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意识形态安全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伴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深入,作为后发现代化国家,中国社会体制的逐步转型,迅速地消解着原有的社会结构。新的社会存在、生活方式挤压着传统的境遇空间,人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和压力。各种社会思想争相涌现,传统的价值观、利益观、道德观等受到冲击,歪理邪说充斥着社会现代化进程,再加上主流意识形态的“偏颇”和“手软”,从而引发了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安全问题。因此,如果要想走一条具有民族特色的社会现代化道路,就有必要化解意识形态领域的危机,在社会现代化过程中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意识形态体系。为此,本文基于阶级分析法、跨学科综合法、历史文献法,探讨“社会现代化进程中意识形态安全”问题,从理论上探讨揭示“社会现代化与意识形态的互动”问题,从实践上考察“中国社会现代化与意识形态安全的互动”问题,最终提出“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意识形态安全何为”的策略。
     从理论上看,社会现代化与意识形态的关系体现在“社会存在与意识形态的关系”。因此,社会现代化与意识形态的互动关系可以用“辨证统一”来概括。从逻辑关联看,二者之间存在双向互动的多元可能。社会现代化是意识形态有效引导的必然趋势,意识形态需要在社会现代化过程中不断完善自身。因此,如果二者的互动是良性的,那么有利于创设和谐稳定的社会生态;反之,则容易引发社会的摩擦与冲突,引发社会动乱,制约社会现代化的进程。
     从实践上看,中国社会现代化建设的不同时期(探索期、城市化期和全球化时期),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围绕社会现代化目标、社会公平、社会阶层、社会核心价值观等意识形态领域进行了不断的建设,为社会现代化建设“保驾护航”。然而,伴随着主体的“自我”缺失,社会现代化价值观的失效,外部环境的冲击,加上社会现代化发展规划程度不够,整体协同程度不够以及有序成长程度不够,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危机四起”,表现为对指导思想、政治信仰、道德秩序、民族精神的不断冲击。如果任由主流意识形态遭受外部冲击,将对中国社会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等产生巨大的冲击,从而影响社会稳定,政府权威效力失效等,破坏社会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的实现。
     为此,基于社会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就有必要注重意识形态安全的建设。首先要正确处理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的几组关系,主要体现在:正确处理“主旋律”与“多样化”的关系;正确处理“内容稳定”与“理论创新”的关系;正确处理“理性认知”与“情感认同”的关系;正确处理“集团性话语”与“个体性话语”的关系;正确处理“先进性”与“大众性”的关系。其次,建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社会运行机制,主要包括:建立社会思潮预警机制;建立社会疏通引导机制;建立社会利益诉求机制;建立公民社会认同机制;建立社会价值转化机制。第三,完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控制方法,主要体现在:注重硬控制和软控制方法互补;宏观控制和微观控制相互结合;有形控制和无形控制相互交织;前馈控制和反馈控制相互贯串。最后,注重意识形态与社会现代化良性互动,主要表现在:社会制度发展与意识形态良性互动;社会思潮发展与意识形态良性互动;社会层级结构与意识形态良性互动;社会参与政治与意识形态良性互动。
     意识形态是国家的精神或灵魂,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护社会稳定、和谐发展,保障我国社会现代化建设安全、稳步推进的战略需要。本文通过对意识形态安全和社会现代化建设的互动及建设研究,旨在进一步深化意识形态安全理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与时俱进;进一步统摄社会思想,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创造优良的社会环境和运行机制,以保证我国后发式现代化建设的整体、有序推进。
With the depth of social modernization, China as a “post-modern” country,China's social system is gradually developed and has rapid digest the existing socialstructures. People are under unprecedented competition and pressure for the newsocial existence has been squeezing the traditional lifestyle space situation. Variousthoughts emerge completely, traditional values, concept of interests, ethics haveimpact so much, it leads to the problem of Chinese mainstream. Therefore, if it is tofollow the path of a modern society with ethnic characteristics, it is necessary toresolve the crisis in the ideological field and construct the ideological system with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is paper, based on class analysis, cross-disciplinary,historical literature, explore the issues “social modernization process ideologicalsecurity”, discussed the problem theoretically to reveal “interaction of the ideologyin modernization and social ", study "China's social modernization and ideologicalsecurity interaction" issue from the practice, and ultimately conclude the strategythat "China's social modernization process what is ideological security".
