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鲁迅语文观及其实践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关注的中心是鲁迅在中国语文现代转化过程中对汉语文的思考、认识、探索、创新及其当代价值。本文将鲁迅的创作、翻译、编辑、演讲、校勘等所有以文字形式流传下来的材料作为研究鲁迅语文观念与实践的核心材料,将各类传记、回忆录、鲁迅研究资料中所涉及的有关其教育经历特别是学习国文与外语的情况,其文学活动、教学活动以及近九十年来鲁迅在语文教学中的情况等作为重要的考察对象,来思考由鲁迅构建的语文世界以及这一世界在中国现代语文的形成与发展中所具有的意义和产生的作用。
     论文主体部分共四章:
     第一章从鲁迅语文实践中的“矛盾”(如他在言论上反古书、咒文言,行动上却读古书不辍,写文言不绝;他力倡废除方块字、实行汉字拉丁化,却又热衷汉字研究,敏于文字游戏等)入手,以其一生的语文实践为基础,探讨了形成上述“矛盾”的原因(因沉潜于传统语文而形成的个人“趣味”和由修习异域语文而生发出的民族“责任”感共生共存;因“为自己和为别人的设想,是两样的”而产生的“自言”与“倡言”两种不同的言说姿态);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鲁迅“在言说中确立自我”的语文立场与希望人人都能“声发自心、意达于文”的语文理想。
     第二章主要从两个方面探讨了鲁迅的现代语文思想:一是立足于鲁迅的语文实践,分析他对中国现代语文发展方向的认识及其现代语文建设思想,提出鲁迅既强调顺应时代潮流,积极变革中国语文,又尊重个体基于历史和民族文化而形成的传统语文趣味与表达习惯,所以,他并不反对个体读古书、写文言,但坚决抵制各类妄图将中国现代语文重新纳入以文言为正宗之发展轨道的复古派;分析了鲁迅的“识字”、“写话”思想,并从四个方面论说了鲁迅的不求“普遍、永久、完全”,而倡导“多元、切实、发展”的现代语文建设思想。二是以“文”这一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概念为依托,在“文”之传统与现代的背景下,考察了鲁迅对“文”的态度(在“怀疑”中“坚守”)与追求(祛魅与布新);从倡导大众语文与剖析文术得失两方面分析了鲁迅为“文”由传统走向现代所做的努力;并在对鲁迅所重视的“文”之要素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鲁迅对“文”的现代追求:以“错综”、“锦绣”之“文”“启人生之閟机”。
     第三章主要从鲁迅对本土与异域语文资源的认识与开掘方面考察他对现代语文发展的贡献。本土语文资源,在鲁迅主要表现为对文言和民间语文的创造性运用——对汉字潜能的开掘与对民间语文智慧的汲取使鲁迅的表达既深刻准确又生动丰富。鲁迅的“洋气”翻译观和“硬译”主张充分体现了他对异域语文资源的尊重,而从他对中文章法与句法的创新中也可以发现他对“日化”“欧化”语文手法的借鉴。
     第四章围绕鲁迅与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的关系重点探讨了两个问题:一是作为现代语文教育资源的鲁迅及其作品,提出不但鲁迅之文是学生感受和体悟汉语文魅力的重要素材,其语文实践亦可为当代语文教育提供借鉴。二是反思和总结近九十年来的鲁迅作品教学,提出可通过贯彻“语文本位”与“因材施教”的原则来更好地发挥鲁迅在语文教育中的作用。
The article focuses on Lu Xun's thinking, understanding, exploration, innovation and its contemporary value during the evolution of Chinese Language. Lu Xun's works, such as writings, translation, compile, presentation, etc., are known as the core material, and others'writing about him will be seen as important reference materials. Based on the core and reference material, the article prob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hinese field created by Lu Xun's creative writing, as well as the role of his influence in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odern Chinese.
     The thesis consists of four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starts from the contradictions between Lu Xun's Chinese concept and his Chinese practice, after that, analyzes the causes of the contradictions from three aspects based on his Chinese practice, and then analyzes Lu Xun's Chinese position and Chinese ideal. Lu Xun's Chinese position is self-actualization in expression. His Chinese ideal is that everyone could speak and write in his mind or thought freely.
     The second chapter mainly explores Lu Xun's modern Chinese thought from two aspects. One is based on his Chinese practice, to explore his understanding on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modern Chinese Language. The other is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wen", which is a meaningful concept that belongs to Chinese culture, to study Lu Xun's efforts on "wen" from traditional to modern.
     The third chapter mainly studies Lu Xun's contribu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language from his understanding and exploration of the language resources, including native and foreign aspects. Exploration of Chinese characters and learning of folk language made his expression profound, accurate and vivid. We can find that his art of composition and his syntax innovation had benefited from the "Japanization" and "Europeanization" technique models.
     The fourth chapter focuse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u Xun and the modern education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It mainly discusses two issues. One is why Lu Xun and his works are important resources of Chinese education, and on which aspects his works coul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Chinese education. The other is to have a good summary of the past ninety years about the teaching of Lu Xun's works. At the same time, the article puts forward the views that we could get better results in the aspects of teaching Lu Xun's works through implementing the "Chinese standard" and "teaching students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aptitude" principle.
引文
1 王栋生说:“教师如果自己能读懂《阿Q正传》,又能带学生读懂《阿Q正传》,并让学生喜欢《阿Q正传》,他就具备了成为一名优秀语文教师的禀赋”,见王栋生:《正确认识鲁迅作品的语文教育价值》,《语文建设》.2008(10)
    1 韩立群:《中国语文革命——现代语文观及其实践》,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作者另有专文《以大众为本位的语文改革论——鲁迅语文观内涵》,发表于《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2期,《语文与语文革命——兼论中国语文学内涵》发表于《东岳论从》2001年3月第22卷第2期,两文主要观点均可见于专著。
    2 杨宏:《启蒙与建构——鲁迅与胡适语文观之比较》,《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4月第19卷第4期。
    1 郜元宝、张曦: 《我的思想道路——郜元宝教授访谈》,《学术月刊》,2004(11)
    1 本段未特别标注出处的文献均可见于李宗英、张梦阳编《中国文学史资料全编(现代卷):六十年来鲁迅研究论文选》,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
    2 此说法由李继凯先生提出,详见《文体史视域中的鲁迅文体》(上),《鲁迅研究月刊》,2000(9),引文出自同一篇文章。
    1 李春林、邓丽:《1981-2005年鲁迅翻译研究述略》,《鲁迅研究月刊》2006(5);崔峰:《开拓鲁迅翻译研究的新视野——评王友贵新著<翻译家鲁迅>》,《中国比较文学》2006(1):高玉:《近80年鲁迅文学翻译研究检讨》,《社会科学研究》2007(3);高玉:《鲁迅文学翻译及其研究现状与前景》,《广东社会科学》2007(2)
    2 仅笔者目前所见,即有:彭发胜:《翻译与中国现代学术话语体系的形成——以科学观念与方法论为中心》,北京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翻译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方向2008届博士论文;孙立春:《中国的日本近代翻译小说研究》,天津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中日比较文学方向2008届博士论文:吴钧:《论中国译介之魂——鲁迅翻译文学研究》,山东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2008届博士论文;王京芳:《鲁迅翻译研究》,福建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现当代小说方向2003届硕士学位论文:杨翠芬:《鲁迅翻译思想研究》,中国石油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翻译理论与实践方向2007届硕士论文;骆为:《规范视角下的鲁迅翻译序跋研究》,湖南师范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2008届硕士论文:蒋海霞:《鲁迅翻译理论研究:阐释学视角》,中南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2008届硕士论文:江雪:《鲁迅的翻译思想与翻译策略——基于韦努蒂异化翻译理论的研究》,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2008届硕士学位论文;张书坤:《重思翻译腔——鲁迅翻译研究的整合模式》,西南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翻译理论与实践方向2009届硕士论文;侯海霞:《翻译家鲁迅的研究》,太原理工大学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专业翻译理论及实践方向2010届硕士学位论文。
    1 鲁迅:《青年必读书——应<京报副刊>的征求》,《鲁迅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2
    1 鲁迅1919年1月16日致许寿裳信,《鲁迅全集》第1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369
    2 鲁迅:《二十四孝图》,《鲁迅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58
    3 鲁迅与马裕藻、许寿裳等共同提文采用章太炎的记音字母方案,终获通过,这是我国第一套官方公布的拼音方案。
    1 鲁迅:《答曹聚仁先生信》,《鲁迅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78
    2 鲁迅:《关于新文字》,《鲁迅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65
    3 鲁迅:《答曹聚仁先生信》,《鲁迅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78
    4 鲁迅:《门外文谈》,《鲁迅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99
    5 陈漱渝主编:《世纪之交的文化选择——鲁迅藏书研究》,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5.317,315
    1 引文为瞿秋白语,见《我们是谁?》,《瞿秋白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875
    1 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编:《鲁迅年谱》(增订本)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217
    2 鲁迅留日时期翻译的科学小说《月界旅行》《地底旅行》都采用了传统小说的章回体形式,虽然他也曾试图采用“俗语”白话,但终未实行。对此鲁迅曾说:“初拟译以俗语,稍逸读者之思索,然纯用俗语,复嫌冗繁,因参用文言,以省篇幅。”(《月界旅行·辨言》,《鲁迅译文会集》第1卷第6页)
    1 鲁迅观“文”,特重文采,他说唐传奇好就好在“叙述婉转、文辞华艳”,多“幻设”与“藻绘”,鲁迅对《世说新语》的激赏也源于其“记言则玄远冷峻,记行则高简瑰奇”。(见《中国小说史略》)
    2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鲁迅全集》第9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354-355
    1 鲁迅:《青年必读书——应<京报副刊>的征求》,《鲁迅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2
    2 鲁迅:《作文秘诀》,《鲁迅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630
    1 许广平:《鲁迅回忆录》,北京:作家出版社,1961.78
    2 鲁迅1936年5月8日致曹白信,《鲁迅全集》第1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94
    3 鲁迅1934年7月27日致唐弢信,《鲁迅全集》第1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84
    4 黄遵宪:《日本国志》,转引自严家炎《“五四”文学探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
    1 裘廷梁:《论白话为维新之本》,舒芜、陈迩冬、周绍良等选编《中国近代文论选》(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80
    2 卢戆章:《<切音新字>序》,转引自黎锦熙《国语运动史纲》.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92
