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多重证据法的运用与深化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近代科学崇尚求真,强调客观证据即实证是科学研究的生命线。依据新的“科学学”理论,相关材料、证据的规则法则,也是支持各学科能否成立的“科学范式”(Scientific Paradigm)的核心要素之一。历史研究一贯求真,强调言必有据,近代甚至有人主张“史学就是史料学”,故“史证(历史证据)范式”,在历史科学的“科学范式”①构架中,具有重要地位。
     音乐史学,是历史学和音乐学相互渗透结合的综合学科,研究对象主要是看不见且不易保存的音乐作品,古代相关史料极难搜寻考订。近代科学的中国音乐史研究,一般以叶伯和、王光祈等撰写的著作为诞生标志。其近百年的发展历程,研究对象逐渐明确不断拓展;代表性重要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其自身“科学研究范式”以及相关“学术共同体”也初步建立。这一过程中,相关史料搜集、整理和考订研究的全面展开,尤其是多重证据法的运用和深化,为这一学科的建立和发展,创造了坚实的“史证”基础。
     从初创阶段的叶伯和、王光祈等先生,到这一学科迅速发展阶段的杨荫浏、李纯一、黄翔鹏等前辈,均为这一学科“科学范式”的建立作出了重要贡献。叶伯和首先指出音乐是一门艺术。杨荫浏、李纯一、黄翔鹏等提出,在音乐史的纵向研究方面,要努力打破传统的朝代体系,按照音乐艺术自身发展的延续性和阶段性考虑音乐史的分期问题;在特定时段的横向研究方面,则考虑按照音乐艺术体裁形式特点、参考民族音乐五大类进行叙述。在“史证范式”的建立上,源于史学界的多重证据法,在前辈们的研究中,则结合自己学科特点不断深化拓展。他们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广泛收集各类证据,不仅充分地、深入细密地运用文献材料,也自觉运用音乐考古学获取实物史料,并结合人类学、民族学,通过深入的实地调查,努力搜集各民族各地区传统音乐中的“活”史料,将多种材料结合印证。他们既遵守一般历史学的规则,还联系本学科自身特色,有机运用多学科“科际结合”进行多重证据法研究,力求坚实、充分的证据以支持史实建立。他们取得了丰硕成果,一批重要的奠基之作,有力揭示出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光辉发展轨迹,也为中国音乐史学成功确立了自己的研究对象,创建了学科的“科学范式”(包括史证范式),培育了相关的“学术共同体”。
     简而言之,中国音乐史学近百年的历程,是一个不断“科学化”的进程,也是其“科学范式”包括“史证范式”建立和完善的过程。这种范式的形成是依靠多位前辈学者的努力与贡献才得以实现的。他们为广大后学及后继研究,树立了成功范例和学术标杆,留下了优良丰厚的学术传统和学术遗产。
     20世纪以来,近代科学向现代科学迅猛发展,新的史学理论和方法,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有助我们开启思路,拓展新的研究方向,也为进一步完善音乐史“史证范式”提供了新的契机。本文尝试借鉴“科学学”(Science of Science,也称科学哲学Philosophy of Science)的某些理论,结合对东西方哲学、史学中证据法则的发展历程,对近百年中国古代音乐史研究史证方面成果,特别是借鉴深化多重证据法的成果,选择一些成功案例,进行较深入全面的考察。对当前古代音乐史研究中史证方而的一些间题,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对如何学习借鉴当今史学新理论新方法,进一步建立相关“学术共同体”和发展完善古代音乐史研究中的“史证范式”,也大胆提出些个人看法,供学界参考。
Modern science advocates truth-seeking and emphasizes on objective evidence; in other words, evidence is the lifeblood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ccording to the new theory of science of science, the rule of related materials and evidence is also one of the core elements of to support for the various disciplines that "scientific paradigm" can be established. The historical research consistently seeks truth, thinking highly of being reasonable. In modern times, some even advocate "Historiography is the study of historical materials". Therefore, historical evidence paradigm, in the framework of "scientific paradigm" of the history of science, also has an important position.
     Music history, is a multi-disciplinary in combination with history and musicology, its object of the study is mainly musical works that are invisible and difficult to preserve, ancient relevant historical data is extremely difficult to search for textual research. The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Chinese music of modern scientific, is generally based on the works of Ye Bohe and Wang Guangqi, etc. as a sign of the birth. During nearly a hundred years of the course of development, the object of the study has gradually made clear and continued to expand; many representative and important research results have been emerging; it's own "Scientific research paradigm" and related "academic community" have been initially established. In the process, relevant historical data collection, collation and the textual research studies have been fully carried out, in particular, the use and deepening of multiple evidence method, which has created a solid foundation of "historical evidence" for the establishment and development of the discipline.
     From Ye Bohe and Wang Guangqi, etc in the start-up phase, to Yang Yinliu, Li Chunyi, Hu Xiangpeng and other predecessors in the rapid development stage of this discipline, had made an important contribution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cientific paradigm" for this discipline. Ye Bohe first proposed:music is an art. Yang Yinliu, Li Chunyi, Hu Xiangpeng and other predecessors proposed:in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music, trying to break the traditional dynastic system, so that it could consider the staging of the history of music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ontinuity and the stage of development of the art of music; in the lateral study of a specific period of time, it was describ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orm of the genres of music art and with the reference of the five categories of folk music. In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historical evidence paradigm, based on the multiple evidence method of historian circle, the study of predecessors was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ir own discipline to continue to deepen and expand. They adhered to the scientific spirit of seeking truth from facts, extensively collected of various types of evidence. They not only made meticulous use of literature material, but also conscious used of music archeology to obtain material evidence, in combination with Anthropological and Ethnological Sciences through in-depth field investigations, made efforts to collect the "living" historical data in the traditional music of various ethnic regions, finally confirmed by the variety of materials. In addition, they complied with the rules of the general history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ir own discipline, made organic use of "interdisciplinary combination" of multidisciplinary for the study of multiple evidence method, so that the evidence was to be a solid, sufficient evidence to support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historical facts. Finally, they have achieved fruitful results. A number of important foundation works can powerfully reveal the trajectory of the brilliant development of ancient Chinese music culture, also have established a research object for the success of Chinese music history,"scientific paradigm" of discipline (including historical evidence paradigm), and have nurtured the related "academic community".
     In short, the course of nearly a hundred years of Chinese music history, is a constant process of "Scientization", also a process to establish and improve its "scientific paradigm", including "the historical evidence paradigm". The formation of this paradigm can be realized that relys on the efforts and contributions of a number of senior scholars. This has set a successful example and academic benchmark and left lucrative and excellent academic tradition and academic heritage for the majority of later scholars and subsequent studies.
     Since the20th century, the modern science has a rapid development towards contemporary history. New historiography and method have began to to flourish that help us to turn ideas and explore new research directions, moreover, also provide a new opportunity to further improve "paradigm of historical evidence" of music history. This paper attempts to draw on certain theories of "Science of Science", combined with the course of development of the rules of evidence on the Eastern and Western philosophy and history. On the results of nearly a hundred years of historical evidence of ancient Chinese music history, especially for the outcome of deepening multiple evidence method, some of the success stories are selected for more in-depth comprehensive study. The paper makes brief analysis of some of the problems of historical evidence on current research of ancient Chinese music history. It further establishes the relevant "academic community" on how to learn from the new theories and methods of contemporary historiography, and boldly put forward some personal views for the academic reference to develop and improve "Historical evidence paradigm" in the study of the ancient history of music.
引文
①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M].论语·为政.北京:中华书局,2006:17.
    ②参阅何兆武.序言——历史与理论[J].历史哲学引论[M].复旦大学出版,2004,11:1.
    ③参阅何兆武.序言——历史与理论[J].历史哲学引论[M].复旦大学出版,2004,11:1.何先生特别说明这里“批判”一词是用它18世纪的原来意义,即学者必须在自己的思想上经历一番逻辑的洗练或自我批评,借以检查验自己立论的可实证性(或可证伪性)。
    ①孔阶平.认识论与自然科学[J].东岳论坛,1980:2.
    ①辞海[M].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1228.
    ②“历史”一词有多种含义,一是指过去;二是指对过去的反映;三是历史学的简称。后文对此有进一步的分析。
    ③汪荣祖先生译为:“历史是一门不折不扣的科学”,见其《史学九章》,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205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礼1955:20.
    ⑤汪荣祖.史学九章[M].三联书店,2006:245
    ①参阅李隆国.史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3.
    ②参阅钱钟书,谈艺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4:363.
    ①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外二种)[M].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31
    ②俞人豪.音乐学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4-5.
    ③俞人豪.音乐学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8-9.
    ①黄翔鹏.开拓新的研究领域[J].人民音乐,1980,7:55.
    ②黄翔鹏.有关中国古代音乐史的分期研究及有关新材料、新问题[J].台北:汉唐乐府出版社,1997,11:33.
    ①冯文慈.中国古代音乐史研究中的逆向考察[J].音乐研究,1986:1.
    ②冯文慈.汉族音阶调式的历史记载与当前实际——维护调式音阶思维的传统特点[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1,3:13.
    ③冯文慈.音乐史学方法论研讨——当前中国音乐史学的发展和史学方法问题[J].中国音乐学,1989,1:6668.
    ①秦序,有关中国音乐史研究方法问题的有益探讨——第三期音乐理论读书研讨会略记[J].中国音乐学,1989:2
    ②秦序.我国南方高山、佤、苗等族体鸣木鼓与有关音乐起源的几个问题[J].中国音乐学,1986,1:9.
    ③项阳.从官养到民养:腔种间的博弈——乐籍制度解体后戏曲的区域、地方性选择[J].艺术百家,2012:1:124.
    ④项阳.<中国传统音乐文化认知>课论纲[J].音乐探索,2012:1.
    ⑤项阳.中国音乐教育史研究中礼乐文化缺失的思考[J].中国音乐,2012:1.
    ①郭树群.“五四”时期科学实证精神对新音乐的影响[J].人民音乐,1991:4.
    ②郭树群.管窥杨荫浏先生学术思想中的科学精神[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0:2.
    ③网子初.中国音乐考古学[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8.
