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论企业内部财务制度设计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以新制度经济学和现代财务分层治理理论为理论依据,通过对我国公司制下的内部财务制度的变迁特征及基本现状的分析,结合运用现代企业理论、管理学、组织行为学、集团财务、财务战略和博弈论等理论,研讨如何设计合理的内部财务制度,以实现财务关系人的责、权、利的有效配置,使其相互的利益摩擦最小化和共同利益最大化,节约交易成本,增强企业内部组织资源的比较优势,并提高财务资源的配置效率。本文还提出研究展望及论文的局限性。
     全文共分五章:
     第一章提出本文的论题,并进行文献综述,最后界定与企业内部财务制度设计相关概念和假设,并总括性地提出论文的研究框架。
     第二章首先研讨我国财务制度的变迁特征,并对企业内部财务制度的现状进行总体描述,然后以我国15份企业内部财务制度的实例分析为基础,获得相关结论。
     第三章和第四章详细分析企业内部财务制度设计的基本思路,是本文重点。该部分以企业内部财务制度的影响因素分析入手,根据这些即定的因素,进而转入对微观层面的财务分层治理结构的分析,并试着通过对出资者财务、经营者财务以及经理层财务的财权配置、财务战略上的管理权限安排,以及各层次间相互勾稽与协调运作的剖析,建立一个协调各利益相关者的财务基本目标的博弈模型,最终总结出企业基于财务分层治理的内部财务制度设计的一般思路。
     第五章提出研究展望及本论文的研究局限性。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and Modern Financial Go -vemance, and by using Modem Corporation Theory, Management,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Finance of Longlomerates, Financial Strategic Management and Game theory, this paper tries to find out the changes and actuality of the intern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 in Chinese enterprises and seeks suitable designs of the intern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 in the enterprises, to distribute the powers among different partners in a contract so as to minimize the conflicts of interests and maximize the aggregate benefits. It also economizes the transaction cost, increases the comparative advantage of the internal organization resource, and improves the financial resource distribution. This paper also forecasts the further study and point out the limitations.
    There are five chapters in this paper:
    The first chapter supplies a description of the framework in this study, and gives some relative definitions and hypothesis about the intern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
    The second chapter depicts the actuality of the intern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 in Chinese enterprises. This part finds out the actuality through instance analysis and also illuminates the changes of the internal financial Institution.
    Chapters and 4 are about how to design the intern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t first, in chapters, we analyze the environments which affect the internal financial institution. Then, according to the certain factors, we begin to illustrate the financial governance among shareholders, corporate managers, and directors. We study the power distribution and the management authority among the three levels, discuss how to coordinate the three levels and elucidate a game theory model to settle down the financial objective of the firm.
    Chapter five gives a brief forecast of the trends of further study and enumerates some limitations in this paper.
引文
1、科斯、哈特、斯蒂格利茨等著,拉斯·沃因、汉斯·韦坎德编,李凤圣主译,《契约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1版,第63—74页。
    2、哈罗德·德姆塞茨著,段毅才等译,《所有权、控制与企业》,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1版,第77—204页。
    3、迈克尔·迪屈奇著,于铁生、葛立成译,《交易成本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1版,第2—42页。
    4、斯韦托扎尔·平乔维奇著,蒋琳琦译,张军校,《产权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1版,第28—34页、第43—46页。
    5、哈特著,费方域译,《企业、合同与财务结构》,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版,第1—90页。
    6、谢德仁,《企业剩余索取权:分享安排与剩余计量》,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版,第1—199页。
    7、科斯、阿尔钦、诺斯等著:《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版,第3—113页、第137—403页。
    8、宋献中,《财务理论与机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版,第1—29页、第51—121页。
    9、郭复初领著,《财务专论》,立信会计出版社,1998年第1版,第85—121页、第152—179页。
    10、郭复初,《公司高级财务》,立信会计出版社,2001年第1版,第92页。
    11、张维迎,《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版,第1—30页。
    12、杨瑞龙、周业安,《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理论及其应用》,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1版,第28—155页。
    13、费方域,《企业的产权分析》,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版,第7—132页。
    14、陈郁编,《所有权、控制权与激励—代理经济中文选》,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第1版,第1—84页、第139—197页。
    15、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办公室编,《经济法》,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第1版,第142—187页。
    16、石本仁,《公司治理与中国会计改革》,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第1版,第32—57页、第131—150页。
    17、罗杰·B.迈尔森著,于演、费剑平译,《博弈论》,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第1版,第295—328页。
