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甘肃推进新型城市化的战略构想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21世纪将是甘肃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期,面对经济社会现代化的要求,甘肃城市化面临数量和质量两方面的巨大挑战。
     城市化涵义可以从人口学、社会学、经济学和地理学四个方面分析,相应的城市化过程也在这四个方面有不同的表现,城市化过程具有时间阶段性和空间阶段性规律。甘肃城市化是在驱动力和制动力共同作用下实现的。用时间序列数据和截面数据从两个方面对甘肃人口城市化现状进行分析,并分析甘肃城市化演进历史。利用因子分析法对个甘肃12个地级市的发展能力进行测评,得出它们的发展能力综合得分并排序,兰州市和嘉峪关市的发展能力最高,定西市和陇南市的发展能力最低。对甘肃城市规模等级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甘肃首位度偏小,甘肃12个地级市规模分布较集中,中间位序城市数目较多,人口规模较均衡,人口分布较均衡,整个城市体系发育较成熟。全省县级小城镇层面上的城镇体系空间分布适中,中部和东部区域的城镇分布较为均匀。对甘肃城市化与产业发展、工业化、投资、产出、收入和消费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测评出甘肃各产业发展对城市化的贡献水平,为甘肃新型城市化的相关决策服务。
     用时间序列回归法、灰色系统GM规模预测、增长率法等方法对甘肃省未来城市化水平进行预测,预计甘肃2020年的城市化率将达到43—50%,2050年的城市化率将到达79—83%。
     在甘肃实现实现社会现代化的的背景下,提出甘肃的裁弯取直路径及新型城市化战略。通过分析得出甘肃推进新型城市化战略有其必要性、可行性,并分析甘肃推进新型城市化战略的产业基础,提出甘肃推进新型城市化战略的终极目标是生态城市,并对生态城市进行分析。
     设计甘肃新型城市化的战略原则、规模战略定位、空间战略定位和城镇体系定位,在分析甘肃城市化现状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甘肃新型城市化战略五种类别的战略模式选择。
     最后,以实现甘肃社会现代化为宏观目标背景,从八个方面构想甘肃新型城市化战略的推进路径。分别是促使人口流动协调、重视城市现代化建设、城乡协调发展、重视传统文化保护、处理好生态环境管理与城市化的关系、建设信息化甘肃、走面向世界的城市化之路、加速甘肃经济现代化发展,并针对每条路径提出甘肃推进的策略。
The cities in Gansu develop highly rapidly in the age of 21st century. Facing thedemand of ecological modernization in society,the urbanization of Gansu encountershuge challenges in the perspectives of quantity and quality.
     The significance of urbanization can be analyzed in the perspectives ofdemography,sociology,ecology and geography. The correspondence of the process inurbanization can also be performed in the four different ways. The process ofurbanization includes the regular pattern in the level of time and in the level of space.The urbanization of Gansu is mutually realized by the functions of the force in thrustand the force in control. Using the data of time order and interception,I analyze the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population in urban modernization in Gansu. Furthermore,bythe way of using the analysis of factors,I estimate and evaluate the ability ofdevelopment in the twelve cities in Gansu. In this way,I conclude the developmentalability of cities in general and order the grades of the cities. The ability ofdevelopment in Lanzhou City and Jiayuguan City is the highest;the ability ofdevelopment in Dingxi City and Longnan City is the lowest. After the analysis of thescale and scope in the cities of Gansu,I conclude that the primacy of Gansu isrelatively low,the twelve cities in Gansu locate more centralized,the numbers ofmiddle cities are more numerous,and the scale and location of demography are morebalanced. Above all,the systems of the whole cities are more maturely developed.The small towns in the level of county in the whole province locate moderate in thesystem of townships. The towns in the middle and the east areas situate more balanced.While analyzing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urbanization,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y,the industrialization,the investment,the production,the income and the consumption,I conclude that the various kinds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s which contribute to thestandard of urbanization determine the decisive services in the modern urbanization inGansu.
     Using the ways of the regression in time order,the grey system of GM scaleprediction,and the rate of increase to the prediction of the standard of cites in GansuProvince,I conclude that in the year of 2020,the rate of urbanization is 43-50%,andwhile approaching to the year of 2050,the rate of urbanization is up to 79-83%.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urban modernization in society in Gansu,I propose the short-cut way and the strategy of modern urbanization.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strategy of modern urbanization which Gansu puts into practice,the importance andthe practicability of the strategy are the basis for the modern urbanization itself. Afterthat,I suggest that the main target of the modern urbanization in Gansu is the city ofecology and thus,I make the effort to analyze the city of ecology.
     While designing the urban modernization in Gansu,I propose the followingperspectives which can be used for the analysis-the strategic principle,the scale andthe scope of strategic orientation,the spatial strategic orientation and the orientationof city and township. Under the basis which used for the analysis of urbanmodernization in Gansu,I bring up the five kinds of strategies and the choices of thestrategic modes in modern urbanization in Gansu.
