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平行进口法律制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平行进口是知识产品在不同国境间的移动;它是在国际贸易中,当某一知识产权获得两个以上国家的保护时,未经知识产权人或者独占被许可人的同意,第三者所进行的进口并销售该知识产权产品的行为。
     “平行进口”是国际贸易实务中的一种常见现象。因为其法律效力的不确定性,“平行进口”常被称之为“灰色市场进口”。不过,无论从字面意义上,还是从具体使用上,二者并不完全相同。灰色市场这一术语多用在美国,而欧共体内则多用平行进口这一术语。严格意义上来说,“灰色市场”概念比“平行进口”概念具有更大的包容性,确切地说,平行进口只是灰色市场进口的一种类型。
     作为商品跨越国境移动的形式,平行进口与走私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日常生活中常常将以这两种方式进入一国国境的货物通称为“水货”。其实,二者在产生的主要原因、实施的对象、行为的性质、后果和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等方面都有很大不同。两者会随着国家立法态度的不同而相互作用或转化,即当平行进口被一国禁止时,商品可能会借助走私的通道进入一国国境;反之,当平行进口被一国法律所允许时,一部分走私产品可能通过合法的通关手续进入一国国境。
     另外,平行进口与反向假冒也存在很多相似之处,如二者所针对的都是合法的知识产品,都是再销售的行为,行为实施的后果都可能影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等。但是,二者也存在着显著区别。对二者的区分将使允许平行进口的国家对平行进口行为的性质和后果产生不同判断。
     平行进口现象自产生开始已有近百年时间。其中,伴随着知识产权保护范围的扩大,平行进口所涉领域也不断扩展。专利、版权和商标领域最易出现平行进口现象,其他领域,如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植物新品种保护等领域也陆续出现了平行进口现象。对这些领域的平行进口采取何种立法态度,取决于相关国家的国内知识产权的保护程度和立法目标。
     平行进口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同一知识产品在不同国家市场的价格差。造成这种价格差的原因有很多,产品需求弹性、产品的生产成本、知识产权人的定价策略、国家的关税政策和关税水平等都会对产品的价格产生影响。平行进口商正是为了从这种价格差中赚取利润,才从知识产权人或其授权的人手中购买知识产品。平行进口商的行为有利于打破垄断,促进世界贸易自由化,也给进口国消费者带来了福利。但是,平行进口的行为会损害知识产权人的利益,特别是进口国知识产权被授权人的利益,而且平行进口行为也不总是有利于进口国消费者。自从国际社会开始加强国与国之间相互保护知识产权的合作,平行进口现象就成为一个不能回避的国际性问题。尽管早期涉及平行进口的案件相对较少。但经济全球化促使国际货物贸易和技术货易迅猛增长,因平行进口而引起的争议和诉讼也大量出现。对平行进口问题的理论研究和立法越来越为各国和国际社会所重视。平行进口现象及其产生的问题已经成为知识产权法领域和国际贸易法领域共同面对和亟需解决的法律问题。
     目前,地域性理论和权利用尽理论依然是判断平行进口是否合法的主要依据。地域性理论的基本内容是知识产权人可以依据不同国家的法律获得不同的知识产权保护,各知识产权之间是相互独立的;知识产权在一国领域的实现和用尽并不意味着知识产权人根据其他国家法律获得的知识产权在该国的实现和用尽。与地域性理论相对的是权利用尽理论。该理论产生的目的在于保证商品在一国地域内自由流通,防止权利滥用从而形成垄断。权利用尽理论的基本内容是经知识产权人或其授权的人许可而产生的知识产品,在第一次投放市场之后,权利人的权利就被认为用尽,权利人丧失对其产品的进一步控制权。在一国境内,地域性理论和权利用尽理论的矛盾与冲突尽管存在,但一国通过立法即可有效调节;如果产品涉及不同国家,则两个理论常常发生激烈冲突。对于二者的选择,将直接关系到平行进口的性质和立法原则。
     平行进口问题不但涉及知识产权保护问题还涉及国际贸易自由化的问题。因此,对平行进口性质的考察也必须透过国际贸易理论。那些对平行进口持否定或限制观点的国家,通过平行进口政策使贸易自由化的进程受阻,并完全可能成为一些国家限制别国产品进口的合法借口——有相当一部分进口商品可能被挡在关境之外,或者即使入境也会因知识产权纷争,不能大量进入该国国内市场的流通渠道,甚至因遭遇诉讼而蒙受损失。
     将利益均衡的思想引入平行进口问题的分析,能够更清晰的认识到平行进口的立法同样应体现正义并兼顾各方的利益。利益均衡意味着个体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平衡,是从深层次探讨平行进口的取舍理由。平行进口问题使世界各国共同面临一个两难选择的境地——它关系到知识产权人和社会公众之间利益的平衡:如果允许“平行进口”,则知识产权人的利益有可能受到损害;如果禁止“平行进口”,那么就容易导致知识产权人的垄断,进而影响国际商品贸易的自由流动,从而影响社会公众利益,降低社会的整体福利。
     平行进口还会受到竞争规则的影响。因为平行进口行为本身一般不会侵犯知识产权,即使可能对知识产权造成侵害也往往发生在动态或转销过程中,而这就需要竞争法来规制了。竞争法本身的作用就在于规制不规范的市场竞争行为,这样,将竞争法引进平行进口领域,既可以维护有利于本国的平行进口,又可以禁止不利于本国的平行进口。充分发挥竞争法不失原则性下的灵活性,也符合一定时期一国的价值取向。
     现阶段,国际公约和实践对于平行进口问题涉及较少。除了TRIPs协议对专利仿制药品的平行进口有特殊规定外,在国际层面上基本没有调整平行进口的法律规定。在区域层面上,有关平行进口的立法以欧盟的平行进口理论与实践为典范。欧共体所创设的区域内权利用尽理论,有效地促进了欧盟各成员国间的商品、服务、人员等的自由流通,保障了区域内自由竞争,不但为成员国国内立法提供了参考,也为国际社会其他区域联盟的立法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平行进口的立法主要是各国国内法,特别是经济发达或者知识产权保护程度高的国家则更为健全。目前,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都纷纷采取对策应对平行进口商品。尽管目前这一问题在某些国家已经被合法化,甚至形成一套较为完备的制度,但在整个国际社会仍未形成一致的看法,甚至一国法院对这一问题的态度也会前后充满了矛盾和变化。
     我国对平行进口的理论研究只有十几年的时间。有关平行进口的法律不但立法时间短,效力低,数量不多,调整的范围也很有限。这些现状都与我国平行进口的实践少,平行进口影响评价机制的缺失以及平行进口立法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有着直接关系。平行进口目前在我国还不是一个突出问题。但是,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WTO的加入以及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我国各方面都在赶超世界先进。在国际贸易领域,平行进口将越来越频繁。因此,立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非常明显。
     通过系统分析的方法对平行进口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深入、全面的研究后,作者建设性地提出了我国平行进口的立法取向。即现阶段,我国平行进口的立法应以允许为宜;同时,对于现在和将来出现的平行进口的消极影响,规定一定的例外原则,将这些消极影响降低至最低程度。此外,在平行进口的法律体系方面,以现有的法律制度为基础,走先分后总的立法模式。在具体立法方面,遵循国际化原则、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原则、分别立法原则、长期规划与短期利益相协调原则,并对知识产权法、竞争法、海关法、对外贸易法、合同法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方面的立法进一步加以完善。
Parallel importation is the flowing of the intellectual products among the different countries. Parallel importation occurs in such condition that an unauthorized importer purchases the goods abroad and imports them for resale in the importing country without the permission of the owner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
     Parallel importation is one of the frequent phenomena in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It is called by“Grey Market”for its legal nature is not confirmed. Actually, they are different not only in definition but also in use.“Grey Market”is usually used by American and“Parallel Importation”is used by European in generally. Moreover, the scope of“Grey Market”is larger than that of“Parallel Importation”, it includes the parallel importation, anti-importation and circuit importation. So we can say the parallel importation is just one of the types of grey market.
     As far as the goods’transnational flowing is concerned, the parallel importation is similar to smuggle. Sometimes the goods entered into an importing country through these manners are totally called“smuggled goods”. But both of them are different from occurrence reason, the object, the nature of the behavior and the consequence or legal liabilities. They may be transformed each other when the legal attitude of importing country changes. That is to say, the goods will enter into the importing country through the channels of smuggling when the parallel importation is forbidden. In the contrary, the smuggled goods will enter into the importing country through lawful customs procedure when the parallel importation is permitted.
     The parallel importation is similar to the reverse passing-off sometimes. For example, their goods are both lawful intellectual ones, both belong to the reselling behavior and they may impair the consumers’legal rights and interests. Whether the goods are“genuine goods”or not is the weighing standard of differing both of them.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distinguish them for the country where parallel importation is lawful.
     With the scope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enlarged, the range of parallel importation is extended. The parallel importations of patent, copyright and trademark are the most frequent and fundamental types. Which kinds of legislation attitude depend on different countries’protection degree to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
     The major reason of parallel importation is the difference of goods’price within different countries. There is much causation resulting in price difference, such as the producing cost of goods,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owners’strategies of making price, countries’custom policies, etc. For earning these profits, the parallel importers purchase the goods from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owners and resell them in the importing country. The behaviors of parallel importers are in favor of breaking the monopolization and accelerate the freedom of international trade. But these behaviors tamper the interests of the owner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nd are not always in favor of the consumers.
     The issue of parallel importation can not be avoided since the protec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is strengthened within international society. In history, the disputes of parallel importation are not too much. With the up-rush of international sale of goods and technology on the ground of th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e litigations of parallel importation come forth in the gross. People pay more attention to research the theory and legislation of parallel importation.
     Now, the territorial principle and the exhaustion principle are still considered the main theories which are the standard of whether parallel importation is lawful or not. The principle of territoriality holds that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 is acquired according to the laws of the country of origin on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has no force in other countries outside the country of origin. If an unauthorized importer bought the goods protected by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 and sold them to the importing country, the owner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 shall prohibit the importation according to the right of importation. The principle of exhaustion is opposite with the principle of territoriality. It is generally accepted in domestic market by many countries all over the world in order to ensure the free circulation of goods protected by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that is to say, the principle of national exhaustion is generally accepted. But in international market, it is a controversial issue on the adoption of the exhaustion principle. If the exhaustion principle is adopted in international market, parallel import shall be considered to be with the law. It is a controversial issue on the legality of the principle of international exhaustion in the countries throughout the world. So the choice of those principles decides the legitimation of parallel importation.
     The issue of parallel importation is involved in not only the protec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but also the freedom of international trade. So the nature of parallel importation should also research the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trade. Countries which forbid or limited parallel importation always use the theories of parallel importation to hold back the tenor of trade freedom. Some goods are blocked outside the importing countries for the parallel importation, or result in a great deal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disputes and incur damages even if the goods came into the importing country.
     It is useful for the theory of interests’equity to understand the issue of parallel importation because the goal of the legal system of parallel importation also embodies justice and give attention to different interested parties. The theory of interests’equity means the equity of individual interest and public interests is the reason of permitting or forbidding parallel importation. The issue of parallel importation makes countries in a dilemma——the interests of the owner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y be incurred damages if permitting parallel importation; The monopolization of the owner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y be induced, and influence the freedom of international trade, the public interests and the whole social welfare if parallel importation is forbidden.
     The competition rules also influence the policy of parallel importation. The behavior of parallel importation itself may not infringe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The infringement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lways takes place the process of movement or reselling of goods. So the competition rules have effect in these processes to rule the unfair competition. The competition rules are flexible to regulate the behavior of parallel importation——Whether the legitimating of parallel importation or not depends on whether these behaviors fulfill the requirements of competition law.
     Up to the present, there is few content of parallel importation in the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s and practices. Except there is the special regulations about parallel importation of generic drug in TRIPs Agreement, most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s have no related previsions about parallel importation. As far as the regional conventions are concerned, the European Union has very good theories and practices on parallel importation. The principle of regional exhaustion accelerates the freedom circulation of goods, services and persons within European Union and ensures the freedom competition in European Union. The success practices of European Union not only offer the perfect reference for their member states but also are good examples for other regional groups.
     The legislation of parallel importation mostly roots in national law, especially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or the countries of high level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Till now, the U.S., Japan and the countries of European Union have the related legal systems about parallel importation. Even if some countries consider the parallel importation is lawful, the opinion of parallel importation is not coherent in international society. The attitude of parallel importation even in one country is often changeable during different period.
     The time of researching on parallel importation in our country is just more than 10 years. The time of legislations about parallel importation is not long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legislations is not high. In the mean time, the number and the scope of legislation are limited. The status in quo results from the limited practices of parallel importation. Moreover, the lack of the evaluation system about parallel importation results in the difficulties of legislation. With the building of Chinese Market Economics, China entering into the WTO and the fast development of Chinese economy, a great deal of parallel importation will come forth. The making our parallel importation law is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necessary and urgency of Chinese economic developments.
     Through the systemic analysis of the theories and practicing problem, the author thinks it is good for China to permit parallel importation in the present period. At the same time, it is necessary for regulating some restrictions to reduce the negative influence of parallel importation. As far as the Chinese legal system of parallel importation is concerned, the author thinks that we can make perfect the legal system on the ground of Chinese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s, Unfair Competition law, Customs Law, Foreign Trade Law and Consumers Interests Protection Law, etc. and make the Chinese Parallel Importation Law eventually. We must follow the international principle, the principle of in favor of Chinese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principle of separate legislation and the principle of harmony between the lasting goal and short interests.
引文
① 中新网 2006 年 10 月 2 日电,中国国家统计局局长邱晓华在最新出版的《求是》上发表文章指出,2004 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已占世界贸易量的 6.2%,在世界各国和地区排名第三位。转引自:2006 年 10 月 2 日人民网,http://finance.people.com.cn/GB/8215/47803/4883317.html,(访问日期:2006 年 10 月 10 日)。
    ②中国科技部长徐冠华在 2006 年知识产权日来临之际表示,中国知识产权工作近年来取得长足进步,同时也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他在向全国人大作《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及加强知识产权有关情况的报告》中说,加入 WTO 以来,从 DVD、彩电、摩托车,到数码相机、MP3 芯片、汽车和电信设备等,中国企业因知识产权纠纷引 发 的 经 济 赔 偿 累 计 超 过 十 亿 美 元 。 《 徐 冠 华 : 增 强 自 主 创 新 能 力 加 强 知 识 产 权 保 护 》 ,http://www.most.gov.cn/ztzl/jqzzcxxqx/jqzzcxxqxtcx/t20050426_33923.htm, (访问日期:2006 年 10 月10 日)。
    ① 参见王志刚:《平行进口的竞争法律分析》,载《当代法学》2002 年第 3 期,第 130-132 页。
    ② 参见管敏正:《试论平行进口的合法性及其趋势》,载《山东法学》1997 年第 3 期,第 31-32 页;孙颖:《平行进口与知识产权保护之冲突及其法律调控》,载《政法论坛》1999 年第 3 期,第 63 页;郑成思:《世界贸易组织与中国知识产权法》,载于郑成思主编:《知识产权文丛》(第四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0 年 7月第 1 版,第 1-27 页。
    ③ 参见刘学坚:《平行进口的 “合法性”质疑》,载《山东法学》1999 年第 1 期,第 33 页。
    ④ 参见杨翰辉、胡刚、陈三坤编著:《WTO 与中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冲突与规避》,中国城市出版社 2001 年 1 月第 1 版,第 457 页。
    ⑤ 以上内容参阅袁真富:《从权利限制看平行进口》,北大法律信息网, http://article.chinalawinfo.com/article/user/article_display.asp?ArticleID=21143#17,(访问日期:2005 年 5 月 5 日)。
    ① 中新网 2006 年 4 月 26 日转引商务部网站消息,根据商务部综合司、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在广州联合发布的《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06 年春季)》,2005 年中欧、中美贸易额双双突破 2000 亿美元,分别达到 2173.1 亿美元和 2116.3 亿美元,分别增长 22.6%和 24.8%。其中对欧美出口分别增长 34.1%和 30.4%,自欧美进口分别增长 5%和 9.1%,对欧美贸易顺差分别达到 701.2 亿美元和 1141.7 亿美元。中日贸易额 1844.1亿美元,仅增长 9.9%,比上年回落了 15.8 个百分点,与中欧、中美双边贸易的差距拉大。截至 2005 年 10 月统计,美国仍是我国第一大出口市场,第二大贸易伙伴(仅次于欧盟),第六大进口来源地和第三大技术进口来源地。2005 年 1-11 月,美国发起对华反倾销调查案件 4 起、特保调查案件 1 起,共涉及我国出口产品价值 5.72亿美元。美国还以我产品涉嫌侵犯知识产权为由,频繁发起 337 起调查案件。参见《商务部:2005 中欧中美贸易额双双突破 2000 亿美元》,http://biz.163.com/06/0426/17/2FLCQ6GD00020QF5.html;《2005 年中美经贸关系迅速发展贸易额持续快速增长》,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04-02/09/content_1305428.htm, (访问日期:2006 年 10 月 25 日)。 目前中国是澳大利亚第二大出口市场。在过去的五年中,澳大利亚对中国的出口贸易额翻了一番。2005 年至 2006年间,澳大利亚向中国出口贸易额更是高达 180 亿美元,同比增长 38%。有经济学家预测,在今后 5 年内,中国将成为澳大利亚第一大出口市场。宋红云:《中国将成澳最大出口市场》, http://pro.89178.com/html/2006/10/26/5458.htm,(访问日期:2006 年 10 月 28 日)。
    ① 参见孙颖:《平行进口与知识产权保护之冲突及其法律调控》,载《政法论坛》1999 年第 3 期,第 61 页。
    ② 参见宫振胜:《平行进口指称对象初探》,载《中共青岛市委党校 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4 年第 5 期,第37 页。
    ③ 参见郑成思:《合同法与知识产权法的相互作用》,载《法律适用》2000 年第 1 期,转引自中国律师网,http://www.acla.org.cn/pages/2006-9-14/s36427.html,(访问日期:2005 年 10 月 10 日)。
    ④ 参见王传丽:《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问题》,载《政治论坛》1995 年第 1 期,第 70 页。
    ① 参见王庭熙:《论平行进口中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载《民商法论丛》第 16 期,金桥文化出版(香港)有限公司,2000 年出版,第 48-70 页。转引自谭启平:《论平行进口中的知识产权问题》,载《现代法学》2003年第 8 期,第 166 页。
    ② 参见蔡宝刚:《阻却知识产权平行进口的立法思考――TRIPs 协议为目标和准则》,载《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 年第 6 期,第 67-70 页。
    ① 以上定义参阅宫振胜:《平行进口指称对象初探》,载《中共青岛市委党校 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4 年第5 期,第 37 页。
    ① 该案例部分内容参阅周莹:《国际贸易中的知识产权平行进口问题研究》,上海对外贸易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1 年。
    ② 参阅(法)伊夫·戈比亚克、刘板盛译:《模拟和数字环境下的权利穷竭》, http://www.ncac.gov.cn/servlet/,(访问日期:2006 年 1 月 10 日)。
    ① (法)伊夫·戈比亚克、刘板盛译:《模拟和数字环境下的权利穷竭》, http://www.ncac.gov.cn/servlet/,(访问日期:2006 年 1 月 10 日)。
    ② 参见兰宜生:《国际灰色市场》,载《国际贸易问题》2001 年第 4 期,第 15 页。
    ① 参见王春燕:《平行进口的含义特点表现形式》,载《中国知识产权报》,2001 年 11 月 1 日第 3 版。
    ② See Seth E. Lipner,The Legal and Economic Aspects of Gray Market Goods (1990).
