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钱锺书:“文”与“学”之间(1929-1949)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纵观钱锺书著述文本的总貌,在“文人”与“学人”之间和在“主流”与“非主流”之间自由地游走,逐渐形成了不同寻常的思路、“打通”的治学方法,以及独具一格的著述风格。他以一个追求者的姿态,选取一个广阔的视角,博通古今,融贯中外:他对文学的思考和学术的表述,将两者看做一个整体进行详细著述,跨越文学与学术的两大领域,打破时空和学科界限,实现所谓的“通观一体”,可谓是“学人之创作”、“文人之学术”
     钱锺书之所以文学、学术兼擅,并被誉为中国文化的象征,除天赋和才气的缘故之外,关键在于他的“文体感”,他对文体的敏感并乐于尝试,这在一定程度上渗透着他的创作关怀和学术追求的文体实践,由此促进了不同文体之间的流动与融合。若以文类或体裁等具有概念意义的用语来解读钱锺书其文、其学,既难以涵盖钱锺书对文体特有的敏锐感觉,也难以扩张多元解读的可能性。
     基于此,本研究以此为出发点展开讨论,试图从钱锤书早期著述中所体现的“文体感”入手,主要的论述方向确定为“文”与“学”之间的钱锺书,即把握作为“作家”和作为“学者”的钱锺书,打通二者的互动与互渗,并在“以钱说钱”与“以钱解钱”的过程中,立足于解决问题,使曾被忽略过的,或被遮蔽过的文本及其相关问题得到进一步彰显,寻找新的突破口。
     本论文的研究对象与范围可从几个方面考虑,包括钱锺书在文学创作与学术研究中的内外语境、文体选择及其特征,以及一些特定文体的特殊性等,故界定在1949年之前,但这并不意味着局限在某个特定对象。换言之,1949年之后的可作为论述过程中的引进参考,此研究的整体方向均涉及到钱锺书全部著作及文体实践。
     本论文除目录、参考文献和附录外,共分为导言、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在导言中分别提出“关于钱锺书的问题与思考”、“研究综述”和“研究角度与方法”。正文共分为四章,将各章节落实到钱锺书的“文体感”,从而形成一种“整体感”。本文以此为研究重点,选择小说、散文之外的论文、随感、序跋、书评和译文等各类文体,考察其在钱锺书文体实践中所体现的“性情趣味”和“学术旨趣”。第五章作为结语,对正文中所论述的要旨进行了归纳与总结,试图还原一个真实的钱锤书,并力图发掘“钱锤书文体”自身的面貌及对当下的借鉴意义,此外还指出本研究的意义及今后钱锺书研究的方向。
     钱锺书在自身的“治学思路”与“著述文体”之选择上不断提醒自己,透过一己的有限生命,从“零星随感”到“圆照周览”的演进过程中,获得历时性的“成长”,且以“边缘人”的角色,同时站在“文学”和“学术”的两个边缘上,确立博大的治学方向与态度。
Viewed as a whole, the body of writings produced by Qian Zhongshu钱锺书take the reader on a voyage between "prose" and "scholarship", and between "main stream" and "non-main stream", thereby gradually building a methodology and different thought process towards scholarly writing that gave Qian's work a unique style. Qian took the position of a pursuer in the pursuit of adopting a holistic perspective that was inspired by both ancient and modern, as well as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canons. It was on the thoughts that comprise literature and the manner in which one describes scholarship that Qian carried out his most detailed studies, thus breaking down the barriers between the two great fields of prose and scholarship, space-time and academia and realizing a "union" of the two. In other words bringing out the "creativity in the scholar" and the "scholarship in the writer".
     Qian Zhongshu's incorporation of prose with scholarship has been praised as an emblem of Chinese culture, which leaving aside natural talent can be attributed to Qian's "stylistic sensitivity". Qian's sensitivity towards literary styles and writing, and his willingness to experiment was what, to a certain extent, was infused throughout the loving care he took for his works and the academic rigor Qian sought to produce, thus creating a menage of differing styles of prose. If one were to use the fixed concepts of genre and form with which to analyze a reading of a Qian Zhongshu's prose and scholarship one would find it difficult to encapsulate the extraordinary way with words displayed by Qian and thus it would be make the possibility of a multi-dimensional reading of Qian equally difficult.
     The research presented here therefore takes the above as the starting point of its discussion. Beginning with Qian's earliest works and looking at how his "literary sensitivity" manifested itself in those writings, the key topic of this dissertation is the concept of Qian Zhongshu as both a writer of "prose" and "scholarship", both a writer and an academic and how those two versions of Qian coexist and cooperate. By basing my answers in a close reading of Qian Zhongshu's work to "let Qian speak for himself" this dissertation shall employ previously ignored and discarded writings to further illuminate the problems at hand and seek new breakthroughs.
     The scope and objective of the research in this dissertation has been approached from several angles. These include the interior and exterior contexts found in Qian Zhongshu's creative and academic works, choic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wording as well as some unique aspects of Qian's prose. Despite the fact that this dissertation is limited to works by Qian pre-1949, however, this does not mean that the research is limited in scope to any certain single。 objective. In other words, the research carried out here can be applied to Qian Zhongshu's entire body of work and should be read with Qian's post1949works equally in mind as a reference.
     Other than the table of contents, bibliography and appendices, the body of this dissertation consists of three sections:an introductory chapter, main text and conclusion. The introduction outlines "On Qian Zhongshu's Problems and Thought","Overview of Research" and "Research Perspective and Methodology". The main text comprises of four chapters, each chapter focusing in on Qian Zhongshu's "literary sensitivity" thus creating an overall sense of a "complete body of work". This is the key point of the research, outside of Qian's novels and stories selecting essays, notes, prefaces and after words, book reviews and translations to find evidence of Qian Zhongshu putting "emotional delight" and "academic purport" into his writings. The fifth chapter is the conclusion in which the main points of the text are summarized in an attempt to find the true Qian Zhongshu and at the same time uncover the face of "Qian Zhongshu style" and the meanings that can be drawn therein. In addition, the conclusion underlines the significance of this dissertation and its meaning for the future of Qian Zhongshu studies.
     Qian Zhongshu never failed to remind himself through his selection of "academic thought" and "prose style" to strive to exceed his own inadequacies; to begin with the mere twinkle of an idea and to see it through to fruition, and throughout that process gain a diachronic "growth", not to mention standing on the "edge", on the crossover between "prose" and "scholarship" thus founding a solid academic approach and frame of mind.
引文
②有研究者称钱锺书为“文化昆仑”,见于舒展的《文化昆仑——钱锺书——关于刻不容缓研究钱锺书的一封信》一文,载于《随笔》1986年第5期。
    ③有研究者称钱锺书为“当代第一博学鸿儒”,见于夏志清1979年5月27日完稿的《重会钱锺书纪实》一文。此文原载1979年6月16、17日台湾《中国时报》的《人间》副刊;又收夏志清著:《新文学的传统》,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79年,第363页。
    ④杨绛著:《记钱锺书与<围城>》,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32-33页。
    ⑤钱锺书:《钱锺书手稿集·容安馆札记·序》,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⑥同上书。
    ⑦参阅李乃清:《钱锺书:苍莽昆仑一代鸿儒》,《南方人物周刊》2011年第17期。
    ⑨有研究者认为“朱光潜、冯友兰、金岳霖、贺麟等人的著述,前期虽有‘接着说’的新见识,但总是感到‘创着说’的稀少,甚至可以说是阙如。”因此进一步指出,并对钱锺书的著述生涯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他们在一九四九年前有所创造,而之后则忙于自我否定和依据新的意识形态在他们那一辈的人文学者中,钱锺书几乎 是唯一的例外,他在不能为的语境中找到一种大有可为的著述方式,写出了似堡垒又如深渊的《管锥编》,而且蕴含着可让后人阐释不尽的‘接着说’与‘创着说’。”参阅刘再复:《当代人文学术批评家的崛起与写作》,《读书》2011年第5期。
    ①郑朝宗:《<管锥编>作者的白白》。此文原载1987年3月16日《人民日报》副刊:又收郑朝宗著:《海滨感旧集》,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123-126页。
    ②据张隆溪回忆写道:“钱先牛认为,要发展我们自己的比较文学研究,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清理一下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学的相互关系。……研究中国古代的文艺理论不仅要读诗话、词话、曲论之类的专门文章,还应当留意具体作品甚至谣谚、训诂之类,因为很多精辟见解往往就包含在那片言只语当中。研究文论还应留意画论、乐论,象文论中品诗言‘韵’,就是取譬音乐而最早见于谢赫论画的‘六法’,这与印度和西方文艺理论中以不绝余音喻含蓄有致的韵味,如出一辙。”参阅张隆溪:《钱锺书谈比较文学与“文学比较”》,《读书》1981年第10期。
    ③据钱锤书在1982年4月4日写给一位研究者的一封信中写道:“我一向只把‘比较文学’作为自己研究文学时运用的方法之一,从未标榜过这个名称……不过,广义地说起来,假如严复、林纾等的言论算得是‘比较文学’的‘萌芽’,那么,这种‘萌芽’在唐代已有了(讲到印度文学和中国文学的关系)。”见卢康华:《“从未标榜过这个名称”——缅怀钱锺书先生》,《中国比较文学》1999年第2期。
    ④这里指的是学派的概念,即以“清华学派”之说来解释钱锺书“打通”的基本特点,正如有学者指出:“应 该说,相当大的一部分知名的清华学人,如杨振声、刘崇铉、肖公权、浦薛风、张荫麟、沈有鼎、钱锺书、李赋宁等先生,乃至海外的陈省身、张琨、何炳棣、杨振宁、吴其昱、王浩诸公也都是寓于这个会通古今中西的行列的。”见何兆武:《也谈“清华学派”——<释古与清华学派>序》。收徐葆耕著:《释古与清华学派》,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4页。
    ①有研究者认为,钱锺书对中西互证的文学研究有着方法论意义上的明确认识,其“打通”论的理论渊源当不止于章学诚的贵“通”之说,而应包括唐杜佑、刘知儿,宋郑樵等的尚“通”之论在内,但章学诚的影响显然最为直接。参阅龚刚著:《钱锺书:爱智者的逍遥》,北京:文津出版社,2005年,第63页。
    ②有以下文章可以为证:“锺书先生典籍精熟,许多人都以为他非三坟五典不观,这又是一大误会。其实他十分关心当今世界上的各种新事物、新思潮,不但包括文学,而及于哲学。”:“八十年代初,中国流行的是向南斯拉夫取经,实践学派正在走红。我去请教钱先生,他不但回答了我的问题,而且送了我一本《PRAXIS》.前几年中国兴起了解释学。奇怪,我那八卷本的哲学大百科全书,竟然没有hermaneutics这个辞条。他又告诉我‘其事未必然,其理未必不然。这就是解释学。’使我茅塞顿开。”参阅李慎之:《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送别钱锺书先生》。此文原载1998年12月29、30日《新民晚报》;又载《东方文化》1999年第2期:又载《北京文学》1999年第4期。
    ③参阅吕嘉健:《论“钱锺书文体”》。收冯之祥编:《钱锺书研究集刊》第二辑,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第109页。
    ①李健吾:《重读(围城>》,《文艺报》1981年第3期。
    ②关于这一点,以下观点值得参考。认为“钱锺书实在不能说是个大师,而只能说是博学的读书人。对他来说,读书是满足人生的赏心悦事,学问不过是它的自然结果。因此他做学问可以说是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更不问天下收成如何了。他的学问和为人都有一种超然的东西,如果说他的为人像他一本书的标题‘在人牛的边缘上’,那么他的学问就可以说是在学术的边缘上了。这从个人选择来说自无可非议,但作为‘大师’的候选人就值得掂量了。他的学术纯然是自愉性的,在他的论著中看不出对当代学术的介入,对学科建设的关注。他的小说过多地流露出文人气,看不到知识分子的文化承担。他的诗则有很浓的江湖派习气,出手太容易。”参阅蒋寅著:《学术的年轮》,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第191页。
    ③ Exile means that you are always going to be marginal, and that what you do as an intellectual has to be made up because you cannot follow a prescribed path. If you can experience that fate not as a deprivation and as something to be bewailed, but as a sort of freedom, a process of discovery in which you do things according to your own pattern, as various interest seize your attention, and as the particular goal you set yourself dictates:that is a unique pleasure. See Edward W Said, Representations of the Intellectual, New York:Pantheon Books,1994, p.62.中译本见赛义德著;单德兴译:《知识分子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第56页。
    ④ Ibid., p.64.中译本见第57页。
    ①《钱锺书:风华绝代的幽默才子》,《北方周末报》2010年11月25日。
    ②参阅唐弢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简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455-456页;另参吴福辉:《戴上枷锁的笑——关于中国现代讽刺小说的一个提纲》,《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0年第4期。
