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苏轼文学作品中的水意象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苏轼的作品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他的每首作品都表达了他独有的生命意识与精神追求,对自然宇宙与个体生存方式的思考,从而使其作品形成了具有独特审美情趣的文学样式。苏轼作品审美情趣的形成,离不开苏轼在作品中对自然物象的选取与塑造,使之形成符合作者自身情感的意象。在其创作的众多意象中,“水意象”是其擅长运用最主要的意象之一。苏轼在继承中国传统“水意象”的同时,还站在跟高审美层次上,进一步拓展“水意象”的文化意蕴。本文共分六章。
     一、苏轼的生平思想与文学成就,简单的对苏轼的诗词文进行一个概括,并阐述了在文学作品中对“水”偏爱及“水意象”在苏轼作品中的重要性。
     二、苏轼文学作品中水意象的内容分类与审美情趣。苏轼的文学作品众多,而且水的状态千变万化,在本文中,把水意象的作品分为四类:一、离别羁旅类,因苏轼一生命运波折多次被贬,致使他离开家乡,与朋友分离,所以在作品中寄托了对故乡或故人的怀念之情;二、山水田园类,各种水的原生态描写极为丰富,展现了一个多姿多彩的水意象世界;三、情感婚恋类,苏轼在作品中用“水”的女性柔美,体现了隐晦的儿女情长,用水的另一种形式“泪”表达了对亡妻的思念之情;四、建功立业类,因苏轼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家庭之熏陶,从幼立志于仕途,但因时代、性格所限,只好把满腔豪情寄予文学作品中,通过对江河湖海这种“水意象”的描写表达出他壮志未酬的人生感慨。
     在苏轼的作品中,水这一形象,已经不简简单单只是河流、湖泊的描写,他把水的清澈、雄奇、流动、奇妙,甚至于四季的变化,都描写的惟妙惟肖,这足以体现他的审美情趣。
     三、苏轼文学作品中水意象的文化意蕴。苏轼既有儒家入世的仁者情怀,又有佛道二家出世的智者心胸。他把三种思想很好的融合在一起,并加以运用,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意蕴。他具有浪漫情怀,追求心灵自由。崇尚自然之理。他那不可泯灭的生活热情、至死不渝的审美追求,使那颗彷徨、惊恐的心灵摆脱沉郁而重获自由。
Su shi literature is gems of Chinese classical literature treasure. Su shi every pieces expressed his own life consciousness of the natural universe and individual way of thinking, making it work formed unique literary style of the aesthetic implication. The formation of the aesthetic implication, without su shi in works on the selection of natural object that formed with mold, with the author's own emotional images. However, in its creation in many of the image, "water imago" has become the most mainly uses the image, and only "water image" to accurately image expression of feelings and philosophizing sushi. Su shi inherited in literary work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image ", and "water" water reengineer images ", this paper discussed from the following several aspects of "water image".
     One:su shi's life thoughts and literary achievements, simple of su shi's poetry is summarized the document, and expounded in literary works of "water" and "water image" preference in the importance of sushi's works. Second:su shi literary works with water imagery of. the content classification of aesthetic appeal.
     Su shi's literary works of numerous, and water protean, so in this state in the water imagery of the works, roughly divided into four classes:one, parting sushi's life again, many times by destiny twists that he left his hometown, and friends, so in works separation of old hometown or on memories of the affection; Second, landscape rural class, various kinds of water of original description is extremely rich, shows a colorful water image world; Three, emotional romantic class, sushi, with "water" in the works of female beauty and embodies the faintness of the water be immersed in love another form of "tears" expressed misses his dead wife; Four, building a solid career, because of Confucian thoughts influence by su shi, family from young to influence, and official career, but due to age, personality place is restricted, have to lofty sentiments filled with hopes of literary works, through this "water image" rivers and lakes described express his feeling of life if.
     In su shi's works, water this image, has no simple just rivers, lakes, he described the clear water, xiongqi, flowing and wonderful, even four seasons change, describing the BRDS, this is enough to reflect his aesthetic taste.