    ④网耀华.中国传统音乐乐谱学[M].福建出版社,2006.12:88.
    ①蒋菁,管建华,钱茸.中国音乐文化大观[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1:326.
    ②伍国栋.实地调查的经验积累的科学意义及作用再认识[J].中国音乐,1995,1.
    ③伍国栋.实地调查的经验积累的科学意义及作用再认识[J].中国音乐,1995,1.
    ④伍国栋.实地调查的经验积累的科学意义及作用再认识[J].中国音乐,1995,1.
    ①伍国栋.民族音乐学概论[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
    ②沈洽.民族音乐学研究方法导论[J].中国音乐学,1986:1-3.
    ③冯文慈.当前中国音乐史学的发展和史学方法问题.[J].中国音乐学,1989.2
    ④郑祖襄.音乐史实与音乐史的撰述[J].中国音乐学,1989.2.
    ⑤南京艺术学院“中国当代音乐学”课题组著.中国当代音乐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12:31.
    ⑥郝建苍.音乐图像学的发展及其研究价值[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6.
    ①杨鸣健.谈中国古代音乐研究问题[J].中国音乐,1985,1:5.
    ②杨鸣健.谈中国古代音乐研究问题[J].中国音乐,1985,1:15.
    ③赵沨.音乐历史的多向性研究问题——在南京“中国古代音乐史座谈会”上的发言[J].人民音乐,1986,5:25.
    ④戴嘉枋.继承、扬弃与发展——论音乐史学多元化观念的萌生及其合理内核[J].中国音乐学,1988,1:21.
    ⑤刘顺.中国音乐史学研究的现状与方法[J].艺术百家,2007,2:95.
    ①朱国伟.民族音乐学研究方法对中国音乐史学研究的借鉴作用[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0:1.
    ②南京艺术学院“中过当代音乐学”课题组著.中国当代音乐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12:30.
    ③王先谦.荀子集解[M].卷六诸子集成(第二册),中华书局,1954:116.
    ④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103.
    ①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M].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3.3:432.
    ②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472.
    ①参阅张岱年、方可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96.
    ②[南朝]刘勰著,周振甫译著.文心雕龙详注[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253
    ③[唐]魏徽等撰.隋唐[M].第六册,卷六,中华书局,1973;261.
    ①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28.
    ②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A].朱子全书第6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江苏古籍出版社点校本,2003.
    ③[宋]马端临.文献通考[M].中华书局,2011,9:231.
    ④章诗同注.荀子简注[M].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45.
    ①周钟灵,施孝适,许惟贤主编.韩非子索引[M].中华书局,1982:5.
    ②[汉]司马迁.史记[M].史记卷一百九,李将军列传第四十九,北京,中华书局,2006:634.
    ③[汉]司马迁.史记[M].史记卷五十五,留侯世家第二十五,北京,中华书局,2006:364.
    ④[齐]颜之推著,管曙光注..颜氏家训[M].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3.
    ①郑天挺,谭其骧.中国历史大辞典[A].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8.
    ②郑天挺,谭其骧.中国历史大辞典[A].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8.
    ①许慎.说文解字[M].香港:中华书局,1972:65.
    ②班固撰,颜师古注.汉书[M].第六册,中华书局,1962:6.
    ③王国维.古史新证[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3.
    ①[汉]司马迁.史记[M].史记卷一,五帝本纪第一,北京,中华书局,2006:5.
    ②国学整理社辑.诸子集成[M].第七册,论衡.中华书局,1954:262.
    ③国学整理社辑.诸子集成[M].第七册,卷六,孟子,滕文公.中华书局,1954:269.
    ④班固撰,颜师古注.汉书[M].第六册,艺文志第十,中华书局,1962:1713.
    ⑤周钟灵,施孝适,许惟贤主编.韩非子索引[M].中华书局,1982:5.
    ⑥[清]永榕等撰.四库全书总目[M].卷七十·史部二十六,地理类三,中华书局,1965:6:840.
    ①[汉]司马迁.史记[M].史记卷一,五帝本纪第一,北京,中华书局,2006:5.
    ②黄宝生.摩柯婆罗多译后记[J].外国文学评论,2003,3:75-80.
    ①日知.荷马史诗若干问题[Jl.历史教学,1962,9:24-32.
    ② Geary, Patrick J. Oral History, Memory and Written Tradition:Land, Language and Memory in Europe 700-1100[J]. Transaction of the Royal History Society,1999,9,6:1-2.
    ①杨立文.口述历史刍议[J].纵横,2002,8:44.
    ①这里的“古文”是指鲁恭王所得孔子宅“壁中书”及张仓所献《春秋左氏传》的字体,大概是晚周民间的别字体。后经许慎分析偏旁,定出部首。将《说文解字》一书中所收录的九千字分属五百四十部首。书中每字都有说解,所用体例为晚周人作的《尔雅》,杨雄的《方言》,以及一些经典注文的体例。
    ②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28.
    ③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A].朱子全书第6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江苏古籍出版社点校本,2003.
    ④黄俊贵.文献著录总则概说[M].书目文献出版社,1984:97.
    ①汪荣祖.史学九章[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3:11.
    ②黄永年.旧唐书与新唐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20-21.
    ③汪荣祖.史学九章[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3:97.
    ①郭沫若.读随园诗话札记[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②梁启超原著,朱维铮校注.清代学术概论[M].北京:中华书局,2010,1:69-70.
    ①[清]钱大昕编.吴志仁标注.潜研堂集[M].卷三十,题跋四,跋金石文字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537.
    ②[清]钱大昕编.吴志仁标注.潜研堂集[M].卷三十,题跋四,跋金石文字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537.
    ③[清]钱大昕编.吴志仁标注.潜研堂集[M].卷三十,题跋四,跋金石文字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889.
    ④ [清]钱大昕编.吴志仁标注.潜研堂集[M].卷十八,杂著二,清凉寺题名.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301.
    ①[清]钱大昕编.吴志仁标注.潜研堂集[M].卷三十,题跋四,跋金石文字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537
    ②[清]永榕等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M].卷八十六,史部四十二,目录类二,求古录一卷,中华书局,1965:6:740.
    ③[清]钱大昕编.吴志仁标注.潜研堂集[M].潜研堂文集序.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1.
    ④[清]钱大听著,陈文和、孙显军校点,十驾斋养新录[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5:5.
    ⑤[清]钱大昕编.吴志仁标注.潜研堂集[M].卷四十九,畴人传.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657.
    ⑥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2:94.
    ①王国维.古史新证[M].北京:清华人学出版社,1994:3.
    ②胡适.介绍我自己的思想,胡适选集[Ml.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1:748.
    ③董恩强.新考据学派:学术与思想(1919-1948)[O].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10:26.
    ④陈寅格.杨树达论语疏证序[M].金明馆从稿二编[C],三联书店,2001:262.
    ⑤顾颉刚.古史辨(第一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67.
    ⑥傅斯年.中国古代文学史讲义[M].傅斯年全集,第二卷.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51.
    ⑦粱启超.新史学[A].饮冰室合集.第一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9:27.
    ①王国维.古史新证[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3.
    ②侯书勇.“二重证明法”的提出与王国维学术思想的转变[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1卷第2期,2008,3.
    ①王国维,罗振玉.明堂庙寝通考[A].雪堂从刻第三册[C].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297-299.
    ②王国维.观堂集林(附别集)[C].明堂庙寝通考[A].北京:中华书局,2006:123.
    ③郭沫若.郭沫若作品新编[M].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12.
    ③邓乔斌.研究二重、三重证据法及其他[J].洛阳大学学报,第19卷第1期.2003:3.
    ①参阅裘锡圭,曹峰.“古史辨”派、“二重证据法”及其相关问题——裘锡圭先生访谈录[J].文史哲第四期(总第301期).
    ②罗志田.史料的尽量扩充与不看二十四史——民国新史学的一个诡论现象[J].历史研究,2000,4.
    ③李学勤.二重证据法与古史研究[J].清华大学学报,2007.
    ①姚淦铭,王燕.王国维文集[M].中国文史出版社,2007:522.
    ②同上,425.
    ③王国维.王国维遗书[M].上海:商务印书馆,1940:5998.
    ④姚淦铭,王燕.王国维文集[M].中国文史出版社,2007:101.
    ⑤姚淦铭,王燕.王国维文集[M].中国文史出版社,2007:307.
    ⑥王国维.观堂集林[M].北京:中华书局,2006:84.
    ⑦同上,104.
    ⑧同上,108.
    ⑨同上,111.
    ⑩同上,113.
    11同上,115.
    ①郭沫若.鲁迅和王国维[M].王国维.宋元戏曲史[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②郭莹.王国维的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研究[0].天津音乐学院,2005.
    ①王国维.宋元戏曲史[M].北京:中华书局,42-43.
    ①王国维.宋元戏曲史[M].北京:中华书局,154.
    ①顾颉刚.古史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3.
    ①顾颉刚.战国秦汉间人的造伪与辨伪[J].史学年报,1935,2(2).
    ②顾颉刚.古史辨第六册[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9.
    ③顾颉刚.古史辨第六册[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9.
    ①顾洪.中国现代学术经典·顾颉刚卷[z].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42.
    ②顾颉刚.古史辨第六册[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81.
    ③白寿彝.史学概论[M].宁夏人民出版社,1983:7.
    ④顾颉刚.战国秦汉间人的造伪与辨伪[J].史学年报1935,2(2).
    ①顾颉刚.1926年始刊词[J].国学周刊,1992,1(13).
    ②李玄伯.古史问题的唯一解决方法[J].现代评论,1925,1(10).
    ③同上。
    ①顾颉刚.古史辨第一册[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2.
    ②顾颉刚.中国上古史研究讲义[M].中华书局,1988:383.
    ③同上,272.
    ④顾颉刚.古史辨第一册[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96.
    ⑤同上。
    ⑥顾颉刚.古史辨第一册[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24
    ①同上57.
    ②顾颉刚.古史辨第二册(自序)[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5.
    ③顾颉刚.古史辨第三册(自序)[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5.
    ④顾颉刚.古史辨第四册(自序)[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25.
    ⑤顾颉刚.古史辨第一册[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57.
