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国社会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目标任务。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社会管理科学水平,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以人为本要求社会管理应当突出和尊重人的主体地位。论文从作为社会管理最终的对象“人”入手,通过分析人和社会管理的关系,梳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和社会管理的理论,探讨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管理的历史演进,分析中国人在社会管理中的角色,提出加强和创新中国社会管理的构想。
     第一部分“第一章导论”。论文概述了研究新时期社会管理的目的、意义,人是社会的主体,也是社会的客体,一切社会管理的研究都离不开人这一社会的产物;分析探讨了人与社会管理的关系,经典作家关于人和社会管理的理论,国内外研究人的和社会的理论对加强和创新新时期中国社会管理的启示;介绍了研究的思路和方法;本文提出“尊重人的主体地位、中国人在社会管理中起主导支配作用的三个主要角色类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三个具体构想和路径”的三个方面的创新点。
     第二部分“第二章人与社会管理”。论文从人性预设理论入手,分析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社会管理的关系;阐明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管理的最终对象,政府主导社会管理,尊重人的主体地位进行社会管理;重点研究社会管理既要管理又要服务、寓管理于服务的问题。
     第三部分,“第三章,马克思主义对人和社会管理的理论”。论文认真梳理、归纳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和社会管理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和社会管理的论述,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的理论,指出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终极追求,以人为本,尊重人的主体地位,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的主体地位。
     第四部分,“第四章中国社会管理的历史演进”。论文通过回顾总结近代以来,中国近代时期、新中国探索时期、改革开放时期的三历史个阶段的中国社会管理探索情况,分别分析了各个时期的呈现出的连带责任、全面控制、“五位一体”社会管理模式,以及产生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背景。
     第五部分,“第五章中国人在社会管理中的角色”。论文分析中国人所处历史阶段的主导支配角色对于建立社会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在新时期即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多样化影响中国人的多样性;通过分析研究提出了在社会管理中主导支配中国人角色的三个主要类型,即乡土中国人、单位中国人、社会中国人;分别论述了三类主要角色的概念、特征描述、意义作用、相互关系,为加强和创新新时期中国社会管理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第六部分,“第六章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构想”。论文围绕“服务型”价值追求的社会管理理念,按照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和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目标、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和尊重人的主体地位的为指导思想,结合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乡土中国人、单位中国人、社会中国人这“三类中国人”,在社会管理中仍将是起着主导支配作用的主要角色,提出了应当进一步加强公民社会建设和公民意识教育、重视人的社会的科学管理、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创新路径方法,发挥社会管理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One of the important parts of social construction is the enhancement and innovation of social management.The people-oriented ideology request that the government should respect the dominant position of people. This paper starts from the discussion of "people", the final object of social management.Through analyz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ity and society, it tries to trace the Marxist classical writers' theory on humanity and social management theory, and studies the social management history in China. It tries to analyze the roles played by Chinese people in social management, and puts forward specific ideas and paths regarding the innovation of social management in contemporary China.
     As an Introduction, the first part discusses the purpose and meaning of this study. People is the main body of society, but also the object of society, thus all research regarding the social management can not be separated from the people, which is the product of society. After giving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atus quo of the academic literatures on the research of humanity and social management at home and abroad, respect the dominant position of people, it formulates the inspiration for the innovation of China social management. Besides, it figures out the innovativeness of the research, the three types of roles played by Chinese people, as well as the ideas and paths for the innovation.
     The second part is titled the people and social management. Through analyzing the needs of people, it explain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eople and social management.People is the ultimate object of social management, and the government is the leading body of the social management. Besides social organizations play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social management.The government shall respect the dominant position of people, and cultivate a service-oriented awareness.
     The third part is titled Marxist theory of humanity and social management. Through tracing and concluding the Marxist theory of humanity and social management theory, as well as that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t arrives at a conclusion that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humanity is the ultimate pursuit of Marxism, and the Chinese social management theory itself rather stresses the people-oriented ideology during the process of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science. To be specific, in order to strengthen and innovate the public administration, the governments shall adhere to the people-oriented ideology and respect the dominant position of people.
