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网络时代的文化领导权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互联网彻底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信息传播的门槛降低使国人参与社会公共讨论成为常态,互联网具有的舆论的放大作用,使得网络民意更加直率表达。
     2007年正是改革开放30年之际,是继续改革还是回到原来面临着抉择。改革使中国社会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人民收入不断增加的同时,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不断增多,其中最主要的矛盾就是一边是公民意识苏醒的普通民众,一边却是经济改革中,利用手中的公权力直接参与经济利益追逐的政府部门的矛盾,政府与民争利的现象不断发生,政府“经济压倒一切”的发展思路造成了新的贫困和两极分化,国家认同的基础岌岌可危,执政党遭遇严峻的合法性危机。发生在2007年的网络上的“华南虎事件”正是这些社会矛盾的集中反映,它是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期,社会结构与政治力量发生变化的一个缩影,把“华南虎事件”作为研究的对象,正好可以找出事件背后蕴藏的结构性因素,此为研究的缘起和意义。
     本文主要采用大众文化理论中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作为分析框架。转向葛兰西的文化研究,既对统治阶级如何利用文化来使自己的统治合法化来保持关注,把“统治”和“领导”区别开来,又对于一般民众等弱势集团用来对抗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权威的文化实践报以严肃的鼓励,它提供了一种对民众重要性的理解,因为他们作为必要的群众基础会促成政治改变。
     研究方法上主要使用个案分析法对“华南虎事件”剖析,具体操作上,采用的是网络民族志的分析,参与观察,亲身体验,同时也由于牵涉到媒体部分较多,对于此部分的分析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
     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三点。首先从大众文化理论实践研究上看,目前囿于研究者学科训练背景,中国大众文化研究对象集中在静态的个体,较少关注当下宏观社会问题及其背后的结构性因素,这与大众文化研究在国外被视为是一项关于政治的学术实践是相疏离的,因此,笔者选择“华南虎事件”这一动态的参与人数众多的网络集体行动事件来剖析是很有意义的;另外,对“华南虎事件”本身研究而言,多数研究者看到了网络可以成为公民与政府对话博弈的场所,网络公共领域之于中国公民社会发展的意义,此为多数网络话题事件的共性,“华南虎事件”能够持续发酵八个月其实也是暴露社会矛盾,中国共产党与民众之间积极互动、巩固文化领导权,凝聚新的改革共识的过程。第三,把人类学研究现实社会的民族志方法应用于网络论坛社区的研究,试图揭示网络论坛或者社区里人的行为和逻辑,以管窥网络事件这一网络上的大众文化现象,相比其他的网络话题事件就事论事式的研究也是一个进步。
     通过对“华南虎事件”深度解读,本研究得出三个结论:第一,网络时代,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增加,依托互联网上的新媒体,中国正在形成一个存在于网络上的公共领域,或者说是市民社会,由于网络社会具有的“虚实二重性”,这个公共领域对社会公众舆论的形成起了很大的影响,这在官方舆论一统天下的没有互联网的时代完全不可想象的;第二,公共行政体系必须改变传统的运作方式,形成新的话语体系来应对新的时代要求;第三,客观形势的变化,决定了中国共产党要及时调整构建新的意识形态内容并在同其它意识形态的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才能实现文化领导权。
It has been normal that people take part in the argument of social public affairs since the internet thoroughly changes Chinese life and information delivery becomes easy. Due to the amplification function, network pubic opinions can be openly expressed.
     There are30years from the beginning of revolution and opening at2007. To continue or come back arouses a lot of controversy in society. The revolution has resulted in social economy rapidly growing, peoples'income continuously increasing, social problems and contradictions gradually upgrading as well. Among the main contradictions is on one side civic awareness reviving. On the other side, those government agencies that have privilege of using public powers intervening economic activities constantly strive for interests against common people. The development thinking of economy overriding everything results in new poverty and China's rich-poor divide. The base of country's consciousness has seriously destroyed. The ruling party has severely faced the crisis of legality. Especially, the network event of South China Tiger happed in2007embodied a contradiction reflection of all social conflicts, of which is the production of social structure and political power changing in the social reshaping period. Thus, to take the South China Tiger event as research example justly helps find structural events behind it. This is the reason and meaning I choose this research subject.