    ①顾颉刚.古史辨第一册[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66.
    ②顾颉刚.古史辨第三册[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4.
    ①顾颉刚.古史辨第一册[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66.
    ②胡适.胡适选集[M]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6:176.
    ③胡适.胡适选集[M]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6:178.
    ④胡适.胡适选集[M]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6:179.
    ⑤顾颉刚.古史辨第三册[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26.
    ⑥顾颉刚.古史辨第六册[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1.
    ⑦胡适.胡适选集[M]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6:177.
    ①顾颉刚.古史辨第一册[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211-216.
    ①顾颉刚.秦汉的方士与儒生(导读)[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①顾洪.顾颉刚学术文化随笔[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8年:249.
    ②顾颉刚.秦汉的方士与儒生(导读)[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132.
    ③顾洪.顾颉刚学术文化随笔[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8:249.
    ①李坚.陈寅恪二三事[J]民国春秋,1990,5:33-35.
    ②刘以焕.国学大师陈寅恪[M].重庆出版社,1996,2:339.
    ③刘以焕.国学大师陈寅恪[M].重庆出版社,1996,2:339.
    ①李坚.陈寅恪二三事[J]民国春秋,1990,5:33-35.
    ②刘以焕.国学大师陈寅恪[M].重庆出版社,1996,2:339.
    ③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M].北京:中华书局,1963:1-2.
    ①陈寅恪.金明馆从稿二编[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247.
    ②顾颉刚.当代中国史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87.
    ③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M].北京:中华书局,1963:103.
    ①参阅[英]西蒙·亚当斯等著.世界历史百科[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238-239.
    ②泰勒斯被称为“科学与哲学之祖”,古希腊时期的思想家、科学家、哲学家,希腊最早的哲学学派——米利都学派(也称爱奥尼亚学派)的创始人。
    ③陈方正.继承与叛逆——现代科学为何出现于西方[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104.
    ①陈方正.继承与叛逆——现代科学为何出现于西方[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104.
    ②陈方正.继承与叛逆——现代科学为何出现于西方[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191.
    ③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5:719.
    ①何兆武.对历史的反思[A].唐纳德·R·凯利.多面的历史:从希罗多德到赫尔德的历史探询译序[M].三联书店,2003:3.
    ②张广智.西方史学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2:135.
    ③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5:656-657.
    ①卡尔·贝克尔.什么是历史事实[M].历史的话语——现代西方历史哲学译文集[M].1972:298.
    ②巴尔格.历史学的范畴和方法[M].华夏出版社,1989,11:145.
    ③蒋大椿,陈启能.史学理论大辞典[M].安慰教育出版社,2000:572--573.
    ④兰克.世界历史的秘密·历史研究[J].纽约,1981:244.
    ⑤伊格尔斯.兰克史学的理论和实践(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History,Leopold Von Ranke)[J]伊文顿,1983:11.
    ①屈维廉.克莱奥——一位缪斯,现代西方史学流派文选[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192.
    ②兰克.宗教改革时期的德国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24:381.
    ③张广智.西方史学史[M].上海:复口.大学出版社,2010,2:25.
    ④阿克顿.德国历史学派[J].英国历史评论,1886,1(1):7-42.
    ①参阅张广智.西方史学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121
    ①巴克尔.英国文明史[M].第一卷,伦敦,1903:1-6.
    ①库恩的核心理念——范式,主要指具体的范例,包括科学理论、原理、定律、奠基性著作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等等。
    ②学术共同体概念,是从科学共同体(scientific community)引申而来。1942年,英国科学家和哲学家坡兰依(M,Polanyi)在《科学的自治》一文中首次提出“科学共同体”的概念,意指按地区划分的“科学家群休”。
    ①叶伯和编:《中国音乐史》M,中国艺术研究院图书馆编号Y0031649
    ①王世襄.中国古代音乐书目[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61年.
    ②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古代乐论辑要[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5.5.
    ③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研究所.中国古代音乐史料辑要[M].中华书局影印,1962.11.
    ④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古琴研究会.琴曲集成(全30册)[M].中华书局,2010.7.
    ①查阜西.存见古琴曲谱辑览[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3.
    ②杨荫浏.中国音乐史纲[M].上海万叶书店出版,1952.
    ③李纯一.我国原始时期音乐试探[M].音乐出版社出版,1957,6.
    ④李纯一.中国古代音乐史稿·第一分册[M].音乐出版社出版,1958,1.
    ⑤沈知白.中国音乐史纲要[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1982,12.
    ⑥廖辅叔.中国古代音乐简史[M].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1964,3.
    ⑦张世彬.中国音乐史论述稿[M].香港友联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1975.
    ⑧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下册)[M].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1981,2.
    ①李纯一.中国上古出十乐器综论[M].文物出版社,1996.8.
    ②参考借鉴福柯《知识考古学》的思路,也可以称之为“曲调考古”。
    ③梅里亚姆.民族音乐学的研究[M].董维松,沈洽编.民族音乐学译文集[C].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85:87.
    ①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S].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812.
    ①郭小林.再论音乐文献学[J].黄钟.2008:1.
    ②许勇三.音乐文献学之我见[J].音乐学习与研究,1985:1.
    ③任半塘.教坊记笺订[M].上海:中华书局,1962,7(1)
    ④丘琼逊.历代乐志律志校释[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9.
    ⑤任二北.敦煌曲校录[M].上海:上海文艺联合,1955,1.
    ⑥苏晋仁.宋书乐志校注[M].齐鲁书社,1982.
    ⑦郑孟津,吴平山.词源解笺[M].浙江古籍出版社,1990.
    ⑧朱载堉撰,冯文慈点注.律学新说[M].人民音乐出版社,1986.
    ⑨朱载堉撰,冯文慈点注.律吕精义[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
    ①[清]章学诚编,吕思勉评.李永忻,张耕华导读.文史通义[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12.
    ①[清]章学诚编,吕思勉评.李永忻,张耕华导读.文史通义[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3.
    ②黄翔鹏.开拓新的研究领域[J].《人民音乐》,1980(7):21.
    ③黄翔鹏.开拓新的研究领域[J].人民音乐,1980(7):22.
    ④李纯一.关于殷钟的研究[J].考古学报,1957,3:33.
    ①李纯一.困知选录[C].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11:74.
    ②景月亲.1985—2010:我国音乐文献学研究述评[J].音乐探索,2011,4.
    ①郑祖襄.“徽”字与“徽位——兼考古琴徽位产生的历史年代”[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6,4:45.
    ②郑祖襄.华夏旧乐新证:郑祖襄音乐文集[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8:204.
    ③郑祖襄.华夏旧乐新证:郑祖襄音乐文集[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8:204.
    ①郑祖襄.华夏旧乐新证:郑祖襄音乐文集[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8:206.
    ②陈应时.中国乐律学探微:陈应时音乐文集[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2:541.
    ③李纯一.中国上古出土乐器综论[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453-454.
    ①参阅王子初.音乐考古序[Ml.文物出版社,2006,1:13.
    ②中国大百科全书编委会.姜椿芳.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S].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4,9.
    ③李纯一.中国音乐考古学的对象与方法[J].中国音乐学,1991,2:34.
    ④埃·希克曼.用于研究传统的音乐考古学[J].中国音乐学,1986,4:35.
    ⑤方建军.乐器: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物质构成[M].台北:学艺出版社,1996:302.
    ①王子初.刘半农的清宫古乐器测音研究与中国音乐考古学[J].音乐艺术,1992,1:23.
    ②中国音乐史参考图片[M].北京:音乐出版社,1954-1964:45.
    ③王洪军.王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孔义龙同志<关于音乐考古学若十问题的再思考>一文的回复[J].中国音乐学,2006,1:54.
    ④田边尚雄.中国音乐史[M].商务印书馆,1998:33.
    ⑤唐兰.古乐器小记[J].燕京学报,1933,14:12.
    ①秦序.半世纪以来的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研究[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5,2:26.
    ②秦序.半世纪以来的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研究[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5,2:27.
    ③文物编辑委员会.长沙马王堆汉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73:48.
    ①李纯一.汉瑟与楚瑟调弦的研究[J].考古,1974,1:34.
    ②杨荫浏.笙—竽考[J].乐器科技简讯,1974,3:11.
    ③吕骥.从原始氏族社会到殷代的几种陶埙探索我国五声音阶的形成年代[J].文物,1978,10:9,
    ④秦序.先秦编钟“双音”规律的发现与研究[J].中国音乐学,1990,3:12.
    ①王子初.刘半农的清宫古乐器测音研究与中国音乐考古学[J].音乐艺术,1992,1:23.
    ①李学勤.中国古代文明十讲[M].上海:复口.大学出版社,2003:7-8
    ①李纯一.我国原始时明音乐试探[M].北京:音乐出版社,1957,6:2.
    ②李纯一.中国音乐考古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J].中国音乐学季刊,1991,2:13.
    ③李纯一.困知选录[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11:108.
    ④李纯一.中国音乐考古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J].中国音乐学季刊,1991,2:12.
    ①秦序.一苇凌波[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12(1):129-157.
    ②中国铜鼓研究会编.中国铜鼓研究会第二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M].文物出版社,1986:70.
    ①缪天瑞.音乐百科词典,“比较音乐学”词条[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53.
    ②王光祈.东方民族之音乐[M].音乐出版社,1929.2.
    ①参阅伍国栋.民族音乐学概论——增订本[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2:1-20.
    ②(美)B.内特尔朱卓建.民族音乐学的若干界定、方向和问题[J].中国音乐,1995:3.
    ③缪天瑞的书中曾作过相关的介绍。
    ①曹本冶.仪式音声的研究:从中国视野重审民族音乐学[J].中国音乐学,2009:4:15.
    ①郭乃安.音乐学,请把目光投向人[C].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1:165.
    ①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编辑.向延生主编.中国近现代音乐家传[M].春风文艺出版社,1994:4:384-385
    ①叶伯和.中国音乐史上卷[M].成都吕福公司印刷,1922,10.(下卷刊于1929年《新四川日刊副刊》合订本)
    ②叶伯和.中国音乐史上卷[M].成都吕福公司印刷,1922,10.(下卷刊于1929年《新四川日刊副刊》合订本)
    ③童斐.中乐寻源[M].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印刷发行,1926,1:3.
