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我国医疗服务业规制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现代文明社会中,医疗卫生服务变得日益重要,这从各国卫生总费用占GDP比例逐年上升这个简单事实即可看出。人们选择用更多的收入投入到购买医疗服务之中,不仅仅是因为生命健康的重要,而医疗服务提供者选择更昂贵的手段提供医疗服务也不仅仅是因为其拥有优势的交易地位。生产者和消费者的选择,都受所面临的现有生产体系和市场环境限制。对于医疗服务业,政府对其的规制制度体系及其制度体系的变迁过程,决定了当前医疗服务体系市场特征。当前医疗服务业中所存在的费用快速上涨,公平性、方便性和医疗质量问题,都可以政府的规制制度上找到原因。
     本文回顾了我国医疗体制的演进过程,分析了建国后四个主要阶段我国医疗服务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制度原因,并利用产业组织的方法分析了我国当前医疗服务业的市场集中度、产品竞争特点、进入壁垒、行业结构特点和区域分布特征,并结合与国际上典型国家的医疗服务体系比较,得出了我国的医疗服务业区域市场集中度过高、大型公立医院垄断势力太大、进入壁垒较大、城乡二元结构等特点导致了市场竞争强度不够的结论。
     为了找到形成我国具有如此特点的医疗服务产业体系的原因,本文深入分析了我国政府对医疗服务行业的准入、布局规划、价格和质量规制制度,并通过近几年来的医疗服务业的各项统计和调查数据考察其规制的规制成效,发现了准入制度不完善、作为监管主体的政府直接办医、扭曲的医药价格规制措施和还未形成有效的质量监管体系的等因素是造成医疗服务业布局不合理、“以药养医”和医疗质量问题的直接原因。
     为了解决当前医疗服务业中存在的问题,一些地区进行了各种探索,本文通过总结各地以“管办分开”和“医院集团”化为代表的公立医院改革试验经验,并结合近年来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效果,公立医院改革方案和医疗保障体系的建设经验等改措施的分析,提出了加大向需方投入、政府退出直接办医、放松布局规制、调整准入制度、弱化医药直接定价、完善医师培养制度,把医疗服务的支付方式从按项目转到总额预付制等规制政策建议。
In the modern civilized society, the health care industry become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this can be proved by a simple fact that the national health expenditure proportion in GDP rises year by year. People choose to spend more income to purchase medical services, not only because the life and health is important. On the other hand, health care providers choose more expensive means to provide medical services, not only because of its own advantage trade status. The choice of producers and consumers, are depend on the existing production system and market environment. While the regulation system develops, the character of health care market develops, the problems of health care costs, problems of fairness, problems of convenience and quality of the medical treatment, are all result from improper regulations.
     This paper reviews the evolution of China's medical system, analyzes the four main stages of medical service system in China, and explains the problems and its reasons in the system, and analyzes China's current medical service industry market concentration, product competition characteristics, barriers to entry, industry structure and area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by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approach. Combining with the typical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of national medical service system, we find the medical service industry in China regional market concentration is too high, the government owned hospital's monopoly power is too large, barriers to entry is strong. Those market character and Urban-rural dual structure led to a insufficient competition health market.
     In order to find the cause of those problems, this article deeply analyzes our country government on medical service industry access, layout planning, price and quality regulation system, study the statistical and survey data on the regulation of regulation effect, and discovered access system is not perfect. The government direct investment into health care, distorted price system, and ineffective quality supervision system are causes of the problem.
     To solve the current problems existing in medical service industry, some areas have implemented many policy test. In recent years, the nation government has implemented basic drug system, public hospital reform programs. Some policy have been proved successfully, while some policy failed. Based on policy effect and we can conclude that to increase finance aid to patient, to withdraw from directly investing into medical industry, to adjust regulation system of medical industry, to reduce direct pricing, to reform physician training system and to transform payment rule from item payment system to prospective payment system will make our health care industry well.
引文
1.A.C.庇古,福利经济学(朱泱、张胜纪、吴良健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
    2. Aday LA, Andersen RM. A framework for rhe study of access to medical care [J]. Health Services Research,1974(9):208.
    3.Arrow,Kenneth J. "Uncertainty and the Welfare Economics of Medical Care," Ammerican Economic Review 53(1963):941-973.