    ③评论家柯灵认为:“散文也罢,小说也罢,共同的特点是玉想琼思,宏观博识,妙喻珠联,警句泉涌,谐谑天生,涉笔成趣。这是一颗人生道旁历尽春秋、枝繁叶茂的智慧树,锺灵毓秀,满树的玄想之花,心灵之果,任人随喜观赏,止息乘荫。”;“锺书创作的基调是讽刺。社会、人生、心理、道德的病态,都逃不出他敏锐的观察力。他那枝魔杖般的笔,又犀利,又机智,又俏皮,汩汩地流泻出无穷无尽的笑料和幽默,皮里阳秋,包藏着可悲 可恨可鄙的内核,冷中有热,热中有冷,喜剧性和悲剧性难分难解,嘻笑怒骂,‘道是无情却有情’。”:“锺书艺术上的成就,和他学术上的造诣密切相关,涉猎一下他的理论性著作——《谈艺录》《宋诗选注》《旧文四篇》《管锥编》等等,不得不惊诧于他功底的深厚。出入经史,贯通中西,融会今古,而绝傍前人,匠心独运,自成一家,和他创作上的才华焕发,戛戛独造,互相辉映,各有千秋。渊博和睿智,正是他成功的秘诀,力量的源泉。只有理知和感情的高度溶合,高度升华,高度平衡,才能达到这种难以企及的境界。”参阅柯灵:《钱锺书的风格与魅力——读<围城><人·兽·鬼><写在人生边上>》,《读书》1983年第1期。
    ①是指民国旧报刊资料。
    ②是指解放后到现在的。
    ③关于在港台对钱锺书著作出版和研究状况统计,参见“国家图书馆”·台湾广域数位图书馆(National Central Library Taiwan Digital Meta-Library)官方网站,以及相关文献资料。
    ④关于在韩国对钱锤书著作出版和研究状况统计,参见韩国国会图书馆(The National Assembly Library of the Republic of Korea)、韩国国立中央图书馆(The National Library of Korea)官方网站,以及韩国学术电子期刊资料库(DBpia)韩国学术信息数据库(Koreanstudies Information Service System, KISS)、韩国学术信息共享系统(Research Information Sharing Service, RISS)等学术搜索网站。
    ⑤唐弢:《四十年代中期的上海文学》,《文学评论》1982年第3期。
    ①健吾(注:李健吾):《编余》,《文艺复兴》第一卷第二期,1946年2月。
    ②邹琪:《佳作推荐》,《小说世界》第一卷第三期,1946年7月。
    ③彭斐:《<围城>评介》,《文艺先锋》第十一卷第三期,1947年10月。
    ④署名屏溪(注:沈立人):《<围城>读后》,《大公报》(上海版),1947年8月19日。
    ⑤署名方典(注:王元化):《论香粉铺之类》,《横眉小辑》第一期,1948年2月。
    ⑥署名张羽(注:王元化):《从围城看钱锺书》,《同代人文艺丛刊》第一卷第一期,1948年4月。
    ①署名无咎(注:王任叔):《读<围城>》,《小说》第一卷第一期,1948年7月。
    ②如下是主要研究成果。一、美国:胡定邦(Hu, Dennis T.)的博士论文(Hu, Dennis T., A Linguistic-Literary Study of Ch'ien Chung-shu's Three Creative Works, Ph.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Madison,1977)、胡志德(Huters, Theodore David)的博士论文(Huters, Theodore David, Traditional Innovation:Qian Zhong-shu and Modern Chinese Letters, Ph.D. dissertation, Stanford University,1977)和他的著作《钱锤书》等;二、德国:莫妮卡(Monika Motsch)的文章有《<管锥编>:一座中国式的魔镜》、《中西灵犀一点通——钱锺书的<管锥编>》(两篇都收录在《钱锺书研究》第二辑,第91-120页)、《倩女离魂法——钱锤书作为中西文化的牵线人》(收《钱锺书研究采辑》第一辑,第40-52页)、《中文总结:管窥锥度杜甫》(收《钱锺书研究采辑》第二辑,第48-50页)等:三、日本:小川环树《钱铺书<宋诗选注>》(载1959年4月京都大学《中国文学报》第十册,第160-165页;又收《钱锺书研究》第一辑,第294-299页)、中岛长文《<围城>论》(收《钱锺书研究》第二辑,第189-209页)等:四、苏联:艾德林《作家兼学者钱锤书的<围城>》(收《钱锤书研究》第一辑,第269-280页)等。
    ①C.T.Hsia,A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Fiction,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61,p.459.中译本见夏志清著;刘绍铭等译:《中国现代小说史》,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91页。
    ②Ibid.,p.441中译本见第380页。
    ③Ibid.,p.439中译本见第378页。
    ④Ibid.,p.441中译本见第380页。
    ⑤Ibid.,p.437中译本见第377页。
    ⑥见夏志清著:《新文学的传统》,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79年,第370页。
    ⑦同上书,第368页。
    ①参阅陈子谦:《引论:关于“钱学”》。收陈子谦著:《钱学论》(修订版),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1-3页。
    ②有研究者在1990年10月4日致《围城》导演书信中对《围城》的改编表示肯定,他认为首先在不添加枝叶的前提下突出了《围城》的现实性,在必要的背景交待上,将原著中并不注意的寥寥几句话转化成特写画面,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次在忠于原著情节的基础上梳理了原著的基本结构。参阅陈思和:《从小说到荧屏——致黄蜀芹谈电视剧<围城>》。收陈思和著:《马蹄声声碎》,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第147-148页。
    ③参阅陆文虎著:《“围城”内外——钱锺书的文学世界》,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4年,第309-313页。
    ④其具体表述如下:“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如果说《阿Q正传》宣布了资产阶级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子夜》宣布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发展资本主义梦想的破产,那么,也可以说《围城》宣布了西方文化思想在中国的失败。这三部作品,尽管题材、手法、风格,甚至它们的作者的思想见解都不尽相同,但却都通过各自的生活领域和独特的艺术处理方法,达到了十分相近的结论。”;“《围城》在艺术上是细腻而婉转的。但它的细腻,并不是琐碎:它的婉转,也决不是没有锋芒。”参阅郭志刚著:《中国现代文学漫话》,北京:知识出版社,1988年,第113-114页。
    ②此书同一年出版了两种版本,有北京三联书店2010年出版的版本和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0年出版的版本。
    ③文中写道:“纵观全书,内容宏富无涯,远非在这里抄引只言片语所能概括。读之神会。《谈艺录》是个窗口,透过这一窗口,我们不是又得见神龙飞舞时的一鳞半爪吗?”见黄克:《龙的飞舞——钱锺书先生和他的<谈艺录>》,《人民日报》(海外版)1985年10月9日;又收《新华文摘》1985年第12期。
    ①见舒展:《“落索身名免谤增”——钱锺书谢绝龙喻》,《人民日报》1986年3月27日。
    ②据相关资料显示,1988年10月,李希凡等人在京召开《钱锺书研究》编委会议,钱锺书写信道:“我是不喜欢这类学会的,没想到自己也成为组织学会的借口,这真是‘人生的讽刺’了”,如此等等。钱锺书一再声言“学问是荒江野老屋中二三素心人商量培养之事,朝市之显学必成俗学”。劝吹捧他者,对利诱他者采取不好的、不合作态度。转引自汤溢泽著:《透视钱锺书》,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14-215页。
    ③参阅王晓华,葛红兵,姚新勇:《对话“钱锺书热”:世纪末的人文神话》,《中国青年研究》1997年第2期。
    ④参阅张蔚星:《说-说钱学》,《中华读书报》1996年6月19日。
    ⑤据李慎之在2003年2月10日写给一位“钱学”专家的一封信中写道:“我曾对以‘你的各个观点之间,自有逻辑沟通’。但是我实际上谈的是一种现象,其实并无研究。后来看到您的《钱锺书论学文选》,觉得你做的就是这个工作。不过觉得如要著文就提纲挈领而言,最后的纲领还没表达出来。”他在信中强调的是从中国现代化、全球化、民主化大业出发,将“学贯中西”的钱锺书“爱好中国文化,尊重西方文化”的根本精神焕发出来。此信载《财经》杂志2006年第18期信札栏目。
    ①据相关资料记载,当时有关部门组织七次演讲会,钱锺书的演讲安排在第五场,具体时间为1948年4月1日上午。参阅林耀椿:《钱锺书在台湾》。载《中国文哲研究通讯》1995年第五卷第四期;又收林耀椿著:《钱锺书与书的世界》,台北:秀威资讯科技,2007年,第27-40页。
    ②此文原载美国《现代中国文学与文化》(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Vol.11, No.1,1999),随后李昂于2010年也译介在《文艺争鸣》第21期。参见现代中国文学与文化资源中心(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Resource Center)官方网站。
    ③本文所参考的版本为1990年由台北远景出版公司出版的版本,第108、112页。
    ④参阅司马长风著:《中国新文学史》下卷,香港:昭明出版社,1978年,第97页。
    ⑤同上书,第97-98页。
    ①同上书,第100页。
    ②参阅林耀椿:《“钱学”研究评价与展望》。收林庆彰主编:《国际汉学论丛》第一辑,台北:乐学书局,1999年,第187-222页:又收林耀椿著:《钱锺书与书的世界》,台北:秀威资讯科技,2007年,第71-72页。
    ①见许世旭著:《中国现代文学史》,首尔:法文社,1999年,第394-395页。
    ②见申振浩著:《中国现代文学史》,首尔:学古房,2008年,第179页。
    ③见洪昔杓著:《中国现代文学史》,首尔:梨花女子大学出版部,2009年,第447页。
    ④是指截止到目前最新的研究。
    ①参阅金时俊:《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概况与展望》(The Situation and Prospect of the Study o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中国语文学志》1997年第4卷。
    ①如《管锥编》,它所围绕的古籍(《周易正义》、《毛诗正义》、《左传正义》、《史记会注考证》、《老子王弼注》、《列子张湛注》、《焦氏易林》、《楚辞洪兴祖补注》、《太平广记》、《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并所涉及的学科知识和范围之广。与此同时,《管锥编》阐发钱锺书读书时的心得体会,从表面看,是没有系统的。其中与文艺有关的部分也是散见各书。由于著作之特殊性,学术界通常认为,《管锥编》与钱锺书的其他学术著述《谈艺录》、《七缀集》等不同,《管锥编》不能被归入任何的学术体例当中。故此《管锥编》不包括本文的研究范围之内。参阅郑朝宗: 《文艺批评的一种方法》。收郑朝宗编:《<管锥编>研究论文集》,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0页。
    ②与此相关,有研究者指出,以1949年为界,可分为钱锺书著作话语空间的前后两个时期。1949年以前,是钱锺书著作话语空间初步形成的时期,而1949年以后,则是钱锺书话语空间的最终形成时期,尤其是1979年《管锥编》的问世使其话语空间跃上了一个新的层面。故此认为1949年以前的意味着钱锺书坚持“创作”与“学术”的并进,而1949年以后的意味着将全部精力转向“学术研究”,这既是钱锺书顺应时势的体现,也使钱锺书以《管锥编》为核心的话语空间最终达至大成之象成为可能。参阅季进:《论钱锺书著作的话语空间》,《文学评论》2000年第2期。
    ①需要追问的是,可否用“述学文体”的概念框架来进入《谈艺录》。考虑到所谓“述学文体”的本质,它的生成根源是出于对“学术表述”的需要,即学问如何表达,并包括“语言形式”、“篇幅”和“组织结构”等因素,以及“学科的视野”、“专著与否”、“标点符号”、“演说”与“引文”等诸多方面。对于这一点,陈平原的观点值得我们重视,认为其重点在于“学”而不在于“文”,不存在所谓的纯述学文体,因此他对“述学”的态度是“不主张‘以文代学’,而主张‘学中有文’”。从上述概念和考察范畴来看,这在一定程度上符合述学文体的基本要求。故此本文认为,如果以此为切入点,或许有助于深入把握和理解钱锺书的学术立场。相关内容参阅陈平原:《章太炎的白话述学文体》。收夏晓虹,王风等著:《文学语言与文章体式——从晚清到“五四”》,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89页。
    ①钱锺书:《石语》,第29-30页。
    ②黄曾樾:《陈石遗先生谈艺录·序》,1927年。见陈衍著;黄曾樾辑:《陈石遗先生谈艺录》(聚珍仿宋版),上海:中华书局,1931年,第1页。下注版本同。
    ③钱锺书:《石遗先生挽诗》,1937年作。收钱锤书:《槐聚诗存》,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年,第16-17页。下注版本同。
    ④1935年钱锺书刚到英国留学不久,便接到石遗老人写的一首诗。这首诗写于1935年12月,题为《寄默存贤伉俪》,其诗曰:“青眼高歌久,于君慰已奢。旁行书满腹,同梦笔生花。对影前身月,双烟-气霞。乘槎过万里,不是浪浮家。”见钱锺书:《石语》,第46页。
    ①署名默存(注:钱锤书):《得石遗先生书并示人日思家怀人诗敬简一首》,《清华周刊》第三十七卷第五期,1932年3月。据钱锺书所说:“余二十一年春在北平得丈赐书,问病并示《人日思家怀人诗》,亦敬答一首,以少作删未入集,兹并录于后。”见钱锺书:《石语》,第46页。
    ②同上书,第47页。
    ③《钱锺书致罗家伦函》。收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编辑:《罗家伦先生文存》(附编——师友函札),台北:国民党党史会,1996年,第358页(注:原函影印在第614-615页)。
    ④参见罗久芳:《钱锺书先生早年的两封信和几首诗》,《联合文学》1989年第五卷第六期。
    ①钱锺书:《论师友诗绝句》。收《罗家伦先牛文存》(附编——师友函札),第362页(注:原函影印在第622页)。
    ②钱锺书:《石语》,第40页。
    ③此年谱共八卷(卷一至卷七:陈声暨编,王真续编,叶长青补订。民国间刻本;卷八:王真续编。1960年油印本)。收北京图书馆编:《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从刊》第一八四至一八五册,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又收陈衍撰;陈步编:《陈石遗集》(下),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
    ④陈衍撰;陈步编:《陈石遗集》(下),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第2069页。
    ①钱锺书:《石语》,第46页。
    ②详细内容可参阅以下文献中的相关记载:“夏历四月八日。公八十初度。海内知交及门下士。欲撰文字具礼物为寿者。公皆先期坚辞。公门人等议捐资续刻石遗室丛书为公寿。征启中有云。先牛谈经夺席。岳岳多折角之徒。脱稿杀青。沉沉有夥颐之羡。盖纪实也。公以客地识者无多。故不避寿。来宾有章太炎、吴待秋、江翊云、李拔可、冒鹤亭、李根源、沈昆山、徐沄秋等百余人。寿屏寿诗外。以书画居多。有吴待秋寿梅图。夏剑丞寿石图。黄公渚仿文征明大椿图。徐沄秋南山松翠图。章太炎寿联云。仲弓道广扶衰汉。伯玉诗兴启盛唐。(中略)”参阅陈声暨编;王真续编;叶长青补订:《侯官陈石遗先生年谱》。收陈衍撰;陈步编:《陈石遗集》(下),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079页。
    ③郑孝胥著;劳祖德整理:《郑孝胥日记》第五册,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2644页。
    ④钱基博:《陈石遗先生八十寿序》。此文分别刊于《国专月刊》第一卷第一号,1935年3月15日;又刊于《光华大学半月刊》第三卷第七期,1935年3月25日;又刊于《青鹤》第三卷第十三期,1935年5月16日。
    ①钱锺书:《石语》,第27页。
    ②同上书,第1-2页。
    ③文章原文如下:“一九三四年阴历除夕,陈又招钱先生和张史行先牛同到苏州度岁,陈以‘仍温同被榻,共对一炉灰’这样深情的诗句记述了当时情景。”见程亚林:《由衷的忏悔》,《读书》2002年第12期。
    ④文章原文如下:“一九三四年阴历除夕,陈又招钱先生和强史行先生同到苏州度岁。”见李重逖:《一次苏州之行》,《读书》2004年第1期。
    ⑤在这里补充说明的是,笔者查阅关于人物笔名、号名的资料,发现有一条关于“中行”的人,此人为程沧波,江苏武进(今常州),原名中行。据相关资料,此人1931年3月由英归来;1932年3月奉命主持国民党《中央日报》社改组工作,任第一任社长;1933年1月立法院宪法起草委员会成立,此人为30多位委员之一,参与起草工作。根据此人在这段时间的经历和行踪,也并不符合上述信息线索。相关内容参阅吴之光:《一代报人程沧波年谱》,《常州名人传记》(七)。收常州市政协学习与文史委员会编:《常州文史资料》第十九辑,2004年,第242-272页。
    ⑥参阅张中行著:《流年碎影》,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114-202页。
    ①钱锺书:《石语》,第35页。
    ②1932年,钱锤书在北京,并结识杨绛。据钱锺书所述:“余二十一年春在北平得丈赐书。”同上书,第46页。
    ③一些钱学研究者如范旭仑、李洪岩等人已对此进行考证,并加以考论。
    ④关于这一点,在《吴宓日记》中亦有可参证之处。吴宓于民国十九年二月二日(农历庚午年正月初四)在他的日记中提到钱锺书,据吴氏的日记记载:“下午二至四钱锺书、顾敦吉来,谈甚久。”由此可以证明1930年2月2日钱锺书来过吴必的住处。参阅吴宓著;吴学昭整理:《吴宓日记》第五册(1930-1933),北京:牛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第18页。
    ②钱锺书:《石语》,第47-48页。
    ①钱锤书:《槐聚诗存·序》。
    ②钱穆在他晚年的回忆录中提到了钱氏父子,其文写道:“时子泉已在上海圣约翰及光华大学任教,因任三师四年班课,欲待其班毕业,故仍留校兼课。每周返,课毕,余常至其室长谈。时其子锺书方在小学肄业,下学,亦常来室,随父归家。子泉时出其课卷相示,其时锺书已聪慧异常人矣。……及余去清华大学任教,锺书亦在清华外文系为学生,而兼通中西文学,博及群书。宋以后集部殆无不过目。”:“然余在中学任教,集美、无锡、苏州三处,积八年之久,同事逾百人,最敬事者,首推子泉。生平相交,治学之勤,待人之厚,亦首推子泉。”,对钱基博以“严谨之风治学”、以“宽厚之心待人”表示敬重,并对钱锺书的才华表示赞赏。见钱穆著:《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长沙:岳麓书社,1986年,第111-112页。
    ③钱基博:《读清人集别录》,《光华大学半月刊》第四卷第六期,1936年3月;又收钱基博:《中国文学史》(全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948页。
    ④钱基博:《陈石遗先生八十寿序》。
    ①钱基博曾在他的著作中说:陈衍“学则博闻强记,自经史子集以逮小学、金石、目录、山经、地志,靡所不赅贯,有叩斯应。而泓深淳蓄,久乃不掩,发为文章以抒胸中之瑰伟,皆不屑屑袭古人窠臼,而异军别张以自开派。……衍则奥衍而发之以爽朗,凿幽出显,力破余地,此其所独也。”;“衍喜说诗,所著有《石遗室诗话前编》三十卷,《续编》六卷,上下古今,靡所不论及:盖自有《诗话》以来,未有如是之浩博者。”见钱基博著:《现代中国文学史》,长沙:岳麓书社,1986年,第246-247、249页。下注版本同。
    ②陈柱著:《中国散文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第311页。
    ③钱基博著:《现代中国文学史》,第510页。
    ① But "Old" Chinese poetry has the qualities of its very defects with other redeeming features in the bargain. If not impassioned, it is airy and graceful. If not profound, it is at least free from obscurity or fuliginousness. See Chien Chung-shu(钱锺书), On "Old Chinese Poetry", The China Critic (《中国评论周报》),Vol.Ⅵ, No.50, December,1933, p.1209.
