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1927~1937)国民党的文艺统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国民党(1927-1937年)的文艺统制,主要体现在它的文艺政策的制定、文学社团的组建、文艺媒介的建立、文艺审查的实施等几个方面。国民党在南京建立政权后的十年间,由于面临国内外诸多问题,其执政的理念和策略是民族主义。当民族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与国家权力纠结在一起,这种民族主义便表现出强烈的统制特征,而民族主义与民众的民族情绪及知识精英的文化民族主义交织时,又呈现出极其暧昧的色彩。国民党的民族主义既与现实政治斗争密切相关,又与国家建设和抗击外侮紧密联系,呈现出极为复杂的面貌。这种复杂性必然渗透到一系列文化举措中,影响文学、艺术的整个生产机制。国民党在文艺领域的统制不过是其整个国家统制的一个基础和组成部分,它为南京政权提供政治合法性与意识形态支持。文艺成为国民党文化统制的最重要的领域,中共的文化斗争策略是最直接的触媒,同时也与国民党人的认识以及近代以来形成的思想传统有关。本论文试图从历史和思想理论的大背景下,透过细致的史料梳理与分析,呈现国民党文艺统制的复杂面貌并透视其根源。
     本论文共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引言:介绍该选题研究的基本现状和研究动机,阐述研究意义及理论、方法。
     第二部分是论文第一章:国民党实施文艺统制的思想基础是民族主义,在取得政权后的十年间的文化目标就是将民族主义建构为一元的意识形态,试图以此促进其政权的合法性建设,同时对民众进行民族国家观念的灌输。国民党的民族主义意识形态建构是在三民主义的旗号下进行的,从三民主义到民族主义的演变,既是权威合法性的继承,也是其现实政治的需要。体现在文艺领域,就是文艺政策的制定、文艺社团的组建、文艺媒介的建立、文艺审查的施行等几个方面,各自独成系统又相互交织。
     第三部分是论文第二章:梳理国民党文艺政策的出现与国家文艺体制建设的关系,国民党文艺政策与“三民主义文学”、“民族主义文学运动”及“通俗文艺运动”的关系。分析国民党推动文艺运动的政治化思维方式及“大众化”改造意图和失败原因。
     第四部分是第三章:探讨文学社团与作家的组织化问题。立足第一手材料分析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直接创办的“中国文艺社”,各级党部创办和扶持的提倡“民族主义文学”的“前锋社”、“开展社”、“黄钟文艺社”等社团,以及国民党内各种政治势力创办的“线路社”、“流露社”、“新垒社”等社团的基本运作手段与作家的组织化策略。文艺社团通过对文学生产者的联络和组织,推动国民党的文艺运动和文化目标的实现。
     第五部分是第四章:梳理和分析右翼文艺期刊成为国民党意识形态传播媒介和再生产工具的原因和过程。文艺期刊作为一种大众媒介自身的特性,加上政治宣传动员和民族国家观念的培育,以及与中共在“文化领导权”上的争夺,成为国民党出版右翼文艺期刊的理论和现实动因。创办党报文艺副刊成为文艺统制的先声与尝试,而创办右翼文艺杂志并以此作为其意识形态话语最为重要的传播工具和再生产场所。
     第六部分是论文第五章:立足第一手材料梳理国民党书刊审查及电影审查制度的形成和衰落,联系国民党的政治统制和文化统制目标,分析其基本的运作方式与其得失。同时,对书刊审查制度催生的“杂志年”现象及“杂文”文体的出现做出合乎情理的解释。
     第七部分是结语:国民党民族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多变性和欺骗性,导致其倡导的民族主义文艺在理论和创作上都陷入到双重贫乏之中,同时使得文艺审查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因此,国民党的文艺统制是失败的。
In 1927-1937, the ruling system on arts of Kuomintang can be roughly divided into four fields:working out policy on arts, forming of literary organizations, building of literary media, censoring works of arts. Nationalism should be used to describe the idea and strategy of Kuomintang because of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circumstances. As a kind of ideology, the nationalism is characterized strongly by enforcement when combined with state power. Meanwhile, it also appears obscure when combined with the patriotism of the masses and culture theory of the intellectuals. The nationalism of Kuomintang is involved in both the political struggle and fight against other countries, so it appears a complexity, which, no doubt,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variety of cultural patterns, the whole production of arts works.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the ruling of Kuomintang on arts is just only a part of its whole ruling, and supports its power with ideology. Accordingly, arts becomes an important field of cultural ruling of Kuomintang. The strategy which the Communist Party takes for cultural struggle, related to the thoughts of some members of Kuomintang, is the first direct catalyst. The dissertation, using a lot of historical materials and some related theories, tries to discover the truth of the ruling on arts of Kuomintang, including its causes.
     The dissertation is divided into six parts as follows:
     Part one:Preface. Introduction the study circumstances, motive, theory and pattern.
     Part two:Chapter 1.
     The ruling on arts of Kuomintang is based on Nationalism. During the following ten years when it came into power, it firstly aims to build an unparalleled ideology of Nationalism. Secondly it aims to indoctrinate the masses with an idea that China is a nation-state through the ideology of nationalism. Meanwhile, it can promote its regime's legitimacy. It constructs its ideology with the flag of Three Principles of the people. The cause from Three Principles of the People to Principles of Nationalism means not only the inheritance of authority, but also the need for its politic situation, which resulted in the arts policy of Three Principles of the People, the organization of literary society, the control of media, the censoring action in the field of arts. Everyone is a independent system but connection mutually.
     Part three:Chapter 2
     This chapter focuses the causes of policy on ar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olicy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cultural syste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olicy and literature of Three Principles of the People, the movement of Nationalism literature, the movement of popular and folk literature. This chapter also analyzes the reason why Kuomintang promotes the literature movement characterized by strong politics and how its intention comes into failure.
     Part four:Chapter 3
     This Chapter focuses on the organization of literary society and writers. With the original material, the chapter analyzes how the Propaganda of Kuomintang establishes a variety of literary society and presses, how the Propaganda promotes the intimacy among writers, and how it helps to achieve the cultural target of the Kuomintang.
     Part five, chapter 4:
     The chapter aims to find out why and how the right-inclined literary journals becomes the tools and medias with which Kuomintang disseminates its ideology. Political propaganda, literary journals' characteristic itself as media, the indoctrinating the idea of nation and state, the struggle for cultural power between Kuomintang and Communist party are choices for cultural rul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arts and literary supplement of Kuomintang' newspaper is the first trial, and the right-inclined literary journals are the main media and reproduction of ideological discourses.
     Part six, Chapter 5:
     With the original material, the chapter aims to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i) what is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censor system for works of books, journals and films, ii) how the system is related to the cultural target of the nationalist party, iii) why there appears the "journal year" and the type of literature of "zawen".
     Part seven, conclusion:
     Variability and deceptive of Kuomintang's nationalism as an ideology not only bring about its nationalism literature into the poor in theory and literary creation, but also makes its arts censorship difficult to achieve the desired results, therefore, the Kuomintang's arts ruling is failure.
引文
①《前哨·文学导报》,第1卷第3期,1931年8月20日。后改为《狗样的英雄》,收入《乱弹》集中。
    ②《文学导报》第1卷第4期,1931年9月13日。