     This research mainly takes the theoretic frame of Gramsci Cultural Hegemony from public cultural theories. When turning to, it can keep attention how ruling class use culture make its dominance legal and distinguish the dominance and leadership. At the same time, it has also seriously encouraged some weak classes against the authority cultural practical report of ruling class ideology, such as normal people, since it provides understanding on the importance of the popular, while these popular as a necessary popular base can push political change.
     This research mainly explores the South China Tiger event by the method of the case analysis. Specifically, it takes other research methods of network ethnology analysis, participation and observation, personal experience. Due this research deeply involves in medium, it also use the method of documents.
     The innovation of this research lies in three aspects. In the first part, on the basis of the previous relative researches of the popular cultural theory view, the present academic research results of China's popular culture, due to researchers'poor discipline training, focus on static case, lacking of researches on current macroscopic social problems and structural factors behinds them. Such phenomenon is different from the popular cultural study being regarded as a political academic practice. Therefore, it is meaning to choose the dynamic event of network collective action of the South China Tiger which had involved in many people; in the second part, as to the event itself, most researchers realize that network becomes the game place between civil and government. The meaning of public area of the network to China's civil society is general character of most network events. Actually, the South China Tiger event which had lasted eight months reveals social conflicts and is a process of positive interaction between China's communist party and popular, consolidating cultural hegemony and agglomerating new consensus of revaluation.
引文
1 李未柠.网络舆情及突发公共事件危机管理经典案例[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0.5
    1 (英)阿雷恩·鲍尔德温等.文化研究导论(修订本)[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43
    1 (英)安吉拉·麦克罗比.文化研究的用途[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2
    1 (英)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7-18
    1 陈燕谷.Hegemony(霸权/领导权)[J].读书,1995(2):116-118
    2 论语·季氏
    3 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等.葛兰西文选(1916-1935)[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229
    1 Raymond Williams. Keywords.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3. p.145
    2 (英)阿雷恩·鲍尔德温等.文化研究导论(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8-39
    1 (意)安东尼奥·葛兰西.狱中札记[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7
    2 Gramsci. Selection from the Prison Notebooks, London:Lawrence and Wishart,1971,p.235
    3 (意)安东尼奥·葛兰西.狱中札记[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38
    4 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等.葛兰西文选(1916-1935)[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450
    1 陆扬王毅.文化研究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183
    2 (英)安吉拉·麦克罗比.文化研究的用途[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31
    3 (意)安东尼奥·葛兰西.狱中札记[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4
    4 (意)安东尼奥·葛兰西.狱中札记[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4
    5 孙晶.文化霸权理论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23
    6 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等.葛兰西文选(1916-1935)[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418
    1 孙晶.文化霸权理论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27
    2 斯图亚特·霍尔.文化研究:两种范式[A].罗钢、刘象愚.文化研究读本[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51-65
    3 (德)马克斯·霍克海默,西奥多·阿道尔诺.启蒙辩证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108-123
    1 (德)马克斯·霍克海默,西奥多·阿道尔诺.启蒙辩证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151
    2 (英)雷蒙德·威廉斯.文化与社会[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3 (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25
    4 (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49
    5 (英)安吉拉·麦克罗比.文化研究的用途[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32
    1 (意)安东尼奥·葛兰西.狱中札记[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7
    2 (意)安东尼奥·葛兰西.狱中札记[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161
    3 约翰·斯道雷.文化研究:一种学术实践的政治,一种作为政治的学术实践[A].陶东风主编.文化研究精粹读本[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88
    4 约翰·斯道雷.文化研究:一种学术实践的政治,一种作为政治的学术实践[A].陶东风主编,文化研究精粹读本[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87