     Theoreticall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modernization and ideologyembodied in the issue "social existence and ideology of the relationship." Thus, theinteraction between social modernization and ideology can be summed up as"dialectical unity."From a logical association to see that there may be a two-wayinteraction between both diverse. Social modernization is the inevitable trend ofeffective guidance ideology; ideology perfects itself in social modernization process.Thus, i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two is benign, so conducive to the creation of aharmonious and stable social ecology; otherwise, it will leads to contraction andturmoil, controlling the process of social modernization.
     Practically, now China is under modernization construction (Exploration period,urbanization and globalization during the period).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ndthe Chinese government focused on the social modernization goal, social justice,social class, social core values. However, with the absence of "self" the failure ofmodern social values, the impact of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and social modernization degree of development plan, overall synergy degree is not enough.insufficient coordination and the orderly growth ofthe overall degree is not enough,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of Chinese society national mainstream ideology "crisis-ridden", the impact of guiding ideology of safety, security impact of political beliefs, moral order and security impact, safety impact ofnational spirit. If we allow the mainstream ideology destroyed by other force from outsides, the guiding ideology of China's social modernization will suffer a huge impact, thus affecting social stability, government effectiveness of authority such as the failure to achieve the grand goal of the destruction of social modernization.
     To this end, the goal of modernization based society, it is necessary to payattention to the safety of the construction of ideology. First, we must correctlyhandl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ist ideology led several groups: mainlyreflected in:; properly handle the relationship "Content stable" and " theory ofinnovation"; properly handl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e" and "diversity"correctly handle the "rational cognition "and" emotional recognition " relations;correctly handle "," relations; proper treatment " group words "and" advancedindividual words relations "and " public nature ". Secondly, the establishment of asocialist ideological control of security mechanisms, including: the establishment ofan early warning mechanism of social thought; establish social dredge guidemechanism; establish social interest demands mechanisms; establishment of civilsociety recognition mechanism; establish social values transformation mechanisms.Third, improve the socialist ideology of security control mechanisms, mainlyreflected in: hard and soft controls to control two-pronged approach; macro controland micro-control combined; tangible and intangible control pronged control;combine feed-forward control and feedback control together. Finally, focus onpositive interaction between ideology and social modernization, mainly in: the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 system and ideology positive interaction; development ofsocial thought and ideology positive interaction; social hierarchy and ideologypositive interaction;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 politics and ideology positiveinteraction.
     Ideology is the national spirit or soul, ideological securit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national security system, maintaining social stability and harmoniousdevelopment and to protect the safety of our social modernization, steadily strategicneeds. According to interaction and building safety study of ideology and socialmodernization, aimed at further deepening ideological security theory, the theory ofsocialist ideology to keep advance with times; further unifying social thought, andcreate good as China's modernization social environment and operationalmechanisms to ensure that the overall modernization with the later-comers surpassthe formers style and every step is well aligned.
引文
1杨文化.网络论坛的“有限公共性”及其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冲击[J].理论与改革,2012,(3):5-7.
    1李路路.社会现代化理论论纲[J].社会学研究,1987,(3):23.
    2王继,王浩斌.马克思主义社会现代化思想探析[J].社会学研究,2003,(3):95-96.
    1王浩斌.中产阶级在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历史地位[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1):81.
    2鲍宗豪.社会现代化与当代都市生活方式的重构[J].中州学刊,2008,(1):127.
    3贾高建.拒斥与冲突: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规则建构[J].哲学研究,2011,(1)::122.
    1邱清华.浅析加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整合——基于社会阶层利益过度分化的维度[J].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1):23.
    2王颖超.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民族主义:表现形式与实现机制[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11,(1):26.