     At las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realization in the perspective of themodernization in the society in Gansu,I design eight aspects for the strategies of theurban modernization in Gansu. They are the fluid coordination in population,theimportance of modem construction in urbanization,the coordinating development ofcity and the township,the importance of the traditional culture,the well handling ofthe ecological management and the relationship of ecology and the urbanization,theconstruction of the computerization in Gansu,the future world for the urbanization,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ical urbanization in Gansu. The precise andpractical suggestions of each strategy are introduced and mentioned one after another.
引文
①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R]2002年11月.
    ①周干峙.城市规划面临的形势和任务[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6(04).
    ①[美]沃纳·赫希.城市经济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①Weber,A.The theory of the lovation of Industries,Chicago:Chicago University Press,1929:50-92.
    ①李丽雅.特大城市边缘地区城市化与行政区划体制改革研究——对特大城市边缘地区“撤县(市)改区”模式的透视[[J].经济地理,2002(4).
    ②萧灼基.城市化规律的新探索多元化发展的新思路[J]经济科学,2004(4).
    ③郑弘毅.农村城市化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
    ④李明宇.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现状解析及路径选择[J]农业经济,2005(4).
    ①[美]饯纳里等.李新华,等译.发展的形式:1950—1970[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8.10.
    ①仇保兴.紧凑度和多样性——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J]城市规划,2006(11).
    ①沈建国.新世纪中国城市化道路的探索[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63
    ①王小鲁.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与制度变革[J]经济研究,2000(7):3—15.
    ②金东海,谷树忠,沈镭.城市化发展的营力系统分析——兼论我国城市化影响因子与可持续城市化战略选择[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14(2):59—63.
    ③方创琳,鲍超,乔标等城市化过程与生态环境效应[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①[美]保罗·诺克斯,琳达·迈克卡西著顾朝林,汤培源,杨兴柱,等译.城市化[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②辜胜祖、刘传江人口流动与农村城镇化战略管理[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
    ③崔功豪,马润潮中国自下而上城市化的发展及其机制[J]地理学报,1999(2):106—113.
    ④宁登21世纪中国城市化机制研究[J]城市规划汇刊,2000(3).
    ①相关计算见本文第二章。
    ①陈兴鹏,庞丽,张艳秋.甘肃城镇体系地域空间结构研究[J].人文地理,2005(3):67—71.
    ①鲁地.西部大开发前后甘肃省经济发展比较分析[D].兰州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6.6
    ②陆浩徐守盛在华煤集团庆化公司调研时强调发挥能源资源优势大力推进工业强省[R].http://www.gansu.gov.cn/SzzcSayingDetail.asp?ID=7985
    ①赵雪雁,林曼曼.西北地区城市化与第三产业发展的互动关系分析.干旱区资源与环境[J].2006(05)
    ①陈甬军.中国的城市化与城市化研究——兼论新型城市化道路[J].东南学术,2004(4)
    ②永州新型城市化道路的初探[DB/CD].http://www.yzcity.gov.cn/art/2008/12/17/art_2039_163652.html
    ①包晓霞.甘肃人口发展的外部环境与面临的挑战[J].甘肃社会科学,20o6(1):207.
    ①武国荣甘肃省城市贫困现状与返贫困对策研究[D],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16—19
    ①刘铁军,王翔,田良兰州市交通干道车流量与噪声污染分析研[J].交通环保,2005,26(1)
    ①赵雪雁.甘肃省生态承载力评价[J].干旱区研究,2006(3):506.
    ①李健英.第三产业与城市化互动关系探析[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2.14(8):48—52
    ①王如松.高效·和谐——城市生态调控原则和方法[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268
    ①Richard Register,Ecocity Berkeley:Building Cities for a Healthy Future,North Atlantic Books,USA,1987.
    ②黄光宇.生态城市研究回顾与展望[J].城市发展研究,2004(6).
    ③黄肇义,杨东援.国外生态城市建设两例[J].今日浙江,2003(7).
    ①郭丕斌.新型城市化与工业化道路——生态城市建设与产业转型[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5:54—55
    ①甘肃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入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决定http://www.tianshui.com.cn/news/gansu/2008081009104825799.htm
    ①新型工业化与县城经济http://www.yiyangcity.gov.cn/zhuanti/new_indu/liluntantao/20070629164826.htm
    ①访甘肃省人口委主任刘维忠.http://gsnmb.gansudaily.com.cn/system/2007/04/17/010323884.shtml
    ②兰州大学西北人口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郭志仪教授领导的课题组承担的《甘肃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人口环境研究》课题成果显示:(1)甘肃省的最大人口数量在3100万左右:峰值人口出现在2039年左右;零增长(负增长)出现在2040年左右。至2050年,总人口数在2900—3100万人左右。(2)CPPS软件的运算结果显示,未来若干年份的预测城镇化率,无论以何种方案进行预测,至2020年时城镇化率都不超过50%.