     Three:su shi literary works the cultural significance of water image. Su shi the benevolent feelings both Confucian wto, and two were born buddhist mind. The wise He cut three kinds of thoughts very good fuses in together, and to apply, formed its own unique cultural implication. He has a romantic feelings, the pursuit of soul free. Advocate natural theory. His guardians life enthusiasm, to the death aesthetic pursuit, make the ball from the heart terror hesitation, depressed and free.
引文
①何信慧:《江南佛寺园林研究》,西南大学,2010年版
    ①蒲友俊:《超越困境:苏轼在海南》,四川师大学报,1992年第3期
    ②高卫红:《苏轼人生思想探析》,郑州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①游国思:《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
    ①孔凡礼:《苏轼文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
    ②刘丽巍:《行云流水理议传神—试探苏轼的山水散文》,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11期
    ③帅丽梅:《心境悠悠水榭无香—试论苏轼<赤壁赋>的哲学意蕴人生启示》,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
    ④张胜华.:《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试析苏轼的文学成就.》,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①[元]陈泽曾:《四库全书·文说》,1915年版
    ①袁行霈:《当代学者自选文库:袁行霈》,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②罗霄:《意像在现代派诗歌中的解读作用》,中国科技纵横,2010年版,第11期
    ①陶文鹏:《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试卷》,河南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②陈冬根:《水月清明 情有独钟--苏轼作品中的“水”意象探微.》,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三期
    ①张怡:《李白送别诗的艺术特色研究》,西南大学古代文学,2008年
    ①[清]刘熙载,薛正兴点校:《词概》,2000年版
    ②刘石:《功轼词》,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①李亮伟:《论苏轼山水词》,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年.,第21卷第2期
    ①陈冬根:《水月清明情有独钟》,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三期
    ①阮堂明:《论苏轼对“水”的诗意表现与美学阐发》,《文学遗产》,2007年第三期
    ①冯应榴辑注,黄任轲,朱怀春校点:《苏轼诗集》(卷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①阮堂明:《论苏轼对“水”的诗意表现与美学阐发》,《文学遗产》,2007年第三期
    ①[德]黑格尔:《美学》(第二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②[清]纪昀点评:《苏文忠公诗集》(卷十七),2007年
    ③阮堂明:《论苏轼对“水”的诗意表现与美学阐发》,《文学遗产》,2007年第三期
    ④[清]袁枚著:《小仓山房文集》(卷二十八),上海文明书局,1978年版
    ⑤袁枚:《隋园诗话》(卷七),江苏广陵古籍,1990年版
    ①游国恩:《中国文学史》(第一册),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45页。
    ①冯应榴辑注,黄任轲,朱怀春校点:《苏轼诗集》(卷十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②张元编译:《大正藏》(十九卷),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27页.
    ③[清]纪昀:《评苏文忠公》(卷二十),2007年
    ①聂长东:《从儒释异同看苏轼的诗文创作》,甘肃农业学报,2006年第6期
    ②弼注:《老子》(七十八),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③弼注:《老子》(七十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④弼注:《老子》(八),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①[春秋]孔丘著,刘琦译评:《论语》,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年版
    ②[春秋]孔丘著,刘琦译评:《论语》,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年版
    ③陈器之:《孟子通译》,湖南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①林语堂:《苏东坡传》,台北远景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1年版
    ②王枯先:《从苏轼山水诗创作看“人的觉醒”和“文的自觉”》,河西学院学报.,2006第4期
    ③冷成金:《苏轼的哲学观与文艺观》(第五章第三节),学苑出版社,2003年版,399--421
    ①[宋]苏轼:《苏轼文集》(卷十),岳麓书社,2000年版
    ②马永卿:《元城语录》(卷上),商务印书馆,2008年
    ①曹础基:《庄了浅注》,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87页
    [1]苏轼.苏轼全集.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0年
    [2]孙立.词的审美特性.北京:文津出版社,1995年
    [3]黄节吴.老北大讲义.吉林:时代文艺出版社,2009年
    [4]祈志祥.中国美学原理.山西: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
    [5]朱良志.中国美学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6]王振复,张艳艳.中国美学范畴史.山西:山西教育出版社,2009年
    [7]陶文鹏.苏轼诗词艺术论陶文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8]林语堂.苏东坡传.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