    ③ 参见程国平:《国际贸易中的灰色市场问题研究》,载《外国经济与管理》1998 年第 8 期,第 12-15 页。
    ④ Grey Market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at http://en.wikipedia.org/wiki/Grey_market,Mar.3,2006.
    ⑤ 因为有时经授权的货物并不是进口的,而是国内生产的,甚至偶尔未经授权的货物也不是进口来的,如出口商以优惠的出口价格取得货物却转而在国内销售。
     ① 我国《海关法》第八十二条规定: 违反本法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逃避海关监管,偷逃应纳税款、逃避国家有关进出境的禁止性或者限制性管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是走私行为:(一)运输、携带、邮寄国家禁止或者限制进出境货物、物品或者依法应当缴纳税款的货物、物品进出境的;(二)未经海关许可并且未缴纳应纳税款、交验有关许可证件,擅自将保税货物、特定减免税货物以及其他海关监管货物、物品、进境的境外运输工具,在境内销售的;(三)有逃避海关监管,构成走私的其他行为的。有前款所列行为之一,尚不构成犯罪的,由海关没收走私货物、物品及违法所得,可以并处罚款;专门或者多次用于掩护走私的货物、物品,专门或者多次用于走私的运输工具,予以没收,藏匿走私货物、物品的特制设备,责令拆毁或者没收。有第一款所列行为之一,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海关法》第八十三条规定: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按走私行为论处,依照本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处罚:(一)直接向走私人非法收购走私进口的货物、物品的;(二)在内海、领海、界河、界湖,船舶及所载人员运输、收购、贩卖国家禁止或者限制进出境的货物、物品,或者运输、收购、贩卖依法应当缴纳税款的货物,没有合法证明的。《海关法》第八十四条规定: 伪造、变造、买卖海关单证,与走私人通谋为走私人提供贷款、资金、账号、发票、证明、海关单证,与走私人通谋为走私人提供运输、保管、邮寄或者其他方便,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海关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
    ① 《检讨〈版权条例〉的若干条文》,http://www.ipd.gov.hk/chi/pub_press/consultation/Consultation_Document_sim.pdf,(访问日期:2006年 8 月 20 日)。
    ② 柯湘:《反向假冒商标行为及其法律规制》,载《中华商标》2000 年第 5 期,第 32 页。
    ③ 郭小燕、王云:《反向假冒企业名称法律研究》,载《学术探索》2004 年第 3 期,第 19-21 页。
    ① 以上内容参阅高荣林:《商标侵权基础理论研究》,http://sci.ustc.edu.cn/news.aspx?id=3229,(访问日期:2006 年 5 月 5 日)。
    ② 参见高荣林:《商标侵权基础理论研究》,http://sci.ustc.edu.cn/news.aspx?id=3229,(访问日期:2006年 5 月 5 日)。
    ③ 见韦之、白洪娟:《反向假冒质疑》,载《知识产权》2004 年第 1 期,第 36-39 页。
     ① 在 Hoffman-LaRoche v.Centrafarm 案中,被告 Centrafarm 公司从英国购买了 VALIUM 药品,在进行重新包装和重新贴附 VALIUM 商标后销往德国。法院认为原告原则上可以禁止平行进口商重新包装时重新贴附商标,否则,这种未经许可而贴附商标的行为无异于在蒙蔽不知情的消费者。但与此同时,法院提出了一个重要观点,即如果原告使用了可能会造成人为分割市场的营销手段,而被告的重新包装又不至于影响商品的原始状况,原告则无权阻止平行进口商重新包装商品,但是平行进口商必须预先告知商标权人,并且在包装上注明商品已经重新包装。Case 102/77.European Court reports 1978 Page 01139.,at http://europa.eu.int/smartapi/cgi/sga_doc?smartapi!celexplus!prod!CELEXnumdoc&lg=en&numdoc=61977J0102,May 11, 2005.
    ① Centrafarm v.American Home Products 一案中,被告 Centrafarm 公司在消除原告在英国销售药品上贴附的 SERENID 商标,换上原告在荷兰同一药品上使用的 SERESTA 商标再平行进口到荷兰出售。对于该案,欧洲法院认为被告更换商标的行为显然过分,因此原告完全有权阻止任何未经其同意置换商标的平行进口行为。Case 3/78.European Court reports 1978 Page 01823, at http://europa.eu.int/smartapi/cgi/sga_doc?smartapi!celexplus!prod!CELEXnumdoc&numdoc=61978J0003&lg=en,May 11, 2005.
    ② 在 1995 年 Loendersloot v.Ballentine&others(C-349/95)上诉案中,欧洲法院将重新包装、重贴标识问题延伸到了药品平行进口之外。该案的平行进口商 Loendersloot 取下原商品威士忌酒瓶上印有原商标的酒贴,并去除酒贴上的识别码和酒贴中的英文字“Pure”及 Ballentine&Others 特许经销商的名称,再换上原标贴或复制件出口到美、法、日等国。法院认为,在酒贴上标注识别码是为了方便商品的召回、防止假冒商品或者是为了履行某些法律义务等等,所以 Ballentine&others 反对平行进口商去除识别码的行为不构成人为分割共同市场。然而对于去陈酒贴中的“Pure”及特许经销商名称的行为则是可以接受的,因为这是进口国所要求的,如果不去除,就会违反进口国的标识规则法律,构成人为分割市场的行为。参见谭红、吴韶艳:《商标平行进口“真品”例外商介》,载《电子知识产权》2004 年第 6 期,第 41-43 页。
    ③ 上述内容参阅谭红、吴韶艳:《商标平行进口“真品”例外商介》,载《电子知识产权》2004 年第 6 期,第41-43 页。
    ① 例如欧盟平行进口司法实践中,就将那些对“平行进口”产品,进行了实质性改造的产品视为新产品,允许进入欧盟市场。这一内容详见“欧盟调整平行进口的法律与实践” 部分。
    ② 详见本文第五章第三节部分。
    ① 参见周莹:《国际贸易中的知识产权平行进口问题研究》,上海对外贸易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1 年。
    ② 参见周莹:《国际贸易中的知识产权平行进口问题研究》,上海对外贸易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1 年。
    ③ 参见尹新天:《从我国专利法看平行进口》,载《中国知识产权报》2001 年 4 月 20 日第 3 版。
    ④ 参阅余翔:《专利权的穷竭与专利产品的平行进口--欧共体法律、实践及相关理论剖析》,载《国际贸易问题》,2000 年第 8 期,第 49 页;刘瑛:《专利产品平行进口的法律思考》,载《科技与法律》,2002 年第 2期,第 72-76 页;王海峰:《平行进口的专利侵权及其法律救济措施》,载《政治与法律》,1997 年第 5 期,第 38-39 页。
    ① 参见吴建创:《从力士香皂商标案看平行进口》,载《中国知识产权报》,2000 年 6 月 9 日第 2 版。
    ② 1992 年,国际保护工业产权协会(AIPPI)东京大会将知识产权划分为“创作性成果权利”和“识别性标记权利”两大类。前者包括发明专利权、集成电路权、植物新品种权、技术秘密权、工业品外观设计权、版权、软件权;后者包括商标权、商号权及其他与制止不正当竞争有关的识别性标记权。
    ③ 参阅刘瑞霓:《关于商标权权利限制制度若干问题的研究》,北京工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1 年。
    ① 如美国著名的“万宝路”商标,1994 年的估价为 330 亿美元,瑞士“雀巢”咖啡的商标价值为 116 亿美元;2000 年,美国“微软”的商标价值为 700 亿美元。不仅如此,与有形资产的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少直至丧失相反,商标这种无形资产的价值却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企业超常收益的增加而不断增长。如美国著名的“可口可乐”商标,1967 年的价值为 30 亿美元,1995 年的估价增至 360 亿美元,到 2000 年的价值飚升至725 亿美元。摘自龙著华:《论国际贸易中的商标权保护》,载《国际经贸探索》2001 年第 1 期,第 66 页。
    ② 参见陈治东、朱榄叶主编:《国际经济法学》,法律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560 页。
    ① 见《保护文学及艺术作品的伯尔尼公约》第 5 条第 2 款。
    ② 见《保护文学及艺术作品的伯尔尼公约》第 5 条第 1 款。
    ① 以上内容参阅:李晓芳:《对版权平行进口问题的法律研究――兼论数字时代版权平行进口问题的发展》,载《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 16 卷第 4 期,2004 年 l2 月,第 42-47 页。
    ② 见 2001 年 3 月 28 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保护条例》第二条第 2 项。
    ③ 1984 年,美国率先制定国内法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予以保护,即 1984 年半导体芯片保护法,在美国法中称“掩膜作品法”,是世界上第一部保护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的专门立法 。自美国之后,至今共有 50 多个发达国家和地区制定了保护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的国内法。
    ④ 反向工程。所谓反向工程,又称“还原工程”,是指对他人的布图设计进行分析、评价,然后根据这种分析评价的结果创作出新的布图设计。运用反向工程对布图设计进行复制,不构成侵权,但该行为须具备以下条件:一是其目的在于对他人的布图设计进行分析、评价,用于教学或在他人设计的布图设计的基础上创作新的布图设计,单单出于商业目的不能对他人的布图设计运用反向工程;二是利用反向工程所创作出的新的布图设计必须符合原创性的要求;三是对于所复制他人的布图设计不能进行商业利用。
    ① 如美国著名的 L’Anza Research Inc. v. Quality King Distributors Inc.一案,原告试图用其产品〔香水〕的标签所享有版权保护来禁止其产品的平行进口。法院没有支持原告的请求,认为“法律的根本目的是通过鼓励创销而促进艺术进步。版权法的基本功能是保护原创性作品,而不是为便于销售带有版权普通商业产品”,此前美国基本禁止版权产品的平行进口。该案详见本文第五章第一节。
    ① 参阅李长英:《平行进口产生的充分必要条件》,载《当代经济科学》2004 年第 2 期,第 17 页。
    ① 参阅李长英:《平行进口产生的充分必要条件》,载《当代经济科学》2004 年第 2 期,第 17-20 页。
    ② 成本导向定价方法包括:(1)成本加成定价法:依所估计成本加上一定比例的毛利而得出价格。(2)差异成本定价法:根据成本可以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沉没成本和新增成本等特点,按照不同的产量水准而制订不同的价格。(3)目标利润定价法(即损益平衡法或盈亏平衡点法):价格=(固定成本+目标利润)÷业务量+变动成本。(4)边际成本定价法:价格等于每额外增加一单位产品时所增加的成本。(5)投资报酬率定价法:将投资报酬也视为固定成本的一部分来决定产品价格。
    ③ 竞争导向定价法包括两类:(1)以竞争者的价格为基础进行定价的方法,主要包括与竞争者价格持平定价法、低于竞争者价格定价法、高于竞争者价格定价法。(2)根据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进行定价的方法,主要包括市场主导者定价法、跟随市场领袖定价法、主动挑战定价法、拾遗补缺定价法。
    ④ 这一策略要求企业充分作好备战和防范反击工作。企业往往会事先准备数种应战方案,避免匆忙应战下的措手不及和坐失良机,并主动控制竞争态势和销售业绩。
    ⑤ 这一策略要求迅速而系统地分析和评估竞争者价格竞争的用意与期间长短、收益与成本、对本企业客户和收入的影响程度,然后制定出具体的反击策略。
    ① 参见周展:《略论在国际贸易中对产品平行进口的规制》,载《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5 年第 5 期第 37页; 巧珍:《平行进口法律问题初探》, http://www.intereconomiclaw.com/article/default.asp?id=1211,(访问日前:2006 年 8 月 18 日)。
    
    ① 以上部分资料参阅周莹:《国际贸易中的知识产权平行进口问题研究》,上海对外贸易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1 年。
    ② 见 http://www.cafte.gov.cn/gjmyxy/jianjie/1659.asp,(访问日期:2005 年 11 月 27 日)。
    ① 如在 1984 年和 1985 年,部分原在日本销售的美国原产特彼勒挖掘机和装卸机便以日元为交易货币出口到美国,去除运输和保险费用,这些进口货仍然比美国本地产的同品牌商品价格低约 15%。
    ② 该案将在本文第三编详细介绍。
    ① 以我国为例,据对全国 30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技术市场统计:2005 年度全国共签订技术合同 264929 项,合同成交金额 1551.12 亿元,与 2004 年相比,合同数基本持平,合同金额增长 16.24%,平均每份技术合同成交金额 58.54 万元,比 2004 年增长 17.08%。资料来源: http://www.sts.org.cn/tjbg/jsmy/documents/060303.htm,(访问日期:2006 年 5 月 15 日)。
    ② 参阅朱根发:《国际许可贸易中的商标许可》,载《现代情报》2002 年第 8 期,第 148-149 页。
    ① 参见周莹:《国际贸易中的知识产权平行进口问题研究》,上海对外贸易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1 年。
    ② 参阅李顺德:《跨国公司知识产权战略的启示》,新华网,转引自 http://caefi.mofcom.gov.cn/aarticle/wangzhanjianjie/200510/20051000672069.html,(访问日期:2006年 8 月 15 日)。
    ① 参阅周莹:《国际贸易中的知识产权平行进口问题研究》,上海对外贸易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1 年。
    ② 如美国、德国、英国、瑞典、南非等国家都开办了基因专利授予业务。
    ③ 如印度于 2003 年 2 月通过的《国家生物多样性战略和行动计划》提出,在国际植物基因资源公约(ITPGR)范围内,印度将要求享有一个知识产权自由区,并将寻求增加一个分享独立知识产权利益(包括非货币利益)的条款。
    ④ 例如,2005 年 6 月 10 日,日本国会众议院通过了种苗法修正案。日本农水省希望通过修改法律能够保护日本农作物品种改良农户和企业权利,促进高品质农作物品种开发。据日本方面称,日本修改种苗法的背景是,日本有大量的农作物改良品种被带到海外栽培生产,然后出口到日本。日本拥有农作物培育权的 640 个团体和个人的 27%因此遭受侵害。涉及品种主要是花卉、果树、蔬菜、水稻、麦类。修改后的种苗法强化了处罚条款,对于个人侵权者,可处以 300 万日元以下罚金或 3 年以下有期徒刑;违者是法人企业时,可以最高处以 1 亿日元罚金。日本种苗法的修改,将为平行进口提出新的研究对象。 http://business.sohu.com/12/66/article210246612.shtml,(访问日期:2005 年 10 月 5 日)。
    ① 资料来源于商务部副部长廖晓淇在 2006 年 9 月 26 日的服务贸易国际研讨会的讲话。 http://www.gov.cn/gzdt/2006-09/29/content_402415.htm,(访问日期:2006 年 10 月 8 日)。
    ② 如截止 2006 年 10 月 15 日,《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已有 169 个成员国,《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有56 个成员国,《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有 162 个成员国。
    ① 按联盟各方合作在价值链上的位置及其相互关系,可将其分为研究开发型、资源补缺型和市场营销型的国际战略联盟。第一,研究开发型国际战略联盟。如 1998 年日本松下公司与美国英特尔公司合作共同开发 16M 的DRAM 技术。第二,资源补缺型国际战略联盟。如一个企业的上游 R&D(研究与开发)或制造与另一个企业的下游市场营销结成战略联盟,分别利用对方的下游营销网络优势和上游 R&D 及制造优势,可以取得。第三,市场营销型国际战略联盟。
    ② 以上内容参阅丘慧慧:《跨国公司滥用知识产权科技部力促<反垄断法>》,载《21 世纪经济报道》2005 年11 月 6 日第 2 版;林建永:《知识产权保护法与跨国公司知识产权管理》,载《经济研究参考》2004 年第 10期,第 15 页。
    ① 首先,由于多边贸易体系自乌拉圭回合结束以来无所作为,期待从多边贸易自由化中进一步获得经济及贸易利益的理想变得渺茫,WTO 成员便纷纷转向双边或区域经济合作。其次,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近年来 WTO成员急剧增加,受各成员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及不同利益要求的制约,多边贸易体制在进一步推进多边层次的合作上不断遇到障碍。如协调及谈判范围已从过去的关税措施、市场开放准入等,逐渐转向各种非关税措施如各种技术标准、环境要求等。由于多边贸易体系不易协调,难以达成共识,因此 WTO 成员便希冀从区域或次区域的经济合作中寻求获益的机会。加之,区域内若干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联系相对较为紧密,易于形成较为合理的协作体系,贸易自由化范围相对较小并易于推进,遂使区域经济合作呈现迅速发展的势头。
    ②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球约有 240 个区域贸易协定,135 个自由贸易区,涉及世贸组织 97%的成员,其中双边的 FTA 约占 90%左右。
    ③ 欧盟逐渐从西欧六国扩大到目前的十五国,并拟于 2010 年以前与北非及中亚的一些国家进行经济组合。
    ④ 如仅 2004 年以来,美国和新加坡、智利、中美洲四国之间纷纷签署双边或区域自由贸易协定。日本正与新加坡、墨西哥、东盟进行积极谈判。新加坡除了和美日密切合作接洽外,还和中国、澳大利亚积极接触,以尽快达成双边合作协议。亚洲地区一些国家及地区所组建的亚太经合组织,推进了发达成员及发展成员贸易投资自由化的发展。目前 10+1 已达成协议,拟在 10 年内成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10+3(东盟及中、日、韩)及中国内地与香港“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协商及谈判的启动,无不显示亚洲地区经济整合的发展潜力。
    ⑤ 参见魏淑清:《国际经济发展的几个新特点》,载《中国外资》第 12 期。转引自商务部网站,http://www.mofcom.gov.cn/aarticle/s/200403/20040300190332.html, (访问日期:2006 年 4 月 10 日)。
    ① 上述内容参阅房杜:《当代国际经济合作的趋势及特点》, http://www.studa.net/guoji/060822/09460134-2.html,(访问日期:2006 年 4 月 10 日);《国际贸易发展的新动向》,http://www.tcm1.com/xwzx/anews.asp?id=9638,(访问日期:2006 年 4 月 10 日)。
    ② 例如,2004 年美国和欧盟就航空业补贴问题相互指控,并最终诉诸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
    ③ 参见曹世华:《国际贸易中的知识产权壁垒及其战略应对》,来源:天下财经网, http://www.bzw.com.cn/article/show.asp?id=6743,(访问日期:2006 年 5 月 18 日)。
    ① [美]查尔斯·R·麦克马尼斯:《不公平贸易行为概论》,陈宗胜、王利华、候利宏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7 年版,第 101 页。
    ② [美]阿瑟·R·米勒、迈克尔·H·戴维斯:《知识产权概要》,周林、孙建红、张灏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180 页。
    ③ 孙颖:《平行进口与知识产权保护之法律冲突及其调控》,载于《政法论丛》1999 年第 3 期。
    ① 参见《知识产权保护对发展之启示》,UNCTAD-ICTSD“知识产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项目”之政策研究指南,http://www.iprsonline.org/unctadictsd/docs/Overview-policypaper-chinese.pdf,(访问日期:2006 年10 月 10 日)。
    ① 参见高辉:《当代国际技术转移新特点及我国的对策》,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网, http://www.syb.ac.cn/news_ky_show.asp?newsid=6064,(访问日期:2006 年 10 月 1 日)。
    ② 参见张燕清:《综述:透视发达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修课》, http://tech.sina.com.cn/it/2004-04-27/1213355257.shtml, (访问日期:2006 年 8 月 1 日)。
    ③ 参见《知识产权:现代国际贸易中的焦点问题》,在线《国际商报》, http://ibdaily.mofcom.gov.cn/`Template/NewsTemplate.asp?newsid=47377,(访问日期:2006 年 10 月 2日)。
    ① 参阅曹玲玲、朱瑾:《2004 年主要国家、组织在知识产权法律法规方面的发展概况》,中国专利保护协会网站,http://ppac.org.cn/lcontent.asp?c=82&cid=129&id=1187,(访问日期:2006 年 10 月 2 日)。
    ② 参见《知识产权保护对发展之启示》,UNCTAD-ICTSD“知识产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项目”之政策研究指南。http://www.iprsonline.org/unctadictsd/docs/Overview-policypaper-chinese.pdf,(访问日期:2006 年10 月 10 日)。
    ① 参阅巧珍:《平行进口法律问题初探》, http://www.intereconomiclaw.com/article/default.asp?id=1211,(访问日前:2005 年 8 月 18 日);李艳清、苗晋峰:《对商标权利用尽和平行进口的再思考》,载《 北方经贸》2004 年 9 期,第 33-34 页; 马强 :《商标权权利穷竭研究》,载《 现代法学》2000 年第 1 期,第 83-86 页。
    ② 一般而言,在欧洲多使用“权利穷竭”一语,而美国则习惯用“首次销售”一词。 http://en.wikipedia.org/wiki/First-sale_doctrine,(访问日期:2005 年 11 月 13 日)。
    ③ 参见马强:《商标权权利穷竭研究》,载《现代法学》2000 年第 2 期,第 83 页;黄晖:《内外有别——商标权利用尽的判例与立法》,载《国际贸易》1999 年第 4 期,第 44 页; Masako Wakui,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 and Antimonopoly Act,JICA Training Course on Competition Law and Policy (FY2005),at http// www.jftc.go.jp/eacpf/05/jicatext2/0907Ant.pdf, Oct.25,2005.
