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明末清初传教士身份认同与科学知识的社会建构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四百多年前,一群西方传教士,肩负“为上帝开疆拓土”的使命,不远数万里来华,在异域文明的知识和话语背景下传播天主教义。在与地方官僚和士人阶层打交道的过程中,他们探索创造出以宣扬西方科学技术知识为手段,为自己获得身份认同,进而在中土立足、传教的策略,从而开启了明末清初西学东渐的历程。在这样的过程中,来华传教士与不同的知识分子群体之间产生了复杂的话语纠葛,反映出西学在中国传播的过程所负载的科学知识与中国道统、治统和学统的多视域、多层面的错综关系。
     本研究以利玛窦策略的提出、确立和演变为切入点,梳理分析西方传教士与儒士教徒、友教士人、反教人士等知识分子群体的对话文本,试图借助钟鸣旦所提出的互动交流分析框架,以身份认同为线索,分析此一时期西方传教士为自己建立怎样的身份标识,这种建立过程得到了中国士人怎样的接受和拒斥,在这一过程中,西方科学知识扮演了怎样的工具角色,而在传教士与中国士人“打交道”的过程中,他们所携来的西学又经历了怎样的重新建构。笔者认为,明末清初西学东渐过程中,来华传教士不仅赋予西方科学技术以立足中土的工具意义,更重要的是,他们希望藉此获得中国士人对于异域文化的认同,从而为破除华夏中心主义、获得西学西教的合法地位建立基础。此一旨趣使得他们陷入了关于道统、治统和学统的复杂论争,也使得天文历算、火器、水利等各类学问始以新奇之学的面目出现,终以为大一统政治服务的形态被收编,最终无法成为近代科学在中国出现的发轫。而传教士自身也从被视作夷狄、野蛮人而至于奇人、至人甚至圣人,却最终以“宫廷专家”的身份沦为御用知识分子,他们的传教使命和传播西学知识的工作也因此而终被断送。这样两条线索相互交织,共同搭建起明末清初西学东渐的话语框架。
More than400year ago, a group of western missionaries, undertaking the mission of "expending the territory for God", came from tens of thousands miles away to China, to spread God's doctrine under the knowledge and discourse background of foreign civilization.
     In the process of making contact with local bureaucrats and literati and officialdom stratum, they investigate to created a strategy to acquire identity,set foothold and do missionary work in China by means of publicizing western science technique knowledge.Thereby they set up the course of western learning entering into the east.
     In this process the foreign missionaries engendered complicated dispute of discourse with different intellectual groups,which reflect the complicated relations of multi views and levels between the scientific knowledge loaded by western learning during the course of spreading in China with Chinese Confucian orthodoxy, ruling order and academic tradition(治统和学统)
     The thesis takes the proposal, establishment and evolution of Matteo Ricci's strategy as a starting point,analyzes the dialogue text between western missionaries and intellectuals' of Confucian followers, other religion people in amity and those anti-religion people.Based on the framework of interaction and communication by Nicolas Standaert,used identity as principal line.the author attempt to reveal how the western missionaries establish their own identity, how the Chinese scholars accept and reject this process, what's the role of western scientific knowledge in this process,what kind of reconstruction the Western learning they brought to China came through during the course of the missionaries associate with Chinese scholars.
     In the author's opinion, during the process of western learning spreading to the east in late Ming and early Qing dynasties,missionaries not only endue west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ith instrument meaning to set foothold in central China, more importantly, they hope to acquire,by this means, the Chinese scholars' acceptance for foreign culture, so as to establish the foundation to get rid of Chinese centralism and obtain the legal status of western learning and western religion. This purport immersed them in the complex argument about Confucian orthodoxy, ruling order and academic condition.lt also made astronomical almanac, firearms, water conservancy and other types of new knowledge appear in the appearance of new science,finally incorporated in the form of serving the unification politics, and unable to become the preliminary of modern science emerged in China.The missionaries themselves were regarded as barbarians, savages, uncommon people and even as saints, but ultimately they were taken as imperial intellectuals in the identity of "court experts".Their mission of doing missionary work and diffusing western learning therefore were ruined. These two lines interweave each other to build the discourse framework of western learning spreading to the east in late Ming and early Qing dynasties.
引文
(?)[美]本杰明·艾尔曼.中国近代科学的文化史[M],王红霞等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1.
    (?)[比]钟鸣旦.基督教在华传播史研究的新趋势[A],国际汉学第四辑[C],郑州:大象出版社,1999:482.
    ②何兆武.明未清初西学之再评价[J].学术月刊,1999.1:27.
    ③盛晓明.地方性知识的构造[J],哲学研究,2000.12:39.
    ①参见王莹.身份认同与身份建构研究评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50.
    ②张海洋.中国的多元文化与中国人的认同[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3:39.
    ③参见王莹.身份认同与身份建构研究评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50.
    ①[加]查尔斯·泰勒.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序言[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1
    ②[加]查尔斯·泰勒.承认的政治[J],《天涯》杂志,1997.6:49.
    ③转引自孟樊.后现代的认同政治[M],台北: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1.6:18.
    ①[比]钟鸣旦.文化相遇的方法论:以17世纪中欧文化相遇为例[J],清史研究,2006.11:65-86.
    ②[美]海伦·沃森---韦拉恩,大卫·特恩布尔.科学与其他本土知识体系[A],科学技术论手册[C],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89.
    ①[美]海伦·沃森---韦拉恩,大卫·特恩布尔.科学与其他本土知识体系[A],科学技术论手册[C],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89.
    ②转引自刘兵,卢卫红.科学史研究中的“地方性知识”与文化相对主义[J],科学学研究,2006.2:18.
    ③参见王海龙:“导读一:对阐释人类学的阐释”,吉尔兹.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M],王海龙、张家宣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④吴彤.两种“地方性知识”---兼评吉尔兹和劳斯的观点[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11:87-94.
    ①吴彤.两种“地方性知识”---兼评吉尔兹和劳斯的观点[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11:90.
    ②参见吴彤.两种“地方性知识”---兼评吉尔兹和劳斯的观点[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11:91.
    ③参见[美]安德鲁·皮克林.作为实践和文化的科学·序言[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2.
    ④盛晓明:地方性知识的构造[J],哲学研究,2000.12:39.
    ⑤刘兵,卢卫红.科学史研究中的“地方性知识”与文化相对主义[J],科学学研究,2006.2:18.
    ①刘兵卢卫红.科学史研究中的“地方性知识”与文化相对主义[J],科学学研究,2006.2:19.
    ②[美]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M],林同奇译,北京:中华书局,2002:207-208.
    ③何俊.跨文化传播中的思想对话---利玛窦的天主论证与中西哲学比较[J],哲学研究,1998.2.
    ①黄一农曾指出,在1966年至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期间,大陆视天主教入华史研究为禁区,“除了1969年中俄珍宝岛边境冲突之后,所曾引发部分学者对入华耶稣会十在尼布楚谈判时所扮演角色的兴趣外,少有人愿触及此类所谓的‘资产阶级反动思想’”。见黄一农.明末清初天主教传华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A],国际汉学第四辑[C],郑州:大象出版社,1999:454.
    ②对中西文化冲突的“标签式”简单化处理,比如对反教者的研究,黄一农认为,“对于入清以来所陆续发生的反西学或西教的事件,先前学者也往往在未曾对这些争执的内容(涉及术数和历算)与背景(涉及政治环境和文化传统)进行深入研究的情形下,即将事件的发生单纯归咎于国人‘保守顽固’的心态,并视西学凌驾中学为一无需验证的必然结果。”见黄一农.明末清初天主教传华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A],国际汉学第四辑[C],郑州:大象出版社,1999:470-471.
    ③张荫麟.明清之际西学输入中国考略[J].清华学报第一卷第一期,1924.6:38.
    ④韩琦.奉教天文学家与“礼仪之争”[A].见:卓新平.相遇与对话---明末清初中西文化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381.荷兰汉学家许理和的类似的表述是,在当时的中国“利学技术只被用来当作传教策略的一个有力工具,科学技术只用来使‘西学’具有吸引力和令人感兴趣。”许理和.十七---十八世纪耶稣会研究[A],国际汉学第4辑[C],郑州:大象出版社1999:437.
    ①参见马来平.利玛窦科学传播功过新论[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1.2:109-115.
    ②侯外庐主编.中国思想通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1191.
    ③张维华孙西.十六世纪耶稣会士在华传教政策的演变[J],文史哲,1985.1:23-33.
    ④何兆武.明末清初西学之再评价[J].学术月刊.1999.1:28.
    ①转引自李东日.近年来国外学者对利玛窦的研究评介[A],国际汉学第二辑[C],郑州:大象出版社,1998:422.
    ②冯天瑜.利玛窦等耶稣会十的在华活动][J],江汉论坛,1979:4.
    ③许明龙.试评18世纪末以前来华的欧洲耶稣会士[J].世界历史,1993.4:19-27.
    ④朱谦之.中国哲学对欧洲的影响[A],朱谦之文集第七卷[C].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9:127.
    ⑤参见杨念群.有形的与无形的[A],见刘小枫.道与言---华夏文化与基督文化相遇,上海: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95:288-296.
    ①马来平.利玛窦科学传播功过新论[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1.2:109-115.
    ②[德]埃·斯普林格,汤若望的教育基础及当时的学术思想[A],国际汉学第二辑[C],郑州:大象出版社,1998:277.
    ③[意]彼埃罗·科拉迪尼.利玛窦与文艺复兴[A],国际汉学第四辑[C],郑州:大象出版社,1999:369.
    ④刘耘华.诠释的圆环---明末清初传教十对儒家经典的解释及其本土回应[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导论:5.
    ①何俊.西学与晚明思想的演变[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58.
    ②李亚宁.明清之际的科学文化与社会---17、18世纪中西文化关系引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2.10.
    ③许苏民.灵光烛照下的中西哲学比较研究---利玛窦<天主实义>、龙华民<灵魂道体说>、马勒伯朗十<对话>解析[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52-60.
    ④张国刚.从中西初识到礼仪之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319、324.
    ⑤陈义海.施拉姆传播模式与明清之际基督教传播范式[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4:80-84.
    ①近年来国外学者对利玛窦的研究评价[A],国际汉学第二辑[C],郑州:大象出版社,1998:423.
    ②任定成等.“文化簇”与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J].中国科技史杂志第31卷第1期,2010:14-25.
    ③参见席文2009年4月13日---22日在北京大学的系列演讲中的有关论述。他的系列演讲内容分别刊载于《北京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和《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等处。
    ①[法]詹嘉玲.为了谁的荣耀?康熙统治时期(1662-1722)耶稣会士的策略[A].见卓新平.相遇与对话---明末清初中西文化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400-417.
    ②[荷]许理和.十七---十八世纪耶稣会研究[A],国际汉学第4辑[C],郑州:大象出版社,1999:431.
    ③黄一农的两篇文章,分别见九州学刊5:3(1993),页47-69和《国立编译馆馆刊》19:2(1990),页15-28。
    ④Ping-yi Chu.Technical Knowledge,Cultural Practices and Social Boundaries:Wan-nan Scholars and the Recasting of Jesuit Astronomy,1600-1800,University of California.Los Angeles,1994.p.10.
    ⑤张先清.职场与宗教:清前期天主教的行业人际网络[J],基督教研究,2008.3:94-99.
    ①[加]卜正民.早期耶稣会与明末疆界:中国人寻求和解之道[A].见:卓新平.相遇与对话:明未清初中西文化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文集[c],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13-14.
    ①[法]谢和耐.十七和十八世纪的中欧文化交流[A],国际汉学第一辑[C],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223.
    ②[法]詹嘉玲.18世纪中国和法国的科学领域的接触[J],清史研究,1996.2:58.
    ①自耶稣会会十1555年于澳门向欧洲发出第一批信件开始,到罗明坚入大陆,利玛窦进京,顺治启用汤若望,康熙重用南怀仁,各种耶稣会士信件和每年年末由耶稣会副省会长或其指定者编写的耶稣会年报,数量巨大。这些资料在张西平先生的《<耶稣会在亚洲>档案文献与清史研究》http://www.historychina.net/qsyj/ztyj/sxwh/2006-09-29/25093.shtml一文中有详细介绍,其中大量珍贵史料无法为本研究所用,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
    ①参见何兆武.中西文化交流史论[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第183页以下。
    ②德国汉学家柯兰尼(Claudia von Collani)在《白晋的索引派思想体系》一文中称之为“受排斥的陌生性”,见张西平.国际汉学第十七辑[C],郑州:大象出版社,2009:20.
    ③[明]徐光启.辨学章疏[A],徐光启集[C],北京:中华书局,1963.12:434.
    ①[法]弗朗兹·法农著,万冰译,黑皮肤,白面具[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74.
    ②[法]弗朗兹·法农著,万冰译,黑皮肤,白面具[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25.
    ①[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M],吴象婴、梁赤民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36.
    ②[葡]托梅·皮雷斯,1515年葡萄牙人笔下的中国[A],中外关系史译丛第4辑[C],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283.
    ③Henri Cordier.Histoire generale de la Chine et de ses relations avec les pays etrangers.tome 3.p.122转引自黄庆华.中葡关系史[M],合肥:黄山书社,2005:118.
    ④严从简:殊域周咨录卷9,记载1522年的“西草湾之役”说,“适武宗晏驾,皇太后懿旨诛彬。又满刺加王诉佛郎机夺国仇杀。于是御史丘道隆、何鳌言其悖逆称雄,逐其国王,掠食小儿,残暴惨虐,遗祸广人,渐不可长,宜以驱逐出境。”转引自金国平.西力东渐---中葡早期接触追昔[M],澳门基金会,2000:12.
    ①吴志良.生存之道,转引自金国平.金国平.西力东渐---中葡早期接触追昔[M],澳门基金会,2000:124.
    ②[法]裴化行.天主教十六世纪在华传教志[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2:81.
    ③[法]裴化行.明代闭关政策与西班牙天主教传教十[A],中关系史译从(第四辑)[C],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266.
    ①此处在社会学家埃利亚斯(Norbert Elias)的意义上使用“污名化”一词,是指“一个群体将人性的低劣强加在另一个群体之上并加以维持的过程。”参见刘有安.移民文化适应过程中的“污名化”现象研究[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121.
    ②金国平、吴志良.“食人生番”说之辨析[A],东西望洋[C],澳门:澳门成人教育学会,2002:247-259.
    ③[清]张廷玉等撰,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8430.戴裔煊说,“各种记载都这样说,可知当时确流行着佛朗机掠买小儿为食的传说。显然,掠买小儿为食,这件事是出于误会。但掠买男女贩卖为奴隶,则是事实。这是葡萄牙殖民者海盗商人的一贯罪行之一。”戴裔煊.明史佛朗机传笺正[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7.
    ①[明]庞尚鹏.末议以保海隅万世治安疏,百可亭摘稿卷1,转引自黄庆华.中葡关系史[M],合肥:黄山书社,2005:213-214.
    ②刘禾著,杨立华等译,帝国的话语政治[M],北京:三联书店,2009:151.
    ③彭慕治:中葡关系之双向探讨,http://www.macaudata.com/macauweb/book121/。
    ①[美]霍·林斯特拉.1583---1584年在华耶稣会士的8封信[A],国际汉学第二辑[C],郑州:大象出版社,1998:254-270.
    ②参见庞乃明.来华耶稣会士与晚明华夷观的演变[J],贵州社会科学,2009,6月:119-126.
    ③[清]张尔岐.蒿庵闲话[M],见王云五.从书集成初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39:13-14.
    ①钟鸣旦先生的Matto Ricci:Shaped by the Chinese一文分析了利玛窦策略建立过程中,作为“他者”的中国十人所发挥的作用,认为利玛窦策略是传教十与中国十人共同建构的结果。见Nicolas Standaert. Matto Ricci:Shaped by the Chinese,www.thinkingfaith.org,21 May 2010.
    ②[法]裴化行.天主教十六世纪在华传教志[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64.
    ③戚印平.远东耶稣会史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7:92.
    ④正如朱维铮所指出的,“在日本,耶稣会十只要通过僧侣劝化某藩大名入教,便可得到该藩属民尽为教徒,因而年年都有成万名皈依者。”见朱维铮.走出中世纪增订本[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73.
    ①1580年度日本年报,十六、十七世纪耶稣会日本报告集第三期第五卷,第232页。转引自彭华.范礼安与远东耶稣会士文化适应政策[D],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26.