    3王琪.民族主义的兴起及其对国家政治的影响——意识形态的理论视角[J].武汉学刊,2011,(1):9.
    1王慧,宋进.论构建以民生为生长点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J].东岳论丛,2011,(7):134.
    1Gina Necula. Religious Terminology Facing Communist Ideology[J]. 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Sciences,2012,(63)49–57.
    1侯惠勤.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与当代中国[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16.
    1[德]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56-57.
    2[美]马丁·杰.法兰克福学派史[M].单世联译.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48.
    3[法]路易·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202-203.
    4俞吾金.意识形态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31.
    1朱兆中.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5.
    2郑永廷.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4.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8.
    4郑永廷.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11-14.
    1俞吾金.意识形态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29.
    1转引自郑永廷.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52.
    2[美]塞谬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周琪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199.
    3[美]塞谬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周琪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99.
    1[澳大利亚]安德鲁·文森特.现代政治意识形态[M]).袁久红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37-38.
    2[美]弗朗西斯·福山.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M].黄胜强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153.
    1斯拉沃热·齐泽克,泰奥德.阿尔多诺.图绘意识形态[M].方杰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116.
    2斯拉沃热·齐泽克,泰奥德.阿尔多诺.图绘意识形态[M].方杰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117-118.
    3孟登迎.意识形态与主体建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杜,2002,123.
    4俞吾金.意识形态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40.
    5转引自俞吾金.意识形态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40.
    1转引自姚大志.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J].求是学刊,1994(2):14.
    1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16.
    2张秀琴.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当代阐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58.
    3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11.
    4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2.
    1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2.
    2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5.
    1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6.
    2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84.
    3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6-327.
    4转引自俞吾金.意识形态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04.
    1王水雄.论制度变迁中的意识形态安全[J].江海学刊,2007,(1):43.
    2莫岳云.抵御境外宗教渗透与构建我国意识形态安全战略[J].湖湘论坛,2010,(4):32.
    3郭明飞.网络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143.
    4陈金龙.文化交流与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安全[J].湖湘论坛,2010,(4):8.
    1赵兴伟.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2.
    1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中国的现代化之路[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5
    2[美]西里尔·E·布莱克.现代化的动力[M].景跃进,张静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10.
    3转引自[美]西里尔·E·布莱克.比较现代化[M].杨豫,陈祖洲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43.
    4转引自王蔚著.现代化视野中的当代中国政治运动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26.
    1马克思·韦伯.世界经济通史[M].姚曾广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301.
    2艾森斯塔德.现代化:抗拒与变迁[M].张旅平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1.
    3何传启.东方复兴:现代化的三条道路[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7.
    4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中国的现代化之路[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2.
    1[日]富永健一.现代化理论今日之课题[J].国外社会科学,1986(4):32.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0.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68.
    3转引自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中国的现代化之路[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71.
    1转引自姜桂石等著.全球化与亚洲现代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34-35.
    1贝尔.后工业社会——对社会预测的一项探索[M].高铦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7.14.
    1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中国的现代化之路[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01.
    1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中国的现代化之路[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01.
    1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中国的现代化之路[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44.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
    1[德]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M].黎鸣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57.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1.
    1赵德江.当代中国意识形态转型研究——基于私营企业主兴起的视域[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28.
    2吴文勤.现代化进程中的意识形态合法性困境及其化解[J].理论视野,2011(7):59.
    1亨廷顿.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性面临的挑战[M].程克雄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11-12.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11.
    1丹尼.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赵一凡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107.
    2[匈]卢卡奇.卢卡奇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353-354.
    3叶启绩,谭毅等著.当代中国经济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互动发展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55.
    1俞吾金.意识形态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26.
    2赵德江.当代中国意识形态转型研究——基于私营企业主兴起的视域[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28.
    1中国现代化战略课题组.中国现代化报告(2006)—社会现代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53.
    2中国现代化战略课题组.中国现代化报告(2006)—社会现代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54.
    3中国现代化战略课题组.中国现代化报告(2006)—社会现代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55.