    1 (英)E.P.汤普森.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上、下)[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2 Stuart Hall, D. Hobson etc. Culture, Media, Language, London:Hutchinson,1996. p.135
    3 (英)安吉拉·麦克罗比.文化研究的用途[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5
    4 Stuart Hall, Chas Critcher, Tony Jefferson, etc. Policing the Crisis:Mugging, the State, and Law and Order, London: Macmillan,1978
    1 Stuart Hall. The Hard Road to Renewal:Thatcherism and the Crisis of the Left, London:Verso,1988
    2 (美)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体文化——介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文化研究、认同性与政治[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340
    1 (俄)谢·卡拉-穆尔扎.论意识操纵(上、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2 张汝伦.论大众文化[J].复旦学报,1994(3):16-22
    3 李泽厚、王德胜.关于文化现状与道德重建的对话[J].东方,1994(5):66-72
    1 张缨.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的当代解读[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5):5-8;李金勇.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的当代意蕴[J].社会科学家,2010(9):20-23
    2 张世海.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建设:历史进程、基本经验和时代要求[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1(12):29-32
    3 上官酒瑞.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历时探索和现实重构[J].宁波党校学报,2008(2):88-92
    1 程巍.中产阶级的孩子们——60年代与文化领导权[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128
    2 孟繁华.传媒和文化领导权——当代中国的文化生产与文化认同[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
    3 汪睿婷.当代中国文化领导权的演变——以《羊城晚报》为个案[D].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1 陶东风.主编的话[A].陶东风.文化研究(第9辑)[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1
    2 刘康.文化研究的方法、现状与中国意识[A].陆扬.文化研究概论[C].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57
    3 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G].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32
    1 (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434
    2 罗莎琳德威廉斯.编后记:历史学家的网络社会观点[A].(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跨文化的视角[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487
    3 (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440
    1 郑中玉、何明升.“网络社会”的概念辨析[J].社会学研究.2004(1):13-21
    2 冯务中、李艳艳.“网络社会”概念辨析[J].广西社会科学.2008(9):175-178
    3 冯务中、李艳艳.“网络社会”概念辨析[J].广西社会科学.2008(9):175-178
    4 冯务中、李艳艳.“网络社会”概念辨析[J].广西社会科学.2008(9):175-178
    1 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G].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32
    2 叶启政.虚拟与真实的浑沌化——网路世界的实作理路[J]. 社会学研究,1998(3):48-58
    3 尤红斌.网络社会——虚拟与实在的互动[J].上海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9):78-85
    4 戚攻.网络社会的本质:一种数字化社会关系结构[j].重庆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1):148-151
    1 冯鹏志. 延伸的世界:网络化及其限制[M]. 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67
    2 童星、罗军.网络社会:一种新的、现实的社会存在方式[J]. 江苏社会科学,2001(5):116-120
    3 康健. 试论网络社会及其特殊的现实性[J].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2(3):22-25
    4 周兴茂、 汪玲丽.人类学视野下的网络社会与虚拟族群[J]. 黑龙江民族丛刊,2009(1):130-132
    1 袁方、王全印. 网络社会虚实之辨[J].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1):33-35
    2 冯务中、李艳艳.“网络社会”概念辨析[J].广西社会科学.2008(9):175-178
    3 冯务中. 网络环境下虚拟与现实关系研究[D]. 清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1
    4 袁亚愚、詹一之.社会学——历史·理论·方法[M].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9.39
    1 冯务中. 网络环境下虚拟与现实关系研究[D].清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21
    2 李景田副部长答记者问[N].人民日报,2005-07-08
    1 (德)西美尔.竞争社会学[A].西美尔.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09
    2 (美)L.科塞.社会冲突的功能[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45-46
    3 (美)乔纳森·H.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210-211
    4 (美)伊恩·罗伯逊.社会学(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747
    1 Neil J. Smelser. Theory of Collective Behavior [M]. New York:Free Press,1967.p.37-45
    2 应星.草根动员与农民群体利益的表达机制——四个个案的比较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7(2):1-24
    3 林维业、刘汉民.公安机关应对群体性事件实务和策略[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出版社,2008.1
    4 应星.“气场”与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机制——两个个案的比较[J].社会学研究,2009(6):1-19
    1 于建嵘.从刚性稳定到韧性稳定——关于中国社会秩序的一个分析框架[J].学习与探索,2009(5):113-118
    2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我国转型期群体性突发事件主要特点、原因及政府对策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02(5):16-21
    3 陈月生.群体性突发事件与舆情[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12
    4 刘晓梅.建设和谐社会进程中群体性事件的法社会学思考[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5(3):75-81
    1 揭萍、熊美保.网络群体性事件及其防范[J].江西社会科学,2007(9):238-242
