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论中国抗战音乐的伦理价值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1931-1945年的抗日战争中,中华儿女历经14年百折不挠、艰苦卓绝的全民抵抗不仅赶走了侵略、夺取了实现民族复兴伟大中国梦的关键性胜利,而且全民族放声歌唱,掀起抗战音乐狂飙,成为激荡人心的文化景观。
     抗战音乐在民族危亡、共赴国难的历史语境下,和“一切为了救亡”的权利话语中,汲取了相承沿袭千年的“乐通伦理”观和“乐教”思想,以爱国主义为主题、民族精神为核心,创造性的凝聚了民族自尊品格、民族团结意识,民族英雄气概、民族自强信念,民族创造精神,民族奉献精神等伦理价值观念,并以特有的音符、旋律、歌词、合唱等符号体系迅速广泛传播,最大化的发挥了抗战音乐的伦理价值。一方面,促进了中国传统音乐的现代转型,产生了《大刀进行曲》《游击队歌》《黄河大合唱》《白毛女》等唱演俱佳、尽善尽美的音乐经典之作。另一方面,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引领了无数中华儿女为实现民族复兴的“救亡梦”而不懈奋斗。
     抗战音乐作为一种文化样态,积极有效的实践了民族解放的“救亡”大业,与我国传统的“文以载道”、“乐以象德”、“乐通伦理”等一脉相承沿袭千年的致用模式息息相关,表明了我国音乐从一开始就超越了单纯的艺术形态,并作为具有道德征象功能的文化形态存在。就“乐通伦理”而言,音乐应该有普遍意义上的人格美和人伦善,尽善尽美的音乐应该合理的致用于社会人伦,如此,二者才是具有真正意义上的相通相融。
     抗战音乐传播观念体系是文化意识的核心,是一个民族内在的凝聚力和进取精神的源泉。以团结一致,守土报国为观念体系的音乐传播必定会自觉的净化音乐传播的环境,使抗战音乐在一个健康、向上的价值观的引领下履行传播媒介的约束和激励功能。以贴近大众生活及鼓励大众积极参与的传播方式使音乐与民众建立起前所未有的广泛联系,在血与火的洗礼中重塑国魂,重建人伦。抗战音乐传播主体恪守职业操守坚持“社会责任至上”的传播理念,构建对社会、对受众负责任的“救亡图存”话语空间,尽可能的优化战争的生存环境,构建全民抗战的舆论氛围。全民抗战时期,抗战音乐的传播同样反映民众从各自为政到统一战线到走向胜利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转换。
     抗战时期音乐家以“三不朽”作为其人格基点,自觉的担负“人民音乐家”音乐救国的历史使命,使其职业道德规范和职业道德良知在全民抗战年代发扬光大,凝练为“德艺双馨”的最高实践目标,不但适用于评价抗战时期的职业音乐家,同样也是当下职业音乐家毕生的价值追求。
     抗战音乐的伦理价值在“救亡梦”的实践中,积极主动的与审美等其他价值一起,构建了我国新音乐文化的基本样态,并在走向复兴之“中国梦”的征途上,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值得传承和致力于行的思想启迪。
In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1931-1945), in spite of reverses, extremely hard and bitter, the Chinese people never yield and insistnational resistance not only to get rid of the aggression, seize the key victory to achieve the great national revival China dream,but also to shpae the exciting cultural landscape of singing in the whole nation,the music becomes a hurricane。
     In the context of nation in peril and the strength of the history, the rights of "everything for the sake of the national salvation discourse", the music of the Anti-Japanese War draw the "general ethics" and "music education" thought which followed one thousand years, stick to the theme of patriotism、the core of national spiritas, embodies the national self-respect character, national unity consciousness, national heroic, national self-improvement belief, national creative spirit and national spirit of devotion and ethical values,and the peculiar note,melody, lyrics, chorus symbol system spread rapidly and played maximize an anti-japanese music ethics value.On the one hand, promoted the modern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usic, produced "broadsword March"、"the guerrillas song"、"the Yellow River cantata" and "the white haired girl""and so on of, which perfect and classic. On the other hand, the musics carry forward the great national spirit with patriotism as the core,and thecombines the positive energy of the Chinese nation, has led to many Chinese people to realize national rejuvenation of'salvation dreams" and make unremitting efforts.
     As a kind of culture,the music of the Anti-Japanese War,practice the "national" of national liberation positive and effective, and related to the governing mode of China's traditional "Writings are for conveying truth"、"music to as de"、"Yue Tong ethics", shows the music in our country beyond the pure art form from the outset,and as a cultural form which has the function of moral signs.In terms of "general ethics" music,the music should have universal sense of beauty of personality and human goodness,, reach the acme of perfection of music should be reasonable to human society, and so this is a sense of harmony.
     The communication systemis of the Anti-Japanese War music is the core of culturalconsciousness,as the source of national cohesion and enterprising spirit. Service to our country to unite,between staying in idea system of music transmission must be conscious to purify the environment for the spread of music, make the music performance of media in a healthy, upward values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incentive and restraint function.In order to public life and encourage the public to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the way of communication to make music and to build an unprecedented extensive connection, reshape the human spirit in the baptism of blood and fire, reconstruction of ethics. The music communication subject to occupation ethics adhere to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the dissemination of ideas,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to the audience of "saving the nation from subjugation" discourse space, as far as possible to optimize the war environment, build the atmosphere of public opinion of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In the period of the Anti-Japanese War,the Anti-Japanese War music also reflect people from fragmented to united front to convert to victory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In the period of the Anti-Japanese War,most musicians used "three immortality" as their personality, taked the patriotic music historical mission of "people's musician".the occupation ethics and occupation moral conscience carry forward in the national war time, condensed as "clubs" practice of the highest goals, not only apply to the evaluation of the professional musician during the Anti-Japanese War, is also the present professional musician in pursuit of the life value
     In the "practice of salvation dreams", theAnti-Japanese War music's ethical value and aesthetic value.constructed the basic shape of the new music culture in our country,and in the Renaissance on the journey of the "Chinese dream",gave us a rich thoughworth inheriting and dedicated to the enlightenment.
引文
① 胡锦涛.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② 同上
    ③ 笔者采用张纯如女士把战争的发端追溯到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日本对中国东北地区实行采取军事管控,并建立了伪“满洲国”为标志。张纯如.南京大屠杀[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序言
    ① 大历史观:历史学家黄仁宇提出的从“技术的角度看历史”;遥望态度:结构主义大师列维·斯特劳斯提倡所提倡的研究历史规律的方法。
    ② 徐敏.歌唱的政治:中国革命歌曲中的地理、空间与社会动员[J].文艺研究,2011(3)
    ① 赵宋光.中华崛起的宣言[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99(4)
    ② 明言.20世纪中国音乐批评导论[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209
    ③ [德]康德著,邓晓芒译.康德三大批判合集(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
    ① [奥]汉斯立克著,于润洋译.论音乐的美一音乐美学的修改刍议[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1
    ① 转引自明言.20世纪中国音乐批评导论[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209
    ① 陈志昂.抗战音乐史[M].济南:黄河出版社,2005
    ② 梁茂春.民族战歌:抗战歌曲一百二十首[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
    ③ 阚培桐.救亡之声—中国抗日战争歌曲汇编[M].香港:香港星克尔出版有限公司出版,2005
    ④ 夏滟洲.中国近代音乐史简编[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⑤ 孙继南、周柱栓.中国音乐通史简编[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
    ⑥ 刘靖之.中国新音乐史论[M].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9
    ⑦ 余甲方.中国近代音乐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⑧ 明言.中国新音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2
    ① 陈建华,陈洁主编.民国音乐史年谱[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
    ② 孙继南.中国近代音乐教育史纪年(1840—2000[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2
    ③ 明言.20世纪中国音乐批评导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④ 明言.20世纪中国音乐批评文献导读[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0
    ⑤ 冯长春.中国近代音乐思潮研究[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
    ⑥ 李静.乐歌中国—近代音乐文化与社会转型[M].北京:北京大学音乐出版社,2012
    ⑦ [日]榎本泰子著,彭瑾译.乐人之都—上海:西洋音乐在近代中国的发轫[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① 王小琴.音乐伦理学[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
    ① 明言:20世纪中国音乐批评导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47
    ② 王尔敏.中国近代思想史论续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1
    ③ 李萍.近代中国“伦理”概念的再形成[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肋,2012(5)
    ① [美]爱德华·沃第尔·萨义德著,彭淮栋译.音乐的极境—萨义德音乐随笔[M].南京:江
    苏文艺出版社,2012:2
    ② [美]爱德华·沃第尔·萨义德著,彭淮栋译.音乐的极境—萨义德音乐随笔[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2:2
    ③ [美]爱德华·沃第尔·萨义德著,彭淮栋译.音乐的极境—萨义德音乐随笔[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2:2
    ④ 什么东西是早晨用四条腿走路,中午用两条腿走路,晚上用三条腿走路?
