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当代藏区村落社会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英国著名民族学人类学教授、结构功能学派的领袖人物A·拉德克利夫·布朗(A. Radcliffe Brown)与我国民族学奠基人吴文藻先生一致认为:为了对人们的生活进行细致的研究,研究者有必要在最初阶段,将一个村子作为研究单位。循着这样的思路,本论文将研究视点落到了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申藏乡的一个有53户人家的藏族村落——郭大村。通过对农牧兼营的郭大村村落社区的田野调查,笔者运用民族学、社会学和历史学的研究方法,从微观处入手详细考察描述了改革开放前后,郭大村人在经济生活模式、社会基本结构、教育的获得、精神世界的建构、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社会分层与流动等方面的现状与变迁。在解剖“麻雀”的过程中,通过纵向的比较研究,分析郭大村人生产和生活方式变迁的起因与过程,探察其发生发展的规律,在印证“文化的本质在于适应,适应带来发展”这一理论的同时,尝试提出了科学处理和解决郭大村城乡及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的诸多矛盾和问题的方法。
     论文共分八章内容。第一章绪论。在较为详细地提供了关于田野点——中国西北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申藏乡郭大村的地理定位和文化图景的民族志描述基础上,记叙本项研究的时代背景、理论主题与基本关切点,同时较为系统地总结了国内外村落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在评论其得失的基础上,表明:在坚持民族学、人类学田野调查的基础上,本项研究在·个村落社区现代化的进程中,试图以扎实的民族志研究为推手,促进中国藏族村落民族志的发展。第二章郭大村藏族居民的生产方式。通过详细描述郭大村藏族居民传统的半农半牧业经济生产方式,以及在现代化进程中对于土地和牧场,即农、牧业的取舍,论证了郭大村人面对现代化所进行的“自觉选择”。在充分分析半农半牧业经济生产方式的利弊,以及基于传统和现实的情况,郭大村人应该做出“联合”——农农联合、牧牧联合、农牧联合的选择,以此来提升农牧业经济实力。第三章郭大村藏族居民的生活方式。基于对郭大村人日常收入和人情礼信支出的详细描述,表明在现代化的今天,郭大村人仍例行着祖辈相传的传统人情礼俗,这是村落居民相互间维系个人情感和亲属、邻里关系的重要方式。民居的建盖和家用电器及小型农用机械化的使用,既显示出现代化对提高郭大村人生活水平的直接作用,也显现出贫富差距的拉大这一需引起关注的世纪难题。最后,以在郭大村村落家庭中有代表性的3个家庭作为个案,详细叙述了他们的生计方式和家庭状况,笔者认为,传统的生计模式不能使郭大村人致富,应整理思路,改变观念,以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第四章郭大村的社会结构。此章以郭大村的历史及社会特征、村落社会及村规民约、村人的婚姻家庭、社会分层与流动等社会结构深描为主线,意在说明文化变迁对郭大村社会结构的影响。第五章郭大村藏族居民的文化教育。“双语”教育、传统寺院教育、现代学校教育是本章研究的重点。寺院教育在培养藏族知识分子、传播藏族文化和知识、塑造民族精神等方面有着无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但也存在脱离广大群众、不能普及大众知识、文化知识与科学技术相分离等局限性。人力资本是21世纪各种资源要素中最重要的资源,普及科学技术及生产生活等皆离不开人力资源的有效支撑,而郭大村人受教育程度现状堪忧,文盲率高达56%,与现代化的社会要求极不匹配。应汲取以往发展教育的经验和教训,采取各种办法,努力提高郭大村藏族居民的文化素质。第六章郭大村藏族居民精神世界的建构:宗教信仰。该章对郭大村人的宗教信仰、郭大村主寺恰盖寺、村民与寺院的互动、村民宗教支出、宗教的调适做出描述与分析,指出,为适应现代化的脚步,村民与宗教在积极的调试中获得了各自的发展。第七章郭大村藏族居民的日常生活与文化传承:民俗与娱乐。郭大村村民的民俗娱乐在传统的承继与现代化的变迁中悄悄地发生着改变,但是,作为凝聚村民的粘合剂,民俗娱乐将会在改变中得到继承。第八章结语:研究结论与反思。陈述本项研究的初步结论,对郭大村人的文化适应、政府施政中应注意的问题作出了符合民族志事实的解释,进而指出,文化自觉是社区发展和实现“我们的现代化”的前提,并对本项研究作为一项村落民族志研究作出辩护和反思。
     此外,各章节中与郭大村相关的图片,笔者都在每一章的最后给予了展示。
British Professor of ethnology and anthropology, and theorist of the structural-functionalist school-A Radcliffe Brown-and the founder of Chinese ethnology, Wu Wen-zao, both emphasise that to further study a people, fieldwork should be conducted at village level1.This dissertation therefore focuses on Guoda village, comprised of53households and analyses of fieldwork there. Its research methodology is based on cultural anthropology, sociology and history, producing a detailed picture of life in Guoda before and after reform. It describes Guoda village in terms of its economy, social structure, education, conceptualisation of the spiritual world, personal and social relations, occupational stratification and mobility aswell a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atus and change. Via a longitudinal comparative study, I analyse the causes of social change in Guoda village life and its development process. While confirming the theory that "the essence of culture is to adapt:adaptation brings development, I elucidate the type of scientific management of Guoda with regard to it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which-while revealing many contradictions-nevertheless poses a solution.