    ②彭华.范礼安与远东耶稣会士文化适应政策[D],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38.
    ③[法]裴化行.天主教十六世纪在华传教志[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249.
    ④转引自林金水.利玛窦与中国[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20.
    ①[法]裴化行.天主教十六世纪在华传教志[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251.
    ②[法]裴化行.天主教十六世纪在华传教志[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176.
    ③[法]裴化行.天主教十六世纪在华传教志[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182-183.
    ④[法]装化行.天主教十六世纪在华传教志[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186.
    ①[法]裴化行.天主教十六世纪在华传教志[Ml,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229.
    ②[法]裴化行.天主教十六世纪在华传教志[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192.
    ③[法]裴化行.天主教十六世纪在华传教志[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193.
    ④[法]裴化行.天主教十六世纪在华传教志[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192.
    ⑤林金水在《利玛窦与中国》一书中,对罗明坚和利玛窦在肇庆与官府的交游有详细的考证,纠正了裴化行、方豪等人的错误表述。见林金水.利玛窦与中国[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20-27.
    ①罗方光.利玛窦在肇庆[J],肇庆文史第2辑:45.
    ②[法]裴化行.天主教十六世纪在华传教志[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191.
    ③[意]利玛窦.利玛窦书信集[M],罗渔译,台北:光启出版社,1986:452.
    ④[法]裴化行.天主教十六世纪在华传教志[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296.
    ⑤裴化行认为,传教十被称为西僧的原因之一是,由于当时的地理观念的限制,人们认为“印度”或“天竺”在中国的西边,即是所谓“极西”,所以凡来中国的传教士,都说是从“天竺”而来,而这种解释也被传教士所乐于使用,因为当时来自西方的商人,如“佛朗机”、“葡萄牙”、“西班牙”人都不受当地人的欢迎。见[法]裴化行.天主教十六世纪在华传教志[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259.
    ⑥[意]利玛窦、金尼阁著,利玛窦中国札记[M],何高济等译,北京:中华书局,1983:660.
    ①计翔翔的《关于利玛窦戴儒冠穿儒服的考析》进行了比较详尽的研究,见《东西交流论坛》(第二集)[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1-16.
    ②[英]安东尼·吉登斯著,赵旭东、齐心、王兵等译,社会学(第四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360.
    ③[清]张廷玉等撰,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1649.
    ④参见邵毅平.中国文学中的商人世界[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329-330.
    ⑤参见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二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300.
    ①[法]裴化行.天主教十六世纪在华传教志[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208.
    ②[法]裴化行.天主教十六世纪在华传教志[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212.
    ③从《利玛窦书信集》看,最初向耶稣会士提出易儒服建议的是肇庆知府郑一麟,时间在1584年。澳门传教长卡布拉耳神父致范礼安神父的信记载了此事。但郑一麟的建议并没有得到积极的响应,其原因,除计翔翔在《关于利玛窦戴儒冠穿儒服的考析》分析的,担心招致地方知识分子的强烈反对之外,笔者认为罗明坚试图保持传教士的形象,当是更为重要的原因。
    ①[意]利玛窦.利玛窦书信集[M],罗渔译,台北:光启出版社,1986:32.
    ②[意]利玛窦.利玛窦中国传教史[M],刘俊余等译,台北:光启出版社,1986:129.裴化行在《天主教十六世纪在华传教志》中解释说,“这一句话,除去明瞭‘明代’情形的,一定要感到惊异:因为按当时的规律,只有三种人,能进入中国内地:第一,在职的公使;第二,伴随公使而来的商人;第三,仰慕中国的文化政治而来的外人,并可得到居留权。司铎们所引用的就是这第三种名称,因为除此以外,无法令他们得到内地的居留权,他们又小心不令他们的朋友很明显地看出他们是有传教的心意。”参见[法]裴化行.天主教十六世纪在华传教志[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242
    ①[意]利玛窦,16世纪的中国---利玛窦1583至1610年日记,(China in the sixteenth century:the journals of Matthew Ricci.1583-1610.Translated from the Latin by Louis.j.Gallagher,S.J..New York,1953:166,转引自何大进.明末清初来粤的传教士与西学东渐[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6:61.
    ②[意]利玛窦.利玛窦书信集[M],罗渔译,台北:光启出版社,1986:67.
    ③[意]利玛窦.利玛窦书信集[M],罗渔译,台北:光启出版社,1986:110,124.
    ④[意]艾儒略.大西利先生行迹[M],转引自沈定平,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史---明代:调适与会通[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277.
    ⑤[明]李之藻.读景教碑书后,天学初函第1册[M],台北:学生书局,1954:85.
    ⑤林金水在《利玛窦与中国》中考证认为利玛窦在吉水拜访的并非裴化行所说的“韶州知县”,见林金水. 利玛窦与中国[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40.但林金水关于传教士至此放弃和尚身份,“‘僧’之称从此结束”不确。另,计翔翔的论文《关于利玛窦戴儒冠传儒服的考析》认为利玛窦首次穿戴儒服是在江西樟树拜见韶州知府时。
    ①[意]利玛窦.利玛窦书信集[M],罗渔译,台北:光启出版社,1986:153.
    ②陈义海.从利玛窦易僧袍为儒服看跨文化交流中的非语言传播[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3卷第1期,2004.1:43.
    (?)朱维铮.走出中世纪(增订本)[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88.
    ②[美]乔纳森·斯潘塞著,曹德骏等译,改变中国[M],北京:三联书店,1990:25
    ③[明]范涞修,[万历]新修南昌府志[M],日本藏罕见地方志从刊,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0:47.
    ①[意]利玛窦.利玛窦书信集[M],罗渔译,台北:光启出版社,1986:247.
    ②[明]范涞修,[万历]新修南昌府志[M],日本藏罕见地方志从刊,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0:477.
    ③[意]利玛窦.利玛窦书信集[M],罗渔译,台北:光启出版社,1986:162,179,211.
    ①[意]利玛窦.利玛窦书信集[M],罗渔译,台北:光启出版社,1986:160-161.利玛窦所说的秀才,应当包括生员阶层。据台湾东吴大学简毅铭的博十论文《明末清初儒者经世致用之道》分析,“嘉靖年间生员人数急剧增加,但科举进士名额却如故,登第日益困难,使大量生员滞留地方。当时的地方社会,出现了一群有闲无职、足以吸收新知的智识群体。”
    ②[意]利玛窦.利玛窦书信集[M],罗渔译,台北:光启出版社,1986:202-203.
    ③[意]利玛窦.利玛窦书信集[M],罗渔译,台北:光启出版社,1986:176.
    ①[意]Venturi,I commentarj della Cina,转引自黄时鉴、龚缨晏.利玛窦世界地图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12.
    ②[法]裴化行.天主教十六世纪在华传教志[M],上海:商务上书馆,1937:313.③方豪.中国天主教史论从[M],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126
    ①早在肇庆期间,利玛窦就大量使用奇器吸引十人,引起强烈的震动和惊异,为自己赢得了地位。据裴化行记载,“外间遂流行着一种传说,认利氏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学者。……于是采丹炼金者,深信自己的幻想,给利氏看自己所藏的奇异矿石,商人要向利氏学天鹅绒的制法,民众方面对利氏怀着一种敬畏的心意,看他是神异的妖仙,能使挂钟自行发音报时的。……还有一种传说也渐渐传布起来,认利氏是中国的钟表业神。”见[法]裴化行.利玛窦和中国科学[J],新北辰第一卷第10期:1060.
    ②[明l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0:153.
    ③参见陈垣.西字奇迹陈垣跋,见:[意]利玛窦.利玛窦中文著译集[M],朱维铮校点,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289.
    ①[意]利玛窦.利玛窦书信集[M],罗渔译,台北:光启出版社,1986:209.
    ②[意]利玛窦.利玛窦书信集[M],罗渔译,台北:光启出版社,1986:188.
    ③[意]利玛窦.利玛窦书信集[M],罗渔译,台北:光启出版社,1986:188.
    ④王阳明在《答顾东桥书》中说,“圣学既远,霸术之传,积渍己深,虽在贤知,皆不免于习染,其所以讲明修饰,以求宣畅光复于世者,仅足以增霸者之藩篱,而圣学之门墙,遂不复可睹。于是乎有训诂之学,而传之以为名:有记诵之学,而言之以为博;有词章之学,而侈之以为丽。若是者,纷纷籍籍,群起角立于天下,又不知其几家。”(《传习录·答顾东桥书》)当时的十人将聪明才智转向训诂之学、记诵之学、词章之学,应当是利玛窦的记忆之术在南吕广受欢迎的原因之一。可惜的是,利玛窦对此并没有深刻的认识,研究者依据利玛窦中国札记和书信集中南吕部分的记载,也未对此深究。参见台湾东吴大学简毅铭的博士论文《明末清初儒者经世致用之道》,2009.7:12.
    ⑤[意]利玛窦.利玛窦书信集[M],罗渔译,台北:光启出版社,1986:163.
    ①[意]利玛窦.利玛窦书信集fMl,罗渔译,台北:光启出版社,1986:178.
    ②[明]李日华.紫桃轩杂缀卷一[M],四库全书存目丛书了部第108册,济南:齐鲁书社,2005:14.
    ③[明]沈瓒.近事丛残[M],转引自[[日]平川祜弘著,刘岸伟、徐一平译,利玛窦传[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228.
    ④李雪涛.利玛窦对中国佛教的认识[A],国际汉学第十四辑[C],郑州:大象出版社,2006:198.
    ①转引自刘禾.帝国的话语政治[M],北京:三联书店,2009:157.
    ②[意]利玛窦.利玛窦书信集[M],罗渔译,台北:光启出版社,1986:237-238.
    ①方豪.中西交通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682.
    ②[意]利玛窦.利玛窦书信集[M],抄渔译,台北:光启出版社,1986:434.
    ③[法]裴化行.天主教十六世纪在华传教志[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203-205.
    ①[意]利玛窦.利玛窦书信集[M],罗渔译,台北:光启出版社,1986:493.
    ②刘禾.帝国的话语政治[M],北京:三联书店,2009:203.
    ③戚印平.远东耶稣会史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7:295-296.
    ①《熙朝崇正集熙朝定案(外三种)》[M],韩琦、吴旻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19,20,27.
    ①“陪臣”一词,见于《左传》。古代天子以诸侯为臣,诸侯以大大为臣,大夫又自有家臣。因之大夫对于天了,大夫之家臣对于诸侯,在臣属关系上是所谓“重臣”,因之都称为“陪臣”。《左传·僖公十二年》:“冬,齐侯使管夷吾平戎于王,使隰朋平戎于晋,王以上卿之礼飨管仲。管仲辞口:‘臣,贱有司也。有天子之二守国、高在,若节春秋来承王命,何以礼焉?陪臣敢辞。”《左传·襄公二十一年》:“栾盈过于周,周西鄙掠之。辞于行人曰:‘天子陪臣盈,得罪于王之守臣,将逃罪。’”杜预注:“诸侯之臣称于天子口陪臣。”①《礼记·曲礼下》:“列国之大夫,入天子之国日‘某士’,自称日‘陪臣某’。”郑玄注:“亦谓诸侯之卿也……陪,重也。”孔颖达疏:“其君已为王臣,已今又为己君之臣,故自称对王曰重臣也。”利玛窦自称陪臣,则是使用“使节”的意义。古代外交使臣出使时,对对方国家的君主而言,亦称“陪臣”。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卷九:“宗道曰:‘僕与夏主比肩从事天子,若夏主自来,当相为宾主。尔陪臣也,安得为主人。’”清昭槤《啸亭杂录·阿文成相度》:“安南国王阮光平至京,遣其臣馈公土仪,公取一二物,使人出口:‘中朝相公问陪臣好。’”利玛窦在使节的意义上自称陪臣,却没有任何证明自己身份的官方文书,同时作为使节,必无长久滞留之理,因此利玛窦要在北京长久立足,必须另辟蹊径,寻找恰当的突破口。这是利玛窦进入中国之后又一次面临身份的自我选择和认定。
    ②[意]利玛窦.利玛窦书信集[M],罗渔译,台北:光启出版社,1986:231.
    ③[意]利玛窦.利玛窦中国传教史[M],刘俊余等译,台北:光启出版社,1986:351.
    ④[法]裴化行.利玛窦神父传[M],管震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399.
    ①[明]顾应祥.静虚斋惜阴录卷十二[M],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从刊·子部·杂家类,第64册,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156。此处关于头目读“佛经”之说,笔者未见曾论及者,但从有关的研究中我们发现,对此不应当简单地认为是作者的笔误或想当然。法国研究者戴密微曾分析1517年皮尔资率领的葡萄牙使团到达广州时,中国人即把他们当成佛教徒,在一个寺院接待他们,并把他们在狱中阅读的基督教著作当作是“佛经”。此分析也可为利玛窦著僧服做一注脚。有关分析见戴密微.中国与欧洲早期的哲学交流[A],国际汉学第七辑[C],郑州:大象出版社,2002:53.
    ②这些礼品包括,金刚石饰金剑、金箔书箱、珊瑚树、琥珀珠、伽南香、哆啰绒、象牙、犀角、乳香、苏合香、丁香、金银花露、花幔、花毡和大玻璃镜等物。见赵尔巽等撰,清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77:4666-4667.③《清史稿》的记述与《清朝柔远记》可相印证。据《清史稿·邦交志七》记载,“义大利即意大利亚,……康熙九年夏六月,义国王遣使奉表,……使臣留京九年,始遣归国。召见于太和殿,赐宴。圣祖以其远泛重洋,倾诚慕义,赐赉之典,视他国有加。”见赵尔巽等撰,清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77:4666-4667.
    ④熙朝崇正集、熙朝定案(外三种)[M],韩琦、吴旻编校.北京:中华书局,2006:169.
    ①[日]平川祐弘.利玛窦传[M],刘岸伟、徐一平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288.
    ②在1596年给其弟安东·利启的信中,利玛窦把中国的儒、释、道“三个宗教”比作希腊神话中的列尔乃亚湖中的毒龙,认为传教十应当完成杀死毒龙的“庞大的事业”。见[意]利玛窦.利玛窦书信集[M],罗渔译,224-225.
    ①[清]张廷玉等撰,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8460.
    ②[德]彼得·克劳斯·哈特曼.耶稣会简史[M],谷裕译,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33-34.
    ③[意]利玛窦.利玛窦书信集[M],罗渔译,台北:光启出版社,1986:264.
    ①[意]利玛窦.利玛窦书信集[M],罗渔译,台北:光启出版社,1986:276.
    ②[意]利玛窦.利玛窦书信集[M],罗渔译,台北:光启出版社,1986:281.
    ③[意]利玛窦.利玛窦书信集[M],罗渔译,台北:光启出版社,1986:298.
    ④[意]利玛窦.利玛窦书信集[M],罗渔译,台北:光启出版社,1986:307.
    ⑤[意]利玛窦.利玛窦书信集[M],罗渔译,台北:光启出版社,1986:315.
    ⑥。[意]利玛窦.利玛窦书信集[M],罗渔译,台北:光启出版社,1986:324.
    ⑦[意]利玛窦.利玛窦书信集[M],罗渔译,台北:光启出版社,1986:368.
    ⑧[法]装化行著,利玛窦神父传[M],管震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614. ①李东阳等.大明会典卷二百二十三,转引自陈美东.中国科学技术史天文学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555.
    ②[明]陆容.菽园杂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5.5:108.
    ③陈久金.回回天文学史研究[M],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109,108.
    ④[明]马哈麻等.天文书·吴伯宗序[A],中国科学技术典籍通汇·天文卷第八分册[C],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7:74.
    ⑤H.Bemard.Matteo Ricci's Scientific Contribution to China,p.54,Beijing,1935转引自席泽宗,科学史十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140.
    ①[意]利玛窦.利玛窦书信集[M],罗渔译,台北:光启出版社,1986:301-302.
    ②吴相湘主编,天主教东传文献[C],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65:679.
    ③吴相湘主编,天主教东传文献[C],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65:652,686.
    ④[法]谢和耐.中国与基督教(增补本)---中西文化的首次撞击[M],耿升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2003:36.
    ①[意]利玛窦.利玛窦书信集[M],罗渔译,台北:光启出版社,1986:209.
    ②张国刚.从中西初识到礼仪之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380.
    ③[意]利玛窦.利玛窦书信集[M],罗渔译,台北:光启出版社,1986:52.