    ① 51 RGZ 139,140-141 30 IIC 495,497(1999),转引自姚欢庆、郝学功:《贸易中知识产权与物权冲突之解决原则——权利穷竭的含义、理论基础及效力范围》, http://www.studa.net/guojimaoyi/060717/1602403-2.html,(访问日期:2005 年 11 月 15 日)。
    ② 在这个案件中,被告 Burke 从波士顿地区一家享有生产和销售专利产品——棺木盖的企业手中购买到这种产品,然后在自己所在地区使用。因为棺木盖的专利在被告所在地区也有被许可人,这个被许可人就指控 Burke侵犯了他棺木盖的专利权。然而,美国最高法院认为,棺木盖虽是专利产品,但因为被告是通过合法手段购买到的这种产品,专利权人以及其他权利人对这些产品限制使用或者限制销售的权利就不再存在。法院的结论是,“如果专利权人或者其他合法权利人销售一个机器或者设备的价值是在于该机器或者该设备的使用,他得承认对方有权使用这个机器或者设备,由此他也必须放弃限制使用这个机器或者设备的权利。”
    ③ 以上内容参阅姚欢庆、郝学功:《贸易中知识产权与物权冲突之解决原则——权利穷竭的含义、理论基础及效力范围》,http://www.studa.net/guojimaoyi/060717/1602403-2.html,(访问日期:2005 年 11 月 15 日)。
    ① 参见滕之杰:《商标权权利用尽原则与平行进口问题研究》 http://www.law-lib.com/lw/lw_view.asp?no=6434,(访问日期:2005 年 11 月 15 日)。
    ② http://www.aippi.org/reports/q156/gr-q156-United%20Kingdom-e.htm,Oct.10, 2006.
    ① 但是在此标准下,商标权人是否可以制止来自域外的平行进口不是十分明确的,欧盟成员国在此问题上看法不一,直到后来的 Silhouette 案才对此做了明确的回答,肯定了商标权人阻止来自区域外平行进口的权利。
    ② 参见刘华著:《知识产权制度的理性与绩效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年 6 月版,第 80 页。
    ① 参见王晓晔:《知识产权的权利耗尽原则》,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网, http://www.nipso.cn/gnwzscqxx/ipllysw/t20060926_82741.asp,(访问日期:2005 年 11 月 15 日)。
    ①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全球每年有 l700 万人死于传染性疾病,其中 90%以上发生在非洲、亚洲和南美洲。主要的致死性传染疾病是艾滋病、呼吸传染、疟疾和结核病。而每一天,在发展中国家约有 8000 人死于艾滋病。联合国的报告警告人类:如果不采取切实有效的预防措施,在未来的 20 年内,艾滋病将夺去 6800-7000万条生命。报告在分析亚洲地区流行趋势时指出,中国和印度两个大国正面临着艾滋病的挑战。根据我国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与联合国中国艾滋病专题组联合发布的《2004 年中国艾滋病防治联合评估报告》的资料,截至 2004 年 9 月底,中国累计报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89067 例,其中艾滋病病例 20786 例。这份评估报告对中国现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人数估计和 2003 年发布的估计数字一样,仍然为 84 万,全人群感染率约 0.07%。
    ② 据统计,发展中国家拥有世界四分之三的人口,但在全球医药市场的份额却不到 10%。世界三分之一的人口无力获得最基本的基础药品,而在非洲和亚洲的最贫穷地区,这一数字上升到二分之一。即使在经济越来越为世界瞩目的我国,防控公共健康危机的资金和所需的药品投入的矛盾也不能避免。《2004 年中国艾滋病防治联合评估报告》显示,中央财政计划 2004 年投入 8.1 亿元,但根据我国政府治艾的规划目标及目前中国艾滋病发展状况及防治能力,专家估算,2004 年我国艾滋病防治需求最低为 31 亿元人民币。
    ③ 强制许可自 1883 年《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起就是通过行政措施限制专利权人滥用独占权的一种有效手段。
    ④ 根据字典的解释,“generic”的定义是一种产品—— 特别是药品— — 没有商标的药品。例如,“扑热息病”是许多具有商标的止痛药的一种化学成分,其通常被作为一种(通用)药品销售,没有商标名称:这是从商标角度定义的“通用的”。具有商标名称的药品通常是——但并不总是——享有专利保护的药品。基于这个原因,“通用的”通常被用于代表那些不受专利保护的药品—— 这是从专利角度定义的“通用的”。产品可能成为通用产品的原因包括专利已经到期或者根本没有专利。或者是因为该药品在专利保护之外被复制,例如在一个尚未对医药产品提供专利保护的国家。上述解释,摘自 WTO 官方网站,参见:http://www.wto.org/English/tratop_e/TRIPs_e/factsheet_pharm03 一 e.htm,June.15, 2006.
    ① 根据 TRIPs 协议,发展中国家自 2005 年 1 月 1 日起,最不发达国家自 2006 年 1 月 1 日起,均有义务实施 TRIPs协议,对医药产品提供专利保护,从而极大地限制了通用药品的制造和进口。但有不少人仍非常看好通用药,认为通用药还能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② 国家出现紧急状态或者其他极端紧急的情况下或在公共非商业性使用的情况下,可豁免此要求,但仍应迅速通知权利人。
    ① 一些国家认为专利权的穷竭应基于专利权持有人对首次销售的同意,也有国家有着相反规定。如新加坡 1995年专利法就规定进口、使用、销售、提供销售任何由专利权人或其被许可人制造或经其同意(有条件的或无条件的同意)制造的专利产品或由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不构成对专利独占权的侵权。因此,进口国平行进口根据新加坡所颁布的强制许可而生产的产品不构成对本国专利权持有人专有权利的侵犯。可参见王岩云:《WTO 背景下的平行进口问题及我国的法律对策》,载《经济与管理》2004 年第 1 期,第 10-12 页。
    ① 参见冯洁菡:《公共健康危机、药品的可及性及其平行进口》,载《 法律适用》 2004 年 12 期,第 15-18 页。
    ②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The Rationale of Essential Medicines, http://www.who.int. May.30, 2005.David P. Fidler,Emerging Trends in International Law Concerning Global Infectious Disease Control,http://www.cdc.gov/ncidod/EID/vol9no3/02-0336.htm#1f, June15, 2006.
    ③ 2O00 年美国对巴西提起 WTO 争端解决程序,指控巴西 1996 年工业产权法第 68 条所规定的强制许可和平行进口违反 TRIPs 协议的规定。美国的行为遭到了非政府组织和世界舆论的强烈批判。2001 年 4 月,美国与巴西达成协议,双方同意终止争端解决程序。
    ① Implementation of paragraph 6 of the Doha Declaration on the TRIPs Agreement and public health, WT/L/540,http://www.worldtradelaw.net/misc/dohapara6.pdf,(访问日期:2005 年 10 月 15 日)。
    ② http://www.wto.org/english/thewto_e/minist_e/min05_e/final_text_e.htm#public_health, (访问日期:2006 年 1 月 10 日)。
    ① 参见黄龙:《知识产权垄断及其法律规制》,载于北大法律信息网, http://www.chinalawinfo.com/research/academy/details.asp?lid=2917,(访问日期:2006 年 10 月 15 日)。
    ② 参见:《为天才之火添加利益之油》,载《法制日报》2000 年 9 月 20 日,转载于 http://www.legaldaily.com.cn/gb/content/2000-09/20/content_5480.htm,(访问日期:2006 年 11 月 5 日)。
    ③ 参阅黄龙:《知识产权垄断及其法律规制》,载于北大法律信息网, http://www.chinalawinfo.com/research/academy/details.asp?lid=2917,(访问日期:2005 年 11 月 15 日);刘其昌:《论与知识产权有关的反竞争行为及其法律控制》,http://www.jxipo.gov.cn/BBS/b2.htm,(访问日期:2005 年 11 月 15 日)。
    ① [美]罗伯特·考特、托马斯·尤伦著,《法和经济学》,张军等译,上海三联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年版,第 185 页。
    ② 参见刘其昌:《论与知识产权有关的反竞争行为及其法律控制》, http://www.jxipo.gov.cn/BBS/b2.htm,(访问日期:2005 年 11 月 15 日)。
    ① 参见王晓晔:《知识产权滥用行为的反垄断法规制》, http://www.iolaw.org.cn/shownews.asp?id=6626,(访问日期:2006 年 5 月 15 日)。
    ① 见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网站:http://www.wipo.int/members/en/ (访问日期:2006 年 10 月 20 日)。
    ② 详见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网站:http://www.wipo.int/treaties/en/ (访问日期:2006 年 3 月 20 日)。
    ① http://www.chinaiprlaw.com/gjty/gjty7.htm, (访问日期:2006 年 11 月 5 日)。
    ② http://www.chinaiprlaw.com/gjty/gjty7.htm, (访问日期:2006 年 11 月 5 日)。
    ③ 参见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国际局《关于伯尔尼公约可能议定的协议书的专家委员会第二次会议》,载《著作权》1993 年第 1 期。转引自袁真富《从权利限制看平行进口》, http://article.chinalawinfo.com/article/user/article_display.asp?ArticleID=21143,(访问日期:2006年 7 月 5 日)。
    ① International Law Association,Resolution No.2/2000:Declaration Regarding The Exhaus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nd Parallel Trade,International Trade Law, The 69th Confer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Law Association.held in London,United Kingdom, July.25—29, 2000.
    ② 参阅冯洁菡:《公共健康危机、药品的可及性及其平行进口》,载《法律适用》2004 年第 12 期,第 15-18 页。
    ③ 该《公约》是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在 1964 年两个海牙公约,即《国际货物买卖统一法公约》和《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成立统一法公约》基础上制订的。自 1988 年 1 月 1 日起,公约对包括我国在内的 11 个成员国生效。截至 2006 年 10 月,加入该《公约》的国家共有 67 个。资料来源:联合国国际贸易法网站,http://www.uncitral.org/uncitral/zh/uncitral_texts/sale_goods/1980CISG_status.html,(访问日期:2006 年 10 月 31 日)。
    ① 参见李雯:《国际货物贸易中知识产权权利担保——简述 CISG 第 42 条》, http://www.lwtd.cn/lw/gjf/063131514277658_27238.shtml,(访问日期:2006 年 4 月 8 日)。CISG article 42 Legislative history guidance provided: long form,http://www.cisg.law.pace.edu,(访问日期:2006年 4 月 8 日)。
    ② 该《公约》第二条(viii)规定,“知识产权”包括有关下列项目的权利: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表演艺术家的表演以及唱片和广播节目,人类一切活动领域内的发明,科学发现,工业品外观设计,商标、服务标记以及商业名称和标志,制止不正当竞争,以及在工业、科学、文学或艺术领域内由于智力活动而产生的一切其他权利。
    ① 参阅肖琴:《浅论<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下卖方的知识产权担保义务》, http://www.law-lib.com/lw/lw_view.asp?no=3895&page=3,(访问日期:2006 年 1 月 8 日)。
    ② 参阅《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秘书处观点,转引自肖琴:《浅论<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下卖方的知识产权担保义务》, http://www.law-lib.com/lw/lw_view.asp?no=3895&page=3,(访问日期:2006 年1 月 8 日)。
    ①The paragraph 6 of the Doha Declaration on the TRIPs Agreement and Public Health, WT/MIN(01) / DEC/2, at http://www.wto.org/English/thewto_e/minist_e/min01_e/mindecl_trips_e.htm, Feb.20,2006.
    ① WTO 总干事 Pascal Lamy 的讲话,参见 http://www.wto.org/english/news_e/pres05_e/pr426_e.htm, (访问日期:2006 年 1 月 25 日)。
    ②《多哈宣言》第一段提到制定多哈宣言的宗旨是:我们承认使许多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遭受痛苦的公共健 康 问 题 , 特 别 是 由 艾 滋 病 、 肺 结 核 、 疟 疾 和 其 他 流 行 病 引 起 的 严 重 的 公 共 健 康 问 题 ,http://www.wto.org/english/news_e/pres05_e/pr426_e.htm ,(访问日期:2006 年 1 月 25 日)。
    ③“pharmaceutical product”,Implementation of paragraph 6 of the Doha Declaration on the TRIPs Agreement and public health, WT/L/540,at http://www.wto.org/English/thewto_e/minist_e/min01_e/mindecl_trips_e.htm, Feb.20,2006.