    ③《文学导报》第1卷第4期,1931年9月13日。
    ④《文学导报》第1卷第5期,1931年9月28日。
    ⑤《文学导报》第1卷第6、7期合刊,1931年10月23日。
    ⑥《文学月报》第1卷第3期,1932年10月15日。
    ⑦《文化评论》,创刊号,1931年12月15日。
    ⑧《文化评论》,创刊号,1931年12月15日。
    ⑨《读书杂志》,2卷1期,1932年1月30日。
    ①李何林:《近二十年中国文学思潮论(1917-1937)》,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4月版,第258-263页。本书据1940年生活书店出版的版本。
    ②徐懋庸:《文艺思潮小史》,上海:生活书店1936年版,第148页。
    ③这三部教科书分别由新文艺出版社1954年出版;作家出版社1956年;作家出版社1956年出版: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出版。
    ①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1987年2月第5期,第75-77页。
    ②笔者专就此事请教过朱晓进先生,朱先生的意思是后来他觉得右翼文学的研究也应该整合进三十年代的文学研究中,一些最基本的事实弄清楚即可。后来他的研究便转向更为宏观的对三十年代文学的整体思考,其代表性著作《政治文化与中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文学》就是这种思考的结晶。
    ③倪伟:《“民族”想象和国家统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7页。
    ①发表于《河北学刊》2004年第2期。
    ①马俊山:《走出下现代文学的“神话”》,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9月第1版,第8页。
    ②贾植芳:《甘守寂寞探左联》,《文汇报》2001年2月10日。
    ③阪口直树:《十五年战争期的中国文学》,宋宜静译,台北:稻香出版社2001年2月初版,第14-15页。
    ①蒋洛平:《关于“民族文艺”——一个备忘的提纲》,《重庆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4期。
    ①[法]皮埃尔·布迪厄:《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和结构》,刘晖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第248页。
    ①科内尔·韦斯特著,马海良,赵万鹏译:《少数者话语和经典构成中的陷阱》,罗钢,刘象愚编:《文化研究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206页。
    ①戴维·米勒,韦侬·波格日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345页。
    ②莫斯卡(Gaetano Mosca):《统治阶级》(Ruling Class),贾鹤鹏译,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118页。
    ①《中国国民党整理党务法令汇刊》,国民党中执委组织部印行,1928年7月。
    ②《中央日报》,1929年6月5日。
    ③《中央日报》,1929年6月5日。
    ①倪伟:《民族想象与国家统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32页。
    ②皮明勇:《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多重架构》,《战略与管理》,1994年第3期。
    ③蒋介石:《中国建设之途径》,张其昀主编:《先总统蒋公全集》,第1期,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出版部1984年版, 第577页。
    ①荣孟源:《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光明日报出版社1984年版,第564~565页。
    ②叶楚伧:《三民主义的文艺底创造》,《中央日报》1930年1月1日。
    ①周佛吸:《怎样实现三民主义的文学——复大道编者先生》,《中央日报·大道》1929年11月24日。
    ②《戴季陶主义资料选编》,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1983年编印,第14页,51页。
    ③《管子》中将“礼义廉耻”定为“国之四维”,认为这是国家兴亡盛衰的基本依托,“四维张则君令行”,“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①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第53~54页。
    ②“合法性”(legitimacy),是上世纪初马克斯·韦伯提出的概念。他认为,在任何一种具有命令——服从关系的统治形式中,都包含有最起码的自愿服从分。在政治统治中,这种自愿服从一般出于理想和信仰。他指出,暴力统治可以通过信仰体系获得合法性。这种信仰体系就是说服人们服从统治的理论思想体系,它为统治的合法化提供理论依据。在韦伯看来,任何现存的统治系统都具有合法性根据,不合法的统治系统是不存在的,因为如果被统治者不相信某一统治系统的合法性,那么这个系统必然是不稳固的因而是注定要崩溃的。韦伯通过对人类历史的经验性考察发现,统治者一般根据三种理由为自己争得合法性,而被统治者也同样基于这三种理由来接受他们的统治。这就是传统、非凡的个人品质和法律性,它们构成了人类合法性统治的三种基本形式。参见王列:《国家的文化意识形态职能》,《文史哲》1994年第6期。
    ③罗伯特·达尔:《现代政治分析》,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77~79页。
    ①《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文化(一),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12页。
    ①《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文化(一),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9页
    ②《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文化(一),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8页。
    ③荣孟源主编:《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版,第507页。
    ④《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文化(一),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8~13页。
    ⑤郭洪纪:《儒家的华夏中心观与文化民族主义》,《历史教学问题》1994年第5期。
    ①以往国民党民族主义的研究,要么将民族主义视为捍卫国家主权的集体情感力量(对外表现为排外和抵御外敌入侵,对内则表现为对个体自由的压迫),要么将民族主义视为一种文化心理认同,国家建设的一面被忽略了。罗志田最早注意到这一点,他在《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史学反思》中提到了中国民族主义除了“抗议”的一面外,还具有“国家建设”的一面。参见罗志田:《二十世纪的中国思想与学术掠影》,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04~128页。
    ②安东尼·D·史密斯《民族主义理论,意识形态,历史》.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第22页。
    ①蒋介石:《党化教育的重要》,贝华主编:《蒋介石全集》,台北文化编译馆出版,1937年5月1日版,第150页。
    ②蒋介石:《为学做人与复兴民族之要义》,张其昀:《先总统蒋公全集》,台北:中国文化大学,中华学术院编印1984年,第962页。
    ③蒋介石:《国父遗教概要》,张其昀:《先总统蒋公全集》,台北:中国文化大学,中华学术院编印,第5页。
    ④邓文仪:《中国国民党之建设》,重庆:黄埔出版社1940年,第232页。
    ⑤陈仪深:《自由民族主义之一例——<独立评论>对中日关系问题的处理》,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999年第32期。
    ⑥胡适:《个人自由与社会进步》,《独立评论》第150号,1935年5月12日。
    ⑦蒋延黻:《中国与近代世界的大变局》,《清华学报》第9卷第4期,1934年10月4日。
    ⑧傅斯年:《日寇与热河平津》,《独立评论》第13号(1932年8月)。
    ①傅斯年:《中国做人的机会到了!》,《独立评论》第35号(1933年1月)。
    ②张君劢:《中华新民族性之养成》,《民族复兴之学术基础》卷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06页。
    ③张君劢:《中华民族复兴之精神基础》,《民族复兴之学术基础》卷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43页。
    ④张君劢:《中华民族复兴之精神基础》,《民族复兴之学术基础》卷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43页。
    ⑤张君劢:《中华新民族性之养成》,《民族复兴之学术基础》卷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06页。
    ⑥参见陈先初:《从民族意识的培养到民族国家之建立》,《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郑大华,邹小站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210页。
    ①张君劢:《中华民族复兴之精神的基础》,《民族复兴之学术基础》卷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43页。
    ②蒋介石:《雪耻救国之道》,秦孝仪主编《先总统蒋公思想言论总集》第10卷,(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1984年版,第528页。
    ③蒋介石:《平实坚毅为成功之母),秦孝仪主编《先总统蒋公思想言论总集》第11卷,(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1984年版,第34-35页。
    ④蒋介石:《日本之声明与吾人救国要道》,秦孝仪主编《先总统蒋公思想言论总集》第12卷,(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1984年版,第200页。
    ⑤蒋介石:《军队教育的要旨》,秦孝仪主编《先总统蒋公思想言论总集》第12卷,(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1984年版,第473页。
    ⑥张灏:《关于中国近代史上民族主义的几点省思》,《时代的探索》,台北联经出版公司2004年,第75页。
    ①蒋介石:《抵御外侮与复兴民族》(上),张其昀:《先总统蒋公全集》,台北:中国文化大学,中华学术院编印1984年,第878页。
    ①《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宣言》(1927年4月18日),《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文化(一),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1页。
    ②蒋介石:《中国建设之途径》(1928年7月18日),张其昀主编:《先总统蒋公全集》第1册,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③叶楚伧:《三民主义文艺底创造》,《中央日报》1930年1月1日。
    ①《安徽教育行政周刊》,1928年第2期。
    ②《全国宣传会议记录》,国民党中执委宣传部编,1929年6月。
    ③《全国宣传会议记录》,国民党中执委宣传部编,1929年6月。
    ④《中央日报》,1929年6月6日。
    ①《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文化(二),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769页。
    ②《革命评论》(周刊),1928年第16期。
    ①《民国日报·青白之园》(上海),1929年3月24——4月14日连载。
    ②路易·多洛所说的第二次革命是随着再现手段和传播技术的发展,人民大众真正获得享受文化财富的权利,人与人之间的智力联系和精神联系,得到了空前的增强。第三次革命是国际间的文化合作,文化的给予与接受的会合而形成的文化互惠,将成为主导潮流。
    ③[法]路易·多洛(Louis Dollot):《国际文化关系》,孙恒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参见胡惠林:《文化政策学》,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2月第1版。
    ①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文化(一),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12页。
    ②叶楚伧:《三民主义文艺的创造》,《中央日报》1930年1月1日。