     The dissertation is divided into eight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is "the introduction". It narrated geographical location and cultural landscape of ethnographic description in detail about the fieldwork site-the Guoda village Shenzang township Choni County,the Gannan Tibetan autonomous prefecture, Gansu province in northwest of China,and explained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theoretical theme and the basic point of concern.At the same time, It summarized systematically the history and present situation of village studies at home and abroad. On the basis of reviewing the gain and loss, it show that the author trying to push as solid ethnographic research,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ibetan village ethnography in China on the basis of the fieldwork of ethnology and anthropology in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of the village community. The second chapter is "Tibetan residents'mode of productio in Guoda village". It detailed description economic mode of production for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 in Guoda village, and trade-offs for land and pasture, namely, 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 in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and demonstrated the Tibetan residents'conscious choice for Guoda village in the face of modernization. In the full analysis of the pros and cons of farming and animal husbandry economic mode of production, and based on the traditional and realistic situation, the people in Guoda village should make a coalition organization in order to promote economic strength for farming and animal husbandry. The third chapter is Tibetan residents'way of life of Guoda village. Based on Guo Dacun people daily income and a detailed description of the human courtesy letter spending shows that in today's modern, Guo Dacun people still routine with grandparents from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custom, this is the village residents for private feelings and family, neighbourhood relations between the important means.Houses built, and the use of household appliances and small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both show the modernization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Guo Dacun people live directly, also shows the gap between rich and poor widens the century difficult problem that needs attention. Finally to representative in Guo Dacun village family of three family as a case, detailed their way of living and family situation, the author believed that the traditional livelihood model cannot make Guo Dacun people get rich, should be finishing train of thought, change ideas, to adapt to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e fourth chapter is the social structure of Guoda village.This chapter to Guo Dacun the history and characteristics of village, village community, and society, village people's marriage and family, social stratification and mobility, the social structure deep trace as the main line, is intended to illustrate the impact of cultural change for Guo Dacun social structure.The fifth chapter is cultural education of Tibetan residents in Guoda village."Bilingual education", the traditional temple education and modern school education is the focus of research in this chapter.Temple education in cultivating Tibetan intellectuals, spreading Tibetan culture and knowledge, and shaping the national spirit has a irreplaceable role actively, but there are also from the masses, and cannot popularize public knowledge, cultural knowledge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mitations such as phase separation.Human capital is the most important resource in the21st century, all kinds of resources, the populariz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production and life are inseparable from the effective support of human resources, current situation and Guo Dacun people by education degree is, the illiteracy rate is as high as56%, and modernization of society requires highly match. Should learn from past experience and less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take various measures, efforts to improve Guo Dacun Tibetan people's cultural quality.The sixth chapter is Construction of spiritual world for Tibetan people in Guoda village:religious beliefs.The chapter of Guo Dacun person's religious beliefs, Guo Dacun just cover the main temple temple, villagers interact with the temple, the religious spending, on the part of the religion make a description and analysis, pointed out that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pace of modernization, the villagers and religion in active debug their development.The seventh chapter is daily life and cultural heritage:folk custom and entertainment of Guoda village. Guo Dacun villager's successor in folk entertainment in traditional and modern change in quietly changing, however, as the condensing villagers adhesive, folk custom entertainment will be inherited in the change.The eighth chapter is epilogue:the research conclusion and reflection.State the preliminary conclusions of the study, on the cultural adaptation of Guo Dacun peopl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problem, government policy has made accord with ethnography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facts, and then points out that cultural consciousness is community development and realize the modernization of our premises, and for the study as a village pleaded their case ethnographic research and reflection.
     In addition, the author showed some pictures about related images of Guoda village at the end of each chapter.
引文
1费孝通.江村——农民生活及其变迁[M].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1997:13.