     In the fourth chapter titled the history of China social management, it reviews the three historical stages of social management of China, namely the Modern period, the exploration of new China period, the reform and opening period. And it analyzes respectively the social management modes emerging in each period, i.e. Joint and separate responsibility, full control,"one of the five", as well as the economic, political, cultural and social background.
     And part five, the fifth chapter is titled the roles played by Chinese people in social management. The paper analyzes the importance of the dominant dominant role played by Chinese people, and its promotion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a social management system in the Chinese historical stages. In the new era of social transition, social diversity affects the diversity of Chinese people. Besides, it divides the Chinese people into three Categories, namely that local Chinese people, the unit of the Chinese people, and the social Chinese people. Through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concept, characteristics, meaning and relationship of these three types of Chinese people, the paper provides a new perspective for strengthening and innovating the public administration in China.
     The sixth part discusses the ideas of social management innovation in contemporary China. At present, the system of governance in a service-oriented society is gradually taking shape. We shall promote the formation of the party leadership, government responsibility, social coordination, public participation and rule of law, and follow the people-oriented ideology and having a respect for the human dominant position as the guiding ideology.And the aforementioned three types of Chinese people will still play a dominant role in the social management. It also requests for cultivating a people-oriented ideology, grasping the gist of the scientific management, respecting the dominant roles of people.
引文
1 李军鹏.政府社会管理的国际经验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04(12):15-16.
    2 和经纬,田永贤.西方政府社会管理的实践及启示[J].领导文萃,2005(5):23.
    1 陈振明,和经纬,田永贤.西方政府社会管理的理论与实践评析——“政府社会管理”课题的研究报告之二[J].东南学术,2005(4):14.
    2 朱彦振.邓小平人学思想研究综述[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1(4):22.
    1 张少元.邓小平人学思想探微[D].陕西:西安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4:25.
    1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1.
    1 休谟.人性论[M].关文运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35.
    1 尼尔.麦考密克.法律推理与法律理论[M].姜峰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5.
    2 于邦志.民事主体理论预设的类型与功能[D].长沙:湖南大学硕士论文,2007:1-3.
    3 亨利.帕勒日.美国新自由主义经济学[M].李燕生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26.
    4 刘云生.民法与人性[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博士论文,2007:73.
    1 巟川几男等,哲学事典,平凡社1983年重印,第1068.转引自刘云生.民法与人性,[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博士论文,2007:73.
    2 徐长福.论人性的逻辑异质性[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5):24-26.
    1 张岱年.中国伦理思想研究[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68.
    2 洪胜杓.儒家的人性观及其异化论新内涵[J].洪军译,世界哲学,2002(6):33.
    1 周前程.人性与政治[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博士论文,2009:153.
    2 周前程.人性与政治[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博士论文,2009:153.
    3 侯才.马克思的人的学说[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人的现代化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42.
    4 马克思,恩格斯[M].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14.
    5 马克思,恩格斯[M].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0.
    1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7.
    2 马克思,恩格斯[M].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64.
    3 马克思,恩格斯[M].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14、286.
    4 马克思,恩格斯[M].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99、135.
    5 马克思,恩格斯[M].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42..
    1 赵士发.关于人的需要问题研究综述[J].社会科学,1999: (4):35.
    2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164
    1 凯特琳.勒德雷尔.人的需要[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8:79
    2 马克思,恩格斯[M].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79
    3 马克思,恩格斯[M].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68
    1 马克思,恩格斯[M].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32.
    2 马克思,恩格斯[M].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163.
    3 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的戏剧大师莎上比亚,在其名作皆大欢喜中有一段台词,对社会舞台描写得非常精彩。
    4 沃特斯.现代社会学理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30.
    1 沃特斯.现代社会学理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34.
    1 雷蒙·阿隆,社会学主要思潮[M].葛智强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124.
