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论外国文学研究话语转型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是对1978年以来中国外国文学研究学术历程的整体性回顾和反思。所谓“整体性",有两重指向:其一,本文考察的对象不是各国别、各语种的研究历史,而是作为整体的“外国文学”的学术历程。其二,本文的目标不是面面俱到地梳理这一时期的学术得失,而是力求清晰呈现这一时期外国文学研究的问题意识和话语模式的变与不变。
     本文聚焦于中国外国文学研究百年历史当中的一个时段,即1978—-2010年之间,在中国历史文化语境变迁的背景下,以五家权威的综合性专业学术期刊——《外国文学研究》、《外国文学评论》、《外国文学》、《国外文学》、《当代外国文学》为主要考察范围,通过梳理这一时段内理论研究、作家作品研究模式及期刊话语热点的变化,勾勒外国文学研究学术话语转型的过程,揭示转型过程的复杂、多样与矛盾,探讨不同阶段外国文学秩序的建构过程,以及话语转型的学术史意义。
     本文认为,外国文学研究属于话语建构和话语实践活动,对于外国文学研究的学术反思应当充分借鉴话语分析的视角和知识考古的方法。因此,本文虽然在学术史的框架内展开论述,以史的梳理为要旨,必要时也会深入讨论,将某些话语热点还原至更大的历史、文化语境当中,结合这些话语在历史语境中的生成、运作过程,考察本学科相关话语实践的独特性,进而思考外国文学研究对于中国文化主体的建构作用。
     论文主体为四章。第一章简要勾勒“前史”,描述了“五四”时代到1978年之前外国文学研究话语模式的变化过程。论文认为,从晚清到民国,不同知识群体通过各有侧重的外国文学译介共同建构了众声喧哗,多元共生的外国文学话语,为转型期中国文化的重建提供了参考;50—70年代,在一元独尊的阶级斗争话语系统中,学界确立了具有鲜明意识形态特色的外国文学新秩序。
     第二章梳理1980年代外国文学话语重建和转换的过程,以1985年为界,将1980年代分为前后两段。论文指出,经过前期的论争与磨合,人道主义话语和现代派话语代替“十七年”话语传统,成为外国文学研究的主流话语,1980年代后期基本形成了重视19、20世纪西方文学、重视西方当代理论话语的外国文学新秩序。与此同时,阶级分析话语模式虽已淡出,外国文学研究的主要模式依然是社会历史批评,形式审美研究呼声渐高,但并未形成规模。
     第三章回顾1990年代以来西方话语强势凸显的过程,以及学界对西方话语所表达的质疑。通过对比1990年代与1980年代在理论引介、作家作品研究视野上的异同,呈现西方当代理论对外国文学研究模式日渐深入的影响;剖析“殖民文学论争”、“全球化与民族化”、“理论”三次重要论争所折射的学科困局与问题意识。
     第四章描述新世纪以来外国文学研究模式多元化的态势;概括理论退热、文化转向对于外国文学研究的影响及其在批评实践中的表现;并通过批评个案详析新时期以来外国文学研究话语的转型过程;最后评析几种本土批评话语建构的价值以及建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This dissertation is a general retrospection and reflection about the academic process of foreign literature studies in China since1978. By saying "general", it means that this dissertation has two orientations. One is that, instead of examining the research history of different nationalities and languages, it deals with the academic process of "foreign literature" as a whole. The other is that it steps into this period of academic history from a macroscopical perspective, with a view not to summarizing the academic gains and losses from all aspects, but to clearly presenting the problem consciousness and the change of discourse patterns about foreign literature studies in this period.
     The dissertation chooses to focus on a period within a hundred-year-old study of foreign literature in China, that is, the period from1978to2010. Under the context of Chines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transitions, it mainly covers the five authorative, comprehensive and professional academic journals:Foreign Literature Studies, Foreign Literature Review, Foreign Literature, Foreign Literatures, Contemporary Foreign Literature. Though touching upon theory studies, research models on writers and works, and the change of heated discourses in these journals, this dissertation manages to outline the transformational process of academic discourses about foreign literature studies, reveals its complexities, varieties and conflicts, and discusses the construction of order in foreign literature at different stages as well as the importance of discourse transformation in academic history.
     It is this dissertation's belief that foreign literature studies belong to discourse construction and discourse practice activities, and the academic reflections on foreign literature studies should fully use for reference the perspective of discourse analysis and the approach to the archaeology of knowledge. Consequently, while this dissertation unfolds its discussions within the frame of academic history and regards rearrangement of history as its main subject, it also contains such in-depth discussions when necessary as restoring some heated discourse issues to their larger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ontexts. Combined with the emergence and the operating process of these discourses in historical contexts, these discussions examine the uniqueness of related discourse practice in this field, and thus ponder over the constructing function of foreign literature studies on Chinese culture subject.
     The body of the dissertation is made up of four chapters. Chapter One briefly outlines "pre-history", which describes the changing process of discourse patterns in foreign literature studies from May Fourth to1978. This chapter holds that from late Qing Dynasty to the Republic of China different groups of intellectuals, by laying respective emphasis on translation and introduction of foreign literature, constructed together a symbiotic discourse with multiple voices in foreign literature, and this provided a reference for the reconstruction of Chinese culture. From1950s to1970s, within a discourse system exclusively dominated by class struggle, a new order in foreign literature with distinct id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was established in academia.
     Chapter Two mainly talks about the reconstructive and transformational process of foreign literary discourse in the1980s, with the year of1985as a division. After conflict and compromise, humanistic and modern discourses took the place of the17years'discourse tradition as the main discourse in foreign literature studies. In the late1980s, a new order in foreign literature was basically formed with an emphasis on the19th and20th western literature and western contemporary theory discourse. Despite the fact that the discourse pattern of class analysis had died out, social and historical criticism was still the main model of foreign literature studies. While the call for form aesthetics was heavy, Aesthetic criticism did not yet form the scale.
     Chapter Three takes a look at the process strongly and prominently dominated by the Western discourses and the questionings expressed by the academia about the phenomenon. By comparing the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between the introduction of theories and the study perspectives of authors and works in the1980s and the1990s, this chapter reveals the increasing influence of contemporary Western theories on the research models in foreign literature, and analyses the discipline predicament and the problem consciousness reflected by three significant disputes, that is,"the issue of colonial literature","globalization and nationalization" and "theory".
     Chapter Four describes the pluralism of research models in foreign literature since the21st century and summarizes the influences of theory retreat and cultural turn on foreign literature studies as well as their manifestation in criticism practice. By means of case criticisms, this chapter analyses in detail the transformational process of discourse about foreign literature studies, Finally, it reviews the value of some discourse constructions and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onstructing process.
引文
① 有关学科历史参见附录《外国文学课程设置与学科发展》。
    ① 吴元迈:《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外国文学——在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第五届年会上的发言》,《外国文学评论》1995年第1期,第6页。
    ① (日)柄谷行人:《现代日本的话语空间》,董之林译,见张京媛主编:《后殖民理论与文化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415页。
    ② 王岳川:《九十年代文化研究的方法与语境》,《天津社会科学》1999年第4期,第82页。
    ③ 高玉:《中国现代学术话语的历史过程与当下建构》,《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1期,第65—76页。
    ① 赵淳:《话语实践与文化立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3天。
    ② 参见赵勇:《文化批评:为何存在和如何存在——廉论1980年代以来文学批评的三次转型》,《当代文坛》1999年第2期:周小仪:《从形式回到历史——20节纪西方文论与学科体制探讨》,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③ “语”一词从1980年代开始出现十学界,最初仅限于语言学领域内的讨论。
    ④ 王岳川:《后现代文化艺术话语转型与写作定位》,《当代作家评论》1993年第4期;《后现代文化现象研究——后现代知识与美学话语转型问题》,《文艺研究》1993年第2期;《中国九年代话语转型的深层问题》,《文学评论》1999年第3期。
    ① 例如阮炜:《传统学术话语现代转型的学术再思考》,《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4期。
    ② 陈永国:《话语》,赵一凡、张中载、李德恩:《西方文论关键词》,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第222页。