    ①吴文恒,牛叔文,董晓峰都市圈经济发展的主要原理及对兰州都市圈建设的启示[J].干旱区地理,2007(2):314
    ②根据扩散理论,扩散的基本空间模式包括邻域扩散和非邻域扩散两类。前者是指扩散物向邻近地区或周边地区的空间溢出,后者是指向并非完全邻近地区的空间扩散。
    ①见本文第七章。
    ①俞宪忠.人口流动及其政策含义[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15(1):117-121
    ①张永刚.论城市现代化的模式选择[J].社科纵横,2006,21(1O):29—30.
    ①鲍宗豪.中国城市现代化的理性审视[J].城市竞争力研究,2003(8)
    ②邹农俭.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J]城市问题,2007(10):7—10.
    ①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13
    ①引自《甘肃省“十一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①董晓峰,张志强,刘理臣.兰州都市圈发展司行性与发展战略研究[J]地球科学进展,2006(3):235—240.
    1.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R].1997年9月.
    2.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R].2002年11月.
    3.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R].2007年10月.
    4.[美]沃纳·赫希.《城市经济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5.彼得·尼茨坎普主编.安虎森,等译.区域与城市经济学(第一卷)[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12.
    6.[英]保罗·切希尔,[美]埃德温·S·米尔斯主编.安虎森,朱妍,等译.区域与城市经济学(第3卷)应用城市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11
    7.龚唯平.马克思城市化理论探微[J].经济前沿,2001,(07).
    8.国家体改委经济体制改革研究院.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论股份经济[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1.
    9.孔经纬.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9.
    10.[日]山田浩之.城市经济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1.
    11.[苏]И.А.伊利英.城市经济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年版:53..
    12.[苏]И.А.伊利英.城市经济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年版:31.
    13.[苏]别洛乌索夫.苏联城市规划设计手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年中文版:3.
    14.成德宁.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理论、模式与政策[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15.[苏]Б.С.霍列夫.城市问题[M].俄文版.莫斯科:思想出版社,1975年:245.
    16.[美]西蒙·库兹涅茨著.戴睿,易诚译.现代经济增长速度结构与扩展[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17.[美]西蒙·库兹涅茨著.常勋译.各国的经济增长总产值和生产结构[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18.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9.刘易斯转折点如何与库兹涅茨转折点会合[M].蔡~*Peng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19.陈光庭.城市综合管理[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年:323.
    20.[美]钱纳里(Chenery,Hollis)著.朱东海,黄钟译.结构变化与发展政策[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1.12.
    21.[美]钱纳里,霍利斯,[美]寒尔昆,莫伊思著.李新华等译.发展的型式:1950-1070[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8.10.
    22.樊纲,武良成.城市化=Urbanization一系列公共政策的集合[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23.[美]保罗·诺克斯,琳达·迈克卡西著.顾朝林,汤培源,杨兴柱,等译.城市化[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24.吴莉娅.中国城市化理论研究进展[J].城市规划汇刊,2004(04).
    25.张敦富.中国区域城市化道路研究[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26.李彦西.西部欠发达地区城市化进程的经济动因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07(02).
    27.王新哲,唐耀华.欠发达地区城市化的路径选择—以广西为个案的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7(24).
    28.今野修平.中国城市化问题的整理与对策建议[A].城市化:中国现代化的主旋律[C].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
    29.高佩义.中外城市化比较研究(增订本)[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30.高汝熹,罗明义.城市圈域经济论[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8.
    31.吴兵,王铮.城市生命周期及其理论模型[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1).
    32.方创琳,鲍超,乔标等著.城市化过程与生态环境效应[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33.刘美平.马克思主义人口城市化理论[J].人口学刊,2002(03).
    34.赵新平.改革以来中国城市化道路及城市化理论研究述评[J].中国社会科学,2002(02).
    35.夏凤珍.论毛泽东的农村城市化理论及其现代意义[J],江汉论坛,2003(08).
    36.玛丽安妮·韦伯著,阎克文,王利平,姚中秋译.马克斯·韦伯传[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37.[德]韦伯,马克斯著林荣远译.经济与社会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12.
    38.[德]韦伯著.李刚剑等译.工业区位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39.[美]保罗·诺克斯,史蒂文·平奇著.柴彦威,张景秋等译.城市社会地理学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40.许学强,朱剑如.现代城市地理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
    41.周一星著,城市地理学[M],商务印书馆,1995.
    42.崔功豪等,城市地理学[M],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
    43.于洪俊,宁越敏.城市地理概论[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4.
    44.周铁训.均衡城市化理论与中外城市化比较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1.
    45.侯学英.中国城市化进程时空差异分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1.