    ⑤ 王海明.新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104
    ① [美]罗素著,张金言译.人类的知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177
    ② 于润洋.论音乐作品的二重存在方式[J].文艺研究,1996(5):
    ③ [奥]爱德华·汉斯立克著,杨业治译.论音乐的美—音乐美学修改新议[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78:10
    ④ [波兰]卓菲娅·丽莎著,于润洋译.卓菲娅·丽莎音乐美学译著新编[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3:206,
    ⑤ 罗小平.音乐价值三议[J].中国音乐学,1997(2)
    ⑥ 明言.音乐价值的由来及其本质[J].音乐艺术,2012(3)
    ⑦ 蔡仲德.音乐之道的探求—中国音乐美学史论及其他[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① 王文锦.礼记释解[M].北京:中华书局,2001:528
    ② 李咏吟.审美与道德的本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1
    ③ 荣健.重返现代:社会转型时代的艺术转型[J].美术研究,2007(2)
    ① 李泽厚.李泽厚十年集(第1卷)[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244-245
    ① 国语·郑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515
    ② 杨伯峻.春秋左傅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867
    ③ 朱熹.四书集注[M].长沙:岳麓书社,2004:21
    ④ 莱昂·罗斑著,陈修斋译.希腊思想和科学精神的起源[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57
    ① [德]黑格尔著,贺麟、王太庆译.哲学史讲演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241
    ② 北京大学哲学系编.古希腊罗马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19
    ③ 北京大学美学教研室编选.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106
    ④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78
    ⑤ 孙继南,周柱铨.中国音乐通史简编[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40
    ① 王文锦.礼记释解[M].北京:中华书局,2001:518
    ② 同上
    ① 王文锦.礼记释解[M].北京:中华书局,2001:518
    ② [清]王先谦.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8:379.
    ③ [清]王先谦.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8:211
    ④ [清]王先谦.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8:321
    ⑤ 罗国杰.中国伦理思想史(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05
    ⑥ 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0:43.
    ① [法]让—雅克·卢梭著,洪涛译.论语言的起源—兼论旋律与音乐的摹仿[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100
    ② [匈]李斯特著,张洪岛、张洪模、张宁译.李斯特论柏辽兹与舒曼[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82
    ③ [美]苏珊·朗格著,刘大基等译.情感与形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36
    ④ [法]丹纳著,傅雷译.艺术哲学[M].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文艺出版社,2012:66
    ⑤ 朱熹.四书集注[M].长沙:岳麓书社,2004:370
    ① 何怀宏.良心论[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上海三联书店,1994:16
    ② 何怀宏..伦理学是什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0
    ① 程颢,程颐.二程集[Z].北京:中华书局,1981:120
    ② 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127
    ③ 向世陵.易之“生”意与理学的生生之学[J].周易研究,2007(4)
    ① [德]阿尔伯特·史怀哲著,赵燕飞译.生命的思索—史怀哲自传[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3:54
    ② [德]阿尔伯特·史怀哲著,赵燕飞译.生命的思索—史怀哲自传[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3:160
    ③ 李泽厚.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224
    ④ [德]叔本华著,石冲白译.作为意志和表现的世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363
    ① 徐良.叔本华的音乐美学思想[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93(1)
    ② [德]阿尔伯特·史怀哲著,赵燕飞译.生命的思索—史怀哲自传[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3:174
    ③ 朱熹.四书集注[M].长沙:岳麓书社,2004:52
    ④ 赵祥龙.孔子的现象学阐释九讲:礼乐人生与哲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77
    ① 朱熹,吕祖谦.朱子近思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76
    ② 王文锦.礼记释解[M].北京:中华书局,2001:514
    ③ 朱熹.四书集注[M].长沙:岳麓书社,2004:62
    ④ 王文锦.礼记释解[M].北京:中华书局,2001:516
    ① [德]恩斯特·卡西尔著,甘阳译.人论[M].北京:西苑出版社,2004:157
    ② 何怀宏.伦理学是什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2
    ① 朱熹.四书集注[M].长沙:岳麓书社,2004:290
    ② 李祥俊.儒学的人伦关系规范与自我认同[J].中国哲学史,2005:(2)
    ① 陈望衡.审美伦理学引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180
    ② 王文锦.礼记释解[M].北京:中华书局,2001:348
    ③ 王文锦.礼记释解[M].北京:中华书局,2001:518
    ④ 项阳.周公制礼作乐与礼乐、俗乐类分[J].中国音乐学,2013(1)
    ⑤ 杨荫浏.中国音乐史纲[M].北京:万叶书店,1952:40
    ⑥ 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1
    ① 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208.
    ② 牟宗三.才性与玄理[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20.
    ① 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508.
