,仍发出一声赞叹,常常说:那里的人跟我们这些笨蛋傻瓜不同。……这种谦逊的态度真值得称羡,特别表现在一个才能超越他人的民族上,对于那些有眼无珠,故意贬低所见东西的人,这是一个羞辱。”《大中国志》,第32页。
    [2]门多萨:《中华大帝国史》,第49页。
    [3]《利玛窦中国札记》,第94-95页。利玛窦的所言并非杜撰、夸张。从很多外国人名、地名的翻译就可以体现这种歧视。如南京礼部侍郎沈榷在1616年的《参远夷疏》中写道:“……佛狼机人(指葡萄牙和西班牙人),其王丰肃,原名巴里狼当(Vagnoni),先年同其党类,诈称行天主教……”,《圣朝破邪集》,卷一,第16页。对外国人名地名在翻译时用古怪、难听或蔑视性的词语,在当时人的著作中处处可见。
    [1]《利玛窦中国札记》,第181页。
    [2]“他们认为天是圆的,地是平而方的,他们深信他们的国家就在它的中央。他们不喜欢我们把中国推到东方一角上的地理概念。但他们不能理解那种证实大地是球形、由陆地和海洋所构成的说法,而且球体的本性就是无头尾的。这位地理学家(即利玛窦——引者)因此不得不改变他的设计,他抹去了福岛的第一条子午线,在地图两边各留下一道边,使中国正好出现在中央。”《利玛窦中国札记》,第180-181页。
    [3]安文思:《中国新史》,第38-39页。
    [4]《中国近事报道》,第121页。
    [1]《中国近事报道》,第121页。
    [2]克路士:《中国志》,载《十六世纪中国南部行纪》,第91页。
    [3]曾德昭:《大中国志》,第29页。
    [4]《中国近事报道》,第213页。
    [5]《中国近事报道》,第317页。
    [1]《中国近事报道》,第213页。
    [2](法)孟德斯鸠著,曾斌译:《论法的精神》,京华出版社,第311页;严复译:《法意》,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417页。
    [3]《中国近事报道》,第81页。
    [4]《中国近事报道》,第135页。
    [1]邓恩:《从利玛窦到汤若望——晚明的耶稣会传教士》,第308页。
    [1]在元代来华的几位著名人物中,马可·波罗、柏朗嘉宾(Plan Carpin)、卢布鲁克(Rubruk)等人的著作中没有关于中国女子缠足的介绍。
    [2]鄂多立刻也是最早向欧洲介绍中国女人的小脚的欧洲人。
    [3]何高济译:《海屯纪行 鄂多立克东游记 沙哈鲁遣使中国记》,第91页。
    [4]C.R博克舍:《十六世纪中国南部纪行》,第103页。
    [5]《十六世纪中国南部纪行》,第201页。
    [6]门多萨:《中华大帝国史》,第31页。
    [7]《利玛窦中国札记》,第82页。
    [8]曾德昭:《大中国志》。第36-37页。
    [1]《中国近事报道》,第124页。
    [2]《中国近事报道》,第124页。
    [3]抱拙子,“劝戒缠足”,《万国公报》,1882年10月14。
    [4]《万国公报》,1882年10月14日。
    [1]托梅·皮雷斯著,夏茂译:《1515年葡萄牙人笔下的中国》,载中外关系史学会、复旦大学历史系合编《中外关系史译丛》第四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
    [2]《中国近事报道》,第124页。
    [3]《中国近事报道》,页123页。
    [1]《中国近事报道》,第124页。
    [2]许明龙:《欧洲十八世纪“中国热”》,第133页;朱谦之:《中国哲学对欧洲的影响》对此记载略有不同:“1699年布尔哥格(Bourgogne)公爵夫人,召当时返法之传教士李明,穿着中国服装参加跳舞会,博得那一夜观众之大喝彩。”第54-55页。
    [3]《十六世纪中国南部纪行》,第103-104页。
    [4]参见门多萨:《中华大帝国史》,第62-64页。
    [5]《利玛窦中国札记》,第79-80页。
    [6]参见曾德昭:《大中国志》,第86-88页。
    [7]参见《中国近事报道》。第246-248页。李明关于新郎可以当场退婚的说法并不正确。虽然中国的婚姻确实存在某种程度上的买卖关系,但是,这与一般商品的买卖还是很不相同。婚姻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并非儿戏,即使不愿意,也不得当场退婚。更况且,在中国传统婚姻中,新娘一直戴着红盖头,只有到了晚上揭去盖才看能清新娘的真面目,所以不大可能出现李明所说的情况。
    [1]《中国近事报道》,第246页。李明所言并非虚假。但不可能是普遍行为。《大清律例·户律·婚姻》规定:“凡将妻妾受财.典雇与人为妻者,杖八十”。
    [2](比)南怀仁:《鞑靼旅行记》,载杜文凯编:《清代西人见闻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第84页。
    [3]参见黄一农:《两头蛇——明末清初的第一代天主教徒》,第三章:“泰西儒士”与中国士大夫的对话”,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4]艾儒略、丁志麟:《杨淇园先生超性事迹》,第222页。
    [5]参见《中国近事报道》,第322-323页。
    [6]《中国近事报道》,第323页。
    [7]《中国近事报道》,第243页。
    [1]详见《中国近事报道》,第125-126页。
    [2]《中国近事报道》,第123-126页。
    [3]《中国近事报道》,第127页。
    [4]《中国近事报道》,第128页。
    [5]托梅·皮雷斯:《1515年葡萄牙人笔下的中国》,载《中外关系史译丛》,第4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另见托梅·皮雷斯:《东方概要》(即东方诸国记),载(澳门)《文化史杂志》编:《十六十七世纪伊比利亚文学视野里的中国景观》,第7页。译文略有差异。
    [1]《十六世纪中国南部行纪》,第194-195页。
    [2]张铠:《庞迪我与中国-耶稣会“适应”政策研究》,第103页。在十六世纪后期,有不少在菲律宾的西班牙军界和宗教界人士主张军事入侵中国。详见Lach:Asia in the making of Europe,VolⅠ,p.297-303.