    ① TRIPs and Pharmacertical Patents,Philosophy: TRIPs attempts to strike a balance, http://www.wto.org/english/tratop_e/TRIPs_e/factsheet_pharm01_e.htm, (访问日期:2006 年 1 月 22日)。
    ② WTO 承认已被联合国确认的最不发达国家。根据联合国提供的名单,目前共有 50 个最不发达国家,其中有 32个已经成为了 WTO 的成员国,这 32 个国家是:安哥拉、孟加拉国、贝宁、布基纳法索、布隆迪、柬埔寨、中非、乍得、刚果(金)、吉布提、冈比亚、几内亚、几内亚比绍、海地、莱索托、马达加斯加、马拉维、马尔代夫群岛、马里、毛里塔尼亚、莫桑比克、缅甸、尼泊尔、尼日尔、卢旺达、塞内加尔、塞拉利昂、所罗门群岛、坦桑尼亚、多哥、乌干达、赞比亚;另有 8 个正在申请加入 WTO,它们是:不丹、佛得角、埃塞俄比亚、老挝、萨摩亚、苏丹、瓦努阿图、也门, http://www.wto.org/english/thewto_e/whatis_e/tif_e/org7_e.htm , (访问日期:2006 年 1 月 22 日)。
    ③ “符合条件的进口成员方”是指任何最不发达成员国家方,以及任何向 TRIPs 理事会发出通知,表明其希望使用此制度作为进口方意愿的成员方。按照规定,成员方可在任何时候通知 TRIPs 理事会它将全部或有限制性地使用该制度(例如只在国家紧急状态、其他特别紧急情况或公共非商业性使用场合才使用)。值得注意的是,某些成员方将不会使用本《决议》中确立的制度作为进口成员方,还有成员方声明只在国家紧急状态和其他特别紧急情况下才愿意成为合格的进口方。 http://www.wto.org/english/thewto_e/whatis_e/tif_e/org7_e.htm , (访问日期:2006 年 1 月 22 日)。
    ④ 它们分别是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加拿大、奥地利、比利时、丹麦、芬兰、希腊、冰岛、爱尔兰、意大利、卢森堡、荷兰、新西兰、挪威、葡萄牙、西班牙、瑞典、瑞士、澳大利亚。
    ⑤ 它们分别是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中国台湾、以色列、韩国、科威特、墨西哥、卡塔尔、新加坡、土耳其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① 根据《执行决议》的附件,最不发达国家成员方当然地被视为在制药领域生产能力不足或没有生产能力;其它就某种药品而言,生产能力不足或没有生产能力的“符合条件的进口成员方”可通过以下方式之一确认;(i)有关成员方已确认其在制药领域没有生产能力;或者(ii)该成员方在本领域有些生产能力,但对此能力进行审查以后发现,如果排除专利权人所拥有和控制的能力,其能力不足以满足自身需求。一旦确认其能力足以满足其自身需求,本制度不再适用。
    ② TRIPs 协议第 31 条(h)规定,在顾及有关授权使用的经济价值的前提下,上述各种场合均应支付权利持有人使用费。
    ③ TRIPs 协议第 31 条 (f)任何此类使用的授权,均应主要为供应授权之成员域内市场之需。
    ① 为了充分调动有一定规模的经济体,促进其在制药领域的购买力和本地生产能力:(i)WTO 中属于发展中国家或最不发达国家的成员方如果是 1994 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第 24 条和 1979 年 11 月 28 日《关于发展中国家的差别与更优惠待遇、对等性和更充分参加的决议》(L/4903)含义范围内的地区贸易协议的成员方(其现有成员方至少有一半列入了联合国最不发达国家名单),那该成员方可放弃履行 TRIPs 协议第 31 条(f)的义务,从而令该成员方在强制许可下生产或进口的医药产品能够出口到属于同一地区贸易协议成员方,且面临同一健康问题的发展中或最不发达国家成员方。本条款并不损害有关专利权的地域性特征。(ii)应积极促进地区专利许可适用于上述成员方。为此目的,发达国家成员方保证依照 TRIPs 协议第 67 条提供技术协作,包括与其它相关政府间组织协力。
    ② 参见贺小勇:《论公共健康安全与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的协调》,载《政法论坛》2004 年第 4 期,第 114 页。
    ③《执行决议》附件对“制药领域生产能力的评估”中规定,一旦确认成员方的能力足以满足其自身需求,本制度不再适用。
     ① 参见郑成思:《商标国际保护中的若干问题》,http://www.legaltheory.com.cn/info.asp?id=348,(访问日期:2005 年 10 月 22 日)。
    ① 根据欧洲制药产业联盟(EFPIA,European Federation of Pharmaceutical Industries and Associations)的统计,数个欧盟国家的平行输入问题日趋严重,在药品平均定价较高的国家,如英国、荷兰、丹麦等,2002年从其它国家平行输入的药品销售额,已经分别占有其整体药品市场的 18%、12%、以及 11%;2002 年平行输入药品所影响的总收入已经高达 50 亿欧元,相当于将近 5%的欧洲总体药品市场额。另外 EFPIA 指出,平行进口药品虽使病人可购得较便宜的平行输入药品,却因流通途径变复杂,产生药品安全性的隐忧;而药品定价较低的国家,可能面临国内药品被大量平行输出,导致药品供应不足。平行进口药品严重影响所属药厂的利润,长期将可能排挤厂商的研发经费支出,对药厂进行新药研发能力将有所影响,使消费者权益受到损害。资料来源:洪 世 淇 ( 台 湾 ) 有 关 全 球 制 药 产 业 概 论 的 调 查 报 告 , 转 载 于 www.pws.stu.edu.tw/yjchen/TotalHP/Lab/Chen/courseothgers/Industry/94Areports/8Drugbio.doc, Jan.22, 2006.
    ② 参阅余劲松:《欧盟知识产权保护与货物自由流动原则》,载《国际经济交往法律问题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368-376 页。
    ①Article 30 (ex Article 36), The provisions of Articles 28 and 29 shall not preclude prohibitions or restrictions on imports, exports or goods in transit justified on grounds of……the protection of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property. Such prohibitions or restrictions shall not, however, constitute a means of arbitrary discrimination or a disguised restriction on trade between Member States., at http://europa.eu.int/eur-lex/en/treaties/dat/ec_cons_treaty_en.pdf., May.25, 2006.
    ② 参见孙文杰:《评欧盟竞争法与商标法的冲突及权利耗尽原则》, http://law.chinalawinfo.com/newlaw2002/SLC/slc.asp?gid=335567225&db=art&keyword=%E5%95%86%E6%A0%87%E6%B3%95, (访问日期:2005 年 11 月 25 日)。
    ① 第 28 和 29 条规定,成员国之间的进出口中禁止任何在成员国之间的对进出口商品的数量的限制以及任何具有相同效果的限制手段。第 30 条规定,28 和 29 条的禁止性规定不应包括因对“工商业产权”的合理的保护而使用的限制进出口手段,只要这一限制方法不构成一种垄断性的歧视或虚假限制。第 81 条规定,禁止任何反竞争的协议、安排或具体实践活动。第 82 条规定,禁止任何在整个或部分共同体市场中滥用优势地位建立的垄断。
    ② D.M.RAYBOULD,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Law Quarterly,Volume 33,Number 4,Pp.1081-1082.
    ③ James B. Kobak, 2005."Exhaus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Global Economy Journal,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Finance Association, vol. 5(1), page 5.
    ① Case 15/74, Centrafarm BV and de Peijper v. Sterling Drug Inc., [1974] ECR 1147,Ahmet T.KE?L?, The Role of Exhaus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in The Integration; Application of The Principle in The European Internal Market & Turkish Customs Union. at http://www.jura.uni-sb.de/turkish/AKesli2.html, Jan.25, 2006.
    ② Case16/74 Centrafarm v. Winthrop [1974]E.C.R.1183.,at http://eur-lex.europa.eu/smartapi/cgi/sga_doc?smartapi!celexplus!prod!CELEXnumdoc&lg=en&numdoc=61974J0016,Feb.12, 2006.
    ① 《商标指令》要求成员国据此修订本国商标法律。不过,该《指针》只是使成员国的商标法的部分条款趋于接近而并非完全统一。
    ② Article 7: Exhaustion of the rights conferred by a trade mark 1.The trade mark shall not entitle the proprietor to prohibit its use in relation to goods which have been put on the market in the Community under that trade mark by the proprietor or with his consent.
    ③ Silhouette International Schmied Gesellschaft mbH & Co. KG v. Hartlauer Handelsgesellschaft mbH, Case C-355/96, [1998] E.C.R. I-4799, [1998] 2 C.M.L.R. 953.转引自李寿双:《欧盟法视野中的平行进口与商标权问题:历史演变与最新发展》, http://www.chinalawinfo.com/research/academy/details.asp?lid=3896,(访问日期:2006 年 1 月 22 日)。
    ① 总检察官的分析意见详见 Frederick M. Abbott and D.W. Feer Verkade, The Silhouette of a Trojan Horse: Reflections on the Advocate General Jacobs’ Opinion in Silhouette v. Hartlauer, Bijblad bij De Industri¨ele Eigendom 111, Apr.16, 1998 and W. R. Cornish, Trade Marks: Portcullis for the EEA?,20 EIPR 172, May 1998.
    ② See Judgment of the Court, delivered on 16 July, 1998.参阅李寿双:《欧盟法视野中的平行进口与商标权问题:历史演变与最新发展》, http://www.chinalawinfo.com/research/academy/details.asp?lid=3896,(访问日期:2006 年 1 月 22 日)。
    ③ Patricia Egli, Juliane Kokott, Sebago Inc. and Ancienne Maison Dubois and Fils v. GB-Unic SA. Case C-173/98,Americ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Vol.94, No.2 (Apr., 2000), pp.386-391.
    ④ 例如英国,先前的两个相似案例 Revlon v. Cripps & Lee 案和 Colgate v. Markwell Finance (1990)案就是依据普通法原则,认为只要消费者不受欺骗即经销商需充分说明商品的产地和品质的不同(如有不同的话),就承认国际耗尽。
     ① Zino Davidoff v. A&G Imports (C-414/99) [2002] 1 CMLR 1,at http://www.wptn.com/imp_001_vol4is5.htm,Feb.21,2006; UK in Hot Water over Parallel Imports?, at http://www.jenkins-ip.com/mym/autumn1999/t_news08.htm, Feb. 21, 2006.
    ① Parallel Imports ?another view, at http://www.trademark-protection.net/publications/articles/article.asp?articleID=41, Feb.21, 2006.
    ② Parallel Importing: New Decision Finds Against Operators in the Grey Goods Market,at http://www.ashurst.com/doc.aspx?id_Content=985, Mar.10, 2006.
    ③ Goods imported for sale within the EEA - what constitutes a brand owner’s consent?, at http://www.iprights.com/ipresources/casewatchview.asp?CaseID=33, Mar.10, 2006.
    ① Paul Joseph and Justin Watts, Parallel imports from outside the EEA: CE marking does not constitute consent, Journal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 & Practice 2006 1(6):376-377. 该案还参阅孙文杰:《评欧盟竞争法与商标法的冲突及权利耗尽原则》, http://law.chinalawinfo.com/newlaw2002/SLC/slc.asp?gid=335567225&db=art&keyword=%E5%95%86%E6%A0%87%E6%B3%95, (访问日期:2005 年 11 月 25 日)。 李寿双:《欧盟法视野中的平行进口与商标权问题:历史演变与最新发展》, http://www.chinalawinfo.com/research/academy/details.asp?lid=3896,(访问日期:2006 年 1 月 22 日)。
    ② 参阅:陈谊:《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合同研究》,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年。
    ③ 参见陈洁、赵倩:《WTO 与知识产权法律实务》,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1 年第 1 版,第 235 页。
    ④ Claude E.Barfield and Mark A.Groombridge,The Economic Case for Copyright Owner Control over Parallel Imports, Journal of 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Volume 1 Page 903 - November 1998.
    ① 参见丁黎:《知识产权平行进口立法探析》, http://www.chinalawedu.com/news/2004_7/27/0956046831.htm,(访问日期:2005 年 10 月 28 日)。
    ① 参见王学彬:《国际技术贸易中的平行进口与知识产权保护》, http://www.genertec.com.cn/consultation/magazine/yanjiu_03.htm, (访问日期:2006 年 3 月 12 日)。
    ② 宋嘉:《美国专利侵权判定介绍》,at http://www.ppac.org.cn/lcontent.asp?c=82&cid=130&id=1748 ,(访问日期:2006 年 3 月 12 日)。
    ③ Fed Cir 2001,转引自:路炜《美国专利对国际商业的影响(下)》, http://www.istis.sh.cn/istis_old/hxys/zscq, (访问日期:2005 年 8 月 1 日);Philippe Signore and Pierre Michon,The Impact of U.S. Patents on International Business,Manag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MIP), Issue 144, p.28,at http://www.oblon.com/media/index.php?id=166, Mar.13, 2006.
    ④ Sergey Zaytsev,Parallel Imports in the Context of U.S. Patent Law,at serg.us/paper/parallel_imports.doc,Mar.10, 2006;Exhaustion of Rights,at http://www.iprsonline.org/unctadictsd/docs/RB_Part1_Nov_1.4_update.pdf,Mar.10, 2006.
    ① Sergey Zaytsev,Parallel Imports in the Context of U.S. Patent Law,at http://www.serg.us/paper/parallel_imports.doc,Mar.10, 2006.
    ② 即 1886 年的 Appolinaries Co. Ltd. v. Scherer 案。该案涉及 HUNYADI JANOS 牌的 Hungarian 瓶装矿泉水的进口。一家英国公司之前已取得该商标在英国和美国的独占使用权,并在美国注册。第三者从德国购买同样的矿泉水,又进口到美国,并以同种商标销售。原告因此以被告侵犯其商标权与构成不正当竞争诉至法院。第二巡回法院在处理该案时做出了支持平行进口的判决,并认为原告无权通过合同的方式创设其产品在一定地域的权利。参见左丹:《论知识产权的平行进口》,http://www.law-star.com/cac/4151.htm,(访问日期:2006年 1 月 17 日)。
    ① 如 1916 年发生了 Gretch 案[Fred Gretch Mfg. Co. v. Schoening, 238 F. 780 (CA 1 1916)],涉及到在德国制造的使用 ETERNELLE 商标的琴弦,琴弦由第三者进口,法院不认为这是侵权,理由是进口的是真品。Paul D. Supnik,The Bell and Howell Mamiya Case-Where Now Parallel Imports? at http://www.supnik.com/parallel.htm,Mar.15, 2006.
    ② Bourjois v. Katzel.,275 F. 539 (2d Cir.(1921);Trade-Mark Infringement: The Power of an American Trade-Mark Owner to Prevent the Importation of the Authentic Product Manufactured by a Foreign Company,Yale Law Journal,Vol.64,No.4 (Feb.,1955), pp. 557-568.
    ① 参见陆艳平:《从美国关税法看美国对商标平行进口问题的态度》, http://www.law-gun.com/Article_Show.asp?ArticleID=6332,(访问日期:2006 年 3 月 18 日)。
    ② §1114 (Section 32 of the Lanham Act). Remedies; infringement; innocent infringement by printers and publishers,at http://www.bitlaw.com/source/15usc/,Mar.15, 2006.
    ③ §1124 (Section 42 of the Lanham Act). Importation of goods bearing infringing marks or names forbidden,at http://www.bitlaw.com/source/15usc/,Mar.15, 2006.
    ① At http://www.cll.com/articles/article.cfm?articleid=12,Mar.15, 2006.
    ② Report by the Panel adopted on 7 November 1989, United States-Section 337 of the Tariff Act of 1930,(L/6439-36S/345),at http://www.worldtradelaw.net/reports/gattpanels/sec337.pdf,Mar.15, 2006.
    ③ Customs Regulations 19 CFR §133.23-Restrictions on importations of gray market articles, at http://www.cbp.gov/linkhandler/cgov/toolbox/legal/directives/2310-008a.ctt/2310-008a.doc, Mar.16, 2006.
    ④ At http://ecfr.gpoaccess.gov/cgi/t/text/text-idx?c=ecfr&sid=d2f4a4d51ea4cea6fb0d2a05f8548ff6&rgn=div5&view=text&node=19:1.0.1.1.27&idno=19#19:1.0.1.1.27.6.157.3, Mar.16, 2006.
    ① At http://ecfr.gpoaccess.gov/cgi/t/text/text-idx?c=ecfr&sid=d2f4a4d51ea4cea6fb0d2a05f8548ff6&rgn=div5&view=text&node=19:1.0.1.1.27&idno=19#19:1.0.1.1.27.6.157.3, Mar.16th,2006.
    ② 参阅宫振胜:《美国〈关税法〉第 526 条(a)款及其例外的历史演变》,载《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 4 期,第 65-69 页。Parallel Imports, at http://www.cooley.com/news/inthenews.aspx?id=37515720, Mar.16, 2006.
    ③ The Tariff Act Section 526(a), at http://www.cll.com/articles/article.cfm?articleid=12,Mar.15, 2006.
    ④ At http://thomas.loc.gov/cgi-bin/query/z?c101:H.R.3484.IH:, Mar.16, 2006.
    ① 参见宫振胜:《美国〈关税法〉第 526 条(a)款及其例外的历史演变》,载《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 4 期,第 66-67 页。
    ② 余翔:《实质性差别——美国商标权耗尽与平行进口法律演变及现行准则》,《国际贸易》2001 年第 3 期,第 46-48 页。
    ③ K Mart Corp. v. Cartier,Inc.,486 U.S. 281 (1988) 此案由保护美国商标完整联盟( Coalition to Preserve the Integrity of American Trademarks)和它的两个成员(Cartier Inc.和 Charles of the Ritz Group,Ltd.),于 1984 年向联邦地区法院提起针对美国、财政部长和海关委员会的诉讼。它们认为《海关规则》规则与 526条(a)款不一致,因此是无效的。进口产品的经销商 K mart 和 47th Street Photo 作为被告参与了诉讼。地区法院做出了支持《海关规则》的判决,认为该规则对 526 条(a)款的解释是合理的,与 526 条(a)款的制定目的相吻合。但上诉法院予以改判,撤销了地区法院关于规则是有效的判决。上诉法院采用分析法对海关署的行政决定进行了司法审查,并做出了如下的决定:一、当外国和美国的商标权人相互独立时,即 Katzel 案中的情况,平行进口应该被禁止;二、“联营企业”情形,即当美国商标权人是外国制造者的子公司、外国制造商是美国商标权人的海外子公司或分支机构时,平行进口将被允许;三、“授权使用”情形,即当外国制造商制造的商品 上 使 用 的 商 标 是 经 过 美 国 商 标 权 人 授 权 时 , 平 行 进 口 将 被 禁 止 。 At http://www.vlex.us/caselaw/U-S-Supreme-Court/K-mart-Corp-v-Cartier-Inc-486-U-S-281-1988/2100-19970628%2C01.html, Mar.17, 2006.
    ① Lever Bros. Co. v. United States, 877 F.2d 101 (C.A.D.C.1989), 206. 本案的案情如下:作为美国国内商品生产者的 Lever Bros.,是 Unilever United States,Inc.全资拥有的美国分支机构,荷兰 Unilever N. V.又全资拥有 Unilever United States,Inc.。进口的商品由 Lever U K 生产,它是英国的 Unilever PLC 的下属机构,Unilever PLC 又隶属于 Unilever N.V.。商标是一样的,但美国分支机构和英国分支机构生产的产品有实质不同。因为产品被做了个性化调整以适应特定国家的口味和条件。在英国生产的“Sunlight”牌洗盘子用清洁剂被设计的适合于矿物质含量高的水,在美国用起来不如美国本地的“Sunlight”产品。英国产的消毒肥皂用起来也和美国产的不一样。……有证据证明消费者混淆了产品质量,并向美国生产者抱怨,海关依据“关联例外”规则拒绝禁止进口,因为这两个公司间接隶属于同一实体,产品是“真的”,拒绝考虑消费者的混淆、产品之间的实质不同以及未经国内商标持有者的许可。联邦地区法院同意这种做法。然而,联邦上诉法院认为海关对法律的解释不符合它的目的、意图。上诉法院认为,《关税法》中的“关联例外”原则必须受到《兰哈姆法》第 42 条的限制,将英国子公司的产品在没有区别特征的情况下进口到美国会欺骗美国的消费者,导致美国消费者发生混淆、误解。因此,法院拒绝了“真品”辩解,理由是,从美国消费者的观点看,英国产品的不同使这些产品“不真”。最后判令海关禁止与国内商品有实质不同的“真品 ” 的 进 口 , 从 而 确 立 了 “ 关 联 例 外 ” 的 例 外 , 即 “ 实 质 不 同 例 外 ” 。 At http://www.ladas.com/BULLETINS/1999/0899Bulletin/US_CustomsGrayMarket.html,Mar.17, 2006.