    ② 龚妮丽.音乐美学论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9
    ① 张静蔚.中国近代音乐史料汇编(1840—1919)[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146
    ② 孙继南.中国近代音乐教育时纪年(1840—2000)[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2:7
    ③ 陈独秀著,任建树等编.陈独秀著作选(第一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260
    ① [美]舒衡哲著,刘京建译.中国启蒙运动[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5
    ② 鲁迅.鲁迅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346
    ③ 《西凉》、《龟兹》、《天竺》、《康国》、《疏勒》、《安国》、《高丽》、《高昌乐》
    ④ 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17
    ① 朱献贞.理智与情感-“五四”新道德的形而下与形而上的双重建设[J].天津大学学报,2006(5)
    ① 宫宏宇.上世纪20-30年代部分来华西人与中国音乐[J].天津音乐学院报,2011(2)
    ② 王艳莉.欧洲民族乐派对我国20世纪20年代新音乐形成、发展的影响[J].艺术研究,2007(10)
    ③ 明言.20世纪中国音乐批评导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81
    ④ 陈弘毅.中国文化传统与现代人权观念[J].1999(5)
    ① 甘绍平.人权伦理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9:27
    ② 谭嗣同.仁学[M].北京:中华书局,1958:38
    ① 陈独秀.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J].青年杂志(第1卷第4号),1915(12)
    ② 鲁迅.鲁迅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11
    ③ 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17
    ① 夏晓虹.秋瑾之死与晚清的“秋瑾文学”[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
    ② 刘四平.秋瑾的近代新型女性伦理思想与实践[J].论理学研究,2007(5)
    ③ 钱仁康.学堂乐歌考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79
    ① 夏晓虹.晚清女报中的乐歌[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② 李桂梅.略论近代中国家庭伦理的擅变及其启示[J].2003(1)
    ③ 钱仁康.学堂乐歌考源[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41
    ① 夏晓虹.晚清女报中的乐歌[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② 李静.乐歌中国—近代音乐文化与社会转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5
    ③ 曾志志.告诗人——教育唱歌集·序,转引自南方周末,2005.3.24
    ④ 牛龙菲.当代中国音乐美学的历史哲学反思[J].文艺研究,1995(4)
    ① 周凯模.中国本土“乐教”学与民间“乐教”传承-兼议古代“多元化”教育思想的当代续接[J].中国音乐学,2012(3)
    ① 孙继南.中国近代音乐教育史纪年(1840-2000).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2:3
    ② 孙继南.中国近代音乐教育史纪年(1840-2000).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2:3-1 0
    ③ 金世余.我国近代教会学校音乐教育影响管窥[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8(1)
    ④ 袁昱.燕京大学音乐系发展历史与教学研究[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天籁),2012(1)
    ⑤ 汪毓和,胡天虹[M].中国近现代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75
    ⑥ 孙继南.中国近代音乐教育史纪年(1840-2000)[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2:10
    ① 李静.乐歌中国—近代音乐文化与社会转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9
    ② 张静蔚编.中国近代音乐史料汇编[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13
    ③ 音乐讲习会由沈心工1902年在江户留学生会馆发起;亚雅音乐会由曾志忞1904年在东京组成,并于1905年在东京发起“国民音乐会”
    ① 居其宏.萧友梅“精神国防说”解读—兼评贬抑“学院派”成说之历史谬误[J].中国音乐学,2006(2)
    ② 李岩.萧友梅“精神国防”与“非常期”教育政策研究[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天籁),2012:3
    ③ 萧友梅.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为适应非常时期之需要拟办集团唱歌指挥养成班及军乐队长养成班理由及办法[J].中国音乐学,2006:2
    ④ 张生,周宗根国.民精神总动员缘起析论[J].南京大学学报,2000:6
    ① 王觉源,屠义方.国民军训[M].重庆:重庆独立出版社,1944:188
    ② 赵欣.抗战时期文人如何看教育:战时需作平时看[N].科技日报,2011-2-24(3)
    ③ 谢克欧.科学与国防[M].桂林:桂林国防出版社,1941:43
    ④ 柳诒徵.论非常时期之教育[J].国风月刊,1936(2)
    ⑤ 李岩.萧友梅“精神国防”与“非常期”教育政策研究[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天籁),2012(3)
    ⑥ 萧友梅.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为适应非常时期之需要拟办集团唱歌指挥养成班及军乐队长养成班理由及办法[J].中国音乐学,2006(2)
    ① 陈聆群、齐毓怡、戴鹏海编.萧友梅音乐文集[C].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1990:136
    ② 蔡仲德.音乐与文化的人本主义思考[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242
    ① 陈平原.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51
    ② 李静.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的重要篇章[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
    ① 余峰.近代“新音乐”思想世界中的“爱国尚武”精神[J].中国音乐,2008(4)
    ① 刘湘溶,李培超,陈宏平.论中国入世后爱国主义精神的弘扬[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9)
    ② 贺麟.文化与人生[M].北京:商务印书馆,1947:1
    ③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十三)[C].北京:中华书局,1989:76。
    ① 林耀华.民族学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1997:101
    ② [美]戴维·来勒著,刘曙辉译.论民族性[M].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10:11
    ③ 林耀华.民族学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1997:103
    ④ [法]吉尔·德拉诺瓦著,郑文彬,洪晖译.民族与民族主义[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7
    ⑤ 夏晓虹.觉世与传世—梁启超的文学道路[M].北京:中华书局,2006:186
    ①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第一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9:66
    ② 同上
    ③ 王泽应.中华爱国主义与民族情感的混融及其阐释[J]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6)
    ① 谢天振,李小均.傅雷-那远逝的雷火灵魂[M].北京:文津出版社,2005:223
    ② 胡锦涛.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8
    ① 吴逸飞.战争影像与战争正义性建构[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
    ② 高兆明.人民的正义:正义理论的中国问题意识[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
    ③ 胡锦涛.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4
    ① 王云.论艺术正义-以社会正义、宗教正义和艺术正义为语境的研究[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② [英]休伊特.修补裂痕:音乐的现代性危机及后现代状况[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48
    ③ [英]约翰·布莱金.人的音乐性[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99
    ① [德]卡西尔著,甘阳译.人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56
    ② 肖璇.音乐中的意识形态表达[J].人民音乐,2012(11)
    ① 周畅.音乐的情感与形态—“同质同构”[J].音乐研究,1995(4)
    ② 苏珊·朗格著,刘大基译.情感与形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36
    ③ [美]张纯如著,谭春霞、焦国林译.南京大屠杀[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1
    ① 胡锦涛.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6
    ② 冯长春.新音乐的理论基础——以救亡音乐思潮为背景[J].音乐研究.2006(3)
    ① 陈聆群.从国立音乐院到国立音乐专科学校的创业十年[J].音乐艺术,2007(3)
    ① 居其宏.萧友梅“精神国防”说解读—兼评贬抑“学院派”成说之历史谬误[J].中国音乐学,2006(2)
    ① 田可文.论黄自发展民族音乐的理想[J].黄钟,1988(5)
    ② 刘再生.民族精神境界之升华—萧友梅与程懋筠的战时音乐教育思想兼及音乐创作与历史地位之比较[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6(4)
    ③ 转引自罗艺峰.程懋筠先生生平及其创作研究[J].交响,1998(3)
    ① 向延生.中国近现代音乐家传[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4:93.
    ② 刘再生.纪念一位“边缘”音乐家—程懋筠对中国近代音乐之历史贡献及其现实意义[J].人民音乐,2007(9)
    ① 李岩.纪念何安东的历史意义[J].中国音乐学,2008(1)
    ② 徐士家.何安东作品集[C].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266
    ③ 陈原,黄迪文,余荻,余虹似.二期抗战新歌初集[C].桂林:新知书店,1940:5。
    ① 吕品.救亡音乐思潮与延安新音乐运动[J].音乐天地,2012(3)
    ② 张振涛.走进现代的陕北民歌[J].中国音乐学,2012(4)
    ① 向延生.民众的呐喊战斗的凯歌—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年代音乐[J].人民音乐,2001(8)
    ② 转引自吴舒洁.走向政治的文学[J].读书,2012(1)
    ① 毛侠.论我国民主革命时期音乐文化中的爱国主义传统[J].黄钟,1988(2)
    ② 张和增.国际悲歌歌一曲,狂飙为我从天落--瞿秋白与国际歌[J].党史文汇,2005(9)
    ①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C].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925
    ① 聂耳全集编辑委员会.聂耳全集(下)[C].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5:511
    ② 明言.20世纪中国音乐批评导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167
    ③ 吕骥.吕骥文选(上集)[C]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8:5
    ④ 吕骥.吕骥文选(上集)[C]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8:7
    ① 冯长春.中国近代音乐思潮研究[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305.