    ③ 曼弗雷德·弗兰克:《论福柯的话语概念》,《福柯的面孔》,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第97页。
    ④ 陈永国:《话语》,赵一凡、张中载、李德恩:《西方文论关键词》,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第226页。
    ① 曹顺庆:《中国古代文论话语》,巴蜀书社,第8页、26页
    ② 黄念然:《20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史文论卷》,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赵淳:《话语实践与文化立场:西方文论引介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① 谭学纯:《学术期刊:学术话语的集散地》,《光明日报》2005年2月24日。
    ① 资料来自中国知网“世纪期刊”,分别足:叶公超:《爱畧特的诗》,1934年第2期;陈铃:《十九世纪德国文学批评家对哈孟雷特的解释》,1934年第4期:陈铃:《迦茵斯丁作品中的笑剧因素》,1935年第2期:吴达元:《拉马丁与拜伦》,李健吾:《福楼拜评传》,陈铨:《歌德浮士德上部的表演问题》,均见1936年年第4期:陈铨:《赫伯尔玛利亚悲剧序诗解》,1937年第1期:陈铨:《席勒麦森纳歌舞队与欧洲戏剧》,1937年第2期。
    ② 柳无忌:《西洋文学研究》,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5年,第3页。
    ③ 《全国专科以上学校教员研究专题概览》,民国政府教育部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
    ① 卞之琳、叶水夫、袁可嘉、陈燊:《十年来的外国文学翻译和研究工作》,《文学评论》1959年第5期,第48页。
    ② 转引自《北平的大学教育与文学生产:1928—1937)),季剑青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34页。
    ③ 柳无忌:《西洋文学研究》,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5年,第5页。
    ① 据笔者不完全统计。
    ② 《学衡》第十四号。
    ③ 见《翻译家鲁迅》,王友贵著,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
    ① 相关论述见范锊群:《1921—1923:中国雅俗文坛的“分道扬镳”与“各得其所”》,《文学评论》2009年第5期:汤哲声:《“五四”新文学与“鸳鸯蝴蝶派”文学究竟是什么关系》,《文艺争鸣》2009年第5期。
    ② 龚翰熊:《西方文学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39页。
    ① 施蛰存:《导高》,《现代》第5卷第6期。
    ② 施蛰存:《导高》,《现代》第5卷第6期。
    ① 毛泽东:《新民主义主义论》,《毛洋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707页。
    ① 卞之琳、叶水夫、袁可嘉、陈燊:《十年来的外国文学翻译和研究工作》,《文学评论》1959年第5期,第47页。
    ① 卞之琳、叶水夫、袁可嘉、陈燊:《十年来的外国文学翻译和研究工作》,《文学评论》1959年第5期,第45页。
    ② 同上,第47页。
    ③ 据笔者不完全统计。
    ① 冯钟璞:《打开通向世界文学的的大门》,《文艺报》1957年12
    ① 其它文章有郭斌和:《莎士比亚与希腊拉丁文学》,《南京大学学报》1964年第6期:李赋宁:《乔史诗中的形容词》(上、下),《西方语文》1957年第2、3期等等。文章皆少谈政治,旁征博引,资料翔实,论证严密。
    ① 《林彪同志委托江青同志召开的部队文艺丁作座谈会纪要》,《人民日报》1967年5月29日。
    ① 《摘译》1976年第1期,第171—173页。
    ② 见《由余秋雨说到学习与批判》,罗建华,《中华读书报》2002年2月07日。文中提到:“我学会了“反读”那些大批判式的文学评论,曲折地去探寻文学的小径。它批判葛朗台,我揣摸巴尔扎克的创作技巧;它批判宋江,我品味“浔阳楼题诗”。而对“苏修小说”《特别分队》、《围困》、《热的雪》的批判,则在封闭禁锢中掀开了外部世界的一角,“漏”进一些新鲜空气。”
    ①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这一口号被放弃。另见胡乔木的批评:“文学服从于政治这种话是不通的。古往今来的文学都服从于政治,哪有这回事?文学服从于政治的说法,一方面是把文学的地位降低了,好像它定要服从于某个与它关系不多的东西:另一方面把文学的范围不可避免地缩小了,好像作品不讲政治的作家就是没有政治倾向(这种作家很多),就不觉悟、落后,他的作品就不是文学。这样一来,好些事情就讲不清楚了。”《关于延安文艺座谈会前后》,《胡乔木回忆毛泽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② 本章第一节到第三节内容已经撮要发表,《八十年代外国文学研究:回顾与反思》,《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
    ① 《全国外国文学研究工作规划会议在广州召开》,《外国文学研究》1979年第1期,第106页。
    ② 《全国外国文学研究工作规划会议在广州召开》,《外国文学研究》1979年第1期,第106页。
    ① 查建英《八十年代访谈录》,三联书店,2006年,第136页。
    ② 具体刊物见附录表一。
    ① 在几大外国文学期刊中,《译林》以译介通俗文学为主;《外国文艺》最早介绍了后现代诸位作家;《国外文学》史强调东方现当代文学的介绍。
    ① 《欧洲文学史》(下卷)再版后记,杨周翰吴达 元赵萝蕤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
    ② 具体资料见附录表三。
    ① 周作人:《人的文学》,选自《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第195页。
    ① 鲁迅:《“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第164页。
    ① 冯至:《略论欧洲资产阶级文学里的人道主义和个人主义》,《北京大学学报》1958年第1期,第17页。
    ② (英)史蒂文·卢克斯:《个人主义:分析与批判》,朱红文、德龙译,第19是,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3年。
    ③ 《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0页。
    ④ 《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35页。
    ① 冯至:《略论欧洲资产阶级文学里的人道主义和个人主义》,《北京大学学报》1958年第1期,第21页。
    ② 冯至:《从右派分子窃取的一种“武器”谈起》,《人民日报》1957年11月21日。
    ③ 朱光潜:《文艺复兴至十九世纪西方资产阶级文学家艺术家有关人道主义人性论的文论概述》,《社会科学战线》1978年第3期。
    ④ 呼唤人道主义的重要文章包括巴人的《论人情》,发表于《新港》1957年4月号;还有钱谷融的《论“文学是人学”》,发表于《上海文学》1957年第5期。批判文章则为数众多,不一一列举。
    ① 茅盾:《夜读偶记》,百花文艺出版社,1958年,第3页。
    ② 程光炜:《文学讲稿:“八十年代”作为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28页。
    ① 详细索引见余世谦、李玉珍编《新时期文艺学论争资料》,复旦大学出版社,1988年。
    ② 王若水:《为人道主义辩护》.三联书店,1986年,第200页。
    ③ 白烨:《人性和人道主义学术讨论会情况综述》,《中国社会科学》1981年第1期,第96—102页。
    ④ 王若水:《文艺与人的异化问题》,《上海文学》1980年第9期。
    ⑤ 胡乔木:《关于人道主义和羿化问题》,人民出版社,1984年。
    ① 白桦:《人性和人道主义学术讨论会情况综述》,《中国社会科学》1981年第1期,第96—102页。
    ② 程光炜:《文学讲稿:“八十年代”作为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49页。
    ③ 《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陈思和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94页。
    ① 四篇文章分别为沈国经:《昨日的人道主义与今日的封建法西斯主义》:周乐群:《人道主义断想》:李贇:《从读莎氏喜剧的一点感受谈起》;秦德儒:《人道主义的历史进步意义无容否定》。均见《外国文学研究》1979年第1期。
    ① 《编者话》,《外国文学研究》1983年第2期。
    ② 可能由于1983年4月展开针对人道主义讨论的“清污”运动,专栏不了了之。
    ① 罗大冈:《再论罗曼·罗兰的人道主义和个人主义》,《外国文学研究》1983年第2期,第5页。
    ① 贺桂梅:《后冷战情境中的现代主义文化政治》,《上海文学》2007年第4期,第88—96页。
    ① 徐迟:《现代化与现代派》,《外国文学研究》1982年第1期,第117-118
    ① 严家炎:《历史的脚印,现实的启示》,《文艺报》1983年第4期。
    ① 贺佧梅:《后冷战情境中的现代主义文化政治》,《上海文学》2007年第4期.第88—96页。
    ① 查建英:《八十年代访谈录》,三联书店,2006年,第128页。
    ① 《当代文学新潮》,朱寨、张炯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第66页。
    ① 贺忙梅:《“纯文学”的知识谱系与意识形态》,选入《重返八十年代》,程光炜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38页。
    ① 期刊种类统计见附录表一。
    ② 见《外国文学研究》1979年第1期,《致读者作者》。“《外国文学研究》是……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专业性学校刊物,以广大文学青年、中小学语文和外语老师、大专院校学生、中等学校部分高年级学生,以及业余和专业文学工作者为主要服务对象。”
    ③ 1980年第3期刊登由曹风军摘译,约翰·巴思的文章《后现代派小说》,次年第3期所发林秀清的文章《关于法国新小说派》,1984年又发表格雷马斯和托多罗夫的叙事理论译文。1985年之前共发理论译介文章(包括译文)21篇。是这一时段里各期刊中刊登西方现当代文论最多、最早的一家。
    ④ 1985年之前现当代理论的译介有意象派、神话原型批评、新小说、叙事学、精神分析相关文章各一篇,关于存在主义的两篇。
    ① 《外国文学评论》编后记,1987年第2期。
    ① 李黎:《外国文学研究与当代中国文学》,《外国文学评论》1987年第2期,第56—57页。
    ② 王晓路:《事实·学理·洞察力——对外国文学传记式研究模式的质疑》,《外国文学研究》2005年第3期,第157—162页。
    ③ 刘文飞、李萌:《无主题对话》,《外国文学评论》1987年第2期,第57—59页。
    ① 见《无主题对话》,刘文飞、李萌,《外国文学评论》1987年第2期。
    ① 程光炜:《当代文学的“历史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7
    ① 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唐小兵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27页。
    ② 戴锦华:《犹在镜中——戴锦华访谈录》,知识出版社,1998年,第4页。
    ③ 外国文学界、古典文学界及现代文学界情况大体相同。相关梳理见上文及黄霖主编:《20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史》总论卷,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程光炜:《当代文学的“历史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75页。
    ④ 黄子平名言:创新的狗追得我们连撒尿的功夫都没有。出处不详。
    ① 例如夏仲翼:《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地下室手记>和小说复调结构问题》,载《世界文学》1982年第4期;刘亚丁:《<两重人格>浅探》,载《外国文学研究》1986年第2期。
    ① 参见《中国俄苏文学研究史论》第三卷第229到第241页的论述。《中国俄苏文学研究史论》,陈建华主编,重庆出版社,2007年。
    ② 张羽:《在改革和开放的实践中努力办好<外国文学评论>——代发刊词》,《外国文学评论》1987年第1期。
    ① 1987—1989年,《外国文学评论》中深入探讨文本艺术形式的文章有55篇,达到总数的41.6%,《外国文学研究》同期的数字是21.3%。
    ② 倪蕊琴:《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对长篇小说创作的拓展》,《外国文学评论》1987年第2期;张杰:论高尔基的心理分析艺术》,汀介之:《社会批判·文化心态批判·自我批判》,1988年第2期:卢兆泉:从格式塔看屠格涅夫六部长篇小说的蕴藉美》,1988年第3期。
    ① 冯寿农:《论莫迪阿诺小说世界中的全息结构》,《外国文学评论》1989年第4期:蒋承勇:《以系统的自组织原理看于连性格的自在性与自主性》,《外国文学评论》1987年第2期。
    ① 方平:《<十日谈>的叙述系统——关于作品的艺术形式的研究》,《外国文学评论》1987年第4期。王建开:《<商弟传>:十八世纪的现代派》,《外国文学研究》1989年第3期。
    ② 林青:《<变>的第二人称的叙述视角》,《外国文学评论》1989年第2期。
    ③ 方平:《一部用现代艺术技巧写成的古典作品——谈<呼啸山庄>的叙述手法》,《外国文学研究》1987年第2期。
    ① 赵毅衡:《我们需要补一个“语言转折”吗?——形式文论在中国六十年》,见《一九四九以后——当代文学六十年》王德威、陈思和、许子东主编,上海文艺出版社,2011年,第296页。持相同观点的还有李欧梵,见《西方现代性批评经典译从·总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
    ② 周小仪:《从形式回到历史——20世纪西方文论与学科体制探讨》,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60页
    ③ 贺桂梅:《“纯文学”的知识谱系与意识形态——“文学性”问题在1980年代的发生》,《山东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第29—46页
    ① 见《外国文学研究》1978年第1期编后,第103页。
    ② 季羡林:《锦上添花——代发刊词》,《国外文学》1981年第1期,第4页。
    ① 《致读者作者》,《外国文学研究》1979年第1期,第10页。
    ② 见《外国文学研究》1979年第4期。
    ① 张羽:《在改革和开放的实践中努力办好<外国文学评论>——代发刊词》,《外国文学评论》1987年第1期,第4页。
    ② 《国外文学》编辑部:《告读者》,《国外文学》1993年第1期。
    ③ 参见卢志宏:《新时期以来翻译文学期刊译介研究》概述部分,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论文。
    ④ 当时北京外国语学院俄语系主办有《当代苏联文学》,专门刊载苏联文学作品,因此《外国文学》里见不到俄语文学的翻译作品。
    ① 季羡林:《锦上添花——代发刊词》,《国外文学》1981年第1期,第3页。
    ① 早在上世纪30年代,学者就对比较文学有系统介绍,但在50—70年代被迫中断,于是在1980年代成为-种“新”学。
    ② Bassnett, Susan. Comparative literature:A Critical Introduction. Oxford:Blackwell,1993. P8-9.