    2 杨久华.关于当前我国网络群体事件的研究[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9(3):75-80
    1 裘伟廷.网络群体性事件初探[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3):1-4
    2 杜骏飞.网络群体事件的类型辨析[J].国际新闻界,2009(7):78-82
    3 孙晓晖.网络群体性事件中执政公信力的流失及其防范——基于社会动员的分析视角[J].理论与改革,2010(4):23-28
    4 杨频、李涛、赵奎.一种网络舆情的定量分析方法[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9(3):76-81
    5 杜鹏.基于聚类分析的我国网络群体性事件内涵研究[Jl.未来与发展,2010(8):38-43
    6 喻国明.网络群体性事件:起因、缘由和解决之道[J].中关村,2010(5):90-91
    1 齐杏发.意义与限度——华南虎照片事件的公民社会视角[J].社会科学家,2008.(7):36-39
    2 李贵成.对华南虎事件的社会学思考[J].宁夏党校学报,2008(5):126-129
    3 吴非.技术社会学视野下“华南虎事件”研究[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8(6):88-92
    4 张斌.“假”的生产及其逻辑——对“华南虎事件”的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1 方曙光.网络公共领域及其二重建构——对一个网络事件的分析[D].上海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1 陶东风、和磊.文化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5
    2 (美)罗伯特·E·斯泰克.个案研究[A].诺曼·K·邓津等.定性研究(第2卷):策略与艺术[C].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465-469
    3 (英)安吉拉·麦克罗比.文化研究的用途[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7
    4 约翰·斯道雷.文化研究:-种学术实践政治,一种作为政治的学术实践[A].陶东风主编.文化研究精粹读本[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88
    1 安·格雷.文化研究:民族志方法与生活文化[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85
    2 (美)科塔克.文化人类学(二版)[M].台北:巨流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10.70
    3 (美)巴巴拉·泰德洛克.民族志与民族志描述[A].诺曼·K·邓津等.定性研究(第2卷):策略与艺术[C].重
    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487
    4 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257
    5 (美)科塔克.文化人类学(二版)[M].台北:巨流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10.70
    1 Raymond L. Gold, Roles in Sociological Field Observation, Social Forces, Vol.36, No.3,1958,pp.217-223
    2 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224
    1 (德)阿特斯兰德.经验性社会研究方法[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186
    1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总编委会.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第10卷[K].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109“华南虎词条”
    1 (美)埃弗里特·M·罗吉斯拉伯尔·J·伯德格.乡村生活变迁[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324
    2 (美)詹姆斯·C.斯科特.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冲突[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4
    1 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北京:三联书店,1987.42
    3 (美)托尼·塞奇.盲人摸象:中国地方政府分析[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6(4):96-104
    1 康晓光.经济增长、社会公正、民主法治与合法性基础——1978年以来的变化与今后的选择[J].战略与管理,1999(4):72-81
    1 Hummel,R.P. The bureaucratic experience:A critique of life in the modern organization. New York:St. Martin's Press. 1994, p.220-223
    1 孙立平.博弈——断裂社会的利益冲突与和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20
    2 桑玉成.利益分化的政治时代[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90
    1 应星.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371
    1 (美)阿尔文·托夫勒.权力的转移[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180
    2 应星.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328
    3 应星.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329
    2 孙立平.博弈——断裂社会的利益冲突与和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39
    3 拯救中国虎国际基金会网站[EB/OL]. http://www.savechinastigers.org
    4 王绍光.中国财政转移支付的政治逻辑[J].战略与管理,2002(3):47-54
    3 黄丽娜.论正在形成的网络公共领域——以“华南虎”事件为研究个案[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65-68
    2 李侠.华南虎照与怀疑主义时代的出路[N].科学时报,2007-12-14
    3 李立春张小虎等.“华南虎”照片的摄像测量研究[J].科技导报,2008(1):59-67
    1 Dan Gillmor. We the Media:Grassroots Journalism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 PDF,2004
    2 萨拉·迪基.人类学及其对大众传媒研究的贡献[A].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人类学的趋势[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244
    3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0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EB/OL]. http://www.cnnic.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207/P020120723477451202474.pdf
    4 刘津.博客传播[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169-170
    2 方兴东王俊秀.博客——E时代的盗火者[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27
    2 张斌.“假”的生产及其逻辑——对“华南虎事件”的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33
    1 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现代汉语学习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702
    2 百度百科,科学家词条http://baike.baidu.com/view/66827.htm
    3 傅德志.科学岂能当猴耍——一个植物学家对当代国人科学态度的困惑与忧虑[J].中国青年,1997.(3)
    4 傅德志.科学岂能当猴耍——一个植物学家对当代国人科学态度的困惑与忧虑[J].中国青年,1997.(3)
    5 (美)刘易斯·科塞.理念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6 P.Bourdieu. Homo Academicus. Cambridge:Polity Press.1988, p.99.