    3 鲁迅:《我怎么做起小说来》,《鲁迅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526
    1 鲁迅:《“这也是生活”……》,《鲁迅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624
    2 鲁迅1925年5月30日致许广平信,《鲁迅全集》第1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492-493
    1 厨川白村:《出了象牙之塔》,鲁迅译:《鲁迅译文集》第2卷.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304
    2 鲁迅:《写在<坟>后面》,《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300
    3 鲁迅:《野草·墓碣文》,《鲁迅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07
    1 鲁迅1925年5月3日致许广平信,《鲁迅全集》第1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487
    2 鲁迅:《忽然想到·附记》,《鲁迅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第19页注释[1]
    3 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鲁迅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537
    1 鲁迅:《我还不能“带住”》,《鲁迅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60
    1 鲁迅:《孔乙己》,《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460
    2 鲁迅:《阿Q正传》,《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552
    3 鲁迅:《无声的中国》,《鲁迅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3
    1 鲁迅:《破恶声论》,《鲁迅全集》第8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6
    2 鲁迅:《破恶声论》,《鲁迅全集》第8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5-26
    3 鲁迅在《无声的中国》一文中说:“这不能说话的毛病.在明朝是还没有这样厉害的:他们还是比较的能够说些要说的话。待到满洲人以异族侵入中国,讲历史的,尤其是讲宋末的事情的人被杀害了.讲时事的自然也被杀害了。所以,到乾隆年间,人民大家便不敢用文章来说话了。”《鲁迅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2
    1 汪晖:《声之善恶:什么是启蒙?——重读鲁迅的<破恶声论>》,《开放时代》2010(10)
    2 同上。
    3 周兆祥:《翻译与人生》,转引自李瑞山《语文素养高级读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0
    1 鲁迅:《风波》,《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497-498,下一段引文见497页
    1 鲁迅1934年7月29日致曹聚仁信,《鲁迅全集》第1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88
    2 鲁迅:《一个“罪犯”的自述》,《鲁迅全集》第7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88
    3 鲁迅:《匪笔三篇》,《鲁迅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43
    4 鲁迅:《逃的辩护》,《鲁迅全集》第5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2
    1 鲁迅:《论秦理斋夫人事》,《鲁迅全集》第5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508-509
    2 鲁迅:《女人未必多说谎》,《鲁迅全集》第5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446
    3 鲁迅:《门外文淡》,《鲁迅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04-105
    1 鲁迅:《一个“罪犯”的自述》,《鲁迅全集》第7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88
    2 鲁迅:《怎么写》,《鲁迅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3
    1 鲁迅:《随想录六十五暴君的臣民》,《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384
    2 鲁迅:《答有恒先生》,《鲁迅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477
    3 鲁迅:《二十四孝图》,《鲁迅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63
    4 鲁迅:《灯下漫笔》.《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23
    1 鲁迅:《记“杨树达”君的袭来》,《鲁迅全集》第7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49
    2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鲁迅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93
    3 鲁迅:《死》,《鲁迅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635
    4 鲁迅:《世故三昧》,《鲁迅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606-607
    1 鲁迅:《做古文和做好人的秘诀》,《鲁迅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78
    2 鲁迅:《灯下漫笔》,《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23
    3 鲁迅:《写在<坟>后面》,《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302
    4 鲁迅:《关于杨君袭来事件的辩证》,《鲁迅全集》第7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51
    1 鲁迅:《<花边文学>序言》,《鲁迅全集》第5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438
    2 鲁迅:《归厚》,《鲁迅全集》第5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389
    1 鲁迅:《帮闲法发隐》,《鲁迅全集》第5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90
    2 鲁迅:《答中学生杂志社问》,《鲁迅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372
    3 鲁迅:《呐喊·自序》,《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441-442
    4 鲁迅:《怎么写——夜记之一》,《鲁迅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4
    1 鲁迅:《两地书·序言》,《鲁迅全集》第1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5
    2 鲁迅:《破恶声论》,《鲁迅全集》第8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5-26
    1 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白春仁、顾亚铃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252
    2 鲁迅:《无声的中国》,《鲁迅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1-12
    3 鲁迅:《门外文谈》,《鲁迅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94-95,97-98
    1 鲁迅:《两地书·九三》,《鲁迅全集》第1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44
    1 鲁迅:《汉字和拉丁化》,《鲁迅全集》第5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585
    1 鲁迅:《华盖集·题记》,《鲁迅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4
    1 鲁迅:《说胡须》,《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83-184
    1 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42
    1 李长之:《鲁迅批判》,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132-133
    2 鲁迅:《英译本<短篇小说选集>自序》,《鲁迅全集》第7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412
    3 鲁迅:《关于小说题材的通信》,《鲁迅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378
    1 鲁迅:《门外文谈》,《鲁迅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04
    2 鲁迅:《答曹聚仁先生信》,《鲁迅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79
    3 鲁迅1935年6月16日致李桦信,《鲁迅全集》第1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481
    4 这里的“求文”不单是指追求表达之生动、有文采,还包括追求表达的严谨、清晰与准确,对鲁迅而言,这种探索特别体现社对书面表达的不懈探索与精益求精方面。
    1 鲁迅:《这个与那个》,《鲁迅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48-149
    2 鲁迅1919年4月30 日l致钱玄同信,《鲁迅全集》第1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376
    1 鲁迅:《“……”“□□□□”论补》,《鲁迅全集》第5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511-512
    2 鲁迅:《求乞者》,《鲁迅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72
    1 鲁迅:《阿Q正传》,《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518
    2 鲁迅:《中国人的生命圈》,《鲁迅全集》第5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05
    3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鲁迅全集》第9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3544 厨川白村:《出了象牙之塔》,鲁迅译,《鲁迅译文集》第2卷,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305
    1 万晓:《鲁迅收藏的周作人译作简述》,孙郁,黄乔生主编《回望周作人:周氏兄弟》,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160
    2 鲁迅:《关于翻译的通信》,《鲁迅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392
    1 鲁迅:《关于翻译的通信》,《鲁迅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392
    2 王力:《汉语史稿》,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3月第2版,553
    3 肖霞:《论清末民初语言的“日化”现象——以鲁迅作品为例》.《外国问题研究》.2009(1)
    1 卡西尔:《人论》,甘阳译,北京:西苑出版社,2004.145
    2 卡西尔:《人论》,甘阳译,北京:西苑出版社,2004.157
    1 鲁迅:《论毛笔之类》,《鲁迅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406-407
    1 鲁迅:《关于翻译的通信》,《鲁迅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391
    2 鲁迅:《看镜有感》,《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09-211
    1 鲁迅:《人生识字糊涂始》,《鲁迅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305-306
    1 鲁迅:《人生识字糊涂始》,《鲁迅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306-307
    1 鲁迅:《答曹聚仁先生信》,《鲁迅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79
    2 鲁迅说:“只要下一番功夫,是无论用什么土话,都可以懂得的。据我个人的经验,我们那里的土话,和苏州很不同,但一部《海上花列传》,却叫我‘足不出户’的懂了苏白。先是不懂,硬着头皮看下去,参照记事,比较对话,后来就都懂了。(《花边文学·汉字和拉丁化》)此外,《匪笔三篇》、《某笔两篇》,《一个“罪犯”的自述》等文也可看出鲁迅的读“话”才能。
    3 鲁迅:《人生识字糊涂始》,《鲁迅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306
    1 鲁迅:《我怎么做起小说来》,《鲁迅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526-527
    2 鲁迅:《人生识字糊涂始》,《鲁迅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307
    3 鲁迅:《作文秘诀》,《鲁迅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629
    4 鲁迅:《我怎么做起小说来》.《鲁迅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526
    5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鲁迅全集》第9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354-355
    1 鲁迅:《无声的中国》,《鲁迅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2
    2 鲁迅:《孤独者》,《鲁迅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03
    3 鲁迅:《颓败线的颤动》,《鲁迅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10-211
    4 鲁迅:《铸剑》,《鲁迅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441
    5 鲁迅:《崇实》,《鲁迅全集》第5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4
    1 鲁迅曾在《集外集·序言》中说“我曾经能讲书.却不善于演讲”,见《鲁迅全集》第7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5
