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论文学接受中的诗性对话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论文旨在研究文学接受中接受者与文本和创作者之间的诗性对话。论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对诗性对话的诠释,认为诗性对话是文学接受活动的本质内涵并对诗性对话的主要特征做了阐释。论文二三四部分分别从创作主体、文本、接受主体三方面分析了文学接受中诗性对话的成因。本文认为创作主体的灵动思维和艺术手法的运用是诗性对话得以实现的首要因素;文本自身具有诗性品质,文本闪耀着的“诗性光辉”使其成为促成诗性对话的一个中介;接受者的积极参与是诗性对话得以实现的关键,其中接受者的“期待视野”是诗性创造的动力,而接受者在文学活动中诗性思维的发挥有助于诗性对话的开展。
This thesis aims at studying the poetic dialogue between the recipient and text or author in the literature acceptance. There are four parts in this paper. First part is the explanation for the poetic dialogue. This part makes conclusions that the poetic dialogue is the essential connotation of the literature acceptance. The main characterizations of the poetic dialogue ate also explained in this part. The second, the third and the fourth analyze the effects of the poetic dialogue in the literature acceptance forming from the author,the text and the recipient. It thinks that the first important effect for the poetic dialogue is the author’s dynamic thought and application of means of artistic expression. The text has the poetic character and it is always shining the“poetic brilliancy”,so the text becomes a medium between the author and recipient in the poetic dialogue. The active involvement of the recipient is the key of the poetic dialogue. The recipient’s“expectation field”is the driving force of the poetic creation,and their poetic thinkings in the literary activity can contribute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oetic dialogue.
引文
1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280页.
    2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66页.
    3沃尔夫冈·伊瑟尔.审美过程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27页.
    4伍新福.湖南通史(古代卷)[M].湖南出版社,1994年.第328页.
    5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340页.
    6周宪.超越文学—文学的文化哲学思考[M].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第127页.
    7刘桂荣.灵魂的铸就—公共艺术设计理念的思考[J].文艺评论,2006年,(6).
    8张文东.“诗性批评”:文学研究的传统与发展[J].东疆学刊,2009年,(2).
    9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96页.
    10克罗齐著.美学原理·美学纲要[M].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第
    19页.
    11王岳川.二十世纪西方哲性诗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68页.
    12维柯.新科学[M].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6年.第155页.
    13伍蠡甫.西方文论选(上册)[M].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第357页.
    14鲁迅先生纪念委员会.鲁迅全集(第七卷)[M].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419页.
    15张炯.文学创作与审美心理[M].四川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358页.
    16惠栋.周易述[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187页.
    17黑格尔著.美学(第2卷)[M].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10页.
    18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224页.
    19钱穆.中国文学论丛[M].三联书店,2002年.第67页.
    20王振复.诗性与思性—中国美学范畴史的时空结构[J].学习与探索,2006年,(1).
    21罗兰·巴尔特.符号学原理[M].三联书店,1988年.第170页.
    22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165页.
    23孙犁.孙犁文集[M].百花文艺出版社,1982年.第365页.
    24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第325页.
    25什克洛夫斯基.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M].三联书店,1989年.第6页.
    26孙绍振.二月春风为什么不能似菜刀[J].福建论坛,2004年,(5).
    27罗宾·乔治·科林伍德.艺术原理[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331页.
    28曾祥芹,韩雪屏.阅读学原理[M].大象出版社,1992年.第42页.
    29金振邦.阅读与写作[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7页.
    30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332页.
    31章国锋.文学接受的心理机制[J].文艺报,1987年,(10).
    32张中载.误读[J].外国文学,2004年,(1).
    33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334页.
    34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35页.
    35魏饴,刘海涛.文艺鉴赏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28页.
    36鲁迅先生纪念委员会.鲁迅全集(第五卷)[M].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531页.
    37王顺贵.文学文本的“误读”接受之成因及其美学意义[J].社会科学,2002年,(11).
    38屠园元,朱玲珑.译者主体性:阐释学的阐释[J].中国翻译,2003年,(6).
    39哈尔滨师范学院.形象思维资料汇编[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第57页.
    40王岳川.二十世纪西方哲性诗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72页.
    41李儒义.“无”的意义[M].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第96页.
    42普鲁斯特.失而复得的时间[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年.第133页.
    43心理学百科全书(上卷)[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233页.
    44王岳川.二十世纪西方哲性诗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71页.
    45萨特著.想象心理学[M].褚朔维译.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第19页.