    ④[意]利玛窦.利玛窦书信集[M],罗渔译,台北:光启出版社,1986:244.
    ①[意]利玛窦,利玛窦中国传教史[M],刘俊余等译,台北:光启出版社,1986:25。对参何高济等译,利玛窦中国札记,北京:中华书局,1983:34.
    ②[意]利玛窦.利玛窦书信集[M],罗渔译,台北:光启出版社,1986:413.
    ③正如钟鸣旦所指出的,“书籍传教成为在社会精英中传播基督教的主要方法。”见Nicolas Standaert,ed.. Handbook of Christianity in China, Volume one:635-1800, Leiben·Boston·Knoll;Brill,2001, p.600.
    ①参见石云里.天问略提要,中国科学技术典籍通汇·天文卷第八分册[M],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7:339-340.
    ②[明]李之藻.同文算指序,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205.
    ③事实上,这样的争论一直持续不断,1883年美国公理会传教十梅威良(William S. Ament)发表的《天主教在中国》就曾指出,“如果他们的努力用在归化普通人身上而不足寻求上层人士的赞同,他们的良好工作或许能够持续至今。”见William Scott Ament, "Romanism in China", the Chinese Recorder, Jan-Feb1883,p.47-55.
    ④据方豪考证,龙华民生年有1559、1556、1565三个版本,见方豪.中国天主教史人物传[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69.
    (?)[意]利玛窦.利玛窦书信集[M],罗渔译,台北:光启出版社,1986:518.
    (?)[意]利玛窦.利玛窦书信集[M],罗渔译,台北:光启出版社,1986:522.
    (?)[法]裴化行.利玛窦神父传[M],管震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365
    (?)[美]邓恩.从利玛窦到汤若望[M],余三乐、石蓉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108.
    ②[法]裴化行.欧洲著作之汉文译本[A],西域南海史地考证译从六编[C],北京:中华书局,1956:205.
    ①[日]山田庆儿.西学的排斥与接受---近代技术在日中两国的位相[A],国际汉学第五辑[C],郑州:大象出版社,2000:142.
    ②[法]谢和耐.再论中欧最早的文化交流[A],见黄时鉴.东西交流论谭(第1辑)[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127.
    ①[法]裴化行.利玛窦神父传[M],管震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395.
    ②林金水.利玛窦与中国[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104.
    ①[日]稻叶君山.清朝全史第二册[M],上海:中华书局,1915:165.
    ②参见黄一农.耶稣会士汤若望在华荣恩考[A],中国文化第七期[C],1992:161.
    ③[德]魏特.汤若望传[M],杨丙辰译,台北:商务印书馆,1960:239.
    ④[法]装化行.欧洲著作之汉文译本[A],西域南海史地考证译从六编[C],北京:中华书局,1956:206.
    ⑤[美]乔纳森·斯潘塞.改变中国[M],曹德骏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0:6.
    ①[法]加恩.彼得大帝时期的俄中关系史[M],江载华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168,转引自吴伯娅.康雍乾三帝与西学东渐[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390.
    ②[清]刘肇国.赠天主新堂记,转引自余三乐.西洋馆宇巧历匠心---纪念南堂创建400周年[A],国际汉学第十四辑[C],郑州:大象出版社,2006:76.
    ③陈垣.汤若望与木陈忞[A],陈垣学术论文集[C],北京:中华书局,1980:501.
    ④[清]龚鼎孳.龚鼎孳文集[M],民国重印本,1924:37.
    ①[美]乔纳森·斯潘塞.改变中国[M],曹德骏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0:17.
    ②从尚智从的《传教十与西学东渐》中,我们看到1664年审判所列汤若望10条罪状分别为:(1)其任钦天监监正非为国家效力,而欲建教堂,在中国推广天主教,图谋推翻皇朝统治。(2)举办可疑的集会,并筹集款项。(3)以基督天主诱人入教。(4)散布圣像、教义,是魔术和阴谋不轨,天主教是邪教。(5)主使驳斥杨光先。(6)说人是天主造的,人不得不信天主。(7)历书题“西洋新法”字样,为中国人的耻辱,而其又不能证明此为其前任所写。(8)诱人洗礼,补赎罪恶礼,涂信坚信礼。(9)宣扬天空为天主的府第,而非天主自体。(10)反对中国礼法:烧纸、酒蘸、肉祭,以敬祖。见尚智丛.传教士与西学东渐[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8:25.
    ③谢景芳.清初抑制西学探论[J],史学集刊1999.1:22.
    ①[法]裴化行.欧洲著作之汉文译本[A],西域南海史地考证译丛六编[C],北京:中华书局,1956:203.
    ②[意]罗雅谷.哀矜行诠自叙,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十译著提要[M],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56.
    ③[法]裴化行.利玛窦神父传[M],管震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443.
    ①Theodore E.Treutlein, Jesuit Mission in China During the Last Year of K'ang Hsi. Apaper read an the meeting of the Pacific Coast Branch of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Association an Berkeley.Califomia.December 31,1940. p.435-446.
    ②清圣祖实录,卷62,康熙十五年八月庚申,转引自吴伯娅.康雍乾三帝与西学东渐[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403.
    ③[法]白晋.康熙帝传[A],马绪祥译,清史资料第一辑[C],北京:中华书局,1980:203.
    ①[法]白晋.康熙帝传[A],马绪祥译,.清史资料第一辑[C],北京:中华书局,1980:195.
    ②康熙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1675.
    ③清圣祖实录卷248,康熙五十年十月辛未[M]。
    ④韩琦.科学、知识与权力---日影观测与康熙在历法改革中的作用[J],自然科学史研究第30卷,第1期:10.
    ①清圣祖实录,卷255、256,康熙五十二年六月丁丑,康熙五十二年九月甲子,转引自吴伯娅.康雍乾三帝与西学东渐[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406.
    ②清圣祖实录,卷258,康熙五十三年四月癸西[M]。
    ③参见韩琦.“格物穷理院”与蒙养斋---17、18世纪之中法科学交流[A],法国汉学第四辑[C],北京:中华书局,1999:302-324.
    ④参见下胜军.康熙理学思想探析[J],文史博览(理论)2010,2:31-33.
    ⑤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第十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842.
    ⑥赵尔巽等撰,清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77:2739.
    ①赵尔巽等撰,清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77:2739.
    ②清圣祖实录卷255,康熙五十二年六月丁丑[M]。
    ③四库全书总目卷106、107,子部,天文算法类[M],北京:中华书局,1965:897、907.
    ④Theodore E.Treutlein, Jesuit Mission in China During the Last Year of K'ang Hsi. Apaper read an the meeting of the Pacific Coast Branch of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Association an Berkeley.California.December 31,1940. p.439-440.
    ⑤事实上,西方宗教神权与中国封建皇权之间的冲突,在明末就有提出,认为西人是“一天而二日,一国而二主”,“以彼国二主之夷风,乱我国一君之治统。”(参见徐昌治.圣朝破邪集卷五,辟邪摘要略议。)但此一问题在明末政局动荡下并未发酵,至清初则随传教活动的深入而终至无可回避。
    ①林金水.明清之际士大夫与中国礼仪之争[J],历史研究,1993.2:20-37.
    ②徐宗泽.中国天主教传教史概论[M],上海:土山湾印书馆,1938:234-235.
    ③康熙与罗马使节关系文书第十三件,陈垣整理,李天纲校点,见清廷十三年附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160.
    ①李东日.近年来国外学者对利玛窦的研究评介[A],国际汉学第2辑[Cl,郑州:大象出版社,1998:424.
    ①[清]黄伯禄.正教奉褒,熙朝崇正集熙朝定案(外三种)[M]韩琦、吴旻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283-284.
    ②[清]黄伯禄.正教奉褒,熙朝崇止集熙朝定案(外三种)[M]韩琦、吴曼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286.顺治帝此一碑文,曾于历狱期间,被杨光先、南怀仁等人各取所需,断章取义,屡次援引,显示争论双方对此一文本的重视。
    ①罗光.教廷与中国使节史[M],台北:台湾传记文学出版社,1983:84.
    ②[美]丁韪良著,沈弘译,汉学菁华: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及其影响力[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4:183
    ①方豪.中国天主教史人物传[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8:456.
    ②转引自:方豪.中国天主教史人物传[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8:467.
    ③康熙与罗马使节关系文书影印本,康熙五十四年。
    ④Matteo Ripa.Storia Della Fondazione Della Congregaione E Del Collegio De'Cinesi.Parte Prima,Napoli,1832,pp319转引自刘亚轩.清初来华传教士马国贤研究,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4:38.
    ⑤Matteo Ripa,Storia Della Fondazione Della Congregaione E Del Collegio De'Cinesi,Parte Prima,Napoli,1832,pp319.转引自刘亚轩.清初来华传教十马国贤研究,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4:38.
    ①参见:方豪.中国天主教史人物传[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8:432-433.
    ②康熙为探问艾若瑟去信消息给新来西洋人谕[M],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中前期西洋天主教在华活动档案史料,北京:中华书局,2003.10:19.
    ③两广总督杨琳奏报来粤洋船本年并无搭载技艺西洋人折[M],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中前期西洋天主教在华活动档案史料,北京:中华书局,2003.10:23.
    ④William B Ashworth,Jr, Catholicism and Early Modern Science载D.C.Lindberg & R.L.Nnmbers:God and Nature,Berkeley(UCLA Press) 1986:136-166罗素认为,耶稣会正是通过教育吸引青年人的加入,“他们所施的教育在不夹缠着神学的时候,总是无可他求的良好教育。”见罗素.西方哲学史(下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43.
    ⑤Nicolas Standaert. Matto Ricci:Shaped by the Chinese,www.thinkingfaith.org,21 May 2010
    ①[美]G·F·穆尔著,郭舜平等译.基督教简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6:20.
    ②[美]邓恩.从利玛窦到汤若望[M],余三乐、石蓉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002.
    ③Stewart:Nestorian Missionary Enterprise,P.5,转引自朱谦之.中国景教[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3.5:62.
    ①[英]约翰·麦克曼勒斯主编,张景龙等译,牛津基督教史[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3:260.
    ②参见陈太荣刘正勤.巴西殖民时期耶稣会传教史,http://www.bxqw.com/userlist/hbpd/newshow-17912.html.
    ③参见鲁旭东.基督教世界科学与神学论战史·译者前言[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1.
    ④从布鲁克所著《科学与宗教》所附录的丰富的参考文献中,,我们可以得到相关的结论,见[英]约翰·H·布鲁克著,苏贤贵译,科学与宗教,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362-426.
    ①参看谢景芳.清初抑制西学探论[J],史学集刊,1999.1:21-26.
    ①清圣祖实录卷270,康熙五十五年十月壬了[M].
    ②[清]方浚师.蕉轩随录[M],北京:中华书局,1997:323.
    ③参见[美]罗杰,《儿何原本》、神威大炮和“亚尼玛”---从科学知识的社会学的角度探讨17世纪西学之引入中国[A],见刘钝、韩琦.科史薪传[C],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94.
    ④[美]罗杰,《几何原本》、神威大炮和“亚尼玛”---从科学知识的社会学的角度探讨17世纪西学之引入中国[A],刘钝、韩琦.科史薪传[C],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88.
    ①参见张铠.16世纪欧洲人的中国观[A],见黄时鉴.东西交流论谭[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85.
    ①[明]沈(?).南宫署牍·再参远夷疏[M],四库未收书辑刊拾辑肆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331.
    ②万明.晚明南京教案新探[A],见:王春瑜.明史论丛[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146.
    ③对“夷”字的分析,受阮元讨论《论语》中的“仁”字启发。其在《研经室集·论语论仁论》中曾分析了《论语》中的105个“仁”字。有学者指出,《论语》中的“仁”字实有109个。参见阮元.研经室集卷八,论语论仁论[M],见:王云五主编,丛书集成初编,北京:商务印书馆,1936.6:157-173.
    ④《甲骨文合集》14295,转引自李零.中国方术考(修订本)[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52.
    ⑤康雍年间的法国耶稣会士马若瑟注意到《老子》的这一表述,认为“视之不见名曰夷(yi),听之不闻名日希(hsi),搏之不得名曰微(wei)”,这夷希微(Yihsiwei)就是《旧约全书》中的上帝雅赫维(Yahweh)。见[法]马若瑟.入华耶稣会士中的道教思想家[A],明清间入华耶稣会士和中西文化交流[C],成都:巴蜀书社,1993:150.
    ⑥[汉]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1.2:592.
    ①傅斯年.史料论略及其他[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165-166.
    ②参见张双志.文化的自身认同---传统华夷之辨的文化解读[J],天府新论,2007.2:117-121.
    ③[宋]钱时.两汉笔记[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686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526.
    ④沈卫荣.“怀柔远夷”话语中的明代汉、藏政治与文化关系[A],国际汉学第十三辑[C],郑州:大象出版社2005:214.
    ①[明]余继登.典故纪闻[M],北京:中华书局,1981:235.
    ②[明]余继登.典故纪闻[M],北京:中华书局,1981:255-256.
    ③[明]王世贞.外国书旅獒卷[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16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43.
    ④《明孝宗实录》卷二,成化二十三年九月丁未,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1962:26.
    ⑤沈卫荣,“怀柔远夷”话语中的明代汉、藏政治与文化关系[A],国际汉学第十三辑[Cl,郑州:大象出版社,2005:213-240.
    ①[明]施邦曜.福建巡海道告示[M],四库未收书辑刊拾辑肆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357.
    ②[明]黄虞.品级说[M],四库未收书辑刊拾辑肆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425.
    ③[加]卜正民.早期耶稣会与明末疆界:中国人寻求和解之道[A],见:相遇与对话:明末清初中西文化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文集[C],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14.
    ④[明]沈(?).参远夷三疏[M],四库未收书辑刊拾辑肆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332.
    ①[明]黄贞.尊儒亟镜叙[M],四库未收书辑刊拾辑肆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366.
    ②[明]许大受.圣朝佐辟自叙[M],四库未收书辑刊拾辑肆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399.
    ③见黄一农的《从汤若望所编民历试析清初中欧文化的冲突与妥协》、《清初天主教与回教天文学家间的争斗》等文。
    ①吴伯娅.康雍乾三帝与西学东渐[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432-433.
    ②清实录·世祖章皇帝实录卷七二[M],北京:中华书局,1985:570.
    ③周敏.首崇满洲---清朝的民族本位思想[J],沧桑,2008,5:28.
    ④[清]昭槤.啸亭杂录卷十[M],北京:中华书局,1980:328.
    ⑤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343.
    ①参见王世光.试析康乾时期清廷对待程朱理学的矛盾心态[J],孔子研究,2007.5:78-86.
    ②[清]雍政.大义觉迷录[M],见清史资料(第四辑),北京:中华书局,1983:4,5.
    ③康熙起居注·第2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4:1249.
    ④圣祖仁皇帝庭训格言[M],转引自吴伯娅.康雍乾三帝与西学东渐[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378.
    ⑤清实录·康熙朝实录,康熙五十九年辛巳。
    ⑥由此也可以看出,梅文鼎欲借康熙对历法的重视,实现对历学知识的推广普及,实在是书生之见。阮元的《畴人传》中记载了梅氏这样的设想,“历法至本朝大备矣,经生家犹若望洋者,无快论以发其意也。宜略仿元赵友钦《革象新书》体例,作为简要之书,俾人人得其门广,则从事者多,此学庶将大显。”见[清]阮元等撰.《畴人传汇编》,彭卫国,王原华点校,扬州:广陵书社,2009:417.。不惟如此,在康熙十四年《钦天监治理历法加太常寺卿南为历传永久鼓励监员等事一疏》中,南怀仁提出为免后世失历法真传,必须培养“理数兼到之人”,并具体提出鼓励监员学习历法的四项措施,但却没有得到清廷的积极回应。见《熙朝崇正集熙朝定案(外三种)》[M],韩琦、吴旻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120-122.
    ①[清]杨光先.不得已(1929年中社影印本)[M],见:中国科学技术典籍通汇·天文卷第六分册,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7:926.
    ②[清]杨光先.不得已(1929年中社影印本)[M],见:中国科学技术典籍通汇·天文卷第六分册,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7:900.
    ③[清]杨光先.不得己(1929年中社影印本)[M],中国科学技术典籍通汇·天文卷第六分册,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7:916.