    2 《娜拉走后怎样》是1923年12月26日鲁迅在北京女了高等师范学校所做的著名演讲,演讲稿由陆学仁何肇葆记录整理,发表于1924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文艺会刊》第6期,经鲁迅重加订正后又发表于同年8-1上海《妇女杂志》第十卷第8号,后收入《坟》。
    1 厨川白村:《论英语之研究》,黄乔生译.《鲁迅译文全集》第2卷,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419。此文原是一篇英文演讲,因与《出了象牙之塔》一文第十三节《思想生活》一条有关联,而被厨川白村收录在《出了象牙之塔》集中,鲁迅翻译《出了象牙之塔》时虽未译此篇(因英文非其所长),但对此文的内容必定很熟悉,因为一来此文与鲁迅所译的部分有关联,必须要读,二来鲁迅翻译此书时有精通英语的韦素园、李霁野等帮助他处理与英文相关的文字。
    2 鹤见祐辅:《读的文章和听的文字》,鲁迅译,《鲁迅译文全集》第3卷.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213.以下引文出自同篇,见214页。
    1 鲁迅:《答<戏>周刊编者信》,《鲁迅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51
    2 鲁迅:《文艺的大众化》,《鲁迅全集》第7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367
    3 鲁迅:《文艺的大众化》,《鲁迅全集》第7卷,第367页。
    1 鲁迅:《域外小说集·序言》,《鲁迅全集》第10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68
    2 1921年1月郭沫若致李石岑信,《郭沫若书信集》(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87
    3 鲁迅:《读几本书》,《鲁迅全集》第5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495
    1 鲁迅:《为翻译辩护》,《鲁迅全集》第5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75
    2 穆木天:《论重译及其它(下)》,载于1934年7月2日《申报·自由谈》
    3 鲁迅:《再论重译》,《鲁迅全集》第5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534-535
    4 鲁迅:《论重译》,《鲁迅全集》第5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532
    5 鲁迅:《为翻译辩护》,《鲁迅全集》第5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75
    1 鲁迅:《关于翻译的通信》,《鲁迅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391-392
    2 鲁迅:《关于翻译的通信》,《鲁迅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393
    1 鲁迅:《不通两种》,《鲁迅全集》第5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2
    2 鲁迅:《文艺的大众化》,《鲁迅全集》第7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368
    1 陈雪虎:《“文”到“文学”的迁变》.《中国图书评论》,2010(12)
    1 鲁迅:《不应该那么写》,《鲁迅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322
    2 彭亚飞:《原“文”——论“文”之初始义及元涵义》,《文学评论》,2005(4)
    1 陈飞:《古“文”实义说略》,《中国社会科学》,2007(4)
    2 陈飞:《古“文”原义——人本说》,《文学评论》.2007(5)
    3 姜楠:《<周易>“文”之考辨》,此文尚未公开发表
    4 程千帆:《文论十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1 陈雪虎:《“文”到“文学”的迁变》,《中国图书评论》,2010(12)。本段关于程氏“文”论的评说,亦多参照此文。
    1 龚鹏程:《文化符号学——中国社会的肌理与文化法则》.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2 林少阳:《“文”与思想史》,《“文”与日本的现代性》,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1 鲁迅:《华盖集·题记》,《鲁迅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4
    1 鲁迅:《“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鲁迅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52-253
    2 鲁迅:《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鲁迅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466
    3 叶公超:《关于非战士的鲁迅》,天津《益世报》增刊,1936年11月1日。
    4 鲁迅:《写在<坟>后面》.《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98-299
    1 鲁迅:《二心集·序言》,《鲁迅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95
    2 鲁迅:《而已集·题辞》,《鲁迅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425
    3 鲁迅:《野草·题辞》,《鲁迅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63
    4 鲁迅:《死》,《鲁迅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635
    5 鲁迅:《朝花夕拾·琐记》,《鲁迅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306
    1 鲁迅:《科学史教篇》,‘《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35
    2 鲁迅:《哀尘·译者附记》,《鲁迅全集》第10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480
    3 鲁迅:《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65、68
    4 王晓明:《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12
    5 鲁迅:《<自选集>自序》,《鲁迅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468
    6 仅1917年,鲁迅所搜集的各种墓志、碑帖、造像、时刻拓片,就有一千八百枚之多
    7 选自鲁迅1924年9月24日致李秉中信,《鲁迅全集》第1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453
    8 鲁迅:《写在<坟>后面》,《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302
    1 鲁迅:《娜拉走后怎样》,《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71
    1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鲁迅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89
    2 鲁迅:《无花的蔷薇之二》,《鲁迅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78
    3 鲁迅:《而已集·题辞》,《鲁迅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425
    4 鲁迅:《答有恒先生》,《鲁迅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473-474
    1 鲁迅:《三闲集·通信》,《鲁迅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99-100
    2 鲁迅:《三闲集·序言》,《鲁迅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6
    1 鲁迅:《英译本<短篇小说选集>自序》,《鲁迅全集》第7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412
    1 鲁迅:《论雅人应避俗人》,《鲁迅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12
    2 鲁迅:《帮忙文学与帮闲文学》,《鲁迅全集》第7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406
    3 鲁迅:《隐士》,《鲁迅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32
    4 鲁迅:《帮忙文学与帮闲文学》,《鲁迅全集》第7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406
    5 鲁迅:《娜拉走后怎样》,《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68
    6 鲁迅:《文坛三户》,《鲁迅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352、354
    1 鲁迅:《“论语一年”》,《鲁迅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582
    2 郝庆军:《从语言变迁看权势转移》,《天津社会科学》2008(4)
    3 鲁迅:《帮忙文学与帮闲文学》,《鲁迅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406
    4 鲁迅:《文人无文》,《鲁迅全集》第5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85
    5 见《且介亭杂文二集》。
    1 鲁迅:《七论“文人相轻”——两伤》,《鲁迅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419
    2 鲁迅:《三论“文人相轻”》,《鲁迅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386
    3 陈漱渝:《世纪之交的文化选择——<鲁迅藏书研究>前言》,《书屋》,1995(2)
    4 鲁迅:《随便翻翻》,《鲁迅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41
    5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鲁迅全集》第9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355
    1 鲁迅:《五论“文人相轻”》,《鲁迅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395
    2 鲁迅:《论辩的魂灵》,《鲁迅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31
    1 鲁迅:《并非闲话》(三),《鲁迅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61
    2 鲁迅:《归厚》,《鲁迅全集》第5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389
    3 鲁迅:《启事》,《鲁迅全集》第7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90
    4 鲁迅:《通讯(致孙伏园)》,第7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86
    5 鲁迅:《无花的蔷薇之三》,《鲁迅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305
    6 鲁迅:《捣鬼心传》,《鲁迅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633
    1 鲁迅:《出了象牙之塔·后记》,《鲁迅全集》第10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69
    2 鲁迅:《桃色的云序》,《鲁迅全集》第10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29。《桃色的云》中自然母认为“强者生存弱者灭亡”是自然的第一的法则,而第一等的“强者”应是“对于一切有同情,对于一切都爱”的人,而非暴力者。
    3 鲁迅:《爱罗先珂童话集·序》,《鲁迅全集》第10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14
    4 鲁迅:《兔和猫》,《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580-581
    1 鲁迅:《<思想·山水·人物>题记》,《鲁迅全集》第10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300
    2 鲁迅:《“题未定”草》(六至九),《鲁迅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444-445
    3 鲁迅:《集外集·序言》,《鲁迅全集》第7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3
    1 鲁迅:《“题未定”草》(六至九),《鲁迅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445
    2 鲁迅:《且介亭杂文·序言》,《鲁迅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4
    1 鲁迅:《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73-74
    2 鲁迅:《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74
    3 鲁迅:《作文秘诀》,《鲁迅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631
    1 鲁迅:《拟播布美术意见书》,《鲁迅全集》第8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54
    1 周楠本:《门外说文——简化字、古今字辨析举例》,《鲁迅研究月刊》2008(10)
    1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鲁迅全集》第9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354
    2 鲁迅:《阿Q正传》,《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545
    3 鲁迅:《祝福》,《鲁迅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0
    4 鲁迅:《离婚》,《鲁迅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51
    5 鲁迅:《阿长与<山海经>》,《鲁迅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54
    6 鲁迅:《奔月》,《鲁迅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378
    1 什克洛夫斯基:《作为手法的艺术》,引自方珊等译《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北京:三联书店1989.6
    1 鲁迅:《阿Q正传》,《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523
    2 鲁迅:《阿Q正传》,《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535