    ①《中央日报》,1929年6月7日,第1张第3版。
    ②这一点第一章已经作过分析,参见第一章第一节。
    ③署名“武”在《首都的文艺空气》,《民国日报》1930年11月24日。
    ①廖平:《国民党不应该有文艺政策吗?》,《革命评论》(周刊)第16期,1928年8月20日。
    ②国民党中执委宣传部:《全国文艺宣传会议录》,1929年6月,第33页。
    ③《中央宣传部报告》,《中央日报》1930年6月5日。
    ①转引自倪伟:《民族想象与国家统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63页注释。
    ②鲁迅:《“民族主义文学”的任务和运命》,《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19-330页。
    ③《请中央宣传部于国内各重要市区创办定期刊物案》,《全国文艺宣传会议录》,1929年6月。
    ①参见附录一,《右翼文艺期刊一览表》。
    ②《中央宣传部工作报告》,《中央日报》,1930年6月5日。
    ①《今后宣传部工作,宜利用艺术方法案》,《全国文艺宣传会议录》,1929年6月。
    ②《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文化(一),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326页
    ①沈从文:《“文艺政策”检讨》,1943年1月20日《文艺先锋》第2卷第11期。署名上官碧。
    ②沈从文:《“文艺政策”检讨》,1943年1月20日《文艺先锋》第2卷第11期。署名上官碧。
    ③沈从文:《“文艺政策”检讨》,1943年1月20日《文艺先锋》第2卷第11期。署名上官碧。
    ①中国国民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三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宣传部工作报告》,1931年10月,73~84页。
    ①《中央日报》1930年6月5日,第1张第4版。
    ②《中央日报》“大道”副刊,1929年9月29日,10月1、2日。
    ③周佛吸:《怎样实现三民主义的文学——复大道编者先生》,《中央日报·大道》1929年11月24日。
    ①(上海)《民国日报》,1930年4月29日。
    ①南京《中央日报》,1930年7月9日,
    ②陶愚川:《我们走那条路》,(上海)《民国日报·觉悟》,1930年8月13日。
    ③(上海)《民国日报·觉悟》,1930年6月18日。
    ①上海《民国日报·觉悟》,1930年5月21日。
    ②杨企云:《书报介绍.杜鹃啼倦柳花飞》,1930年8月9日《申报》“本埠增刊”
    ①《审查全国报纸杂志刊物总报告(十九年七八九月份)》,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全宗号718,卷号925。
    ②谷凤田:《文坛消息》,(上海)《民国日报·觉悟》副刊1930年8月20日。
    ③《开展·开展线下》创刊号,1930年9月9日。
    ④金平欧:《文艺与三民主义》,吴原编:《民族文艺论文集》,杭州:正中书局1934年版,第226页。
    ①《首都文坛新指掌》“南京通讯”,《文艺新闻》,1931年3月23日。
    ②从1930年7月4日《中央日报》广告栏刊登“中国文艺社征求会员启事”来推断,中国文艺社成立时间应该就在7月前后。
    ③《文艺新闻》1931年3月23日。
    ④《现代中国文坛杂讯》(南京通信),1931年8月20日《现代文学评论》2卷1、2期合刊。
    ⑤《中国文艺社征求社员启事》,《中央日报》1930年7月4日至7月9日。
    ⑥亚孟:《论民族主义文艺的作家与作品》,《流露》1卷6号,1931年1月15日。
    ①徐蔚南、张若谷后来没有参加民族主义文艺运动发起,只偶尔能见到徐蔚南的一两篇作品。
    ②《前锋周报》第10期《编辑室谈话》,1930年8月24日。
    ③《文艺宣传会议录》,国民党中央执委宣传委员会编印,1934年,南京图书馆藏。
    ①按刘增人先生的说法为44期,但现在所见仅有1-26期。刘增人等著:《中国现代文学期刊史论》,新华出版社2005年,第293页。
    ②《审查全国报纸杂志刊物总报告(1930年7、8、9月)》,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全宗号718、卷号925。
    ①在《前锋周报》第十期“编辑室谈话”中提到,按原计划,“前锋社”还打算推出《民众文艺》的大型杂志,因故未能出版。
    ②《前锋月刊》1卷1期“编者的话”,1930年10月10日。
    ③《出版界一周》,第10期,1931年5月18日。
    ④据说《草野周刊》“一般学生分子,差不多没有一个不爱读的,所以它的销路是一期一期的增加”。见南心:《草野社的新气象》,1931年2月12日《申报·本埠增刊》“青年园地”。
    ⑤南心:《<时代青年>第八、九期》,1930年10月13日《申报·本埠增刊》“书报介绍”。
    ⑥吴晓田:《<当代文艺>第二期》1931年3月21日《申报本埠增刊》“书报介绍”
    ①“开展线下”,《开展》1930年8月8日创刊号。
    ②《征稿启事》,《中央日报·青年周刊》第2号,1931年12月15日。
    ③《本刊的使命》,《长风》半月刊创刊号,1930年8月15日。
    ④[美]刘易斯·科塞:《理念人——一项社会学的考察》,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90页。
    ⑤对李赞华主编的《现代文学评论》,倪伟先生将它看作是“前锋社”旗下的刊物,但这一看法很难坐实。要将这一刊物看作是“前锋社”的刊物,理由不外乎两点:李赞华和“前锋社”关系密切,常在《前锋月刊》上发表文章,将李赞华看作是“前锋社”社员似乎并无不可;加《现代文学评论》和《前锋月刊》都是由现代书局出版发行。但是“前锋社”的刊物通常都署名“前锋社”主编,《现代文学评论》却署名“李赞华”主编,并且从办刊风格与“前锋社”还是有不小的差异。笔者认为还是将《现代文学评论》看作是“前锋社”的外围刊物妥当一些。
    ①《首都文坛新指掌》,载《文艺新闻》第2号,1931年3月23日。
    ②亚孟:《论民族主义文艺的作家的作品》,《流露》1931年1月15日1卷6号。
    ③在王平陵看来,“三民主义文艺”和“民族主义文艺”是不矛盾的。1934年国民党中央宣传委员会召开的宣传会议中,对当前本党文艺的中心理论到底是使用“三民主义文艺”的提法还是使用“民族主义文艺”的提法仍然争论不休,说明当时王平陵秉持这种看法也极平常。
    ④王平陵:《我与文艺月刊》,《人言》第2卷第1期,1935年2月2日。
    ⑤思扬:《南京通讯——三民主义的与民族主义的文学由体及刊物》,《前哨·文学导报》,1卷4期,1931年9月13日。
    ①《开除周全平、叶灵凤、周毓英的通告》,《前哨·文学导报》,1卷2期,1931年8月5日。
    ②潘孑农:《文艺政策》,《矛盾》月刊,第3卷第2期。
    ①吴原编:《民族文艺论文集》,杭州正中书局印行,1934年,第228页。
    ②《上海市党部宣传部提案》,《全国文艺宣传会议录》,国民党中执委宣传委员会编印,1934年3月。
    ①《民国日报》“觉悟”副刊(上海),1930年5月21、28日,6月18日连载。
    ②《中央日报》“大道”副刊,1930年7月18日。
    ③《中央日报》,1929年6月4日。
    ④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文化(一),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321页
    ①《中央宣传委员会文艺宣传工作报告》,《文艺宣传会议录》,国民党中央宣传委员会编印,1934年3月。
    ②[英]斯道雷:《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杨竹山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7~21页。
    ③邹跃进:《通俗文化与艺术》,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第9页。
    ①《中央日报》1930年6月5日。
    ①[美]易劳逸:《流产的革命——1927-1937年的国民党》(The Abortive Revolution),陈谦平等译,中国青年出版社1992年,第11页。
    ②转引[美]易劳逸:《流产的革命——1927-1937年的国民党》(The Abortive Revolution)陈谦平等译,中国青年出版社1992年,第11页。
    ①[美]易劳逸:《流产的革命——1927-1937年的国民党》(The Abortive Revolution),陈谦平等译,中国青年出版社1992年版,第12页。
    ②《前哨·文学导报》,1931年第8期。
    ③上海鲁迅纪念馆编辑:《纪念与研究》第2辑,上海鲁迅纪念馆1980年,第113页。
    ①王平陵:《蹈进革命文艺的园地》,《中央日报》1929年4月21日。
    ①“汉口市党部提案”,《文艺宣传会议录》,国民党中央宣传委员会编印,1934年3月。
    ②“上海市党部提案”,《文艺宣传会议录》,国民党中央宣传委员会编印,1934年3月。
    ③“上海市党部文艺宣传工作报告”,《文艺宣传会议录》,国民党中央宣传委员会编印,1934年3月,第158 页。
    ①《中国戏曲志.浙江卷》,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编,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第45-46页。
    ②转引自《中国戏曲志.湖北卷》,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3年,第608-609页。
    ③《中国戏曲志.广西卷》,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中国ISBN中心出版,1995,第15页。
    ①田汉:《抗战与戏剧》,《田汉文集》第15卷,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3年,第32-33页
    ②洪长泰:《新文化史与中国政治》,一方出版社,2003年版,第104页。
    ③1928年创立于南京,后又设立于上海。国民党军方的出版机构。以出版时事政治读物为主,也出版一些社会科学和文艺书刊。出版《天地人》半月刊、《民族诗坛》月刊、《独立漫画》月刊。出版《时事综合丛书》、《抗战建国丛书》、《抗战文学丛刊》、《行政院行政效率促进会丛书》、《抗战建国纲领丛书》、《公民知识丛书》、《国民精神总动员会丛书》、《哲学名著译丛》等。抗战胜利后迁返南京、上海,解放后,由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参见《上海出版志》,《上海出版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发行,2000年。
    ④创办于1933年,是国民党官办的出版机构。总局设在南京,负责人为叶楚伧、陈立夫、吴秉常、叶溯中等,资本30万元。上海、杭州、重庆、北平、天津等地设有分局。抗日战争时期,总局迁往重庆,上海分局撤销。抗战胜利后,迁回的上海。正中书局主要出版政治读物和中小学教科书及参考用书。由于受国民党政治上和经济上的扶持,其出版业务迅速发展。1935年出版物为139种,1936年增加到392种。出版了《中国青年丛书》
    ①《“民族主义文艺”的任务和运命》,《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231页。
    ①《中国新文学大系1927-1937》第十九集,上海文艺出版社,史料·索引一,1989年5月第1版,第329页。
    ②尚海、孔凡军、何虎生等主编:《民国史大辞典》,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年,第328页。
    ③袁道宏:《王平陵之文艺生活》,《王平陵先生纪念集》,台北:正中书局,1975年,第162页
    ④1930年7月4~9日《中央日报》广告栏。
    ①辛予(潘孑农):《一九三一年南京文坛总结算》,《矛盾月刊》1932年1卷2号。
    ②《全国宣传会议第四日,确定训政时期宣传方案》,《中央日报》1929年6月7日。
    ③《朱应鹏氏的民族主义文学谈》,《文艺新闻》,1931年3月23日。
    ④武:《首都的文艺空气》,《民国日报》“觉悟”副刊,1931年11月24日。
    ⑤江石江:《哭盟友王平陵先生》,《王平陵先生纪念集》,台北正中书局,1975年8月版。
    ①丁谛(吴调公):《记中国文艺社》,《新流》第6期,1943年11月20日。
    ②《首都文坛新指掌》,《文艺新闻》第2号,1931年3月23日。
    ③思扬:《南京通讯》,《文学导报》1卷4期,1931年10月13日。
    ④《现代文学评论》1、2期合刊,1931年8月20日。
    ⑤石江:《介绍中国文艺社》,《中心评论》,1936年第1期。
    ⑥《文艺新闻》“每日笔记”,1931年8月24日。
    ①陈天:《忆中国文艺社》,《光化》,1945年第5期
    ②徐仲年:《凭吊中国文艺社》,《旋磨蚁》,正中书局,1948年。
    ①陈天:《忆中国文艺社》,《光化》,1945年第5期
    ②徐仲年:《凭吊中国文艺社》,《旋磨蚁》,正中书局,1948年。
    ③石江:《介绍中国文艺社》《中心评论》,1936年第1期。
    ①陈天:《忆中国文艺社》,《光化》,1945年第5期
    ②《人言周刊》第11期“时事写真”,1936年。
    ③《人言周刊》第11期“时事写真”,1936年。
    ①陈天:《忆中国文艺社》,《光化》,1945年第5期。
    ①徐仲年:《凭吊中国文艺社》,《旋磨蚁》,正中书局,1948年。
    ②参见段从学:《文协是怎样建立起来的》,《新文学史料》,2008年4期。
    ③此时宣传部部长已经是邵力子,副部长方治已于1937年调任“军委第六部武汉办事处副主任”负责“积极统筹”和“民众动员”工作。参见1941年4月16日《文艺月刊》第11年4月号“作者介绍”。
    ①胡正强:《中国现代报刊活动家思想评传》,新华出版社2003年,第448页。
    ②见1941年4月16日《文艺月刊》第11年4月号“作者介绍”。