    1参见[英]罗伯特·莱顿.他者的眼光:人类学理论入门[M].蒙养山人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24.[美]阿兰·巴纳德著.人类学历史与力理论[M].王建民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70-75.
    ②费孝通.费孝通在2003:世纪学人遗稿[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77.
    ③乔健.试说费孝通的历史功能论[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
    1费孝通著.论人类学与文化自觉[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275
    ②费孝通著.论人类学与文化自觉[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47
    ③费孝通著.论人类学与文化自觉[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57
    ④费孝通著.论人类学与文化自觉[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92.
    ⑤转引自乔健.试说费孝通的历史功能论[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
    ⑥费孝通著.论人类学与文化自觉[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57
    ⑦费孝通著.论人类学与文化自觉[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259.
    ⑧费孝通著.论人类学与文化自觉[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271.
    1费孝通.从反思到文化自觉和交流[J].读书,1998,(11).
    2乔健.试说费孝通的历史功能论[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
    ③费孝通.论人类学与文化自觉[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250-271.
    2费孝通.论人类学与文化自觉[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269.
    ②潘乃谷,马戎主编.体制变革、人口流动与文化融合[A].社区研究与社会发展[M](中).天律:天律人民出版社,1996:531.
    1潘乃谷,马戎主编.体制变革、人口流动与文化融合[A].社区研究与社会发展[M](中)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532.
    2参见刘朝辉.村落社会研究与民族志方法[J].民族研究,2005,(3):101.
    1文化演进与人类行为[M].62.转引自宋蜀华,白振声主编.民族学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183.
    2文化演进与人类行为[M].62.转引自宋蜀华,白振声主编.民族学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184.
    1[德]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纯粹社会学的基本概念[M].林荣远洋.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童志峰.论社会变迁——经典社会学家对社会变迁理论的思考[J].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2(2):101-104.
    1陈万灵.社区研究的经济学模型——基于农村社区机制的研究[J].经济研究,2002(9):57-67
    2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编.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356
    ②参见潘乃谷,王铭铭编.重归“魁阁”[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3[英]拉德克利夫·布朗.社会人类学方法[M].夏建中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182-183.http://baike.baidu.com/view/1013719.htm.
    ②费孝通.江村经济[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24.
    ③韩明漠.农村社会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8485.
    ④刘沛林.古村落:和谐的人聚空间[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27.
    (?)黄陵东.西方经典社会变迁理论及其本土启示[J].东南学术,2003(6):74-78.
    ①梁白玉.文化变迁与旅游业发展研究——以湘西凤凰县为例[D].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3.
    ②吴兆雪,杨耕.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研究述评[J].中国社会科学,1996(1):325.
    1邓京力.社会理论与社会史——“国家—社会”理论解释框架的范式意义[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增刊:11-15.
    2仰海峰.超越市民与国家:从政治解放到社会解放——马克思的市民与国家理论探析[J].东岳论丛,2006,26(2):3441.
    ③郝亚明.体制政策与蒙古乡村的变迁——内蒙古四村追踪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17.
    ④闫小培,翁立传.现代化与城市现代化理论问题探讨[J].现代城市研究,2002(1):40-46.
    1刘源.文化生存与生态保护——以长江源头唐乡为例[D].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本小节参考了巴占龙.人类学视野中的学校教育与地方知识[D].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刘爱文.甘南藏族社区变迁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刘散如拉.转型时期蒙古族村落社会及其变迁研究[D].内蒙古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特此声明并致谢.
    1黎熙元.现代社区概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7.陈晓华,张小林.国外乡村社区变迁演进概述[J].皖西学院学报,2007,23(5):114-116.
    [美]埃佛里特·MJ·伯德格.乡村社会变迁[M].王晓毅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1 John Cater, Trevor Jones. Social Geography, An introduction to Contemporary Issues [M]. London:Edward Arnold.1989.
    ⑤尚明瑞.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述评[J].社会科学战线,2005,(4):267-273.
    参见[英]拉德克利夫·布朗著,吴文藻编译.对于中国乡村生活社会学调查的建议[J].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编.社区与功能—派克、布朗社会学文集及学记[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参见Daniel Harrison Kulp. CountryLife in South China. The Sociology of Familism[M].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1925(葛学溥.华南的乡村生活:广东凤凰村的家族主义社会学研究[M].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出版社,1925;李景汉.北京郊外之乡村家庭[M].北京:商务印书馆,1929;陈达.南洋华侨与闽粤社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8;郑大华.民国乡村建设运功[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2000;[美]杨懋春译.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M].张雄,沈炜,秦美珠译.杭州: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费孝通,张之毅.云南村[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0;林耀华.义序的宗族研究[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林耀华.金翼.中国家族制度的社会学研究[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连书店,2000; C. K. Vang. The Chinese Family in the Communist Revoluti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59.