    3 鲁迅:《复仇》,《鲁迅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76
    1 鲁迅:《逃名》,《鲁迅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409
    2 鲁迅:《五论“文人相轻”——明术》,《鲁迅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395-396
    3 鲁迅:《五论“文人相轻”——明术》,《鲁迅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394
    1 参看李允经:《鲁迅笔名索解·自序》,《鲁迅研究月刊》2006(9);张应之:《鲁迅笔名考释》,《韩山师专学报》1991(12);周清叶:《关于鲁迅笔名的研究》,《井冈山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5月,第30卷第5期
    1 段留锁:《<呐喊>、<彷徨>的命名艺术》,《唐都学刊》,1994(6)
    2 刘平清:《试论鲁迅小说人物命名问题》,《鲁迅研究月刊》,1995(1)
    1 鲁迅:《这样的战士》,《鲁迅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19-220
    2 钱理群:《心灵的探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23
    1 薛毅:《无物之阵:语言游戏的迷宫——论鲁迅作品的一个重要主题》,《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1(3)
    2 鲁迅:《拟播布美术意见书》,《鲁迅全集》第8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54
    3 鲁迅:《太平歌诀》,《鲁迅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04
    1 鲁迅:《谈皇帝》,《鲁迅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68
    2 鲁迅:《在现代中国的孔夫了》,《鲁迅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329
    1 鲁迅:《二丑艺术》,《鲁迅全集》第5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07
    2 鲁迅:《无常》,《鲁迅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80-281
    3 鲁迅:《女吊》,《鲁迅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637,642
    4 鲁迅:《论“他妈的”》,《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47-248
    1 鲁迅:《采薇》《鲁迅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412
    2 鲁迅:《铸剑》,《鲁迅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442
    3 鲁迅:《无常》,《鲁迅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80
    4 鲁迅:《门外文谈》,《鲁迅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00
    5 鲁迅:《风波》,《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492
    1 鲁迅:《阿Q正传》,《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536
    2 鲁迅:《端午节》,《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566-567
    3 鲁迅:《肥皂》,《鲁迅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54
    1 鲁迅:《端午节》,《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563
    2 鲁迅:《说“面子”》,《鲁迅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32
    3 鲁迅:《答<戏>周刊编者信》,《鲁迅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50
    4 鲁迅:《风波》,《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495-496
    1 鲁迅:《离婚》,《鲁迅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55
    1 鲁迅:《药》,《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456
    2 鲁迅:《社戏》,《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595
    3 鲁迅:《铸剑》,《鲁迅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436
    4 鲁迅:《风波》,《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礼,2005.493
    4 鲁迅:《在酒楼上》,《鲁迅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5
    1 鲁迅:《“题未定”草》(一至三),《鲁迅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364-365
    1 鲁迅1934年5月15日致杨霁云信,《鲁迅全集》第1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99
    2 李寄:《鲁迅传统汉语翻译文体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33
    1 这虽无学理的正当性,但有历史的合理性和必然性,因为要民众一下子接受完全异质的文化是不可能的,在这种情况下,以“归化”为主导的翻译策略自有其价值,就像钱钟书在谈到林译时所说的:“林纾的翻译所起的‘媒’的作用,已经是文学史上公认的事实。他对若干读者,也一定有过歌德所说的‘媒’的影响,引导他们去跟原作发生直接关系。我自己就是读了林译而增加学习外国语文的兴趣的。”(钱钟书《林纾的翻译》,《七缀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80)
    2 鲁迅:《月界旅行·辨言》,《鲁迅全集》第10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64
    3 1931年1月16日鲁迅在致增田涉的信中说:“《域外小说集》发行于一九○七年或一九○八年,我与周作人还在日本东京。当时中国流行林琴南用古文翻译的外国小说,文章确实很好,但误译很多。我们想加以纠正,才干起来的。”见《鲁迅全集》第1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96
    4 鲁迅的知交许寿裳先生曾忆及他们在日留学期间在对严复的认识上所受到的章氏的启发:“我们读到章太炎先生的《社会通诠商兑》,有云:就实论之,严氏固略知小学,而于周秦两汉唐宋先儒之文史,能得其句读矣。然相其文质,于声音节奏之间,犹未离于帖括。申天之态,回复至此,载飞载鸣,情状可见,盖俯仰于桐城之道左,而未趋其庭庑者也。”(许寿裳《亡友鲁迅印象记》,《挚友的怀念——许寿裳忆鲁迅》,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7)当然,鲁迅对翻译家严复的认识后来又有深化,这在《二心集·关于翻译的通信》一文中有明确的体现。
    5 鲁迅:《关于翻译的通信》,《鲁迅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390
    1 这不但在于白话词汇系统的开放性使它更易于吸纳和创造新词来呈现原作的本意,还在于因为天然地和口语相通,所以白话能够比文言更真切地记录、呈现人们的对话。我们在第一章曾谈及“五四”之前鲁迅的“重文言而轻白话”,但即便轻白话,他早年在翻译《北极探险记》时,就曾尝试用白话来译对话(叙事还是用文言)。参看鲁迅1934年5月15日致杨霁云信,《鲁迅全集》第1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99
    2 鲁迅:《<思想·山水·人物>题记》,《鲁迅译文全集》第3卷,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119-120
    3 梁实秋:《论鲁迅先生的“硬译”》,见1929年9月10日《新月》第二卷第六、七号合刊。
    1 鲁迅:《文艺与批评·译者附记》,《鲁迅全集》第1O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329-330
    2 鲁迅:《“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鲁迅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13
    3 鲁迅:《“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鲁迅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03-204
    1 鲁迅:《<鱼的悲哀>译者附记》,《鲁迅全集》第10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24
    2 鲁迅:《苦闷的象征引言》,《鲁迅全集》第10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57
    3 鲁迅:《<池边>译者附记》,《鲁迅全集》第10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21
    4 鲁迅:《<鱼的悲哀>译者附记》,《鲁迅全集》第10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24
    5 鲁迅:《将译<桃色的云>以前的几句话》第10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32
    6 鲁迅:《关于翻译的通信》,《鲁迅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391
    1 鲁迅:《小约翰·引言》,《鲁迅全集》第10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84-285
    2 鲁迅:《关于翻译的通信》,《鲁迅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391
    1 鲁迅:《小约翰·引言》,《鲁迅全集》第10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85-286
    2 鲁迅:《<域外小说集>略例》,《鲁迅全集》第10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70
    3 鲁迅:《咬文嚼字》,《鲁迅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9
    1 (澳)寇志明:《翻译与独创性:重估作为翻译家的鲁迅》,姜异新译,《鲁迅研究月刊》,2011(8)
    1 鲁迅说:“我主张中国语法上有加些欧化的必要。”(《康伯度答文公直》),“欧化文法的侵入中国白话的大原因,并非因为好奇,乃是为了必要”(《玩笑只当他玩笑》上),《鲁迅全集》第5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550,548
    2 山本修二:《苦闷的象征·后记》,鲁迅译,《鲁迅译文全集》第2卷,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280
    3 董炳月:《翻译主体的身份和语言——鲁迅与梁实秋的翻译论争》,《鲁迅研究月刊》2008(11)
    1 鲁迅:《“这也是生活”……》,《鲁迅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624
    2 董炳月:《翻译主体的身份和语言——鲁迅与梁实秋的翻译论争》,《鲁迅研究月刊》,2008(11)
    3 鲁迅:《伪自由书·前记》,《鲁迅全集》第5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3
    1 鲁迅:《<草鞋脚>(英译中国短篇小说集)小引》,《鲁迅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1-22
    2 王风:《周氏兄弟早期著译与现代汉语书写语言》(上),《鲁迅研究月刊》2009(12)
    1 王风:《周氏兄弟早期著译与现代汉语书写语言》(下),《鲁迅研究月刊》2010(2)。
    2 鲁迅:《祝福》,《鲁迅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7
    3 鲁迅:《长明灯》,《鲁迅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64页。
    4 鲁迅:《从胡须说到牙齿》,《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58
    1 鲁迅:《“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鲁迅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02-203
    1 可参看鲁迅致郑振铎(330205,331011)、吴渤信(331116),《鲁迅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366,458,459,497-498
    2 鲁迅:《怎么写——夜记之一》,《鲁迅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8
    3 鲁迅:《忽然想到》,《鲁迅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5
    1 鲁迅:《孔乙己》,《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460
    2 鲁迅:《孔乙己》,《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461
    3 鲁迅:《明天》,《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477
    1 鲁迅:《阿Q正传》,《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519
    2 鲁迅:《祝福》,《鲁迅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6
    3 《明天》未标章节,但文中第8段、第38段之后各有一个空行,这两个空行在事实上将全文分隔成了三个部分,这里以第一个空行之上的前8段作为小说的第一部分。
    1 鲁迅:《明天》,《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473-474
    1 鲁迅1936年1月8日致母亲信,《鲁迅全集》第1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7
    2 鲁迅:《颓败线的颤动》,《鲁迅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10-211
    3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鲁迅全集》第9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20
    1 芥川龙之介:《鼻子》,鲁迅译,《鲁迅译文全集》第2卷,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83
    2 谢泳:《鲁迅致母亲书的文化意义》,《鲁迅研究月刊》,1993(8)
    3 曹靖华:《往事漫忆——关于鲁迅书信及其他》,转引自程振兴:《鲁迅书信的征集与择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0(1)
    1 鲁迅:《颓败线的颤动》,《鲁迅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09
    1 芥川龙之介:《鼻》,《芥川龙之介全集》(第一卷),东京:春阳堂书店,1966.29.