    ④郑鄞文.中国音乐史[M].上海:望平印刷所印刷出版,1929,6(1):14.
    ⑤许之衡.中国音乐小史[M].上海:商务印书馆印刷发行,1931,8(1):9.
    ⑥缪天瑞.中国音乐史语[M].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出版,1933,5(1):21.
    ⑦王光祈.中国音乐音乐史[M].上海:中华书局印刷出版,1934,1:33.
    ①黄翔鹏.中国古代音乐史——分期研究及有关新材料、新问题[M].汉唐乐府[M].台北市,1997,12.
    ②吴钊.追寻逝去的音乐踪迹——图说中国音乐史[M].东方出版社,1999.
    ③秦序.中国音乐通史简明教程[M].古林音像出版社,2001,1.
    ④秦序.中国音乐史[M].《中国艺术简史从书[M].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1.
    ⑤袁丙昌,冯光钰.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史(上)[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1.
    ⑥冯文慈著.中外音乐交流史[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7.
    ⑦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编辑.向延生主编.中国近现代音乐家传[M].春风文艺出版社,1994:4:160.
    ①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编辑.向延生主编.中国近现代音乐家传[M].春风文艺出版社,1994:4:160.
    ②叶伯和.中国音乐史上卷[M].成都吕福公司印刷,1922,10.:1.
    ③叶伯和.中国音乐史上卷[M].成都吕福公司印刷,1922,10.:4.
    ①王光祈.中国音乐史[M].团结出版社.2011:1.
    ②王光祈.中国音乐史[M].团结出版社.2011:1.
    ①参阅韩立文、毕兴.独上昆仑发巨声——音乐学家王光祈[M].中国近现代音乐家传[M](向延生主编),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4:191-208.
    ①参阅李孝迁.西方史学在中国的传播(1882-1949)[M].第六章,斯宾格勒在中国[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9:240-250.
    ①俞人豪.王光祈与比较音乐学的柏林学派[J].音乐探索,1986,3:46.
    ②王光祈.欧洲音乐进化论·欧洲音乐进化概论观与中国国乐创造问题[A].冯文慈、俞玉滋.王光祈音乐论著选(上册)[C].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40.
    ①王光祈.欧洲音乐进化论·欧洲音乐进化概论观与中国国乐创造问题[A].冯文慈、俞玉滋.王光祈音乐论著选(上册)[C].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40.
    ②王光祈.中国音乐史·自序[A].冯文慈,俞玉滋.王光祈音乐论著选(中册)[C].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8.
    ③王光祈.翻译琴谱之研究[A]冯文慈,俞玉滋.王光祈音乐论著选(上册)[C].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51.
    ④王光祈.德国人之音乐生活(十)音乐中之民族主义[A].冯文慈,俞玉滋.王光祈音乐论著选(上册)[c].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25.
    ⑤李宏锋.王光祈比较音乐史学思想对中国学界的影响——兼及比较音乐史学科方法论的几个问题[J].《音乐探索》,2012:2.
    ①王光祈.中过音乐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5:2.
    ②王光祈.中国音乐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5:5.
    ③王光祈.东方民族之音乐[M].北京:音乐出版社,1958,1:35-36.
    ④王光祈,通信.王光祈音乐论问选[M].成都:王光祈研究学术讨论会筹备处,1984:236.
    ⑤王光祈.中国音乐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5:3-4.
    ⑥王光祈.西洋音乐史纲要[M].上海:中书局,1941,8(1):23.
    ①黄翔鹏.传统是一条河流[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32.
    ②张振涛.学科的深度时代的高度——<杨荫浏全集>简介[J].人民音乐,2011,11:18.
    ③杨荫浏.中国音乐史纲[M].上海万叶书店出版,1952:55.
    ④杨荫浏.中过古代音乐史稿(上、下册)[M].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1981,2:98.
    ①秦序.半世纪以朱的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研究[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5:02.
    ②杨荫浏.音乐史问题漫谈[J].音乐艺术,1980,2:32.
    ①后汉刘熙《释名》:“批把,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却曰把,像其鼓时,因以为名也。
    ②苏晋仁,萧炼子.宋书乐志校注[M].卷一,齐鲁书社出版,1982,11:107.
    ③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下册)[M].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1981,2:129-131.
    ④杨荫浏.歌曲字调论[J].礼乐,1945,1.
    ①杨荫浏.语言与音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1(1):137.
    ②秦序.一苇凌波[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11:400401.
    ③张鸣.语言音乐学纲要[M].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8:102.
    ④秦序.一苇凌波[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11:407.
    ⑤秦序.一节凌波[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11:407.
    ⑥华蔚芳,伍雍谊.杨荫浏评传[J].中国音乐学一代宗师杨荫浏(纪念集),(台湾)中国民族音乐学会,1992,6.
    ①杨荫浏先生对中国民族音乐学的贞献,部分内容详见本论文第四章,《杨荫浏对中国民族音乐学发展的开拓》。
    ②郭乃安.音乐学,请把目光投向人[C].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1:165.
    ①杨荫浏.律学的目的性与倾向性[J].缪天瑞.律学[Ml.序言,人民音乐出版社,1965:1.
    ②杨荫浏.律学的目的性与倾向性[J].缪天瑞.律学[M].序言,人民音乐出版社,1965:3.
    ①李纯一.先秦音乐史[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年第2版:251.
    ②“学术止境。对于这次再版里存在的一些错误和缺陷,还得恳请大家不吝批评指正,匡我不逮,是盼是幸!”此句仍是纯一先生在《再版跋》中的话。见于李纯一.先秦音乐史[Ml.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年第2版:251.
    ③裴先生1928年考入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师从梁其超、赵元任、陈寅恪大师,尤受赵元任的钟爱,1932年出版《古书虚字集释》(中华书局),蜚声学界。
    ④王国维.古史新证[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3.
    ①李纯一.先秦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1.
    ②郭沫若.《管子集校》[M].下册,科学出版社,1956:721.
    ③李纯一:《<管了·五行篇>音律思想研究》,《中华文史论从》,1965年第六辑。李先生又进一步说明字作“六律”更顺文义。“将‘六多’改为‘六律’,则方和上文的‘十者然后具五官于六府也,五声于六律也’,下文的‘审合其声,修十二钟,以律人情’,‘昔者黄帝以其缓急,以正五钟。……五钟既调,然后作立五行,以正天时;五官以正人位’的思想体系贯通一致。
    ④如徐复观:《<周官>成立之时代及其思想性格》、《两汉思想史》中引用《管了·五行》篇,皆依李纯一先生所释。
    ⑤甲骨文有一个难识的字,郭沫若先生认为乃“竽”之初文,裘锡圭先生又引申此说,认为可能是竽的象形文字。但李纯一先生认为“郭说本来欠妥,裘说恐怕也难取信。按理说,越是象形初文就应该越像原器的形状,
    ①秦序.半世纪以来的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研究[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5:02.
    ①王安潮.十年饰一剑——读李纯一<先秦音乐史>(修订版)[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天籁,2007:3:92.
    ②李纯一.困知选录[C].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11:227-228.
    ③李纯一.我国原始时期音乐试探[J].北京:音乐出版社,1957,6:2.
    ④李纯一.困知选录[C,].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11:230.
    ①余太山.内陆欧亚古代史研究[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1.:18.
    ②刘梦溪.中国现代学术经典陈垣卷序言[M].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8:2.
    ①参阅张振涛.燃犀——音乐学家黄翔鹏和他的学术人生[J].载黄翔鹏文存[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7,5:3.
    ②黄翔鹏.中国古代音乐史——分期研究及有关新材料、新问题[J].台北,台湾汉唐乐府,1997.
    ③黄翔鹏.中国古代音乐史——分期研究及有关新材料、新问题[J].台北,台湾汉唐乐府,1997.
    ①黄翔鹏.开拓新的研究领域[J].人民音乐,1980:7期.
    ②杨伯峻.论语译注[M].中华书局,1980,12:93.
    ③李零.我读论语[M].太原:山西出版集团、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社,2007:167.
    ④参阅杨伯峻孟盂了译注[M]中华书局,1980:26-27.
    ①黄翔鹏.黄翔鹏文存[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9,5:3.
    ②黄翔鹏.黄翔鹏文存[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9,5:87.
    ③黄翔鹏.黄翔鹏文存[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9,5:5:
    ④黄翔鹏.传统是一条河流[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10.
    ①黄翔鹏.黄翔鹏文存[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9,5:94.
    ②黄翔鹏.黄翔鹏文存[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9,5:94-95.
    ①付洁.从歌舞大曲到“杂剧大曲”[C].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
    ②杨荫浏.关十春秋编钟音律问题[J].音乐研究,1960,1:104.
    ③调查组领导人为吕骥,组员有黄翔鹏、网湘、顾伯宝三人。具体时间为1977年3月至5月。
    ④参阅黄翔鹏.曾侯乙钟磬铭辞乐律学研究十年进程——1988年曾侯乙钟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曾侯乙编钟研究>代序[J].黄翔鹏文存[M].2007,5:465.
    ①吕骥.从原始氏族社会到殷代的几种陶埙探索我国五声音阶的形成年代[J].文物,1978,10:9.
    ②黄翔鹏.新石器和青铜器时代的已知音响资料与我国音阶发展史问题[J].音乐论丛1978.1-1980.1第1、2辑.
    ③黄翔鹏.黄翔鹏文存[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9,5:212.
    ①冯光生.周代编钟的双音技术及应用[J].中国音乐学,2002,1:40-54.
    ②陈通、郑大瑞.古代编钟的声学特性[J].声学学报,1980,3:161.
    ③马承源.商周青铜双音钟[J].考古学报1981,1:131.
    ①饶宗颐、曾宪通.随县曾侯乙墓种铭辞研究[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5
    ②参阅张振涛.燃犀——音乐学家黄翔鹏和他的学术人生[J].载黄翔鹏文存[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7,5:3.
    ①黄翔鹏.律学史上的伟大成就及其思想启示——纪念朱载堉<律学新说>成书四百周年[J].黄翔鹏文存[M],2007,5:384-385.