    ② 吕骥.吕骥文选(上集)[C]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8:8
    ③ 吕骥.吕骥文选(上集)[C]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8:5
    ① 原名《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创作于1943年,后来,毛泽东同志亲自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的“中国”前加了一个“新”字,认为“没有中国共产党的时候,中国依然是存在的”。
    ① 邵帅.抗战时期“三区”音乐发展特点之评述[J],乐府新声,2008(1)
    ① 王国芳.抗联歌曲的革命精神与当代价值[D],东北师范大学,2008:11
    ② 转引崔永元口述史《我的抗战》
    ③ 胡锦涛.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
    京:人民出版社,2005:13
    ① 陈丽娟.杨靖宇与东北抗联第一路军军歌[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8(3)
    ② 宋新勇.《从送花江上》到《士兵怀念司令歌》-张寒晖与“西安事变”[J].党史博览,2000(10)
    ① 袁成亮.哀歌一曲动天地—记张寒晖与歌曲《松花江上》[J].音乐生活,2006(3)
    ② [德]阿多诺著,王柯平译,美学理论[M].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70
    ① 转引自于润洋.现代西方音乐哲学导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78
    ② [英]戴里克·柯克著,茅于润译,音乐语言[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7:82
    ① 郑也夫.《抗日救亡歌曲大全》(3621首)编者阚培桐逝世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ccddcf0100h1sx.htm1
    ② 王续添.音乐与政治:音乐中的民族主义-以抗战歌曲为中心的考察[J].抗日战争研究,2008(3)
    ① 聂耳.永生的海燕[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7:32。
    ① 王续添.音乐与政治:音乐中的民族主义——以抗战歌曲为中心的考察[J].抗日战争研究,2008(9)
    ② 李若何,翟继峰.从戏曲音乐中吸取精华的经典作品—作曲家黄自先生《旗正飘飘》赏析[J].戏剧文学,2008(12)
    ① 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4:68
    ② 唐凯麟.伦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86
    ③ 转引自汪毓和,胡天虹.中国近现代音乐史(1901-1949),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151-152
    ④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88
    ⑤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864
    ① 邱晓枫.冼星海的音乐教育思想及其实践[J].中国音乐,2009(3)
    ② 明言.20世纪中国音乐批评导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202
    ③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1004
    ④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1096
    ⑤ 贺绿汀.抗战音乐的历程即音乐的民族形式,转引自汪毓和,胡天虹.中国近现代音乐史(1901-1949),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168-172
    ① 张庚.张庚自选集[c]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4:29
    ② [美]艾·威尔逊著,李醒译.论观众[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6:10
    ③ 孟远.多重文化力量的融合与交锋——歌剧《白毛女》诞生的文化语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8(6)
    ④ 毛巧晖.新秧歌运动的民间性解析[J].民族文学研究[J],2011(6)
    ⑤ 毛巧晖.新秧歌里的“民间”[J].民间文化论坛,2006(3)
    ① 杨红军.《游击队歌》是怎样诞生的[J].北京档案,2011(1)
    ① 冼星海.冼星海全集(第一卷)[C].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85
    ① “权利话语”理论,由法国后殖民理论与解构主义学者米歇尔·福柯在一系列学术著作中提出。本文指的是在救亡音乐思潮下形成并不断发展,最终在历史的合力下形成的“权力话语”。
    ①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多种声音一个世界[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1:4-15.
    ② 薛艺兵.音乐传播的符号学原理[J].黄钟,2003(2)
    ① 许尔忠.论道德传播[J].甘肃社会科学,2001(6)
    ② 高兴.音乐的多维视角[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41.
    ③ 王亦高.汉斯立克《论音乐的美》对音乐传播研究的启示[J].大江周刊,2010(2)
    ④ [德]克奈夫著,金经言,译.西方音乐社会学现状—近代音乐的听赏和当代社会的音乐问题[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45-48
    ⑤ 中共中央马列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305-306
    ⑥ 中共中央马列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306
    ⑦ 转引自陆扬,王毅.大众文化与传媒[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57.
    ① 常晓静.近代文化嬗变中“新音乐”的发展历程[J].南开学报2002(3)
    ② 赵志安.音乐传播的“模式”研究[J].音乐研究2011(5)
    ① 曾遂今.从音乐的自然传播到技术传播[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3(3)
    ② 张巨斌.音乐文化的传播形态[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4(5)
    ③ 曾遂今.音乐网络传播与当代人的音乐观[J].中国音乐,2006(4)
    ④ 庄元.论音乐大众传播载体[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3(1)
    ⑤ 曹荣芳,唐志钢.大众传播对河北省大学生体育态度、行为影响的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6(1)
    ⑥ 庄元.论音乐大众传播载体[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3(1)
    ⑦ [美]麦克尔·辛格尔特里著,刘燕南等译.大众传播研究[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10
    ① 陈自勤.歌曲传播途径的思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9(4)
    ② 常晓静.黄自·黎锦晖·新音乐[J].华侨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2(3)
    ③ 常晓静.黄自·黎锦晖·新音乐[J].华侨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2(3)
    ① 关心.从萌发到形成:抗战音乐在国民意识演进中作用分析[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11(6)
    ② 转引自梁茂春.抗战军歌,中国音乐史上辉煌的一页[J].人民音乐,1987(7).
    ③ 刘雪庵.目前的歌咏工作[J].战歌,1937(4)
    ① 李莉,田可文.抗战初期刘雪庵在武汉[J].《黄钟》,2012(2)
    ② 刘雪庵.致读者[J].战歌1938(5)
    ① 苏夏.《黄河大合唱》的艺术分析[J].人民音乐,1999(8)
    ② 朱叶莉,张霞.《黄河大合唱》中的文学蕴涵分析[J].名作欣赏,2012(14)
    ① 李勇.媒介对音乐文化传播的作用[J].文化学刊2007(1)
    ② 宋洋.国统区抗战音乐的社会影响力分析[J].乐府新声,2007(4)
    ③ 林路.抗战初期国统区的救亡歌咏运动[J].黄钟,2000(4)
    ① 陈力丹,王亦高.论音乐传播[J].山西大学学报,2008(1)
    ① 残石.抗日战争时期延安出版之报纸、期刊目录初编[J].1981(1)
    ① 常晓静.近代文化嬗变中“新音乐”的发展历程[J].南开学报:2002(3)
    ② 冯长春.分歧与对峙——20世纪三四十年代有关“学院派”的批判与论争[J].黄钟,2007(2)
    ③ 向延生.“学院派”的首领—黄自:黄自对20世纪中国音乐的影响[J].中国音乐学2005(3)
    ① 李岩:纪念何安东的历史意义[M].中国音乐学(季刊),2008(1)
    ② 马金杰.正义与团结—论哈贝马斯的话与伦理学[J].求是学刊,2008(06)
    ① [德]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第三卷下)[M].商务印书馆1981:10
    ② 胡锦涛.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
    京:人民出版社,2005:18
    ① [德]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第三卷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127
    ② 刘明华.试论毛泽东的革命英雄主义[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4(3)
    ③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61
    ① 胡锦涛.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
    京:人民出版社,2005:9
    ② 郑根成.传媒娱乐化的伦理反思[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2)
    ③ 萧盈盈.关于媒体道德与良知的拷问[J].现代传播,2011(6)
    ① 转引自李凌,张静蔚.李凌论音乐与音乐家之二[J].中国音乐,2004(2)
    ② 邱璇.论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传媒的自律[J].广西社会科学,2001(5)
    ③ [美]罗伯特·K·默顿.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M].北京:译林出版社,2006:78
    ① 张江南.体育传播媒体图景下的社会责任论[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1(1)
    ② 魏永征,张咏华,林琳.西方传媒的法制管理和自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68
    ③ 罗国杰.伦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392
    ④ [德]康德著,苗力田译.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16
    ⑤ [美]麦金太尔著,龚群译.伦理学简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28
    ⑥ 郭金鸿.道德责任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41
    ① 毛泽东.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A].毛泽东选集(第二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23.