    1 芥川龙之介:《鼻子》,文学朴译,《名作欣赏》,1999(6)
    1 李瑞山:《分序四·西文汉译》,陈洪:《大学语文》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337
    2 郭开平:《语文八论》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8.10-14
    3 吕叔湘:《当前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问题》,《人民日报》,1978-03-16
    1 潘文国:《危机下的中文》,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8.68
    2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90-291
    3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鲁迅全集》第9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354-355
    1 郭开平:《语文教育八论》,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8.94
    2 鲁迅:《南腔北调集·题记》鲁迅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427
    3 鲁迅:《河南卢氏曹先生教泽碑文》,《鲁迅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03
    4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鲁迅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92
    5 鲁迅:《这个与那个》,《鲁迅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53
    6 鲁迅:《伪自由书·前记》,《鲁迅全集》第5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4
    1 汤大民:《鲁迅书法的特质和渊源》,《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及艺术设计版),2001(3)
    2 郭沫若:《序<鲁迅诗稿>》,《郭沫若书法集》,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9.237
    3 姬学友:《论鲁迅书风》,《鲁迅研究月刊》,2012(4)
    1 李升文:《鲁迅的现代设计视野》,《艺术探索》,2010(12),第24卷第6期。该文分析鲁迅的封面设计时有言:“鲁迅许多设计作品明显受西方现代主义美术及设计的影响,他的《艺术论》的封面即采用了构成主义的风格,图案抽象,上部设圆形,草绿与墨绿相接,下部开两缺口,将双线描的‘艺术论’三个美术字部分嵌入,虚实相间,盈缺互现。”
    2 鲁迅1936年2月19日致夏传经信,《鲁迅全集》第1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33
    3 鲁迅1936年5月8日致曹白信,《鲁迅全集》第1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95
    4 鲁迅1935年4月19日致唐弢信,《鲁迅全集》第1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439-440
    1 潘文国:《危机下的中文》,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8.5
    1 皇甫积庆:《鲁迅语文世界在当代的“原型化”》,《鲁迅研究月刊》,1996(4)
    1 叶继奋:《六十年我国基础教育领域鲁迅接受研究概略》,《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8(5)
    1 薄景昕:《试论中学鲁迅作品的选编与政治文化的关系》,《鲁迅研究月刊》,2008(7)
    2 鲁迅:《忆韦素园君》,《鲁迅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70
    3 鲁迅:《捣鬼心传》,《鲁迅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635
    1 藤井省三:《鲁迅故乡阅读史:近代中国的文学空间》,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2.83
    2 薄景昕:《鲁迅作品接受与阐释的新视角》,《东北师大学报》,2007(1)。该文指出:“在40年代中后期的解放区,由胡乔木主编的《中等国文》共收入鲁迅作品11篇:《孔乙己》《一件小事》《阿Q正传》(节选)《非攻》《林克多<苏联见闻录>序》《我们不再受骗了》《不识字的作家》《大众并不如读书人所想像的愚蠢》《中国语文的新生》《<且介亭杂文>序言》《最先与最后》。可以看出,中共解放区的中学语文教材里,鲁迅作品的选编多为充满现实政治倾向性的杂文,而散文无一篇入选。可以看出,中学鲁迅作品在解放区承担建构现代民族国家的叙事话语的重要职责是明显的。”
    3 孙郁,黄乔生:(“回望鲁迅从书”)《总序》.见许广平著:《十年携手共艰危——许广平忆鲁迅》,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2
    1 潘新和:《语文学科呼唤科学态度和理性精神——我国现代语文教育的世纪反思》,潘新和《语文:回望与沉思——走近大师》,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315
    2 薄景听:《“十七年”时期鲁迅作品的教参解读》,《鲁迅研究月刊》,2006(12)
    1 潘新和:《语文学科呼唤科学态度和理性精神——我国现代语文教育的世纪反思》,潘新和《语文:回望与沉思——走近大师》,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330
    1 胡安定:《普通的事情,深刻的内蕴——对<风筝>主题的另一种解读》,选自李怡主编,胡安定、张武军著《孩子应该读的鲁迅》,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83-87
    1 冯光廉:《中学鲁迅作品选篇及编排问题之切磋》,《鲁迅研究月刊》,2010(10)
    2 参看钱理群《当代中学生和鲁迅——<鲁迅作品选读>的资料汇集》,《鲁迅研究月刊》,2009年第7期。
    3 总共涉及两篇:一是徐中玉、齐森华主编的教材选用了《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此篇在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已有;二是陈洪、李瑞山主编的《大学语文拓展读本》中的《野草》(三篇)之一的《雪》——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收录了此篇。
    1 参看张业松《复旦大学课堂上的鲁迅》,《鲁迅研究月刊》,2009(2)
    1 许锡强:《论鲁迅作品教学的批评化追求》(一),《浙江教育科学》2009(1)
    2 如董奇峰、苗杰:《中学语文教材(1950-1977)中鲁迅作品的选录与解读》,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1);薄景昕:《试论中学鲁迅作品的选编与政治文化的关系》,《鲁迅研究月刊》2008(7);赵献涛:《民国时期国文课本中的鲁迅作品》,《鲁迅研究月刊》2011(10);冯光廉:《中学鲁迅作品选篇及编排问题之切磋》,《鲁迅研究月刊》2010(10);温立三还对鲁迅作品入选语文教材的总体情况作了系统的考察分析,见《语文课程的当代视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第九章《语文课程改革潮流中的中学鲁迅作品》。
    1 李节:《鲁迅作品如何教——钱理群教授访谈》,《语文建设》,2011(2)
    1 张业松:《复旦大学课堂上的鲁迅》,《鲁迅研究月刊》,2009(2)
    1. 北京鲁迅博物馆社教部.中学生鲁迅助读.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
    2. 曹清华.词语、表达与鲁迅的“思想”.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
    3. 陈洪,卢盛江.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读本.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4. 陈洪.中国小说理论史.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
    5. 陈平原.作为学科的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6. 陈漱渝.走进鲁迅——中学生鲁迅读本.郑州:大象出版社,2003
    7. 陈漱渝主编.谁挑战鲁迅——新时期关于鲁迅的论争.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02
    8. 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9. 陈雪虎.传统文学教育的现代启示.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
    10.程千帆.文论十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11.褚斌杰.中国古代文体概论(增订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12.邓伟.分裂与建构:清末民初文学语言新变研究(1898-1917).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13.高玉.现代汉语与中国现代文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14.郜元宝.汉语别史.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0
    15.郜元宝.鲁迅六讲(增订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16.龚鹏程.近代思潮与人物.北京:中华书局,2007
    17.龚鹏程.文化符号学——中国社会的肌理与文化法则.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18.顾钧.鲁迅翻译研究.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
    19.顾琅川.周氏兄弟与浙东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20.顾明远,俞芳,金锵等.鲁迅的教育思想和实践.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
    21.郭开平.语文八论.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8
    22.郭英德.中国古代文体学论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3.韩立群.中国语文革命——现代语文观及其实践.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
    24.郝庆军.诗学与政治:鲁迅晚期杂文研究1933-1936.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
    25.贺阳.现代汉语欧化语法现象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26.胡安定,张武军.孩子应该读的鲁迅.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7.季剑青.北平的大学教育与文学生产:1928-1937.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8.江力编.鲁迅报告.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4
    29.黎锦熙.国语运动史纲.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30.李长之.鲁迅批判.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
    31.李寄.鲁迅传统汉语翻译文体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32.李荣启.文学语言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33.李瑞山.语文素养高级读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4.李伟江.鲁迅粤港时期史实考述.长沙:岳麓书社,2007
    35.李允经,颜雄,卢今.中学鲁迅作品教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
    36.李宗英,张梦阳编.中国文学史资料全编(现代卷):六十年来鲁迅研究论文选.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
    37.廖诗忠.回归经典——鲁迅与先秦文化的深层关系.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
    38.林非.鲁迅和中国文化.北京:学苑出版社,1990
    39.林少阳.“文”与日本的现代性.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40.林贤治.鲁迅的最后十年.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
    41.林贤治.一个人的爱与死.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
    42.刘进才.语言运动与中国现代文学.北京:中华书局,2007
    43.刘少勤.盗火者的足迹与心迹——论鲁迅与翻译.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4
    44.鲁迅.编年体鲁迅著作全集(插图本)1-8卷.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
    45.鲁迅.鲁迅全集(1-18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46.鲁迅.鲁迅译文全集(1-8卷).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