    1中国现代化战略课题组.中国现代化报告(2006)—社会现代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36.
    1安东尼·奥罗姆.政治社会学[M].张华青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343.
    1转引虞和平主编.中国现代化历程[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998.
    2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379.
    1毛泽东选集(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767.
    2毛泽东选集(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759.
    1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318.
    1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08.
    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63.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55.
    1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
    1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711-712.
    2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711-712.
    1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M].韩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60.
    2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M].韩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290.
    1宋惠昌.当代社会意识形态[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25.
    2斯拉沃热·齐泽克,泰奥德.阿尔多诺.图绘意识形态[M].方杰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9.
    3斯拉沃热·齐泽克,泰奥德.阿尔多诺.图绘意识形态[M].方杰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11.
    4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82.
    5道格拉斯.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陈郁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59.
    1赵德江.当代中国意识形态领域转型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45.
    1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42.
    2陶德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论域[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669.
    3李培林,李强等.中国社会分层[M].北京: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61.
    1道格拉斯.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陈郁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252.
    2吴文勤.现代化进程中的意识形态合法性困境及其化解[J].理论视野,2011(07):157.
    1转引自: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中国的现代化之路[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398.
    1胡鞍钢.第二次转型:国家制度建设[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5.
    2赵海峰.现代化视野下的意识形态问题:从实践哲学的观点看[J].“面向实践的当今哲学:西方应用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2005:178.
    1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2.
    1弗兰西斯·福山.历史的终结[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1998,1.
    2侯惠勤.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与当代中国[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611.
    1[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王冠华等译.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89,40-41.
    2孙正聿.马克思辩证法理论的当代反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10.
    1侯鸿勋.论黑格尔的历史哲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29.
    2侯鸿勋.论黑格尔的历史哲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29.
    1赵春福.儒家伦理与现代化的冲突、契合[J].新视野,1997(1):32.
    1布热基斯津.大失控与大混乱[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1-2.
    1马洪.当代中国经济[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353.
    2吴忠民主编.发展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69.
    1萨米尔.阿明.不平等的发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245.
    1[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656.
    2赵德江.当代中国意识形态转型研究—基于私营企业主兴起的视域[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47.
    1付建明.现代化中的社会稳定问题研究—以发展中国家为背景[J].社会科学研究,2009(6):57.
    2曼瑟·奥尔森.国家的兴衰:经济增长、滞胀和社会僵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73.
    1朱玲.理解森的视角[J].读书,2007,(5):21.
    2转引自裴峰.试析转型期我国政府权威弱化的原因[J].理论研讨,2000,(6):3-4.
    1塞缪尔·P·亨廷顿.变动社会的政治秩序[M].王冠华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89,64.
    2王岩茅晓嵩.“意识形态终结论”批判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J].政治学研究,2009,(5):76.
    1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M].董书慧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369.
    1[美]阿尔文·托夫勒.未来的冲击[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6,51.
    1霍华德·谢尔曼.激进政治经济学基础[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63.
    2张志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苏州大学,2008.
    3童世骏.意识形态新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110.
    1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38.
    1侯惠勤.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与当代中国[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715.
    1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0.
    1解松.社会思潮与我国国家意识形态安全[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18,(12):5.
    1冯海波.把握社会思潮本质构建社会思潮引领机制[J].理论研究,2009,(Z1):1-2
    1曹海霞.大众传媒的社会心理疏导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求实,2012,(1):44.
    1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82.
    2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03.
    1萨缪尔·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26.
    2魏长领等.道德信仰与社会和谐[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448.
    1斯拉沃热·齐泽克,泰奥德·阿尔多诺.图绘意识形态[M].方杰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100.
    1刘先春,关海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优势话语权的当代建构[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0,(3):32.
    1爱德华·罗斯.社会控制[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6,71-72.
    3胡伯项,刘东浩.论当代中国意识形态理论的文化话语转换[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4):82.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6.
    2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3-24.
    1[美]E·拉兹洛.用系统论的观点看世界[M].闵家胤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55-56.
