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唐代御史与文学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唐代御史与文学,是唐代文学史上一个值得关注、又久被忽视的文学现象,本文以文史结合的方法,从一个新的角度审视唐代文学,立足文学文本与史实资料,在制度文化与文学演进的交织中考察唐代御史制度与文学的关系,探究藏于其后的士人人格、思维方式及人文意蕴;御史活动与文学的关系,御史群体思维方式对其作品风格的制约等问题。
     绪论部分主要考察了学界对唐代御史制度、御史与文学关系的研究现状,详细阐述了开展“唐代御史与文学”研究的思路、方法、目的及意义。
     全文共分六章:
     第一章主要是对现有唐代御史制度研究成果的总结。对存在的问题如贞元年间御史大夫“官不常置”,李商隐任御史职务等,通过考证提出了新的看法。
     第二章着重论述唐代御史群体的人格特征、思维方式。认为:
     一,唐代御史刚直骨鲠的个性是其人格形成的基础;职业意识的自觉极有利于御史群体的人格形成;传统监察文化及御史台文化氛围的熏陶,对其人格发展有重大影响;监察实践的锤炼是其人格形成的决定因素。就总体而言,唐代御史表现出刚直骨鲠,清介自守,杰出特立,忠君报国、维护正义的人格特征。当然也有一些御史趋炎附势、以柔媚自进,此种个别的例外乃至少数的异常情况是存在的,但并不代表唐代御史的主体。
     二,唐代不同历史阶段御史表现出不同的政治品格:武后朝酷吏人格的膨胀;天宝时期监察制度的变化与御史刚直人格的淡化;政治衰败与中、晚唐御史的多元心态。
     三,与其他行政行为相区别,监察活动本身包含发现错误、查找问题等否定性含义,“肃政弹非”的职业职责、监察实践培育了唐代御史批判性、求实性的思维方式。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家往往将治国与医人相提并论,以“医人”来喻指“治国”。唐王朝无论在统治理念还是监察制度建设上,以“医人”喻指“治国”的治国理念都得到加强。唐代士人普遍有着较为丰富的医学知识,一旦他们有条件从事监察实践时,医学体验、医学知识无疑给予他们深刻的思想启迪。监察官为社会“治病”,医者为病人治病,这种职业特点上的相似性使唐代御史在监察实践中体现一种医学思维模式。唐代御史的思维模式与一种治疗型智慧密不可分:以社会“治疗者”的身份切入现实政治,通过整饬吏治来维护纪纲。
     第三章综合考察唐代御史活动对唐代文学的影响。认为:
     一,唐代御史制度是一个注重文学的职官体系,唐代御史的任职制诰中,有文德并举、文儒相合、文与吏才相称三种现象。唐代谏官任职资格中的文学因素,综合了文、儒、吏、行、史诸方面,超越了纯粹的艺术范畴,赋予了文学和文学家御史重大的政治使命和责任。
     二,御史通过知贡举、监选、监考,举荐、拔擢优秀人才,而且往往代表一个时期的国家文化政策走向。御史监考、监选职能的缺失对天宝时期的文学生态影响甚大。
     三,中唐御史的思维方式对中唐文学的写实倾向有一定影响:(1)以批判性思维审视社会,促使中唐御史的诗歌消减了盛唐时期昂扬奋发的青春气息,在关注现实中产生了“直面人间疮痍、革除吏治之弊”的精神指向。(2)时局的动荡是诗歌急剧时事化的根源,御史思维的批判性则磨砺了他们对时事的敏锐,诗歌成了中唐社会动乱年代的诗化编年史,时事也在御史文学家笔下被诗化了。(3)医疗型智慧,使中唐御史特别强调文学干预现实的功能,有助于其诗学理论的形成。考虑到韩、柳、刘、元等御史的著名文学家身份,在盛唐诗风向“元和诗风”的嬗变中,中唐御史的思维方式实具有一种“牵引”作用。
     第四章重点考察唐代御史活动与诗歌创作之间的关系。认为:
     一,以批判时政弊端为主要目的的“直言极谏”是中国古代官僚社会的一个亮点,具有明显的改造君主专制制度的功能。相比较西方文学,中国文学更为重视文学干预政治的教化功能。中国传统社会直言极谏的强势地位和中唐监察官许国忘身的参政意识、参政实践,塑造出中唐谏政诗的独特风格和精神价值体系,主要表现在一是文学教化功用的极端凸显;是强烈的批判性;三是语言的通俗性等。文章还对谏政诗的界定、相关争论及其原因作了论述。
     二,唐代御史纪行诗对御史所至地域自然风光、民风民俗的描写,拓展了唐代文学的地理空间;御史出行是唐代边塞诗、山水诗的繁荣的推动因素之一。唐代御史唱和诗,既有雄健气度、忧国情怀的抒发,也有颓靡士风、轻薄调佩、诗酒淫乐之作。一些御史纵情声色的同时,颇有无聊的狎荡、消遣、玩乐作品。这一类诗作格调、价值固然不高,但毕竟真实地反映了唐代御史台文十生活的不同侧面。
     三,唐代御史诗歌创作具有独特的审美特质:其一,刚直人格与刚劲风格。刚直心性和传统监察文化的洗礼,对唐代御史的审美心理有重大影响,使其更易对刚性、止义之物产生审美的冲动,獬豸、埋轮、破柱等意象及刚、直、铁、峭等坚硬之词的大量使用,形成了唐代御史诗歌以刚强、劲健为主的风格。其二,“特立”心态与雄健气度。御史群体的“特立”心态,促使他们明确地开发鹰、隼、雕、鸥、鹗等英隼、猛禽意象去契合自己的人生理想,既酣畅淋漓地阐释了其进取不息的生命感受,也铸就了其诗歌创作的雄健气度。其三,凝挺、冷峭之美。御史诗歌多用气氛肃杀、物理属性刚硬、形象尖利之词,尖利之物给人以锐利、疼痛感;寒霜、霜台、风雪、严霜等意象又营构出清冷之氛围,此类峭硬之物、肃杀之气相叠加,无论读者的感受,还是作品的风貌,都呈现出凝挺、冷峭之美。其四,晚唐御史诗歌创作的感伤意绪。晚唐御史群体普遍有一种虚戴铁冠、无可奈何的矛盾心态,悲凉空漠之感时常触绪而来,诗歌创作呈现出明显的感伤意绪。
     第五章是对唐代御史活动与散文创作关系的探讨。认为:
     一,弹文是唐代监察制度与文学结合而形成的奇葩。唐代文学研究中对弹文的研究几乎是空白,究其原因,盖因学术界对于古代文体的研究相对不足,弹文本身也不是一种纯文学性的文体。从更为开阔的研究视野看,它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体,尤其在唐代,弹文兼应用性、文学性于一体,颇受朝廷、士人的重视,它不但对唐代文学风气、士子生活产生一定影响,而且在文体内部对于后代的叙事文学形式也产生了一些影响,弹文研究具有特殊的文化与文学意义。虽然朝廷党争、相互倾轧也导致一批弹文的产生,但多数弹文产生了积极影响,其澄清吏治的作用是主要的。
     二,唐代弹文具有独特的美学意蕴:首先,弹文与弹劾过程共同构成一种“有意味的形式”。纯文学的诗、词、赋等,在“白纸黑字”(语言文本)阶段其文本意义就生成了,而弹文则包括“文本”和“弹劾”两个阶段,其运用于弹劾实践,才能说实现了目的。弹文的起草体现着法律的尊严,甚至上升到国家意志,任何单纯的文学写作都无法与之比拟。弹劾的动机、过程,专用服饰都充盈着浓浓的艺术精神。其次,弹文中腾涌着御史群体惩治腐败、整饬纪纲的责任意识,不畏权势、敢说真话的政治胆略,关心民瘼、忧念民生的政治良心,彰显着一种人格之美。再次,弹文强悍任气、情理交融。
     三,御史活动对唐代判文文体的成熟具有促进之功:一是御史在唐代判文写作中具有引领作用。一些御史本来工文,又有司法实践经验,他们倾力于判文写作,这类“how to”类著作对一般士子学习判文制作实际上起到了引领作用,张鷟《龙筋凤髓判》是典型代表。是唐代判文的叙事结构瓣香于御史的司法审判实践。三是御史的“法律思维”对判文修辞的影响。唐代判文写作中的情感取向、注重修辞,伦理感染等,均可谓传统法律思维在判文制作中具体而生动的体现。
     四,柳宗元的传记文尤好为平民立传,传主身份的平民化,从一个方面昭示出唐代御史注重吏治、民生的价值取向。柳宗元传记文大多兼用叙事、抒情、议论等多种表现方式,在貌似客观的叙事中,注入极其鲜明的主体意识,切中时弊,激烈针砭,甚至直接引发议论,表达见解。传记文既是柳宗元进步政治主张的特殊阐释形式,也昭示了作为伟大文学家和卓越思想家的柳宗元二者契合的独特方式。
     第六章是对唐代御史活动与笔记小说创作之间关系的研究。认为:
     一,御史活动是唐代笔记小说繁荣的推动因素之一:首先,闲话是产生笔记小说的基础,唐代御史职业生涯的传奇经历,正好为民间闲话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其次,御史文学家以其丰富多彩的生活阅历为背景,记述了一个个异彩纷呈的艺术世界,丰富了唐代笔记小说创作。再次,唐代御史由于职事活动、宦海浮沉等原因,出入于馆驿、客舍之中,其流动性为搜集故事、小说传播带来方便。
     二,唐代公案传奇尽管“非有意为小说”却颇有小说风神;公案传奇摆脱了魏晋小说中志怪因素的束缚,突出了人的智慧;公案传奇在对不同类型人物的叙写中,彰显其惩恶扬善的价值取向;公案传奇还塑造了一批断案机智的能吏形象。上述几方面不但形成唐代公案传奇浓烈的文学意味,而且丰富了古代小说的叙事艺术,对于我国清官文化的形成具有重要先导作用。
     三,唐代御史活动与唐代公案传奇生成之间具有内在联系:(1)御史活动与公案传奇故事的生成。唐代御史的监察、断案活动为公案传奇创作提供了丰富而便捷的素材。(2)御史“精察”思维与公案传奇“变故”叙述的生成。作为一种审美形态,“惊奇”是由故事的“变故”形成的,而御史断案中的“精察”正有助于公案传奇的变故叙事,形成富有“突转”性、惊奇美的叙事张力。(3)御史活动的伦理内涵与公案传奇价值取向的生成。御史活动的伦理内涵为公案传奇创作提供了明确的导向,进而培育了御史文学家“寓意于事”、“借事明义”的创作理念,促成公案传奇独特的价值取向。总之,唐代御史经由特定职事活动所形成的传奇事迹、思维方式和伦理取向,成为公案传奇生成的催化剂,并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唐代公案传奇的鲜明特征。
Tang censor and literature, is the Tang Dynasty in the history of a concern, but also long-neglected literary phenomenon, this method of combining literature and history, a new perspective from the Tang Dynasty, based on literary texts and historical information. the evolution of culture and literature in the study of Tang Dynasty censorial system of interwoven relationship between literature and explore the Tibetan scholars after their personality, way of thinking and human meaning, censo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ctivities and literature, censor groups, their way of thinking such problems as work style. Introduction examines some of the major scholars of the Tang Dynasty censor syste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ensor and Literature Research, described in detail to carry out "Tang Censor and Literature" of the ideas, methods, purpose and meaning.
     Text is divided into six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is available in the Tang Dynasty censorial system summary of research results. The existing problems between the royal doctor if Zhenyuan "officials do not often buy" any censor office-yin, research presented by the new view.
     ChapterⅡfocuses on the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ang Dynasty censor groups, ways of thinking. That:
     1, Tang stuck censor straightforward personality is formed on the basis of their personality; career Consciousness is conducive to the formation of personality censor groups;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Imperial monitoring nurturing culture, have a major impact on their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 to monitor the practice of temper are the determinants of personality formation. Overall, the Tang Dynasty show straightforward stuck censor, Qing Kai respectable, distinguished Teli, patriotic loyalty, justice of the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Of course, there are some censor those in power to and lovely self into this and even a few individual exceptions to the unusual circumstances exist, and do not represent the main body of the Tang Dynasty Censor.
     2, different historical stages of the Tang Dynasty show different censor the political character: Empress Wu merciless towards the expansion of personality; Tempo change during the monitoring system and censor straightforward personality dilution; political decline and in multi-Tang censor mentality.
     3, to distinguish from other administrative acts, to monitor the activity itself contains an error is found, find the meaning of negative issues, "Su political bombs are not" professional duty of monitoring the practice of cultivating the Tang Dynasty censor critical, realistic way of thinking. Ancient political thinkers who tend to compare the country with the doctors to "cure" and to Yu means "country." Tang dynasty ruling idea, both in the construction of monitoring system in order to "cure" and Yu means "rule" of the country concept have been strengthened. Tang scholars generally have a more extensive medical knowledge, once they are engaged in monitoring the practice, conditions, medical experience, medical knowledge will undoubtedly give them a profound ideological inspiration. Ombudsman for the community, "medical treatment", doctors who treat patients, such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 similar to the Tang Dynasty on the censor to monitor the practice embodied in a medical way of thinking. Therefore, the mode of thinking Tang censor with a therapeutic wisdom are inseparable: the social "therapy" cut into the reality of identity politics, through the ramparts to defend Jigang Official.
     ChapterⅢCensor comprehensive survey activities on the Tang Dynasty Literature. That:
     1, Tang censor system is a focus on literature of the Official system, the representation of the Tang Dynasty Patent censor, there Bonaventure simultaneously literati consistency, the text was commensurate with the Officials of three phenomena. Ancient Advisors qualification factors in the literature, combines text, Confucianism, clerks, traveling, history, aspects beyond the pure arts, literature and the writer gives a great mission and responsibilities.