    [3]菲利普二世回信严厉斥责了德·桑德:“关于你认为应当征服中国的事,我们在这里觉得应予放弃;相反,应当寻求与中国人的友谊。”见《十六世纪中国南部行纪·导言》,第26页。
    [4]门多萨:《中华大帝国史》,第83页。
    [5]门多萨:《中华大帝国史》,第88页。
    [6]门多萨:《中华大帝国史》,第88页。
    [7]门多萨:《中华大帝国史》,第89页。
    [8]《利玛窦中国札记》,第58-59页。
    [1]《利玛窦中国札记》,页95-96页。
    [2]曾德昭:《大中国志》,第118页。
    [3]曾德昭:《大中国志》,第118-119页。
    [4]曾德昭:《大中国志》,第119页。
    [5]曾德昭:《大中国志》,第119页。
    [6]《中国近事报道》,第86页。
    [7]《中国近事报道》,第240页。
    [1]《中国近事报道》,第253页。
    [2]《中国近事报道》,第254页。
    [3]《利玛窦中国札记》,第9页。
    [4]安文思:《中国新史》,第26页。
    [5]《中国近事报道》,第85-86页。
    [1]《十六世纪中国南部行纪》,第11页。
    [2]《十六世纪中国南部行纪》,第109页。
    [3]《十六世纪中国南部行纪》,第130页。
    [4]《十六世纪中国南部行纪》,第216页。
    [1]《利玛窦中国札记》,第58-63页。
    [2]曾德昭:《大中国志》,第174-178页。
    [3]曾德昭:《大中国志》,第164-173
    [4]门多萨:《中华大帝国史》,第74页。
    [5]《利玛窦中国札记》,第416页。
    [1]《中国近事报道》,第54页。
    [2]《利玛窦中国札记》,第48页。
    [3]安文思:《中国新史》,第124页。
    [4]《中国近事报道》,第218页。
    [5]《中国近事报道》,第219-223页。
    [6]《中国近事报道》,第223-225页。
    [7]《中国近事报道》,第225页。
    [1]《中国近事报道》,第225-226页。
    [2]《中国近事报道》,第226页。
    [3]清初有规定:“在京三品以上及在外总督、巡抚、总兵等,俱为了国宣力,著有勤劳……各准送亲子,如朝侍卫。以习本朝礼仪。朕将察试才能,授以仁使。”(《清世祖实录》卷41)。一方面是皇帝对这些高官大员的恩宠。另外一面确如李明所言,这也是将其子作为人质,防止他们叛逆。
    [4]《中国近事报道》,第228页。
    [1]《中国近事报道》,第227-228页。
    [2]《中国近事报道》,第239页。
    [1]《中国近事报道》,第240页。
    [2]《中国近事报道》,第240页。
    [3]参见《中国近事报道》,第185-189页。
    [4]《中国近事报道》,第217页。
    [1]《利玛窦中国札记》,第5页。
    [2]《辞海》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年版,第1821页;2000年版,第1953页。关于将《法显传》作为域外称中国人为“秦人”的例证,本人认为理由不足,将另文详述。
    [3]冯承钧译:《马可波罗行纪》,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第353页;另见陈开俊等译:《马可波罗游记》,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年,第193页。
    [4](葡)牡亚尔·巴尔博扎(Duardo Banbosa):《东方纪事》(1516)。载(澳门)《文化杂志》编:《十六和十七世纪伊比利亚文学视野里的中国景观》,大象出版社,2003年,第14页:门多萨《中华大帝国史》(第32页)引用了这则巴尔博扎的材料,翻译上与上文略有不同:“用海螺壳制作陶器,把它磨碎,放在地里提炼,一放就是100年。”
    [5]《十六世纪中国南部纪行》,第89页。
    [1]《十六世纪中国南部纪行》,第89页。
    [2]陶器与瓷器最大的区别是烧制温度不同。陶器烧制的温度不高,而瓷器则需要较高温度。
    [3]《利玛窦中国札记》,第15页。
    [4]参见曾德昭:《大中国志》,第14-15页。
    [5]M.Jarry,Chinoisrrie,Chinese influence on European decorative art,17~(th) and 18~(th) centyries,1981,p63-64.转引自严建强:《十八世纪中国文化在西欧的传播及其反应》,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年,第193页。
    [1]详见《中国近事报道》,第145-149页。
    [2]《中国近事报道》,第149-150页。
    [3]参见杜赫德:《耶稣会士书简集》Ⅱ,第87-113页:第247-259页。
    [4]参见张国刚:《明清传教士与欧洲汉学》,第40-41页。
    [1]《十六世纪中国南部纪行》,第68-69页。
    [2]《十六世纪中国南部纪行》,第208-209页。
    [3]《利玛窦中国札记》,第20页。
    [4]安文思:《中国新史》,第71-76页。
    [5]《中国近事报道》,第144页。
    [1]《中国近事报道》,第50页。
    [2]《中国近事报道》,第70页。
    [3]《中国近事报道》,第68页。李明这里批评主要针对安文思和曾德昭。曾德昭也对中国的建筑持赞扬态度,特别是对皇宫赞叹不已:“皇帝的宫殿,和其中的一切,我认为是世界上所曾见到的最好的。……这些宫殿的结构都很精巧,其中有很多东西是按照我们的样式修建,如拱门、栏杆、柱子,这些都用大理石精制,上面有几种小的工艺和奇妙的装饰,也有浮雕,即凸显的图象,美观和突出,好像悬在空中。凡是木制的部分都涂之以漆,精巧地描绘”,(《大中国志》第135页。)曾德昭为了说明自己关于中国的报道是真实的,在序言中宣称:“正如一个人的长期观察,即使他的目光不是最好的,但比那些眼光虽佳却匆匆观看的人,一般都能看到更多;我在中国22年的时间中,有机会观察中国的所有方面。肯定我所写的即我所见的,必定比那些没有仔细观察它的人所写的东西,更为确实,即使略输文采。”《大中国志·序言》。第2页。
    [4]《中国近事报道》,第72页。
    [5]《中国近事报道》,第88页。
    [6]《中国近事报道》,第92页。许多欧洲人对西湖及其周围的建筑都很赞美,其中最著名的是马可波罗的游记:“城中有一大湖,周围广有三十哩,沿湖有极美之宫殿,同壮丽之邸舍,并为城中贵人所有……湖之中央有二岛,各岛上有一壮丽宫室,形类帝宫。城中居民遇有大庆之宫殿豪宅沿湖而建,其富丽豪华难以想象……”。见冯承钧译:《马可波罗行纪》,第331页。
    [7](明)田汝成编:《西湖游览志余》,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年,第408页。
    [1](明)张岱:《西湖梦寻》,北京出版社,2004年,第9页。
    [2]《中国近事报道》,第83-84页。
    [3]《中国近事报道》,第95页。
    [4]玛德琳·梅因斯通等著,钱乘旦译:《剑桥艺术史》,中国青年出版社,1994年,第2册,第166页。
    [5]利奇温:《十八世纪中国与欧洲的接触》,第48页。
    [6]何高济译:《中外关系史译丛·沙哈鲁遗使中国记》,第143页。
    [1]参阅黄时鉴:《茶传入欧洲及其欧文称谓》和《关于茶在东亚和西域的早期传播——兼说马可波罗未有记茶》(均收录黄时鉴:《东西交流史论稿》,上海古籍,1998);张星娘:《中西交通史料汇编》(第一册,第459-463页)也有记载,在翻译上略有不同:Ramusio,张星烺译作“赖麦锡”,Chaggi Mehomel译作“哈智摩哈美德”。Chiai张星烺作Chai。Cachanfu作Cacianfu(克强府),并谓即“京兆府”之转音,唐宋金元皆用此名,今之西安府也。