    1俞吾金.意识形态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45.
    2刘继忠.信息时代社会舆论活动探析.智识学术网,http//www.zisi.net/htm/wwzh/2005-04-07-17625.htm.
    3葛兰西.狱中札记[M].曹雷雨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38.
    1转引自周宏.理解与批判——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文本学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35.
    2列宁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197.
    1[美]安东尼·奥罗姆.《政治社会学》[M].张华青译.上海:上海出版社,1989,343.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3.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2.
    1叶启绩,谭毅等著.当代中国经济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互动发展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40.
    1徐海波.中国社会转型与意识形态问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69.
    2严书翰等著.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关系[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1,167.
    1韩庆祥,汪业周.社会层级结构理论——关于“中国问题的一种分析框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166.
    1韩庆祥,汪业周.社会层级结构理论——关于“中国问题的一种分析框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178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3.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7]《德意志意识形态》[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
    [8]《列宁全集》(第20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
    [9]《列宁全集》(第7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10]《列宁全集》(第4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1]《列宁选集》(第4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12]《列宁选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
    [13]《列宁选集》(第1-4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4]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M],北京:外文出版社,1973年版。
    [15]《毛泽东选集》(第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6]《毛泽东选集》(第4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7]《毛泽东文集》(第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8]《邓小平文选》(第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9]《邓小平文选》(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0]《江泽民文选》(第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21]《江泽民文选》(第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2]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3]《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24]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5]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巾只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6]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1年版。
    [27]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28]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6年版。
    [29]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30]中宣部理论局:《指导新时期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纲领性文献——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文章选》[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3年版。
    [31]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32]《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学习读本》[M],北京:中共中央学校出版社,2013年版。
    [33]《学习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重要讲话精神50题》[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3年版。
    [34]《习近平中国梦重要论述学习问答》[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4年版。
    [1]侯惠勤:《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与当代中国》[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2]河清:《全球化与国家意识的衰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M],黎鸣、李书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4]刘建飞:《美国与反共主义—论美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外交[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版。
    [5]罗伯特·A·达尔:《现代政治分析》[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6]莫里斯·迪韦尔热:《政治社会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7]郑永廷:《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8]郑永廷:《马克思主义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9]骆郁廷:《精神动力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0]胡隆辉:《当代中国意识形态论》[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1]T·博托莫尔:《马克思主义思想词典》[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2]宋惠昌:《当代意识形态研究》[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
    [13]朱兆中:《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纵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4]康斯坦丁诺夫:《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与现时代》[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版。
    [15]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6]林国标:《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发展史》[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7]曹泽林:《国家文化安全论》[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18]李慎明:《居安思危---苏共亡党二十年的思考》[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19]聂立清:《我国当代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20]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21]尼布尔:《道德的人与不道德的社会》[M],蒋庆等译,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22]陈晓明等:《意识形态建设理论的新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23]王绍臣等:《意识形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4]何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探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5]靳辉明:《马克思主义若干重大问题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26]李建华等:《走向经济伦理》[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7]陶渝苏等:《人的解读与重塑》[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2年版。
    [28]汪子嵩等:《欧洲哲学史简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29]张志伟:《西方哲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0]余谋昌:《生态哲学》[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31]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古希腊罗马哲学》[M],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32]靳辉明:《马克思主义若干重大问题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33]陈占安:《党的十六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进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4]郭文亮:《加入WTO与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研究》[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
    [35]叶启绩:《当代中国经济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互动发展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出版
    [36]童世骏:《意识形态新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7]刘明君等著:《多元文化冲突与主流意识形态建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38]张冀:《中国文化安全与意识形态战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39]靳书君:《全球化、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互动关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40]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中国的现代化之路》[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41]秦刚主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8年版。
    [42]秦刚著:《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M],青岛:青岛出版社,1997年版。
    [43]杜玉华:《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与当代中国的社会建设》[M],北京:学林出版社,2012年。
    [44]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编:《中国社会现代化的新选择》[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年。
    [45] G.博克斯贝克:《全球化的十大谎言》[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
    [46]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47]曼纽卡·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兴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48]李强:《转型时期中国社会分层》[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49]陈宴清等:《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50]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出版。
    [51]陆学艺、景天魁主编:《转型中的中国社会》[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52]刘明君等:《多元文化冲突与主流意识形态建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53]于歌著:《现代化的本质》[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54]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的社会结构》[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
    [55]马洪著:《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和前景》[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1年版.