    ①载于《破邪集》中的《邪毒实据》一文说,“狡番之所以为毒,未昭其备也。政恐读者未便伤心痛哭,而寤寐不宁也,又将奈何?野人无知,天历之说,未暇置辨。盖但患人之不华,华之为夷,不患历之不修,修之无人也。”见:[明]苏及寓.邪毒实据[M].四库未收书辑刊拾辑肆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376.此可以看做杨光先之说的明版。
    ②[明]李之藻.制胜务须西铳敬述购募始末疏[M],李我存集.皇明经世文编卷四百八十三。
    ③见公沙·的西劳.西洋大铳来历略说,委黎多《报效始末疏》笺证[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229.
    ④刘禾.帝国的权利话语[M],上海:三联书店,2009:57.
    ①[意]利玛窦,利玛窦中国传教史[M],刘俊余等译,台北:光启出版社,1986:76页.
    ②[明]杨廷筠.代疑篇,第十一节[M],见:吴相湘.天主教东传文献,台北:学生书局,1965:559.③方豪《中国天主教史人物传》中有为朱宗元立传,论其生平事迹,见方豪.中国天主教史人物传[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292-296.
    ④[明]朱宗元.答客问[M],见:郑安德.明末清初耶稣会思想文献汇编,北京:北京大学宗教研究所,2003年1月版第三卷,第三十一册:333.
    ①[明]朱宗元.拯世略说[M],见:郑安德.明末清初耶稣会思想文献汇编,北京:北京大学宗教研究所,2003年1月版第三卷,第三十二册:402.
    ②[西]陆铭恩(Alvaro de Benevente)释客问[M],见:郑安德.明末清初耶稣会思想文献汇编,北京:北京大学宗教研究所,2003年1月版第二卷:570.
    ①何俊.西学与晚明思想的裂变[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252.
    ②[明]沈(?).参远夷疏[M],四库未收书辑刊拾辑肆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328.
    ①[明]谢宫花.历法论[M],四库未收书辑刊拾辑肆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428.
    ②[明]许大受.辟邪佐论[M],四库未收书辑刊拾辑肆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399.
    ③[清]杨光先.不得己(1929年中社影印本)[M],见:中国科学技术典籍通汇·天文卷第六分册,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7:919.
    ①[清]杨光先.不得己(1929年中社影印本)[M],见:中国科学技术典籍通汇·天文卷第六分册,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7:926.
    ②祝平一.反西法:《定历玉衡》初探[A],见:卓新平.相遇与对话---明末清初中西文化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358.
    ①[法]谢和耐.中国与基督教(增补本)---中西文化的首次撞击[M],耿昇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113.
    ②参见何俊,西学与晚明思想的裂变[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225.
    ③[明]林启陆.诛夷论略[M],四库未收书辑刊拾辑肆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419.
    ④[明]许大受.圣朝佐辟[M],四库未收书辑刊拾辑肆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398.
    ⑤[明]魏溶.利说荒唐惑世[M],四库未收书辑刊拾辑肆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379.
    ①[明]沈(?).发遣远夷回奏疏[M],四库未收书辑刊拾辑肆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342.
    ②张国刚.从中西初识到礼仪之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299.
    ③[清]杨光先.不得已(1929年中社影印本)[M],见:中国科学技术典籍通汇·天文卷第六分册,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7:900.
    ④[清]杨光先.不得已(1929年中社影印本)[M],见:中国科学技术典籍通汇·天文卷第六分册,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7:906.
    ⑤李天纲.17、18世纪的中西“年代学”问题[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17.
    ⑥吴琳,童鹰.李约瑟问题与中国传统科学范式的二重性[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5.2:98.
    ①[明]黄贞.尊儒亟镜[M],四库未收书辑刊拾辑肆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370.
    ②[明]许大受.圣朝佐辟[M].四库未收书辑刊拾辑肆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388.
    ③[明]许大受.圣朝佐辟.[M]四库未收书辑刊拾辑肆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398.
    ①[清]杨光先.不得已(1929年中社影印本)[M],见:中国科学技术典籍通汇·天文卷第六分册,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7:905-906.
    ②吕江英.清初历法之争原因再探究[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0.109-113.
    ③[清]杨光先.不得己(1929年中社影印本)[M],见:中国科学技术典籍通汇·天文卷第六分册,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7:945。黄山书社版本断句错误,致使此句无法解读。
    ①[清]梅文鼎,学历说[M],丛书集成续编082,上海:上海书店版,1994.6:153.
    ②[清]梅文鼎,历学疑问,参见祝平一.反西法:《定历玉衡》初探[A],见:卓新平.相遇与对话---明末清初中西文化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359。其说与杨光先在《镜余》一文中所说“夫所谓修者,二分之刻,测太阳躔赤黄内外二道口之交,非法坏而待修也。儒者不明其故,谓法久而差。不知差者,岁差之差,非差错之差也。”当可对参。
    ③[清]王锡阐.晓庵新法·自序[M],守山阁从书本。
    ④[清]阎若璩.尚书古文疏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604,607.
    ①[明]许大受.圣朝佐辟[M].四库未收书辑刊拾辑肆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398.
    ②[明]林启陆.诛夷论略[M].四库未收书辑刊拾辑肆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419.
    ③[明]李璨.劈邪说[M],四库未收书辑刊拾辑肆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412.
    ④[明]苏及寓.邪毒实据[M],四库未收书辑刊拾辑肆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377.
    ⑤[清]杨光先.不得已(1929年中社影印本)[M],见:中国科学技术典籍通汇·天文卷第六分册,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7:912.
    ⑥[清]杨光先.请法尧舜等事一疏[M],见:熙朝崇正集熙朝定案(外三种),韩琦、吴旻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74.方豪先生谓此表述出自阮元《畴人传·南怀仁传》,其说不确。见:方豪.中西交通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502.
    ⑦[明]吴尔成.会审王丰肃等犯案并移咨[M],四库未收书辑刊拾辑肆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337.
    ①[明]魏濬.利说荒唐惑世[M],四库未收书辑刊拾辑肆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379.
    ②[明l李维祯.方舆胜略序[M],大泌山房集卷15,四库全书存目从书集部150册,济南:齐鲁书社1997.7:609.
    ③[明]魏溶.利说荒唐惑世[M],四库未收书辑刊拾辑肆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379.
    ④参见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69-70.
    ⑤[明]林启陆.诛夷论略[M],四库未收书辑刊拾辑肆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418.
    ⑥关于对跖点观念(the idea of antipodes)的讨论,在西方世界尚未确定地球是球形学说时,就被提出,经过希腊和罗马时代,直至中世纪,对于对跖点的讨论因与《圣经》相矛盾而被压制,倡导此说者甚至受到宗教法庭迫害。到1519年,麦哲伦的环球航行证明了对跖点学说,“尽管如此,战斗并未结束。许多持谨慎态度的人仍然反对这种学说,这种反对又持续了200年。”参见[美]安德鲁·迪克森·怀特著,鲁旭东译,基督教世界科学与神学论战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版,第93-98页。对照怀特此说,则李之藻所译《寰有诠》中关于“论大地对足之域有生齿”一节则所持论具有较强说服力。其说认为,“大地形圆,草木雨雪山海台城皆循各所函之重,下向寰宇之心,故在彼人物,其形势与此无异,如谓倒悬倒植,则以彼视此,疑义互执矣。”见[明]李之藻.寰有诠[M],四库全书存目从书,子部第94卷,济南:齐鲁书社,1995:181.
    ①[清]杨光先.不得己(1929年中社影印本)[M],见:中国科学技术典籍通汇·天文卷第六分册,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7:932.
    ②[清]杨光先.不得已(1929年中社影印本)[M],见:中国科学技术典籍通汇·天文卷第六分册,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7:930.
    ③安双成.汤若望案始末[J],历史档案,1992.3:79-87.
    ①《清圣祖实录》卷14,康熙四年三月壬寅[M],中华书局1985年影印本。
    ②[清]杨光先.不得已(1929年中社影印本)[M],见:中国科学技术典籍通汇·天文卷第六分册,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7:915.
    ①[清]杨光先.不得已(1929年中社影印本)[M],见:中国科学技术典籍通汇·天文卷第六分册,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7:923.
    ②[清]杨光先.不得己(1929年中社影印本)[M],见:中国科学技术典籍通汇·天文卷第六分册,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7:940.
    ①[清]杨光先.请法尧舜等事一疏[M],见:熙朝崇正集熙朝定案(外三种),韩琦、吴曼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73-74.
    ①[宋]陆九渊.陆象山全集[M],北京:中国书店,1992:173.
    ①葛兆光先生对陆九渊心同理同说的分析,强调了“心”、“异”和“同”三个意义重心,却没有看到“圣”作为话语前提的意义。参见葛兆光.思想史研究课堂讲录,上海:三联书店,2006:274-275;一个普遍真理观念的历史旅行---以陆九渊“心同理同”说为例谈观念史的研究方法[J],东岳论丛2004,7,第26卷第4期。笔者认为,只有把“圣”作为“心同理同”的前置条件,我们才可以理解陈祖绶在编辑《阜明职方地图》时,无法接受利玛窦的“小中国而大四夷”的取向,他的论据是,“中国有圣人出焉,四海之民,莫敢不来。”
    ②孟子译著[M],杨伯峻译著,北京:中华书局,2010:169.
    ③参见[意]利玛窦.利玛窦著译集[M].朱维铮主编,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导言。
    ④朱维铮.走出中世纪(增订本)[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44.
    ①[明]王守仁.传习录上,王阳明全集卷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28
    ②[明]王守仁.大学问,王阳明全集卷二十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968.
    ③[明]王守仁.别湛甘泉序,王阳明全集卷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230.
    ④[清]黄宗羲.明儒学案卷一○,姚江学案[M],北京:中华书局,1985:180.
    ⑤参见沈定平.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史一明代:调适与会通[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459-461.
    ①参见黄一农.天主教徒孙元化与明末传华的西洋火炮[J],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67本第4分,1996:953。李天纲先生的《早期天主教与明清多元社会文化》及续对此一问题亦有详细的梳理分析。
    ②徐光台先生曾以熊明遇的《格致草》为分析对象,认为熊氏虽然没有脱离程朱理学对格致的理解来接受西方科学知识,但他明显对程朱历学持批判态度。参见徐光台.明末清初西方“格致学”的冲击与反应:以熊明遇《格致草》为例[A],载台湾大学历史学系编,“世变、群体与个人:第一届全国历史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台北:“国立”台湾大学历史学系,1996:235-258.
    ③朱维铮.走出中世纪(增订本)[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42.
    ④[法]艾田蒲(Rene Etiemble)中国之欧洲[M],许钧等译,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241-242.利玛窦的态度也印证了这样的观点,即简单地将王学的影响视为十六世纪中国自然科学落后的原因是不适当的。参见Nathan Siven(席文)的文章,‘'Imperial China:Has Its Present Past a Futhre",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38.2 December 1978.
    ①[意]利玛窦.天主实义,天学初函(影印版)[M],台北:学生书局,1978:629-630.
    ②之所以称之为利玛窦的标准,是因为并非所有的来华耶稣会士都将“圣人”作为一个需要严格界定的宗教词汇,比如艾儒略在《西学凡》中就曾说,“极西诸国,总名欧罗巴,隔于中华九万里,文字语言经传书集,自有本国圣贤所记。”
    ①[明]冯应京.山海舆地全图总序[M],四库禁毁书丛刊·史部第21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365.
    ②南师仲为程百二所编辑的《方舆胜略》作的序言中说,“盱眙公(冯应京)欲联万国为弟兄,其志伟,其虑远,而天不假之年,赍志以逝,今幼舆(程百二)氏以韦布承盱眙公之面命,爰本《山海舆图》,衍缀是书”。
    ③[明]李之藻.坤舆万国全图序[M],转引自黄时鉴、龚缨晏.利玛窦世界地图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168-169.
    ①[明]李之藻.天主实义重刻序,天学初函(影印版)[M],台北:学生书局,1978:354,355-356.
    ②[明]李之藻,请译西洋历法等书疏,见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195.
    ③[明]李之藻.同文算指序,天学初函(影印版)[M],台北:1965:2782.
    ④李之藻此说是否对其后的梅文鼎造成影响,笔者未敢妄论,但我们确实从梅氏的《堑堵测量》卷二见到这样的说法,“东西共戴一天,即同此勾股测圆之法,当其心思所极,与理相符,虽在数万里,不容不合,亦其必然者矣。”见梅文鼎历算全书[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795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815.
    ①[明]李之藻.译寰有诠序[M],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九四,济南:齐鲁书社,1995:3.
    ②孙尚扬,基督教与明末儒学[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4:199.
    ③[明]李之藻.代疑篇序,见:天主教东传文献[M],吴相湘主编,台北:学生书局,1965:472-481.此序徐宗泽误记为林起所做,刘耘华在《诠释的圆环》中已经指出。
    ④[明]李之藻.寰有诠[M],四库全书存目丛书,了部第94卷,济南:齐鲁书社,1995:1.
    ⑤关于知识的渐进性特点,徐光启在对历法的研究中亦有领悟。他说,“如时差等术,盖非一人一世之聪明所能揣测,必因千百年之积候,而后智者会通立法:若前无绪业,即守敬不能骤得之。”他甚至将这一理论作了过分的强调,进而否定了知识增长中的革命。“人虽上智,于未传之法,岂能自知。有而后尽心焉可矣。”见徐光启.日食分数非多略陈义据以待候验疏,徐光启集[M],北京:中华书局,1963:389.
    ⑥[明]徐光启.赤子之心与圣人之心若何解,徐光启集[M],北京:中华书局,1963:509.
    ⑦[明]徐光启.景教堂碑记,徐光启集[M],北京:中华书局,1963:531.
    ①[明]徐光启.辨学章疏,徐光启集[M],北京:中华书局,1963:431.
    ②[明]杨廷筠,代疑续篇,见:郑安德.明末清初耶稣会思想文献汇编第三卷[M],北京:北京大学2003.1:249.
    ③[明]李应试.刻两仪玄览图,转引自黄时鉴、龚缨晏.利玛窦世界地图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171.
    ④[明]瞿式毂,职方外记小言,天学初函(影印版)[M],台北:学生书局,1978:1300.
    ①[明]苏负英.闽中诸公赠诗,转引自吴相湘.天主教东传文献[M],台北:学生书局,1965:677-678.
    ②方豪.中国天主教史人物传[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401.
    ③[明]米嘉穗.西方答问序,见徐宗泽著,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235.
    ④[明]毕拱辰.泰西人身说概序,见徐宗泽著,明清问耶稣会十译著提要[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237.
    (?)[宋]程颐.为家君作试汉州学策问三首,见:二程集[M],王孝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1:579.
    (?)[明]徐光启.刻同文算指序,徐光启集[M],北京:中华书局,1963:80.
    ①[明]徐光启.刻同文算指序,徐光启集[M],北京:中华书局,1963:79-80.
    ②何俊.西学与晚明思想的裂变[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141.
    ③[明]徐光启.几何原本杂议,徐光启集[M],北京:中华书局,1963:78.
    ①[明]徐光启.简平仪说序,徐光启集[M],北京:中华书局,1963:72-73.
    ②[明]徐光启.刻同文算指序,徐光启集[M],北京:中华书局,1963:80.
    ③[明]徐光启.简平仪说序,徐光启集[M],北京:中华书局,1963:74.
    ④[明]徐光启.测量异同绪言,徐光启集[M],北京:中华书局,1963:86.
    ⑤[明]李之藻.刻天学初函题辞,天学初函(影印版)[M],台北:学生书局,1978:1.
    ①[明]李之藻.同文算指序,天学初函(影印版)[M],台北:学生书局,1978:2781-2782.
    ②席泽宗,中国传统科学思想的回顾,科学史十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114.
    ③[清]阮元等撰.畴人传汇编[M],彭卫国,王原华点校,扬州:广陵书社,2009:388.
    ④[清]阮元等撰.畴人传汇编[M],彭卫国,王原华点校,扬州:广陵书社,2009:383.
    ⑤[清]阮元等撰.畴人传汇编[M],彭卫国,王原华点校,扬州:广陵书社,2009:387.
    ⑥[清]薛凤祚.历学会通·正集叙,见:中国科学技术典籍通汇·天文卷第六分册[M],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7:619.
    ①马来平.“折衷众论,求归一是”—论薛凤祚的中西利学会通模式[J],文史哲,2012.2:168.马来平先生主持的“薛凤祚科学思想研究”项目对于薛凤祚的科学成就及其地位进行了多视角、全方位的研究,形成了一批重要成果,填补了薛凤祚研究的多项空白。特别是对于薛凤祚中西科学会通思想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开创意义。
    ②[清]梅文鼎.堑堵测量卷二,见梅文鼎历算全书,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795册[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816.