    ②参阅胡适.治学方法[J]第二讲,载胡适选集[M].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6:390.
    ①参阅胡适.治学方法[J]第二讲,载胡适选集[M].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6:-395.
    ②参阅李纯一.中国上古出土乐器综论[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187-188.
    ③黄翔鹏.黄翔鹏文存[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9,5:212.
    ①张振涛.燃犀——音乐学家黄翔鹏和他的学术人生[J].载黄翔鹏文存[M].山东文艺出版社,2005::4-5.
    ②黄翔鹏.均钟考——曾侯乙五弦器研究[J].黄钟,1989:1、2.
    ③黄先生依据《国语·周语下》“立均出度”韦昭《注》:“均者,均钟,木长七尺,有弦系之,以均钟者”定名“均钟”。冯洁轩先生认为韦昭之《注》实注“均”字,本意这种调律器原名为“均”。笔者认为冯说有理,当从之。
    ①如李纯一《中国上古出土乐器综论》460页指出:有人说该器是五弦琴,有人说它是筑,这两种说法都嫌勉强,而判断它是“均钟”(均)之说“或较近似”
    ②参阅黄翔鹏.先秦编钟音阶结构的断代研究[J].江汉考古,1982.2.
    ③黄翔鹏:《溯流探源——中国传统音乐研究》,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年,第289页。
    ①黄先生第二本论文集,即命名为《溯流探源——中国传统音乐研究》。黄翔鹏.溯流探源——中国传统音乐研究[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2.
    ①参阅黄翔鹏.逝者如斯夫——古曲钩沉和曲调考证问题[J].文艺研究,1989,4.
    ②参阅黄翔鹏.逝者如斯夫——古曲钩沉和曲调考证问题[J].文艺研究,1989,4.
    ③黄翔鹏.黄翔鹏文存[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9,5:425.
    ④黄翔鹏《释“楚商”》,载《文艺研究》1982年第4期。
    ①黄翔鹏.黄翔鹏文存[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9,5:427-428.
    ①参阅黄翔鹏.黄翔鹏文存[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9,5:430-431.
    ①参阅黄翔鹏.试从北辙觅南辕——弦管乐调历史之迷的猜测[J].黄翔鹏文存[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9,5:493.
    ②参阅黄翔鹏.黄翔鹏文存[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9,5:494-501.
    ③参阅黄翔鹏.黄翔鹏文存[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9,5:504-516.
    ④参阅黄翔鹏.黄翔鹏文存[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9,5:525-529.
    ⑤黄翔鹏.中国传统音乐的高文化特点及其两例古谱[J].音乐研究.1991.4.
    ⑥黄翔鹏.黄翔鹏文存[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9,5:499-501.
    ①郑祖襄.把“没有音乐的音乐史”变为有可听作品的音乐史——谈黄翔鹏的“曲调考证”及其学术价值[J].中国音乐学,1999:2.
    ①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M].商务印书馆,1994:6.
    ①项阳.从官养到民养:腔种间的博弈——乐籍制度解体后戏曲的区域、地方性选择[J].艺术百家,2012:1:124.
    ②项阳.<中国传统音乐文化认知>课论纲[J].音乐探索,2012:1.
    ③项阳.中过音乐教育史研究中礼乐文化缺失的思考[J].中国音乐,2012:1.
    ④项阳.乐籍制度研究的意义[J].人民音乐,2012:10.
    ⑤项阳.山西先商及商代特磬的调查与测音分析[J].考古,2000:11.
    ⑥项阳.山西“乐户”考述[J].音乐研究,1996.1.
    ⑦项阳.我国各类民族乐器的起源概说[J].乐器,1986,4:24.
    ⑧项阳.化石乐器“挫琴”的启示[J].音乐艺术,1988,4:35.
    ⑨项阳.中国弓弦乐器史[M].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9,10:22.
    ⑩项阳.我国各类民族乐器的起源概说[J].乐器,1986,4:6-7.
    11项阳.考古发现与秦筝说[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3,4:58-64.
    12项阳.化石乐器“挫琴”的启示[J].音乐艺术,1988,4:4-8.
    13项阳.对先秦“金石之乐”兴衰的现代解读[J].中国音乐,2007,1,18-22.
    14项阳.山西乐户(前言)[M].文物出版社,2001,10.
    ①项阳.接通的意义——传统·田野·历史[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11:1
    ①项阳.音乐史学与民族音乐学论域的交叉[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03:1.
    ①何兆武.对历史学的若十反思[J].历史与历史学[M].湖北长江出版集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2.
    ②何兆武.对历史学的若干反思[J].历史与历史学[M].湖北长江出版集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4.
    ①[美]罗素.科学观念[M].载金剑译,罗素.寻乐[M].陕西旅游出版社,1993:160.
    ②[英]罗素著,马元德译.西方哲学史(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46.
    ①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M].商务印书馆,2009:10-11.
    ②石里克.意义和证实[M].商务印书馆,1982:39.
    ③莱兴巴哈.科学哲学的兴起[M].商务印书馆,1983:202-203.
    ①[美]库恩著,金吾伦,胡新和译.科学革命的结构(第四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1:43.
    ②杨怀中,邱海英.库恩范式理论的三大功能及其人文意义[M].湖北社会科学,2008,6:165.
    ①王耀华.音乐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60.
    ②叶伯和.中国音乐史上卷[M].成都吕福公司印刷出版,1922,10.下卷刊于1929年《新四川日刊副刊》合订本。
    ③杨荫浏.中国音乐史纲[M].上海万叶书店出版,1952.
    ④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下册)[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1981,2.
    ①艾玛纽埃尔·勒鲁瓦拉杜里著,许明龙译.法国和欧洲的史学研究近况[J].史学理论研究,1995,4:115.
    ②参阅李福华.学术共同体的概念及其特征辨析[J].煤炭高等教育,2010,5:21.
    ③[美]托马斯·S·库恩.必要的张力——科学的传统和变革论文选[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292.
    ①傅斯年.考古学的新方法[J].傅斯年全集第三卷m].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7.
    ①傅斯年.考古学的新方法[J].傅斯年全集第三卷[M].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10.
    ②傅斯年撰,朱渊清导读..史学方法导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12:5-51.
    ③郑锦扬.音乐史学美学论稿上册[M].福建:海峡文艺出版社,1993:13.
    ④刘梦溪.中国现代学术经典陈垣卷[M].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8:2.
    ①王卫东,王雅娟.多学科视野下的中国音乐史研究[J].中国音乐学(季刊),2008,4:11.
    ②蒋菁,管建华,钱茸.中国音乐文化大观[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1:326.
    ③徐志明.会科学研究方法论[M].当代中国出版社,1995:4.
    ④本节中提到的“证据”一词分别指的是证据法学中关于证据的概念及音乐史学研究中关于证据的概念。法学与史学在证据方法论上虽有一定的差异,但由十迄今为止尚无对专门学科中的证据有专有名词予以厘清界限(也没有必要),因此下文中所提到“证据”一词的内涵和外延请根据前后文中表述予以理解。
    ①姜明安.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第三版)[M].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3):521.
    ①何家弘,刘品新著.证据法学4版[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7:122.
    ①何家弘,刘品新著.证据法学4版[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7:44.
    ①刘顺.中国音乐史学研究的现状与方法[J].艺术百家,200]7,2:31.
    ①张耕华.历史哲学引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11:62.
    ②卡尔·贝克尔.什么是历史事实[M].历史的话语——现代西方历史哲学译文集[M].2012:298.
    ①张耕华.历史哲学引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11:2.
    ①[英]沃尔什(Walsh, W. H.)著,何兆武译.历史哲学——导论[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22.
    ②[英]沃尔什(Walsh, W.H.)著,何兆武译.历史哲学——导论[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6.
    ③[英]沃尔什(Walsh, W.H.)著,何兆武译.历史哲学——导论[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9.
    ①胡明选编,胡适编著.胡适选集[M].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6:400.
    ②朱维铮.音调未定的传统[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12:15.
    ③李隆国.史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7:145.
    ①.Secker & Warburg. Bryan Magee, Modern British Philosophy(《英国哲学》)LOndon,1971:67.
    ①波普尔,舒炜光,卓如飞,周柏乔,曾聪明等译.客观知识[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71.
    ②K. Popper, Unended Quest:An Intellectual Autobiography. London:Routledge,2002:36.
    ②张庆熊.社会科学的哲学——实证主义、诠释学和维特根斯坦的转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4:55.
    ①冯文慈.崇古与饰古—杨荫浏著<中国古代音乐史稿>择评[J].音乐研究,1990,1:34.
    冯文慈.<中国古代音乐史稿>的历史性成就及其局限——在纪念杨荫浏先生诞辰百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J].人民音乐,2000,1:53.
    ①洛秦.民族音乐学作用十历史研究的理论思考’与实践尝试[J].中国音乐学,1999,3:29.
    ①沈铭贤.新科学观——现代人与自然的对话(前言)[M].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5.
    ②波普尔。开放社会及其敌人·译者的话[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1.
    ③何兆武.评波普尔<历史主义贫困论>[M].原载历史主义贫困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收入何兆武.历史与历史学[M],177.
    ①何兆武.历史与历史学[M]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6:177-178.
    ②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72,5:140.
    ③沈铭贤.新科学观——现代人与自然的对话(前言)[M].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138-139.
    ④孙思.理性之魂——当代科学哲学中心问题[M].人民出版社,2005:223。
    ①[日]岸边成雄.唐俗乐二十八调的成立年代[M].王小盾、秦序译,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1985年油印本。
    ②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册)[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263.
    ③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册)[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263.
    ①陈应时.燕乐“四宫”说的来龙去脉[J].原载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4.又收入,中国乐律学探微一陈应时音乐文集[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2:168.他对黄明末《魏氏乐谱》中的曲例为证据也提出疑问,说“一首明代乐谱能证明盛唐一个朝代所用的整个燕乐系统吗”
    ②陈应时.中国乐律学探微一陈应时音乐文集[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2:178.