    ② Original Appalachian Artworks, Inc. v. Granda Electronics, Inc. 816 F.2d 68(2d Cir.1987).
    ③ 例如,在 1997 年的“Martin’s Herend Imports, Inc. v. Diamond & Gem Trading USA,”Co.112 F.3d 1296,1299(5th Cir. 1997)案中,法院指出形状、图案和颜色的不同构成实质性差异,而进口商品是否属同一等级和质量则是不相干的。Herend 案的判决似乎给予美国商标权人最大的可能来禁止平行进口。Seth Lipner, Trademarked Goods and Their Gray Market Equivalents:Should Product Differences Result in the Barring of Unauthorized Goods from the U.S. Markets?,18 Hofstra L. Rev. 1029,1034 (1990)。有关美国以实质性差异为由禁止平行进口的其它案例,详见[美]林达·扎得拉、约瑟夫·巴塞斯达:《运用美国知识产权阻止平行进口》,张今译,载《外国法译评》2000 年第 1 期,第 31 页。
    ④ United States - New Customs Rule for Gray Market Goods to Protect Trademark Owners , at http://www.ladas.com/BULLETINS/1999/0899Bulletin/US_CustomsGrayMarket.html,Mar.18, 2006.
    ① Lever Bros. Co. v. United States, 877 F.2d 101 (C.A.D.C.1989), 206.
    ② William Hennessey. Recent Developments in Parallel Importation under U.S. Trademark Law -- The New“Lever”Rules. [DB/ OL].,at www. Bill’s Homepage.1999 - 08 - 02; Preventing parallel imports under other legal theories, at http://www.ladas.com/IPProperty/GrayMarket/GrayMa04.html#fnB53,Mar.18, 2006.
    ③ United States - New Customs Rule for Gray Market Goods to Protect Trademark Owners , at http://www.ladas.com/BULLETINS/1999/0899Bulletin/US_CustomsGrayMarket.html,Mar.18, 2006.
    ① 如美国特定碱性电池案中,请求人在美国和比利时注册了“劲量”(Duracell)商标,它允许比利时的子公司在比利时利用该商标销售电池,但并没有许可比利时的子公司将电池出口到美国。比利时的子公司在比利时销售的电池与母公司在美国销售的电池完全相同,但因为美元坚挺,比利时的电池价格要便宜得多。当比利时的子公司在比利时销售“劲量”电池时,一家进口商购买了电池,并将电池销售到了美国,与母公司销售的高价电池进行竞争。母公司基于 337 条款提出了救济请求。国际贸易委员会裁定这种平行进口的行为侵犯了请求人的商标权,因此违反了 337 条款。虽然国际贸易委员会签发了一项禁止进口令,但总统并不赞同上述裁定,并拒绝提供救济。
    ② (美)布鲁斯·E·克拉伯著:《美国对外贸易法和关税法》,蒋兆康等译,法律出版社 2000 年版。
    ③ 有关版权平行进口的内容,主要参考詹爱岚:《美国版权耗尽与平行进口立法及其司法实践解析》,载《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 年第 3 期第 84-86 页;托马斯、赫斯,张云(译)《对美国兰萨案的回顾和分析》,载《河北法学》2004 年第 5 期,第 109-112 页。
    ④ Section 8 - Powers of Congress,at http://www.usconstitution.net/const.html#A1Sec1,Mar.18, 2006.
    ⑤ Sec. 133.42 Infringing copies or phonorecords, at http://a257.g.akamaitech.net/7/257/2422/14mar20010800/edocket.access.gpo.gov/cfr_2002/aprqtr/19cfr133.42.htm,Mar.18, 2006.
    ① 第 106 条规定:“除受第 107 条至第 120 条之限制外,版权所有人依据本法享有从事及允许他人从事以下任何一项行为的专属权利:(1)使用版权作品制作复制品或录音制品;(2)根据版权作品创作演绎作品;(3)以销售或者其它转让所有权的方式,或者以出租、租赁或出借的方式向公众发行版权作品的复制品,或录音制品.” § 106. Exclusive rights in copyrighted works, at http://www.copyright.gov/title17/92chap1.html#109,Mar.18th,2006.根据该条,版权所有人对作品发行行为的控制体现在,不仅有权决定是否对作品进行发行,而且还有权决定作品的发行方和发行的方式方法。版权所有人通过该权利实现对作品发行的控制恰恰是第 106 条(3)设立的根本目的。
    ② 第 109 条(a)规定:尽管有第 106 条第(3)项的规定,依据本法合法制成的特定的复制件或录音制品的所有者,或者经该所有者授权的任何人,无须经版权所有者的许可,仍然有权出售或以其他方式处置该复制件或录音制品的占有权。§ 109. Limitations on exclusive rights: Effect of transfer of particular copy or phonorecord,at http://www.copyright.gov/title17/92chap1.html#109,Mar.18, 2006.
    ③ 第 602(a)规定:“未经本法规定的版权所有人许可,进口自美国境外获得的作品之复制品或录音制品,侵犯第 106 条规定的发行复制品或者录音制品专有权的,依第 501 条规定系可起诉的行为..” §602. Infringing importation of copies or phonorecords, at http://www.bitlaw.com/source/17usc/602.html,Mar.18, 2006.
    ④ Sec.133.42 Infringing copies or phonorecords., at http://a257.g.akamaitech.net/7/257/2422/14mar20010800/edocket.access.gpo.gov/cfr_2002/aprqtr/19cfr133.42.htm,Mar.18, 2006.
    ⑤ Bobbs-Merrill Co. v. Straus, 210 U.S. 339 (1908), athttp://www.answers.com/topic/first-sale-doctrine,Mar.18, 2006.
    ① Hearst Corporation v.Stark, 639 F. Supp. 970,United States District Court, N.D. California (1986). , at http://www.studentweb.law.ttu.edu/cochran/cochran/Cases%20&%20Readings/Copyright-UNT/hearst.htm, Mar.18, 2006.
    ② BMG Music v. Perez, 952 F.2d 318 (9th Cir. 1991), at http://palimpsest.stanford.edu/bytopic/intprop/ipwg/ipwg_fn.html, Mar.18, 2006.
    ③ Importation Provisions, at http://bar.austlii.edu.au/au/other/clrc/8/15.html,Mar.18, 2006.
    ④ 在 Parfums Givenchy, Inc. v.Drug Emporium, Inc., 38 F.3d 477 (9th Cir. 1994)—案中,原告对一个产品的包装盒设计拥有版权,该产品是法国制造的“Amarige”香水。被告是一家药品商店,未经授权便在美国经销带有版权的“Amarige”香水。药品商店经销的香水是在美国从第三者处购进,而该第三者是合法地从法国的 Givenechy 处购买后未经美国的 Givenechy 许可转口到美国的。第九巡回法院驳回了被告试图用首次销售原则维护其转销进口产品行为的辩解。指出,版权法第 602 条旨在给版权所有人提供强有力的保护,在不考虑销售问题的情况下,把进口行为视为对 106 条(3)中的销售权的侵权。被告还辩称,作为美国版权所有人的原告Givenechy 是法国 Givenechy 的子公司,因而用商标法和关税法类推,原告应无权禁止平行进口。第九巡回法院驳回了这一辩解,并指出:关税法和商标法保护国内利益的合理性不适用于版权法。版权法第 602 条规定本身和立法历史都无从表明,与国外厂商有从属关系的美国子公司的地位不同于其他美国版权人。在“Givenechy v.C&C Beauty Sales”案中,第九巡回法院再次重申了它的观点:首次销售原则对版权人的权利作了必要限制,但它并未要求版权人容忍侵权进口行为。否则,版权法第 602 条禁止侵权品进口就没有意义了。同时提出了支持上述观点的新的理论依据:未经授权而进口带有版权的产品,阻碍了经授权在美国发行的复制件实现其全部价值。United States - Copyright First Sale Defense Inapplicable to Gray Market Goods,at http://www.ladas.com/BULLETINS/1995/0495Bulletin/US_CopyrightFirstSaleDef.html, Mar.18, 2006.
    ① Sebastian International Inc. v. Consumer Contacts (PTY) Ltd., 847 F.2d 1093 (3d Cir.1988).
    ② 该案原告 Sebastian 在美国制作了版权标签并出口到海外,被告把带有版权标签的商品重新输入美国。
    ③ Quality King Distibutors,INC. v. L’Anza Research Int’l,INC.(96-1470)98 F.3d 1109.
    ④ 初审地区法院认为:被告用首次销售原则为侵权进口行为所作的辩护不能成立。因为首次销售原则仅仅适用于美国国内的合法制造和销售。被告 Quality King 不服地区法院判决,提出上诉。第九巡回法院维持了地区法院的判决。但强调指出,维持判决的依据不是“合法制造”,而是“全部价值”理论。即:首次销售原则的前提是假定版权所有人能够实现每一件授权复制品第一次出售的全部价值。但从国外进口的复制品破坏了这一前提条件,使版权所有人在国内销售可得的利润受到损失,尽管进口复制品来自于合法的首次销售。
    ① At http://supct.law.cornell.edu/supct/html/96-1470.ZS.html,Christopher A. Miller, Staff Writer,Supreme Court Upholds the First Sale Doctrine in Gray Market Cases., at http://www.bc.edu/bc_org/avp/law/st_org/iptf/headlines/content/1998040801.html,Mar.19th,2006.
    ② Lingo Corp. v. Topix, Inc., 2003 WL 223454. (S.D.N.Y.2003),原告 Lingo 是 Comet 生产的一种掌上语言翻译机在美国的独家代理商。在取得独家授权后,Lingo 在美国版权局对该掌上语言翻译机的产品说明和外包装进行了版权注册。被告 Topix 经原告授权在美国对该掌上语言翻译机的产品说明和外包装进行了版权注册,并经原告授权在美国对该翻译机进行网上销售和邮购业务。后由于双方在价格上产生争议,Lingo 便停止供货。Topix 随后便通过其它渠道从国外进口 Comet 生产的另一种价格低廉,除了颜色不同以外,其它无任何区别的掌上翻译机。Lingo 因此而陆续收到客户的投诉,便向纽约州地区法庭提起诉讼。原告 Lingo 诉称,被告 Topix从国外进口翻译机的行为,依据版权法第 602(a)构成对其进口权的侵犯,依据版权法第 501(a),同时还侵犯了其产品说明和包装上的版权。被告援引版权法第 109 条(a)首次销售原则来对抗原告的主张。原告则辩称,在侵权 产 品 产 自 国 外 的 前 提 下 , 首 次 销 售 原 则 便 不 能 适 用 。 法 院 最 终 支 持 了 原 告 的 主 张 。www.comml-iba.org/ak2004/piIBA04.pdf,Mar.19, 2006.
    ③ UMG Recordings Inc. v. Norwalk Distributors Inc. 68 USPQ 2d 1635 (C.D. Cal., March 13, 2003),, at,www.hhlaw.com/.../PublicationAttachment/ee9fa603-1bd8-4a4b-833b-cdebc1e6ed2d/709_00505030012Hogan.pdf,Mar.19, 2006.
    ① 2003 年,美国海关总署与其它 21 个政府部门组建成立美国国土安全部(Department of Homeland Security)。原海关总署在新的国土安全部下被拆分为海关及边境保护局(Bureau of Customs and Border Protection,CBP)和移民及海关执法局(Immigration and Customs Enforcement)。知识产权贸易边境保护业务划归海关及边境保护局。资料来源新华网: 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2-11/26/content_640502.htm,(访问日期:2006 年 3 月 20 日)。
    ② United States Customs Service(U.S.C.S) General Notice,at http://web2.westlaw.com/。(访问日期:2005 年 11 月 20 日)。
    ③ 仅仅数字电视在美国首次展示的一年之后,好莱坞和电子工业就开始面临电影的复制保护问题,以及通过下一代有线电视系统和无线系统数字传输的节目的复制保护问题的斗争。例如,2000 年 6 月 Sony 公司宣布当年秋天推出一批高级数字电视的计划由于设计加密芯片的困难而推迟了。为加密而进行“战争”的实质就是如何平衡版权人和需要家庭复制的用户之间的冲突。
    ④ Peer to peer(对等网络)。在 P2P 网络中,用户可以共享各种音频、视频文件以及应用程序。此前,Napster 软件仅仅提供 MP3 文件的共享服务。新的 P2P 软件,例如 Gnutella 允许用户共享任何类型的文件,包括 MP3﹑DVD﹑文本﹑图像、应用程序等,这样版权产业的各种数字产品就能够进入 P2P 网络了。2000 年以来,美国发生了数十件与 P2P 网络有关的法律诉讼。其中,Napster 案被美国版权界称为美国进入数字时代以来规模最大、影响最大的版权诉讼。美国主要的唱片公司、电影公司还卷入了针对 MP3.com、Scour.com、2600.com、Grokster.com、Streamcastnetworks.com、John Deep 等的侵权诉讼。上述案件中,多个被上诉到了巡回法院。John Deep 案则被上诉到了美国联邦最高法院。P2P 技术的文件共享能力极强。例如,Napster 网站在 2001 年 2月 12 日被判令停止 P2P 服务前,超过 4000 万用户免费下载了 Napster 软件并通过 Napster 网站的服务器搜寻MP3 文件。仅同年 2 月 10 日,该网站的一个服务器上就有将近 1 万人登录下载了 200 万个音乐文件。Napster曾经在法院承认高峰期每秒钟通过其 P2P 服务被非法传播的音乐文件达到了 10000 个。Grokster 的主席也曾公开承认,在该公司开通 P2P 业务的 20 个月中,每个月约有 1000 万用户参与了文件共享活动。其中有大量的音乐文件曾经被非法传播。尽管相关的版权侵权诉讼接连发生,但是 P2P 网络中的文件共享活动并没有被遏制。据严科集团(Yankee Group)估计,2001 年美国被共享的音频文件约 79 亿个。到 2004 年,这个数字将上升到114 亿 个 。 参 见 魏 衍 亮 : 《 国 际 网 络 音 乐 版 权 诉 讼 对 我 国 (P2P) 企 业 的 启 发 》 ,http://www.p2psky.com/market/article120.html,(访问日期:2005 年 11 月 20 日)。
    ① 参见魏衍亮:《国际网络音乐版权诉讼对我国(p2p)企业的启发》, http://www.p2psky.com/market/article120.html,(访问日期:2005 年 11 月 20 日)。
    ① 参见[美]林达·扎得拉、约瑟夫·巴塞斯达:《运用美国知识产权阻止平行进口》,张今译,载《外国法译评》2000 年第 1 期,第 28-34 页。
    ② Trade Marks, Fakes and Consumers,Select Committee on Trade and Industry Eighth Report,at http://www.parliament.the-stationery-office.co.uk/pa/cm199899/cmselect/cmtrdind/380/38007.htm ,Mar.21, 2006.
    ③ 参见孟祥娟:《版权侵权认定》,法律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238 页。转引自储敏:《平行进口的法律性质分析》,《现代法学》2001 年第 6 期,第 80 页。
    ① 参见徐飞:《经济一体化下的知识产权平行进口的法律规制》,载《 电子知识产权》2003 年第 1 期,第 48-51 页。
    ② 英国商标法第 4 条第 3 款(1)中明确规定:在贸易过程中,使用商标所有人或注册使用人原粘附在商品上或部分商品上的标志,成交后未予清除或除掉,或者其使用经过明示或默示同意,在这种情况下使用该商标不得认为是对商标专用权的侵犯。
    ③ 参见储敏:《平行进口的法律性质分析》,《现代法学》2001 年第 6 期,第 80 页。
    ④ Royaume-Uni,Vereinigtes Konigreich,AIPPI-REPORTS (United Kingdom),at http://www.aippi.org/reports/q156/gr-q156-United%20Kingdom-e.htm,April.10, 2006.
    ① GERMANY Patent Law,at https://www.jpo.go.jp/shiryou_e/s_sonota_e/fips_e/germany/pl/chap9.htm#part9,April.10, 2006.
    ② 参见王学彬:《国际技术贸易中的平行进口与知识产权保护》, http://www.genertec.com.cn/consultation/magazine/yanjiu_03.htm,(访问日期:2005 年 11 月 22 日)。
    ③ At http://www.ivir.nl/publications/cohen_jehoram/Cohen2.doc,April. 10,2006.
    ④At http://www.iuscomp.org/gla/statutes/UrhG.htm#17,April. 10,2006.
    ⑤ 参见王汝娟:《论我国商标产品平等进口的法律规制》,载《对外经贸实务》 2001 年第 10 期,第 11-13 页;王超、赵其一等:《论商标平行进口问题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载《商业研究》2003 年第 6 期,第 119-121 页。
    ⑥ Entscheidungen des Reichsgerichts in Zivilsachen RGZ 50,229(F.R.G.),Carl Baudenbacher,Trademark Law and Parallel Imports in Globalized World-Recent Developments in Europe with Special Regard to the Legal Situation in United States,Fordham International Law Journal 682(Mar.1999);Parallel import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at http://en.wikipedia.org/wiki/Parallel_import#Germany,Mar.22, 2006.