    ① 宋黎明.中华民族认同与全民抗战[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5(5)
    ① 何晓兵.价值观概念的界定—大陆电视音乐传播的价值观分析(之一)[J].中国音乐:2007(1)
    ① 贺绿汀.中国音乐界的现状及我们对于音乐艺术所应有的认识[J].明星,1936(6)
    ① 戴木才.毛泽东人格[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1.
    ② 转引自朱晨海.近代中国文化名人人格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3
    ① 孟昭兰主编.普通心理学[M1.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517.
    ② 朱贻庭.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4
    ① 罗国杰中国伦理思想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15
    ② 费正清.美国与中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20
    ① 朱贻庭.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5
    ①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5
    ② 许纪霖.共和爱国主义与文化民族主义——现代中国两种民族国家认同观[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6(4)
    ③ 韩锺恩.人事·事情·情感·感孕—对话当代中国音乐文化当事人的叙事与修辞[J].音乐研究,2010(1)
    ④ 李岩.对王光祈定位的研究---以相关研究者的言论及著述为例[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0(4)
    ① 萧友梅.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为适应非常时期之需要拟办集团唱歌指挥养成班及军乐队长养成班理由及办法[J].中国音乐学,2006,2.
    ① 贺绿汀全集(4)[C]上海:上海音乐出版,1999.12
    ② 陈留生.传统伦理与五四作家人格及其文学创作[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1:132
    ③ 曾遂今.音乐社会学[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418
    ① 唐凯麟.伦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387
    ② 周中之.伦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338
    ③ 罗国杰.当代中国职业道德建设[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1994:15
    ④ 曾遂今.音乐职业道德浅议[J].歌曲,1998(1)
    ① 夏滟洲.西方作曲家的社会身份研究-从中世纪到贝多芬[D].上海音乐学院,2007
    ① [美]保罗·亨利·朗著,顾连理、张洪岛、杨燕迪、汤亚汀译.西方文明中的音乐[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314
    ① 邢维凯.情感艺术的美学历程—西方音乐思想史中的情感论美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76
    ② 白岩松:优秀的主持人必须是一个知识分子http://ent.s ina.com.cn/s/m/2013-12-29/03404070741.shtm1
    ③ 鞠玉华;陈翠丽.晚清政府对留日学生监督制度论析[J].中国市场2010(31)
    ① 邱钱牧.中国政党史[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9:
    ② 邵宇.近代中国国家建设的困境与政党的政治应对[J].沈阳大学学报,2009(4)
    ③ 桑兵.清末新知识界的社团与活动[M].北京:三联书店1995:2
    ④ 刘晔.迈向现代国家:知识分子与近代中国国家建设[D].复旦大学,2003
    ① 季水河.百年反思:20世纪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发展与问题[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1)
    ① 列宁选集[C].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63.
    ② 列宁选集[C].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66.
    ③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C].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20.
    ① 列宁选集[C].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64.
    ① 鲁迅.一九二五年五月三十日致许广平信,(两地书全集)[M].浙江文艺出版社,1998:549
    ② 陈留生.传统伦理与五四作家人格及其文学创作[D].南京师范大学,2005:3-19
    ① 高仁.撒旦的使徒[M].远方出版社,2000:81
    ① 党圣元.创作自由与文艺家的道德意识[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7(7)
    ① 李凌.略论新音乐[J].新音乐1940(3)
    ② 汪毓和,胡天虹.中国近现代音乐史(1901—1949)[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108
    ③ 张冰.丁善德《中国民歌钢琴曲三首》作品特征分析[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2010(3)
    ④ 冼星海.现阶段中国新音乐运动的几个问题(1940)《冼星海全集》第1卷,第125页。
    ① 李凌.略论新音乐[J].新音乐1940(3)
    ② 朱光潜.朱光潜全集(第一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294
    ③ 何怀宏.良心论[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上海三联书店,1994:29
    ① 陈原《序:论民族音乐的建立》,陈原、余荻编《二期抗战新歌二集》,广东曲江艺术图书社1941年版,第6页
    ① 周巍峙.倡导和宏扬高尚的艺德-德艺双馨座谈会开场词[J].中国戏剧,1998(1)
    ① 胡明.经典的当时与未来-重读瞿秋白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译介与诠释[J].清华大学学报,2007(5)
    ② 匡惠.刘雪庵的生活道路和创作道路[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5(2)
    ① 郑闯琦.从两种“工具论”到“认同仪式”论—《白毛女》演变史研究的嬗变和发展[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4(5)
    ② 吴继金.爱国画家对中国抗战的贡献[J].抗日战争研究,2005(4)
    ③ 俞玉姿.中国近代高等专业音乐教育的拓荒者、奠基者——(重庆)国立音乐院院长杨仲子[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0(4)
    ① 田青.一个音乐学家的社会责任—2010年6月3日在上海音乐学院的讲演[J].中国音乐学,2011(4)
    ① 钟祥财:八十年前的“中国梦”http://www.21ccom.net/articles/zgyj/gmht/article_2013110995034.htm1
    ② 章海山.中国儒家伦理精神与现代化[J].中山大学学报,1998(4)
    ③ 章海山,徐蕾.社会主义伦理精神探析[J].中山大学学报,1997(4)
    ④ 樊浩.中国伦理精神的历史建构[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29
    ① 王泽应.伦理精神自信是文化自信的核心和根本[J].道德与文明,2011(5)
    ② 宋希仁.当代外国伦理思想[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序言
    ③ 胡锦涛.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
    京:人民出版社,2005:11
    ④ 王泽应.伦理精神自信是文化自信的核心和根本[J].道德与文明,2011(5)
    ⑤ 张岱年.文化传统与民族精神[J].学术月刊,1986(12)
    ① 李翔海.中华民族精神的形上内核新论[J].学术月刊,2008(5)
    ② 罗家伦.中国人的品格[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11:3
    ① 张静蔚.“我心头重重的黑影”—反映“南京大屠杀”的一首艺术歌曲南京艺术学院学报[J],2012(4)
    ①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449
    ②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61
    ③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6
    ④ 郅力.自力更生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必然结论[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94(04)
    ① 韩洪文.20世纪的和平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0(5)
    ② 于铭松.对民族精神的文化解读[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12)
    ③ 蔡德贵.中国和平文化[J].学术月刊,2003(2)
    ④ 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9)[M].北京:中华书局,1986:247
    ⑤ 李兴斌.先秦兵家和平思想及其现代价值[J].文史哲,2005(4)
    ① 孙子.中国兵书集成(1)[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7:1
    ②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47
    ③ 谭献民,蒋国海,谭双泉.毛泽东对继承和发展民族精神的历史贡献[J]高校理论战线.2003(12)
    ④ 胡锦涛.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7
    ① 李晓莹,张青云20世纪上半叶苏俄音乐对中国音乐文化的影响[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11(5)
    ① 樊浩.“实践理性”与“伦理精神”-基于黑格尔道德形而上学理论资源的研究[J].哲学研究,2005(4)
    ② 方志敏.方志敏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68
    ③ 梁茂春.民族战歌—抗战歌曲一百二十首[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125-127
    ① 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3/1224/c1001-23925470.htm1
    ② [美]唐纳德·霍杰斯编.音乐心理学手册[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57-58
    ①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33
    ② 邓福庆.和谐文化建设在实现中国梦中的作用[N].光明日报,2013-10-25
    ① 万俊人.寻求普世伦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365.