    ③参见陈卫平.从“会通以求超胜”到“西学东源”说[J],自然辩证法通讯,1989.2:47-54.
    ④刘钝认为,明末的会通说由于学者缺乏对传统天文、数学足够的了解,多半局限于一种政治策略,“真正认真地‘会通’中西之学,还是从梅文鼎这一代学者开始的。见刘钝.清初历算大师梅文鼎[J],自然辩证法通讯,1986.1:57.
    ①参见马来平.“折衷众论,求归一是”—论薛凤祚的中西科学会通模式[J],文史哲,2012.2:162-168.
    ②[明]米嘉穗.西方答间序,见徐宗泽著,明清间耶稣会十译著提要[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235.
    ①李迪.梅文鼎评传[M],南京:南京人学出版社,2006:195.
    ②此序言当作于1604年,《利玛窦书信集》中收入的两封信记述了郭子章刻印《坤舆万国全图》事,分别见第277、315页。
    ③[明]郭子章.蠙衣生黔草,卷11,见: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别集类第155册[M].济南:齐鲁书社,1997:356-357
    ④韩琦的《明清之际礼失求野论之源与流》[J]详细分析了礼失求野论与西学中源说的关系,见自然科学史研究,2007.4:303-311.
    ①方氏三代的有关表述,见于《崇祯历书约》、《浮山文集后编》、《物理小识》等著作,韩琦先生的《明清之际礼失求野论之源与流》[J]一文曾做出梳理,见自然科学史研究第26卷第3期,2007:303-311.
    ②[明]章潢.图书编,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969册[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32.
    ③[明]章潢.图书编,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969册[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33-34.
    ④[明]陆粲 顾起元撰.庚巳编客 座赘语[M],北京:中华书局,1987:194.
    ①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206.
    ①[明]熊人霖.地纬,转引自马琼.熊人霖《地纬》研究[D],浙江大学博十论文,2008:81.
    ②[明]陈荩谟.度测,转引自刘钝.清初历算大师梅文鼎[J],自然辩证法通讯,1986.1:60.
    (?)[清]阮元等撰.畴人传汇编[M],彭卫国、王原华点校,扬州:广陵书社,2009:380.
    (?)[清]梅文鼎.勿庵历算书目[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9:25.
    ①[清]阮元等撰.畴人传汇编[M],彭卫国、王原华点校,扬州:广陵书社,2009:194、195.
    ②台湾清华大学雷中行的硕士论文《明清的西学中源论争议:以历算与自然知识为中心》对此事有详细论述,见第23-24页。雷中行并指出梅文鼎未采用此说,而是分析了回回历与西洋历的关系。另,李之藻根据克拉维斯的《实用算术概念》和程大位的《算法统宗》编译的《同文算指》一书中介绍了介绍西方数学的验证法,认为是从印度土盘算法演变而来,这与王锡阐所说土盘经纬算法有何关系,尚需进一步研究。
    ①[清]王锡阐.晓庵新法自序,守山阁本,亦见[清]阮元等撰,畴人传汇编[M],彭卫国、王原华点校,扬州:广陵书社,2009:382-383.
    ②陈遵沩.中国天文学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1487.席文则认为,王锡阐使用384度,是试图把天文学的量和传统假设中关于宇宙变化的源头联系起来,从而揭示了更深层次的意义。见席文.王锡阐[A],王锡阐研究文集[C]:58.
    ③王扬宗的《康熙<三角形推算法论>简论》一文,对照《满汉七本头》,对此论的文本与年代进行了详细考证,见:或问,2006.12:117-123.
    ①参见王扬宗.康熙《三角形推算法论》简论[J],或问,2006.12:117-123.
    ②见韩琦.白晋的《易经》研究和康熙时代的西学中源说,汉学研究第16卷第1期,祝平一的博士论文"Technical Knowledge,Cultural Practices and Social Boundaries"p.203和《伏读圣裁---<历学疑问补>与<三角形推算法论>》,新史学十六卷一期,2005.3.
    ③王扬宗.康熙、梅文鼎和“西学中源”说[A],传统文化与现代化[C],1995:80.
    ①祝平一.伏读圣裁--《历学疑问补》与《三角形推算法论》[J],新史学十六卷一期,2005,3.
    ②[清]章侵.康熙政要·卷十八,论历算学第三十一[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12.
    ③[清]章梫.康熙政要·卷十八,论历算学第三十一[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12.
    ④御制数理精蕴,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799册[Ml,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4.
    ①李迪.梅文鼎评传fMl,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432-436.
    ②笔者所用梅文鼎《历学疑问》和《历学疑问补》为《兼济堂纂刻梅勿庵先生历算全书》天保写本,梅文鼎著,魏念庭辑,杨作枚订补,天保4年[1833]细井修(写本)雍正元年刊本。同时参考台湾商务印书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794册,历算全书。
    ③[清]梅文鼎,历学疑问[M],兼济堂纂刻梅勿庵先生历算全书,天保写本。
    ④比如古历在交食、五星出没等方面的缺陷,可以用西法解决,在《学历说》中,梅文鼎持同样的观点。
    ①笔者倾向于认为,梅文鼎此说或亦受王锡阐关于土盘经纬算法与西法关系表述的影响,尤其王锡阐向元朝改历事件寻求证据的做法,当对梅文鼎有直接启发。
    ②参见田淼.中国数学的西化历程[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120.
    ③[清]阮元等撰.畴人传汇编[M],彭卫国、王原华点校,扬州:广陵书社,2009:427.
    ④关于康熙三角形推算法论的撰写时间,见浙江大学赵晖的博士论文,西学东渐与清代前期数学第61页注。祝平一在《伏读圣裁---<历学疑问补>与<三角形推算法论>》中认为,《历学疑问补》可能成书于1719年至1720年之间。
    ⑤祝平一在《伏读圣裁》一文中引用梅文鼎1706年的诗作《雨坐山窗得程偕书寄到吴东严诗扇依韵和之》和1708年写给李光地的诗中所提到“伏读御制三角形论,谓古人历法流传西土,彼土之人习而加精焉尔。天语煌煌,可息诸家聚讼”,笔者认为,这些都可以证明《御制三角形论》正是梅文鼎写作《历学疑问补》的话语背景。
    ①[清]张廷玉等撰,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544-545.
    ②王扬宗.明末清初“西学中源”说新考[A],见:刘钝、韩琦.科史薪传[C],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80.并参见江晓原.试论清代“西学中源”说[A],天文西学东渐集[C],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11:375-387.
    ①[清]阮元等撰.畴人传汇编[M],彭卫国、王原华点校,扬州:广陵书社,2009:531.
    ②[清]阮元等撰.畴人传汇编[M],彭卫国、王原华点校,扬州:广陵书社,2009:512.
    ③[清]阮元等撰.畴人传汇编[M],彭卫国、王原华点校,扬州:广陵书社,2009:604.
    ④参见吴文俊主编,中国数学史大系第八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22.
    ①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19.
    ②[清]颜元.漳南书院记,颜李从书习斋记余卷二,陈谷嘉、邓洪波主编,中国书院史资料[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5:1410-1412.
    ③金永植著,王道还译,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然知识---中国科学史研究中的一些问题,史学评论第九期,1985,第59-92页,参见金观涛、刘青峰.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330.
    ④参见李天纲.《孟了字义疏证》与《天主实义》[A],见:王元化.学术集林卷二[C],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200-222.
    ⑤戴震在其著述中少有讨论西方科学,李天纲认为,戴震曾“耿直地认为他老师江永对第谷‘本轮’、‘均轮’体系的掌握优于梅文鼎,结果受到无情指责,被认为不胜‘化西’,有嫌‘西化’。戴震在其著述中回避讨论西学,谅有其故。”参见李天纲.《孟子字义疏证》与《天主实义》[A],见:王元化.学术集林卷二[C],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217.当然,关于戴震与西学的关系,乃至考据学与西学的关系,在学界还存在广泛争论,见湛晓白、黄兴涛.清代初中期西学影响经学问题研究述评[J],中国文化研究2007年春之卷:68-81.
    ①[美]罗伯特·金·默顿.十七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M],范岱年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183、295.
    ①江晓原先生曾以天文学说为例就此做出阐发,参见江晓原.通天捷径---明清之际耶稣会士在华传播的欧洲天文学说及其作用与意义[A],江晓原、钮卫星.天文西学东渐集[C],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399-413.
    ②方豪的《中国天主教史人物传》谓《代疑编》(即代疑篇)作于是年,今从此说,见方豪.中国天主教史人物传[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94.
    ③[明]杨廷筠.代疑篇,天主教东传文献[M],吴相湘主编,台北:学生书局,1965:579.
    ④[明]杨廷筠.代疑篇,天主教东传文献[M],吴相湘主编,台北:学生书局,1965:542-543.
    ⑤[明]杨廷筠.刻西学凡序,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九三[M],济南:齐鲁书社,1995:626.
    ①“天学”在中国士人中还有专指天文历算学之用,不属于本讨论的范围。如江永就曾认为梅文鼎论金星和水星岁轮及伏见之说,“发前人所未发,……大有功十天学。”见:[清]阮元等撰.畴人传汇编[M],彭卫国、王原华点校,扬州:广陵书社,2009:476.
    ②[法]谢和耐.中国与基督教---中西文化的首次撞击[M],耿昇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177.
    ③[明]邵辅忠.天学说,天主教东传文献续编第l册[M],吴相湘主编,台北:学生书局,1986:3.邵辅忠生平不详,方豪考证当为明末入教士人。
    ④[明]徐光启.刻几何原本序,徐光启集[M],北京:中华书局,1963:75.
    ⑤美国学者岁杰在《<几何原本>、神威大炮和“亚尼玛(anima)---从科学知识的社会学的角度探讨17世纪西学之引入中国》一文中,认为这里的“事天”是耶稣会术语,被说成是“事天主”的意思,其实不确。徐光启在这里使用“事天”并非在宗教术语的意义上使用,而是使用类似《天主实义》的表述方式,以孟子的“事天”说来比附宗教意义上的“事天主”。这种概念上的拟同在李之藻那里有更为明确的表现。
    ⑥关于数学的大者与小者,南宋著名的数学家秦九韶在《数学九章》中说,“(数学)大则可以通神明、顺性命:小则可以经事物、类万物”。何丙郁先生曾指出,秦九韶所分别的“大”与“小”,其实是对应了“内数”与“外数”,传统数学包含了这样两种,而现代意义上的数学,实指传统数学的“外数”而言。参见[澳]何丙郁,中国传统数学的意义[A],国际汉学第六辑[C],郑州:大象出版社,2000:250.
    ①[明]徐光启.泰西水法序,徐光启集[M],北京:中华书局,1963:66.
    ②[明]徐光启.条议历法修正岁差疏,徐光启集[M],北京:中华书局,1963:337-338.
    ③熙朝崇正集熙朝定案(外三种)[M],韩琦、吴旻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32.
    ④[意]利玛窦.利先生复虞铨部书,见天学初函(影印版)[M],台北:学生书局1978:641-642.
    ①[意]利玛窦,利玛窦中文著译集[M],朱维铮校点,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183.
    ②[明]邵辅忠.天学说,天主教东传文献续编第1册[M],吴相湘主编,台北:学生书局,1966:5-6.
    ③黄正谦认为“天学”原指天主教之学,天文之学被视作天学,是以1633年崇祯帝向汤若望御赐“钦褒天学”匾为肇始,见黄正谦.十六、十七世纪在华耶稣会十之政治策略及其所传播之宗教文化[D],香港:香港大学哲学研究所,2009:364.
    ①吴欣芳.“无声的说法者”:利玛窦的著书过程与读者理解[D],台北:台湾大学文学院历史学系,2009:89-91.
    ①参见徐光台.藉“格物穷理”之名:明末清初西学的传入[A],理性主义及其限制[C],北京:三联书店,2003:165-209.
    ②参见陈鼓应、辛冠洁、葛荣晋.明清实学简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1-15.
    ③参见李天纲.早期天主教与明清多元社会文化(续)[J],史林,2000.1:39.
    ④正如李约瑟所说,“这种新科学可能是正确的,但对十传教士们来说,重要的是它发源于基督教国家。这里有个暗含的逻辑,就是只有基督教徒才能够发展出这样的科学。因此,每一次正确的交食预报都被用来间接证明基督教神学是惟一的真理。”参见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四卷,第2分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5:673.
    ①[葡]阳玛诺.天问略自序,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214.
    ②[德]汤若望.远镜说自序,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231.
    ③李天纲.早期天主教与明清多元社会文化(续)[J],史林2000.1:39.
    ④[明]徐光启.儿何原本杂议,徐光启集[M],北京:中华书局,1963:77.
    ⑤[明]徐光启.刻同文算指序,徐光启集[M],北京:中华书局,1963:80-81.
    ⑥明]王徵.远西奇器图说录最,明清间耶稣会十译著提要[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234.
    ①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十译著提要[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241.
    ②[明]徐光启.泰西水法序,徐光启集[M],北京:中华书局,1963:67.
    ③[明]徐光启.刻紫阳朱子全集序,徐光启集[M],北京:中华书局,1963:94-95.
    ④[明]徐光启.几何原本杂议,徐光启集[M],北京:中华书局,1963:76.
    ⑤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9.
    ①参见李天纲.早期天主教与明清多元社会文化(续)[J],史林2000,1:38-51.
    ②陈鼓应、辛冠洁、葛荣晋.明清实学思潮史·导论[M],济南:齐鲁书社,1989:11.
    ③[明]方以智,方以智全书·通雅·读书类略提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33.
    ①陈卫平的《论明清之际“由数达理”的思维方法》(《哲学研究》1989年第7期)和《明清之际西学流播与中国本土思想的接应》(《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两文对此有细致的梳理。马勇的《乾嘉汉学与西学的内在关联》(《东西方文化道路的交融与选择》,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则从西学与乾嘉汉学发展方向、学术范围、学术风格、学术方法等方面寻找两者的共同点,论证后者的兴起与西学的关系。对相关研究的述评,见湛晓白、黄兴涛.清代初中期西学影响经学间题研究述评[J],中国文化研究2007年春之卷。
    ②[清]钱大昕.嘉定钱大昕全集第九册·与戴东原书[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566、567.
    ③李光地的历学知识多得自梅文鼎,曾著有《历象本要》二卷,《记四分术》、《记太初术》、《记浑仪》三篇。阮元《畴人传》为其立传,曰,“光地尝与梅文鼎讲论历术,故所著书皆欧罗巴之学。”见[清]阮元等撰.畴人传汇编[M],彭卫国,王原华点校,扬州:广陵书社,2009:448.
    ④[清]方苞.方苞集·集外文·安溪李相国逸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686.
    ⑤[清]阮元等撰.畴人传汇编[M],彭卫国,王原华点校,扬州:广陵书社,2009:476.
    ⑥席泽宗.科学史十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156-163.
    ①樊洪业.耶稣会士与中国科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237.
    ②Kent Deng分析了耶稣会士对儒学精英的迎合态度,指出在清初政策和儒学传统的双重压力下,耶稣会士不得不选择高度专业化的研究领域,如天文、治水和几何学,并致力于在儒家官僚体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参见Kant Deng. Movers and Shakers of Knowledge in China during the Ming-Qing Period[C]. Inkster, Ian,(ed.) Technology in China. Continuum, London, UK, pp.57-80,2009.
    ③蒋庆.政治儒学---当代儒学的转向、特质与发展[M],北京:三联书店,2003:325-332.
    ①刘青峰.让科学的光芒照亮自己[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184.
    ②金观涛、樊洪业、刘青峰,科学技术结构的历史变迁---二论十七世纪之后中国科学技术落后于西方的原因[J],自然辩证法通讯,1983.1:14-24.
    ③金观涛、樊洪业、刘青峰,历史上的科学技术结构---试论十七世纪之后中国科学技术落后于西方的原因[J],自然辩证法通讯,1982.5:7-23.
    ①陈晓中、张淑莉.中国古代天文机构与天文教育[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249-258,295-296.
    ②[明]徐光启等.新法算书,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788册[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8.
    ③[清]阮元等撰.畴人传汇编[M],彭卫国、王原华点校,扬州:广陵书社,2009:471.
    ④此一特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可谓源远流长。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记》载,始皇帝时“候星气者至三百人,皆良士,畏忌讳谀,不敢端言其过。”见:[西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258.