    [2]见李时珍:《本草纲目》引李鹏飞言:“大抵饮茶……空腹最忌之。”
    [3]《十六世纪中国南部行纪》,第98页。
    [4]《十六世纪中国南部行纪》,第204页。
    [1]徐珂:《清稗类钞》“长沙人食茶”载:“湘人于茶,不惟饮其汁.辄并茶叶而咀嚼之,人家有客至,必烹茶。……茶去,启茶碗之盖,中无所有,盖茶叶己入腹矣。”
    [2]转引自余悦:《研书》,浙江摄影出版社,1996年,第78页。
    [3]《利玛窦中国札记》,第17页。
    [4]曾德昭:《大中国志》,第23页。
    [1]李时珍:《本草纲目·果部·茗》
    [2]《四库全书·子部·医家类·证类本草》,卷十三
    [3]《中国近事报道》,第200页。
    [4]《中国近事报道》,第200-201页。
    [5]《中国近事报道》,第201页。
    [6]英文原文是“a roote which it produceth of so high esteemc”(p21)将其译为“生产一种极珍贵的树根”有误,因为root只是根,不一定是树根。人参属于多年草本,为肉质根。
    [1]曾德昭:《大中国志》,第25-26页。
    [2]明代东北是人参采集和贸易的极盛时代,人参价格倍增。
    [3]人参一般不用刀切,这样会降低其药效。
    [4](波兰)爱德华·卡伊斯丹斯基著,张振辉译:《中国的使臣-卜弥格》,大象出版社,2001年,第80-81页。
    [5]《鞑靼战记》,附安文思:《中国新史》后,第195页。
    [6]Martin:Description de la Chine,paris,1672,p.45.(卫匡国:《中国概论》,巴黎,1672年,第45页。)
    [1]详见《中国近事报道》,第202-203页。
    [2]《耶稣会士书简集》Ⅱ,第50-56页。
    [3]波兰学者爱德华·卡伊斯丹斯基认为耶稣会士卜弥格是“欧洲第一个介绍这种植物(荔枝)的人。”(《中国的使臣——卜弥格》,第216页)卜弥格是在《中国植物志》中介绍了荔枝,该著作1656年底出版;而克路士的《中国志》出版于1569-1570年,比卜弥格的著作早了八十多年。
    [4]《十六世纪中国南部纪行》,第93页。
    [5]《食疗本草》载:“(荔枝)多食则发热”;《海药本草》:“食之多则发热疮”。
    [6]门多萨:《中华大帝国史》,第9页。
    [7]《利玛窦中国札记》,第11页。
    [1]曾德昭:《大中国志》,第6页。
    [2]《中国近事报道》,第103页。
    [3]波兰学者爱德华·卡伊斯丹斯基认为耶稣会士卜弥格是“第一个描写过柿子树并给它画了图的人。”
    [4]克路士因柿子像无花果而称其为“无花果”,这一称法也被后来不少欧洲人沿用。事实上,中国人也常常把无花果与柿子相比较。段成式在《酉阳杂徂》中说无花果“无花而实,色类椑柿,一月而熟,味亦如柿”。
    [5]《利玛窦中国札记》,第11页。
    [6]爱德华·卡伊斯丹斯基:《中国的使臣卜弥格》,第208-209页。
    [7]曾德昭;《大中国志》,第6-7页。
    [1]《中国近事报道》,第103页。
    [2]《中国近事报道》,第103页。
    [3]中国的医书有不少关于荸荠药用功效的记载。据《食疗本草》记载:荸荠能“下丹石,消风毒、除肠中热气,作粉食,明耳目,消黄疸”;《本草再新》称:荸荠能“清心降火,补肺凉肝,消食化痰,破积滞,利脓血。”
    [1]Martin:Description de la Chine,Paris,1672,pp.142-143.
    [2](罗马尼亚)尼古拉·斯帕塔鲁著,蒋本良、柳风运译:《中国漫记》,中国工人出版社,2000年,第178页。
    [3]《中国近事报道》,第106页。
    [4]《中国近事报道》,第106-107页:法文1990版:第147页:沙畹:“汉学”,载《法国科学》,1915年第2册,转引自中法汉学研究所编:《十八世纪十九世纪之法国汉学》,第6页。
    [1](宋)储泳撰《祛疑说》(《四库全书·子部·杂家类·杂纂之属·祛疑说》)。
    [2](明)陶宗仪等编:《说郛三种》,卷七十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1108页。
    [3](元)危亦林撰,王育学点校:《世医得效方》,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年,第357页。
    [4](明)朱檐编:《普济方》,人民卫生出版社,第448页。
    [5](明)汪机撰:《外科理例》,人民卫生出版社,第180页。
    [6]《四库全书·子部·医家类·政治准绳》,卷十八。
    [7]《四库全书·子部:谱录类,草木禽鱼之属·御定佩文斋广群芳谱》,卷六十六。
    [8]《四库全书·周易函书别集·篝灯约旨》,卷一。
    [1](清)纪昀等编:《御纂医宗金鉴》,载《御纂医宗大字金鉴》,(台北)文化图书公司,1976年,第2085页。
    [2](清)纪昀等编:《四库·钦定续通志》,卷一百。
    [3]沙畹:《汉学》,载《法国科学》,1915年第2册,转引自中法汉学研究所编:《十八世纪十九世纪之法国汉学》,第6页。
    [1]《中国近事报道》,第85页。
    [1]Lach:Asia in the making of Europe,Vol Ⅰ,p.798
    [2]邓恩:《从利玛窦到汤若望——晚明的耶稣会传教士》,第2页。
    [3]Lach:Asia in the making of Europe,Vol Ⅰ.p.300
    [4]邓恩:《从利玛窦到汤若望——晚明的耶稣会传教士》,第3页。
    [5]Henri Bernard:Aux poxtes de Chine(天津1933年)Ⅱ,第141页。转引自邓恩:《从利玛窦到汤若望——晚明的耶稣会传教士》,第3页。
    [6]《利玛窦中国札记》,第142页。
    [1]裴化行:《利玛窦神父传》,第233页。
    [2]《利玛窦文集》,第2卷,第475页。转引自裴化行:《利玛窦神父传》,第365页。
    [3]裴化行:《利玛窦神父传》,第273页。
    [4]后被多明我会士闵明我1676年编入自己的《中华帝国历史、政治、伦理和宗教论集》,1701年,巴黎外方传教会将它翻译为法文,以《论中国人宗教的几个问题》(Traite sur quelpue point de religion des Chinois)发表,成为他们反对耶稣会的有力证据。
    [1]邓恩:《从利玛窦到汤若望——晚明的耶稣会传教士》,第270页。
    [2]罗光:《教廷与中国使节史》,第83页;毕诺:《中国对法国哲学思想形成的影响》,第78页。
    [3]1586年救皇西克图斯(Sixtus V)准许方济各会士前往中国;1600年教皇克莱芒八世(Clement Ⅷ)进一步放宽限制,准许任何修会的成员进入日本。
    [4]费赖之:《在华耶稣会士列传及书目》,第65页。
    [5]详见(美)苏尔、诺尔编,沈保义等译:《中国礼仪之争西文文献一百篇(1645-1941)》文献1,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8页。
    [1]苏尔、诺尔:《中国礼仪之争西文文献一百篇(1645-1941)》,第1-12页。
    [2]Minamiki:The Chinese Rites Controversy:from Its Beginning to Modern Times,p.36.
    [3]“广州会议”从1667年12月-1668年1月26日。参加会议的有19名耶稣会士、3名多明我会士和一名方济各会士。详见Minamiki:The Chinese Rites Controversy from Its Beginning to Modern Times,pp.32-35.