    4. Bays, Carson W., "The Determinants of Hospital Size:A Survivor Analysis", Applied Economics 18(1986):359-377.
    5. Carr, W. John, and Paul J. Feldstein, "The Relationship of Cost to hospital Size", Inquiry 4(1967):45-65.
    6. Conrad, Robert F., and Robert P. Strauss, "A Multiple-Output Multiple-input Model of the Hospital Industry in North Carolina", Applied Economics 15(1983):341-352.
    7. David P, Anu G, Gerry B. Poverty and access to health care in developing countries[J]. Annals of the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2008,11(36):161-71.
    8. Gong Z. Duckett SJ., Legge DG, et al. Describing Chinese hospital activity with diagnosis related groups (DRGs):A case study in Chengdu[J]. Health Policy,2004,69(1):93-100.
    9. Grossman,Michael,"On the Concept of Health Capital and the Demand for Health",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80(1972b):223-255.
    10.Juergen B, Christiane W, Ulrich L. Progress on quality management in the German health system-a long and winding road[J]. Health Research Policy and Systems,2007(5):7.
    11.Martin Gulliford. What does "access to health care" mean?[J]. Journal of health Services Research &Policy,2002,7(3):186-188.
    12.Michael E. Porter, Elizabeth Olmsted Teisberg. Redefining Competition in Health Care. Havard Business Review,2004,7,1-13
    13.Panting G. Healthcare regulation in the UK:part two performance, conduct and health. London. Medicine and law [2005,24(4):683-689].
    14.Pauly, Mark V., " The Economics of Moral Hazard:Comment",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58(1968):531-537
    15.Pigou A. The economics of welfare[M]. London:MacMillan,1938".
    16.Robert I. Field, Health Care Regulation in America: Compexity,Confrontation adn Compromise,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7.
    17.Ross-Lee B, Weiser Ma. Healthcare regulation:past, present, and future,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steopathic Association,1994,1,74-82.
    18.Rui Nunes,Cristina Brandao,Guilhermina Rego. Public Accountability and Sunshine healthcare Regulation,Health Care Anal(2011)19:352-364.
    19.Stigler G J. The theory of economic regulation[J]. 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cience,1977,(2):3-21.
    20.Xingzhu Liu, Yuanli Liu,Ningshan Chen., The Chinese experience of hospital price regulation,Health Policy and Planing.2000,15(2):157-163.
    21.白丽琼、李艳红、张贻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按病种付费的研究进展,中国防痨杂志,2011年9月:615-616。
    22.卞鹰等,医疗服务项目平均成本与收费标准的比较研究[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717—739。
    23.陈建国,委托代理视角下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2010年第1期:34-39。