    2 陈晏清,李淑梅.个人和社会的关系问题是社会观念的核心问题[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22.
    3 康健.个人与社会关系问题的传统理解及其出路[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1(3)36-38.
    4 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李化梅译,北京:西苑出版社,2009:95.
    1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105.
    2 A·R拉德克列夫·布朗.原始社会的结构与功能[M].潘蛟等译,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217—218.
    3 费尔巴哈.费尔巴哈著作选集:上卷[M].荣震华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249.
    4 郭艳君.论马克思对费尔巴哈“自然人”的继承与超越[J].学术交流,2006(7):33.
    1 范红亚、范红领.试论自然哲学中“自然”含义的演变[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1):86.
    2 徐开来.亚里士多德论自然[J].社会科学研究,2001(4):54-55.
    3 徐开来.亚里士多德论自然[J].社会科学研究,2001(4): 55
    4 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苗力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52.
    5 霍布斯.利维坦[M].黎思复,黎廷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20.
    1 戴维·M·沃克.牛津法律大辞典[Z].李双元等,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790.
    2 李拥军.“从‘人可非人’到‘非人可人’:民事主体制度与理念的历史变迁一一对法律‘人’的一种解析”[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5(2):15-16.
    3 马克思,恩格斯[M].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60.
    4 尹玉.二十年来个人和社会关系问题研究综述[J].教学与研究.2001(2):33.
    1 马克思,恩格斯[M].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226.
    2 马克思,恩格斯[M].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72.
    1 W.D.珀杜等著.西方社会学——人物、学派、思想[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5:4.
    1 德鲁克.功能社会——德鲁克自选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23.
    1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党员干部读本[M].贵州:贵州教育出版社,2011:79.
    2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党员干部读本[M].贵州:贵州教育出版社,2011:78.
    3 克劳斯·奥菲.福利国家的矛盾[M].郭中华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8.
    1 丹尼尔.A.雷恩.管理思想的演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281.
    2 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M].上海:商务印书馆,1979:292.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31.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3.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3.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7.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6.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0.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31.
    2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204.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8.
    4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4.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9.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8.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491.
    4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649.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0.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15.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39.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40.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45.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45.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05.
    1 列宁.列宁全集,第3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3.
    2 列宁.列宁全集,第6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1-282.
    3 列宁.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6.
    4 列宁.列宁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76.
    5 列宁.列宁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84.
    6 列宁.列宁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47.
    7 列宁.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70.
    2 列宁.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版:782.
    3 列宁.列宁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82.
    1 列宁.列宁全集,第3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88.
    1 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14.
    2 毛泽东.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819.
    3 毛泽东.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820.
    4 毛泽东.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819.
    5 毛泽东.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819.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3.
    1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43.
    2 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6-17.
    1 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8.
    2 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991年7月1日),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1637.
    3 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991年7月1日),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1647.
    1 冷溶,汪作玲.邓小平年谱1975-1997[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1356-1357.
    2 冷溶,汪作玲.邓小平年谱1975-1997[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1364.
    1 张维迎、登峰.信息、激励与连带责任——对中国古代连坐、保甲制度的法和经济学解释[J].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三期,第99、112.
    1 崔瑞德、费正清.剑桥中国秦汉史[M].杨品泉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65.
    2 张维迎、登峰.信息、激励与连带责任一对中国古代连坐、保甲制度的法和经济学解释[J].中国社会科学,2003(3):24.
    3 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36.
    4 陈华.吸纳与合作[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203.
    1 张廷玉等.清朝文献通考[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386.
    1 胡成.困窘的年代[M].上海:三联书店,1997:100、122.
    2 李延明、吴敏、王宜秋.近代中国社会形态的演变[M].安徽:安徽大学出版社,2010:172.
    1 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陈郁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252.
    1 辜鸿铭.中国人的精神[M].海南:海南出版社,2007:67.
    1 王征国.思想解放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37.