    ③参阅吴忠匡:《记钱锺书先生》。此文写于1988年3月8日,原载《随笔》1988年第4期;又载《中国文化》1989年第1期。
    ①钱锺书:《石语》,第39-40页。
    ②陈衍著:黄曾樾辑:《陈石遗先生谈艺录》,第1页。
    ③陈衍:《书沈甥墨藻诗卷耑》,《石遗室论诗文录》,第1082页。
    ④陈衍:《石遗室诗话·卷十四》,第197页。
    ⑤见陈衍:《近代诗钞叙》。收陈衍编辑:《近代诗钞》,上海:商务印书馆,1923年。
    ⑥参阅刘士林:《20世纪中国学人之诗研究》,载《中华读书报》2004年4月21日。
    ⑦见陈衍:《沈乙盒诗序》,其文云:“余语乙盒:吾亦耽考据,实皆无与己事,作诗却是自己性情语言,且 时时发明哲理,及此暇日,盍姑事此?他学问皆诗料也。”收沈增植著;钱仲联校注:《沈增植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第12页。
    ①钱锺书:《谈艺录》(补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176-178页。下注版本同。
    ②同上书,第177页。
    ③同上书,第178-179页。
    ④同上书,第179页。
    ①陈衍:《石遗室诗话·卷一》,第9页。
    ②关于这一点,钱锤书为香港版《宋诗选注》(1990年由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出版)所写的前言《模糊的铜镜》(此文写于1988年1月)中有一段话,据他所述:“这部选注是文学研究所第一任所长已故郑振铎先生要我干的。因为我曾蒙他的同乡前辈陈衍(石遗)先生等的过奖,(他)就有了一个印象,以为我喜欢宋诗。”收《钱锺书散文》,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第468页;又载1988年3月24日《人民日报》副刊、《随笔》1988年第5期。
    ③钱锺书:《宋诗选注·序》,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11页。下注版本同。
    ①据陈衍云:“余以为性情兴会固与生俱来,根柢阅历必与年俱进。然性情兴趣亦往往先入为主而不自觉。而及其弥永而弥广,有不能自为限量者。来臻其境,遽发为牢愁,遁为旷达,流为绮靡,入于僻涩,皆非深造逢源之道也。”见钱锺书:《石语》,第47-48页。
    ②钱锺书:《宋诗选注·序》,第7-8页。
    ③同上书,第9页。需要指出的是,《宋诗选注》1982年版中的《序》与1958年初版的则不同。以下是1982年版的《序》:“宋代的五七言诗还有个缺陷,爱讲道理,发议论;道理往往粗浅,议论往往陈旧,也煞费笔墨去发挥申说。”,第9页。
    ④同上书,第13页。
    ①钱锺书:《石语》,第1页。
    ②据陈衍云:“郑苏戡诗专作高腔,然有顿挫故佳。而亦少变化,更喜作宗社党语,极可厌。近来行为益复丧心病狂,余与绝交久矣。”;“又如苏堪堂堂一表,而其妻乃淮军将领之女,秃发跛足,侏身麻面,性又悍妒无匹。苏堪纳妾,余求一见,其妻自屏风后大吼曰:‘我家无此混帐东西!’苏堪亦殊有杖落地而心茫然之意。清季国事日非,苏戡中宵即起,托词锻炼筋骨,备万一起用上阵,实就其妾宿也。为妻所破,诟谇之声,闻于户外。苏戡大言欺世,家之不齐,安能救国乎!”同上书,第40、44-45页。
    ③譬如在《石语》中关于科举制度的问题,指出了如下的看法:“科举之学,不知销却多少才人精力。今人谓学校起而旧学衰,直是胡说。老辈须中进士,方能专力经史学问,即令早达,亦已掷十数年光阴于无用。学校中英算格致,既较八股为有益,书本师友均视昔日为易得,故眼中英髦,驳驳突过老辈。当年如学海堂、诂经精舍等文集,今日学校高才所作,有过无不及。以老夫为例,弱冠橐笔漫游,作幕处馆,穷年累月,舍己耘人,惟至欲动笔时,心所疑难,不得不事翻检。然正以无师自通,亦免于今日学生讲义笔记耳学之弊焉。”对此,钱锺书后加了一段按语,即“所见先辈中为此论者,惟丈一人,通达可佩。惜学校中人未足当此也”,表示肯定和认同。同上书,第41-42页。
    ④同上书,第31页。
    ①据陈衍云:“前清诗学,道光以来,一大关捩。略别两派:一派为清苍幽峭,自《古诗十九首》、苏、李、陶、谢、王、孟、韦、柳以下逮贾岛、姚合,宋之陈师道、陈与义、陈傅良、赵师秀、徐照、徐玑、翁卷、严羽、元之范椁、揭徯斯、明之锤惺、谭元春之伦,洗练而镕铸之,体会渊微,出以精思健笔。(中略)其一派生涩奥衍,《自急就章》、《鼓吹词》、《铙歌十八曲》,以下逮韩愈、孟郊、樊宗师、卢仝、李贺、黄庭坚、薛季宣、谢翱、杨维桢、倪元璐、黄道周之伦,皆所取法,语必惊人,字忌习见。”见陈衍:《石遗室诗话·卷三》,第37-38页。
    ②钱仲联在《论“同光体”》一文中将它分为闽、赣、浙三派,据他所述:“这一派以陈衍、郑孝胥、沈瑜庆、陈宝琛、林旭为首,最后有李宣龚诸人为殿。这一派的学古方向,溯源韩、孟,于宋人偏重于梅尧臣、王安石、陈师道、陈与义、姜夔,沈瑜庆则偏宗苏轼,陈衍又接近杨万里。”;“这一派大都是江西人,远乘宋代的江西派而来,以黄庭坚为宗祖。其首领为陈三立。稍后一些有夏敬观,却不学黄庭坚而学梅尧臣。华焯、胡朝梁、王易、王浩诸人,都属三立一派。三立的儿子衡恪兄弟都能诗,但不是江西派诗。陈三立被近代宋诗派诗人推为一代宗师,等同于宋代的黄庭坚。”;“这不是指嘉、道以前的浙派,而是指以沈曾植为代表的‘同光体’中的浙派,它和闽派、江西派都不相同。沈的同派是袁昶,继承者是金蓉镜,都是浙西人。”收钱仲联著:《梦苕庵清代文学论集》,济南:齐鲁书社,1983年,第115-126页;又收钱仲联著:《梦苕盒论集》,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419-429页。
    ③陈衍:《石遗室诗话·卷一八》,第257页。
    ④钱锤书:《石语》,第31-32页。
    ①陈衍:《石遗室诗话·卷一》,第20页。
    ②相关内容参见陈庆元:《论同光派闽派》。收陈庆元著:《文学:地域的观照》,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第109-119页。
    ③由此为证,譬如作为同光体闽派后期的代表诗人李宣龚曾在他的几首诗如《赠钱默存》(1941)、《和钱默存》(1941)、《走笔答默存》(1942)中提及过钱锺书,并对钱氏的才华表示肯定,据《赠钱默存》云:“识君自石遗,一面遂远别。君归石遗逝,坐对两鸣咽。石遗书等身,墨守不改辙。得君通其邮,意可中边彻。谁知不肯待,遽作霜松折。荒灯照深悲,屡动肝肺热。吾衰更何用,烛理欠了澈。亦思持两端,日夜就子决。风波垂定矣,梦寐想豪杰。相期捐文章,有志在施设。”收李宣龚著:黄曙辉点校:《李宣龚诗文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05页。
    ④这在他的诗文中可以为证,诗云:“昔者鲁东家,太息关雎乱。紫色杂蛙声,何由辨真滥?文章一小技,旧戒丧志玩。泯泯俗尘中,持是聊自浣。譬彼万斛泉,洄洑生微澜;奔雷惊电余,往往造平淡。每怀古作者,令我出背汗。光景随世开,不必唐宋判。大抵论诗功,天人各分半。诗中常有人,对卷若可唤。捻花示微旨,悟者一笑粲。举俗爱许浑,吾已思熟烂。”严复:《说诗用琥韵》,《愈壄堂诗集》卷下。收王拭主编:《严复集》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402页。
    ①钱锤书:《谈艺录》(补订本),第24页。
    ①钱锺书:《林纾的翻译》,《七缀集》(修订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102页。下注版本同。
    ②陈衍:《石遗室诗话·卷三》,第47页。
    ③钱锺书:《林纾的翻译》,《七缀集》(修订本),第103页。
    ④钱锺书:《石语》,第32-33页。
    ①钱锺书:《林纾的翻译》,《七缀集》(修订本),第82页。
    ②同上书,第104页。
    ①同上书,第105页。
    ②钱基博著:《现代中国文学史》,第188页。
    ③同上书,第193页。
    ④同上书,第189页。
    ⑤同上书,第199页。
    ⑥同上。
    ①同上书,第8页。
    ②同上书,第9页。
    ③参阅谭春玲:《浅析钱基博父子两代知识分子间的代际发展》。收王玉德主编:《钱基博学术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49-64页。
    ④钱子泉(注:钱基博)讲;张杰记:《<史记>之分析与综合》,《光华大学半月刊》第四卷第三期,1935年11月。(注:原文题目无书名号)
    ⑤参阅毕务芳:《<石语>:钱锺书与陈衍》。收李洪岩,范旭仑编:《钱锺书评论》(卷一),北京:社会科 学文献出版社,1996年,第60页。
    ①参阅郑文林:《钱锺书的<石语>出版前后》。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编:《回望三十年——我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59页。
    ②参阅鲲西:《<石语>赘言》。收鲲西著:《三月书窗》,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7年,第144页。
    ③据《陈石遗先生谈艺录》一文中的结尾按语云:“是册为丁卯冬从先生学诗时将所闻于函丈者,随时记录之。其已见于先生著作者,均不记。自戊辰后所记尚多,容后续印。十九年七月,曾樾识。”见陈衍著;黄曾樾辑:《陈石遗先生谈艺录》,第9页。
    ①钱锤书:《石语》,第29页。
    ②同上书,第36页。
    ③参阅郭富小撰:《记黄曾樾博士》,《福建文史资料》第三十一辑,1993年,第190-191页。
    ④黄曾樾:《陈石遗先生谈艺录·序》,第2页。
    ⑤陈衍:《石遗室诗话·卷三十二》,第464页。
    ⑥陈衍:《石遗室诗话续编·卷一》,第490页。
    ⑦根据陈衍所述的观点:“自咸、同以来,言诗者喜分唐、宋,每谓某也学唐诗,某也学宋诗。余谓唐诗至杜、韩而下,现诸变相。苏、王、黄、陈、杨、陆诸家,沿其波而参互错综,变本加厉耳。”由此呈现出一个学人的基本思路。见陈衍:《石遗室诗话续编·卷十四》,第200页。
    ①据陈衍云:“《红楼梦》一书,真是千古奇构。全部痛诋满清,而以一代文纲之密,无如之何。盖他小说皆以一人影射一人,故易被窥破;《红楼梦》则或以一人影射数人,或以数人影射一人,天花乱坠,使人迷于所往。近三十年,始有窥破一二者;蔡鹤卿《索隐》,可谓窥见全豹矣。”见陈衍著;黄曾樾辑:《陈石遗先生谈艺录》,第5页。
    ②同上书,第1-2页。
    ③同上书,第3页。
    ④同上书,第5页。
    ①林庚白:《陈石遗先生谈艺录·序》,1930年8月,第1页。
    ②关于这一点,只在《谈艺录》第四十二则中反映出记录人的个人见解,文中云:“曾樾闻畏庐《与蔡鹤卿先生书》,所引‘父母生子乃由一时之情欲’云云,谓为随园语。不知实孔文举之言,而随园袭之也。其见讥于蔡固宜。蔡虽以擅长新文学著,而于旧学实淹赅。”见陈衍著;黄曾樾辑:《陈石遗先生谈艺录》,第8页。
    ③黄曾樾:《陈石遗先生谈艺录·序》,第2页。
    ①钱锺书:《石语》,第36-37页。
    ②同上书,第38页。
    ①据相关研究,早已“发现”或编入钱锺书书目而未收录的汉语文章,倒有不少,如《先妣毛夫人行略》、《国学概论序》、《慎园诗集序》、《忏庵诗跋》、《也来“聒噪几句”》、《宋代文学的承先和启后》、《宋代的诗话》,其他已刊布的酬世文字未为采集者更夥,如《全国古典文学学术讨论会贺词》、《自学月刊题词》等等。《石语》中提及的“逸作”《中国文学批评之假设》照样没有采着,《七缀集》序里道及的《诗学五论后序》也不被理睬。参阅范明辉:《评<钱锺书集>》。收冯之祥编:《钱锺书研究集刊》第三辑,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第488页。
    ②钱锺书:《石语》,第40-41页。
    ③同上书,第42页。
    ④同上书,第44页。
    ①据陈衍云:“王壬秋人品极低,仪表亦恶。”;“陈散原诗,予所不喜。散原之作,数十年后恐鲜过问者。早作尚有沉忧孤愤一段意思,而千篇一律,亦自可厌。近作稍平易,盖老去才退,并艰深亦不能为矣。为散原体者,有一捷径,所谓避熟避俗是也。”;“叶长青余所不喜,人尚聪明,而浮躁不切实。”同上书,第35、39、43页。
    ②相关内容表述参见毕务芳:《<石语>:钱锺书与陈衍》。收李洪岩,范旭仑编:《钱锺书评论》(卷一),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年,第49页。
    ①参阅陈福康:《<石语>算不算“钱锺书著”》。此短文摘录自《代取的书名》(外一篇),《博览群书》2009年第6期。
    ①关于这一点,可参考以下相关论述:“饯锺书用札记、选本、论文的形式,展示了一个无体系的体系,正因为‘无’,用他‘正言若反’的说法,便也无所不包,触处逢春,涉笔成趣,以学术的片断性蕴含着往返于中外古今的大智慧。尽管他的不少思想闪现,若加以逻辑推衍,都有可能成为一个新的学理体系,但他既然化解体系的僵硬和封闭,转为无体系的灵便和开放,我们聪明的做法,与其削足适履地从中硬凑成一个严密的体系,反不如自然潇洒地领略和体味蕴含其间的生命情趣、智慧境界和学思形态。”参阅杨义:《钱锤书与现代中国学术》,《甘肃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②相关表述参见陈平原著:《当年游侠人——现代中国的文人与学者·自序》,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
    ③参阅杨联芬:《真性情与活人生》。收杨联芬编:《钱锺书评说七十年》,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第4-5页。
    ④“非文学作品只求Readable——能读,文学作品须求Re-readable。Re-readable有两层意义。一种是耐读:‘咿晤不厌巡檐读,屈曲还凭卧被思’,这是耐读的最好的定义。”中书君:《落日颂》,《新月月刊》第四卷第 六期,1933年3月。
    ①钱锤书:《中国文学小史序论》,《国风半月刊》第三卷第八期,1933年10月。
    ②“一切艺术鉴赏根本就是移情作用(einfiiblung),譬如西洋人唤文艺鉴赏力为taste,就是从味觉和触觉上推类的名词。人化文评不过是移情作用发达到最高点的产物。”钱锺书:《中国固有的文学批评的一个特点》,《文学杂志》第一卷第四期,1937年8月。
    ③关于文艺批评的问题,钱锺书提出了明确的主张,据他所述:“谈艺之特识先觉,策黝初非一途。或于艺事之弘纲要旨,未免人云亦云,而能于历世或并世所视为碌碌众伍之作者中,悟稀赏独,拔某家而出之;一经标举,物议佥同,别好创见浸成通尚定论。”钱锺书:《管锥编》,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1446页。下注版本同。
    ④参阅温儒敏著:《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自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
    ①钱锺书:《读<拉奥孔>》,《七缀集》(修订本),第33-34页。
    ②钱锺书:《中国诗与中国画》。此文原载1940年2月《蓝田国立师范学院季刊》第六期;又载1941年8月1日《责善半月刊》第二卷第十期。初收《开明书店二十周年纪念文集》(叶圣陶编,上海:开明书店,1947年);又收《旧文四篇》(1979)、《诗学五论》(Qian Zhongshu, trad. Nicolas Chapuis, Cinq Essais de Poetique, Paris: Christian Bourgois Editeur,1987)、《七缀集》初版本(1985)和修订本(1994)。
    ③钱锺书:《中国诗与中国画》,《七缀集》(修订本),第2页。
    ①参阅李洪岩,毕务芳:《论钱锺书先生古典文学研究的特征与贡献》,《文学遗产》1990年第2期。
    ②钱锤书:《中国诗与中国画》,《七缀集》(修订本),第3页。
    ③参阅温儒敏著:《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27-28页。
    ①中书君:《中国新文学的源流》,《新月月刊》第四卷第四期,1932年11月。
    ②同上。需要说明的是,这是按照原文中的英文字母引用的,其正确字母为"cavalierly".