    ③ 同上,第5页。
    ① 《从形式回到历史——20世纪西方文论与学科体制探讨》,周小仪著,北京大学出版社,第211页。 见《外国文学评论》创刊号编后记。
    ① 李陀:《告别梦境》,《外国文学评论》1987年第4期,第116—120页。王朔对19世纪文学抱同样看法,认为“19世纪产生的所有文学作品对今天的作家毫无补益,在技术上都是过时的。”小过他对现代派作家也是一概摒斥。见《欣赏与摒斥》,《外国文学计论》1989年第4期,第128—129页。
    ② 汪曾祺:《西窗雨》,《外国文学评论》1992年第2期,第125-126页。
    ① 目前《中国比较文学》亦开设类似专栏。
    ② 《外国文学研究》启事,1986年第4期,封二。
    ③ 李黎:《外国文学研究与当代中国文学》,《外国文学评论》1987年第2期。
    ④ 汪昌松:《西方现代派文学影响与新时期小说结构艺术的多元走向》,《外国文学研究》1988年第1期,第104—109页。
    ⑤ 戴安康:《西方文学与我国新时期文学的人性探索》,《外国文学研究》1987年第2期,第114-118页。
    ① 例如对比莫言作品《欢乐》与《麦田里的守望者》、于连和高加林、《百年孤独》与《小鲍庄》的文章。
    ② 王国华:《军事文学领域的新拓展——<一个人的遭遇>和<西线轶事>之比较》,《外国文学研究(》1987年第2期,第101-106页。
    ① 李曼:《中国作家何时问鼎诺贝尔文学奖?——中国当代文学国际研讨会侧记》,《世世界博览》,1987年第1期,第34—36页。
    ② 万缘了子:《文学:两个世界的对话——“20世纪世界文学与中国当前文学”讨论会述略》,《外国文学评论》1988年第3期,第133-135页。
    ① (德)爱克曼辑录:《歌德谈话录》,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第103-104页
    ②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54—255页。
    ① 蒋卫杰:《走向世界的沉思》,《外国文学评论》1987年第1期,第22—29页。
    ② 万缘了子:《文学:两个世界的对话——“20世纪世界文学与中国当前文学”讨论会述略》,《外国文学评论》1988年第3期,第133—135页。
    ③ 佳水:《纷繁复杂千姿百态——本刊召开“20世纪外国文学走向”座谈会》,《外国文学评论》1987年第4期,第41-44页。
    ④ 同上。
    ① 慈公:《世纪末的思虑:从何处来 向何处去——“20世纪外国文学走向”学术讨论会速写》,《外国文学评论》1988年第1期,第26-29页。
    ② 许汝祉:《突破东西方文坛某种停滞的可能性——关于二十世纪世界文学的走向》,《外国文学评论》1988年第1期,第15—19页。
    ① 钱念孙:《形式的寻求与凝铸——漫议20世纪外国文学走向的一个特点》,《外国文学评论》1988年第2期,第12-17页;夏仲翼:《文学性的演变标志着文学走向》,同年第3期,第3—8页。
    ① 万缘了子:《文学:两个世界的对话——“20世纪世界文学与中国当前文学”讨论会述略》,《外国文学评论》1988年第3期,第133-135页。
    ① 吴元迈:《二十世纪文学观念的格局——科学主义、人文主义、马克思主义》,《外国文学评论》1988年第2期,第3-11页。
    ② 1989年第1、2期柳鸣九文章《关十左拉的评价问题——对恩格斯关于现实主义与左拉论断的质疑》,辨析现实主义与自然主义;同期郭树文在《批判现实主义质疑——重读一部西方小说引发的对一种理论定势的思考》中对“批判现实主义”这一术语提出质疑;同期“象征主义专栏”里,余虹讨论了象征主义划时代的作用。1989年第3期“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专栏”中两篇论文探讨布莱希特和卢卡契对现实主义的不同观点。1990年3月,编辑部举办“布莱希特同卢卡契关于现实主义问题的论争”研讨会,再次探讨这一概念。
    ③ 傅浩:《现代英诗的运动轨迹:否定之否定》,1989年第2期,第114-118页。
    ④ 主要是单篇论文,其中的代表是应天士的《论当代外国文学的宏观研究》,《当代外国文学》1987年第4期,第169—178页。
    ⑤ 《编后记》,《外国文学评论》1991年第1期,第144页。
    ① 欧洲古典文学特指古希腊、古罗马文学和17世纪古典主义文学。外国文学界有时会将二十世纪以前的全部文学都划入古典文学的范畴之内。
    ①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30页。
    ② “后现代主义思潮”涉及哲学、文学、艺术各领域,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各种新理论几乎都与之有或多或少的联系。1980年代初期学界已经在介绍后现代的理论和文学作品,却并未用“后现代”这个范畴去界定。詹姆逊1985年在北大讲授“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课程,其后讲义出版,当时反响远不及1990年代那般强烈。
    ③ 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前言,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14页。
    ① 1990年代的外国文学专业期刊对学界“热点话题”的直接呼应相对于1980年代减少了。因为期间定位日益向“学术”倾斜,与本学科关系不大的话题难以进入学术期刊。
    ② 作为中国学界“正统”的马克思主义也是西方理论,因此这这里的西方理论特指马克思主义之外的西方现、当代理论。
    ① (美)Xiaomei Chen.Occidentalism:A Theory of Counter-Discourse in Post-Mao China.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Inc.1995.
    ② (美)Xiaomei Chen.Occidentalism:A Theory of Counter-Discourse in Post-Mao China.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 Inc.1995.
    ③ 王岳川:《中国九十年代话语转型的深层问题》,《文学评论》1999年第3期,第71页。
    ① 吴元迈:《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外国文学——在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第五届年会上的发言》,《外国文学评论》1995年第1期,第5一12页。
    ① 吴元迈:《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外国文学——在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第五届年会上的发言》,《外国文学评论》1995年第1期,第5一12页。
    ② 外国文学界的“重写文学史”活动不及现当代文学界的“重写文学史”思潮那样声势浩大,并未提出明确口号,但“重写”与“重评”一直贯穿在研究批评实践当中,文学史著作亦有大量更新改写。其中,郑克鲁主编的《外国文学史》及徐葆耕所著《西方文学——心灵的历史》是较为突出的两部。
    ① 这里的“新”是相对于1980年代而言的,像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解构主义等,1980年代中期后已经进入了学界视野,就不再属于“新”理论了。
    ② 赵一凡:《后现代主义探幽》,《外国文学评论》1989年第1期,第47—54页。此前,早在1983年第10期《读书》上就出现了董鼎山介绍美国后观代主义文学的《六十年代以来的美国小说——后现代主义及其他》,但当时“现代派论争”刚刚过去,学术界并未自觉地区别现代与后现代。
    ① 1990年代,国家政权很少直接干涉学术活动,学术界在政治正确的人前提下享有充分的自由,因此正统马克思主义文论更多是作为符号存在,对于学术研究的影响不大。
    ① 《编后记》,《外国文学评论》1991年第1期,第144页。
    ② 佳水:《传统与创新:一个日久常新的题目——“文学的传统与创新”学术研讨会侧记》,《外国文学评论》1991年第1期,第18页。
    ① 佳水:《传统与创新:一个日久常新的题目——“文学的传统与创新”学术研讨会侧记》,《外国文学评论》1991年第1期,第24页。
    ② 倖虹:《传统中的“反传统”一西方现代形式批评之批评》,《外国文学评论》1991年第1期,第3—8页
    ③ 钱满纱:《谈谈文化超越》,《外国文学评论》1991年第1期,第13—17页
    ① 柳鸣九:《荒诞概说》,《外国文学评论》1993年第1期,第52—53页;达豁:《应该想象西绪弗斯是幸福的——“20世纪西方文学中的批判意识与荒诞问题”学术讨论会侧记》,同期第73—77页。
    ② 达豁:《应该想象西绪弗斯是幸福的——“20世纪西方文学中的批判意识与荒诞问题”学术讨论会侧记》,《外国文学评论》1993年第1期,第73—77页。
    ③ 余虹:《“荒诞”辨》,《外国文学评论》1994年第1期,第14—23页。
    ① 王齐建:《现代主义与异化》,《外国文学研究》1984年第4期,第14—20页
    ② 肖明翰:《文学中的异化感与保守主义》,《外国文学评论》1994年第1期,第64—71页
    ① 冯至:《加强对外国文学的评论》,《外国文学评论》1992年第2期,第3—4灭。
    ② 冯至在1980年代初对《译林》等杂志大量译介外国通俗文学的选择非常不满,多次进行批判。
    ③ 程代熙:《坚持社会主义的主体意识》,《外国文学评论》1992年第2期,第9-11页。
    ④ 吴岳添:《谈谈研究工作中的普及与提高》,《外国文学评论》1992年第3期,第8-9页。
    ① 叶水夫:《如何正确对待外国文学》,《外国文学评论》1992年第2期,第7—8页。
    ② 吴介民:《外国文学研究要全面贯彻“洋为中用”的方针》,《外国文学评论》1992年第2期,第4—6页。
    ① 卞之琳:《重温<讲话>看现实主义问题》,《外国文学评论》1992年第3期,第3—6页。
    ② 毛洋东:《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载《党和国家领导人论文艺》,文化艺术出版社,第15页。
    ③ 袁可嘉:《学-用-化》,《外国文学评论》,1992年第3期,第6—8页。
    ① “思潮流派”主要包括对人道主义、存在主义及现代主义各流派的评价介绍;“现代派”则指1980年代初“现代派文学论争”中对现代主义文学的宏观评价。因此在1980年代统计表中将“现代派”单列出来
    ① 杨传鑫:《神话主义与宗教意识——20世纪文学现象之一》,《外国文学研究》1991年第4期;毛宣国:《西方现代怪诞艺术的审美特性》,《外国文学研究》1992年第3期;何国瑞、李炜:《非理性背后的深层理性——对现代派文学的一点思考》,《外国文学研究》1993年第1期;蹇昌槐:《欧洲小说的历史进化》,《外国文学研究》1995年第1期;盛宁:《文学本体论与文学批评的方法论 关于西方当代文学批评理论的两点思考》,《外国文学评论》1987年第3期。
    ① 见附录表四。
    ② 由于北京世妇会的召开,对女性主义理论的研究集中出现于1995年。
    ③ 需要强调的足,上述所有结果都只是从五家期刊的统计数据得来,并不能代表学界理论探索的全貌。例如福柯的思想,1990年代以来对中国学术界的影响日益加深,但在我们考察的五家期刊中却几乎没有专门讨论其思想的文章,仅《外国文学》有一篇对福柯的简单介绍。
    ① 有关“叙事”与“叙述”的差异,申丹与赵毅衡等学者近此年都曾撰文辨析。
    ② 申丹:《论西方叙述理论中的情节观》;胡再朗:《真品》的叙述艺术;赵毅衡:《叙述形式的文化意义》,均见《外国文学评论》1990年第4期。邵建:《论海明威小说的现象学叙述》,《外国文学评论》1991年第1期。
    ① 申丹:《论西方叙事理论中“故事”和“话语”的区分》,《外国文学评论》1991年第1期。
    ② 黄希云:《判断“内心独白”的两个根本问题》,《外国文学评论》1991年第4期。文章引发了肖明翰的质疑:《内心独白并非虚幻—与黄希云同志商榷》,《外国文学评论》1992年第4期。两位学者的分歧主要来自于对西方叙事学中“人物”和“叙述者”两个概念的不同理解。
    ③ 吴晓都:《叙事话语流变:叙思、叙意》,《国外文学》1996年第2期。
    ④ 王丽亚:《分歧与对话—后结构主义批评下的叙事学研究》,《外国文学评论》1999年第4期。
    ① 根据中国知网的数据,九十年代运用叙事学理论进行文本阐释的论文共有九十余篇。
    ② 刘立辉:《康拉德:听众与谎言——黑暗的中心叙事结构与阅读效应》,《外国文学研究》1996年第1期。
    ① 代表作有杨义:《中国叙事学》,人民出版社,1997年;罗钢:《叙事学导论》,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赵毅衡:《当说者被说的时候——比较叙述学导论》,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