    ① Cinzano & Co. Gmbh v. Java Kaffeegeschaffe Gmbh & Co., Judgment of Feb. 2, 1973, Fed. Sup. Ct. (F.R.G.), reprinted in 4 Int‘l Rev.Indus. Prop. & Copyright L. [ⅡC] 432 (1973)。
    ② Bundesgerichtshof [BGH] Gewerblicher Rechtsschutzz und Urheberrecht [GUUR] 1983, 177。
    ③ 参 见 程 秀 强 : 《 与 商 标 权 有 关 的 国 际 货 物 贸 易 中 的 平 行 进 口 问 题 界 定 与 法 律 规 制 》 ,http://www.chinalawedu.com/news/2004_7%5C9%5C1636166104.htm,(访问日期:2005 年 10 月 15 日)。
    ④ Exhaustion and Parallel Import [DB/OL],at http://www./pmall.fplu.edu/ipcourses/arnold/,(访问日期:2005 年 10 月 15 日)。
    ⑤ 德国现行《商标法》的全称是《商标和其他标志保护法(商标法)》。该法制定于 1994 年 10 月 25 日,1995年 1 月 1 日生效。1996 年 7 月 24 日进行了修改,其修改部分于 1996 年 7 月 25 日生效,其中第 29 条第 3 款于1999 年 1 月 1 日生效。在现行法制定之前,实施的是 1968 年制定的《商标法》,1979 年和 1987 年曾进行过修改。http://www.hbhz.com/Article/Class3/foreignlaw/200606/20060628154037.shtml,(访问日期:2005年 10 月 15 日)。
    ⑥ At http://www.hbhz.com/Article/Class3/foreignlaw/200606/20060628154037.shtml,(访问日期:2005年 10 月 15 日)。
    ① 陈洁、赵倩:《WTO 与知识产权法律实务》,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1 年第 1 版,第 235 页。
    ② At http://www.hbhz.com/Article/Class3/foreignlaw/200606/20060628155140.shtml,(访问日期:2005年 10 月 15 日)。
    ③ French National assembly to approve copyright bill,at http://en.wikinews.org/wiki/March_against_new_French_copyright_law; What does the new French copyright bill do ?, at http://eucd.info/index.php?2006/06/30/335-what-does-the-new-french-copyright-bill-do, Mar.22,2006.
    ① Chanel SA v. EPA AG, BGE 122 III 469,at http://www.bger.ch/?ds=buge&maptype=doc&doctype=doc&&mapfile=de/doc/1996/doc_de_1996_BGE_122_III_469.html&d=doc_de_1996_BGE_122_III_469, April. 10,2006.
    ② 新的商标法规定:注册商标的所有人应有专有权来阻止所有第三方未经其同意在交易过程中对与已获商标注册的货物或服务相同或类似的货物或服务使用相同或类似的标记,如果这种使用可能会产生混淆。若对相同货物或服务使用了相同的标记,则应推定为存在混淆的可能。上述权利不应损害任何现有的优先权,也不应影响各成员以使用为基础授予权利的权利。
    ③ Imprafot AG v. Nintendo Co., BGE 124 III 321,at http://www.bger.ch/?ds=buge&maptype=doc&doctype=doc&&mapfile=de/doc/1998/doc_de_1998_BGE_124_III_321.html&d=doc_de_1998_BGE_124_III_321, April.10, 2006.
    ① Kodak SA v. Jumbo Markt AG, BGE 126 III 129,at http://www.bger.ch/?ds=buge&maptype=doc&doctype=doc&&mapfile=de/doc/2000/doc_de_2000_BGE_126_III_129.html&d=doc_de_2000_BGE_126_III_129,April.10, 2006.
    ② At http://www.ige.ch/E/jurinfo/j100.shtm#a07,April.10,2006.
    ③ Dr. Cyrill P. Rigamonti, Esq.,Parallel Imports in Switzerland,at http://jurist.law.pitt.edu/world/swisscor6.htm,June 10, 2006
    ① Mag Instrument Inc v. California Trading Company Norway, ulsteen. Advisory Opinion of the EFTA Court Dec 3, 1997[DB/OL]., at http://www.cbs.dk/depart2ments/matsamlinger/imm/E1997-002.htm,(访问日期:2005 年 10 月 10 日。)
    ② 日本《版权法》Article 26bis. (2) (iv), at http://www.cric.or.jp/cric_e/clj/cl2_1.html#cl2_1+A26bis, Jinzo Fujino,Parallel Import into Japan Carry a Duty of Care,at http://www.ngb.co.jp/english/news/2003/200312.html,May 22, 2006.
    ① Parallel import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at http://en.wikipedia.org/wiki/Parallel_import#Japan,May 22, 2006.
    ② Yoshitaka Sonoda,Sonoda & Kobayashi,Japan Recent Developments in IP Law,at www.buildingipvalue.com/06AP/322_325.htm - 17k,May 22, 2006.
    ③ 见日本《商标法》第 2 条第 3 款(2)。
    ④ 该案中的 schulyro 公司是派克笔在日本的独家经销商,并将派克笔商标在日本注册登记。当第三者从香港进口派克笔时,schulyro 向地方法院申请禁止派克笔的进口。法院最终判决第三者胜诉,这一结论最后得到日本最 高 法 院 的 确 认 。 Jinzo Fujino , Parallel Import into Japan Carry a Duty of Care , at http://www.ngb.co.jp/english/news/2003/200312.html,May 22,2006.
    ① 孙颖:《平行进口与知识产权保护之冲突及其法律调控》,载《政法论坛》1999 年第 3 期,第 61 页。
    ② 参见杨翰辉、胡刚、陈三坤编著:《WTO 与中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冲突与规避》,中国城市出版社 2001 年第 1版,第 459 页。
    ③ 参见万政伟:《论商标平行进口的负面影响及对策》,载《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 年第 1 期,第 42-48 页;龙著华:《记商标平行进口》,载《国际经贸探索》2003 年第 3 期 ,第 53-56 页。 韩建霞:《商标权穷竭问题研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国际商务版》2003 年第 3 期,第 71-74 页。
    ④ 王传丽:《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问题--析商标权与灰色市场进口》,载《政法论坛》1995 年第 1 期,第72 页。
    ① 本节有关《关于流通和交易惯例的独占禁止法指导方针》的资料参考王凌红:《日本平行进口与反垄断法》,http://www.cniplaw.net/infoview.asp?infosid=112,(访问日期:2005 年 10 月 5 日)。
    ① K.K. Three-M v. Hit Union K.K. and K.K. Senken Shimbunsha, 1817 Hanreijiho,33, 1117 Hanreitaimuzu 216 (Sup. Ct. Feb.27, 2003). Makoto Endo, New Japanese Rules regarding Parallel Import of Trademarked Goods, at http://www.law.washington.edu/casrip/Newsletter/Vol10/newsv10i3jp1.pdf ; Jinzo Fujino , Parallel Import into Japan Carry a Duty of Care,at http://www.ngb.co.jp/english/news/2003/200312.html,May 22, 2006.
    ② Yoshitaka Sonoda,Sonoda & Kobayashi,Japan Recent Developments in IP Law,at http: //www.buildingipvalue.com/06AP/322_325.htm - 17k,May 22, 2006.
    ③ Jinzo Fujino,Parallel Import into Japan Carry a Duty of Care,at http://www.ngb.co.jp/english/news/2003/200312.html; at http://www.atrip.org/upload/files/activities/tokyo2003/s04-Endo_gra.ppt;May 22, 2006.
    ④ 该案中,原告(美国法人)对保龄球自动球柱竖立装置技术在日本和澳大利亚分别享有专利权。该争议产品是原告授权其专利许可人在澳大利亚制造并限于澳大利亚销售的装置。被告(日本法人)购买了该装置的二手货后在日本经营的保龄球场中投入使用。于是原告基于其日本专利权对被告提出了停止使用的请求。被告在该案中以“国际用尽论”抗辩。大阪地方法院认为:各国专利权是依据各国不同的专利法所赋予的权利。因此,其效力范围仅限于该国领土内(地域性原则)。当同一发明在两个以上国家被予以核准授权后,这些专利权是作为不同权利内容而相互独立成立、并行存在的。因此,由某一国家的专利权所产生的事件并不能影响他国专利 权 的 效 力 ( 专 利 独 立 原 则 ) 。 参 见 王 凌 红 : 《 日 本 平 行 进 口 与 反 垄 断 法 》 ,http://www.cniplaw.net/infoview.asp?infosid=112,(访问日期:2005 年 10 月 5 日)。
    ① 参阅刘立平:《再谈专利产品的平行进口与专利权的国际用尽论----析日本最高法院 1997 年 7 月 1 日“BBS铝制车轮三审判决案”》,载《专利法研究(1998)》,专利文献出版社 1998 年 12 月第 1 版,第 64-78 页;Jinzo Fujino,Parallel Imports of Patented Goods,at http://www.okuyama.com/c3v01ok.htm; Japan - Infringement of Patents by Parallel Imports,at http://www.ladas.com/BULLETINS/1997/1297Bulletin/Japan_PatInfrgParImports.html,May 22, 2006.
    ② Patent Litigation in Japan ,at http://www.ladas.com/Litigation/ForeignPatentLitigation/Japan_Patent_Litigation.html, May 22, 2006.
    ① 国内用尽的根据有三种:(1)防止阻碍商品的自由流通,确保交易安全;(2)销售合同当事人间合理的意思推定以及专利权人的默示许可;(3)禁止专利权人双重获利。
    ② 何谓“与专利权人可同等对待的人”,判决中并未予以明确,只是举例说,即使是子公司或者关联公司,在由其转让专利产品时,效果与专利权人自身转让专利产品是相同的。例如,除了由全部投资的母公司经营管理的子公司之外,在企业集团中,专利权的拥有、管理和专利产品的制造、销售由不同公司分别承担时,制造、销售公司也属于“与专利权人可同等对待的人”。
    ③ [日]最高裁判所 1997 年 7 月 1 日判决,见民事判例集 51 卷 6 号 2303 页。转引自王凌红:《日本平行进口与反垄断法》,http://www.cniplaw.net/infoview.asp?infosid=112,(访问日期:2005 年 10 月 5 日)。
    ④ 参见(日)三村量一著,张玲译:《对平行进口可否行使禁止请求权——日本最高法院 1997 年 7 月 1 日第三小法庭判决》,载《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 年第 3 期,第 52-55 页。
    ① Yoshitaka Sonoda,Sonoda & Kobayashi,Japan Recent Developments in IP Law,at www.buildingipvalue.com/06AP/322_325.htm - 17k,May 22, 2006.
    ② 参见(日)三村量一著,张玲译:《对平行进口可否行使禁止请求权——日本最高法院 1997 年 7 月 1 日第三小法庭判决》,载《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 年第 3 期,第 52-55 页。
    ① 日本自 2002 年 3 月“知识产权战略会议”第一次会议的召开后,确立了《知识产权战略大纲》。国会于 2002年 11 月通过了《知识产权基本法》,并于 2003 年 3 月成立了知识产权战略本部。到 2003 年 7 月制定了具体切实的《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应用的推进计划》,只用了短短的 1 年 4 个月的时间实现了“知识产权立国”战略政策的转变。有关该战略的具体举措详见:《日本的知识产权战略(下)》载《科技日报》2005 年 12 月 8日,或访问网站:http://www.cutech.edu.cn/ShowArticle.asp?ArticleID=12060。
    ② Laurent Dubois, The Situation of Counterfeiting in Japan, at http://www.eujapan.com/roundtable/presentation_dubois2_06.pdf, May 25, 2006.
    ③ Ian G Betts and Wayne M Condon, International Exhaustion of Industrial Property Rights, at http://www.aippi.org/reports/q156/gr-q156-Australia-e.htm,Aug.10,2006.
    ① (1871) LR 6 Ch App 239. Intellectual Property Licensing, at http://www.singaporelaw.sg/File/iplicense.html, Aug.10, 2006.
    ② Revlon Inc. v Cripps Limited [1980] FSR 85.在该案中,英国上诉法院认为,如果商标被商标权人的国外公司在外国使用,第三人进口了使用该商标的产品的行为不构成商标侵权,只要该产品是真品。Ian G Betts and Wayne M Condon, International Exhaustion of Industrial Property Rights, at http://www.aippi.org/reports/q156/gr-q156-Australia-e.htm, Aug.10, 2006.
    ③ [1911] AC 336. Ian G Betts and Wayne M Condon, International Exhaustion of Industrial Property Rights, at http://www.aippi.org/reports/q156/gr-q156-Australia-e.htm, Aug.10, 2006.
    ① Christopher Heath,Parallel Imports and International Trade,at http://www.wipo.int/sme/en/activities/meetings/pdf/atrip_gva_99_6.pdf, Aug.10,2006.
    ② (1883) 25 Ch.D 1 (CA),at www.library.uow.edu.au/adt-NWU/uploads/approved/adt-NWU20060724.115002/public/02Whole.pdf, Aug. 10,2006.
    ③ (1883) 25 Ch.D 1 (CA),at www.library.uow.edu.au/adt-NWU/uploads/approved/adt-NWU20060724.115002/public/02Whole.pdf, Aug. 10,2006.
    ④ See Ian G Betts and Wayne M Condon, International Exhaustion of Industrial Property Rights, at http://www.aippi.org/reports/q156/gr-q156-Australia-e.htm, Aug. 10, 2006.
    ⑤ Trade Makes Act 1995 – Sect.123, at http://austlii.law.uts.edu.au/au/legis/cth/consol_act/tma1995121/s123.html, Aug. 10, 2006.
    ⑥ 参见谈建俊:《试论相同商标商品的平行进口问题》 ,载《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 年 第 1 期,第 43-47 页。
    ① At http://austlii.law.uts.edu.au/au/legis/cth/consol_act/tma1995121/s6.html#similar_goods, Aug. 10, 2006.
    ② Avel Pty Ltd.v. Multicoin Amusements Pty Ltd.([1990] 65 ALJR 179), at http://www.computerlaw.com.au/austswlic.html#Avel, Aug.10, 2006.
    ① Australia - Copyright and Parallel Imports, at http://www.ladas.com/BULLETINS/1999/0399Bulletin/Australia_CopyrightParImpt.html, Aug.10, 2006. Software parallel import laws (archived), at http://www.choice.com.au/viewArticle.aspx?id=103803&catId=100408&tid=100008&p=1&title=Software+parallel+import+laws+(archived), Aug.10, 2006.
    ① See www.ipcr.gov.au, Aug.12, 2006.
    ② Plant Breeder’s Rights Act 1994 – Sect.23, at http://www.austlii.edu.au/au/legis/cth/consol_act/pbra1994222/s23.html, Aug.13, 2006.
    ③ http://bar.austlii.edu.au/au/legis/cth/consol_act/cla1989203/, Aug.13, 2006.
    ① generalHome.nsf/Page/Speeches_2001_Speeches_Copyright_Amendment_Parallel_Importation_Bill_2001 Aug.13, 2006.
    ② Record companies accused of anti-competitive behavior, at http://www.necg.com.au/issues_CDs.shtml; http://www.accc.gov.au/content/index.phtml/tag/NewsReleasesByTopicByYear/fromItemId/622289/endYear/2003/startYear/2001/topicItemId/622289; Copyright Reform: Parallel Importation of Software Products, at http://www.tisn.gov.au/agd/WWW/rwpattach.nsf/viewasattachmentPersonal/(A0E22772974CC5513F69378CCFFF57C2)~SoftwarefactSheet.pdf/$file/SoftwarefactSheet.pdf; Ian G Betts and Wayne M Condon, International Exhaustion of Industrial Property Rights, at http://www.aippi.org/reports/q156/gr-q156-Australia-e.htm, Aug.10, 2006.