    ①参见梁柏力.被误解的中国---看明清时代和今天[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11:111-126.
    ②陈垣.陈垣学术论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0:203.
    ③裴化行.中国的天文学问题[J],新北辰1935,11:1137-1152.德理贤则认为,是在1594年一个叫做吴仲明的人向利玛窦提出其知识可能对非常需要改革其历法的中国人颇有裨益。见德理贤.耶稣会士汤若望的两半球图[A],见:华裔学志第18卷[C],1959:329,转引自[法]马若安.利玛窦著作中的科学和技术[A],国际汉学第三辑[C],郑州:大象出版社,1999:208.
    ①李之藻在《寰有诠》译序中就曾指出,“所论天地万物之理,探源穷委,步步推明,由有形入无形,由因性达超性”,就充分显示将逻辑推理作为论证教理工具的实用态度,同时也显示逻辑工具与形而上学的高度关联性。
    ②正如福柯在分析西方精神病史时所揭橥的,“在精神病的发现、区分、处理、治疗的整个过程中,表面上起作用的是知识、科学和真理,实际上则是权力和统治。”参见姚大志.现代之后---20世纪晚期西方哲学[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0:347.
    ③谢景芳.清初抑制西学探论[J],史学集刊,1999,1.
    ④[日]后藤末碓.康熙大帝与路易十四,人文月刊第7卷第5期,转引自李亚宁.明清之际的科学文化与社会---17、18世纪中西文化关系引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2:25.
    ①参见[日]薮内清.中国中世纪科学技术史概述[A],科学与哲学(研究资料)1984年第1辑[C],北京: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1984:93-94.
    (?)转引自[明]徐光启.增订徐文定公集卷四[M],上海:徐家汇天主堂,1933:1-2.
    ①王萍.西方历算学之输入[M],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0:45.《明史》中的记载与此不尽相同。据《明史·历志》,“黄帝迄秦,历凡六改。汉凡四改。魏迄隋,十五改。唐迄五代,十五改。宋十七改。金迄元,五改。惟明之大统历,实即元之授时,承用二百七十余年,未尝改宪。”见张廷玉等撰,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515-516.
    ②参见王萍.西方历算学之输入[M],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0:45-50.
    ③明初沿用元授时历的原因,按照魏文魁的解释,是因太祖开国之初,未能找到能建立新历法的官员。在其所撰《历测》中保留了他的一篇疏稿,认为“太祖高皇帝驱逐胡元,成祖文皇帝荡扫沙漠,再辟乾坤,重辉日月,于是万法更始,庶政聿新,惟兹历象之官,当时旁求未获,以故历名大统,数仍授时,盖将以有待也。”见续修四库全书1039册,第742页。洪武元年置回回司天监,洪武十五年九月诏翰林李翀、吴伯宗译回回历书之事,可作为佐证。见《译天文书跋》,从书集成续编第82卷[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4:113.
    ①(清)张廷玉等,明史·历志一[M],北京:中华书局,1974;515-545.
    ②石云里等.王应遴与《经天该》关系的新线索[J],中国科技史杂志第27卷:191.
    ③[清]顾炎武.日知录集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1677.
    ①按照《中国古代天象记录总集》所记录,明代所发生的日食记录,分别为洪武朝19次(在位31年),建文朝1次(在位4年),永乐朝17次(在位22年),洪熙朝1次(在位1年),宣德朝3次(在位10年),正统朝12次(在位14年),景泰朝3次(在位7年),天顺朝6次(在位8年),成化朝15次(在位23年),弘治朝17次(在位18年),正德朝21次(在位16年),嘉靖朝28次(在位45年),隆庆朝6次(在位6年),万历朝33次(在位48年),泰昌朝1次(在位1年),天启朝2次(在位7年),崇祯朝31次(在位17年)。见北京天文台主编,中国古代天象记录总集[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207-227.
    ②[明]文秉,烈皇小识[M],中国历史研究资料从书,中国历史研究社编,上海:上海书店,1982:213.
    ③[明]徐光启等.新法算书[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788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118.
    ④黄一农在《从汤若望所编民历试析清初中欧文化的冲突与妥协》一文,分析了明灭后南明鲁王朱以海、南明唐王朱聿键先后颁历,奉大统正朔,并称“虽百务未遑,姑次第夫典礼,乃一统为大,将肇始夫春王”,显示出颁历一事所蕴含的政治意义,在朝代更替之际更为明显。见台湾清华学报新二十六卷第二期,1996.6:189-220.
    ①[德]魏特.汤若望传[M],杨丙辰译,台北:商务印书馆,1960:234-235.
    ②[德]魏特.汤若望传[M],杨丙辰译,台北:商务印书馆,1960:243.
    ③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中前期西洋天主教在华活动档案史料第1册[M],北京:中华书局,2003:1、8-9,转引自吴伯娅.从新出版的清代档案看天主教传华史[J],清史论从(2005年号),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编,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1:120.
    ①[明]徐光启等.新法算书[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子部第788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3.本节使用此书仅注页码。
    ①[明]徐光启等.新法算书[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了部第789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775.
    ②[明]徐光启等.新法算书[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子部第789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794.
    ③[明]徐光启等.新法算书[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子部第789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797.
    ①[德]魏特.汤若望传[M],杨丙辰译,台北:商务印书馆,1960:297.
    ②《明清史料》中收入了分别题名为“钦天监监正汤若望揭帖”和“汤若望占”的两篇史料,分别为顺治三年十二月和顺治十年十一月的两次星占报告,体现了此一时期在星占这一知识领域的“中西合璧”。参见附录:明清史料中的西学事迹。另,《清中前期西洋天主教在华活动档案》收入汤若望因“隆冬瑞雪未下”所上奏疏,曰,“此皆有干天和所致,故阴阳消息欠调者也,伏乞皇上虔诚修祷,勃下大小臣工省刑薄罚,赈恤穷黎,庶天时人事立可见瑞兆十圣朝矣。”见,钦天监汤若望为隆冬瑞雪未下圣躬祈祷宜虔等事所上揭帖,清中前期西洋天主教在华活动档案,北京:中华书局,203.10:8.
    ③刘操南.古代天文历法释证[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514.
    ④[西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1342.
    ①[清]阮元等撰.畴人传汇编[M],彭卫国、王原华点校,扬州:广陵书社,2009:35、36.
    ②[清]阮元等撰.畴人传汇编[M],彭卫国、王原华点校,扬州:广陵书社,2009:175.
    ③日本学者沟口雄三在《中国科学与天文历数学》一文中认为,中国的天文历数学重视实用性的特点,使得“它不那么依靠几何模型,而是主要利用代数操作和算法,汉代沸沸扬扬的宇宙构造论后来之所以未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其主要原因也在于此。可以说,中国的天文学体系成为阻碍严密的理论架构和革命性变革的重要原因。”见[日]沟n雄三、小岛毅.中国的思维世界,孙歌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106.
    ④[清]阮元等撰.畴人传汇编[M],彭卫国,王原华点校,扬州:广陵书社,2009:185-186.
    ⑤[意]利玛窦.利玛窦中国札记[M],何高济等译,北京:中华书局,1983:6.
    ①参见江晓原.明清之际中国人对西方宇宙模型之研究及态度[A],近代中国科技史论集[C],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国立清华大学利氏研究所,1991:33-55.
    ②[明]徐光启等.新法算书[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子部第788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635-636.
    ③[明]徐光启等.新法算书[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子部第788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171.
    ④[意]利玛窦.利玛窦中文著译集[M],朱维铮校点,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695、693.
    ①[清]阮元等撰.畴人传汇编[M],彭卫国、王原华点校,扬州:广陵书社,2009:550.
    ②[明]徐光启等.新法算书[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子部第788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3.本段引用此书只注页码。
    ③笔者查阅《熙朝定案》所载题为《钦天监治理历法加太常寺卿南为日食有无等事一疏》中南怀仁对于日食救护标准的描述与徐光启不同,曰,“臣查本监旧例,凡京师日食一分者,则免题救护,并无奏闻外省食分请救护之例。今本京之食分,依我朝用新法,既在一分之下,照例臣不敢奏闻。”显示明末清初关于日食救护或许并无明确一致的标准,这或许就为钦天监的灵活掌握提供了空间。参见韩琦、吴旻校注.熙朝崇正集熙朝定案(外三种)[M],北京:中华书局,2006:124.
    ①[明]徐光启等.新法算书[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子部第788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22.
    ②署名海门黄伯禄所编《正教奉褒》一书中对此多有记载,见韩琦、吴旻校注.熙朝崇正集熙朝定案(外三种)[M],北京:中华书局,2006:237-384.
    ③江晓原.明清之际中国人对西方宇宙模型之研究及态度,近代中国科技史论集,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国立清华大学利氏研究所,1991:53.
    ①[意]利玛窦.利玛窦中文著译集[M],朱维铮校点,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550-551.
    ②[明]杨廷筠.职方外纪序,天学初函(影印版)[M],台北:学生书局,1978:1289-1291.
    ③[明]李之藻.寰有诠,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94卷[M],济南:齐鲁书社,1995:103-104.
    ④[清]阮元等撰.畴人传汇编[M],彭卫国、干原华点校,扬州:广陵书社,2009:393.
    ⑤[清]王锡阐.五星行度解,从书集成本,页1,转引自近代中国科技史论集[C],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国立清华大学利氏研究所,1991:38.
    ①转引自江晓原.明清之际中国人对西方宇宙模型之研究及态度[A],见:近代中国科技史论集[C],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国立清华大学利氏研究所,1991:39.
    ②王广超、孙小淳.试论梅文鼎的围日圆象说[J],自然科学史研究第29卷第2期,2010:142-157.
    ③[清]阮元等撰.畴人传汇编[M],彭卫国、王原华点校,扬州:广陵书社,2009:540.
    ①历法问答,梵蒂冈图书馆,Borgia Cinese319[3],p.37b-38a,转引自[法]马若安.17、18世纪中国天文学与数理天文学著作中的时空观[A],法国汉学第六辑[C],北京:中华书局,2002:456.
    ②[清]钱大昕.嘉定钱大昕全集第九册[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566.
    ③Cardinal Bellarmine给Foscarini的信(1615年4月12日),转引自[法]马若安.17、18世纪中国天文学与数理天文学著作中的时空观[A],法国汉学第六辑[C],北京:中华书局,2002:456.
    ④[美]戴维·林德伯格.西方科学的起源[M],王珺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99-109.
    ①[比]罗杰斯,南怀仁时代鲁汶大学的学术环境[A],见:[比]魏若望.传教士·科学家·工程师·外交家南怀仁(1623-1688)鲁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23.
    ②1964年河北赤城出土洪武五年铜手铳,铭“骁骑右卫胜字肆佰壹号长铳筒重贰斤拾贰两洪武五年八月吉日宝源局造”,中国军事博物馆藏洪武五年铜碗口铳,铭“水军左卫进字四十二号大碗口筒重二十六斤洪武五年十二月吉日宝源局造。”见:钟少异.中国古代兵器的历史与传统[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9:261.
    ③肖立军.明代边兵与外卫兵制初探[J],天津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2:43.
    ①王珂.明代的火器制造及管理制度[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8卷第5期,1998.9:62-65.
    ②崇祯长编卷三十四[M],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本明实录附录之四,1962:1985-1986.
    ③欧阳琛、方志远.明清中央集权与地域经济[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367-442.
    ④[明]徐光启.徐光启集[M],王重民辑校,北京:中华书局,1963:466.
    ⑤王珂.明代的火器制造及管理制度[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8卷第5期,1998.9:64.
    ①王兆春.中国火器史[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1:203-205.
    ②[明]宋应星.天工开物卷十五[M],王云五主编,万有文库第一集,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258.
    ③明神宗实录卷二四一[M],万历十九年十月乙巳。
    ④明熹宗实录卷三三[M],天启三年四月乙酉。
    ⑤参见范传南.“弓马骑射”笼罩下的清代火器---清代火器发展及使用状况述论[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第23卷第8期,2002.8:100-106.
    ⑥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M],北京:三联书店,1995:45.
    ①左宗棠.左宗棠全集,书牍卷十三[M],上海:上海书店1986:1161.
    ②崔景荣等题为制胜务须西铳敬述购募始末疏,徐光启集[M],北京:中华书局,1963:182.
    ①[清]尤侗,尤西堂初修《明史·外国传》佛郎机吕宋和兰欧罗巴四传原稿,转引自张维华.明史欧洲四国传注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182.
    ②[葡]汤若望授,焦勖述,火攻挈要[M],北京:中华书局,1985:56.
    ③参见正教奉褒,熙朝崇正集熙朝定案(外三种)[M],韩琦、吴旻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272-273.汤若望.新法算书·缘起六,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788册[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105-107.
    ④黄一农.耶稣会十汤若望在华恩荣考[A],中国文化第七期[C],1992:161.
    ①清圣祖实录·卷49[M],康熙十三年八月壬寅。
    ②[比]魏若望.传教士·科学家·工程师·外交家南怀仁(1623-1688)鲁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242-252.
    ③韩琦、吴旻校注.熙朝崇正集熙朝定案(外三种)[M],北京:中华书局,2006:139-140.《正教奉褒》中对此也有引用,惟使用原始材料或有不同,见第337-338页。但在前引《熙朝定案》中的一段表述说,“吏部题为进呈《神威图说》,乞准留传,以昭睿创之精工,以志治平之奇速事。吏科抄出工部题前事,奉旨:依议。”却颇让人疑惑,似乎吏部也曾就《神威图说》的进呈有过与南怀仁同样的上疏。笔者怀疑此为《熙朝定案》编辑中的问题。因此书版本情况十分复杂,编者记述其编排内容主要依据徐家汇藏本,并参照了巴黎和罗马耶稣会档案馆藏本。此三版笔者均无缘得见,故此问题存疑。
    ④吴伯娅.康雍乾三帝与西学东渐[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225-229.
    ①尹晓冬.《穷理学》中的弹道学知识[J],力学与实践,2010,32:128.
    ②尹晓冬.《穷理学》中的弹道学知识[J],力学与实践,2010,32:132.
    ③清圣祖实录·卷102[M],3。
    (?)[明]徐光启.徐光启集[M],王重民辑校,北京:中华书局,1963:286-287.
    ①[明]徐光启.徐光启集[M],王重民辑校,北京:中华书局,1963:302-304.
    ②洪震寰.赵十桢---明代接触的火器研制家,自然科学史研究第2卷第1期(1983年),第89-96页。据焦勖.火攻挈要·自序,“惟赵氏藏书,海外火攻神器图说,祝融佐理,其中法则、规制悉皆西洋正传,然事关军机,多有慎密,不详载、不明言者,以至不获兹技之大观,甚为折衷者之所歉也。”洪震寰认为此“赵氏”即为赵士桢。《海外火攻奇器图说》一书,按照张荫麟的说法,“未审传自何人,其书甚秘,不行于世。见张荫麟,明清之际西学输入中国考略[J],清华学报第一卷第一期,第58页。《中国兵书总目》载清刻本,题(明)焦玉撰。
    ③[葡]汤若望授,焦勖述,火攻挈要[M],北京:中华书局,1985:57.
    ④黄一农.火器[A],法国汉学第六辑[C],北京:中华书局,2002:362-376.
    ⑤是书旧题清惠麓洒民编,一说无锡袁宫桂编,一说吴宫桂编,均不可考。收入续修四库全书子部第967册。
    ①[清]王芑孙,《洴澼百金方》序,转引自谢国桢.明末清初的学风[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40。续修四库未收入此序。
    ②许保林,中国兵书通览[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2:89.
    ③黄一农.红夷大炮与明清战争---以火炮测准技术之演变为例[J],(台湾)清华学报,1996,3:31-70.
    ①Steven J.Harris的研究注意到西方天文学理论在传教活动中扮演的角色,认为除去在中国的巨大成就和在印度施加的影响而外,耶稣会十的天文学活动多为零星的、不具影响力的个别行为。见Steven J.Harris,"Jesuit Scientific in the Overseas Missions,1540-1773", JSTOR:Isis,Vol.96,No.1(March 2005),pp.71-79.
    ①康熙为教化王特使嘉乐来华一事致西洋人谕[M],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中前期西洋天主教在华活动档案史料,北京:中华书局,200310:35.
    ②参见马来平.试论科学精神的核心与内容[J],文史哲2001.4:51-54.