     2, censors through knowledge Imperial Examination, the election supervisor, invigilator, recommend, promoted to talented people, often on behalf of a period of national cultural policies. Censor examiners, the absence of electoral functions of literature on the Tempo period of great ecological impact.
     3, in the way of thinking censor Tang Tang literary realism tend to have some influence:(1) to examine the critical thinking community to promote poetry in the Tang Censor reduce the Tang period of youthful high-spirited work hard, paying attention reality created a "human face wound, get rid of disadvantages of officialdom," the spirit of the point. (2)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instability is the root of current events with dramatic poetry, censor critical thinking, while sharpening their keen on current affairs, poetry became the era of social unrest in the Tang annals of poetry, current affairs, also censor literature Poem of the brushes are. (3) medical-type wisdom, so that in the Tang censor intervention with particular emphasis on the reality of the function of literature to help the formation of his poetic theory.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Han, Liu, Liu and Yuan censor's well-known writers as, in Sheng Tang Dynasty to "dollars and poetry" of evolution in the thinking in the real censor Tang has a "traction" effect.
     Chapter IV focuses on inspection activities and censor the Tang Dynasty poetry relationship. That:
     1, in order to critique current politics as the main purpose of abuse "very bluntly admonished" bureaucratic society in ancient China a bright spot, with the obvious function of transformation of autocratic monarchy. Compared to western literature, Chinese literature more attention to the political intervention in the Educational Function of Literature. Respect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society and a very strong position in the advice and Hsu Kuo-Tang Ombudsman forget body awareness of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practice, shaping the political poetry of the Tang admonished unique style and spirit of the value system, mainly in the first literary enlightenment function of the extreme highlights; 2 is strongly critical; third language and so popular. The article also admonished political poetry on the definition, the relevant arguments and the reasons are discussed.
     2, Notes on Poetry of the Tang Dynasty Censor Censor Centre at area scenery, folk customs of the description, the geographical expansion of the Tang Dynasty space; censor the Tang Dynasty Travel is Frontier, landscape poetry of one of the factors promoting prosperity. Tang censor sing poetry, both vigorous bearing, obsession to express feelings, but also persons stumbles have helped boost the wind, light banter, the Poem Yinyue for. While some of debauchery censor, quite boring child sex swing, entertainment, fun work. This type of poetry style, while the value is not high, but after all, a true reflection of the Tang Dynasty Imperial scribe different aspects of life.
     3, the Tang Dynasty poetry censor has a unique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First, outspoken personality and vigorous style. Straightforward to monitor the nature of mind and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the baptism of aesthetic psychology of the Tang Dynasty censors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to make it easier on the rigid, things just produce aesthetic impulse, Xie Zhi, buried round, broken columns and other images, and just, straight, iron, steep and so the extensive use of hard words, the formation of the Tang Dynasty poetry to censor strong, Jin Jian-oriented style. Second, "special legislation" mentality and vigorous bearing. Censor groups "special legislation" mentality, encourage them to develop a clear eagles, falcons, eagles, Zhan, osprey and other British falcon, raptor images to fit their own ideals, to explain both hearty elixir of life of their aggressive feelings, also cast his Poetry vigorous bearing. Third, the coagulation Ting, is cool beauty. Multi-censor poetry chill atmospher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hardened, and the image of sharp words, sharp things gives a sharp pain; frost, frost sets, snow, frost and other business organizations has a cool image of the atmosphere, this Class steep hard things, and chill the gas stack, regardless of the reader's feelings, or work style, show very coagulation, is cool beauty. Fourth, Tang Poetry sentimental meaning censor thread. Late censor groups generally have a virtual Daitie Guan, helpless ambivalence, feeling desolate desert air from time to time contact Xu, poetry has a clear sense on sentimentality.
     Chapter V of the Tang Dynasty censor activities and relations of Essays. That:
     1, the text is the Palace to the bomb and the literature that forms the wonderful work. Literature in the Tang Dynasty research paper on the bomb is almost empty, reason, Gein academic research for the relative shortage of ancient style, playing the text itself is not a pure literary style. View from the broader research perspective, it is a long history of style, especially in the Tang dynasty, playing the paper and applied, literature of the whole, well received by the court, scholar attention, not only on the literary culture of the Tang Dynasty, Scholars lives of some influence, but in the style of narrative within the literary form for future generations also had some impact, playing the Man of special cultural and literary significance. Although the court party struggles, and mutual strife has also led to a number of shells produced text, but most of the text had a positive impact bomb, its role is to clarify the officials in the main.
     2, Wen Tang bomb has a unique aesthetic implications:First of all, playing the Man with the impeachment process together constitute a "significant form." Pure literature, poetry, words, Fu, etc., in the "black and white" (language text) phase of the text generates meaning, while bombs updated version includes "text" and "impeachment" of two stages, which used to impeach the practice, be able to say achieve its purpose. Shells of drafting embodies the dignity of the law, even up to the will of the state of any pure literary writing can not match. Impeachment of the motives, processes, special clothing are filling a deep artistic spirit. Second, the bomb was censor text Teng Chung groups against corruption, reorganize Jigang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afraid of power, say the truth of political courage, caring people distress, worry about reading people's livelihood and political conscience, reveals the beauty of character. Again, playing the powerful text of any gas, reasonable blend.
     3, censor the activities of the maturity of the Tang Dynasty style sub-culture has for the power: first, sub-censor in the Tang Dynasty has a lead role in writing the text. Some censors had work culture, but also judicial practice, they Qingli Writing in the sub-type of "how to" class of works on the general sub-wen scholars to study and actually played a leading role, Zhang Zhuo, "Long Jin Feng Sui sentence "is a typical representative. Second, judicial proceedings in the Tang Dynasty structure of the text of the sentence. Sub-text of the narrative structure, valve Hong judicial practice in the censor. Third, the censor's "legal thinking" on the rhetoric of verdicts. Writing in the Tang sentenced to emotional orientation, focusing on rhetoric, ethics, infection, etc., can be described as traditional legal thinking in the production of specific sub-text and vivid expression.
     4, Liu's biography in particular good for the civilians in the text biographies, biographies of the identity of the civilian population, from one side clear to focus on the Tang Dynasty censor political corruption, people's livelihood values. Liu Wen mostly used along with biographical narrative, lyric, discussions and other expressions, in the seemingly objective narrative, into the very distinct consciousness, like a scalpel usually hits the mark, intense point out errors, or even directly lead to debate and express opinions. Liu biography article is a special interpretation of progressive forms of political ideas, but also made clear the great writer and a thinker Liu excellent fit between the two unique way.
     Chapter VI is the Tang Dynasty novel censor activities and no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esearch. That:
     1, censor activities to promote the prosperity of the Tang Dynasty Sketchbooks one of the factors:First, gossip is the basis of production sketches, Tang censor the legend of his career, just as the civil gossip provides a wealth of resources. Second, censor writers and its rich and varied life experience as the background, one a colorful account of the art world, enriching the Tang dynasty novels. Again, because ministry activities censor the Tang Dynasty, officialdom drifting and other reasons, out of the inn, guest houses among its liquidity for the collection of stories, novels and communication convenience.
     2, Detective Tang Legend though "non-intention for the novel" is quite novel Fengshen; detective fiction legend out of the Wei and Jin Ghost factor binding, highlighting the wisdom; Detective legendary figure in the descriptions of different types, the highlight of their punishment for good in the value orientation, Detective legend also create a group to settle a lawsuit Officials image of wit. Of the above not only the formation of the legendary detective Tang strong literary means, but also enriched the ancient art of narrative fiction, for the formation of Palace Culture of China has an important leading role.
     3, Detective Tang Tang Legend censor activities and generate intrinsic l(?)nk between:(1) censor activities and the legendary detective story generation. Tang censor to monitor the activities of the detective legend settle a lawsuit provides a wealth of creative and convenient material. (2) The Censor "fine police"Detective Legend of thinking and "misfortune" narration. As an aesthetic form, "surprised" by the story of the "extraordinary" form, while the censor settle a lawsuit in the "fine police" is helping the legendary detective narrative turn of events, amazing beauty narrative tension. (3) the activities of the Ethics censor content and value orientation of the legendary detective generation. Censor the activities of ethics content for the legendary detective created to provide a clear direction, and then cultivate the censor writers "implication in the matter", "take things out justice", the creative idea to promote the unique value orientation of the legendary detective. In short, the ministry of the Tang Dynasty censor specific activities through the formation of the legendary stories, ways of thinking and ethical orientation, as the legendary detective generated a catalyst, and to some extent, created the distinctive features of the legendary detective Tang Dynasty.
引文
①傅璇琮:《唐翰林学士传论》,辽海出版社2005年版。
    ②傅绍良:《唐代谏议制度与文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以下版本号略)
    ③戴伟华:《唐代使府与文学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④马自力:《中唐文人的社会角色与文学活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以下版本号略)
    ⑤于俊利:《唐代礼官与文学》,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博士论文。
    ①宋·李昉等编:《文苑英华》卷六四九,中华书局1966年版,第3339-3340页。
    ②《新唐书》卷五八《艺文志二》,第1477页。
    ③宋·晁公武著、孙猛校证:《郡斋读书志校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④清·纪昀:《历代职官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⑤清·劳格、赵钺撰:《唐御史台精舍提名考》,中华书局1997年版。
    ⑥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三联书店1954年版。
    ⑦岑中勉:《唐尚书省郎官石柱题名新考订》,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①张国刚:《唐代官制》,三秦出版社1987年版。
    ②彭勃、龚飞:《中国监察制度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③邱永明:《中国监察制度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④关文发、于波:《中国监察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⑤贾玉英:《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史》,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⑥胡沧泽:《唐代御史制度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⑦胡宝华:《唐代监察制度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⑧《历史研究》,1985年第5期。
    ⑨《历史研究》,1989年第2期。
    ⑩《北京师范学院学报》,1989年第6期。
    11《华南师大学报》,2006年第2期。
    12《文史哲》,2005年第1期。
    13台北《法律评论》1959年6月。
    14《劳贞一先生八帙荣庆论文集》,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15台湾《社会科学杂志》,1975年第23期。
    16 [日本]《东洋学报》23-2、13,1935年
    17[日本]池田温:《唐研究论文选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36-365页。
    18[日本]《早稻田大学文学研究科纪要》1969年。
    19[日本]《泫政治》21-22卷,(1970-1971年)。
    ①尚永亮:《贬谪文化与贬谪文学》,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①[丹麦]格奥尔格·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流亡文学·引言》,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页。
    ②杨亿:《重绘中国文学地图,创造大国文化气象》,见《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7月26日。
    ①张晋藩主编:《中国古代监察法制史》,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5页。
    ②杨鸿烈:《中国法律对东亚诸国的影响》,中国政法人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3页。
    ③唐·徐坚:《初学记》,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88-294页。(以下版本号略)
    ①南朝·宋·范哗:《后汉书·舆服志》,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667页。(以下版本号略)
    ②五代·陈致雍:《议御史戴豸冠状》,清·徐松等编、孙映逵点校《全唐文》卷八七三,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5384页。(以下版本号略)
    ③东汉·许慎撰:《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影印本,第202页。
    ④白居易:《送武士曹归蜀》,清·彭定裘等编《全唐诗》卷四三六,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4835页。(以下版本号略)
    ①后晋·刘煦:《旧唐书》卷四四《职官志三》,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861页。(以下版本号略)
    ②唐·杜佑:《通典》卷二四《职官六》,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41页。(以下版本号略)
    ③唐·张鷟:《御史王铨奉敕权衡州司马锺建,未返制命,辄十他事,解耒阳县令张泰,泰不伏》,《全唐文》卷一七二,第1050页。
    ④《旧唐书》卷六三《萧瑀传》,第2402页。
    ①《通典》卷二四《职官六》,第141页。
    ②唐·韦述:《两京新记》,见《中华野史》,泰山出版社1999年版,第1047页。
    ③宋·李昉等:《太平广记》卷一八七引《御史台记》,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1401页。(以下版本号略)
    ④《旧唐书》卷一八五《良吏上·李素立传》,第4786页。
    ⑤赵升:《朝野述要》卷二《称谓》,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⑥唐·崔嘏:《授裴谂司封郎中依前充职制》,《全唐文》卷七二六,第4409页。
    ①唐·李林甫等撰,陈仲夫点校:《唐六典》卷二“吏部尚书侍郎”,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28页。(以下版本号略)
    ②《唐六典》卷二“吏部尚书侍郎”,第27页。
    ③宋·王溥:《唐会要》卷八一“考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782-1783页。(以下版本号略)
    ④唐·常衮:《授崔宽侍御史知杂事制》,《全唐文》卷四一一,第2500页。
    ⑤白居易:《张元夫可礼部员外郎制》,唐·白居易著、朱金城笺校:《白居易集笺校》卷四九,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2915页。(以下版本号略)
    ⑥白居易:《张讽等四人可兼御史中承侍御史监察御史制》,《白居易集笺校》卷五一,第2991页。
    ①汪辟疆校录:《唐人小说》,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37-38贝。
    ②张友鹤:《唐宋传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40页。
    ③唐·李华:《御史大夫厅壁记》,《全唐文》卷三一六,第1906页。
    ④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九八《韦挺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899页。(以下版本号略)
    ⑤颜真卿:《谢兼御史大夫表》,《全唐文》卷三三六,第2023贝。
    ①唐·李华:《御史大夫厅壁记》,《全唐文》卷三一六,第1906页。
    ②宋·王谠撰、周勋初校证:《唐语林校证》卷八“补遗”,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692页。(以下版本号略)
    ③《唐会要》卷六0“御史大夫”,第1235页。
    ①《明经世文编》卷三一0,中华书局1962年版。
    ②汉·刘向撰、向宗鲁校正:《说苑校正》卷九《正谏》,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206页。
    ③唐·吴兢:《贞观政要》卷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565贝。(以下版本号略)
    ④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三四,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2897页。(以下版本号略)
    ⑤《旧唐书》卷一六0《韩愈传》,第4195页。
    ①《资治通鉴》卷二一0“唐纪二六”,第2573页。
    ②《旧唐书》卷一六九《郑注传》,第4399-4400页。
    ③《旧唐书》卷一六九《郑注传》,第4400页。
    ④《唐六典》卷卷一三《御史台》,第377页。
    ⑤《旧唐书》卷四四《职官志三》,第1861页。
    ①《旧唐书》卷四四《职官志三》,第1862页。
    ②胡沧洋认为:“从德宗贞元二年……以后,直至贞元二十一年德宗去世,在这二十年的时间里,竞找不到一个在御史台任职的御史大夫(兼任的不算)。”见《唐代御史制度》,(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5页。余华青《中国古代廉政制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贾玉英《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史》(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均持相似观点。
    ③《册府元龟》卷五二一《宪官部·不称》。
    ④《旧唐书》卷一三五《卢杞传》,第3714-3715页。
    ①《资治通鉴》卷二三四“贞元十年”,第2897页。
    ②《资治通鉴》卷二三五“贞元十二年”,第2906页。
    ③《旧唐书》卷一六七《赵宗儒传》,第4362页。
    ④《旧唐书》卷一五《宪宗纪下》,第462页。
    ⑤《唐六典》卷一三《御史台》,第378页。
    ⑥《唐会要》卷六0《御史台上》“御史中承”条,第1236页。
    ⑦《唐会要》卷六0《御史台》“御史大夫”条,第1235页。
    ①《旧唐书》卷一八上《武宗纪》,第587页。
    ②《唐六典》卷一三《御史台》,第377页。
    ③《旧唐书》卷四四《职官志三》,第1862页。
    ④《旧唐书》卷四四《职官志三》,第1862页。
    ⑤《旧唐书》卷四四《职官志三》,第1862页。
    ⑥《唐六典》卷一三《御史台》,第380页。
    ①《旧唐书》卷四四《职官志三》,第1863页。
    ②《唐会要》卷六二《御史台下》“知班”,第1278页。
    ③《唐六典》卷一三《御史台》,第380页。
    ④《新唐书》卷四八《百官志三》,第1239页。
    ①《唐六典》卷一三《御史台》,第381页。
    ②《旧唐书》卷四四《职官志三》,第1863页。
    ③《新唐书》卷八四《百官志三》,第1239-1240页。
    ④《通典》卷二四《监察侍御史》,第144页。
    ①张国刚:《唐代官制》,三秦出版社1987年版,第87页。(以下版本号略)
    ②唐·赵磷:《因话录》,见《中华野史》,泰山出版社1999年版,第579页。
    ①《唐会要》卷六0“御史台上”,第1233-1234页。
    ②《唐六典》卷一三《御史台》,第380页。
    ③《唐会要》卷六0“御史台L”,第1234页。
    ④《旧唐书》卷一六六《元稹传》,第4337页。
    ⑤唐·刘肃撰,许德楠、李鼎霞点校:《大唐新语》卷七《容恕》,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06-107页。(以下版本号略)
    ①《资治通鉴》卷二三八,第2943页。
    ②《旧唐书》卷九六《宋璟传》,第3036页。
    ③《旧唐书》卷一二四《令狐运传》,第3531页。
    ④《唐故朝散大夫守尚书吏部郎中兼侍御史知杂事上柱国临沂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琅琊王府君墓志铭并序》,周绍良主编:《唐墓志汇编》下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276页。
    ⑤唐·赵煜:《东都留台石柱记》,《全唐文》卷三三0,第1481页。
    ⑥《唐语林校证》卷八“补遗”,第693页。
    ①唐·高元裕:《请外台御史振举旧章奏》,《全唐文》卷六九四,第4201页。
    ②严耕望:《唐史研究丛稿》,新亚研究所1980年版。
    ③戴伟华:《唐方镇文职僚佐考》,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④《资治通鉴》卷二一六“唐纪三二”,胡三省注。
    ⑤元结:《大唐中兴颂》,《全唐文》卷三八0,第2285页。
    ⑥《旧唐书》卷一四0《韦皋传》,第3821页。
    ⑦《旧唐书》卷一六四《王起传》,第4278页。