    24.陈良侠,我国发展非公有医院的策略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10年5月。
    25.陈钊,刘晓峰,汪汇.服务价格市场化: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未尽之路,中国公共管理论坛,2008,8。
    26.陈英耀,王立基,王华.卫生服务可及性评价[J],中国卫生资源,2003,3(6):279-282。
    27.崔佳,李志红,日本经验与医疗服务定价,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1,6,30-34。
    28.崔颍、邱家学,我国按病种付费试行成效述评,现代商贸工业,2012 第9期:63-64。
    29.代英姿,试论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路径,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68-71。
    30.段光锋、田文华、李林等,我国医院无形资产文献分析[j],中国卫生资源,2007,10(1):21
    31.丁淑娟,新医改框架下的医疗服务质量监管体系研究,卫生软件科学,2010年2月:4-9。
    32.董四平、马丽平、梁铭会,第三方医疗质量监管体系的探索与实践:基于海南省医院评鉴中心的研究,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1年11月:9-12。
    33.杜昌维,论执业医师许可制,中国卫生法制,1999年第3期:11-14。
    34.方崇亮,西方医院发展简史,中华医史杂志,2002年4月第32卷第2期:102-108。
    35.方鹏骞、姚瑶、周尚成,新医改形势下的区域卫生规划政策解读和展望,医学与社会,2010年1月,4-10。
    36.符策慧.潍坊:管办分开不分家.中国医疗前沿.2008年1月:32
    37.高国顺,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作用,卫生经济研究,2010年第2期:5-6。
    38.高建民、陈钢,互助医疗改善卫生服务可及性的效果评价,中国卫生经济,2007年10月:34-38。
    39.高建民、嵇丽红、闫菊娥、王明奇,三种医疗保障制度下居民卫生服务可及性分析,中国卫生经济,2011年2月:19-21。
    40.高解春.申康破题管办分开.中国医院院长.20121:58。
    41.高静、于保荣,我国以为基础制定医疗服务价格方法研究综述,中国卫生经济,2010年7月。
    42.顾昕,走向有管理的市场化:中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战略性选择,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5(6):18-29。
    43.郭富威、任苒,DRGs在美国的发展及在我国的应用对策,中国医院管理,2006年2月:32-33。
    44.郭玉宁,我国发展医院连锁经营模式探析,中医药管理杂志,2010年3月第19卷第3期:210-212。
    45.郭志伟,DRGs的原理与方法及在我国的应用对策,中国卫生经济,2010,8:38-40。
    46.国家发改委、国家药监局,药品差比价规则,2012年1月。
    47.国家发改委等,改革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意见,2009年11月。
    48.国家发改委等,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意见,2010年11月。
    49.国家计委,关于改革药品价格管理的意见,2000年7月。
    50.国家计委,关于改革医疗服务价格管理的意见的通知,2000年7月。
    51.国家计委,药品价格管理暂行办法,1996年9月。
    52.国家物价局,关于颁发《医药商品价格管理目录》的通知,1986年。
    53.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2009年3月17日。
    54.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1997年1月11日。
    55.国务院,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2003年8月。
    56.国务院,医院机构管理条例,1994年2月。
    57.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对中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评价与建议,中国发展评论(增刊),2005(1)。
    58.国务院体改办等,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指导意见的通告,2000年6月。
    59.韩华为,个体医疗需求行为研究综述,经济评论,2010年第4期,146-152。
    60.何倩、秦炜、傅鸿鹏、刘新亮、琦、梁万年,组织学理论解读美国医院管理者与医生的关系,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07年3月第24卷第1期:20-21。
    61.候岩,我国区域卫生规划的沿革与创新,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1年9月:1-4。
    62.胡宏伟、邓大松,垄断均衡与破除:我国县乡医疗市场现状现状分析对策研究,人口与发展,2008年第14卷第3期:58-63。
    63.胡静、徐勇勇,DRGs及其对世界医疗费用支付制度的影响,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1997 May:4(2):193-195。