    2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82.
    1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287.
    2 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摘录[N].人民日报2011年2月20日第一版
    1 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上海:三联书店,1992:139.
    1 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8.
    2 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8.
    1 韩庆祥、郭立新.当代中国人学研究兴起的深层动因[J].文史哲,1998(4):33—35.
    1 王莉.从乡土中国探析中国乡村社会的几个特征[J].民族论坛,2008(2):15.
    2 张蕾.传统与现代的并存——对乡土中国的述评兼论中国乡土[J].株州工学院学报第19卷,2005(2):33.
    3 国家统计局.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http://www.gov.cn/gzdt/2012-02/22/content_2073982.htm
    1 陆益龙.乡土中国的转型与后乡土性特征的形成[J].人文杂志,2010年(5)
    2 转引自金微“末代农民”.乡土中国的代际断层[N].国际先驱导报.,2011年6月7日
    1 丁秋更.社会转型期我国心理健康问题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江苏商论,2007(3):22.
    2 鲍吾刚.中国人的幸福观[M].严蓓雯、韩雪临、吴德祖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260.
    3 李秋洪.中国农民的心理世界[M].石家庄:中原农民出版社,1992:23.
    4 郭惠川.浅析我国现阶段农民的政治心理变化[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3(2):28.
    1 李秀明.化解农民弱势群体消极政治心理的制度思考[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0卷(2):19.
    2 刘权政.当代中国农民经济利益问题研究[D].西安:西北农林大学博士论文,2011:88.
    1 张蕾.传统与现代的并存——对乡土中国的述评兼论中国乡土[J].株州工学院学报,2005(2):33.
    2 吴丽玮.乌坎村土地纠纷与宗族之争[J].三联生活周刊,2011(49):26.
    1 郎友兴.商议性民主与公众参与环境治理:以浙江农民抗议环境污染事件为例[D].广州:“转型社会中的公共政策与治理”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2011:8.
    1 毛泽东.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11-12.
    2 张玉枝.转型中的社区发展——政府与社会分析视角[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86.
    1 沙颂.试论社区在中国城市社会整合中的作用[J].新视野,2000(2):25.
    2 路风.单位: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形式[J].中国社会科学,1994(3):19.
    3 黄蕾.“后单位社会”城市新失业群体的就业适应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26.
    4 源自2011年10月笔者对在读大专的贵州某大型国有酒厂职工子女王某的采访记录。
    1 川岛武宜.现代化与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10.
    2 张胜前.“社会人”管理的治安学思考[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7(4):33.
    3 姚华.公安学若干基本理论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103.
    4 陈美荣.新时期加强和改进“社会人”服务与管理工作的对策建议[J].公安调研,2008(3):29.
    5 施俊镇.论社会人管理的优化[J].公安研究,2007(7):35.
    1 赵光伟.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加强“社会人”管理[J].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2008(6):25.
    2 陈锡文.对“三农”问题须长怀忧患之心[J].财经.2011(年刊):34.
    1 李强.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19.
    2 陈潮.新形势下“社会人”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公安研究,2008(5):25.
    3 陈美荣.“社会人”基本理论和管理制度研究[J].杭州研究,2008(3):34.
    1 陈美荣.“社会人”基本理论和管理制度研究[J].杭州研究,2008(3):34.
    2 评论员.谁是弱势群体[N].人民日报,2010年11月11日.
    3 李怀玉.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心理形态调查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10(1):17.
    1 付宗国.群际冲突的社会心理实质、原因与对策分析[J].山东社会科学,2005(4):24.
    2 刘玉连,周芳苓.贵州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与社会心理分新[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17.
    1 喻丰等.触发性替代攻击.概念、范式与实验证据[J].心理研究,2011(2):35.
    1 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3.
    2 桂华.作为“他者”的“乡土中国”,www.aisixiang.com/data/36671.html
    3 贺雪峰.新乡土中国[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5.
    4 曹海军.作为社会管制的社会管理理论初探[J].探索,2010(3):34.