    46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回)[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9页.
    47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回)[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2页.
    48沃尔夫冈·伊瑟尔著.阅读活动:审美反应理论[M].金元浦,周宁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第195页.
    49王顺贵.文学文本的“误读”接受之成因及其美学意义[J].社会科学,2002年,(11).
    [1]滕宗尧.审美心理描述[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2]朱光潜.文艺心理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6.
    [3]高楠.艺术心理学[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4]金开诚.文艺心理学概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5]陈望衡.艺术创作美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7.
    [6]崔道怡.冰山理论:对话与潜对话[M].北京:工人出版社,1987.
    [7]李泽厚.美学三讲[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1.
    [8]童庆炳.艺术创作与审美心理[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2.
    [9]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10]吴思敏.心理诗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11]金元浦.文学解释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12]王克俭.文学创作心理学[M].北京:中央民族出版社,1997.
    [13]杨文虎.艺术思维和创作的发生[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8.
    [14]金元浦.接受反应文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15]朱立元.西方美学通史——二十世纪美学[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总社,1999.
    [16]王岳川.二十世纪西方哲性诗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17]金元浦.大美无言[M].深圳:海天出版社,1999.
    [18]王岳川.现象学与解释学文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19]陈望衡.二十世纪中国美学本体论问题[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20]童庆炳,程正民.文艺心理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1]宗白华.意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2]童庆炳,王一川,曹卫东.文化与诗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3]陈太胜.象征主义与中国现代诗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4]王岳川.中国后现代话语[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
    [25]李咏吟.文艺美学[M].桂林:广西师大出版社,2007.
    [26]特雷·伊格尔顿著.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M].伍晓明译.西安:陕西师大出版社,1986.
    [27]罗兰·巴尔特.符号学原理[M].北京:三联书店,1988.
    [28]什克洛夫斯基.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M].北京:三联书店,1989.
    [29]海德格尔.诗·语言·思[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
    [30]鲁道夫·阿恩海姆著.视觉思维——审美直觉心理学[M].滕守尧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31]唐新发.论文学的主体间性和意义生成[D].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6).
    [32]董福君.简论接受美学视野中的文艺解读[D].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9).
    [33]狄昱吟.无声的召唤——文学中的艺术空白[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5).
    [34]席雅琴.论想象在文学接受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D].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5).
    [35]黄小灵.论交互主体性思维视域下的文学接受[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4).
    [36]赵月美.试论文学接受主体的能动性[J].文学研究,2000,(1).
    [37]尚林.意境与接受美学[J].岱宗学刊,2001,(4).
    [38]黎风.文学“诗性”的现代阐释[J].社会科学研究,2002,(3).
    [39]刘再复,杨春时.关于文学的主体间性的对话[J].南方文坛,2002,(6).
    [40]王顺贵.文学文本的“误读”接受之成因及其美学意义[J].社会科学,2002,(11).
    [41]雷武锋.论维科的诗性创造观[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3,(3).
    [42]钱文彬.浅析诗味论的接受美学蕴涵[J].菏泽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3).
    [43]陈小碧.接受与重望——从接受美学角度谈审美阅读心理建成[J].语文学刊,2003,(5).
    [44]屠园元,朱玲珑.译者主体性:阐释学的阐释[J].中国翻译,2003,(6).
    [45]张中载.误读[J].外国文学,2004,(1).
    [46]胡晔.审美主体的建构[J].锦州医学院学报,2004,(1).
    [47]王建珍.意境空白的创造——从接受美学的视角[J].河北大学学报,2005,(4).
    [48]胡洁娜,周帆.感性的对话——谈接受美学理论中的阅读活动[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5,(6).
    [49]王振复.诗性与思性——中国美学范畴史的时空结构[J].学习与探索,2006,(1).
    [50]张荣翼.文学接受的多重维度[J].重庆社会科学,2006,(4).
    [51]刘桂荣.灵魂的铸就——公共艺术设计理念的思考[J].文艺评论,2006,(6).
    [52]邵子华.论文学文本的对话性[J].井冈山学院学报,2007,(3).
    [53]石群山.从附庸到主体——谈读者作为文学研究主体的实现[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3).
    [54]车永强.意境的接受美学解析[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3).
    [55]张文东.“诗性批评”:文学研究的传统与发展[J].东疆学刊,2009,(2).
    [56]余松.诗性意义的生成及其表现效应[J].理论探索,2009,(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