    转引自王铭铭.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34.
    ①[英]莫里斯·弗里德曼著,刘晓春译.中国东南的宗族组织[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⑤freedman,Maurice.Chinese Lineage and Society:Fukien and Kwangtung[M]. London:Athlone Press,1966.
    1参见[美]施坚雅著,史建云、徐秀丽译.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田汝康.芒市边民的摆[M],社海:商务印书馆,1946;庄英章.林祀埔:一个台湾市镇的社会经济发展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2参见A.Chan, R. Madsen&J. Unger. Chen Village: the Recent History of a Peasant Communist inMao' s China[M].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4;黄树民著,素兰、纳日碧力戈译.林村的故事:1949年后的中国农村变革[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王铭铭.社区的历程:溪村汉人家族的个案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王铭命.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闽台三村五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阎云翔著,李放春、刘瑜译.礼物的流动[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肖唐标.村治中的宗族:对9个村的调查与研究[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项继权.集体经济背景下的乡村治理[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周大鸣.凤凰村的变迁[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五种丛书”包括《中国少数民族》1册、《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57册、《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简志丛书》55册、《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从书》140册、《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148册,内容涉及民族区域自治、民族学、民族史,以及民族经济、文化、宗教、医药、体育、音乐、舞蹈、绘画等多种学科,累计401册,字数超过1亿字,是一部卷帙浩繁的民族问题大型综合性丛书。
    ②马戎.西藏经济形态及其变迁,(出自《西藏社会发展研究》)[M].中国藏学出版社,1997
    ③俞湘文.西北游牧藏区之社会调查[M].商务印书馆,1947.
    1刘志扬.乡土西藏文化传统的选择与重构[M].民族出版社,2006.
    2李安宅主要成果有《藏族宗教之实地研究》、《李安宅藏学论文集》等,于式玉著作有《于式玉藏区考察
    论文集》,任乃强著有《西康札记》、《西康图经》、《西康十一县考察报告》等。
    ①参见郝亚明.外力推动下的变迁—一个藏族城乡结合部的社区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硕士论文.
    2参见杨须爱.白龙江流域藏族农民工流幼与流出地社会研究—以新坪社区为例[D].兰州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3参见连玉銮.现代化进程中的白马藏族的社会变迁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
    4参见郭克范.西藏“一江两河”流域近半个世纪的社会变迁——以墨竹工卡县甲玛乡为例[J].中国藏学,2005,(3).
    5参见徐平.活在喜马拉雅:写真西藏.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
    ①参见徐平,曹志安.西藏农村的新变化:以帕拉庄园所在村庄的调查为例[J].中国藏学,2005,(3).
    ②参见李涛.西藏乃琼村变迁研究[J].中国藏学,2000,(4).
    参见刘志扬.乡土西藏文化传统的选择与重构[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1参见张建世.藏区农村家庭经济的变迁研究—以甘孜县拖坝四村、河坝村为例[A].周炜,杨明洪,罗绒站堆主编.藏区农村发展前沿报告[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
    参见张海云,冯雪红.青海农区藏人婚俗文化变迁调查—以贵德县咋那等四个藏族村落为例[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9).
    参见马晓军.社会转型时期藏传佛教信仰的变迁—以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亦子多村的江目寺为例[J].世界宗教研究,2006,(2).
    2参见杨须爱.试论藏族农民工流动与传统宗教信仰变迁—来自白龙江汀流域一个藏族聚居社区的田野调查[J].甘肃民族研究,2007,(4).
    1参见尕藏加.多远文化背景下的民间信仰—对一个藏族村落民间信仰的考察[J].甘肃省藏学研究所编.安多研究·藏学论文(第二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2参见陈东.藏区边缘的宗教:雅安硗碛藏族乡宗教调查[J].西藏研究,2008,(4).
    3参见朱文惠.佛教寺院与农牧村落的共生关系:中国西南藏族社区研究[M].台北:唐山出版社,2002.
    4参见邱霞.川西藏族牧民村落社区的建构[D].四川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5参见李茂林,许建初.云南藏族家庭的煨桑习俗——以迪庆藏族自治州两个藏区社区为例[J].民族研究,2007,(5).
    参见僧格.三江源牧区藏族生态移民的适应与后续产业发展及其对策—以黄河源第一乡扎陵湖乡河源新村生态移民为例[J].刘光华主编.谷苞先生90华诞纪念文集[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7.
    参见马宝龙.三江源区生态移民与安置区之间社会整合困境思考—基于扎陵湖乡移民安置点的实证研究[J].刘光华主编.谷苞先生90华诞纪念文集[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7.