    ② 在诸多研究者中,赵毅衡当属一个例外,他在研究中一直强调探讨形式与文化的关系。《叙述形式的文化意义》一文即是代表。
    ③ 在论文《多维、进程、互动——评詹姆斯·费伦的后经典修辞性叙事理论》中,申丹表示了对意识形态批评倒向“极端的政治倾向”的担忧。《国外文学》2002年第2期。
    ① 赵一凡:《后现代主义探幽——兼论西方文学应变与发展理论》,《外国文学评论》1989年第1期。“后现代主义”一词最早出现于1980年第3期《外国文学报道》刊登的译文《补充的文学:后现代主义小说》,作者约翰·巴思。另外有些论文中曾提到这个概念,在本文考察的五家期刊上对之进行专题讨论的论文还是赵文最早出现。
    ② 佳水:《客观审视冷静观照——记本刊“西方后现代主义”座谈会》,《外国文学评论》1990年第2期,第134页。
    3 盛宁:《关于后现代表征危机的思考》,《外国文学评论》1991年第1期:钱佼汝:《小写的后现代主义:点点滴滴》,《外国文学评论》1991年第4期:王岳川:《后现代主义文学与写作》,《外国文学评论》1992年第4期:王逢振:《也谈后现代主义》,《国外文学》1990年第1明:曾艳兵:《后观代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国外文学》1996年第3期。其余3篇西方学者论述后现代主义的译文,在统计时未计入总数。
    ① 许汝祉:《对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学的评估》,《外国文学评论》1991年第3期。杨济或吴立平:《多重译码:游乐于<小世界>话语的张力场》,《外国文学研究》1992年第4期。
    ② 参见钱佼汝:《小写的后现代主义:点点滴滴》,文中将后现代主义研究分为微观和宏观研究两大类,微观研究主要是从文体的角度研究后现代主义作品的形式特点和美学原则。《外国文学评论》1991年第4期,第58—63页。
    ① 赵毅衡:《后现代派小说的判别标准》,《外国文学评论》]993年第4期,第12-19页。
    ② 参见赵一凡:《后现代主义探幽——兼论西方文学应变与发展理论》,《外国文学评论》1989年第1期。
    ① 钱佼汝:《小写的后现代主义:点点滴滴》,《外国文学评论》1991年第4期。
    ② 江宁康邓三鸿:《我国近年来外国文学研究热点》,《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第113-118页。
    ③ 在诸位后现代主义理论家中,詹姆逊的理论被关注最多,代表作有胡亚敏:《詹姆逊的后现代理论再探》,《国外文学》2002年第4期;王钦峰:《后现代主义小说的麦当劳化》,《国外文学》2004年第1期;魏燕:《大众文化的意识形态分析——解读詹姆逊的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外国文学》2004年第5期。
    ① 五家期刊中,《外国文学》的相关论文最多,几乎占总数的一半。因为该刊于2000—2005年开设了“西方后现代作家”专栏,每期都有1-2篇讨论后现代主义小说的论文。
    ② 慈公:《世纪末的思虑:从何处来向何处去——“20世纪外国文学走向”学术讨论会速写》,《外国文学评论》1988年第1期。
    ① 参见第二章第三节附表。
    ② 俄苏文学“20世纪之前”这部分主要集中于19世纪文学,而英国文学“20世纪之前”的部分则主要由19世纪文学以及莎士比亚研究组成。
    ① 三家期刊为:《外国文学研究》、《外国文学评论》、《国外文学》。由于《外国文学》与《当代外国文学》在八十年代很少刊登论文,所以末计入。由于日语在中国并非“小语种”,而其余东方各国语言皆属“小语种”,相应的文学受重视程度不同,因此将“日本文学”与“东方文学”分别单列。
    ② 四家期刊为:《外国文学研究》、《外国文学评论》、《国外文学》、《外国文学》。考虑到《当代外国文学》定位于“当代”,不涉及二十世纪之前,如果计入会影响整体比例,因此没有计入。
    ③ 见李大钊:《俄罗斯文学与革命》,转引自《二十世纪中俄文学关系》,陈建华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72页。
    ① 鲁迅:《祝中俄文字之交》,见《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第460页。
    ① 施蛰存:《导言》,《现代》第5卷第6期,现代美国文学专号。
    ② 参见《西方当代文学批评在中国》,陈厚诚、王宁主编,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
    ③ “东方文学”中的“东方”并非纯粹的地理概念,而是揉合了地理、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因素的复合概念,包括了亚、非、甚至拉美在内的第三世界各国。
    ① 这个数字当中并不包括“日本文学”的研究论文,原因前面已有交待。
    ① 语出《外国文学史》(下),郑克鲁主编,岛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86页
    ② 1980年代只选择前三家,1990年代四家期刊都包括进来,其中原因前面已经交待。因为统计范围有限,结果只具有参考意义,不能作为结论。
    ③ 两个表格中“/”后面的数字是另一时段的篇数。
    ④ 有关莎士比亚“经典化”的过程,国内己有学者论述。例如沈林:《莎士比亚:重现与新生》,《读书》2010年第3期,第130-139页。
    ① 对于美国学界九十年代兴起的“经典”之争,中国学界当时还未加注意,所以这里提到的经典秩序指的是英美学界五、六十年代公认的经典名单,筛选标准表达了人文主义关怀和当时盛行的新批评的文学本质观。
    ① 在八十年代最强调创新与形式审美研究的《外国文学评论》上,形式审美研究的论文也只占总数的五分之一。
    ① 刘象愚:《韦勒克与他的文学理论(代译序)》,《文学理论》,(美)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著,刘象愚等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1页。
    ② 支宇、罗淑珍:《西方文论在汉语经验中的话语变体——关于韦勒克“内部研究”的探析》,《外国文学研究》2001年第4期,第15—22页。
    ③ 有关“新批评”在中国语境中的变异问题,参见支宇、罗淑珍:《西方文论在汉语经验中的话语变体—关于韦勒克“内部研究”的探析》,《外国文学研究》2001年第4期;张惠:《理论旅行——“新批评”的中国化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1年。
    ① 王本朝:《超越内部与外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方法转换与互动》,《贵州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第54—59页。
    ① 易丹:《超越殖民文学的困境》,《外国文学评论》1994年第2期,第111-116页
    ① 黄宝生:《外国文学研究方法谈》,《外国文学评论》1994年第3期,第123—126页。
    ② 赵炎秋:《民族文化与外国文学研究的困境——与易丹先生商榷》,《外国文学评论》1995年第2期,第127-131页。
    ③ 吴元迈:《也谈外国文学研究方向与方法——关十一次有意义的探讨》,《外国文学评论》1995年第4期,第125—129页。
    ④ 张弘:《外国文学研究怎样走出困惑?——与易丹同志商榷》,《外国文学评论》1994年第4期,第122—129页。
    ⑤ 赵炎秋:《民族文化与外国文学研究的困境——与易丹先生商榷》,《外国文学评论》1995年第2期。
    ⑥ 赵淳:《话语实践与文化立场:西方文论引介研究:1993—2007)),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11页。
    ① 刘康、金衡山:《后殖民主义批评:从西方到中国》,《文学评论》1998年第1期,第150—160页。
    ② 赵炎秋:《民族文化与外国文学研究的困境——与易丹先生商榷》,《外国文学评论》1995年第2期。
    ① 曹顺庆等学者认为,没有自已的话语,就丧失了自己的精神家园,因此要通过古今中西之间的对话和沟通“重建中国文论话语”。
    ① 徐贲:《走向后现代与后殖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175页。
    ② 盛宁:《世纪末·“全球化”·文化操守》,《外国文学评论》2000年第1期,第5—15页。
    ③ 陶东风、徐艳蕊:《当代中国的文化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68页。
    ① 刘纳:《全球化背景与文学》,《文学评论》2000年第5期,第96页。
    ② 张颐武等提出“中华性”这一话语,主张以之与全球化话语对抗,其实质就是用“中国中心论”代替“西方中心论。”
    ③ 学者盛宁认为,大多数西方学者其实并未直接使用“文化全球化”这种提法,这一概念是中国学者引进“全球化”话语时的误读。参见盛宁:《世纪末·“全球化”·文化操守》,《外国文学评论》2000年第1期,第5-15页。
    ④ (美)希利斯·米勒:《论全球化对文学研究的影响》,郭英剑编译,《当代外国文学》1998年第1期,第154-161页。
    ① 这三种意见主要从《文学评论》等期刊当时开展的相关讨论中总结而来。
    ② 蒋卫杰:《走向世界的沉思》:童道明:《“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谈文艺的民族性和世界性》,均见《外国文学评论》1987年第1期。
    ① 吴其尧在《文学的民族特性和外来影响——对一种“说法”的否定》中提出,“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一说法并非鲁迅先生的原话,而是后人的概括和阐发。文章见《外国文学》1997年第3期,第8页。
    ② 王适振:《越足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一个悖论》,《外国文学》1997年第3期,第3—5页。
    ③ 刘康:《1990年代的文化民族化与全球化》,《外国文学》1997年第3期,第6—7页
    ④ 顾嘉祖:《全球化与本土化一元共存关系》,《外国文学》1999年第2期,第53—55页。
    ⑤ 阎晶明:《全球化的幻影》,《外国文学》1999年第2期,第40-41页。
    ⑥ 刘崇中:《全球化与文化认同之我见》,《外国文学》1999年第2期,第49—52页。
    ① (荷兰)瑞恩·塞格斯:《世界之交的文学和文化身份建构》,斯义宁译,《外国文学》1999年第4期,第41-44页。
    ② 王宁:《文学研究中的文化身份问题》,《外国文学》1999年第4期,第51页。
    ① 王宁:《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研究和文学研究》,《文学评论》2000年第3期。
    ② 蔡元培:《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申报》1935年1月19日。
    ③ 盛宁:《世纪末·全球化·文化操守》,《外国文学评论》2000年第1期,第14页。
    ① 对这一点,大多数外国文学学术期刊都未曾明言,但它却是学界人尽皆知的“潜规则”。
    ② 其中代表有王逢振:《为理论一辩》,《外国文学》2001年第6期:盛宁:《对“理论热”消退后美国文学研究的思考》,《文艺研究》2002年第6期;盛宁:《“理论热”的消退与文学理论研究的出路》,《南京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年第1期:刘意青:《当文学遭遇了理论——以近三十年我国外国文学教学与研究为例》,《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关于《黑暗的心脏》解读的论争文章见《外国文学评论》2001年第2期及《外国文学》2002年第1期、第3期、2003年第1期。
    ① 殷企平:《用理论支撑阅读——也谈利维斯的示》,《外国文学》1999年第5期。
    ② 分别引自崔少元:《文论:芝麻开门》:史志康、吴刚:《走出文论研究中的误区》,均见《外国文学》年第5期,第53—54页、第57页。
    ① 王逢振:《为理论一辩》,《外国文学》2001年第6期,第6—8页。② Jonathan Culler. Structuralist Poetics Structuralism, Linguistics, and the Study of Literature, Ithaca Comell University Press 1975.p viii.转引自盛宁:《“理论热”的消退与文学理论研究的出路》,《南京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年第1期,第57—71页。
    ③ 王逢振:《为理论一辩》,《外国文学》2001年第6期。
    ④ 对于这种状况,刘意青在《当文学遭遇了理论——以近三十年我国外国文学教学与研究为例》一文中做出了细致描述。
    ⑤ 王逢振:《为理论一辩》,《外国文学》2001年第6期。