    ③陈晓南:《抗战时期重庆的美术活动概况》,《墨香悲秋:陈晓南纪念文集》,广州美术学院编,第136页。
    ④徐仲年:《凭吊中国文艺社》,《旋磨蚁》,正中书局,1948年。
    ⑤徐仲年:《凭吊中国文艺社》,《旋磨蚁》,正中书局,1948年。
    ①这类对无产阶级文学的批评文章大致有王平陵的《会见谢寿康先生的一点钟》(创刊号)、缪崇群的《亭子间的话》(1卷2期)、克川的《十年来中国的文坛》(1卷3期)、沈从文的《现代中国文学的小感想》(1卷5期)和《论中国现代创作小说》(2卷4期,5、6期合刊)几篇。
    ①辛予:《一九三一年南京文坛总结算》,《矛盾月刊》第2期,1932年5月25日。
    ②王平陵:《我与文艺月刊》,《人言》周刊第2卷第2期,1935年2月2日。
    ①石江:《介绍中国文艺社》,《中心评论》,1936年第1期。
    ①石江:《介绍中国文艺社》,《中心评论》,1936年第1期。
    ①亚孟:《论民族主义文艺的作家的作品》,《流露》1931年1月15日,1卷6号。
    ②丁谛(吴调公):《记中国文艺社》,《新流》,1943年第6期。
    ③《文艺月刊》8卷4期,1936年4月1日。
    ④《文艺月刊》9卷4期,1936年10月5日。
    ⑤《首都文坛新指掌》,《文艺新闻》第2号,1931年3月23日。
    ①王平陵:《欢迎我们的同路人》,《文艺周刊》,《中央日报》,1931年1月22日“上海联合剧社旅京公演特刊”。
    ②石江:《介绍中国文艺社》,《中心评论》,1936年第1期。
    ①丁谛(吴调公):《记中国文艺社》,《新流》第6期,1943年11月。
    ①潘孑农:《三十年代南京话剧运动》,《舞台银幕六十年——潘孑农回忆录》,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269页。
    ②辛予:《一九三一年南京文坛总结算》,《矛盾月刊》1卷2号,1932年。
    ③王平陵:《为什么要介绍<茶花女>》,《中央日报·中国文艺社戏剧组第一次公演特刊》第4号。
    ④《现代中国文坛杂讯》,《现代文学评论》1、2期合刊,1931年8月20日。
    ⑤鲁迅的《记苏联版画展览会》,最初发表于1936年2月24日上海《申报》,后收入《且介亭杂文末编(第二版)》。关于这个展会的情况,参见《上海革命文化大事记(1919·5-1937·7)》,中共上海市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合编,上海书店出版1995年,第510页。
    ①徐悲鸿:《齐白石之艺术创作》,《中央日报》,1943年5月30日。
    ②石江:《介绍中国文艺社》,《中心评论》,1936年第1期。
    ③刘心皇:《现代中国文学史话》,台湾正中书局1971年8月初版,第513页-515页。又参见李牧:《三十年代文艺论》,台北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73年版,第61页。
    ①钱振纲:《民族主义文艺运动社团与报刊考辩》,《新文学史料》,2003年第2期。
    ②由于资料缺失,初阳社的作家队伍、创作状况目前并不清楚。仅有在1936年12月16日《申报本埠增刊》“书报介绍”、吴原编《民族文艺论文集》所收的《<初阳旬刊>发刊词》一些零星资料,此处存而不论。
    ①金鼎:《<草野周刊>革新号》,《申报·本埠增刊》“书报介绍”,1930年8月7日。
    ②《开展》发刊词《开端》,《开展》月刊第1卷1号。
    ③《本刊的使命》,《长风》半月刊创刊号,1930年8月15日。
    ④蘅子(胡健忠):《献纳之辞》,《黄钟》1卷1期,1932年10月3日。
    ⑤刘百川:《发刊词》,《民族文艺月刊》创刊号,1937年1月15日。
    ①《安徽民族文艺社成立宣言》,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文化(二)。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829-831页。
    ②《民族主义文艺运动宣言》,《前锋周报》第2期,1930年2月29日。这一宣言先后刊载于《中央日报》、上海的《民国日报》、《前锋月刊》等多种报刊。
    ③《阿狗文艺论》,《文化评论》创刊号,1931年12月25日。
    ①开展发刊词《开端》,《开展》第1卷第1号。
    ②《<初阳旬刊>发刊词》,吴原:《民族文艺论文集》,第412-416页。
    ③《民族文艺月刊》创刊号,1937年1月15日。
    ④《安徽民族文艺社成立宣言》,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一编,文化(二),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829-831页。
    ⑤公爽:《文艺界的净化》,《奔涛》第1期,(1937年3月1日)。
    ①[美]阿尔蒙德,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第201页。
    ①南心:《申报本埠增刊》“书报介绍”,1930年10月6日。
    ②编者:《今后》,《草野周刊》第2卷5号,1930年4月26日。
    ③潘孑农:《从发动到今朝》,《矛盾》月刊,2卷6期。
    ④潘孑农先在南京市卫生局做公务员,后因为写了一篇题名为《第三办公室》的小说,发表于《首都日报》副刊,因此被以“不守纪律”而开除公职,随即加入了“开展文艺社”。见潘孑农:《从发动到今朝》,《矛盾月刊》2卷6期。
    ⑤《开展》第1卷第2期,“紧要启事”。
    ①潘孑农:《从发动到今朝》,《矛盾月刊》,2卷6期。
    ②胡蘅子是杭州《民国日报》(后改为《东南日报》——笔者注)社社长,与浙江省党部宣传部长许绍棣关系密切,是CC系成员,见黄萍荪《风雨茅庐外纪》,第25页注①,三联书店香港分店,1985年。
    ③冯白桦和陈大慈都是浙江省党部“秘密负责计划及推进文艺运动”的文艺运动指导委员会指导委员。(见《文艺宣传会议录》,“浙江省党部文艺宣传工作报告”)。同时,陈大慈又是杭州《东南日报》“沙发”文艺副刊编辑。
    ④见《民族文艺月刊》创刊号“民族文艺月刊稿例”,1937年。
    ①《首都文坛新指掌》,《文艺新闻》,1931年3月23日。
    ②陆印泉:《我所知道的肖作霖》,湖北省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编:《湖北文史》第1辑总第80辑,2006年6月。
    ③倪伟:《“民族”想象与国家统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81页。
    ④《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审查文艺刊物报告(1930年7、8、9月份)》,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全宗号718、卷号925。
    ⑤思扬的《南京通讯》中说“拔提书店,蒋大人出资开设,捐地建屋,黄埔军官学校少爷主持”。见《文学导报》1卷4期。据倪伟的说法是拔提书店是邓文仪以黄埔同学会的名义开办,后来成为“力行社”(即一般所称的“复兴社”)的出版机构。而肖作霖在1933年加入“力行社”后,成为“力行社”的骨干分子,曾经任“力行社”河南分社书记。参见康泽:《复兴社的缘起》,《文史资料选辑》第37辑,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63年,第140页。倪伟:《“民族”想象与国家统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第81页注。
    ①《编后余谈》,《流露》2卷11期。
    ②卓麟:《火山决了——代卷头语》,1930年6月1日《流露》月刊1卷1号。
    ③烽柱:《我所见一九三0年之几种刊物》,《文艺月刊》,1卷4期,1930年11月15日。
    ④《开展月刊》创刊号,“开展线下”。
    ⑤《编辑杂话》,《中国文学》1卷1期,1934年2月1日。
    ⑥《编辑杂话》,《中国文学》1卷1期,1934年2月1日。 的小说集《隙光一线》和《长祝》、何乃黄的小说集《双行祸》、宋锦章的小说集《女人的血》、杨昌溪的译作《热恋》和线路社同人作品集《泥水匠的血迹》
    ①思扬:《南京通讯》,《文学导报》1卷4期。
    ②何乃黄:《开端》,《橄榄月刊》,第5期,1930年9月1日。
    ③《首都文坛新指掌》,《文艺新闻》,1931年3月23日。
    ④思扬:《南京通讯》,《文学导报》1卷4期。
    ⑤许少顿:《一个紧急的告白》,《橄榄》第16期。
    ①懦夫:《回顾与近感》,《橄榄》月刊,年第5期,1930年8月25日夜写于编辑室。。
    ①焰生:《新的壁垒》,《新垒》创刊号,1933年1月10。
    ②百祺:《<新垒月刊>的笑话》第34-35期合刊,《出版消息》,1934年。
    ①《新垒》创刊号,1933年1月。
    ②(上海)《新垒》月刊,2卷6期,1933年12月15日。
    ③(上海)《新垒》月刊,2卷2期,1933年8月15日。
    ①“休士”是美国黑人作家,1933年7月初经过莫斯科到上海。在《文学》第二期中,傅东华(化名伍实)写了一篇《休士在中国》,讽刺和奚落鲁迅的“势利”,没像欢迎肖伯纳一样欢迎休士。鲁迅因此写信给《文学》编委会,措辞严厉:“给我以诬蔑和侮辱,是平常的事;我也并不为奇!惯了。但那是小报,是敌人,略具识见的,一看就明白。而《文学》是挂着冠冕堂皇的招牌的,我又是同人之一,为什么也无端虚构劣迹,大加奚落,至于到这地步呢?”要求公开“伍实”是谁,并将这信在《文学》第三号上发表。参见茅盾:《我走过的道路》(中),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205页。
    ②(上海)《新垒》月刊,2卷3期,1933年9月15日。
    ③(上海)《新垒》月刊,2卷7期,1933年11月15日。
    ④《新垒》月刊,第3卷第4期、第5期(1934年4、5月)连续发表署名“马儿”(李焰生)的《郭源新的<桂公塘>》”;“天狼”的《评<桂公塘>》,攻击左翼作家作品,也抱怨“民族主义文学”,“没有一篇好东西出来”,认为《桂公塘》“是真正的民族文艺,国家文艺”。“郭源新”是郑振铎的化名。
    ⑤鲁迅书信:致郑振铎,1934年5月16日。
    ⑥水手:《左翼文化运动的抬头》(载上海《社会新闻》第2卷第21期,1933年3月3日),转引自陈瘦竹:《左翼文艺运动史料》,南京大学学报编辑部1980年5月,第304页。
    ⑦玖君:《报人外史》,《奋报》,1940年7月19日
    ⑧《铁报》,1929年7月冯梦云创办于上海,是一份政论色彩很浓的小报。《硬报》停刊后,冯梦云见政治报道 是一时之潮流,便借《硬报》之影响,聘请了原在《硬报》的“第二枝笔”何二云作为主笔,赶办《铁报》。被称为《硬报》的“第一枝笔”的即是“马儿”(李焰生),李焰生属国民党“改组派”干将,政治失意后自称远离政治,创办《新垒》月刊,由于《硬报》和《铁报》之间的这种渊源关系,鲁迅故有此说。参见玖君:《报人外史》,《奋报》1940年7月19日。转引自孟兆臣著:《中国近代小报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93页。
    ①何汉文:《改组派回忆录》,《全国文史资料选辑》,第17辑,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177页。
    ②焰生:《我们自己的检阅》,《新垒》第2卷第2期。
    ③见马良春,张大明主编:《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史》(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629页),张大明著《不灭的火种一左翼文学论》(四川文艺出版社1992年,第289页),都将《新垒》看作是民族主义文艺期刊。
    ④见周葱秀,涂明:《中国文化期刊史》,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329页。
    ①《编辑外记》,《流露》3卷1期“革新号”。
    ②《编辑外记》,《流露》3卷1期“革新号”。
    ①焰生:《关于分社》,《新垒》2卷2期。
    ①王哲甫:《中国新文学运动史》,景山书社1933年9月,上海书店影印1986年,第424页。
    ①《编辑外记》,《流露》3卷1期。
    ②凡夫:《流露剧社公演观后》,《流露》3卷2-3其合刊,1933年5月1日。
    ③《流露》3卷2-3期合刊,1933年5月1日。
    ④《流露》3卷2-3期合刊,1933年5月1日。
    ⑤倪伟:《民族想象与国家统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23页。
    ①左漱心《公演前后》,《流露》月刊3卷2、3期合刊。
    ②左漱心《公演前后》,《流露》月刊3卷2、3期合刊。
    ③徐仲年:《于役武汉忆“文茶”》,《旋磨蚁》,世界书局1948年10月,第120页。
    ①《一九三一年之回顾》,《文艺新闻》第41号,1931年12月21日。
    ①《行政院转内政部关于发扬中国文化重心奠国基与政府批》(1928年4月-1931年3月)《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文化(一)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7页。
    ②《孙中山选集》(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157页。
    ③尽管从逻辑意义上说,强调文化与媒介等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以意识形态方式执行国家职能,明显地具有同义重复的毛病。但是,阿尔都塞所要表达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以宣传、教育的等非暴力的方式,将人们的思想意识统一到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下面的基本思想还是较为明确的。参见Louis Althusser, "Ideology and Ideological State Apparatuses." Ideology and the State:London:Verso,1984.