    ② 邓晓芒.西方美学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15
    ① 邓晓芒.西方美学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15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2]中共中央马列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3]列宁选集[C].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C].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
    [1][美]爱德华·沃第尔·萨义德著,彭淮栋译.音乐的极境—萨义德音乐随笔[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2
    [2][美]罗素著,张金言译.人类的知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3][美]苏珊·朗格著,刘大基等译.情感与形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4][美]舒衡哲著,刘京建译.中国启蒙运动[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
    [5][美]戴维·米勒著,刘曙辉译.论民族性[M].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10
    [6][美]张纯如著,谭春霞、焦国林译.南京大屠杀[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
    [7][美]艾·威尔逊著,李醒译.论观众[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6
    [8][美]麦克尔·辛格尔特里著,刘燕南等译.大众传播研究[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9][美]罗伯特·K·默顿.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M].北京:译林出版社,2006
    [10][美]麦金太尔著,龚群译.伦理学简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11][美]保罗·亨利·朗著,顾连理、张洪岛、杨燕迪、汤亚汀译.西方文明中的音乐[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
    [12][美]唐纳德·霍杰斯编.音乐心理学手册[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
    [13][德]黑格尔著,贺麟、王太庆译.哲学史讲演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14][德]阿尔伯特·史怀哲著,赵燕飞译.生命的思索—史怀哲自传[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3
    [15][德]叔本华著,石冲白译.作为意志和表现的世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16][德]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第三卷下)[M].商务印书馆1981
    [17][德]恩斯特·卡西尔著,甘阳译.人论[M].北京:西苑出版社,2004
    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18][德]克奈夫著,金经言,译.西方音乐社会学现状—近代音乐的听赏和当代社会的音乐问题[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19][德]康德著,苗力田译.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20][德]马克斯·韦伯著,冯克利译,学术与政治[M].北京:三联书店,1998
    [21][英]戴里克·柯克著,茅于润译,音乐语言[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7
    [22][英]休伊特.修补裂痕:音乐的现代性危机及后现代状况[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3][法]吉尔·德拉诺瓦著,郑文彬,洪晖译.民族与民族主义[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24][法]丹纳著,傅雷译.艺术哲学[M].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文艺出版社,2012
    [25][法]让—雅克·卢梭著,洪涛译.论语言的起源—兼论旋律与音乐的摹仿[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6][法]莱昂·罗斑著,陈修斋译.希腊思想和科学精神的起源[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7][匈]李斯特著,张洪岛、张洪模、张宁译.李斯特论柏辽兹与舒曼[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
    [28][奥]爱德华·汉斯立克著,杨业治译.论音乐的美—音乐美学修改新议[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78
    [29][波兰]卓菲娅·丽莎著,于润洋译.卓菲娅·丽莎音乐美学译著新编[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3
    [1]唐凯麟.中华民族爱国主义发展史[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
    [2]明言.20世纪中国音乐批评导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3]王海明.新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4]蔡仲德.音乐之道的探求—中国音乐美学史论及其他[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5]王文锦.礼记释解[M].北京:中华书局,2001
    [6]李咏吟.审美与道德的本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7]李泽厚.李泽厚十年集(第1卷)[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
    [8]李泽厚.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9]杨伯峻.春秋左傅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
    [10]朱熹.四书集注[M].长沙:岳麓书社,2004
    [11]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12]朱光潜.朱光潜全集(第一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
    [13]孙继南,周柱铨.中国音乐通史简编[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
    [14]王先谦.旬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8
    [15]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0
    [16]何怀宏.良心论[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上海三联书店,1994
    [17]何怀宏.伦理学是什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18]程颢,程颐.二程集[Z].北京:中华书局,1981
    [19]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0]赵祥龙.孔子的现象学阐释九讲:礼乐人生与哲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1]朱熹,吕祖谦.朱子近思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22]陈望衡.审美伦理学引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23]杨荫浏.中国音乐史纲[M].北京:万叶书店,1952
    [24]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25]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26]牟宗三.才性与玄理[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
    [27]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28]龚妮丽.音乐美学论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29]张静蔚.中国近代音乐史料汇编(1840—1919)[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
    [30]孙继南.中国近代音乐教育时纪年(1840—2000)[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2
    [31]陈独秀著,任建树等编.陈独秀著作选(第一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32]鲁迅.鲁迅全集(第一卷)(第三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33]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34]汪毓和,胡天虹.中国近现代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
    [35]甘绍平.人权伦理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9
    [36]谭嗣同.仁学[M].北京:中华书局,1958
    [37]钱仁康.学堂乐歌考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38]李静.乐歌中国—近代音乐文化与社会转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39]王觉源,屠义方.国民军训[M].重庆:重庆独立出版社,1941
    [40]谢克欧.科学与国防[M].桂林:桂林国防出版社,1941
    [41]陈聆群、齐毓怡、戴鹏海编.萧友梅音乐文集[C].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1990
    [42]蔡仲德.音乐与文化的人本主义思考[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
    [43]陈平原.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44]贺麟.文化与人生[M].北京:商务印书馆,1947
    [45]梁启超.饮冰室合集(十三)[C].北京:中华书局,1989
    [46]林耀华.民族学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1997
    [47]夏晓虹.觉世与传世—梁启超的文学道路[M].北京:中华书局,2006
    [48]谢天振,李小均.傅雷-那远逝的雷火灵魂[M].北京:文津出版社,2005
    [49]喻宜董.喻宜萱声乐艺术[M].北京:华乐出版社,2004
    [50]向延生.中国近现代音乐家传[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4
    [51]徐士家.何安东作品集[C].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
    [52]陈原,黄迪文,余荻,余虹似.二期抗战新歌初集[C].桂林:新知书店,1940
    [53]吕骥.吕骥文选(上集)[C].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8
    [54]吕骥.新音乐运动论文集[C].光华书店,1949.