    ⑥ 这里的传统批评方式,指文学史、文学传记、道德一美学批评、新批评等,它们对作者、文学作品的性质,以及批评的目的有着相同或相似的认识。
    ① 盛宁:《“理论热”的消退与文学理论研究的出路》,《南京大学学哲学人文社科版》2007年第1期,第63页。
    ① 盛宁:《“理论热”的消退与文学理论研究的出路》,《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科版》2007年第1期。
    ② (英)特里·伊格尔顿:《理论之后》,商止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2页。
    ① 1990年代至今,国家有关部门连续发文,通过评奖、项目管理等各种方式推动哲学人文科学的繁荣。具体情况见刘明:《学术评价制度批判》,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袁同成:《我国学术评价制度的变迁逻辑考察:基于学术场域与权力场域互构的视角》,《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年第5期。
    ① 具体情况见附录表四。
    ② 时任主编盛宁先生所言。
    ① 《“思源”外国文学评论奖揭晓》,《外国文学评论》2001年第1期。
    ② 在2000年之前,《编后记》是小定期存在的。
    ③ 参见赵泞:《话语实践与文化立场:西方文论引介研究1993—2007》附录《1993—2007年五家外国文学理论期刊研究主题逐年分类统计表》。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325—326页。
    ① 在2003年第4期的《编后记》中,盛宁先生又推翻了自己之前的判断:“看来那只是一种表面现象。实际的情况是:思考——卓有成效的思考——仍然在继续。”
    ② 四篇文章为陈本益:《释德里达的“原初书写”概念》,《国外文学》2005年第2期:盛宁:《“解构”:在不同文类的文本间穿行》,《外国文学评论》2005年第3期;李永毅:《德里达与乔伊斯》,《外国文学评论》2007年第2期;金惠敏:《自然与文化的解构限度——思考在德里达“之后”》,《外国文学评论》2008年第4期。
    ① 胡亚敏:《“理论仍在途中”——詹姆逊批判》,《外国文学》2005年第1期。
    ② 李世涛:《还原意识形态的动作过程——詹姆逊的意识形态理论》,《外国文学》2003年第3期。
    ③ 李定清:《借鉴·整合·创造:西方文学批评的中国化道路——胡亚敏教授访谈录》,《外国文学研究》2006年第2期。
    ① 此统计结果主要依据为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对2000-2010年之间CSSCI来源期刊论文关键词统计,其中2000-2004年结果为邓三鸿先生完成,见江宁康、邓三鸿:《我国近年来外国文学研究热点》,《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2005-2010年结果为白云女士完成。具体表格见附录。由于这一时段中CSSCI胡刊包括了《俄罗斯文艺》,该刊小在本文考察范围之内,而且会使“俄苏文学”部分的数据增多,不利于综合评价,因此笔者在参考邓、白两位先生统计结果的基础上剔除了《俄罗斯文艺》,对标示“俄苏文学”关键词的论文进行了单独统计。
    ① 与代作家增多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一时期统计的期刊增加了《当代外国文学》。
    ② 这份表格仍然以邓三鸿、白云的统计结果为基础,减去了《俄罗斯文艺》中的相关数据
    ① 见《外国文学评论》2011年第1期编后记,作者引用一位投稿者的话。
    ② 参见附录表五。
    ① 萧莎:《德里达的文学论与耶鲁学派的解构批评》,《外国文学评论》2002年第4期。
    ① 具体文章此处不详述。仅举一两例:《外国文学评论》2010年第3期上李征的《火车上的三四郎》如果要归类的话属于文化研究,但文章并未出现任何难懂的理论术语,理论视角不露痕迹。2002年第1期《外国文学评论》上吕大年的《人文主义二三事》即是考证型论文。
    ② 《编后记》,《外国文学评论》2001年第1期,第160页。
    ① 王松林:《康拉德小说伦理观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5-22页。
    ② 王松林:《英美康拉德研究综述》,《英美文学研究论丛》第四辑,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
    ③ 参见殷企平:《<黑暗的心脏>解读中的四个误区》中对彼得·蔡尔茨论点的引述。《外国文学评论》2001年第2期,第144-151页
    ④ 同上。
    ⑤ 王松林:《英美康拉德研究综述》,《英美文学研究论从》第四辑,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40
    ① 钦努阿·阿契贝:《非洲的一种形象:论康拉德<黑暗的心灵>中的种族主义》,巴特·穆尔一吉尔锊特等编《后殖民批评》,杨乃乔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90页、第182页。
    ② 阮炜、袁肃:《<黑暗中心>的思想剖析》,《外国语文》1983年第3期,第78页。
    ③ 刘新民:《悲怆的生命之歌——评康拉德的主要作品》,《外国文学》1986年第3期,第61页。
    ① 胡壮麟:《谈康拉德的<黑暗的内心深处>》,《国外文学》1984年第4期,第18-26页。
    ② 侯维瑞:《约瑟人·康拉德的小说创作》,《外国文学》1984年第9期,第75页。
    ③ 章卫文:《试论康拉德的<黑暗的中心>》,《外国文学研究》1985年第1期,第41页。
    ① 王晓兰、王松林:《康拉德在中国:回顾与展望》,《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5期,第45页。作者没有说明统计范围。
    ① 在王晓兰、王松林提供的数据中,26篇文章里探讨该文本形式技巧的有7篇,主题研究14篇。
    ② 隋旭升:《<黑暗的心脏>中库尔兹和马洛的象征意义》,《外国文学评论》1994年第2期;郁:青:《<雨王安德森>与<黑暗的心>》,《外国文学评论》1997年第3期:苏勇:《自我的湮灭——从<黑暗的心>中的克兹说起》,《国外文学》2001年第3期:姚兰、王颖:《试论<黑暗的心>中黑与白的象征意义》,《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3期。
    ③ R.Kimbrough, ed., Heart of Darkness:An Authorial Text Background and Sources Criticism.NY:W.W. Norton & Company,Inc.,1971, p.154.
    ④ 殷企平:《<黑暗的心脏>解读中的四个误区》,《外国文学评论》2001年第3期,第146页。
    ⑤ 杜维平:《非洲、黑色与女人——<黑暗的的心>的叙事话语批判》,《外国文学评论》1998年第4期,第34页。
    ① 五家期刊上最早运用后殖民批评视角解读康拉德的文章是2001年第6期《外国文学》上的王小晴的《西方没落阴影的先行投射》,第45—50页。文章主要讨论的文本是《吉姆爷》,认为它是“一曲挽歌,哀悼帝国文化的无奈败落和殖民主义的凄凉晚景。”从解构主义视角出发的解读则始终未见。
    ② 殷企平:《<黑暗的心脏>解读中的四个误区》,《外国文学评论》2001年第3期,第146—151页。
    ① 王丽亚:《批评理论与作品阐释再认识——兼与殷企平先生商榷》,《外国文学》2002年第1期,第78—82页。
    ② 张和龙:《理论与批评的是是非非——<黑暗的心脏>争鸣之管见》,《外国文学》2003年第1期,第99页。
    ① 殷企平:《由<黑暗的心脏>引出的话题——答王丽亚女士的质疑》,《外国文学》2002年第3期。
    ① 傅俊、毕凤珊:《解读康拉德小说中殖民话语的矛盾》,《外国文学研究》2002年第4期。
    ② 赵海平:《康拉德<黑暗的中心>与种族主义之争》,《外国文学评论》2003年第1期。
    ③ 王晓燕:《“我们都是地球的子女”——关于康拉德种族观的思考》,《外国文学》2005年第3期。
    ④ 根据中国知网,2000—2010年,以《黑暗的心》为题的硕士文共57篇,博士论文2篇;期刊论文120余篇。
    ① 代表论文依次为邓建英:《<黑暗的心>之女性主义解读》,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年;唐媛:《论<黑暗之心>的反殖民主义话语》,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白俊峰:《康拉德小说中的“狂欢化”人物》,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陈志琴:《<黑暗的心>中的种族主义》,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汤黎:《解构视野下的<黑暗的心>》,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② 岳峰:《殖民时代道德拯救与身份认同—康拉德非洲题材小说中从林形象的解构与重构》,《国外文学》2012年第1期。
    ① 张颐武:《文化矼究与中国的现状》,《国外文学》1996年第2期,第37—42页。
    ② 王宁:《文化研究:西方与中国》,《国外文学》1996年第2期,第29—36页。
    ③ 周小仪:《文学矼究与理论——文化研究:分裂还是融合?》,《国外文学》1995年第4期,第3—7页。
    ④ 越斌:《雷蒙德·威廉斯的“文化与社会”》,《外国文学》1999年第5期,第69页。
    ① 1990年代以来,五家期刊中专门讨论法兰克福学派文化批判思想的论文有7篇,专题讨论美国文化研究的更少,有些文章介绍了美国的“经典之争”,还有文章论述詹姆逊的文化批判实践,从不同侧面考察了美国文化研究的一些特点。
    ② 黄卓越等:《“英国文化研究与中国”研讨会纪要》,《外国文学》2006年第6期,第84—95页。
    ③ (英)特理·伊格尔顿:《后现代主义的矛盾性》,王宁译,《国外文学》1996年第2期,第3—6页。
    ① 盛宁:《走出“文化研究”的困境》,《文艺矼究》2011年第7期,第5-13页
    ② 转引自陶东风:《文化研究:西方话语与中国语境》,《文艺研究》1998年第3期,第29页。特纳:《为我所用:英国文化研究,澳大利亚文化研究与澳大利亚电影》(It works for me:British Cultural studies,Australian Cultural Studies and Australian Films),参见格罗斯伯等编《文化研究》(Culrural Studies,Routledge,1992)
    ③ 后殖民批评与大写的“文化研究”即英国文化研究学术渊源与路径不尽相同,它兴起于美国,而影响传布世界,也被归入文化研究之一翼
    ① 陆建德:《地之灵——关于“迁徙与杂交”的感想》,《外国文学评论》2001年第3期,第10页。
    ① 三海峻:《地域文化与想像的家园——兼谈印度现当代文学与印度侨民文学》:戴从容:《从批判走向自由:后殖民之后的路》,均见《外国文学评论》2001年第3期,第24—33页、第34—41页。
    ② 张德明:《多元文化杂交时代的民族文化记忆问题》,《外国文学评论》2001年第3期,第11-16页
    ③ 萨伊德在一次访谈中说:“身份问题是当前所有问题中最次要的。比这更重要的事是超越身份界限,走向别处,不管那是什么地方。”见《萨伊德访谈录》,《中华读书报》2000年12月27日。
    ① 转引自盛宁:《走出“文化研究”的困境》,《文艺研究》2011年第7期,第12页。
    ② (英)斯图亚特·霍尔:《文化研究及其理论遗产》(Cultural Studies and It's Theoretical Legacies),参见格罗斯伯格等编《文化研究》,第278页。
    ③ (英)特里·伊格尔顿:《理论之后》,商正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6页。
    ① 陶东风:《试论文化批计与文学批评的关系》,《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年第6期,第119页。
    ② 杜志卿:《托妮·莫里森研究在中国》,《当代外国文学》2007年第4期,第122—129页
    ③ 研究中运用后殖民理论的论文占总数的四分之一,而且集中在近十年。
    ① 王家湘:《喜闻莫里森获诺贝尔文学奖有感》,《外国文学》1994年第1期,第11—14页。
    ② 唐红梅:《种族、性别身份认同——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丝·沃克、托妮·莫里森小说创作研究》,民族出版社,2006年,第28—31页。
    ① 转引自吕炳洪:《托妮·莫里森的<爱娃>简析》,《外国文学评论》1997年第1期。Toni Morrison, "Memory. Creation, and Writing;" Thought,Vol.59, No.235,1984,P389.