    [4]苏尔、诺尔:《中礼礼仪之争西文文献一百篇(1645-1941)》,引言,第5-6页。
    [1](法)帕斯卡著,姚蓓琴译:《致外省人信札》,上海社科出版社,2002年,第57页。
    [2](法)阿尔诺(Arnauld):《耶稣会士的实用伦理学》,第2卷,目录部分。转引自毕诺:《中国对法国哲学思想形成的影响》,第83页。
    [3]托马:《北京传教团史》,第一卷,第75-76页。转引自裴化行:《利玛窦神父传》,604页。
    [1](明)蒋德璟:“破邪集序”,载(明)徐昌治编:《圣朝破邪集》,卷三,明崇祯刻本,第1页。
    [2]利玛窦委婉表示“对于已经接受基督教的教导的人,如果以救济贫苦和追求灵魂的得救来代替这种习俗,那就似乎更要好得多”,《利玛窦中国札记》,第103页。
    [3](明)沈榷:“参远夷书”,载徐昌治编:《圣朝破邪集》,卷一,第8-9页。
    [4](清)杨光先著,陈占山校注:《不得已》(上卷),黄山书社,2000年,第25页。
    [5]戴密微:“法国汉学研究史概述”,载:《法国汉学》,第1期,第21页。
    [6]Charles Maigrot有不同中文译名。主要有有满格老、有阎当、严珰、颜当、严嘉乐等。
    [7]方豪:《中国天主教人物传》(中),第24页。
    [1]方豪:《中国天主教人物传》(中),第25-26页。
    [2](美)苏尔、诺尔编:《中国礼仪之争西文文献一百篇(1645-1941)》,第16-17页。
    [3]苏尔、诺尔编:《中国礼仪之争西文文献一百篇(1645-1941)》,第18-19页。
    [4]邓恩:《从利玛窦到汤若望——晚明的耶稣会传教士》,第284页。
    [1]《钦命传教约述》:“康熙辛亥冬日(1671),御赐匾额,宸翰所书‘敬天'二字,悬供堂中。谕云:朕书敬天,即敬天主也。”载韩琦、吴旻校注:《熙朝崇正集 熙朝定案(外三种)》,第212页。黄伯禄:《正教奉褒·康熙十年冬日》。
    [2]《清史稿·礼志·郊社仪制》。
    [3]康熙与阎当的对话在当时的中文史籍中并无记载,而是传教士们用拉丁文记载。此段对话转引自李天刚:《中国礼仪之争-历史·文献和意义》,第64-65页。
    [1]罗光:《教廷与中国使节史》,第117页;相似的谕旨见陈垣:《康熙与罗马使节关系文书》,故宫博物院,1932年。
    [2]Latourette:A History oF Christian Mission in China,p.132.
    [3]参见吴旻、韩琦:“礼仪之争与中国天主教徒——以福建教徒和颜珰的冲突为例”,载《历史研究》,2004年第6期。
    [4]毕诺:《中国对法国哲学思想形成的影响》,第94页。
    [1]《中国近事报道》,第29页。
    [2]《中国近事报道》,第284页。
    [3]《中国近事报道》,第310页。
    [4]毕诺:《中国对法国哲学思想形成的影响》,第83-84页。
    [1]《中国近事报道》,第309-310页。
    [2]《中国近事报道》,第58页。
    [3]《中国近事报道》,第55页。
    [4]《中国近事报道》,第97页。
    [5]《中国近事报道》,第229页。
    [6]《中国近事报道》,第229-230页。
    [1]《中国近事报道》,第182页。
    [2]《中国近事报道》,第272页。
    [3]《中国近事报道》,第182-189页。李明所谓的“孔子的箴言”其实有不少是他自己的思想,或是对他中国文化的一些感悟,并不是真正的孔子箴言。
    [4]《中国近事报道》,第191页。
    [5]《熙朝定案》,第189-190页;黄伯禄:《正教奉褒》,“康熙三十九年”,第362-363页。
    [6]巴黎国立图书馆法文特藏新获得品第7428号,第375页。转引自毕诺:《中国对法国哲学思想形成的影响》,第127页。
    [1]Ross,A Vision Betrayed,p.193,转引自张国刚:《从中西初识到礼仪之争—明清传教士与中西文化交流》,第451页。
    [2]Minamiki,The Chinese Rite Controversy:from its beginning to modern times,p.42.
    [3]《中国近事报道》,第141-142页。
    [4]《中国近事报道》,第307页。
    [5]《中国近事报道》,第307-308页。
    [1]《圣经·创世纪》,第7章。但是,由于不同的版本,具体时间有小的差异。
    [2]《利玛窦中国札记》,第4页。
    [3](法)艾田蒲著,许钧、钱林森译:《中国之欧洲》(上),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412-413页。
    [4]帕斯卡著:《思想录》,第266页。
    [5]利类思:《不得已辩》,附杨光先著,陈占山校注:《不得己》书后,黄山书社,2000年,第107页。
    [6]《中国近事报道》,第119页。
    [7]《中国近事报道》,第119页。
    [8]《中国近事报道》,第120页。
    [1]邓恩:《从利玛窦到汤若望——晚明的耶稣会传教士》,著者前言,第7页。
    [2]卡明斯:《礼仪问题:闵明我与中国耶稣会士》,英国剑桥,1993年版,第64页。转引自张铠:《庞迪我与中国》,第25页。
    [3]参见张铠:《庞迪我与中国—耶稣会“适应”策略研究》,第190-215页。
    [4]张国刚:《从中西初识到礼仪之争—明清传教士与中西文化交流》,第235页。
    [5]《中国近事报道》,第295页。
    [6]费赖之:《在华耶稣会士列传及书目》,第348页。
    [7]《中国近事报道》,第24页。
    [1]《中国近事报道》,第37页。
    [2]详见《利玛窦中国札记》,第五卷,第九章“黄明沙修士成为所谓广州叛乱的受害”。
    [3]《中国近事报道》,第283页。
    [4]《中国近事报道》,第25页。
    [5]《中国近事报道》,第85页。
    [6]《中国近事报道》,第283页。。
    [7]《中国近事报道》,第284页。
    [8]利玛窦为了建立其神学结论的权威,在《天主实义》中大量引用了五经中述及“上帝”、“天”的材料,对它们给予基督化的解释,以论证“吾天主,乃古经中所称上帝也”。如“周颂日:‘执兢武王,无兢维烈。不显成康,上帝是皇'……商颂云:‘圣敬日齐,昭假迟迟,上帝是祗。雅云:‘维此文王,小心翼翼,昭 事上帝'能易日:‘帝出于震,大帝者非天之谓,苍天者抱八方,何熊出于一乎?礼云:‘五者备当,上帝其飨”……汤誓日:‘夏氏有罪,予畏上帝,不敢不正'……”。
    [1]《中国近事报道》,第256页。
    [2](伏羲)“教天下豢养六牲,马也、牛也、鸡也、豕也、狗也、羊也,以祭天神,以祀地祗,以飨人鬼、以充庖厨,以养圣贤,故号日包牺氏”,(宋)胡宏:《皇王大纪》,卷1,第15页。
    [3]《中国近事报道》,第256页。
    [4]“乃广宫室、壮堂庑、高栋深宇以避风雨。作合宫,以祀上帝,接万灵,以采民言。”(宋)罗泌:《路史》卷14,页17。
    [5]《中国近事报道》,第256页。
    [6]《中国近事报道》,第256页。据《通鉴外纪》载:少皞之衰,九黎乱德,民神杂糅,不可方物,夫人作享,家为诬史,无有要质……颛顼受之,乃名南正重司天属神,北正黎司地以属民,使复旧常,无相侵渎。相似的记载另见《通鉴续编》及《路史》等。
    [7]《中国近事报道》,第256页。
    [8]胡宏:《皇王大纪》,卷2,第20页。