    ⑧《旧唐书》卷一五《宪宗下》,第460页。
    ①李商隐:《樊南乙集序》,《全唐文》卷七七九,第4795页。
    ②《新唐书》卷二0三《文艺传下·李商隐传》,第5792页。
    ③见本章第二节“台殿察三院御史”部分。
    ④刘学锴:《李商隐传论》,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61-362页。
    ⑤戴伟华:《唐方镇文职僚佐考》引《新唐书》卷二0三《李商隐传》:“弘止归徐州,表为掌书记。”认为李商隐任卢弘止幕府掌书记,不确。按李商隐《樊南乙集序》中叙其徐幕情况时说:“故事,军中移檄牒刺,皆不关决记室,判官专掌之。其关记室者,记室假,故余亦参杂应用。”明显可见李商隐任判官职,兼记室部分工作。
    ⑥《新唐书》卷二0三《李商隐传》,第5792页。
    ⑦《唐大诏令集》卷一00,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①《旧唐书》卷四四《职官志三》,第1862页。
    ②《旧唐书》卷七四《孙湜传》,第2622页。
    ①《旧唐书》卷一六六《元棋传》,第4330页。
    ②《旧唐书》卷八五《徐有功传》,第2820页。
    ③《唐会要》卷六一“弹劾”条,第1260页。
    ①《旧唐书》卷八《玄宗纪上》,第176页。
    ②《新唐书》卷一六九《韦温传》,第5156页。
    ③《新唐书》卷一六0《崔元略传》,第4971页。
    ①《旧唐书》卷一六六《元稹传》,第4337页。
    ②《旧唐书》卷七四《马周传》,第2618页。
    ③《旧唐书》卷二《太宗纪上》,第33页。
    ④《旧唐书》卷三《太宗纪下》,第58页。
    ⑤《旧唐书》卷九四《李峤传》,第2993页。
    ⑥《唐会要》卷七七“巡察按察巡抚等使”,第1672页。
    ⑦《唐会要》卷七七“巡察按察巡抚等使”,第1674页。
    ①《旧唐书》卷八《玄宗纪上》,第172页。
    ②《旧唐书》卷八《玄宗纪上》,第]93页。
    ③《唐会要》卷七八“采访处置使”条,第1681页。
    ④《唐会要》卷七八“采访处置使”条,第1680页。
    ⑤《新唐书》卷四三《百官志三》,第1240页。
    ⑥《旧唐书》卷九四《李峤传》,第2993页。
    ⑦《唐会要》卷六二“出使”条,第1277页。
    ①《唐会要》卷六二“出使”,第1277-1278页。
    ②《唐六典》卷一三《御史台》,第378页。
    ③《旧唐书》卷九二《萧至忠传附宗楚客传》,第2972页。
    ①《旧唐书》卷七0《戴胄传》,第2533页。
    ②张国刚:《唐代官制》,第56页。
    ③《唐六典》卷一三《御史台》,第382页。
    ④《唐会要》卷六0“御史台上”,第1242-1243页。“兴元二年”应为“兴元元年”。同书“元和四年”及两《唐书》均作“兴元元年”。
    ⑤《唐会要》卷六0“御史台上”,第1244页。
    ⑥《唐会要》卷五八“尚书省诸司”,第1186页。
    ①《旧唐书》卷一七八《王徽传》,第4640页。
    ②《唐会要》卷六0“监察御史”,第1245页。
    ③《唐六典》卷一三《御史台》,第379页。
    ④《资治通鉴》卷一九二“唐纪八”,第2327页。
    ①《贞观政要》卷八《论刑法》,第431页。
    ②《唐六典》卷一三《御史台》,第382页。
    ③《唐会要》卷六0“御史台上”,第1245页。
    ④《唐会要》卷六0“御史台上”,第1230页。
    ⑤《旧唐书》卷一六《穆宗纪》,第489页。
    ①《唐会要》卷六0“御史台上”,第1230页。
    ②《旧唐书》卷四八《食货志上》,第2088页。
    ③《唐会要》卷八四“租庸使”,第1833页。
    ④《旧唐书》卷一二上《德宗纪上》,第324页。
    ⑤《旧唐书》卷一五《宪宗上》,第430页。
    ⑥《通典》卷九《钱币下》,第149页。
    ①《唐会要》卷六0“殿中侍御史”,第1240页。
    ②《新唐书》卷四八《百官志三》,第1240页。
    ③《唐会要》卷六0“殿中侍御史”,第1240页。
    ④《旧唐书》卷四八《食货志上》,第2087页。
    ⑤《唐会要》卷八七“转运盐铁总叙”,第1882页。
    ⑥《新唐书》卷二二四《叛臣传。李锜传》,第6382页。
    ⑦《旧唐书》卷一0五《杨慎矜传》,第3226页。
    ①《唐会要》卷八五“逃户”,第1851页。
    ②《唐大诏令集·置劝农使安抚户口诏》,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③《唐会要》卷八五“逃户”,第1851-1852页。
    ①李渊:《令陈直言诏》,《全唐文》卷一,第11页
    ①《资治通鉴》卷二0三,第2474-2475页。
    ②《旧唐书》卷一六0《韩愈传》,第4195页。
    ①《唐会要》卷六O“御史台上”,第1227页。
    ②《唐会要》卷六0“御史台上”,第1231页。
    ③《唐会要》卷六0“御史台上”,第1226页。
    ④《新唐书》卷一一八《李渤传》,第4286页。
    ①《新唐书》卷一0一《萧瑀传·附(?)传》,第3958页。
    ②《唐六典》卷一三《御史台》,第378页。
    ③《新唐书》卷二二三《李义府传》,第6338页。
    ④《资治通鉴》卷二0一“唐纪十七”,第2444页。
    ⑤《旧唐书》卷九七《张说传》,第3054页。
    ①《旧唐书》卷一八下《宣宗纪》,第619页。
    ②《旧唐书》卷一八下《宣宗纪》,第619页
    ③《唐会要》卷五七“尚书省诸司上”,第1155页。
    ④胡沧泽:《唐代御史制度》,第78页。
    ①王勋成:《唐代铨选与文学》,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页。
    ②《新唐书》卷四五《选举志下》,第1108页。
    ③《唐会要》卷七五“南选”,第1621页。
    ④《唐会要》卷七五“南选”,第1622页。
    ⑤《唐会要》卷七五“南选”,第1623页。
    ⑥《唐会要》卷七五“杂处置”,第1614页。
    ⑦《唐会要》卷七五“南选”,第1623页。
    ①《唐会要》卷七六“贡举中”,第1634页。
    ②《新唐书》卷四四《选举志上》,第1166页。
    ③《唐会要》卷六二“出使”,第1275-1276页。
    ④《旧唐书》卷一0六《杨国忠传》,第3244页。
    ⑤《旧唐书》卷一七八《王徽传》,第4643页。
    ①胡沧泽:《唐代御史制度》:“高宗时期已有明确的监察御史监军的记载。”第104页,
    ②《旧唐书》卷一00《苏珦传》,第3115页。
    ③武后: 《改元光宅敕文》, 《全唐文》卷九六,第599页。
    ④《旧唐书》卷一三《德宗纪》,第382页。
    ⑤《旧唐书》卷一四三《高适传》,第4679页。
    ⑥《旧唐书》卷一二五《萧复传》,第3551页。
    ①《新唐书》卷四八《百官志三》,第1240页。
    ②吴淑玲:《唐代驿传与唐诗发展之关系》,见《文学遗产》2008-04期,第36-46页。
    ③唐·刘餗撰、程毅中点校:《隋唐嘉话》上,中华书局1 979年版,第7页。
    ①车文博:《当代西方心理学新辞典》,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87页。
    ①唐·李华:《御史中丞厅壁记》,《全唐文》卷三一六,第1906页。
    ②《旧唐书》卷八九《狄仁杰传》,第2887页
    ③《大唐新语》卷二“刚正”,第32-33页。
    ④《旧唐书》卷一八六《来俊臣传》,第5907页。
    ①《新唐书》卷一三0《李尚隐传》,第4499页。
    ②《新唐书》卷一三二《刘子玄传·迥附传》,第4524页。
    ③《新唐书》卷一六三《穆宁传》,第5014页
    ④《新唐书》卷一一八《李中敏传》,第4289页。
    ⑤《新唐书》卷一一五《狄兼谟传》,第4215页。
    ⑥《新唐书》卷一二0《薛季昶传》,第4314页。
    ⑦《旧唐书》卷七五《韦云起传》,第2633页。
    ⑧《旧唐书》卷七七《柳泽附传》,第2683页。
    ⑨《旧唐书》卷八四《刘仁轨传》,第2789页。
    ⑩《旧唐书》卷一一二《李国贞传》,第3340页。
    11《旧唐书》卷一一二《李齐物传》,第3337页。
    12《旧唐书》卷一四七《高郢传》,第3976页。
    13《旧唐书》卷一六0《李翱传》,第4207页。
    14《旧唐书》卷九二《韦安石传》,第2956页。
    15皎然:《李中丞洪一首》,《全唐诗》卷八一五,第9170页。
    16李中:《献张拾遗诗》,《全唐诗》卷七四八,第8526页。
    ①唐·刘肃:《大唐新语》卷二“刚正”,第35页。
    ②《唐语林校证》卷三“方正”,第195-196页。
    ③《旧唐书》卷一七七《崔从传》,第4578页。
    ④杜牧:《李蔚除侍御史卢潘除殿中侍御史等制》,《全唐文》卷七四八,第4567页。
    ⑤《新唐书》卷一八二《李珏传》,第5360页。
    ⑥《旧唐书》卷一七一《高元裕传》,第4452页。
    ①唐·裴庭裕撰、田延柱点校:《东观奏记》,中华书局1994年版。
    ②《唐大诏令集·敕御史刺史县令诏》,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③《唐会要》卷六二“出使”条,第1275-1276页。
    ④《新唐书》卷一二二《魏元忠传》,第4341页。
    ①《新唐书》卷一五二《李绛传》,第4837页。
    ②周绍良、赵超主编:《唐代墓志续编》贞观0一二《大唐故度支郎中彭府君墓志铭并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5页。
    ③元稹:《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全唐诗》卷,第4519页。
    ④《论语·子路》,见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507页。
    ⑤《新唐书》卷一一五《狄兼谟传》,第4215页。
    ①《唐语林校证》卷八“补遗”,第693页。
    ②《旧唐书》卷一五八《韦贯之传》,第4175页。
    ③《旧唐书》卷一八三《外戚传·窦怀贞附传》,第4724页。
    ④《唐会要》卷六一“御史台中”,第1262页。
    ⑤《旧唐书》卷一八五《良吏上·李素立传》,第4786页。
    ⑥昭宗:《赐御史大夫史实制》,《全唐文》卷九0,第568页。
    ①《授李蔚侍御史卢潘殿中侍御史等制》,《文苑英华》卷三九四,第2005页。
    ②唐·崔嘏:《授萧邺李元监察御史制》,《全唐文》卷七二六,第4411页。
    ③《旧唐书》卷八八《韦思谦传》,第2862页。
    ④鲁迅:《看镜有感》,《鲁迅全集》第一卷《坟》,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08-209页。
    ①《资治通鉴》卷二一0“唐纪二六”,第2573页。
    ②邱永明:《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37-140页。
    ③张晋藩主编:《中国古代监察法制史》,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70页。
    ④《旧唐书》卷八二《李义府传》,第2767页。
    ①冀勤点校:《元稹集》卷三四,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89页。(以下版本号略)
    ②《旧唐书》卷一一二《李岘传》,第3344-3345页
    ③《新唐书》卷一一八《李中敏传》,第4291页。
    ④夏建中:《文化人类理论学派——文化研究的历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①《申子·大体》,引自《群书治要》卷三六,商务印书馆1939年版。
    ②清·王先慎撰、锺哲点校:《韩非子集解》卷一四《外储说右下》,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331-332页。
    ③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三一《郭杜孔张廉王苏羊贾陆列传》,第1107页。
    ④《资治通鉴》卷四九“汉纪四一”,第566页。
    ⑤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六七《党锢列传》,第2194页。
    ⑥唐·张谓:《送韦侍御赴上都》《全唐诗》卷一九七,第2017页。
    ①《海录碎事》卷十一下注“《御史台记》”。见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921册,第579页。
    ②武后:《改元光宅敕文》,《全唐文》卷九六,第599页。
    ③《通典》卷二四《职官六》,第141页。
    ①武则天执政时期授官较滥,如唐张鷟《朝野佥载》卷四载:“则天革命,举人不试皆与官。起家至御史、评事、拾遗、补缺者,不可胜数。”
    ②《通典》卷二四《职官六》,第143-145页。
    ③《通典》卷二四《职官六》,第141页。
    ④《类要》卷一六“监察御史”引《职员令》,第650页下。《类要》见《四库存目丛书》子部,齐鲁书社1997年版。
    ⑤《资治通鉴》卷二一一“唐纪二七”,第2598页。
    ⑥《资治通鉴》卷二一一“唐纪二七”,第2598页。
    ⑦《唐会要》卷六二“御史台下”,第1280页。
    ①《资治通鉴》卷二0三“唐纪一九”,第2485页。
    ②《资治通鉴》卷二0三“唐纪一九”,第2484页。
    ③《资治通鉴》卷二0三“唐纪一九”,第2477页。
    ④陈子昂:《谏用刑书》,《全唐文》卷二一三,第1285页。
    ⑤陈子昂:《谏用刑书》,《全唐文》卷二一三,第1286页。
    ①《旧唐书》卷一八六上《酷吏上》,第4835页。
    ②《旧唐书》卷一八六上《酷吏上》,第4840-4841页。
    ③《旧唐书》卷一八六《酷吏上·万国俊传》,第4846页。
    ④杜晓勤:《初盛唐诗歌的文化阐释》,东方出版社1997年版,第204页。
    ⑤《新唐书》卷二0九《酷吏传》,第5909页。
    ①《新唐书》卷二二三《李义府传》,第6338页。
    ②《新唐书》卷二0九《酷吏传序》,第5904页。
    ①《新唐书》卷一三五《高仙芝传》,第4576页。
    ②《唐语林校证》卷八“补遗”,第693页。
    ③《旧唐书》卷九《玄宗纪下》,第208页。
    ④《旧唐书》卷一九0中《文苑传中·李邕传》,第5040页。
    ①《旧唐书》卷一0五《杨慎矜传》,第3224页。
    ②《资治通鉴》卷二一七“唐纪三三”,第2673页
    ③《旧唐书》卷一七七《崔慎由传·父从附传》第4577页。
    ①岑参:《送严黄门拜御史大夫再镇蜀川兼觐省》,《全唐诗》卷二0一,第2100页。
    ②杜甫:《壮游》,仇兆鳌:《杜诗详注》卷一六,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438页。
    ③《资治通鉴》卷二一四“唐纪三0”,第2635页。
    ④清·赵殿成:《王右丞集笺注》卷五,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85页。
    ①王维:《偶然作六首》其三,《王右丞集笺注》卷五,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72页。
    ②蒋冽:《经埋轮地》,《全唐诗》卷二五八,第2883页。
    ③《资治通鉴》卷二四四“唐纪六0”,第3026页。
    ④白居易:《张元夫可礼部员外郎制》,《白居易集笺校》卷四九,第2915页。
    ①白居易:《张讽等四人可兼御史中丞侍御史监察御史制》,唐·白居易著、朱金城笺校:《白居易集笺校》卷五一,第2991页。
    ②白居易:《论元稹第三状》,《白居易集笺校》卷五九,第3360页。
    ③胡宝华:《唐代御史地位演变考》,见《南开学报》2005年第4期。
    ①韩愈:《龊龊》,韩愈著、钱仲联集释:《韩昌黎诗系念集释》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100页。(以下版本号略)
    ②柳宗元:《贞符》,《柳宗元集》卷二,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30页。
    ③刘禹锡:《学阮公体三首》其二,刘禹锡撰、卞孝萱校订:《刘禹锡》卷二一,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258页。(以下版本号略)
    ④《旧唐书》卷一六六《元稹传》,第4337页。
    ⑤元稹:《诲侄等书》,冀勤点校《元稹集》卷三0,第356页。
    ⑥《旧唐书》卷一七一《李甘传》,第4450页。
    ⑦《旧唐书》卷一九0下《文苑传下·刘蕡传》,第5077页。
    ①元棋:《戒励风俗德音》,《元稹集》卷四0“制诰”,第448页。
    ②《旧唐书》卷一四七《杜佑传·郁从子牧附传》,第3986页。
    ③杜牧:《李甘诗》,《全唐诗》卷五二O,第5942页。
    ④杜牧:《张好好诗》,《全唐诗》卷五二0,第5940页。
    ⑤杜牧:《洛中送冀处士》,《全唐诗》卷五二O,第5942页。
    ⑥杜牧:《故洛阳城有感》,《全唐诗》卷五二一,第5962页。
    ①《全唐诗》卷五二八小传,第6036页。
    ②许浑:《秋日早朝》,《全唐诗》卷五三三,第6088页。
    ③刘长卿:《奉饯郎中四兄罢馀杭太守承恩加侍御史充行军司马赴汝南行营》,《全唐诗》卷一四九,第1530页。
    ①唐·孙棨:《北里志序》,见《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403页。
    ①《唐语林校证》卷八“补遗”,第693-694页。
    ②陈中立主编:《思维方式与社会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10页。
    ③《旧唐书》卷一一三《唐临传》,第4184页。
    ①《旧唐书》卷一七一《李中敏传》,第4450页。
    ②《旧唐书》卷一六0《韩愈传》,第4195页。
    ③韩愈:《御史台论天旱人饥疏》,韩愈著、阎琦校注:《韩昌黎文集》卷八,三秦出版社2004年版,第360页。(以下版本号略)
    ④白居易: 《赠樊著作》, 《全唐诗》卷四二四,第4660页。
    ⑤《旧唐书》卷一六五《徐晦传》,第4324页。
    ①《唐大诏令集》卷一00《令御史录奏内外官职事诏》,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②《旧唐书》卷一八三《外戚传·窦怀贞附传》,第4724页。
    ③《唐会要》卷六一“御史台中”,第1264页。
    ④白居易:《策林二》,唐·白居易著、朱金城笺校:《白居易集笺校》卷五一,第2991页。
    ①《唐会要》卷六二“御史台”,第1274页。
    ②《旧唐书》卷一八五《良吏传·李素立传》,第4786页。
    ③《新唐书》卷一六二《独孤朗传》,第4993-4994页。
    ①《国语》卷一四《晋语八》,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275页。