    ② 王家湘:《访托妮·莫里森》,《外国文学》1991年第3期,第59—62页。
    ③ 参见陈法春:《西方莫里森研究中的几个焦点》,《外国文学动态》2000年第5期,第22—26页。
    ④ 例如罗选民:《荒诞的理性和理性的荒诞》,分析了《宠儿》中“荒诞”技巧的运用,认为作品表达的是对西方文明异化的批判,不提作品的黑人文化背景。见《外国文学评论》1993年第1期,第60—65页。
    ① 杜维平:《呐喊,来自124号房屋——<彼拉维德>叙事话语初探》,《外国文学评论》1998年第1期,第66-70页。
    ② 张弘:《展示文化冲突中的心灵困境-托尼·莫里森小说创作简论》,《外国文学评论》1994年第3期,第77—83页。
    ① 王玉括:《莫里森的文化立场阐释》,《当代外国文学》2006年第2期,第105-110页。《当代外国文学》2009年第2期上王守仁、吴新云的《超越种族:莫里森新作<慈悲>中的‘奴役’解析》(第35—44页)一文及2002年第4期《当代外国文学》上王烺烺的《欧美主流文学传统与黑人文化精华的整合评莫里森<宠儿>的艺术手法》(第117—124页)一文也表达了类似看法。还有胡俊:《<一点慈悲>:关于“家”的建构》,《外国文学评论》2010年第3期,第200-210页;朱新福:《托尼·莫里森的族裔文化语境》,《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3期,第54—60贝;李美芹:《“伊甸园”中的“柏油娃娃”<柏油孩>中层叠叙事原型解析》,《外国文学评论》2007年第1期,第77—84页
    ② 刘炅:《<所罗门>之歌:歌声的分裂》,《外国文学评论》2004年第3期,第91—98页。
    ③ Herman Beavers:Postmodern Heroics, Misreading and Irony in the Fictions of James Alan Mcpherson and Toni Morrison《外国文学研究》2006年第5期,第13—21页。
    ① 朱梅:《托妮莫里森笔下的微笑意象》;朱小琳:《托妮莫里森小说中的暴力世界》:胡俊:《<一点慈悲>:关于“家”的建构》。见《外国文学评论》2007年第2期(55—63页)、2009年第2期(168—176页)、2010年第3期。易立君:《论<宠儿>的伦理诉求与建构》,《外国文学研究》2010年第3期,第131-137页。
    ① 美国华裔文学兴起的标志是1974年赵健秀等人合编的《唉咿!美国亚裔作家义集》。20世纪1980年代末1990年代初,美国两大主流文学选集《希斯美国文学选集》和《诺顿文学选集》开始收求美国华裔文学作品;1988年出版的《哥伦比亚美国文学史》辟专章论述美国亚裔文学,表明美国主流文学界和学术界开始承认华裔文学。
    ② 这个数字是在中国知网以“美国华裔文学”为主题搜索得到的结果,不是全部相关研究论文的总数。
    ① 柯可:《边缘文化与喜福会》,《外国文学》1999年第2期;卫景宜:《美国主流文化的“华人形象”与华裔写作》;《国外文学》2002年第1期;胡勇:《论美国华裔文学对中国神话与民间传说的利用》,《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6期;张龙海:《关公战木兰——透视美国华裔作家赵建秀和汤亭亭之间的文化论战》,《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5期
    ② 徐颖果:《美国华裔文学中的中国文化符号》,《外国文学动态》2006年第1期。
    ③ 赵文书:《华裔美国的文学创新与中国的文化传统》,《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3期。
    ① Cheung, King-Kok:Slanted Allusions:The Politics of Bilingual Poetics in Marilyn Chinand Russell Leong见程爱民、赵文书主编:《跨国语境下的美洲华裔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34-150页。赵文书:《华裔作家文化转向原因探析》,《当代外国文学》2009年第4期。
    ② 孙胜忠:《质疑华裔美国文学研究中的“唯文化批计”》,《外国文学》2007年第3期。
    ③ 例如张琼:《准在诉说,谁在倾听:谭恩美<拯救溺水鱼>的叙事意义》,《、与代外国文学》2008年第2期;程爱民、邵怡:《女性言说——论汤亭亭、谭恩美的叙事策略》,《当代外国文学》2006年第4期。
    ① 慈公:《世纪末的思虑:从何处来 向何处去——“20世纪外国文学走向”学术讨论会速写》,《外国文学评论》1988年第1期。
    ① 《编后记》,《外国文学评论》2008年第1期,第160页。
    ② 虞建华:《“萨柯—樊赛蒂事件”:文化语境与文学遗产》;王建平:《19世纪美国圣地游记文学与东方叙事》;徐贲:《记忆窃贼和见证叙事的公共意义》,均见《外国文学评论》2008年第1期。
    ① 这五篇论文是《阐释<爱情的故事>或,1968年造反学生分析》,《外国文学评论》2000年第1期;《伦敦蝴蝶与帝国鹰:从达西到罗切斯特》,《外国文学评论》2001年第1期;《霍尔顿与脏话的政治学》,《外国文学评论》2002年第3期;《<汤姆叔叔的小屋>与南北方问题》,《外国文学》2004年第1期;《清教徒的想象力与1692年塞勒姆巫术恐慌——霍桑的<小布朗先生>》,《外国文学》2007年第1期。还有一些文章未在本文所选期刊上发表,此处省略。
    ① 程巍:《阐释<爱情的故事,或,1968年造反学生分析》,《外国文学评论》2000年第1期,第42页。
    ① 参见赵淳:《话语实践与文化立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38—241页。
    ② 例如对美国华裔文学“中国性”的认识,见上一节。
    ① 赵勇:《“文化诗学”的两个轮了——论童庆炳的“文化诗学”构想》,《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
    ② 童庆炳,邹赞:《从“文化诗学”到“文化研究”——北京师范大学童庆炳教授访谈》,《社会科学家》2012年第9期,第5页。
    ③ 童庆炳:《文化诗学结构:中心、基本点、呼吁》,《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第45—52页。
    ① 童庆炳:《植根十现实土壤的“文化诗学”》,《文学评论》2001年第6期,第35—40页。
    ② 同上,第40页。
    ③ 童庆炳:《文化诗学结构:中心、基本点、呼吁》,《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第52页。
    ④ 童庆炳:《文化诗学:宏观视野与微观视野的结合》,《甘肃社会科学》,2008年第6期,第135页。
    ① 例如童庆炳《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意义》,李春青《宋学与宋代文学观念》,李壮鹰《禅与诗》,都从“文化诗学”视角对传统话语进行了整理与重释。三部著作均属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文化与诗学从书”之一2001年出版。在丛书十本专著中,涉及外国文学的有三本:程正民《巴赫金的文化诗学》,2001年;:E志耕《宗教文化语境下的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2003年;王向远《翻译文学导论》,2004年。
    ② 刘小枫:《施特劳斯的路标》,华夏出版社,2011年,第335页。
    ① 参见甘阳为《自然权利与历史》中译本所做序言:《政治哲人施特劳斯:古典保守主义政治哲学的复兴》;(美)列奥·施特劳斯:《自然权利与历史》,彭刚译,三联书店,2006年。
    ② 同上,第340页。
    ③ 同上,第354页。
    ④ 刘小枫:《施特劳斯的路标》,华夏出版社,2011年,第340—348页。另外一位引介主将甘阳的看法与刘小枫不尽相同,他认为施特劳斯是了解当代西方、当代美国的重要入口,通过这一入口,可以看到从前被遮蔽的事物。参见甘阳、王钦:《用中国的方式研究中国,用西方的方式研究西方》,《现代中文学刊》2009年第2期,第6页。
    ① 甘阳、刘小枫、张志林、何明等:《占典西学在中国(之一)》,《开放时代》2009年第1期。甘阳发言题为:“中国人简单化学习西方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②参见《古典研究》网页之“期刊简介”,网址:http://www.gudianyanjiu.org/aboutus.html
    ③ 代表论著有《普罗米修斯之罪》,三联书店,2012年;《<安提戈涅>第一合唱歌的启蒙意蕴》,《国外文学》2004年第2期;《一个故事的两种讲法——读赫西俄德笔下的普罗米修斯神话》,《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略谈希罗多德的叙事笔法》,《国外文学》2006年第2期。
    ④ 刘小枫:《施行劳斯的路标》,华夏出版社,2011年,第346页。
    ① 刘小枫:《施特劳斯的路标》,华夏出版社,2011年,第356页。
    ② 根据中国知网数据,在文学伦理学批评提出之后,以这一批评话语为主要视角的期刊论文、硕士、博士学位论文共计144篇,其中博上论文4篇。
    ① 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批评方法新探索》,《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5期,第23页。
    ② 刘英:《回归抑或转向:后现代语境下的美国文学伦理学批评》,《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第90—97页。
    ③ Renegotiating ethics in literature, philosophy, and theory, edited by Jane Adamson, Richard Freadman, and David Parker.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P1-17.
    ③ 刘建军:《文学伦理批评的当下性质》,《外国文学研究》2005年第1期(21-23页):邹建军:《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独立品质与兼容品格》,《外国文学研究》2005年第6期,第7—13页。
    ① 聂珍钊:《序言: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页。
    ② 黄开红:《关于文学伦理学批评——访聂珍钊教授》,《学习与探索》2006年第5期,第117页。
    ③ 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与道德批评》,《外国文学研究》2006年第2期,第9-17页。
    ④ 黄开红:《关于文学伦理学批评——访聂珍钊教授》,《学习与探索》2006年第5期,第117页。
    ① 2011年12月23日,笔者采访聂珍钊先生所得。
    ② 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与道德批评》,《外国文学研究》2006年第2期。
    ③ 在以《安娜·卡列尼娜》为例说明两者区别时,文章的具体表述与理论界定明显不符。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与道德批评》,《外国文学研究》2006年第2期。
    ④ 张杰、刘增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多元主义阐释》.《外国文学研究》,2007年第5期。
    ① 段俊晖:《伦理批评的2种范式——列维纳斯的伦理形而上学与哈贝马斯的话语伦理学》,《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② 杨革新:《<艺术与伦理批评>:美国伦理批评的新动向》,《外国文学研究》2011年第6期,第32—36页。
    ③ 2011年12月22日聂教授在上海大学题为“文学伦理学批评:基本理论与批评实践”的讲座中所言。
    ④ Wayne C. Booth,The Company We Keep:An Ethics of Fiction(Berkeley and London:U of California P,1988), P7-8.