    7 许纪霖.从特殊走向普遍——专业化时代的公共知识分子如何可能?[A].许纪霖.知识分子论丛(第1辑)[C].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11
    2 (美)弗兰克·富里迪.知识分子都到哪里去了[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38
    1 Karabel, Jerome. Towards a Theory of Intellectuals and Politics. Theory and Society, No.25,1996. pp.205-33
    2 亨利·吉罗等.文化研究的必要性:抵抗的知识分子和对立的公众领域[A].罗钢刘象愚.文化研究读本[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78
    3 (美)弗兰克.富里迪.知识分子都到哪里去了[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34
    1 (荷)丹尼斯·麦奎尔.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第四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415
    1 Stuart Hall, Chas Critcher, Tony Jefferson, etc. Policing the Crisis:Mugging, the State, and Law and Order. London: Macmillan,1978, p.96
    2 李媛靖.cccs的道德恐慌研究[A].黄卓越等.英国文化研究:事件与问题[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95
    1 马少华.冲突与宽容的言论生态——中美报纸言论版的比较研究[J].国际新闻界,2002(3):3641
    1 马少华.浅议<南方都市报>社论[J].南方新闻研究,2005(2)
    1 陈力丹李予慧.谁在安排我们每天的议论话题?[N].学习时报,2004-11-15
    3 孙旭培.当代中国新闻改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57
    3 甘阳.通三统[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3-4
    1 转引自邓正来(英)J.C.亚历山大.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41
    2 邓正来(英)J.C.亚历山大. 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41-46
    3 邓正来(英)J.C.亚历山大. 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47
    1 (美)塞缪尔·亨廷顿.变动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25-29
    2 (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K].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617“ 公众舆论”词条
    3 (美)汉娜·阿伦特.人的境况[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32
    4 (美)汉娜·阿伦特.人的境况[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34
    5 (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292
    1 (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292
    2 (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294
    3 孙立平王汉生等.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J]. 中国社会科学,1994(2)
    1 郭良.“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及其对民意的影响”,2004年4月26日在耶鲁大学法学院的演讲,转引自王绍光. 从经济政策到社会政策:中国公共政策格局的历史性转变[A].岳经纶郭巍青.中国公共政策评论(第一卷)[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40
    2 胡泳.众声喧哗——网络时代的个人表达与公共讨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310
    3 胡泳.众声喧哗——网络时代的个人表达与公共讨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4
    4 谢岳.大众传媒与民主政治[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25
    1 (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西德尼.维巴.公民文化——五个国家的政治态度和民主制[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18
    2 张伟.政治文化与公民文化[N].学习时报,2008—1—2
    3 (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西德尼·维巴.公民文化——五个国家的政治态度和民主制[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18
    4 张伟.政治文化与公民文化[N].学习时报,2008—1—2
    1 高振扬.政府与公民关系的历史逻辑[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1):10-14
    2 项国兰.从臣民文化到公民文化需要文化自觉[A].俞可平.市场经济与公民社会[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361
    3 新华词典编纂组.新华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22“百姓”词条
    4 朱学勤.书斋里的革命[M].长春:长春出版社,1999.365
    1 邓正来.国家与社会——中国市民社会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1
    2 王晓华.百姓群众公民[J].社会学家茶座,2006(2):31
    1 王绍光.民主四讲[M].北京:三联书店,2008.100
    2 朱学勤.书斋里的革命[M].长春:长春出版社,1999.363
    3 王晓华.百姓群众公民[J].社会学家茶座,2006(2):31
    1 (美)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47
    2 (美)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53
    1 黄豁.“群众不明真相”是官员失职[J].瞭望周刊,2008-11-29
    1 孟繁华.传媒与文化领导权[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132
    2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A].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著作选读[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388
    3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A].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艺论集[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58
    1 孟繁华.传媒与文化领导权[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11
    2 赵剑英.当代中国三大价值观的交汇与整合[A].潘维、玛雅.聚焦当代中国价值观[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166
    3 韩毓海.“漫长的革命”——毛泽东与文化领导权问题(上)[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8(1):9-21
    4 毛泽东.打退资产阶级右派的进攻[A].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选集(第5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452
    5 毛泽东.1964年9月21日与阿尔巴尼亚党政代表团的谈话[A].把反帝反修斗争进行到底———阿尔巴尼亚党政代表团访问中国文件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35
    2 王绍光.从经济政策到社会政策:中国公共政策格局的历史性转变[A].岳经纶郭巍青.中国公共政策评论(第一卷)[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31
    3 http://news.online.sh.cn/news/gb/node/node_12832.htm
    4 王绍光.从经济政策到社会政策:中国公共政策格局的历史性转变[A].岳经纶郭巍青.中国公共政策评论(第一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31