    ①孟繁华:《传媒与文化领导权:当代中国的文化生产与文化认同》,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0页。
    ②转引自[英]利萨·泰勒,安德鲁·威利斯:《媒介研究:文本、机构与受众》,吴靖、黄佩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1页。
    ①梁实秋:《所谓“普罗文学运动”》,陶希圣等:《三十年代文艺论丛》,台北中央日报社1966年,第94页。
    ②旷新年:《1928革命文学》,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8页。
    ①参见《国民党中央宣传部民国十八年查禁书刊情况报告》,《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文化”(一),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214-215页。
    ②廖平:《国民党不应该有文艺政策吗?》,《革命评论》(周刊)第16期。
    ③(上海)《民国日报》“青白之园”,1929年5月12日。
    ①蒋介石:《民生主义育乐两篇补述》,《三民主义(增录民生主义育乐两篇补述)》,台北:三民书局1965年,第51页。
    ②王平陵先生遗著编辑委员会编辑:《王平陵先生纪念集》,正中书局1975年,第19页。
    ③[美]易劳逸:《毁灭的种子——战争与革命中的国民党中国(1937-1949)》,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96页。
    ①[美]易劳逸:《毁灭的种子——战争与革命中的国民党中国(1937-1949)》,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原序第2页。
    ②尽管我们说由于历史原因,《民国日报》和南京国民党中央没有直接的关系,也没有被南京国民党中央正式确定为直属党报,(参见蔡铭泽:《国民党党报历史研究》团结出版社1998年,第63页)但随着叶楚伧在1928年后就任南京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部长,陈德徵(时任上海特别市党部宣传部部长,曾是叶楚伧的左右手)所主编的《民国日报》实际上就已经成为南京国民党中央的喉舌。但与《中央日报》稍有不同的是,由于《民国日报》和“西山会议派”的特殊关系,它的人事和言论并非绝对的听命于南京国民党中央,随着国民党内部派系斗争状况而出现摇摆,表现出与南京国民党中央一定程度的疏离,恰恰因为这种疏离最终导致其在1932年停刊。
    ③性初:《青白之园暂行停刊》,《民国日报》,1929年9月18日。
    ④(上海)《民国日报》“青白之园”第2期,1929年12月16日“青白之声”
    ①(上海)《民国日报》,1928年12月9日。
    ②德徵:《文艺漫谈》,(上海)《民国日报》“青白之园”第3期,1928年。
    ③(上海)《民国日报》第3期“青白之园”,1928年
    ①性初:《青白之园暂行停刊》,《民国日报》,1929年9月18日。
    ①(上海)《民国日报》,《青白之园》第17期《编后》,1929年5月12日。
    ①《英文用书名问题》,《青白之园》第32期,1929年8月16日。
    ②陶愚川:《如何突破现在普罗文学嚣张的危机》,《民国日报》“觉悟”副刊,1930年8月6日。
    ①陶百川:《困勉狂狷八十年》,台北:台湾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4年版,第164页。
    ①1929年4月2日“大道”(第42号)。
    ②1929年4月29日,“大道”第55期。
    ①1929年4月13日,《中央日报·大道》,第47期。
    ①1929年7月24日,《中央日报·大道》,第94期。
    ②1929年6月22日,《中央日报·大道》,第79期。
    ①《怎样实现三民主义的文学——复大道编者先生》,《中央日报·大道》,1929年11月24日。
    ②《中央日报·大道》,第161号“通讯”。
    ①本来“国家主义”与“民族主义”,只不过是一个事物的两面,但在中国国民党方面看来,一方面要打击共产主义,同时也要抵制“国家主义”,认为“民族主义就是建立民族国家的主义”是以“民族”为本位的主义。国家主义是以国家为本位的主义,是“帝国主义的过渡中的主义”:民族主义的最终“归宿点是世界主义”,而国家主义的“归宿点是帝国主义”参见《民族主义与国家主义》,(政治训练丛书第二种),训练总监部政治训练处印行1929年8月,第25页,29页,35页。
    ②疾风:《我们的伴侣》,《中央日报·青白》,1929年8月27日。
    ③《青白社投稿须知》,《中央日报·青白》,1929年2月26日。
    ④《中央日报·青白》,1929年3月7日“青白启事”。
    ①作人:《我们的打算》,《中央日报·青白》第21期,1929年3月3日。
    ②《中央日报·青白》,1929年3月16日“编后”。
    ③梁实秋在《副刊与我》一文中说:“三五十年前报纸副刊大概都是消遣性或是通俗性的。内容不外小说、诗词、杂感、轶闻之类。五四以后,最初仅是易文言为白话,仍不脱‘杂俎’的味道,在整个报纸上不占重要位置。”前期的“青白”副刊,过于的追求趣味性,其消遣性这一特点还是较为突出。参见梁实秋:《副刊与我》,李正西编:《梁实秋文坛沉浮录》,黄山书社1999年版,第189页。
    ④平陵:《革命文艺》,《中央日报·青白》第56号,1929年4月27日。
    ①《中央日报·青白》戏剧周刊,1929年12月3日“青白栏启事”。
    ②羊牧:《革心的工具》,《中央日报·青白》,1929年3月11日。
    ③许德佑:《摩登的戏剧运动》,《中央日报·青白》,1929年12月28日。
    ①《中央日报·青白》,1929年8月1日“通讯”。
    ②平陵:《蹈进革命文艺的园地》,《中央日报·青白》,1929年4月21日。
    ①《三十年来报纸文艺副刊的演变》,原载上海《文艺月刊》。张若谷:《报纸的文艺副刊》,王文彬:《中国报纸的副刊》,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88年,第16页。
    ②《我们的责任》,《中央日报》1928年2月10日。转引自蔡铭泽:《中国国民党党报历史研究》,团结出版社 1998年,第52页。
    ①1928年6月和9月,国民党中央又通过的《设置党报条例草案》、《指导党报条例》、《设置党报办法》等三个文件,上述三个文件藏于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722,卷号400。
    ②转引自夏榆:《纸上风云,副刊时代的终结》,载《南方周末》2004年9月9日。
    ③戈公振:《中国报学史》,1955年3月北京:三联书店据1935年1月商务版重印,第246-247页。
    ①戈公振:《中国报学史》,北京:三联书店据1935年1月商务版重印,1955年3月,第247页。
    ②《开展》“开展线下”,1930年9月9日。
    ③孙伏园:《理想中的日报附张》,《京报》1924年12月5日。
    ④戈公振:《中国报学史》,北京:三联书店据1935年1月商务版重印,1955年3月,第247页。
    ①戈公振:《中国报学史》,北京:三联书店据1935年1月商务版重印,1955年3月,第247页。
    ①汪朝光:《检查、控制与导向——上海市电影检查委员会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国史研究室,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编:《一九二0年代的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542页。
    ①《给<长风>》,《前锋周报》,第15期“谈锋”,1930年9月28日。
    ②《六0六》,《前锋周报》第6期“谈锋”,1930年7月27日。
    ①黄震遐:《写在<黄人之血>前面》,《前锋月刊》第1卷第7期。
    ②批判文章主要有:石崩(茅盾)《<黄人之血>及其他》《前哨·文学导报》第1卷5期,1931年9月28日:晏敖(鲁迅):《“民族主义文学”的任务和运命》,《前哨·文学导报》,第1卷6、7合期,1931年10月23日。
    ③[英]冯客(Frank Dikotter):《近代中国之种族观念》,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00-101页。
    ①锦轩:《给长风》,《前锋周报》第15期“谈锋”,1930年9月28日。
    ①编者:《编辑室谈话》,《前锋周报》第10期。
    ①王平陵:《我与文艺月刊》,《人言》1935年2月2日2卷2期。
    ②王平陵:《我与文艺月刊》,《人言》,1935年第2卷2期。
    ③毕艳:《三十年代右翼文艺期刊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3月,第87页。
    ①《通讯》,《文艺月刊》第2期,第145页。
    ②袁宏道:《王平陵之文艺生活》,《王平陵先生纪念集》,台北:正中书局1975年,第162-163页。
    ③《文艺月刊》第2期,《通讯》。
    ①《最后一页》,《文艺月刊》创刊号,1930年8月15日。
    ②《文艺月刊》11卷1期,1937年7月1日。
    ①王平陵:《我与文艺月刊》,《人言》,1935年第2卷2期。
    ②辛予:《一九三一年南京文坛总结算》,《矛盾月刊》第2期,1932年5月25日。
    ③李焰生:《党派文艺的清算》,《新垒》月刊,第3卷1期,1934年1月15日。
    ④另据张大明的统计,《文艺月刊》出刊的12年中,它的作者人数“起码在五六百人以上”,但实际人数应该还要多。见张大明:《国民党文艺思潮》,台北:秀威资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第72页。
    ①[英]利萨.泰勒,安德鲁.威利斯著:《媒介研究:文本、机构与受众》,吴靖,黄佩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1页。
    ① Henry Reichman.Censorship and Selection:Issues and Answer for School.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1993.2
    ②《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7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第342页。
    ③沈固朝:《欧洲书报检查制度的兴衰》,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页。
    ①王清:《国外书刊检查制度概观》,《出版发行研究》,1999年第4期。
    ①《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文化,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434~435页。
    ②《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文化,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506~511页。
    ③《总商会电请取缔影片》,《新闻报》1923年3月18日。
    ④《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文化,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176~178页。
    ⑤《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文化,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176~178页。
    ①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文化,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101~104页。
    ②《中央日报》,1930年6月6日。
    ①张静庐:《中国现代出版史料》(乙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522~525页。
    ①《戏曲电影将受审查》,1928年8月9日《申报》,第15版。
    ②《上海市电影检查委员会业务报告(1929-1931)·序二》,1931年7月上海市电影检查委员会编印。
    ③《市宣传部请中央划一戏曲电影审查条例》,1928年9月27日《申报》,第14版。
    ④《上海市电影检查委员会业务报告》,上海市电影检查委员会编印,1931年12月,第9页。
    ①《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文化(一),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336~338页。
    ②《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文化(一)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338~339页。
    ③此数字来自于《上海市电影检查委员会业务报告》第35页的统计数据,汪朝光先生加上了一个百分比。不过,需要指出的是汪朝光先生把《报告》里面的数字和上海特别市政府上呈行政院的有关上海市电影检查委员会情况的报告书中统计的数字作了对比,悬殊很大,认为是《报告》的数据更可信,其实是汪先生把统计的时间弄错了。上海特别市政府上呈行政院的报告时间1930年2月12日,它所说的“本会自十八年十一月十二日截止本年的一月底”,就应该是1929年11月12日到1930年的1月底,汪先生疏忽中把它看成是1931年1月底,乃至于数字悬殊如此之大。参见汪朝光:《检查、控制与导向——上海市电影检查委员会研究》,《近代史研究》,2004年第6期;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文化(一),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336~343页。
    ④《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文化(一),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 第340页。
    ①《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文化(一),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344页,345页。
    ②《我国电影检查行政之沿革》,南京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七一八—967。转引自汪朝光:《检查、控制与导向》,《近代史研究》,2004年6期。
    ①王煦华、朱一冰:《1927-1949年禁书史料汇编》,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年,第78-81页。
    ②王煦华、朱一冰:《1927-1949年禁书史料汇编》,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年,第82页。
    ①王煦华、朱一冰:《1927-1949年禁书史料汇编》,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年5月,第82-83页。
    ①上海市年鉴委员会编:《民国二十四年上海市年鉴》,上海市通志馆出版,1935年4月。
    ②王云五:《十年来中国出版事业——1927-1936》,《中国现代出版史料》现代乙编,张静庐辑注,上海书店2003年,第337页。
    ①中华民国大学院编:《全国教育会议报告》,商务印书馆1928年版,乙编,第428—432页。
    ②禁映演的影片分别为:《大破地狱》(出品公司不明)、《续红侠》(友联公司)、《理想中的英雄》(锡藩公司)、《乌鸡国》(大中国公司)、《僵尸(Dracula)》 (Universul)、《Far call》 (Fox)、《Man Without Woman》 (Fox)、《六集嘉兴八美图》(暨南公司),加上禁映的“辱华”影片《风流船主(Yankee Cliper)》 (pathe)、《不怕死》和《东方即西方》,一共11部。
    ③《取缔神怪影片》,《上海市电影检查委员会业务报告》,上海市电影检查委员会编印1931年,175-177页。