    [9]袁行霈.中国山水诗的艺术脉络.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
    [10]宗白华.山水情绪与审美人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11]葛晓音.山水田园诗派研究.辽宁:辽宁大学出版社,1993年
    [12]任继愈校订.老子今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13]金生杨校订.东坡易传.北京:语文出版社,2001年
    [14]李泽厚.美的历程.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年
    [15]陶文鹏.苏轼诗词艺术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16]程千帆.被开拓的诗世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17]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北京: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年
    [18]宗白华.山水情绪与审美人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19]王立群.中国古代山水游记研究.河南:河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
    [20]葛晓音.山水田园诗派研究.辽宁:辽宁大学出版社,1993年
    [21]肖驰.中国诗歌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22]冷成金.苏轼的哲学观与文艺观.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年
    [23]钱钟书.宋诗选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24]袁行霈.中国文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25]孔凡礼.苏轼文集.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26]游国恩.中国文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
    [27]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
    [28]木斋.苏东坡研究.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29]张仲谋.近古诗歌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版社,2002年
    [30]周先慎.中国文学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31]凌继尧.美学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32]莫砺锋.漫话东坡.南京:凤凰出版社,2008年
    [33]刘世德.唐宋词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34]赵齐平.宋诗臆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
    [35]朱靖华.苏轼新论.济南:齐鲁书社,1983年
    [36]赵明,薛敏珠.道教文化及其艺术精神.长春:吉林文史出版,1991年
    [37]许总.宋明理学与中国文化.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
    [38]石声淮,唐玲玲选注.苏轼文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39]曾枣庄.苏轼评传.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
    [40]王夫之.庄子解.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41]李炳海.道家与道家文学.长春:东北师大出版社,1992年
    [42]朱熹.诗集传.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
    [43]王水照,崔铭.智者在苦难中的超越:苏轼传.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
    [44]张海鸥.宋代文化与文学研究.上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会.2002年
    [45]张晶.禅与唐宋诗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
    [46]敏泽.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47]柯庆明.中国文学的美感.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48]张少康.中国古代文学创作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
    [49]王树海.禅魂诗魄.北京:知识出版社,2000年
    [50]顾祖钊.文学理论教程.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
    [51]李善奎.中国诗歌文化.山东:齐鲁出版社,1999年
    [52]王友胜.苏轼研究史稿.湖南:岳麓书社,2000年
    [53]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54]靳怀堵.中华文化与水.湖北:长江出版社,2005年
    [55]叶嘉莹.逝陵论词从稿.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1]李霞.“芙蓉”与“水”——浅析李白与苏轼诗歌的“自然”审美品格.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卷第4期
    [2]张晓艳.“水之道”--苏轼散文中的美学观.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第18卷第12期
    [3]梁银林.佛教“水观”与苏轼诗.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总26卷第3期
    [4]周丁力.“君子如水”:苏轼人格模式探析.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200年15卷第5期
    [5]李亮伟.论苏轼山水词.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年第21卷第2期
    [6]梁银林.佛教“水观”与苏轼诗.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总,2005年第22卷第3期
    [7]陈冬根.水月清明情有独钟——苏轼作品中的“水”意象探.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22卷第3期
    [8]袁夫石.由“赤壁三咏”看苏轼对水的诗意表现.教学大参考·教海拾贝