    64.胡万进,我国公立医院“管办分开”的整体治理分析,江苏社会科学,2012年3期:83-89。
    65.黄二丹、李卫平,“管办分开”以强化政府职能,卫生经济研究,2010年第7期:8-11。
    66.黄慧英,美国诊断相关分类法的综合介绍,国外医学,1990年第4期:145-149。
    67.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对居民基本医疗服务可及性和利用的影响:基于甘肃的个案研究,中国卫生经济,2010年3月:23-25。
    68.蒋建华,我国现阶段药品价格规制效果的初评研究,价格月刊,2012.04:15-19。
    69.蒋卫君,以获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作为申请医师前提的可行性分析,社区医师,2012年第3期:389-391。
    70.孔江,访美见闻:美国的住院医生培训制,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学报,1989年第10卷第3期:280-283。
    71.雷海潮,区域卫生规划在我国的引入和发展,中国卫生经济,20000年第10期:25-27。
    72.李宝玉、刘国祥、张清华、马祎,基本药物零差率政策的实施对乡镇卫生院经营管理的影响研究,中国卫生经济,2012年7月:72-74。
    73.李丙魁,政府主导下医疗体系的优化改革,理论界,2008(05):181-182。
    74.李含中,医疗服务市场准入制度初探,西南财经大学博士论文,2010年。
    75.李家伟、景琳、罗才贵,患者就医转换成本与障碍研究:基于成都市的调查,中国医院管理,2009年8月:40-42。
    76.李科珍,我国外资准入制度的现状、总是及其重构,北方法学,2011年第1期:153-160。
    77.李丽,美国医疗服务规制的演进及启示,中国卫生经济,2008年6月:93-96。
    78.李丽,医疗服务市场政府规制研究,产业经济研究,2006年第5期:71-77。
    79.李丽、王传斌,美国医疗服务价格规制演变及对我国的启示,中国卫 生事业管理,2008年第6期:429-421。
    80.李丽、王传斌,医疗服务市场失灵与我国医疗规制体系的完善,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7年第12期:798-791。
    81.李玲,国外医疗卫生体制以及对我国医疗卫生改革的启示,红旗文稿,2004(21):18-21。
    82.李铭,美国医院体制分类、管理模式及其特点,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2年第3期:16-17。
    83.李卫平、黄二丹,以“管办分开”理顺公立医院治理结构——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公立医院治理改革剖析,卫生经济研究,2010年第7期:5-7。
    84.李新泰,山东省农村基本药物制度的政策效应研究——以两试点区县为例,山东大学博士论文,2011年。
    85.李秀娟、刘皓、王华,论我国医疗市场结构及其影响,中国药物经济学,2009年第6期:57-65。
    86.李永秋、李士雪、张英洁,关于医院集团发展的问题和建议,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6年第1期:19-20。
    87.梁铭会、杨婷婷、马丽平,典型国家医疗质量监管体系比较研究,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1年11月:2-6。
    88.梁小民,医改错在起点,21世经经济报道,2006-08-07:第30版。
    89.梁中堂,宏观视野下的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经济问题,2006(3):12-17。
    90.林相森、艾春荣,我国居民医疗需求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有序probit模型的半参数估计,经济研究,2008年11月:40-45。
    91.刘继同,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背景与公立医院管理办分离改革议题,中国医院管理,2008年3月:3-5。
    92.刘洁,公立医院集团化发展——纵向联合模式的思考,现代医院,新西部,2012,02:52-54。
    93.刘晶,医改得的到底是哪国病?北方经济,2005(12)32-34。
    94.刘聚源,2010年中国乡村医生现状调查,北京协和医科大学硕士论文,2011年。
    95.刘那、汤少梁,委托代理视角下我国基本药物实施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研究,价值工程,2012年第5期:306-307。
    96.刘钟明、胡伟、杨耀光、张才德、金玲,浙江省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资源配置分析,卫生经济研究,2008年第9期:26-28。
    97.吕本友,论大型国有医院垄断的成因和影响,卫生经济研究,2007,11:18-19。
    98.马进,再论推动我国区域卫生规划实施的措施,中国医院管理,2008年3月:1-2。
    99.马维胜,医疗改革的核心问题和未来出路,中国工业经济,2006(04):14-22。
    100.毛海燕、雷海潮,北京市医疗服务市场“医疗装备竞赛”现象验证,中国卫生经济,2009年11月:88-90。
    101.毛正中、蒋家林,医疗服务市场的竞争态势与变化,中国卫生经济,2003年8月第8期:8-10。
    102.孟庆跃,医疗服务竞争:市场结构、竞争强度及其作用分析,中国卫生经济,2003年3月第3期:30-33。