    ③中书君:《中国新文学的源流》,《新月月刊》第四卷第四期,1932年11月。
    ④中书君:《近代散文钞》,《新月月刊》第四卷第七期,1933年6月。需要说明的是,这是按照原文中的英文字母引用的,其正确字母为"fundamental division"。
    ⑤同上。
    ①中书君:《论复古》,《大公报》,1934年10月17日。
    ②钱锺书:《中国诗与中国画》,《七缀集》,第4页。
    ③周作人:《现代散文导论(上)》。收蔡元培等著:《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论集》,上海:良友复兴图书公司,1940年,第193页。
    ④关于这一点,可参阅钱基博在《现代中国文学史》中对周作人的评价,指出:“语堂又本周作人《新文学源流》,取袁中郎‘性灵’之说,名曰‘言志派’。呜呼,斯文一脉,本无二致;无端妄谈,误尽苍生!十数年来,始之非圣反古以为新,继之欧化国语以为新,今则又学古以为新矣。人情喜新,亦复好古,十年非久,如是循环,知与不知,俱为此‘时代洪流’疾卷以去,空余戏狎忏悔之词也。”见钱基博著:《现代中国文学史》,第506页
    ①与此相关,可以追溯到周作人写于1908年的《论文章之意义暨其使命因及中国近时论文之失》一文中的相关线索。他在文中写道:“文章一科,后当别为孤宗,不为他物所统。”他用自己的美感来解释文学的性质,强调文学自身的“虽非实用,而有远功”的自主性。参见署名独应(注:周作人):《论文章之意义暨其使命因及中国近时论文之失》,《河南》第四、五期,1908年5月。
    ②中书君:《中国新文学的源流》,《新月月刊》第四卷第四期,1932年11月。
    ③钱锺书:《中国诗与中国画》,《七缀集》(修订本),第4页。
    ④下面一位学人写于1934年10月20日的日记中论到钱锤书的个性,值得参考:“钱在选择批评的例子时是抱有成见的,这些例子或多或少曲解了作者的本意。”见朱乔森编:《朱自清全集》第九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325页。
    ⑤参阅阿尔贝·蒂博代著:赵坚译;郭宏安校:《六说文学批评》,北京:牛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第55页。
    ⑥钱锺书:《中国固有的文学批评的一个特点》,《文学杂志》第一卷第四期,1937年8月。
    ⑦参阅D·W·福克马等:《文学的接受——接受美学的理论与实践》。收刘小枫选编:《接受美学译文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第215页。
    ⑧相关表述参见李小兰:《钱锺书批评文体的立与破——兼谈其批评文体的当代价值》,《长江学术》2010年第2期。
    ①钱锺书:《中国诗与中国画》,《七缀集》(修订本),第1-2页。
    ②详见钱锤书:《汉译第一首英语诗<人生颂>及有关二三事》,《七缀集》(修订本),第137-167页。
    ③据钱锺书的观点:“词章为语言文字之结体赋形,诗歌与语文尤黏合无间。故译诗者而不深解异国原文,或赁目于他人,或红纱笼己眼,势必如《淮南子·主术训》所谓:‘瞽师有以言白黑,无以知白黑’,勿辨所译诗之原文是佳是恶。译者驱使本国文字,其功夫或非作者驱使原文所能及,故译笔正无妨出原著头地。”见钱锺书:《谈艺录》(补订本),第372页。
    ④譬如钱锺书曾对道安的译经思想“五失本”、“三不易”指出自己的观点,将它视为“吾国翻译术开宗明义,首推此篇”。见钱锤书:《管锥编》,第1262页。
    ①钱锺书:《林纾的翻译》,《七缀集》(修订本),第79-80页。
    ②同上书,第81页。
    ③参阅叶嘉莹著:《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251页。
    ④参阅温儒敏著:《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20页。
    ① His theory is that a translation to be good must (1) render faithfully the ideas of the original, (2) observe the usage of the native tongue so as to be readily understood by readers who cannot read the original, and (3) in itself possess high literary merits. See Chi'en Chung-shu(钱锺书),A Chapter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Translation, The China Critic(《中国评论周报》)Vol.Ⅷ, No.45, November 8,1934, p.1096.
    ②钱锺书:《管锥编》,第1101页。
    ①中书君:《论不隔》,《学文月刊》第一卷第三期,1934年7月。
    ②同上。
    ③参阅于德英著:《“隔”与“不隔”的循环:钱锺书“化境”论的再阐释》,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第25页。
    ①钱锺书:《林纾的翻译》,《七缀集》(修订本),第82-83页。
    ①详见《钱锺书英文文集》。
    ②题为《苏东坡的文学背景及苏赋》(Su Tung-Po's Literary Background and His Prose-Poetry)。此文署名Chi'en Chung-shu,原载1934年6月《学文月刊》第一卷第二期;又载1935年Ostasiatische Zeitschrift Newel Fdge,是为李高洁(C. D. Le Gros Clark)翻译苏赋的序言,在钱锺书早期英文论著中,这是一篇极为重要的文章。需要指出的是,在正文中所引用的术语及表述,本文一律按照《学文月刊》中的原文。
    ①The men of the Sung dynasty were inquisitive rather than speculative, filled more with a sense of curiosity than with a sense of mystery. See Chi'en Chung-shu(钱锺书), Su Tung-Po's Literary Background and His Prose-Poetry,《学文月刊》第一卷第二期,1934年6月。
    ② This critical spirit revealed itself in many directions, particularly in the full flourish of literary criticism and the rise of the tao-hsiieh(道学),that melange adultere of metaphysics, psychology, ethics and casuistry. Chi'en Chung-shu, Ibid.
    ③ It may be called "Sentimental" in contradistinction to the T'ang poetry which is on the whole "naive" to adopt Schiller's useful antithesis. (......) The most annoying thing about them is perhaps their erudition and allusiveness which makes the enjoyment of them to a large extent the luxury of the initiated even among the Chinese. Chi'en Chung-shu, Ibid.
    ④ A poet, according to Su should "merge himself" with reality, and not content himself with the mere polishing of literary surfaces. Compared to this conception of the ontological affinity between the artist and Nature, the most meticulous studies in diction and technique of Su's contemporaries dwindle into mere fussiness of the near-sighted over details. Chi'en Chung-shu, Ibid.
    ⑤参阅胡志德著;张晨译:《钱锺书》,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0年,第34-35页。
    ①钱锺书:《美国学者对于中国文学的研究简况》。收中国社会科学院访美代表团著:《访美观感》,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第53页。
    ②譬如钱锺书以大量的例证,对黑格尔和他对中国语言文字的看法提出反驳和异议。黑格尔自夸德语能冥契道妙,举“奥伏赫变”为例,以相反两意融会于一字,对此钱锺书明确地指出:“其不知汉语,不必责也:无知而掉以轻心,发为高论,又老师巨子之常态惯技,无足怪也;然而遂使东西海之名理同者如南北海之马牛风,则不得不为承学之士惜之。”见钱锺书:《管锥编》,第1-2页。
    ③据前言介绍,这是钱锺书因周扬的要求而做的一份资料,原文刊载于由刘东主编的《中国学术》2003年第1期(总第十三辑,北京:商务印书馆),它主要讲述从希腊罗马到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文学中的中国。
    ④赵景深特别指出钱锺书对中国文学研究的文字,并认为“他(钱锺书)把中外文学治于一炉,取其极相似者合并来谈,使我极感兴味。他懂得希腊、法文、德文等,中英文更不用说了。记忆力既强,学问又渊博,在我国文艺界中是少有的。”参阅赵景深:《记钱锺书与杨绛》,《世界半月刊》第一卷第四期,1946年12月。
    ①参阅冉利华:《钱锺书的<17、18世纪英国文学中的中国>简介》。收任继愈编:《国际汉学》第11辑,郑州:大象出版社,2004年,第104页。其主要内容的原文如下:The importance of our subject for a student of English literature lies in the fact that in the seventeenth and eighteenth centuries, Englishmen who felt an interest in Chinese studies were often themselves men of letters, with the result that their writings on and about China form part and parcel of the history of English literature. Both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and the eighteenth belong to what may be called the pre-sinological age of Chinese studies:the interest in China was at that time rather humanistic than philological or pragmatic. See Chi'en Chung-shu (钱锺书),China in the English Literature of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Quarterly Bulletin of Chinese Bibliography (《图书季刊》),、Vol.Ⅰ, No.4, December,1940, p.351.
    ②钱锺书:《中国文学小史序论》,《国风半月刊》第三卷第八期,1933年10月。
    ③本文在此需要指出以下几点:一、至于“Old Chinese Drama"的这一专业用语翻译,也可以翻译成“古戏”、“古剧”等。因此,引用文献时,本文按照个别著作和文章中的翻译用语,此外一律使用“戏曲”;二、正文中所写的英文表述是根据《天下月刊》(T'ien Hsia Monthly, Vol.Ⅰ, No.Ⅰ, August,1935, pp.37-46)中的原文:三、以便更好地理解,有些部分内容参见龚刚翻译的译文《中国古代戏曲中的悲剧》(收龚刚著:《钱锺书:爱智者的逍遥》,北京:文津出版社,2005年,第240-248页)。
    ①参阅孔庆茂著:《钱锺书传》,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2年,第57-58页。
    ②参阅郑朝宗:《再论文艺批评的一种方法——读<谈艺录>(补订本)》,《文学评论》1986年第3期。
    ③按照原文,由于钱锺书曾在英国留过学,在行文上反映出英式英文表述的习惯,其等同于"favor"④至于类似的语句,一律只标注英文字母。
    ①In A History of The Dramas of the Sung and Yuan Dynasties(宋元戏曲史),Wang Kuo-wei says:"Dramas written since the Ming dynasty are all comedies. But some of the Yuan dramas are tragic. In plays like The Han Palaee in Autumn(汉宫秋),Rain in the Oil Trees, etc., there is neither recognition nor happy reversal of fortune. The most tragic of all are Kuan Han-ch'ing's The Gross Injustice to Maid Tou(关汉卿窦娥冤)and Chi Chiin-hsiang's Chao's Orphan(纪君祥赵氏孤儿)In these two plays, although the calamity comes through the machinations of the villains, yet the tragic heroes assert their will-power to the full in precipitating the calamity and facing it without wince. Thus, they are quite worthy of the company of the greatest tragedies of the world. " These bold words are quoted from the twelfth chapter on "The Yuan Drama considered as Literature"(元曲之文章).See Chi'en Chung-shu(钱锺书),Tragedy in Old Chinese Drama, T'ien Hsia Monthly (《天下月刊》), August,1935, pp.40-41.