    [9]参见《中国近事报道》,第257-260页。
    [10]关于景教碑的出土时间有1623年说和1625年说。本文采用1623年说,理由详见计翔翔:《十七世纪中期汉学著作研究-以曾德昭,<大中国志>和安文思<中国新志>为中心》,第192-224页。
    [11]“李明:《中国近事报道》,第279页。
    [1]《中国近事报道》,第258页。
    [2]《中国近事报道》,第260页。
    [3]《利玛窦文集》,第2卷,第385页:转引自裴化行:《利玛窦神父传》,第277页。
    [4]《利玛窦中国札记》,第99页。
    [1]《自然神的救药》(1737年),第2卷,323条。转引自范存忠:《中国文化在启蒙时期的英国》,第44页。
    [2]毕诺:《中国对法国哲学思想形成的影响》,第409页。
    [3]《中国近事报道》,第55页。
    [4]《中国近事报道》,第62页。
    [5]《中国近事报道》,第339-365页。另见:龚缨晏:《康熙“1692年宽容敕令”与浙江》,浙江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6]《中国近事报道》,第364页。1692年容教令给传教士极大的鼓舞“此谕一出,通过教友莫不同声感谢天主。澳门大堂鸣钟集众,唱感谢天主之经。如过大瞻礼然。”(刘准《天主教传行中国考》,第329页)但是,应当注意的是:1692年的容教令,除了阐述传教士们的宗教不是煽动叛乱的宗教之外,几乎没有包括其他任何有关宗教的内容。正如李明所言,当传教士把他们求开放基督教的请求交给康熙皇帝时,“皇上看了诉状,发现诉状没有能够给中国人的思想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东西(因为他们仅仅强调了有关基督教的圣洁和真理),就亲自用满文起草了另一份诉状,派人送回给神父们。”(《中国近事报道》,第351-352页)而后来颁布的“容教令”正是经过康熙皇帝修改的那份。它说明颁布此令最主要的原因正是传教士们兢兢业业为朝廷所做的贡献。所以,当“礼仪之争”影响到康熙皇帝的统治权力时候,他也能轻易地颁布了禁教令。
    [7]《中国近事报道》,第364-365页。
    [1]这六个观点都是李明著作的观点。
    [2]毕诺:《中国对法国哲学思想形成的影响》,第109-110页。
    [3]D.E.Mungello:Curious Land:JesuitAccommodation and the Origins of Sinology,p.334:另见毕诺:《中国对法国哲学思想形成的影响》,第110页:罗光:《教廷与中国使节史》,第89页。
    [4]毕诺:《中国对法国哲学思想形成的影响》,第110-111页。
    [5]毕诺:《中国对法国哲学思想形成的影响》,第117页。
    [1]罗光:《教廷与中国使节史》,第89页。
    [2]陈垣:《康熙与罗马使节关系文书》(影印本),(四)。
    [3]陈垣:《康熙与罗马使节关系文书》(影印本),“嘉乐来朝日记”。
    [4]许明龙:《欧洲十八世纪“中国热”》,第76页。
    [5]杨森富:《中国基督教史》(1984年版),第145页。
    [1]D.E.Mungello,A Study of the Preface to Ph.Couplet's Tabula Chronologica Monarchiae Sinicase,in Roman Malek edited.Philippe Couplet,S,J(1623-1693),The Man Who Brought China to Europe.Nettetal,1990,p.186转引吴莉苇:《当诺亚方舟遭遇伏羲神农》,第88页。
    [2]许明龙:《欧洲18世纪“中国热”》,第213页。
    [3]《伏尔泰全集》,巴黎,莫朗版,1877-1882,第27卷,第1页。转引许明龙:《欧洲18世纪“中国热”》,第213页。
    [4]伏尔泰著,高达观译:《哲学通信》,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27-28页。
    [1]伏尔泰著,吴模信等译:《路易十四时代》,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594页。
    [2]伏尔泰:《路易十四时代·导言》,第7页。
    [3]伏尔泰:《路易十四时代》,第6页。
    [4]伏尔泰:风俗论(下),第515页。
    [5]《中国近事报道》,第272页。
    [6]《中国近事报道》,第191页。
    [7]见何兆武编:《中国印象——世界名人论中国文化》(上),第70页。
    [8]伏尔泰:《哲学辞典》,见何兆武编:《中国印象——世界名人论中国文化》(上),第65-66页。
    [9]伏尔泰.王燕生译:《哲学辞典》,商务印书馆,1991年,第322页。
    [1]伏尔泰:《路易十四时代》,第597页。
    [2]伏尔泰:《路易十四时代》,第536页。
    [3]《中国近事报道》,第54页。
    [4]《中国近事报道》,第122页。
    [5]《中国近事报道》,第218页。
    [6]《中国近事报道》,第225页。
    [1]伏尔泰著,吴模信等译:《风俗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507页。
    [2]伏尔泰:《风俗论》,第510页。
    [3]《中国近事报道》,第339-365页。
    [4]伏尔泰:《路易十四时代》,第596页。
    [5]伏尔泰:《风俗论》(下),页528页。
    [6]《中国近事报道》,第240页。
    [7]见何兆武编:《中国印象——世界名人论中国文化》(上),第64-65页:伏尔泰著,王燕生译:《哲学辞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第330页。
    [1]《中国近事报道》,第119-120。
    [2]伏尔泰:《哲学辞典》,第322页。
    [3]伏尔泰:《路易十四时代》,第597-598
    [4]转引雅克·布罗斯:《发现中国》,第103页。
    [5]《中国近事报道》,第82页。
    [6]伏尔泰:《风俗论》,第323页。
    [1]《风俗论》(下),第510页。
    [2]《中国近事报道》,第197页。
    [3]何兆武编:《中国印象——世界名人论中国文化》(上),第65页。
    [4]王漪:《明清之际中学之西渐》,(台北)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146页。
    [5]《中国的专制制度》,英译者绪论,第2页。
    [1][法]魁奈著,谈敏译,《中华帝国的专制制度》,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26页。以下引文简称《中华帝国的专制制度》。
    [2]参见:《中华帝国的专制制度》,第26-27页。
    [3]《中华帝国的专制制度·英译者序言》,第14页。
    [4]《中华帝国的专制制度》,第26页。
    [1]李明的法文名是Louis Le Comte,所以也有人将其音译为“勒孔特”。
    [2]《中华帝国的专制制度》,第40页:《中国近事报道》,第93页。
    [3]《中华帝国的专制制度》,第48页:《中国近事报道》,第209页。
    [4]《中华帝国的专制制度》,第51-52页。魁奈引用的是商汤“桑林求雨”的例子,见《中国近事报道》,第257页。