    103.潘劲松,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准入制度的思考,延边党校学报,2011年4期:50-51。
    104.彭志丽、何洁仪,我国卫生资源配置的现状、存在问题及改革的重点难点分析,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0年7月:21-23。
    105.齐琳,北京统一公私立医院准入门槛,北京商报,2009年3月31日第002版。
    106.人事部、国家医药管理总局,执业药师资格制度暂行规定,1999年4月1日。
    107.任苒,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后卫生服务可及性和医疗负担的公平性研究,中国卫生经济,2007年1月第1期:27-31。
    108.阮景,进入壁垒与医院品牌战略,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7年第8期:524-526。
    109.沈群红,现行医服务定价与初偿机制探究,中国软件科学,2009年第3期:53-61。
    110.石光、候安营、耿寒松,社会资本投资于医疗服务领域的相关政策, 中国医院管理,2004年10月:1-3。
    111.石光、邹、田晓晓、冷志伟、何江江,德国等九个发达国家区域卫生规划的经验与启示,卫生经济研究,2009年9期:22-25。
    112.石健、冯文、周海沙,美国医院管理体系简介,中国医院管理,2003年1月:61-63。
    113.舒燕,关于医院规模经济的实证分析,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年第6期:19-21。
    114.孙菁、孙逊、郭强,医院规模的理论分析,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9年8月:763-734。
    115.孙菊枝,我国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制度分析,医院管理论坛,2008年第5期:34-38。
    116.孙强、左根永、李凯、孟庆跃、何平,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是否降低了农村居民的医药费用负担:来自安徽三县区的经验,中国卫生经济,2012年4月:65-67。
    117.孙维傲、袁红梅、陈玉文,二、三级公立医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中国药房,2012年第23卷第36期:3364-3365。
    118.孙晓筠、Adrian Sleigh、韩东、张爱国,美国管理化卫生保健制度对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启示,卫生经济研究,2005.8:33-35。
    119.唐圣春,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药品价格规制研究,华中理工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
    120.田柯、许崇伟、廖敬乐、邓光璞,托管式医院集团双向转诊及其积极意义初步探究,现代医院,2011年1月第11卷第1期:108-110。
    121.田玲、李冬梅、梁晓捷,国外医师制度及培养过程,国外医学情报,2005年7月第26卷:29-32。
    122.王丙毅,论政府医疗规制制度的完善与优化,学术探索,2006年12月:30-33。
    123.王丙毅,政府医疗管制研究文献述评,经济评论,2008年第6期:139-143。
    124.王丙毅、尹音频,德国管制模式的特点、改革取向及借鉴意义,理论学刊,2008年第7期:58-61。
    125.王俊、昌忠泽、刘宏,中国居民卫生需求行为研究,经济研究,2008年第7期:105-110。
    126.王前强、倪建,区域卫生规划政策低效及期治理,中国卫生经济,2010年5月:52-54。
    127.王绍光.人民的健康也是硬道理,读书,2003(7):16-24。
    128.王绍光.中国公共卫生的危机与转机,比较,2003(7):52-88。
    129.王伟、任苒,卫生服务可及性概念与研究进展,中国卫生经济,2011年3月:47-49。
    130.王文祥、徐杰玲,医院医疗服务的产品差别化问题研究——以国内医院为例,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6年12月:51-55。
    131.王晓玲,医疗服务产业进入规制及成效探析,求索,2009年11月:34-36。
    132.王延中,冯立果,中国医疗卫生改革何处去——“甩包袱”式市场化改革的资源聚集效应与改进,中国工业经济,2007(8):24-31。
    133.王玉梅,上海市医疗服务定价研究,中国卫生资源,2004年5月第7卷3期:113-116。
    134.卫生部,关于加强基层卫生组织领导的指示,1957年。
    135.卫生部,乡镇卫生院管理办法(试行),2011年7月7日。
    136.卫生部,医院分级管理办法,1998年4月。
    137.卫生部,医院诊所管理暂行条例,1951年3月15日。
    138.卫生部,医院诊所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1951年3月15日。
    139.卫生部等部委,关于公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2010年2月11日。
    140.卫生部等部委,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2009年8月18日。