    1 贸雪峰.新乡土中国[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5
    2 温家宝.没有农村现代化就不会有全国现代化.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24/3241522.html
    3 徐平.社会主义新农村与文化建设[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16.
    1 何中华.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几点哲学思考[J].文史哲,1993(4):26.
    2 刘泽华.论从臣民意识向公民意识的转变[J].天津社会科学,1991(4):16.
    3 刘泽华.论从臣民意识向公民意识的转变[J].天津社会科学,1991(4):16.
    4 陈永森.告别臣民的尝试——清末民初的公民意识与公民行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4.
    5 陈永森.告别臣民的尝试——清末民初的公民意识与公民行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62.
    1 欧阳景根.作为一种内化伦理的积极公民身份的建设[J].晋阳学刊,2008(3):18.
    1 A.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M].尹陆君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4.
    2 余潇枫.哲学人格[M].吉林: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196.
    3 艾恺.世界范围内的反现代化思潮[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11、12.
    1 何中华.试谈市场经济与道德的关系[J].哲学研究,1994(4):23.
    2 费孝通.费孝通文集(第1卷)[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4.
    1 刘景泉,张健,伍绍勤.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建设的实践和基本经验[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 (2):26.
    2 孙立平.社会现代化[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496-499.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6.
    1 周永康.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J].求是,2011(9):3.
    1 余朦朦.科学管理与人本管理相结合的现实性分析[J].商业经济,2012(2):35.
    2 列宁.列宁全集,第37卷[M].马克思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66.
    1 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5年6月27日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34.
    2 亚历山大·J·菲尔德.利他主义倾向——行为科学进化理论与互惠的起源[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5:95.
    3 蒋英菊.苏村的互助——乡村互惠交换体系的人类学分析[J].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4(1):33.
    1 温家宝.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结业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4年3月1日
    1 俞可平.全球治理引论[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1):22.
    1 丁元竹.社会发展管理[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32.
    1 孙柏瑛.当代地方治理:面向21世纪的挑战[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27.
    2 托马斯.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公共管理者的新技能与新策略[M].孙柏瑛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37—44.
    3 卓泽渊.法治国家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437-438.
    1 石英.社会管理是推动社会建设的基本手段[J].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5):24.
    2 胡锦涛.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快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实现社会保障事业可持续发展[N].人民日报,2009年5月24日
    1 冷溶,汪作玲.邓小平年谱1975-1997[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1356.
    2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3-374.
    3 蓝蔚青.“十二五”社会建设系统思考[J].浙江经济,2010年(11):21.
    4 贵州省综治办.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有关问题的调研报告[J].贵州政法2012(2):36.
    1 乔纳森·H.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上)[M].邱泽奇,张茂元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176.
    2 S.P.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李盛平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50-85.
    1 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5年6月27日
    2 胡锦涛.胡锦涛在天津考察时强调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城市社区建设[N].人民日报,2000年6月21日
    1 唐忠新.中国城市社区服务的涵义和主要特征[J].理论与现代化,2004(2):16.
    2 何增科.社会管理与社会体制[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149.
    3 汤敏轩.深化街道体制改革重在社区功能归位[N].新京报,2004年9月25日
    4 何增科.社会管理与社会体制[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31.
    1 王思斌.中国社会工作的经验与发展[J].中国社会科学,1995(2):28.
    2 魏鸿,杨仁德.新农村建设的人才战略研究——以贵州省为例[J].现代化农业,2010(12):33.
    3 李迎生.我国社会工作职业化的推进策略[J].社会学研究,2008(5):16.
    1 肖湘雄,詹自军.农村基层社会管理人才队伍建设问题探析——以湖南省安化县为例[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2):19.
    1 马燕合.科技创新要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管理创新[J].红旗文稿,2012(18):22.
    1 马燕合.科技创新要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管理创新[J].红旗文稿,2012(18):22.