    ②王国维著:《宋元戏曲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第141页。
    ③同上书,第150页。
    ④王国维:《论近年之学术界》。收王国维著:《静庵文集》,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15页。
    ①在《谈艺录》第三则“王静安诗”注释补订中对“悲剧”的理解——“夫《红楼梦》、佳著也,叔本华哲学、玄谛也;利导则两美可以相得,强合则两贤必至相阨”,加以进一步辨析,这意味着钱锺书“议论”表述方式及其风格。参阅钱锺书:《谈艺录》(补订本),第348-352页。
    ①其等同于"vigor"。
    ②参阅张隆溪:《钱锺书谈比较文学与“文学比较”》,《读书》1981年第10期。
    ①钱锺书:《谈艺录》(补订本),第572页。
    ①参阅阿兰·帕诺伯著;燕汉生译:《钱锤书的作品在法国》,《编译参考》1987年第6期。
    ②参阅艾德林(Eydlin, Lev Zalmanovich)著;陈世雄译:《作家兼学者钱锺书的<围城>——<围城>俄译本序》。收钱锺书研究编辑委员会编:《钱锺书研究》第一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年,第273页。
    ①I savor the sway of formulas, the reversal of origins, the ease which brings the anterior text out of the subsequent one. See Roland Barthes, The Pleasure of the Text, trans., Richard Miller, New York:Hill and Wang,1975,p.36.中译本见罗兰·巴特著;屠友祥译:《文之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46页。
    ②值得参考的是,《围城》的运典隶事,它属于“类比推理”,即所谓“古事比”。它可分为两类,是“明理征义”和“断章取义”。两类用典,或“明”或“暗”,或简或繁。其“推理”都为“比譬”,有“对比”、也有“类推”。超乎这两类的是“化典造境”。因此可以说,《围城》中的用典,提高到作者创造性思维的高度。参阅《“钟嵘症”与“钱锤书征候”——论<围城>的运典隶事》。收陆文虎编:《钱锺书研究采辑(二)》,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第188-189页。
    ③钱锺书:《谈艺录·序》。
    ①The current term intertextuality includes literary echoes and allusions as one of the many ways in which any text is interlinked with other texts. See M.H.Abrams, A Glossary of Literary Terms, Thomson Learning,1999, pp.9-10.中译本见艾布拉姆斯(Abrams, M.H.)著;吴松江等编译:《文学术语词典》,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9-20页。此外另参Graham Allen, Intertextuality,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0, pp.8-94.以及秦海鹰:《互文性理论的缘起与流变》,《外国文学评论》2004年第3期。
    ②关于文艺创作中的情境问题,不妨参考相关论述,即“艺术所要描绘的就不仅是一种一般的世界情况,而是要从无定性的普泛观念进到描绘有定性的环境和情况。情境就是特殊的前提,使本来在普遍世界情况中还未发展的东西得到真正的自我外现和表现。情景一方面是总的世界情况经过特殊化而具有定性,另一方面它既具有这种定性,就是一种推动力,使艺术所要表现的那种内容得到有定性的外现。特别是从后一个观点看来,情境供给我们以广阔的研究范围,因为艺术的最重要的一方面从来就是寻找引人入胜的情境,就是寻找可以显现心灵方面的深刻而重要的旨趣和真正意蕴的那种情境。在这方面不同的艺术有不同的要求。”根据这一点,我们从《围城》中的典故中可以发现,作者通过人物的独白和对话的表现形式,以及特定的语境中运用典故,造出所谓具有审美性质的情境话语。参阅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第一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252-254页。
    ③钱锺书:《围城》,上海:晨光出版公司,1947年,第62页。下注版本同。
    ④钱锤书:《谈艺录》(补订本),第344页。
    ⑤钱锺书:《围城》,第129页。
    ①同上书,第131页。
    ②详细内容可参阅李洪岩著:《钱锤书与近代学人》,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96-100页。
    ③钱锺书:《谈艺录》(补订本),第80页。
    ④参阅王培军:《钱锺书小说里的几个故典》,《书屋》2007年第11期。
    ⑤钱锺书:《谈艺录》(补订本),第168页。
    ①钱锤书:《围城》,第137-138页。
    ②钱锺书:《谈艺录》(补订本),第226页。
    ③同上书,第546页。
    ④关于诗意的问题,可参阅钱锤书在《谈艺录》中的论述角度:“诗藉文字语言,安身立命;成文须如是,为言须如彼,方有文外远神、言表悠韵,斯神斯韵,端赖其文其言。品诗而忘言,欲遗弃迹象以求神,遏密声音以得韵,则犹飞翔而先剪翮,踊跃而不践地,视揠苗助长、凿趾益高,更谬悠矣。瓦勒利尝谓叙事说理之文以达意为究竟义,词之与意,离而不著,意苟可达,不拘何词,意之既达,词亦随除;诗大不然,其词一成莫变,长保无失。是以玩味一诗言外之致,非流连吟赏此诗之言不可;苟非其言,即无斯致。”钱锺书认为诗意和诗韵,就保存在诗的词语里,只有吟赏诗的词语,才能体会它的言外之音和神韵。参阅同上书,第412-413页:另参周振甫,冀勤编著:《钱锤书<谈艺录>读本》,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16-17页。
    ⑤钱锺书:《围城》,第2页。
    ①同上书,第14页。
    ②同上书,第17页。
    ③同上书,第258-259页。
    ①同上书,第48-49页。
    ②参阅解志熙:《人生的困境与存在的勇气——论<围城>的现代性》,《文学评论》1989年第5期。
    ③中书君:《论不隔》,《学文月刊》第一卷第三期,1934年7月。
    ④钱锺书:《谈艺录》(补订本),第334页。
    ⑤值得一提的是,在传统文学观念中,典故的正反两面显得明显。其两面意义如下:一、作为艺术符号的典 故,乃是一个个具有哲理或美感内涵的故事的凝聚形态,它被人们反复使用、加工、转述,而在这种使用、加工、转述过程中,它又融摄与积淀了新的意蕴,因此它是一些很有艺术感染力的符号;二、这些符号,正因为它有古老的故事及流传过程中积累的新的意义,所以十分复杂晦涩,枕好象裹了一不溶子任何液体的外壳的药丸子,药再好,效果也等子零。因此它是一种没有艺术感染力的符号。参阅葛兆光:《论典故——中国古典诗歌中一种特殊意象的分析》,《文学评论》1989年第5期。
    ①关于文章中的用典问题,钱锺书在他后来的著作中明确表达出自己的看法,认为“也许古代诗人不得不用这种方法,把记诵的丰富来补救和掩饰诗情诗意的贫乏,或者把浓厚的‘书卷气’作为应付政治和社会势力的烟幕”,并从社会和艺术两方面来谈论用典之原因。前者认为“在旧社会里,政治的压迫和礼教的束缚剥夺了诗人把某些思想和情感坦白抒写的自由。譬如他对国事朝局的愤慨、在恋爱生活里的感受,常常得指桑骂槐或者移花接木,绕了个湾,借古典来传述。”而后者认为“诗人要使语言有色泽、增添深度、富于暗示力,好去引得读者对诗的内容作更多的寻味,就用些古典成语,仿佛屋子里放些曲屏小几,陈设些古玩书画。”见钱锺书:《宋诗选注》,第48-49页。
    ①参阅杨联芬:《真性情与活人生》。收杨联芬编:《钱锺书评说七十年》,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第5页。
    ②对此,值得参考的代表性观点有:一、散文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钱锺书的散文艺术,通常总是在机锋谈笑之中,在奇辟的比喻中,在丰富的想象中,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那只有他才独有的说法、看法或想法,很难将其思想性与艺术性分开。因为钱先生的思想,总是寓于强烈的艺术语言之中,同概念化八股水火不容。”参阅舒展:《智慧的魅力——读<钱锺书散文>断想》,《博览群书》1997年第11期;二、散文文体:“钱锺书的《写在人生边上》,对既有散文的格式、流程都统统蔑视,它虽是学者小品,却没有酸腐气和霉气。《写在人生边上》熟谙‘家常体’的‘不衫不履得妙’,不咬文嚼字,不在牛角尖里打滚,不四平八稳地踱方步,显示出了一种潇散的气度。这种气度跟作者学贯中西的视野有关。丰富的中西阅历让他的散文具有一种开放性的思维:比如在文体上,他旁征博引,不大注重散文的起承转合,而是想到哪写到哪,遵循的是思维的顺序而不是文章的规范。”参阅范培松,张颖:《钱锺书、杨绛散文比较论》,《文学评论》2010年第5期。
    ①钱锺书:《中国诗与中国画》,《七缀集》(修订本),第3页。
    ②钱锤书:《给朱晓农的信》,未刊。转引自胡范铸著:《钱锺书学术思想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23页。
    ③参阅马丁·海德格尔著:陈嘉映,王庆节合译:《存在与时间》,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第43-48页。
    ④参阅胡范铸著:《钱锺书学术思想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19-21页。
    ⑤参阅季进著:《钱锺书与现代西学》,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第39-43页。
    ①钱锺书:《窗》,《写在人生边上》,上海:开明书店,1941年,第11-12页。下注版本同。
    ②同上书,第13-14页。
    ③钱锺书:《吃饭》,《写在人生边上》,第28、30页。
    ①参阅王依民:《读<写在人生边上>》,《读书》1986年第3期。
    ②The text itself is reduced to a pure embodiment of the author's consciousness:all of its stylistic and semantic aspects are grasped as organic parts of a complex totality, of which the unifying essence is the author's mind. Moreover, we are concerned with the 'deep structures' of this mind, which can be found in recurrent themes and patterns of imagery; and in grasping these we are grasping the way the writer 'lived' his world, the phenomenological relations between himself as subject and the world as object. See Terry Eagleton, Literary Theory:An Introduction (Second Edition), Oxford:Blackwell,1996, p.51.中译本见特雷·伊格尔顿著;伍晓明译:《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57页。
    ③对此有以下观点与看法值得参考:一、“钱锺书对常识进行严格检讨的意旨,要求他打破业已建立起来的意义构架。他所依据和用以迎合读者期望的诸论点,只不过是一种必要的假象而已,这种假象在一个基本上靠近敌意边上的议论范围中引导读者。”参阅胡志德著;张晨译:《钱锺书》,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0年,第131页:二、“钱锺书全部著作都呈现出对中西文化‘宏大叙事’的颠覆和对系统性、中心性的拆解,他的主要著作都体现出破碎、片断的文本形态,具有鲜明的解构性与建构性。”参阅季进著;《钱锺书与现代西学》,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第94-102页。
    ①参阅王岳川著:《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71页。
    ②钱锺书:《写在人生边上·序》。
    ③钱锺书:《论快乐》,《写在人生边上》,第18-19页。
    ④同上书,第22页。
    ①钱锺书:《谈艺录》(补订本),第349页。
    ②参阅王依民:《读<写在人生边上>》,《读书》1986年第3期。
    ③钱锤书:《说笑》,《写在人生边上》,第23-24页。
    ④参阅孔庆东:《真正的幽默是我不幽默——钱锺书<说笑>》。收温儒敏,姜涛编:《北大文学讲堂》,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第246页。
    ⑤钱锺书:《说笑》,《写在人生边上》,第24-25页。
    ⑥同上书,第27页。
    ①钱锤书:《一个偏见》,《写在人生边上》,第48页。
    ②参阅张首映著:《西方二十世纪文论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438页。
    ③参阅喻大翔著:《用生命拥抱文化——中华20世纪学者散文的文化精神》,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第17、34-35页。
    ①参阅同上书,第13-23页;另参范培松:《论四十年代梁实秋、钱锺书和王了一的学者散文》,《文学评论》2008年第1期。
    ②参阅陈平原著:《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以章太炎、胡适之为中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73-285页。
    ③详细内容可参阅陈平原著:《从文人之文到学者之文》,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231页。
    ①钱锺书:《魔鬼夜访钱锺书先生》,《写在人生边上》,第3-5页。
    ②同上书,第6页。
    ③据巴尔特(Roland Barthes)所提出的符号性质和涉及范围颇为广泛。在特定文本的文化语境下,每一实体和虚体都可以是具有独立意义的符号载体,也具有各种符号形成的意义。参阅罗兰·巴尔特著;李幼蒸译:《符号学原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
    ④钱锺书:《魔鬼夜访钱锺书先生》,《写在人生边上》,第8页。
    ①钱锺书:《释文盲》,《写在人生边上》,第55页。
    ②同上书,第56-57页。
    ③同上书,第57页。
    ④同上书,第58页。
    ⑤同上书,第59页。
    ⑥钱锺书:《论文人》,《写在人生边上》,第60、65页。
    ①对此也有批评意见,认为钱锺书总是把自己站在人生外边,从未讲过自己,其具体看法如下:“对理智的过分追求使钱锺书形成了一种俯视的审美观照,在人牛边上执卷欣然独笑而冷眼旁观。他游离于时代的漩涡之外,逸出了文学主潮——这正可解释他的作品何以在风起云涌的年代里显得异类,却在三十年后一个文人焦虑的时代里突然重新开放,但正因此,也可以说他的作品是有一个环境性,在平和敛抑的环境中以理节情才会显得从容不迫,而不像鲁迅的小说那样在任何一个时代和环境中都是火焰般的燃烧。”参阅朱大可等著:《十作家批判书》,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3-24页。
    ②参阅田建民:《幽默观的形象化表述——钱锺书散文<说笑>赏析》,《河北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③参阅柯灵:《钱锺书的风格与魅力——读<围城><人·兽·鬼><写在人生边上>》,《读书》1983年第1期。 ①参阅雷勤风(Christopher G. Rea):《钱锺书的早期创作》,《文艺争鸣》2010年第21期。
    ② For to lampoon intellectuals and writers is not Ch'ien Chung-shu's central concern:it is tather to unfold the perennial drama of ordinary human beings in desperation, vainly seeking escape or attachment. See C.T.Hsia, A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Fiction,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61, p.437.中译本见夏志清著;刘绍铭等译:《中国现代小说史》,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77页。
    ③需要指出的是此用语的使用范畴。“叙述”又称“叙事”,通常用来翻译英文"narrative"一词,但两者之间稍有差别。依本文理解,前者的主要特点在于陈述的“过程”和表述的“方法”,而后者则侧重于写作的表现“形式”或“模式”。本文认为使用前者的概念,有助于解读《人·兽·鬼》及其文本内涵,故此一律使用“叙述”这一用语。
    ④钱锺书:《人·兽·鬼》序,上海:开明书店,1946年。下注版本同。
    ①钱锤书:《谈艺录》(补订本),第320-321页。
    ②参阅赵一凡等主编:《西方文论关键词》,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年版,第339-348页。
    ③参阅浦安迪讲演:《中国叙事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5页。
    ①钱锺书:《上帝的梦》,《人·兽·鬼》,第2页。
    ②同上书,第2-3页。
    ③同上书,第4页。
    ④同上书,第8页。
    ⑤同上书,第20页。
    ①详见鲁迅:《我怎么做起小说来》,《鲁迅全集》第四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27页。
    ②参阅王瑶著:《中国现代文学史论集》(重排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71-72页。
    ③见鲁迅:《我怎么做起小说来》,《鲁迅全集》第四卷,第526页。
    ④参阅张冰著:《陌生化诗学:俄国形式主义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06页。
    ⑤钱锤书:《灵感》,《人·兽·鬼》,第99页。
    ⑥同上。
    ①同上书,第100页。
    ②同上书,第118-119页。
    ①钱锺书:《猫》,《人·兽·鬼》,第24-25页。
    ②参阅罗新河:《论钱锺书的性恶书写》,《文学评论》2011年第1期。
    ③参阅田建民:《钱锺书小说<人·兽·鬼>内容初探》,《河北大学学报》1991年第2期。
    ①见钱锺书:《谈艺录》(补订本),第320页。
    ①据钱锺书在1987年10月14日致舒展书信:“……我不提出‘体系’,因为我以为‘体系’的构成未必由于认识真理的周全,而往往出于追求势力或影响的欲望的强烈。标榜了‘体系’,就可以成立宗派,为懒于独立思考的人提供了依门傍户的方便。祖师解决具体问题的手段,徒子就执行为公式,徒师(孙)就信奉作教条。马克思说:‘我不是马克思主义者’;马克·吐温说:‘耶稣基督如活在今天,他肯定不是基督教徒’;都包含这个道理。拙作《谈艺录》515页-517页,《管锥编》1540页也微示此旨。当然,不提出‘体系’,也一样可能成为宗派;那是防不胜防的,只好尽量不搭空架子,尽其在我罢了。”这是李慎之谈论钱锺书的通信之一,载《财经》杂志2006年第18期信札栏目。
    ①关于这一点,前人的研究和观点有值得借鉴之处,表示对“专论”的学术含量更为看好,也更为精彩。对钱锺书提出了如下看法,认为“钱锺书选择这么一种自由自在的读书及著述的态度,是因作者看透了,自家所治文史,之学,谈不上规划人生、影响世界:而那些冠冕堂皇、体系严密的理论大厦,迟早会坍塌,变成无人光顾的遍地瓦砾。与其如此,不如转而抚摸‘文明的碎片’,从中读出宇宙的奥秘与精义。这种‘坐而论道’的姿态,是作者的自觉选择”,因此“今日学界,对于《谈艺录》《管锥编》的意义,已经有了相当清晰的理解”。参阅陈平原著:《作为学科的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396-400页。
    ②钱锺书:《谈艺录》(补订本),第1页。
    ①钱锤书:《模糊的铜镜》。收《钱锺书散文》,第468页。
    ②同上书,第469页。
    ③参阅李乃清:《钱锺书:苍莽昆仑一代鸿儒》,《南方人物周刊》2011年第17期。
    ④钱锤书:《谈艺录·引言》(补订本)。
    ⑤见钱锤书:《<围城>重印前记》,《围城》,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
    ①钱锺书:《谈艺录·引言》(补订本)。
    ①有研究者将《谈艺录》下编之议论特点归纳为:一、补充上编所论之未备,使之形完而义足;二、深化上编议论之含混,条辨缕析,力求毫厘不爽;三、拓展上编所言之片面不周之处,俾治词章者宽广心胸,开阔视野;四、以上编为依托而提出新见,虽是借题发挥,亦能发人警省;五、删削,凡上编原文之言有冗繁、义无须赘者,尽悉割爱;六、索引。参阅陆文虎:《钱锺书<谈艺录>的文论思想》(下篇),《当代文坛》1988年第6期。