    参见万德卡尔.牧区乡村的基层政权与民间制度的互动——以安多藏族牧村之实证研究为例[J].中国藏学,2007,(2).
    1Jacobs and B. Stern. An Dutline of General Anthropology[A].引自《云五社会科学大辞典·人类学》[Z].1947:146.
    (?)吴文藻.现代社区实地研究的意义和功用[J].社会研究,66期.
    ①宋蜀华、白振声主编.民族学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185-186.
    民族走廊是中原农耕文化与青藏高原游牧文化契合和转化的地带,它既容纳文化又传播文化,既横向移动又纵向交流,在各族文化的发育、保存和传播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形成一个平衡有序的社会结构网络。
    ②林耀华.从书斋到田野[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0.
    1参见甘南五十年编篡委员会编.甘南五十年(1953-2003)(内部资料)[M]:107.甘肃省民族事务委员会.甘肃民族经济资料[G]:199-213.
    1参见甘肃发展年鉴2010(光盘版)[G].统计数据八人民生活:832各地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1卓尼县志编篡委员会编.卓尼县志[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4:163-164.
    ②卓尼县志编篡委员会编.卓尼县志[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4:71.
    该小节的资料主要来源于笔者对郭大村人的访谈,并结合了《甘南藏族自治州州志》及《卓尼县志》中的相关内容。以下如无特别标注,文中资料均来源于笔者对郭大村人的访谈,特此说明。
    ①参见卓尼县志编篡委员会编.卓尼县志[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94:45-50.
    1参见卓尼县志编篡委员会编.卓尼县志[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94:297-301.
    ①耕种一年即须停歇一年以恢复地力的土地,当地人称“扑地”。
    ②当地称“扑地”青稞。
    ①参见卓尼县志编篡委员会编.卓尼县志[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94:46-47.
    ②参见附录中1969年郭大大队农作物产量及社会分配表、1975年郭大大队收益分配汇总表提供的数字资料。
    ③这是笔者与郭大村村支书及部分群众座谈时得到的资料。
    ②农作物中的青棵、豌豆、洋芋等,既足粮食,又是牲畜的饲料;农作物的秸秆、枝叶、茎蔓等也是饲料。
    ③牛羊粪既是很好的燃料,又是很好的肥料。
    ①参见卓尼县志编篡委员会编.卓尼县志[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94:266-267.
    ②参见卓尼县人民政府2003年10月颁发的“甘南藏族自治州草场使用证”,第406010105号
    此节内容来自2009年10月笔者对从小就在牧场放牧的第二组成员扎毛特的访谈。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甘肃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28辑——甘青闻见记(顾颉刚:《西北考察日记》)[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8:83.
    1王振复.大地上的“宇宙”——中国建筑文化理念[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2.
    [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M].贺麟.王大庆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50:2.
    费孝通.费孝通译文集(上册)[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2:32.
    1金元浦,谭好哲,陆学明主编.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0.
    1参见卓尼县志编篡委员会编.卓尼县志[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94.72-73.
    1此节内容是笔者2004年6月与郭大村几个有知识的老人座谈得到的。如,74岁的顿珠才让、72岁的前俊草、80岁的付完玛、81岁的老扎西等。
    处罚可以是罚款。
    郭大村有自己的草场,共36094.4亩。因面积不大,所以在包产到户的时候没有分草场到户,草场仍属全村共同所有。每年的农历五月十六,新一届的俄拉一上任,即按传统的方法划分禁牧界线。
    ③每年农历四月底,郭大村养牛人家的冬季牧场要搬回村里,在村里的冬季禁牧草场补充体力。
    ④犯错误的人家要被罚宰一只羊。俄拉将这一处罚先行记录在案,待有全村集体活动时再通知其宰羊。 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李强.转型时明的中国社会分层结构[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陆学艺、龚维斌、陈光金.邓小平理论与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变迁[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边燕杰.市场转型与社会分层——美国社会学者分析中国[M].三联书店,2002,等。
    如1952年8月政务院作出的《关于劳动就业问题的决定》,不允许农业人口进入城市寻找职业;1955年6国务院发出《关于建立经常户口登记制度的指示》;1957年12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各单位从农村中招用时工的暂行规定》,明确规定“各单位一律不得私自从农村中招工和私自录用盲目流入城市的农民”;1958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第91次会议讨论通过并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等等.