    ① 参阅杨晨、马晓平:《专利商品平行进口取向的经贸探析》,载《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1 年第 2 期,第 71页。
    ① 参见刘静华:《平行进口的商标侵权与我外贸企业应采取的对策》,载《 山东对外经贸》1998 年第 12 期,第32-33 页。
    ② 再如日本“Fred Perry”案中平行进口的产品就是从我国出口到日本后,引发商标平行进口的诉讼。 该案的内容详见第五章第三节“日本有关平行进口的立法与实践”部分。
    ① 本文有关该案资料主要参阅吴建创:《从力士香皂商标案看“平行进口”》,载《中国知识产权报》,2000年 6 月 9 日第 2 版。
    ① 参见吴建创:《从力士香皂商标案看“平行进口”》,载《中国知识产权报》,2000 年 6 月 9 日第 2 版。
    ① 我国《商标法》第 26 条第 1 款。
    ② 参见:郑成思《反不正当竞争——知识产权的附加保护》, http://www.iolaw.org.cn/shownews.asp?id=4017, (访问日期:2006 年 7 月 5 日)。
    ③ 同上注。
     ① 详见邵明艳:《如何看待商标的平行进口引发的商标平行进口问题初探》,载《国际商报》2003 年 10 月 13日。转引自 http://www.fayang.com/Article_Show.asp?ArticleID=4155,(访问日期:2006 年 4 月 5 日)。
    ① 参见许要强、侯仰坤、余瑞涛:《浅析“商标平行进口”立法的必要性及应注意的问题》, http://www.marketbook.net/,(访问日期:2005 年 11 月 15 日)。
    ② 参考:《一个应当引起关注的话题》,http://www.rtm.com.cn/luntan/xianrenzhilu/xian05.htm,(访问日期:2005 年 11 月 15 日)。
    ① 参见谭启平:《论平行进口中的知识产权问题》, http://www.chinalawedu.com/news/2004%5C11%5Cma018628364310211400211552.html,(访问日期:2006 年 1月 15 日)。
    ② 何越峰:《什么是专利权人的“专利产品进口权”?》载《科学日报》2001 年 11 月 10 日, http://www.ntem.com.cn/kjjx1/1113_zsc_2.htm,(访问日期:2006 年 1 月 15 日)。
    ③ 参见谭启平:《论平行进口中的知识产权问题》, http://www.chinalawedu.com/news/2004%5C11%5Cma018628364310211400211552.html,(访问日期:2006 年 1月 15 日)。
    ① 参见叶琏刚:《再论平行进口立法--与王凌红商榷》,http://www.netlawcn.com/second/content.asp?no=1550,(访问日期:2006 年 8 月 30 日)。
    ② 《专利法》第 12 条的规定,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实施他人专利的,应当与专利权人订立书面实施许可合同,向专利权人支付专利使用费。被许可人无权允许合同规定以外的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实施该专利。
    ③ 参阅赵舒卿:《论专利产品平行进口的合法性》,载《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 年第2 期,第 66-69 页。
    ① 陆林辉:《平行进口构成侵权——“鼠标”外观设计专利侵权纠纷》,http://www.sipa.gov.cn/detail.asp?doc_id=1320,(访问日期:2006 年 3 月 30 日)。
    ① 参见《〈涉及公共健康问题的专利实施强制许可办法〉解读》,原载《中国知识产权报》2005 年 11 月 30 日,http://www.sipo.gov.cn/sipo/flfg/bmgz/t20051129_61461.htm, (访问日期:2006 年 1 月 30 日)。
    ① 同上注。
    ② 同上注。
    ① 郑成思:《国际知识产权保护和我国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http://www.edu.cn/zhuan_jia_ping_shu_1113/20060731/t20060731_190505.shtml,(访问日期:2006 年 8月 30 日)。
    ② 参见《治疗禽流感专利药物问题再次成为热点 有关专家呼吁尽快通过国内立法落实多哈宣言》, http://www.legalinfo.gov.cn/misc/2005-11/15/content_219375.htm,(访问日期:2006 年 1 月 15 日。)
    ③ 史帝芬·霍金的《时间简史》、刘易斯·托马斯的《细胞生命的理赞》、罗杰·彭罗斯的《皇帝新脑》等关于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世界名著,创造了中国科普书热销的全新纪录。1996 年比尔·盖茨的《未来之路》中文版在京出版,当年就发行了 40 万册。再如,萨谬尔森的《经济学》在我国相继出版过其第十版、第十二版、第十四版和第十六版,最新版本出版后一个星期就订购出一万册。转引自许刚:《版权贸易与中国图书》,载于《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 年 1 月 15 日第七版。
    ① 《实施国际著作权条约的规定 中国政府与美国政府关于保护知识产权的谅解备忘录》,http://www.baic.gov.cn/gcs/tjc/netlaw/zhishi/law-3-6.htm, (访问日期:2005 年 11 月 20 日)。
    ② 参见:《解析音像制品进口状况 品种结构有大变化》, http://www.wapav.com/shownews.asp?news_id=20 ,(访问日期:2005 年 11 月 20 日)。
    ① http://www.ccnt.gov.cn/ggl/t20050915_3611.htm,(访问日期:2005 年 11 月 25 日)。
    ② http://www.xbwhjc.gansu.gov.cn/flfg/show.asp?id=79, (访问日期:2005 年 11 月 25 日)。
    ③ 参见《关于加强和改进音像制品进口管理的通知》第 4、第 5、第 6 条。
    ① 参见周正:《狙击数字化侵权》,赛迪网,http://media.ccidnet.com/art/2651/20060220/433267_1.html,(访问日期:2006 年 3 月 25 日)。
    ① 该条例第 24 条规定,“受保护的布图设计、含有该布图设计的集成电路或者含有该集成电路的物品,由布图设计权利人或者经其许可投放市场后,他人再次商业利用的,可以不经布图设计权利人许可,并不向其支付报酬。”第 2 条规定,商业利用是指“为商业目的进口、销售或者以其他方式提供受保护的布图设计…的行为”。
    ① 参阅韩建霞:《平行进口的法律经济分析》,载《商务与法律》2002 年第 6 期,第 25-28 页。曲三强:《平行进口与我国知识产权保护》,http://article.chinalawinfo.com/article/user/article_display.asp?ArticleID=24480,(访问日期:2006年 4 月 25 日)。
    ① 郭禾:《中国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保护评述》,http://www.nipso.cn/gnwzscqxx/jcdlbtse/t20060331_68292.asp,(访问日期:2006 年 4 月 25 日)。
    ① 国际社会对何谓“紧急状态”的理解目前也还存在争议。就在多哈会议召开前几个月,当美国被炭疽病闹得人心惶惶、需要从德国拜耳公司扩大进口治疗炭疽病的特效药——“西普罗”时,美国就正式要求拜耳公司把“西普罗”的价格降到每片一美元以下,否则美国将动用“紧急状态”条款去采购廉价的仿制品。拜耳公司最后不得不同美国达成协议,把“西普罗”的价格降到每片一美元以下,而“西普罗”的正常零售价是每片 5~7美元。当时美国所谓的“紧急状态”指的是美国患炭疽病的人数在增加,其实美国发现的炭疽病患者总共还不到 20 名。我国能否实施强制许可,取决于国家是否出现“重大疫情、危及公众健康安全”。以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与我国 13 亿的人口基数相比,还不足以构成“公共健康危机”。其他的为 TRIPs 协议所规定的传染性疾病,如疟疾、肺结核的情况与此类似。怎么理解 TRIPs 协议的规定,充分发挥其作用,需要我国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① 据卫生部 2006 年 8 月 14 日的消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又确诊一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患者死亡。2005 年 12 月初,亚行在《禽流感对亚洲经济的潜在影响》报告中指出,禽流感可能导致亚洲地区(除日本外)的经济损失达到 990 亿-2830 亿美元。根据亚行的研究,尽管禽流感在华演变成流行性疾病的可能性不大,但一旦成真,中国经济将遭到重创,损失额在 280 亿-870 亿美元,相当于中国 GDP 的 1.7%-5.3%。卫生部网站,http://www.sina.com.cn;http://news.sina.com.cn/z/ozbfqlg/index.shtml,(访问日期:2006 年 10 月 25日)。
    ① Parallel Importing in New Zealand, at http://www.med.govt.nz/templates/Page_1230.aspx,The Impact of Parallel Imports on New Zealand's Creative Industries, at http://www.med.govt.nz/templates/Page_5662.aspx,Feb.12, 2006.
    ① 参见丁黎:《知识产权平行进口立法探析》,载《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1 年第 3 期,第 76-79 页。
    ② 参阅韩建霞:《平行进口的法律经济分析》,载《商务与法律》2002 年第 6 期,第 25-28 页。
     ① 参见张辉、姚东辉:《平行进口的发展机理研究》,载《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 年第 3 期,第 14-16 页。
    ① 参见张辉、姚东辉:《平行进口的发展机理研究》,载《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 年第 3 期,第 14-16 页。
    ② 以我国版权领域为例,2004 年是入世承诺对出版物市场保护过渡期的最后一年。到 2004 年 12 月,我国对外商进入出版物分销的限制全部取消,对民营书业进入出版物分销领域的限制亦已基本取消。2004 年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了 13 家具有出版物总发行权的股份制公司,批准了 13 家外商投资图书、报纸、期刊分销企业。同时,在出版领域的开放力度也有所增强。2004 年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了 8 种杂志的中外期刊版权合作项目,批准了外商投资印刷企业 55 家,总投资额 1.33 亿美元。资料来源《2004 年中国图书业发展报告》,http://www.china.org.cn/chinese/zhuanti/chuanmei/903491.htm, (访问日期:2005 年 12 月 28 日)。
    ① 以上内容参阅李志弘:《论入世后我国平行进口的发展趋势和应对策略》,载《国际贸易问题》2002 年第 7 期,第 9-13 页。
    ① 参阅王红珊:《平行进口海关规制的研究》,载《华东经济管理》2004 年第 5 期,第 95-98 页。
    1、郑成思著:《知识产权论》,法律出版社 1998 年版。
    2、张乃根著:《国际贸易的知识产权法》,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
    3、陈洁、赵倩著:《WTO 与知识产权法律实务》,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1 年版。
    4、邵景春著:《欧洲联盟的法律与制度》,人民法院出版社 1999 年版。
    5、刘华著:《知识产权制度的理性与绩效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年版。
    6、黄晖著:《驰名商标和著名商标的法律保护》,法律出版社 2001 年版。
    7、吴汉东、胡开忠著:《无形财产权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 2001 年版。
    8、陈昌柏:《知识产权法战略》,科技出版社 1999 年版。
    9、王伟光著:《利益论》,人民出版社 2001 年版。
    10、郑成思著:《知识产权与国际贸易》,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
    11、郑成思著:《版权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7 年版。
    12、尹新天著:《专利权的保护》,专利文献出版社 1998 年版。
    13、陈绍荣著,《国际技术转让理论与实践》,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4、郭庆存著:《知识产权法》,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5、王泽鉴:《民法物权》(第二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6、[美]布鲁斯·E·克拉伯著:《美国对外贸易法和关税法》,蒋兆康等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17、[美]阿瑟·R·米勒、迈克尔·H·戴维斯:《知识产权概要》,周林、孙建红、张灏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 年版。
    18、[美]查尔斯·R·麦克马尼斯:《不公平贸易行为概论》,陈宗胜、王利华、候利宏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19、[德]M·雷秉德:《著作权法》,张恩民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1、王传丽主编:《国际经济法案例评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
    2、曹建明、陈治东主编:《国际经济法专论》(第五卷),法律出版社 2000年版。
    3、陈治东、朱榄叶主编:《国际经济法学》,法律出版社 1999 年版。
    4、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编著:《规制知识产权的权利行使》,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4 年版。
    5、杨翰辉、胡刚、陈三坤编著:《WTO 与中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冲突与规避》,中国城市出版社 2001 年。
    6、李冬梅编著:《知识产权法学》,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0 年版。
    7、张俊浩主编:《民法学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7 年版。
    8、刘春田主编:《知识产权法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4 年版。
    9、冯小青主编:《知识产权法前言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10、何家弘主编:《当代美国法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1 年版。
    1、蔡宝刚:《阻却知识产权平行进口的立法思考》,载《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8 年第 6 期。
    2、丽敏:《新课题:国际贸易中的平行进口》,载《中国律师》1997 年第 8期。
    3、储敏:《平行进口的法律性质分析》,载《现代法学》2001 年第 6 期。
    4、余翔:《专利权的穷竭与专利产品的平行进口——欧共体法律、实践及相关理论剖析》,载《国际贸易问题》2000 年第 6 期。
    5、余翔:《实质性差别——美国商标权耗尽与平行进口法律演变及现行准则》,载《国际贸易》2001 年第 3 期。
    6、王传丽:《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问题--析商标权与灰色市场进口》,载《政法论坛》1995 年第 1 期。
    7、南振兴:《试论“平行进口”中的商标法律问题》,载《国际贸易问题》1995年第 1 期。
    8、张今:《平行进口法律问题研究》,载《政法论坛》(中国政法大学学报)1999 年第 3 期。
    9、李敏:《版权领域的平行进口》,载《国际经贸》1996 年第 9 期。
    10、李敏:《版权领域的平行进口》,载《国际贸易》1996 年第 9 期。
    11、莫纪平、谈建俊:《商标权领域中的平行进口问题探析》,载《当代法学》2000 年第 2 期。
    12、耿文英:《韩国新规定允许平行进口》,载《世界知识产权动态》1996 年第 2 期。
    13、杨晨、马晓平:《专利商品平行进口取向的经贸探析》,载《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1 年第 2 期。
    14、孙皓琛:《WTO 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中的知识产权议题》,载《知识产权》2002 年第 4 期。
    15、王海峰:《平行进口之专利侵权及其法律救济措施》,载《知识产权》1999年第 6 期。
    16、孙国华、黄金华:《论法律上的利益选择》,载《法律科学》1995 年第 4期。
    17、韦之:《论不正当竞争法与知识产权法的关系》,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 年第 6 期。
    18、张今:《论商标法上的权利限制》,载《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9 年第 3 期。
    19、直乾、方晓:《另辟蹊径 巧解难题——论我国如何应对商标权的平行进口问题》,载《国际经贸》1999 年第 6 期。
    20、孙颖:《平行进口与知识产权保护之冲突及其法律调控》,载《政法论坛》1999 年第 3 期。
    21、宫振胜:《平行进口指称对象初探》,载《中共青岛市委党校 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4 年第 5 期。
    22、蔡英文:《公平交易法与智慧财产权》,载(台)《政大法律评论》1991年 12 月。
    23、马放:《关于专利权用尽原则的几个问题》,载《知识产权》1998 年第 6 期。
    24、丁黎:《知识产权平行进口立法探析》,载《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1 年第 3 期。
    25、程国平:《国际贸易中的灰色市场问题研究》,载《外国经济与管理》1998年第 8 期。
    26、陈德照:《TRIPs与公共健康问题》,载《世界知识》2003 年第 18 期。
    27、王秋华:《平行进口与商标权保护》,载《当代法学》2002 年第 11 期。
    28、张今:《欧盟平行进口与商标权保护的新进展》,载《中华商标》2001 年第4 期。
    29、徐中强:《关于先用权若干问题的研究》,载《中国专利与商标》2005 年第1 期。
    30、谭启平:《论平行进口中的知识产权问题》,载《现代法学》2003 年第 8 期。
    31、韦晓云:《专利侵权中先用权抗辩问题研究》,载《电子知识产权》2005 年第 2 期。
    32、兰宜生:《国际灰色市场》,载《国际贸易问题》2001 年第 4 期。
    33、阎桂贞:《关于商标领域的平行进口》,载《中华商标》1999 年第 2 期。
    34、柯湘:《反向假冒商标行为及其法律规制》,载《中华商标》2000 年第 5期。
    35、龙著华:《论国际贸易中的商标权保护》,载《国际经贸探索》2001 年第 1期。
    36、管敏正:《试论平行进口的合法性及其趋势》,载《山东法学》1997 年第 3期。
    37、贺小勇:《论公共健康安全与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的协调》,载《政法论坛》2004 年第 4 期。
    38、方明:《试论版权贸易与货物贸易中的平行进口问题》,载《学海》1998年第 4 期。
    39、王志刚:《平行进口的竞争法律分析》,载《当代法学》2002 年第 3 期。
    40、刘永伟:《权利穷竭普遍性谈》,载《知识产权》2001 年第 1 期。
    41、卢少杰:《论国际版权保护中权利穷竭的地域性及平行进口》,载《知识产权》1998 年第 2 期。
    42、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艾滋病流行进展》,载《WTO经济导刊》,2003 年 3 月号。
    43、刘学坚:《平行进口的“合法性”质疑》,载《山东法学》1999 年第 1 期。
    44、王汝娟:《论我国商标产品平行进口的法律规制》,载《对外经贸实务》2001年第 10 期。
    45、李晓芳:《对版权平行进口问题的法律研究――兼论数字时代版权平行进口问题的发展》,载《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 16 卷第 4 期。
    46、李小伟:《论平行进口与商标权的关系》,载《中国专利与商标》1996 年第 2 期。
    47、苗海刚:《论我国商标平行进口的法律规制——从一起商标平行进口侵权纠纷案谈起》,载《当代法学》2001 年第 3 期。
    48、李有星、万政伟:《论商标平行进口中存在的冲突与协调》,载《商业经济与管理》2001 年第 11 期。
    49、郭玲:《商标商品平行进口若干法律问题探析》,载《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 年第 1 期。
    50、宋红松、刘君:《商标权的限制与漏洞补充》,载《中华商标》2002 年第 2期。
    51、孙皓琛:《论 TRIPs 协议与公共健康问题》,载《知识产权》2003 年增刊。
    52、李顺德:《TRIPs 新一轮谈判及知识产权国家保护的新发展》,载《知识产权》2003 年第 3 期。
    53、李钢:《我国制药行业专利战略方面的一些探讨》,载《知识产权》2004年增刊。
    54、韩来峰:《都是专利惹的祸?》,载《知识产权》2004 年增刊。
    55、杨全琪:《从司法实践看商标法的完善》,载《中国商标》1999 年第 3 期。
    56、陈志昂、江礼定:《高技术产业中跨国公司知识产权转移特征》,载《国际贸易问题》1998 年第 5 期。
    57、王源扩:《试论与知识产权有关的反竞争行为及其法律控制》,载《政法论坛》1996 年第 4 期。
    58、梁敏杰:《关于我国“入世”与平行进口问题的思考》,载《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 年第 1 期。
    59、刘立平:《专利产品的平行进口与专利权的国际用尽论》,载《知识产权》1996 年第 6 期。
    60、方明:《试论版权贸易与货物贸易中的平等进口问题》,载《学海》1998年第 4 期。
    61、袁泳:《计算机网络上数字传输的版权问题研究》,载《中外法学》1998年第 1 期。
    1、黄晖:《论商标权利用尽及商品平行进口》,载郑成思主编:《知识产权研究》,中国方正出版社 1999 年版。
    2、林世芬:《商标平行输入之民事损害赔偿问题》,载保护智慧财产权委员会编:《智慧财产权案例判决选辑》,经济部中央标准局,1996 年 5 月。
    3、刘立平:《再谈专利产品的平行进口与专利权的国际用尽论——析日本最高法院 1997 年 7 月 1 日“BBS 铝制车轮”三审判决案》,载《专利法研究(1998)》,专利文献出版社 1998 年版。
    4、郑成思:《世界贸易组织与中国知识产权法》,载郑成思主编:《知识产权文丛》(第四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0 年版。
    5、吕炳斌:《与国际贸易相关的知识产权与公共健康》,载《知识产权研究》第十四卷,中国方正出版社 2003 年版。
    6、文希凯:《药品专利与 TRIPs 协议》,载《专利法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3年版。
    7、郑成思:《〈合同法〉与知识产权法的相互作用》,载《人大法律评论》,2000年卷第一辑。
    8、黄玉烨:《香港版权制度研究》,载《民商法论丛》第 12 卷,法律出版社 2000年版。
    9、袁泳:《数字自动权》,载郑成思主编:《知识产权文丛》(第二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
    1、孙战龙:《平行进口问题研究》,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97 年。
    2、周莹:《国际贸易中的知识产权平行进口问题研究》,上海对外贸易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1 年。
    3、刘瑞霓:《关于商标权权利限制制度若干问题的研究》,北京工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 年。
    1、尹新天:《从我国专利法看平行进口》,载《中国知识产权报》2001 年 4 月 20日第 3 版。
    2、孟庆法:《商业贸易中的一个新课题——平行进口与灰色市场》,载《国际商报》1993 年 10 月 28 日第 3 版。
    3、卓滢:《是否该设这道防——关于灰色商品市场的思考》,载《劳动报》1999年 4 月 6 日第 4 版。
    4、杨策:《专利制度下的最新医学动态》,载《中国知识产权报》2003 年 7 月 1日第 4 版。
    5、舒畅:《多哈谈判达成协议,不发达国家免受专利困扰》,载《环球时报》2003年 9 月 3 日第 2 版。
    6、吴建创:《从力士香皂商标案看“平行进口”》,载《中国知识产权报》,2000年 6 月 9 日第 2 版。
    7、邵明艳:《如何看待商标的平行进口引发的商标平行进口问题初探》,载《国际商报》2003 年 10 月 13 日第 5 版。
    1、(法)伊夫 戈比亚克、刘板盛 译:《模拟和数字环境下的权利穷竭》,http://www.ncac.gov.cn/servlet/,(访问日期:2006 年 1 月 10 日)。
    2、许要强、侯仰坤、余瑞涛:《浅析“商标平行进口”立法的必要性及应注意的问题》,http://www.marketbook.net/ ,(访问时间:2005 年 11 月 15 日)。
    3、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网站:http://www.wipo.int/members/en/ ,(访问日期:2006 年 3 月 20 日)。
    4、《一个应当引起关注的话题》,http://www.rtm.com.cn/luntan/xianrenzhilu/xian05.htm ,(访问时间:2005 年11 月 15 日)。
    5、郑成思:《反不正当竞争——知识产权的附加保护》,http://www.iolaw.org.cn/shownews.asp?id=4017(,访问日期:2005 年 12 月 5 日)。
    6、谭启平:《论平行进口中的知识产权问题》,http://www.chinalawedu.com/news/2004%5C11%5Cma018628364310211400211552.html, (访问日期:2006 年 1 月 15 日)。
    7、何越峰:《什么是专利权人的“专利产品进口权”?》,http://www.ntem.com.cn/kjjx1/1113_zsc_2.htm, (访问日期:2006 年 1 月 15日)。
    8、路炜《美国专利对国际商业的影响(下)》http://www.istis.sh.cn/istis_old/hxys/zscq,(访问时间:2005 年 8 月 1 日)。
    9、《解析音像制品进口状况 品种结构有大变化》,http://www.wapav.com/shownews.asp?news_id=20 ,(访问日期:2005 年 11 月 20日)。