    ②钱锺书:《谈艺录·引言》(补订本)。
    ③参阅周振甫,冀勤编著:《钱锺书<谈艺录>读本·前言》,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
    ①杨绛:《欧洲文学里的中国·前言》,《中国学术》2003年第1期。
    ①钱锤书:《林纾的翻译》,《七缀集》(修订本),第102页。
    ②关于陈衍的生平经历以及他的学术背景,可参阅钱基博著:《现代中国文学史》,第244-264页。
    ③钱锺书:《林纾的翻译》,《七缀集》(修订本),第93页。
    ④同上书,第93-94页。
    ⑤据陈平原的论述,认为“虽然文体家——尤其是新进的文学家,大都转为以白话写作,学术家——即便是受过严格学术训练的留学生,也颇有继续采用文言述学的。如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所标举的先引原文,后以白话解说的方法,虽被后世大多数学者所接纳,但不知不觉中,解说文字不再‘明白如话’,而是略带‘混和散文的朴实与骈文的华美’的文言腔。原因是,倘若正文(白话)的质朴清新与引语(文言)之靡丽奇崛之间落差过大,作者与读者都会感觉不舒服。也许是耳濡目染,古书读多了,落笔为文必定趋于‘雅健’;但也不排除作者意识到此中隔阂,借调整文体来填平鸿沟。因而,研究传统中国的文史学者,大都养成半文半白的述学文体。”参阅陈平原:《分裂的趣味与抵抗的立场——鲁迅的述学文体及其接受》,《文学评论》2005年第5期。
    ①中书君:《近代散文钞》,《新月月刊》第四卷第七期,1933年6月。
    ②钱锤书:《与张君晓峰书》,《国风半月刊》第五卷第一期,1934年7月。
    ①称“然窃谓至精之艺,至高之美,不论文体之雅俗,非好学深思者,勿克心领神会”。见钱锺书:《中国文学小史序论》,《国风半月刊》第三卷第八期,1933年10月。
    ②钱锺书:《与张君晓峰书》,《国风半月刊》第五卷第一期,1934年7月。
    ③见钱锺书:《中国诗与中国画》,《七缀集》(修订本),第2页。
    ④在此不妨参考一下,另有研究者指出,钱锺书在文言白话之中似乎偏重于“延承”,忽视了“通变”的可能,忽视了以白话为载体来吸收文言和以文言为载体并扩张弹性这二者之间质的差异。这无疑对他的述学有着极大影响和限制。参阅舒炜:《<谈艺录>的内在思路与隐含问题》,《当代作家评论》1994年第4期。
    ⑤中书君:《论复古》,《大公报》,1934年10月17日。
    ⑥同上。
    ①参阅舒展:《读钱锺书札记——作者为何用文言著述》。收舒展著:《直立的人》,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29页。
    ②钱锺书:《谈艺录》(补订本),第1页。
    ③同上书,第195-196页。
    ④钱锺书:《中国诗与中国画》,《七缀集》(修订本),第7页。
    ①杨绛:《钱锺书对<钱锺书集>的态度》(代序)。见《钱锺书集》三联书店2001年版。
    ②参阅周振甫:《钱锺书<谈艺录>补订本的文艺论》。收周振甫著:《周振甫讲<管锥编><谈艺录>》,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202页。
    ③详见周振甫,冀勤编著:《钱锺书<谈艺录>读本》,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
    ④详见陈子谦著:《钱学论》(修订版),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585、616、655页。
    ①详见东亚出版人会议主编:《当代东亚人文经典100》,台北:联经,2011年,第165-168页。
    ②开明书店初版新书三十七年四五六月份栏目介绍《谈艺录》,载《国文月刊》第七十期,1948年8月。
    ③钱锺书:《谈艺录》(补订本),第2页。
    ①同上书,第1-2页。
    ②在《文章辨体序说·诸儒总论作文法》中称:“文章以体制为先,精工次之。失其体制,虽浮声切响,抽黄对白,极其精工,不可谓之文矣。”参阅吴纳,徐师曾著;于北山,罗根泽校点:《文章辨休序说·文体明辨序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第14页。
    ③钱锤书:《宋诗选注·序》,第13页。
    ④钱锺书:《中国文学小史序论》,《国风半月刊》第三卷第八期,1933年10月。
    ⑤钱锤书:《谈艺录》(补订本),第5页。
    ⑥参阅王水照,内山精也:《关于<宋诗选注>的对话》,《文史知识》1989年第5期。
    ⑦这是指《管锥编》的写作环境和治学方法。具体来说,清代乾嘉学派在令人窒息的文字狱环境中创造了学术的辉煌,追求实证精神;两百年后,历经“文革”劫难,钱锺书用同样的方法撰著《管锥编》。参阅李乃清:《钱锤书:苍莽昆仑一代鸿儒》,《南方人物周刊》2011年第17期。
    ⑧这一点可以从以下资料中得到印证:“才情学识谁兼具,新旧中西子竟通。大器能成由早慧,人谋有补赖天工。源深顾赵传家业,气胜苏黄振国风。悲剧终场吾事了,交期两世许心同。”见吴宓:《赋赠钱君锤书即题中书 君诗初刊》。见吴宓著:《吴宓诗集》卷十三,上海:中华书局,1935年:又见吴宓著;吴学昭整理:《吴宓诗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287页。
    ①钱锺书:《谈艺录》(补订本),第346页。
    ②参见周振甫,冀勤编著:《钱锺书<谈艺录>读本》,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4-6页。
    ③参阅陈平原:《现代中国的述学文体——以“引经据典”为中心》,《文学评论》2001年第4期。
    ④参阅季进著:《钱锺书与现代西学》,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第34页。
    ①所谓“以诗为史”的观念,蕴含着在诗歌阅读中另辟通往历史的蹊径。通过对诗中的比兴等修辞手法及典故、词义的训释来阅读诗人如何在诗中传达对重大现实事件的看法,使得“诗史”说慢慢地拓展出一些抒情传统所无法笼罩的内容。这就是延续白居易为代表的诗歌忠实记录外在世界的观念,这个观念在宋代“诗史”说中已得到讨论,到清初发展到极致。诗歌由此成为“史料”,而写作诗歌就是为了保存“历史”,从而形成一套娴熟运用于诗歌阅读并服务于历史学的“诗史互证”的方法,这种研究方法经过近代学者刘师培、邓之诚、陈寅恪等人的发挥,至今仍广泛而又深刻地影响着学术界。参阅张晖:《中国的“诗史”传统》,《读书》2012年第9期。
    ②最有代表性、最典型的例子应该是钱锤书与陈寅恪对“诗史”的论争。钱锺书强调“诗史”有别,着重考虑的是作为“文学”的古诗,而陈寅恪的出发点则不同。陈氏在《吾国学术之现状及清华之职责》(原载1931年5月《国立清华大学二十周年纪念刊》)一文中称:“然其心意中有一共同的观念。即国可亡。而史不可灭。今日国虽幸存。而国史已失其正统。若起先民于地下。其感慨如何?”可见,陈寅恪立足于史学家的立场以治史者的姿态,执着地追求“重证据”、“重事实”的历史意识,并用“诗史互证”的方法从事文史研究。
    ③如郭绍虞的看法与钱锺书基本上是一致的。郭氏在《杜诗镜铨·前言》中指出:“大抵自诗史之说兴,而注杜者遂多附会史事之论;自杜诗无一字无来处之说兴,而注杜者遂又多征引典实之作。杜诗反映了当时的现实,以史证诗,当然无可非议,但强加附会,则失之凿,甚至捏造史实,则更近于妄。”见杨伦笺注:《杜诗镜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2年。
    ④钱锺书:《谈艺录》(补订本),第36页。
    ⑤同上书,第38页。
    ①钱锺书:《宋诗选注·序》,第3-4页。
    ②钱锺书:《读<拉奥孔>》,《七缀集》(修订本),第55页。
    ①钱锺书:《中国固有的文学批评的一个特点》,《文学杂志》第一卷第四期,1937年8月。
    ②又如“‘文如其人’,老生常谈,而亦谈何容易哉!虽然,观文章固未能灼见作者平生为人行事之‘真’,却颇足征其可为、愿为何如人,与夫其自负为及欲人视己为何如人。”见钱锺书:《管锥编》,第1388-1389页。
    ③钱锺书:《谈艺录》(补订本),第162页。
    ④同上书,第162-163页。
    ⑤同上书,第165页。
    ⑥同上书,第163-164页。
    ①关于这一点,可参阅钱锺书写于1978年9月5日在意大利米兰举行的欧洲汉学家第二十六次学术会议上的讲稿《古典文学研究在现代中国》。此文原载1979年《了解现代中国》(Understanding Modern China),欧洲汉学会二十六届年会会刊(罗马版);又载1979年9月《明报月刊》第十四卷第九期;并收钱锺书研究编辑委员会编:《钱锺书研究》第二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第4-8页。
    ②钱锤书:《谈艺录》(补订本),第79页。
    ③同上书,第389-390页。
    ①同上书,第5页。
    ②同上书,第346页。
    ①参阅周振甫:《鉴赏的典范——<谈艺录>论李贺诗》。收陆文虎编:《钱锺书研究采辑》(一),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年,第77-92页。
    ②钱锺书:《管锥编》,第171页。
    ③钱锺书:《谈艺录》(补订本),第42页。
    ④在语言运用的层面上,周振甫将它区别开来,指出实用性的修辞学在语言运用上要求简明、准确、平实,使人读了十分明确;而文艺性的修辞学在语言运用上要求形象、具体、鲜明、生动,塑造出艺术形象来感染读者,因而较多地运用比喻、夸张、摹状、比拟、婉曲、反复、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更多地运用修辞格,适用于诗歌、 小说、戏剧、散文等文学作品。参见周振甫著:《中国修辞学史·前言》,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第1页。
    ①钱锺书:《谈艺录》(补订本),第42页。
    ②钱锺书:《通感》,《七缀集》(修订本),第65页。
    ③钱锺书:《谈艺录》(补订本),第45页。
    ④同上书,第46页。
    ①同上书,第51页。
    ②同上书,第61页。
    ③同上书,第60页。
    ④参阅周振甫,冀勤编著:《钱锺书<谈艺录>读本》,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93-94页。
    ⑤钱锺书:《谈艺录》(补订本),第60页。
    ⑥参阅李清良:《钱锺书“阐释循环”论辨析》,《文学评论》2007年第2期。
    ⑦钱锺书:《谈艺录》(补订本),第243页。
    ①同上书,第346页。
    ②譬如有研究者认为“读《淡艺录》最大的问题是难以读懂,难以理解,非有高深的学问将难以领会其妙处。看来,钱锺书尚未充分考虑到读者的阅读和能否接受的问题,在这点上缺乏点接受意识、读者意识。且不说它采用文雅的文言文的形式,就其内容来说,由于大量地用典和不厌其烦地引文,有时甚至是偏僻的典故和生冷的引文,更使读者难以理解。从这点来看,作者有卖弄知识,掉书袋之嫌。这使原本三言两语就可以说清楚的问题变得繁琐和复杂多端,更给读者的阅读带来极大的障碍。”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参见王卫平著:《东方睿智学人——钱锺书的独特个性与魅力》,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79页。
    ①钱锺书:《谈艺录》(补订本),第302-304页。
    ②钱锺书:《古典文学研究在现代中国》,1978年9月5日。
    ①见夏承焘著:《夏承焘集》第六册,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671页。
    ①见杨绛著:《记钱锺书与<围城>》,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7贞。
    ②见傅杰:《余英时时隔十年谈钱锺书》,载《东方早报》2008年5月25日。
    ①对此,有关研究者认为《围城》聚集了各具面目的典型角色近七十人,使作家得以无拘无束地挥洒着那种“贯穿经传”、“驰骋古今”、“融汇中西”的讽刺笔墨,妙喻数百,连翩而至。参阅杨义著:《中国现代小说史》第三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第484页。
    ②参阅王卫平著:《东方睿智学人——钱锺书的独特个性与魅力》,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24-25页。
    ③钱锤书:《诗可以怨》,《七缀集》(修订本),第133页。
    ①参阅胡志德著;张晨译:《钱锺书》,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0年,第51-52页。
    ②有关研究者将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企图通过自己办报办刊来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人;二是在专业之外对政治怀有浓厚兴趣并试图在具体的政治运作中扮演某种角色的人;三是对政治完全看透而钟情于学术的人。尤其第三种人是看透政治并厌恶政治,他们对于政治绝非不关心,但这种关心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完全退入内心,对政治冷眼旁观;一种是把对政治的理解融入到自己所选择的专业中,当然他们不是借学术来抒发对政治的不满,而是从内心深处对政治存有一种戒心。于是认为钱锺书就属这类人。参阅谢泳著:《逝去的年代:中国自由知识分子的命运》,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年,第99、387-388页。
    ③见水晶:《侍钱“抛书”杂记——两晤钱锺书先生》,载《明报月刊》1979年第十四卷第七期。
    ④见郑朝宗:《但开风气不为师》,《读书》1983年第1期。
    ⑤据研究者介绍,此人曾收到钱锺书的一首旧体诗,认为这首诗中体现了钱氏自己的内在原则,其诗云:“寻诗争似诗寻我,伫兴追捕事不同。巫峡猿声山吐月,灞桥驴背雪因风。兰通得处宜三上,酒熟钓来复一中。五合好参虔礼谱,偶然欲作最能工。”这首诗后来收录在由叶元章、徐通翰编的《中国当代诗词选》。相关内容参阅方丹:《我所认识的钱锺书》,载《明报月刊》1979年第十四卷第八期。
    ⑥见郑朝宗:《钱学二题》,《厦门大学学报》1988年第3期。
    ⑦详见杨绛著:《干校六记》,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1年,第64页。
    ①具体可参见导言第二节。
    ②见杨绛著:《干校六记》,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1年,第64页。
    ③当时的学界围绕着各种问题对此展开了争论。纵观相关争论,前者的主要焦点是关于选诗的标准——即钱锤书所提出的“六不选”原则(详见钱锤书:《宋诗选注·序》,第24页)、注释的规范问题,以及著作的理论性与否等;后者则在于著作虽然文字、内容及其文化内涵艰深,但其研究深度不够,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问题意识等。
    ④钱锺书:《模糊的铜镜》。收《钱锺书散文》,第468页。
    ⑤据杨绛回忆:“《管锥编》是干校回来后动笔的,在这间办公室内完成初稿,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产物。有人责备作者不用白话而用文言,不用浅易的文言,而用艰深的文言。当时,不同年龄的各式红卫兵,正逞威横行。锺书干脆叫他们看不懂。他不过是争取说话的自由而已,他不用炫耀学问。”见杨绛著:《我们仨》,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第154-155页。
    ①钱锺书:《模糊的铜镜》。收《钱锺书散文》,第468页。
    ②见牟晓朋,范旭仑编:《记钱锺书先牛》,大连:大连出版社,1995年,第100页。
    ③钱锺书:《<干校六记>小引》,《读书》1981年第9期;又收杨绛著:《干校六记》,北京:牛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1年。
    ④据研究者介绍,《管锥编》征引中外典籍达五千余种的巨著的完成。见何开四:《钱锺书美学思想的历史演进》。收郑朝宗编:《<管锥编>研究论文集》,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04页。
    ⑤参阅张文江著:《营造巴比塔的智者:钱锺书传》,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第113-114页。
    ⑥钱锺书:《读<拉奥孔>》,《七缀集》(修订本),第34页。
    ⑦如钱锺书所述:“历史上很多——现在就也不少——这种不很合理的事例,更确切地说,很不合学者们的理想和理论的事例。这些都显示休谟所指出的,‘是这样’(is)和‘应该怎样’(ought)两者老合不拢。在历史过程里,事物的发生和发展往往跟我们闹别扭,恶作剧,推翻了我们定下的铁案,涂抹了我们画出的蓝图,给我们的不透风、不漏水的严密理论系统搠上大大小小的窟窿。”见钱锺书:《汉译第一首英语诗<人生颂>及有关二三事》,《七缀集》(修订本),第159页。
    ⑧参阅龚刚著:《钱锺书:爱智者的逍遥》,北京:文津出版社,2005年,第158页。
    ②参阅陈思和:《关于<围城>汇校本》。收陈思和著:《羊骚与猴骚:陈思和随笔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16页。
    ③是指2006年6月由国学网、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等主办,评选出“中国二十世纪十大国学大师”,据相关信息,按投票数排列先后顺序为:王国维、钱锺书、胡适、鲁迅、梁启超、蔡元培、章太炎、陈寅恪、郭沫若、冯友兰等十人。
    ④下面与此有关的观点值得我们借鉴,如下所述:“‘钱锺书神话’已经退潮,并学界尚未来得及认真思考。”但却认为“总有一天,这个‘神话’的产生于转移,会被作为衡量世纪之交中国思想文化界的‘晴雨表’来认真考察。”参阅陈平原著:《当代中国人文观察》(增订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93页。
    ①参阅陈平原:《学术史研究随想》。收陈平原,王守常,汪晖主编:《学人》第一辑,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1年年,第2页。
    ②譬如《熊十力陈寅恪钱锺书阐释思想研究》(李清良著,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鲁迅钱锺书平行论》(刘玉凯著,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1998年)和《鲁迅钱锺书文学比较论》(隋清娥著,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等研究专著。前者从学科专业、知识背景和年龄层次等三个典型个案分别对熊十力、陈寅恪、钱锺书的阐释思想进行专门探讨和比较研究(详见《熊十力陈寅恪钱锺书阐释思想研究·自序》,第2页);后者则从文化影响的角度和他们的文学成就进行比较研究,通过借用钱锺书的观点和材料来论鲁迅,也用鲁迅的材料反证钱锺书(详见《鲁迅钱锺书平行论·自序》,第10页)。
    ①钱锺书:《管锥编》,第224页。
    《大公报》
    《光华大学半月刊》
    《国风半月刊》
    《国风月刊》
    《国立清华大学二十周年纪念刊》
    《国文月刊》
    《国专月刊》
    《河南》
    《横眉小辑》
    《青鹤》
    《清华周刊》
    《世界半月刊》
    《天下月刊》(T'ien Hsia Monthly)
    《同代人文艺丛刊》
    《图书季刊》(Quarterly Bulletin of Chinese Bibliography)
    《文学杂志》
    《文艺复兴》
    《文艺先锋》
    《小说》
    《小说世界》
    《新语半月刊》
    《新月月刊》
    《学文月刊》
    《责善半月刊》
    《中国年鉴》(The Chinese Year Book)
    《中国评论周报》(The China Critic)
    《自立晚报》
    钱锺书:《写在人生边上》,上海:开明书店,1941年。
    钱锺书:《人·兽·鬼》,上海:开明书店,1946年。
    钱锺书:《围城》,上海:晨光出版公司,1947年。
    钱锺书:《谈艺录》,上海:开明书店,1948年。
    钱锺书:《宋诗选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
    钱锺书:《管锥编》,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钱锺书:《旧文四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钱锺书:《围城》,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
    钱锺书:《也是集》,香港:广角镜出版社,1984年。
    钱锺书:《谈艺录》(补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钱锤书:《七缀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钱锺书:《写在人生边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钱锺书:《七缀集》(修订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钱锺书:《槐聚诗存》,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年。