    [56]王伟光:《利益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胡伯项、刘东浩《:论当代中国意识形态理论的文化话语转换》[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4)
    [2]胡伯项、刘东浩:《我国社会现代化与意识形态安全建设互动研究》[J].学术论坛.2014(3)。
    [3]侯惠勤:《中国共产党在意识形态建设理论上的创新》[J].《新视野》.2010(2).
    [4]廖胜刚:《关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若干问题研究综述》[J].《学术探索》.2007(1).
    [5]黄旭东:《意识形态建设与国家安全维护》[J].《湖北社会科学》,2009(7).
    [6]周耀宏:《十六大以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经验》[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
    [7]任晓等:《意识形态与外交政策》[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2).
    [8]敖带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经验》[J].《岭南学刊》.2009(5).
    [9]葛彦东:《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经验》[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12).
    [10]肖建杰:《科学发展观与执政党意识形态合法性的巩固》[J].《思想教育研究》,2010(4)。
    [11]曹丽:《新时期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经验》[J].《科学社会主义》2010(1).
    [12]王继,王浩斌.马克思主义社会现代化思想探析[J].社会学研究,2003(3).
    [13]王浩斌.中产阶级在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历史地位[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1).
    [14]鲍宗豪.社会现代化与当代都市生活方式的重构[J].中州学刊,2008(1).
    [15]贾高建.拒斥与冲突: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规则建构[J].哲学研究,2011(1).
    [16]邱清华.浅析加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整合——基于社会阶层利益过度分化的维度[J].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1).
    [17]王颖超.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民族主义:表现形式与实现机制[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11(1).
    [18]王琪.民族主义的兴起及其对国家政治的影响——意识形态的理论视角[J].武汉学刊,2011(1).
    [19]李丽霞:《国际关系视野中影响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思维误区探析》[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11(1).
    [20]黄旭东:《意识形态建设与国家安全维护》[J].《湖北社会科学》,2009(7).
    [21]曹展明:《试论意识形态建设的国家安全意义》[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2(6).
    [22]秦广东:《论中国意识形态领域内存在的主要问题》[J].《经济研究导刊》,2009(30).
    [23]王勤明:《大力加强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建设》[J].《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09(5).
    [24]王永贵:《论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实践形式》[J].《社会主义研究》,2007(6).
    [25]包仕国:全球化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J],思想理论教育,2007(21)。
    [26]秦广东:《时代主题转换与我党意识形态建设的变迁》[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9).
    [27]廖胜刚:《关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若干问题研究综述》[J].《学术探索》,2007(1).
    [28]张威:《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政治制度安全的前瞻性思考》[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6(5).
    [29]李沛武:《全球化与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的评述》[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7(1).
    [30]周玉东:《全球化与我国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J].《长沙大学学报》,2010(6).
    [31]胡伯项:《全球化视野下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J].《思想理论教育》,2011(3)。
    [32]王永贵:《深化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研究》[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6(10).
    [33]王勇桂:《全球化背景下西方国家掌控意识形态的途径及启示》[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6).
    [34]雷江梅:《文化全球化与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战略选择》[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9(4).
    [35]侯晋雄:《析转型期中国共产党对社会的整合》[J].《学习论坛》2009(6).
    [36]王春英:《建构中的俄罗斯意识形态》[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10(5).
    [37]杨新红:《社会转型与主流意识形态的建设》[J].《湖南社会科学》.2011(1).
    [38]李青:《转型期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四维建构》[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39]李笃武:《社会转型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危机及对策》[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40]吕凯:《社会转型期意识形态问题根源探析—基于利益变迁的视野》[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2009(6).