    47.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鲁迅研究月刊》选编.鲁迅回忆录(上中下).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48.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编.鲁迅年谱(增订本)I-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49.鲁迅著,顾农讲评.汉文学史纲要.南京:凤凰出版社2009
    50.罗维扬选编.现代文言.武汉:武汉出版社,2008
    51.罗志田.裂变中的传承——20世纪前期的中国文化与学术.北京:中华书局,2003
    52.倪海曙编.鲁迅论语文改革.上海:时代出版社,1949
    53.欧阳健.《中国小说史略》批判.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
    54.潘文国.危机下的中文.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8
    55.潘新和.语文:回望与沉思——走近大师.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
    56.钱理群,孙绍振,王富仁.解读语文.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
    57.钱理群.心灵的探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58.钱理群.与鲁迅相遇——北大演讲录之二.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59.钱伟.思想与文学传统间的鲁迅.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
    60.钱钟书.七缀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61.山东师范学院中文系汉语教研组编写.鲁迅论文字改革.济南:山东人民出版,1979
    62.上海鲁迅纪念馆.上海鲁迅研究(2009年冬季号).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9
    63.申小龙.汉语与中国文化.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64.寿永明,王晓初主编.回顾与反思:鲁迅研究的前沿与趋势——“新时期鲁迅研究三十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0
    65.舒芜,陈迩冬,周绍良等选编《中国近代文论选》(上下),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66.孙用.《鲁迅全集》校读记.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
    67.孙用.《鲁迅译文集》校读记.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
    68.孙玉石.现实的与哲学的——鲁迅《野草》重释.上海:上海书的出版社,2001
    69.孙郁,黄乔生主编.回望鲁迅(系列).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70.孙郁.鲁迅与胡适.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7
    71.汪晖.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增订版).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C
    72.王富仁.中国反封建思想的一面镜子.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73.王富仁.中国鲁迅研究的历史与现状.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
    74.王力.汉语史稿.北京:中华书局,2004
    75.王晓明.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
    76.王一川.汉语形象美学引论.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
    77.王友贵.翻译家鲁迅.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
    78.王元忠.鲁迅的写作与民俗文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79.吴康.书写沉默:鲁迅存在的意义.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80.武德运.鲁迅谈话辑录.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
    81.夏晓虹,王风等.文学语言与文章体式——从晚清到“五四”.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82.肖振鸣编.鲁迅评点中外名著.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
    83.徐时仪.汉语白话发展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84.许广平.鲁迅回忆录.北京:作家出版社,1961.
    85.叶继奋.对话的难度——当代教育与鲁迅接受研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
    86.一士编.21世纪:鲁迅与我们.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87.张克.颓败线的颤动:鲁迅与中国文学的颤动.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1
    88.张梦阳.中国鲁迅学通史:20世纪中国一种精神文化现象的宏观描述和理性反思.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
    89.张卫中.汉语与汉语文学.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90.张宇.无数的人们与无穷的远方:鲁迅与左翼.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91.张昭兵.辕与轮:语言论争与作家的现代汉语体验.北京:学苑出版社,2010
    92.张中行.文言与白话.北京:中华书局,2007
    93.章太炎,刘师培等撰,罗志田导读.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94.赵京华.周氏兄弟与日本.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
    95.赵志伟编著.旧文重读——大家谈语文教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96.郑家建.历史向自由的诗意敞开——《故事新编》诗学研究.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
    97.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文学教研室编.中国现代文学史参考资料(第一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58
    98.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鲁迅研究室.鲁迅与中外文化的比较研究.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6
    99.周海婴.我与鲁迅七十年.上海:文汇出版社,2006
    100.周楠本.鲁迅文学书简.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
    101.周维东,姜飞.最是鲁迅应该读.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102.周振甫.周振甫讲修辞.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103.周作人.知堂回想录(上下).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
    104.周作人.周作人白编文集.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105.朱崇科.张力的狂欢——论鲁迅及其来者之故事新编小说中的主体介入.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
    106.朱金顺.鲁迅演讲资料钩沉.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
    107.朱竞编.汉语的危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108.朱晓进.鲁迅文学观综述.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
    109.朱正.跟鲁迅学改文章.长沙:岳麓书社,2005
    110.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白春仁,顾亚铃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
    111.高本汉.汉语的本质和历史.聂鸿飞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112.芥川龙之介.芥川龙之介全集(第一卷).东京:春阳堂书店,1966
    113.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114.李欧梵.铁屋中的呐喊.尹慧珉译.长沙:岳麓书社,1999
    115.刘禾.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中国,1900-1937)(修订译本).宋伟杰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3月第2版
    116.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明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117.藤井省三.鲁迅《故乡》阅读史(近代中国的文学空间).董炳月译.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2
    118.伊藤虎丸.鲁迅与终末论:近代现实主义的成立.李冬木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119.伊藤漱平,中岛利郎编.鲁迅增田涉师弟答问集.杨国华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120.张灏.危机中的中国知识分子——寻求秩序与意义.高力克,王跃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
    121.竹内好著,孙歌编.近代的超克.李冬木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122.安文军.关于文学革命中白话问题的几点思考.甘肃社会科学,2008(6)
    123.鲍国华.论《中国小说史略》的版本演进及其修改的学术史意义.鲁迅研究月刊2007(1)
    124.鲍国华.小说史家鲁迅研究的历史回顾.鲁迅研究月刊,2006(2)
    125.毕绪龙.“杂感家”鲁迅自我形象的轨迹——从鲁迅杂感文体意识说起.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6)
    126.博景昕.中学鲁迅作品的接受历程.东北师范大学2007届博士学位论文。
    127.薄景昕.“十七年”时期鲁迅作品的教参解读.鲁迅研究月刊,2006(12)
    128.薄景昕.鲁迅作品教学的困境、对策及出路.中学语文教学,2008(9)
    129.薄景昕.鲁迅作品接受与阐释的新视角.东北师大学报,2007(1)
    130.薄景昕.试论中学鲁迅作品的选编与政治文化的关系.鲁迅研究月刊,2008(7)
    131.曹禧修.论鲁迅传统文化批判的基点.天津社会科学,2010(4)
    132.查树楼.鲁迅对杂文文体真谛的认识和追求.鲁迅研究月刊,1999(2)
    133.柴俊星.现代语体的民族文化渊源.修辞学习,2001(4)
    134.陈飞.古“文”实义说略.中国社会科学,2007(4)
    135.陈飞.古“文”原义——人本说.文学评论,2007(5)
    136.陈平原.不能与不为——鲁迅晚年为何中断文学史著述.同舟共进,2006(10)
    137.陈平原.当代中国的文言与白话.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
    138.陈平原.分裂的趣味与抵抗的立场——鲁迅的述学文体及其接受.文学评论,2005(5)
    139.陈漱渝.世纪之交的文化选择——《鲁迅藏书研究》前言.书屋,1995(2)
    140.陈漱渝.作为学者的鲁迅.人民政协报,2001-9-14
    141.陈新梅.鲁迅短篇小说中文化负载词汉英翻译研究.暨南大学2008届硕士学位论文。
    142.陈雪虎.“文”到“文学”的迁变.中国图书评论,2010(12)
    143.陈言.论20世纪中国文学翻译中的“直译”、“意译”之争.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144.陈占彪.论“五四”时期的“语言文字革命”——以鲁迅、胡适为中心.文艺争鸣,2006(6)
    145.陈祖楠.鲁迅小说的方言运用.绍兴师专学报(纪念鲁迅逝世五十周年专号),1986(3)
    146.程振兴.鲁迅书信的征集与择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0(1)
    147.崔峰.开拓鲁迅翻译研究的新视野——评王友贵新著《翻译家鲁迅》.中国比较文学,2006(1)
    148.崔云伟,刘增人.2009年鲁迅教学研究述略.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
    149.代田智明.1934:作为媒介者的鲁迅.鲁迅研究月刊,2004(2).