    ②参见甜祝藏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天祝县志[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94:590-591
    1964年甘肃藏区农牧村人口比重为92.81%,1982年这一比重为89.69%,18年间仅下降了3.12个百分点。参见《甘南州志》(北京民族出版社,1991:1069-1075)、《天祝县志》(甘肃民族出版社,1994:120)、《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甘南州统计局,2002:54)、《甘肃民族经济资料》(甘肃省民族事务委员会,2003:218)、《甘肃发展年鉴2010》》(中国统计出版社,统计数据2-5分地区城乡人口数及构成,2-7各地县人口).
    1参见陆学艺.社会学要重视当今农民问题[J],社会学研究,1989,(9).8个农民阶层包括:农业劳动者阶层、农民工阶层、雇工阶层、农民知识分子阶层、个体手工劳动者和个体工商户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乡镇企业管理者阶层和农村管理者阶层。
    2根据2002年甘南藏族自治州人口普查办公室编《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内部资料)》462页的数字资资料整理计算得出。
    3参见甘肃发展年鉴编委会.甘肃发展年鉴2010(光盘版).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统计数据11-3各地区农村从业人员.
    1参见天祝藏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天祝藏族自治县志(1989-2005)[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7:46.
    ②参见甘南藏族自治州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甘南州志[M],北京:北京民族出版社,1991:641.
    ③根据甘南五年年编纂委员会编《甘南五十年(1953—2003)》(内部资料,2003年)第79-80页的统统计数字资料整理计算得出。
    ①根据2002年甘南藏族自治州人口普查办公室编《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内部资料)》462-491页的数字资料整理计算得出。
    ②参见天祝藏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天祝藏族自治县志(1989-2005)[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7:369。
    1高丙中主编,高丙中、纳力碧力戈等著.现代化与民族生活方式的变迁[M].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380.
    ①召玛杰.甘南州民族教育现状[J].民族研究,2009,(3).
    ②参见本论文“附录”四.公社调查组关于郭大大队七五年收益分配情况调查汇报.
    1李安宅..藏族宗教史之实地研究[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89:223.
    1参见韩克茵,张延安,巴建坤.希望之光——关于甘南藏族教育的探索与思考[M].甘肃民族出版社,1991:36-38.
    ①参见巴登尼玛.文明的困惑——藏族教育之路[M].四川民族出版社,2000:155.
    1李安宅..藏族宗教史之实地研究[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89:226.
    2参见韩克芮,张延安,巴建坤.希望之光——关于甘南藏族教育的探索与思考[M].甘肃民族出版社,1991:42.
    ②参见李安宅..藏族宗教史之实地研究[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89:230.
    1参见韩克茵、张延安、巴建坤.希望之光—关于甘南藏族教育的探索与思考[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91:65-66、82-85.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甘肃省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甘青闻见记[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8:83-84.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甘肃省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甘青闻见记[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8:84.
    ①参见宗智、桑杰顿珠编.卓尼明刹恰盖寺.204.
    ①参见宗智、桑杰顿珠编.《卓尼明刹恰盖寺》,第205页。
    ①参见宗智、桑杰顿珠编.《卓尼名刹恰盖寺》,第220-222页。
    ①参见附录三:郭大大队1975年收益分配汇总——小麦.
    ①卓尼县志编篡委员会编.卓尼县志[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94:90.
    ①叶兴庆.中国边缘地带的经济增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157.
    [1]马鹤天.《甘青藏边区考察记》,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
    [2]马鹤天.《西北考察记》,1936年,青海省图书馆存。
    [3]李安宅.《川甘数县边民分布概况》,载《新西北》4卷2-5期,1942。
    [4]李安宅.《拉卜楞寺概况》,载《边政公论》1卷2期,1941。
    [5]李安宅.《拉卜楞寺的护法神》,载《边政公论》创刊号,1941。
    [6]李安宅.《喇嘛教育制度》、《拉卜楞寺大经堂——闻思堂的学制》,载《力行月刊》,8卷5期,1943;《新西北》,2卷1、2期,1939。
    [7]李安宅.《拉卜楞藏民年节》,载《现代评沦》1940年5卷13、14期。
    [8]李式金.《拉卜楞之民族》,载《边政公论》5卷1期,1947。
    [9]廖楷陶.《甘肃之民族问题》,载《西北问题论丛》1辑,1941。
    [10]马宵石.《西北回汉关系之探讨》,载《拓荒》1卷3期,1933。
    [11]马宵石.《西北民族问题的解剖》,载《甘肃科学教育馆学报》创刊号,1939。
    [12]吴景教.《川青边境果洛诸部之探讨》,载《新中华》复刊2卷2期,1944。
    [13]俞湘文.《河曲藏区游牧藏民之家庭组织》、《河曲藏区人口嘀咕题之研究》,载《东方杂志》39卷1号20号,1943。
    [14]谷苞.《卓尼番区朱札七族的总承制度》,载《和平日报》1947年8月5日。
    [15]谷苞.《甘肃西固藏民社区分布与沿革》,载《边政通讯》2卷4期,1944。
    [16]格桑泽仁.《西陲佛教现状》,载《方志》9卷3、4合刊,1936。
    [17]格桑泽仁.《拉章扎西溪概况》,载《方志》9卷3、4合刊,1936。
    [18]于式玉.《拉卜楞藏民妇女之梳发》,载《新西北》1941年5卷1、2期。
    [19]于式玉.《拉卜楞藏族区民间文学举例——民歌》,载《新西北》1941年3卷5、6期。
    [20]邓隆.《拉卜楞之藏经》,载《方志》9卷3、4期合刊,1936。
    [21]杨友举.《甘边藏民民情述略》,载《开发西北》3卷5期,1935年。
    [22]张丁阳.《拉卜楞民风记》,载《新西北》1943年5卷1、2期。
    [23]卓尼县志编篡委员会编.卓尼县志.甘肃民族出版社.1994。
    [24]甘南藏族自治州地方史志编篡委员会编.甘南藏族自治州州志.民族出版社.1999.