    46.梁明.中国城市化水平地区差异若干问题研究述评[J].理论界,2007(04).
    47.高永久等.民族政治学概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48.马春辉.中国城市化问题论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49.李峰峰.城市化理论二元结构分析框架文献述评[J].城市规划,2005(07).
    50.张敦富.中国区域城市化道路研究[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51.吴兵,王铮.城市生命周期及其理论模型[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19(1).
    52.向春玲.城市化进程中的理论与实证研究[M].长沙:湖南出版社.2008.7.
    53.王成至.城市化与城市发展理论[DB/OL].http://sh.eastday.com/eastday/shnews/node20504/node20505/node20508/node20519/userobjectlai294364.html.
    54.傅崇兰,周明俊.中国特色城市发展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55.冯云廷.城市聚集经济一般理论及其对中国城市化问题的应用分析[J].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56.[德]约翰.冯.杜能著.吴衡康译.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6.
    57.[德]奥古斯特.勒施著.王守礼译.经济空间秩序经济财货与地理间的关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4.
    58.高进田.区位的经济学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59.潘学标.经济地理与区域发展[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3.
    60.王铮,丁金宏.区域科学原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
    61.陆大道.区位论及区域研究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
    62.魏心镇,王缉慈,等.新的产业空间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发展与布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63.何伟.区域城镇空间结构与优化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64.丁成日.城市空间规划理论、方法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65.王建廷.区域经济发展动力与动力机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66.李~(**).城市空间结构理论、方法与实证[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7.
    67.孙久文,张佰瑞,等.城市可持续发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68.[法]佩鲁.张宁,丰子义译.新发展观[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9.
    69.贾宝军,叶孟理,裴成荣.中心—边缘模型(CPM)研究述评[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1):24.
    70.王维平.经济政策创新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71.叶飞文.海峡经济区中国经济新增长极战略构想[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72.石奇.产业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73.肖文韬,孙细明.托达罗入口流动行为模型的一个修正及其新解释[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3,24(01).
    74.彭澎.基于城市化阶段性规律对推进贵州城市化进程的思考[J].经济问题探索,2007(03).
    75.胡爱华.世界城市化的一般规律和我国的实践[J].经济问题探索,2004(09).
    76.萧灼基.城市化规律的新探索多元化发展的新思路[J].经济科学,2004(04).
    77.张贡生.世界城市化规律:文献综述[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5,4,总21卷,(2).
    78.张庭伟.中美城市建设和规划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79.黄小晶.城市化进程中的政府行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80.杨万江.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的农业农村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81.韩申山.我国农村城市化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农业经济,2007(12).
    82.郑健民.农业产业化推动农村城市化进程实证研究[J].农村经济,2006(12).
    83.季任钧,等.中国沿海地区乡村-城市转型与协调发展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84.祁金立.中国城市化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研究[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
    85.吴启焰.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1(02).
    86.冯海发.农村城镇化发展探索[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87.任军.增长极理论的非均衡发展观与我国中西部经济增长极构建[J].工业技术经济,2007(06).
    88.高煦照.增长极理论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J].改革与战略,2007(06).
    89.沈建国.中国西部地区城市化战略[J].城市规划,2000(04).
    90.辜胜阻,简新华.当代中国人口流动与城镇化[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11.
    91.郑弘毅.农村城市化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
    92.马延吉.区域产业集聚理论初步研究[J].地理科学,2007(06).
    93.顾朝林.中国城市地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11.
    94.原新.都市圈化:一种新型的中国城市化战略[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04).
    95.顾朝林.中国城镇体系历史·现状·展望[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5.
    96.顾朝林.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城市发展跨世纪中国城市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11.
    97.顾朝林,于涛方,李王鸣,等.中国城市化格局·过程·机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98.李明宇.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现状解析及路径选择[J].农业经济,2005(4).
    99.鲁勇.和谐发展论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市化契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100.陈甬军.中国的城市化与城市化研究—兼论新型城市化道路[J].东南学术,2004(04).
    101.程必定.中国应走新型城市化道路[J].中国城市经济,2005(09).
    102.程必定.新型城市化与城市群—中部崛起之路[J].城市,2007(10).
    103.程必定.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新型城市化道路—兼论成渝试验区的发展思路[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01).
    104.倪鹏飞,骆克龙,李高产.中国新型城市化道路城乡双赢:以成都为案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105.[美]钱纳里等.李新华,等译.发展的形式:1950—1970[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8.
    106.[美]钱纳里,霍利斯(Chenery,Hollis).朱东海,黄钟译.结构变化与发展 政策[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1.12.
    107.韩守庆.经济起飞阶段中心城市空间结构效应及其调控[J].社会科学战线,2007(06).
    108.马春辉.中国城市化问题论纲[J].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109.刘思.现代城市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统计与决策,2006(10).