    ①据陕西艺术研究所研究者最新掌握资料,西安鼓乐不限四宫,原曾用七宫。
    ②王志军.对传统音乐中“重四宫”现象的再认识[J].中国音乐学,2007:2.
    ①陈应时.中国乐律学探微——陈应时音乐文集[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2:496.
    ②陈应时.中国乐律学探微——陈应时音乐文集[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2:494-508.
    ③陈应时.中国乐律学探微——陈应时音乐文集[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2:526-536.
    ①参阅孙思.理性之魂——当代科学哲学中心问题[M].人民出版社,2005,21:68-69.
    ②黄翔鹏.黄翔鹏文存[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9,5:94.
    ③黄翔鹏.黄翔鹏文存[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9,5:94-95.
    ①付洁.从歌舞大曲到“杂剧大曲”[J].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
    ①刘桂生、张步洲编.陈寅恪学术文化随笔[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8-9.
    ①怀特海,思想的历险[M].伦敦,1948:11-12.转引自何兆武.历史与历史学[M].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6:213。
    ①参阅波普尔.猜想与反驳[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66.
    ①孙思.理性之魂——当代科学哲学中心问题[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220.
    [北齐]魏收.《魏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唐]房玄龄.《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南北朝]颜之推著,管曙光注..颜氏家训[M].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
    [南朝]刘勰著.周振甫译著.文心雕龙译注[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唐]魏征等撰.隋唐[M].中华书局,1973.
    [宋]马端临.文献通考[M].中华书局,2011,9.
    [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6.
    [清]钱大昕编.吴志仁标注.潜研堂集[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清]纪昀著.中国科学院图书馆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M].北京:中华书局,1993.
    [清]王先谦.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苟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8.
    [清]崔述.《崔东壁遗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明]朱载堉撰,冯文慈点注.《律学新说》[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6.
    [明]朱载请.冯文慈点注.《律吕精义》[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
    [民国]宋寿昌.《中西音乐发展概况》[M].南京:正中书局印行,民国二十五年五月
    [民国]属启成.《图片音乐史》[M].台湾:全音乐谱出版社,1984年
    [1]张秀山.《最新中等音乐教科书》[M].北京:北京琉璃厂宣元阁发行,1913
    [2]胡适.《新思潮的意义》[M].上海:东亚图书馆,1921.
    [3]叶伯和.《中国音乐史》[M].成都:自行印刷,1922.
    [4]胡适.《胡适文存》[M].上海:亚东书局,1924.
    [5]童斐.《中乐寻源》[M].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印刷发行,1926.
    [6]郑觐文.《中国音乐史》[M].上海:望平印刷所印刷出版,1929.
    [7]叶伯和.《中国音乐史》[M].成都:吕福公司印刷出版,1922.
    [8]王光祈.《翻泽琴谱之研究》[M].上海:中华书局,1931.
    [9]许之衡.《中国音乐小史》[M].上海:商务印书馆印刷发行,1931
    [10]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2.
    [11]缪天瑞.《中国音乐史语》[M].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出版,1933.
    [12]孔德.《外族音乐流传中国史》[M].上海:商务印书馆印刷出版1934
    [13]王光祈.《中国音乐音乐史》[M].上海:中华书局印刷出版,1934.
    [14]朱谦之.《中国音乐文学史》[M].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
    [15]王光祈.西洋音乐史纲要[M].上海:中华书局,1937.
    [16]王国维.《王国维遗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40.
    [17]陈贵山.文艺源流辞典[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44.
    [18]杨荫浏.《歌曲字调论》[M].发表于《礼乐》1945.
    [19]丰子恺.《艺术修养基础》[M].香港:文化供应社,1949.
    [20]杨荫浏.《中国音乐史纲》[M].上海:万叶书店出版,1952.
    [21]蓝玉崧.《中国古代音乐辅助材料》[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1954.
    [22]任二北《敦煌曲校录》[M].上海:上海文艺联合,1955.
    [23]许维通.《吕氏春秋集释》[M].北京:文学古籍出版社,1955.
    [24]李纯一.《我国原始时期音乐试探》[M].北京:音乐出版社,1957.
    [25]查阜西.《存见古琴曲谱辑览》[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58.
    [26]吉联抗.《乐记评注》[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58.
    [27]李纯一.《中国古代音乐史稿》[M].北京:音乐出版社,1958.
    [28]王光祈.《东西乐制之研究》[M].北京:音乐出版社,1958.
    [29]王光祈.《东方民族之音乐》[M].北京:音乐出版社,1958.
    [30]怀海德.《科学与近代世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31]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参考资料第一编》[M].北京:中国音乐研究所,1959.
    [32]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参考资料第一辑》[M].北京:中国音乐研究所,1959.
    [33]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参考资料第二辑》[M].北京:中国音乐研究所,1959.
    [34]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五四运动文选》[M].北京:三联书店,1959.
    [35]王世襄《中国古代音乐书目》[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61.
    [36]任半塘.《教坊记笺订》[M].上海:中华书局,1962.
    [37]中国音乐研究所.《中国古代音乐史料辑要》[M].北京:中华书局,1962.
    [38]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M].北京:中华书局,1963.
    [39]廖辅叔.《中国古代音乐简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64.
    [40]许慎.《说文解字》[M].香港.中华书局,1972.
    [41]文物编辑委员会.《长沙马王堆汉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73.
    [42]张世彬.《中国音乐史论述稿》[M],香港:友联出版社有限公司,1975.
    [43]陈寅恪.《金明馆从稿二编》[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44]邓崇范、任振峰、王牧.《刑事诉讼法概论》[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81.
    [45]严复译.《群学肄言》[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46]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
    [47]顾颉刚.《古史辨》[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48]任半塘.《唐声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49]屈维廉.《克莱奥——一位缪斯》[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50]苏晋仁.《宋书乐志校注》[M].山东:齐鲁书社,1982.
    [51]沈知白.《中国音乐史纲要》[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
    [52]杨家骆.《中国音乐史料》[M].台湾:鼎古文书局,1982.
    [53]白寿彝.《史学概论》[M].宁夏:宁夏人民出版社,1983.
    [54]杨荫浏.《语言与音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
    [55]王国维.《王国维遗书》[M].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83.
    [56]吴钊、刘东升.《中国音乐史略》[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
    [57]黄俊贵.《文献著录总则概说》[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4
    [58]刘正淡,高名凯,麦永乾,史有为.《汉语外来词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4.
    [59]泰纳谢.《文化与宗教》[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60]田青.《中国古代音乐史话》[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
    [61]王光祈.《通信,王光祈音乐论文选》[M].成都:王光祈研究学术讨论会筹备处,1984.
    [62]王光祈.《王光祈音乐论文选》[M].成都研究学术讨论会筹备处.1984.
    [63]王汝嘉、贾玉琢、赵联勤.《刑事诉讼证据概论》[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
    [64]黄永年.《旧唐书与新唐书》[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65]白寿彝.《中国史学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66]戴念祖.朱载堉《明代的科学和艺术巨星》[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67]中国大百科全书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
    [68]梁启超.《粱启超史学论著四种》[M].长沙:岳麓出版社,1986.
    [69]杨荫浏.《杨荫浏音乐论文选集》[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
    [70]严复.《西学门径功用,严复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6.
    [71]李凌.《音乐故事、传记、史话》[M].广西: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
    [72]沈铭贤.《新科学观》[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73]巴尔格.《历史学的范畴和方法》[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74]顾颉刚.《民国丛书》[M].上海:上海书店,1989.
    [75]胡适.《介绍我自己的思想,胡适论学近著》[M].上海:上海书店,1989.
    [76]梁启超.《进化论革命者颇德之学说》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十二[M].北京:中华书局,1989.
    [77]梁启超.《中国史叙论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六)》[M].北京:中华书局,1989.
    [78]刘再生.《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9.
    [79]汪澎白.《文化冲突中的抉择》[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9.
    [80]修海林.《古乐的沉浮——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历史考察》[M].山东:山东文艺出版社,1989.
    [81]夏野.《中国古代音乐史简编》[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89.
    [82]黄翔鹏.《传统是一条河流》[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
    [83]任半塘、王品吾.《隋唐五代燕乐杂言歌辞集》[M].四川:巴蜀书社,1990.
    [84]田郝斌,欧阳哲生.《五四运动与二十世纪的中国》[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0.
    [85]萧友梅.《旧乐沿革》[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0.
    [86]郑孟津、吴平山.《词源解笺》[M].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1990.
    [87]孙继南、周柱铨.《中国音乐通史简编》[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1991.
    [88]陈伟.《中国现代美学思想史纲汇》[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89]冯文慈,俞玉滋.《王光祈音乐论著选集》[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
    [90]郑锦扬.《音乐史学美学论稿》[M].福建:海峡文艺出版社,1993.
    [91]戴念祖.《中国声乐史》[M].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
    [92]金文达.《中国古代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4.
    [93]李纯一.《先秦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4.
    [94]王国维.《古史新证》[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
    [95]向延生.《中国近现代音乐家传》[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4.
    [96]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97]陈献哀.《京师大学堂中国史讲义·读史总论》[M].北京:中华书局,1996.
    [98]刘梦溪.《中国现代学术经典》[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99]俞口.初.《爱国主义与中国近代史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100]崔宪.《曾侯乙编钟钟铭校释及其律学研究》[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
    [101]黄翔鹏.《中国古代音乐史——分期研究及有关新材料、新问题》[M].1997.
    [102]俞人豪.《音乐学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
    [103]陈平原.《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104]冯文慈.《中外音乐交流史》[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105]顾洪.《顾颉刚学术文化随笔》[M].北京: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8.
    [106]顾颉刚.《秦汉的方士与儒生》(导读)[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107]郭沫若.《鲁迅和王国维》[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108]刘崇德.《新定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校译》[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8.
    [109]秦序.《中国音乐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
    [110袁炳昌、冯光钰.《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史》[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
    [111]朱载堉.冯文慈点注.《律吕精义》[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
    [112]郑祖襄.《中国古代音乐史学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
    [113]张静蔚.《中国近代音乐史料汇编》[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
    [114]郑祖襄.《中国古代音乐史学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
    [115]章鸣《语言音乐学纲要》[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
    [116]雷绍锋.《王国维的治学方法》[M].台北:新视野图书出版公司,1999.