    [41]李爱敏:《社会转型期党必须重视对意识形态的领导[J].《湖州师范大学院学报》,2008(3).
    [42]赵连章:《对加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思考》[J].《科学社会主义》,2006(2).
    [43]何林:《和谐社会视野里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3).
    [44]叶政;《和谐社会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原则探析》[J].《福州党校学报》,2008(5).
    [45]张艳新:《论意识形态建设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大意义》[J].《理论与现代化》,2009(2).
    [46]严高鸿:《构建和谐社会与党的意识形态建设》[J].《学海》,2008(4).
    [47]耿国华:《和谐社会视角下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
    [48]温朝霞:《意识形态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课题》[J].《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3)。
    [49]宇文利:《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识形态的构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9(1)。
    [50]杨文化.网络论坛的“有限公共性”及其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冲击[J].理论与改革,2012(3).
    [51]王慧,宋进.论构建以民生为生长点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J].东岳论丛,2011(32/7).
    [52]马根生:《新时期必须把意识形态建设提高到国家安全战略地位》[J].《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01(4)。
    [53]王永贵:《新中国60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经验》[J].《江海学刊》2009(5)。
    [1]曹丽.我国新时期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中共中央党校,2008.
    [2]董海浪.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西南大学,2011.
    [3]段吉方.意识形态与政治批评[D].博士学位论文,浙江大学,2004.
    [4]季新丽.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D].博士学位论文,山东大学,2006.
    [5]金坤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管理思想与实践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南京师范大学,2011.
    [6]李辽宁.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06.
    [7]李美玲.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观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浙江大学,2008.
    [8]李明.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安徽大学,2010.
    [9]李胜清.文艺意识形态性的实践论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浙江大学,2005.
    [10]王勇军.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山东大学,2009.
    [11]肖应红.我国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西南大学,2011.
    [12]杨成乐.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东北农业大学,2010.
    [13]杨化.论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D].硕士学位论文,西南政法大学,2007.
    [14]余刚.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及其演变[D].博士学位论文,中共中央党校,2010.
    [15]袁其波.现阶段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西北师范大学,2009.
    [16]张弘.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研究—基于全球化、信息化、民主化的视角[D].硕士学位论文,电子科技大学,2004
    [18]张俊国.毛泽东国家利益观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河北师范大学,2007.
    [19]张志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苏州大学,2008.
    [20]仲崇东.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D].博士学位论文,中共中央党校,2003.
    [1]America's National Interests, The Commission on America's National Interests,July,2000.
    [2]Antonio Gramsei. Selections from the Prison Notebooks, London Lawrenee&Wishart1971
    [3] Bill McSweeney. Security, Identity and Interests-A Sociology ofinternational Relation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999
    [4]China Foreign Relation into1980s,edited by Harry Harding, YaleUniversity Press, New Haven,1984
    [5]Conway W. Henderso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Boston:McGraw Hil1,1988
    [6]Fairbank, John. China A Fifty Years Memoir,Harper,1982
    [7]Georg Lukaes. History and Class Consejousness. The MIT Press,l968
    [8]Joseph Camilleri. Chines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foreign Policy: The MaoistEra and Aftermath. Seatle:Press,1980
    [9] Kenichi Ohmae. the End of Nation State: The Rise of Regional Economics, NewYork: The Free Press,1995
    [10]Kenichi Ohmae. the End of Nation State: The Rise of Regional Economics, NewYork: The Free Press,1995
    [11]Linda Benson. China since1949.Harlow: Person Education Limited,2002
    [12]Mark Marcall. China at the Center300Years of Foreign Policy, the Free Press,New York,1984
    [13]Mantin. Approaches to Global Governance Theory, New fork University Press,1999
    [14] Neill Nugent. The government and Politics of the European Union, Hampshire:Mccmillan,1999
    [15]Neill Nugent. The government and Politics of the European Union, Hampshire:Mccmillan-1999
    [16] Thomas McCormack. America Half-Century: United States Foreign policy in theCold War,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