    18、周首华、陆正飞、汤谷良主编,《现代财务理论前沿专题》,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第236—297页、第318—354页。
    19、杨锡怀,《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与案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第1版,第3—129页、第205—226页。
    20、[美]汤姆森·斯迪克兰德著,段盛华、王智慧主译,《战略管理:理论与案例》,北京大学出版社、科文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第10版,第3—73页。
    
    
    21、闫培金、王成主编,《企业财务内控精要》,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第1版,第284—334页。
    22、杨雄胜,《财务基本理论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年第1版,第80—125页。
    23、汤敏、茅于轼主编《现代经济学前言专题第一集》,商务印书馆,1989第1版,第1—90页。
    24、谢志华,《出资者财务—母公司对子公司的财务激励与约束》,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版,第1—127页。
    25、张文贤,《会计制度设计案例》,立信会计出版社,2001年第1版,第11—153页。
    26、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1版,第109—159页。
    27、黄菊波《新中国企业财务管理发展史》,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1版,第1—209页。
    28、(加)休·J·阿诺德、(美)丹尼尔·C·菲尔德曼著,邓荣霖等译,《组织行为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1版,第200—250页。
    29、邓荣霖,《现代企业制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1版,第1—51页。
    30、宋献中,《论财务制度的功能与设计原则》,《广东财会》,2000年第5期,第4—6页。
    31、宋献中,《企业理论与理财行为:总体描述》,《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0年第5期,第93—100页。
    32、林文彬,《我国企业财务主体的历史演变与评价》,《财会研究》,1999年第7期,第15—18页。
    33、程宏伟,《资本共生模式、企业治理结构及利益相关者财务》,《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第2期,第43—46页。
    34、张家伦,《关于现代企业财务权分割的研究》,《广西会计》,1999年第2期,第5—10页。
    35、李心合,《利益相关者财务控制论》,《财会通讯》,2001年第6、7期,第3—7、7—11页。
    36、汤谷良,《经营者财务论—兼论现代企业财务分层管理架构》,《会计研究》,1997年第5期,第20—24页。
    37、谢志华,《出资者财务论》,《会计研究》,1997年第5期,第24—29页。
    38、王斌,《现金流转说:财务经理的财务观点》,《会计研究》,1997年第5期,第30—34页。
    39、王斌,《论现代企业财务制度—兼论我国企业财务改革的目标取向》,《会计研究》,1998年第6期,第27—31页。
    40、王斌,《论财务管理的战略观——兼评财务管理中心论》,《北京商学院学报》,1998年第4期,第25—28页。
    41、高晨、王斌编译,《股东——管理者的利益冲突与公司价值》,《会计研究》,1998年第12期,第37—42页。
    42、杨荣彦,《国有企业集团经营财务管理模式探讨》,华侨大学学报(社科版),1996年第1期,第22—28页。
    43、夏冬林,《我国上市公司股东大会功能分析》,《会计研究》,2000年第3期,第12—17页。
    44、张维迎,《所有制、治理结构及委托代理关系》,《经济研究》,1996年第9期,第3—15页。
    45、豆建民,《我国现代公司产权分析:总结与反思》,《财经研究》,1999年第2期,第3—8页。
    46、周守华、杨惠敏,《从公司治理结构透视财务管理目标》,《会计研究》,2000年第9期,第7—11页。
    47、方红星,《理财科学的分野与企业理财的定位》,《会计研究》,2000年第6期,第48—51页。
    48、张先治,《财务信息在契约中的作用》,《会计研究》,2000年第9期,第12—16页。
    
    
    49、周其仁,《市场里的企业:一个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合约》,《经济研究》,1996年第6期,第71—79页。
    50、刘宏,《中国企业财务代理行为研究》,《会计研究》,2000年第12期,第41—45页。
    51、叶远胜、王良圣,《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初探”,“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初探(续)》,《中央财政金融学院学报》,1995年第3期第1—10页、第4期第1—5页。
    52、林毅夫、蔡肪、李周,《现代企业制度的内涵与国有企业改革方向》,《经济研究》,1997年第3期,第4—6页。
    53、曹正汉,《寻求对企业性质的完整解释:市场分工的不完备性与企业的功能》,《经济研究》,1997年第7期,第72—78页。
    54、杨瑞龙、周业安,《交易费用与企业所有权分配合约的选择》,《经济研究》,1998年第9期,第27—36页。
    55、汪丁丁,《制度创新的一般理论》,《经济研究》,1992年第5期,第69—75页。
    56、汪丁丁,《从“交易费用”到“博弈均衡”》,《经济研究》,1995年第9期,第72—78页。
    57、费方域,《控制内部人控制——国有企业改革中的治理机制研究》,《经济研究》,1996年第6期,第31—39页。
    58、杨其静,《合同与企业理论前沿综述》,《经济研究》,2002年第1期,第80—88页。
    59、周鹏、张宏志,《利益相关者间的谈判与企业治理结构》,《经济研究》,2002年第6期,第55—62页。
    60、《论现代企业财务的分权分层管理》,《会计研究》,1998年第1期,第32—34页。
    61、贺利娟,《管好了同样充满活力》,《中国财经报》,2003年3月15日第4版。
    62、葛晨、徐金发,《母子公司的管理与控制模式》,《管理世界》,1999年第6期,第190—196页。
    63、李连华,《股权配置中心论: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新思路》,《会计研究》,2002年第10期,第43—47页。
    64、李连华,《集权与分权:集团财权分配的两难选择》,《财会通讯》,2002年第5期,第16—18页。
    65、胡玉明:《二十世纪管理会计的发展及其未来展望》,《外国经济与管理》,1999年第5期,第3—8页。
    66、Coase R.H. 《The Nature of the Firm》, 《Economics》, Ⅳ(1937).
    67、Hart, O. and J. Moore, 《Foundations of incomplete contracts》,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50(1999): 3—35.
    68、Bromley D.W.,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 Efficiency》, 《Journal of Economic Issues》, Sept. 1989.
    69、Michael C. Jensen & Jerold B. Warner, 《The distribution of power: among corporate managers, shareholders, and directors》,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1988): 3—24.
    70、James A.F Stoner, R.Edward Freeman, 《Management》, Prentice Hall,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1992, the fifth Edition: 1—663.
    71、J.F Pickering & T.A.J. Cockerill, 《The Economic Management of the firm》, Philip Allan, Barnes & Noble, 1984, the first Edition: 1—98.
    72、Hodgson G.M. 《Economics and Institutions》,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1988, the first Edition: 1—10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