    110.傅晨.城市化概念辨析[J].南方经济,2005(04).
    111.周加来.城市化·城镇化·农村城市化·城乡一体化—城市化概念辩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1(05).
    112.于涛方.“中国城市化格局、过程及其机理研究”进展[J].地理研究,2007(03).
    113.仇保兴.紧凑度和多样性—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J].城市规划,2006(11).
    114.[英]阿瑟·刘易斯著.周师铭,等译.经济增长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115.任远.城市化阶段和大城市地区不同区域人口空间变动—以上海静安区、浦东新区和南汇区为例[J].人口学刊,2006(04).
    116.吴靖.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探析[J].经济学家,2007(05).
    117.张贵凯.西部地区农村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J].生态经济,2006(S1).
    118.陈征平.中国城市化动力模式演变与发展抉择[J].经济问题探索,2005(02).
    119.赵君.农村城市化动力机制和战略思路探讨[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4(01).
    120.王金岩.城市空间重构:从“乌托邦”到“辩证乌托邦”—大卫·哈维《希望的空间》的中国化解读[J].城市发展研究,2007(06).
    121.吴奇修.资源型城市竞争力的重塑与提升[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122.赵海东.资源型产业集群与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123.张姝.甘肃城市社区组织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甘肃社会科学,2007(01).
    124.石惠春.甘肃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04).
    125.聂华林.甘肃经济空间结构的现状、问题与战略选择[J].人文地理,2003(04).
    126.艾彬,徐建华,岳文泽,刘小平.湖南省城市空间关联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23(6):48—52.
    127.陈兴鹏,庞丽,等.甘肃城镇体系地域空间结构研究[J].人文地理,2005(03).
    128.岳文泽.甘肃城镇体系结构及其分形模型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01).
    129.王宁涛.甘肃小城镇发展概况及大开发的条件分析[J].财会研究,2004(10).
    130.刘力钢,罗元文,等.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131.聂华林,李泉.中国西部城乡关系概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132.魏宝君,路民生,等著.甘肃小城镇发展问题初探[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10.
    133.周干峙,钱正英.西北地区水资源配置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城镇卷西北地区城镇发展及水务对策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134.汤铭潭.小城镇规划技术指标体系与建设方略[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135.陈彦光.分形城市系统标度·对称·空间复杂性[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136.李爱伶.甘肃若干经济问题研究[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
    137.钟志华.甘肃产业结构的逆向演变及其调整路径选择[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6).
    138.董雅丽.甘肃产业结构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J].甘肃社会科学,2002(04).
    139.胡兆量,等.经济地理学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10.
    140.段友文.论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村落文化建设[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6.
    141.高新才.甘肃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重点与对策研究[J].甘肃社会科学,2001(02).
    142.青鸾.“厚积薄发有容乃大”—第四届全国科技文化与社会现代化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7(05).
    143.周明洁.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和城市现代化水平与中国人群体人格变化模式[J].心理科学进展,2007(02).
    144.张铭.关于东方社会现代化发展战略取向的若干思考[J].天津社会科学,2006(05).
    145.樊怀玉.甘肃省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课题论文集[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8.
    146.郭丕斌.新型城市化与工业化道路生态城市建设与产业转型[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147.王晓博.中国近现代后发优势经济思想研究[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8.
    148.刘建平,徐璐玲,等.县域发展与中国现代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149.唐家柱.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150.段治文,钟学敏,詹于虹.中国现代化进程[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151.王忠武.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现代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152.陶军锋.2008年兰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M].兰州:[出版者不详]2008.
    153.陶军锋.2007年兰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M].兰州:[出版者不详]2007.
    154.綦常清,费雅君,高旗.中国现代化下西部开发与国家安全[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8.
    155.郑芸.现代化视野中的早期市民社会苏州市民公社个案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156.吴鹏森.社会学与现代化发展难题[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157.任银睦.青岛早期城市现代化研究[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158.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中国现代化报告概要2001-2007[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159.张蕴岭.亚洲现代化透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160.陈剑.中国离现代化有多远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宣言[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7.
    161.S.N.艾森斯塔特.旷新年,王爱松译.反思现代性[M].北京:三联书店,2006.
    162.王志亭.理性的现代化[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
    163.哈全安.中东国家的现代化历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64.丁刚.脱美国化寻找中国现代化的定位[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65.吴建华.东瀛史论日本现代化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66.史美兰.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国际比较[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167.程美东.中国现代化思想史1840-1949[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168.章友德.城市现代化指标体系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169.章铮.传统与现代化的沉思[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
    170.甘肃省现代产业研究会.西部明珠:甘肃投资贸易指南:兰州卷[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95.12.
    171.爱德华·库格尔.城市问题[J].世界建筑,2006(10).
    172.李纯斌.“空间失配”假设及对中国城市问题研究的启示[J].城市问题,2006(02).
