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学文学课教学与女性主义批评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学校教育和教学活动中,女性学生受到的传统性别角色以及由性别歧视教育造成的不利处境,已是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学校教育和教学,在基础教育中开展社会性别教育,是现代学校教育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把这一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在引言中列举了国家和教育部门对这一问题的要求和国外对这一问题的重视,作为整个论述的一种参照;文章的第一部分概括了当前中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分析了其中存在的忽视性别的弊端,指出教师对文学文本进行解读时,由于深受男权文化的影响,使用的是男权意识形态规范下的语言系统,采用的是男权文化的价值标准,澄清与纠正教科书中性别偏见的意识不足,两性教育的理念未能真正落实于教学实践中;文章的第二部分明确地提出,为解决中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上述问题,中学语文教学,特别是对文学文本的解读,要自觉地引进女性主义批评,简明地论述了女性主义批评作为一种用女性意识观照文学作品的批评,它依据的是女性价值标准和审美追求,致力于冲击以男性为中心所形成的价值观念和文学观念,解构父权制文化和文学中的男性中心话语。中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性别色彩浓厚的文本,限于历史时代、文化的局限,其中性别歧视处处可见。教师在解读中若能适当引入女性主义批评方法,应该能够有助于学生消除性别陈规,形成新的性别观念,有助于将性别教育的目标和内容融入正式课程,使其落到实处;第三部分阐述了运用女性主义批评解读中学语文课中的文学文本的具体作法:从女性视角出发,重新评价男性笔下的女性形象;对妻性、母性的重新审视;对女作家作品中女性意识的发掘等。
Digest: In teaching materials and educational activities in schools, sexual preju dices can been seen everywhere, which has become a serious social problem. Schoo Is, in providing basic education, must shoulder the responsibility to get ride of these prejudices, which are common in the real world. This article, after studying this phe nomenon, has come up with one solution. The preface talks about the requirements of Chinese educational departments on this issue and situation of foreign countries which have also paid attention to this problem. The first part of this dissertation pres ent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ese teaching in middle schools and analyzes the we aknesses caused by the neglect of sexual prejudices. The teachers, deeply influence d by manism in their explanation, use language and cultural value standard favored by men and therefore fail to clear up some sexual prejudices and practice correct se xual education. The second part of this article points out clearly that to solve the abo ve-mentioned problems, feminine criticism can be ushered into interpretation of Chi nese teaching materials. Feminine criticism is to attack the men-centered value cone epts from women's point of view and to topple down manism and concerning langu age. The sexual prejudices, now extremely common in Chinese teaching materials, have their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Teachers, in adopting the method off eminine criticism, can help students form acceptable sexual concepts and make sexu al education goal come true. The third part of this article illustrates how to apply fe minine criticism in Chinese teaching materials. They are to revalue the women imag es written by men from the point of women, to reevaluate wife and maternal instinct s and to explore women awareness in works by women.
引文
(1) 国务院:《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Z]2001—5—22。
    (2) 参见张明芳《社会性别与基础教育》发布于2001年12月17日于“全国中小学生骨干教师国家级第三期培训班”。
    (3) 吉尔伯特·格巴著:《阁楼上的疯女人》耶鲁1979年版,第25页。
    (4) 参见[法]克莉斯蒂娃《妇女的时间》,《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352—353页。
    (5) 凯瑟琳·k·斯廷普森:《伍尔夫的房间,我们的工程:建构女性主义批评》,《文学理论的未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11页。
    (6) 王先霈、胡亚敏主编:《文学批评原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03页。
    (7) 王先霈、胡亚敏主编:《文学批评原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03页。
    (8) 朱虹、文美惠主编:《外国妇女文学词典·序》,漓江出版社1989年版。
    (9) 刘慧英:《走出男权传统的樊篱——文学中男权意识的批评》,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18——19页。
    (10)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实验修订本.必修) 《语文》第三册,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编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年版,第34页。
    (11) 曾骞:《铡美案》,《语文学习》2001年第10期。
    (12) 刘慧英:《走出男权传统的樊篱——文学中男权意识的评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84——85页。
    (13) 西蒙·波娃:《第二性——女人》 (中译本),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第257页。
    (14) 转引自王富仁“谈女性文学一钱虹编《庐隐外集》”,见《名作欣赏》,1987年第1期。
    (15) 李小江等:《文学、艺术与性别》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63页。
    
    
    (16)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语文第三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78页。
    (17)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语文第三册,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编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78页。
    (18) 李小江等:《文学、艺术与性别》,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2页。
    
    
    (1) 吉尔伯特·格巴:《阁楼上的疯女人》耶鲁1979年版。
    (2)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三联书店1984年版。
    (3) 法]克莉斯蒂娃:《妇女的时间》,《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4) [美]凯瑟琳·k·斯廷普森:《伍尔夫的房间,我们的工程:建构女性主义批评》,《文学理论的未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5) 王先霈、胡亚敏主编:《文学批评原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6) 朱虹、文美惠主编:《外国妇女文学词典·序》,漓江出版社1989年版。
    (7) 刘慧英:《走出男权传统的樊篱——文学中男权意识的批评》,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年版。
    (8)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实验修订本·必修) 《语文》第三册,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编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9) 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女权辩护》,商务印书出版社1995年年版。
    (10) [法]西蒙·波娃:《第二性——女人》,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11) 李小江等著:《文学、艺术与性别》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2) 张京媛主编:《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3) 鲍晓兰主编:《西方女性主义研究评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年版。
    (14) (英)玛丽·伊格尔顿编:《女性主义文学理论》,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 1989年版。
    (15) 钱满素选编:《我,身为女人》 (美国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16) 艾晓明等译:《女性主义思潮导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7) 王又平:《新时期文学转型中的小说创作潮流》,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8) 朱立元主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