    ①《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文化(一)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338~339页。
    ②《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文化(一)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338~339页。
    ③附致大光明光陆两戏院训令十九年二月二十二日年“令大光明、光陆影戏院为令遵事:顷据报告戏院暨光陆、大光明戏院所演《不怕死》"Welcome Danger"影片完全描写华人为盗贼、为绑匪、贩鸦片以及其他种种下流野蛮,恶劣行为,侮辱华人,无所不用其极。该戏院竞利令智昏,不顾本国民族光荣,国际地位,贸然开映,(而大光明戏院)且凭籍租界庇护,唆使洋人殴辱爱国观众洪深等,丧心病狂,莫此为甚。本会职责所在,未便忽视;除谋适当之制裁外,合亟令仰该戏院尅日将《不怕死》影片停映,听候查办。毋远,此令。主席陈德徵”。“参见《上海市电影检查委员会业务报告》,上海市电影检查委员会编印,1931年12月。
    ④附《致各报馆公函》十九年二月二十二日“径启者:查本市特别区域内大光明光陆两戏院所映罗克主演之 《不怕死》有声影片,侮辱华人,无所不用其极:于我国民族光荣,国际地位,影响至巨;除设法取缔外,相应函请贵馆查照,迅将该两戏院所登《不怕死》影片广告撤除为荷。此致申、新、时事、时、民国各报。主席陈德徵”。《上海市电影检查委员会业务报告》,上海市电影检查委员会编印1931年。
    ①《上海市电影检查委员会业务报告》,上海市电影检查委员会编印1931年,第116~120页。
    ①《上海市电影检查委员会业务报告》,上海市电影检查委员会编印1931年,第135页。
    ①《内政教育部电影检查工作总报告》,内政教育部电影检查委员会编印,1934年,第393~401页。
    ②《普罗毒的传布》,《汗血月刊》,2卷1号,1933年10月15日。
    ③《内政教育部电影检查工作总报告》,内政教育部电影检查委员会编印,1934年,第第350~351页。
    ①《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文化(一)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369~370页。
    ②《内政教育部电影检查工作总报告》,内政教育部电影检查委员会编印1934年,第347~348页。
    ③《我国电影检查行政之沿革》,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档,档号718-967。
    ①见1929年1月16日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秘书处、国民政府文官处批准查封创造社的档案材料,江苏省政府公函第二八九号。转引自倪墨炎:《现代文坛灾祸录》,上海书店出版社,1996年版,第12~13页。
    ②转引自倪墨炎:《现代文坛灾祸录》,上海书店出版社,1996年版,第32页。
    ①《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文化(一),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287-292。
    ②《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文化(一)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 159-161页。
    ①参见倪墨炎:《现代文坛灾祸录》,上海书店出版社1996年版,第30~34页。
    ②《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文化(一),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300页。
    ①王熙华,朱一冰:《1927-1949禁书史料汇编》第二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年,第244页。
    ②倪墨炎:《现代文坛灾祸录》,上海书店出版社,1996年版,第239-240页。
    ①《文坛论坛》,《文学》3卷2期。
    ②《文坛展望》,《现代》5卷2期,1934年。
    ③1934年12月24日《申报》。
    ④《文坛展望》,《现代》5卷2期,1934年。
    ⑤杨寿清:《中国出版界简史》,永祥印书馆1946年8月,第62页。
    ⑥《现代》5卷2期,1934年。
    ①阿英:《夜航集》,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第63-64页。
    ②鲁迅:《零食》,《鲁迅全集》第5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25页。
    ③《所谓“杂志年”》,茅盾:《茅盾全集》第20卷,《中国文论》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第132~135页。
    ④茅盾:《我走过的道路》(中),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5月出版,第250页。
    ①王煦华、朱一冰编:《1927-1949年禁书史料汇编》第1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版,第18~54页。
    ②王煦华、朱一冰编:《1927-1949年禁书史料汇编》第3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年版,第191~194页。
    ①《国民党中执委宣传部工作报告》,国民党中执委宣传部编印,1930年。
    ②张静庐辑注:《中国现代出版史料(乙编)》,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170页。
    ③《几种文艺杂志》,杨晋豪编:《中国文艺年鉴》,上海北新书局1935年,第67页。
    ①张静庐辑注:《中国现代出版史料》(乙编),中华书局1955年,第170页。
    ①陈瘦竹编:《左翼文艺运动史料》,南京大学学报编辑部1980年,第330页。
    ②陈瘦竹编:《左翼文艺运动史料》,南京大学学报编辑部1980年,第335页
    ①《国民党中宣部致中执委工作报告》,见《出版史料》1990年第3期。
    ②《上海市二十六家书店致上海市政府呈文》,王煦华,朱一冰编:《1927~1949禁书史料汇编》第1册,北京图书馆2007年。
    ③茅盾:《所谓杂志年》,《茅盾全集》第20卷,《中国文论》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第132~135页。
    ①施蛰存:《<现代>杂忆》,《沙上的脚迹》,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27页。
    ②张静庐:《在出版界二十年》,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02、139页。
    ③《文艺宣传会议录》,国民党中央宣传委员会编1934年3月,第158页。
    ④夏衍:《左联成立前后》,《左联回忆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51页。
    ⑤茅盾:《所谓杂志年》,《茅盾全集》第20卷,《中国文论》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第132~135页。
    ①柳湜作《社会相》,读书生活出版社1936第2版,第93~96页。
    ②《且介亭杂文二集·后记》,《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63页。
    ①唐弢:《申报自由谈·序》,《唐弢文集》(9)·《文学评论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第246页。
    ②唐弢:《申报自由谈·序》,《唐弢文集》(9)·《文学评论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第247页。
    ③茅盾:《我走过的道路》(中),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189页。
    ④《中宣部1930年(7、8、9)审查文艺刊物报告》,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部分见《民国档案》1991年第25期。
    ①《文化斗争》,第1卷第1期,1930年8月15日。
    ②唐弢:《“奉令停刊”》,《晦庵书话》,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92页。
    ①《幕前致辞》,《申报》1932年12月1日。
    ②《编辑室启事》,1932年12月12日《申报·自由谈》。
    ①黎烈文:《关于郁达夫》,秦人路,孙玉蓉编:《文人笔下的文人》,岳麓书社1987年,第192页。
    ②许凤才:《浪漫才子郁达夫》,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288页。
    ①上海:《社会新闻》3卷21期,1933年6月。
    ②黎烈文:《关于郁达夫》,秦人路,孙玉蓉编:《文人笔下的文人》岳麓书社1987年,第192页。
    ③唐弢:《申报自由谈·序》《唐弢文集》(9)·《文学评论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第247页。
    ④唐弢:《申报自由谈·序》,《唐弢文集》(9)·《文学评论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年,第252~253页。
    ①唐弢:《小品文拉杂谈》,《唐弢文集》(1)·《杂文卷》(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年,第155页。
    ①瞿秋白:《鲁迅杂感选集·序言》,《瞿秋白选集》,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525页。
    ②《禁书之善后(续)》,载1934年4月9日《大公报》(天津)。
    ③唐弢:《断片》,薛绥之主编:《鲁迅生平史料汇编》第五辑(上),天津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59-363页。
    ①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后记》,《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463页。
    ②鲁迅:《两地书·一○》,《鲁迅全集》第1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40页。
    ③《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427页。
    ④瞿秋白:《鲁迅杂感选集·序言》,《瞿秋白选集》,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523页。
    ①严秀:《鲁迅论杂文与小品文》,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6年第1期。
    ①刘心皇:《现代中国文学史话》,台北:正中书局1971年8月初版,第513-515页。
    ①陈独秀:《请看国民党的民族主义!》,1927年12月19日,原载《布尔塞维克》第10期,署名“撒翁”,《陈独秀文章选编》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第474页。
    ②《前哨·文学报导》第1卷第4期,1931年9月,署名“石萌”。
    ①《文学导报》第1卷第4期,1931年9月13日。
    南京:《中央日报·大道》(1929年2月~1931年12月)。
    南京:《中央日报·青白》(1929年~1931年5月)。
    南京:《中央日报·文艺周刊》(1930年9月~1931年12月)。
    南京:《中央日报·青年文艺》(1931年4月~1931年9月)。
    上海:《民国日报·青白之园》(1928年12月~1930年9月)。
    上海:《民国日报·觉悟》(1928年~1930年12月)。
    上海:《申报·艺术界》(1926年~1927年)。
    上海:《申报·青年园地》(1929年~1930年)。
    上海:《申报·书报介绍》(1929年~1930年)。
    上海:《申报·自由谈》(1932年~1935年)。
    《前锋周报》,上海:前锋社,1~26期(1930年6月~1931年5月)。
    《前锋月刊》,上海:前锋社,1~7期(1930年10月~1931年4月)。
    《草野》,草野社,1~4卷13期(1929年5月~1931年8月)。
    《流露》月刊,南京:流露社,1~2卷3期(1930年6月~1933年3月)。
    《中国文学》,上海:流露社(1卷1期~2卷1期1934年2月~1935年)。
    《长风》半月刊,南京:时事月报社,1~5期(1930年8~11月)。
    《开展》月刊,南京:开展文艺社,1~12期(1930~1931年11月)。
    《文艺月刊》,南京:中国文艺社,1~11卷2期(1930~1941年)。
    《现代文学评论》,上海现代书局发行,1~3卷1期(1931年4-10月)。
    《民族文艺》(《国民文学》),上海:民族文艺社编,1~2卷2期(1934~1935年)。
    《矛盾》月刊,南京(上海):矛盾出版社编辑发行,1~3卷4期(1932~1934年)。
    《黄钟》(周刊、半月刊),杭州:黄钟文学社,1~10卷7期(1932~1937年)。
    《西湖文苑》月刊,杭州:西湖文苑社编,1~2期(1933年5~6月)。
    《橄榄》月刊,南京线路社编辑,1~39期(1930~1933年)。
    《线路》半月刊,南京线路社编,1~35期(1931~1933年)。
    《新垒》月刊,上海新垒社编,1~5卷6期(1933年~1935年)。
    《新垒》半月刊,新垒社南京分社编,1卷1~8期(1933年8~12月)。
    《人言周刊》,郭明、谢云翼编,1卷1~46期(1934年2~12月)。
    《社会新闻》(三日刊、旬刊、半月刊),上海社会新闻社编,1~13卷24期(1932年~1935年)。
    《文艺》(月刊),武汉文艺社编,1~6卷3期(1936~1937年)。
    《火炬》旬刊,安庆:民族文艺社,1~2卷3期(1937年2~6月)。
    《民族文艺月刊》,南昌:江西民族文艺社,1卷1~3号(1937年1月~3月)。
    《奔涛》半月刊,武汉:奔涛半月刊社,1~9期(1937年4~7月)。
    《文艺新闻》,上海:文艺新闻社印行。1~60号(1931年~1932年)。
    《前哨·文学导报》 1卷1~8期(1931年4月~11月)。
    《独立评论》周刊,1~244期(1932~1937年)。
    《清华学报》,第9卷第4期,1934年10月4日。
    《文化建设》,1~3卷7期,(1934~1937年)。
    《汗血月刊》,上海:汗血书店,1~10卷1号,(1933~1937年)。
    《汗血周刊》,上海:汗血书店,1~9卷19期,(1933~1937年)。
    《中央半月刊》1~2卷24期,(1927~1930年)。
    《革命评论》(周刊),第16期,1928年。
    《文化斗争》,第1卷第1期,1930年8月15日。
    《现代》,5卷2期,1934年。
    《文化评论》创刊号,1931年12月。
    《读书杂志》,2卷1期,1932年1月。
    《出版消息》,第34~35期合刊,1934年。
    《文学》,3~5卷2期,(1933~1935年)。
    《中心评论》,第1期,1936年。
    《文艺先锋》,文艺先锋社,1~2卷11期,1943年。
    《新流》,第6期,1943年。
    《光化》,第5期,1945年。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
    孙中山:《孙中山选集》(上、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瞿秋白:《瞿秋白选集》,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瞿秋白:《瞿秋白文集》(文学编1、2),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