    钱锺书:《石语》,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钱锺书著;舒展选编:《钱锺书论学文选》(共六卷),广州:花城出版社,1990年。
    钱锺书著;胥智芬汇校:《<围城>汇校本》,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1年。
    钱锺书:《钱锺书散文》,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
    钱锺书:《钱锺书集》①,北京:牛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钱锺书:《钱锺书手稿集·容安馆札记》,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钱锺书:《钱锺书英文文集》,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年。
    蔡元培等著:《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论集》,上海:良友复兴图书公司,1940年。
    陈衍著;黄曾樾辑:《陈石遗先生谈艺录》(聚珍仿宋版),上海:中华书局,1931年。
    陈衍撰;陈步编:《陈石遗集》(上、中、下),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
    陈衍编辑:《近代诗钞》,上海:商务印书馆,1923年。
    陈柱著:《中国散文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
    李宣龚著;黄曙辉点校:《李宣龚诗文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鲁迅著:《鲁迅全集》第四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钱基博著:《现代中国文学史》,长沙:岳麓书社,1986年。
    钱基博著:《中国文学史》(全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钱穆著:《国学概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年。
    钱穆著:《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长沙:岳麓书社,1986年。
    钱仲联著:《梦苕庵清代文学论集》,济南:齐鲁书社,1983年。
    钱仲联著:《梦苕盒论集》,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钱仲联编校:《陈衍诗论合集》(上、下),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
    沈增植著;钱仲联校注:《沈增植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
    王国维著:《宋元戏曲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
    王国维著:《静庵文集》,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
    王栻主编:《严复集》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吴宓著:《吴宓诗集》,上海:中华书局,1935年。
    吴宓著;吴学昭整理:《吴宓日记》第五册(1930-1933),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
    夏承焘著:《夏承焘集》第六册,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
    杨绛著:《干校六记》,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1年。
    杨绛著:《记钱锺书与<围城>》,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
    杨绛著:《我们仨》,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
    杨伦笺注:《杜诗镜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2年。
    叶圣陶编:《开明书店二十周年纪念文集》,上海:开明书店,1947年。
    张中行著:《流年碎影》,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赵景深编:《文学概论讲话》,上海:北新书局,1933年。
    郑孝胥著;劳祖德整理:《郑孝胥日记》第五册,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编辑:《罗家伦先生文存》(附编——师友函札),台北:国民党党史会,1996年。
    朱乔森编:《朱自清全集》第九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
    蔡田明著;周振甫审读:《<管锥编>述说》,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0年。
    沉冰主编:《不一样的记忆:与钱锺书在一起》,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1999年。
    陈子谦著:《钱学论》(修订版),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4年。
    陈子谦著:《论钱锺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丁伟志主编:《钱锺书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
    丁伟志主编:《钱锺书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10年。
    冯之祥编:《钱锺书研究集刊》第一辑,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
    冯之祥编:《钱锺书研究集刊》第二辑,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
    冯之祥编:《钱锺书研究集刊》第三辑,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
    高万云著:《钱锺书修辞学思想演绎》,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
    龚刚著:《钱锺书:爱智者的逍遥》,北京:文津出版社,2005年。
    胡范铸著:《钱锺书学术思想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
    胡志德著;张晨译:《钱锺书》,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0年。
    季进著:《钱锺书与现代西学》,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
    孔庆茂著:《钱锺书传》,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2年。
    李洪岩著:《智者的心路历程——钱锺书的生平与学术》,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
    李洪岩著:《钱锺书与近代学人》,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
    李洪岩,范旭仑编:《钱锺书评论》(卷一),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年。
    李洪岩,范旭仑编:《为钱锺书声辩》,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
    李明生等编:《文化昆仑:钱锺书其人其文》,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
    李清良著:《熊十力陈寅恪钱锺书阐释思想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林耀椿著:《钱锺书与书的世界》,台北:秀威资讯科技,2007年。
    刘桂秋著:《无锡时期的钱基博与钱锺书》,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
    刘梦芙著:《二钱诗学之研究》,合肥:黄山书社,2007年。
    刘玉凯著:《鲁迅钱锺书平行论》,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1998年。
    陆文虎著:《“围城”内外——钱锺书的文学世界》,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4年。
    陆文虎编:《钱锺书研究采辑》(一),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年。
    陆文虎编:《钱锺书研究采辑》(二),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
    牟晓朋,范旭仑编:《记钱锺书先生》,大连:大连出版社,1995年。
    钱锺书研究编辑委员会编:《钱锺书研究》第一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年。
    钱锺书研究编辑委员会编:《钱锺书研究》第二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
    钱锺书研究编辑委员会编:《钱锺书研究》第三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
    汤晏著:《一代才子钱锺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汤溢泽著:《透视钱锺书》,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
    汤溢泽编:《钱锺书<围城>批判》,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
    田蕙兰,马光裕,陈珂玉选编:《钱锺书杨绛研究资料集》,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王卫平著:《东方睿智学人——钱锺书的独特个性与魅力》,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
    吴泰昌著:《我认识的钱锺书》,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年。
    杨联芬编:《钱锺书评说七十年》,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
    于德英著:《“隔”与“不隔”的循环:钱锺书“化境”论的再阐释》,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
    臧克和著:《钱锺书与中国文化精神》,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3年。
    张文江著:《营造巴比塔的智者:钱锺书传》,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
    郑朝宗编:《<管锥编>研究论文集》,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年。
    周锦著:《<围城>研究》,台北:成文出版社,1980年。
    周振甫著:《周振甫讲<管锥编><谈艺录>》,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
    周振甫,冀勤编著:《钱锺书<谈艺录>读本》,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
    阿尔贝·蒂博代著;赵坚译;郭宏安校:《六说文学批评》,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
    常州市政协学习与文史委员会编:《常州文史资料》第十九辑,《常州名人传记》(七)2004年。
    陈平原著:《从文人之文到学者之文》,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
    陈平原著:《当年游侠人——现代中国的文人与学者》,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
    陈平原著:《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陈平原著:《中国散文小说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陈平原著:《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以章太炎、胡适之为中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陈平原著:《当代中国人文观察》(增订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陈平原著:《作为学科的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陈平原,王守常,汪晖主编:《学人》第一辑,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1年。
    陈庆元著:《文学:地域的观照》,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
    陈思和著:《马蹄声声碎》,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
    陈思和著:《羊骚与猴骚:陈思和随笔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蒂费纳·萨莫瓦约著;邵炜译:《互文性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
    东亚出版人会议主编:《当代东亚人文经典100》,台北:联经,2011年。
    傅宏星编著:《钱基博年谱》,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郭志刚著:《中国现代文学漫话》,北京:知识出版社,1988年。
    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第一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
    蒋寅著:《学术的年轮》,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
    蒋寅,张伯伟主编:《中国诗学》第七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
    鲲西著:《三月书窗》,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7年。
    林庆彰主编:《国际汉学论丛》第一辑,台北:乐学书局,1999年。
    刘东主编:《中国学术》第十三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刘小枫选编:《接受美学译文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
    罗兰·巴尔特著;李幼蒸译:《符号学原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
    罗兰·巴特著;屠友祥译:《文之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马丁·海德格尔著:陈嘉映,王庆节合译:《存在与时间》,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
    潘耀明著:《当代大陆作家风貌》,台北:远景出版公司,1990年。
    浦安迪讲演:《中国叙事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任继愈编:《国际汉学》第11辑,郑州:大象出版社,2004年。
    赛义德著;单德兴译:《知识分子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
    司马长风著:《中国新文学史》上卷,香港:昭明出版社,1975年。
    司马长风著:《中国新文学史》中卷,香港:昭明出版社,1976年。
    司马长风著:《中国新文学史》下卷,香港:昭明出版社,1978年。
    舒展著:《直立的人》,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
    唐弢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简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
    特雷·伊格尔顿著;伍晓明译:《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王瑶著:《中国现代文学史论集》(重排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王玉德主编:《钱基博学术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王岳川著:《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
    温儒敏著:《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
    温儒敏,姜涛编:《北大文学讲堂》,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
    吴纳,徐师曾著;于北山,罗根泽校点:《文章辨体序说·文体明辨序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
    夏志清著:《新文学的传统》,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79年。
    夏志清著;刘绍铭等译:《中国现代小说史》,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1年。
    夏晓虹,王风等著:《文学语言与文章体式——从晚清到“五四”》,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年。
    谢泳著:《逝去的年代:中国自由知识分子的命运》,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年。
    徐葆耕著:《释古与清华学派》,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年。
    杨义著:《中国现代小说史》第三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
    叶嘉莹著:《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2年。
    喻大翔著:《用生命拥抱文化——中华20世纪学者散文的文化精神》,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
    张冰著:《陌生化诗学:俄国形式主义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张隆溪著:冯川译:《道与逻各斯》,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
    张首映著:《西方二十世纪文论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郑朝宗著:《海夫文存》,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4年。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福建省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福建文史资料》第三十一辑,1993年。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编:《回望三十年——我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访美代表团著:《访美观感》,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
    朱大可等著:《十作家批判书》,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C.T.Hsia, A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Fiction,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61.