    [25]碌曲县志编篡委员会编编.碌曲县志.甘肃文化出版社.2006.
    [26]夏河县志编篡委员会编.夏河县志.甘肃文化出版社.2001.
    [27]玛曲县志编篡委员会编.玛曲县志.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
    [28]天祝县志编篡委员会编.天祝县志.甘肃人民出版社.1994.
    [29]舟曲县志编篡委员会编.舟曲县志.甘肃人民出版社.1996.
    [30]迭部县志编篡委员会编.迭部县志.甘肃人民出版社.1998.
    [31]临潭县志编篡委员会编.临潭县志.甘肃人民出版社.1997.
    [3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甘南藏族自治州文史资料委员会编.甘南文史资料(第1-12辑).
    [33]甘肃省图书馆编.《西北民族宗教史料文摘》(甘肃分册),1984。
    [34]甘南五十年编篡委员会.《甘南五十年》(内部印刷),2003年。
    [35]张彦笃主修.《洮州厅志》,民国二十三年卓尼杨土司重印本。
    [36]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甘肃省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甘青闻见记》(顾颉刚:《西北考察日记》:王树民:《陇游日记》),甘肃人民出版社,1988年5月。
    [37]甘南藏族自治州人口普查办公室编.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内部资料).
    [38]甘肃发展年鉴编委会.甘肃发展年鉴2010(光盘版).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年.
    [39]费孝通.《江村农民生活及其变迁》,敦煌文艺出版社,1997年.
    [40]费孝通.《乡土中国》,三联书店,1985年.
    [41]费孝通.《生育制度》,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年
    [42]费孝通.《乡土重建》,上海观察社,1948年.
    [43]费孝通.《费孝通社会学文集》,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年.
    [44]费孝通.《边区开发与社会调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7年
    [45]潘乃谷,马戎主编.《社区研究与社会发展》(上、中、下),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
    [46]王义祥.《当代社会变迁》,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47]杨建新.《中国少数民族通论》,民族出版社,2005年.
    [48]马戎.《民族与社会发展》,民族出版社,2001年.
    [49]贾春增主编.《民族社会学概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年.
    [50]林耀华.《民族学通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年.
    [51]金炳镐.《民族理论通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年.