    [5]《中华帝国的专制制度》,第76页;《中国近事报道》,第223-224页。
    [6]《中国近事报道》,第217-218页。
    [1]《中华帝国的专制制度》,第24页。
    [2]《中华帝国的专制制度》,第82页。
    [3]《中国近事报道》,第223页。
    [4]《中华帝国的专制制度》,第83页。
    [5]《中国近事报道》,第224页。
    [6]《中华帝国的专制制度》,第57-58页。
    [1]《中国近事报道》,第220页:《中华帝国的专制制度》,第79页。
    [2]《中国近事报道》,第229页。
    [3]《中华帝国的专制制度》,第84页。
    [4]《中国近事报道》,第226页。
    [5]《中华帝国的专制制度》,第83页。
    [6]《中国近事报道》,第226页。
    [1]《中华帝国的专制制度》,第83页。
    [2]《中国近事报道》,第226页。
    [3]《中华帝国的专制制度》,第84页。
    [4]《中华帝国的专制制度》,第98页。
    [5]《中华帝国的专制制度》,第103页。
    [1]《中国近事报道》,第239页。
    [2]《中国近事报道》,第228页。
    [3]事实上中国法律并不允许百姓越级告状。民告状应该先赴州县,否则被视为“越诉”,不仅不予受理,而且还要治罪。
    [4]《中国近事报道》,第228-229页。
    [1]《中华帝国的专制制度》,第86页。
    [2]《中国近事报道》,第214页。
    [3]《中华帝国的专制制度》,第87页。
    [4]《中国近事报道》,第241页。
    [5]《中华帝国的专制制度》,第87页。
    [6]《中国近事报道》,第252页。
    [7]《中华帝国的专制制度》,第80页。
    [8]《中国近事报道》,第240页。
    [1]《中华帝国的专制制度》,第44页。
    [2]《中国近事报道》,第119页。
    [3]《中华帝国的专制制度》,第27-28页。
    [4]详见《中国近事报道》,第260页。
    [5]《中华帝国的专制制度》,第52页。
    [6]《中华帝国的专制制度》,第53-54页。
    [7]《中国近事报道》,第171-172页。
    [1]《中华帝国的专制制度》,第58页。
    [2][德]G.G.莱布尼茨著,梅谦立、杨保筠译:《中国近事》,大象出版社,2005年,第102页。
    [3]《中国对法国哲学思想形成的影响》,第385页。
    [4]李文潮、H·波塞尔编:《莱布尼茨与中国》,第37页:莱布尼茨:《中国近事·附录二》,第193页。
    [5]莱布尼茨:《中国近事·附录二》,第184页。
    [1]莱布尼茨:《中国近事·莱布尼茨致读者》,第13页。
    [1]莱布尼茨:《中国近事·莱布尼茨致读者》,第4页。关于中国皇帝害怕后人评述李明在文中介绍,第224页;中国史书也有相应记载:“1704年,关于撰写明史,康熙称:‘明史不可不成,公论不可不探,是非不可不明,人心不可不服。关系甚巨,条目甚繁,朕日理万机,精神有限,不能逐细批览,即敢轻定是非,后有公论者,必归因朕。朕不畏当时而畏后人,不重文章而重良心者也'”。《清代通史》,第一卷,第632-633页。转引阎忠临:《传教士与法国早期汉学》,第19页。
    [1]莱布尼茨:《中国近事·莱布尼茨致读者》,第5页。
    [2]Coaudia von Collani,P.Joachim Bouvet S.J.:sein Leben und sein Weik,s72,Steyler Verlag,1985;转引《中国近事·中文本序》,第3页。
    [3]莱布尼茨:《中国近事·莱布尼茨致读者》,第7页。
    [4]《中国近事报道》,第364-365页。
    [5]莱布尼茨:《中国近事·莱布尼茨致读者》,第13页。
    [6]莱布尼茨:《中国近事》,第197页。
    [7]莱布尼茨:《中国近事》,第203-204页。
    [1]安田朴:《中国文化西传欧洲史》,第435-436页。
    [2]“1701年9月10日,莱布尼茨写信给布奈特”,载莱布尼茨:《中国近事》,第210页。
    [3]李文潮、H·波塞尔编:《莱布尼茨与中国》,第33页。
    [4]转引安田朴:《中国文化西传欧洲史》,第437页。
    [5]奥尔良公爵夫人的书简,雅埃格勒(Jaegl6)版本,第3卷。第116页。转引毕诺:《中国对法国哲学思想形成的影,第390页;莱布尼茨:《中国近事》,第152页。
    [6]李天刚:《中国礼仪之争》,第246-247页。
    [7]莱布尼茨:《中国近事》,第152页。
    [8]虽然李明著作中有不少对中国的批评,但更多是对中国的赞美。
    [1]许明龙:《中西文化交流的先驱》,第291页。
    [2]孟德斯鸠:《法意》,第3卷第5章。
    [3]孟德斯鸠:《法意》,第8篇21章。
    [4]孟德斯鸠:《法意》,第8篇第19章。
    [5]《中国近事报道》,第214页。
    [6]孟德斯鸠著,曾斌译:《论法的精神》,第115页。
    [7]转引安田朴:《中国文化西传欧洲史》,第499页。
    [8]《中国近事报道》,第220页。
    [9]《论法的精神》,曾斌译,京华出版社,2000年,第231页。
    [10]《论法的精神》,曾斌译,第115页;严复译《法意》,第177页
    [1]李明在介绍中国的语言时,称中国语言仅有330个字左右,有五种声调,为了让别人听懂自己说的话,必须注意声调,稍一变化就可能变成另外一字,弄出笑话,并举例:有把人想叫做先生的人叫成了畜生”。
    [2]何兆武、柳卸林编:《世界名人论中国》,第165-169页。
    [3]何兆武、柳卸林编:《世界名人论中国》,第170-171页。
    [4](德)赫尔德:“关于人类历史哲学的思想”,载(德)夏瑞春编:《德国思想家论中国》,陈爱政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84页。
    [5](德)赫尔德:“中华帝国的基督化”,载夏瑞春编:《德国思想家论中国》,第93页。
    [6]卢梭:《新爱洛漪丝》,第395页。转引许明龙:《欧洲18世纪“中国热”》,第265页。
    [1]《中国近事报道》,第240页。
    [2]第一类主要是耶稣会传教士,他们学习汉语,并且初期与中国人打交道,获得的资料是第一手的;第二类是最早的欧洲汉学家,和传教士相比,他们有着严谨而广泛的兴趣,如莱布尼茨、米勒、门泽尔等。
    [3](美)孟德卫著,江文君等译:《1500年-1800——年中西方的伟大相遇》,新星出版社,2007年,第162页。
    [1]转引自黄一农:《两头蛇——明末清初的第一代天主教徒·自序》,V。
    [1]王漪:《明清之际中学之西渐》,第74页。
    [2]Colin Mackerrs,Western Images of China,p.32.
    [3]戴密微:“法国汉学史研究概述”,载阎纯德编:《汉学研究》,第一集,第19页。
    [1]《中国近事报道》,第12页。
    [2]Du Halde:Descriprition Empire of China,Vol Ⅰ,preface,p.1.
    [3]方豪:《中国天主教人物传》(中),第24页。
    [1]安田朴:《中国文化西传欧洲史》,第36页。
    [2]Colin Mackerrs,Western Images of China.p.26.