    鲁迅:《鲁迅全集》(1-18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张其昀主编:《先总统蒋公全集》,第1册,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出版部1984年版。
    秦孝仪主编:《先总统蒋公思想言论总集》第10、11卷,(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编纂委员会1984年版。
    茅盾:《茅盾全集》(19-20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
    田汉:《田汉文集》第15卷,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3年版。
    唐弢:《唐弢文集》(9)·(文学评论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
    朱应鹏,傅彦长,张若谷:《艺术三家言》,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27年。
    傅彦长文集:《十六年之杂碎》,金屋书店,1928年4月16日。
    《戴季陶主义资料选编》,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1983年编印。
    《中国国民党整理党务法令汇刊》,中央组织部印行,1928年7月。
    《全国文艺宣传会议记录》,中国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编印,1929年6月。
    《设置党报条例草案》、《指导党报条例》、《设置党报办法》等三个文件,上述三个
    文件藏于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722,卷号400。
    《国民党中执委重要通令通告汇刊》,封面为胡汉民题字,标“秘密”字,时间不详。
    中华民国大学院编:《全国教育会议报告》(乙编),商务印书馆1928年版。
    《民族主义与国家主义》,政治训练丛书第二种,训练总监部政治训练处印行,1929年8月。
    《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审查全国报纸杂志刊物总报告(十九年七八九月份)》,南京: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全宗号718、卷号925。
    《上海市政府致上海市电影检查委员会》,上海市档案馆藏,Q235-2-1622。
    叶秋原《艺术之民族性与国际性》,上海联合书店,1929年。
    《上海市电影检查委员会业务报告(1929-1931)》,上海市电影检查委员会编印,1931 年7月。
    《国民党中执委第三届宣传部工作报告》,国民党中执委宣传部印,1931年10月。
    黄震遐:《大上海的毁灭》,上海:大晚报馆,1932年。
    王哲甫:《中国新文学运动史》,景山书社1933年9月,上海书店影印1986年版。
    《宣传法规汇编》,国民党中央宣传委员会编印,1933年10月。
    国民党中央宣传委员会文艺科:《文艺宣传计划规章统计表格汇刊》,1934年。
    《内政教育部电影检查工作总报告》,内政教育部电影检查委员会编印1934年。
    《文艺宣传会议录》,中国国民党中央宣传委员会编印,1934年,藏于南京图书馆。
    吴原编:《民族文艺论文集》,杭州正中书局印行1934年8月版。
    冯白桦:《世界的民族文学家》,上海:现代书局1934年版。
    王平陵:《文艺家的新生活》,正中书局1934年版。
    万国安:《三根红线》,上海:四社(时事、大陆、大晚、申时电讯)出版1934年版。
    《民族文艺选萃第一集》,安徽省反省院编,1935年7月。
    林淙:《现阶段的文学论战》,上海:光明书局1936年版。
    上海市年鉴委员会编:《民国二十四年上海市年鉴》,1935年4月上海市通志馆出版。
    杨晋豪编:《中国文艺年鉴》,上海:北新书局1935年版。
    《文艺宣传要旨》,中国国民党中央宣传委员会编印,1936年12月。
    徐懋庸:《文艺思潮小史》,上海:生活书店1936年版。
    柳湜作:《社会相》,上海:读书生活出版社1936第2版。
    李何林:《近二十中国文艺思潮论》,上海:上海生活书店1940年版。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4月重新排印。
    邓文仪著:《中国国民党之建设》,重庆:黄埔出版社1940年版。
    朱子爽:《中国国民党教育政策》,重庆:国民图书出版社1941年版。
    王集丛:《三民主义文学论文选》,时代思潮出版社,1942年3月20日初版。
    胡秋原:《民族文学论》,文风书局印行1943年版。
    《文艺论战》,张道藩编,正中书局1944年版。
    赵友培:《三民主义文艺创作论》,上海:正中书局1944年版。
    杨寿清著:《中国出版界简史》,永祥印书馆1946年8月版。
    徐仲年著:《旋磨蚁》,重庆:正中书局1948年版。
    戈公振:《中国报学史》,北京:三联书店1955年,据1935年1月商务版重印。
    蒋介石:《民生主义育乐两篇补述》,《三民主义(增录民生主义育乐两篇补述)》,台北:三民书局1965年版。
    陶希圣等著:《三十年代文艺论丛》,台北:中央日报社1966年版。
    刘心皇:《现代中国文学史话》,台北:正中书局1971年8月初版。
    李牧:《三十年代文艺论》,台北: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73年版。
    袁道宏:《王平陵之文艺生活》,《王平陵先生纪念集》,台北:正中书局1975年版。
    《“围剿”鲁迅资料选编》,北京师院中文系鲁迅书信注释组,1977年版。
    《文学运动史料选》(三),北京大学等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
    唐绍华:《唐绍华自选集》,台北: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0年版。
    陈瘦竹:《左翼文化运动史料》,南京:南京大学学报编辑部出版1980年版。
    《左联回忆录》(上、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程季华主编:《中国电影发展史》第1卷,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年版。
    陶百川:《困勉狂狷八十年》,台北:台湾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4年版。
    荣孟源:《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光明日报出版社1984年版。
    茅盾:《我走过的道路》(中),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黄萍荪:《风雨茅庐外纪》,香港:三联书店香港分店1985年版。
    《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编印1985年版。
    《中国国民党会议宣言决议案汇编》(1,2分册),浙江省中共党史学会编印。
    夏衍:《懒寻旧梦录》,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5年版。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7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版。
    林毓生:《中国意识的危机》,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版。
    张觉民:《现代杂志编辑学》,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87版。
    秦人路,孙玉蓉编:《文人笔下的文人》,长沙:岳麓书社1987年版。
    王文彬:《中国报纸的副刊》,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88年版。
    徐迺翔、钦鸿:《中国现代文学作者笔名录》,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唐沉、韩之友、封世辉等:《中国现代文学期刊目录汇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苏光文:《文学理论史料选》,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左联会址恢复办编:《中国三十年代文学研究》,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许凤才:《浪漫才子郁达夫》,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中国新文学大系1927-1937》第19集,史料·索引一,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
    《中国戏曲志.浙江卷》,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编,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版。
    尚海、孔凡军、何虎生等主编:《民国史大辞典》,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年版。
    张大明:《不灭的火种——左翼文学论》,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刘哲民编:《近现代出版新闻法规汇编》,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版。
    郭绪印主编:《国民党派系斗争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郭传玺主编:《中国国民党台湾四十年史纲》,中国文史出版社1993年版。
    《中国戏曲志.湖北卷》,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3年版。
    《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文化(一、二),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余英时:《钱穆与中国文化》,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年版。
    潘孑农:《舞台银幕六十年——潘孑农回忆录》,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湖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湖南省志》,第30卷,人物志(下),长沙:湖南出版社1995年版。
    《中国戏曲志.广西卷》,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1995年版。
    陶绪:《晚晴民族主义思潮》,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黄志雄:《中国现代文学期刊史略》,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施蛰存:《沙上的脚迹》,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马良春,张大明主编:《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史》,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上海革命文化大事记(1919.5-1937.7)》,中共上海市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合编,上海书店出版1995年版。
    中国电影资料馆编:《中国无声电影》,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年版。
    马龙闪:《苏联文化体制沿革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王文彬:《中国现代报史资料汇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6年版。
    曹聚仁:《文坛五十年》,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版。
    廖超慧著:《中国现代文学思潮论争史》,武汉:武汉出版社,1997年版。
    陈安湖主编:《中国现代文学社团流派史》,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宋原放:《出版纵横》,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蔡铭泽:《中国国民党党报历史研究》,北京:团结出版社1998年版。
    唐弢:《晦庵书话》,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
    江沛、纪亚光:《毁灭的种子——国民政府时期意识形态管理研究》,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李正西编,《梁实秋文坛沉浮录》,合肥:黄山书社1999年版。
    沈固朝:《欧洲书报检查制度的兴衰》,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符兆祥编:《卓尔不群的一一王平陵》,台北:世界华北作家出版社1999年版。
    郑兴东:《受众心理与传媒引导》,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
    周葱秀,涂明:《中国近现代文化期刊史》,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宋应离:《中国期刊发展史》,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罗钢,刘象愚编:《文化研究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上海出版志》,《上海出版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
    黄瑚:《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江沛:《战国策派思潮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日]阪口直树:《十五年战争期的中国文学》,宋宜静译,台北:稻香出版社,2001年版。
    宋原放编:《中国出版史料》第1卷(下),山东教育出版社,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罗志田:《乱世潜流:民族主义与民国政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阿英:《夜航集》,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版。
    旷新年:《1928革命文学》,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贺渊:《三民主义与中国政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陈世宏编:《雷震案史料汇编:国防部档案选辑》,台北:国史馆2002年版。
    邹跃进:《通俗文化与艺术》,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
    王本朝:《中国现代文学制度研究》,西南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赵家璧等:《编辑生涯忆鲁迅》,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马俊山:《走出现代文学的“神话”》,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林精华:《民族主义的意义与悖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