    [52]徐平.《文化的适应和变迁》,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53]言心哲.《农村社会学概论》,上海中华书局,1939年。
    [54]杨开道:《农村组织》、《农村调查》、《农民运动》、《新村建设》、《农村政策》、《农村领袖》,世界书局印行,1931年。
    [55]张世文.《农村社会学调查方法》,商务印书馆,1947年。
    [56]冯和法.《农村社会学大纲》,黎明书局,1932年。
    [57]李景汉.《定县社会概况调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年。
    [58]费孝通、王同惠.《花篮瑶的社会组织》,江苏人民出版社,1988年
    [59]陈庆英.《中国藏族部落》,中国藏学出版社,1991年。
    [60]洲塔,乔高才让.《甘肃藏族通史》,青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61]王继光.《甘青十司研究》,民族出版社,2000年
    [62]王继光.《明代安多藏区部族志》,载《西北民族研究》,1997年各期。
    [63]格勒.《论藏族文化的起源形成与周围民族的关系》,中山大学出版社,198百年。
    [64]巴登尼玛.《文明的困惑—藏族教育之路》,四川民族出版社,2000年。
    [65]杨建新.《中国西北少数民族史》,民族出版社,2003年
    [66]杨建新,马曼丽.《西北民族关系史》,民族出版社,1990年。
    [67]高永久.《各民族共创中华》(西北卷),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年。
    [68]宋蜀华,陈克进主编.《中国民族概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年。
    [69]王希恩主编.《当代中国民族问题解析》,民族出版社,2002年。
    [70]周伟洲.《西北民族史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1995年
    [71]王希隆.《清代西北屯田研究》,兰州大学出版社,1990年。
    [72]徐黎丽.《论民族关系与民族关系问题》,民族出版社,2005年3月。
    [73]周星.《黄河上游区域多民族格局的历史形成》,《中华民族研究新探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
    [74]朱解琳编著.《藏族近现代教育史略》,青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75]马戎.《西方民族社会学理论与方法》,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
    [76]马戎.《社会文化人类学演讲集》,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
    [77]马戎.《中华经济圈与它的社会、文化基础》,《田野工作与文化自觉》,群言出版社,1998年。
    [78]费孝通.《中华民族多源一体格局》,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年。
    [79]马戎.《西藏的人口与社会》,同心出版社,1996年。
    [80]马戎.《田野工作与文化自觉》,群言出版社,1998年。
    [81]张云.《青藏文化》,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
    [82]周星.《民族学新论》,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
    [83]宋蜀华主编.《民族学与现代化》,中央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
    [84]王宗礼,刘建兰,贾应生.《中国西北农牧民政治行为研究》,甘肃人民出版社,1998年。
    [85]丹珠昂奔.《藏族文化发展史》(上、下册),甘肃教育出版社,2001年。
    [86]金炳镐.《民族理论政策概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年。
    [87]王铭铭.《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三联书店,1997年。
    [88]王铭铭.《社区的历程》,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
    [89]徐欣欣.《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与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90]陈婴婴.《职业结构与流动》,东方出版社,1995年
    [91].辜胜祖、简新华主编.《当代中国人口流动与城镇化》,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年。
    [92].李强.《当代中国社会分层与流动》,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年。
    [93]李春玲.《中国城镇社会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
    [94]杨晓民,周翼虎.《中国单位制度》,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年
    [95]李安宅.《藏族宗教史之实地研究》,中国藏学出版社,1989年。
    [96]于式玉.《于式玉藏区考察文集》,中国藏学出版社,1989年
    [97]张云.《丝路文化吐蕃卷》,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
    [98]高丙中主编,高丙中、纳日碧力戈等著.《现代化与民族生活方式的变迁》,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11月。
    [99]韩克茵、张延安、巴建坤著.《希望之光——关于甘南藏族教育的探索与思考》,甘肃民族出版社,1991年。
    [100]谭必友.《古村社会变迁——一个话语群的分析实验》,民族出版社,2005年。
    [101]巴登尼玛.《文明的困惑——藏族教育之路》,四川民族出版社,2000年。
    [102][美]史蒂文·瓦戈著,王晓黎等译.《社会变迁》(第五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103][美]本尼迪克特著,张燕、傅铿译.《文化模式》,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
    [104][法]迪尔凯姆著,胡伟译.《社会学研究方法论》,华夏出版社,1988年。
    [105][美]托马斯·哈定著,韩建军、商戈令译.《文化与进化》,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
    [106][英]拉德克利夫·布朗著,夏建中译.《社会人类学方法》,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
    [107][美]乔森纳·特纳著,吴曲辉等译.《社会学理论的结构》,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
    [108][日]中根千枝著,朱京伟、张吉伟译.《适应的条件》,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
    [109]列维.《社会人类学导论》,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5年。
    [110][美]罗吉斯著,王晓毅、王地宁译.《乡土社会变迁》,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
    [111][英]马林诺夫斯基著,费孝通译.《文化论》,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
    [112][日]石川荣吉主编,周星等译.《现代文化人类学》,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8年。
    [113][英]安德鲁·韦伯斯特著,陈一筠译.《发展社会学》,华夏出版社,1987年
    [114][美]威廉·费尔J‘·奥格本著,王晓毅、陈育国译.《社会变迁》,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
    [115][美]路威著,吕叔湘译.《文明与野蛮》,三联书店,1984年。
    [116][美]伍兹著,何瑞福译.《文化变迁》,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117][英]马林诺夫斯基著,李安宅泽.《两性社会学》,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
    [118][美]布莱克著,景跃进、张静译.《现代化的动力》,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
    [119][美]斯蒂文·郝瑞著,巴莫阿依、曲木铁西泽.《田野中的族群关系与民族认同—中国西南彝族社区考察研究》,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
    [120]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97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