    ②陈奇猷校释:《吕氏春秋校释·季春纪第三·先己》,学林出版社1984年版,第144页。
    ③《春秋左氏传》“襄公二十三年”载:“臧孙入,哭甚哀,多涕。出,其御曰:“孟孙之恶子也,而哀如是。季孙若死,其若之何?”臧孙日:“季孙之爱我,疾疚也。孟孙之恶我,药石也。美疚不如恶石。夫石犹生我,疚之美,其毒滋多。孟孙死,吾亡无日矣。”见杨伯峻注:《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081页。
    ④汉·司马迁:《史记》卷八七《李斯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557页。
    ⑤汉·班固:《汉书》卷七七《刘辅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253页。
    ⑥南朝·宋·范哗:《后汉书·百官志三》,第3599页。
    ⑦张鹏一:《晋令辑存》卷四,三秦出版社1989年版。
    ①《新唐书》卷一0四《高季辅传》,第4011页。
    ②唐·孙思邈:《千金要方·诊候》,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③《旧唐书》卷九二《魏元忠传》,第2949页。
    ④今存柳宗元诗中不少是写他自己的医学实践,如《种仙灵毗》、《新植海石榴》、《戏题阶前芍药》、《始见白发题所植海石榴》、《自衡阳移桂十馀本植零陵所住精舍》、《湘岸移木芙蓉植龙兴精舍》等医药诗,是与其丰富的医学实践、医学知识分不开的。唐代官方对医学的重视亦有较大改善,唐代在中央设立了较为完善的太医署,“太医令掌诸医疗之法,丞为之贰。其属有四:曰医师、针师、按摩师、咒禁师,皆有博士以教之。”④还在地方广置医学机构,从事医学知识的讲授。如《旧唐书》载:贞观三年,“九月癸丑,诸州置医学。”(《旧唐书·太宗纪上》)开元年间,遍及各个州县的医疗体系初步建立。唐代不仅医学被立为官学,而且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医学人才。道术医药科即是制举中一科,“道术医药举,取艺业优长、试练有效者,宜令所繇,依节限处分。”(见《全唐文》卷三0《考试博学多才道术医药科举人诏》)
    ①柳宗元:《愈膏肓疾赋》,《全唐文》卷五六九,第3400页。
    ②吴文治编:《柳宗元资料汇编》(下册),中华书局1964年版,第341页。
    ③《旧唐书》卷一六五《柳公绰传》,第4301页。
    ①温儒敏、李西尧编《寻求跨中西文化的共同文学规律》,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1页。
    ①《旧唐书》卷一四九《张荐传》,第4024页。
    ②以上均据傅璇琮主编《唐五代文学编年史》,辽海出版社1998年版。(以下版本号略)
    ③《新唐书》卷一八三《陆扆传》,第5383页。
    ④傅璇琮主编:《唐才子传校笺》卷四《高蟾传》,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66页。
    ①卢光济:《唐故青海军节度掌书记太原王府君墓志铭》,周绍良主编:《唐代墓志汇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②《新唐书》卷一0五《褚璆传》,第4029-4030页。
    ③《新唐书》卷一二九《王丘传》,第4480页。
    ④《通典》卷一五《选举三·历代制下》,第84页。
    ①唐·李渊:《令陈直言诏》,《全唐文》卷一,第11页。
    ②刘泽华:《洗耳斋文稿》,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29页。
    ③《册府元龟》卷六四五《贡举部》“科目”条记在“开元二年”,《唐会要》卷七六《制举科》:“开元元年,直言极谏科袁楚客及第。”
    ④《唐会要》卷七六“贡举中”,第1644页。
    ⑤《旧唐书》卷一二二《樊泽传》,第3505页。
    ⑥《旧唐书》卷一五四《吕元膺传》,第4103页。
    ⑦《唐会要》卷七六“贡举中”,第1645页。
    ⑧《旧唐书》卷一七二《牛僧孺传》,第4469页。
    ⑨《全唐诗》卷三九三孟郊《高轩过》诗注曰:“韩员外愈、皇甫侍御湜见过,因而命作。”知皇甫湜曾任职御史台。
    ⑩《旧唐书》卷一七六《李宗闵传》,第4552页。
    11《旧唐书》卷一五《宪宗纪下》,第460页。
    12《旧唐书》卷一六五《徐晦传》,第4325页。
    13《旧唐书》卷一六九《贾餗传》,第4408页。
    14《旧唐书》卷一九0下《文苑下·刘黄传》,第5077页。
    ①傅绍良:《唐代谏议制度与文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65页。
    ①苏颋:《授尹思贞御史大夫制》,《全唐文》卷二五一,第1508页。
    ②苏颋:《授宋璟御史大夫制》,《全唐文》卷二五一,第1508页。
    ③苏颋:《授李杰御史大夫制》,《全唐文》卷二五一,第1508页。
    ④常衮:《授敬括御史大夫制》,《全唐文》卷四一一,第2500页。
    ⑤常衮:《加韦之晋御史大夫制》,《全唐文》卷四一三,第2510页。
    ⑥白居易:《太子瞻事刘元鼎可大理卿兼御史大夫制》,《全唐文》卷六六二,第3974页。
    ⑦李虞仲:《加刘栖楚御史大夫制》,《全唐文》卷六九三,第4198页。
    ⑧杜牧:《李讷除浙东观察使兼御史大夫制》,《全唐文》卷七四八,第4568页。
    ⑨苏颧:《授崔沔御史中丞制》,《全唐文》卷二五一,第1508页。
    ⑩苏颋:《授李怀让御史中丞制》,《全唐文》卷二五一,第1508页。
    11孙逖:《授萧隐之御史中丞充东京畿采访等使制》,《全唐文》卷三0八,第1863页。
    12贾至:《授崔器御史中丞制》,《全唐文》卷三六七,第2210页。
    13常衮:《授张献恭御史中丞制》,《全唐文》卷四一一,第2500页。
    14白居易:《薛存诚除御史中丞制》,《全唐文》卷六六0,第3964页。
    15白居易:《除柳公绰御史中丞制》,《全唐文》卷六六一,第3966页。
    16杜牧:《韦有翼除御史中承制》,《全唐文》卷七四八,第4566页。
    ①李磎:《授吏部侍郎徐彦若御史中丞制》,《全唐文》卷八0三,第4967页。
    ②钱(?)《授前兵部侍郎薛昭纬御史中承制》,《全唐文》卷八三一,第5159页。
    ③李峤:《授崔昇侍御史制》,《全唐文》卷二四二,第1454页。
    ④苏颋:《授褚璆侍御史制》,《全唐文》卷二五一,第1508页。
    ⑤苏颋:《授慕容殉侍御史制》,《全唐文》卷二五一,第1508-1509页。
    ⑥苏颋:《授张游侍御史制》,《全唐文》卷二五一,第1509页。
    ⑦苏颋:《授游子骞侍御史制》《全唐文》卷二五一,第1509页。
    ⑧苏颋:《授杨场侍御史制》《全唐文》卷二五一,第1509页。
    ⑨韩休:《授杜暹等侍御史制》,《全唐文》卷二九五,第1777页。
    ⑩王志愔:《授何彦则侍御史制》,《全唐文》卷二八二,第1707页。
    11韩休:《授杜暹等侍御史制》,《全唐文》卷二九五,第1777页。
    12孙逖:《授吕周等侍御史制》,《全唐文》卷三0八,第1863页。
    13白居易:《崔琯可职方郎中侍御史知杂等制》,《全唐文》卷六六三,第3978页。
    14崔嘏:《授温璋侍御史制》,《全唐文》卷七二六,第4411页。
    15崔嘏:《授卢就等侍御史制》,《全唐文》卷七二六,第4411页。
    16杜牧:《郑处晦守职方员外郎兼侍御史知杂事制》,《全唐文》卷七四八,第4567页。
    17杜牧:《郑衆除侍御史内供奉制》,《全唐文》卷七四八,第4567页。
    18杜牧:《李蔚除侍御史卢潘除殿中侍御史制》,《全唐文》卷七四八,第4567页。
    ①苏颋:《授郑溥侍御史制》《全唐文》卷二五一,第1509页。
    ②徐安贞:《授王翼殿中侍御史制》,《全唐文》卷三O五,第1841页。
    ③孙逖:《授李常殿中侍御史制》,《全唐文》卷三0八,第1864页。
    ④贾至:《授敬昭道殿中侍御史等制》,《全唐文》卷三六七,第2210页。
    ⑤贾至:《授第五琦殿中侍御史等制》,《全唐文》卷三六七,第2210页。
    ⑥贾至:《授高岑殿中侍御史等制》,《全唐文》卷三六七,第2210页。
    ⑦贾至:《授高岑殿中侍御史等制》,《全唐文》卷三六七,第2210页。
    ⑧常衮:《授盖又玄殿中侍御史制》,《全唐文》卷四一一,第2501页。
    ⑨常衮:《授王延休殿中侍御史制》,《全唐文》卷四一一,第2501页。
    ⑩白居易:《大理评事韩佽可殿中侍御史制》,《全唐文》卷六五九,第3955页。
    11杜牧:《裴德融除殿中侍御史制》,《全唐文》卷七四八,第4567页。
    12杜牧:《吏蔚除侍御史卢潘除殿中侍御史制》,《全唐文》卷七四八,第4567页。
    13刘崇望:《授王溥检校殿中侍御史充义成军节度推官》,《全唐文》卷八一二,第5029页。
    14李峤:《授冯嘉宾左台监察御史制》,《全唐文》卷二四二,第1454页。
    15苏颋:《授郑繇监察御史制》《全唐文》卷二五一,第1509页。
    16韩休:《授郑虚心监察御史制》,《全唐文》卷二九五,第1777页。
    17白居易:《太常博士王申伯可侍御史,盐铁推官监察御史里行高谐河东节度参谋兼监察御史崔植并可监察御史三人司制》,《全唐文》卷六六三,第3977页。
    18同上。
    19崔嘏:《授萧邺李元监察御史制》,《全唐文》卷七二六,第4411页
    ①唐长孺等编:《汪籛隋唐史论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96-208页。
    ②《唐会要》卷七四“选部上”,第1580页。
    ③《唐会要》卷七六“贡举中”,第1633页。
    ④《唐会要》卷七五“选部下”条,第1612页。
    ⑤《资治通鉴》卷二二二“唐纪三八”,第2745页。
    ⑥《资治通鉴》卷二四四“唐纪六0”,第3028页。
    ①杜牧:《李讷除浙东观察使兼御史大夫制》,《全唐文》卷七四八,第4568页。
    ②《旧唐书》卷七四《崔仁师传》,第2620页。
    ①《新唐书》卷一一五《狄兼谟传》,第4215页。
    ②白居易:《太常博士王申伯可侍御史,盐铁推官雌察御史里行高谐河东节度参谋兼监察御史崔植并可监察御史三人同制》,《全唐文》卷六六三,第3977页。
    ①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449页。
    ①《唐大诏令集·令御史录奏内外官职事诏》,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②崔嘏:《授萧邺李元监察御史制》,《全唐文》卷七二六,第4411页。
    ③元稹:《授高允恭兼侍御史知杂事制》,《文苑英华》卷三九四,第2002页。
    ④元稹:《授高允恭兼侍御史知杂事制》,《文苑英华》卷三九四,第2002页。
    ⑤白居易:《薛存诚除御史中丞制》,《全唐文》卷六六0,第3964页。
    ⑥《旧唐书》卷一五三《薛存诚传》,第4090页。
    ⑦白居易:《薛中丞》,唐·白居易著、朱金城笺校:《白居易集笺校》卷一,第60页。
    ①《唐会要》卷七四“选部上”,第1580页。
    ①《新唐书》卷一五九《鲍防传》,第4949-4950页。
    ②《新唐书》卷一六三《穆宁传》,第5015页。
    ③高元裕:《赠知贡举陈商》,《全唐诗》卷七九五,第8946页。
    ④清·徐松撰,孟二冬补正《登科记考补正》卷二四,北京燕山出版社2003年版,第1005页。(以下版本号略)
    ⑤《登科记考补正》卷二四,第1035页。
    ⑥傅璇琮主编:《唐才子传校笺卷四《王涣传》,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286-287页。
    ⑦傅璇琮主编《唐才子传校笺》卷四《王涣传》,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282页。
    ①《唐摭言》卷六“公荐”,见《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627页。
    ②唐·王冷然:《与御史高昌宇书》,《全唐文》卷二九四,第1775页
    ③唐·任华:《送李侍御充汝州李中丞副使序》,《全唐文》卷三七六,第2262页。
    ④喻坦之:《陈情献中承》,《全唐诗》卷七一三,第8198页。
    ⑤方干:《上越州杨严中丞》,《全唐诗》卷六五二,第7494页。
    ①赵匡:《举选议》,《全唐文》卷三五五,第2136页。
    ②《旧唐书》卷一六四《王起传》,第4278页。
    ③韦贞伯:《劾吏部铨选不实奏》,《全唐文》卷五二三,第3144页
    ④《旧唐书》卷一八《武宗纪》,第604页。
    ⑤《旧唐书》卷一七九《陆扆传》,第4668页。
    ①《唐会要》卷七五“选部下”,第1608页。
    ②《旧唐书》卷一八八《裴敬彝传》,第4923页。
    ③《旧唐书》卷八九《狄仁杰传》,第2887页。
    ④文宗:《南郊敕文》,《全唐文》卷七五,第482页。
    ①《旧唐书》卷一六八《高锴传》,第4388页。此期事件, 《新唐书》卷四四《选举志上》云:“大和三年,考功员外郎高锴取士有不当,监察御史姚中立又奏停考功别头试。”按《新唐书》记载有误,从文宗赞许之辞来看,高锴实为奉诏审定,并非知贡举者。孟二冬《登科记考补正》载大和三年知贡举者为郑澣。
    ②《新唐书》卷四四《选举志》,第1166页。
    ③赵璘:《因话录》云:“余座主陇西公为台丞,奏今孔尚书温业、丞相徐公商为监察。及孔为中承,陇西公淹滞在外多年。除宗正少卿归朝,孔、徐二公并时为丞相。每宴集,人以为盛事,亦可叹息于宦途也。”孟二冬考赵璘大和八年进士及第。《旧书》卷一七一《李汉传》:“(大和)八年,代宇文鼎为御史中丞。”
    ④《册府元龟》。
    ⑤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八“裴相国及第后进业”,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64页。
    ⑥《旧唐书》卷一六八《高锴传》,第4388页。
    ①《资治通鉴》卷二一四“唐纪三0”,第2635页。
    ②《资治通鉴》卷二一五“唐纪三一”,第2652页。
    ①明·胡应麟:《诗薮·外编》卷三“唐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年版,第177页。
    ②《新唐书》卷一四0《苗晋卿传》,第4642页。
    ③《资治通鉴》卷二一五“唐纪三一”,第2645页。
    ④独孤及:《检校尚书吏部员外郎赵郡李公中集序》,《全唐文》卷三八八,第2338页。
    ⑤《唐会要》卷七四“选部上”,第1595页。
    ①清·仇兆鳌:《杜诗详注》卷二,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33页。
    ②清·仇兆鳌:《杜诗详注》卷二,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01页。
    ①韦应物:《寄李儋元锡》,《全唐诗》卷一八八,第1920页。
    ①韩愈:《赴江陵途中寄赠工二十补阙李十一拾遗李二十六员外翰林三学士》,《韩昌黎诗系年集释》卷三,第288页。
    ②元稹:《乐府古题·田家词》,《全唐诗》卷四一八,第4607页。
    ③孟郊:《寒地百姓吟》,《全唐诗》卷三七四,第4200页。
    ④孟郊:《访疾》《全唐诗》卷三七四,第4200页。
    ①《元稹集》卷二三《乐府古题序》,第255页。
    ①《元稹集》卷二四《上阳白发人》,第278-279页。
    ②《元稹集》卷二三《田野狐兔行》,第262页。
    ①以上诸诗均引自《韩昌黎诗系年集释》卷一O,第1033-1077页。
    ②韩愈: 《过鸿沟》, 《韩昌黎诗系年集释》卷一0,第1033页。
    ③刘禹锡:《平蔡州三首》其二,《刘禹锡集》卷二五,第326页。
    ①戴叔伦:《建中癸亥岁奉天除夜宿武当山北茅平村》,《全唐诗》卷二七三,第3088页。
    ②戴叔伦:《过申州》,《全唐诗》卷二七三,第3086页。
    ③李端:《宿石涧店闻妇人哭》,《全唐诗》卷二八六,第3281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二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6页。
    ⑤元稹:《叙诗寄乐天》,冀勤点校:《元棋集》卷三0,第351页。
    ①白居易:《与元九书》,唐·白居易著、朱金城笺校:《白居易集笺校》卷四五,第2789页。
    ②《元棋集》卷二四,第277-278页。
    ③白居易:《新乐府序》,《白居易集笺校》卷三,第136页。
    ①白居易:《伤唐衢》二首,《白居易集笺校》卷一,第46页。
    ②白居易:《寄唐生》,《白居易集笺校》卷一,第43页。
    ③南宋·朱熹:《论语集注》,齐鲁书社1992年版。
    ④汉·郑玄注、唐·孔颖达正义:《礼记正义》卷四八,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1498页。
    ⑤南宋·严羽:《答吴景仙书》,见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430页。
    ①葛晓音:《新乐府的缘起与界定》,见《中国社会科学》1995年第3期。
    ②王运熙:《讽喻诗和新乐府的关系与区别》,见《复口学报》1991年第6期。
    ③宋·钱易:《南部新书》,见《中华野史》,泰山出版社1999年版,第115页。
    ①唐·白居易著、朱金城笺校:《白居易集笺校》卷四五,第959页。
    ②唐·白居易著、朱金城笺校:《白居易集笺校》卷四五,第959页。
    ③唐·白居易著、朱金城笺校:《白居易集笺校》卷四五,第959页。
    ④冀勤点校:《元稹集》卷二四,第277-278页。
    ⑤元稹:《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并序》,《元稹集》卷二三,第258页。
    ⑥元稹:《上阳白发人》,《元稹集》卷二四,第278页。
    ①元稹:《夫远征》,《元稹集》卷二三,第259页。
    ②夏静:《礼乐文化与中国文论早期形态研究》,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2页。
    ③《旧唐书》卷一一六《元稹传》,第4327页。
    ④元稹:《论谏职表》,《元稹集》卷三三,第378页。
    ①《旧唐书》卷一六六《白居易传》,第4343页。
    ②元稹:《田野狐兔行》,《元稹集》卷二三,第262页。
    ③元稹:《捉捕歌》,《元稹集》卷二三,第266页。
    ④元棋:《出门行》,《元稹集》卷二三,第265页。
    ⑤元棋:《有鸟二十章》,《元稹集》卷二五,第292页。
    ①元稹:《白氏长庆集序》,《全唐文》卷六五三,第3918页。
    ②《白居易集笺校》卷四五,第959页。
    ③钱起:《县中池竹言怀》,《全唐诗》卷二三八,第2652页。
    ④袁行霈:《白居易诗歌的艺术成就和缺陷》,见《光明日报》1963年6月9日。
    ①《旧唐书》卷一六六《元稹传》,第4329页。
    ②元稹:《阳城驿》《全唐诗》卷三九七,第4458页。
    ③白居易:《河南元公墓志铭并序》,《全唐文》卷六七九,第4098页。