    [1]休谟.人性论[M].关文运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
    [2]尼尔.麦考密克.法律推理与法律理论[M].姜峰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
    [3]亨利.帕勒日.美国新自由主义经济学[M].李燕生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
    [4]巟川几男等,哲学事典[M].日本平凡社1983年重印。
    [5]张岱年.中国伦理思想研究[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
    [6]凯特琳·勒德雷尔.人的需要[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8年。
    [7]沃特斯.现代社会学理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
    [8]雷蒙·阿隆.社会学主要思潮.[M].葛智强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
    [9]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李化梅译,北京:西苑出版社,2009年。
    [10]A·R拉德克列夫·布朗.原始社会的结构与功能[M].潘蛟等译,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
    [11]费尔巴哈.费尔巴哈著作选集:上卷[M].荣震华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
    [12]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苗力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13]霍布斯.利维坦[M].黎思复,黎廷弼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
    [14]罗国杰,宋希仁.西方伦理思想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
    [15]戴维·M·沃克.牛津法律大辞典[Z].李双元等,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
    [16]W.D.珀杜等著.西方社会学——人物、学派、思想.[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5年。
    [17]德鲁克.功能社会——德鲁克自选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
    [18]丹尼尔.A.雷恩.管理思想的演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19]费尔巴哈.费尔巴哈著作选集.[M].荣震华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
    [20]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M].上海:商务印书馆,1979年。
    [21]全球治理委员会.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M].伦敦.牛津大学出版社,1995年。
    [22]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23]乔治·弗里德里克森.公共行政精神[M].张成福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24]克劳斯·奥菲.福利国家的矛盾[M].郭中华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
    [25]崔瑞德、费正清.剑桥中国秦汉史[M].杨品泉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26]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27]陈华.吸纳与合作[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
    [28]张廷玉等.清朝文献通考[M].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
    [29]胡成.困窘的年代[M].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
    [30]李延明、吴敏、王宜秋.近代中国社会形态的演变[M].安徽:安徽大学出版社,2010年。
    [31]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陈郁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32]辜鸿铭.中国人的精神[M].海南:海南出版社,2007年。
    [33]王征国.思想解放论[M].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
    [34]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
    [35]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
    [36][德]鲍吾刚.中国人的幸福观[M].严蓓雯、韩雪临、吴德祖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
    [37]李秋洪.中国农民的心理世界[M].河南:中原农民出版社,1992年。
    [38]张玉枝.转型中的社区发展——政府与社会分析视角[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
    [39]李强.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
    [40]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41]贺雪峰.新乡土中国[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42]陈永森.告别臣民的尝试——清末民初的公民意识与公民行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43]A.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M].尹陆君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
    [44]余潇枫.哲学人格[M]..吉林: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年。
    [45]艾恺.世界范围内的反现代化思潮[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
    [46]费孝通.费孝通文集(第1卷)[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
    [47]孙立平.社会现代化[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年。
    [48]亚历山大·J·菲尔德.利他主义倾向——行为科学进化理论与互惠的起源[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5年。
    [49]丁元竹.社会发展管理[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
    [50]托马斯.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公共管理者的新技能与新策略[M].孙柏瑛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51]卓泽渊.《法治国家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
    [52]乔纳森·H.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上)[M].邱泽奇,张茂元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
    [53]S.P.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李盛平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年。
    [54]何增科.社会管理与社会体制[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年。
    [55]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