    2 (美)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第二版)[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326
    3 孙关宏等.政治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54
    1 闫健.民主是个好东西——俞可平访谈录[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88
    2 强世功.中国香港:政治与文化的分野[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364
    3 桑玉成.利益分化的政治时代[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31
    4 王沪宁.腐败与反腐败·当代国外腐败问题研究[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99
    5 汪晖.导论[A].汪晖陈燕谷.文化与公共性[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39
    6 (英)吉姆·麦克盖根.文化民粹主义[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72
    1 陆扬王毅.文化研究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183
    2 斯图亚特.霍尔.大众文化与国家[A].陶东风.文化研究精粹读本[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277
    3 (英)安吉拉·麦克罗比.文化研究的用途[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33
    4 斯图亚特·霍尔.大众文化与国家[A].陶东风.文化研究精粹读本[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278
    5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A].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文选第3卷[G].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311
    1 孙立平.失衡:断裂社会的运作逻辑[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3
    2 王绍光.国家能力的重要一环:濡化能力[EB/OL].http://www.tecn.cn/data/16592.html
    3 Stanley Cohen. Folk Devils and Moral Panics:The Creation of the Mods and Rockers. New York:Routledge,2002, p. 18-26
    4 甘阳.中国道路——三十年与六十年[A].甘阳.文明·国家·大学[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34
    2 (意)安东尼奥·葛兰西.狱中札记[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38
    3 (英)斯图尔特·霍尔.“他者”的景观[A].斯图尔特·霍尔.表征[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262
    1 应星.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326
    1 (美)沃尔特·李普曼.公众舆论[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22
    1 如近期的《南方周末》2013年新年献词被改动事件。
    1 (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3
    2 (美)查尔斯·J·福克斯等.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指向[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7-13
    [1]陈月生.群体性突发事件与舆情[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2]程巍.中产阶级的孩子们——60年代与文化领导权[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3]邓正来(英)J.C.亚历山大. 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4]邓正来.国家与社会——中国市民社会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5]方兴东王俊秀.博客——E时代的盗火者[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
    [6]冯鹏志. 延伸的世界:网络化及其限制[M]. 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7]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8]甘阳.通三统[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9]甘阳.文明·国家·大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
    [10]胡泳.众声喧哗——网络时代的个人表达与公共讨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1]黄卓越等.英国文化研究:事件与问题[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
    [12]李未柠.网络舆情及突发公共事件危机管理经典案例[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0
    [13]林维业、刘汉民.公安机关应对群体性事件实务和策略[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出版社,2008
    [14]刘津.博客传播[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15]陆扬、王毅.文化研究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16]陆扬.文化研究概论[C].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17]罗钢、刘象愚.文化研究读本[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18]孟繁华.传媒与文化领导权[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
    [19]潘维、玛雅.聚焦当代中国价值观[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20]强世功.中国香港:政治与文化的分野[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
    [21]桑玉成.利益分化的政治时代[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
    [22]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现代汉语学习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23]孙关宏等.政治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24]孙晶.文化霸权理论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25]孙立平.失衡:断裂社会的运作逻辑[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26]孙立平.博弈——断裂社会的利益冲突与和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7]孙旭培.当代中国新闻改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8]陶东风.文化研究精粹读本[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9]陶东风.文化研究(第9辑)[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30]陶东风、和磊.文化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1]王沪宁. 腐败与反腐败·当代国外腐败问题研究[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32]汪晖陈燕谷.文化与公共性[C]. 北京:三联书店,1998
    [33]王绍光.民主四讲[M].北京:三联书店,2008
    [34]谢岳.大众传媒与民主政治[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35]新华词典编纂组.新华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36]许纪霖.知识分子论丛(第1辑)[C],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37]闫健.民主是个好东西——俞可平访谈录[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38]应星.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39]袁亚愚、詹一之.社会学——历史·理论·方法[M].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9