    141.魏伟、陈立明,医疗服务市场竞争规制的政策研究,中国卫生经济,2006年5月:42-43。
    142.吴宝林、蒋栋明,组建医疗集团探索管办分开,中国医疗保险,2011年第2期:46-49。
    143.吴奇飞、马丽平、梁铭会,德国医疗质量监管体系述评,2010年10月:21-24。
    144.吴艳,我国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不足问题突出,中国药业,2007年第16卷第10期:3-5。
    145.武宁、周芳、杨洪伟,四省(市)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进展、问题及建议,中国药房,2012年第23卷36期:3361-3363。
    146.夏冕,利益集团博弈与我国医疗卫生制度变迁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10年5月。
    147.徐芬、李国鸿,国外医疗体系研究(二),《国外医学》卫生经济分册,2005年第22卷第四期:145-147。
    148.徐芬、李国鸿,国外医疗体系研究(一),《国外医学》卫生经济分册,2005年第22卷第三期:97-100。
    149.徐光毅、邱小丹,深港门诊医疗服务的需求弹性比较研究,中国管理科学,2011年10月第19卷专辑:222-229。
    150.徐文英、李作稳,我国医疗服务市场失灵的制度解释:基于组织竞争的视角,中国卫生经济,2011年12月:5-8。
    151.许擎鑫,我国单病种收费制与DRGs相关情况述评,中国卫生经济,2011年8月:36-38。
    152.杨迎春、巢健茜,单病种付费与DRGs预付模式研究综述,中国卫生经济,2008年6月:66-70。
    153.尹旭红,有效控制医疗服务价格上涨的对策思考[J],中国卫生,1999(6):67-68。
    154.姚秋月、何有世、周绿林,中小城市医疗服务市场结构分析与改革策略,商业时代,2010年19期:122-124。
    155.余晖,医疗改革的困境与出路,南方周末,2005-09-08:C23版。
    156.袁晓晶、付昕,医疗系统的委托——代理问题探讨,卫生软科学,2007年2月第21卷第1期:39-41。
    157.张栋,新中国以来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轨迹,团结,2011年第2期:29-33。
    158.张蕾,个体医疗需求及期影响因素研究综述,卫生经济研究,2012年2期:19-22。
    159.张亮、肖锦铖,医生的双重角色与医疗费用的控制,医学与哲学, 2009年第2期:39-41。
    160.张瑞华、刘莉,成都市主城区医疗服务市场结构与竞争状况分析,中国卫生经济,2012年7月:67-69。
    161.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11月第1版。
    162.张维迎,医疗体制的主要问题在于政府垄断,医药产业资讯,2006,05:15。
    163.郑大喜,市场机制、政府调节与医疗管制制度框架的构建,医学与哲学,2004年9月:33-35。
    164.郑英、林士惠、马琳,我国医疗机构“管办分开”不同探索实践的比较分析,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0年11月第3卷第11期:36-38。
    165.植草益,产业组织论(卢东斌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11月第1版。
    166.植草益,微观规制经济学(朱绍文、胡欣欣等译),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年10月第1版。
    167.周城雄,区域垄断——医疗问题的根源,中国经营报,2005年8月29日第A06版。
    168.周海沙、李亚青、李卫平,我国公立医院政策演化评述,中国医院管理,2005年8月:9-13。
    169.周其仁,“政府主导”才是问题所在,经济观察报,2007-02-05:第35版。
    170.朱滨海,研究和实施DRGs时应考的若干问题,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6年7月第22卷第7期:456-458。
    171.朱恒鹏,还医生以体面:医疗服务走向市场定价,财贸经济,2010,3,123-124。
    172.朱莉华、曹乾、王健,居民健康与卫生保健及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关系,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第13期:205-207。
    173.朱铭来,丁继红,我国医疗保障制度再构建的经济学分析,南开经济研究,2006(4):58-70。
    174.朱文彬,医疗领域中的反垄断问题研究,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7年4月:41-42。
    175.朱翔、胡汉辉,美国医院市场的规制制度与竞争,数量经济技术研究,2003年第11期:98-101。
    176.朱子会,试论我国医疗体系的建设及改革,中国医院管理,1986年第1期:12-14。
    177.邹俐爱、丘金彩、冯丽仪、刘琳、喻星昊,公立医院集团化运营模式剖析,现代医院,2010年12月第10卷第12期:106-107。
    178.梁铭会、马丽平,关于我国医疗质量监管体系的探讨,中国医院管理,2010年10月:8-10。
    179.匡莉、韩延风、李奕明、张寿生、方积乾,应用适存分析法测量县级综合性医院最优规模,卫生经济研究,2008年8月:27-30。
    180.仲崇山、李仲勋、高坡,管理办分开:苏州医改释放多赢能量,新华日报,2008年8月23日。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