    [56]罗国杰、宋希仁.西方伦理思想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
    [57]卡尔·白舍客.基督宗教伦理学(第1卷)[M].静也,常宏,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
    [58]梅因.古代法[M]沈景一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年。
    [59]邓正来.反思与批判:体制中的体制外[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
    [60]朱光磊.当代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
    [61]许纪霖.罗岗等.启蒙的自我瓦解[M].吉林: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
    [62]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
    [63]哈贝马斯.合法化危机[M].刘北成、曹卫东等译,上海:上海出版社,2000年。
    [64]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M].邓正来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
    [65]许纪霖主编.共和、社群与公民[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
    [66]吴增基,吴鹏森,苏振芳.现代社会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67]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杜章智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
    [68]马克思·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
    [69]迪尔凯姆.社会分工论[M].渠东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
    [70]邱观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概论[M].武汉市: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年。
    [71]朱哲,传统文化讲义[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年。
    [72]朱哲,权宗田.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复兴软实力[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年。
    [73]徐平.社会主义新农村与文化建设[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
    [74]贾增春.各国社会学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
    [75]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年。
    [76]贡斯当.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
    [77]应奇,刘训练.第三种自由[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年。
    [78]川岛武宜.现代化与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
    [79]姚华.公安学若干基本理论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
    [8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8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8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8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8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8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86]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
    [87]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党员干部读本[M].贵州:贵州教育出版社,2011年。
    [88]列宁.列宁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89]列宁.列宁全集:第3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90]列宁.列宁全集:第3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91]列宁.列宁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
    [9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
    [9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
    [95]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
    [96]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
    [97]毛泽东.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
    [98]毛泽东.《毛泽东著作选读》(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
    [99]毛泽东.《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
    [100]冷溶,汪作玲.邓小平年谱1975-1997[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
    [101]邓小平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
    [102]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
    [103]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
    [104]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991年7月1日),《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
    [105]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106]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
    [1]李军鹏.政府社会管理的国际经验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04(12)
    [2]和经纬,田永贤.西方政府社会管理的实践及启示[J].领导文萃,2005(5)
    [3]陈振明,和经纬,田永贤.西方政府社会管理的理论与实践评析——《“政府社会管理”课题的研究报告》之二[J].东南学术,2005(4)
    [4]朱彦振.邓小平人学思想研究综述[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1(2)
    [5]张少元.邓小平人学思想探微[D].西安:西安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
    [6]于邦志.民事主体理论预设的类型与功能[D].湖南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7]刘云生.民法与人性[D].西南政法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
    [8]徐长福.论人性的逻辑异质性[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
    [9]洪胜杓.儒家的人性观及其异化论新内涵[J].洪军译,世界哲学,2002(6)
    [10]周前程.人性与政治[D].中共中央党校博士论文,2009年。