    10、《平行进口构成侵权——“鼠标”外观设计专利侵权纠纷》,上海市知识产权局网站消息,(访问日期:2005 年 11 月 20 日)。
    1、[美]林达·扎得拉、约瑟夫·巴塞斯达:《运用美国知识产权阻止平行进口》,张今译,载《外国法译评》2000 年第 1 期。
    2、王志诚(译):《商标权‘平行输入’法理之探讨》,载(台)《法律评论》第五十八卷第四期。
    1. Stratoflex, Inc. v. Aeroquip Corp. 713 F.2d 1530, 218 U.S.P.Q. 871 (Fed.Cir. 1983).
    2. Imprafot AG v. Nintendo Co. et al., Swiss Federal Supreme Court, No. 4C.45/1998/zus, July 20, 1998.
    3. Sanofi v. Med-Tech Veterinarian Products, Inc. 565 F.Supp. 931, 220 U.S.P.Q. 416 (1983).
    4. Eli Lilly and Company v. American Cyanamid Company. 82 F.3d 1568 (Fed.Cir. 1996).
    1. Christopher Heath, Parallel Imports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IC Vol. 28, 1997.
    2. Duhan D f, Sheffet M J, Gray Markets and the Legal Status of Parallel Importation, Journal of Marketing, 1988.
    3. Malueg D A, Schwartz M., Parallel imports, demand dispersion and international price discriminatio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Vol.37, 1994.
    4. Lee K, Dodgson R., Globalization and cholera: implications for global governance, Global Governance, Vol. 6, 2000.
    5. Cespedes F V, Corey E R, Rangan,V K., Gray Markets: Causes and Cures,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88,July-August.
    6.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Removing obstacles to healthy development: report on infectious diseases, Geneva: The Organization, 1999.
    7. Palia A P, Keown C F., Combating Parallel Importing: Views of US Exporters to the Asia-Pacific Region,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Review, Vol. 8, 1991.
    8. Weigand R E., The Gray Market Comes to Japan, The Columbia 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 fall, 1989.
    9. Weigand R E., Parallel Import Channels-Options for Preserving Territorial Integrity, The Columbia 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 1991, Spring.
    10. Chard J S, Mellor C J.,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nd Parallel Imports, World Economy, Vol.12, 1989.
    11. Cavusgil S T, Sikora E., How Multinationals Can Counter Gray Market Imports, The Columbia 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 1998, Winter.
    12. Commission on Macroeconomics and Health, Report of the Commission on Macroeconomics and Health: macroeconomics and health: investing in health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Genev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01.
    13. Frederick M. ABBOTT, the TRIPS Agreement, Access to Medicines, and the WTO Doha Ministerial Conference, the Journal of 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Vol. 5, January 2002.
    14. L. LONGDIN, Parallel Importing Post-TRIPS: Convergence and Divergence in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Law Quarterly, 2001.
    15. P. Dyrberg, For EEA Exhaustion to Apply, Who has to prove the Marketing of the Trade Marked Goods –the Trade Mark Owner or the Defendant? EIPR, 2004.
    16. G. MURPHY, Who’s Wearing the Sunglasses Now?, 21 European Competition Law Review, Vol.1,2000.
    17. Keith Maskus, Parallel Imports in Pharmaceuticals: Implications for Competition and Price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Final Report to the 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Organization, April 2001; Commission on Macroeconomics and Health, CMH Working Paper Series, Paper No.WG4:1 – Scherer, F.M. and Watal, Jayashree, Post-TRIPS Options for Access to Patented Medicine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June 2001.
    
    1. Peter Ganea Ph.D.,Exhaustion of IP Rights: Reflections from Economic Theory, at www.iir.hit-u.ac.jp/file/WP06-02Ganea.pdf, Mar.10, 2006.
    2.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at is the Green Light Committee? At http://www.who.int/gtb/policyrd/DOTSplus.htm#Green_Light_Committee, Mar.15,2005.
    3.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Declaration on the TRIPs Agreement and Public Health, at http://www.wto.org/english/thewto_e/minist_e/min01_e/mindecl_TRIPs_e.htm, Mar.15, 2005.
    4. Global Fund to Fight AIDS, Tuberculosis, and Malaria. NGOs and civil society, at http://www.globalfundatm.org/ngo_civil.html, Mar.15, 2005.
    5. Fidler D., Global health governance: overview of the role of international law on protecting and promoting global public health (Key Issues in Global Health Governance Discussion Paper No. 3). Centre on GlobalChange & Health and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May 2002., at http://www.lshtm.ac.uk/centres/cgch/Publications.htm, Mar.15, 2005.
    6. Dodgson R, Lee K, Drager N. Global health governance: a conceptual review (Key Issues in Global Health Governance Discussion Paper No. 1). Centre on Global Change & Health and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Feb 2002., at http://www.lshtm.ac.uk/centres/cgch/Publications.htm, Mar.15, 2005.
    7. Commission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 Commission Communication on Parallel Imports of proprietary medicinal products for which marketing authorizations have already been granted, at http://www.medicinesauthority.gov.mt/pub/com-893_en.pdf, Oct.15, 2005.
    8. Keith E. Maskus, Parallel Imports in Pharmaceuticals: Implications for competition and Price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at http://www.wipo.int/about-ip/en/studies/pdf/ssa_maskus_pi.pdf, July 10, 2006.
    9.Hays, Thomas, The EU Competition Law Implications of Agreements to Keep Parallel Imports Out of the EEA, at http://ssrn.com/abstract=427387, July 10, 2006.
    10. Competition, Parallel Importation and Local Business in Malta, at http://ec.europa.eu/comm/competition/speeches/text/sp1996_029_en.html, July 10, 2006.
    11.Professor Allan Fels,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mpetition and trade policy implications of parallel import restrictions, at http://www.accc.gov.au/content/index.phtml/itemId/255604, July 10, 2006.
    12. Frederick M. Abbott, Exhaustion of Rights, at http://www.iprsonline.org/unctadictsd/docs/RB_Part1_Nov_1.4_update.pdf, Mar.10, 2006.
    13. Adrian Otten in Frederick M. Abbott, Second Report (Final) to the Committee on International Trade Law of the International Law Associationon the Subject of the Exhaus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nd Parallel Importation, presented in London, July 2000, at the 69th Confer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Law Association, rev. 1.1, at http://www.ballchair.org,Mar.17, 2006.
    14. U.S. Copyright Office, Library of Cong., DMCA Section 104 Report (2001), at http://www.copyright.gov/reports/studies/dmca/dmca_study.html, Jan. 8, 2003.
    15. Grey Market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at http://en.wikipedia.org/wiki/Grey_market,Mar.3, 2006.
    16. Hoffman-LaRoche v.Centrafarm, Case 102/77.European Court reports 1978 Page 01139, at http://europa.eu.int/smartapi/cgi/sga_doc?smartapi!celexplus!prod!CELEXnumdoc&lg=en&numdoc=61977J0102,May 11, 2005.
    17. Masako Wakui,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 and Autimonopoly Act,JICA Training Course on Competition Law and Policy (FY2005),at http// www.jftc.go.jp/eacpf/05/jicatext2/0907Ant.pdf, Oct.25, 2005.
    18. David P. Fidler,Emerging Trends in International Law Concerning Global Infectious Disease Control,at http://www.cdc.gov/ncidod/EID/vol9no3/02-0336.htm#1f, June15, 2006.
    19. Zino Davidoff v. A&G Imports (C-414/99) [2002] 1 CMLR 1, at http://www.wptn.com/imp_001_vol4is5.htm,Feb.21,2006.
    20. UK in Hot Water over Parallel Imports?, at http://www.jenkins-ip.com/mym/autumn1999/t_news08.htm, Feb 21,2006.
    21. Parallel Imports? Another view, at http://www.trademark-protection.net/publications/articles/article.asp?articleID=41, Feb 21th,2006.
    22. Parallel Importing: New Decision Finds Against Operators in the Grey Goods Market,at http://www.ashurst.com/doc.aspx?id_Content=985, Mar.10,2006.
    23. Goods imported for sale within the EEA - what constitutes a brand owner’s consent? , at http://www.iprights.com/ipresources/casewatchview.asp?CaseID=33, Mar.10, 2006.
    24. Philippe Signore and Pierre Michon,The Impact of U.S. Patents on International Business,Manag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MIP), Issue 144, p.28,at http://www.oblon.com/media/index.php?id=166, Mar.13, 2006.
    25. Paul D. Supnik,The Bell and Howell Mamiya Case-Where Now Parallel Imports?, at http://www.supnik.com/parallel.htm,Mar.15, 2006.
    26. Report by the Panel adopted on 7 November 1989, United States- Section
    337 of the Tariff Act of 1930, (L/6439-36S/345), at http://www.worldtradelaw.net/reports/gattpanels/sec337.pdf, Mar.15, 2006.
    27. Customs Regulations 19 CFR § 133.23 - Restrictions on importations of gray market articles. At http://www.cbp.gov/linkhandler/cgov/toolbox/legal/directives/2310-008a.ctt/2310-008a.doc, Mar.16, 2006.
    28. Parallel Imports, at http://www.cooley.com/news/inthenews.aspx?id=37515720, Mar.16, 2006.
    29. United States - New Customs Rule for Gray Market Goods to Protect Trademark Owners,at http://www.ladas.com/BULLETINS/1999/0899Bulletin/US_CustomsGrayMarket.html,Mar.18, 2006.
    30. Preventing parallel imports under other legal theories, at http://www.ladas.com/IPProperty/GrayMarket/GrayMa04.html#fnB53,Mar.18, 2006.
    31. United States - New Customs Rule for Gray Market Goods to Protect Trademark Owners,athttp://www.ladas.com/BULLETINS/1999/0899Bulletin/US_CustomsGrayMarket.html,Mar.18, 2006.
    32. Bobbs-Merrill Co. v. Straus, 210 U.S. 339 (1908), at http://www.answers.com/topic/first-sale-doctrine,Mar.18th,2006.
    33. Hearst Corporation v.Stark,639 F. Supp. 970,United States District Court,N.D. California (1986). At http://www.studentweb.law.ttu.edu/cochran/cochran/Cases%20&%20Readings/Copyright-UNT/hearst.htm, Mar.18, 2006.
    34. BMG Music v. Perez, 952 F.2d 318 (9th Cir. 1991), at http://palimpsest.stanford.edu/bytopic/intprop/ipwg/ipwg_fn.html, Mar.18, 2006.
    35. Importation Provisions, at http://bar.austlii.edu.au/au/other/clrc/8/15.html,Mar.18, 2006.
    36. United States - Copyright First Sale Defense Inapplicable to Gray Market Goods,at http://www.ladas.com/BULLETINS/1995/0495Bulletin/US_CopyrightFirstSaleDef.html, Mar.18, 2006.
    37. UMG Recordings Inc. v. Norwalk Distributors Inc. 68 USPQ 2d 1635 (C.D. Cal., March 13, 2003), at www.hhlaw.com/.../PublicationAttachment/ee9fa603-1bd8-4a4b-833b-cdebc1e6ed2d/709_00505030012Hogan.pdf,Mar.19, 2006.
    38. Trade Marks, Fakes and Consumers,Select Committee on Trade and Industry Eighth Report,at http://www.parliament.the-stationery-office.co.uk/pa/cm199899/cmselect/cmtrdind/380/38007.htm,Mar.21, 2006.
    39. Royaume-Uni,Vereinigtes Konigreich,AIPPI-REPORTS (United Kingdom),at http://www.aippi.org/reports/q156/gr-q156-United%20Kingdom-e.htm,April.10, 2006.
    40. Germany Patent Law,at https://www.jpo.go.jp/shiryou_e/s_sonota_e/fips_e/germany/pl/chap9.htm#part9,April.10, 2006.
    41. What does the new French copyright bill do? At http://eucd.info/index.php?2006/06/30/335-what-does-the-new-french-copyright-bill-do,Mar.22nd,2006.
    42. Parallel import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at http://en.wikipedia.org/wiki/Parallel_import#Germany,Mar.22, 2006.
    43. French National assembly to approve copyright bill,at http://en.wikinews.org/wiki/March_against_new_French_copyright_law,Mar.22, 2006.
    44. Chanel SA v. EPA AG, BGE 122 III 469,at http://www.bger.ch/?ds=buge&maptype=doc&doctype=doc&&mapfile=de/doc/1996/doc_de_1996_BGE_122_III_469.html&d=doc_de_1996_BGE_122_III_469, April.10, 2006.
    45. Imprafot AG v. Nintendo Co., BGE 124 III 321,at http://www.bger.ch/?ds=buge&maptype=doc&doctype=doc&&mapfile=de/doc/1998/doc_de_1998_BGE_124_III_321.html&d=doc_de_1998_BGE_124_III_321,April.10, 2006.
    46. Kodak SA v. Jumbo Markt AG, BGE 126 III 129,at http://www.bger.ch/?ds=buge&maptype=doc&doctype=doc&&mapfile=de/doc/2000/doc_de_2000_BGE_126_III_129.html&d=doc_de_2000_BGE_126_III_129,April.10, 2006.
    47. Dr. Cyrill P. Rigamonti, Esq.,Parallel Imports in Switzerland,at http://jurist.law.pitt.edu/world/swisscor6.htm,June.10, 2006
    48. Jinzo Fujino,Parallel Import into Japan Carry a Duty of Care,at http://www.ngb.co.jp/english/news/2003/200312.html,May 22, 2006.
    49. Yoshitaka Sonoda,Sonoda & Kobayashi,Japan Recent Developments in IP Law,at http://www.buildingipvalue.com/06AP/322_325.htm - 17k,May 22, 2006.
    50. Makoto Endo, New Japanese Rules regarding Parallel Import of Trademarked Goods, at http://www.law.washington.edu/casrip/Newsletter/Vol10/newsv10i3jp1.pdf,Mar.22, 2006.
    51. Yoshitaka Sonoda,Sonoda & Kobayashi,Japan Recent Developments in IP Law,at http: //www.buildingipvalue.com/06AP/322_325.htm - 17k,May 22, 2006.
    52. Patent Litigation in Japan ,at http://www.ladas.com/Litigation/ForeignPatentLitigation/Japan_Patent_Litigation.html,May 22, 2006.
    53. Laurent Dubois, The Situation of Counterfeiting in Japan, at http://www.eujapan.com/roundtable/presentation_dubois2_06.pdf, May 25, 2006.
    54. Zino Davidoff SA v. M & S Toiletries Limited, at www.scotcourts.gov.uk/opinions, April.10, 2006.
    55. Jinzo Fujino,Parallel Import into Japan Carry a Duty of Care,at http://www.ngb.co.jp/english/news/2003/200312.html,May 22, 2006.
    56. Professor Allan Fels, Repeal of parallel importation restrictions: a step forward for copyright in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at http://www.accc.gov.au/content/index.phtml/itemId/97077, Aug.12, 2006.
    57. James Love, New Zealand lifts ban on parallel imports -- US Objects, at http://lists.essential.org/1998/info-policy-notes/msg00025.html, Aug.12, 2006.
    58. Theo Papadopoulos, Copyright, Parallel Imports and National Welfare: The Australian Market for Sound Recordings, athttp://www.blackwell-synergy.com/doi/abs/10.1111/1467-8462.00164, Aug. 12, 2006.
    59. Singapore - Parallel Imports of Genuine Products Allowed, at http://www.ladas.com/BULLETINS/1995/1195Bulletin/Singapore_ParallelImports.html, Sep.10, 2006.
    60. George Sze Shun Wei, Parallel Imports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in Singapore, at http://papers.ssrn.com/sol3/papers.cfm?abstract_id=638443, Sep. 10, 2006.
    61. Anne Fitzgerald and Cristina Cifuentes, Copyright and Implied Licenses in Shareware on the Internet, at http://www.itee.uq.edu.au/~cristina/ctlr97.rtf, Aug.3, 2006.
    62. International Intellectual Property Alliance 2006 Special 301, Singapore, http://www.iipa.com/rbc/2006/2006SPEC301SINGAPORE.pdf, Sep.10, 2006.
    63. Robert Weissman, AIDS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Democratizing Access to Essential Medicines, Volume 4, Number 23, August 1999, at http://www.fpif.org/briefs/vol4/v4n23aids_body.html, Sep.10, 2006.
    64. Amy Kapczynski, Strict International Patent Laws Hurt Developing Countries, at http://yaleglobal.yale.edu/display.article?id=562, Sep.10, 2006.
    65. S. Venu, Should parallel imports be regulated at all? At http://www.thehindubusinessline.com/2004/02/07/stories/2004020700030900.htm, Sep.14, 2006.
    66. Clarisa Lo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in the Developing World, at http://www.fed-soc.org/Publications/practicegroupnewsletters/intellectualproperty/ip010202.htm, Sep.15, 200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