    [3]费赖之《在华耶稣会士列传及书目》载在华耶稣会士有467人:荣振华《在华耶稣会士列传及书目》记载了920位。荣书比费书所记人物几乎一倍,主要是他将一些死于来华途中或从未到达中国,但却对中国传教区有较大影响的人物都列入其中。如六位国王数学家之一的塔夏尔虽然并未抵达中国,但因为他1694年被任命为在印度和中国四所有法国耶稣会士们的会长,所以荣书也将其算作在华耶稣会士。
    [法]安田朴著,耿昇译,《中国文化西传欧洲史》,北京:商务印书馆印书馆,2000年。
    [法]艾田蒲著,许钧等译,《中国之欧洲》,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
    [法]安田朴、谢和耐著,耿昇译:《明清间入华耶稣会士和中西文化交流》,成都:巴蜀书社,1993年。
    [苏]C·阿尔塔莫诺夫著,张锦霞、苏楠译:《伏尔泰传》,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法]埃德蒙·帕里思,张茄萍,勾永东译:《耶稣会士秘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波]爱德华·卡伊斯基著,张振辉译:《中国的使臣—卜弥格》,郑州:大象出版社,2001年。
    [葡]安文思著,何高济译:《中国新史》,郑州:大象出版社,2004年。
    [法]白晋著,赵晨译:《康熙皇帝》,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
    [法]白晋著,马绪详译《康熙帝传》,载《外国人笔下的清宫密闻》,珠海:珠海出版社,1995年。
    [德]彼得·克劳斯·哈特曼著:《耶稣会简史》,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
    [英]C.R博克舍著,何高济译:《十六世纪中国南部行纪》,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意]白佐良、马西尼著,萧晓玲译:《意大利与中国》,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
    [法]毕诺著,耿异译:《中国对法国哲学思想形成的影响》,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
    陈垣:《陈垣学术论文集》(一),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法]德礼贤:《中国天主教传教史》,台北:商务印书馆,1934年。
    [美]邓恩著,余三乐译:《从利玛窦到汤若望—晚明的耶稣会传教士》,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杜文凯:《清代西人见闻录》,北京:人大出版社,1985年。
    [法]杜赫德编,郑德弟,耿升,吕一民,沈坚等译:《耶稣会士书简集》,郑州:大象出版社一、二、三卷,2001年版,四、五、六卷,2005年版。
    方豪:《中国天主教史论从》,北京:商务印书馆,1947年。
    方豪:《中国天主教人物传》,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方豪:《中西交通史》,岳麓书社,1987年。
    [法]伏尔泰著,王燕生译:《哲学辞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
    [法]伏尔泰著,高达观译:《哲学通信》,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
    [法]伏尔泰著,吴模信、梁守锵等译:《风俗论》(上中下),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法]伏尔泰著,吴模信、沈怀洁、梁守锵译:《路易十四时代》,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
    樊洪业:耶稣会士与中国科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
    范存忠:《中国文化在启蒙时期的英国》,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1年。
    [法]费赖之著,冯承钧译:《在华耶稣会士列传及书目》,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
    高振田:《康熙帝与西洋传教士》,载《明清档案与历史研究》,中国历史档案馆、中华书局,1988年
    龚缨晏:《欧洲与杭州——相识之路》,杭州出版社,杭州:2004年。
    龚缨晏:西方人东来之后:地理大发现后的主席关系史专题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
    耿昇、何高济译:《柏朗嘉宾蒙古纪行鲁布鲁克东行纪》,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葛力,姚鹏:《启蒙思想泰斗伏尔泰》,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9年。
    葛力:《十八世纪法国哲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北京,1991年。
    顾卫民:《中国与罗马教廷关系史略》,北京:东方出版社2000年。
    顾长声:《传教士与近代中国》,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高伟浓主编:《专门史论集》,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
    任继愈主编:《国际汉学》。
    顾裕禄:《中国天主教徒的过去和现在》,上海:上海社科出版社,1989年。
    [英]赫德逊,王遵仲译:《欧洲与中国》,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
    何高济译:《海屯行纪 鄂多力克东游录 沙哈鲁遣使中国记录》,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胡志宏:《西方中国古代史研究导论》,郑州:大象出版社,2004年
    黄时鉴主编:《东西交流论谭》,上海:上海文艺,1998年
    黄时鉴主编:《解说插图中西关系史年表》,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年。
    黄一农等主编:《徐家汇藏书楼明清天主教文献》,台北:辅仁大学神学院,1996年
    计翔翔:《十七世纪中期汉学著作研究—以曾德昭《大中国志》和安文思《中国新史》为中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江文汉:《中国古代基督教及开封犹太人》,上海,知识出版社,1982年。
    江文汉:《明清间在华的天主教耶稣会士》,知识出版社,1987年。
    利玛窦—金尼阁著,何高济译:《利玛窦札记》,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法]魁奈著,吴斐丹、张草纫选译:《魁奈经济著作选集》,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法]魁奈著,谈敏译,《中华帝国的专制制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
    孔陈焱:《卫三畏与美国早期汉学的发端》,博士论文,指导教师黄时鉴教授、包伟民教授,2006年。
    [韩]李淑宽:《中国基督教史略》,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
    李文潮、H.波塞尔编:《莱布尼茨与中国—中国近事发表300周年国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年。
    [德]利奇温著,朱杰勤译:《十八世纪中国与欧洲文化的接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年。
    罗光:《教廷与中国使节史》,台北:光启出版社,1961年。
    [法]李明著,郭强等译:《中国近事报道》,郑州:大象出版社,2004年。
    李天刚:《中国礼仪之争—历史·文献和意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德]G.G.莱布尼茨著,梅谦立、杨保筠译:《中国近事》,郑州:大象出版社,2005年。
    李志刚:《基督教早期在华传教史》,(台湾)商务印书馆。1985年。
    [英]A.K.穆尔著,郝镇华译:《一五零零年前的中国基督教史》,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穆根来等译,《中国印度见闻录》,中华书局,1983年。
    [法]孟德斯鸠,曾斌译:《论法的精神》,北京:京华出版社,2000年。
    [法]孟德斯鸠著,严复译:《法意》,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
    [西]门多萨著,何高济译:《中华大帝国史》,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
    孟华:《伏尔泰与孔子》,北京,新华出版社,1993年。
    莫东寅:《汉学发达史》,上海:上海书店,1989年影印。
    [罗马尼亚]尼古拉·斯帕塔鲁著,蒋本良、柳风运译:《中国漫记》,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0年。
    [法]裴化行著,肖华译:《中国天主教传教史概论》,上海土山湾印书馆,商务印书馆,1938。
    [法]裴化行著,管震湖译:《利玛窦神父传》,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
    [法]帕斯卡著,何兆武译:《思想录》,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
    [法]帕斯卡著:《致外省人信札》,姚蓓琴译,上海:上海社科,2002年。
    [法]佩雷菲特著,王国卿等译:《停滞的帝国》,北京:三联出版社,1993年。
    秦家懿(译):《德国哲学家论中国》,北京:三联出版社,1993年。
    忻剑飞:《世界的中国观》,学林出版社,1991年。
    戚印平:《日本早期耶稣会史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戚印平:《远东耶稣会史研究》,中华书局,2007年。
    [法]荣振华著,耿昇译:《在华耶稣会士列传及书目补编》,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
    [英]J.H.申南著,李宁怡译:《路易十四》,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
    孙尚杨:《基督教与明末儒学》,北京:东方出版社,1994年。
    [法]沙百里著,耿升、郑德弟译:《中国基督徒史》,北京:中国社科,1998年。
    [法]沙不利著、冯承钧译:《明末奉使罗马教廷耶稣会士卜弥格传》,北京:商务印书馆,1941年。
    沈定平:《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史—明代:调适与会通》,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
    [英]斯当东著,叶笃义译,《英使谒见乾隆纪实》,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
    史彤彪:《中国法律文化对西方的影响》,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
    [美]苏尔、诺尔编,沈保义、顾卫民译:《中国礼仪之争西文文献一百篇(1645-1941)》,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谈敏:《法国重农学派学说的中国渊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王治心:《中国基督教史纲》(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台北,1971年。
    [法]卫青心著,黄庆华译:《法国对华传教政策》,北京:中国社科出版社,1991年。
    [美]魏若望:《传教士、科学家、工程师、外交家南怀仁(1623-1688)》,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1994年。