    150.邓伟.国语运动·白话文运动·方言文学语言——论清末民初文学语言建构中的若干逻辑.云南社会科学,2009(4)
    151.董炳月.翻译主体的身份和语言问题——以鲁迅和梁实秋的翻译论争为中心.鲁迅研究月刊,2008(11)
    152.董大中.加强对鲁迅思维和文体的研究.鲁迅研究月刊,1994(6)
    153.董奇峰,苗杰.中学语文教材(1950-1977)中鲁迅作品的选录与解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1)
    154.杜亮梅.鲁迅与先秦神话传说.辽宁师范大学2008届硕士学位论文
    155.范伯群.文学语言古今演变的临界点在哪里?.河北学刊,2009(7)
    156.丰竞.鲁迅文学作品中数字的修辞分析.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
    157.甘智钢.论鲁迅小说中的杂文化倾向.中国文学研究,2007(1)
    158.高厚载.鲁迅杂文中的文言语词.杭州大学学报,1959(3)
    159.高莉莉,荆素蓉.鲁迅后期翻译活动研究.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2)
    160.高玉.近80年鲁迅文学翻译研究检讨.社会科学研究,2007(3)
    161.高玉.鲁迅文学翻译及其研究现状与前景.广东社会科学,2007(2)
    162.郜元宝.汉语之命运——百年未完的争辩.南方文坛,2009(2)
    163.郜元宝.为天地立心——鲁迅著作所见“心”字通诠.鲁迅研究月刊,2000(7)
    164.顾钧.鲁迅与几套翻译丛书.鲁迅研究月刊,2010(2)
    165.顾钧.周氏兄弟与《域外小说集》.鲁迅研究月刊,2005(5)
    166.顾农.关于《古小说钩沉》(上下).鲁迅研究月刊,1990(12)1991(1)
    167.顾农.鲁迅的“硬译”与周作人的“真翻译”——读书札记.鲁迅研究月刊,2008(2)
    168.顾农.鲁迅怎样研究中国古代文化.东方论坛,2004(6)
    169.桂琼.鲁迅先生的翻译生涯初探.东华大学学报,2002(2)
    170.郭海军,孙宗胜,康相冲.现代传媒与鲁迅杂文.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6)
    171.郭海军,战瑞清.试论鲁迅杂文文体的成因.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99(3)
    172.郭小英.中国现代学术性自传研究.复旦大学2008届博士论文
    173.郭勇,孙文宪.“言文一致”与中国文学观念的现代转型——对“言文一致”命题的重新审视.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7)
    174.韩少功.现代汉语再认识.天涯,2005(2)
    175.韩中英.鲁迅古典文献研究初探.黑龙江大学2010届硕士学位论文
    176.郝庆军.从语言变迁看权势转移.天津社会科学,2008(4)
    177.何耿镛.鲁迅与现代汉语文学语言——纪念“五.四”运动六十周年.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2)
    178.何浩.汉语形象与现代性的发生——以梁启超、鲁迅和朱光潜为个案.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5(12)
    179.何家荣.鲁迅作品的语言——扎根于文言沃土的白话奇葩.池州师专学报,2006(12)
    180.何九盈.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语文转向.语文建设,2007(6)
    181.何锡章,王中.方言与中国现代文学初论.文学评论,2006(1)
    182.何晓夏,姜峻.鲁迅教育活动年谱.鲁迅教育思想研究,1982(S1)
    183.贺爱军,鲁绪峰.鲁迅翻译实践与理论的整体观照.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184.泓峻.现代汉语与现代文学关系的复杂性及现代文学观念在其中的作用.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185.侯海霞.翻译家鲁迅的研究.太原理工大学2010届硕士学位论文
    186.皇甫积庆.鲁迅语文世界在当代的“原型化”.鲁迅研究月刊,1996(4)
    187.黄琼英.鲁迅语言观与翻译策略关系初探.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8(7)
    188.黄琼英.鲁迅作品语言历时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7届博士学位论文
    189.姬学友.论鲁迅书风.鲁迅研究月刊,2012(4)
    190.江雪.鲁迅的翻译思想与翻译策略——基于韦努蒂异化翻译理论的研究.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8届硕士学位论文
    191.姜振昌,孙思信.鲁迅杂文文体的根本艺术特征.东岳论丛,1993(1)
    192.姜振昌.议论的“曲张力”与鲁迅杂感文体的艺术特征.文学评论,2004(5)
    193.芥川龙之介.鼻子.文学朴译.名作欣赏,1999(6)
    194.靳新来.南通大学课堂上的鲁迅.上海鲁迅研究,2009年春季号
    195.康凌.学者鲁迅——一个建构史的回顾(1936-1966).鲁迅研究月刊,2009(11)
    196.寇志明.翻译与独创性:重估作为翻译家的鲁迅.姜异新译.鲁迅研究月刊,2011(8)
    197.旷新年.“五四”白话文运动:一种话语的考察.文艺理论与批评,2009(3)
    198.雷世文.真话之难——鲁迅言语媒介文化观的一个侧面.鲁迅研究月刊,2011(11)
    199.雷亚平,张福贵.文化转型:鲁迅的翻译活动在中国社会进程中的意义和价值.鲁迅研究月刊》,2000(12)
    200.李春林,邓丽.1981-2005年鲁迅翻译研究述略.鲁迅研究月刊,2006(5)
    201.李春阳.白话文运动的危机.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届博士论文
    202.李春雨.《申报·自由谈》与鲁迅杂文意识的成熟.鲁迅研究月刊,2006(4)
    203.李国涛.要研究文体家的鲁迅.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6)
    204.李继凯.文体史视域中的鲁迅文体》(上、下)鲁迅研究月刊,2000(9),(10)
    205.李节.鲁迅作品如何教——钱理群教授访谈.语文建设,2011(2)
    206.李金荣.鲁迅先生的学术活动及其文献考察.图书馆杂志,2009(12)
    207.李敏.论鲁迅杂文的“隐”.中山大学学报,1986(4)
    208.李升文.鲁迅的现代设计视野.艺术探索,2010(12)
    209.李文儒.创造者的收获——鲁迅藏书与中国现代文学.新文学史料,1996(2)
    210.李允经.鲁迅笔名索解·自序.鲁迅研究月刊,2006(9);
    211.李震.从鲁迅的语言风格看文学修辞的美学意义.修辞学习,2003(2)
    212.梁实秋.论鲁迅先生的“硬译”.见1929年9月10日《新月》第二卷第六、七号合刊
    213.廖七一.周氏兄弟的《域外小说集》:翻译规范的失与得.外语研究,2009(6)
    214.刘丹丹.拉丁化新文字及其运动研究.湖南师范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2008届硕士论文
    215.刘德银.鲁迅对晚清学术思想的承传与超越.齐鲁学刊,2009(3)
    216.刘东方.从胡适、傅斯年到鲁迅——论中国现代文学语言观的变迁.鲁迅研究月刊,2006(3)
    217.刘凤玲.试论鲁迅杂文的语体特征.鲁迅研究月刊,2005(5)
    218.刘珩.翻译·文本·话语权力——翻译文本的本土化进程.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2)
    219.刘平清.试论鲁迅小说人物命名问题.鲁迅研究月刊,1995(1)
    220.刘茜,姚晓丹,温儒敏.鲁迅仍然是教材选收篇目最多的作家.光明日报,2009-08-26
    221.刘泉.鲁迅前期文学语言论析.青岛大学2003届硕士学位论文-
    222.刘彦荣.鲁迅的汉语言说——鲁迅创作与汉字文化初探.文艺争鸣,2008(9)
    223.陆晓燕.试论鲁迅的写作观对当今中学作文教学的启示.南京师范大学2005届硕士论文
    224.吕若涵.试论鲁迅的杂文理论.福建师大学报,1996(4)
    225.吕叔湘.当前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问题.人民日报,1978-03-16
    226.栾梅建.试论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和和语言转变的动固.南京社会科学,2009(2)
    227.罗寰宇.传统与现代的紧张感——《域外小说集》前后鲁迅的翻译与创作心理.鲁迅研 究月刊,2011(2)
    228.骆为.规范视角下的鲁迅翻译序跋研究.湖南师范大学2008届硕士学位论文
    229.穆木天.论重译及其它(下).申报·自由谈,1934-7-2
    230.潘烦德.鲁迅文体研究的第一本专著——评李国涛《stylist——鲁迅研究的新课题》.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4)
    231.潘新和.鲁迅写作教育思想初探.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1)
    232.裴文.鲁迅与传奇.天津师范大学2007届硕士学位论文
    233.彭爱民.鲁迅翻译策略研究.琼州学院学报,2009(6)
    234.彭发胜.翻译与中国现代学术话语体系的形成——以科学观念与方法论为中心.北京大学2008届博士论文
    235.彭亚飞.原“文”——论“文”之初始义及元涵义.文学评论,2005(4)
    236.平保兴.周氏兄弟目录学成就比较研究.山东图书馆学刊,2009(2)
    237.钱理群.当代中学生和鲁迅——《鲁迅作品选读》的资料汇集.鲁迅研究月刊,2009(7)
    238.钱理群.读什么、怎么读:引导中学生“读点鲁迅”的一个设想——《中学生鲁迅读本》编辑手记.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4(3)