    [55]吕骥.中国新音乐的展望[C].新音乐论文集.新中国书局,1949
    [56]冯长春.中国近代音乐思潮研究[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
    [57]于润洋.现代西方音乐哲学导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
    [58]聂耳.永生的海燕[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7
    [59]张庚.张庚自选集[C]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4
    [60]冼星海.冼星海全集(第一卷)[C].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61]高兴.音乐的多维视角[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
    [62]陆扬,王毅.大众文化与传媒[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
    [63]魏永征,张咏华,林琳 西方传媒的法制管理和自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64]郭金鸿.道德责任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65]戴木才.毛泽东人格[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
    [66]孟昭兰.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67]朱贻庭.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68]罗国杰.中国伦理思想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69]罗国杰.伦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
    [70]唐凯麟.伦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71]费正清.美国与中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72]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73]陈留生.传统伦理与五四作家人格及其文学创作[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1
    [74]曾遂今.音乐社会学[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
    [75]周中之.伦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76]罗国杰.当代中国职业道德建设[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1994
    [77]邢维凯.情感艺术的美学历程—西方音乐思想史中的情感论美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78]邱钱牧.中国政党史[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
    [79]桑兵.清末新知识界的社团与活动[M].北京:三联书店1995
    [80]高仁.撒旦的使徒[M].远方出版社,2000
    [81]樊浩.中国伦理精神的历史建构[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
    [28]宋希仁.当代外国伦理思想[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83]罗家伦.中国人的品格[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11
    [84]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9)[M].北京:中华书局,1986
    [85]孙子.中国兵书集成(1)[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7
    [86]方志敏.方志敏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87]梁茂春.民族战歌—抗战歌曲一百二十首[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
    [88]万俊人.寻求普世伦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89]邓晓芒.西方美学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90]李岩:纪念何安东的历史意义[M].中国音乐学(季刊),2008(1)
    [91]贺绿汀全集(4)[C]上海:上海音乐出版,1999
    [92]北京大学哲学系编.古希腊罗马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93]北京大学美学教研室编选.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
    [94]国语·郑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95]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C].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
    [96]聂耳全集编辑委员会.聂耳全集(下)[C].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5
    [97]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多种声音一个世界[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1
    [98]彭定光.社会的正义基础研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99]王尔敏.中国近代思想史论续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1]赵宋光.中华崛起的宣言[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99,(4)
    [2]李萍.近代中国“伦理”概念的再形成[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肋,2012,(5)
    [3]于润洋.论音乐作品的二重存在方式[J].文艺研究,1996(5)
    [4]罗小平.音乐价值三议[J].中国音乐学,1997(2)
    [5]明言.音乐价值的由来及其本质[J].音乐艺术,2012(3)
    [6]荣健.重返现代:社会转型时代的艺术转型[J].美术研究,2007(2)
    [7]向世陵.易之“生”意与理学的生生之学[J].周易研究,2007(4)
    [8]徐良.叔本华的音乐美学思想[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93(1)
    [9]李祥俊.儒学的人伦关系规范与自我认同[J].中国哲学史,2005:(2)
    [10]项阳.周公制礼作乐与礼乐、俗乐类分[J].中国音乐学,2013(1)
    [11]徐嘉.近代“伦理启蒙”及其基础性理念[J].哲学动态,2009:(10)
    [12]朱献贞.理智与情感-“五四”新道德的形而下与形而上的双重建设[J].天津大学报,2006(5)
    [13]宫宏宇.上世纪20-30年代部分来华西人与中国音乐[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11(1)
    [14]陈弘毅.中国文化传统与现代人权观念[J].1999(5)
    [15]陈独秀.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J].青年杂志(第1卷第4号),1915(12)
    [16]丛雪.秋瑾烈士的《勉女权》歌[J]
    [17]夏晓虹.秋瑾之死与晚清的“秋瑾文学”[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
    [18]刘四平.秋瑾的近代新型女性伦理思想与实践[J].论理学研究,2007(5)
    [19]夏晓虹.晚清女报中的乐歌[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20]李桂梅.略论近代中国家庭伦理的擅变及其启示[J].2003(1)
    [21]牛龙菲.当代中国音乐美学的历史哲学反思[J].文艺研究,1995(4)
    [22]周凯模.中国本土“乐教”学与民间“乐教”传承-兼议古代“多元化”教育思想的当代续接[J].中国音乐学,2012(3)
    [23]金世余.我国近代教会学校音乐教育影响管窥[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8(1)
    [24]袁昱.燕京大学音乐系发展历史与教学研究[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天籁),2012(1)
    [25]姬群.康有为、梁启超与中国近代音乐教育[J].史学月刊,2005:11
    [26]居其宏.萧友梅“精神国防说”解读—兼评贬抑“学院派”成说之历史谬误[J].中国音乐学,2006(2)
    [27]李岩.萧友梅“精神国防”与“非常期”教育政策研究[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天籁),2012:3
    [28]萧友梅.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为适应非常时期之需要拟办集团唱歌指挥养成班及军乐队长养成班理由及办法[J].中国音乐学,2006:2
    [29]张生,周宗根.国民精神总动员缘起析论[J].南京大学学报,2000:6
    [30]赵欣.抗战时期文人如何看教育:战时需作平时看[N].科技日报,2011-2-24(3)
    [31]柳诒徵.论非常时期之教育[J].国风月刊,1936(2)
    [32]李静.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的重要篇章[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
    [33]余峰.近代“新音乐”思想世界中的“爱国尚武”精神[J].中国音乐,2008(4)
    [34]刘湘溶,李培超,陈宏平.论中国入世后爱国主义精神的弘扬[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9
    [35]王泽应.中华爱国主义与民族情感的混融及其阐释[J]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6
    [36]王泽应.伦理精神自信是文化自信的核心和根本[J].道德与文明,2011(5)
    [37]吴逸飞.战争影像与战争正义性建构[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
    [38]高兆明.人民的正义:正义理论的中国问题意识[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
    [39]王云.论艺术正义-以社会正义、宗教正义和艺术正义为语境的研究[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40]肖璇.音乐中的意识形态表达[J].人民音乐,2012(11)
    [41]周畅.音乐的情感与形态—“同质同构”[J].音乐研究,1995(4)
    [42]冯长春.新音乐的理论基础——以救亡音乐思潮为背景[J].音乐研究.2006(3)
    [43]陈聆群.从国立音乐院到国立音乐专科学校的创业十年[J].音乐艺术,2007(3)
    [44]田可文.论黄自发展民族音乐的理想[J].黄钟,1988(5)
    [45]刘再生.民族精神境界之升华—萧友梅与程懋筠的战时音乐教育思想兼及音乐创作与历史地位之比较[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6(4)
    [46]刘再生.纪念一位“边缘”音乐家—程懋筠对中国近代音乐之历史贡献及其现实意义[J].人民音乐
    [47]李岩.纪念何安东的历史意义[J].中国音乐学,2008(1)
    [48]吴婧婷.追忆五哥程懋筠—声乐教育家程希逸教授亲述笔录[N].音乐周报,2006-2-24
    [49]吕品.救亡音乐思潮与延安新音乐运动[J].音乐天地,2012(3)
    [50]张振涛.走进现代的陕北民歌[J].中国音乐学,2012(4)
    [51]向延生.民众的呐喊战斗的凯歌—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年代音乐[J].人民音乐,2001(8)
    [52]吴舒洁.走向政治的文学[J].读书:2012年(1)
    [53]毛侠.论我国民主革命时期音乐文化中的爱国主义传统[J].黄钟:1988(2)
    [54]张和增.国际悲歌歌一曲,狂飙为我从天落--瞿秋白与国际歌[J].党史文汇:2005(9)
    [55]邵帅.抗战时期“三区”音乐发展特点之评述[J],乐府新声,2008(1)
    [56]陈丽娟.杨靖宇与东北抗联第一路军军歌[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8(3)
    [57]宋新勇.《从送花江上》到《士兵怀念司令歌》-张寒晖与“西安事变”[J].党史博览,2000(10)
    [58]袁成亮.哀歌一曲动天地—记张寒晖与歌曲《松花江上》[J].音乐生活,2006(3)
    [59]王续添.音乐与政治:音乐中的民族主义-以抗战歌曲为中心的考察[J].抗日战争研究,2008:3
    [60]张天授.端木蕻良和他的《嘉陵江上》[J].音乐世界,1995(4)
    [61]李若何,翟继峰.从戏曲音乐中吸取精华的经典作品—作曲家黄自先生《旗正飘飘》赏析[J].戏剧文学,2008(12)
    [62]邱晓枫.冼星海的音乐教育思想及其实践[J].中国音乐,2009(3)
    [63]孟远.多重文化力量的融合与交锋——歌剧《白毛女》诞生的文化语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8(6)
    [64]毛巧晖.新秧歌运动的民间性解析[J].民族文学研究[J],2011(6)
    [65]毛巧晖.新秧歌里的“民间”[J].民间文化论坛,2006(3)
    [66]杨红军.《游击队歌》是怎样诞生的[J].北京档案,2011(1)
    [67]薛艺兵.音乐传播的符号学原理[J].黄钟,2003(2)
    [68]王亦高.汉斯立克《论音乐的美》对音乐传播研究的启示[J].大江周刊,2010(2)
    [69]赵志安.音乐传播的“模式”研究[J].音乐研究2011(5)
    [70]曾遂今.从音乐的自然传播到技术传播[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3(3)
    [71]张巨斌.音乐文化的传播形态[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4(5)
    [72]曾遂今.音乐网络传播与当代人的音乐观[J].中国音乐,2006(4)
    [73]曾遂今.音乐职业道德浅议[J].歌曲,1998(1)
    [74]庄元.论音乐大众传播载体[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3(1)
    [75]曹荣芳,唐志钢.大众传播对河北省大学生体育态度、行为影响的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6(1)陈自勤.歌曲传播途径的思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9(4)
    [76]常晓静.黄自·黎锦晖·新音乐[J].华侨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2(3)
    [77]关心.从萌发到形成:抗战音乐在国民意识演进中作用分析[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11(6)
    [78]刘良模.中国抗战歌曲在美国[J].人民音乐,1982,(9).