    [美]魏若望著,吴莉苇译:《耶稣会士傅圣泽神甫传—索隐派思想在中国及欧洲》,郑州:大象出版社,2006年。
    吴莉苇:《当诺亚方舟遭遇伏羲神农—启蒙时代欧洲的中国上古史争论》,北京:人大出版社,2005年。
    吴孟雪:《明清时期—欧洲人眼中的中国人》,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吴孟雪、曾丽雅:《明代欧洲汉学史》,北京:东方出版社,2000年
    许明龙:《黄嘉略与法国早期汉学》,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许明龙:《孟德斯鸠与中国》,北京:中国国际文化出版社,1989年
    许明龙:《欧洲十八世纪“中国热”》,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
    谢方编:《中西初识》,郑州:大象出版社,1999年。
    [法]谢和耐著,耿昇译:《中国与基督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徐宗泽:《中国天主教传教史概论》,上海:上海土山湾印书馆,1938年,1990年影印
    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影印
    于可:《世界三大宗教》,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
    晏可佳:《中国天主教简史》,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
    杨森富:《中国基督教史》,台北:商务印书馆,1984年。
    吴相湘主编:《天主教东传文献续编·熙朝定案》,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2年。
    万明:《中葡早期关系史》,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01年。
    王冰:《勤敏之士南怀仁》,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
    余三乐:《早期西方传教士与北京》,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年。
    [法]雅克·布罗斯,耿昇译:《发现中国》,济南:山东书画出版社,2002年。
    阎忠临著:《传教士与法国早期汉学》,郑州:大象出版社,2003年。
    严建强:《十八世纪中国文化在西欧的传播及其反应》,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年。
    张力、刘鉴唐 著:《中国教案史》: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
    朱谦之:《中国哲学对欧洲的影响》,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
    张诚:《张诚日记》,载《清史资料》(5)(6),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1985年。
    张铠:《庞迪我与中国—耶稣会适“应策”略研究》,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
    周景濂:《中葡外交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影印。
    卓新平编:《相遇与对华—明末清初中西文化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宗教出版社,2003年。
    卓新平、许志伟编:《基督宗教研究》,第一辑,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1999年。
    赵春晨、何大进:《中西文化交流与岭南社会变迁》,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04年。
    [葡]曾德昭著,何高济译:《大中国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张星烺:《中西交通史资料汇编》,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
    张国刚:《明清传教士与欧洲汉学》,北京:中国社科,2001年。
    张国刚:《从中西初识到礼仪之争—明清传教士与中西文化交流》,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
    张国刚、吴莉苇:《启蒙时代欧洲的中国观——一个历史的巡礼与反思》,上海:上海古籍,2006年。
    [比]钟鸣旦、孙尚扬:《1840年前的中国基督教》,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年。
    张施娟:裨治文与他的<美理哥合省国志略>(博士论文),指导教师:龚缨晏教授、包伟民教授,2004年。
    《康熙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中国社科,1996年
    《清实录》,中华书局,1985年
    《清会典事例》,中华书局,1991年
    《清史稿》,上海古籍,1986年
    Colin Mackerrs,Western Images of China,Oxford,1989.
    D.E.Mungello:Curious Land:Jesuit Accommodation and the Origins of Sinology,Stuttgart,1985.
    D.E.Mungello,The Chinese rites controversy:its History and Meaning,Nettetal,1994.
    John W.Witek,S,J:Controversial ideas in China and in Europe:A Biography of Jean-FranCois Foucquet,S.J(1665-1741),Rome,1982.
    Latourette:A history of Christian Mission in China,New York,1929.
    Maverick,Lewis Adams:China,a model for Europe,texas,1946.
    Lach:Asia in the making of Europe,Chicago-London,1965-1993.
    Louis le comte:Nouveaux Memoires sur L'etat present de la Chine,1687-1692,Paris,1697.
    Louis le comte:Memoirs and observations,topographical,physical,mathematical,natural,civil,and ecclesiastical.:Made in a late journery throuth the empire of China and published in several letters.London,1697.
    Louis le comte:des ceremonies de la Chine,Liege,1700.
    Louis le comte:Memoirs and Obervations made in above ten years Travels through the Empire of China,London,1705.
    Louis le comte:Memoirs and Rememarks made in above ten years Travels through the Empire of China,London,1737.
    Louis le comte:A Complete History of the Empire of China,London,1739.Louis le comte:Un Jesuite a Pekin,Nouveaux Memoires sur L'etat present de la Chine,1687-1692,Paris,1990.
    Minamiki,George:The Chinese rites controversy:from its beginning to modern times Chicago:Loyola Univ,1985.
    Du Halde,J.B:Desccription geographique,histoque de l'Emprie de la Chine et de la Tartaric Chinoies,Paris,1735.
    J.B Du Halde:The General history of China,Containinga Geographical,Historical,Chronological,Political and Physical Description of the Empire of China,Chinese?Tartary,Corea and Tibet,London,1741.
    Cordier,Henri:Bibliotheca Sinaca(Vol Ⅰ-Ⅱ),Paris,1904(Ⅰ)-,1905-1906(Ⅱ)。
    Ronan:East Meets West:The Jesuit in China,1582-1773,Loyola University Press,1988.
    陈浮:“明清之际中国文化在西方的传播与影响”,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1)
    丁顺茹:“论西方传教士在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的著作”,广州师院学报,1997(3)
    戴密微:“法国汉学史研究概述”,中国文化史研究(春之卷)1994
    董海樱:“昂菲特里蒂”号与中法早期文化接触,《法国研究》,1996年(2)。
    菲次帕里克:“中国礼仪之争—中国社会和天主教制度比较研究”,《世界宗教研究》,1989(4)。
    龚缨晏:“康熙‘1692年宽容敕令'与浙江”,浙江社会科学,2007年(2)。
    郭慕天:“礼仪之争及其后果”,中国天主教,2005(6)
    耿异:“法国对入华耶稣会士与中西文化交流的研究”,《国际汉学》(10)
    吴旻、韩琦:“礼仪之争与中国天主教徒——以福建教徒和颜珰的冲突为例”,载《历史研究》,2004(6)。
    黄晓鹃:《法国传教士李明笔下的中国形相》(硕士论文,2000年,北大,孟华指导)
    黄谷:“国外近年来明清中外关系史研究”,《中国史研究动态》,1991(9)
    纪宗安:“明清之际入华耶稣会士与中国造园艺术在欧洲的影响”,《世界宗教研究》,1998(1)
    李晟文:“清代法国耶稣会士在华传教策略”,清史研究,1995(3)
    林金水:“试论南怀仁对康熙天主教政策的影响”,载《世界宗教研究》1991(1)
    罗召:洛阳新出土《大秦景教宣元至本经及幢记》石幢的几个问题,文物,2007(6)
    米歇尔.德韦兹:“十八世纪中国文明对法国、英国和俄国的影响”,《法国研究》,1985(2)
    (法)莫里斯·罗宾:“近代欧洲的‘中国神话”',载耿龙明、何寅编:《中国文化与世界论文集》,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年
    Pietro Tchao:“中国礼仪之争的历史文化渊源“,载陈村富编《宗教文化论丛》,东方文化出版社,1995年。
    钱志坤:“礼仪之争与康熙禁教”,杭州师院学报,2002(2)
    孙圣英:《传教士李明和他的著作《中国现势新志》》(硕士论文2001年,法文,外交学院,郭强指导)
    汤开建:清朝前期天主教在中国社会的发展及兴衰,《国际汉学》(9)
    汤开建:“顺治朝全国各地天主教教堂教友考略”,载《清史研究》,2002(3)
    吴莉苇:“文化争议后的权力之交锋—‘礼仪之争'中的宗教修会冲突”,《世界历史》,2004(3)。
    吴伯娅:“碰撞与裂变——清代前期中西关系诌义”,载中外关系史学会编《中西初识》,气象出版社,1999年。
    许明龙:“孟德斯鸠笔下的中国”,《法国研究》,1985(2)
    叶理夫:“法国是如何发现中国的”,《中国史研究动态》,1981(3)
    张国刚:“明清传教士的当代中国史—以16、18世纪在华耶稣会士作品为中心的考察,社会科学战线”,2004(2)
    郑春苗:“中西文化交流与欧洲的‘中国热'”,《中国文化研究》,1994春之卷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