    [11]侯才.马克思的人的学说[J].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人的现代化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
    [12]赵士发.关于人的需要问题研究综述[J].社会科学,1999(4)
    [13]陈晏清,李淑梅.个人和社会的关系问题是社会观念的核心问题[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
    [14]康健.个人与社会关系问题的传统理解及其出路[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1(3)
    [15]郭艳君.论马克思对费尔巴哈“自然人”的继承与超越[J].学术交流,2006(7)
    [16]范红亚、范红领.试论自然哲学中“自然”含义的演变[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1)
    [17]徐开来.亚里士多德论自然[J].社会科学研究,2001(4)
    [18]李拥军.“从‘人可非人’到‘非人可人’:民事主体制度与理念的历史变迁——对法律‘人’的一种解析”[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5(2)
    [19]尹玉.二十年来个人和社会关系问题研究综述[J].教学与研究,2001(2)
    [20]张维迎、登峰.信息、激励与连带责任——对中国古代连坐、保甲制度的法和经济学解释[J].中国社会科学,2003(3)
    [21]韩庆祥、郭立新.当代中国人学研究兴起的深层动因[J].文史哲,1998(4)
    [22]王莉.从《乡土中国》探析中国乡村社会的几个特征[J].民族论坛,2008(2)
    [23]张蕾.传统与现代的并存——对《乡土中国》的述评兼论中国乡土[J].株州工学院学报2005(2)
    [24]陆益龙.乡土中国的转型与后乡土性特征的形成[J].人文杂志,2010(5)
    [25]金微.“末代农民”.乡土中国的代际断层[N].国际先驱导报.,2011年6月7日
    [26]丁秋更.社会转型期我国心理健康问题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江苏商论,2007(3)
    [27]郭惠川.浅析我国现阶段农民的政治心理变化[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3(2)
    [28]李秀明.化解农民弱势群体消极政治心理的制度思考[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0卷(2)
    [29]刘权政.当代中国农民经济利益问题研究[D].西安:西北农林大学博士论文,2010年。
    [30]吴丽玮.乌坎村土地纠纷与宗族之争[J].三联生活周刊,2011(49)
    [31]郎友兴.商议性民主与公众参与环境治理:以浙江农民抗议环境污染事件为例[D]广州:“转型社会中的公共政策与治理”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2005年。
    [32]沙颂.试论社区在中国城市社会整合中的作用[J].新视野,2000(2)
    [33]路风.单位: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形式[J].中国社会科学,1994(3)
    [34]黄蕾.“后单位社会”城市新失业群体的就业适应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35]张胜前.“社会人”管理的治安学思考[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7(4)
    [36]陈美荣.新时期加强和改进“社会人”服务与管理工作的对策建议[J].公安调研,2008(3)
    [37]施俊镇.论社会人管理的优化[J].公安研究,2007(7)
    [38]赵光伟.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加强“社会人”管理[J].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刊,2008(6)
    [39]陈锡文.对“三农”问题须长怀忧患之心[J].财经.2011(年刊)
    [40]陈潮.新形势下“社会人”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公安研究,2008(5)
    [41]李怀玉.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心理形态调查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10(17)
    [42]付宗国.群际冲突的社会心理实质、原因与对策分析[J].山东社会科学,2005(4)
    [43]刘玉连,周芳苓.贵州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与社会心理分析[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
    [44]喻丰等.触发性替代攻击.概念、范式与实验证据[J].心理研究,2011(2)
    [45]曹海军.作为社会管制的社会管理理论初探[J].探索,2010(3)
    [46]何中华.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几点哲学思考[J].文史哲,1993(4)
    [47]刘泽华.论从臣民意识向公民意识的转变[J].天津社会科学,1991(4)
    [48]欧阳景根.作为一种内化伦理的积极公民身份的建设[J].晋阳学刊,2008(3)
    [49]何中华.试谈市场经济与道德的关系[J].哲学研究,1994(4)
    [50]刘景泉,张健,伍绍勤.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建设的实践和基本经验[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
    [51]周永康.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J].求是,2011(9)
    [52]余朦朦.科学管理与人本管理相结合的现实性分析[J].商业经济,2012(2)
    [53]蒋英菊.苏村的互助——乡村互惠交换体系的人类学分析[J].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4(1)
    [54]温家宝.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结业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4年3月1日
    [55]俞可平.全球治理引论[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1)
    [56]石英.社会管理是推动社会建设的基本手段[J].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5)
    [57]胡锦涛.胡锦涛在天津考察时强调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城市社区建设[N].人民日报,2000年6月21日
    [58]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5年6月27日。
    [59]胡锦涛.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快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实现社会保障事业可持续发展[N].人民日报,2009年5月24日
    [60]蓝蔚青.“十二五”社会建设系统思考[J].浙江经济,2010(11)
    [61]贵州省综治办.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有关问题的调研报告[J].《贵州政法》2012(2)
    [62]唐忠新.中国城市社区服务的涵义和主要特征[J].理论与现代化,2004(2)
    [63]汤敏轩.深化街道体制改革重在社区功能归位[N].新京报,2004年9月25日
    [64]王思斌.中国社会工作的经验与发展[J].中国社会科学,1995(2)
    [65]魏鸿,杨仁德.新农村建设的人才战略研究——以贵州省为例[J].现代化农业,2010(12)
    [66]李迎生.我国社会工作职业化的推进策略[J].社会学研究,2008年(5)
    [67]肖湘雄,詹自军.农村基层社会管理人才队伍建设问题探析——以湖南省安化县为例[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2)
    [68]马燕合.科技创新要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管理创新[J].红旗文稿,2012(1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