    ③Amos Funkenstein. Theology and the scientific imagination from the Middle Ages to the seventeenth centur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6.
    ④William A Wallace.Galileo and his source:the heritage of the Collegio Romano in Galileo's science.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4.
    ①N.Siven:Why the scientific revolution did not take place in China-or didn't it?见李国豪等主编,中国科技史探索[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89-105.
    ①Davids,Karel," Water control and useful knowledge:river management and the evolution of knowledge in China. Northern Italy and the Netherlands ".Paper presented at tht Global Economic History Network Conference,Leiden,The Netherlands,September 2004.
    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影印阮元校刻本,1980年9月版
    天主教东传文献·续编·三编,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65-1972年版
    天学初函,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65年版
    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1986年版
    四库未收书辑刊,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年版
    四库禁毁书丛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1月版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济南:齐鲁书社2000年1月版
    续修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2002年版
    丛书集成初编,王云五主编,商务印书馆1939年版
    丛书集成续编,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4年1月版
    明实录,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版
    清实录,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1、[法]白晋著,马绪祥译,康熙帝传.清史资料第一辑,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2、[宋]程颢、程颐著,二程集,王孝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7月版
    3、春秋左传正义,[东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见《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影印阮元校刻本,2003年版
    4、[清]方苞.方苞集·集外文·安溪李相国逸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5、[清]方浚师.蕉轩随录,中华书局1997年12月版
    6、[明]方以智.方以智全书·通雅·读书类略提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7、[明]范涞修.[万历]新修南昌府志,日本藏罕见地方志丛刊,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
    8、[明]冯应京.山海舆地全图总序,四库禁毁书丛刊·史部第21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年版
    9、[清]龚鼎孳.龚鼎孳文集,1924年民国重印本
    10、[清]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版
    11、[明]顾应祥:静虚斋惜阴录,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子部·杂家类第64册,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
    12、[明]郭子章.蠙衣生黔草,卷11,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别集类第155册,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版
    13、[清]黄宗羲.明儒学案卷一○,姚江学案。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10月版
    14、[清]蒋良骥.东华录,续修四库全书三七○·史部·编年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5、[清]贺长龄辑,皇朝经世文编,清道光刻本
    16、[清]惠麓酒民编,讲澼百金方,续修四库全书子部第967册
    17、[意]利玛窦著,罗渔译,利玛窦书信集,台北:光启出版社1986年9月版
    18、[意]利玛窦著,刘俊余等译,利玛窦中国传教史,台北:光启出版社1986年10月版
    19、[意]利玛窦、金尼阁著,何高济译,利玛窦中国札记,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20、[意]利玛窦著,朱维铮校点,利玛窦中文著译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版
    21、[明]李之藻.寰有诠,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94卷,济南:齐鲁书社1995年版
    22、[明]李之藻.天学初函,台湾:学生书局,1954年版
    23、[明]李日华.紫桃轩杂缀卷一,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108册,济南:齐鲁书社2005年9月版
    24、[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25、[清]刘廷玑.在园杂志,卷四,丛书集成续编第90册,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4年1月版
    26、[明]陆粲 顾起元撰.庚巳编客座赘语,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4月版
    27、[宋]陆九渊.陆象山全集,北京:中国书店,1992年3月版
    28、[明]陆容.菽园杂记,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5月版
    29、[明]茅元仪.武备志,四库禁毁书丛刊,子25,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1月版
    30、[清]梅文鼎.学历说,丛书集成续编082,上海书店版
    31、[清]梅文鼎.历算全书,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795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32、[意]马国贤著,李天纲译,清廷十三年,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4月版
    33、清圣祖实录,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影印本
    34、[明]马哈麻等.天文书,中国科学技术典籍通汇天文卷八,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35、[清]钱大昕著,陈文和主编,嘉定钱大昕全集,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12月版
    36、[宋]钱时.两汉笔记,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686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37、[清]阮元等撰,彭卫国、王原华点校,畴人传汇编,扬州:广陵书社,2009年3月版
    38、[清]阮元.研经室集,丛书集成初编,北京:商务印书馆,1936年6月版
    39、[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9月版
    40、[明]宋应星.天工开物,王云五主编,万有文库第一集,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12月版
    41、[德]汤若望授,焦勖述,火攻挈要,丛书集成初编1936年版
    42、[明]王世贞.外国书旅獒卷,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16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43、[明]王守仁.传习录上,王阳明全集卷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12月版
    44、[清]王锡阐.晓庵新法·自序,守山阁丛书本
    45、[明]魏文魁.历测,续修四库全书1039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46、[明]文秉.烈皇小识,中国历史研究资料丛书,中国历史研究社编,上海书店影印,1982年10月版
    47、吴相湘主编,天主教东传文献·续编·三编,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65-1972年版
    48、熙朝崇正集熙朝定案(外三种),韩琦、吴旻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
    49、[清]夏燮.明通鉴,清同治刻本
    50、[明]徐昌治辑《明朝破邪集八卷》,日本安正二年刻本,《四库未收书辑刊》拾辑肆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年影印版
    51、[明]徐光启撰,王重民辑校,徐光启集,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12月版
    52、[明]徐光启等,新法算书[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子部第788、789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53、[清]薛凤祚.历学会通,益都薛氏遗书本,中国科学技术典籍通汇天文卷六,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54、[清]阎若璩.尚书古文疏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2月版
    55、[清]永瑢等撰,四库全书总目,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
    56、[清]雍政.大义觉迷录,见清史资料(第四辑),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4月版
    57、[明]余继登.典故纪闻,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7月版
    58、[清]张尔岐.蒿庵闲话,王云五主编《丛书集成初编》本,商务印书馆1939年版
    59、[清]颜元.漳南书院记,颜李丛书习斋记余卷二,陈谷嘉、邓洪波主编,中国书院史资料,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5月版
    60、[清]杨光先.不得己,《中国科学技术典籍通汇》天文卷第六分册,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1929年中社影印本)
    61、御制数理精蕴,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799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62、[清]章梫.康熙政要,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12月版
    63、[清]张廷玉等撰,明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4月版
    64、[清]昭槤.啸亭杂录,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12月版
    65、赵尔巽等,清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12月版
    66、[明]赵士祯辑,[日]清水正德校,《神器谱》残五卷,日本文化5年(1808)坊刊本
    67、[韩]郑安德编,明末清初耶稣会思想文献汇编,北京大学宗教研究所2003年1月版
    68、[东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礼记正义,见《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影印阮元校刻本,2003年版
    69、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康熙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70、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康熙起居注》第2册,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71、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中前期西洋天主教在华活动档案史料,北京:中华书局,2003.10
    72、朱谦之.老子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1、[英]A·N·怀特海.科学与近代世界,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年7月版
    2、[法]艾田蒲著,许钧等译,中国之欧洲,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3、[美]安德鲁·迪克森·怀特著,鲁旭东译,基督教世界科学与神学论战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版
    4、[美]安德鲁·皮克林,作为实践和文化的科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版
    5、[英]安东尼·吉登斯著,赵旭东等译,社会学(第四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版
    6、[荷]安国风著,纪国刚等译,欧几里得在中国,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8月版
    7、[美]本杰明·艾尔曼著,王红霞等译,中国近代科学的文化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11月版
    8、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第十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7月版
    9、北京天文台主编,中国古代天象记录总集,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版
    10、[德]彼得·克劳斯·哈特曼著,谷裕译,耶稣会简史,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版
    11、陈鼓应、辛冠洁、葛荣晋主编,明清实学简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年9月版
    12、陈久金.回回天文学史研究,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版
    13、陈美东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史天文学卷,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4、陈卫平.第一页与胚胎,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15、陈晓中、张淑莉著,中国古代天文机构与天文教育,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年12月版
    16、陈垣.陈垣学术论文集,中华书局1980年版
    17、陈遵沩.中国天文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8月版
    18、戴裔煊.明史佛郎机传笺正,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19、戴念祖.中国科学技术史·物理学卷,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20、戴念祖、老亮.中国物理学史大系·力学史,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5月版
    21、[美]戴维·林德伯格著,王珺译,.西方科学的起源,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年7月版
    22、[日]稻叶君山.清朝全史,上海:中华书局1915年版
    23、[美]邓恩著,余三乐、石蓉译,从利玛窦到汤若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1月版
    24、[美]丁韪良著,沈弘译,汉学菁华: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及其影响力,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年4月版
    25、樊洪业.耶稣会士与中国科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26、方豪.中国天主教史人物传,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8月版
    27、方豪.中西交通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2月版
    28、方豪.中国天主教史论丛,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年版
    29、[法]弗朗兹·法农著,万冰译,黑皮肤,白面具,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
    30、傅斯年.史料论略及其他,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3月版
    31、[美]G-F·穆尔著,郭舜平等译.基督教简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32、葛兆光.思想史研究课堂讲录,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
    33、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二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版
    34、何俊.西学与晚明思想的演变.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35、何兆武.中西文化交流史论,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年版
    36、黄庆华.中葡关系史,合肥:黄山书社,2005年版
    37、黄时鉴、龚缨晏著,利玛窦世界地图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38、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年12月版
    39、[美]吉尔兹: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王海龙、张家宣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40、蒋庆.政治儒学---当代儒学的转向、特质与发展,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5月版
    41、金观涛、刘青峰.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年12月版
    42、金国平.西力东渐---中葡早期接触追昔,澳门:澳门基金会2000年版
    43、李亚宁.明清之际的科学文化与社会---17、18世纪中西文化关系引论.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2年10月版
    44、李迪.梅文鼎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版
    45、李零.中国方术考(修订本),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年8月版
    46、[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四卷,第2分册,科学出版社1975年版
    47、梁柏力.被误解的中国---看明清时代和今天,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年11月版
    48、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49、林金水.利玛窦与中国,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4月版
    50、刘耘华.诠释的圆环---明末清初传教士对儒家经典的解释及其本土回应,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1、刘操南.古代天文历法释证,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5月版
    52、刘禾著,杨立华等译,帝国的话语政治,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2009年8月版
    53、刘鉴唐.中国教案史,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版
    54、刘青峰.让科学的光芒照亮自己,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6月版
    55、[美]罗伯特·金_默顿.十七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范岱年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11月版
    56、罗光.教廷与中国使节史,台北:台湾传记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57、罗素.西方哲学史(下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58、[美]柯文著,林同奇译,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
    59、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北京:三联书店1995年4月版
    60、孟樊.后现代的认同政治,台北: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6月版
    61、欧阳琛、方志远.明清中央集权与地域经济,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1月版
    62、[法]裴化行,天主教十六世纪在华传教志,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2月再版
    63、[法]裴化行著,管震湖译,利玛窦神父传,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64、[日]平川祜弘著,刘岸伟、徐一平译,利玛窦传,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年版
    65、戚印平.远东耶稣会史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9月版
    66、[美]乔纳森·斯潘塞著,曹德骏等译,改变中国,北京:三联书店1990年11月版
    67、尚智丛.传教士与西学东渐,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8年1月版
    68、尚智丛.明末清初的格物穷理之学,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69、邵毅平.中国文学中的商人世界,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版
    70、沈定平.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史—明代:调适与会通,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71、[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吴象婴、梁赤民译,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1月版
    72、孙尚扬.基督教与明末儒学,北京:东方出版社,1994年12月版
    73、汤开建.委黎多《报效始末疏》笺证,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7月版
    74、田淼.中国数学的西化历程,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10月版
    75、王萍.西方历算学之输入,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0年版
    76、王庆成编著:稀见清世史料与考释,武汉:武汉出版社1998年7月版
    77、王兆春.中国火器史,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1年3月版
    78、[比]魏若望编,传教士·科学家·工程师·外交家南怀仁(1623-1688)鲁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4月版
    79、[德]魏特著,杨丙辰译,汤若望传,台北:商务印书馆1960年11月版
    80、吴伯娅.康雍乾三帝与西学东渐,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1月版
    81、席泽宗.科学史十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82、[法]谢和耐著,耿升译,中国与基督教(增补本)---中西文化的首次撞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8月版
    83、许保林.中国兵书通览,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2年1月版
    84、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9月版
    85、徐宗泽.中国天主教传教史概论,上海:土山湾印书馆1938年版
    86、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年6月版
    87、杨伯峻译著,孟子译著,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2月第3版
    88、姚大志.现代之后---20世纪晚期西方哲学,北京:东方出版社2000年12月版
    89、约翰·麦克曼勒斯主编,张景龙等译,牛津基督教史,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年3月版
    90、詹姆斯·E·麦克莱伦第三哈罗德·多恩著,王鸣阳译,世界史上的科学技术[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年8月版
    91、张国刚.从中西初识到礼仪之争,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92、张海洋.中国的多元文化与中国人的认同,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3月版
    93、张研、牛贯杰.清史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版
    94、张永堂.明末清初理学与科学关系再论,台北:学生书局1994年版
    95、张维华.明清之际中西关系简史,济南:齐鲁书社1987年版
    96、张志伟等著,西方哲学问题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4月版
    97、钟少异.中国古代兵器的历史与传统,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9年版
    98、朱谦之.中国景教,北京:东方出版社,1993年5月版
    99、朱维铮.走出中世纪(增订本),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版
    100、Amos Funkenstein, Theology and the scientific imagination from the Middle Ages to the seventeenth centur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6
    101、Benjamin A.Elman.On Their Own Terms:Science in China,1500-1900,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5
    102、Cary-Elwes Columba,China and the Cross,Studies in Missionary History,Longmans,Green and co.1957
    103、Chu,Ping-yi,Technical Knowledge,Cultural Practices and Social Boundari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Los Angeles,1994
    104、Derk Bodde, Chinese Thought, Society, and Science-The Intellectual and Social Background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Pre-modern China,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Honolulu,1991
    105、Edmond Paris:The Secret History of The Jesuits, Chick Publications,1983
    106、Gernet,Jacques,China and the Christian impact:a conflict of cultures(Chine et Christiantsme,1982),translated by Janet Loyed,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5.
    107、Hashimoto,Keizo,Hsu Kuang-Ch'I and Astronomical Reform:The Process of the Chinese Acceptance of Western Astronomy 1629-1635,Osaka:Kansai University Press,1988.
    108、Mark Elvin,The Retreat of the Elephants:An Environmental History of China,London:Yale University Press,2004
    109、Nicolas Standaert, Handbook of Christianity in China, volume one:635-1800 Brill Leiden Boston Koln 2001.
    110、William A Wallace,Galileo and his source:the heritage of the Collegio Romano in Galileo's science,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4.