    [117]刘俐娜.《顾颉刚学术思想评传》[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
    [118]丘琼荪.《历代乐志律志校释》[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
    [119]吴钊.《追寻逝去的音乐踪迹——图说中国音乐史》[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9.
    [120]伍国栋.《中国音乐》[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121]项阳.《中国弓弦乐器史》[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9.
    [122]袁英光.《新史学的开山——王国维评传》[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123]陈寅格.《杨树达论语疏证序》[M].北京:三联书店,2001.
    [124]蒋大椿、陈启能.《史学理论大辞典》[M].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
    [125]秦序.《中国音乐通史简明教程》[M].吉林:吉林音像出版社,2001.
    [126]王国维、罗振玉编校.《明堂庙寝通考》[A].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
    [127]王先明.《中国近代社会文化史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128]王文锦.《礼记释解》[M].北京:中华书局,2001.
    [129]郑祥福,洪伟.《科学的精神》[M].上海:三联书店,2001.
    [130]顾颉刚.《当代中国史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131]田青.《净土天音》[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2.
    [132]王子初.《中国音乐考古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
    [133]杨平.《康德与中国现代美学思潮》[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2.
    [134]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M].(修订版).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135]傅斯年.《中国古代文学史讲义》[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
    [136]罗志田.《裂变中的传承——20世纪前期的中国文化与学术》[M].北京:中华书局,2003.
    [137]孙作云.《孙作云文集》第3卷[M].河南:河南大学出版社,2003.
    [138]周青青.《音乐学的历史与现状》[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139]章太炎.《致吴君遂书八,章太炎年谱长编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2003.
    [140]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141]陈应时.《中国乐律学探微.陈应时音乐文集》[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
    [142]陈铭道.《音乐学.历史、文献与写作》[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
    [143]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M].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
    [144]龚书铎.《中国近代文化概论》[M].北京:中华书局,2004.
    [145]翦伯赞.《史料与史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
    [146]李纯一.《困知选录》[C].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
    [147]秦序.《一苇凌波》[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
    [148]陈铭道.《音乐学—历史、文献与写作》[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
    [149]张岱年、方可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50]杜松柏.《国学治学方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151]冯文慈.《中国音乐史学的回顾与反思》[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
    [152]李文如.《二十世纪中国音乐期刊篇目汇编》[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153]李纯一.《先秦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
    [154]李心峰.《20世纪中国艺术理论主题史》[M].沈阳:辽海出版社,2005.
    [155]干光祈.《中国音乐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56]王耀华、乔建中.《音乐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157]余太山.《内陆欧亚古代史研究》[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
    [158]朱发建.《中国近代史学“科学化”进程研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59]郑祖襄.《华夏旧乐新证.郑祖襄音乐文集》[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
    [160]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
    [161]胡适.《胡适论治学》[C].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162]刘蓝.《诸子论音乐.中国音乐美学导读》[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
    [163]王耀华.《中国传统音乐乐谱学》[M].福州:福建出版社,2006.
    [164]汪荣祖.《史学九章》[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165]王子初.《音乐考古》[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
    [166]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资料注译》[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
    [167]黄翔鹏.《黄翔鹏文存》[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7.
    [168]田可文.《音乐历史观与研究模式的求证》[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
    [169]胡适.《胡适选集》[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
    [170]靳永.《书法研究的多重证据法——文物、文献与书迹的综合释证》[M].济南:齐鲁书社,2008.
    [171]秦序.《六朝音乐文化研究》[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
    [172]王国维.《王国维考古学文辑》[M].南京:凤凰出版集团,2008.
    [173]王国维.《人间词话》[M].北京:中华书局,2009.
    [174]张建伟.《法学名师讲堂——证据法要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175]张保生.《证据法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
    [176]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177]李琳.《证据方法的科学维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
    [178]梁启超.朱维铮校注.《清代学术概论》[M].北京:中华书局,2010.
    [179]吴高庆.《证据法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180]张庆熊.《社会科学的哲学——实证主义、诠释学和维特根斯坦的转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181]朱光潜.《谈美》[M].北京:中华书局,2010.
    [182]张广智.《西方史学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183]郑天挺,谭其骧.《中国历史大辞典》[A].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
    [184]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琴曲集成》[M].北京:中华书局,2010.
    [185]何家弘、刘晶新.《证据法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
    [186]杨荫浏.《杨荫浏全集》[M].江苏:江苏文艺出版社,2011.
    [187]伍国栋.《民族音乐学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2.
    [日]田边尚雄.陈清泉泽.《中国音乐史》[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
    [德]马克思.《马恩书信选集》[M].北京:三联书店,1957.
    [俄]列夫·托尔斯泰.丰陈宝译.《艺术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日]林谦三著.钱稻孙译.《东亚乐器考》[M].北京:音乐出版社,1962.
    [美]科恩.《科学中的革命》[M].2006.
    [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
    [德]汉斯立克.《论音乐的美》[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
    [英]马林诺斯基著.黄建波等译.《科学的文化理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80.
    [德]兰克.《世界历史的秘密·历史研究》[M].1981.
    [美]托马斯·S·库恩.《必要的张力——科学的传统和变革论文选》[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英]J.D.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美]伊格尔斯.《兰克史学的理论和实践》[M].1983
    [美]乔恩·R.华尔兹.《刑事证据大全》[M].何家弘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3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英]亚·沃尔夫著.周昌忠等译.《十六、十七世纪科学、技术和哲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日]田边尚雄.《中国音乐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
    [德]汉斯.波塞尔著,李文潮译.《科学:科学是什么》[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
    [法]瓦莱里.段映虹译.《文艺杂谈》[M].北京: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
    [英]卡尔·波普尔.《科学发现的逻辑》[M].2006.
    [德]卡尔达尔豪斯.《音乐史学原理》[M].杨燕迪译,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
    [美]查尔斯·塔列弗罗.《证据与信仰——17世纪以来的西方哲学与宗教》[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11.
    [1]张静蔚.中国近代音乐史料汇编[J].音乐杂志月刊,1920
    [2]萧友梅.对于大同乐会拟仿造旧乐器的我见[J].乐艺,1931
    [3]罗亭.听了祀孔典礼中大同乐会的古乐演奏之后[J].音乐教育,1934
    [4]顾颉刚.战国秦汉间人的造伪与辨伪[J].史学年报,1935(02)
    [5]李纯一.我国原始时期音乐试探[J].1957
    [6]李纯一.关于殷钟的研究[J],考古学报,1957(03)
    [7]周畅.纪念王光祈先生[J].人民音乐,1957
    [8]杨荫浏.对旧著中国音乐史纲的初步批判[J].音乐研究,1958
    [9]阴法鲁.研究中国古代音乐史的一种新途径——评李纯一先生的近著二种[J].音乐研究,1958
    [10]阴法鲁.展开中国音乐史的科学研究工作[J].音乐研究,1958
    [11]杨荫浏.《霓裳羽衣曲》考[J],人民音乐,1962(04)
    [12]杨荫浏.一个音乐史研究者的体会[J].人民音乐,1962
    [13]李纯一.汉瑟与楚瑟调弦的研究[J],考古,1974(01)
    [14]杨荫浏.笙—竽考[J],乐器科技简讯,1974(03)
    [15]吕骥.从原始氏族社会到殷代的几种陶埙探索我国五声音阶的形成年代[J].文物,1978(10)
    [16]黄翔鹏.开拓新的研究领域[J].人民音乐,1980(07)
    [17]廖辅叔.记王光祈先生[J].音乐研究,1980
    [18]杨荫浏,音乐史问题漫谈[J].音乐艺术,1980
    [19]凌律.大同乐会民族音乐图片简释—兼谈大同乐会和创办人郑觐文[J].乐器,1982
    [20]毛继增.音乐史家论治史—访杨荫浏先生[J].音乐研究,1982