    ① 葛兆光:《域外中国学十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30页。
    ② 王守仁:《现代化进程中的外国文学与中国社会现代价值观的构建》,《外国文学评论》2004年第4期,第99页。
    ③ 在《历史对于人生的利弊》一文中,尼采认为希腊文化兴盛的原因就在于希腊人面对外来文化(主要是东方文化)和过去事物的一片混乱,学会了如何组织和整理这种混沌,坚持专注于自身,专注于自己真正的需要,因此没有长久沦为整个东方文化的囫囵吞枣的子嗣和仿效者,而是成为一个伟大的文化民族。见张旭东:《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61页。
    ① 本文主要部分已发表于《中国图书评论》2011年第10期。
    ② 鸦片战争后,中国士大夫们承认西方政治制度与思想的先进,却普遍认为西方的文学远逊于中国。梁启勋曾说:“吾祖国之政治法律,虽多不如人,至于文学理想,吾雅小欲以彼族加开华胄也。”见《小说从话》,阿英编《晚清文学从钞·小说戏曲研究卷》,第324页,中华书局1961年版。这里提到的“文学’还是传统意义上的概念。王韬认为“英国以天文、地理、电学、火学、气学、光学、化学、重学为实弗尚诗赋词章。”见《漫游随录》,第116页,岳麓书社1985年版。“诗赋词章”,乃中国文人心目中“文学”的正统。林纾在其译作《斐洲烟水愁城录》的序言中,还在用传统的文学批评话语计价西方小说:“西人文体,何乃甚类我史迁也!”。1905年,商务印书馆版。
    ③ 相关论述见戴燕《文学史的权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④ 《饮定京师大学堂章程》,见《北京大学史料》第一卷,王学珍,郭建荣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87页。
    ① 参见王国维《奏定经学科大学文学科大学章程书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卷,第7页,舒新城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
    ② 《奏定大学堂章程》,《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中册,第573页,舒新城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
    ① 三省堂书店1902年出版的吴汝伦《东游从录》记载,东京大学“国文学科”及“汉学科”都开设“西国文学史”一课,属于选修性质的“随意科”。
    ② 参见《奏定大学堂章程》,《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中册,舒新城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第588页。
    ① 见《教育部公布大学规程》,《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中册,第645—646页。
    ① 《文科国文学门文学教授案》,见《北京大学日刊》1918年5月2日。
    ① 罗家伦:《回忆辜鸿铭先生》,引自《辜鸿铭印象》,宋炳辉编,学林出版社,1997年。第138页。
    ② 《知堂回想录》(下),第340页,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③ 同上,第426页。
    ① 《早期三十年的教学生活》,杨亮功著,黄山书社,2008年,第21页。
    ② 《知堂回想录》(下),第466页。
    ③ 见《北京大学史料》中册,王学珍,郭建荣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132页。
    ① 《清华人文学科年谱》,本文只摘录了外国文学类课程。齐家莹著,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85页。
    ① 《清华人文学科年谱》,第86页。
    ② 《清华人文学科年谱》,第106页。
    ③ 《清华人文学科年谱》,第49页。
    ④ 《清华大学校史稿》清华大学校史稿编写组编纂,中华书局,1981年,第133页。
    ① 参见《朱自清全集》第九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292页,第408页。
    ② 见《清华大学校史稿》,第328页,第446页。
    ③ 《大学应分设语言文字与文学两系的建议》,《独立评论》第168号,1935年9月。
    ④ 《调整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外国语文学二系机构刍议》,见《闻一多全集》第二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437页。
    ⑤ 《关于调整大学中文外文两系机构的一点意见》,见《冯至学术论著自选集》,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2年。第261页。
    ① 转引自《中国英语教学史》,第420页,李良佑、张日昇、刘犁编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8年。
    ② 见《北大学制沿革(1949—1998)》杜勤、雕行严编,北大教务处印。
    ③ 转引自《中国英语教学史》,第420页,李良佑、张日异、刘犁编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8年。
    ① 华东师范大学档案《华东师范大学各系1957级教学计划草案》。
    ② 《北大学制沿革(1949-1998)》杜勤、雎行严编,北大教务处印。
    ③ 华东师范大学档案《华东师范大学各系1955级教学计划草案》。
    ④ 参见北京大学档案,案卷号3031964021。
    ① 参见《中国英语教学史》,第428页。
    ② 北京大学档案,30382016。
    ① 闻一多:《调整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外国语文学二系机构刍议》,《闻一多全集》第二卷,湖北人民出版社,第438页。
    ② 李良佑、张日升、刘黎编著:《中国英语教学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496页。
    ③ 见《北大学制沿革(1949-1998)》杜勤、睢行严编,北大教务处印。
    1. Culler, Jonathan. literary theory: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
    2. Eagleton, Terry. Literary Theory:An introduction. Massachusetts:Blackwell Publiser Ltd.1996.
    3. Eagleton, Terry.The Function of Criticism:From the Spectator to Post-Structuralism. London:Verso,1984.
    4. Eagleton, Terry. After literary. New York:Basic Books,2003.
    5. Eagleton, Terry, Fredric Jameson and Edward W. Said. Nationalism, Colonialism, and Literature. Minneapolis: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90.
    6. Easthope, Antony. Literaty into Cultural Studies. London:Routledge,1991.
    7. Foucault, Michel. The Foucault Reader. Paul Rabinow, ed.New York:Pantheon book,1984.
    8. Sean Burke, ed. Authorship:From Plato to the Postmodern:A Reader. 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1995.
    9. Susan, Bassnett. Comparative literature:A Critical Introduction. Oxford: Blackwell,1993.
    10. Xiaomei Chen.Occidentalism:A Theory of Counter-Discourse in Post-Mao China.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 Inc.2002.
    11.(德)爱克曼辑录:《歌德谈话录》,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
    12.(法)皮埃尔·布迪厄:《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与结构》,刘晖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
    13.(美)哈罗德·布鲁姆:《西方正典》,江宁康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年。
    14.包亚明编译:《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布尔迪厄访谈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15.陈建华主编:《中国俄苏文学研究史论》,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年。
    16.陈焜:《西方现代派文学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年。
    17.陈厚诚、王宁主编:《西方当代文学批评在中国》,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
    18.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
    19.陈平原:《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20.陈平原:《作为学科的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21.程光炜:《文学讲稿:“八十年代”作为方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22.程光炜:《当代文学的“历史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23.程光炜主编:《重返八十年代》,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24.陈占彪:《反思与重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学术转型》,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25.杜书瀛、钱竞主编:《中国20世纪文艺学学术史》,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
    26.丁帆、徐兴无主编:《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1978—2008文学卷》,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27.戴锦华:《犹在镜中——戴锦华访谈录》,北京:知识出版社,1998年。
    28.(法)米歇尔·福柯:《词与物——人文科学考古学》,莫伟民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
    29.(法)福柯:《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严锋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30.(法)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
    31.方长安:《冷战·民族·文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
    32.高玉:《“话语”视角的文学问题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
    33.龚翰熊:《西方文学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
    34.(美)华勒斯坦等著:《学科·知识·权力》,刘健芝等编译,北京:三联书店/牛津大学出版社,1999年。
    35.何望贤编:《西方现代派文学问题论文集》上下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
    36.胡乔木:《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
    37.黄霖主编:《20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史》,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
    38.洪子诚:《1957:百花时代》,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39.洪子诚:《文学研究的合法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40.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41.贺桂梅:《批评的增长与危机》,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
    42.季剑青:《北平的大学教育与文学生产:1928—1937》,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43.金观涛、刘青峰:《观念史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年。
    44.(美)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45.李静:《<新青年>杂志话语研究》,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0年。
    46.柳无忌:《西洋文学研究》,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5年。
    47.(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
    48.(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49.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
    50.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
    51.茅盾:《夜读偶记》,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58年。
    52.盛宁:《现代主义·现代派·现代话语》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53.盛宁:《文学:鉴赏与思考》,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
    54.盛宁:《二十世纪美国文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
    55.邵燕君:《倾斜的文学场:当代文学生产机制的市场化转型》,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
    56.陶东风:《当代中国文艺思潮与文化热点》,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57.陶东风、徐艳蕊:《当代中国的文化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58.王瑶:《中国文学研究现代化进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59.(美)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邢培明、陈圣生、李哲明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
    60.王若水:《为人道主义辩护》,北京:三联书店,1986年。
    61.王铁仙主编:《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科学·文学学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62.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