    239.钱理群.鲁迅与现代评论派的论战.鲁迅研究月刊,2002(11)
    240.钱理群.让鲁迅回到儿童中间——刘发建《亲近鲁迅》序.鲁迅研究月刊,2008(12)
    241.钱晓宇.文言与白话之争的当代反思——以五四白话文运动为中心探讨语言革新的复杂性.江西社会科学,2007(5)
    242.强英良.鲁迅碑拓研究概说.鲁迅研究月刊,2009(2)
    243.秦凤珍.论鲁迅的语文教育观.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
    244.宋晓梦.鲁迅作品教学的现状与思考.光明日报,2009-12-23
    245.孙立春.中国的日本近代翻译小说研究.天津师范大学2008届博士学位论文
    246.孙燕华.鲁迅二十年代中期各体创作的诗学品格.福建师范大学2001届硕士学位论文
    247.孙郁.新旧之间——鲁迅藏书一瞥.中国图书评论,1996(7)
    248.谭耀炬.白话文草创期的鲁迅作品方言.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1(6)
    249.汤大民.鲁迅书法的特质和渊源.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及艺术设计版),2001(3)
    250.汪平.鲁迅作品中的时代语言问题.黄山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8)
    251.王风.周氏兄弟早期著译与现代汉语书写语言(上、下).鲁迅研究月刊,2009(12),2010(2)
    252.王富仁.最是鲁迅应该读——关于鲁迅作品教学的几点思考.中国教育报,2001-10-25
    253.王光斌.鲁迅杂文:思想的自由表达式.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7(4)
    254.王桂妹.话语系统转换的历史合法性——“五四”文化激进主义与白话文运动.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6)
    255.王宁.现代性、翻译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经典重构.文艺研究,2002(6)
    256.王平.晚清白话文运动“二元性”语言观再认识.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257.王铁仙.中学语文教材中不能没有鲁迅的作品.中华读书报,2009-08-26
    258.王文参.鲁迅与民间歌谣谚语.学术交流,2008(3)
    259.王云霞,李寄.《域外小说集》欧化标点符号的文体效果及语言史意义.上海翻译,2009(4)
    260.王志松.鲁迅外文藏书提要(二则).鲁迅研究月刊,2011(2)
    261.王志文.民元前鲁迅的翻译活动.鲁迅研究月刊,1995(3)
    262.韦力.鲁迅所藏古籍漫谈.鲁迅研究月刊,2004(11)
    263.魏饴.“大学语文”的学科性质与教材编写.湖南文理学院学报,2006(2)
    264.温立三.八十年中学鲁迅作品选编史略.语文学习月刊,2006(11)
    265.吴建华.鲁迅的语言文字观与日本语言文字发展之关系.中国文学研究,2006(3)
    266.吴钧.论中国译介之魂——鲁迅翻译文学研究.山东大学2008届博士学位论文
    267.肖霞.论清末民初文学文本中“日化”语言的淘汰与扬弃.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268.肖霞.论清末民初语言的“日化”现象——以鲁迅作品为例.外国问题研究,2009(1)
    269.谢泳.鲁迅致母亲书的文化意义.鲁迅研究月刊,1993(8)
    270.辛永芬.清末民初的语言规划论析.天中学刊,2009(8)
    271.熊焰,曹明丽.鲁迅文言文活典活用现象.鲁迅研究月刊,2010(12)
    272.熊焰.略论鲁迅早期文言文的文体特征.鲁迅研究月刊,2009(2)
    273.熊焰.论现代文言文的文化地位与学术价值.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
    274.徐桂梅.鲁迅小说语言中的“日语元素”解析.鲁迅研究月刊,2012(2)
    275.徐时仪.略论文言与白话的特色.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276.徐时仪.略论现代汉语的渊源和形成.南开语言学刊,2008(1)
    277.徐妍.退居书斋的学人思路——90年代学者鲁迅被重构的逻辑与悖论.鲁迅研究月刊,2008(6)
    278.许锡强.论鲁迅作品教学的批评化追求(一).浙江教育科学,2009(1)
    279.薛毅,无物之阵:语言游戏的迷宫——论鲁迅作品的一个重要主题,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1(3)
    280.闫宁.民俗学视域下的鲁迅与传统文学研究.山东大学2010届博士学位论文
    281.严家炎.“五四”文学探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
    282.杨翠芬.鲁迅翻译思想研究.中国石油大学2007届硕士学位论文
    283.杨宏.启蒙与建构——鲁迅与胡适语文观之比较.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4)
    284.杨一琼.鲁迅的目录学成就探究.山东图书馆季刊,2008(1)
    285.杨一琼.鲁迅的文献学成就初探.图书与情报,2004(4)
    286.叶公超.关于非战士的鲁迅.天津《益世报》增刊,1936-11-1
    287.叶继奋.六十年我国基础教育领域鲁迅接受研究概略.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8(5)
    288.叶云鹏.鲁迅的语文教育思想.台州师专学报,1999(2)
    289.殷国明.鲁迅与中国文化品牌的滥觞.社会科学,2011(2)
    290.于海燕,张允,杨家勤.鲁迅翻译目的与翻译选择——目的论视域下的鲁迅翻译研究.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4)
    291.俞越龙.鲁迅的语文教学思想.山东师人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4)
    292.宇锋.鲁迅对中国语言文字的考察与探讨.鲁迅研究月刊,1995(12)
    293.袁良骏.论鲁迅杂文的文体美.江淮论坛,1995(4)
    294.袁先欣.语音、国语与民族主义:从五四时期的国语统一论争谈起.文学评论,2009(4)
    295.曾锋.“立人”首在“立言”——论“五四”白话文运动的语言生存观.兰州学刊,2009(2)
    296.张承良.试论鲁迅序体文.咸宁学院学报,2004(8)
    297.张桂英.略说鲁迅作品标点符号的妙用.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6)
    298.张继文.当代译论视角下的鲁迅翻译思想考察.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10(1)
    299.张杰.鲁迅与刘师培的学术联系.鲁迅研究月刊,2000(6)
    300.张景华.从‘硬译“透视鲁迅对中国文化转型的探索.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3)
    301.张历君.迈向纯粹的语言——以鲁迅的“硬译”实践重释班雅明的翻译论.中外文学,2001(12)
    302.张铁荣.鲁迅与周作人的日本文学翻译观.鲁迅研究月刊,2003(10)
    303.张卫中.20世纪中国文学语言演变述略.兰州学刊,2009(2)
    304.张向东.从“文字救国”到“文学救国”——从清末的语言变革运动看现代文学功能观的形成.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9(10)
    305.张向东.清末民初的语言变革运动与现代文学的历史关联——以语言学史、文化史和思想史的叙述为例.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7(4)
    306.张鑫.论《野草》的语言节奏与“意蕴节奏”.鲁迅研究月刊,2011(1)
    307.张应之.鲁迅笔名考释.韩山师专学报,1991(12);
    308.张玉勤.鲁迅作品封面的图像表达与叙事功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2(8)
    309.赵献涛.民国时期国文课本中的鲁迅作品.鲁迅研究月刊,2011(10)
    310.止庵.鲁译刍议.鲁迅研究月刊,2009(2)
    311.钟厚涛,胡欣欣.盗火者的心迹——鲁迅“直译”主张的原因探究.西安外事学院学报,2007(3)
    312.钟敬文.作为民间文艺学者的鲁迅.文学评论,1982年(2)
    313.周海波.文化传播视野中的鲁迅文学创作(上中下).鲁迅研究月刊,2003(1)(2)(3)
    314.周楠本.门外说文——简化字、古今字辨析举例.鲁迅研究月刊,2008(10)
    315.周清叶.关于鲁迅笔名的研究.井冈山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
    316.周仁政.悖逆的符号:胡适、鲁迅与中国现代诗及小说之发生——中国现代文学发生史研究之二.中国文学研究,2007(1)
    317.周振豪.符号:基于鲁迅语言构建的研究.社科纵横,2007(6)
    318.朱崇科.当知识化为权力——论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型”话语.鲁迅研究月刊,2008(2)
    319.朱崇科.鲁迅小说中“吃”的话语形构.鲁迅研究月刊,2007(7)
    320.朱建国.论鲁迅文学史研究的传承与超越.鲁迅研究月刊,2009(3)
    321.朱晓进,何平.论文学语言的变迁与中国现代文学形式的发展.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322.朱晓进,江锡铨.鲁迅与语言文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7(2)
    323.朱晓进.鲁迅的文体意识及其文体选择.文艺研究,1996(6)
    324.朱一凡.翻译与现代汉语变迁(1905-1936).华东师范大学2009届博士论文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