    [79]梁茂春.抗战军歌,中国音乐史上辉煌的一页[J].人民音乐,1987,(7).
    [80]刘雪庵.目前的歌咏工作[J].战歌,1937(4)
    [81]李莉,田可文.抗战初期刘雪庵在武汉[J].《黄钟》,2012(2)
    [82]刘雪庵.致读者[J].战歌1938(5)
    [83]苏夏.《黄河大合唱》的艺术分析[J].人民音乐,1999(8)
    [84]朱叶莉,张霞.《黄河大合唱》中的文学蕴涵分析[J].名作欣赏,2012(14)
    [85]李勇.媒介对音乐文化传播的作用[J].文化学刊2007(1)
    [86]宋洋.国统区抗战音乐的社会影响力分析[J].乐府新声,2007(4)
    [87]林路.抗战初期国统区的救亡歌咏运动[J].黄钟,2000(4)
    [88]陈力丹,王亦高.论音乐传播[J].山西大学学报,2008(1)
    [89]残石.抗日战争时期延安出版之报纸、期刊目录初编[J].1981(1)
    [90]冯长春.分歧与对峙——20世纪三四十年代有关“学院派”的批判与论争[J].黄钟,2007(2)
    [91]向延生.“学院派”的首领—黄自:黄自对20世纪中国音乐的影响[J].中国音乐学2005(3)
    [92]马金杰.正义与团结—论哈贝马斯的话与伦理学[J].求是学刊,2008(06)
    [93]刘明华.试论毛泽东的革命英雄主义[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4(3)
    [94]郑根成.传媒娱乐化的伦理反思[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2)
    [95]萧盈盈.关于媒体道德与良知的拷问[J].现代传播,2011(6)
    [96]李凌,张静蔚.李凌论音乐与音乐家之二[J].中国音乐,2004(2)
    [97]邱璇.论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传媒的自律[J].广西社会科学,2001(5)
    [98]张江南.体育传播媒体图景下的社会责任论[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1(1)
    [99]宋黎明.中华民族认同与全民抗战[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5(5)
    [100]贺绿汀.中国音乐界的现状及我们对于音乐艺术所应有的认识[J].明星,1936(6)
    [101]许纪霖.共和爱国主义与文化民族主义——现代中国两种民族国家认同观[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6(4)
    [102]韩锺恩.人事·事情·情感·感孕—对话当代中国音乐文化当事人的叙事与修辞[J].音乐研究,(1)
    [103]李 岩.对王光祈定位的研究——以相关研究者的言论及著述为例[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0(4)
    [104]鞠玉华;陈翠丽.晚清政府对留日学生监督制度论析[J].中国市场2010(31)
    [105]邵宇.近代中国国家建设的困境与政党的政治应对[J].沈阳大学学报,2009(4)
    [106]季水河.百年反思:20世纪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发展与问题[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1)
    [107]党圣元.创作自由与文艺家的道德意识[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7(7)
    [108]李凌.略论新音乐[J].新音乐1940(3)
    [109]张冰.丁善德《中国民歌钢琴曲三首》作品特征分析[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2010(3)
    [110]周巍峙.倡导和宏扬高尚的艺德-德艺双馨座谈会开场词[J].中国戏剧,1998(1)
    [111]胡明.经典的当时与未来-重读瞿秋白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译介与诠释[J].清华大学学报,2007(5)
    [112]匡惠.刘雪庵的生活道路和创作道路[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5(2)
    [113]郑闯琦.从两种“工具论”到“认同仪式”论—《白毛女》演变史研究的嬗变和发展[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4(5)
    [114]吴继金.爱国画家对中国抗战的贡献[J].抗日战争研究,2005(4)
    [115]俞玉姿.中国近代高等专业音乐教育的拓荒者、奠基者——(重庆)国立音乐院院长杨仲子[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0(4)
    [116]田青.一个音乐学家的社会责任—2010年6月3日在上海音乐学院的讲演[J].中国 音乐学,2011(4)
    [117]章海山.中国儒家伦理精神与现代化[J].中山大学学报,1998(4)
    [118]章海山,徐蕾.社会主义伦理精神探析[J].中山大学学报,1997(4)
    [119]张岱年.文化传统与民族精神[J].学术月刊,1986(12)
    [120]李翔海.中华民族精神的形上内核新论[J].学术月刊,2008(5)
    [121]张静蔚.“我心头重重的黑影”一反映“南京大屠杀”的一首艺术歌曲南京艺术学院学报[J],2012(4)
    [122]郅力.自力更生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必然结论[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94(04)
    [123]韩洪文.20世纪的和平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0(5)
    [124]于铭松.对民族精神的文化解读[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12)
    [125]蔡德贵.中国和平文化[J].学术月刊,2003(2)
    [126]李兴斌.先秦兵家和平思想及其现代价值[J].文史哲,2005(4)
    [127]谭献民,蒋国海,谭双泉.毛泽东对继承和发展民族精神的历史贡献[J]高校理论战线.2003(12)
    [128]李晓莹,张青云20世纪上半叶苏俄音乐对中国音乐文化的影响[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11(5)
    [129]樊浩.“实践理性”与“伦理精神”-基于黑格尔道德形而上学理论资源的研究[J].哲学研究,2005(4)
    [130]邓福庆.和谐文化建设在实现中国梦中的作用[N].光明日报,2013-10-25
    [1]王国芳.抗联歌曲的革命精神与当代价值[D],东北师范大学,2008(11)
    [2]朱晨海.近代中国文化名人人格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3)
    [3]夏滟洲.西方作曲家的社会身份研究-从中世纪到贝多芬[D].上海音乐学院,2007
    [4]刘晔.迈向现代国家:知识分子与近代中国国家建设[D].复旦大学,2003
    [5]陈留生.传统伦理与五四作家人格及其文学创作[D].南京师范大学,2005
    [1]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
    [2]胡锦涛.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3]潘知常(2004):《新意识形态与中国传媒—新世纪新闻传播研究的一个前沿课题》,中国新闻研究中心网
    [4]崔永元口述史《我的抗战》
    [5]白岩松:优秀的主持人必须是一个知识分子
    [1]Berys Gout, Art, Emotion and Ehics, Oxford, New York:Oxford Uniwersity Press,2007
    [2]James Heilbrun, Charles M. Gray. The Economics of Art and Culture. Second Edi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4.
    [3]Andrew Bowie. Music, Philosophy and Modernit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