    [21]朱岱弘.王光祈音乐论著述评[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3
    [22]冯文慈.王光祈的音乐史学方法和学风[J].音乐探索,1984
    [23]管建华.试评王光祈的比较音乐学观点[J].音乐探索,1984
    [24]华蔚芳.杨荫浏年表[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4
    [25]韩立文.毕兴.试评王光祈关于音乐本质和社会功能的论述[J].音乐研究,1984
    [26]吕骥.王光祈对音乐学的贡献[J].音乐探索,1984
    [27]许光毅.大同乐会[J].音乐研究,1984
    [28]俞玉滋,修海林.论王光祈的音乐思想[J].音乐研究,1984
    [29]朱岱弘.王光祈著.作文章及有关资料目录[J].音乐研究,1984
    [30]朱舟.王光祈(中国音乐史>评述[J].音乐研究,1984
    [31]毕兴,韩立文.王光祈生平大事及主要著述年表[J].音乐探索,1985
    [32]黄翔鹏.杨荫浏先生和中国的民族音乐学[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1985(03)
    [33]吕骥.纪念朱载堉促进我国律学科学的更高发展—朱载堉《律学新说》成书40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J].1985
    [34]李彦.对中国古代音乐史研究方法的认识[J].中国音乐,1985
    [35]廖辅叔.重印王光祈中国音乐史赘言[J].音乐探索,1985
    [36]许勇三.音乐文献学之我见[J],音乐学习与研究,1985(01)
    [37]赵宋光.有关王光祈评价的一些理论问题[J].音乐探索,1985
    [38]赵讽.真诚的爱国主义者,博学的音乐学家王光祈[J].音乐探索,1985
    [39]修海林.对音乐史学发展的讨论[J].音乐研究,1986
    [40]项阳.我国各类民族乐器的起源概说[J].乐器,1986(04)
    [41]俞人豪.王光祈与比较音乐学的柏林学派[J].音乐探索,1986(03)
    [42]郑祖襄.“徽”字与“徽位——兼考古琴徽位产生的历史年代”[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6(04)
    [43]顾鸿乔.关于发现叶伯和《中国音乐史》下卷的说明[J].音乐探索,1988
    [44]项阳.化石乐器“挫琴”的启示[J].音乐艺术,1988(04)
    [45]叶伯和.中国音乐史下卷[J].音乐探索,1988
    [46]张振涛.黄翔鹏的乐律学研究与民族音乐型态学[J].中国音乐,1988(02)
    [47]朱舟.叶伯和《中国音乐史》述评[J].音乐探索,1988
    [48]郑锦扬.中国音乐史学的三个阶段[J].音乐研究,1988
    [49]王德埙.中国音乐史的研究方法[J].星海音乐学院校报,1989
    [50]顾鸿乔.叶伯和和他的《中国音乐史》—纪念叶伯和诞辰100周年[J].音乐研究,1989
    [51]秦序.一次有关中国音乐史研究方法问题的有益探讨—第三期音乐理论读书研讨会略记[J].中国音乐学,1989(02)
    [52]王小盾.音乐文献学和中国音乐学的学科建设[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89(04)
    [53]刘俐娜.王国维治史思想、方法与古史辨派[J].王国维学术研究论集,1990(02)
    [54]秦序.先秦编钟“双音”规律的发现与研究[J],中国音乐学,1990(03)
    [55]郑锦扬.中国音乐史的宏观时空视野[J].中国音乐,1990
    [56]李纯一.中国音乐考古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J].中国音乐学季刊,1991(02)
    [57]王耀华.燃犀者的执着——记音乐学家黄翔鹏[J].中国音乐,1992(04)
    [58]樊祖荫.王光祈的国乐观对今天的启示[J].音乐探索,1993
    [59]项阳.考古发现与秦筝说[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3(04)
    [60]叶语.学习王光祈的音乐思想[J].音乐探索,1993
    [61]陈正生.郑觐文与大同乐会[J].乐器,1994
    [62]金哲.论当代交义学科[J].学术季刊,1994(03)
    [63]管建华编译.音乐学的方法[J].中国音乐增刊,1995
    [64]李方元.权力、话语与音乐的古今问题——近代音乐文化的结构变迁及其相关问题[J].中国音乐,1995(01)
    [65]梅雪林.叶伯和《中国音乐史》下卷评述[J].音乐探索,1995
    [66]修海林.中国音乐学术史概述(上)[J].星海音乐学院校报,1995
    [67]修海林.中国音乐学术史概述(下)[J].星海音乐学院校报,1995
    [68]方建军.乐器——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物质构成[J].学艺出版社,1996
    [69]黄翔鹏.中国古代音乐史——分期研究及有关新材料、新问题[J].台北.汉唐乐府出版社,1997
    [70]蔡际洲.黄翔鹏先生的音乐学科理论思想[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98(02)
    [71]冯光钰.翔鹏乘鹤去问乐——黄翔鹏的治学精神[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1998(03)
    [72]洛秦.郑觐文《中国音乐史》评述[J].交响,1988
    [73]马春莲.浅谈朱载堉对乐器学的贡献[J].洛阳师专学报,1998
    [74]郑锦扬.从三本《中国音乐史》管窥:二三十年代中日学者的中国音乐史视野[J].中国音乐,1998
    [75]陈正生.大同乐会活动纪事[J].交响,1999
    [76]陈正生.也谈大同乐会[J].音乐学刊,1999.
    [77]冯德民.对朱载堉异径管律的探讨[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
    [78]李纯一.微观入手宏观掌握——音乐考古治学谈[J].西安音乐学院学报季刊《交响》,1999(04)
    [79]刘再生.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20世纪中国古代音乐史研究[J].中国音乐学,1999
    [80]秦序.杨荫浏先生在音乐文学史研究方面的若干重要贡献[J].中国音乐,1999(04)
    [81]乔建中.20世纪中国音乐学的一个里程碑—新解杨荫浏先生“实践—采集”的音乐思想[J].人民音乐,1999
    [82]王同.对“大同乐会”在现代国乐衍进中的认识[J].音乐学刊,1999
    [83]郑祖襄.把“没有音乐的音乐史”变为有可听作品的音乐史——谈黄翔鹏的“曲调考证”及其学术价值[J].中国音乐学,1999
    [84]郑祖襄.一部仍具学术价值的旧著—谈杨荫浏先生《中国音乐史纲》[J].中国音乐学,1999
    [85]戴振铎.广义三分损益律与朱载堉十二平均律及纯律的关系[J].中国音乐学,2000
    [86]郭树群.管窥杨荫浏先生学术思想中的科学精神[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0年(02)
    [87]罗志田.史料的尽量扩充与不看二十四史——民国新史学的一个诡论现象[J].历史研究,2000(04)
    [88]刘东升.杨荫浏先生与音乐图像研究[J].中国音乐,2000(01)
    [89]孙玄龄.杨荫浏先生与<语言音乐学初探>[J].中国音乐学,2000(02)
    [90]魏廷格.三议杨荫浏的国乐观[J].人民音乐,2000
    [91]向延生.再谈杨荫浏的“防范心态”[J].人民音乐,2000
    [92]郑祖襄.中西音乐文化冲突中的音乐选择——谈杨荫浏先生的学术思想[J].中国音乐,2000
    [93]召肠中弘,乐律才子与创世之说——朱载堉与他的“新法密率”[J].乐府新声,2001
    [94]陈聆群.为“重写音乐史”择定正确的突破口——读冯文慈先生提交中国音乐史学会福州年会文章有感[J].音乐艺术,2002(04)
    [95]刘再生.评价历史人物的求实精神——再谈对杨荫浏的评价[J].音乐艺术,2002(01)
    [96]王传道.科学证据在未来司法活动中将大显身手[J],证据学论坛,2002
    [97]汪毓和.戴鹏海文章“还历史本来面目”读后感[J].音乐艺术,2002(04)
    [98]居其宏.新音乐史家与现代思潮研究[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3(01)
    [99]居其宏.史观检视、范畴拓展与学科扩张——陈聆群、汪毓和两篇文章读后谈“重写音乐史”[J].中国音乐学,2003(04)
    [100]孔培培.杨荫浏历史著作的宏观布局及其时代特色[J].音乐艺术,2003
    [101]孔培培.杨荫浏中国音乐史纲和中国古代音乐史稿比较研究[J].中国音乐学,2003
    [102]于沛.历史认识:主体意识和主体的创造性[J].历史研究,2003(01)
    [103]朱风翰.论中国考古学与历史学的关系[J].历史研究.2003(01)
    [104]邓乔彬.古代文学研究二重、三重证据法及其他[J].洛阳大学学报,2004(01)
    [105]郝建苍.音乐图像学的发展及其研究价值[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6)
    [106]吴鸿雅.朱载堉新法密率的科学抽象和逻辑证明研究[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
    [107]秦序.半世纪以来的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研究[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5(05)
    [108]董恩强.新考据学派.学术与思想(1919-1948)[J].华中师范大学博十学位论文,2006
    [109]代云红.“媒介场”视域中的“多重证据法”[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6(06)
    [110]魏建震.从历史认识论看二重证据法在古史研究中的运用[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1)
    [111]李方元.读冯文慈先生音乐文集《中国音乐史学的回顾与反思》及感想[J].中国音乐季刊,2007(01)
    [112]李学勤.“二重证据法”与古史研究[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科学社会版),2007
    [113]王安潮.十年饰一剑——读李纯一《先秦音乐史》[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天籁》,2007(03)
    [114]项阳.对先秦“金石之乐”兴衰的现代解读[J].中国音乐,2007(01)
    [115]张振涛.风起田野——杨荫浏与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的民间音乐考察[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7(04)
    [116]郭小林.再论音乐文献学[J].黄钟,2008(01)
    [117]侯书勇.“二重证明法”的提出与王国维学术思想的转变[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2)
    [118]李瑶、李振、林烁华、李阳.李纯一先生专访[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天籁》2008(02)
    [119]李方元、李渝梅.音乐表演学科建设如何可能——从音乐学、知识和表演角度的审视[J].中国音乐》季刊,2008(03)
    [120]孙国忠.关于西方音乐史专业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思考[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8(04)
    [121]吴泽义、何世芬.评《胡适治学方法研究》[J].史学集刊,2008(05)
    [122]林科吉.图像:历史记忆与文化表征——论图像作为第四重证据的效用[J].图像,2009(09)
    [123]罗永良.中国音乐图像学鉴思[J].中国音乐学,2009(01)
    [124]李方元.音乐史分期与历史建构[J].音乐研究,2009(04)
    [125]叶舒宪.《容成氏》夏禹建鼓———五论“四重证据法”的知识考古范式[J].神话与图像,2009(01)
    [126]叶舒宪.玄鸟原型的图像学探源——六论“四重证据法”的知识考古范式[J].民族艺 术,2009(03)
    [127]张南宁.从新证据学到证据科学[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4)
    [128]陈家宁.用“三重证据法”进行先秦古史“新证”研究[J].天津大学学报,2010(01)
    [129]李方元.关于“重写音乐史”的几点思考——历史与教育双重视角的审视[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天籁),2010(04)
    [130]孟华.图像证据的符号学分析[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0(06)
    [131]王子初.论中国音乐史料系统的重构[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0(04)
    [132]叶舒宪.四重证据:知识的整合与立体释古[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0(06)
    [133]杨晓.历史证据、历史建构与历史变迁——仪式音乐研究三视界[J].中国音乐学,2011(03)
    [134]景月亲.1985—2010.我国音乐文献学研究述评[J].音乐探索,2011(04)
    [135]杨晓.历史证据、历史建构与历史变迁——仪式音乐研究三视界[J].中国音乐学,2011(03)
    [136]王安潮.应和“重写音乐史”拓展“音乐新史学”[J].中国音乐学,2011(01)
    [137]张振涛.学科的深度时代的高度——《杨荫浏全集》简介[J].人民音乐,2011.
    [138]李宏锋.王光祈比较音乐史学思想对中国学界的影响——兼及比较音乐史学科方法论的几个问题[J].音乐探索,2012
    [1]埃·希克曼.用于研究传统的音乐考古学[J].中国音乐学,1986(04)
    [2]金经言.魏·巴赫曼和他主编的《图片音乐史》[J].音乐学术情报通讯,1985
    [3](美)B.内特尔,朱卓建编译.民族音乐学的若干界定、方向和问题[J].中国音乐,1995(0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