    Edward W. Said, Representations of the Intellectual, New York:Pantheon Books,1994.
    Graham Allen, Intertextuality, New York:Routledge,2000.
    Longxi Zhang, The Tao and the Logos:Literary Hermeneutics, East and West,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92.
    Roland Barthes, The Pleasure of the Text, trans., Richard Miller, New York:Hill and Wang,1975.
    Terry Eagleton, Literary Theory:An Introduction (Second Edition), Oxford:Blackwell,1996.
    Wolfgang Iser, The Implied Reader, Baltimore and London: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74.
    阿兰·帕诺伯著;燕汉生译:《钱锺书的作品在法国》,《编译参考》1987年第6期。
    卞孝萱:《钱锤书冒效鲁诗案——兼论<围城>人物董斜川及其他》,《中华文史论丛》2006年第4期。
    陈福康:《代取的书名》(外一篇),《博览群书》2009年第6期。
    陈平原:《现代中国的述学文体——以“引经据典”为中心》,《文学评论》2001年第4期。
    陈平原:《分裂的趣味与抵抗的立场——鲁迅的述学文体及其接受》,《文学评论》2005年第5期。
    陈平原:《如何“述学”,什么“文体”——“学术规范与研究方法”引言》,《文史知识》 2012年第11期。
    陈世雄:《郑朝宗与“钱学”研究》,《文艺理论与批评》1995年第2期。
    陈子谦:《试论钱锺书“以实涵虚”的文艺批评》,《文学评论丛刊》1982年第14辑。
    陈子谦:《试论<管锥编>文艺批评的“一与不一”哲学》,《中国社会科学》1983年第6期。
    陈子谦:《<谈艺录·序言>笺释》,《文学遗产》1990年第4期。
    陈子谦:《<围城>主题的深层意蕴》,《贵州大学学报》1994年第3期。
    程亚林:《由衷的忏悔》,《读书》2002年第12期。
    范培松:《论四十年代梁实秋、钱锺书和王了一的学者散文》,《文学评论》2008年第1期。
    范培松,张颖:《钱锺书、杨绛散文比较论》,《文学评论》2010年第5期。
    方丹:《我所认识的钱锺书》,《明报月刊》1979年第十四卷第八期。
    傅杰:《余英时时隔十年谈钱锺书》,《东方早报》2008年5月25日。
    葛兆光:《论典故——中国古典诗歌中一种特殊意象的分析》,《文学评论》1989年第5期。
    龚刚:《会通与新变:钱锺书文学学术述略》,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1年。
    胡志德著;李昂译:《寻找钱锺书》,《文艺争鸣》2010年第21期。
    黄克:《龙的飞舞——钱锺书先生和他的<谈艺录>》,《人民日报》(海外版)1985年10月9日。
    黄维梁策划:《钱锺书专辑》,《联合文学》1989年第五卷第六期。
    季进:《论钱锺书著作的话语空间》,《文学评论》2000年第2期。
    蒋寅:《<谈艺录>的启示》,《文学遗产》1990年第4期。
    靳新来,彭松:《海外钱锺书文学研究的维度与启示》,《文学评论》2010年第5期。
    柯灵:《钱锺书的风格与魅力——读<围城><人·兽·鬼><写在人生边上>》,《读书》1983年第1期。
    柯灵:《促膝闲话锺书君》,《读书》1989年第3期。
    雷勤风(Christopher G. Rea):《钱锺书的早期创作》,《文艺争鸣》2010年第21期。
    李重逖:《一次苏州之行》,《读书》2004年第1期。
    李洪岩,毕务芳:《论钱锺书先生古典文学研究的特征与贡献》,《文学遗产》1990年第2期。
    李健吾:《重读(围城>》,《文艺报》1981年第3期。
    黎兰:《钱锺书与前期海德格尔》,《厦门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
    李乃清:《钱锺书:苍莽昆仑一代鸿儒》,《南方人物周刊》2011年第17期。
    李清良:《钱锺书“阐释循环”论辨析》,《文学评论》2007年第2期。
    李慎之:《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送别钱锺书先生》,《新民晚报》1998年12月29、30日。
    李小兰:《钱锺书批评文体的立与破——兼谈其批评文体的当代价值》,《长江学术》2010年第2期。
    连燕堂:《读<宋诗选注>》,《读书》1980年第8期。
    林耀椿:《钱锺书在台湾》,《中国文哲研究通讯》1995年第五卷第四期。
    刘敏如:《评<宋诗选注>》,《读书》1958年第2期。
    刘士林:《20世纪中国学人之诗研究》,《中华读书报》2004年4月21日。
    刘阳:《以言去言:钱锺书文论形态的范式奥蕴》,《文艺理论研究》2004年第5期。
    刘再复:《当代人文学术批评家的崛起与写作》,《读书》2011年第5期。
    卢康华: 《“从未标榜过这个名称”——缅怀钱锺书先生》,《中国比较文学》1999年第2期。
    陆文虎:《钱锺书<谈艺录>的文论思想》(上篇),《当代文坛》1988年第5期。
    陆文虎:《钱锺书<谈艺录>的文论思想》(下篇),《当代文坛》1988年第6期。
    陆文虎:《钱锺书<宋诗选注·序>的文论思想》,《当代文坛》1992年第1期。
    陆文虎:《再创世的寓言——读钱锺书的<上帝的梦>》,《小说评论》1992年第4期。
    罗新河:《论钱锺书的性恶书写》,《文学评论》2011年第1期。
    孟令玲:《钱锺书的<宋诗选注>》,《文学评论》1980年第6期。
    敏泽:《论钱学的基本精神和历史贡献——纪念钱锺书先生》,《文学评论》1999年第3期。
    钱碧湘:《钱锺书散论尼采》,《文学评论》2007年第4期。
    秦海鹰:《互文性理论的缘起与流变》,《外国文学评论》2004年第3期。
    舒建华:《论钱锺书的文学创作》,《文学评论》1997年第6期。
    舒炜:《<谈艺录>的内在思路与隐含问题》,《当代作家评论》1994年第4期。
    舒展:《“落索身名免谤增”——钱锺书谢绝龙喻》,《人民日报》1986年3月27日。
    舒展:《文化昆仑——钱锺书——关于刻不容缓研究钱锺书的一封信》,《随笔》1986年第5期。
    舒展:《智慧的魅力——读<钱锺书散文>断想》,《博览群书》1997年第11期。
    水晶:《侍钱“抛书”杂记——两晤钱锺书先生》,《明报月刊》1979年第十四卷第七期。
    唐弢:《四十年代中期的上海文学》,《文学评论》1982年第3期。
    田建民:《钱锺书小说<人·兽·鬼>内容初探》,《河北大学学报》1991年第2期。
    田建民:《钱锺书早期衡文观研究》,《河北学刊》1998年第2期。
    田建民:《论钱锺书的幽默观》,《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田建民:《幽默观的形象化表述——钱锺书散文<说笑>赏析》,《河北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田建民:《站在中西文化碰撞的平台上与西方人对话——钱锺书英文论著初探》,《文学评 论》2004年第2期。
    王彬彬:《比喻砌成的<围城>——钱锺书对比喻的研究与运用》,《小说评论》2003年第6期。
    王培军:《钱锺书小说里的几个故典》,《书屋》2007年第11期。
    王水照,内山精也:《关于<宋诗选注>的对话》,《文史知识》1989年第5期。
    王卫平:《<围城>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精神联结》,《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6年第2期。
    王晓华,葛红兵,姚新勇:《对话“钱锺书热”:世纪末的人文神话》,《中国青年研究》1997年第2期。
    王依民:《读<写在人生边上>》,《读书》1986年第3期。
    温儒敏:《<围城>的三层意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9年第1期。
    吴福辉:《戴上枷锁的笑——关于中国现代讽刺小说的一个提纲》,《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0年第4期。
    吴忠匡:《记钱锺书先生》,《随笔》1988年第4期。
    解志熙:《人生的困境与存在的勇气——论<围城>的现代性》,《文学评论》1989年第5期。
    杨绛:《吴宓先生与钱锺书》,《读书》1998年第6期。
    杨义:《钱锺书与现代中国学术》,《甘肃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翟学伟:《<围城>中的知识分子与知识分子的“围城”》,《南京大学学报》1996年第2期。
    张晖:《中国的“诗史”传统》,《读书》2012年第9期。
    张隆溪:《钱锺书谈比较文学与“文学比较”》,《读书》1981年第10期。
    张清华:《启蒙神话的坍塌和殖民文化的反讽——<围城>主题与文化策略新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5年第4期。
    张蔚星:《说一说钱学》,《中华读书报》1996年6月19日。
    张纹华:《三联书店<谈艺录>之版本得失》,《中国图书评论》2010年第4期。
    郑朝宗:《研究古代文艺批评方法论上的一种范例》,《文学评论》1980年第6期。
    郑朝宗:《但开风气不为师》,《读书》1983年第1期。
    郑朝宗:《再论文艺批评的一种方法——读<谈艺录>(补订本)》,《文学评论》1986年第3期。
    郑朝宗:《<管锥编>作者的自白》,《人民日报》1987年3月16日。
    郑朝宗:《钱学二题》,《厦门大学学报》1988年第3期。
    郑文林:《钱锺书先生的最后一书》,《中华读书报》2008年8月6日。
    周洪宙:《肝胆相照两昆仑——钱基博与钱锺书》,《武汉文史资料》2003年第3期。
    《“鲁迅与中外文化”学术讨论会在京召开》,《文学报》1986年10月23日。
    《尽其在我,不惟体系》,《财经》2006年第18期。
    《钱锺书:风华绝代的幽默才子》,《北方周末报》2010年11月25日。
    钱锺书著;李鸿镇译:《<谈艺录>翻译》(1),《中国语文学》1989年第16辑。
    钱锺书著;李鸿镇译:《<谈艺录>翻译》(2),《中国语文学》1990年第17辑。
    钱锺书著;李鸿镇译:《<谈艺录>翻译》(3),《中国语文学》1990年第18辑。
    钱锺书著;李鸿镇译:《<谈艺录>翻译》(4),《中国语文学》1991年第19辑。
    钱锺书著;李鸿镇译:《<谈艺录>翻译》(5),《中语中文学》1989年第13辑。
    钱锺书著;李鸿镇译:《<谈艺录>翻译》(6),《中国语文学》1992年第20辑。
    钱锺书著;李鸿镇译:《<谈艺录>翻译》(7),《中国语文学》1993年第21辑。
    钱锺书著;李鸿镇译:《<谈艺录>翻译》(8),《中国语文学》1993年第22辑。
    钱锺书著;李鸿镇译:《<谈艺录>翻译》(9),《中国语文学》1994年第23辑。
    钱锺书著;李鸿镇译:《<谈艺录>翻译》(10),《中国语文学》1995年第26辑。
    钱锺书著;李鸿镇译:《<谈艺录>翻译》(11),《中国语文学》1996年第27辑。
    钱锺书著;李鸿镇译:《<谈艺录>翻译》(12),《中国语文学》1996年第28辑。
    钱锺书著;李鸿镇译:《<谈艺录>翻译》(13),《中国语文学》1997年第29辑。
    钱锺书著;李鸿镇译:《<谈艺录>翻译》(14),《中国语文学》1997年第30辑。
    钱锺书著;李鸿镇译:《<谈艺录>翻译》(15),《中国语文学》1998年第31辑。
    钱锺书著;李鸿镇译:《<谈艺录>翻译》(16),《中国语文学》1998年第32辑。
    钱锺书著;李鸿镇译:《<谈艺录>翻译》(17),《中国语文学》1999年第33辑。
    钱锺书著;李鸿镇译:《<谈艺录>翻译》(18),《中国语文学》1999年第34辑。
    金时俊:《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概况与展望》(The Situation and Prospect of the Study o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中国语文学志》1997年第4卷。
    孔翔喆:《讽刺与解释:钱锺书论》(Satire and Hermeneutics:An Essay on Qian Zhongshu),《中国现代文学》1996年第10号。
    朴宰范:《钱锺书<围城>:作为世态小说的真实和战略》(Qian Zhongshu's "Weicheng":The Truth and Tactics as the Novel of Manners),《中国现代文学》2002年第22号。
    全炯俊,金兑妍:《钱锺书的写作与解构性思维——以<写在人生边上>为中心》(Essays:Qian Zhongshu's Writing in connection with Deconstructional Thinking),《中国语文学志》2002年第11辑。
    吴允淑: 《钱锺书小说<围城>与“城”的三角关系——“城”:时间、空间和个体之间的冲突和融合》(A Study on "Weicheng" by Qian Zhongshu and the Trigonal system of the "Castle"),《中国文学研究》2000年第21卷。
    Anthony C. Yu, History, Fiction and the Reading of Chinese Narrative, Chinese Literature:Essays, Articles, Reviews (CLEAR), Vol.10, No.1/2,1988.
    Bernhard Fuehrer:Reviews of Egan's Book and Criticism of Guanzhuibian, Journal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Third Series, Vol.11, No.1,2001.
    Sheng-Tai Chang, Reading Qian Zhongshu's "God's Dream" as a Postmodern Text, Chinese Literature: Essays, Articles, Reviews (CLEAR), Vol.16,1994.
    艾布拉姆斯(Abrams, M.H.)著;吴松江等编译:《文学术语词典》,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陆文虎编:《<管锥编><谈艺录>索引》,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
    徐为民编:《中国近现代人物别名词典》,沈阳:沈阳出版社,1993年。
    张静如,肖甡,姜华宣编著:《五四以来历史人物笔名别名录》,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
    赵一凡等主编:《西方文论关键词》,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年版。
    周振甫著:《中国修辞学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
    M.H.Abrams, A Glossary of Literary Terms, Thomson Learning,1999.
    Wilfred L. Guerin, Earle Labor, Lee Morgan, Jeanne C. Reesman and John R. Willingham, A Handbook of Critical Approaches to Literature (Fourth Edition)《文学批评方法手册》第4版,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