    [9]张海沙,赵文斌.曹溪一滴水:苏轼在岭南及其心灵的安顿.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二期
    [10]徐冠镧.从“山为翠峰涌”谈起——谈苏轼山水诗中的动静观、理趣和安畅的情怀.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11]段慧燕.从“赤壁赋”看苏轼达观的人生境界.群文天地,2009年第八期
    [12]陈晓兰.从柳宗元、欧阳修、苏轼看唐宋山水散文的发展.温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
    [13]王枯先.从苏轼山水诗创作看“人的觉醒”和“文的自觉”.河西学院学报,2006年
    [14]王丽.从王维苏轼山水诗看“唐诗”“宋诗”的美学特征.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 年第四期
    [15]王玮,李寅生.经世济民兴利除害--谈苏轼的治水功绩及其文学创作.科技信息
    [16]倪春雷.论苏轼“西湖诗”.文学研究,2005年11月
    [17]程杰.梅与:水、月——一个咏梅模式的发展.江苏社会科学,2000
    [18]何翔宇,呼格吉乐吐.妙理成趣的苏轼山水诗.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
    [19]朱锐泉.坡公之意山水间—浅议苏轼山水诗的比喻和比拟手法及其反应的山水观.文教资料,2001年
    [20]赵秉山.千古绝唱东去水--浅谈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活力,2009
    [21]李伟锋.仁山智水悠游不迫—苏轼诗《百步洪二首》其一艺术赏析.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
    [22]王启鹏.水的特征:苏轼氏文艺美学的精髓.惠州学院学报,2004年
    [23]勿氽.苏轼的治水之才.中国减灾,2009年
    [24]王文捷.苏轼山水诗文中自然审美观探析.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8年
    [25]杨胜宽.苏轼研究方法漫谈.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
    [26]徐宏勋.随物赋形善利万物--由“水”意象看苏轼晚年.飞天,2009年
    [27]杨胜宽.通变与通才--从“水”意象看苏轼的文化品格.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
    [28]张承鹄.望长江滚滚东逝水,抒英雄旷达胸怀——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解读.黔
    西南民族师范,2003年9月
    [29]帅丽梅.心境悠悠水榭无香——试论苏轼《赤壁赋》的哲学意蕴及人生启示.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
    [30]万美娟.一样贬谪两样情—谈柳宗元、苏轼贬谪期的山水游记.贵州文史丛刊,2006年
    [31]刘丽巍.行云流水理议传神—试谈苏轼的山水散文.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
    [32]何小明.原型批评视角下苏轼作品中“水”的生命意义.文学论坛,2009年
    [33]杨仲.在江流月影中寻找灵魂--试论苏轼笔下的水月形象.中国古代文学研究,2005年
    [34]秦安利.儒家的水与道家的水--兼谈苏轼之《前赤壁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2004年
    [35]陈慧君.苏轼的婚姻与爱情--兼议其对女性之态度.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
    [36]杨林夕.李白和苏轼女性诗的差异及其文化意蕴.宁夏大学学报,2004
    [37]杨林夕.同类诗与别样情--李白和苏轼女性诗的情感表现之比较.贵州社会科学,2004年
    [38]刘乃昌.略谈东坡诗的长于趣.菏泽师专学报,2001年8月
    [39]王怡波.论苏轼对《庄子》“物化”视角的继承和发展.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
    [40]聂长东.从儒释异同看苏轼的诗文创作.甘肃农业,206年
    [41]李英然.苦难人生的艺术化超越—苏轼遭际对现代人生存的观照价值.石家庄学院学报,2007年
    [42]马志华.浅谈苏轼诗词中理性价值及其意义.文学评论,2009年
    [43]张玉琴.略论儒释道思想与苏轼的创作.文学教育,2008年
    [44]张志烈.诗性智慧的和弦--儒释道与苏轼的艺术人生.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
    [45]张胜华.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试析苏轼的文学成就.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
    [46]傅满仓,米文佐.苏轼人生哲学中的“随.甘肃高师学报,2004年
    [47]李蓉.浅论苏轼的人格精神.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
    [48]何敏怡.试探苏轼词中的人生境界.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
    [1]杨帆.论盛唐诗中的水意象.:[硕士学位论文].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古代文学,2006年
    [2]刘雅杰.《诗经》水意象综论.:[硕士学位论文].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古代文学,2002年
    [3]李德民.水流儒释道意满诗词文—水意象异质同构现象的辩证解读.:[硕士学位论文].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古代文学,2007年
    [4]黎潇宇.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的水意象与民族文化心理—柳意象、月意象、水意象的文化解析.:[硕士学位论文].武汉:华中师范大学文艺学,2007年
    [5]张丽明.苏轼岭海诗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古代文学,2007年
    [6]刘雅杰.论先秦文学的水意象.:[博士学位论文].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古代文学,2005年
    [7]姜晓红.情景·意境·哲理—苏轼词论.:[硕士学位论文].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古代文学,2007年
    [8]林海燕.水意象的视觉构成—一种生命的逻辑形式.:[硕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央美术学院,2006年
    [9]张怡.李白送别诗的艺术特色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重庆:西南大学古代文学,2008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