    173.饶本忠.东南亚地区城市问题及成因探析[J].东南亚研究,2005(04).
    174.钱振明.当代城市问题挑战传统城市管理[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6).
    175.徐传谌.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城市病”的经济学分析[J].税务与经济,2007(02).
    176.方维慰.论信息化与“城市病”的治理[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4(01).
    177.高德步.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城市病”及其初步治理[J].学术研究,2001(01).
    178.王祥荣.中国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报告[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179.刘宪.经济集约化增长的一般均衡分析[J].南开经济研究,2005(02).
    180.杨志峰,徐琳瑜.城市生态规划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81.杨荣金,舒俭民.生态城市建设与规划[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7.
    182.李建龙.现代城市生态与环境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183.杨小波,吴庆书.城市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184.郑卫民.城市生态规划导论[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185.[美]理查德·瑞杰斯特著.沈清基,沈贻译.生态城市伯克利为一个健康的未来建设城市[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186.王家骥.区域生态规划理论、方法与实践[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187.张坤民.生态城市评估与指标体系[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环境科学与工程出版中心,2003.
    188.黄光宇,陈勇.生态城市理论与规划设计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189.王一涛.农村教育与农民的社会流动基于英县的个案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190.梁茂信.都市化时代20世纪美国人口流动与城市社会问题[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91.俞宪忠,等.流动性发展[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
    192.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193.许嘉猷.社会阶层化与社会流动[M].台北: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86.
    194.邓正来.国家与社会中国市民社会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195.[英]马克·尼奥克里尔斯著著.陈小文译.管理市民社会国家权力理论探讨[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196.蒋红.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197.李佃来.公共领域与生活世界哈贝马斯市民社会理论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98.蔡英文.主权国家与市民社会[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99.朱世达.美国市民社会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200.[英]J.C.亚历山大,邓正来.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201.张鸿雁.城市·空间·人际中外城市社会发展比较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202.郑易生.中国西部减贫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203.吕昭河,等.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云南案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204.陆晓文,郁鸿胜,等.城市发展的理念和谐与可持续[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
    205.毛汉英.区域发展与区域规划理论、方法、实践[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206.聂华林.区域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基于中国西部经济发展和生态重建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207.张雷.能源生态系统西部地区能源开发战略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208.曹玉书.西部大开发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2.
    209.朱旺喜.矿物资源与西部大开发[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2.
    210.李金惠,王伟,王洪涛.城市生活垃圾规划与管理[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
    211.李国建,赵爱华,张益.城市垃圾处理工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21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批准.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运行维护技术规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13.吴桐.中国城市垃圾、污水处理技术实务[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
    214.纪宝成,杨瑞龙.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发展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15.聂华林,李泉.中国西部城乡关系概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216.赵勇.城乡良性互动战略[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17.王振亮.城乡空间融合论我国城市化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城乡空间关系的系统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218.薛怡珍.台湾地区生态城市发展评价案例[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2.
    219.林姚宇.论结合生态的城市设计:概念、价值、方法和成果[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S1.
    220.汪德华.中国山水文化与城市规划[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221.陆明.生态城市与城市生态规划初探[J].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2003(4).
    222.陈勇.城市生态化发展与生态城市建设[J].华中建筑,1999(02).
    223.陈勇.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人居模式[J].新建筑,1999(01).
    224.王铎.“山水城市”的理论概念.华中建筑,2000(04).
    225.贾倍思.绿色城市不是可持续发展城市—生态系统观念在城市发展研究中的重要性[J].新建筑,1999(01).
    226.王建国.绿色城市设计原理在规划设计实践中的应用[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01).
    227.何镜堂.数字城市与建筑学的发展[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0).
    228.黄海静.健康城市住区的热环境探析[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4(06).
    229.鲍世行.钱学森与山水城市——在全国第六次建筑与文化学术讨论会上的发言(续)[J].华中建筑,2001(01).
    230.王炎松.湖北省监利古城“八景”及其对当代山水城市建设的启发[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1(06).
    231.傅礼铭.山水城市建设与城市林业[J].华中建筑,2000(03).
    232.王志锋,蔡方.现代城市管理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33.王其钧.城市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234.李阎魁.城市规划与人的主体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235.周春山.城市空间结构与形态[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236.李秀霞.资源约束条件下吉林省人口城市化模式与对策研究[J].集团经济研究,2007(23).
    237.尚启君.论城市化模式的决定因素与我国的城市化道路[J].经济经纬,2007(04).
    238.薛国琴.城市化模式探析—一个后发优势视角[J].经济学家,2007(03).
    239.李庄.论我国城市化模式的战略选择[J].求实,2006(12).
    240.齐红倩.城市化模式选择与我国“三农”问题[J].人口学刊,2006(02).