    ①南宋·洪迈撰、孔凡礼点校:《容斋随笔》卷一五,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200-201页。
    ②元棋:《织妇词》,《全唐诗》卷四一八,第4607页
    ③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④《白居易集笺校》卷四五,第959页。
    ⑤元稹:《古题乐府序》,《元稹集》卷二三,第255页。
    ⑥明·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三,上海古籍出版社年1958年版,第53页。
    ⑦元稹:《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序》,《元稹集》卷二四,第278页。
    ①《唐大诏令集》卷一00,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②《唐六典》卷一三“御史台”,第382页。
    ③《唐六典》卷一三“御史台”,第378页。
    ④《唐会要》卷七八“采访处置使”条,第1680页。
    ⑤《旧唐书》卷一二八《颜真卿传》,第3592页。
    ⑥司空曙: 《送刘侍御》, 《全唐诗》卷二九三,第3332页。
    ①《唐会要》卷七五“南选”条,第1621页。
    ②《唐六典》卷一三《御史台》,第382页。
    ③孙逖:《送张环摄御史监南选》,《全唐诗》卷一一八,第1191页。
    ④《旧唐书》卷一九六《吐蕃传上》。
    ⑤《唐会要》卷九七“吐蕃”,第2055页。
    ⑥《唐会要》卷九五“新罗”,第2029页。
    ⑦《唐会要》卷九八“回纥”,第2072页。
    ⑧李益:《送归中丞使新罗册立吊祭》,《全诗》卷二八三,第3220页。
    ①《旧唐书》卷九四《李峤传》,第2992页。
    ②刘恂:《岭表录异》,见《中华野史》,泰山出版社1999年版,第1068页。
    ③李峤:《安辑岭表事平罢归》,《全唐诗》卷五七,第688页。
    ④储光羲:《效古二首》其一,《全唐诗》卷一三六,第1380页。
    ⑤储光羲:《效古二首》其二,《全唐诗》卷一三六,第1380页。
    ⑥储光羲:《使过弹筝峡作》,《全唐诗》卷一三六,第1380页。
    ①《旧唐书》卷九四《李峤传》,第2993页。
    ②元稹:《使东川并序》,《元稹集》卷一七,第193页。
    ③元稹:《南秦雪》,《元棋集》卷一七,第195页。
    ④元棋:《汉江上》,《元稹集》卷一七,第196页。
    ⑤《新唐书》卷二一六上《吐蕃传上》,第6071页。
    ⑥《旧唐书》卷一三七《吕渭传·子温附传》,第3769页。
    ①吕温:《吐蕃别馆和周十一郎中杨七录事望白水山作》,《全唐诗》卷三七0,第4158页。
    ②明·胡震亨:《唐音癸签》卷二七,第284页。
    ③陈铁民:《关于文人出塞与盛唐边塞诗的繁荣》,见《文学遗产》2002年第3期。
    ④如戴伟华《唐代使府与文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陈铁民《关于文人出塞与盛唐边塞诗的繁荣》,见《文学遗产》2002年第3期。
    ①《旧唐书》卷一0四《封常清传》,第3028-3029页。
    ②孙逖:《授陈九言起居舍人刘贶起居郎制》,《全唐文》卷三0八,第1860页。
    ③岑参:《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全唐诗》卷一九九,第2051页。
    ④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卷一七,中华书局1 977年版,第800页。
    ⑤唐·王从敬:《授陈山庆监察御史制》《全唐文》卷三五四,第2127页。
    ①《加哥舒翰爵赏制》,《全唐文》卷二五,第172页。
    ②《旧唐书》卷一一七《严武传》,第3395页。
    ③严武:《军城早秋》,《全唐诗》卷二六一,第2908页。
    ④《旧唐书》卷九《玄宗纪下》,第231页。
    ⑤苏颋:《同饯阳将军兼源州都督御史中丞》,《全唐诗》卷七四,第82页。
    ⑥樊衡:《为幽州长史薛楚玉破契丹露布》,《全唐文》卷三五二,第2116页。
    ⑦梁肃:《侍御史摄御史中丞赠尚书户部侍郎李公墓志铭》,《全唐文》卷五二0,第3130页。
    ①清·赵殿成笺注:《王右丞集笺注》卷九,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56页。
    ②清·赵殿成笺注:《王右丞集笺注》一0,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92页。
    ③李频:《朔中即事》,《全唐诗》卷五八七,第6810页。
    ④清·赵殿成笺注:《王右丞集笺注》卷八,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50页。
    ⑤引自陈伯海主编:《历代唐诗评论选》,河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64页。
    ①元结:《招孟武昌》,《全唐诗》卷二四一,第2706页。
    ②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一,见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
    ①唐·刘肃:《大唐新语》卷八“文章”,第124页。
    ②唐·刘肃:《大唐新语》卷八“文章”,第125页。
    ③唐·刘肃:《大唐新语》卷八“文章”,第124页。
    ④《全唐诗》卷一四七,第1491页。
    ⑤《全唐诗》卷三二二,第3623页。
    ①《全唐诗》卷四三八,第4866页。
    ②《全唐诗》卷三一五,第3539页。
    ③《全唐诗》卷三二七,第3664页。
    ④《全唐诗》卷三四九,第3908页。
    ⑤《全唐诗》卷三四九,第3905页。
    ⑥《全唐诗》卷三四九,第3906页。
    ⑦《全唐诗》卷三四九,第3910页。
    ⑧《全唐诗》卷三二,第447页。
    ⑨唐·刘肃:《大唐新语》卷八“文章”,第125页。
    ⑩《全唐诗》卷六二,第739页。
    11颜真卿:《浪迹先生玄真子张志和碑铭》,《全唐文》卷三四0,第2047-2048页。
    ①《嘉泰会稽志》卷一0:“唐大历中,鲍防、严维、吕渭而次三十七人联句于此。”
    ②宋·计有功:《唐诗纪事》卷四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715页。
    ③戴伟华:《唐方镇文职僚佐考》,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93页。
    ④戴叔伦:《奉酬卢端公饮后赠诸公见示之作》,《全唐诗》卷二七三,第3092页。
    ⑤《旧唐书》卷一四0《卢群传》,第3833页。
    ⑥窦常《和裴端公枢芜城秋夕简远近亲知》,《全唐诗》卷二七一,第3030页。
    ⑦《和绵州于中丞登越工楼见寄》,《全唐诗》卷五六四,第6542-6547页。
    ⑧权德舆:《埇桥达奚四、于十九、陈大三侍御夜宴叙各赋二韵》,《全唐诗》卷三二四,第3637页。
    ⑨刘禹锡:《和武中丞寄怀简诸僚故》,《刘禹锡集》卷四七,第510页
    ①羊士谔:《和萧侍御监祭白帝城西村寺斋沐览镜有怀吏部孟员外并见赠》,《全唐诗》卷三三二,第3698页。
    ②傅璇琮主编:《唐五代文学编年史》“中唐卷”,辽海出版社1998年版,第633页。
    ③《全唐诗》卷四一九《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并序》,第4614-4620页。
    ④柳宗元:《同刘二十八哭吕衡州,兼寄江陵李、元二侍御》,《柳宗元集》卷四二,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152页。(以下版本号略)
    ⑤刘禹锡撰、卞孝萱校订:《刘禹锡集》卷二四,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305页。
    ①刘禹锡撰、卞孝萱校订:《刘禹锡集》,中华书局1979年版。
    ②白居易:《和李中丞与李给事山居雪夜同宿小酌》,《全唐诗》卷四五九.,第5227页。
    ③宋·计有功:《唐诗纪事》卷四七,第903-904页。
    ④韩愈:《晋公破贼回重拜台司,以诗示幕中宾客,愈奉和》,《韩昌黎诗系年集释》卷一0,第1077页。
    ⑤李德裕:《比闻龙门敬善寺有红桂树独秀,伊川尝于江南诸山访之,莫致。陈侍御知予所好,因访剡溪樵客,偶得数株,移值郊园,众芳色沮。乃知敬盖所有是蜀道菵草,徒得嘉名,因赋是诗兼赠陈侍御》,《全唐诗》卷四七五,第5402页。
    ①皮日休:《华亭鹤闻之旧矣,及来吴中,以钱半千得一只养之,殆经岁不幸,为饮啄所误,经夕而卒,悼之不己。遂继以诗南阳润卿博士,浙东德师侍御,毗陵魏不琢处士,东吴陆鲁望秀才及厚于予者,悉寄之,请垂见和》,《全唐诗》卷六一四,第7089-7090页
    ②李呐:《纪崔侍御遗事》,《全唐文》卷四三八,第2650页。此又见《云溪友议》卷上。
    ③《旧唐书》卷一八《宣宗纪》,第634页。
    ①贺遂亮:《赠韩思彦》,《全唐诗》卷四四,第548页。
    ②韩思彦:《酬贺遂亮》,《全唐诗》卷四四,第548页。
    ③杜审言: 《和李大夫嗣真奉使存抚河东》, 《全唐诗》卷六二,第739页。
    ④陶翰: 《赠房侍御》, 《全唐诗》卷一四六,第1474页。
    ⑤卢纶:《和陈翃郎中拜本府少尹兼侍御史献上侍中因呈同院诸公》,《全诗》卷二七七,第3143页。
    ⑥李讷: 《命妓盛小丛歌饯崔侍御还阙》, 《全唐诗》卷五六三,第6536页。
    ①崔元范: 《尚书命妓歌饯有作奉酬》, 《全唐诗》卷五六三,第6536页。
    ②杨知至: 《和李尚书命妓歌饯崔侍御》, 《全唐诗》卷五六三,第6536页。
    ③封彦冲:《和李尚书命妓饯崔侍御》,《全唐诗》卷五六六,第6555页。
    ④卢邺:《和李尚书命妓饯崔侍御》,《全唐诗》卷五六六,第6553页。
    ⑤徐复观:《中国人文精神之阐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6年版。
    ①《唐会要》卷五五“谏议大夫”条,第1116页。
    ②柳宗元:《国子司业阳城遗爱碑》,《柳宗元集》卷九,第204页。
    ③冀勤点校:《元稹集》卷二,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4页。(以下版本号略)
    ④唐·白居易著、朱金城笺校:《白居易集笺校》卷二,第41页。
    ⑤韩愈: 《奉和裴相公东征途经女几山下作》, 《韩昌黎诗系年集释》卷一0,第1036页。
    ①《太平广记》卷二五五引《御史台记》,第1984页。
    ②《太平广记》卷二五五引《御史台记》,第1986-1987页。
    ③郁贤皓:《唐刺史考》,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2281页。
    ④《唐诗纪事》卷五四,第824-825页。此诗《全唐诗》卷五八四作《嘲元中丞》(一作《襄阳中堂赏花为宪与妓人戏语潮之》),洪迈《万首唐人绝句》亦作《《嘲元中承》。又周繇,字允元,咸通十三年(872年)登进士第,授校书郎,不可能于大中末任御史中丞。“周繇”应为“元繇”之误。
    ⑤贾晋华:《<汉上题襟集>与襄阳诗人群研究》,见《文学遗产》2005年第1期。
    ⑥元繇:《潮段成式》,《全唐诗》卷六三五,第7293页。
    ①温庭筠:《和周繇》,《全唐诗》卷五八三,第6764页。
    ②段成式:《和周繇见潮》,《全唐诗》卷五八四,第6772页。
    ③宋·祝穆:《古今事文类聚》卷二六,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唐诗纪事》卷四七,第712-720页。
    ②《唐诗纪事》卷四七,第712-720页。
    ③《新唐书》卷一五九,第4950页。
    ④唐·范摅:《云溪友议》卷下“温裴黜”,见《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309-1310页。
    ①唐·范摅:《云溪友议》卷下“温裴黜”,见《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310页。
    ②元稹:《白氏长庆集序》,《全唐文》卷六五三,第3918页。
    ①《全唐诗》卷一三八,第1400页。
    ②《全唐诗》卷一一四,第1155页。
    ③《全唐诗》卷一九七,第2017页。
    ④《全唐诗》卷二00,第2084页。
    ⑤《全唐诗》卷二七0,第3012页。
    ⑥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56页。
    ①戎昱:《赋得铁马鞭》,《全唐诗》卷二七0,第3014页。
    ②张说:《送王尚一严嶷二侍御赴司马都督军》,《全唐诗》卷八七,第949页。
    ③白居易:《赠樊著作》,《白居易校笺》卷一,第29页。
    ④李嘉祐:《润州杨别驾宅送蒋九侍御收兵归扬州》,《全唐诗》卷二0六,第2155页。
    ⑤孙逖:《送李补阙补阙报御史充河西节度判官》,《全唐诗》卷一一八,第1191页。
    ⑥薛能:《春日寓怀》,《全唐诗》卷五六0,第6495页。
    ①崔涂:《寄舅》,《全唐诗》卷六七九,第7777页。
    ②李瀚:《蒙求》,《全唐诗》卷八八一,第9962页。
    ③《旧唐书》卷八八《韦思谦传》,第2862页。
    ④《大唐新语》卷八,第122页。
    ⑤杜淹:《咏寒食斗鸡应秦王教》,《全唐诗》卷三0,第435页。
    ⑥《新唐书》卷二0三《文艺传下·李华传》,第5775页。
    ⑦独孤及:《检校尚书吏部员外郎赵郡李公中集序》,《全唐文》卷三八八,第2338页。
    ①李华:《寄赵七侍御》,《全唐诗》卷一五三,第1588页。
    ②陶翰:《赠房侍御》《全唐诗》卷一四六,第1474页。
    ③刘怀一:《赠右台监察邓茂迁左台殿中》,《全唐诗》卷四四,第549页。
    ①李颀:《送崔侍御赴京》,《全唐诗》卷一三二,第1343页。
    ②《旧唐书》卷一00《王志惜传》,第3118页。
    ③柳宗元:《笼鹰词》,《全唐诗》卷三五三,第3956页。
    ①宋·叶廷珪:《海录碎事》卷十一下泞“见《御史台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921册第579页。
    ②《太平广记》卷二五0引《御史台记》,第935页。
    ③唐·杜佑撰:《通典》卷二四《职官六》,第141页。
    ④《新唐书》卷一一三《唐临传》,第4184页。
    ⑤高适:《送李侍御赴安西》《全唐诗》卷二一四,第2230页。
    ①高适:《和窦侍御登凉州七级浮图之作》,《全唐诗》卷二一四,第2237页。
    ②王景中:《风草不留霜》,《全唐诗》卷七七九,第8816页。
    ③李子昂:《西戎即叙》,《全唐诗》卷七八一,第8833页。
    ④王昌龄:《宿灞上寄侍御玙弟》,《全唐诗》卷一四0,第1424页。
    ⑤崔万:《五言月夜啜茶联句》,《全唐诗》卷七八八,第8882页。
    ⑥苏颋:《同饯阳将军兼源州都督御史中丞》,《全唐诗》卷七四,第811页。
    ①刘商:《哭韩淮端公兼上崔中丞》,《全唐诗》卷三0三,第3447页。
    ②杜牧:《题敬爱寺楼》,《全唐诗》卷五二二,第5795页。
    ③杜牧:《洛阳长句二首》其一,《全唐诗》卷五二一,第5962页。
    ①[法]丹纳《艺术哲学》,傅雷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36页。
    ②《全唐诗》卷五三六,第6119页。原诗题下注:“时在京都。”
    ③薛能: 《秋日将离滑台酬所知二首》, 《全唐诗》卷五五九,第6480页。
    ④余成教:《石园诗话》引徐献忠语,见《清诗话续编》下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1777页。
    ⑤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二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407页。
    ⑥杜牧:《金谷园》,《全唐诗》卷五二五,第6013页。
    ①引自霍松林主编:《万首唐人绝句校注集评》,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88页。
    ②杜牧:《洛阳长句二首》,《全唐诗》卷五二一,第5962页。
    ③杜牧:《故洛阳城有感》,《全唐诗》卷五二一,第5962页。
    ④元·郝天挺注、清·钱谦益、何绰评注:《唐诗鼓吹评吹》,上海文明书局1919年版。
    ⑤南宋·朱熹:《楚辞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①先秦·宋玉:《九辨》,见南宋·朱熹:《楚辞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119页。
    ②上述诸诗均见余冠英选注:《汉魏六朝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53-78页。
    ①迄今为止,学界关于弹文的研究仅有张连城《北魏的弹官与弹文》(《文献》1995年底期)、蔡楚材《(文心雕龙)“弹文”格式考》(《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等极少数文章。
    ②南朝·刘勰撰、黄叔琳注、李详补注、杨明照校注、拾遗:《文心雕龙》卷五《奏启》,中华书局2000年 版,第318页。(以下版本号)
    ①梁·萧统:《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②梁·任昉撰、明·陈懋仁注、清·方熊补注:《文章缘起》,广陵古籍刻印社1986年重印本。
    ③《文苑英华》卷六四九,中华书局1966年版,第3339-3340页。
    ④明·郎瑛:《七修类稿·诗文一·各文之始》。
    ⑤明·吴讷:《文章辨体序说》,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40页。
    ⑥引自明·吴讷:《文章辨体序说》,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40页。
    ⑦清·严可均:《全汉文》卷四十三,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441页。
    ①北齐·魏收撰:《魏书》卷八五《文苑传·温子升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875页。
    ②见本书附表三《唐代御史弹劾事件统计表》。
    ③唐·房玄龄撰:《晋书》卷五八《周处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570-1571页。
    ④《旧唐书》卷四四《职官志三》,第1862页。
    ⑤《旧唐书》卷四四《职官志三》,第1862页。
    ①《资治通鉴》卷二一0“唐纪二六”,第2573页。
    ②《旧唐书》卷一八六上《酷吏传上·来子珣传》,第4846-4847页。