    63.温儒敏、李宪瑜、姜涛、贺桂梅等著:《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概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64.王友贵:《翻译家鲁迅》,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
    65.王岳川:《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
    66.王岳川:《中国镜像:90年代文化研究》,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
    67.徐贲:《走向后现代与后殖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68.余世谦、李玉珍编:《新时期文艺学论争资料》,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8年。
    69.叶立文:《误读的方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
    70.雍青:《寻找一种言说的方式——1990年代文学批评话语转型研究》,北京: 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年。
    71.杨庆祥:《重写的限度:“重写文学史”的想象和实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72.杨俊蕾:《中国当代文论话语转型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73.叶隽:《德语文学研究与现代中国》,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74.(英)特里·伊格尔顿:《理论之后》商正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
    75.赵一凡:《从胡塞尔到德里达:西方文论讲稿》,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从卢卡奇到萨义德:西方文论讲稿续编》,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
    76.赵一凡、张中载、李德恩主编:《西方文论关键词》,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
    77.赵淳:《话语实践与文化立场——西方文论引介研究:1993-2007》,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78.周小仪:《从形式回到历史——20世纪西方文论与学科体制探讨》,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79.查建英:《八十年代访谈录》,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
    80.查明建、谢天振著:《中国20世纪外国文学翻译史》,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
    81.朱寨、张炯主编:《当代文学新潮》,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
    82.张旭东:《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83.张京媛主编:《后殖民理论与文化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84.(美)詹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唐小兵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
    85.(美)詹姆逊《詹姆逊文集第3卷·文化研究和政治意识》,王逢振主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86.(美)詹姆逊《詹姆逊文集第4卷·现代性、后现代性和全球化》,王逢振主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87.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编:《外国文学在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年。
    88.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编:《新中国社会科学五十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1.卞之琳、叶水夫、袁可嘉、陈燊:《十年来的外国文学翻译和研究工作》,《文学评论》1959年第5期。
    2.卞之琳:《重温<讲话>看现实主义问题》,《外国文学评论》1992年第3期。
    3.巴人:《论人情》,《新港》1957年4月号。
    4.慈公:《世纪末的思虑:从何处来向何处去——“20世纪外国文学走向”学术讨论会速写》,《外国文学评论》1988年第1期。
    5.程代熙:《坚持社会主义的主体意识》,《外国文学评论》1992年第2期。
    6.陈焜:《西方现代派文学和梦魇》,《外国文学研究》1979年第1期。
    7.陈孝英、章廷桦:《外国文学评论必须全面更新》,《外国文学评论》1987年第1期。
    8.陈思和:《九十年代文化思潮片论》,《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5期。
    9.范伯群:《1921—1923:中国雅俗文坛的“分道扬镳”与“各得其所”》,《文学评论》2009年第5期。
    10.达豁:《应该想象西绪弗斯是幸福的——“20世纪西方文学中的批判意识与荒诞问题”学术讨论会侧记》,1993年第1期。
    11.冯钟璞:《打开通向世界文学的大门》,《文艺报》1957年12号。
    12.冯至:《略论欧洲资产阶级文学里的人道主义和个人主义》,《北京大学学报》1958年第1期。
    13.冯至:《从右派分子窃取的一种“武器”谈起》,《人民日报》1957年11月21日。
    14.冯至:《加强对外国文学的评论》,《外国文学评论》1992年第2期。
    15.方平:《<十日谈>的叙述系统——关于作品的艺术形式的研究》,《外国文学评论》1987年第4期。
    16.季羡林:《锦上添花—代发刊词》,《国外文学》1981年第1期。
    17.季雍:《<外国文学评论>的二十年》,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18.蒋卫杰:《走向世界的沉思》,《外国文学评论》1987年第1期。
    19.佳水:《纷繁复杂千姿百态——本刊召开“20世纪外国文学走向”座谈会》,《外国文学评论》1987年第4期。
    20.佳水:《传统与创新:一个日久常新的题目——“文学的传统与创新”学术研讨会侧记》,《外国文学评论》1991年第1期。
    21.佳水:《客观审视冷静观照——记本刊“西方后现代主义”座谈会》,《外国文学评论》1990年第2期。
    22.黄宝生:《外国文学研究方法谈》,《外国文学评论》1994年第3期。
    23.江宁康、白云:《当前外国文学研究现状的分析》,《外国文学评论》,2006年第3期。
    24.江宁康、邓三鸿:《我国近年来外国文学研究热点》,《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25.康洁:《<外国文学研究>与新时期中国的外国文学传播和接受》,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6.罗大冈:《再论罗曼·罗兰的人道主义和个人主义》,《外国文学研究》1983年第2期。
    27.柳鸣九:《现当代资产阶级文学评价的几个问题》,《外国文学研究》1979年第1期。
    28.卢志宏:《新时期以来翻译文学期刊译介研究》,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论文。
    29.刘意青:《当文学遭遇了理论——以近三十年我国外国文学教学与研究为例》,《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30.刘崇中:《中国学术话语中的“西方主义”》,《外国文学研究》1997年第4期。
    31.刘崇中:《全球化与文化认同之我见》,《外国文学》1999年第2期。
    32.刘康、金衡山:《后殖民主义批评:从西方到中国》,《文学评论》1998年第1期。
    33.刘康:《90年代的文化民族化和全球化》,《外国文学》,1997年第3期。
    34.刘纳:《全球化背景与文学》,《文学评论》2000年第5期。
    35.李陀:《告别梦境》,《外国文学评论》1987年第4期。
    36.刘文飞、李萌:《无主题对话》,《外国文学评论》1987年第2期。
    37.李德纯:《日本当代三作家》,《外国文学研究》1980年第2期。
    38.李黎:《外国文学研究与当代中国文学》,《外国文学评论》1987年第2期。
    39.李陀:《告别梦境》,《外国文学评论》1987年第4期。
    40.李欧梵:《当代中国文化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文学评论》1999年第5期。
    41.何辉斌:《60年文学研究中的西方主义》,收入论文集《外国文学研究60年》,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
    42.贺桂梅:《后冷战情境中的现代主义文化政治》,《上海文学》2007年第4期。
    43.彭敏:《1930年代我国高校文科教师》,《中国图书评论》2011年第10期。
    44.钱谷融:《论“文学是人学”》,《上海文学》1957年第5期。
    45.钱满素:《谈谈文化超越》,《外国文学评论》1991年第1期。
    46.钱佼汝:《小写的后现代主义:点点滴滴》,《外国文学评论》1991年第4期。
    47.施蛰存:《导言》,《现代》第5卷第6期。
    48.申丹:《论西方叙述理论中的情节观》,《外国文学评论》1990年第4期。
    49.申丹:《论西方叙事理论中“故事”和“话语”的区分》,《外国文学评论》1991年第1期。
    50.申丹:《多维、进程、互动——评詹姆斯·费伦的后经典修辞性叙事理论》,《国外文学》2002年第2期。
    51.盛宁:《关于后现代表征危机的思考》,《外国文学评论》1991年第1期。
    52.盛宁:《世纪末·“全球化”·文化操守》,《外国文学评论》2000年第1期。
    53.盛宁:《“理论热”的消退与文学理论研究的出路》,《南京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年第1期。
    54.宋文坛:《1977—1984新时期文学话语转型》,吉林大学博士论文。
    55.汤哲声:《“五四”新文学与“鸳鸯蝴蝶派”文学究竟是什么关系》,《文艺争鸣》2009年第5期。
    56.陶东风:《80年代中国文艺学主流话语的反思》,《学习与探索》1999年第2期。
    57.陶东风:《试论文化批评与文学批评的关系》,《文艺理论研究》2004年第6期。
    58.吴宓:《希腊文学史》,《学衡》第十四号。
    59.王若水:《文艺与人的异化问题》,《上海文学》1980年第9期。
    60.王晓路:《事实·学理·洞察力——对外国文学传记式研究模式的质疑》,《外国文学研究》2005年第3期。
    61.王齐建:《现代主义与异化》,《外国文学研究》1984年第4期。
    62.王光明:《文学批评的学术转型——九十年代文学批评的一种倾向》,《南方文坛》1997年第6期。
    63.汪曾祺:《西窗雨》,《外国文学评论》1992年第2期。
    64.万缘了子:《文学:两个世界的对话——“20世纪世界文学与中国当前文学”讨论会述略》,《外国文学评论》1988年第3期。
    65.吴介民:《外国文学研究要全面贯彻“洋为中用”的方针》,《外国文学评论》1992年第1期。
    66.吴元迈:《二十世纪文学观念的格局——科学主义、人文主义、马克思主义》,《外国文学评论》1988年第2期。
    67.吴元迈:《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外国文学——在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第五届年会上的发言》,《外国文学评论》1995年第1期。
    68.吴元迈:《也谈外国文学研究方向与方法——关于一次有意义的探讨》,《外 国文学评论》1995年第4期。
    69.吴岳添:《谈谈研究工作中的普及与提高》,《外国文学评论》1993年第3期。
    70.王岳川:《中国九十年代话语转型的深层问题》,《文学评论》1999年第3期。
    71.王岳川:《九十年代文化研究的方法与语境》,《天津社会科学》1999年第4期。
    72.王丽亚:《走向终极的危险——试论“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外国文学》1997年第3期。
    73.王丽亚:《分歧与对话——后结构主义批评下的叙事学研究》,《外国文学评论》1999年第4期。
    74.王丽亚:《批评理论与作品阐释再认识——兼与殷企平先生商榷》,《外国文学》2002年第1期。
    75.王逢振:《也谈后现代主义》,《国外文学》1990年第1期。
    76.王逢振:《为理论一辩》,《外国文学》2001年第6期。
    77.王守仁:《现代化进程中的外国文学与中国社会现代价值观的构建》,《外国文学评论》2004年第4期。
    78.王炎:《理论话语与美国学界》,《外国文学》2011年第1期。
    79.王本朝:《超越内部与外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方法转换与互动》,《贵州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
    80.王宁:《文学研究中的文化身份问题》,《外国文学》1999年第4期
    81.王宁:《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研究和文学研究》,《文学评论》2000年第3期。
    82.汪民安:《我为什么迷恋理论》,《外国文学》1999年第5期。
    83.徐迟:《现代化与现代派》,《外国文学研究》1982年第1期。
    84.许汝祉:《突破东西方文坛某种停滞的可能性——关于二十世纪世界文学的走向》,《外国文学评论》1988年第1期。
    85.应天士:《论当代外国文学的宏观研究》,《当代外国文学》1987年第4期。
    86.余虹:《传统中的“反传统”——西方现代形式批评之批评》,《外国文学评论》1991年第1期。
    87.易丹:《超越殖民文学的困境》,《外国文学评论》1994年第2期。
    88.殷企平:《用理论支撑阅读——也谈利维斯的启示》,《外国文学》1999年第5期。
    89.殷企平:《<黑暗的心脏>解读中的四个误区》,《外国文学评论》2001年第2期。
    90.殷企平:《由<黑暗的心脏>引出的话题——答王丽亚女士的质疑》,《外国文学》2002年第3期。
    91.杨恒达:《我国外国文学研究中的问题意识》,《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3期。
    92.张羽:《在改革和开放的实践中努力办好<外国文学评论>——代发刊词》,《外国文学评论》1987年第1期。
    93.支宇、罗淑珍:《西方文论在汉语经验中的话语变体——关于韦勒克“内部研究”的探析》,《外国文学研究》2001年第4期。
    94.曾艳兵:《外国文学学科的困境与出路》,《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95.曾艳兵:《后现代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国外文学》1996年第3期。
    96.赵毅衡:《爱米丽·迪金森作品的现代派诗人特征》,《外国文学研究》1980年第4期。
    97.赵毅衡:《叙述形式的文化意义》,《外国文学评论》1990年第4期。
    98.赵毅衡:《后现代派小说的判别标准》,《外国文学评论》1993年第4期。
    99.赵炎秋:《民族文化与外国文学研究的困境——与易丹先生商榷》,《外国文学评论》1995年第2期。
    100.赵一凡:《后现代主义探幽》,《外国文学评论》1989年第1期。
    101.赵勇:《文化批评:为何存在和如何存在——兼论80年代以来文学批评的三次转型》,《当代文坛》1999年第2期。
    102.张弘:《外国文学研究怎样走出困惑?——和易丹同志商榷》,《外国文学评论》1994年第4期。
    103.张弘:《全球化语境的反思和外国文学研究的当下使命》,《外国文学评论》2005年第1期。
    104.张和龙:《理论与批评的是是非非——<黑暗的心脏>争鸣之管见》,《外国文学》2003年第1期。
    105.张颐武:《文化研究与中国的现状》,《国外文学》1996年第2期。
    106.张颐武:《超越文化论战——反思1990年代文化的新视点》,《天津社会科学》1999年第3期。
    107.朱光潜:《文艺复兴至十九世纪西方资产阶级文学家艺术家有关人道主义人性论的文论概述》,《社会科学战线》1978年第3期。
    108.《全国外国文学研究工作规划会议在广州召开》,《外国文学研究》1979年第1期。
    109.《致读者作者》,《外国文学研究》1979年第1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