    241.郑锋.城市·规划·探索在北大做博士后[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42.张效林,王其英.西部明珠凉州[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
    243.赵红军.交易效率、城市化与经济发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44.课题主持人吴明伟.课题负责人吴晓.我国城市化背景下的流动人口聚居形态研究以江苏省为例[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245.辜胜阻,刘传江.人口流动与农村城镇化战略管理[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246.马保平,张贡生.中国特色城镇化论纲[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247.付文林.人口流动的结构性障碍:基于公共支出竞争的经验分析[J].世界经济,2007(12).
    248.张海涛.基于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的新农村建设分析[J].林业经济,2007(11).
    249.肖严华.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多重分割及对人口流动的影响[J].江淮论坛,2007(05).
    250.陈丽华,苏新琴.小城镇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
    251.宋士云.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结构与变迁1949-2002[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52.童林旭.地下空间与城市现代化发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53.刘伯霞.环渤海都市圈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选择[J].开发研究,2008(06).
    254.张文博.国内都市圈及其规划的研究进展[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6).
    255.杨建明.人口流动与市场机会研究[J].经济问题,2007(07).
    256.陶斯文.人口流动对四川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7(20).
    257.美国加州旧金山州立大学原著.潘国和,等编译.现代化城市管理[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7.
    258.邹农俭.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J].城市问题,2007(10).
    259.卞敏.论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的人文关怀[J].东南文化,2007(04).
    260.毛广雄.浅议我国的城市现代化建设[J].安徽农业科学,2006(21).
    261.刘洪奎,孙仲任,郭鸿懋.城市现代化建设与管理[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2.
    262.杜乃涛.农村经济问题探索[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
    263.李云才,刘卫平,陈许华.中国农村现代化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
    264.戴林送.我国农村现代化的实证研究[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7(05).
    265.夏新燕.我国农村现代化与工业化互动的实证分析[J].理论前沿,2007(17).
    266.龚六堂.公共财政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67.邓德胜.国外农村现代化模式对我国实现农村全面小康的启示[J].经济问题,2007(02).
    268.王松梅.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理论导刊,2007(10).
    269.胡晋源.农民主体地位视角下新农村信息化建设策略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7(05).
    270.陈家柳.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纵论[J].广西民族研究,2005(04)
    271.范生姣.论民族地区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传统文化保护[J].贵州社会科学,2005(04).
    272.张利洁.现代化进程中西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与调适[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5).
    273.曲鸿亮.传统与现代一日本的文化产业和传统文化保护[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3(08).
    274.李俊霞.甘肃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J].甘肃社会科学,2004(06).
    275.彭岚嘉.甘肃文化资源的整合与开发[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6).
    276.李宗华.数字城市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建设与应用[J].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277.康绍邦,赵梨青,杨青.中国社会公共服务-体制研究[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8.
    278.魏陆.公共财政[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279.杜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报告2008[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
    280.程工.转轨时期基础设施融资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81.陈先运.寻求跨越县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
    282.孟建柱.问鼎现代农业发展之路一个中部农业省的探索[M].北京:人民出版 社,2007.
    283.黄祖辉,张冬平,潘伟光.求索中国特色现代农业之路[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284.冯梅.信息化的政治经济学分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85.南文渊.藏族传统文化与青藏高原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8.
    286.方慧.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法律保护[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287.马自祥,马兆熙.甘肃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概览[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288.范鹏.甘肃宗教理论分析、文化透视、历史追踪、现状扫描[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6.
    289.王忠保,胡国兴.甘肃民俗总览[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290.李志荣,田刚.甘肃省情知识简明读本[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5.
    291.万宗成,李高协,殷悦贤.综合生态系统管理法律制度研究[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8.
    292.钱箭星.生态环境治理之道[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
    293.王开运,等.生态承载力复合模型系统与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294.刘耀彬.中国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规律与实证分析[J].生态经济,2007(10).
    295.刘耀彬.区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发展模拟及调控策略—以江苏省为例[J].地理研究,2007(01).
    296.乔标.干旱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的规律性及其验证[J].生态学报,2006(07).
    297.方创琳.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系统的基本定律[J].干旱区地理,2006(01).
    298.乔标.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动态耦合模型及其在干旱区的应用[J].生态学报,2005(11).
    299.黄金川.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机制与规律性分析[J].地理研究,2003(02).
    300.王勇.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与生态安全[J].人民黄河,2003(02).
    301.巩杰.西部大开发中甘肃省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对策[J].水土保持通报,2001(04).
    302.李文卿.甘肃生态环境建设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 学版),2005(03).
    303.王平.城市信息化与政府治理模式的创新全球化与信息化背景下的“电子政府”建设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
    304.杨莉.信息化在促进甘肃省政府职能转变中的作用[J].科技管理研究,2007(01).
    305.许尔君.对甘肃信息化建设发展的思考[J].甘肃社会科学,2006(06).
    306.黄伟建.中小城市数字化建设探讨[J].商场现代化,2007(35).