    孔海珠:《左翼·上海(1934-1936)》,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
    张静庐编:《中国现代出版史料乙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周宁:《想象与权力:戏剧意识形态研究》,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张昆:《大众媒介的政治社会化功能》,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胡惠林:《文化政策学》,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倪伟:《民族想象与国家统制》,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戴木才:《政治文明的正当性:政治伦理与政治文明》,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4年版。
    洪长泰:《新文化史与中国政治》,台北:一方出版社2003年版。
    胡正强:《中国现代报刊活动家思想评传》,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
    孟繁华:《传媒与文化领导权:当代中国的文化生产与文化认同》,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张灏:《时代的探索》,台北:联经出版公司2004年版。
    刘淑玲:《大公报语中国现代文学》,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王彬彬:《风高放火与振翅洒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
    朱晓进等:《非文学的世纪》,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刘小清:《红色狂飙——左联实录》,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
    方维保:《红色意义的生成——20世纪中国左翼文学研究》,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周平远:《文艺社会学史纲要》,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6月版。
    马龙闪:《苏联剧变的文化透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魏朝勇:《民国时期文学的政治想像》,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刘增人等著:《中国现代文学期刊史论》,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年11月版。
    《一九二0年代的中国》,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国史研究室,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张静庐:《在出版界二十年》,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朱晓进:《政治文化与中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文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孟兆臣著:《中国近代小报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湖北省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编:《湖北文史》,2006年第1辑总第80辑。
    张小红:《左联与中国共产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张君劢:《民族复兴之学术基础》卷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陈晓南:《墨香悲秋:陈晓南纪念文集》,广州美术学院编,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
    王本朝:《中国当代文学制度研究(1949-1976)》,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年版。
    《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郑大华,邹小站主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王煦华、朱一冰编:《(1927-1949)禁书史料汇编》(1,2,3,4册),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年版。
    王铁仙:《中国现代文学精神》,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秦艳华:《现代出版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文学》,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张俊才:《现代中国文学的民族性建构》,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张大明:《国民党文艺思潮》,台北:秀威资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版。
    包亚明主编:《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布尔迪厄访谈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法]布迪厄:《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发生与结构》,刘晖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意]葛兰西:《狱中札记》,曹雷雨、姜丽、张跃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英]厄内斯特·盖尔纳:《民族与民族主义》,韩红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美]杜赞奇:《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民族主义话语与中国现代史研究》,王宪明译, 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叡人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
    [英]埃里克.霍布斯鲍姆:《民族与民族主义》,李金梅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
    [英]安东尼·D·史密斯:《民族主义理论,意识形态,历史》,叶江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
    [英]冯客(Frank Dikotter):《近代中国之种族观念》,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英]马克·尼古拉斯:《法西斯主义》,袁柏顺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
    [美]沃尔特·拉克尔:《法西斯主义——过去、现在、未来》,张峰译,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版。
    [美]柯伟林(William Kirby):《蒋介石政府和纳粹德国》,陈谦平等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4年版。
    [美]约翰.A.霍尔:《国家》,施雪华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英]鲍桑葵:《关于国家的哲学理论》,汪淑钧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美]贾思弗兰科·波齐:《近代国家的发展——社会学导论》,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加]陈志让:《军绅政权——近代中国的军阀时期》,北京:三联书店1980年版。
    [德]尤尔根.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张博树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
    [美]沃纳.塞佛林:《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郭镇之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英]尼克.史蒂文森:《认识媒介文化》,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奥]凯尔森:《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沈宗灵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
    [美]科布尔.帕克斯·M(Coble, Paks. M):《江浙财阀与国民政府(1927—1937)》蔡静仪译,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美]R·韦勒克:《文学思潮与文学运动的概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美]易劳逸:《毁灭的种子——战争与革命中的国民党中国(1937-1949)》,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美]费约翰:《唤醒中国——国民革命中的政治、文化与阶级》,李恭忠,李里峰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
    [英]戴维·米勒、韦侬·波格日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意]莫斯卡(Gaetano Mosca):《统治阶级》(Ruling Class),贾鹤鹏译,上海: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
    [美]罗伯特·达尔:《现代政治分析》,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法]路易·多洛(Louis Dollot):《国际文化关系》,孙恒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版。
    [美]刘易斯·科塞:《理念人——一项社会学的考察》,郭方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英]斯道雷:《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杨竹山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年版。
    [美]易劳逸:《流产的革命——1927-1937年的国民党》(The Abortive Revolution),陈谦平等译,中国青年出版社1992年版。
    [美]阿尔蒙德,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英]利萨·泰勒,安德鲁·威利斯著,吴靖、黄佩译:《媒介研究:文本、机构与受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美]费正清,费维恺编:《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年》(上、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Louis Althusser, "Ideology and Ideological State Apparatuses." Ideology and the State: London:Verso,1984.
    Henry Reichman.Censorship and Selection:Issues and Answer for School.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1993.2
    Les relations culturelles internationals, Louis Dollot, Paris:Pr. Univ. de France,1964
    Gellner, Ernest. Nation and Nationalism,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3.
    Sargent, Lyman Tower. Contemporary Political Ideologies. Seven Edition. Brooks/Cole Publishing Company, California,1987.
    Shiles,, Edward, Ideology:The Concept and Funcyion of Ideology.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Social Science. Vol.8. David L. Sills ed. The Macmillian Company & The Free Press, New York,,1968.
    蒋洛平:《关于“民族文艺”——一个备忘的提纲》,《重庆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4期。
    朱晓进:《从<前锋月刊>看前期“民族主义文艺运动”》,《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第3期。
    严秀:《鲁迅论杂文与小品文》,《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6年第1期。
    林穗芳: 《“杂志”和“期刊”的词源和概念》, 《编辑学刊》,1993年第2期。
    皮明勇:《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多重架构》,《战略与管理》1994年第3期。
    郭洪纪:《儒家的华夏中心观与文化民族主义》,《历史教学问题》1994年第5期。
    王列:《国家的文化意识形态职能》,《文史哲》,1994年第6期。
    陈仪深:《自由民族主义之一例——<独立评论>对中日关系问题的处理》,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999年第32期。
    王清:《国外书刊检查制度概观》,《出版发行研究》,1999年第4期。
    王奇生:《论国民党改组后的社会构成与基层组织》,《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2期。
    贾植芳:《甘守寂寞探左联》,《文汇报》,2001年2月10日。
    钱振纲:《民族主义文艺运动研究》,北京:中国国家图书馆,北京师大博士学位论文2001年。
    钱振纲:《民族主义文艺运动社团与报刊考辨》,《新文学史料》,2003年第2期。
    汪朝光:《检查、控制与导向》,《近代史研究》,2004年第6期。
    周云鹏:《民族主义文学(1930-1937年)论》,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毕艳:《三十年代右翼文艺期刊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