    [40]岳经纶郭巍青.中国公共政策评论(第一卷)[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41]俞可平.市场经济与公民社会[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42]朱学勤. 书斋里的革命[M]. 长春:长春出版社,1999
    [4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著作选读[G].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4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选集(第5卷)[G].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45]把反帝反修斗争进行到底——阿尔巴尼亚党政代表团访问中国文件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
    [4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艺论集[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47]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文选第3卷[G].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48]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等.葛兰西文选(1916-1935)[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
    [49]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总编委会.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第10卷[K].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
    [50]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人类学的趋势[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51](英)安·格雷. 文化研究:民族志方法与生活文化[M].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
    [52](意)安东尼奥·葛兰西.狱中札记[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53](英)安吉拉·麦克罗比.文化研究的用途[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54](美)阿尔文·托夫勒.权力的转移[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
    [55](英)阿雷恩·鲍尔德温等.文化研究导论(修订本)[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6](德)阿特斯兰德.经验性社会研究方法[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186
    [57](美)埃弗里特·M·罗吉斯拉伯尔·J·伯德格.乡村生活变迁[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58](美)查尔斯·J·福克斯等.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指向[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59](英)E.P.汤普森.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上、下)[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60](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K].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
    [61](荷)丹尼斯·麦奎尔.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第四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62](美)弗兰克·富里迪.知识分子都到哪里去了[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63](美)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体文化——介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文化研究、认同性与政治[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64](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西德尼·维巴.公民文化——五个国家的政治态度和民主制[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
    [65](英)吉姆·麦克盖根.文化民粹主义[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66](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67](美)汉娜·阿伦特.人的境况[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68](美)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69](英)雷蒙德·威廉斯.文化与社会[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70](美)刘易斯·科塞.理念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71](美)L.科塞.社会冲突的功能[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72](美)科塔克.文化人类学(二版)[M].台北:巨流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10
    [73](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74](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75](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跨文化的视角[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76](美)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第二版)[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77](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北京:三联书店,1987
    [78](德)马克斯·霍克海默,西奥多·阿道尔诺. 启蒙辩证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79]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G].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0]诺曼·K·邓津等.定性研究(第2卷):策略与艺术[C].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81](英)诺曼·费尔克拉夫.话语与时代变迁[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82](美)乔纳森·H.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83](美)塞缪尔·亨廷顿.变动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84](英)斯图尔特·霍尔.表征[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85](美)沃尔特·李普曼.公众舆论[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
    [86](德)西美尔.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87](美)伊恩·罗伯逊.社会学(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88](美)约翰·费斯克. 理解大众文化[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89](英)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90](俄)谢·卡拉-穆尔扎.论意识操纵(上、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91](美)詹姆斯·C.斯科特.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冲突[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1]陈燕谷.Hegemony(霸权/领导权)[J].读书,1995.(2)
    [2]陈力丹李予慧.谁在安排我们每天的议论话题?[N].学习时报,2004-11—15
    [3]杜骏飞.网络群体事件的类型辨析[J].国际新闻界,2009.(7)