    307.吴伟萍.城市信息化发展战略路径:基本理论分析框架[J].情报科学,2007(01).
    308.薛海林.城市信息化研究之反思[J].情报科学,2005(12).
    309.王长安.我国城市信息化建设探析[J].情报杂志,2005(10).
    310.王长安.我国西部中小城市信息化建设的探讨[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5(03).
    311.王金台.信息化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及对策[J].经济经纬,2005(03).
    312.徐晓林.数字城市:城市发展的新趋势[J].求是,2007(22).
    313.康贻建.电子政务与数字城市[J].城市问题,2007(07).
    314.彭学君.数字城市及其系统架构探讨[J].商业时代,2007(08).
    315.潘懋,金江军,承继成.城市信息化方法与实践[J].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316.华斌.数字城市建设的理论与策略[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317.[美]曼纽尔·卡斯泰尔著.崔保国,等译.信息化城市[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318.李成名,王继周,马照亭.数字城市三维地理空间框架原理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319.钱健,谭伟贤.数字城市建设[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320.[美]洛伊丝·斯文诺芙著.屠苏南,黄勇忠译.城市色彩一个国际化视角[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
    321.薛德升.广东城市国际化发展的水平与过程研究[J].地理科学,2006(05).
    322.罗清和.深港城市国际化差异比较[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06).
    323.姚蓉.西安城市国际化条件评析[J].人文地理,2000(01).
    324.林祖基.深圳:国际性城市论文集[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7.
    325.孙群郎.美国城市郊区化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326.高向东.大城市人口分布变动与郊区化研究以上海为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327.陈超.城市郊区化机制探究—以杭州市为例[J].城市问题,2007(10).
    328.马彬强.城市郊区化问题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18).
    329.谭杨威.广州城市郊区化发展初探[J].广东社会科学,2006(05).
    330.孟祥林.城市郊区化模式比较与我国的选择—以英美澳日等国为例[J].城市问题,2006(05).
    331.郑立波.中国城市郊区化主要约束因素分析[J].齐鲁学刊,2005(06).
    332.刘秉镰.中国城市郊区化的特点及动力机制[J].理论学刊,2004(10).
    333.孙群郎.美国现代城市郊区化原因再探[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4).
    334.杨文.城市郊区化研究[J].城市问题,2004(03).
    335.宋扬.城市郊区化与郊区城市化的比较及其互动关系分析[J].生态经济,2004(S1).
    336.朱良.北京城市郊区化对郊区生态环境的影响与对策[J].环境保护,2004(01).
    337.江莹.我国城市郊区化及发展对策探析[J].中国软科学,2003(05).
    338.刘荣增.中外城市郊区化差异比较研究[J].经济师,2002(09).
    339.师建军.俄国现代化道路的理论探索—评社会革命党“混合经济”现代化发展方案[J].理论导刊,2007(12).
    340.谢军.论邓小平少数民族经济现代化思想[J].商场现代化,2007(19).
    341.朱前星.毛泽东与新中国经济现代化[J].集团经济研究,2005(15).
    342.冯璐璐.全球化背景下中东经济现代化的发展[J].西亚非洲,2005(04).
    343.“运河战略”十大建议[J].瞭望,2005(33).
    344.杨多贵.现代化理论与方法的新探讨[J].江苏社会科学,2001(04).
    345.马崇明.对未来中国经济现代化进程相关指标的预测与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5(13).
    346.崔大树.关于区域现代化基本涵义的理论探讨[J].经济学动态,2002(12).
    347.陈志.中国区域现代化进程测度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04).
    348.王胜利.关中区域现代化:1949—2002年的定量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6(06).
    349.董宝训.山东区域现代化的特点与启示[J].东岳论丛,2004(05).
    350.潘明.城市化:区域现代化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助推器[J].求索,2004(07).
    351.崔大树.区域现代化指标体系的构建[J].当代经济科学,2003(01).
    352.甘肃省交通史志年鉴写委员会主办.甘肃省交通史志年鉴编写委员会编辑部编.甘肃交通年鉴2005[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6.
    353.甘肃省交通史志年鉴写委员会主办.甘肃省交通史志年鉴编写委员会编辑部编.甘肃交通年鉴2004[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
    354.章海山.市场经济伦理范畴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
    355.张佑林.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356.郑晓齐,叶茂林.高校科技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357.胡延平,高红冰.第二次现代化信息技术与美国经济新秩序[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358.吴承明.中国的现代化市场与社会[M].北京:三联书店,2001.
    359.罗莹.德国现代化进程研究[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04.
    360.陆立军,等.区域经济发展与欠发达地区现代化[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
    361.厉以宁.区域发展新思路中国社会发展不平衡对现代化进程的影响与对策[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
    362.马俊亚.规模经济与区域发展近代江南地区企业经营现代化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