    ③《太平广记》卷二六九引《御史台记》,第2108页。
    ④张国刚:《唐代官制》,第104页。
    ⑤《新唐书》卷四四《选举志上》,第1162页。
    ①《资治通鉴》卷二三七“唐纪五三”,第2934页。
    ②《旧唐书》卷一九0下《文苑传下·刘蕡传》,第5077页。
    ①清·王兆芳:《文体通释》,四库全书影印本。
    ②《旧唐书》卷一七上《敬宗纪》,第515页。
    ①《唐会要》卷六一《御史台中》,第1260页。
    ②元稹:《弹奏剑南东川节度使状》,《全唐文》卷六五一,第3900页。
    ③唐·唐临:《劾封德彝奏》,《全唐文》卷一六二,第996页。
    ④唐·唐临:《劾封德彝奏》,《全唐文》卷一六二,第996页。
    ⑤[美]吉尔兹:《地方性知识:事实与法律的比较透视》,见梁治平《法律的文化解释》,三联书店1994年版。
    ①《文心雕龙》卷四《诏策》,第264页
    ②元稹:《弹奏剑南东川节度使状》,《全唐文》卷六五一,第3900页。
    ③《大唐新语》卷三“公直”,第42页。
    ④唐临:《劾杜如晦奏》,《全唐文》卷一六二,第996页。
    ①唐临:《弹将军李子和文》,《全唐文》卷一五0,第913页。
    ②陈子良:《为奚御史弹尚书某入朝不敬文》,《全唐文》卷一三四,第811页。
    ③曾枣庄、刘琳主编:《全宋文》卷二0一九——卷二0二一,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93册第61-104页。
    ④《宋史》卷一六一《艺文志七》。
    ⑤《明史》卷一三九《韩宜可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982页。
    ①《大唐新语》卷二“刚正”,第34-35页。
    ②《大唐新语》卷三“公直”,第42页。
    ③黄永年:《唐史史料学》,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第148页。
    ④《大唐新语》卷二“刚正”,第30页。
    ⑤侯忠义、李勤学主编:《中国古代珍惜本小说续》第八册,春风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437页。
    ①明·周朝俊:《红梅记》,王星琦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②清·孔尚任:《桃花扇》,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
    ③《明史》卷二四四《杨涟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6319-6328页。
    ④《明经世文编》卷四九六,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5491-5496页。
    ⑤清·李清著:《明珠缘》,郁默校注,漓江出版社1994年版。
    ⑥清·李雨堂:《大宋杨家将文武曲星包公狄青初传》(又名《万花楼》),华夏出版社1995年版。
    ⑦清·李玉《清忠谱》,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86页。
    ①明·周朝俊《红梅记》,王星琦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32-133页。
    ②侯忠义、李勤学主编《中国古代珍惜本小说续》第八册,春风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494-495页。
    ①谢鸿飞:《疑难案件如何获得合法性》,见陈兴良主编《刑事法评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90-291页。
    ②《新唐书》卷六0《艺文志四》,第1616页。
    ③《旧唐书》卷四四《职官志三》,第1862页。
    ④权德舆:《和张秘监阁老献岁过蒋大拾遗因呈两省诸公并见示》,《全唐诗》卷三二五,第3648页。
    ⑤权德舆:《奉和韦谏议奉送水部家兄上后书情寄诸兄弟仍通简南宫亲旧并呈两省阁老院长》,《全唐诗》卷三二六,第3654页。
    ①《旧唐书》卷四四《职官志三》,第1862页。
    ②《唐会要》卷六一“弹劾”条,第1256页。
    ③《旧唐书》卷四五《舆服志》,第1943页。
    ④戎昱:《谪官辰州冬至日有怀》《全唐诗》卷二七0,第3012页。
    ⑤岑参:《送韦侍御赴上都》,《全唐诗》卷一九七,第2017页。
    ⑥[英]克莱夫·贝尔:《有意味的形式》,见《二十世纪西方美学经典文本》第一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63页。
    ①王义方:《劾李义府疏》,《全唐文》卷一六一,第992-993页。
    ②苏珽:《授柳涣司门郎中制》,《全唐文》卷二五一,第1506页。
    ③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433页。
    ④《通典》卷二四《职官典六》“监察御史”条注:
    ①《旧唐书》卷一五三《薛存成传》,第4090页。
    ②白居易:《薛中丞》,《白居易校笺》卷一,第60页。
    ③王义方:《劾李义府疏》,《全唐文》卷一六一,第992-993页。
    ④崔琬:《劾宗楚客等疏》,《全唐文》卷二六七,第1610页。
    ①崔琬:《劾宗楚客等疏》,《全唐文》卷二六七,第1610页。
    ②倪若水:《劾奏祝钦明郭山恽疏》,《全唐文》卷二七七,第1673页。
    ③《文心雕龙》卷五《奏启》,第317页。
    ④李华:《御史中丞厅壁记》,《全唐文》卷三一六,第1906页。
    ①《文心雕龙》卷七《情采》,第415页。
    ②先秦·慎到撰:《慎子·佚文》,上海书店1989年版。
    ③陈广秀《浅谈中国古代立法中的直觉思维》,《河北法学》2009年第4期。
    ④日本·寺田浩明《权利与冤抑——清代听诉讼和民众的民事法秩序》,见滋贺秀三《明清时期的民事审判与民间契约》,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214页。
    ①《大唐新语》卷三“公直”,第43页。
    ②杜正伦:《弹将军李子和文》,《全唐文》卷一五0,第913页。
    ③刘熙载:《艺概》,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④刘思立:《劾韦万石奏》,《全唐文》卷一五三,第942页。
    ①《文心雕龙》卷五《奏启》,第317页。
    ②《文心雕龙》卷五《奏启》,第317页。
    ③元稹:《弹奏剑南东川节度使状》,《全唐文》卷六五一,第3900页。
    ①《旧唐书》卷一六六《元稹传》,第4337页。
    ②苗怀明:《唐代选官制度与中国古代判词文体的成熟》,《河南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③关于唐代判文的研究,代表性成果有吴承学先生《唐代判文文体及源流研究》,《文学遗产》1999年第6期;汪世荣先生《中国古代判词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苗怀明先生系列论文,见本文注释①。
    ①唐·杜佑:《通典》卷一五“选举”。
    ②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三七《选举考》。
    ③唐·杜佑:《通典》卷一五“选举”。
    ④《旧唐书》卷一四九《张荐传》,第4023页。
    ①清·永瑢等著:《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卷一四,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514页。
    ②清·纪昀总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
    ③《唐代判文》,吴承学《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21页。
    ④南宋·洪迈撰、孔凡礼点校:《容斋随笔》卷一0“唐书判”,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29页。
    ⑤《白居易集笺校》卷四五《与元九书》,第959页。
    ⑥明·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127页。
    ①张鷟: 《鼓吹令王乾状称:鼓吹、卤簿,国家仪注,器具滥恶,请更改修制。礼部员外崔嵩以府库尚虚,以非急务判停》, 《全唐文》卷一七四,第1062页。
    ②苗怀明:《中国古代公案小说史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27页。
    ①南宋·洪迈撰、孔凡礼点校:《容斋随笔·续笔》卷一二“龙筋凤髓判”,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365页。
    ②日本·滋贺秀三等著:《权利与冤抑——清代听讼和民众的民事法程序》,见《明清时期的民事审判与民间契约》,王亚新等编译,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214页。
    ③转引自波斯纳:《超越法律》,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85页
    ①孙笑侠:《中国传统法官的实质性思维》,见《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5年第4期。
    ②汪世荣:《中国古代判词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58页。
    ③张鷟:《御史工铃奉敕权衡州司马锺建,未返制命,辄干他事,解耒阳县令张泰,泰不伏》,《全唐文》卷一七二,第1050页。
    ④张鷟:《著作郎杨安期才艺浅钝,文词疏野,凡修书,不堪行用。御史弹才不称职,官失其人,掌选侍郎崔彦既亏清鉴,并请贬退》,《全唐文》卷一七三,第1057页。
    ⑤南宋·洪迈撰、孔凡礼点校:《容斋随笔·续笔》卷一二“龙筋凤髓判”,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364-365页。
    ①清·纪昀总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
    ②明·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47页。
    ③如孙昌武:《柳宗元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郭预衡《中国散文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陈兰村主编《中国传记文学发展史》,语文出版社1999年版;鹿琳《柳宗元传记散文的特色》,见《齐齐哈尔师院学报》1991年第5期。
    ①明·吴讷:《文章辨体序说》,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9页。
    ②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集》卷一七,第473页。
    ①宋清,确有其人,见李肇《唐国史补》,泰山出版社1999年版,第592页。
    ②朱力等:《社会学原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91页。
    ③吕温:《祭陆给事文》,《全唐文》卷六二八,第3762页。
    ④柳宗元:《寄京兆许孟容书》,《柳宗元集》卷一三,第779页。
    ⑤柳宗元:《文通先生陆给事墓表》《柳宗元集》卷九,2093420页。
    ⑥米夏埃尔·兰德曼:《哲学人类学》,张乐天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第218页。
    ①柳宗元:《先侍御史府君神道表》, 《柳宗元集》卷一二,第296页。
    ②参见傅璇琮:《隋唐五代文学编年史》中唐卷。
    ①柳宗元:《冉溪》,《柳宗元集》卷四三,第1221页。
    ②柳宗元:《答问》,《柳宗元集》卷一五,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432页
    ③参见尚永亮:《贬谪文化与贬谪文学》,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6页。
    ④柳宗元: 《童区寄传》, 《柳宗元集》卷一七,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475页。
    ⑤《旧唐书》卷八八《韦思谦传》,第2862页。
    ①柳宗元:《披沙拣金赋》,《柳宗元集》外集,第1329页。
    ②柳宗元:《李赤传》,《柳宗元集》卷一七,第481页。
    ③柳宗元:《李赤传》,《柳宗元集》卷一七,第481页。
    ①柳宗元:《捕蛇者说》,《柳宗元集》卷一六,第455页。
    ①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集》卷一七,第471页。
    ②吴文治:《柳宗元研究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64年版,第500页。
    ③柳宗元:《送薛存义序》,《柳宗元集》卷二三,第615页。
    ④柳宗元:《梓人传》,《柳宗元集》卷一七,第477页。
    ⑤柳宗元:《梓人传》,《柳宗元集》卷一七,第477页。
    ①柳宗元:《捕蛇者说》,《柳宗元集》卷一六,第455页。
    ②柳宗元: 《宋清传》, 《柳宗元集》卷一七,第477页。
    ③柳宗元:《李赤传》,《柳宗元集》卷一七,第481页。
    ④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集》卷一七,第473页。
    ①柳宗元:《河间传》,《柳宗元集》外集,第1346页。
    ②柳宗元:《童区寄传》,《柳宗元集》卷一七,第475页。
    ③转引自许力生:《文体风格的现代透视》,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页。
    ①如侯忠义:《隋唐五代小说史》,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程毅中:《唐代小说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韩云波:《唐代小说观念与小说兴起研究》,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俞钢:《唐代文言小说与科举制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等。
    ②汉·班固:《汉书·经籍志》,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③陆希声:《北户录序》。
    ④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44页。
    ①《旧唐书》卷一二八《颜真卿传》,第3591页。
    ②唐·张鷟撰、赵守俨点校:《朝野佥载》,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58页。(以下版本号略)
    ③《太平广记》卷二三五引《御史台记》,第1802-1803页。
    ①《太平广记》卷一七四引《御史台记》,第1286-1287页。
    ②元·陶宗仪纂、陈宗祥重校:《说郛》,涵芬楼据明抄本铅印本。
    ①《旧唐书》卷一八六上《酷吏传上》,第4836页。
    ②《新唐书》卷二0九《酷吏传·来俊臣传》,第5906页。
    ③《朝野佥绒》卷四,第87页。
    ④《朝野佥载》卷四,第94页。
    ①《新唐书》卷一一二《韩琬传》,第4166页。
    ②《新唐书》卷一一二《韩琬传》,第4166页。
    ③据明·胡应麟:《玉海》引。
    ④宋·晁公武撰、孙猛校正:《郡斋读书志校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①《朝野佥载》卷五,第109页。
    ②黄永年:《唐史史料学》,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第142页。
    ①李时人编校、何满子审定:《全唐五代小说》卷二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602页。
    ②《太平广记》卷一二八引《续幽怪录》。
    ③张友鹤选注:《唐宋传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年版,第58页。
    ①《太平广记》卷一七一引《御史台记》,第1255页。
    ②《中兴馆阁书目》,见《玉海》所引。
    ①周绍良、赵超主编:《唐代墓志汇编续集》咸通00八《唐故银青光禄大夫检校户部尚书使持节郓州诸军事守郓州刺史充天平军节度,郓、曹、濮等州观察处置等使,御史大夫上柱国弘农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弘农杨公墓志铭并序》,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036-1037页。
    ②盂犁野:《中国公案小说艺术发展史》,警官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6页。
    ③晋·干宝著、贾二强点校:《搜神记》,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79页。
    ①南宋郑克《折狱龟鉴》卷三“辨诬”。
    ②《朝野佥载》卷五,第109页。
    ①《全唐文》卷一六《追多刘光业等官爵制》,第229-230页。
    ②《太平广记》卷二六八引《御史台记》,第2104页。
    ③唐·张鷟撰、赵守俨点校:《朝野佥载》卷二,第34页。
    ④《唐代传奇小说叙录》,凤凰出版社2008年版,第10页。
    ⑤《郡斋读书志》卷七“职官类”。
    ①《大唐新语》卷四“持法”,第56页。
    ②唐·刘餗撰、程毅中点校:《隋唐嘉话》卷下,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35-36页。
    ①唐·张鷟撰、赵守俨点校:《朝野佥载》卷五,第26页。
    ②《唐会要》卷六二“御史台”,第1274页。
    ①汪辟疆校录:《唐人小说》,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1页。
    ②徐忠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视野中的清官司法》,见《法学与文学之间》,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4页。