    [4]杜鹏.基于聚类分析的我国网络群体性事件内涵研究[J].未来与发展,2010.(8)
    [5]冯务中、李艳艳.“网络社会”概念辨析[J].广西社会科学.2008.(9)
    [6]高振扬.政府与公民关系的历史逻辑[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1)
    [7]韩毓海. “漫长的革命”——毛泽东与文化领导权问题(上)、(下)[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8.(1)、(2)
    [8]揭萍、熊美保.网络群体性事件及其防范[J].江西社会科学,2007.(9)
    [9]黄豁. “群众不明真相”是官员失职[J].瞭望周刊,2008-11-29
    [10]黄丽娜.论正在形成的网络公共领域——以“华南虎”事件为研究个案[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11]康健. 试论网络社会及其特殊的现实性[J].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2.(3)
    [12]康晓光.经济增长、社会公正、民主法治与合法性基础——1978年以来的变化与今后的选择[J].战略与管理,1999.(4)
    [13]李贵成.对华南虎事件的社会学思考[J].宁夏党校学报,2008.(5)
    [14]李金勇.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的当代意蕴[J].社会科学家,2010.(9)
    [15]李侠.华南虎照与怀疑主义时代的出路[N].科学时报,2007-12-14
    [16]李立春张小虎等. “华南虎”照片的摄像测量研究[J].科技导报,2008.(1)
    [17]李泽厚、王德胜. 关于文化现状与道德重建的对话[J]. 东方,1994.(5)
    [18]刘晓梅.建设和谐社会进程中群体性事件的法社会学思考[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5.(3)
    [19]马少华.冲突与宽容的言论生态——中美报纸言论版的比较研究[J].国际新闻界,2002.(3)
    [20]马少华.浅议<南方都市报>社论[J].南方新闻研究,2005.(2)
    [21]戚攻.网路社会的本质:一种数字化社会关系结构[J].重庆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1)
    [22]齐杏发.意义与限度——华南虎照片事件的公民社会视角[J].社会科学家,2008.(7)
    [23]裘伟廷.网络群体性事件初探[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3)
    [24]上官酒瑞.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历时探索和现实重构[J].宁波党校学报,2008.(2)
    [25]童星、罗军.网络社会:一种新的、现实的社会存在方式[J]. 江苏社会科学, 2001.(5)
    [26]孙立平王汉生等.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J]. 中国社会科学,1994.(2)
    [27]孙晓晖.网络群体性事件中执政公信力的流失及其防范——基于社会动员的分析视角[J].理论与改革,2010.(4)
    [28](美)托尼·塞奇.盲人摸象:中国地方政府分析[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6.(4)
    [29]王绍光. 中国财政转移支付的政治逻辑[J].战略与管理,2002.(3)
    [30]王晓华.百姓群众公民[J]. 社会学家茶座,2006.(2)
    [31]吴非.技术社会学视野下“华南虎事件”研究[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8.(6)
    [32]应星.草根动员与农民群体利益的表达机制——四个个案的比较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7.(2)
    [33]应星.“气场”与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机制——两个个案的比较[J].社会学研究,2009.(6)
    [34]叶启政.虚拟与真实的浑沌化——网路世界的实作理路[J]. 社会学研究,1998.(3)
    [35]尤红斌.网络社会——虚拟与实在的互动[J].上海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9)
    [36]袁方、王全印. 网络社会虚实之辨[J].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1)
    [37]杨久华.关于当前我国网络群体事件的研究[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9.(3)
    [38]杨频、李涛、赵奎.一种网络舆情的定量分析方法[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9(3)
    [39]喻国明.网络群体性事件:起因、缘由和解决之道[J].中关村,2010.(5)
    [40]于建嵘.从刚性稳定到韧性稳定——关于中国社会秩序的一个分析框架[J].学习与探索,2009.(5)
    [41]张汝伦.论大众文化[J]. 复旦学报,1994.(3)
    [42]张缨.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的当代解读[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5)
    [43]张世海.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建设:历史进程、基本经验和时代要求[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1.(12)
    [44]张伟.政治文化与公民文化[N]. 学习时报,2008-1-2
    [45]周兴茂、汪玲丽.人类学视野下的网络社会与虚拟族群[J]. 黑龙江民族丛刊,2009.(1)
    [46]郑中玉、何明升.“网络社会”的概念辨析[J].社会学研究.2004.(1)
    [1]方曙光. 网络公共领域及其二重建构——对一个网络事件的分析[D].上海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2]冯务中.网络环境下虚拟与现实关系研究[D].清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3]汪睿婷.当代中国文化领导权的演变——以《羊城晚报》为个案[D].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4]张斌.“假”的生产及其逻辑——对“华南虎事件”的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1]Antonio Gramsci. Selection from the Prison Notebooks. London:Lawrence and Wishart,1971
    [2]Dan Gillmor. We the Media:Grassroots Journalism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 PDF,2004
    [3]J. S.Coleman. Foundation of Social Theory. Cambridge: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0
    [4]Jeff Goodwin. No Other Way Out:States and Revolutionary Movements,1945-1991.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5]Jerome Karabel. Towards a Theory of Intellectuals and Politics. Theory and Society, No.25,1996
    [6]Neil J. Smelser. Theory of Collective Behavior. New York:Free Press,1967
    [7]P.Bourdieu. Homo Academicus. Cambridge:Polity Press,1988
    [8]Raymond L. Gold. Roles in Sociological Field Observation. Social Forces, Vol.36, No. 3,1958
    [9]Raymond Williams. Keywords.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3
    [10]R.P. Hummel. The bureaucratic experience:A critique of life in the modern organization. New York:St. Martin's Press,1994
    [11]Stuart Hall, Chas Critcher, etc. Policing the Crisis:Mugging, the State, and Law and Order, London:Macmillan,1978
    [12]Stuart Hall. The Hard Road to Renewal:Thatcherism and the Crisis of the Left. London:Verso,1988
    [13]Stuart Hall, D. Hobson, etc. Culture, Media, Language. London:Hutchinson,1996
    [14]Stanley Cohen. Folk Devils and Moral Panics:The Creation of the Mods and Rockers. New York:Routledge,200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