    1、安双成.汤若望案始末,历史档案,1992年第3期
    2、[意]彼埃罗·科拉迪尼.利玛窦与文艺复兴,国际汉学第四辑,郑州:大象出版社1999年8月版
    3、[加]卜正民.早期耶稣会与明末疆界:中国人寻求和解之道。相遇与对话:明末清初中西文化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文集,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版
    4、[加]查尔斯·泰勒.承认的政治,天涯杂志1997年第6期
    5、陈规胜.论利玛窦之万国全图,禹贡1卷7期,1934年6月
    6、陈规胜.乾隆时学者对利玛窦诸人之地理学所持的态度,禹贡,1卷8期,1934年6月
    7、陈规胜.利玛窦对中国地理学之贡献及其影响,禹贡5卷3、4期,1936年4月
    8、陈卫平.论明清之际“由数达理”的思维方法,《哲学研究》1989年第7期
    9、陈卫平.明清之际西学流播与中国本土思想的接应,《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
    10、陈义海.施拉姆传播模式与明清之际基督教传播范式。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4月
    11、陈义海.从利玛窦易僧袍为儒服看跨文化交流中的非语言传播,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3卷第1期
    12、陈垣.西字奇迹陈垣跋,利玛窦中文著译集
    13、陈垣.汤若望与木陈态,陈垣学术论文集
    14、戴念祖.试论东西方关于飞矢运动观的差异,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1995年第10期
    15、范传南.“弓马骑射”笼罩下的清代火器---清代火器发展及使用状况述论,乐山师范学院学报,第23卷第8期,2002年8月
    16、冯锦荣.明末熊明遇《格致草》内容探析,自然科学史研究1997年第4期
    17、冯天瑜.利玛窦等耶稣会士的在华活动,江汉论坛1979年第4期
    18、耿昇.近年来国外学者对利玛窦的研究评价,国际汉学第二辑。郑州:大象出版社
    19、龚化龙.明清炮术西化考略,珞珈第二卷第七期,1935年3月
    20、[日]沟口雄三.中国科学与天文历数学,见[日]沟口雄三、小岛毅主编,孙歌等译,中国的思维世界,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版
    21、国安.利玛窦东来之前后,清华周刊32卷1期,1929年10月
    22、韩琦.白晋的《易经》研究和康熙时代的西学中源说,汉学研究第16卷第1期
    23、韩琦.“格物穷理院”与蒙养斋---17、18世纪之中法科学交流,法国汉学第四辑
    24、韩琦.奉教天文学家与“礼仪之争”,相遇与对话---明末清初中西文化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卓新平主编,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版
    25、韩琦.科学、知识与权力---日影观测与康熙在历法改革中的作用,自然科学史研究第30卷,第1期(2011年)
    26、韩琦.明清之际礼失求野论之源与流,自然科学史研究2009年第4期
    27、[美]海伦·沃森—韦拉恩、大卫·特恩布尔.科学与其他本土知识体系,科学技术论手册,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8、[澳]何丙郁.中国传统数学的意义,国际汉学第六辑
    29、何大进.明末清初来粤的传教士与西学东渐,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6月
    30、何俊.跨文化传播中的思想对话---利玛窦的天主论证与中西哲学比较,哲学研究1998年第2期
    31、何兆武.明末清初西学之再评价,学术月刊1999年第1期
    32、洪震寰.赵士桢---明代杰出的火器研制家,自然科学史研究,第2卷第1期(1983年)
    33、黄鸿钊.耶稣会与沙勿略在远东的传教活动,澳门研究2008年第6期
    34、黄一农.红夷大炮与明清战争---以火炮测准技术之演变为例,(台湾)新竹:清华学报,新第26卷,第1期,1996年3月
    35、黄一农.清初天主教与回教天文家之间的争斗。九州学刊5:3(1993)
    36、黄一农.杨光先家世与生平考,《国立编译馆馆刊》19:2(1990)
    37、黄一农.耶稣会士汤若望在华荣恩考,中国文化第七期
    38、黄一农.明末清初天主教传华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国际汉学第四辑,郑州:大象出版社1999年版
    39、黄一农.从汤若望所编民历试析清初中欧文化的冲突与妥协,台湾清华学报新二十六卷第二期
    40、黄正谦.十六、十七世纪在华耶稣会士之政治策略及其所传播之宗教文化,香港大学哲学研究所,2009年博士论文
    41、[美]霍·林斯特拉,万明译,1583---1584年在华耶稣会士的8封信,国际汉学第二辑,郑州:大象出版社1998年10月版
    42、计翔翔.关于利玛窦戴儒冠穿儒服的考析,东西交流论谭第二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43、简毅铭.明末清初儒者经世致用之道,台湾东吴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7月
    44、江晓原.明清之际中国人对西方宇宙模型之研究及态度,近代中国科技史论集,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国立清华大学利氏研究所1991年版
    45、金观涛、樊洪业、刘青峰.历史上的科学技术结构---试论十七世纪之后中国科学技术落后于西方的原因,自然辩证法通讯1982年第5期
    46、金观涛、樊洪业、刘青峰.科学技术结构的历史变迁---二论十七世纪之后中国科学技术落后于西方的原因,自然辩证法通讯1983年第1期
    47、金国平、吴志良.“食人生番”说之辨析,东西望洋,澳门:澳门成人教育学会2002年版
    48、金启仁.明末以来天主教对中国文化的贡献,《国民杂志》1卷4期,1941年
    49、金杭风.西洋学术的输入之萌芽时期,科学第十八卷第九期,1934年9月
    50、[德]柯兰尼.白晋代索引派思想体系,国际汉学第十七辑,郑州:大象出版社2009年1月版
    51、李东日.近年来国外学者对利玛窦的研究评介,国际汉学第二辑,郑州:大象出版社,1998年10月版
    52、李恒田.明末清初天主教士对于吾国天文之贡献,《新北辰》2卷8期,1936年8月
    53、李天纲.17、18世纪的中西“年代学”问题,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54、李天纲.《孟子字义疏证》与《天主实义》,王元化主编,学术集林卷二,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年12月版
    55、李天纲.早期天主教与明清多元社会文化(续),史林2000年第1期
    56、李雪涛.利玛窦对中国佛教的认识,国际汉学第十四辑,郑州:大象出版社,2006年5月版
    57、李俨.明清之际西算输入中国年表,图书馆学季刊,第二卷第一期,1927年12月
    58、林金水、代国庆.利玛窦研究三十年,世界宗教研究2010年第6期
    59、林金水.明清之际士大夫与中国礼仪之争,历史研究1993年第2期
    60、刘兵、卢卫红.科学史研究中的“地方性知识”与文化相对主义,科学学研究,2006年2月
    61、刘钝.清初历算大师梅文鼎,自然辩证法通讯1986年第1期
    62、刘鸿亮.明清之际红夷大炮的威力概述,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1卷第1期
    63、刘亚轩.清初来华传教士马国贤研究,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4
    64、刘有安.移民文化适应过程中的“污名化”现象研究,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65、罗方光.利玛窦在肇庆,肇庆文史第2辑
    66、[美]罗杰.《几何原本》、神威大炮和“亚尼玛”---从科学知识的社会学的角度探讨17世纪西学之引入中国,刘钝、韩琦等编,科史薪传,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5月版
    67、吕江英.清初历法之争原因再探究,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0期
    68、马楚坚.西洋大炮随传教士之引进及其对明清态势的改变,明清人物史事论析,江西高校出版社1996年版
    69、马来平.利玛窦科学传播功过新论,自然辩证法研究2011年2月
    70、[法]马若瑟.入华耶稣会士中的道教思想家,明清间入华耶稣会士和中西文化交流,成都:巴蜀书社1993年版
    71、[法]马若安,耿异译.利玛窦著作中的科学和技术,国际汉学第三辑,郑州:大象出版社1999年4月版
    72、[法]马若安.17、18世纪中国天文学与数理天文学著作中的时空观,法国汉学第六辑,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4月版
    73、马勇.乾嘉汉学与西学的内在关联,《东西方文化道路的交融与选择》,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74、庞乃明.来华耶稣会士与晚明华夷观点演变,贵州社会科学2009年6月
    75、[法]裴化行.明代闭关政策与西班牙天主教传教士,中外关系史译丛第四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
    76、[法]裴化行.利玛窦的前驱范礼安和罗明坚,北辰杂志1934年第10期
    77、[法]裴化行.利玛窦和中国科学,《新北辰》第一卷第10期
    78、[法]裴化行.欧洲著作之汉文译本,西域南海史地考证译丛六编,冯承钧译,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10月版
    79、[法]裴化行.中国的天文学问题,新北辰1935年第11期
    80、任定成等.“‘文化簇’与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中国科技史杂志第31卷第1期,2010年
    81、[日]山田庆儿.西学的排斥与接受---近代技术在日中两国的位相,国际汉学第五辑,郑州:大象出版社2000年6月版
    82、沈卫荣.“怀柔远夷”话语中的明代汉、藏政治与文化关系,郑州:大象出版社2005年11月版,国际汉学第十三辑
    83、盛晓明.地方性知识的构造,哲学研究2000年第12期
    84、石云里等.王应遴与《经天该》关系的新线索,中国科技史杂志第27卷
    85、[日]薮内清.中国中世纪科学技术史概述,科学与哲学(研究资料)1984年第1辑,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
    86、唐擘黄.明季清初西来天算对于清代学术的影响,中山文化教育季刊第三卷第二期,1936年
    87、田淼、张柏春.梅文鼎《远西奇器图说录最》注研究,中国科技史杂志第27卷第4期,2006年
    88、田淼、张柏春.薛凤祚对《远西奇器图说录最》所述力学知识的重构,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8卷第6期,2006年11月
    89、[葡]托梅·皮雷斯.1515年葡萄牙人笔下的中国,中外关系史译丛第4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
    90、万明.晚明南京教案新探,明史论丛,王春瑜主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10月版
    91、王冬青.明代耶稣会在华传教中的日本经验,云南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
    92、王海龙.对阐释人类学的阐释,吉尔兹: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王海龙、张家宣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93、王广超、孙小淳.试论梅文鼎的围日圆象说,自然科学史研究第29卷第2期
    94、王珂.明代的火器制造及管理制度,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8卷第5期,1998年9月
    95、王胜军.康熙理学思想探析,文史博览(理论)2010年2月
    96、王世光.试析康乾时期清廷对待程朱理学的矛盾心态,孔子研究2007年第5期
    97、王扬宗.康熙《三角形推算法论》简论,《或问》第12期,2006年12月
    98、王扬宗.康熙、梅文鼎和“西学中源”说,传统文化与现代化,3,北京1995
    99、王莹.身份认同与身份建构研究评议,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1月
    100、翁幕庄,明清之交西学东渐考,学灯1924年8月
    101、乌恩溥.关于十六、十七世纪外国传教士在中国的活动问题---批判朱谦之先生的观点,《新建设》3期,1960年
    102、吴伯娅.从新出版的清代档案看天主教传华史,清史论丛(2005年号),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编,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1月版
    103、吴欣芳.“无声的说法者”:利玛窦的著书过程与读者理解,台湾大学文学院历史学系硕士论文,2009年7月
    104、吴琳、童鹰.李约瑟问题与中国传统科学范式的二重性,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5年2月,第22卷
    105、吴彤.两种“地方性知识”---兼评吉尔兹和劳斯的观点,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年11月
    106、向仍旦.如何评价明清之间天主教翻译的书籍,《北京大学学报(人文)》3期,1966年8月
    107、肖朗.利玛窦与白鹿洞书院及其他,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108、肖立军.明代边兵与外卫兵制初探,天津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2期
    109、肖运鸿、张柏春.《奇器图说》中的杠杆知识初探,自然辩证法通讯,第二十六卷总153期,2004年第5期
    110、[法]谢和耐.十七和十八世纪的中欧文化交流,国际汉学第一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1月版
    111、[法]谢和耐.耿升译,再论中欧最早的文化交流,东西交流论谭(第1辑),黄时鉴主编,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112、谢景芳.清初抑制西学探论,史学集刊1999年第1期
    113、徐光台.明末清初西方“格致学”的冲击与反应:以熊明遇《格致草》为例,载台湾大学历史学系编,“世变、群体与个人:第一届全国历史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台北:“国立”台湾大学历史学系,1996年版
    114、徐光台.台湾近20年的科技史研究:近代东西文明的遭遇与冲撞取向,自然科学史研究第29卷第2期(2010年)
    115、徐光台.藉“格物穷理”之名:明末清初西学的传入,理性主义及其限制,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5月版
    116、徐光台.徐光启演说《泰西水法·水法或问》(1612)的历史意义与影响,台湾清华学报,新38卷3期,2008年9月
    117、徐海松.耶稣会士与中心文化交流论著目录(1980-1999年),东西交流论谭第二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118、徐新照.从《西法神机》与《火攻挈要》看明末对铳炮弹道学的认识
    119、[荷]许理和.十七---十八世纪的耶稣会研究,国际汉学第四辑,郑州:大象出版社1999年版
    120、许明龙.试评18世纪末以前来华的欧洲耶稣会士,世界历史1993年第4期
    121、许苏民.灵光烛照下的中西哲学比较研究---利玛窦<天主实义>、龙华民<灵魂道体说>、马勒伯朗士<对话>解析.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122、严敦杰.伽利略的工作早期在中国的传布,科学史集刊第7期,1964年
    123、杨念群.有形的与无形的,道与言---华夏文化与基督文化相遇,刘小枫主编,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95年版
    124、姚宝猷.基督教教士输入西洋文化考,史学专刊1卷2期,1936年2月
    125、尹晓冬.《穷理学》中的弹道学知识,力学与实践,2010年第32卷
    126、余三乐.西洋馆宇巧历匠心---纪念南堂创建400周年,国际汉学第十四辑
    127、[法]詹嘉玲.为了谁的荣耀?康熙统治时期(1662-1722)耶稣会士的策略.相遇与对话---明末清初中西文化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卓新平主编,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版
    128、[法]詹嘉玲.18世纪中国和法国的科学领域的接触,清史研究1996年第2期
    129、湛晓白、黄兴涛.清代初中期西学影响经学问题研究述评,中国文化研究2007年春之卷
    130、张柏春.王徵与邓玉函《远西奇器图说录最》新探,自然辩证法通讯,第十八卷总101期,1996年第1期
    131、张柏春等.《远西奇器图说录最》与《新制诸器图说》版本之流变,中国科技史杂志第27卷,第2期(2006年)
    132、张柏春.《奇器图说》和《欧洲天文学》中的欧洲农业机械,农业考古2000年第1期
    133、张铠.16世纪欧洲人的中国观,黄时鉴主编,东西交流论谭,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3月版
    134、张双志.文化的自身认同---传统华夷之辨的文化解读,天府新论2007年第2期
    135、张维华.西铳传入中国考,齐大月刊第一卷6-8期,1930年3月-1931年5月
    136、张维华.明清间中西思想之冲突及影响,学思第一卷第一期,1942年1月
    137、张维华孙西.十六世纪耶稣会士在华传教政策的演变,文史哲1985年1期
    138、张西平.关于明末清初中国天主教史研究的几点意见,基督宗教研究第1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139、张西平.百年利玛窦研究,世界宗教研究2010年第3期
    140、张先清.1990-1996年间明清天主教在华传播史研究概述,中国史研究动态1998年第6期
    141、张先清.职场与宗教:清前期天主教的行业人际网络,基督教研究2008年第3期
    142、张荫麟.明清之际西学输入中国考略,清华学报第一卷第一期,1924年6月
    143、张荫麟,明清之际耶稣会教士在中国者及其著述,清华周刊300期,1923年12月
    144、张子文.火攻挈要中的几个弹道学问题,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1985年第1期
    145、郑鹤声.明季西洋学术思想之输入,《文史杂志》第四卷第七、八期,1944年10月
    146、祝平一.反西法:《定历玉衡》初探,相遇与对话---明末清初中西文化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卓新平主编,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9月版
    147、祝平一.伏读圣裁---《历学疑问补》与《三角形推算法论》,新史学十六卷一期,2005年3月
    148、[比]钟鸣旦.文化相遇的方法论:以17世纪中欧文化相遇为例,清史研究2006年11月
    149、[比]钟鸣旦.勾画中国的基督教史,相遇与对话—明末清初中西文化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版
    150、[比]钟鸣旦.基督教在华传播史研究的新趋势,国际汉学第四辑,郑州:大象出版社1999年6月版
    151、朱谦之.关于十六、十七世纪来华耶稣会士的评价问题—答萧走父同志,《新建设》11期,1959年
    152、朱谦之.中国哲学对欧洲的影响,朱谦之文集第七卷,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年9月版
    153、Benjamin A.Elman:"The Jesuit Role as Expert in High Qing Cartography and Technology,台大历史学报第31期,2003.6.
    154、Karel Davids."Water control and useful knowledge:river management and the evolution of knowledge in China, Northern Italy and the Netherlands".Paper presented at tht Global Economic History Network Conference,Leiden,The Netherlands,September 2004.
    155、Kant Deng. Movers and Shakers of Knowledge in China during the Ming-Qing Period. Inkster, Ian, (ed.) Technology in China. Continuum, London, UK,2009.
    156、Nathan Siven, "Imperial China:Has Its Present Past a Futhre",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38,2 December 1978.
    157、Nathan Sivin,"Why the Scientific Revolution Did Not Take Place in China-Or Didn't It? "The Edward H.Hume Lecture,Yale University.Chinese Science, 1982:5.
    158、Nicolas Standaert:"The Investigation of Things and Fathoming of Principles(gewu qiongli)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Contact between Jesuits and Chinese Scholars"
    159、William Scott Ament. "Romanism in China", the Chinese Recorder, Jan-Feb.1883.
    160、Nicolas Standaert."Matto Ricci:Shaped by the Chinese", www.thinkingfaith. org, 21 May 2010.
    161、Steven J.Harris,"Jesuit Scientific in the Overseas Missions,1540-1773", JSTOR: Isis,Vol.96,No.1(March 2005),pp.71-79
    162、Theodore E.Treutlein, "Jesuit Mission in China During the Last Year of K'ang Hsi", A paper read an the meeting of the Pacific Coast Branch of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Association an Berkeley,California,December 31,1940.
    163、William B Ashworth.Jr, "Catholicism and Early Modern Science",D.C. Lindberg & R.L.Nnmbers:God and Nature,Berkeley(UCLA Press)1986:136-16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