    ①清·纪昀总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
    ①其中杜易简、韦述、李植所著三书散佚殆尽,韩琬《御史台记》尚存部分佚文。
    ②分见《太平广记》引《御史台记》。
    ③赵匡:《举选议》,《全唐文》卷三五五,第2137页。
    ①《朝野佥载》卷四,第102页。
    ②罗钢:《叙事学导论》,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88页
    ①《朝野佥载》卷五,第110页。
    ②郭英德:《明清传奇戏曲文体研究》,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39页。
    ①《郡斋读书志》卷七“职官类”。
    ②《旧唐书》卷九四《李峤传》,第2994页。
    ③《大唐新语》卷四“持法”,第60页。
    ④《大唐新语·序》,第l页。
    ⑤《太平广记》卷二五九引《御史台记》,中华书局年版,第2019页。
    ⑥《朝野(?)载》卷五,第124-125页。
    杨伯峻注:《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年
    宋·朱熹集注、简朝亮述疏:《论语集注补正述疏》,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年
    陈奇猷校释:《吕氏春秋校释》,学林出版社1984年
    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
    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
    汉·刘向撰、向宗鲁校正:《说苑校正》,中华书局1987年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商务印书馆2000年
    南朝·宋·范哗:《后汉书》,中华书局1975年
    梁·刘勰著,周振甫注《文心雕龙注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
    唐·长孙无忌等撰《唐律疏议》,刘俊文点校,中华书局1986年
    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唐·徐坚《初学记》,中华书局1962年
    唐·吴兢编著《贞观政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唐·刘肃撰,许德楠、李鼎霞点校《大唐新语》,中华书局1984年
    唐·刘(?)撰、程毅中点校:《隋唐嘉话》,中华书局1979年
    唐·张鷟撰、赵守俨点校:《朝野佥载》,中华书局1979年
    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中华书局1983年
    唐·封演撰,赵贞信校注《封氏闻见记校注》,中华书局1985年
    后晋·刘煦《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
    宋·王溥《唐会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宋·李昉等编《文苑英华》,中华书局1966年
    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中华书局1961年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华书局2007年
    宋·计有功辑撰《唐诗纪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宋·王谠《唐语林》,泰山出版社1999年
    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8年
    宋·晁公武撰、孙猛校正:《郡斋读书志校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宋·陈振孙撰《直斋书录解题》,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明·周朝俊《红梅记》,王星琦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明·胡应麟《诗薮》,上海古籍出版社年,1958年
    明·徐师曾《文章辨体序说》,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
    明·吴讷《文章辨体序说》,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
    清·孔尚任《桃花扇》,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
    清·彭定裘《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
    清·徐松等编,孙师映逵点校《全唐文》,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
    清·劳格、赵钺《唐尚书省郎官石柱题名考》,中华书局1992年
    清·劳格、赵钺《唐尚书省郎官石柱题名考》,中华书局1992年
    清·赵钺、劳格撰,张忱石点校,《唐御史台精舍题名考》,中华书局1997年
    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魏晋六朝文》,商务印书馆1999年
    清·李玉《清忠谱》,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
    清·仇兆鳌《杜诗详注》,中华书局1999年
    清·王琦《李太白集》,中华书局1977年
    清·赵殿成笺注《王右丞集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清·沈炳震《唐书宰相世系表订讹》,中华书局1955年
    岑仲勉《唐郎官石柱题名新考订》,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周绍良主编《唐代墓志汇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顾学颉点校《白居易集》,中华书局,1979年
    曾枣庄、刘琳主编《全宋文》,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
    冀勤点校《元稹集》,中华书局,1982年
    陈长安主编《隋唐五代墓志汇编》(影印本),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
    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陈寅恪《隋唐政治史述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中华书局1977年
    岑仲勉《翰林学士壁记注补》,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严耕望《唐仆尚丞郎表》,中华书局1986年
    章士钊《柳文指要》,中华书局,1971年
    霍松林《唐宋诗文鉴赏举隅》,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
    傅绍良《唐代谏议制度与文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傅绍良《盛唐文化精神与诗人人格》,(台湾)文津出版社,1999年
    霍松林、傅绍良《盛唐文学的文化透视》,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傅璇琮主编、孙师映逵校勘《唐才子传校笺》,中华书局1999年
    傅璇琮《唐翰林学士传论》,辽海出版社2005年
    傅璇琮主编《唐五代文学编年史》,辽海出版社1998年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年
    雷家骥《武则天传》,人民出版社2008年
    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郁贤皓《唐刺史考》,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
    郁贤皓、胡克先《唐九卿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贾晋华《唐代集会总集与诗人群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胡可先《中唐政治与文学——以永贞革新为例》,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年
    沈松勤《北宋文人与党争》,人民出版社
    温儒敏、李西尧编《寻求跨中西文化的共同文学规律——叶维廉比较文学论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
    葛晓音《诗国高潮与盛唐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葛晓音《汉唐文学的嬗变》,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陈中立等《思维方式与社会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黄永年《唐史史料学》,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
    侯忠义、李勤学主编《中国古代珍惜本小说续集》,春风文艺出版社1997年
    侯忠义《隋唐五代小说史》,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
    程毅中《唐代小说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
    彭万隆《唐五代诗考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
    吴在庆《唐代文士与唐诗考论》,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年
    尚永亮《贬谪文化与贬谪文学》,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
    马自力《中唐文人的社会角色与文学活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沈松勤《北宋文人与党争》,人民出版社1998年
    王勋成《唐代铨选与文学》,中华书局2001年
    杜晓勤《隋唐五代文学研究》,北京出版社2000年
    刘上生《中国古代小说艺术史》,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
    张新科《文化视野中的汉代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戴伟华《唐代使府与文学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戴伟华《唐方镇文职僚佐考》,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李浩《唐代三大地域文学士族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年
    刘锋焘《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年鉴》,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孟二冬《中唐诗歌之开拓与新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查屏球《唐学与唐诗》,商务印书馆2000年
    王予霞《苏珊·桑塔格纵论》,民族出版社,2004年
    苗怀明《中国古代公案小说史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夏静《礼乐文化与中国文论早期形态研究》,中华书局2007年
    王启才《汉代奏议的文学意蕴与文化精神》,人民出版社2009年
    于俊利《唐代礼官与文学》,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博士论文
    韩云波《唐代小说观念与小说兴起研究》,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年
    俞钢《唐代文言小说与科举制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孙昌武《柳宗元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
    蹇长春《白居易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唐明邦《李时珍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
    张国刚《唐代官制》,三秦出版社1987年
    胡沧泽《唐代御史制度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年
    张晋藩主编《中国古代监察法制史》,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
    周天《中国历代廉政监察制度史》,上海文艺出版总社、百家出版社2007年
    吴宗国《唐代科举制度研究》,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年
    胡宝华《唐代监察制度》,商务印书馆2005年
    李小树《秦汉魏晋南北朝监察史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贾玉英《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史》,人民出版社2004年
    彭勃、龚飞《中国监察制度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9年
    邱永明《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王春瑜主编《中国反贪史》,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年
    杨鸿烈《中国法律对东亚诸国的影响》,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
    郭健主编《中国法律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
    曾宪义主编《法律文化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乔伟《唐律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1985年
    何勤华《法律文化史论》,法律出版社1998年
    苏力《法律与文学》,三联书店2006年
    白钢《中国政治制度通史》,人民出版社1996年
    余宗其《中国文学与中国法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
    汪世荣《中国古代判词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
    程维荣《中国审判制度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
    虞云国《宋代台谏制度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
    叶孝信、郭建主编《中国法律史研究》,学林出版社2003年
    李光灿、张国华主编《中国法律思想通史》,山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
    俞荣根《儒家法思想通论》,广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
    王德威《想象中国的方法》,三联书店1998年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
    [德]康德《判断力批判》,(上、下)宗白华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
    [美]西奥多·M·米尔斯《小群体社会学》,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
    [美]苏珊·朗格《艺术问题》,腾守尧、朱疆源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
    [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刘大基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
    [美]苏珊·桑塔格《疾病的隐喻》,程巍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
    [丹麦]格奥尔格·波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
    [法]丹纳《艺术哲学》,傅雷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俄]普列汉诺夫《论艺术》,三联出版社1964年
    [德]R.H.姚斯、[美]R.C.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周宁、金元浦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
    [美]理查德·沃林《文化批评的观念》,周宪、许钧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
    [美]理查德·A·波斯纳《法律与文学》,李国庆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
    [日本]滋贺秀三《明清时期的民事审判与民间契约》,法律出版社1998年
    Ⅰ·巴伯著《科学与宗教》,阮炜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年
    [奥地利]《弗洛伊德文集》,车文博主编,刘平译,廖凤林校,长春出版社2004年
    [日本]池田温《唐研究论文选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